2012年肇庆二模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定稿)

2012年肇庆二模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定稿)
2012年肇庆二模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定稿)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页 (共11页)

试卷类型:A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 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Al -27 Fe -56

本试卷共11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 铅笔在“考生号”处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 的市、县/区、学校以及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包括16小题,每题小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 为单体的多聚体,下列有关单体与多聚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单体连接成多聚体都需要消耗A TP B. 单体进入细胞的方式都是被动运输 C.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识别中起信息传递作用

D. 有的多聚体在细胞增殖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此细胞是真核细胞而不是原核细胞 B .此细胞是动物细胞而不可能是植物细胞 C .结构2不含磷脂,与高等植物有丝分裂有关

D .结构1、3、5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3. 一匹家系来源不明的雄性黑马与若干匹雌性红马杂交, 生出20匹红马和22A. 黑马为显性纯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B. 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C. 黑马为隐性纯合体,红马为显性纯合体 D. 黑马为杂合体,红马为隐性纯合体

4. 我国科学工作者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其抗虫基因来源于 A. 苏云金芽孢杆菌中的抗虫基因 B. 棉铃虫变异形成的致死基因 C. 寄生在棉铃虫体内的线虫基因

D. 普通棉的突变基因

5.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松线小卷蛾种群的周期性数量变动

...的是

A.松线小卷蛾与该病毒之间的关系是寄生

B.a曲线表示松线小卷蛾种群大小,b表示病毒感染率

C.宿主种群密度增大,病毒感染率增加,使宿主大量死

亡,又导致病毒减少,感染率降低

D.在家禽养殖中,应增大种群密度,以降低病毒感染率

6.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最大的捕鱼量,根据种群S型曲线,应使被

捕鱼群的种群数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

A. 种群数量相对稳定

B. 种群增长率最大

C. 种群数量最大

D. 环境条件所允许的种群数量最大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稀米粥中加入少量加碘食盐,能检验食盐中是否含碘

B.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

C.铝热反应可用于焊接钢轨和金属的冶炼

D.蛋白质、淀粉、油脂均能发生水解反应

8.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H+Fe3+ClO-Cl-B.H+NH4+ Fe2+NO3-

C.Ag+K+Cl-SO42-D.K+AlO2-Cl-OH-

10.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金属W是制备手机电池的常用材料,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元素Y是地壳中含量最丰富的金属元素,Z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W具有两性

B.X、Z形成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C.Y与Z生成的化合物在水中会发生双水解

D.元素X与氢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 : 1的化合物只有两种

11.“固体离子导体”是因为离子能在固体中迁移传递电荷。如右下图,空气中的O2与AlI3

在聚四氟乙烯膜中反应生成I2,I2与Ag形成原电池,在RbAg4I5晶体中迁移的离子全是

Ag+。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电流从银电极流向石墨电极

B.Ag+从下往上移动

e-

C.石墨电极为正极,银电极为负极

D.银电极的电极反应是:Ag-e-=Ag+

理科综合试题A第2页(共11页)

理科综合试题A 第3页 (共11页)

12.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6 L 甲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1N A

B .标准状况下,lmol SO 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3N A

C .含1molAlCl 3的溶液中,Al 3+总数为N A

D .pH=1的稀硫酸中含有的H +数为0.1N A

13.如右图所示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

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 A .改用红光照射 B .改用紫光照射 C .延长绿光照射时间 D .增加绿光照射强度 14.杂技运动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滑杆匀速上攀和匀速下滑

时,运动员所受到的摩擦力分别是f 1和f 2,那么

A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f 2 B. f 1向下,f 2向上,且f 1>f 2 C .f 1向上,f 2向上,且f 1=f 2 D . f 1向上,f 2向下,且f 1=f 2 15.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右图所示,P 、Q 是电场中的某两点,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P 点电势低于Q 点电势

B .P 、Q 两点场强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C. 同一正电荷分别置于P 、Q 两点时电势能相等

D .同一负电荷从P 点移至Q 点,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 16.氢原子的n=1,2,3…各个能级的能量如右图所示,氢原子由

n=1状态跃迁到n=4状态,在它回到n=1状态过程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激发出能量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

B. 可能激发出频率不同的光子只有3种

C. 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12.75eV

D. 可能激发出的光子的最大能量为0.66eV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两项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7.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变化过程中(可视作理想气体),下列物理量中将发生变化的是

