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经济学原理期末复习题

名词解释:需求:一种商品的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愿意购买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p15)

供给:一种商品的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商品的数量(p17)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p26)

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p44)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价格之间的差额。(p46)

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p47)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迟早将出现递减现象。(p71)

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p74)

机会成本:生产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p85)

基尼系数:洛仑兹曲线图中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p182)

洛仑兹曲线:就是,在一个总体(国家、地区)内,以“最贫穷的人口计算起一直到最富有人口”的人口百分比对应各个人口百分比的收入百分比的点组成的曲线。(p181)

GDP:是一定时期内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p241)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p254)

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p264)

Is曲线:IS曲线是用来说明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的曲线。产品市场的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p278)

Im曲线:表示为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与利率的关系的曲线(P285)

凯恩斯陷阱:指一段时间内利率降到很低水平,此时无论货币数量如何增加,利率再也不会下降,利率太低,人们宁愿持有现金,最后扩张性货币政策失去了作用(p292)

自然失业率: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消除了周期性失业时的失业率)(p336)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P339)通货膨胀:当一个经济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时宏观经济学就称这个经济经历着通货膨胀(p340)

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替换关系的曲线,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就是菲利普斯曲线

简答:影响消费者对商品需求量的因素:(P15)

1商品的价格(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小)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提高,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3相关商品的价格(与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本身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馒头价格不变花卷价格上升,往往会增加馒头的消费)4消费者偏好(对某种商品的偏好增强时就会增加该商品的需求量)5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预计某一种商品的价格会上升时就会增加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

影响需求的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p32)

1商品的可替代性(可替代品越多,相近度越高,弹性越大)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

广,弹性可能越大)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生活必需品的弹性较小)4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比重越大,弹性可能越大)5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使用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

简述需求量变动和需求变动的关系:(P21)

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他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原因是不同的,而且,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是不同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某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商品的价格-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的运动;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其他因素指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在几何图形中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无差异曲线的特点:(p49)

向右倾斜,斜率为负;同一个平面内有无数条曲线;曲线不相交;曲线凸向原点

等产量线的特点:(p75)

等产量线与坐标原点的距离的大小表示产量水平的高低,离原点近的代表产量水平低。=(p49)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后弯曲?(p167)

当工资较低时,随着工资的上升,消费者为较高的工资吸引将减少闲暇,增加劳动供给量。在这个阶段,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当工资达到最大时劳动供给量也将达到最大,此时如果继续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不增反减,于是劳动供给曲线开始向后弯曲(替代效应《收入效应)

土地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垂直?(p172)

由于土地供给量总是既定的,与土地价格的高低无关,所以土地供给曲线垂直。

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p242)

流量是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其大小有时间维度。存量是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

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

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P257)

由于消费增量只能是收入增量的一部分,因此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0小于1的,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因为消费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收入。

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机制是怎样的?(p299)

自动稳定与斟酌使用(相机抉择)。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货膨胀,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需政府采取任何措施。首先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经济衰退时,个人收入下降,在税率不变下,政府税收自动减少,留给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自动的少减少一些,从而使消费和需求也自动的少下降一些;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的自动变化,包括政府的失业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当经济萧条时,失业增加,符合救济条件的人数增多,这可以抑制人们可支配收入的下降,进而抑制消费需求的下降;最后农产品价格的维持制度,经济萧条时,国民首日下降,农产品价格下降,政府依照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按支持价格收购农产品,可使农民的收入和消费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斟酌使用,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经济衰退时,政府应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需求;反之,经济过热时,政府应增加税收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什么是挤出效应?影响挤出效应的因素有哪些?(用IS模型分析)(p303)

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因此IS曲线越平坦,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是被挤出的私人投资就越多,从而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就少,即政策效果越小图A中Y1Y3即由于利率上升而被挤出的私人投资所减少的国民收入,Y0Y1是这项财政政策带来的收入。图b中IS曲线较陡,说明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较小,因而政策效果较大。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机制是什么?其政策工具是什么?(三大工具)(p309)

调节货币供给量改变利率,利率的下降将引起投资的增加,利率的上升则引起投资的减少,从而影响总需求即国民收入。

1再贴现率政策: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减少,准备金减少从而货币供给量就减少;贴现率降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就会增加,准备金增加从而货币供给量就增加。2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买进债券就是向市场投放货币,卖出债券就是回笼货币3变动法定准备金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实际上等于增加了银行准备金,而提高准备金率,就等于减少了银行准备金。由于准备金率的作用十分猛烈,因此这一政策手段很少使用。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相比,哪一种失业问题更严重?(p335)

