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第七章判断题

会计基础第七章判断题
会计基础第七章判断题

会计基础-第七章-判断题

————————————————————————————————作者: ————————————————————————————————日期:

会证会计基础> 第七章> 基础练习( 1 )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1.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对象的范围均既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1

解析:

2.非正常原因造成的存货盘亏损失经批准后应该计入营业外支出。()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2

解析:

3.在进行库存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不得在场。(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03

解析:在进行库存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还要在盘点报告表上签章。

4.存货发生盘亏时,应根据不同的原因作出不同的处理,若属于一般经营性损失或定额内损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4

解析:

5.“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完成后,可以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余额的原始凭证。()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05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调整企业银行存款余额的原始凭证,要等到有关的结算凭证达到后再作账务处理。

6.未达账项包括企业未收到凭证而未入账的款项和企业、银行都未收到凭证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06

解析: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凭证传递上的时间差,一方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因尚未收到凭证而未登记入账的款项。

7.财产清查中,对于银行存款、一些贵重物资至少每月与银行或有关单位核对一次。(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7

解析:

8.技术推算法是按照一定标准推算出实物资产实有数的一种方法。()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8

解析:

9.银行已经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账面余额。()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9

解析:

10.实地盘存制随时结出财产物资结存数量,因此可随时反映出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和结余情况,从数量和金额上进行双重控制,加强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0

解析:永续盘存制随时结出财产物资结存数量,因此可随时反映出财产物资的收入、发出和结余情况,从数量和金额上进行双重控制,加强了对财产物资的管理,在实际工作中广泛应用。

11.先确定期末库存存货成本,后确定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称为永续盘存制。()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1

解析:

12.从财产清查的对象和范围看全面清查只有在年终进行。(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2

解析:

13.对于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商品或材料物资应采用实地盘存制。()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13

解析:

14.经批准转销固定资产盘亏净损失时,账务处理应借记“营业外支出”账户,贷记“固定资产清理”账户。(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4

解析:

15.企业对于与外部单位往来款项的清查,一般采取编制对账单寄交给对方单位的方式进行,因此属于账账核对。()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5

解析:

1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16

解析:

17.永续盘存制下,可以通过存货明细账的记录随时结出存货的结存数量,故不需要对存货进行盘点。(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7

解析:

18.库存现金的清查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的清点核对和清查小组定期和不定期的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18

解析:

19.企业采用永续盘存制对存货进行核算时,在期末必须对存货进行实地盘点,否则无法确定本期发出存货成本。(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9

解析:

20.采用永续盘存制度,对财产物资也必须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20解析:

本次判断题共20题,正确0题,正确率0%。

进入下一题型练习: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会证会计基础>第七章> 基础练习( 2)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1.对仓库中的所有存货进行盘点属于全面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1

解析:

2.无论采用哪种盘存制度,都应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但清查的目的和作用是不同的。()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22

解析:

3.账实不符是财产管理不善或会计人员水平不高的结果。(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3

解析:

4.存货盘亏、毁损的净损失一律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4

解析:

5.存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超定额损耗应记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5

解析:

6.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如果存在账实不符现象,肯定是由未达账项引起的。(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6

解析:

7.实物盘点后,应根据“实存账存对比表”作为调整账面余额记录的原始依据。(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27

解析:

8.永续盘存制对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8

解析:

9.定期财产清查一般在结账以后进行。(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9

解析:

10.对大堆存放比较笨重的实物资产应采用技术推算法进行盘点,确定其实存数。(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30

解析:

11.未达账项仅仅是指企业未收到凭证而未入账的款项。()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1

解析:

12.对应付账款应采用询证核对法进行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32

解析:

13.全面清查是对企业所有财产物资进行全面的盘点和核对。包括各种在途材料,委托外单位加

工、保管的材料。(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33

解析:

14.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更换财产物资保管人员时,需要进行全面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4

解析:

15.库存现金清查包括出纳人员每日终了前进行的库存现金账款核对和清查小组进行的定期或不定期的现金盘点、核对。清查小组清查时,出纳人员可以不在场。(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5

解析:

16.银行已经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会使开户单位银行存款账面余额小于银行对账单的存款余额。()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6

解析:

17.永续盘存制是以耗计存或以销计存,一般适用于一些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商品或材料物资。(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7

解析:

18.转销已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数登记在“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贷方。(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8

解析:

19.技术推算法是指利用技术方法推算财产物资账存数的方法。()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9

解析:

20.实地盘存制能随时反映存货的收入、发出和结存动态。(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0

解析:

本次判断题共20题,正确0题,正确率0%。

进入下一题型练习: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会证会计基础> 第七章> 基础练习( 3)单选题

多选题

不定项

判断题

1.财产清查中,对于银行存款、各种往来款项至少每月与银行或有关单位核对一次。(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1

解析:

2.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都是确定各项实物资产账面结存数量的方法。(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42

解析:实地盘存制是指通过对期末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确定期末账面财

3.只有在永续盘存制下才可能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43

解析:实地盘存制是指通过对期末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确定期末账面财产物资数量的方法,因此账实是相符的,而永续盘存制账面随时反映出的财产物资的结余情况与通过盘点财产物资实际库

存数量可能不相符,从而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4.对于盘盈或盘亏的财产物资,需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处理的,待批准后进行处理。(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4

解析:对于等待批准处理的财产盘盈、盘亏,会计年终前应处理完毕。会

5.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的盘点,确定其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5

解析:这种说法不全面,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6.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调整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6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整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7.局部清查的范围包括:现金应每周清点一次;银行存款每月至少同银行核对一次;贵重物品每天应盘点一次,其他实物资产应有计划、有重点地抽查;债权债务每年至少核对一次。(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7

解析:现金应每日清点一次。

8.企业的现金清查小组应当在出纳人员不在场的情况下对企业库存现金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8

解析:现金清查时,出纳人员必须在场。

9.财产清查按其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局部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49

解析:财产清查按其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10.银行余额调节表凋节后双方余额相等,表示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实有数,企业应根据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后余额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记录。(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0

