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
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怎么用药

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怎么用药心力衰竭是指心室功能下降,心衰患者经常有气促、乏力、心悸等不适症状,病情严重的话,极易发生心脏性猝死。
可以这样说,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疾病发展的最终阶段,室性心律失常是该疾病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引发的并发症,根据流行病学资料统计,心衰患者伴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高达70%以上,并且心室功能的恶化程度与心律失常的发生几率成正比。
除此之外,不当使用心衰药物也是引发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比如,排钾利尿剂、洋地黄等治疗心衰药物,一旦使用不当,都有可能引发室性心律失常。
因此,心衰伴有心律失常的治疗已经成为临床治疗中最为棘手的问题,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使用治疗心衰伴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呢?1、西药治疗心衰伴发心律失常已经陷入两难境地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为室性早搏,而治疗室性早搏最主要的西药为胺碘酮,这类药物具有负性肌力的作用。
然而,心力衰竭患者本身缺乏心肌力量,如果再服用具有负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就会导致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力量更加低下,这样对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即便如此,胺碘酮是唯一具有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对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有着显著的效果,但是对心力衰竭患者来说有着非常大的服用风险,这是因为心力衰竭患者服用该药物之后,可产生非常多的副作用,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特别大,尤其是心脏外的副作用,一旦产生很难再通过药物调理过来,根治基本无望,以至于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在服用的过程中不得不停止治疗。
心力衰竭本身属于一种进展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中途停药,大大影响了该疾病的治疗效果。
2、中药治疗心衰伴发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伴发心律失常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界的治疗难题,基于西药治疗的种种弊端,我国中医临床心血管专科研究团队以中医脉络学为指导,研制出一种治疗心律失常的中药新药——参松养心胶囊。
该治疗药物包含了十多味中药成分,包括人参、麦冬、丹参、甘松等,最大的特点为快慢兼治、整合调节心律失常,其中人参作为该药物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改善心肌代谢、增强心肌能量储备的作用,对机体内DNA、RNA的合成起着积极促进的作用,从而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和血浆中的cAMP水平,有效增强心力衰竭患者机体心肌收缩能力,使血小板聚集得到有效抑制。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VA)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盐酸胺碘酮片,第1周200mg、tid;第2周200mg、bid;第3周及以后200mg、qd,规律服药12周。
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心电图或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心律失常的变化,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观察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与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源性猝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左室射血分数(LEVF)改善程度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结果[中图分类号]R54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810-5734(2011)12-20-02室性心律失常是CHF充血性心力衰竭( congestive heart faiure,CHF)为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症,一旦并发室性心律失常( VA),常导致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使病情加重、病死率增加[1]。
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有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使用不当会加重心力衰竭,所以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上应慎重[2]。
胺碘酮(Amiodarone)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具有轻度非竞争性α与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作用,且具轻度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性质,是一种疗效较好且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的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3]。
我院对8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0例,其中男47 例,女33 例;年龄37~70 岁,平均( 45±6) 岁。
替米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用药 原 因和 实例 以供 临床 医师 参考 。笔者 对本 院4 0 1 0 0 张处 方张 ,进
行 了回顾性 分析。
Ma mh 2 01 3 , Vo 1 . 1 1 , No . 7
加 ,因此不宜联合使 用。