A .分子的平均动能 B. 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C .气体的压强 D . 分子总数 18.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同年11

月1日成功发射了“神舟八号”飞船,之后两者成功实现对接。“天宫一 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如右图所示,图中A 代 表“天宫一号”,B 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则 A. “神舟八号”通过加速可以实现与“天宫一号”对接 B. “天宫一号”的运行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度

C. 将来宇航员在“天宫一号”上生活时可以用弹簧秤来称自己的体重

D. “天宫一号”的运行周期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周期

E /e V 0 -0.85 -1.51 -3.4

-13.6

n 4 3 2

1

理科综合试题A 第4页 (共11页)

19.如右图所示,闭合开关S ,将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第一次用时0.2s ,

第二次用时0.4s ,并且两次磁铁的起始和终止位置相同,则 A .第一次线圈中的磁通量变化较快 B .第一次电流表○G 的最大偏转角较大 C .第二次电流表○G 的最大偏转角较大

D .若断开S ,电流表○G 均不偏转,故两次线圈两端均无感应电动势 20.如右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输电线接两个相同的灯

泡 L 1和L 2,输电线的等效电阻为R .开始时,电键S 断开,当 S 闭合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副线圈两端的输出电压减小

B .灯泡L 1更亮

C .原线圈中的电流增大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 21.如右图所示,a 、b 分别表示先后从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

速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的速度图象,则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 .4s 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

B .5s 末两个物体速率相等

C .4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

D .5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

22.体积相同的盐酸和醋酸两种溶液,n (Cl -)=n (CH 3COO -)=0.01mol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种溶液的pH 相同

B .它们分别与足量CaCO 3反应时,放出的CO 2同样多

C .它们与NaOH 完全中和时,消耗的NaOH 醋酸多于盐酸

D .分别用水稀释相同倍数时,n (Cl -)=n (CH 3COO -) 23.下列实验装置用途正确的是

A .装置(Ⅰ)用于I 2与NH 4Cl 混合物的分离

B .装置(Ⅱ)用于去除Fe(OH)3胶体中含有的可溶性物质

C .装置(Ⅲ)橡皮管起到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流下的作用

D .装置(Ⅳ)用于HCl 或NH 3吸收,以防倒吸

(Ⅰ) (Ⅱ) (Ⅲ) (Ⅳ)

L 2

S s

24. 在人脑内有一类只有结构而没有信息传递功能的“沉默突触”。科学家经过研究,破解了其

中的沉默之谜。该类突触沉默的原因有两种,它们分别是

A.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B. 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C.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D. 突触小体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25. 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不相同的

B. 培养基的pH值因微生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C. 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 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杀菌剂有利于抑制杂菌的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

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26.(14分)基因兴奋剂是指通过改良遗传学成分使机体产生更多的激素、蛋白质或其他天然

物质,从而增强运动能力。基因兴奋剂是随着基因治疗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它与普通基因治疗的不同在于将服务对象从患者转移到了健康的职业运动员。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AGTN3的基因,其等位基因R能提高运动员的短跑成绩,其另一等位基因E则能提高运动员的长跑成绩。请回答:

(1)基因AGTN3变成基因R或E的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该现象发生的本质是DNA分子发生了_____________。

(2)若一个家庭中,父母都具有E基因,善长跑;一个儿子也具有E基因善长跑;但另一个儿子不具有E基因而不善长跑。据孟德尔理论,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____。

由此可见,E基因对AGTN3基因具有__________作用。

(3)若一对夫妇注射了R基因都提高了短跑成绩,则他们以后所生的子女具有R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4)科学家把运动员注入的能改善运动员各种运动能力和耐力的基因称为基因兴奋剂。

随着转基因技术的提高,在今年伦敦奥运会上有可能会出现使用基因兴奋剂这种最隐蔽的作弊行为。这是因为注入的基因存在于运动员的()

A. 血液中

B. 肌肉细胞中

C. 心脏细胞中

D. 小脑细胞中

(5)科学考察发现,在许多狮豹的非洲部落,基因R出现的比例较大,而基因AGTN3出现的比例比较少。这一事实表明,在该部落的进化过程中具有R基因的个体更容易适应当时的环境而生存。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该基因比例上升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科综合试题A第5页(共11页)

理科综合试题A 第6页 (共11页)

