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专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专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专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试题及答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学案

2.解方程:4(x-23

)=2. 解法1:根据等式性质______,两边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

23=12

根据等式性质______,两边都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x=76. 解法2: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4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两边同加_____________,得4x=143

,两边同除以_____________,得x=76. 二、自学交流:

问题1、某校三年级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又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分析:设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x 台计算机,已知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的2倍,那么去年购买___台,又知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则今年购买了_______________(即____)台.

题目中的相等关系为:三年共购买计算机140台,即:

前年购买量+去年购买量+今年购买量=140 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何解这个方程呢?我的思路是: 2x 表示2×x ,4x 表示4×x ,x 表示1×x .

根据分配律,x+2x+4x=(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x=7x .

这样就可以把含x 的项合并为一项(合并同类项),合并时要注意x 的系数是1,不是0. 下面的框图表示了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合并同类项

↓系数化为1

由上可知,前年这个学校购买了20台计算机.

上面解方程中“合并”起了化简作用,把含有未知数的项合并为一项,从而达到把方

转化为ax=b 的形式,其中a 、b 是常数.

三、 成果展示:

例、某班学生共60分,外出参加种树活动,根据任何的不同,要分成三个小组且使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求各小组人数.

思路:这里甲、乙、丙三个小组人数之比是2:3:5,就是说把总数60?人分成___份,甲组人数占___份,乙组人数占___份,丙组人数占___份,如果知道每一份是多少,?那么甲、乙、丙各组人数都可以求得,所以本题应设每一份为x 人.

关键:本题中相等关系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设每一份为x 人,则甲组人数为__人,乙组人数为___人,丙组为___人,?列方程: _______________合并,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数化为1,得x=______________

所以2x=_______________, 3x=_______________________,5x=_________________

答:甲组________________人,乙组______________人,丙组_________________人.

请同学们检验一下,答案是否合理,即这三组人数的比是否是2:3:5,?且这三组人数之和是否等于60.

2、巩固提高

(4)解方程:(1)6x-7=4x -5 (2)1

2

x-6 =

3

4

x (3)3x+5=4x+1 (4)9-3y=5y+5

(5)书中89页练习

五、拓展延伸:

合并下列各式:

1.x+3x-5x=____________;

2. y+y+2y=___________;

3. 0.1z-0.5z-0.8z=____________

4.11

23

x x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32

4

2

x x

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学后反思:

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2)

第2节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自主导向(课前完成) 阅读教材P135-136,自己确定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及重难点: 1.本节课要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本节课的重点是 你认为本节课的难点是 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 1.感受新知:问题元素-侧重数学思考(课前完成) (1)一个数的5倍与2的差等于第二大的一位整数,求这个数. 我们如何进行求解吗? (2)完成《优化设计》P45 快乐预习第1、2题. 2.探究新知:探究元素-侧重方法结论(课前完成) 探究: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回忆: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补全解方程的步骤。 (1)(2) 解:________ 解:_________ ________ ____ 注意观察等式的两边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形称为移项. 请在课本书上勾画出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应用新知:应用元素-侧重如何思考(课中进行) 应用1:补充例1 应用2:下列移项过程是否正确? (1)(2) ()() (3)(4) ()()

(5)(6) ()()应用3:解一元一次方程: (1)(2) 变式练习:(1)(2) (3)(4)

总结: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应用3:如果是方程的解,试求代数式的值? 三、自我检测:评价元素-侧重达标人数(课中进行) 当堂检测:独立思考、独立完成、自我评价:课本P136随堂练习 根据当堂检测情况(选做和必做)(课后完成) 1.课本P136,知识技能第1题; 2.补充作业.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西安市周至县临川寺中学 巩柱社 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能理解移项法则。 ②使学生能熟练运用移项法则解方程。 ③掌握移项方法,会解“ ax+ 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共同研讨,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学习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经历移项的发生过程,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解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二、教学重点: 理解移项的意义,利用移项解方程。 三、教学难点: 对移项时要改变符号的理解。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四、教学方法: 探究启发式。 五、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1、叙述等式的性质。 2、什么是方程的解,什么是解方程? 3、什么是合并同类型?如何;利用合并同类型解一元一次 4、如果x-7=5,那么x= _________ 5、如果7x=6x- 4,那么__= -4。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师生交流。通过复习提问,既复习了前面学习的知识,又为学习新知奠定基础。) (二)、问题探究,导入新课 问题2: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设问1: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 分析: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 按每人分3本,这批书可表示为(3x+20)本 按每人分4本,这批书可表示为(4x-25 )本 这批书的总数是一个定值,表示它的两个式子应相等,根据这一箱等关系可列方程

