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独

慎独
慎独

关于“慎独”的训释

梁涛

笔者曾撰《郭店竹简与“君子慎独”》一文,提出慎独的原意应该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指诚其意,郑玄、朱熹以来的理解可能存在不准确的地方。文章发表后,引起较大反响,很多学者表示赞同笔者的看法。但对于慎独二字如何训释,特别是“独”字作何解?却感到一直是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最近偶读马王堆帛书《五行·说》,发现它对独有明确解说:“独也者,舍体也。”以前对于“舍体”没有很好理解,这次阅读却豁然有悟,于是草成小文,供大家指正。

如果不是70年代马王堆帛书和90年代郭店竹简的发现,慎独的原意可能还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被我们所知。分别在这两次发现出土的《五行》篇中,都提到一种慎独,帮助我们理解了慎

独的本来含义。其文云:

“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能为一,然后能为君子,慎其独也。

(第8章)

对于这个慎独,传文的解释是:“能为一者,言能以多为一;以多为一也者,言能以夫五为一也。”“慎其独也者,言舍夫五而慎其心之谓也。独然后一,一也者,夫五为□(疑当补为“一”)心也,然后得之。”这里所说的“五”,是指“仁义礼智圣”,按照《五行》的规定,它乃是五种“形于内”的“德之行”。不过在《五行》看来,仁义礼智圣虽然是“形于内”,形成于内心的,但它还有“多”的嫌疑,还没有真正统一于心,故需要舍弃仁义礼智圣形式上的外在差别,将其

“德之行五和,谓之德。”(第2章)认为仁义礼智圣和谐相处,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才能得之于心,才能称为是“德”,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实际上,传文的作者也即是根据《五行》的这一思想来对“能为一”的“一”进行解释的。因此,这里的慎独实际是指内心的专注、专一,具体讲,是指仁义礼智圣五种“德之行”专注、统一于内心的状态。《五行》又说: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能差池其羽,然后

能至哀。君子慎其独也。(同上)

传文的解释是:“差池者,言不在衰绖。不在衰绖也,然后能至哀。夫丧,正绖修领而哀杀矣,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是之谓独。独也者,舍体也。”世间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当人们过分关注外在的形式时,内心的真情反而无法自然流露,所以真正懂得丧礼的人能够超越丧服(衰绖)的外在形式,而关注内心的真情,“言至内者之不在外也。”在传文作者看来,这即是“独”:“独也者,舍体也。”所谓“舍体”,即舍弃身体感官对外物的知觉、感受,回到内在的意志、意念。所以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内在的意志、意念。“独”的这种含义也见于先秦其他典籍之中,如《庄子·大宗师》云:

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

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庄子所描绘的“见独”颇类似于现象学中的先验还原,即舍弃对外物的自然主义认识态度,而回到纯粹的先验意识,见独即发现内在、先验的意志、意念。这里的“独”与《五行》一样,都是在“舍体”的意义上使用的。所以庄子的“见独”与儒家的慎独在内容上虽然有所不同,但就二者是指内心的精神状态而言,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显然是建立在他们对“独”的共同理解之上。独也可以做动词,作“内”讲。《五行》传文解释“君子之为德也,有与始,无与终”(第9章)一句时说:“有与始者,言与其体始;无与终者,言舍其体而独其心也。”这里的独即作“内”讲,“独其心”即内其心。“内心”的说法也见于先秦典籍,并与慎独联系在一起,如《礼

记·礼器》云:

礼之以少为贵者,以其内心者也。德产之致也精微。观天下之物无可以称其德者,如

此,则得不以少为贵乎?是故君子慎其独也。

对于“内心”,郑玄的注释是“用心于内,尚其德在内”。《礼器》以“内心”来理解慎独,与《五行》显然是一致的,这应该即是慎独的本来含义。《尔雅》云:“慎,诚也。”而“独”据《五行》传文,是指“舍体”,也即内在的意志、意念,故慎独即是诚其意。只不过慎独在当时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其内涵已广为人知,所以人们往往又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释和说明,如《五行》的“能为一”、《礼器》的“内心”等等;但不论是“能为一”还是“内心”,其实都是指诚其意,只是表述上有所不同而已。这样通过《五行》篇,我们便发现了“独”的一个重要含义,对慎独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了结了学术史上一桩久而未决的疑案。至于将慎独释为诚其意,是《五行》等篇的特殊理解,还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笔者认为是当时人们的普遍理解,先秦典籍中的慎独都是作诚其意讲,这一点在上引拙文中已有论述,故这里不再赘述。