解析:企业不需要也不应该根据银行余额调节表调节后余额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记录。11.财产清查是一项重要管理制度,但不是会计核算的一种专门方法。(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1

解析: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2.某小企业在财产清查中发现短缺设备一台,账面原值为100000元,累计折旧50000元,如果无法查清责任人,则该台设备的净损失一般应记入“管理费用”科目。(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2

解析:清查中发现短缺设备一台,审批前分录如下:借: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50000,累计折旧50000,贷:固定资产100000,审批后损失放入营业外支出,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50000,贷:待处理财产损益一待处理固定资产损益50000

13.月末,应该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做账务处理,以达到账实相符。(2007年深圳市)(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3

解析:企业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做账务处理。

14.实物盘点法适用于大量的、成堆的、无法逐一清点或准确计量的实物资产,通常用于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的清查。(2007年广东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4

解析:技术推算法适用于大量的、成堆的、无法逐一清点或准确计量的实物资产,通常用于煤炭、砂石等大宗物资的清查。

15.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是工作上的差错。()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5

解析:造成账实不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作、亡的差错,也有财产物资保管过程中发生的自然损耗以及发生意外灾害等。

16.在企业撤销或兼并时,要对企业的部分财产进行重点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6

解析:在企业撤销或兼并时,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清查。

17.无法查明原因造成的现金短款应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7

解析:对于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款。应计入管理费用。

18.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的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漏记的项目。()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8

解析:未达账项是指由于企业与银行的记账时间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取得凭证登记入账,另一方由于未取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项目。

19.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进行的临时性清查,只适用于局部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9

解析: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进行的临时性清查,它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20.在进行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不得在场。()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60

解析:在进行现金和存货清查时,出纳人员和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

21.“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借方登记财产物资的盘盈数及盘亏、毁损的转销数。(2007年深圳市)()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61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资产类账户,借方用来登记各项财产物资发生的盘亏、毁损数和经批

转处理盘盈财产物资的转销数;贷方登记各项财产物资发生的盘盈数和经批准处理的盘亏和毁损财产物资转销数。

22.银行存款的清查应通过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2

解析:银行存款清查也称银行对账,是指将银行存款记账的账面余额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的余额进行核对,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

23.企业在经济活动中,除按国家现金管理规定可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外,都必须通过银行办理转账结算。(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3

解析:略

24.年终结算之前需要进行一次全面财产清查。(2007年深圳市)(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4

解析:对

25.财产清查不仅包括对实物资产的盘点,也包括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5

解析:财产清查不仅包括对实物资产的盘点,也包括对银行存款、往来款项的核对。

26.当发生意外灾害等非常损失时进行的损失情况的清查属于不定期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6

解析:不定期清查是指根据实际需要对财产物资所进行的临时性清查。当发生意外灾害时,为了确定损失的大小。必须及时时受损财产进行临时清查。

27.采用永续盘存制能在账面上及时反映各种财产物资的结存数,同时也需要对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清查盘点。(2007年深圳市)(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7

解析:略

28.通过财产清查,可以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有效利用财产物资,加速资金周转。()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8

解析:题目是进行财产清算的意义之一。

29.在企业的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69

解析:定期清查是指按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的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

30.对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70

解析:对于因债权人特殊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应记入营业外收入账户。

31.采用永续盘存制,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实地盘存,以查明各项存货的账簿记录与实有数量是否相符。(2007年湖北省)(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71

解析:略

32.实地盘存制的缺点是控制制度不严,存货发出数不太可靠。()(2008年上海市,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2

解析:实地盘存制的缺点是手续不严密,不利于管理。但对于一些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商品是比较适用的,因为做账方法简单。

33.现金和银行存款同属于货币资金,因此清查方法是相同的。()(2007年广东省)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3

解析:现金清查的方法是实地盘点法,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是对账单法。

34.对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进行核算。(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4

解析:对固定资产的盘亏盘盈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核算,而“固定资产清理”是用来核算固定资产的报废、出售、毁损等业务的。

35.存货的盘亏或毁损属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其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5

解析:如果存货的盘亏或毁损属于一般性经营收益,别其净损失记入“管理费用”科目;如果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的存货非常毁损,则其净损失记入“营业外支出”科目。本题说法错误。

36.对未达账项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登记入账。()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6

解析:企业不应该也不需要根据对未达账项调节后的余额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记账的原始依据。(提示)对于银行已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在收到有关结算凭证后再进行有关账务处理。

37.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处理,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而不是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77

解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及其应用指南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盘盈应作为前期差错记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而不是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本题说法正确。38.企业的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所记的内容是相同的,都是反映企业的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78

解析:略

39.企业对财产进行全面清查时,清查范围应包括存放在本单位内部的全部财产物资,不包括放在本单位之外的财产物资。()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79

解析:全面清查是对所有的财产进行全面盘点和核对。全面清查的范围不仅包括存放在本单位内部

的财产物资,而且包括所有权属于本单位,但并未存放在本单位的财产物资。故本题说法错误。40.实地盘存制是指平时根据会计凭证在账簿中登记各种财产的增加数和减少数,在期末时再通过盘点实物,来确定各种财产的数量,并据以确定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盘存制度。(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0

解析:实地盘存制,也叫“以存计销”,是指对各项财产物资平时在账簿中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期末根据实地盘点的结存数来倒挤本期财产物资的减少数,并据以登记有关账簿的一种盘存制度。

41.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而导致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且已登记入账,而另一方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而未入账的款项。()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81

解析:题干为未达账项的正确概念。

42.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都正确时,二者的余额仍然有可能不一致。(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82

解析:由于未达账项的存在,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都正确时,二者的余额仍然有可能不一致。因此本题说法正确。(提示)所谓“未达账项”,是指单位与银行双方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不同,而造成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未收到结算凭证从而尚未入账的款项。

43.在永续盘存制下不可能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3

解析:永续盘存制也称“账面盘存制”,是对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加或减少,都必须根据会计凭证逐笔或逐日在有关账簿中进行连续登记,并随时结算出该项物资的结存数的一种方法。实地盘存制下账实是相符的,而永续盘存制账面随时反映出的财产物资的结余情况与通过盘点财产物资实际库存数量可能不相符,从而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44.资产清查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资产进行清查,不包括对负债的清查。()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4

