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课件

第四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课件

第四章产品开发、工艺设计和技术选择课件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 添祖)习题答案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经济学

《技术经济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某项目建设期为两年,每年贷款100万元,贷款利率为10%,第三年开始投产,则建设期利息是万元。 2、已知某项目第五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100万元和-100万元,第六年的净现金流量和累计净现金流量分别是200万元和100万元,则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是年。 3、如果某项目每年的总成本费用是1000万元,其中折旧费是150万元,摊销费50万元,利息支出20万元,生产成本500万元,其年经营成本是万元。 4、如果去年银行活期存款的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精确计算方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5、某项目第五年的利润总额是-100万元,第六年的利润总额是200万元,如果所得税率是30%,那么第六年应缴纳的所得税是万元。 6、某项目可能获得的净现值分别是-2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250万元,对应的概率分别是0.1、0.2、0.4、0.3,则该项目净现值的期望值是万元。 7、已知年名义利率是10%,如果每月计算一次利息,则年有效利率是。 8、如果某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是1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是50万元,建设期利息是15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是250万元,则该项目的建设工程总造价是万元。 9、某项目在第五年的销售收入是1000万元,经营成本是30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是50万元,所得税是150万元,利息支出是30万元,则当年的净现金流量是万元。 10、已知e = 2.72,如果年名义利率是10%,采用连续复利计息法,则年有效利率是。 11、如果去年年名义利率是10%,通货膨胀率是12%,应用粗略计算法,去年的实际利率是。 12、某项目的初始投资是1000万元,净现值是400万元,那么该项目的净现值比率是万元。 二、单选题 1、关于“经济”在技术经济学中的含义,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A、社会再生产过程 B、社会经济制度 C、经济总量 D、经济效益 2、建设工程总造价最终不会形成下列哪项资产。() A、固定资产 B、流动资产 C、无形资产 D、递延资产 3、下列哪项关于利息的表述是错误的。() A、固定资产投资借款产生的利息全部计入建设项目总投资 B、建设期利息是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在建设期产生的各年利息之和 C、流动资金借款在第一年采用全年计息法

技术经济学第三版第四章答案

6 T静=4-1+∣-20∣/50=3.4(年) T动=4-1+∣-0.15∣/31.06=3.995(年) 8 、某项目初始投资8万元,在第1年末现金流入2万元,第2年末现金流入3万元, 第3、4年末的现金流入均为4万元。请计算该项目的净现值、净年值、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投资回收期?i0=10% 2344 0 1 2 3 4 8 9、在某一项目中,有两种机器可以选用,都能满足生产需要。机器A买价为10000元, 在第6年年末的残值为4000元,前3年的年运行费用为每年5000元,后3年为每年6000元。机器B买价为8000元,在第6年年末的残值为3000元,前3年的年运行费用为每年5500元,后3年为每年6500元。运行费用增加的原因是,维护修理工作量及效率上的损失随着机器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提高。试选择机器。i0=15% 9解: PC法 PCA = 10000+5000(P/A,15%,3)+6000(P/F,15%,4)+ 6000(P/F,15%,5)+ 6000(P/F,15%,6)-4000(P/F,15%,6) =28694(元) PCB=8000+5500(P/A,15%,3)+6500(P.F,15%,4)+ 6500(P.F,15%,5)+( 6500-3000)(P.F,15%,6) =27316(元) A V法 AC=PC(A/P,I,n) ACA = 28694(A/P,15%,6)=7581 AC B= 27316(A/P,15%,6)=7217 无论用何种方法比较,第二种机器的总费用少一些。