有感慎独

有感慎独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社会到一个人,立足社会必然要与人交往,必然要形成社交群体或社交网,如果没有规范的行为准则,没有一种良好的传统文化传承,没有一种平常文明习惯的形成,试想想,那随地大小便,唾沫横飞,粗暴不讲道理,以多胜少,恃强凌弱,强闯红灯,为所欲为等等不堪入目的劣行,将上演一出出不果的人间悲剧;将肆虐人们的心灵,将泯灭人们的良知,那将是人间的地狱。是进地狱还是入天堂,你的一言、一行,你的思想、你的素养无不跟身边的人、事、物紧紧相关,这就体现了必要的社会公德。 公共道德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道德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一个社会的公共道德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是为人处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是治国的方法。一个人如果没有遵守社会道德,小的可以影响自身形象,大的可以影响国家声誉。中国能有今天的强大,能有今天的经济繁荣,无不跟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有关,就象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欲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后而凡事举”,很精辟地概述了文明、道德的重要性。 而建立在个人道德修养之上的公共道德,在现代信息网络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它的内涵就更深、更广了,如何使自身素质满足公共道德的需求?“慎独”便起着巨大的作用,它使得人们的道德情操得以升华,使得人们在现代物欲横流、充满诱惑的是非面前让道德筑起了精神高尚的防线。何谓慎独?慎独即自律,具体指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模范地遵守道德规范,做到言行一致,人前人后都是君子。作

为修养方法,强调在没有处在监督的情况下始终不谕地更加小心地坚持自己的道德观念,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所以我们在个人独处的时候,应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想,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发生,从而使道义时刻伴随在身边。应向那些公益使者、慈善人员学习。如支助贫困灾区失学儿童不留名的;像丛飞自己过着清贫的生活,无私地帮助他人,不求回报;像战斗在各岗位无私奉献,不计得失的千千万万工作者,他们都是道德的楷模。全社会应他们对可歌可泣的高尚行为进行讴歌,在感动中激发每个人心中向善的力量,另一方面对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进行揭露和鞭挞,在震撼中让每个人用思考完成心灵的净化。 美好的事物需具备美好的心灵和行为完成,美好的心灵需靠平时的道德行为来维系,所以古人云“道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诫慎平其所不暏,恐慎乎。其所不闻,莫见平稳,莫显平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跟湄

浅谈儒家传统-慎独-观的当下德育意义

浅谈儒家传统”慎独”观的当下德育意义 摘要:”慎独”作为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身方法。历代儒家对其有不同角度的诠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慎独”学说,至今依然浸润着华夏人文精神,为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慎独”的本义内涵,充分挖掘”慎独”观念的当下价值,对于当下德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内涵本质实践解法当下意义 一、前言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是儒家提出的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道德观念和自我修身方法。它以敬天诚意为本,集中地反映了华夏先民对自己、他人乃至宇宙人生了悟的一已存在的体认,是古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几千年来在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慎独”的内涵及本质 “慎独”观念最早见于先秦《礼记?中庸》。《中庸》开篇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这几句话意思是说,人为天所生,人性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可以看出,“慎独”是与道并相要求而提出来的,“慎独”在此可以说为被体任为道的要求。在中国哲学领域中,人从来都不是独立存在,是与道一体存在。道乃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故不可须臾离,也就是说,人心即道心,人行即道行,以心体道达道,自有慎独之行,自人为主体视道,道为客体,需要主体的体任与达成,这便是“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这便是真正实现“率性之谓道”。然而在道的流行中,道反客为主,规定着人的视听言动,监视着人的一言一行。是故要“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况且道广大而微隐,无时不在,无所不在,须臾不可离,这就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有“道”的要求,都须循“道”而行,这就务必要求“君子慎其独也”,因为“慎独”保证了率性而为是否真正的是顺道而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慎独的本质是体道达道的过程。再说,道在人为德。德者得也,得道之谓德。故自人言之,慎独就是人之至德,非得道之人无以达到慎独境界。也就是说,唯有能“慎独”的人,方能在于道德行为中保持意志与天命之性的高度与专一,实现人性与天道的合一,这便是叶适所说的“慎独为入德之方”。 既然“慎独”为“入德之方”,“德”又为得“道”之过程,那么以道在人为德就必须依据道德之方的规定性来加强人的德性、情操和品行的修养,并使之内化为人的道德意识形而上的意义下达到形而下层面,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可操作性的自身修养方法。“慎独”的这种修养方法从两个维度展开,向内则诚心正意,依靠良知、良能来自觉自省;向外则慎隐慎微,不欺暗室,不愧屋漏。通过行为反身自省,真心实意地向善守道,涵化道德准则于功心,真正由天命之性作主宰,使主体的思想信念与行为举止纯然一体,这是对人主体的道德修养提出的更高要求,

试谈“慎独”

