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

2021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
2021届重庆市重庆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

重庆市第一中学高2021届(三上)第一次月考

物理试题卷2020.9

满分100分,90min完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3分,选错得0分

1.如图甲,支架上夹有手机,将支架调整为图乙状态后,支架对手机的作用力()

A.大小、方向均不变

B.大小、方向均变化

C.方向不变,大小变化

D.大小不变,方向变化

2.物体在空中下落,受到空气阻力f与物体速度v的关系大致为:f=kv2,其中k的单位为()

A. kg

B. m

C. kg·m

D. kg/m

3.货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与车重成正比,某货车空载和满载的质量分别为m

1、m

2

,

以相同功率在水平路面行驶,空载和满载时最大速率分别为v

1和v

2

,则以下关系正确的是()

A.v2=m1v1

B.v2=m2v1

C. v2=m1

m2v1 D. v2=m2

m1

v1

4.如图,轻弹资上端固定,下端连接物块P,处于静止状态,现用外力F托着物块P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以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5.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正上方高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经最低点N后又恰好到达Q 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不计空气阻力,质点第一次滑到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F,则( ) A. F<3mg B. 3mg

6.如图,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3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2

3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1

3

,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与水平方向成37°斜向上,大小为3mg的拉力F,sin37°=0.6,cos37°=0.8,则A、B的加速度为()

A. a

A =a

B

=5

12

g B. a A=a B=4

15

g

C. a

A =8

15

g a B=1

15

g D. a A=2

15

g a B=2

3

g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得0分。

7.小球做下列几种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机械能一定守恒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

C.平抛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8.北斗系统总共54颗卫星,分3种轨道:GEO(高轨道卫星,距离地球表面35786km),MEO(中轨地球卫星,距离地球表面2000-20000km),ISEO(倾斜地球同步轨道,高度与GEO相同)。高轨道星和中轨道卫星相比()

A.周期更大

B.线速度更大

C.角速度更大

D.向心加速度更小

9.如图,两不同质量的小球P,Q从同一高度分别水平抛

出,都落在了倾角θ=37°的斜面上的A点,其中小球P

垂直打到斜面上,则( )

A.两球从抛出到落到A点时间相等

B.两球落到A点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C.小球P、Q水平抛出的速度之比为9:8

D.小球PQ落到A点时的速度之比为3:4

10. “新冠”疫情期间,有人利用无人机空投药品。假设无人机在离地面高度为8m处悬停后将药品自由释放,药品竖直下落。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重力加速度g=10m/s2,药品下落过程中其机械能E与下落高度h满足:E=40=h(J),则()

A.药品质量为0.2kg

B.药品所受阻力为1N

C.药品落地时速度为8√2 m/s

D.药品下落4m时重力势能与动能相等

11.如图,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一足够长且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与小环相连,另一端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的物块相连,与定滑轮等高的A点和定滑轮之间的距离

d,为d,定滑轮大小及质量可忽略。现将小环从A点由静止释放,小环沿杆下滑的最大距离为4

3

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2m

B. 绳中张力始终等于Mg

C.小环沿杆下滑距离为d时,环的动能为3?2√2

2mgd D.小环下滑到最低点时,环的加速度为5

19

g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请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作答,

12.如图是“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示意图,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于A点,图甲表示在

两个拉力F

1、F

2

的共同作用下,将橡皮条的结点拉长到O点;图乙表示准备用一个拉力F拉橡

皮条,图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力的合成图示。

(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A.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F

1、F

2

的夹角越大越好

B.进行图乙的实验操作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

C.拉力的方向应与纸面平行,弹簧及钩子不要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及纸面接触

D.在进行图甲的实验操作时,保证O点的位置不变,F

1变大时,F

2

一定变小

(2)图丙中F是以F

1、F

2

为邻边构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沿AO方向的是 (填“F”

或者“F’”)。

(3)若在图甲中,F

1、F

2

夹角小于90°,现保持O点位置不变,拉力F

2

方向不变,增大F

1

与F

2

的夹

角,将F

1缓慢转至水平方向的过程中,两弹簧秤示数大小变化为F

1

;F

2

13.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可以提供输出电压为6V的交流电和直流电,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测量并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 ,操作不当的步骤是。

(2)这位同学进行正确测量后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E、F为纸带上的六个连续点。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当打B点时重锤速度为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他继续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以v 2