10.解: 分期付款方式,所付的费用现值: PC=2500+[(22000-2500)/5]*(P/A,10%,5)+8%(19500(P/A,10%,5)- 3900(A/G,10%,5)(P/A,10%,5)=21057>19000 即分期付款的费用比一次性支付所花费的现值多,因此,选用一次性支付方案。 10.解: 分期付款方式,所付的费用现值 [ (22000-2500)/5]=3900 PC=2500 +3900 (P/A,10%,5) +19500 x 8% (P/F,10%,1 )+15600 x 8% (P/F,10%,2)+11700 x 8% (P/F,10%,3)+ 7800 x 8% (P/F,10%,4)+3900 x 8% (P/F,10%,5)21057>19000 即分期付款的费用比一次性支付所花费的现值多,因此,选用一次性支付方案。 11.解: 用PC法 PC1=40000+32000(P/A,10%,4)-7000(P/F,10%,4) =136658.7 PC2=60000+26000(P/A,10%,4)-9000(P/F,10%,4) =136278.3 用AC法 AC1=40000(A/P,10%,4)+32000-7000(A/F,10%,4)=43110 AC2=60000(A/P,10%,4)+26000-90000 (A/F,10%,4) =42990 所以购买新机器划算。 18解:(1) NPVx= -65000+18000(P/A,10%,5)+12000(P/F,10%,5)=10685.2 NPV y= -58000+15000(P/A,10%,5)+10000(P/F,10%,5)=5071 NPVz= -93000+23000(P/A,10%,5)+15000(P/F,10%,5)=3501.9 在资金不限制的条件下, 3方案NPV均大于零,都可以选择 解:(2) 如果有资金的限制,则需要在充分使用资金的条件下,使它获得的净现值最大。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习题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 版)(吴添祖)习题答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工业技术经济学习题答案 傅家骥 完整版

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技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技术经济问题”,即从经济角度来研究技术问题。 狭义的技术经济学研究对象具体包括技术实践中的投入产出关系,技术的选择问题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与节约问题。 2.技术经济学是一门与技术经济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应用科学,因此,方法论是 技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方法体系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如唯物辩证法,是技术经济学的基本方法论;第二层次分为基本方法和专门方法;第三层次则是一些更具体的方法。基本方法是适用于解决技术经济问题的普遍方法,包括调查方法、预测方法、经济效益评价方法、不确定分析方法、方案制造方法、方案决策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专门方法是技术经济学某些特定领域或解决某个特定问题的方法,如可行性研究、资产评估、价值工程、投入产出法等。 3.技术经济分析的一般程序是指按照分析工作的时间先后依次安排的工作步 骤,包括确定分析目标、调查收集资料、设计备选方案、拟定评价指标、方案分析评价、确定最优方案、完善实施方案。 4.在现代社会生产中,技术与经济是同时存在的统一体,在任何生产过程的实 现中都不能彼此分离。经济是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它为技术发展指明方向、创造条件、提出任务;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是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节约物质资源最有力的手段。技术是手段,经济是实现技术的物质基础和目的,它们存在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社会整体之中。 5.技术经济学是研究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其实现 方法的科学,具有以下五个特点: 1)边缘性 2)应用性 3)预测性 4)综合性 5)数量性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1.在技术经济分析中,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以货币方式体现的现金流入 或现金流出成为现金流量。 2.固定资产值使用期限较长(一般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 再生产过程中为多个生产周期服务,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以折旧的方式把固定资产价值转移到产品。折旧是成本的组成部分,折旧期满时,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回收。流资金是项目投产前与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资金,它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课后答案

目录 目录 (1)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 (2) 习题答案 (2) 第一章导论 (2) 第二章技术创新 (2)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2) 第四章经济性评价基本方法 (7) 第五章不确定性与风险分析 (15) 第六章设备更新与租赁的经济分析 (16) 第七章价值工程 (19) 第八章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24) 第九章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36)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三版)吴添祖 习题答案 第一章导论 略 第二章技术创新 略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答: 资金利润率、利率。 2、答: 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答: 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

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答: 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5、答: 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0*8000-1500000*8000/10000-100000-60000-8000*220*(3%+5%) =560000-160000-140800 =25.92(元)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5.92(元)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应缴所得税 =259200-259200*33% =173664(元) =17.37(万元) 6、答: (1)P(F/P,i,5)+P=A(F/A,i,4)*(F/P,i,1)+A(P/A,i,5) => P= A(F/A,i,4)*(F/P,i,1)+ A(P/A,i,5)- P(F/P,i,5) (2)P(F/P,i,5)+ P= A(F/A,i,4)*(F/P,i,1)+ A(P/A,i,5)