试谈《大学》、《中庸》里的“慎独” 摘要:“慎独”即“慎其独”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是儒家重要的修身方法,有其形成的渊源所在,历代许多学者对其释义也各有阐述,“慎独”的达成在当今时代具有重要价值。 中国哲学的精髓就在于人生哲学方面,“儒家站在人生之内体证宇宙万物之生命本源,并据此体证追寻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审视人生的意义……”[1]P5,在其哲学思想内包含着修身的重要的方法等,几千年来渗透在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内,滋养着渴望优化人生的国人。“慎独”就是传统儒家提倡的一种道德修养方法,本文旨在对《大学》和《中庸》里“慎独”的产生、释义发展的脉络以及其重要价值进行探讨。 一、“慎独”的渊源与释义发展 1、“慎”、“独”的文献例证 众所公认“慎独”即“慎其独”最早出现在《大学》和《中庸》里,追本溯源,“慎独”的形成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渐次发展的过程。“慎”与“独”作为单字在先秦的典籍中出现是很多的。在《尚书》中“慎”就有三十几处出现,如“克慎明德,昭升于上”(《周书·文侯之命第三十》),“独”也有几处出现,如“无虐茕独而畏高明”(《周书·洪范第六》),《春秋左传》里的“慎”多与“守”字结合,如“府库慎守,官人肃给报告”(《春秋左传·哀公三年》),《周易》里也有这二字,如“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系辞上》),“有孚挛如,不独富也”(《象传·小畜卦》)。《说文解字》曰:“慎,谨也”可见“慎”就是谨慎之义,上古文献通常作这种解释,而“独”字本义是犬好斗则独而不群,本义废弃,用假借义,可解释为单独、独处、或老而无子。 还有重要一点,儒门经常引用阐发思想的《诗经》内虽无“慎独”出现,但已蕴涵了后来慎独的意思,比如《诗经·大雅·思齐》曰:“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大意为一个人虽处于幽密之中而内心谨慎,有所坚持,不能随意行事。又如《诗经·大雅·抑》曰:“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无曰不显,莫予云覯。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就是即使在暗室中,不被人看到的地方行为也无愧于神灵,显而易见表现出了“慎独”的潜在含义。由此可推断经过儒门对《诗经》的潜心研读,潜移默

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 1.仁爱孝悌: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谦和好礼:“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好礼”即为有礼,注重礼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谦和好礼”的。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狼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可见,诚实是很重要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

如何培养自己的慎独精神

如何培养自己的慎独精神 “慎独”的来源 ?“慎独”一词出自儒家《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对于“慎独”的涵义,人们一般将其理解为“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这是始自东汉郑玄的解释。他认为:“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独”应作“独居”“独处”解,因而“慎独”即谨慎自己在独居、独处时的言论和行为,始终保持道德的操守,独善其身。 “慎独”的定义 ?在工作中,在自我状态下,在无他人监督和相伴的情况下,独自、认真、圆满完成本职工作的特殊品格和能力. “慎独”的定义 ?“独”由两层意义:一是独处,无人看管你,应要谨慎自己行为;二是独知,你的意念,你的想法,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中,别人也不知道,只有你自己清楚,这更需要慎思。——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 “要留心,即使当你独自一人时,也不要说坏话或做坏事,而要学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知耻”.——古希腊唯物 主义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则提出 护理工作中“慎独”定义 ?“慎独”是指护士在没有任何外在监督时,仍能非常谨

慎严格要求自己,对各项本职工作一丝不苟,对患者尽职尽责,不做任何有损患者利益的事。 护理工作特性 ?1、多数的情况下是单独工作 ?2、无人监督,工作弹性较大 ?3、靠道德修养和自律的信念 护士慎独修养的重要性 ?1、慎独修养与基础护理 ?(1)具有良好慎独修养的护士,才能将其做到“精、细、到位”。 ?(2)精湛的技术与高尚的护理道德相结合,才能取得病人的信任并有效地减少失误及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慎独修养的重要性 ?2、慎独修养与药物治疗及护理操作 ?(1)安全合理地用药及操作过程的规范直接影响着药物的疗效。 护士慎独修养的重要性 ?3、慎独修养与急诊急救 ?(1)急诊及危重患者病情紧急,处于极度的痛苦和深深的焦虑中,心理反应强烈而复杂,渴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安慰和交流 ?(2)护士稳定的情绪、高昂的工作热情、文明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容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则起到良好的镇静和安慰作用,能减缓紧张的情绪和消除烦恼,从而配合抢救和护理 护士慎独修养的重要性 ?4、慎独修养与护士的心身健康

慎独之我见

慎独 “慎独”孔子是中庸思想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追求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更完善的境界。 “慎独”既是孔子自我修身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体现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坚定性,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加强自我教育、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逐步培养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能力;始终保持一种敬畏心理,在独处的时候也以此鞭策自己,警惕自己不敢松懈,借以将不良念头和思想遏止于萌芽状态,让内心时时保持“诚”,强调自我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个人在独处的时候,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的发生,并能使正确的道德行为伴随主体自身,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行事;把社会外界客观的道德要求,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内化成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从而形成稳定的、持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特征过程,也是道德的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要求。“慎独”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衡量道德自觉性、坚定性的依据,又是决定道德修养能否有效的重要环节。能够做到慎独,决定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否不断的向更高的境界升华。因此,在企业里,无论是领导还是员工,都应时刻保持“慎独”,自我修养道德境界,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标准和有境界的人。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慎独”内化为一种个人的内在需求。孔子的“慎独”传统修养观强调理性的自觉,重视修养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统一,注重发挥修身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当上班族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要从内心认识到“慎独”不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认识到“慎独”在全面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慎独”。 其次,在“隐蔽”处下功夫。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