摩擦性失业被认为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但对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的。因此,它不被认为是严重的经济问题。结构性失业是由经济结构变化、产业兴衰转移而造成的失业,是劳动力市场失衡造成的失业,一些部门需要劳动力,存在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所以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更严重一些

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有哪些?(p347)

一、通货膨胀的再分配效应。首先,通货膨胀不利于靠固定的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相反,靠变动收入维持生活的人,则会从中受益。其次,通货膨胀对储蓄者不利。再次,通货膨胀还可以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发生收入的再分配作用具体的说,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二、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第一种情况:通货膨胀导致产出增加,收入增

加(前提:资源充分利用)第二种情况: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会使收入或产量减少,引致失业。第三种情况:超级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崩溃。

说明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p343)

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上涨。此时表现为货物供不应求,在达到充分就业的产量以后如果需求继续增加,总供给曲线就不再增加,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的上涨,引发通胀。

经济学原理_试题(B)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2010级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B 卷)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关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国家利用资源所能生产出的最大商品集合的边界。 B 、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代表了增加某种商品产出的机会成本。 C 、 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D 、 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技术进步而向右移动。 2、对一种奢侈品征税,很可能使税收负担( ) A 、 更多的落在买者身上 B 、 、 C 、 更多的落在卖者身上 D 、 在买者和卖者之间平等的分摊 E 、 完全落在买者身上 3、假设可以购买三个一样的鼠标。买者1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60元钱,买者2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50元钱,买者3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40元钱。如果鼠标的市场价格是50元钱,将卖出多少鼠标,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值是多少( ) A 、 将卖出一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60元钱 B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0元 C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D 、 将卖出两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 4、如果一个竞争企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它的总收益( ) A 、 翻一番 B 、 翻了一番还多 C 、 翻了不到一番 D 、 不能确定,因为物品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 5、在能供给整个市场的产量时,其平均总成本一直下降到最小的企业称为( ) A 、 完全竞争者 B 、 自然垄断 C 、 政府垄断

E、受管制的垄断 6、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内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 A、市场上存在许多卖者。 B、虽然产品有差异,但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够大。 C、企业可以无成本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 D、以上都是。 7、在以下商品中,提高价格最有可能使生产者的收入提高的商品是:() A、粮食。 B、》 C、高档服装。 D、汽车。 E、手机。 8、下列哪个事件影响了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2010年中国人的家庭劳动 B、201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承包的大型建设工程 C、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钢铁公司为另一家在中国的造船厂生产的特种钢材。 D、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汽车公司把生产出来的汽车封入库存,以便明年旺季销售。 . 9、X与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由去年的10元与2元上涨至今年的11元与元,如果一个篮子是由4个X和10个Y组成的,那么以去年为基期,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A、10% B、15% C、20% D、25% 10、下列情况中可能会降低社会的失业率的是() A、政府组织公共培训计划 B、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C、工会为其会员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 D、| E、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11、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 B、法定准备金 C、贴现率 D、发行或回购国债 12、假定货币供应量是万亿,真实GDP是5万亿,物价水平是2,货币流通速度则是()

经济学原理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是价格机制调节经济的条件:() A.各经济单位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存在。 B.存在市场 C.政府宏观调控 D.市场竞争的完全性。 2.下例哪项不是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 A.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 B.商品本生用途的广泛性 C.商品的可替代程度 D.消费者对商品的认知程度 3.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 A.存在过度需求 B.存在过度供给 C.消费者愿意提高价格 D.厂商愿意降低价格 4.下列哪项是国家干预价格机制作用的政策?() A.支持价格和限制价格 B.支持价格和平均价格 C.限制价格和强压价格 D.平均价格和强压价格 5.假设某商品需求量变动50%,价格变动20%时,则这种商品需求弹性的 弹性系数为() A.0.1 B.0.15 C.0.25 D.0.4 6.下列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使用时间短的非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B.使用时间长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大 C需求弹性与商品使用时间不存在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7.限制价格政策的不利后果没有下列哪项?() A.价格水平低不利于刺激生产,从而会使产品存在短缺现象。 B.消费水平降低导致国家税收大幅减少。 C.价格水平低不利于抑制需求,从而会在资源缺乏的同时又造成严重的浪费。 D.限制价格之下所实行的配给制会引起社会风气败坏。