解析:财产清查是通过对各项资产的实地盘点以及对各种债券、债务的查核,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核对,借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资产清查主要是对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以及负债的清查。故本题说法错误。

45.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批准后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5

解析: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批准的,应在对外提供财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直,应按其差额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46.企业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可以是全面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86

解析:定期清查是指按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的清查。定期清查一般在期末进行。范围:它可以是全面清查,如:年末决算前的清查,年末、月末结账前的清查;也可以是局部清查,如:现金、贵重物品的每日清点。

47.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既起到对账作用,又可以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7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到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的凭证。

48.盘点实物时,发现账面数额大于实存数,即为盘盈。(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8

解析:盘点实物时,发现账面数额大于实存数,为盘亏。

49.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用来调整账簿记录、使账实相符的原始凭证。(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89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起对账作用,不能作为调整账簿记录,应在有关结算凭证到达后,再进行账务处理。

50.现金清查后,如出现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和库存现金数额不符,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

并据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90

解析:现金清查后,如出现现金日记账账面余额和库存现金数额不符,应填写“现金盘点报告表”,并据以调整现金日记账的账面记录。

51.存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超定额损耗应直接计入“营业外支出”账户。(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91

解析:存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超定额损耗应计入“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52.采用实地盘存制,账面上能够计算出结存数。(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92

解析:采用实地盘存制,账面上不能够计算出结存数,只有永续盘存制可以。

53.对于未达账项应及时编制记账凭证调整入账。(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93

解析:未达账项不能编制记账凭证调整,等结算凭证到入账。

54.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时,应当进行的是局部、不定期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94

解析: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时,应当进行的是全面、不定期清查。

55.清查出账实不符的财产物资,虽然还未经批准,但通过有关会计账务处理,已能达到账实相符。()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95

解析:清查出账实不符的财产物资,首先要通过会计处理,使账实相符。

本次判断题共55题,正确0题,正确率0%。

进入下一题型练习: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会证会计基础> 第七章>章节测试单选题多选题不定项判断题

1.财产清查中,对于银行存款、一些贵重物资至少每月与银行或有关单位核对一次。()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KJKA1d07007

解析:

2.银行已经付款记账而企业尚未付款记账,会使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账面余额大于银行对账单的账面余额。(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 KJKA1d07009

解析:

3.先确定期末库存存货成本,后确定本期发出存货成本的方法,称为永续盘存制。()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11

解析:

4.对于价值低、品种杂、进出频繁的商品或材料物资应采用实地盘存制。(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 KJKA1d07013

解析:

5.存货盘亏、毁损的净损失一律记入“管理费用”科目。()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 KJKA1d07024

解析:

6.对银行存款进行清查时,如果存在账实不符现象,肯定是由未达账项引起的。(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26

解析:

7.永续盘存制对企业各项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动,平时只登记增加数,不登记减少数。()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 KJKA1d07028

解析:

8.技术推算法是指利用技术方法推算财产物资账存数的方法。()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39

解析:

9.财产清查中,对于银行存款、各种往来款项至少每月与银行或有关单位核对一次。()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 KJKA1d07041

解析:

10.只有在永续盘存制下才可能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

未填写正确答案:正确题目编号: KJKA1d07043

解析:实地盘存制是指通过对期末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确定期末账面财产物资数量的方法,因此账实是相符的,而永续盘存制账面随时反映出的财产物资的结余情况与通过盘点财产物资实际库存数量可能不相符,从而出现财产的盘盈、盘亏现象。

1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的盘点,确定其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 KJKA1d07045

解析:这种说法不全面,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以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12.在企业撤销或兼并时,要对企业的部分财产进行重点清查。( )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6

解析:在企业撤销或兼并时,要对企业进行全面清查。

13.未达账项是指企业与银行之间由于记账时间的不一致,而发生的一方已登记入账,另一方漏记的项目。()

未填写正确答案:错误题目编号:KJKA1d07058

会计学原理练习题

True / False Questions 1. Accounting records are also referred to as the books. TRUE 3. Preparation of a trial balance is the first step in the analyzing and recording process. FALSE 4. Source documents provide evidence of business transactions and are the basis for accounting entries. TRUE 5. Items such as sales tickets, bank statements, checks, and purchase orders are source documents. TRUE 6. An account is a record of increases and decreases in a specific asset, liability, equity, revenue, or expense item. TRUE 7. A customer's promise to pay is called an account payable to the seller. FALSE 9. As prepaid expenses are used, the expired costs of the assets become expenses. TRUE 10. Land and buildings are generally recorded in the same ledger account. FALSe 13. Cash withdrawn by the owner of a proprietorship should be treated as an expense of the business. FALSE 15. The chart of accounts is a list of all the accounts used by a company and includes an identification number assigned to each account. TRUE 16. An account balance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ebits and credits for an account including any beginning balance. TRUE 18. In a double-entry accounting system, the total amount debited must always equal the total amount credited. TRUE 19. Increases in liability accounts are recorded as debits. FALSE 20. Debits increase asset and expense accounts. TRUE 21. Credits always increase account balances. FALS 23. Double entry accounting requires that each transaction affect, and be recorded in, at least two accounts. TRUE 24. A revenue account normally has a debit balance. FALSE 25. Accounts are normally decreased by debits. FALSE 26. The owner's withdrawal account normally has a credit balance since it is an equity account.FALSE 28. An owner's capital account normally has a debit balance. FALSE 29. A debit entry is always favorable. FALSE 30. A transaction that decreases an asset account and increases a liability account must also affect one or more other accounts. TRUE 31. A transaction that increases an asset and decreases a liability must also affect one or more other accounts. TRUE 34. If a company purchases land paying cash, the journal entry to record this transaction will include a debit to Cash. FALSE

会计学选择题判断题(-章)有标准答案

会计学选择题判断题(-章)有答案

————————————————————————————————作者:————————————————————————————————日期:

第一章会计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会计目标的载体是( D ) A.会计科目 B.会计凭证 C. 会计账簿 D.财务报告 2.会计的基本职能是(A )。 A.核算与监督 B.分析与考核 C.预测和决策 D.核算与预测 3.会计以( B )为基本计量形式。 A. 实物计量 B. 货币计量 C. 时间计量 D. 劳动计量 4.会计政策一经选定不能随意变更,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可靠性 B.重要性 C.可比性 D.谨慎性 5.强调不同企业会计信息应可比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可比性 D.重要性 6.要求企业前后各期采用的会计政策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A )。 A.可比性 B.可靠性 C.明晰性 D.相关性 7.企业以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所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B)。 A.可靠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相关性 D.明晰性 8. 企业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这一做法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B )。 A. 重要性 B. 实质重于形式 C. 谨慎性 D.相关性 9.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所依据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C )。 A.权责发生制 B. 可靠性 C. 谨慎性 D. 重要性 10.下列事项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是( C )。 A.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改变,确有需要改变的应在财务报告中说明 B.对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C.对资产发生的减值,相应计提减值准备 D.对有的资产、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 11.会计核算要求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D ) A.相关性 B. 谨慎性 C.可比性 D.可靠性 12.按照规定的标准和方法,辨认和确定经济信息是否作为会计信息进行正式记录并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称为( A ) A.会计确认 B. 会计计量 C. 会计报告 D.会计核算 13.下列各项中,构成初次确认主要内容的是( D ) A.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会计信息 B.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 C. 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 D.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 14.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主要内容的是( C ) A.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会计信息 B.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 C. 经过加工的会计信息 D. 输入会计核算系统的原始经济信息 15.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标准的依据是( A ) A.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B. 货币计量 C. 会计目标 D.会计核算

基础会计练习题及答案

WORD格式项目一会计业务练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D)A.计划购买的原材料B.待处理财产损 失 C.经营租入的设备 D.购入某项专利权 2.强调不同企业之间会计信息的相互比较的会计核算的要求是 ( B )要求。A.相关性B.可比性 C.可靠性 D.可理解性 3.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 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这体现会计核算质量要求的 是( D.)A.及时性B.可理解性 C.相关性D.可靠性4.下列各项中,属于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是(B)。A.收入 B.所有者权益 C.费用 D.利润 5.下列经济事项中,不会引起资产或权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 是(D)。A.以库存现金还清所欠货款B.从银行借入长期借 款并存入银行C.从某企业赊购材料 D.用银行借款偿还所欠货款 6.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其所体现的会计核算质量要 求的是(C)A.及时性B.相关性C.谨慎性D.重要性7.企业将劳动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是基 于(A)会计核算质量要求。 A.重要性B.可比性C.谨慎性D.可理解性8.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 相关税金后的金额计量,其会计计量属性是(B)。A.重置成本 B.可变现净值 C.历史成本 D.公允价值9.计核算上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资产视为企业的资产所反映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是(A)。 A.实质重于形式 B.谨慎性 C.相关 性 D.及时性 10.下列各项中,符合会计要素收入定义的是( D )A.向购货方收取的增值税的销项税 额 B.转让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C.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D.出售企业库存材料的收入 二、多项选择题 1.属于本企业资产范围的有(BCD )。A.经营方式租入的设备 B.融资租入的设备 C.企业的库存商品 D.经营方式租出的设备 2.下列项目中不应作为负债确认的 有(CD )。A.因购买货物而暂欠外单位的货 款 B.按照购货合同约定以赊购方式购进货物 的货款C.计划向银行借款100万元D.因经济纠纷导致的法院尚未判决且金额无法合理估计的赔 偿 3.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 括(ACD )。A.资产 B.负债 C.费用 D.所有者权益 4.下列各种会计处理方法中,体现谨慎性要求的 有(AB )。A.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 旧 B.存货计提跌价准备 C.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 D.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作企业自有资产核算 5.下列不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 有(CD )。A.实质重于形式B.重要性C.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D.配比原则6.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 (ABCD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7.下列项目中,使用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有 (ABC)A.所有者投入的资本B.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 失 C.留存收益 D.应付股利 8.会计核算的基本职能是 (CD )。A.记账 B.报账 C.核算 D.监督 9.企业在取得收入时,会影响的会计要素 有(ABC )。A.资产 B.负债 C.所有者权益 D.费用三、判断题1.财务会计只有核算和监督两个职 能。(×) 2.某一财产物资要成为企业的资产,其所有权必须属于企业。(×) 3.会计核算的可比性要求之一是同一会计主体在不同时期尽可能采用相同的会计程序和会计处理方法,以便于不同会计期间会计信息的纵向比较。( √) 4.利润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成果,因此它不应包括企业在偶发事件中产生的利得和损失。 (×)5.如果某项资产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使是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也不能作为企业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 中列示。(√) 6.谨慎性要求,要求企业尽可能低估效益资产、少计收入。 7.企业取得的收入以及发生的费用,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变化。 (√(√) ) 项目二货币资金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经济业务中,企业不得动用库存现金支付的是付款300元C.支付购买设备款70200元 D.预付出差人员携带的差旅费( C )。A.支付职工奖 金 5000元 65000 元 B.购买办公用品 2.企业将准备用于有价证券投资的现金存入证券公司指定的账户时,应借记的会计账户是( D)。 A.银行存款 B.短期投资 C.其他应收款 D.其他货币资金3.企业用于办理日常转账结