27.(18分)某医生接待了因手被割伤前来就医的甲、乙两位病人,在详细询问后,决定给接

过破伤风疫苗的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给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乙注射抗破伤风抗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为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 和 是第二道防线。 这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叫做 免疫。

(2)破伤风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它产生的破伤风外毒素。当破伤风杆菌初次入侵时, 进入机体内的外毒素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进而使之丧失毒性,这是属于特异性免 疫反应中的 免疫参与该过程的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T 细胞、 和 等,此过程中T 细胞的作用是 。

(3)甲注射的破伤风类毒素是破伤风外毒素经甲醛作用4周后脱毒形成的,从免疫学上说类毒素属于 。

(4)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体内记忆细胞就会迅速经过 过程,形成大量 的 ,继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8.(16分)下图为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生态工程体现了 等生态工程的 基本原理(选答两项)。

(2)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提高传统生态工 程的效益,要通过基因工程培育抗病甘蔗, 需要的工具酶是_________,可通过 技术将导入了目的基因的甘蔗细胞培养 成植株。 若要检测转基因甘蔗细胞染色

体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可采用

技术。(3)为大量繁殖良种猪,可采用胚胎移植技术。该技术首先要对母猪注射_____________, 做超数排卵处理,以获得更多的良种猪卵母细胞,然后培养到 期,与经过 处 理的良种猪精子进行体外受精。将早期胚胎移植到本地母猪体内发育成小猪。受体对移 入子宫的外来胚胎基本上不会发生 反应,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29.(16分)下图表示小麦开花数天后测定种子中主要物质的变化,请据图回答问题 (1)小麦成熟种子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 (2)检测可溶性还原糖的试剂是________,可溶性 还原糖的多少可通过_______来判断。

(3)小麦种子成熟过程中,胚乳里蔗糖与可溶性还 原糖含量比较,两者的变化趋势_____。

(4)种子成熟时,淀粉形成与一种磷酸化酶的活性 有密切关系,为验证磷酸化酶是否蛋白质,实验 过程中实验组试管装加入2ml______,对照组试管 中加入______,然后加入等量的_______, 如果出现______现象,则证明磷酸化酶是蛋白质。

理科综合试题A 第7页 (共11页)

30.(16分)6-羰基庚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中间体,下面合成它的流程图:

CH 2Br

O 3

Zn/H O

A

已知:

(1)反应①的条件是 ,反应类型是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双选):

a .1molC 与足量的Na 反应生成1molH 2

b .C 能被催化氧化成酮

c .Ni 催化下1molG 最多只能与1molH 2加成

d .F 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两种不同烯烃 (3)E 与新制的Cu(O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G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结构中含有 、且属于酯类的...

同分异构 体: 、 、 。 (5)已知“Diels-Alder 反应”为: 。物质D 与呋喃( )也

可以发生“Diels-Alder 反应”,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31.(16分)研究CO 、NO 、NO 2等气体的性质,以便消除污染或变废为宝,可以保护环境、

节约资源。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1)生产水煤气过程中有以下反应:

①C(s)+CO 2(g)2CO(g ) △H 1; ②CO(g)+H 2O(g)

H 2(g)+CO 2(g) △H 2;

③C(s)+ H 2O(g)

CO(g)+ H 2(g) △H 3;

若平衡表达式为)

()()(22O H c CO c H c K ?=,则它所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填序号) ;

上述反应△H 1、△H 2、△H 3之间的关系为 。 (2)不同温度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如右表所示。

则△H 2 。(填“>”、“<”)。 在500℃时,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O 和 H 2O (g )充入反应容器,达到平衡时

c(CO)=0.005mol/L 、c(H 2)=0.015mo/L ,则CO 的平衡转化率为 。

催化剂 O C O

CH 3

CH 3CH

丙酮 乙醛

理科综合试题A 第8页 (共11页)

(3)对反应2NO 2(g)N 2O 4(g) △H <0,在温度为T 1、T 2时,

平衡体系N 2O 4的体积分数随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 T 1 T 2(填“>”或“<”);增大压强,平衡向 反应

方向移动;B 、C 两点的平衡常数B C (填“>”或“<”)。

32.(16分),为了确定一批合金废料的成分并加以回收利用,某同学拟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胆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上述信息可确定该合金中一定含有Fe 和 (填化学式)。

(2)“试剂a ”是一种不引入杂质的绿色氧化剂,该氧化剂的化学式为 ;滤渣D 、稀硫

酸和试剂a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若反应①产生的气体是H 2,则验证滤液A 只含NaA1O 2、不含Na 4SiO 4(H 4SiO 4白色胶

状沉淀)的方法是:取少量滤液A 于试管中,滴加 。 (4)取质量均为13.2g 的滤渣B 四份,分别加入相同浓度,不同体积的稀HNO 3充分反应,

标准状况下所生成的NO (设还原产物只有一种)体积与剩余固体金属的质量如右下表: ①实验①最先溶解的金属是 ________;

②实验④中金属全部溶解后, 再发生的反应是Fe 2+和HNO 3,

则滤渣B 中Fe 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1%).