8.需求富有弹性时的弹性系数所在区间是() A.Ed<0 B.Ed=0 C.01 9.当价格上升时,在市场需求曲线上需求数量相应下降,这是因为() A.个人采用其他商品或劳务来代替 B.一些消费者退出了市场 C.一些消费者进入了市场 D.A和B 10.假设需求的价格弹性是1.5,如果价格下降,总收入会() A.保持不变 B下降 C.上升 D.下降1.5倍 二:判断题 1)需求是指居民户(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某 种商品量。 2)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 而减少,随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3)牛肉与羊肉是互补关系,汽车和汽油也是互补关系。 4)供给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供给的 变动,多表现为供给曲线的平行移动。 5)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是由需求与供给决定的。所以,供求的变动会引起均衡 的变动。 6)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 和均衡数量的正方向变动。 7)居民户消费的唯一目的是满足程度最大化,企业生产的唯一目的是利润最大 化。 8)价格机制是十全十美的,它可以调节供求也可以使资源配置达到最优状态, 但充分发挥作用是以完全竞争和信息对称为前提。 9)PQ图中,线越平坦弹性则越大;线越陡弹性越小。 10)如果某种商品是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的变动,即价格上升, 总收益增加;价格下降,总收益减少。 三:填空题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1.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 B. 欲望满足的需要 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 D. 选择的需要 2.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 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C. 经济体制 D. 资源利用 3.微观经济学的中心是()。 A. 价格决定 B. 产量决定 C. 成本决定 D. 利润决定 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 收入决定 B. 物价水平 C. 经济增长 D. 厂商均衡 5.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 A. 经济模型 B.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 C. 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 D. A、B、C 第二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理论 1.需求曲线上任意一点对应的价格是()。 A. 均衡价格 B. 市场价格 C. 需求价格 D. 最低价格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增加 C. 需求量减少 D. 需求减少 3.下列因素中不能导致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是()。 A. 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 B. 消费者的价格预期 C.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D. 商品自身的价格 4.两种互补商品中的一种价格下降将导致另一种商品的()上升。 A. 需求量 B. 需求 C. 价格 D. 均衡价格 5.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会导致其替代商品的需求曲线()。 A. 向左方移动 B. 向右方移动 C. 不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6.如果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与一条非线性需求曲线相切,则切点处两条需求曲线的价格点弹性系数( )。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D. 根据切点的位置而定 7.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斜率为正,在保持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该商品的生产技术水平有所提高,必将导致( )。 A. 供给量增加 B. 供给量减少 C. 供给增加 D. 供给减少 8.某商品的价格上升,其销售收益非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是因为该商品的需求是( )。 A. 缺乏弹性的 B. 富有弹性的 C. 无弹性的 D. 与弹性无关 9.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 D. 减少 10.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是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答卷纸上。本大题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 B )。 A.成正方向变化 B.成反方向变化 C.不相关 D.完全等价 2、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到实现效用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该商品的(C ) A.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B.总效用不断下降,边际效用不断增加 C.总效用不断增加,边际效用不断下降 D.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不断减少 3、亨利花了一个小时购物并买了一件价值30美元的衣服,购买该衣服的机会成本是()。 A.一个小时 B.30美元 C.一个小时加30美元 D.一个小时加30美元的次优用途 4、整个行业只有唯一供给者的市场结构是()。 A.完全垄断市场 B.完全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5、如果价格下降10%能使买者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 A.富有弹性 B.具有单位弹性 C.缺乏弹性 D.其弹性不能确定 6、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之所以是价格接受者,是因为()。 A.它对价格有较大程度的控制 B.它生产了所在行业绝大部分产品 C.它的产量只占行业的全部产量的一个很小的份额 D.该行业只有很少数量的企业 7、假如某教授的年薪是20万元,若他从事其他的职业,最多只能得到3万元,那么,他所获得的经济租金为()。 A. 20万元 B. 17万元 C. 3万元 D.不确定 8、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9、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10、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都有可能 11、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12、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则该商品属于()。 A.高档品 B.必需品 C.低档物 D.生活用品 13、已知某消费者的收入是200元,商品X的价格是20元,商品Y的价格是6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和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分别是50和18,如要获取最大效用,他应该()。 A.停止购买 B.增购X,减少Y的购买量 C.增购Y,减少X的购买量 D.同时增购X、Y 14、国民生产净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 A.折旧 B.间接税 C.所得税 D.政府的转移支付 15、一般认为,只有在()市场上,企业的生产成本从长期来看才是最低的,市场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A.寡头垄断 B.垄断竞争 C.完全竞争 D.不完全竞争 16、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17、如果其他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18、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需要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这是()假设。 A.社会人 B.经济人 C.复杂人 D.自我实现人