浅析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一)

浅析儒家“慎独本义及其现实意义(一) 论文关键词:儒家慎独本义道德修养现实意义 论文摘要:“慎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该概念本义的解读学界始终未有定论。从“慎独”传统解读和本义入手厘清其含义,认为“慎独”意在强调内心对于仁义礼智圣的专注,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慎独”在当今社会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慎独” “慎独”源于儒家的《大学》、《中庸》。《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的解说中最早提出“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郑玄的所谓“慎独”就是指一个人在独居、独处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所闻之处,也要时刻做到谨慎遵守道德规范。郑玄之说与刘向在《说苑·敬慎》中的说法相似,之后北齐刘昼的《刘子·慎独》、唐代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南宋朱熹的《大学章句》、《中庸章句》中关于“慎独”的解读实际上都继承了郑玄对于“慎独”的阐说。 而这其中朱熹虽然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理解。朱熹在《大学章句》中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此言小人阴为不善,而阳欲舍之,则是非不知善之当为与恶之当去也;但不能实用其力以至此耳。然欲舍其恶而卒不可舍,欲诈为善而卒不可诈,则亦何益之有哉!此君子所以重以为戒,而必谨其独也。”在《中庸章句》中,朱熹又注:“独者,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也。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几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谨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通过对朱熹的章句集注以及其他文字的研习,我们不难看出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实当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例如,朱熹强调“‘慎独’之‘独’,亦非特在幽隐人所不见处。只他人所不知,虽在众中,便是独也”。朱熹还说“这独又不是恁地独时,如与众人对坐,自心中发一念,或正或不正,此亦是独处。”由此可以看出,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意念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由此可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与压力的空间。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上述从郑玄到朱熹的关于“慎独”之义的传统解读,着力都在于强调“慎独”的实质是要慎重对待他人不知的隐蔽处之所作所为,努力地做到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随着2O世纪7O年代马王堆汉墓帛书《五行》篇及20世纪90年代郭店楚简《五行》篇的出土,学界在对简帛文献进行整理和解读的过程中,看到了与传统解读不同的“慎独”,由此对于“慎独”本义的讨论重新拉开了序幕。

论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

论中华民族的主要传统美德及其现实意义【摘要】通过对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的理解,来研究它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传统美德现实意义 【正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 1.仁爱孝悌: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孝悌”是儒家精 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 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 思想精华——“仁爱孝悌”。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 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 源于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 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青少年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谦和好礼:“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好礼” 即为有礼,注重礼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 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 德为主题。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谦和 好礼”的。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 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狼 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 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可见,诚实是 很重要的。“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 对这句话最好的解释。 4.精忠报国:“忠”即为忠于国家,忠于皇帝。报国即为报效祖国。 历史上有很多大将都是精忠报国的典范。譬如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 将戚继光,以及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

慎独精神

“慎独”—护士一生的必修课 护士,一个被称为白衣天使的职业,自面对南丁格尔像,听着娓娓道来的深情讲解时;自烛光亮起,圣洁的护士帽置于头顶的那一刻起;自满怀赤诚,庄严宣誓的那一刻起;护士,承担起了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救援的天职。 慎独,是我国古代儒家创造出来的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自我修身方法。最先见于《礼记〃大学》和《礼记〃中庸》。朱子解释《大学》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说:“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使其恶恶则如恶恶臭,好善则如好好色,皆务决去,而求必得之,以自快足于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为人也。然其实与不实,盖有他人所不及知而己独知之者,故必谨之于此以审其几焉”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自觉地严于律己,谨慎地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还是对自我约束的的一个极限挑战。 慢慢长夜,我们没有卧榻安眠,红红的双眼,是我们抢救病人,一夜的奋战的标志;弹力袜下,盘曲乌黑的静脉,是我们在病房间急行军的记录;红肿的咽喉,嘶哑的声线,是我们核对医嘱、对病患、

家属解释宣教的成果。一切的一切,只因为我们是护士,我们执拗的恪守着属于我们的职业操守。而“慎独”二字,始终贯穿在我们工作的每时每刻。 慎独是一种情操;慎独是一种修养;慎独是一种自律;慎独是一种坦荡。 我们始终牢记的同时也将“慎独”这种工作作风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诚意待人,友好相处,工作中尽职尽责,恪尽职守。 护士在个人独处、无人监督的时候,要自觉地坚持护理道德信念,坚守护理道德规范。“慎独”既是护理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又是护理道德修养的境界。护理工作是以病人为服务对象,积极主动、全心全意地护理病人、救治病人,它虽有群体性,但更多的情况下是单独工作。如值午班、夜班,还有进行各种治疗、护理时,有时病人失去知觉,如昏迷、休克、无法表达意见和丧失主动能力,更无法监督护理工作。护理工作中弹性较大,工作中仔细、马虎、多干、少干,有时不易被觉察,全凭良心道义、职业操守来约束自己。每当这个时候,我们尤为感到自己工作的神圣与伟大,愈发的谨小慎微,认真核对,绝对准确及时,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大意,倦怠疏忽。我们必须认识到,我们的行为决定着病人的康复与安危。因此,“慎独”在护士整个服务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才能培养慎独修养呢? 首先必须增强护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持之以恒,坚持到底。其次,必须打消一切侥幸省事的念头,特别是当工作平淡而产生厌烦时,

