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现代“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现代“公地悲剧”的经济学解释

作者:邓大才浏览次数:1372发布时间:2008-11-23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2003年卷

1968年,美国学者G?哈丁发表了一篇题为《公地的悲剧》一本专著,他在书中描叙,中世纪英格兰宣布公共牧地为一般公众自由使用,是导致公地毁损悲剧的根本原因,即“公地悲剧”。如果一个牧民在他的畜牧群中增加一头牲畜,在公地上放牧,他所得到的全部直接利益要减去由于公地必须负担多一个牲口所造成整个放牧质量的损失。但是这个牧民不会感到这种损失,因为这一项负担被使用公地的每一个牧民分担了。同此他受到极大的鼓励一再增加牲畜,公地上的其他牧民也效仿。结果公地由于过度放牧、缺乏保护和水土流失而毁损。

科斯教授在其《社会问题成本》的著名论文也以“公地悲剧”来分析交易费用问题。他认为,如果一块土地产权不清晰或者说产权公有,所有人都有权利在公地上放牧。在这种情况下,放牧的收益归自己,放牧的成本则由大家共同分摊。在这种成本收益分摊机制下,大家都会倾向于多放牧,多获得收益,长此以往,最终会损害草地,使所有的人都受损失。

G?哈丁《公地的悲剧》和科斯教授的“公地悲剧”异曲同工,公共物品在产权不清晰的条件下必然导致滥用而毁损。在G?哈丁《公地的悲剧》和科斯定理诞生几十年以后,我国仍然还上演着一幕真实的“公地悲剧”。笔者将G?哈丁《公地的悲剧》和科斯教授的“公地悲剧”称之为传统的“公地悲剧”,将我国目前正在上演的农村土地及其财富的流失称之为现代版“公地悲剧”。本文旨在对我国现代“公地悲剧”产生的原因、根源进行深入的解释,并提出导向性的矫治意见。

一、何谓现代版“公地悲剧”

所谓现代版“公地悲剧”,就是在农村地权公有(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在农民没有土地财产权的前提下,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利用自己垄断土地供给的权力,勾结集体组织和土地开发商对农村土地征用收益肆意侵犯,而导致农地大量流失,农民蒙受巨大损失的现象。G?哈丁《公地的悲剧》和科斯教授笔下的“公地悲剧”是无主土地上过度放牧而获取生产收益,而现代版“公地悲剧”则是在公有土地(明确为一定区域内的农民共有)上赤裸裸的掠夺土地交易本身的收益,即低价强制征用,掠夺土地本身的收益。对公地的滥征滥用,最终导致了集体所有的土地大量被征用,闲置、浪费和毁损,耕地危机、粮食危机隐隐而现,国家、集体、农民的收益大量流失,失地失业农民大量涌现。现代“公地悲剧”归纳起来具有以下“现代性”特点:

1、从主体来说

政府与民争地。地方政府超越职权,无限使用对土地的“征用”权,乱征滥征,多征少补,损害农民的利益。地方政府征地的目标有三个:一是把宝贵的耕地资源作为地方“原始积累”源泉。二是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收支矛盾。三是低成本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国土资源部对京珠、京福高速等12个国家重点项目进行调查,发现征地补偿安置费用一般只占工程总投资的3%~5%,最低的竟只占0.8%,最高也只占12.2%。相反,政府在征地过程中通过收取各种税费收获颇丰——据对上海、杭州、合肥、哈尔

滨、南宁等城市调查,政府各种税费占项目用地成本的60%以上,而征地补偿安置费只占30%~40%。

开发商与民抢地。开发商通过政府征用土地修建市场、商住楼、写字楼等。虽然开发商征地要通过政府,但是需求主体还是开发商,没有开发商,政府对土地的需求便成了无源之水。归根结底还是开发商在起作用。开发商也是与民争地的主体。开发商以2、3万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将土地有偿征用过来,然后通过一定的投资,完成“三通一平”、或者“五通一平”工程,再出让,价格就要翻几番,获取其中的暴利。沿海地区大约要翻10番,内地大约要翻5、6番。本应属于农民和国家的收益,就通过低价征用,巨大利差流入了开发商的腰包,而成本却由农民和国家承担了。中国富豪榜上的大多数地产富翁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2、从方式来看

政府明占。政府明占主要包括二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地方政府通过所谓的正当程序,如土地征用程序公开占用农民的土地,只给农民和村集体极少的补偿,有些地方农民所得的补偿还难以到位。二是打着公共需要旗号的征用。县级以上政府征地主要是打着公共利益的幌子。因为征地是为了公共需要,所以征用补偿费用较低。然后政府将征用的土地适当整理,再出让给开发商,赚取交易差价。

其他主体暗抢。其他主体暗抢意指这些主体并不是直接与农民直接打交道,而是通过说服或者贿赂相关政府官员,通过正当程序来达到自己征地的目的。以这种方式征地的成本较低,农民所得的补偿费也很低。征地和用地的差价收益归开发商所有(扣除部分游说、贿赂成本)。

3、从争地的目的来看

现代版“公地悲剧”的目的主要有二种:

公共需要与民争地。公共需要就是为了推进公共设施的建设,如公路、水利、铁道、城市设施等而向农民征地。这种征地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公共需要征地虽然存在“争”的问题,但是不得已而为之,是发展的需要。为公共利益而征地在发达国家都曾经有过。这种征地的目的不用怀疑,但是交易过程存在掠夺农民的问题。

私人需要与民争地。私人需要是指为了私人的目标而征地,如为了修建私人厂房、修建私人住宅、为了开发商住楼和写字楼,等等。为这些目的而征地也是与农民争地。我国目前主要是开发商与民争地。特别是各地为了发展经济,想尽一切办法招商引资。对私人需要的用地也通过所谓公共需要的形式征地,政府和私人共同完成了掠夺农民的程序。

4、现代“公地悲剧”与传统公地“公地悲剧”的区别

现代版“公地悲剧”与G?哈丁和科斯的“公地悲剧”的既有区别,也有相同点。相同点是都是为了实现少数人的收益最大化,而成本都是由大多数人承担,公地都受到损害,危害极大。区别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主体不同。G?哈丁和科斯的“公地悲剧”的主体是牧民,是土地直接受益者,而我国现代“公地悲剧”的主体却是政府、集体和开发商,这些主体与农村土地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二是方式不同。现代版“公地悲剧”与科斯的“公地悲剧”目的相同,都是理性“经济人”获取最大化收益的行为,前提也

是土地产权不清晰。但是方式不同,前者是通过消灭公地的方式进行,后者是通过过度的使用公地而毁坏公地。三是手段不同。现代“公地悲剧”是通过政府权力强制征用农地,而传统“公地悲剧”则是非强制使用公地资源。

5、现代“公地悲剧”形成发展过程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财政压力,政府开始通过土地谋求发展和解决财政问题,“公地悲剧”开始出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除了沿海地区以外,其他地区的土地征用都处在比较理性的程度。九十年代以后形势逆转,沿海的改革开放政策推广到全国,各地掀起了一场征地狂潮,征地竞赛,“公地悲剧”达到了顶峰。主要有三个阶段:一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各地兴起了建设开发区热,掀起了九十年代的第一次征地狂潮。二是1994年左右兴起的房地产热,各地掀起了第二次征地狂潮。三是1996年以来兴起的经营城市热潮,各地打着经营城市幌子滥征乱占耕地,掀起了第三次征地狂潮。这一次征地狂潮持续到2003年国务院清理整顿时止。

二、现代“公地悲剧”的“现代性”危害

按照“公地悲剧”的成本收益分析,“公地悲剧”产生的收益只是少数人短暂性的获取,不能持久,而成本则由大部分的人长期承担。理想制度设计家、名著《乌托邦》作者托马斯?莫尔,把英国圈地狂潮比喻作“羊吃人”罪孽。我国的农村的“公地悲剧”可以说是“城吃人”、“房吃人”、“人吃人”的“悲剧”。我国现代“公地悲剧”除了经济性、生态性的危害外,还导致了不少社会性、政治性的危害。

1、土地流失严重,人地矛盾加剧。改革开放以来的征地狂潮加剧了农地流失速度。1992年至1997年耕地平均每年减少410万亩,1996-2000年全国因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毁损等共减少耕地5161万亩,其中大部分是建设占用,耕地安全已经亮起了“红灯”。土地急剧流失加剧了人地矛盾,一是人均耕地面积剧减。2000年全国耕地实际保有量仅为19.24亿亩,人均耕地不足1.59亩,14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不足1亩,其中有6个省区的人均耕地低于0.5亩,全国有20%(463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有30%(666个)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二是形成了大批“失地农民群体”。据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是征用农民的耕地。70%就意味着至少有2276万亩耕地由原来的集体所有变成了国家所有,由农民的生存保障土地变成了非农用地。一般每征用一亩地,就伴随着1.5个农民失业,1987年到2001年失地农民就超过了3400多万人。这是依法审批的占用数,不包括突破指标、违法征地和一些乡村擅自卖地。资料表明,违法占地数量占一般占用地总量的20%—30%,有的地方多达80%。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0年至2030年的30年间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这意味着失地农民的队伍还将继续庞大,到2030年失地农民将达到1.1亿人,其中将有5000万以上的农民处于既失地又失业的状态,从动态来看,这一数字最高可达8000万人。失地农民找不到新的就业门路,就陷入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的困境。三是土地资源闲置和浪费。许多地方“圈而不开”,进行土地投机。一些开发商不顾实际开发能力,狂“吸”土地。国土部门对1999年以来76个新建园区的统计表明,已开发面积仅占规