33.(16分)Cl 2O 为国际公认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之一,它是棕黄色强刺激性气体,沸点3.8℃

熔点-116℃。实验室可用潮湿..

的Cl 2与Na 2CO 3反应制取少量Cl 2O ,装置如下(图Ⅰ):

回答下列问题:

(图Ⅰ) (图Ⅱ)

液体

固体分液漏斗

导管

胶塞

N 2O 的体积分数

理科综合试题A 第9页 (共11页)

(1)把浓盐酸直接滴在KMnO 4晶体上就可以产生Cl 2。请模仿“图Ⅱ”在“图Ⅰ”A 处补画

出正确的装置图,并作必要的标注。

(2)B 中试剂a 应选用 (填下列序号字母):

a. CCl 4

b. 饱和NaCl 溶液

c. 浓H 2SO 4

d. 饱和NaHCO 3溶液 (3)通入适量的氯气,在C 中生成棕黄色的气体Cl 2O ,方程式为:

Cl 2+ Na 2CO 3+ == NaHCO 3+ NaCl+ Cl 2O

(4)对C 中反应后的固体成分进行检验,请写出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实验试剂和仪器:蒸馏水、稀HNO 3、BaCl 2溶液、Ba(OH)2溶液、AgNO 3溶液、

34. (18分)(1)①某同学分别用钢珠球、水滴自由下落时的频闪法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当他用20等分刻度的游标卡尺测所用钢珠球的直径,如下图所示,则该钢珠球的直径是 ▲ cm 。

②用水滴自由下落时的频闪法做实验时,实验器材有:支架、漏斗、橡皮管、尖嘴玻璃管、 螺丝夹子、接水铝盒、一根带荧光刻度的米尺、频闪仪.具体 实验步骤如下:

a.在漏斗内盛满清水,旋松螺丝夹子,让水滴以一定的频率一 滴滴落下.

b .用频闪仪发出的白闪光将水滴流照亮,由大到小逐渐调节频 闪仪的频率直到第一次看到一串仿佛固定不动的水滴.(此 时,频闪仪频率等于水滴滴落的频率)

c .用竖直放置的米尺测得各个水滴所对应的刻度.

d .采集数据进行处理.

漏斗 橡皮管

米尺

尖嘴玻璃管

频闪仪

铝盒 支架

螺丝 夹子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0页 (共11页)

实验中观察到水滴“固定不动”时的闪光频率为30Hz ,某同学读出其中比较圆的水滴到第一个水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第8个水滴在此时刻的速度v 8= ▲ m/s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 = ▲ m/s 2;(以上两空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该实验存在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条即可): ▲ .

(2)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现提供如下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电源电动势E=4V 。

实验要求获得多组数据,且金属丝上所加的电压须从零开始。

①某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粗测该金属丝的电阻.用已经调好零且选择开关指向欧姆挡“×10”档位 的多用电表测量,发现指针的偏转角度太大,这时他应将选择开关换成欧姆挡的 ▲ 档位(选填“×100”或“×1”),然后进行 ▲ ,再次测量电阻丝的阻值,其表盘及指针所指位置如上图

②请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甲)图 中进行连线。

③某次实验测量时,选用合适的电表 量程,表面刻度及指针如右图所示,则电流表读数为 ▲ A ,电压表读数为▲ V ,该金属丝的电阻值为 ▲ Ω。

13.43

19.30

26.39

34.48

43.67

单位:cm

(丙)

(甲)

(乙)

10

15

5

25 30 40

0 50 Ω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1页 (共11页)