会计学原理判断题大全

【例题1】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企业在这一会计期间的所有者权益总额一定减少。【答案】X 【解析】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由此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但由于所有者权益中有些项目与盈亏无关(如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因此不能说企业在一定期间发生亏损,则所有者权益一定减少。 【例题2】费用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 【答案】X 【解析】费用可能表现为负债的增加 【例题3】收入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不一定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 【答案】X 【解析】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 【例题4】利得虽然不影响营业利润,但一定会影响利润总额。() 【答案】× 【解析】利得可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利润总额。 【例题5】企业的利润总额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后的金额。() 【答案】× 【解析】还应考虑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例题6】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由会计人员更正错误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答案】× 【解析】对于真实、合法、合理但内容不够完整、填写有错误的原始凭证,应退回给有关经办人员,由其负责将有关凭证补充完整、更正错误或重开后,再办理正式会计手续。 【例题7】对于银行已经入账而企业尚未入账的未达账项,企业应当根据“银行对账单”编制自制凭证予以入账。() 【答案】× 【解析】对于未达账项,企业应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调整,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只是为了核对账目,并不能作为调节银行存款账面余额的原始凭证。 【例题8】企业银行存款账面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因未达账项存在差额时,应按照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整银行存款日记账。 ( ) 【答案】× 【解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例题9】存货采购过程中发生的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应计入存货采购成本,所以存货采购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均不会发生变化。() 【答案】× 【解析】存货采购总成本不会发生变化,但单位成本会发生变化。 【例题10】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应当计入营业外支出。() 【答案】× 【解析】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因进行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计入工程成本。 【例题11】因进行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应当照提折旧,计提的折旧应计入相关成本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1).doc

判断题共(222)题 1. 分类法定期于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其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是否 答案:否 2. 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 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是否 答案:是 3.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是否 答案:是 4. 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费用是一种损失,不应计入运输成本。 是否 答案:否 5.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任何企业均可使用定额法。 是否 答案:否 6.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是否 答案:否 7. 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应该在制造费用结账之前进行。 是否 答案:否 8.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否 答案:否 9.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是否 答案:是 10. 成本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一般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 而确定。 是否 答案:是 11. 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综合成本即联合成本。 是否 答案:是

12.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而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能否提供真实可行 的数据资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成败的关键。 是否 答案:是 13. 采用简化分批法,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会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是否 答案:是 14.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 是否 答案:否 15.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 是否 答案:是 16. 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过程产生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是否 答案:否 17.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并且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 用比重差不多的产品。 是否 答案:是 18. 隐性成本是实际发生但是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包括停工损失、降级损失和折旧损失, 此类成本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 是否 答案:是 19. 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无关。 是否 答案:否 20.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是否 答案:否 21. 品种法是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 是否 答案:是 22. 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可比产品成本的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 划成本相比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是否

会计基础选择题和判断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不选或多选均不得分) 第1题: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记账、算账和报账 B.核算和监督 C.预测、决策和分析 D.监督和管理 [答案]:B [解析]: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除了基本职能外还具有预测、决策和分析等职能。第2题:下列项目不属于费用要素的是( )。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长期待摊费用 D.财务费用 [答案]:C [解析]:制造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属于费用要素,而长期待摊费用属于资产。 第3题:下列经济业务引起资产与负债同时减少的是( )。 A.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设备一台,价值8万元 B.购人材料一批,价值5万元,货款未付 C.以银行存款归还以前欠货款6万元 D.生产甲产品领用材料费5400元 [答案]:C [解析]:以银行存款归还前欠货款一方面引起了银行存款的减少,银行存款为资产,另一方面引起了应付账款的减少,应付账款属于负债,其余三项都不是。 第4题:下列账户中,期末一般没有余额的是( )。 A.“生产成本”账户 B.“应交税金”账户 C.“制造费用”账户 D.“累计折旧”账户 [答案]:C [解析]:“制造费用”属于应计人生产成本的间接费用,期末时应转入“生产成本”科目,结转后无余额。 第5题:某会计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为5000元,本期贷方发生额为l2000元。期末借方余额为8400元,则本期借方发生额为( )。 A.8600元 B.15400元 C.1400元 D.14500元 [答案]:B [解析]:因为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一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所以该账户的本期借方发生额=8400+12000-5000=15400元。 第6题:下列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 A.收料单 B.收款的收据

会计基础综合练习题(1―3章)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优.选)

《会计基础》综合练习题(1—3章) 选择题和判断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 (1)社会分工的需要 (2)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 (3)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需要 (4)社会生产的发展和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 2.根据史料记载,我国“会计”一词最早出现的朝代为()。 (1)宋代(2)战国 (3)西周(4)唐代 3.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1)记账和算账(2)分析和检查 (3)核算和监督(4)预测和决策 4.会计主要计量尺度是()。 (1)实物量度(2)货币量度 (3)劳动量度(4)时间量度 5. 会计核算的主要特点是()。 (1)价值管理(2)实物管理 (3)技术管理(4)物资管理 6.我国的会计年度为()。 (1)公历年度(2)一个月 (3)一个季度(4)会计期间 7.下列各项中适用于划分各期间收人和费用的准则是()。 (1)重要性(2)权责发生制原则 (3)可比性(4) 谨慎性 8.会计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 (1)会计分析方法(2)会计预侧方法 (3)会计决策方法(4)会计核算方法 9.所有者权益在数量上等于()。 (1)企业的全部资产减流动负债 (2)企业的原有资金 (3)企业的新增利益 (4)企业的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 10.费用按照是否构成产品成本,可划分为()。 (1)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2)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 (3)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4)生产费用和财务费用 11.某一项经济业务发生,一般会引起会计要素各个具体项目中的()个项目发生增

减变动。 (1)一个(2)两个 (3)两个或两个以上(4)全部 12.以下项目属于流动资产的项目有()。 (1)应收账款(2)应付账款 (3)机器设备(4)二年期国库券 13.以下项目属于流动负债的项目有()。 (1)长期应付款(2)预收账款 (3)应收账款(4)长期借款 14.下面各类经济业务中,会引起资产和负债同时增加的是()。 (1)以银行存款投资办公司(2)向银行借款存人银行 (3)以银行存款购买材料(4)以银行存款偿还前欠货款 15.下列经济业务中,会引起一项负债减少,而另一项负债增加的经济业务是( )。 (1)从某企业赊购材料(2)以银行借款还清所欠货款 (3)向银行借款存人银行(4)以银行存款还前欠货款 16.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增加的业务有()。 (1)从银行提取现金(2)向银行借款存人银行 (3)用银行存款上交税金(4)用银行存款支付前欠购货款 17.下列经济业务同时引起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项目此增彼减的是()。 (1)将应付票据转作联营投资 (2)将应付票据偿还应付账款 (3)将公积金的一部分用来转增资本金 (4)从银行提取现金 18.基本会计等式揭示了企业会计要素之间的规律性,因而它是()。 (l)填制凭证、登记账薄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2)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平行登记的理论依据 (3)划分会计要素种类的理论依据 (4)设置会计科目、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19.经济业务发生仅涉及负债这一会计要素时,只引起该要素中的某些项目发生 ()变动。 (l)同增(2)同减 (3)一增一减(4)不增不减 20.设置会计科目要保持()。 (l)永久性(2)相对稳定性 (3)适用性(4)统一性 21.账户结构一般分为()。 (l)左右两方(2)上下两部分 (3)发生额、余额两部分(4)前后两部分 22.复式记账法是对每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账户中同时登