划总面积的13.51%, 2002年国土部门对上海等12个城市的调查显示,城市建成区内空闲地占建成区面积的17%以上。土地闲置现象十分严重,造成农村社会资源极大浪费。

2、农村财富和农民收益流失严重。现代“公地悲剧”的第二个危害就是农村财富和农民收益流失。《土地管理法》规定,征地补偿费用必须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前两项的补偿标准分别为该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和4-6倍,两项之和,低限是10倍,高限是16倍,特殊情况最高可以达到30倍。按东部地区平均每亩耕地年产值800元计算,每亩补偿费只有8000—12800元,相当于普通公务员一年多的工资。按照法律规定,第一项是给集体经济组织的,第二项是给安置单位的,农民个人只能得到其中的第三项,即土地附着物和青苗补助费,少得可怜。湖北襄荆高速公路荆州段给农民的安置补助费是每亩500元,仅为法定最低标准4800元的10.4%。这笔补偿费到农民手中之前已被截掉了45%。有的地方经过层层克扣之后,给农民的征地补偿费仅为土地出让收入的2.7%。浙江省上虞市2000年土地出让收入为2.19亿元,可付给农民的征地补偿费仅为可怜的591万元,占2.7%。据土地部门所公布的数字,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低价征地,农村所蒙受的损失超过了2万亿,目前每年农村土地收益流失近100亿元。

3、诱发了城市外延扩张。一般而言,城区外延规模的扩大,要以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一定时期的潜在需要为依托。在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前提下,城市的规模有一个极限,当达到了这个极限,再扩张城市规模就会出现发展的边际递减效应。但是以地生财、以地扩城的城市发展战略就是逆规律而行,导致城市外延扩张和房产泡沫。因为城市建设的资金来源于土地批租,为批租土地而扩张城市,城市的发展是外部因素推动的,而不是城市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城市扩张,缺乏经济支撑力。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一方面,大手笔搞开发区。如城市周边的开发动辄十几、二十几平方公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开发区3837家,平均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有100多家,仅浙江一省就有各类园区和开发区800多个。一些省会城市或稍大一些的城市,其开发区数量常常多达五、六个。全国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全国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只用几年之间就超过了所有城镇建成区的总面积。另一方面,低成本开发新城区。由于老城区土地大改造拆迁成本高,地方政府往往热衷于征用耕地,实施外延发展的城市扩张战略。外延扩张性的城市发展路子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危害较大。一是城市管理成本。随着城市扩张,管理范围加大,难度加大,成本将会以几何级数字增加;二是城市投资成本。城市扩大以后,各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跟上,也必须增加投入。三是安置成本。城市扩张以后,安置当地居民的成本。四是城市扩张后,投资和土地的机会成本大大增加。

4、潜伏着房产危机和金融危机。政府低价征用农地,以地扩城,还会引发房产泡沫。政府以地生财会内生一种激励机制,即多批地,经济快增长。这就会引发诸多问题:一是抬高地产房产价格,使房产地产的价格偏离价值,虚拟价格超过实际价格,出现地产泡沫。二是形成房产泡沫。开发商低价获取土地,然后以地为抵押套取银行资金,用套取的资金进行下一轮土地的运作,如此循环,直至资金链条难以为继。非理性的“圈地潮”不可避免地将银行拖下水,引发金融危机。2003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1.9万亿

元,同比增长31%,房地产开发投资3817亿元,增长34%。房地产投资明显高于其他固定资产投资,有过热苗头。截至2003年4月,房地产贷款余额达到1.8357万亿元,占商业银行各项贷款余额的17.6%,其中有4000亿元深陷在房地产项目中,是一颗名符其实的“定时炸弹”。一旦房地产商的融资能力接济不上,或者政府对市场的判断出现偏差,或是房市发生波动,房产泡沫就会转为金融危机,甚至出现整体性的经济危机。

5、腐败行为盛行,财富极度集中。在土地征用和出让过程中,权钱交易极为普遍。因为土地征用与出让利润巨大,政府及其经办官员权力过大且缺乏必要的监督,开发商为了得到其中巨额收益,想尽千方百计贿赂政府官员。不少政府官员为了自己谋利,也竞相征用土地,以获取开发商的好处,或者直接与开发商合谋获取农地低价征用的巨额利润。翻看近年来有关贪官的报道,几乎每个贪官都与土地开发中的腐败有关,成克杰、胡长清、慕绥新、马向东等等。其中,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广东省原副省长于飞,他利用职权为其女儿在香港注册的皮包公司批地3500亩,一转手便狂赚2800万元人民币。《福布斯》双周刊里列出的2002年中国前10名首富中,7人是纯粹的房地产大亨。征地过程中的腐败行为屡见不鲜,而且导致了财富极度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6、影响了党和政府与群众的关系。各地因低价征地而激发的群体事件时有发生,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更严重的是影响了党和政府在农民中的形象。按照政治和经济理论,政府应该是保护大多数人的利益,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但是在征地过程中,却表现得与此相反,政府带头或者帮助其他主体剥夺农村和农民的利益。据《南风窗》报道,河北省新乐市,一名副市长和公安局一名副局长坐镇指挥,出动20余辆警车和上百名警力强行征地,与同常店村1000名村民发生冲突。国土资源部提供这样令人心惊的数字:2002年上半年群众反映征地纠纷、违法占地问题,占信访接待部门受理总量的73%;其中40%的上访人诉说的是征地纠纷问题,这里面又有87%反映的是征地补偿安置问题。国家信访局去年受理土地征用的初信初访4116件,大部分聚焦在失地失业问题上。从地区分布看,浙、苏、闽、鲁、粤五省占41%。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政府协议未签就敢推地毁苗,农民土地被征用,应得的“青苗补偿费”却未如数拿到手。

三、现代“公地悲剧”的根源

现代“公地悲剧”与G?哈丁、科斯所描叙的“公地悲剧”有类似的原因,如农地产权的公有性,也有我国独特政治社会制度因素,土地控制权政府所有,政府权力过大,社会转型期制度不健全,等等。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地集体所有的“公共性”

我国宪法第十条规定“农村集体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崇山峻岭,也属于集体所有”。《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中都规定,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包括乡、村、组三个集体。集体所有也就是集体成员共同所有。集体共同所有的土地具有“公共性质”,表现在二个方面:所有权的“公共性”。从表面上看,农地所有权主体非常清楚,属于农地集体,属于集体就是属于集体内的所有的农民共同所有。农地所有权具有“公共性”,用G?哈丁、科斯的话说,农村集体的土地就是“公地”。公地无法具体化为每一人成员的土地。虽然对于集体这个整体来讲,产权比较清晰,但是对于集体成员来说,却是不清晰的。产

权不清晰,就没有人有积极性关心、保护土地,更多的则是“搭便车”。用莫里斯教授的话说,关心和保护土地的收益和成本不对称,或者说关心和保护土地的“激励不相容”,保护土地的收益为所有集体成员分摊,而保护成本则由农民个人承担。在这种产权制度下,每一个农民都没有关心和保护土地的积极性,都想搭别人关心和保护土地的“便车”。

控制权的“公共性”。从集体来看,农地集体所有,集体只拥有了土地的发包权和土地的调整权力,农村土地承包法实施后,集体连暂时性的土地调整权利都没有了。从农民来看,集体中的每一个农民,只拥有承包期内使用土地的权利。土地其他的权利在哪里呢?农村土地的最终处置权或者说控制权则为省级政府和中央政府。实质上,乡村集体只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与控制权,而实质所有权或者实质上的处置权则在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中央、省级政府的最终控制权、处置权则被其他层级政府共同分享,县、市级政府也有部分的干预、控制土地的权利。从农村土地管理纵向层次的控制权、处置权的分配看,农村土地的控制权和处置权也具有“公共性”,为组、村、乡、县、市、省和中央共同所有。

虽然土地的控制权、处置权或者说所有权分配给了农民、集体和各级政府,但是只有中央政府和农民为土地损失和减少承担成本。中央政府承担社会稳定、失地农民保障和粮食安全成本。这些成本大多都是一种远期的间接成本。而耕种土地的农民则承担既承担短期成本,也承担长期成本,对于失地农民而言,是一种即时的直接成本,即失去就业生存保障的手段。在土地所有权和控制权“公共性”的制度安排下,除了农民和中央政府外,在地权分配的相关主体中,只有中央政府和农民有保护农地的积极性,其他的主体都有多征用土地的内在激励机制。地权的公共性就为现代“公地悲剧”提供了可能。

2、政府权力的“无限性”

政府是一个“可爱的坏孩子”,社会经济生活没有政府公共权力的保护不行,但是政府公共权力过大也不行,权力过大会导致政府失灵,会导致政府侵犯公民的权利。我国农村土地之所以会出现“公地悲剧”,与政府权力过大且与市场权利界定不清有很大的关系。