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专练

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专练 (1)7(2x-1)-3(4x-1)=4(3x+2)-1; (2) (5y+1)+ (1-y)= (9y+1)+ (1-3y); (3) [ (1/4x-3)-4 ]=x+2; (4)20%+(1-20%)(320-x)=320×40% (5)2(x-2)+2=x+1 (6)2(x-2)-3(4x-1)=9(1-x) (7)11x+64-2x=100-9x (8)15-(8-5x)=7x+(4-3x) (9)3(x-7)-2[9-4(2-x)]=22 (10)3/2[2/3(1/4x-1)-2]-x=2 (11) 2x-10.3x=15 (12) 0.52x-(1-0.52)x=80 (13) x/2+3x/2=7 (14) 3x+7=32-2x (15) 3x+5(138-x)=540 (16) 3x-7(x-1)=3-2(x+3) (17) 18x+3x-3=18-2(2x-1) (18) 3(20-y)=6y-4(y-11) (19) -(x/4-1)=5 (20) 3[4(5y-1)-8]=6 (21) x x 4 13243-=+; (22)(x +1)-3(x -1)=1-3x ; (23)(x -2)-2(4x -1)=3(1-x). (24)1524213-+=-x x (25)22)5(5 4-=--+x x x ; (26)46333-=+--x x x ;(27)5.245.04.2x x -=- ; (28)54[21.02.01.0]105)4(45-=-+-+-x x x x ; (29) (30) (31) (32) 1.七年级学生去春游,如果减少一辆客车,每辆正好坐60人,如果增加一辆客车,每辆车正好坐45人,问七年级共有多少学生? 2. 某商店因还击销售打着商品,如果按定价的6折出售,将陪20元,若按定价的8折出售,将赚15元。问:这种商品定价多少元? 3.一个车间在计划时间内加工一批零件,若每天生产40个,则少20个而不能完成任务,若每天生产50个,则可以提前1天完成任务且超额10个。问这批零件有多少个?计划几天完成? 4. 据了解,个体服装销售中只要高出进价20%便可盈利,但老板常以高出进价50%-100%标价,加入你准备 买一件标价为200元的服装,应在什么范围内还价? 5.新华书店一天内销售两种书籍,甲种书籍共卖1560元;为了发展农业科技,乙种书籍送下乡共卖1350元。按甲、乙两种书籍的成本分别计算,甲种书籍盈利25%,乙种书亏本10%,试问该书店这一天共盈利(或亏本)多少元? 6.有一旅客携带了30kg 行李乘飞机出行,按民航规定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20kg 行李,超重部分每千克按飞机票价格的百分之1.5购买行李票,现该旅客购买了120元的行李票,求飞机票的价格是多少? 7.一所中学举行运动会,七年级甲班和丙班参加人数的和是乙班参加人数的3倍,甲班有40人参加,乙班参加人数比丙班参加人数少10人,求乙班参加运动会人数。 8.甲乙丙三个单位为希望工程捐款176万元,所捐款数的比例为2 :4;5,问三个单位各捐多少万元?

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练习 1.下列变形正确的是( ) A .5+y=4,移项得y=4+5 B .3y+7=2y ,移项得3y-2y=7 C .3y=2y-4,移项得3y-2y=4 D .3y+2=2y+1,移项得3y-2y=1-2 2.某数的3 1与8的和是最小的两位数,设某数是x ,列方程求得这个数是( ) A .9 B .6 C .2 D .以上答案都是 3、在梯形面积公式S=2 1(a+b )h 中,如果a=5cm,b=3cm,S=16cm2,那么h=( ) A .2cm B .5cm C .4cm D .1cm 4.已知关于x 的方程4x-3m=2的解是x=m ,则m 的值是( ) A .2 B .-2 C .72 D .-7 2 5.方程|x-1|=4的解是( ) A .x=3或x=-5 B .x=-3或x=5 C .x=5 D .x=-3 4.若关于x 的方程10-5)3(+x k =3x-4 )2(-x k 与方程8-2x=3x-2的解相同,则k 的值为( ) A .0 B .2 C .3 D .4 6.若2x-3与-3 1互为倒数,则x=______。 7.若x=1是方程2x+a=9的解,则a=_______。 8.当a=_____时,方程23a x -=4 5a x +-1的解是x=0。 9.若(1-3x)2+|4-m|=0=0,,则3x+m=______。 10.a+b=0,可得a=_____;由a-b=0,可得a=____;由ab=1,可得a=_____。 解方程 ⑴2x=9x ⑵9x=-27 ⑶5x+2=8 ⑷-7 2x=-4 ⑸4x+1=2x-5 ⑹4x-3=-2x +7 ⑺3x-4+2x=4x-3 ⑻8x-4=6x-20x-6+3 ⑼-x=-52x+1 ⑽2x-31=3x+2 5 ⑾1-23x=3x+2 5⑿|2x-1|=5