3 . 3溶媒 不当
1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 取本 院2 0 1 0 年至2 0 1 1 年度 门诊 处方4 0 1 0 0 ,根据 处方管理 办法 、处方 点评 管理 规范 、临床 用药 须知及 新 编药物学 进 行处方 评
主要是青霉素钠 等 D 一 内酰胺 类药物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这 种用 药在 儿科经常 出现 ,医师可能考 虑儿 童患者 肾功 能问题 ,防止氯 化钠 对儿童患者造 成肾损害 ,而选 用了葡萄糖注射 液 ,却忽略 了该 类抗生 素在p H <4 时分解较快 ,效价降低 】 。
3 - 4 给药方案
3 . 5毒性相加
丁 胺卡 那霉索 与克 林霉 素合 用 。二者均 有神 经 肌 肉接 头 阻断作 用 ,联 合使 用对 神经肌 肉传 导抑 制加 强 ,对 重症 肌无力 患者 作用 加
强,用时宜慎重。克林霉素作为 D 一 内酰胺类药物过敏患者,常用于围
3讨 论
手术期预 防感染 ,这样就 会和麻醉 剂 、肌松药联 合使用 ,易 引起呼吸 肌麻痹 ,尤其应警惕 。
氟沙星,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没有明显细菌感染表现,就给予抗菌药物
治疗等 。
菌制剂合用如阿莫西林与双歧四联活菌片合用。双歧四联活菌片为一 活菌制剂 ,含婴儿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蜡样芽孢杆
菌 。均对 青霉 素类敏感 Ⅲ ,若 与抗生 素合用可 因后者的存在 而被灭活 或被抑制 , 使药效降低 。与蒙脱石散 合用可能影响其他药物的吸 收,两 药应 间隔2 h 服用 ’ 否则会使疗效 降低。 3 . 2重复用 药 以前 由于商品名较 多 ,医师经常将 同一通用名 不同商 品名 的同一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

参松养心胶囊配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观察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120例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行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参松养心胶囊。
持续8周,对比疗效、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LVEF明显优于对照组,NT-pro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不良反应均较少,出现率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可显著提升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是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临床多行药物治疗,首选药物为胺碘酮[1],主要作用机制为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率、改善心肌缺血,其对中层心肌动作时程影响低,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室性心律失常,但对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单行该药物治疗,疗效并不显著,且可能造成较多不良反应。
我院对此类患者联用参松养心胶囊,取得了更为确切的疗效,现总结相关经验,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纳入标准具备明确的心脏疾病史;胸部X线及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甲状腺、肝肾功能正常;无相关药物使用禁忌症;入院时间2013年1月至12月。
排除Ⅱ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源性休克患者、合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
1.2 一般资料纳入符合上述条件者120例,行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
观察组60例,男女比例38:22,年龄41~77岁,平均(57.8±8.1)岁,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者比例27:22:11。
对照组60例,男女比例37:23,年龄40~77岁,平均(58.1±7.8)岁,心功能分级Ⅱ级、Ⅲ级、Ⅳ级者比例25:25:10。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龙源期刊网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
作者:甄利波宋达
来源:《中国社区医师》2013年第18期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心脏性猝死(SCD),其中50%~75%与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有关。
频发室早,特别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可迅速恶化心力衰竭,引起急性血液动力学障碍,进一步出现的室性扑动(室扑)和心室颤动(室颤)更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目前,多数药物有负性肌力及致心律失常作用(尤多见于心力衰竭时),且对生存终点有不利影响,而参松养心胶囊依据中医络病理论,联合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
对2010年1月-2011年10月我科门诊、住院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研究,报告如下。
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2 3 ・ 4
而 不 能 坚持 , 致 长 期 药 物 治 疗 无 效 。通 过 健 康 教 育 使 患 者 了 导
解 药物 治疗 的重 要 性 , 晓药 物 的基 本 知 识 及 药 物 的 副 反 应 , 知 消 除对 治 疗 高血 压 药物 副反 应 的 顾 虑 , 利 于增 强 其 治 疗 的 信 心 , 有 从 而提 高 服 药 的 依从 性 , 强 了降 压 的效 果 。 增 3 13 健 康 教 育 有 利 于 保 持 患 者 情 绪 稳 定 焦 虑 、 郁 情 绪 可 .. 抑 引起 自主神 经功 能 和 下 丘 脑 一 体 _ 垂 - 腺轴 功能调 节紊 乱 , 肾上 导 致 患者 血压 处 于较 高 水 平 。通 过 对 患 者 及 家 属 的健 康 教 育 , 给 予 及 时 的心 理 疏 导 , 向其 说 明 高 血 压 是 可 控 制 的 , 要 有 效 地 控 只 制 血 压 便 可 健 康 长 寿 , 轻 了 患 者 及 家 属 的思 想 顾 虑 , 其 能 很 减 使 好 地 配 合 治 疗 和 护 理 , 强 降 压 的效 果 。 增 3 2 健 康 教 育 对 高 血 压 病 相 关 知 识 的 影 响 原 发 性 高 血 压 是 .