孔子德育思想及现代价值作业二

(通识必修)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作业二:孔子德育教育原则是什么?请联系当今教育实际,谈谈其现实意义。 答:孔子的道德修养理论 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必须相应改造主观世界,即处理好人类自身的内在矛盾,才能使个体的思想行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需要。这就不仅要求进行社会教化,即通过教师传道来使人们接受“仁”的思想和“礼”的约束;而且也要求每个人进行自我修养,使“仁”逐渐成为每个人的潜在意识,使“礼”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为。这样,才能使人人都成为追求完美人格的君子,达到大同世界的要求。为此,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根据“为仁由已”的思想精心设计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自我修养理论与方法,以便每个人随时了解和克制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情绪,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这种自我实施的道德修养理论与方法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1、自省 是指通过自我反省随时了解、认识自己的思想、意识、情绪与态度[1]。孔子教导弟子说,能否坚持这样做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主要标志:“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又说:“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内自讼”即内心自责,自我反省。孟子进一步发扬孔子的“求诸已”思想,提出:“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已。”(《孟子离娄上》)[2]。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

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检查自己。孔门大弟子曾参关于自省有一段著名的论述:“吾一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曾参每日三省是从另外三个方面去检查自己的思想和言行;一是反省谋事情况,即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是否忠于职守;二是反省自己与朋友交往是否信守诺言;三是反省自己是否知行一致,即是否把学到的内容身体力行。总之,通过自省是要从思想意识、情感态度、言论行动等各个方面去深刻认识自己、剖析自己。 2、克己 是指自我克制、自我约束能力的培养。关于“克己”孔子有一句名言:“克己复礼为仁”。意思是说,每个人都应克制自己不正当的欲望、冲动情绪和不正确的言行,自觉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即“礼”的规定)。作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无言、非礼勿动”,使自己的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规定,即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要求。孔子一贯主张以礼驭情,以礼约束自己言行,多次批评感情用事,不能克制冲动的卤莽行为。他对学生说:“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论语颜渊》)指出不能克制一时冲动往往会干出伤害自己和亲人的蠢事,这是很不明智的。他还说:“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论语阳货》)意思是说,只好武勇,不爱学习就不能以礼驭情,容易感情用事,难免闯祸。在自我修养的六个环节

慎独

慎独 作为一种道德修养,“慎独”最早见于《礼记》,它说:“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人郑玄曾注解说:“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对此,刘少奇同志曾解释说,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他能够…慎独?,不做任何坏事”。今天,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 “在无人注意的时候” “在独立工作,无人监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这篇作文借话题向我们提出了灵魂的拷问。话题理解的关键是《辞海》中的解释“谨慎不苟”四个字,也就是说,即使在无人关注时,我们做事也要小心谨慎,一丝不苟。只有这样,我们的人格才是高的,我们才有可能做好每一件事。 再往深层看,“慎独”其实是道德修养范畴的问题,强调自我审视,一旦法律失去作用时,“慎独”对人格操守的净化作用更为强大。 1、慎独,人生的至境 2、千金难买是慎独 3、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4、在无人的时候 5、慎始与慎终 6、为人“四慎” 7、慎独,检验修养的试金石 8、人在做,天在看 9、慎独助你成功 10、人前人后皆君子 11、慎独是人生的必修课 12、满城尽是电子眼 小议“慎独” 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 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道守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 “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慎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后汉书?杨震传)有一则“暮夜无知”的故事:杨震赴任东莱太守时途经昌邑,被他推荐为昌邑县令的王密夜晚泉拜见,想送他十斤黄金,杨震拒绝了。王密说:“暮夜无知。”杨震义正词严:“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而返。同是暮夜无人时,同样面对十斤黄金,扬震、王密二人的道德修养,就高下