政府权力与市场权力界定不清。土地是一种生产要素,是市场调节的范畴,但是土地又是一种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存保障的保障资源,政府也有调控的空间。在土地管理中,必须将政府权力和市场调节结合起来,发挥二者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在农村土地的管理和征用方面,排斥市场,拒绝市场,习惯使用政府权力,相信运用行政手段,认为只有行政手段,才能够保护农村土地。因此政府在土地管理和供给方面的权力特别大,是土地唯一的调控者和供给者。这种管理和供给方式无法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正确的价格,合理引导需求,合理补偿农民和集体组织的损失。如果土地供给价格任由市场调节,则市场均衡价格就会在P1,需求量是SR1,但是政府统一征用后垄断批租或者划拨,人为干预土地形成价格(p0),低于均衡价格(p1)。过低的土地价格刺激土地需求,进一步抬高了实际的土地均衡价格(在缺少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土地实际均衡价格为P2),需求量达到了SR2。在此状态下,政府又会强化土地批租权,避免土地被滥占乱用。而强化政府的管理监督权,会进一步加剧低价下的供求矛盾。土地需求主体更加

有积极性想方设法通过游说或者贿赂政府官员取得低价供给的土地,从而使土地管理权力与资本结合,加剧农村土地的流失。

S

P2 R2

P1 R1 D2

P R D1

D

O

S

(图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需求,P为价格)

各级政府管理土地的权利界定不清。前面已经分析,中央政府是土地最终所有权主体、最终控制权主体和处置权主体,乡村组是名义上的所有权主体,省市县为终级所有权、控制权、处置权主体的代理者,代理行使土地所有权、控制权、处置权。这么复杂的关系就使本身没有界定清晰的各级政府之间的管理权利和责任更加复杂。按照土地管理法,10亩以上的土地征用由中央政府审批,10亩以下的土地征用由省级政府审批。实际上地方政府完全将10亩以上的土地化整为零由省级政府审批。按照法律规定,市县没有审批权,但是许多土地征用都是由市县审批。而且乡村也擅自批准或者出售土地。各级政府之间管理权限不清与土地所有权、控制权、处置权划分不清有很大的有关系。这种混乱的土地产权结构、管理结构和征用体制,使只享受即期收益,不承担远期成本和责任的地方政府有强烈的积极性以地生财、以地扩城、以地谋私。在中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实质也代表不同的利益主体,地方政府不免以局部利益作为行动的出发点,中央的政策不免受地方利益的影响,也就导致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问题。这也是引发现代“公地悲剧”的重要原因。

政府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权利界定不清。土地管理法规定,土地由各级人民政府管理,具体来说就由各级土地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农用土地征用由省政府和中央政府审批。政府是由各个部门组成的,各个部门之间的权利划分影响到土地的管理效率和效果。按理讲,真正代表政府供地的只有各级国土部门。可是目前代表政府征用土地、供应土地的单位太多,如征地办、拆迁办、房改办;国土资源局、房管局、规划局、建设局;土地管理委员会、建设委员会、城市改造委员会等,管理极为混乱。北京市可以管理、处置土地收益的部门机构有10多个。问题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政府本身与下属土地管理部门之间的权利划分问题,政府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有时会越俎代疱,替代土地管理部门决策,或者绕过土地管理部门处理土地征用和管理问题。二是土地部门、规划部门、建设部门之间的权利界定不清。土地管理的一般性程序是,首先由计划管理部门根据项目立项批地,再由规划部门提供规划选址意见,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报当地政府

批准,而后方可按规定程序取得土地使用权。从中可以看出,供地权实际上掌握在计划部门和规划部门,土地管理部门反而边缘化了。开发商或者政府就利用计划部门、规划部门,先立项,再规划,先建设然后再审批,或者再征用,造成既成事实,逼迫土地管理部门就范。政府内部审批权限和管理权限的问题也导致了农村土地管理失控。

各届政府管理土地的权利界定不清。我国政府实行任期制,县级以上政府五年一届,乡级政府三年一届。任期制是推进民主政治的关键制度。但是我国政府和官员任期制并没有解决好各届政府之间的权利和责任分配问题。在土地管理和征用方面,往往形成了上届政府超越任期决策,将未来规划的土地用在现在,将未来的土地收益集中在本届政府使用。如果每一届政府都将下一届政府的决策权、收益权在本届使用,就使土地使用规划成为一纸空文,利用土地规划有节制地利用土地的设想就会落空,加剧农村土地和财富的流失。事实也是如此,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到2010年,共安排非农建设用地2950万亩,但是2000年前,已经占用了1106万亩。据了解,我国目前沿海14个省市的实际占用耕地都突破了规划指标,其中有的城市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在2001年已基本用完。

3、收益和成本分配的不对称性

收益和成本、权利和责任分配的不对称性也是导致农村土地流失的重要原因。

对中央政府来说,中央政府是土地终极所有者和最终控制者,对土地负有最终的责任,对失地农民负有保护责任,对耕地减少及粮食安全负有责任,要承担一定的失地成本,特别是要承担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确保失地农民的稳定费用等,但是对于低价土地征用,中央政府又不直接受益(但仍然有经济增长的间接收益),从理论上讲,中央政府有保护农村土地的内在激励。但是由于目前基层政府比较困难,矛盾很大,正常运转和保障稳定经费需求大,而中央政府又没有更多的能力给基层政府更多的转移支付。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一方面,中央政府有保护耕地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中央政府有确保基层稳定的责任。而且中央政府所承受土地流失的成本不是眼前的。在成本收益不对称和成本分摊由未来承担的条件下,中央政府也会有意无意的默许地方政府的以地生财的行为,使农村土地处于失控的状态。

对地方政府来说,从整个卖地过程看,卖地的收益和成本在不同任期之间的分布是不平衡的。地方政府往往会利用届期来谋求本届收益最大化。在本届任期多征地、多卖地,多增加财政收入,卖地收益基本上留在本届任期,而成本,特别是土地卖出之后开发的配套投入、乃至提供一些征地的补偿费等则由下届政府承担。这种制度安排刺激地方政府多征地、多卖地。政府及其官员是理性的,不会只为上届政府买单,也要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争取收益最大化,要争取最大化收益就有沿袭上届政府的作法,多征地,向后转移卖地的配套成本。每一届政府都如此行为,农村土地岂不失控,“公地悲剧”岂能不发生。

对开发商来来说,由于土地采取划拨或者垄断批租的形式供给,其价格远远低于市场均衡价格。开发商只要拿到政府的批文,转手就能够获取巨额的土地差价,开发商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征地补偿费和贿赂游说成本,大量的成本则由中央政府远期承担和农民即期直接承担了。在巨额利润的刺激下,开发商铤而走险贿赂政府官员,实现了部分官

员和开发商的“双赢”,而农民和中央政府则是“双输”。但是农民和政府都是一个整体概念,而开发商和被贿赂的地方政府官员则是具体的人,同样由于成本收益分配不对称,作为整体的农民和中央政府没有保护土地的积极性,而作为个体的开发商和管理官员则具有强烈的征地积极性。官商结合,权钱交易,弱势的农民和高高在上的终极控制者岂能够对付得了无处不在的土地谋利者,农村土地岂能保全。

对农民来说,虽然农民承担土地损失的短期直接成本,但是由于关心和保护土地的成本和收益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保护土地的收益要在每一个农民中分配,而支付保护成本则必须由单个的农民来支付,如果通过谈判,让每一个农民平均支付成本,交易费用太大,根本不可能搭成一致意见。所以依靠农民保护土地、监督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因交易成本太高,难以实现。对于被征地的农民来说,虽然成本和收益分配对称,但是与政府博弈,地位和势力极不对称,风险太高,代价太大,被征地的农户往往会认命,放弃应得的权益。可见农民自动放弃权益就大大降低了地方政府征地、卖地障碍,演绎“公地悲剧”更加容易。

4、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经济理性

地方政府是一个独立的行为主体,它有自己的利益。从政府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每一个地方政府就是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为了追求政府及其官员经济利益最大化,都会极力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低成本的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这一点,在农村土地的征用表现得尤其充分。

财政收入最大化内在激励。追求政府及其官员利益最大化的激励主要体现为财政收入最大化。据国土资源部统计,2002年全国累计收取土地出让金达到7300多亿元。2002年湖南省出让土地2515.588公顷,出让收入45.5亿元。从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公开的资料看,该市相关财政收入以每年56%的比例递增。农村土地也就随着财政收入的增长而流失。

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政府的一切行为都围绕着这一中心。政府及其官员的考核也主要是经济指标,如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的增长、税收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等等。这些指标都是“一票否决”,不能完成任务就可能难以保住“乌纱帽”。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经济发展的压力很大。土地现在是政府手中价值最大、而处于“公有”的一项资产,理性的政府及其官员必然会打土地的主意,卖地求发展。

表现政绩的强大动力。地方政府除经济发展的压力被迫卖地外,还有不少官员有着卖地的内在动力。因为目前干部选拔体制是以经济发展为导向,哪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快,哪个地方的官员就能够被提拔。而经济发展往往体现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增长率、城市化扩张度、乃至一些表面化的“形象工程”。要实现这些政绩目标,圈地围城、以地生财、以地招商成为重要的选择。