确 了 健 康 教 育 在 高 血 压 疾 病 的 治 疗 和 康 复 中起 着 不 可 忽 视 的
作用 。 参考文献 :
E3 全 国 高血 压 抽 样 调 查 协 作 组 . 国 人 群 高 血 压 患 病 率 及 其 变 化 趋 1 中
种 严 重 危 害人 民健 康 的 常见 病 、 发 病 。 具 有 缓 慢 进 行 性 发 多
胺碘酮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观察

治疗 组 采 用胺 碘酮 负荷 量 2 0mg 3次/ , 0 , d 1周 ; 之 2 0mg 2次/ , 继 0 , d 1周 , 后 2 0mg 1次/ 然 0 , d维持 治疗, 比
索洛 尔 用 法 同 对 照 组 。 根 据 心 率 、 QT 问 期 、 压 调 整 剂 量 , 率 < 5 血 心 5次 / i 将 比 索 洛 尔 用 量 逐 渐 减 少 。 a r n时
1 29 3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 S i z , k h Miu t e a . aaocpccoe— 4 hmi SYoo  ̄aK, zmooK,t 1 L prso i hl u
dc oo rbed c s nsJ .. ptb i ypn ra ug oh tmyf i ut t e[ ]JHeaoia acet r, o l o lr S
田 江, 王淑 萍 , 新丽 , 丽 , 俊平 于 肖 方
0 80 ) 2 0 0
( 辽市科 尔沁 区人 民医院 心 内科 , 通 内蒙古 通 辽
[ 摘要 ] 目的 : 究比 索洛 尔 联 合胺 碘 酮 治 疗 慢 性 心功 能 不全 并发 室 性 心律 失 常 的 疗 效 和安 全 性 。方 研 法 : 择 20 选 0 8年 7月 ~2 1 0 0年 7月于本 院心 内科 住院 的慢性 充血 性 心 力衰 竭 合 并 室性 心律 失 常患 者 。 入 按
coago n mer。r r l ue fh o hl imao t pi yc sr ecmmo i utJ . n y ma o ot nbld c[] e
S Ne 1 6 , 2 6 : 8 . u w, 9 7 6 ( ) 9 3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李剑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研究李剑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共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4例,急性期静脉泵入β受体阻滞剂酒石酸美托洛尔注射液、静脉推注胺碘酮治疗,稳定期联合用药,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中药制剂、心肌营养药物、调脂药物、抗血栓药物治疗、合并症对症治疗。
结果:12个月内,心力衰竭再住院率35.6%,急性心肌梗死3.8%,血管重建术4.8%,靶器官消融术11.5%,心源性死亡 5.8%,均死于急性心力衰竭。
末次随访SBP、DBP、HR、BNP、cTnT、心电图心肌缺血总负荷高于出院前,末次随访EF、CO低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需要综合化,重视合并症、病因的控制,联合用药,重视随访。
关键词:冠心病;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冠心病是常见的缺血性心脏病,我国发生率高达2%,因人口老龄化、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发生率上升,冠心病发生率快速上升。
冠心病是慢性心力衰竭的常见病因,病程在10年以上的对象,并发症高达20%~30%。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对象容易出现猝死等并发症,室性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常见病因[1]。
有报道显示,约50%~60%的心肌梗死后远期死亡与心律失常有关,其中绝大多数为室性心律失常所致,成为患者猝死的主要原因[2]。
故,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而言,防治室性心律失常是疾病管理的重要内容。
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共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4例,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2015年1月~2016年10月,医院共收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104例,其中男70例、女34例,年龄49~92岁,(70.1±6.2)岁。
合并症:高血压疾病56例,心绞痛4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2例,糖尿病18例,肺炎1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史16例,脂代谢紊乱15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分析

组别 循环系统 呼吸系统 神经系统 消化 系统 急性 中毒 各类外伤
注: 表示 与青 年 组相比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 O . 0 5 ; 表示 与 中年 组