护理演讲慎独精神与安全

慎独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所倡导的一种修身养性之道。是指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够谨慎行事,坚持原则。当前随着护理科学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道德意识、道德准则、道德行为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在多种利益欲望的诱惑下,一些人偏离了道德规范的航向,逐步走向失德违纪的道路。因此,当前护理道德规范的建立和完善尤为重要,慎独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有着特殊的伦理道德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这也是由护理工作的性质和任务所决定的。 1 慎独意识的重要性 护理工作直接为人的生命和健康服务,护士的道德水准直接支配和影响护理行为,并对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影响。能否认真负责,一丝不苟,谨慎处置,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自己的道德修养信念,靠护士的慎独意识。随着良好的慎独意识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良好的医德行为。否则,就有可能作出违背职业道德,违犯规章制度而不利于患者的事情。故加强护士慎独意识的培养颇显重要。 2 护理工作的特点 护理人员经常处于独当一面、单独执行任务的状况。许多从准备到操作,从实施到评价,都靠自己去把握,没有他人监督,护士慎独意识体现在护理工作的3个方面: ①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在护理工作中每项护理操作都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护士能否按操作规程去完成, 这就取决于护士的职业信念。②在消毒隔离中。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不能马虎草率,抱着侥幸心理,否则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及精神创伤。故此需要慎独意识来自我规范和约束。③在夜班工作中。夜班工作无人监督,这就需要护士具备更高的慎独修养,要富有同情心,把患者的疾苦放在首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按护理级别定时巡视病情,真实准确地进行各种记录。 3 慎独意识的培养 慎独是护理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和标准。只有把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到这一境界,社会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才能真正植根于人们心田,进化为人们的道德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道德实践,做到慎独,就需要时刻自我矫正,自我反省。护理人员也会有犯错误的时候,但只要及时反省,真纠正,尤其是在无人察觉和知晓错误的情况下如此,才能使自己逐渐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4 加强医德教育,养成慎独行为 护理工作者每天面对的常常是忧郁的面容和痛苦的呻吟,工作又脏又累,昼夜倒班制打乱了人体的生物节律,使身心更加疲惫,工作时间又不固定,使得照顾家庭不便,再加上有时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在学习深造、职称晋升等方面得不到平等待遇,造成许多人思想上不稳定,进取心受挫,工作热情和责任感降低,甚至不少护士有消极应付工作的心态。如果工作中产生倦怠“懒惰”情绪,违犯操作规程和护理措施不到位,会出现影响医疗护理秩序和情绪的负面影响,甚至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因此,要加强医德教育,引导护理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及时调整不良的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操,确立为人民服务的真诚信仰和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强烈责任感,才能使护理质量得到保证。 5 慎独意识的体现 慎独意识是一种时时处处,事事都存在的道德自觉的内心信念。每一位护理人员,只要加入了护理队伍,就负有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这种道德责任和义务促使护理人员自觉地、愉快地履行自己的义务,并把职业道德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内在的需要。而一旦实现了这种医德内化,具有了良好的慎独意识,就能够做到: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不管有无他人监督,不分白天黑夜,不管有无感知,不论患者贵贱,对患者服务行为始终如一,在任何时候都不做与患者利益相违背的事情,从而使护理质量真正得到提高,同时,护士的精神境界也得到提升。篇二:浅谈神经内科护士慎独精神的培养

论慎独在大学中庸的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论文 课程代码:0713 课程名称:《学庸》研读 学习中心北师大继教院校本部 姓名牛宗汇 学号162175355003 专业传统文化 年级1609级

论慎独在《大学》、《中庸》以及现今社会的意义 摘要:《大学》、《中庸》里所强调的“慎独”二字,被后世的学子解释了千百次,但是究其根本,它的本意依然没有改变,依旧是强调内心的敏锐、修养。观古今世事,“慎独”不但适用于古代社会,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依然适用。故此浅论“慎独”在《大学》、《中庸》的原本意义和现实意义,以及我对“慎独”的观点。 关键字:慎独意诚自省忧患现实意义各家思想 “慎独”源于《大学》篇和《中庸》篇。《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舍其不善,而着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中庸》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东汉郑玄的解说中最早提出“慎独”一词,他说:“小人闲居而不善,无所不至也,君子则不然,虽视之不见,听之无声,犹戒惧恐怖自修正,是其不须臾离道也。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小人于隐者,动作言语自以为不见睹、不见闻,必肆尽其情也,若有觇听之者,是以为显见甚于众人之中为之。”由此可见,郑玄注释的“慎独”是讲独处时要慎所为,同时还讲出了君子与小人,君子与小人主要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庶民与士大夫,另一种简言之是品行不端的人与进退有度常思己过的人。郑玄注释当中提到的应当是第二种的区别。 南宋朱熹也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郑玄的说法,但他的解读却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慎独”的传统理解。朱熹除了沿袭自郑玄以来的传统看法,即认为“慎独”就是在独处时更要谨慎戒惧,在人所不知不闻之地加紧个人道德养成,不可自欺,要在个人修养上用力之外,还将“独”的内涵扩大了。朱熹的解读较之郑玄的进步之处在于使“独”包含了精神性与内在性的意义。在郑玄看来,“慎独”之“独”只是空间上的独处,是别人无法干预的地方。而朱熹理解的“慎独”之“独”除了上述之义外,还指一种内心意念刚刚萌发而众人不知我独知的“独”。由此可以说,朱熹把“独”从个人独居的空间推致到了一个虽在众人中但缺乏外界舆论监督与压力的空间。这是对于“独”的理解上的深化。 王阳明也对“慎独”思想作了发挥,在他看来,即便是在“人所不知,一人独处”的情景之下,人的行为及意识也应该为良知所察识、所监视。在此意义上,良知又可称为“独知”。所谓“良知即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明代刘宗周对此进行了引申和阐发,创立了自成体系的“慎独”论。刘宗周本人将“慎独”的地位看得很高,他说:“慎独是学问的第一义。慎独之外,别无学也。”主张“以德润身,诚意慎独”。 其实历来各家虽然对“慎独”二字都各有较不同的看法,但是都围绕着“诚”字来讲的,再看礼记“如无恶羞如好好色”,它告诉我们,人要意念真诚,不可以自欺。就像厌恶恶臭的气味和喜好漂亮的东西一样,路上遇有恶臭的地方一定会掩鼻而过,就是以此简单的话来说明一切都要发自内心的真诚,这样才能使自己意念真诚、心安理得。在这过程中,“意”