5、征地制度不健全

公共利益的糊糊性。宪法中规定,农村土地,特别是农用耕地只有公共利益才能够征地。但是什么是公共利益呢?宪法和相关的法律界定得并不清楚,任由政府在实践中根据需要而定。政府和许多开发商,往往故意混洧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界线,将私人

利益需要的土地挤入公共需要的用地规划,或者干脆“偷梁换柱”,私人利益需要的土地也打着公共利益的需要征用。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土地违法案件不断上升,2002年为14025件,涉及土地面积47万多亩,其中耕地22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2%、25%和50%。其中未经批准非法占地案件的数量、涉及土地面积以及在各类土地违法案件中均居首位,在农民上访中土地问题也居首位。

征地程序的漏洞。按照土地征用程序,一是政府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征用;二是征用必须足额补偿农民和集体的损失。三是征用土地的出让必须采取市场拍卖方式进行。但是实践中根本不按照程序征用,征地过程也不透明,特别是土地出让或者批租过程混乱。据统计,截至2000年年底,全国出让土地总量中,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的土地量也只占到5%。上海1997和1999年的新增建设用地85%是通过划拨的形式取得的;浙江省1999年新增建设用地中以划拨取得的占到了57.85%;江苏省近几年来每年需新增建设用地15-18万亩,在年度供地总量中,实行有偿使用的比例仅占25%左右,其余均是无偿划拨供地。土地垄断和非市场化出让很容易诱发腐败,腐败又助长了对土地的需求,出现现代“公地悲剧”也在所难免。

6、农地监管委托代理机制无效性

按照权责对称的理论,监督管理应该由所有者和控制者本身来执行。但是我国农村土地的监督管理并不是由所有者和控制者本身来执行,因为我国土地的法律所有者是集体,集体是由每一个农民组成的,不可能由每一个农民来监督和管理,土地的终极所有者为国家,也不可能由国家直接监督管理农村土地。不管是国家,还是农民,都只能委托其他主体来管理。国家就委托各级人民政府,农民就委托集体经济组织。由于各级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利益、农民与集体的利益并不一致,各级地方政府及集体总会利用代理权谋求自身收益最大化,地方政府低价征用土地,集体有偿出让土地却是取得最大利益的最好方式,一旦地方政府和集体以自身利益交易土地,代理机制就失灵。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代理机制失灵。中央政府委托省级政府,省级政府委托市级政府,市级政府委托县级政府,代理链条太长,导致基层代理方与中央委托方信息严重不对称,中央政府难以完全监督地方政府是否按照程序、按照规划征用土地,只能采取一些事后的监督,而且监督成本非常高,按照传统的“公地悲剧”、“灯塔理论”,一旦监督成本过高,监督就难以进行。这也是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滥征乱占土地鞭长莫及的原因。在这种制度的安排下,农村土地出现“公地悲剧”的结果具有必然性。

农民与乡村集体的委托代理机制失灵。集体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民与集体的利益诉求,在理论上是一致的。但是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特别是村级组织的负责人由上级决定或者候选人由乡镇政府决定时,负责人的政治利益与乡镇政府很紧密,而与农民利益相关度并不大,集体与农民的利益产生了较大的分歧,集体代理人的身份双重化,“一重”是农民的代理人,“一重”为乡级政府的代理人。村级负责人在利益取向上,必定选择最有利于自己的行为,倾向于或者听命于乡政府是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这就使农民与村集体的委托代理机制失灵,难以真正代表农民抵制政府、开发商的征地和买地要求,反而有着卖地的内在激励。

将上述原因归纳起来就是二条:制度失灵、政府失灵。制度失灵是制度安排不合理,集体所有变成了无人所有;政府失灵是政府干预太多,政府权力太大,又缺乏必要的制约手段和监督机制而失灵。这也所说了我国农村土地出现“公地悲剧”有其内在逻辑性。

四、治理现代“公地悲剧”基本思路

国务院五部委调查结束后,中央政府决定进一步建立健全农地征用制度,提出要建立“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农村土地征用之所以出现政府失灵、制度失灵,进而导致“公地悲剧”的原因,不是政府力量用得不够,反而是政府的力量使用得过多、过宽、过大,市场调节不足所致。笔者认为,“解铃还须系铃人”,要遏制现代版“公地悲剧”,务必从完善制度和减少、规范政府权力,进一步引入市场机制着手,让市场在农地交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矫治扭曲的土地征用价格和膨胀的土地需求。

治理现代“公地悲剧”的基本原则,应该遵循“帕累托改进”的原则。我们过去在征地中所使用的原则或者标准是希克斯标准,只要社会福利总体上能够增加就可征地,而不管这种征地导致了财富的极度集中,农村和农民财富的流失。“帕累托改进”标准就是征地在增进社会福利时,不能损害农民的利益,既使要损害农民的利益,也应由获利者或者群体得益的代表,国家对农民进行利益补偿,其标准是不能造成征地的损失。其实这也是经济学衡量政策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即诺斯标准。按照帕累托标准或者诺斯标准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改革地权制度,明确赋与农民土地永久性财产权,让农民来保护耕地

文明发轫于财产权,财产权开辟了公民私人自治领域,界定了政府公权力的范围,客观上限制了政府的滥用权利,是抵制政府权力扩张和侵犯农民权益的金质屏障。18

世纪英国首相老威廉皮特解释私有财产权神圣不可侵犯时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寒舍中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房子,雨可以进房子,但是国王的千军万马不能进房子。这就是经典的“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宪政寓言。经济学家哈耶克认为,没有个人财产权的社会意味着“通向奴役之路”。现代产权经济理论证明,土地产权归公共所有,就绝对无法避免社会资源被过度损耗的悲剧。我国虽然明确了农村土地财产权,即集体财产权,但是没有明确土地是农民的个人财产权,现在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在土地承包期内,农民就有财产权,但是这种财产权却是没有交易权利和最终处置权利,甚至连抵制其他主体侵犯的权利都没有,能算财产权吗?能够算“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财产吗?显然这两种财产权截然不相同。要避免更严重的“公地悲剧”,必须改革地权制度,赋与农民土地永久性财产权。虽然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老百姓的利益,但在具体涉及集团利益时,耕地保护真正的还是依靠农民来确保。笔者建议,可以考虑在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并轨为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将家庭承包制延伸为家庭永包制,赋与农民永久的土地使用权和处置权,只要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法律规定从事农业耕作,就可以永久使用,特别要赋与农民抵制不合理、不合法侵犯的权利,既使政府征用土地也要与农民平等协商,如果农民刁难政府,政府不能通过强制权力逼迫农民就范,而只能通过公正、独立的司法部门对刁难农民进行起诉。这就能够从根本上杜绝土地被滥征乱占,消除“公地悲剧”的产权基础。

2、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推进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让市场来保护耕地

我国习惯于用行政管制的方法保护农村土地,越是看到农地减少,危及安全,越是强化管制,土地供求矛盾便越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卖地获利的空间便越大,农村土地流失得越快。有句俗语,“退一步海阔天空”。与其使用管理成本高、代价大的农地管理制度,倒不如退一步,在农村土地征用引进市场机制,使农地交易市场化,用市场的方式保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农地交易市场化就是要将市场机制引入农地交易领域,一切能够用市场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解决。一是农地征用市场化。在农地征用中,农民应该是谈判的主体,必须由农民与开发商协商征用价格,只有让农民参与,才能够使农地交易价格接近市场均衡价格。二是政府征用土地后再出让要市场化,即必须采用拍卖方式,提高农地供给价格。主要程序就是在政府规划的供给量下,由市场决定需求量,政府颁布土地征用规划,如那些土地,那些区域已被征用,再由土地需求主体与农民直接谈判,由交易双方平等协商确定土地交易价格(当然不排除政府规定一个指导性征用价格)。农村土地交易市场化由三个方面决定,政府决定供给量和供给范围,农民决定供给价格和条件,需求主体根据供给价格决定需求量。市场化的制度安排既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也减缓了耕地数量下降的趋势,保护了耕地。

农地征用要逐步走向规范化。我国农地征用失控与农地征用不规范,许多部门、开发商乘机混水摸鱼有很大的关系,征地规范化是当前农地征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农地征用制度规范化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农地征用只能适用于公共利益,除此之外的其他用地都不是征用,只能采取购买方式。对此必须明确界定公共利益的范畴,不能将私人用地、商业用地挤入公共用地范畴,私人用地按照政府用地规划直接与农民交易。二是农地征用主体必须明确,除了政府及其所属土地管理部门,其他任何部门无权征用土地。三是征用必须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征用过程要透明化,要让农民全程参与,征用价格要能够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能够解决农民的再就业问题。四是农地征用要严格按照土地使用规划,在规划用地中征用,不能超越规划。

3、改革政府管理体制,严格限定政府的权力,让制度来保护耕地

严格限定政府权力是治理“公地悲剧”的重要措施。限定政府权力的思想自古就有。《道经》和《德经》里,阐述和倡导了这样的施政理念:“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涵义是告诫当政者不要过多包揽经济事务。现代经济学的祖师爷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只需要当“守夜人”、“看门人”,其他的事情由市场调节。按照政府经济学理论,政府主要是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只有在公共领域,政府才能够使用权力,在非公共领域政府的权力必须严格限制,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功能,优化配置资源。我国土地交易和管理中政府失灵,也是政府权力过大所致。要治理政府失灵导致的“公地悲剧”问题,必须严格限定政府的权力范围。