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练习题(带答案)(1)

解一元一次方程50道练习题(含答案) 1、【基础题】解方程: (1)712=+x ; (2)825=-x ; (3)7233+=+x x ; (4)735-=+x x ; (5)914211-=-x x ; (6)2749+=-x x ; (7)32141+=-x x ; (8)162 3 +=x x . 1.1、【基础题】解方程: (1)162=+x ; (2)9310=-x ; (3)8725+=-x x ; (4)2 5 32 3 1+=-x x ; (5)x x -=-324; (6)4227-=+-x x ; (7)152+=--x x ; (8)23 312+=--x x . 2、【基础题】解方程: (1)475.0=)++(x x ; (2)2-41)=-(x ; (3)511)=-(x ; (4)212)=---(x ; (5))12(5111+=+x x ; (6)32034)=-(-x x . 2.1、【基础题】解方程: (1)5058=)-+(x ; (2)293)=-(x ; (3)3-243)=+(x ; (4)2-122)=-(x ; (5)443212+)=-(x x ; (6)3 23236)=+(-x ; (7)x x 2570152002+)=-(; (8)12123)=+(x . 3、【综合Ⅰ】解方程: (1) 452x x =+; (2)3423+=-x x ; (3)) -()=+(3271 131x x ; (4))-()=+(131141x x ; (5)142312-+=-x x ; (6)) +(-)=-(2512121x x . (7))+()=+(20411471x x ; (8)) -(-)=+(73 1211551x x . 3.1、【综合Ⅰ】解方程: (1) 432141=-x ; (2)83457=-x ; (3)815612+= -x x ; (4)62 9721-=-x x ; (5)1232151)=-(-x x ; (6)1615312=--+x x ; (7)x x 2414271-)=+(; (8)25 9300300102200103 )=-()-+(x x . 4、【综合Ⅰ】解方程: (1)307221159138)=-()--()--(x x x ; (2) 5 1 413121-=+x x ; (3)13.021.02.015.0=-+--x x ; (4) 3.01-x -5 .02+x =12.

3.2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练习题及答案.doc

3.2解一元一次方程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从12-2x=-6,得到12-6=2x B.从-8x+4=-5x-2,得到8x+5x=-4-2 C.从5x+3=4x+2,得到5x-2=4x-3 D.从-3x-4=2x-8,得到8-7=2x-3x 2.方程3x+2=x-4b 的解是5,则b=( ) A.-1 B.-2 C.2 D-3 3. 51 3 48 x-=的解为() A. 11 24 B. 11 24 - C. 24 11 D. 24 11 - 4.某蔬菜商店备有100千克蔬菜,上午按每千克1.2元价格售出50千克,中午按每千克1元的价格售出30千克,下午按每千克x元价格售出20千克,已知这批蔬菜的平均价格是每千克1.06元,则x的值为() A.0.75 B.0.8 C.1.24 D.1.35 5.小王用2000元买了债券,一年后的本息和2200元,则小王买的债券年利率是() A.9%B.10% C.11% D.12% 二、填空题 6.5x-8与3x互为相反数,可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解是_______. 7.某部队开展植树活动,甲队35人,乙队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使甲队是乙队的相等,问应调往甲队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调往乙队的人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一群小孩分一堆苹果,1人3个多7个,1人4个少3个,则有___个小孩,____个苹果. 三、解答题 9.一个箱子,如果装橙子可以装18个,如果装梨可以装16个,现共有橙子、梨若400个,而且装梨的箱子是装橙子箱子的2倍.请算一下,装橙子和装梨的箱子各多少个?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第2课时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1.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重点) 2.会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重点) 3.会抓住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难点 ) 一、情境导入 上节课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它们都有这样的特点:一边是含有未知数的项,一边是常数项.这样的方程我们可以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答.那么像3x +7=32-2x 这样的方程怎么解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移项法则 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 A .由5x -7=2,得5x =2-7 B .由6x -3=x +4,得3-6x =4+x C .由8-x =x -5,得-x -x =-5-8 D .由x +9=3x -1,得3x -x =-1+9 解析:A.由5x -7=2,得5x =2+7,故选项错误;B.由6x -3=x +4,得6x -x =3+4,故选项错误;C.由8-x =x -5,得-x -x =-5-8,故选项正确;D.由x +9=3x -1,得3x -x =9+1,故选项错误.故选C. 方法总结:①所移动的是方程中的项,并且是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这个方程的一边变换两项的位置.②移项时要变号,不变号不能移项. 探究点二: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下列方程: (1)-x -4=3x ; (2)5x -1=9; (3)-4x -8=4; (4)0.5x -0.7=6.5-1.3x . 解析:通过移项、合并、系数化为1的方法解答即可. 解:(1)移项得-x -3x =4, 合并同类项得-4x =4, 系数化成1得x =-1; (2)移项得5x =9+1, 合并同类项得5x =10, 系数化成1得x =2; (3)移项得-4x =4+8, 合并同类项得-4x =12, 系数化成1得x =-3; (4)移项得1.3x +0.5x =0.7+6.5, 合并同类项得1.8x =7.2, 系数化成1得x =4.