试论《大学》中的“慎独”

试论《大学》中的“慎独”及其现实意义 国学111班汪琦 摘要:”《大学》、《中庸》中所强调的“慎独”之道在儒家的后生之中被解释了千百次,但是究其本源,它的本意依然内有改变依旧是强调人们内心的修养。本文旨在究其二字的原本意思和现实意义来实现对现代社会的教育作用,希望人们能够自律,讲求君子人格。 关键词: 慎独现实意义 在《大学》中六章“所谓诚其意者”中曾多次提及到“是故君子必慎其独”,在儒家的传统思想中“慎独”是被极其重视的,在众多的儒家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提及关于自己对“慎独”的看法。郑玄注《中庸》,把“慎其独”解释为“慎其闲居之所为”;朱熹则认为“独”是“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而近代的国学大家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这些都说明了“慎独”从古至今呢都是被儒家讨论的话题。在《大学章句》中“诚其意”作为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三纲领必须坚守的八条目中的基础之重,而实现它的唯一途径就是“慎独之道”。明代儒家王阳明在回答《大学》的基本精神时也有大体相似的说明:“《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这样看来,大人和小人的区别,并不在于“格物、致知”的“间形骸而分尔我”的知识辨析方面,而在于将“格物”的知性精神与“平天下”的社会责任统一起来。这种内外、知行、个体觉悟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统一性体现在“大人”身上就是一种儒家理想的政治人格,其关键是“大人”特有的主体意识,即“慎独”。我们并不能只单纯地从政治或思想俩区分大人和小人,但是我们却可以中得出一个事实:“慎独之道”的确是为人处世和治国平天下的起点。 一、穷“慎”的本意 首先,慎有谨慎,慎重之意,但“谨”与“重”之间还是有微妙差别。先儒多把“慎”训为“顺”。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坤部》云:“慎,假借为顺。”顺之中又有“重”的意思,也就说看重乃是顺遂的前提。

慎独

“慎独”孔子是中庸思想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是在“自省”和“克己”基础上,追求自我道德修养达到更高更完善的境界。 “慎”,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朱熹解释为“人所不知而己独知之地”。“慎独”源于儒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方法,最早出自《礼记·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17“君子慎其独”简单说就是“慎独”,意思是君子在独处、无人注意时,也要小心谨慎,严于律己,为人要诚实,不自欺,做清清白白的人,做公公正正的事,不做违背道德的事,倡导人民慎独自修,好学笃行,不急不躁,从容面对各种诱惑,实现内外合一的“自我”和谐。稍后的《大学》篇也提出了“慎独”:“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M ]. 北京:中华书局, 1983. 7“慎独”以自省作为起点和基础,强调道德修养必须在“隐”和“微”上下功夫。孔子认为,要真正做到“慎独”,不只是掌握“修身以道”的方法问题,更是要真正认识到“修身以道”的意义,端正修养动机的问题。换句话说,真正做到“慎独”以修养道德,不是因为规范的制约,不是因为舆论的压力,也不是做给别人看的,而是拥有正确的修身动机,从意识深处真正有“修身以道”的要求。正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文中指出的“即使在他个人独立工作、无人监督、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的时候, 他能够‘慎独’, 不做任何坏事。”[ 5 ] 刘少奇. 刘少奇选集(上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1:109 - 110. 他充分肯定了慎独的合理性,强调在实践基础上做到慎独。并认为这是共产党员修养达到的一种崇高的境界,即坚定共产主义道德信念。 “慎独”既是孔子自我修身方法,也是一种道德境界,体现内在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的坚定性,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且对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加强自我教育、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它要求人们在道德修养过程中,逐步培养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能力;始终保持一种敬畏心理,在独处的时候也以此鞭策自己,警惕自己不敢松懈,借以将不良念头和思想遏止于萌芽状态,让内心时时保持“诚”,强调自我内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个人在独处的时候,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进行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谨慎的对待自己的所思、所行,防止有违道德的欲念和行为的发生,并能使正确的道德行为伴随主体自身,自觉按照道德规范行事;把社会外界客观的道德要求,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内化成为个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从而形成稳定的、持久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特征过程,也是道德的他律和自律相结合的要求。“慎独”作为道德修养的方法,也是衡量道德自觉性、坚定性的依据,又是决定道德修养能否有效的重要环节。能够做到慎独,决定着个人的道德品质能否不断的向更高的境界升华。因此,在高校校园里,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时刻保持“慎独”,自我修养道德境界,做一个有思想、有道德、有标准和有境界的“高校人”。 首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慎独”内化为一种个人的内在需求。孔子的“慎独”传统修养观强调理性的自觉,重视修养过程中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统一,注重发挥修身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当代大学生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够真正实践“慎独”。要从内心认识到“慎独”不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认识到“慎独”在全面提升个人思想道德修养上的重要意义,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慎独”。 其次,在“隐蔽”处下功夫。在最隐蔽的言行上能够看出一个人的思想,在最微小的事情上能够显示一个人的品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是一个人锻炼自己的道德品格的重要场所。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在无人监督、无人关注的情况下,严格按道德原则办事,当社会公利和个人私利发生对抗时,能够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完善,始终保持