工业技术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1.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 ①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基本,本书所讲);②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③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的科学。 2.技术经济学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实际出发,研究我国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中最活跃的因素)的规律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求如何建立和健全技术创新的机制,为制定有关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树立经济观点,建立经济意识,掌握经济分析和经济决策(经济分析为经济决策服务)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的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对于理工科大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3.学习技术经济学的必要性:未来的工程师和管理者必须做到 ①正确了解国家的经济、技术发展战略和有关政策(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前提);②要会作预测工作(对任何决策来说,预测都是关键问题,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化决策的重要工具);③要学会拟定多种替代方案并从中选择最优方案;④要善于把定性分析(传统、经验型决策)和定量分析(科学化)结合起来。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值计算 1.现金流量 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成为现金流量。投资、成本、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等经济量是构成经济系统现金流量的基本要素,也是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最重要的基础数据。 2.投资 狭义的投资是指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为实现某种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而预先垫支的资金。 总投资=建设投资+流动资金+(建设期的借款利息)+(投资方向调节税) ①建设投资 的构成 ) 存货—— ②流动资产 的构成短期投资 3.费用和成本 ①按经济用途和核算层次: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直接对材料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产品的人员的工资) 制造费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间接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福利费、折旧生产成本费、修理费等 销售费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费用,运输费、包装费、广告费、专设销售机构的人员工资 及福利费、折旧费等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其工资及福利、 折旧修理、差旅等 财务费用——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利息净支出、银行手续费等 ②按各费用要素的经济性质和表现形态(9种——技术经济分析常用): 外购材料(主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包装物、修理用备件和低值易耗品等);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修理费;其他费用。 ③费用和成本中的折旧与摊销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答案

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 习题答案 第二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1、下列哪些指标属于经济效果指标? 投资、资金利润率、销售收入、劳动生产率、利率、物资消耗定额 答:资金利润率、利率。 2、固定资产投资与流动成本投资的主要区别? 答:固定资产投资和流动资产都是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要素,二者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二者的区别在于:(1)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果形成劳动手段,对企业未来的生产有着决定性影响,而流动资产投资的结果是劳动对象,而且流动资产投资的数量其结构是由固定资产投资的规模及结构所决定的。(2)固定资产投资从项目动工上马到建成交付使用,常常要经历较长的时间。在这期间,只投入,不产出,投入的资金好像被冻结。而流动资产投资,一半时间较短,只要流动资产投资的规模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适应,产品适销对路,流动资产投资可很快收回。 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试举例说明 答: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都是投资决策过程中常用到的一些成本概念。 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企业购买原材料、设备、劳动力支付借款利息等;隐性成本是企业的自有资源,是实际上已投入,但形式上没有支付报酬的那部分成本,例如:某人利用自己的地产和建筑物开了一个企业,那么此人就放弃了向别的厂商出租土地和房子的租金收入,也放弃了受雇于别的企业而可赚得的工资,这就是隐性成本。 沉没成本:指过去已经支出而现在已经无法得到补偿的成本,对决策没有影响。例如:某企业一个月前以3300元/吨的购入价格钢材5000吨,而现在钢材价格已降为3000元/吨,则企业在决策是否出售这批钢材时,则不应受3300元/吨购入价格这一沉没成本的影响。 4、增值税、资源税、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什么? 答:增值税的征税对象是商品生产、流通和加工、修理修配等各种环节的增值额。 资源税的征税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开采应税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销售数量或自用数量。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对我境内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 5、企业1996年生产A产品1万件,生产成本150万件,当年销售8000件,销售单价200元每件,全年发生管理费用10万元,财务费用6万元,销售费用为销售收入的3%。若销售税金及附加相当于销售收入的5%,所得税率为33%,企业无其他收入,求该企业1996年的利润总额、税后利润是多少? 答:销售利润=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220*8000-1500000*8000/10000-100000-60000-8000*220*(3%+5%) =560000-160000-140800 =25.92(元) 利润总额=销售利润+投资净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工业技术经济学计算题