2

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的图象,应是图丙中的。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依次为8分,10分,14分,16分,共4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14.司机驾车以54km/h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导航提示前方100m 右转,经过2s 汽车开始减速,减速过程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恰好无侧滑趋势的进入外高内低的弯道。已知弯道路面与水平面夹角为θ,tan θ=0.1,车可视为质点,转弯时速率恒定,转弯的轨道半径25m,重力加速度g=10m/s 2,求:(1)汽车转弯时的速率; (2)汽车转弯前匀减速运动的时间。

15.取引力常量G=6.67×10-11N ·m 2/kg 2,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N/kg,地球半径R=6400km, 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27天,试估算:(以下计算结果均取整数)。求:(1)地球质量; (2)月球绕地球公转半径与地球半径的比值。(计算时可能用到√2

53

≈0.74)。

16.如图,一轻弹簧原长为2R,其一端固定在倾角θ=37°的固定光滑直轨道AC 的底端A 处,另一端位于直轨道上B 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直轨道与一半径为R 的光滑圆弧轨道相切于C 点,BC=4R,,D 点为圆弧轨道的最高点,A 、B 、C 、D 均在同一竖直面内。质量为m 的小物块P 自C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最低到达E 点,BE=R,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取sin37°=0.6,cos37°=0.8。求:(1)求物块P 运动到E 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改变物块P 的质量,将物块P 推至E 点,从静止开始释放,已知物块P 恰好到达圆弧轨道的最高点D,求改变后物块P 的质量。

17.如图,斜面倾角θ=37°,下端固定一弹性挡板,挡板与斜面垂直,一长木板质量为M下距挡板距离为L,上端放有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长木板由静止自由下滑,与挡板发生多次弹性碰撞,

且每次碰撞时间均极短;在运动过程中,长木板始终平行斜面,小物块未从板上滑落,已知m

M =3

7

长板下表面与斜面接触光滑,上表面与小物块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7

8

,取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长木板第一次与挡板碰撞后的瞬间,长木板和小物块各自的加速度大小;

(2)长木板与挡板第一次碰撞后到第二次碰撞前的过程中,小物块对长木板做的功;

(3)第三次碰撞前小物块仍没有从长木板上滑落,求长木板的长度应满足的条件。

重庆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定时练习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 2014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一上期第三次定时练习 物理试题卷2014.12 物理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理学史是物理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亚里士多德在研究“落体运动”、“运动与力的关系”等问题中所犯的错误告诉我们,在科学研究中单纯依靠“观察”和“经验”往往是靠不住的 B.伽利略在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中将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丰富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 C.笛卡尔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这个观点 D.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牛顿三大运动定律”,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是矢量,其方向由质点的运动路径决定B.路程即位移的大小,是标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D.同一运动过程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3.下列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B.物体的加速度向东,其速度变化量的方向可能向西 C.物体加速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减速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由此可知,加速度方向由速度方向决定 D.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方向一定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相同 4.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在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 B.抛出去的物体,脱手后能继续向远处运动靠的是惯性 C.同一物体在地球上的惯性比在月球上的惯性大 D.物体在高速运动时不容易停下来,所以物体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5.将甲、乙两物体从地面上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已知甲物体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2倍,而甲的初速度是乙初速度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是乙加速度的一半B.甲上升的最大高度是乙上升最大高度的一半C.甲上升时间是乙上升时间的一半D.不管是否有空气阻力,甲上升和下降过程所用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 一、单选题 1.设集合(){} ln 1A y y x ==-,{ B y y ==,则A B =( ) A .[)0,2 B .()0,2 C .[]0,2 D .[)0,1 【答案】A 【解析】先分别利用对数型函数以及指数型函数求值域的方法求出集合,A B ,注意集合中的代表元素,再利用集合的交集运算求解即可. 【详解】 ∵(){} ln 1A y y x R ==-=, { [)0,2B y y ===, ∴[)0,2A B =.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间的运算以及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属于较易题. 2.设a ,()0,b ∈+∞,A =,B =,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 B .A B > C .A B ≤ D .A B ≥ 【答案】B 【解析】根据题意计算做差可得22A B >,得到答案. 【详解】 由a ,()0,b ∈+∞,得0A = >,0B => 2 2220A B -= -=>, ∴22A B >,故A B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做差法比较大小,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推断能力. 3.已知直线l 是曲线2y x =的切线,则l 的方程不可能是( ) A .5210x y -+= B .4210x y -+= C .13690 x y -+=