《合并同类项、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习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选择题 1.某数的1 5 等于4与这个数的 4 5 的差,那么这个数是() (A)4 (B)-4 (C)5 (D)-5 2.若32113 x x -=-,则4 x-的值为()(A)8 (B)-8 (C)-4 (D)4 3.若a b =,则① 11 33 a b -=-;② 11 34 a b =;③ 33 44 a b -=-;④3131 a b -=-中, 正确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方程中,解是1 x=-的是() (A)2(2)12 x --=(B)2(1)4 x --=(C)1115(21) x x +=+ (D)2(1)2 x --=- 5.下列方程中,变形正确的是() 3443 x x -==- (A) 由得232 x x +=- (B) 由3=得 552 x x ==- (C) 由2-得5252 x x +==+ (D) 由得 6.对于“x y a b +=-”,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x b y a -=- (B)x a y b -=+ (C)a x y b -=+ (D)a x b y +=- 7.某同学在解关于x的方程513 a x -=时,误将x-看作x +,得到方程的解为2 x=-,则原方程的解为() (A)3 x=- (B)0 x= (C)2 x= (D)1 x= 8.小丽的年龄乘以3再减去3是18,那么小丽现在的年龄为() (A)7岁 (B)8岁 (C)16岁 (D)32岁 9.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 (A)由3225 x x +-=得3225 x x -+=(B)由321 x x +=得51 x=(C)由2(1)3 x-=得223 x-=(D)由953 x+=-得935 x=--10.下列方程变形中移项正确的是().

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专题

解一元一次方程计算题专题 1.解方程(1)15333y ? ?--= ??? (2)212134 y y -+=- 2.解方程: (1)2x+5=5x-7 (2)3(x-2)=2-5(x-2) (3)223146y y +--= (4) y-12(y-1)=23 (y-1) 3.解方程: (1)()()512132x x x ---=+(2) 221146x x +--= 4.解方程: (1)x -12(3x -2)=2(5-x ); (2)x +24-1=2x?36. 5.解方程: (1) 2521x x =- (2)1323 y y --= (3)31225223x x ????-+= ??????? 6.已知关于x 方程 423x m x m +=+与x ﹣1=2(2x+1)的解互为倒数,求m 的值. 7.解下列方程:(1)x ﹣4=2﹣5x ;(2)()()586275x x +=-+; (3)82632x x -+=;(4)0.20.110.30.2 x x -+-= 8.解方程(1)5(x -1)-2(3x -1)=4x -1(2)x +36=1-3? 2x 4

9.解方程:35243812 y y ---=-. 10.解方程:123125 x x +--=- 11.解下列方程: (1)()534x x =-(2)16136x x x -+- =- 12.解下列方程解方程 (1)4x+3=12一(x 一6);(2) 3121243y y +-=- 13.解方程: (1)3(x ﹣4)=3﹣2x (2)x+12﹣2-3x 6 =1 14.解方程:(1)()()322210x x --+=;(2) 123123x x +--= 15.解方程: (1)2(x+8)=3x ﹣3;(2) 121224x x +--=- 16.解方程 (1)513x +-216 x -=1 (2)()()132252x x x - -=- 17.解方程: (1) 5x +2=3(x +2);(2) 2151136x x +--=. 18.解下列方程: (1)4-35 m =-m ; (2)56-8x =11+x ; (3)43x +1=5+13 x ; (4)-5x +6+7x =1+2x -3+8x . 19.(1)计算:-32+|2-5|÷3 2 +(-2)3×(-1)2015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一)教案