组比较 差异 具有 显著性 ,P< O . 0 5
配置 的问题。本文研 究结 果表 明I C U收治的患者 中病死 率的构成群体
2 0 ・论
著 ・
表2 各年龄 组 患者病 死率 比较(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3 , V o 1 . 1 1 , N o . 2 6 围皿
重 症 医学 科是 一 门新 兴 学 科 同时 也 是极 具 发 展潜 力 的 一 门学 科 。2 0 0 6 年 中华 医学 会重症 医学分 会出台了I C U 建设和 管理 指南 ,指 出在我 国三级医院和有条 件的二级 医院 ,都应该设立 重症医学科 】 。 2 0 0 9 年卫生部 确定 了它合 法独立 的二 级学科地 位 】 ,自 ̄ t l C U 科的发 展迎 来 了新 的 机遇 和曙光 。但 是 ,I C U 作 为一 个被 动接 纳患者 的科 室 ,具有 很多局限性 ,这就 难免会造成I C U 医疗资源及 医护 人员合理
f a i l u r e a ndv e n t r i c u l a r a r r h y t h mi af r o m J a n u a y r 2 01 1 t oAug us t 2 01 2 d i vi d e di nt ot wo g r o up s . T h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u s e d c o mm o nt h e r a p ywh i l et h e e x pe r i me n t
丹红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观察

丹红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观察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此种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结果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7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08%;观察组患者显效19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治疗的过程中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胺碘酮的疗效比单纯使用胺碘酮疗效更佳明显,有效性更高,不良反应较少,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
标签:丹红注射液;胺碘酮;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性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了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我院特进行了一次研究,取得了较为良好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6例,按照治疗使用药物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
对照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63~87岁,平均年龄(75.21±2.25)岁;观察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64~85岁,平均年龄(73.14±2.16)岁。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使用胺碘酮此种药物进行治疗,胺碘酮首次使用的剂量为150 mg+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稀释,两者稀释的总量为20 mL,需要在10 min之内静脉注射完成,随后使用1.5 mg/min进行维持静脉泵入。
观察组患者使用胺碘酮和丹红注射液两种药物进行治疗。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表 1 两组 患者疗 效和 复发情 况比较 [ %)】 I 1 /(
・
临床研究 ・ 9 1
l - 2方法
理 比较复 杂 ,过去 临床始 终认为是通过对磷 酸二酯酶产生抑 制 ,提高 细胞 内的c MP A 含量 。近来的实 验认为茶碱 的支气 管扩 张作用 部分是 由于 内源性肾上腺 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的结果 ,此外 ,茶碱 是嘌呤 受体 阻滞 剂 ,能对抗腺 嘌呤等对呼吸道 的收缩作用 。而且 起效 特别迅 速 ,仅需要 3mi 右 ,药效持续 的时间也相 对较长 ,可愿意 达到1h 0 n 左 2 左右 ,因此其对患者症状 及通气功能 的改善 程度要好于氨茶碱 。患者 通气 功能得 到改善 ,有 利于患者氧 的顺利摄取及 C O 的顺利排 除 ,使
2 02 :
茶碱缓释片 可以使患者 的呼吸道平滑肌 变得松弛 ,其 相关作用机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 酮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并发室性 心律 失常疗效分析
陈亚 东
( 州市立 医院东 区,江苏 苏州 2 5 0 ) 苏 10 0