D .9440x y -+= 【答案】B 【解析】利用导数求出曲线2y x =的切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然后利用导数的几 何意义判断各选项中的直线是否为曲线2y x =的切线,由此可得出结论. 【详解】 对于函数2y x = ,定义域为[)0,+∞,则22 y '= +>, 所以,曲线2y x = 的切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2,+∞. 对于A 选项,直线5210x y -+=的斜率为5 2 ,令522y '=+=,解得1x =,此 时3y =, 点()1,3在直线5210x y -+=上,则直线521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B 选项,直线4210x y -+=的斜率为2,该直线不是曲线2y x =的切线; 对于C 选项,直线13690x y -+=的斜率为 13 26 >, 令13 2 6 y '= += ,解得9x =,此时21y =, 点()9,21在直线13690x y -+=上,所以,直线13690x y -+=与曲线2y x =相切; 对于D 选项,直线9440x y -+=的斜率为 9 24 >, 令9 2 4 y '= = ,解得4x =,此时10y =, 点()4,10在直线9440x y -+=上,所以,直线9440x y -+=与曲线2y x =相 切.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验证函数的切线方程,考查计算能力,属于中等题. 4.中国传统扇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底蕴.一般情况下,折扇可看作是从一个圆面中剪

宁夏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物 理 试 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测量“国际单位制中的三个力学基本物理量”可用哪一组仪器( ) A .米尺,弹簧秤,秒表 B .米尺,测力计,秒表 C .量筒,天平,秒表 D .米尺,天平,秒表 2.如图所示,三个大小相等的力F 作用于同一点O ,合力最小的是( ) 3.沼泽地的下面蕴藏着丰富的泥炭,泥炭是沼泽地积累的植物残体,它的纤维状和海绵状的物理结构导致人在其上面行走时容易下陷(设在下陷过程中,泥炭对人的阻力不计)。如果整个下陷的过程是先加速再减速最后匀速运动,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加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B .在减速向下运动时,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小于沼泽地对人的支持力 C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是先大于后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对沼泽地的压力大小总是等于沼泽地对他的支持力 4.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轨迹上某一点的速度方向( ) A .与该点加速度方向相同 B .与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垂直 C .与物体在该点所受合力方向相同 D .就在通过该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上 5.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运动速度的大小等于分运动速度大小之和 B .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 .合运动和分运动所用的时间总是相等的 D .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加速度不可能是恒定的 6.如图所示,一物体用一轻绳悬挂于O 点,用力F 拉住物体,要使 轻绳与竖直方向保持θ=66°角不变,且F 最小,则F 与竖直方向 的夹角应为( ) A .90° B .66° C .24° D .0°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9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2018-2019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卷 2017.5 一、选择题 1. 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B. 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 C. 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 D. 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是矢量: 力大,冲量不一定大,A错误;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不为零,B错误;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C正确;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冲量大小一样,但方向不一定一样,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冲量的概念与理解。 2. 一位母亲与六岁的女儿乐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 A. 爬相同的楼梯,女儿体重小,克服重力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母亲体重大,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若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女儿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若母亲比女儿先到达,母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爬相同的楼梯,将自己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母亲和女儿的体重关系,利用功的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母亲和女儿做功时间多少,利用功率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功率的关系. 由题知,爬相同的楼梯,h相同,母亲的体重大于女儿的体重,即,爬楼做功 ,母亲爬楼做功大于女儿爬楼做功,即,故AB正确;母亲爬楼做功多,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无法判断谁的功率大,故C错误;母亲爬楼做功

多,母亲比女儿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可知母亲做功功率大,故D正确. 3. 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匀质软绳悬于O点,若将其下端向上提起使其对折,则软绳重力势能变化为( ) A. mgl B. mgl C. mgl D. mgl 【答案】D 【解析】将绳子下端向上提起使绳对折,上部分不动,下部分的重心上升的高度为,下部分的重力为,根据功能关系得知,重力势能变化为 ,D正确. 4. 一名宇航员来到一个星球上,如果该星球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一半,它的直径也是地球直径的一半,那么这名宇航员在该星球上所受的万有引力大小是它在地球上所受万有引力的( ) A. 0.25倍 B. 0.5倍 C. 2倍 D. 4倍... 【答案】C 【解析】设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宇航员的质量为m,可知地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该星球对宇航员的万有引力,故C正确. 5. 在光滑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物体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在时间t内通过的位移为L,动量变为p、动能变为E k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2E k B.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经过时间2t物体的动能将变为4E k C.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2p D. 若由静止出发,在水平恒力2F的作用下,通过位移L物体的动量将变为4p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和动量定理,结合分析. 若由静止出发,仍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根据动量定理知,时间变为原来的2倍,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英语(含答案)