(财务会计)《会计学原理》复习题

1 会计学原理复习题 (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单项选择: 1、对取得的有关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体现了会计的 ( C ) A 、核算职能 B 、分析职能 C 、监督职能 D 、预测职能 2、所有者权益的金额等于企业的 ( B ) A 、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 B 、全部资产减全部负债 C 、长期资产减流动资产 D 、长期负债减流动负债 3、企业采用的会计核算基础是 ( C ) A 、货币计价 B 、配比原则 C 、权责发生制 D 、收付实现制 4、在借贷记账法中,账户的贷方用以登记 ( C ) A 、负债的减少 B 、费用的增加 C 、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D 、收入的增加 5、要求不同企业在核算时的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不同企业尽可能采用统一的、相互可比的会计处理方法,这是 ( B ) A 、重要性原则 B 、可比性原则 C 、真实性原则 D 、配比原则 6、借贷记账法下,借方登记增加数还是减少数取决于 ( A ) A 、会计核算形式 B 、记账规则 C 、账户的性质和反映的经济内容 D 、记账程序 7、企业提取现金业务应填制 ( D ) A 、现金收款凭证 B 、现金付款凭证 C 、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D 、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8、我国现在使用的复式记账法是 ( C ) A 、增减记账法 B 、收付记账法 C 、借贷记账法 D 、左右记账法 9、某企业原有负债总额200万,今开出并承兑一张三个月期的商业汇票20万元抵前欠供货单位货款,则企业负债总额变为( )元。 A、180万 B、200万 C、220万 D、240万 10、企业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捐赠资产,应记入的贷方账户是 ( ) A 、固定资产 B 、资本公积 C 、实收资本 D 、营业外收入 11、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的项目,称为 ( ) A 、成本对象 B 、成本项目 C 、会计科目 D 、 12、按账户的用途和结构分,“累计折旧”账户属于 ( ) A 、资产类账户 B 、调整账户 C 、期间账户 D 、盘存账户 13、记账人员记账后发现凭证上会计科目使用错误,应采用( )更正。 A 、划线更正法 B 、刮擦挖补法 C 、红字更正法 D 、补充登记法 14、账目核对法适用于哪种账产的清查( ) A 、现金 B 、固定资产 C 、应收账款 D 、大量成堆,难以逐一清点的财产物资 15、反映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是( )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成本会计判断题题库及答案

判断题 共(222)题 1. 分类法定期于月末进行成本计算,其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是 否 答案: 否 2. 简化的分批法,由于只对完工产品分配间接计入费用,而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因而又称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是 否 答案: 是 3. 短期借款的利息费用不应计入产品成本,应作为期间费用,借记“财务费用”账户。 是 否 答案: 是 4. 交通运输工具的空驶费用是一种损失,不应计入运输成本。 是 否 答案: 否 5. 定额法与产品的生产类型没有直接联系,所以任何企业均可使用定额法。 是 否 答案: 否 6.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是 否 答案: 否 7. 在产品盘盈盘亏的账务处理,应该在制造费用结账之前进行。 是 否 答案: 否 8.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是指直接人工实际成本与直接人工标准成本之间的差额。 是 否 答案: 否 9. 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复可以使用,而且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 是 否 答案: 是 10. 成本报表的格式、内容及编报时间一般根据生产经营过程特点和企业管理的具体要求而确定。 是 否 答案: 是 11. 联产品在分离点前发生的成本称为综合成本即联合成本。 是 否

答案: 是 12. 实施作业成本法需要大量的基础性数据,而企业内部各个作业中心能否提供真实可行的数据资料是实施作业成本法成败的关键。 是 否 答案: 是 13. 采用简化分批法,在各月间接费用水平相差悬殊的情况下,会影响成本的正确性。 是 否 答案: 是 14.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劳务,都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使用和服务的。 是 否 答案: 否 15.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 是 否 答案: 是 16. 产品成本是生产产品过程产生各种制造费用之和。 是 否 答案: 否 17. 约当产量比例法适用于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并且数量变化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比重差不多的产品。 是 否 答案: 是 18. 隐性成本是实际发生但是并未支付的无形损失,包括停工损失、降级损失和折旧损失,此类成本只需计算而不必得到补偿。 是 否 答案: 是 19. 制定和修订定额,只是为了进行成本控制,与成本计算无关。 是 否 答案: 否 20. 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 是 否 答案: 否

最新大学会计基础判断题(考试范围内)

会计判断题 1.会计一词始于我国西周,此时已有史料记载,不是考古推测。T 2.四柱结算法,也称“四柱清册”,“四柱”之间的关系是:旧管+新收=开除+实在T 3.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所著《算数、几何与比例概要》一书,其中有一章叫做“龙门账’,系统的总结了复式借贷记账法,这标志着近代会计的开始。F 4.会计对任何社会的生产都是必要的,生产愈发展,会计愈重要。F 5.会计理论和方法与来自该环境下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日益发展的科学等技术无关。F 6.实物量是会计在进行核算时其主要的计量单位。F 7.会计的一般对象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全部经济活动。F 8.资产是资金的实物形态,资金是资产价值形态的运用,资本是资产价值形态的来源。T 9.行政、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中所有能用货币来反映的均是会计的对象。T 10.会计职能的性质是属于管理性质,而不是生产性质。T 11.会计主体一定是法律主体。F 12.像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或集团公司这样几个不同法律主体的企业,不可以构成一个会计主体。F 13.外资独资企业因其经营活动与业主活动合二为一,所以不需要确定会计主体。F 14.倘若不存在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则历史成本计量属性也无立身之地了。T 15.货币计量和币值稳定假设是指在会计工作中对货币购买力的波动可以加以考虑,也可以不加以考虑。F 16.权责发生制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之一。F 17.根据权责发生制要求,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和收支期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应加以明辨。T 18.根据重要性质量特征的要求,企业在提供经济信息时,可以只提供某些重要的经济信息。F 19.根据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可如下处理,将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在购置或入库时按原始成本入账,而在耗用、发出或售出时则按实际成本销账。T