经济学原理试题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当两个国家发生贸易时,一个国家的消费如果增加,另一个国家的消费必定减少。()2.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当苹果的价格升高时,苹果的供给就会增加。()3.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只能得到正常利润。()4.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的总满意度会随着所吃糖块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5. 当苹果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时,每个想得到苹果的人都可以得到。() 6.通货膨胀期间的所有价格都上涨。()7.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的力量而移动总供给曲线。()8.对经济学家来说,投资这个词表示购买股票。()9.当你把50美元存入你的支票账户的时候,M1仍然不变。()10.自动稳定器存在一个潜在执行上的滞后,因为萧条开始时,国会需讨论所面临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以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电脑B.用于创办新公司的100万美元C.工厂的工人D.在达拉斯的一块空地皮 2.我计划去看一场5美元的电影而不是复习准备考试,这场电影的总机会成本是() A.是我用这5美元所能买到的东西以及我所放弃的学习时间。 B.是5美元。 C.取决于电影好看与否。 D.是我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学到的东西。 3.市场机制是() A.依靠销售和价格来向生

产者传递信息。 B.消除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C.通过政府的中央计划得以实现。 D.是非常无效率的,因为无法通过直接的方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沟通。 4.一个社会必须关注生产什么这一问题,因为()A.政府失灵。 B.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金是有限的。 C.生产可能性曲线。D.它不能生产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5.下面哪种情况能够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经济体中资金量的增加。 B.雇佣工人数量的减少。 C.技术的提高。 D.美国移民数量的减少。6.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A.87 B. 40 C.31 D.71 7.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D. 8.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B. C. 不变 D.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 B. 缺乏弹性的C. 单元弹性的 D. 10.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北大2005年秋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答案.

2005年秋季学期《经济学原理》期末试题 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Good luck!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每题5分,共40分) 注意以下各题中出现的斜体字部分是已知条件,不用做出判断。 1.垄断厂商的定价总是选择在其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即需求价格弹性小于1)的地方。 错。垄断者选择在弹性大于1的地方生产。参见作业第15章第13题答案。 2. 如果一个行业的企业的定价在边际成本以上,经济学家就认定存在市场势力。小王这么说,一个行业所有的企业的成本情况都相同,且利润都等于零,那么该行业一定不存在市场势力。请判断小王的说法。 不对,垄断竞争企业的长期利润等于零,但是存在市场势力(定价高于边际成本)。 3.由于存在边际产量递减,所以企业的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最终会向上弯曲。 不对,边际产量递减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向上弯曲的原因是规模不经济。 4.虽然某垄断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从D1变为D2,但是有可能该厂商所生产的产品数量不变。请用图形来说明你的判断(不用图形,即使判断正确也扣3分)。 正确。如下图: 5.价格歧视虽然增加了垄断者的利润但是也都对经济效率带来了无谓损失。 错误,完全价格歧视就没有任何效率损失。 6.在完全竞争的情况下所有的农民采用新技术降低了小麦的生产边际成本(随着边际成本的 P Q D2 D1 MR1 MR2 MC P2 P1