秘密★启用前【考试时间:1月20日15:00—17:00】 2020年重庆一中高2020级高三上期期末考试 英语测试试题卷 英语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y does the woman want the sound turned down? A. She has a headache. B. She doesn’t like the song. C. She doesn’t want the neighbors to hear. 2. What will the woman probably do next? A. Go to the man’s place. B. Call the Midland Hotel. C. Visit the concert hall. 3.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the post office. B. In the house. C. In a store. 4. How far away now is the city according to the man? A. Five miles. B. Ten miles. C. Twenty miles. 5. What i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宁夏银川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2016-2017学年宁夏银川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x10=30分) 1.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首次测出引力常量的科学家分别是() A.牛顿、卡文迪许 B.开普勒、卡文迪许 C.开普勒、伽利略 D.伽利略、卡文迪许 2.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 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在不断地改变 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 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 D.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也可以不变 3.关于运动的合成和分解,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大小等于分运动的速度大小之和 B.物体的两个分运动若是直线运动,则它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C.合运动和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若合运动是曲线运动,则分运动中至少有一个是曲线运动 4.将体以一定的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称做平抛运动,在同一地点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A.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受到的重力 B.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初速度 C.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D.物体受到的重力、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5.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则()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D.它只能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以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6.下列关于三种宇宙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v1=7.9km/s,第二宇宙速度v2=11.2km/s,则人造卫星绕地球在

2020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哥白尼提出,行星和太阳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 B. 德国的伽勒在勒维耶预言的位置附近发现了海王星,人们称其为“笔尖下发现 的行星” C. 开普勒研究牛顿的行星观测记录后,认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不是圆而是椭 圆 D. 牛顿得出万有引力与物体质量及它们之间距离的关系并进一步测得引力常量G 2.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重力势能是地球和物体共同具有的,而不是物体单独具有的 B.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择无关 C. 重力势能等于零的物体,不可能对别的物体做功 D. 在地面上方的物体,它的重力势能不可能小于零 3.当一个物体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量不变 B. 机械能不变 C. 动能不变 D. 加速度不变 4.鸡蛋从桌上掉下,下落相同距离掉在地毯上比掉在水泥地上安全(均不考虑反弹), 这是由于() A. 鸡蛋掉在地毯上的动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B. 鸡蛋掉在地毯上动量的变化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C. 鸡蛋掉在地毯上受到的冲量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D. 鸡蛋掉在地毯上受到的冲击力比掉在水泥地上小 5.在同一高度以相同速率将手中质量相同的小球分别以上抛、下抛、平抛三种不同的 方式抛出() A. 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B. 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做功不相同 C. 三个小球落地时动能相同 D. 三个小球从抛出到落地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相同 6.A,B两球质量均为m=1kg,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并发生正碰,A 球碰前动量为4kg?m/s,B球碰前动量为2kg?m/s,碰后两球粘在一起运动。下列正确的是() A. 碰撞前、后AB系统动量不守恒 B. A、B两球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1m/s C. 碰撞过程中A球对B球的冲量为-3N?s D. 碰撞前、后A球的动量变化量为-1kg?m/s 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MN固定在水平面上,轨道直径为d并与地面垂直。两个完 全相同的A,B小球以不同初速度,从轨道下端M点进入轨道,均恰好不脱离圆弧轨道。A小球沿轨道下端M点滑出,B小球恰好运动到N点,并从轨道上端N点水平飞出并落到水平地面静止(不考虑反弹),物块与地面间动摩擦因素为0.5,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两小球静止时与M点水平距离之比x A:x B=()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秘密★启用前 【考试时间:7月5日10:20—12:10】 2017-2018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物理 物理试题共 4页。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 11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 项符合题意) 1.有关实际中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火箭靠喷出气流的反冲作用而获得巨大速度 B .体操运动员在着地时曲腿是为了减小地面对运动员的作用力 C .用枪射击时要用肩部抵住枪身是为了减少反冲的影响 D .为了减轻撞车时对司乘人员的伤害程度,发动机舱越坚固越好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 B .物体动量发生变化,则物体的动能一定变化 C .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 D .合外力对系统做功为零,则系统的动量一定守恒 3.电场中有一点P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放在P 点的试探电荷的电荷量减半,则P 点的场强减半 B .若P 点无试探电荷,则P 点的场强为零 C .P 点的场强方向为试探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的方向 D .P 点的场强越大,则同一电荷在P 点所受到的电场力越大 4.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质量为m ,在时间t 内施以水平恒力F 去推它,物体始终未动,那么在t 时间内推力F 的冲量为 A .0 B .mgt C .Ft D .无法计算 5.如图所示是北斗导航系统中部分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a 、b 、c 三颗卫星均做匀速圆周运动,a 是地球同步卫星,则 A .卫星a 的加速度大小大于b 的加速度大小 B .卫星a 的角速度小于c 的角速度 C .卫星a 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D .卫星b 的周期大于24h 6.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v 0由地面竖直向上抛出,小球落回地面时,其速度 大小为34 v 0。设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不变,则空气阻力的大小等于 A .725mg B .34mg C .316mg D .716 mg 7.一质量为m 的汽车原来在平直路面上以速度v 匀速行驶,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 。从某时刻开始,司机突然加大油门将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提升至某个值并保持不变,结果汽车在速度到达2v 之后又开始匀速行驶。若汽车行驶过程所受路面阻力保持不变,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银川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高一期末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力学中,选定下列哪组物理量为基本物理量 A.长度、力、时间B.路程、质量、时间 C.长度、质量、时间D.力、长度、质量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在压力一定的条件下,静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有一定限度 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它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B.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外力的作用 C.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它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是它所受的合外力的方向 4.水平桌面上有一个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物体受到支持力是因为物体的下表面发生了弹性形变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5.下面关于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才具有惯性 B.物体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C.物体受推力越大,要它停下来就越困难,所以物体受的推力越大,惯性 越大 D.运动速度大的物体比速度小的物体难停下来,所以速度大的物体具有较 大的惯性 6.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中的体重计上,随电梯一起运动。下列