浅析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心(一)

浅析儒家“慎独”思想的伦理意蕴心(一) 摘要:“慎独”乃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我们有必要在解析慎独的词义基础上从主体性、人性本善、修养功夫、道德境界四个方面阐发慎独的伦理意蕴。 关键词:慎独,伦理意蕴,现代价值。 “慎独”作为儒家“入德之方”,是中国传统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历代儒家从心性、功夫、本体等不同角度对这一范畴进行了诠释,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慎独”学说,至今依然浸淫于我国人文精神之中,尤其对国人的个体道德修养思想影响深远。我们有必要重温原典,返本开新,充分挖掘“慎独”学说的现代价值。“慎独”在历史沿革中,词义多有变化,但大体可以这样理解:“慎独”意指以敬天诚意为本,不自欺,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向内保持发挥内心的善念,通达天人合一,向外表现为独处而不欺暗室、不愧屋漏。 一、道德主体性。 何以要“慎独”?“慎独”思想根源于西周初年的忧患意识。小邦周取代殷商之后,周人需要对其政权合法性进行理论上的论证。“殷人尚鬼”,这由商纣“呜呼,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可见一般。殷人因缺乏对天命的自觉而为周人取代。而周人则认识到“天命不于常”(《尚书·康诰》)、“天命靡常”(《诗·大雅·文王》)、“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周人已认识到上帝选择自己在于以德配天,能“克明德慎罚”(《尚书·康诰》),由此,这种理性的自觉为周人继承扩大,形成了一个包含“敬德”、“明德”等观点的忧患意识。德从直从心,指直心而行的行为,所以有凶德,也有吉德,“敬德”、“明德”则演化为好的德行之义,进而指内化于心的德性。敬德指道德行为的认真,而明德则指道德选择的明智。这种忧患意识不同于原始宗教对鬼神的敬畏。在原始宗教信仰中,人由于恐惧、绝望而舍弃自我意志,任凭神的摆布,还谈不上行为的道德性。而周人正是在对殷革夏命,凶吉成败等现象中产生的洞见。这种洞见自觉到这些现象与周人的行为密切相关,以及自身在行为上的应负的责任。而这种试图以自己的力量来突破天命的责任感或担当意识促使周人具有了忧患意识,而这种忧患意识则显示了原初的自觉,亦即“人文精神的跃动”〔1〕。春秋时期,礼崩乐坏,诸子百家基于自觉的人文精神而提出各种学说,试图重建大同世界。尤其是儒家创始人孔子,奔走于各国,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正是这种自觉自为的忧患精神的体现。儒家后学在《大学》、《中庸》中正式阐述了“慎独”范畴,并把“慎独”作为正心诚意的重要方法。这种忧患意识不仅促使“慎独”思想的形成,而且贯穿整个中华人文史,警诫人们谨小慎微,达则兼济天下,退则独善其身。 二、人性本善。 何以能“慎独”?显然要追溯到中国的传统人性论。西周初,人文精神的自觉导引周人开始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某种程度的自主性,主体性出现了。但周人依然将自己的行为根源与归宿指向天命,远没有达到在人自身求其根源的程度。这一任务将由儒家的思孟学派来完成。一般认为孔子没有直接言明性善性恶,但他以“仁”沟通天命和人道,提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穧述而》)实际暗含了人具有向善、为善的潜能。《中庸》则为这种能力奠定了形而上的根据。《中庸穧天命》开宗明义:“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朱熹注云:“言幽暗之中,细微之事,迹虽未形而己则已动,人虽不知而己独知之,则是天下之事无有着见明显而过于此者,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尤加紧焉,所以遏人欲于将萌,而不使其滋长于隐微之中,以至离道之远也〔2〕。” 人为天所生,人性亦与天道相通,率性而为则可沟通人道与天命。但在人的意念初动时,需要时刻省察意念是出于性,还是出于人的欲望。“道”之须臾不可离,意味着无论在明处、显处,还是在暗处、隐处,都须循“道”而行。孟子则以心善言性善,建立了性善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