降低,平均成本也会向下移动),结果小麦的供给上升,价格下降,由于小麦的需求缺乏弹性,那么农民的收入下降,这就是“谷贱伤农”。既然情况如此,为什么每个农民都希望发明新技术来降低边际成本呢?小王的解释是对于每个农民来讲,采用新技术是其优势战略,所以出现了斜体字部分所描述的那种“谷贱伤农”情况;小张的解释是每个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是一种纳什均衡状况,但不是优势战略均衡状况。小张的说法正确,小王的说法错误。错误。根据题中的条件可以知道采用新技术是每个农民的优势战略。理由是当其他农民都不采用新技术时,采用新技术(正利润)要好于不采用新技术(利润为零);当其他农民都采用新技术时,采用新技术(利润为零)也要好于不采用新技术(亏本)。 7. 一个完全竞争行业处于长期均衡,然后政府决定对于该行业的每个企业(注意只要进入该行业即可获得补贴)给予一次性的补贴(即补贴与产量无关)。给予补贴后,该行业再一次达到长期均衡。小王认为,补贴并达到长期均衡后,补贴前就已经在该行业的边际企业的产量将下降。 正确,因为补贴使得平均成本下降(边际成本不会变化),每个原有企业获得正利润,吸引其他企业进入,市场价格下降,原有的边际企业就会沿着边际成本减少产量。 8.当对一个完全竞争行业进行价格上限管制(该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达到长期均衡后,该价格上限等于边际企业的边际成本,同时也等于该企业的最低平均总成本。 正确。限制性价格上限低于市场均衡价格,使得一部分企业退出市场。达到长期均衡后,边际企业的经济利润等于零。即限制性价格上限等于边际成本,也等于最低平均成本。 二、选择题(每题3分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Accounting profit is equal to (i) total revenue – implicit costs. (ii) total revenue – opportunity costs. (iii) economic profit + implicit costs. A. (i) only B. (iii) only C. (i) and (ii) D. None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2. Because each oligopolist cares about its own profit rather than the collective profit of all the oligopolists together, A. they are unable to maintain the same degree of monopoly power enjoyed by a monopolist. B. each firm’s profit always ends up being zero. C. society is worse off as a result. D. All of the above are correct. 3. As new firms enter a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market, profits of existing firms A. ris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increases. B. ris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decreases. C. declin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increases. D. decline and product diversity in the market decreases. 4.垄断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是MC=8,该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P=40-Q,其中P代表价格,Q代表数量。下面哪个产量使得该垄断厂商的利润最大: A 32 B 16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 拟试题及答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消费减少 B.储蓄减少 C.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B.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1.说明经济增长的含义,指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含义的不同。(6分) 2.指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两种经济因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4分) 四、计算题(本题10分) 假定货币需求为L=—4r,名义货币供给M=600,价格水平P=3,消费C=150+,税收T=6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80(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收入和投资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应对方法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5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 A. 大于 1 B. 小于1 C. 等于1 2、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A. 消费减少 B. 储蓄减少 C. 消费增加 3、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4、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A.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不变C.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5、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运用会导致() A. 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 B. 增加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C. 减少货币供给量,提高利率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国民生产总值:

2、财政政策: 3、货币政策: 4、充分就业: 5、通货膨胀: 三、简答题(本题共10分) 1.说明经济增长的含义,指出名义经济增长和实际经济增长含义的不同。(6分)

2.指出可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两种经济因素,并说明它们是如何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4分) 四、计算题(本题10分) 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4r,名义货币供给M=600,价格水平P=3,消费C=150+0.6YD,税收T=60,投资I=150—5r,政府支出G=80 (1)求IS和LM曲线 (2)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收入和投资

五、论述题(本题共10分) 试述通货膨胀的起因及应对方法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何处生产 2、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整体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投入要素的增加 B、某种产品的技术进步 C、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D、所有产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3、下列表述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无效 B、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下降 D、需求等于供给决定均衡的价格和产量 4、下列选项属于宏观经济学分析对象的是() A、家庭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 B、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如何制定价格 C、通货膨胀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 D、税收政策如何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 5、小李毕业时面临三个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收入20万;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工作,收入25万;还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学费10万。问小李选择出国的机会成本是() A、20万 B、25万 C、10万 D、35万 6、下列因素会导致对商品A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收入上升 B、商品A的价格上升 C、商品A的替代品B的价格下降 D、人们变得更加喜欢商品A 7、下列因素不会导致商品A的供给变化的是() A、商品A的价格上升 B、投入品价格上升 C、生产商品A的技术进步 D、人们预期A 的价格将上升 8、政府对商品价格进行限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最高限价一定会降低产量 B、政府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C、政府最低限价政策只有在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D、政府的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社会无谓损失 9、一个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如下:当价格为4时,购买12个单位;当价格为6时,购买8个单位。那么该消费者对X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 A、1 B、2/3 C、1.5 C、2 10、下列因素会引起商品价格上升的是()