各种情况中,体重计的示数最大的是A .电梯匀减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1.0 m/s 2B .电梯匀减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0 m/s 2C .电梯匀加速上升,加速度大小为 1.5 m/s 2D .电梯匀加速下降,加速度大小为 1.5 m/s 2 7.物体受到下列几组共点力的作用,其中一定能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是 A .3N ,4N ,5N B .2N ,4N ,6N C .1N ,3N ,5N D .4N ,6N ,8N 8.架在A 、B 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冬天电线变短,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 B .夏季与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方向不变 C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D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9.2018年9月2号刚刚结束的亚运会中,中国队包揽了跳水项目的全部 10 金。 图示为跳水运动员在走板时,从跳板的 a 端缓慢地走到 b 端,跳板逐渐向下 弯曲(相当于斜面倾角不断变大),在此过程中,跳板对运动员的A .摩擦力不断增大B .作用力不断减小C .作用力不断增大 D .支持力不断增大 10.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两木块 A 、 B ,质量分别是m 1和m 2, A 、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是把B 从 A 下面拉出来,则拉力的大小至少满足A .g m m F )(21B .g m m F )(21C .g m F 1D .g m F 211.一质量为M 、带有挂钩的球形物体套在倾角为 θ的细杆上,并能沿杆匀速 下滑,如在挂钩上再吊一质量为m 的物体,让它们沿细杆下滑,如图所示, 则球形物体A. 仍匀速下滑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