1.某厂今天存入银行500万元,预计在第2年末再存入500万元,在第8年末将提取1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其余准备在第10末一次取出2500万元,能否实现15%的利率? 解: 先画出现金流量图(略) 按15%的利率折换到现值点,得: 500500(,15%,2)1000(,15%,8)2500(,15%,10)P P P p F F F =--++ 5005000.756110000.326925000.2472=--?+?+? 66.85=>0 能实现15%的利率。 2. 某运输专业户花10万元购买了一台黄海牌客车,车的寿命10年,若期望收益率为20%, 问每年净收益是多少? 解: 先画出现金流量图(略) 10(,20%,10)100.23852A A P ==? 2.3852=(万元) 每年净收益为2.3852万元 3.某投资工程,第3年投产,生产期20年,投产后预测每年净收益144.225万元,若期 望收益率为15%,第2年投资300万元,试求第1年该投资多少万元? 解: 先画出现金流量图(略) 第三年投产,就是第二年末,三年年初 300(,15%,1)144.225(,15%,19)(,15%,1)P P P P T F A F =--+ 3000.8696144.225 6.1980.86960T =--?+??≥ 所以: 516.46T =(万元) 第1年该投资516.46万元 4.某公司拟购置一台新计算机,价值100000元,可付现款,也可先付25000元现款,其 余每年末付10000元,连付10年,如该公司可以用该项投资赚利8%,哪种方案更合适? 解: 先画出现金流量图(略) 2500010000(,8%,10)2500010000 6.7101P P A =+=+? 92101=(元)<100000(元) 第二种方式更合适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doc

第一章导论 1. 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请举例说明。 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 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 倍以上,极大的推是第一生产力(P2)。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 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 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 : 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 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 -- 落后—再开发(引进) -- 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 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 、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 2、技 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 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 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 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 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完整版)技术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技术经济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技术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的 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以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2, 经营成本:是为了分析的需要从产品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是在一定期间内由于生产和销售产品及提供劳务而实际发生的现金支出。 3, 固定成本:指在一定产量变动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 4, 变动成本:指总成本中随产量变动而变动的费用。它与产量成正比。 5, 资金时间价值: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从投资者的角度看,资产的增值特性使资金具有时间价值,从消费者的角度看, 资金时间价值体现为对放弃现期消费的损失所应给予的必要补偿。 6, 投资回收期:指投资回收的期限,也就是用投资方案所产生的净现金收入回收初始全部投资所需的时间。 7, 内部收益率:就是净现值为零时的折现率,也是最大收益率。 8, 净现值率:是项目净现值与项目投资总量现值之比,是一种效率型指标。 9, 盈亏平衡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产品产量、成本和盈利之间的关系,找出方案盈利和亏损 在产量、单价、成本等方面的临界点,以判断不确定性因数对方案经 济效果的影响程度,说明方案实施的风险大小的分析方法。 10,敏感性分析法:是分析各种不确定因数变化一定幅度时,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的方法。 11,可行性研究:是以市场为前提,以技术为手段,以经济效益为最终目标,对拟建的投资项目,在投资前期全面、系统地论证其必要性、可能性、有效性和合理性, 做出对项目可行或不可行的评价。 12,资金成本:是企业为筹措和使用资金而付出的代价。包括筹资过程中发生的筹资费用,使用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利息。 13,价值工程:是指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 的创造性活动。 14,有形损耗:设备在正常使用下,受到摩擦、冲击、振动、或疲劳,是设备的实体受到损伤,这种损耗称为第一种损耗;设备在闲置中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产生锈蚀, 或由于缺乏必要的保护、保养而自然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物质损耗, 这种损耗称为第二种损耗。 15,无形损耗:是指由于科学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其他经济性原因而造成的机器设备的非实体性损耗。 16,设备自然寿命:又称物质寿命。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直到因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物质损耗而不能继续使用、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17,设备技术寿命:又称有效寿命。是指设备在市场上维持其价值的时期。 18,设备经济寿命: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称为设备的经济寿命。 19,“成果与消耗之比”、“产出与投入之比”称为经济效果,经济效果中取得的有效劳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称为经济效益。 选择 1,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2, 净现值NPV ≥ 0时方案经济合理;NPV < 0时方案不可行。