【 摘要 】 目的 探 讨厄 贝沙坦 联 合胺 碘 酮 治疗慢 性 心 力 衰竭 并 发 室性 心律 失 常的 临床 疗 效 。方 法 选择 我 院 2 0 0 9年 4月至 2 1 年 4月慢 01 性 心 力 衰竭合 并 室性 心律 失常 患者 8 ,患者 随机 分为观 察 组和 对照 组 。 两组 惠者 均 充分休 息、低 盐低 脂 饮食 ,同 时给 予 强心类 药物 、 0例
性 心律 失 常患者 临床 症状和 体征 ,临床效 果显著 。 【 键词 】慢 性 心 力衰竭 ;室性 心律 失常 ;厄 贝沙坦 ;胺碘 酮 关 中 图分 类号 :R4 . ;R4 . 5 16 5 1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 编号 :17- 14 (0 )3- 0 1 0 61 89 21 1 4 0 9- 2 述患者 随机分 为观察组和对照 组。观察组4例 ,男2例 ,女 1N ,年 0 2 8 龄为4 ̄ 2 ,平均年 龄为 (6 ±73 8 7岁 5. - 4 )岁,病程平均为 (.±l ) 5 4 _ 3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体会

理盐水混合后静脉滴注 , 滴注速度保持在 1 . 0 m g / m i n
作者 简介 : 白 园园, 1 9 6 3年 生, 女, 云 南开远人 , 大专 , 心 内科 主治 医师 , 主要 从事 内科 临床 方 面的 工作 。
心血 管 病 防 7
提升 患者生活质量有 着积极的意义。
在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 失常 患者进行
常规 治疗 的基础上 , 同时给予胺碘 酮进行治 疗, 有助 于提升 治疗效果 , 降低不 良反应发 生率, 这对 改善 患者预后和
【 关键词 】 心力衰竭 ; 心律 失常; 临床 治疗
心力 衰 竭 合 并 室性 心律 失 常 作 为 临 床 上 一 种 较 为 常见 的心血 管 疾病 , 其 对 患者 的 日常 生活 会 产 生 严 重 的不 良影 响 ,若 不 及 时进 行 治疗 或 控 制 , 极 有 可 能发 展 成 为室 颤 , 进 而危 及 到 患者 的生命 。有
1 . 2 对 象排 除标准
为研究对象 ,对其 中 3 5例患者采取碘胺酮进行治
疗, 获得 较 为满 意 的效 果 现整 理报道 如 下 。
1 资料 与方 法
1 . 1 一 般资料
①排除合并严重肝 、 肾脏器疾病患者 ; ②排除 存在重症肺部或呼吸道疾病患者 ; ③排除不 能接受 抗 心律 治疗 或药 物过 敏患者 ;
大量研究文献表 明, 对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 采取胺碘酮进行治疗 , 疗效显 著 , 有助于缓解临床
症状 , 降 低 患者 的病 死 率 。为 了分 析 采 取胺 碘 酮 治 疗 心 力 衰竭 合 并心 律 失常 患者 的临 床疗 效 , 选 取 在 我 院接受 治 疗 的心 力 衰竭 合 并心 律 失 常 患者 7 0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探讨目的: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5位患者。
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胺碘酮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在对照组中有68.00%的患者为有效治疗,在观察组中有84.00%的患者治疗有效,在治疗的有效率方面,观察組要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取常规治疗并配合胺碘酮,能使患者的临床疗效得到提高。
标签:冠心病慢性;慢性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临床治疗患有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容易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的情况,会对患者的生命以及健康造成威胁,本文主要探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从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收治的50位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随机的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
在观察组的25位患者中,有9位女性患者,16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5岁到84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61.1±4.9)岁,患者的病程在7a到13a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10.5±2.2)a。
在对照组的25位患者中,有8位女性患者,17位男性患者,患者的年龄在44岁到83岁之间,患者的年龄平均为(58.5±5.5)岁,患者病程在7a到12a之间,患者的病程平均为(9.2±1.1)a。
两组患者都没有碘过敏、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疾病等状况[1],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没有明显的差异。