《经济学原理》(A卷)试卷及答案

广州广通校区函授班 2014-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经济学原理》(A卷答案) 级别: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C )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 )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D )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C )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C )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B )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 )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 )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D )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11、假定某国2006年按1980年测算的物价指数为120,而2007年的物价指数为150,则2007年的通货膨胀率为( B ) A、20% B、25% C、50% D、125% 12、消费者预算线反映了( C )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 B、消费者的偏好 C、消费者的需求 D、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状态 13、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商品组合集中在( B ) A、生产可能性曲线上 B、无差异曲线上 C、预算约束线上 D、需求曲线上 14、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A ) A、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不能调整的时期 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调整的时期 C、一年之内 D、只能调整一年生产要素的时期 15、假如厂商生产的产量从1000单位增加到1002单位,总成本从2000美元上升到2020美元,那么它的边际成本等于( A ) A、10美元 B、20美元 C、2020美元 D、2美元 16、下列行为中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的一项是( C ) A、飞机制造业 B、烟草业 C、日用小商品制造业 D、汽车制造业 17、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凸出的原因是( D ) A、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 B、两种产品的边际转化率递减 C、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增 D、两种产品的边际转化率递增 18、净出口是指( B ) A、出口加进口 B、出口减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9、总需求曲线AD是一条( A ) A、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B、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C、平行于数量轴的直线 D、垂直于数量轴的直线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_经济学原理_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教学中心:专业层次: 学号:姓名: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B) A. 《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为负值切不断减少 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5. 如果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都有可能 6. 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 A.购买军需品 B.失业救济金 C.贫困家庭补贴 D.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7. 下面不属于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的是(D ) A.土地质量 B.土地的位置 C.土地的投资回报率 D.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的垄断性 8.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 D.难以确定 9.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支出 C.从银行借款D发行公债 10.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A) A.公共物品 B.消极的外部性 C.交易成本 D.积极的外部性 11. GDP一般包括( D )

2016经济学原理复习题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一个简单经济中,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是( C )。 A、相等的,因为企业最终为家庭所拥有 B、当且仅当没有储蓄的时候相等 C、相等的,因为任何一个交易都有一个买方和卖方 D、不相等,因为一些人的收入是非生产性的 2、规范经济学主要涉及的是( A )。 A、价值判断 B、道德判断 C、标准判断 D、规律判断 3、长期总供给曲线是( C )。 A、向右上方倾斜 B、向右下方倾斜 C、一条垂直线 D、一条水平线 4、市场的需求曲线是( B )。 A、由每个数量上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B、由每个价格上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C、由每个价格上的个人需求曲线垂直叠加得出 D、由每个数量上的个人需求曲线水平叠加得出 5、在交易许可证方法下抑制污染意味着( D )。 A、厂商向政府购买许可证 B、许可证可允许厂商排放一定量的污染 C、厂商有很强的减少污染的动力 D、以上都是 6、如果商品市场存在过剩,那么( D )。 A、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 B、消费者愿意按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 C、该商品在现行价格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 D、现行价格高 7、政府提供的物品( C )公共物品。