课题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了解如何 通过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分析问题找到相等关系并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方法通 过学习和并解一元一次方程,体会到式子变形的转化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合并”,体会到古老的代数书的“对消”和“还愿” 的思想,激发数学学习的热情 教学 重点 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 难点 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用合并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 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突破思路从古代数学著作中提出问题入手,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钻研问题的能力,进而进入知识的学习,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设计 教师导学学生活动 一、[活动1] 某校三年共购买计算机40台,去年购买数量是前年 的2倍,今年购买数量是去年的2倍。前年这个学校 购买了多少台计算机? 从学生易于接受的问题入手,让学生发表见解,与同 伴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活动2] 由问题1入手解决问题方法. 设前年购买计算机X 台.可以表示出:去年购买计算 机台,今年购买计算机___________台。 这三个量之间有升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 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教师与同学一起进行分析 三、[活动3] 1、思考:方程x+2x+4x=140的一边只含有未知数项, 另一边又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 式转化呢? 2、观察:上面方程的怎样变形. 3、解这个方程的具体过程: 一、学生首先分析问题,找 出三年购买数量之间的关 系。发表见解,与同伴交流, 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为下一 步列出方程准备 二、学生讨论找出列方程的 条件,思考后回答 “总量等于各部分的和 三、学生分小组讨论明确“合 并”是解方程的基本思想及 方法. 学生回答,应用所学乘法的学 设教师导学学生活动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安阳市第三十三中学七年级数学学科课时导学案(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 课题:3.2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课型:新授课上课时间:20XX年11 月9日星期一主备人:刘朝阳授课人:班级姓名 教师备课内容 学习目标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 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反思 教学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预习导学 1、阅读课本P88—P90,回答下列问题。 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_____________本, 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_______本. 2)每人分4本,需要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______本. 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 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2、通过移项将下列方程变形,正确的是() A.由5x-7=2,得5x=2-7 B.由6x-3=x+4,得3-6x=4+x C.由8-x=x-5,得-x-x=-5-8 D.由x+9=3x-1,得3x-x=-1+9 3、移项的定义: 4、移项法则的依据: 二、交流探究(移项概念的探究) 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 (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三、例题解析 例1:解下列方程: 1)-x-4=3x; 2)0.5x-0.7=6.5-1.3x. 例题2:有一批学生去游玩,若每辆车坐43人,则还有35人没座;若 每辆车坐45 人,则还有15人没座,求有多少辆车,多少学生? 归纳:通过移项,将所有含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的左边,常数项移到方 程的右边,然后合并同类项,最后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使方程更接近 于x=a的形式.特别注意移项要变号。 四、达标训练 1、下列移项正确的是() A.由2+x=8,得到x=8+2 B.由5x=-8+x,得到5x+x=-8 C.由4x=2x+1,得到4x-2x=1 D.由5x-3=0,得到5x=-3 2、1)解方程 3x+7=32-2x 2)7x+1.37=15x-0.23 3、把一批图书分给七年级(11)班的同学阅读,若每人分3本,则剩余 20本,若每人分4本,则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1)

5.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第1课时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会用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会用移项、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移项中的变号问题。 课前自主学习(查阅教材和相关资料,完成下列内容) 考点一.同类项概念的考查: 1.含有相同的 ,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项。 2.请你举例说明什么是同类项。 考点二.合并同类项的考查: 1.合并同类项时,把 相加减,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 2.合并同类项: (1) 2x-5x; (2) -3x+0.5x; (3) 2x +23x -3 2x 考点三.利用合并同类项解方程: 例1.解方程7x-2.5x+3x-1.5x=-15×4-6×3. 解:

【规律总结】 【同步测控】 1.通过合并同类项解下列方程: (1) 5x-2x=9; (2) 2x +2 3x =7; (3) -3x+0.5x=10; (4) 7x-4.5x=2.5×3-5. 考点四.移项的考查 例2.解方程:4(x- 2 3 )=2. 解法1:(1)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同_______,得:x-23=12 ) (2) 根据等式性质____,两边都加_________,即x-23+23=12+2 3 , 也就是x=12+2 3 (3)得x=7 6 . 解法2:(1)利用乘法分配律,去掉括号,得:4x-_______________=2, (2) 两边同加_________,即4x-38+38=2+38,得4x=143 , (3)两边同除以_____________, (4) 得x= 76 . 上面解法1中第二步,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 23变为+2 3 移到右边,这样就可以通过合