1.2 方法全部患者都进行心电图检查,并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ST-T情况。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治分析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 出现异常,通常表现为心 慌、胸闷、头晕等症状。
心衰并心律失常
指心力衰竭患者同时伴有 心律失常,两者相互影响 ,加重病情。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分类与分型
分类
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心 衰并心律失常可分为缺血性、非 缺血性、电-机械分离型等。
分型
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表现形式, 心衰并心律失常可分为室性期前 收缩、房性期前收缩、室上性心 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病因主要包括冠心 病、高血压、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 。
发病机制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 心肌缺血、心肌重构、神经内分泌系 统失调等。
02
心衰并心律失常的诊 断
临床表现与体征
呼吸困难
心衰并心律失常患者会出现呼 吸困难的症状,表现为呼吸急
促、气短、胸闷等。
定期体检
定期进行心血管相关检查 ,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 健康问题。
积极治疗原发病
针对心衰或其他心血管疾 病,应积极治疗,按医嘱 规律服药。
护理方法
关注病情变化
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率、血压、呼 吸等生命体征,及时报告医生。
心理护理
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焦虑 和恐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
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休息与活动平衡
根据患者的心功能状况,制定合 理的休息与活动计划,避免过度
劳累。
健康教育
知识普及
向患者及家属普及心衰和心律失常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
自我管理
教导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监测病情、按 时服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等。
及时就医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

02
临床血流动力学状态分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室速和不稳定的室速。
03
持续时间和临床表现,室速分为非持续性(<30s)室速和持续性室速
性心衰患者非持续性室速发病率30—80%。
心梗后,频发室早或非持续性室速是SCD的 高危因素(不考虑EF)
室早>10次/小时对于心脏病患者发生SCD的 风险更大,我国每年心衰患者有60万人猝死。
01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
心力衰竭合并 缓慢心律失常
02 房室传导阻滞 ; 03 房颤伴慢心室率 ;
04 室内传导阻滞 .
性心衰发生缓慢心律失常的机会增加。
○ 美国密西根大学统计,10%慢性心衰合并缓慢性心律失 常。
慢性稳定性心衰左束支阻滞发生率约25%,是 心衰预后不良和猝死的独立预测因子。
(2)控制心室率
心衰合并房颤的治疗
(3)抗凝治疗
持续时间<48小时或左室功能正常的孤立性房扑,可仅 给予阿司匹林。射频消融成功后的房扑,抗凝治疗4~6 周即可。
治 疗(3)
2.房速治疗
心室率治疗可选择β受体阻滞剂。 对于药物无效或无休止房速,可进 行导管消融。
于多源性房速,电复律、抗心律失 常药物或导管消融疗效均欠佳。
持续性房颤 >7d 永久性房颤 初发房颤
床上10%—35%慢性心衰患者伴有房颤
○ 国外研究显示心功能I级房颤发病率约为4%,心功能 II—III级房颤发病率为10—26%,III—IV级20—29%, 而心功能IV级患者房颤发病率增加到50%。
○ 我国房颤患病率约为0.61%。>800万
1/3为阵发,2/3为持续或永久
学
附
属
中
山
医心
卡维地洛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2例

Ab ta t Ob et e T vs gt tetea e t f c o avdo o e t c l r y m a i p t nsw t s c : jci o i et a h h rp ui e e t fC r e i n v n u rar t i n a e t i r v n i e c f l i f a hh i h
u i jn Q N H iC N Y n —h a e a L - u , I u, HE o g u ,t l
( eate tfC ri oy L@ag P ol’ o i lH n y n Hua 2 0 8 C i ) Dp r n ado g ,e n e e s s t , eg ag, n n4 10 ,hn m o l p H pa a
第3 8卷第 6期
Vo . 8 No 6 13 .