基础会计(判断题)

四、判断题 1.以货币作为统一计量尺度是会计的主要特点。() 2.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是会计工作的内容。() 3.凡是特定对象中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都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 4.会计基本等式所体现的平衡关系原理,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5.会计对象各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 收入-费用=利润,它通常被称为会计恒等式。() 6.企业获取资产的来源渠道有两条: 一是由企业所有者投资形成,二是由债权人贷款形成。() 7.长期负债的偿还起均在1年以上,流动负债的偿还期均在1年以内。() 8.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均属于负债。() 9.从数量上看,资产与权益始终保持平衡关系,任何经济业务的发生均不会改变资产和权益的金额。() 10.从数量上看,所有者权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债后的金额。() 11.任何经济业务发生后,均会引起资产和权益同时发生增减变化,但资产和权益在数量上仍然始终相等。() 12.无形资产是一种不存在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 13.主营业务收入和营业外收入均属于收入。()

14.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引起负债的增加和所有者权益的减少,会计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没有被破坏。() 15.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记账采用复式记账法。() 16.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17.资产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借方;权益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贷方。() 18.一般地说,各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与记录增加额的一方都在同一方。() 19.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是动态资料,而期初和期末余额则是静态资料。() 20.编制会计分录是会计核算的方法之一。() 21.一个账户的借方如果用来登记减少额,其贷方一定用来登记增加额。() 22.“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这一公式适用于任何性质账户的结帐。()23.通过试算平衡检查帐簿记录,若借贷平衡就可以肯定记账准确无误。() 24.各种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原始凭证单独填制,但不能将若干张同类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 25.企业将现金存入银行,一方面引起现金减少,另一方面又引起银行存款增加,所以应填制“现金付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收款凭证”。() 26.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一般为15年。() 27.属于货币资金收入的业务,都应填制收款凭证。() 28.记账凭证的“过帐”栏内用“√”表示已审核完毕。() 29.各种原始凭证都应由会计部门进行审核。()

会计学原理题目及答案12

第五章 一、判断题 1.所有的会计凭证都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 ) 2.所有的会计凭证都应有签名或盖章。 ( ) 3.原始凭证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 ( ) 4.有些外来原始凭证也可以累计填制。 ( ) 5.自制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 ( ) 6.限额领料单只限于领用一种材料。 ( ) 7.记账编制凭证是根据账簿记录填制的。 ( ) 8.为简化核算,可将类似的经济业务汇总编制一张汇总原始凭证。( ) 9.外来原始凭证遗失时,取得签发单位盖有财务章的证明,经单位负责人 批准后,可代作原始凭证。 ( ) 10.记账凭证一律由会计人员填制。 ( ) 11.记账凭证通过会计科目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 ( ) 12.收款凭证一般按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分别编制。 ( ) 13.付款凭证是出纳人员付出货币的依据。 ( ) 14.与货币收付无关的业务一律编制转账凭证。 ( ) 15.从银行提取现金时,可以编制现金收款凭证。 ( ) 16.单式记账凭证是依据单式记账法填制的。 ( ) 17.列有应借应贷科目的自制原始凭证可以代替记账凭证。 ( ) 18.记账凭证的填制日期应是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的日期。 ( ) 19.内部牵制制度通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达到控制和管理经济活动的目的。 ( ) 20.会计凭证传递应根据会计制度设计,并保证在不同的企业具有相同的程序。 ( ) 二、单项选择题 1.会计凭证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这种分类的标准是( )。 A.用途和填制程序 B.形成来源 C.用途 D.填制方式 2.原始凭证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等,这种分类的标准是( )。 A.用途和填制程序 B.形成来源 C.填制方式 D.填制程序 3.下列各项中,属于外来原始凭证的是( )。 A.提货单 B.发出材料汇总表 C.购货发票 D.领料单 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自制原始凭证的是( )。 A.购货发票 B.销售发票 C.销售产品成本计算表 D.缴款书 5.将同类经济业务汇总编制的原始凭证称为( )。 A.一次凭证 B.累计凭证 C.记账编制凭证 D.汇总原始凭证 6.根据连续反映某一时期内不断重复发生而分次进行的特定业务编制的原始凭证称为( )。

2017年自考《基础会计学》判断题训练及详解

2017年自考《基础会计学》判断题训练及答案 1、活页式账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 2、各单位不得违反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私设会计账簿 3、会计账簿的记录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检查、分析和控制单位经济活动的重要依据 4、现金收付业务较少的单位,不必单独设置现金日记账,可以银行对账单或其他方法代替现金日记账,以简化核算 5、总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都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以保证总账记录的安全和完整 6、登记现金日记账的依据是现金收付款凭证和银行收付款凭证 7、日记账应逐日逐笔顺序登记,总账可以逐笔登记,也可以汇总登记 8、总账账户平时只需结计月末余额,不需结计本月发生额 9、对账,就是核对账目,即对各种会计账簿之间相对应记录进行核对 10、年终结账时有余额的账户,其余额结转下年的方法是:将余额直接记入下一会计年度新建会计账簿同一账户的第一行余额栏内,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11、记账时,如果整张的记账凭证漏记或重记,就不能采用偶合法查找,只能采用顺查法或逆查法逐笔查找