合理配置政府和市场的权力。诺斯教授认为,政府是经济增长之源,同时也是经济衰退之源,这就是著名的“诺斯悖论”。在土地管理上同样是如此,政府权力不过大,过大会出现政府失灵,过小也会出现“霍布斯丛林主义”,总而言之,就是政府对土地管理的权力要适度。资源配置手段有二个,政府和市场,势力也要平衡,政府权力过大,会出现政府失灵,市场调节空间大,会出现市场失效。按照科斯定理,要在市场运行的

边际交易成本等于政府运行的边际管理成本上配置政府和市场的权力。具体可以从二个层次分配。第一层次是私人用地需求层次,政府的权力主要有三个:一是政府积极促进土地市场发育成熟,让政府成为这一市场上的中介者,而不是牟取暴利的中间商。二是颁布土地征用规划并保证土地使用规划落实,使政府成为土地使用的指导者和监督者,而不是直接需求者。三是颁布区域土地征用指导价格,使政府成为农民与土地需求主体的仲裁者,而不是帮助开发商掠夺农民的“帮凶”。第二个层次,即在公共用地方面,政府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公共需要的范围,按照法定程序征用和补偿。

要建立政府权力平衡机制。农地征用中,有政府、开发商或者企业、农民三个主体,三个主体的权力和势力必须平衡,一方过于强大,土地征用的权力就会失平衡。我国农地征用失控,与政府权力过大,且缺乏强有力的监督有关。要保护农民利益,保护耕地,维护长远利益,就必须强化监督,并使监督制度化。一方面,强化传统的政府内部监督机制,特别是上级政府的监督制度化、经常化,而不是采用“运动化”、“形式化”的监督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在国家管理体制上,提高人民代表大会和司法部门地位,使其成为帮助弱势群体农民抗衡政府权力的平衡机构,即由各级人大代表监督政府征地行为,由各级法院评判农民与政府的征地纠纷。

4、改革土地增值分配制度,土地出让收益要向农民倾斜,确保农民应得利益

土地收益应该在农民、集体和国家三个层次合理分配。虽然过去也是在三者之间分配,但是分配的比例不合理,国家比例过高,农民的比重过低,分配制度太乱,农民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一是土地收益在政府与集体和农民之间混乱。政府占了绝大部分征地收益,即占用较多的土地出让金。如果一亩土地的补偿成本为2万元,政府征用土地后再出让,一般达到了10万元以上,农民和集体只占了20%。二是集体与农民之间分配混乱,往往是集体利用权力占用农民的征地补偿费,使用管理较为混乱。上海市松江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工程征用新桥镇民益村土地124亩,土地补偿费共308万元,按照3:4:3的比例在镇、村和组之间分配,村作为集体土地的产权单位竟然只分到土地补偿费的40%。新的土地增值分配制度必须调整分配比例,收益要向农民倾斜,分配方式应该制度化、规范化、透明化。政府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之间只能通过税收调节,政府主要是征收土地出让增值税,决不能将卖地变成地方政府敛财的渠道和发展的途径。如果农村土地所有权划归国家所有,集体获取部分收益主要是对集体在管理方面的补偿和报酬。如果农村土地依然为集体所有,集体可以留下部分发展基金,但是比例不能过大,必须确保将大部分土地转让收益归农民,成为失地农民进城谋生就业的手段和启动资金。

5、建立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将土地保障变成社会保障,维护农民的基本人权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这是相当英明的政策。农民只有建立了社会性的保障制度,才能够真正获得自由和平等,农民的生存权才能够有稳定的保障。现在我国农民的保障还是依靠土地保障和血缘保障。前者是小农社会的保障制度,后者是封建社会的保障制度,与现代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市场社会格格不入。这种落后的保障制度,不稳定、不可靠,而且将农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难以真正获得发展的自由。因此,必须将现在的土地保障和血缘保障逐步发展为社会保障。笔者建议,

国家必须抓住土地转让的机会,积累农民的社会保障基金,即国家要从土地的转让提出一定的比例,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另外还要从农业税收中提取一定的比例作为社会保障基金,农民自己每年交纳一点,从这三个方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经过一定的时间积累,将会建立真正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当然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宏观层面和长远目标来考虑的。“远水难解近渴”。对于具体的被征地农户,无法通过宏观层面的制度、远期的制度解决问题,必须有针对性的措施。一是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与其让农民拿到补偿费后立即花掉,还不如将补偿费的一部分交给社会保障部门,将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二是政府要负责失地农民的应用技能培训,确保失地农民要有一技之长,提高失地农民在城镇谋生的能力。三是要建立失地农民跟踪服务机制。对于实在难以适应城镇发展的失地农民,要帮助他们在农村再就业,引导他们重新务农,耕种农村弃田抛荒的土地,帮助他们从事农村非农产业,等等。只有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失地农民帮助服务机制,才能降低征地的交易成本,实现国家、集体、开发商和农民的“多赢”。

参考文献:

1、科斯、诺斯等著.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1

2、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

3、施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理[M].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89.

4、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中译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5、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6、应笑我,中国土地忧思录[J].《南风窗》2003.17。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打印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 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 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 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 人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 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 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 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 何生产?怎样分配?经济增长率应为多 少? 18.基数效用(Cardinal utility) 基数效用是指像个人的体重或身高那样在 基数的意义上可以度量的效用(它意味着 效用之间的差别,即边际效用,是有意义 的)。序数效用与它相反,它只在序数的层 面上才有意义。 19.卡特尔(Cartel) 卡特尔是指厂商之间为了合谋而签订公开 和正式协议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形态。 20. 科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指这样的 生产函数Q=AL“IK”2 Mi3。式中,Q为产 量;L为劳动的数量;K为资本的数量;M 为原材料的数量;A,31,12,23均为常 数。 21.勾结(Collision) 勾结是指一个厂商和同业内其他的厂商签 订有关价格、产量和其他事宜的协议。 22.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如果与生产其他商品的成本相比,一个国 家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成本比另一个国家 低,那么,该国就在这种商品的生产上与 另一个国家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23.互补品(Complements) 如果X和Y是互补品,X的需求量就与Y 的价格成反向变化。 24.成本不变行业(Constant-cost industry) 成本不变的行业是指具有水平的长期供给 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并不会引起投入品 价格的上升或下降。 25.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也以相同的百分数增加, 就是规模收益不变的。 26.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urplus)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为某种商品或 服务所支付的最大数量与他实际支付的数 量之差。 27.可竞争市场(Contestable market) 可竞争市场是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 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 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 害。 28.契约曲线(Contract curve) 契约曲线是(在消费者之间进行交换时) 两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或者(在生产者之间进行交换时)两 个生产者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 迹。 29.角点解(Corner solution) 角点解是指这样一种情形,预算线在位于 坐标轴上的点处达到最高的可获得的 30.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 elasticity of demand) 需求的交叉弹性是指商品Y的价格发生 1%的变化时所引起的商品X的需求量变 化的百分比。 31.垄断的无谓损失 (Deadweight loss of monopol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为一个垄断 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减少 就是无谓损失。 32.买方垄断的无谓损失(Deadweight loss of monopsony) 如果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转变成一个买方 垄断的市场,这种转变所带来的总剩余的 减少即为无谓损失。 33.成本递减行业(Decreasing-cost industry)成本递减行业是指具有向下倾斜 的长期供给曲线的行业,它的扩大会引起 平均成本下降。 34.规模收益递减 (Decreasing return to scale) 如果所有投入品的数量都以相同的百分数 增加,并导致产量增加的百分数小于该百 分数,就是规模收益递减的。 35.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表示在每一价格下所需求的商品 数量。 36.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 (Demand curve of loanable funds) 可贷资金的需求曲线表示可贷资金的需求 量与利率二者之间的关系。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价格水平下愿意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 2、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影响该需求数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需求表:表示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各种价格水平相对应的需求数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4.需求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这种需求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反方向变化的关系称需求规律或需求定理。 5.供给规律:指商品价格提高,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反之,商品价格下降,则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减少,这种供给数量和商品价格成同方向变化的关系称供给规律或供给定理。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7、均衡价格:指一种商品需求价格和供给价格相等,同时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价格,是由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的。 8、经济模型: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 9、动态分析:研究不同时点商的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这种动态模型作出的分析。 10、需求的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12、需求的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量变动的反应程度。