解一元一次方程40道练习题

1) 712=+x 2) 825=-x 3) 7233+=+x x 4) 735-=+x x 5) 914211-= -x x 6) 2749+=-x x 7) 162=+x 8) 9310=-x 9) 8725+=-x x 10) x x -=-324 11) 4227-=+-x x 12) 75.04=)++( x x 13) 412)=-(x 14) 115)=-(x 15) 21 2)=---(x 16) )12(5111+=+x x 17) 32034)=-(- x x 18) x x 2570152002+)=-( 19) 12123)=+(x 20) 0585=)-+( x 21) 2 5 3231+=- x x 22) 15 2 +=- -x x 23) 23 312+=--x x 24) 32 1 41+=-x x

25) 162 3+=x x 26) 4 52x x =+ 27) 3 4 23+=-x x 28) )-()=+ (327 1131 x x 29) )-()=+(131141x x 30) 14 2 312-+=-x x 31) )+(-)=-(2512121 x x 32) )+()=+ (204 11471x x 33) )-(-)=+(731211551 x x 34) 4 32141=-x 35) 8 3 457=-x 36) 8 1 5612+=-x x 37) 62 9721-= -x x 38) 1 2321 51)=-(-x x 39) 161 5312=--+x x 40) x x 2414271 -)=+( 13.02 1.02.015.0=-+--x x 30 7221159138)=-()--()--(x x x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完成)

3.2.1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2) 学习目标:1、自主探索、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2、正确、熟练地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基本步骤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重点: 应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难点: 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及用移项解方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问题2 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 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 本,这批书共有 ;每人分4本,需要 本,减去缺少的25本,就是这批书共 本,这批书是一个定值,因此可得方 程: 。 二、探究新知 探究:如何将方程 3x +20=4x-25 转化为x=a 的形式,求出方程x +2x +4x=140的解? 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后移到 ,叫做 。 移项的根据是: 。 解方程 3x +20=4x-25 的一般步骤: 解:移项,得 . -------- 合并同类项, 得 . -------- 系数化为1,得 =x . ------- 归纳:解形如ax+b=cx+d 的方程步骤是:① ;② ③ . 三、应用新知 例 解下列方程: (1)2385--=-x x ; (2)x x 23273-=+。 (3)x x -=-32; (4)5476-=-x x ; (5)x x 43621=-; (6) x x x 3 2 12-=-; (7) x x x 58.42.13-=-- 四、相关练习: 1、方程12422412+=-+=-k k k k 变形为,这种变形称为______,变形 要注意________。移项变形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2、(1)方程1253+=-x x ,移项,得_________=1+5 (2)方程4.15.07.01-=-y y ,移项,得=--y y 5.07.0_________。 3、下列四组变形属于移项变形的是 ( ) A. 由122342=-=-x x 得 B. 由2 332==x x 得 C. 由124124-=--=x x x x 得 D. 由3233)2(3=+-=--y y y y 得 4、把方程x x 3735-=+进行移项,正确的是 ( ) A. 3735-=-x x B. 3735-=+x x

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教案

解一元一次方程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案 教学目标:学会用移项的解方程 教学重点:学会用移项的解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解方程,化方程为x=a的形式 教学地点:同民中学七(3)班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3日 授课人:申秋芳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等式的性质以及它的作用。 2.解方程:x+2x+4x=140 5x-2x=9 3.用2中的解题方法能否求解下列方程? 6x-7=4x-5 3x+7=32-2x 方程的两边都有含x的项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也就是用“移项”的方法来解方程。 二、新课讲解: 例1解方程x – 7 = 5 解1:方程两边都加7,得

x-7+7=5+7 x=5+7 x=12 检验:将x=12代入方程得,左边=12–7=5, 右边=5,左边=右边所以x=12是原方程的解. x–7 = 5 从左移右改变符号 x = 5 +7 x = 12 像上面这样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 叫做“移项”. 下面我们用框图表示解方程3x+7=32-2x的流程 上面解方程中“移项”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用:把同类项移到等式的某一边,以进行合并. 解方程时经常要“合并同类项”和“移项”,前面提到的古老的代数书中的“对消”和“还原”,指的就是“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例2 解方程6x-7=4x-5 0.5x-2.8=x-0.3 解:移项,得6x-4x=7-5 合并同类项,得2x=2 化系数为1,得x=1 三、隋堂练习Ⅰ运用移项的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5=7-3x ( 2)3 1613232 -=+x x Ⅱ.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当怎样改正? (1)从7+x=13,得到x=13+7 × 改:从7+x=13,得到x=13–7 (2)从5x=4x+8,得到5x –4x=8 √ Ⅲ.小明在解方程x –4=7时,是这样写解的过程的: x –4=7=x=7+4=x=11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 (2)应该怎样写? 解:解方程的格式不对. 正确写法: x –4=7 x=7+4 x=11 四、 课堂小结 解方程的步骤: (1)移项 (等式性质1) (2)合并同类项 (3)系数化为1 (等式性质2)