35(18分).如下图所示,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圆弧面底端与车C 的上表面平滑相接,在圆弧面上有一滑块A ,其质量m A =2kg ,在距车的水平面高h =1.25m 处由静止下滑,车C 的质量为m C =6kg 。在车C 的左端有一质量m B =2kg 的滑块B ,滑块B 与A 均可视作质点,滑块A 与B 碰撞后立即粘合在一起共同运动,最终没有从车C 上滑落。已知滑块A 、B 与车C 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车C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取g =10m/s 2。求: (1)滑块A 滑到圆弧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A 与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大小; (3)车C 的最短长度。

36(18分).如下图所示,带电平行金属板PQ 和MN 之间的距离为d ;两金属板之间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x 轴平行于金属板,且与金属板中心线重合,y 轴垂直于金属板。区域I 的左边界是y 轴,右边界与区域II 的左边界重合,且与y 轴平行;区域II 的左、右边界平行。在区域I 和区域II 内分别存在匀强磁

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区域I 内的磁场

垂直于Ox y 平面向外,区域II 内的磁场垂直

于Oxy 平面向里。一电子沿着x 轴正向以速度v 0射入平行板之间,在平行板间恰好沿着x 轴

正向做直线运动,并先后通过区域I 和II 。已知电子电量为e ,质量为m ,区域I 和区域II 沿x 轴方向宽度均为

Be

mv 230

。不计电子重力。 (1)求两金属板之间电势差U ; (2)求电子从区域II 右边界射出时,射出

点的纵坐标y ; (3)撤除区域I 中的磁场而在其中加上沿x 轴正向的匀强电场,使得该电子刚好不能从区

域II 的右边界飞出。求电子两次经过y 轴的时间间隔t 。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2页 (共11页)

肇庆市2012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测试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三、非选择题 26.(14分)

(1)基因突变 碱基对的增减、缺失或改变 (2)性状分离 显性 (3)0 (4)B (5)在多狮豹的环境中,具有R 基因的个体更容易躲避野兽的追杀(1分)。经过长期的进

化,R 基因比例上升,频率增大(1分)。 27.(18分)

(1)杀菌物质 (1分) 吞噬细胞(1分) 非特异性 (2)体液 B 细胞 浆细胞 产生淋巴因子 (3)抗原 (4)增殖、分化 浆细胞 28.(16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等(任答两项给2分) (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 连接酶(答全给2分) 植物组织培养 DNA 分子杂交 (3)促性腺激素 M Ⅱ中期 获能 免疫排斥) 29.(16分) (1)淀粉

(2)斐林试剂 砖红色的深浅 (3)相同(相符一致、相似)

(4)磷酸化酶溶液 2ml (等量)已知蛋白质液(豆浆、蛋清) 双缩脲试剂 紫色 30.(16分)

(1)(4分)①NaOH 的醇溶液、加热(2分) 消去反应(2分) (2)c d (4分)

(3)(3分)

O CHO

+NaOH+2Cu(OH)2

O

COONa

+Cu 2O↓+3H 2O

(4)(3分) 以下其中的三种:O C O

CH 2CH 3C O

CH 3

CH 3CH 、C O

CH 3

CH 3CH CH 2O C O

CH 3、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3页 (共11页)

H CH 2CH 2C O

CH 3CH 3CH O C O

、H

O C O

CH C O

CH 3CH 3

CH CH 3

(或

O O

O

O

O

O

O

O O H

、O

O

C O H )

(5)(2分

) O

或+

催化剂

O O

(条件不写扣1分,物质写错得0分) 31.(16分)

(1)(4分)③(2分) △H 1+△H 2==△H 3(或△H 2==△H 3-△H 1,或△H 1==△H 3-△H 2 (2分) (2)(5分)<(2分) 75%(3分)

(3)(7分)<(3分) 正(2分) >(2分。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元关)。 32.(16分) (1)(2分)Cu

(2)(4分)H 2O 2(或O 3,2分) Cu+H 2O 2+H 2SO 4 CuSO 4+2H 2O (2分)

(3)(6分)逐滴滴加稀盐酸(或稀硫酸)至过量(2分),若先有白色沉淀(2分),然后沉

淀完全溶解(2分)[提问:若只含Na 2SiO 4,或两种都有的现象是什么?] (4)(4分)①Fe (2分) ②63.6%(2分)

【解析一】实验①、②溶解的都是Fe ,实验③溶解的4.8g 是Cu 。1.12LNO 为0.05mol, 3Fe+8HNO 3==3Fe(NO 3)3+2NO↑+4H 2O 所以Fe 的总质量为4.2+(9.0g-4.8g)=8.4g 168 2mol (实验①的4.2g 和实验②溶解的Fe) 4.2g