重庆市第122中学是一所教学质量优秀的城郊普通初中,是国家级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从2001年至今,已走过7年的课改历程。我校有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改中不断摔打磨练,并迅速成长起来。新课程改革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一切学生,而改革的主要落脚点是在课堂。课堂是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主阵地,更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核心所在,甚至有的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回顾7年走过的路程,我们深刻地意识到,只有带着反思上路,不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理念。 冷静反思,发现问题 2001年,我校成为全国首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新的课改理念让教师们激情澎湃,兴奋不已,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改工作之中,将课改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课改初期,教师对课改理念吃得不透,对新课改理念的认识存在不足,这使我们很快意识到:我们的课堂还没有真正体现课改理念,对课改理念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偏差。为此,我们很快从浮躁与狂热中沉静下来,开始深刻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真正体现了课改理念?课堂教学究竟存在哪些问题?我们应如何立足课堂,彰显课堂魅力?从而让教师的专业素养不断变得深厚,让学生的后续学习能力得到更大的发展,让学校的办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为了找出问题,我们一头扎进课堂,深入调研。通过调研,我们发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尚存在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是严重的问题。 问题1.舍本逐末,过分追求课堂形式 (1) 满堂问取代满堂灌。 追问:提出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提得合适吗?有没有梯度和系统?是否有思维含量? (2)课件+表演+讨论=自主合作学习 个别教师片面理解“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一节课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进行漫无边际的讨论或安排学生表演。讨论中,课堂上常常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混于其中,乐得清闲”,他们多半是在谈论与课堂无关的话题;表演时,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是表演者的“忠实“观众,思维未参与其中;课件展示,画面美轮美奂,学生一晃而过,心中未留下多少痕迹。这些教学,导致课堂上该凸显的教学重点未凸显出来,改突破的教学难点并未得到突破,学生该过手的知识并未过手。这样的课堂缺乏实质性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缺乏有价值的知识的生成。并未充分发挥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作用。 这类课程不但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还助长了学生对问题不作深入探究、不愿仔细倾听的恶习。长此下去,势必形成学生在学习上浅尝辄止的浮躁个性。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有勇于表现,口头表达能力强的优点,却缺乏扎实钻研,专注于问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追问:单纯的课堂热闹就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吗?内容与形式,孰轻孰重?该如何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 (3)课堂评价缺乏原则,巴掌赞歌满堂飞。 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缺乏原则,一味叫好。答得好的,究竟好在哪里并未指出;答得不好的,怕挫伤学生积极性,不予置评,误导学生。 追问:评价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改如何正确引导学生? 问题2.照“案”宣科,课堂缺乏动态调整 有的课堂教学只是在执行既定教案,缺乏对教案自觉的动态调整。教师对学生的认知准备了解不充分;教学目标的设定成为教案完整的一种形式。教师想教什么与实际在教什么存在一定的脱节。 追问: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又在教什么?学生实际学到了什么? 问题3.缺乏专业引领的机制。 专家与教研员很少,一线教师很多,深入课堂,观察指导,与教师平等对话与交流。教师对

重庆市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年重庆一中高2019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 理 试 题 卷 2017.5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冲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很大的冲力时,其冲量一定很大 B. 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零 C. 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 D. 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的冲量就恒定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冲量是力与时间的乘积,是矢量: 力大,冲量不一定大,A 错误;当力与位移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不为零,B 错误;不管物体做什么运动,在相同时间内重力的冲量相同,C 正确;只要力的大小恒定,其相同时间内冲量大小一样,但方向不一定一样,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冲量的概念与理解. 2.一位母亲与六岁的女儿乐乐一起上楼回家,对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爬相同的楼梯,女儿体重小,克服重力做的功少 B. 爬相同的楼梯,母亲体重大,克服重力做的功多 C. 爬相同的楼梯,若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女儿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D. 爬相同的楼梯,若母亲比女儿先到达,母亲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一定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爬相同的楼梯,将自己提升的高度相同,根据母亲和女儿的体重关系,利用功的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的大小关系;再根据母亲和女儿做功时间多少,利用功率公式得出母亲和女儿做功功率的关系. 由题知,爬相同的楼梯,h 相同,母亲的体重1G 大于女儿的体重2G ,即12G G >,爬楼做功W Gh =,母亲爬楼做功1W 大于女儿爬楼做功2W ,即12W W >,故AB 正确;母亲爬楼做功多,女儿比母亲先到达,做功时间少,根据W P t = 无法判断谁的功率大,故C 错误;母亲爬楼做功多,母亲比女儿先到达,做功时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理综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与细胞质缢裂是不同步的 B.各种细胞内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有关 C.细胞膜上的糖被只与细胞间识别有关 D.生物膜是生物体内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2.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胎儿手的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凋亡 B.自由基会攻击蛋白质,使蛋白质活性下降,细胞随之逐渐衰老 C.细胞内单一基因突变会导致细胞恶性增殖且易发生分散和转移 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 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将大蒜根尖制成装片后再进行低温处理 B. 在“模拟性状分离比”实验中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一定要相等 C. 杂交实验与测交实验的结果是孟德尔“提出问题”的实验基础 D. 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应该在人群中增加被调查人数,以减小误差 4.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既是激素,又可以在某些突触中传递信息 B.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激发相同反射 C. 大脑皮层言语区中,V区受损导致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憋尿”能体现神经系统具有分级调节机制 5.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往往是破坏性的 B.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研究中,蚯蚓一般采用目测估计法统计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比西伯利亚泰梅尔半岛冻原物种更丰富 D.重庆中央公园里银杏树高低错落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6.某罕见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导致,以全身性发育迟缓、智力障 碍为特征。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