13、限制价格:亦称最高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最高上限,防止价格过高,控制通货膨胀。 14、支持价格:亦称最低价格,是指政府对某些商品规定价格的下限,防止价格过低,以示对该商品生产的支持。 15、蛛网理论:指用弹性理论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生产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均衡变动情况,是一种动态分析。按照这种理论绘制出来的供求曲线图,形状近似蛛网,故名为“蛛网理论”。 16、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大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越来越大,离开均衡点越来越远,称为发散型蛛网。 17、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等于需求弹性的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波动始终按同一幅度进行,称为封闭型蛛网。 18、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弹性的绝对值小于需求弹性绝对值的条件下,价格和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最后恢复均衡,称为收敛型蛛网。 19、效用: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和需要的能力和程度。 20、基数效用:指按1、2、3…基数来衡量效用的大小,是一种按绝对数衡量效用的方法。 21、序数效用:指按第一、第二和第三…序数来反映效用的序数或等级,是一种按偏好程度进行排序的方法。 22、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种或几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总和。 23、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单位商品消费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量。 24、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应增量即边际效应是递减的。(原因:边际效应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可以是由于随着相同消费品连续增加,从人的生理和心理角度讲,从每一单位消费品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和对重复刺激的反应程度都是递减的。还可以是由于在一种商品具有集中用途时,消费者总是将第一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最重要的用途上,第二单位的消费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如此等等。这样消费品的边际效应便随着消费品的用途重要性的下降而递减。)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1、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从数量上研究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等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2、数据质量 数据满足明确或隐含需求程度的指标 3、相关分析 主要研究变量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用相关系数表示。包括简单相关和多重相关(复相关)。 4、回归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 研究一个变量(因变量)对于一个或多个其他变量(解释变量)的数量依存关系。其目的在于根据已知的解释变量的数值来估计或预测因变量的总体平均值。 5.内生变量 指由模型系统内决定的变量,取值在系统内决定 6、面板数据 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的混合 7.异方差: 总体回归函数中的随机误差项满足同方差性,即它们都有相同的方差。如果这一假定不满足,则称线性回归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8.自相关 自相关是在时间序列资料中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或在横截面资料中按空间顺序排列的观测值之间的相关

9.多重共线性 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或近似的线性关系。解释变量存在完全的线性关系叫完全多重共线;解释变量之间存在近似的线性关系叫不完全多重共线。 10.虚拟变量 虚拟变量:在建立模型时,有一些影响经济变量的因素无法定量描述 构造只取“0”或“1”的人工变量,通常称为虚拟变量,记为D 11.平稳序列 是指时间序列的统计规律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 12.伪回归 所谓“伪回归”,是指变量间本来不存在相依关系,但回归结果却得出存在相依关系的错误结论。 13.协整 所谓协整,是指多个非平稳变量的某种线性组合是平稳的 14.前定变量 所有的外生变量和滞后的内生变量。前定变量=外生变量+滞后内生变量+滞后外生变量 15.恰好识别 恰好识别:能够唯一地估计出结构参数值。 16.结构式模型 体现经济理论中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构的联立方程模型,称为结构式模型17.过度识别

关于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关于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幸福=效用/欲望2010-03-19 10:10 关于幸福的经济学解释 崔宇 (按:关于幸福的定义,古往今来,说法不一,但现时代大家基本认同幸福就是一种感觉,一种心情的愉悦。你认为自己幸福、舒服、惬意、爽,那就是幸福。其程度,全凭自己的感觉、理解来把握和品位。崔宇先生对此结合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并给出新颖的定义。这里,虽未经其同意,但冒昧转载,供我的好友们欣赏和玩味。在此,向崔先生表示感谢。) 最近,“幸福”和“尊严”成了中国社会的流行词。这缘于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振奋的表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尊严”似乎容易理解,即要让人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由和权利,但“幸福”却是最熟悉的陌生词,如果不知道幸福是什么,就不知道幸福在哪里,如何让人民生活的更加幸福也就并不容易。 虽然许多先贤圣哲都把幸福当做人类社会唯一的追求和目标,但由于幸福来源于人类的心理感受,最终是一个哲学或者宗教的命题,所以很难给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也很难定量的衡量。但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总是相似的,虽然很难回答“幸福是什么”,但仍然可以圈定一些构成幸福的基本要素,即寻找到幸福的必要条件。遗憾的是,大多数人都将财富,或者说物质的丰富和满足,当成了幸福最根本的、甚至唯一的要素。这一点从经济学对于幸福的态度可见一斑。 在经济学诞生之前,人类追求幸福和智慧,但哲学家摇身一变成了经济学家,人类便混淆了幸福和财富的界限,开始疯狂追求物质和财富,并将其当做幸福的阶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之前,还写过一本《道德情操论》,这是一本被世人认为同《国富论》水火不容的著作,因为这本书认为所谓自理性经济人和“看不见得手”导致的财富增长并不会带来幸福,本质上是一种欺骗,但“正是这种欺骗不断地唤起和保持人类勤劳的动机。正是这种欺骗,最初促使人类耕种土地,建造房屋,创立城市和国家,在所有的科学和艺术领域中有所发现、有所前进。” 遗憾的是,亚当斯密的提醒被后辈们抛在脑后,经济学由此诞生,更多地研究容易衡量的财富,但却远离了幸福。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经济学开始彻底远离哲学和伦理学范畴,仅仅关注自利的理性经济人在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最大化。值得一提的是,经济学里讲的个人效用最大化,其 本质是数量的“多多益善”,还隐含着随着收入增加效用将增加的含义,这意味着收入或财富最大化是经济学的终极追求。但即使收入或财富最大化,效用也最大化,但并不意味着幸福最大化,对个人如此,对国家也如此。 上世纪70年代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有了“幸福经济学”这一小分支,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和社会学的调查方法,通过抽样调查和计量分析来研究人类的幸福,但这种带有

(完整版)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完整版)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1.机会成本:当一个具有多种用途的稀缺资源,用于特定的用途是,所放弃的 其他用途中最大的收益。 2.生产可能性边界:指在一个社会用全部的资源生产两种产品的条件下,在资 源和技术水平既定的条件下,所能生产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3.需求: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 种商品的数量。 4.供给: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 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5.均衡价格:指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候的价格。 6.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引起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 7.最高限价和最低限价:最高限价也称为限制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 品的最高价格,最高价格总是低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最低限价也称为支持价格,它是政府所规定的某种产品的最低价格,最低价格总是高于市场的均衡价格的。 8.需求价格弹性: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9.需求交叉弹性:指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相关商品价格的反应 程度。 10.需求收入弹性: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某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收入水平 变动的反应程度。 11.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 增量。 12.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在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总价格和实 际支付总价格之差。 13.无差异曲线:指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点 所构成的曲线。 14.预算线:指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 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的各种组合。 15.边际替代率: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的某种商 品的消费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16.价格——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 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17.收入——消费曲线: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 某一收入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 欲望:指人们的各种需求或需要的总和 稀缺性:相对于人的多方面的、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本和经济物品是相对不足的 选择:研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欲望 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资源用来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别种产品的最大产量(产值),这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 生产可能性曲线:用来说明和描述在一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的产量组合曲线,可以用来进行各种生产组合的选择 边际分析法:利用边际概念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变量进行数量分析的方法 均衡分析法:对研究的问题所涉及的诸经济变量(因素),假定自变量是不变的或已知的,然后分析当因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时会出现的情况及所需要具备的条件,即均衡条件 局部均衡:指某一时间、某一市场的某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或供求量所达到的均衡,是一个市场的均衡 一般均衡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系的价格和产量结构如何实现均衡的一种经济理论,也称为总均衡分析过程分析方法:将经济运动过程划分为连续的分析“期间”,以便考察有关经济变量在相继的各个期间

的变化情况的分析方法。所以,过程分析又称“期间分析”或“序列分析” 静态分析法:分析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具备的条件,它完全抽象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的变化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种经济事物的 方法 比较静态分析法:分析在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的相应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在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即对经济现象有关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 前后进行比较。比较静态分析不考虑经济变化过程中所包含的时间阻滞 动态分析法: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所进行的分析,其中包括分析有关变量在一定时间过程中的变动,这些经济变量在变动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一个时点上变动 的速率等等。考虑时间因素的影响,并把经济现象的变化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来看待 实证分析方法:在分析经济问题和建立经济理论时,撇开对社会经济活动的价值判断,只研究经济活动中各种经济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在作出与经济行为有关的假定前提下,分析和预测人 们经济行为的后果。 规范分析方法: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作为出发点和基础,提出行为标准,并以此作为处理经济问题和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探讨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数理经济分析:运用数学方法推导和表述经济学理论概念,是理论经济学推导和表述其理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数学方法