工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要点

工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要点 第二章现金流量构成与资金等额计算 第一节现金流量的构成 一、总投资:建设投资、生产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固定资产方 向调节税。 二、项目建设投资最终形成了相应的规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 三、经营成本:经营成本是为经济分析方便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 分费用。 经营成本=成本费用—折旧与摊销费—借款利息支出 第二节资金等值计算 一、复利计算的本利和公式:Fn=P(1+i)^n 二、名义利率:名义利率等于没一个计息周期的利率与每年的计息周期数的 乘积。(注:若按单利计息,则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是一致的,但是以复利计息则不等。) 三、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换算公式:i=(1+i/m)^m 四、资金的等额值的概念:是指在考虑时间因素的情况下,不同时间点发生 的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可能具有相等价值。 五、四中典型的等值形式及例题2—1 P36. 六、折现(贴现)、现值、终值:利用等值的概念,可以把在一个时间点发生 的资金金额换算成另一时间点的等值金额,这一过程叫做资金的等值计算。 把将来某一时间点的资金金额换算成现在时点的等值金额称为“折现”或“贴现”。将来时间点上的资金折现后的资金金额称为“现值”。与现值等价的将来某时点的资金金额为“终值”或“将来值”。 七、六个常用的资金等值公式。P44. 第三章经济效果评价方法 第一节经济效果评价指标 一、静态评价指标 投资回收期实用公式:Tp=(T-1)+第(T-1)年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注:其中T为项目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份) 设基准利率为Tb,则:Tp小于等于Tb ,项目可以考虑接受,否则,反之。 二、动态评价指标 1、净现值(NPV):只考察项目寿命周期内每年发生的现金流量,按一定的 折现率将各年净现金流量折现到某一时间点(通常是期初)的现金累加值。 2、净现值指数(NPVI):若NPVI大于等于零则项目应予以接受,否则,反 之。 3、净现值函数曲线:P58 曲线特点:(1)统一现金流量的净现值随折现率 的增加而减小。故基准折现率io定的越高。能被接受的方案越少。(2)在某一个i值上,曲线与横坐标相交,表示该折现率下的NPV=0. 4、在对投资额不等的备选方案进行比选时,应采用净现值(NPV)最大准则。 5、注:在进行多方案比选时,以NPVI为最大为准则,有利于投资规模偏小

工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重要资料

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简答题: 1、在技术经济学中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什么? 1)技术进步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 2)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和归宿,经济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3)总的来说,技术与经济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关系。 2、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研究技术实践的经济效果,寻求提高经济效果的途径和方法。 2)研究技术和经济的相互关系,探讨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径。 3)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进而获得经济增长。 3、技术经济学的特点是什么? 技术经济学是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相互交叉形成的一门综合性新兴学科。技术经济学用经济的观点对各种技术方案、技术政策和技术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计算、评价和比较,寻找经济和技术的最佳结合点,为制定和选择技术上先进、适宜,经济上合理、合算的最优方案服务。它所研究的并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的社会经济效果。 第二章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一)名词解释: 1、现金流量:把各个时间点上实际发生的这种资金流出或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 2、固定资产:使用期限较长(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来物质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机械设备等) 3、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能为企业提供某些权利或利益但不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 4、递延资产:集中发生但在会计核算中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因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费用(如: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资出) 5、费用:泛指企业在圣餐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 6、成本:通常指企业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总费用分为:直接费用、制造费用(间接费用)、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直接材料费用、直接工资和其他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指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等等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是指销售商品过程中产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是指企业行政部门为管理和组织经营活动发生的各项费用 财务费用:是指企业在筹集资金等财务活动中发生的费用 7、流动资金:流动资金指在工业项目投产前预先垫付,在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用于购置劳动对象和支付职工劳动报酬及其他生产周转费用的资金。 8、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9、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在周转使用过程中由于时间因素而形成的价值差额。 10、折现:把将来某一时点上的资金换算成与现在时点相等值的金额的换算过程。 11、经营成本:是指项目总成本费用扣除固定资产、折旧费、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和利息支出后的全部费用,简单的说就是为经济分析方便从总成本费用中分离出来的一部分费用。