七年级解一元一次方程经典50道练习题(带答案)

自我测试 60分钟看看准确率 牛刀小试 相信自己一定行 1、712=+ x ; 2、825=-x ; 3、7233+=+x x ; 4、735-=+x x ; 解:(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5、914211-= -x x ; 6、2749+=-x x ;7、162=+x ; 8、9310=-x ; 解:(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9、x x -= -324; 10、4227-=+-x x ;11、8725+=-x x ;12、32141+=-x x 解:(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13、1623+=x x 14、253231+=-x x ;15、152+=--x x ; 16、23 312+=--x x 解:(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 17、 475.0=)++(x x ; 18、2-41)=-(x ; 19、5 11)=-(x ; 20、212)=---(x ; 解:(去括号) (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21、)12(5111+=+x x ; 22、32034)=-(- x x . 23、5058=)-+(x ; 24、293)=-(x ; 解:(去括号) (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25、3 -243)=+(x ; 26、2-122)=-(x ; 27、443212+)=-(x x ; 28、3 23236)=+(-x ; 解:(去括号) (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29、x x 2570152002+)=-( ; 30、12123)=+(x .31、452x x =+; 32、3 423+=-x x ; 解:(去分母) (去括号) (移项) (合并) (化系数为1)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从数学学科本身看,方程是代数学的核心内容正是对它的研究推动了整个代数学的发展从代数中关于方程的分类看,一元一次方程是最简单的代数方程,也是所有代数方程的基础。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讨论,是在建立和运用方程这种数学模型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本节课仍然延续本章主线,从对实际问题的讨论入手,始终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即先列出方程,再讨论如何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方程?再以实际例题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这种变形手段进行综合强化。教学中始终渗透着两种数学思想:一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方程模型这一过程中蕴涵的符号化、模型化思想即建模思想;另一个是解方程中蕴涵的化归思想。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会了有理数运算,掌握了单项式、多项式的有关概念及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和等式性质,进一步将所学知识运用到解方程中,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会解简单的方程,即对方程的认识已经历了入门阶段。虽然学生受基础知识和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抽象概括能力不强,但学生上进心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初步养成了与他人合作交流、勇于探索的良好习惯。因此,这一学习过程中,必须让学生经历思考与合作、表达与交流的过程。在交流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倾听他人意见,从交流中获益。 教学目标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能够找出隐含的数量关系,并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会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让学生经历“猜想—验证—应用—总结—提高”这一过程,通过独立探究、小组合作方式提升数学知识层次。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列方程中所蕴涵的数学建模和化归思想,体会古老代数书中的“对消思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 准确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并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名师教案

《合并同类项与移项(1)》名师教案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合并同类项和移项 第一课时 (张永丽)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目标 1.会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2.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二)学习重点 探究并掌握利用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三)学习难点 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作用. 二、教学设计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把含有未知数的项 合并 ,把常数项也 合并 . (2)解一元一次方程2251x x +=?+时,第一步: 合并同类项 ,得113=x ;第二步 系数化为1 ,得3 11= x . 2.预习自测 (1)下列各组中,两项不能合并的是( ) A.b 3与b - B.y 6-与x 3 C.a 21- 与a D.23- 与100 【知识点】同类项的概念. 【解题过程】解:A.b 3与b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 B.y 6-与x 3 所含字母不同,所以不是同类项,不能进行合并; C.a 21-与a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为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 D.23- 与100所有的常数项也叫同类项.所以可以合并; 因此选择B. 【思路点拨】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称为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也

叫同类项. 【答案】B. (2)方程16210+=-x x 两边合并后的结果是 . 【知识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78=x ;系数化为1,得:8 7=x . 【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a x =的形式. 【答案】87= x . (3)方程21022 =++x x x 的解是( ) A.20=x B.40=x C.60=x D.80=x 【考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题过程】解:合并同类项,得:2102 7=x ; 系数化为1,得:60=x .所以选择C. 【思路点拨】解一元一次方程时,同类项有两类,即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合并同类项是一种恒等变形,它使方程变得简单,更接近a x =的形式. 【答案】C. (二)课堂设计 1.知识回顾 (1)同类项:所含字母 ,并且________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______. (2)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时,只把____相加减,字母与字母的指数 . 2.问题探究 探究一 ●活动① 回顾旧知,回忆同类项的概念 师问1:同类项的判断依据是什么?有哪几个方面? 学生举手抢答. 师问2.同类项与系数有关吗? 学生举手抢答. 师问3.同类项与它们所含字母的顺序有关吗? 学生举手抢答.