宁夏银川一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银川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下)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本卷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王星是人们直接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B.天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轨道而发现的 C.海王星是人们经过长期的太空观测而发现的 D.天王星的运行轨道与由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存在偏差,其原因是天王星受到轨道外的行星的引力作用,由此人们发现了海王星 2.如图,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v行走,且通过不 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 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 船的速率为( ) A.vsinα B.vcosα C.v sinαD. v cosα 3.在平坦的垒球运动场上,击球手挥动球棒将垒球水平击出,垒球飞行一段时间后落地.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 A.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大小仅由初速度决定 B.垒球落地时瞬时速度的方向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C.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水平位移仅由初速度决定 D.垒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仅由击球点离地面的高度决定 4.某人横渡一条河流,船划行速度和水流动速度一定,此人过河最短时间为T1;若此船用最短的位移过河,则需时间为T2,若船速大于水速,则船速与水速之比为( ) A. T2 T22-T21 B. T1 T22-T21 C. T2 T1 D. T1 T2 5.如图所示,A、B、C三个小球分别从斜面的顶端以不同的速度水平抛出,其中A、B 落到斜面上,C落到水平面上,A、B落到 斜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 为α、β.C落到水平面上时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γ,则( )

高一物理月考试题及答案-重庆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月考试卷(4月份)

2015-2016学年重庆一中高一(下)月考物理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14小题,1-8小题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9-14小题为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选对未选全得3分,错选得0分) 1.下面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B.匀速圆周运动是向心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C.匀速圆周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 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下面对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研究第谷的行星观测数据得出了行星运动定律 B.牛顿将行星与太阳、地球与月球、地球与地面物体之间的引力规律推广到宇宙中的一切物体,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C.牛顿不仅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而且测量出了引力常量 D.经典力学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 3.某双星系统由两颗恒星构成,质量分别为m1和m2,距中心距离分别为r1和r2,且r1>r2,则下面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它们的角速度相同 B.它们的线速度相同 C.m1>m2D.它们的加速度相同 4.如图为自行车传动装置机械简图,在自行车匀速行进过程中,链轮A和飞轮C的加速度之比ωA:ωC=1:3,飞轮C和后轮B的边缘点线速度之比为v C:v B=1:12,则:()

A.r A:r C=3:1 B.r B:r C=4:1 C.ωA:ωB=1:4 D.轮A和轮B的边缘点线速度之比v A:v B=1:4 5.下列对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之所以上升是因为重力对它做正功 B.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卫星受到的引力对卫星所做的功为零 C.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摩擦力做正功 D.功有正功和负功,所以是矢量 6.如图所示,有两条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的水平轨道,轨道上有两个物体A和B,它们通过一根绕过定滑轮O的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接,物体B以v B=10m/s匀速运动,在绳子与轨道α=60°角时,物体A的速度大小v A为:() A.5m/s B.5m/s C.20m/s D.10m/s 7.光滑水平面上,小球m的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P点时,拉力F 发生变化,下列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沿轨迹Pb做离心运动 B.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沿轨迹Pa做离心运动 C.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可能沿半径朝圆心运动 D.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可能沿轨迹Pc做近心运动

重庆市中学汇总(方便大家使用查询)