技术经济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归纳

技术: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中,按照科学原理及一定的经验需要和社会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用以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和技巧。 大经济:视经济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大系统,系统内各生产力要素协调组合、人流、物流、信息流有序运行,形成经济与科技、社会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与体制。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的产品好劳务数量的增加,或人口平均的实际产出的增加,通常以国民生产总值GNP、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收入NI以及它们的人均数值来衡量。 经济效益:指有用成果与劳动耗费的比较 经济发展:指经济增长中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和政治体制的改革。(不仅是产出的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条件的变化,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物质福利的增进等) 资金(资本)增值:在社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进程中资金随时间的变化,其价值会增加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增值的数额大小,即不同时间发生的等额资金在价值上的差别 现金流量(CF):把不同时间上发生的资金流出和资金流入称为现金流量 现值(P):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起点的现金流量,也叫本金 终值或将来值、未来值(F):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终点的现金流量 等额序列值或等额年金(A): 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序列各计算期末并且金额大小相等的现金流量序列 折现率(i):也叫利息 有效利率、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有效利率(i’)它是指资金在计息周期所发生的实际利率 (年)名义利率(r)它是指计息期的有效利率乘以一年中计息的次数。以年为单位 (年)实际利率(i)它是指以计息周期利率为基数,在利率周期(1年)内的复利有效利率 宏观层面的技术评价:即通过综合检查评估技术的正效果、负效果和潜在影响,将技术控制在社会所希望的方向 技术选择:是决策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目标,以经济评价的结论为依据对多种技术路线,技术方针、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进行比较选优的过程 经济评价:是通过计算评价对象的一系列经济指标来判断评价对象的优劣,经济评价的核心内容是经济效益的评价 净现值:是指方案在寿命周期内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按期望达到的收益率折算到建设初期的现值之和现值成本法:是指将方案寿命周期内的成本费用折现并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对比分析的方法 投资曾额净现值:指两个投资不同的方案在寿命周期内,净现金流量的增量按期望收益率计算的累计净现值的大小来评判方案经济效益的大小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 净年值:指方案在寿命周期内收入的等额年值与支出的等额年值之差 收益率法:是以经济收益为目标,通过计算相对指标对方案的优劣进行分析评价,从而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类经济评价方法 社会评价:是分析拟建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和当地社会条件对项目的适应性和可接受程度,评价项目的社会可行性。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且绝不侵犯国家主权的发展。绿色GNP(GGNP)被界定为:在不减少现有资本水平的前提下所必需保证的收入水平。 项目总投资:是建设项目总投资的简称,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借款利息和铺底流动资金(一般按全额流动资金的30%计算)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考察项目的效益和费用,用货物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经济参数,分析计算项目对国民经济的净贡献,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技术经济学概论习题答案

导论第一章 请举例说明。1.为什么说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例如工业革命使生产是第一生产力(P2答:发展经济必须依靠一定的技术,科学技术 效率提高到手工劳动的100倍以上,极大的推动了经济的高涨。 2、什么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研究的任务主要是什么? 答:技术经济学是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技术领域经济问题和经济规律,研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研究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寻找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以求的科学。(P3)技术经济学是在技术领域内,应用理论经济学基本原理,研究经济问题,经济规律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寻求技术与经济最佳组合,资源最佳配置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 主要任务:一、研究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寻找具有最佳经济效果的方案;二、研究技术与经济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三、研究技术创新,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企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增长。 3、企业在技术选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答:一、技术选择要视经济实力而行(P5),不能脱离实际,不能好高骛远。因为不切实际的技术路线不但无法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还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二、处理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时,发展是中心问题。要创造条件去争取发展速度。因为选择技术路线时如果没有超前意识就可能走入开发(引进)--落后—再开发(引进)--再落后的死胡同,永远摆脱不了落后。 4.为什么工程技术人员要学习一些技术经济学的基本知识? 答(P9)因为工程师具有三大使命:技术使命、经济使命和社会使命。而技术经济学有三个主要研究任务: 1、技术创新,可以创造具有潜在超额利润的技术方案,帮助工程师完成技术使命; 2、技术方案的经济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最佳性价比,帮助工程师完成经济使命; 3、技术方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可以确保技术方案的生态、社会效益,确保工程师完成社会使命。第二章技术创新 1、什么是创新?熊彼得提出的创新有几种分类?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种类:①、生产新的产品;②引入新的生产方式,新的工艺过程;③开辟新的市场;④开拓并利用新的原料获半制成品的供应来源;⑤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法。. 第三章经济性评价基本要素 3、什么是机会成本、经济成本、沉没成本?试举例说明 ①机会成本:指由于将有限资源使用于某种特定的用途而放弃的其他各种用途的最高收益,并非实际发生的成本,而是由于方案决策时所产生的观念上的成本,对决策非常重要。例如:某企业有一台多用机床,将其出租则获得7000元的年净收益,自用则获得6000元的年净收益。若采用出租方案,则机会成本为自用方案的年净收益6000元;若采用自用方案,则机会成本为出租方案的年净收益7000元。 ②经济成本:是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显性成本是企业所发生的看得见的实际成本,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