幸福经济学

幸福经济学 大文豪萧伯纳说过,经济学是使人幸福的学问。的确,经济学的强项就是研究人类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实现最大化的收益。对于人类而言,生命短暂,没有人能够永久地活下去。有限的生命,应当充分利用,尽可能多地获得幸福。 幸福经济学是研究单个的决策主体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家庭、人生道路、工作与休闲等)的选择(权衡)的学问。研究幸福经济学必须遵循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因为幸福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子集,与其他学科在研究方法上有本质的区别。 西方经济学范式,就是以价格经济学和一般均衡理论为基础理论、以理性人都是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为理论出发点、以私有制为经济基础、以价格机制为市场的核心机制、以竞争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以博弈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以利润最大化为微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经济规模最大化为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以线性非对称思维方式和还原论思维方法为方法论特征、擅长数量分析、在“实证化”的名义下把经济学的实证性与规范性对立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模式、基本结构与基本功能。 在这种环境下,“财富悖论”由此产生。西方经济学的“财富悖论”:经济学教人怎样增加财富,但不能教人怎样幸福,财富和幸福之间没有建立应有的联结。“幸福悖论”的根源在于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价格机制,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样的“经济学”的引导下,不是使财富成为人的手段,而是使人成为财富的手段;不是使经济发展成为人全面发展的手段,而是使人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手段;从而使财富增长与经济发展越快,人越成为财富与经济的奴隶。西方经济学以价格机制为核心机制,科学性与主体性相对立,不可能实现人的幸福与全面发展。 解决“幸福悖论”的根本途径,是使经济学的科学性与主体性得以统一。因此必须对经济学重新定义与定位,把幸福经济学看成新的经济学范式,把主客体关系看成是基本的对称经济关系,把幸福和人的全面发展看成是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目标,以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经济学的核心机制。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第一章:供给,需求及有关概念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用于满足人们需求或欲望的各种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也就是说, 人们对资源的需要量总是超过资源的可供给量。 2.投入|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的经济资源。 3.中间投入品:是指被生产出来但并未直接被人们消费,而是用来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 4.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如何分配和利用稀缺的资源以满足需要的一门学科。 5.机会成本:是当资源被用在一种用途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所得。 6.生产的可能性边界:表示在技术不变和可用资源数量给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生 产的最大数量的产品组合。 7.经济主体:个人,居民户,企业和政府,这些经济中的决策者。 8.经济机制:就是资源的配置方式。 9.市场经济:是一种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分散决策的经济制度。 10.中央计划经济:中央计划经济几乎是与市场经济完全对立的经济制度,主要被公有制的 社会主义国家所采用。 11.指令经济:计划经济国家中的绝大部分资源归公共所有,这些资源由政府及其计划部门 通过行政命令和编制计划的方式来配置。 12.混合经济: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外,大部分经济都介于上述两种极端的经济制度之间。我 们将这种既有市场作用又有指令调节的经济称为混合经济。 13.价格机制:价格所具有的这种自发配置资源和调节经济的作用,就是价格机制。 14.市场机制:价格的这种作用要通过市场发挥出来,又称市场机制 15.市场:市场是相互作用的,使交换成为可能的交易双方的集合,以及交易双方有关产品 (包括服务)买卖的一系列安排和机制。 16.微观经济学:研究产品市场价格决定的均衡价格理论,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效用理论,研 究生产者行为的生产理论和成本理论,研究不同类型市场结构理论,研究要素价格决定的生产要素理论(即分配理论)。,研究经济效率的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研究针对市场缺陷的微观经济政策。————也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研究“小的”问题,即研究个别经济单位的行为,要说明这些经济单位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经济决策。 17.宏观经济学:研究所谓“大的”问题。即研究总体经济行为。这些总体经济行为涉及的 变量包括:国民产出水品,如GDP。总储蓄水平,投资水平,总需求量,总的劳动量和就业量等,也包括这些总量的平均量和变化率,如人均收入,国民产出增长率,还包括诸如利息率,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等变量。 18.实证分析:是一种描述性分析,只解释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19.实证经济学:用实证方法表述的经济学就是实证经济学。 20.规范经济学:用规范的分析方法表述的经济学。 21.主流经济学:我们要通过学习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分析经济问题的 方法。这些被大部分学家所认可的基本经济理论——有时我们称为主流经济学。 22.古典经济学:斯密所建立的经济学被称为古典经济学。 23.边际主义革命:边际主义学派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瓦尔拉斯,英 国的杰文斯和奥地利的门格尔。 24.新古典经济学:边际主义从异端走向正宗,并在古典经济学之后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的主 流地位是在19世纪末。完成这项任务的是从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马歇尔。他于1890年出版了他的著作《经济学院理》。这本教科书的出版标志着一个新的经济学门类——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与简答

相关分析:主要研究随机变量间的相关形式及相关程度。 回归分析:研究一个变量关于另一个变量的依赖关系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高斯马尔科夫定理:普通最小二乘估计量具有线性性、无偏性和有效性等优良性质,是最佳线性无偏估计量。 高斯马尔科夫假定:(1)模型设立正确 (2)无完全共线性 (3)可识别性 (4) 零均值、同方差。无序列相关假定(5) 解释变量与随机项不相关 计量经济学模型:揭示经济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用随机性的数学方程加以描述。广义计量经济学:利用经济理论、统计学和数学定量研究经济现象的经济计量方法的统称,包括回归分析方法、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方法等。 狭义计量经济学:以揭示经济现象中的因果关系为目的,在数学上主要应用回归分析方法。计量经济学: 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以揭示经济活动中的客观存在的数量关系为内容的分支学科。 计量经济学模型成功的三要素:理论、方法和数据。 滞后变量模型:把过去时期的,具有滞后作用的变量叫做滞后变量,含有滞后变量的模型称为滞后变量模型。 多重共线性:如果某两个或多个解释变量之间出现了相关性,则称为存在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的后果:(1)完全共线性下参数估计量不存在(2)近似共线性下普通最小二乘法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变大(3)参数估计量经济含义不合理(4)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和模型的预测功能失去意义。 多重共线性的检验:(1)检验多重共线性是否存在(2)判明存在多重共线性的范围。 克服多重共线性的方法:(1)排出引起共线性的变量(2)差分法(3)减小参数估计量的方差。完全共线性:对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基本假设之一是解释变量,,…,是相互独立的,如果存在,i=1,2,…,n,其中c不全为0,即某一个解释变量可以用其他解释变量的线性组合表示,则称为完全共线性。 异方差性:对于不同的样本点,随机干扰项的方差不再是常数,而是互不相同,则认为出现了异方差性。 异方差性的后果:(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3)模型的预测失效异方差性的检验方法:(1)图示检验法(2)帕克检验和戈里瑟检验(3)G-Q检验(4)怀特检验。异方差性的修正:最常用的方法是加权最小二乘法,即对原模型加权,使之变成一个新的不存在异方差的模型,然后采用OLS法估计其参数。 序列相关性:多元线形回归模型的基本假设之一是模型的随机干扰项相互独立或不相关。如果模型的随机干扰项违背了相互独立的基本假设,称为存在序列相关性。 序列相关性的后果:(1)参数估计量非有效(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失去意义(3)模型的预测失败。 序列相关性的检验方法:(1)图示法(2)回归检验法(3)杜宾—瓦森检验法 (4)拉格朗日乘法检验。 序列相关性的补救:(1)广义最小二乘法(2)广义差分法(3)随机干扰项相关系数的估计(4)广义差分法在计量经济学软件中的实现。 最小二乘估计量的性质:(1)线形性(2)无偏性(3)有效性(4)渐近无偏性(5)一致性(6)渐进有效性。 最小样本容量:即从最小二乘原理和最大似然原理出发,欲得到参数估计量,不管其质量如何,所要求的样本容量的下限。 随机干扰项:即随机误差项,是一个随机变量,是针对总体回归函数而言的。 无偏性:是指参数估计量的均值(期望)等于模型的参数值。 需求函数的零阶齐次性:消费者收入、商品价格和相关商品价格均增长 倍时,商品的需

经济学与幸福.doc

经济学与幸福 作者:王鑫 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8期 摘要: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收入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改善。但与此同时,我们却发现人们的幸福水平并未像财富的增长那样显著提高。实现幸福的基础在于对个人自由的充分保证,这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 关键词:幸福;收入;适应力;社会比较 中图分类号:F01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8-0056-01 一、引言 自1776年《原富》首次出版以来,主流经济学家们一直沿承着斯密的传统,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经济增长的本质和原因上。然而,马尔萨斯(1798)很早就开始提醒经济学家们:“亚当斯密博士公开表明的研究对象是国民财富的本质和原因。但或许还存在着他更感兴趣的研究,依我看,就是影响国民幸福的原因。只是他通常把这两者混杂在一起”。现代经济学家们关注经济增长是基于这样一个看似正确的假定:财富、收入或者说商品的增加通常会给人们带来更多的幸福。在此假定条件下,一个简单的逻辑推论就是,富人肯定比穷人幸福。但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对幸福的许多理论和经验研究都已经明确无误的表明:更好的客观生活条件(收入或者财富)对于个人福利没有显著影响。 二、“幸福悖论”的行为经济学解释 在19世纪的经济学中,经济学家通常把幸福或满足程度等同于“效用”来看待。当时的“效用”概念是基于幸福体验的,具有伦理学意义。但20世纪初,在帕累托(1909)发起的经济学科学革命中,情感因素已被从经济理论中驱逐出去。经济学家明显或隐含的接受了功利主义的观点,认为所有的欲望或幸福感觉都可以测量折算成价格,简单加减之后,变成一个统一的效用函数,然后把这个函数最大化。通过这种“科学方法”,幸福的伦理学精神就被转化成了经济学精神,这时的幸福就只具有边沁意义上的量的差别,亚里士多德所定义的不同质的幸福是不存在的。经济学中,我们最关心的是效用或者说是幸福与收入的关系。在经济学基本假设条件下所推导出的“显示偏好理论”一个主要观点便是:一个人可以通过增加收入来提高其幸福程度。但是,许多关于幸福的经验数据却揭示出收入与幸福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里,笔者尝试运用Gulboa和Schmeidler(1994)提出的认知效用函数对这种“幸福悖论”给予解释。 (一)效应函数形式及说明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经济学名词解释大全汇总全集 名词大全 1.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如果一个国家用一单位资源生产的某种产品比另一个国家多,那么,这个国家在这种产 品的生产上与另一国相比就具有绝对优势。 2.逆向选择(Adverse choice) 在此状况下,保险公司发现它们的客户中有太大的一部分来自高风险群体。 3.选择成本(Alternative cost) 如果以最好的另一种方式使用的某种资源,它所能生产的价值就是选择成本,也可以称 之为机会成本。 4.需求的弧弹性(Arc elasticity of demand) 如果P1和Q1分别是价格和需求量的初始值,P2 和Q2 为第二组值,那么,弧弹性就等于-(Q1-Q2)(P1+P2)/(P1-P2)(Q1+Q2) 5.非对称的信息(Asymmetric information)

