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处理流程图

舆情处理流程图
舆情处理流程图

舆情处理流程图

一、是舆情传播范围广。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地域限制,新媒体环境下的舆情信息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一经发布即可在全球范围内共享。二、是舆情传播手段多。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多种文字、图片、视频社交平台相继出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

三、是舆情传播路径复杂。与传统媒体舆情的线性传播路径和圈层式受众覆盖不同,新媒体舆情传播呈现的是散状传播路径和交叉式、重复式覆盖,传播具有爆炸性特点。

四、是舆情传播速度快。由于新媒体环境下传播覆盖广、手段多等,舆情形成只需数小时甚至更短时间,企业舆情的现实危机影响范围广。

如何处理:

1、快速响应。危机发生之后,企业要在第一时间“表态”,具体来说,一是要表明知悉该事件,并对公众表示进行调查等。二是成立调查机构和专门处理公关危机的团队,迅速实现内部资源整合,集中处理危机事件。这个团队的成员组合要视危机的程度而定,如果是中度危机或者重大危机,就需要企业的管理高层直接参与到团队中来。危机管理团队包括企业的公关人员、企业管理层、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第三方顾问团队等。三是明确信息出口,及时对外传递信息。

危机调查与评估。企业在发生危机后,应及时组织人员奔赴现场、深入公众,了解危机的各个方面,收集关于危机的综合信息,在对调查结果进行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基本的调查报告,为制订危机处理方案提供基本依据。需注意的是,在调查过程中,首先要确认危机的性质和来源,即“危机是什么”。其次,界定公关危机所涉及的公众,即“危机影响到了哪些人”。然后是确认危机的影响。一般而言,危机分为轻度危机、中度危机和重大危机几个级别。企业要根据危机的影响为其定级,并做出相应级别的危机公关行动。调查评估阶段,也应密切关注网络舆论动态,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及时有效有节地释放调查进展,回应公众关切。

2、危机处理。企业需要针对危机调查与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因企业产品质量或服务出现问题,立即实施终止策略,包括停止销售、回收产品、关闭涉事分支机构等,主动承担相应损失。在危机处理这个阶段,除了线下处置外,企业还应注重在线上层面及时向公众反馈事件处置进度,不仅要成为消息的第一发布人,而且要保持唯一的发布消息的渠道。例如,通过企业官方微博或官网等社交平台发布权威性信息,实时跟进事件处置情况。这不仅可以避免因多个声音产

生混乱局面,引起公众对企业的误解和猜疑,同时还可以向公众传达出企业的积极改进、诚实负责形象。

3、善后工作和事后分析。当企业负面舆情热度降温后,企业不能由此放松警惕,而是应该主动查找危机爆发的根源所在,并积极整改,彻底铲除“病灶”,防止负面舆情死灰复燃。同时,还应该对负面舆情进行复核,认真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根据暴露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