A、一定是 B、大部分是 C、不都是 D、少部分是 8、在均衡价格下方的任一价格上:( A )。 A、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B、生产者无法卖掉所有他们提供出售的商品 C、价格将下降 D、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9、假设现在的CPI是400,1970年的CPI是100,今天100元的购买力相当于( A )。 A、1970年的25 B、1970年的40 C、1970年的60 D、以上都不正确 10、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可能是因为( A )。 A、其他情况不变而厂商对劳动需求增加 B、其他情况不变而所得税增加了 C、其他情况不变而原材料涨价 D、其他情况不变而劳动生产率下降 11、互补品的价格上升一般会引起:( C )。 A、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B、沿着需求曲线是需求量下降的运动 C、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D、消费者将增加她所购买的任何商品的消费 12、技术知识是指( B )。 A、人力资本 B、关于生产可运用的信息 C、耗费在对劳动力社会理解的资源 D、以上都是 13、价格限制是()均衡价格的法定价格,导致( A )。 A、低于,短缺 B、高于,短缺 C、低于,过剩 D、高于,过剩 14、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上的一个优势是( C )。 A、并不受稀缺性的限制 B、无需面对公共物品需求的不确定性 C、能强制公民为公共物品付款 D、不需要始终保持理性 15、玉米的价格下降可能会导致( C )。 A、沿玉米的供给曲线使得玉米的供给数量上升的运动 B、玉米片的供给曲线左移 C、玉米片的供给曲线右移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7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相对应,指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公共产品通常具备非竞争性或非排他性。一种公共物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个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 公共产品具有四个特性:①非排他性。一种公共产品可以同时供一个以上的人消费,任何人对某种公共物品的消费,都不排斥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也不会减少其他人由此而获得的满足;②强制性。公共产品是自动地提供给所有社会成员的,不论你是否愿意;③无偿性。消费者消费这种物品可以不支付费用,或者以远低于其边际效用或边际成本决定的价格来付价钱;④非竞争性。公共产品是提供给一切消费者的,无法在消费者之间进行分割。 2.稀缺 答: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是指在给定的时间内,相对于人的需求(欲望)而言,经济资源的供给总是不足的。 人类消费各种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这种欲望的物品,有的可以不付出任何代价而随意取得,称之为自由物品,如阳光和空气。但绝大多数物品是不能自由取用的,因为世界上的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有限,这种有限的、为获取它必须付出某种代价的物品,称之为“经济物品”。这样,一方面,人类对经济物品的欲望是无限的;另一方面用来满足人类欲望的经济物品却是有限的。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经济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的欲望与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这样,就导致经济学家们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使用有限

经济学原理复习题

大学网络教育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 《经济学原理》课程复习题 一、单选题 1. 如果x与y商品是替代品,x价格下降,将使y(D )。 A. 需求量增加 B. 需求量减少 C. 需求量不变 D. 需求量不确定 2. 效用是人们需要的一切商品所共有的一种特性,它是( B)。 A. 客观的 B. 主观的 C. 客观和主观的统一 D. 既非客观,也非主观 3. 菲力普斯曲线想要说明的是(D ) A. 低通货膨胀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 B. 低失业率和高工资率不可兼得 C. 低失业率和高国民收入增长率不可兼得 D. 低通货膨胀率和低失业率不可兼得 4. 工资率的上升所导致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 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 B. 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同样的收入 C. 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享受替代闲暇带来的享受 D. 以上均对 5. 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部分的研究容不包括(B )。 A. 研究社会经济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 B. 研究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经济行为或活动及其经济变量 C. 研究整个社会的国民收入以及失业和通货膨胀等问题 D. 着眼于经济政策,为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6. 下列(D )不是影响存款乘数的主要因素 A. 法定准备率 B. 超额准备比率 C. 定期存款比率 D. 货币流通速度 7. 在产品市场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为0.8,那么自发支出乘数值为(C )。 A. 1.6 B. 2.5 C. 5 D. 4 8. 长期总成本曲线是各种产量的(A )。 A. 最低成本点的轨迹。 B. 最低平均成本点的轨迹 C. 最低边际成本点的轨迹 D. 平均成本变动的轨迹 9. 扩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A ) A.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 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10. 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的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为(B ) A. 正 B. 负 C. 0 D. 1 11. 在MR=MC的均衡产量上,企业:( D) A. 必然得到最大利润;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参考答案合集.合集.docx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D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何处生产 2、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整体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 A、投入要素的增加 B、某种产品的技术进步 C、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D、所有产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3、下列表述属于规范分析是()B A、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无效 B、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下降 D、需求等于供给决定均衡的价格和产量 4、下列选项属于宏观经济学分析对象的是()C A、家庭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 B、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如何制定价格 C、通货膨胀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 D、税收政策如何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 5、小李就业时面临三个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收入20万;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工作,收入25万;还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学费10万。问小李选择出国的机会成本是()D A、20万 B、25万 C、10万 D、35万 6、下列因素会导致对商品A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是()B A、收入上升 B、商品A的价格上升 C、商品A的替代品B的价格下降 D、人们变得更加喜欢商品A 7、下列因素不会导致商品A的供给变化的是()A A、商品A的价格上升 B、投入品价格上升 C、生产商品A的技术进步 D、人们预期A 的价格将上升 8、政府对商品价格进行限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D A、政府最高限价一定会降低产量 B、政府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C、政府最低限价政策只有在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D、政府的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社会无谓损失 9、一个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如下:当价格为4时,购买12个单位;当价格为6时,购买8个单位。那么该消费者对X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A A、1 B、2/3 C、1.5 C、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