【教案】 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用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习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促使学生与方程相联系,感受方程的简单变形。 2、通过方程的简单变形,体会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基本步骤:“移项”和“化 未知数的系数为1”。 3、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互相合作的能力。 4、逐步渗透数学的归纳和类比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移项”和“化未知数的系数为1”。 难点:两个变形步骤的特点的掌握以及在具体问题中的处理方法。 方法设计: 让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实例,自己观察、探索,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选取通俗易懂的实例,让每个学生都必须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认识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同学们,你会跷跷跷板吗?如果你想让自己跷起来,你该怎么办?有没有其 它的情况?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可以假设一个重50千克,另一个人的体重如何变化会产生哪些不同的结果?) 如果设另一个人的体重为x千克,则当x=50时,两个人就跷得一样高。 2、假设你去超市购物,如果买4盒相同的面纸一共化了12元,那么再多买2 盒,就应再付多少钱呢? (由学生思考得到答案,并能用简单的方程表示出来。) 3、同学们能否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上面两个例子的问题?(教师可加以引导, 如天平的例子。)请同学们观察图中天平托盘,你知道是怎样变化的吗?(学生观察图3.2.1左图,并列出方程) 图3.2.1 板书:x+2=5.

(学生观察图3.2.1右图,并列出方程) 板书:x=5-2(写在上式的右边) (用同样的方法处理图3.2.2,图3.2.3) 图3.2.2 图3.2.3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天平托盘的变化及相应方程的变化,有规律可寻吗?(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教师归纳整理,得到两个变化规律,导出课题。)板书课题:方程的简单变形 二、知识导学: 既然方程能这样变形: 板书:1、方程两边都加上或都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方程的解不变。 1、方程两边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方程的解不变。 因此,通过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可以求得方程的解。 实践1:解下列方程: (1).7 5=-x (2).434-=x x 解:(1)方程两边都加上5,得 (2)方程两边都减去3x,得57+=x 434-=-x x 即12=x (口头检验)即4-=x (口头检验) 像这样,将方程中的某些项,如-5、3x,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了方程的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 实践2:解下列方程: (1).25=-x (2). 3123=x 解:(1)方程两边都除以-5,得(2)方程两边都除以23(或乘以3 2),得52-=x (口头检验)9 2=x (口头检验)问:这两个方程的变形是移项吗?(先学生交流,后教师指名回答)三、思维拓展: 从刚才几个方程的变形来看,解方程就是对方程进行适当的变形,得到x=a

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等奖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2课时用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3.体会解方程中的化归思想,会移项、合并解ax+b=cx+d型方程,进一步认识如何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 重点:1.找相等关系列一元一次方程; 2.用移项、合并同类项等解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找相等关系列方程,正确地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 使用要求:1.自学P89-91中的内容。 2.独立完成学案,然后小组交流、展示. 一、导学 1.解下列方程: (1)x+3x-2x=4 (2)3x-4x=-25-20 2.阅读课本89页上的问题2,分析: (1)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每人分3本,共分出____本,加上剩余的20本,这批书共_______本. (2)每人分4本,需要___本,减去缺的25本,这批书共________本. (3)这批书的总数有几种表示法?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本题哪个相等关系可作为列方程的依据呢? (1)思考:方程3x+20=4x-25的两边都含有x的项(3x与4x)和不含字母的常数项(20与-25),怎样才能使它向x=a(常数)的形式转化呢? (2)利用等式的性质1,得 3x-4x=-25-20

上面方程的变形,相当于把原方程左边的20变为____移到右边,把右边的4x变为____移到左边.把某项从等式一边移到另一边时有什么变化? (3)什么叫做移项?移项的根据是什么? 二、合作探究 1.(1)解方程3x+7=32-2x (2)7x+1.37=15x-0.23 解:(1)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并同类项,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数化为1,得 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移项要变号) 2.用汽车若干辆装运货物一批,每辆汽车装 3.5吨货物,这批货物就有2吨不能运走;每辆汽车 装4吨货物,那么装完这批货物后,还可以装其他货物1吨,问汽车有多少辆?货物有多少吨? 3.课本91页,练习 三、小组小结 四、作业:习题3.2第3、7、9题.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 第1课时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