・
南华 大学 学报 ・医学版 Junl f nvr t o o t C ia( dcl d in o ra o i s y f uh hn Me i io ) U e i S aE t
阿托伐他汀钙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你知道多少

阿托伐他汀钙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你知道多少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对疾病治疗的方式关注较多。
同时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改善,也带来较多的各种疾病,其中,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在临床治疗中,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十分常见,该病的治疗方式也较多样,同时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较大,所以要重视对这一疾病的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常见病症是呼吸困难、手脚乏力或腿部水肿等,严重的情况下会并发心肌梗死,危及患者的生命。
那么,你可能想问了: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方式是什么呢?不同治疗方式带来的效果怎么样呢?阿托伐他汀钙在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效果如何呢?要弄清这些,我们首先要了解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疾病。
慢性心律衰竭并心律失常从原因上看,多与心肌损伤有密切的关系,当患者出现心肌损伤时,会促使心肌结构与功能出现变化,这样一来,心室泵血功能会下降,进而演变为心血管病。
多数器质性的心脏病最后都会发展为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从临床上总结特征,当患者出现心脏左室功能减弱,神经内分泌失调或出现全身水肿血瘀时,则患者极有可能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疾病。
随着心力衰竭的长期存在,影响心肌重塑以及心室射血功能,输血减少,导致心室不断肥厚,减慢的心肌细胞,直接影响心室的收缩与舒张功能,出现明显的心肌纤维化,QTD增大,进而便出现了心律失常的并发症。
在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常出现慢性心力衰竭,同时常并发心律失常,该病的致死率高,所以要重视对该病的治疗。
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在临床上的治疗多采用利尿、强心等方式,从治疗效果来看,并不突出。
因为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在发展中常出现部分因子参与作用,进而使得抗炎因子减少,那么针对慢性心力衰竭并心律失常的患者而言,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仅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来治疗,效果并不突出,要在治疗的过程中使用胺碘酮来治疗,在胺碘酮的参与下,抗炎因子的数量增多,能较好的抑制心室重塑,达到较好的双重治疗效果,同时胺碘酮的功能主要在血管扩张上,当血管扩张后,将较好的帮助心肌排血,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目的;与此同时,阿托伐他汀钙的功能是平衡细胞因子,减少细胞因子给心脏带来的迫害,降低心肌出现肥厚现象,改善QTD和QTC。
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体会

he r a l r n v n rc l r a r t m i a tf iu e a d e t i u a r hy h a
Z n we F og n ANG Yu y n n og M e ii e De a t n ,Ma e n la d Ch l a t s i lo n g a t n Gu n d n r v n e d c n p rme t t r a n i He lh Ho p t f Do g u n Ci i a g o g P o i c ,Do g u n 5 3 0 , d a y n g a 2 0 0
a d v nrc lrar yh a n e t ua rh t mi.M eh d e h n rd a d t i y ih ains te td i u op tlfo Ma c o M a i t o s On u d e n hr -eg tp t t rae n o r h s ia rm r h t y t e 2 1 r a d ml ii e no te o s rain go p 7 a e n h o t lgo p 6 a e ,alte p te t r c ie 0 0 we ern o y dvd d it h b e v t ru 0 c s sa d t ec nr ru 8 c s s l h ains e ev d o o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的4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所有患者针对基础疾病及心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对照组单用胺碘酮。
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明顯高于对照组的65.2%(P<0.05)。
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满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参松养心胶囊;胺碘酮;药物疗法;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常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其中又以室性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两者常相互影响,随着心衰的恶化,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亦逐渐增加,反之,室性心律失常也可导致心衰并使心衰程度加重,严重的还可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目前,临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既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又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致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因而在临床使用中受到限制。
所以,对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心衰患者应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以降低病死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
笔者所在医院自2008年始在抗心衰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和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10年10月本院收治的CHF合并室性心律失常45例,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1]。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全部病例均无Ⅱ度、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 VB)及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严重肺部疾患、肝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
治疗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龄60~84岁,平均65.4岁;基础疾病:冠心病11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扩张性心脏病2例;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4年,平均36个月;心功能:Ⅱ级4例,Ⅲ级12例,Ⅳ级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