0.05mol 实验④与HNO 3产生NO 的Fe 2+也是8.4g

滤渣B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8.4()%100%63.6%13.2g w Fe g =?=

【解析二】①有铜存在时,Fe 3+会被还原Fe 2+,③到④反应的是Fe 2+。

②3Fe 2++NO 3

-+4H + 3Fe 3++NO↑+2H 2

O

3mol 1mol

则:反应的Fe 2+物质的量为:2 4.48 3.36()30.1522.4/L L n Fe mol L mol

+-=?=

∴滤渣B 中铁的质量分数为:1

56()0.15()%100%63.6%13.2g mol mol w Fe g

-??=?=

[拓展提问:如果13.2g 的滤渣B 对应的是16.8g 合金,则与烧碱反应的杂质为多少克?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4页 (共11页)

33.(16分)

(1)(共4分。见右图)分液漏斗下端位置正确1分;液体

及标注正确1分;导管两端位置正确1分;锥形瓶 中的固体与标注正确1分。 (2)(2分)b

(3)(3分)2—2—H 2O==2—2—1(水分子1分,系数2分)

34(18分). (1)①1.025(2分)

②2.28(2分) 9.72(2分)存在空气阻力(或水滴下落时的频率发生变化 频闪仪计时不准等因素)(2分) (2)①×1 (1分) 欧姆调零 (1分) 7.0(1分 6.8~7.2之间的均给这1分) ②如右图所示。(3分,有错则不给这3分) ③0.46A (1分) 2.30V (1分) 5.0Ω(2分写成5或5.00的均给这2分)

35(18分).

解:(1)设滑块A 滑到圆弧末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 A gh =

2

1

m A v 12 ①(3分) 代入数据,由①式解得:v 1=5(m/s ) (2分)

(2)设A 、B 碰撞后瞬间的共同速度为v

2

,滑块A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m A v 1=(m A +m B )v 2 ②(3分) 代入数据,由②式解得:v 2=2.5(m/s) (2分)

4

B 左边橡胶管)

(甲)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5页 (共11页)

(3)设车C 的最短长度为L ,滑块A 与B 最终没有从车C 上滑出,三者的最终速度相同,设其共同速度为v 3,根据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m A +m B )v 2 =(m A +m B +m C )v 3 ③(3分)

μ(m A +m B )gL =

21(m A +m B )v 22-2

1

(m A +m B +m C )v 32 ④(3分) 联立③④式可解得:L =0.375(m) (2分)

36.(18分)

解:(1)电子在平行板间做直线运动,电场力与洛伦兹力平衡

0eE ev B =①(2分)

而U=Ed ②(1分) 由①②两式联立解得:0U Bv d = (1分)

(2)如右图所示,电子进入区域I 做匀速圆周运动,向上偏转,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20

0mv ev B R

= ③(2分) 设电子在区域I 中沿着y 轴偏转距离为 y 0,区域I 的宽度为b (b =

Be

mv 230

),则 2220)(R b y R =+- ④(2分)

由③④式联立解得:eB mv y 20

0=

(1分)

因为电子在两个磁场中有相同的偏转量,故电子从区域II 射出点的纵坐标

eB

mv y y 0

02=

= (2分) (3)电子刚好不能从区域II 的右边界飞出,说明电子在区域II 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迹恰好与区域II 的右边界相切,圆半径恰好与区域II 宽度相同。电子运动轨迹如下图所示。设电子进入区域II 时的速度为v ,则由:

2

v evB m r

= ⑤(2分)

由r b =

得:0v =

电子通过区域I 的过程中,向右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 此过程中平均速度02

v v

v +=

电子通过区域I 的时间:

v b

t =

1(b 为区域I 的宽度Be

mv 230)⑥(1分) 解得:

()

123m

t eB

=

理科综合试题A 第16页 (共11页)

电子在区域II 中运动了半个圆周,设电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T ,则:

2

v evB m r

=⑦ T

r

v π2=

⑧(1分) 电子在区域II 中运动的时间

22T m t eB π==⑨(1分)

由⑦⑧⑨式解得:t 2=

eB

m

π 电子反向通过区域I 的时间仍为1t , 所以, 电子两次经过y 轴的时间间隔: 12

2t t t =+ ⑩(1分)

联立解得:512π)m m

t eB eB =+≈

(1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