12、会计账簿登记中,如果不慎发生隔页,应立即将空页撕掉,并更改页码 13、多栏式账簿主要适用于既需要记录金额,又需要记录实物数量的财产物资明细账户 14、记账凭证正确,因登记时的笔误而引起的账簿记录错误,可以采用划线更正法予以更正 15、如果发现以前年度记账凭证中会计科目和金额有错误并已导致账簿记录出现差错,也可以采用红字更正法予以更正 16、原材料明细账的每一账页登记完毕结转下页时,可以只将每页末的余额结转次页,不必将本页的发生额结转次页 17、在物资采购明细账中,如果同一行内借方、贷方均有记录,则说明该项交易已处理完毕,采购的物资已验收入库 18、在期末结账前发现账簿记录中文字出现错误,可以用红字更正法更正 19、根据具体情况,会计人员可以使用铅笔、圆珠笔、钢笔、蓝黑墨水或红色墨水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 20、企业年度结账后,更换下来的账簿,可暂由本单位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原则上应由财会部门移交本单位档案部门保管 参考答案:√√√×××√√×√√××√×√√××√

会计学原理判断题

1.会计主体应该是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 (对) 2.会计处理的方法应始终保持前后期一致, 不得变更, 这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可比性原 则. (对) 3.持续经营假设可以使会计核算的各项原则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之上。(对) 4.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应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对) 5.在借贷记账法下,费用类账户期末一般无余额. (对) 6.总分类账期末余额应与所属明细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数相等. (对) 7.成本是以产品为对象进行归集的资金耗费。(对) 8.年度终了,除“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外,“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应当无 余额。(对) 9.留存收益主要包括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对) 10.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采用先进先出法,可使期末库存存货的成本接近现实的市场价格。 (对) 11.期末结转损益类账户,将费用类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借方,收益类结转至“本年 利润”账户的贷方。(对) 12.“在途物资”账户是成本计算账户, 用来核算购入商品的实际成本. (对) 13.按经济内容分类, “本年利润”账户应属于所有者权益类. (对) 14.“生产成本”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应属于盘存账户或成本计算账户. (对) 15.账簿按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日记账、分类账和备查簿三种。(对) 16.现金日记账必须采用订本式账簿。(对) 17.坏账损失经批准后可直接冲减“坏账准备”账户,不需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 (对) 18.由过失人或保险公司赔偿的财产损失,报经批准后由“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转入“其 他应收款”账户。(对) 19.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对) 20.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 (对) 21.流动比率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对)

会计学原理题目及答案

第三章 一、判断题 1.所有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恒等式两边发生变化。 ( ) 2.设置会计科目,是根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事先规定分类核算的项目或标志的一种专门方法。 ( ) 3.所有的账户都是依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 ) 4.所有账户的左边均记录增加额,右边均记录减少额。 ( ) 5.设置会计科目,是将性质相同的信息给予约定的分类项目。 ( ) 6.企业的货币资金是一种资产,因此将其划分成一个类别。 ( ) 7.在每一会计科目名称的项下,都要有明确的含义、核算范围。 ( ) 8.会计科目应根据经济业务的特点设置。 ( ) 9.企业的会计科目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的要求设置的。( ) 10.会计科目和账户均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的项目。 ( ) 11.经济业务的各种变动在数量上只有增加和减少两种情况。 ( ) 12.一般情况下,账户的余额与增加额在一方。 ( ) 13.账户的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的。 ( ) 14.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期初余额。( ) 15.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 16.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余额反映投入资本变动后的结果和未分配利润的实际数额。 ( ) 17.收入类账户应反映企业收入的取得、费用的发生和利润的形成情况。( ) 18.反映资产的账户,按资产的流动性划分,可分为反映流动资产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账户。 ( ) 19.由于“累计折旧”账户贷方记录增加,借方记录减少,因此属于负债类账户。 ( ) 20.“利润分配”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 21.“应付利润”账户反映对所有者利润的分配,所以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 22.“材料采购”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 ) 23.所有总分类账户均应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 ) 24.明细分类账户的名称、核算内容及使用方法通常是统一制定的。( ) 25.资产负债表账户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分配类等账户。( ) 26.“生产成本”账户属于资产负债表账户。 ( ) 27.凡是有借方余额的账户均属于资产类账户。 ( )

会计判断题附带答案

三、判断题 1.企业发生任何经济业务,会计等式的左右两方金额永不变,故永远相等。T 2.会计要素除了资产以外,还有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负债。T 3.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及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合法性凭证为依据,表明会计核算应当遵循真实性原则。T 4、任何一笔会计分录都必须同时具备记帐符号,帐户名称和应记金额这三项基本要素。 T 5、记帐凭证帐务处理程序是会计核算中最基本的一种帐务处理程序。( T ) 6、转帐凭证只编制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经济业务。T 7. 会计人员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应予以退回(T )。8.账簿根据用途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T )。 9.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不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核算(T )。10.账户名称和金额是记账凭证必须具备的基本内容( T )。11.平时是否登记财产物资的减少额是实地盘存制与永续盘存制的主要区别( T )。 12.谨慎原则就是要求会计核算工作中做到不夸大企业资产。T 13.银行存款日记帐应属于总分类帐。(F ) 14.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用哪一方登记增加或减少取决于账户的性质。F

15、会计凭证按其来源不同可以分为外来会计凭证和自制会计凭证两种。F 16、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反映和监督。T 17.将一笔收益性支出按资本性支出处理,会造成当期少计费用,资产价值虚增( T )。 18.账证核对, 账账核对, 账实核对是对账工作的内容( T ) 。19.资产流动性的大小是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的排列次序(T )。 20.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 T ) 21.A企业“应收账款”科目月末借方余额20000元,其中:“应收甲公司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15000元,“应收乙公司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5000元,“预收账款”科目月末贷方余额15000元,其中:“预收A工厂账款”明细科目贷方余额25000元,“预收B工厂账款”明细科目借方余额10000元,月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的金额为30000元 ( T )。 22. 某公司2005年度营业收入为3000万元。年初应收账款余额为 150万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250万元,每年按360天计算,则该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4天(T) 23.汇总记账凭证是编制科目汇总表的直接依据(T )。 24.财产物资的计价原则应遵循历史成本原则。 T 25.记帐以后,如发现记帐错误是记帐凭证所列会计科目正确而金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