重庆复旦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渝中区和平路240号 重庆二十九中初中教育高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邹容路139号 重庆第二十五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新华路155号 重庆市第五十三中学校总 部 初高中混合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凯旋路22号 重庆市第五十中学校实施初中义务教育重庆市渝中区硝房沟右巷36号 重庆市巴蜀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北区路51号 重庆市实验学校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华一路41号 重庆求精中学普通中学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9号 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初中教育重庆市渝中区桂花园路39号 重庆市田家炳中学从事中学教育活动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5号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实验初 级中学 中学教育重庆市江北区渝北二村64号 重庆市第四十五中学校教育重庆市江北区玉带山 长安公司203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大石坝七村201附2号重庆长安长和中学学校重庆市江北区建新东路232号 重庆市五里店职业中学教育,教学重庆市江北区建国村58号 重庆市东风船舶工业公司 东风职工子弟校 教育重庆市江北区东风一村一号 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初中,高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正街96号 重庆市第七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94号 重庆市第一中学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2号 重庆市南开中学校中等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南街1号 重庆市第二十八中高中学历教育初中学 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重庆市沙坪坝区磁器口文教村1号 重庆第三十二中学校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长春沟32号 重庆双碑中学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工农坡22号 重庆西藏中学校完中教育重庆市沙坪坝区歌乐山静大石湾25号重庆市天星桥中学教学重庆市沙坪坝区天正街82号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中和实践学历教育 社会相关服务 重庆市九龙坡区红育坡1号 重庆市建设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渝中区长江二路二巷30号 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分部(原重庆第二中) 普通高中的教育活动 初中的教育活动 重庆市渝中区化龙桥街道交农村240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文化教育中等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西郊支路1# 建设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 司第一中学校 普通中学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一村 重庆市育才中学重庆市重点中学教学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正街92号 重庆市七十九中学教书育人重庆市九龙坡区石坪桥茺沟冶金三村6号重庆铁路中学中等教育重庆市九龙坡区电力五村100号 重庆市清华中学校中学教育重庆市巴南区花溪镇花溪村3号 重庆市巴南区第三十四中 学校 教育重庆市巴南区李家沱教育村 重庆水轮职工子弟中小学中小学教学重庆市巴南区水轮村

(完整版)重庆一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含答案(高考)

秘密★启用前 20XX年重庆一中高20XX级高一下期半期考试 物理试题卷2013.5 物理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8小题,每小题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物体做下列几种运动,其中一定符合机械能守恒的运动是( ) A.自由落体运动 B.匀速直线运动 C.匀变速直线运动 D.匀速圆周运动 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曲线运动时不一定有加速度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都相同 C.匀速圆周运动虽然不是匀变速运动,但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仍相同 D.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仍然可以做曲线运动 3.质量为60kg的体操运动员做“单臂大回环”,用一只手抓住单杠,伸展身体,以 单杠为轴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此过程中,运动员到达最低点时手臂受的拉力至少 约为(忽略空气阻力,g=10m/s2) ( ) A.600 N B.2400 N C.3000 N D.3600 N 4(原创).一辆开往雅安地震灾区满载新鲜苹果的货车以恒定速率通过某转盘,角速度为ω,其中一个处于中间位置的苹果质量为m,它到转盘中心的距离为R,则其他苹果对该苹果的作用力为( ) A.mg B.mω2R C.m2g2+m2ω4R2 D.m2g2-m2ω4R2 5.“奋进”号宇航员斯蒂法尼斯海恩·派帕在一次太空行走时丢失了一个工具包,关于工具包丢失的原因可能是( ) A.宇航员松开了拿工具包的手,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工具包“掉”了下去

2021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2020届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设集合A ={x |x 2-5x +6>0},B ={ x |x -1<0},则A ∩B = A .(-∞,1) B .(-2,1) C .(-3,-1) D .(3,+∞) 2.复数21i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为( ) A .()1,1-- B .()1,1- C .()1,1- D .()1,1 3.已知向量()()1,3,2a m b ==-,,且()a b b +⊥,则m =( ) A .?8 B .?6 C .6 D .8 4.圆224690x y x y +--+=的圆心到直线10ax y ++=的距离为2,则a =( ) A .43- B .34- C D .2 5.现有5人站成一排照相,其中甲、乙相邻,且丙、丁不相邻,则不同的站法有( ) A .12种 B .24种 C .36种 D .48种 6.已知ln3x =,4log 2y =,12z e -=,则( ) A .x y z << B .z x y << C .z y x << D .y z x << 7.《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著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半月积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布9匹3丈.问:前半个月(按15天计)共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可估算出前半个月一共织的布约有( ) A .195尺 B .133尺 C .130尺 D .135尺 8.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两个不同的平面.若m α⊥,n β⊥,则“m n ⊥” 是“αβ⊥”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9.将函数sin(2)3y x π =+的图像向右平移14 个周期后,所得图像对应的函数为()f x ,

2017届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2014.11)

银川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高一期中考试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所以引入这个概念没有多大意义 B.研究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周期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不能看作质点 C.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能将车看作质点 D.研究子弹射穿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可以将子弹看作质点 2. 在2014年银川一中秋季运动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参加了在体育场举行的400 m 和100 m田径决赛,且两人都是在最内侧跑道完成 了比赛,则两人在各自的比赛过程中通过的位移大 小s甲、s乙和通过的路程s′甲、s′乙大小之间的关 系是( ) A.s甲>s乙,s′甲s′乙 C.s甲>s乙,s′甲>s′乙 D.s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