在某些市场中,每个参与者拥有的信息并不相同。例如,在旧车市场上,有关旧车质量 的信息,卖者通常要比潜在的买者知道得多。 6.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平均成本是总成本除以产量。也称为平均总成本。 7.平均固定成本( Average fixed cost) 平均固定成本是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8.平均产品(Average product) 平均产品是总产量除以投入品的数量。 9.平均可变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平均可变成本是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0.投资的β(Beta) β度量的是与投资相联的不可分散的风险。对于一种股票而言,它表示所有现行股票的 收益发生变化时,一种股票的收益会如何敏感地变化。 11.债券收益(Bond yield) 债券收益是债券所获得的利率。 12.收支平衡图(Break-even chart) 收支平衡图表示一种产品所出售的总数量改变时总收益和总成本是如何变化的。收支平 衡点是为避免损失而必须卖出的最小数量。 13.预算线(Budget line) 预算线表示消费者所能购买的商品X和商品Y的数量的全部组合。它的斜率等于商品X的价格除以商品Y的价格再乘以一1。 14.捆绑销售(Bundling) 捆绑销售指这样一种市场营销手段,出售两种产品的厂商,要求购买其中一种产品的客户,也要购买另一种产品。 15.资本(Capital) 资本是指用于生产、销售及商品和服务分配的设备、厂房、存货、原材料和其他非人 力生产资源。 16.资本收益(Capital gain) 资本收益是指人们卖出股票(或其他资产)时所获得的超过原来为它支付的那一部分。 17.资本主义(Capitalism) 资本主义是一种市场体系,它依赖价格体系去解决基本的经济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

微观经济学重要名词解释

1. 完全竞争市场: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在完全竞争市场,买卖人数众多,买者和卖者是价格的接受者,资源可自由流动,产品同质,买卖双方拥有完全的信息。 2. 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只有一个卖方的市场类型。 3. 买方垄断市场:只有一个买方的市场类型。 4. 垄断竞争市场:许多厂商销售同种但有一定差别的产品,且新厂商进入不受限制的市场。 5. 寡头垄断市场:只有少数几个厂商相互竞争,且新厂商的进入是受到阻碍的市场。 6. 卡特尔市场:某些或所有的厂商公开共谋使得他们的共同利润最大化的市场。 7. 名义价格:商品的绝对价格。 8. 实际价格:经过通胀调整过的价格。 9. 需求量: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某商品的数量。 10. 供给量: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某商品的数量。 11. 替代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增加,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2. 互补品:如果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减少,则这两种商品被互为替代品。 13. 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价格会不断变化直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14. 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的收入弹性:表示需求量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供给的各种弹性类似。 15.效用: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MU): 消费者消费额外一单位商品时所获得的满足程度。 16.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额外一单位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 17. 无差异曲线:描述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的所有商品组合的曲线。 18. 边际替代率(MRS):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为了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所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最大数量。边际替代率等于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19. 预算线:在既定价格水平下,消费者用给定的收入可能购买的所有商品组合点的轨迹。 20. 价格-消费曲线(PC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某一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所对应的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由价格-消费曲线可以得到个人需求曲线。

@计量经济学名词解释

三、名词解释 1.经济计量学:是经济学、统计学和数学合流而构成的一门交叉学科。 2.理论经济计量学:是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测度由经济计量模型设定的经济关系式。 3.应用经济化量学:以经济理论和事实为出发点,应用计量方法,解决经济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理论问题或实践问题。 4.内生变量:具有一定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由模型自身决定,其数值是求解模型的结果。 5.外生变量:是非随机变量,在模型体系之外决定,即在模型求解之前已经得到了数值。 6.随机方程:根据经济行为构造的函数关系式。 7.非随机方程:根据经济学理论或政策、法规而构造的经济变量恒等式。 8.时序数据:指某一经济变量在各个时期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数列。 9.截面数据:指在同一时点或时期上,不同统计单位的相同统计指标组成的数据。 三、名词解释 1.回归分析:就是研究被解释变量对解释变量的依赖关系,其目的就是通过解释变量的已知或设定值,去估计或预测被解释变量的总体均值。 2.相关分析:测度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联度的分析方法。 3.总体回归函数:E (Y /X i )是X i 的一个线性函数,就是总体回归函数,简称总体回归。它表明在给定X i 下Y 的分布的总体均值与X i 有函数关系,就是说它给出了Y 的均值是怎样随X 值的变化而变化的。 4.随机误差项:为随机或非系统性成份,代表所有可能影响Y ,但又未能包括到回归模型中来的被忽略变量的代理变量。 5.有效估计量:在所有线性无偏估计量中具有最小方差的无偏估计量叫做有效估计量。 6.判定系数:TSS ESS Y Y Y Y R i i =--=∑∑222)()?(,是对回归线拟合优度的度量。R 2测度了在Y 的总变异中由回归模型解释的那个部分所占的比例或百分比。 三、名词解释 1.异方差 :在回归模型中,随机误差项1u ,2u ,…,n u 不具有相同的方差,即 ()()≠i j Var u Var u ,当j i ≠时 ,则称随机误差的方差为异方差 。 2.序列相关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我们总假定其随机误差项是不相关的,即 (,)0,i j Cov u u i j =≠ 上式表示不同时点的误差项之间不相关。如果一个回归模型不满足上式,即(,)0i j Cov u u ≠,则我们称随机误差项之间存在着序列相关现象,也称为自相关 3.加权最小二乘法 :为了克服方差非齐性,所采用的方法即加权最小二乘法。基本思

幸福感 微观经济学分析

(2)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在增多,唯独幸福除外。” 在《幸福为什么越来越少》一书中,美国学者格雷戈·伊斯特布鲁克有一个经典的比较:用铅笔和方格纸绘制一张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美民众生活变化的曲线图,你会发现,几乎每一项体现社会福利的客观指数,如人均收入、人均寿命、住房面积、汽车人均拥有量、每年旅行次数、智商分数等都在提高。然而,体现人们内心感受的幸福指数,近5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认为自己“非常幸福”的人口比例,20世纪40年代以来一直在下降——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越来越好,人们却没有觉得更幸福。这一现象与时下的中国颇为相似:30年来高速发展的中国,一切似乎都在越来越好。但对许多中国人来说,内心的幸福与安宁仿佛成了奢求。 显然,这是一个走向富足的时代,却不是一个幸福的时代。为什么,经济发展了,生活变好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幸福感,却越来越少? 1.没有渴求就没有幸福。渴求被满足的过程越艰辛,越困难、越曲折,获得的幸福感就越大,同时也越令人感动。幸福从字面理解就是幸运的福气,也就是说,幸福是不容易获得的,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人们获得的幸福感都是暂时性的,就像不幸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幸福感以及不幸感都会逐渐淡化的,所以,我们如果想继续拥有幸福,想过幸福的生活,就必须去满足更多的渴求。一般情况下,快乐比幸福容易获得,幸福的获得比较难,因为幸福的获得往往要经历较长的时间,或有较大难度,或有较大的风险,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根据上述的幸福原理,我们知道幸福与物质财富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与渴求却有直接的关系,不管你是穷人还是富人,只要拥有渴求,并且渴求被得到满足,那么你就可以获得幸福。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大幅、不断地提高,大多数人许许多多以前贫穷时的渴求资源,现在已经不再成为渴求资源,比如渴求能吃上面包,能吃上糖果,孩子能上得起学,圣诞节上,孩子能穿上新衣服,能有圣诞礼物等等有许许多多的贫穷时代渴求资源,对现在的大多数人而言,已不再是渴求资源。所以,随着大多数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渴求资源却在不断的减少,同时渴求的成本也在不断地上升,如渴求拥有豪华轿车,渴求拥有别墅甚至渴求到太空旅游等。所以现在欧美大多数人不但获得幸福成本增大了,同时获得幸福的资源(机会)也变少了。 2.西方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这些需求的满足,一般总是从低到高一层层实现的。缺乏基本生活条件的人,幸福感的体验往往较低。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数=满足程度/欲望(也即满足欲望的条件/欲望)判断一个人的幸福与否,从这个公式中就可以得到答案:以得数1为分界岭,等于1或者大于1大就会感觉到幸福,比1小就会不幸福。借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上一代人比我们幸福、农民的幸福感高于城里人。因为,他们的欲望更容易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