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原理

间接法是“将净利润调整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列示方法。间接法以利润表的最后一项“净利润”为起算点,调整不涉及经营活动的净利润项目、不涉及现金的净利润项目、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变动、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变动等,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在掌握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原理时应该理解为什么从净利润开始调整,因为净利润主要来自于经营活动。因此“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又存在金额差异。“净利润”与“经营

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涉及现金,如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等;与净利润有关的交易或事项不一定都与经营活动有关,如处置固定资产净损益等;有些交易和事项虽然与净利润没有直接关系,但属于经营活动,如用现金购买存货等。所以,间接法下只有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才能计算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二、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调整项目解析&

在间接法下,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用计算公式表示如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二净利润+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不涉及经营活动的费用-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益+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的减少数+与经营活动有关的流动负债的增加数

(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包括: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无形资产的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的摊销、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这些项目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出,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的账务处理为:借记“所得税费用” ,贷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

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会引起所得税费用的增加,但并没有带来当期现金流出。因此,在计

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减少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增加。

(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包括: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等。

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以固定资产为例)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贷记“资产减值损失” 。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冲销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 ,贷记“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会引起所得税费用减少,进而引起净利润增加,但所得税费用的减少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入,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或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减少。

(3)不涉及经营活动的费用包括:投资损失;财务费用;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以及与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有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等。

投资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会引起净利润减少,但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没有关系,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投资损失、非流动资产处置损失调增。固定资产报废损失的账务处理为:借记“营业外支出” ,贷记“固定资产清理” 营业外支出是计算净利润的减项,但处置固定资产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不是经营活动,所以其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对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固定

资产报废损失。

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从上述账务处理模式中可以看出,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损失是计算净利润过程中的减项,但这不属于经营活动,所以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对于财务费用,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要区分哪些与经营活动有关。以筹资活动

中发生的财务费用为例,企业计算筹资活动中发生的短期借款利息的账务处理为:借记“财务费用” ,贷记“应付利息”。筹资活动不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其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将与经营活动没有关系的筹资活动中产生的财务费用加回来。而对于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是不需要调整。如企业在赊销过程中给予对方的现金折扣,如果购货方在折扣期内付款,企业收到货款的账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贷记“应收账款”

(4)不涉及经营活动的收益包括:投资收益;财务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收益以及与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有关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等。

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会引起净利润增加,但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没有关系,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将投资收益、非流动资产处置收益减去。固定资产报废收益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固定资产清理” ,贷记“营业外收入”

报废固定资产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不是经营活动,所以其产生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并不影响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该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减去固定资产报废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的账务处理为:借记“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公允价值变动的收益不属于经营活动,所以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在净利润的基础上把投资性房地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掉。

对于财务收益,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要区分是否与经营活动有关。只需要减去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财务收益,而对于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收益,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不需要调整。如企业在赊购过程中享受的购货方给予的现金折扣,如果企业在折扣期内付款,企业支付货款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付账款”,贷记“银行存款”、“财务费用”。上述财务收益是经营活动中发生的财务收益,所以在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这部分内容不

需要调整。

(5)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非现金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项目,是指存货、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应收项目、应付账款等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少)。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存货的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因为存货的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会作为费用成本在计算净利润的过程中减去,而存货的减少意味着企业在使用自己本身的存货,并没有带来现金流出,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意味着成本费用的形成并没有带来现金的流出。因此,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存货的减少或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会引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增加,但这部分内容并没有包括在净利润的计算过程中。因此,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在净利润的基础上加上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三、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实例

[ 例] 某公司2008 年实现的净利润为81000元,本年度发生相关经济业务及账户资料如下:

(1)按应收账款余额的3%。计提坏账准备为360元。

2)本年度车间固定资产计提折旧42000元,管理部门计提折旧4000元。

3)摊销无形资产14000元。

4)出售一台设备,收到价款110000 元,设备原价160000元,已折旧60000

元。

(5)基本生产车间报废一台设备,原价80000 元,已计提折旧72000元,清理费用200 元,残值收入320 元,均通过银行存款收支。清理工作已经完毕。

(6)计算短期借款利息4000元,计提长期借款利息(计入损益)4500 元,将面值117000元的票据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扣除贴现息6000 元。

(7)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收到现金股利12000 元存入银行并确

认为投资收益。,

(8)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初余额为1032000 元,期末余额为1029880元。

(9)资产负债表经营性应收项目中,应收票据的期初余额为98400 元,期末余

额为18400元,应收账款的期初余额为119640 元,期末余额为239280元,预付款项的期初余额为80000元,期末余额为40000 元,其余的应收性项目余额期初、期末的余额均为零。

(10)资产负债表经营性应付项目中,应交税费的期初余额为14640 元,期末

余额为847776元,应付职工薪酬期初余额为44000 元,期末余额为72000元,应付票据期初余额为80000元,期末余额为40000 元,应付职工薪酬的期末余额中有112000 元为应付的工程人员的福利费,应交税费的期末余额中有40000元为与在建

工程有关的税费。

根据上述资料,运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见表1。

其中:

经营性应收项目=(18400-98400)+(239280+360-119640)+(40000-80000)

=0(元)

经营性应付项目=(84777.6-14640 )+(72000-44000)+(40000-80000)-11200-

40000=6937.6 (元)

四、结论

通过与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主表之间的平衡关系,可以检验间接法编制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正确性。采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附注中计算出来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主表的第一个项目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该是相等的。可以通过这种平衡关系检验间接法计算出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的正确性。/|/L7八*r*X+}被调整的项目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有些项目是对另一些项目的补充调整。例如,“应付账款”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是对“存货”借方发生额中赊购部分的补充调整。所以,会计人员在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必须密切关注相关账户的借贷方发生额,仔细分析各有关账户借贷

方发生额对净利润和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的影响,据此正确的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对于一些特殊的调整项目要仔细分析该项目所对应账户借贷方发生额的具体内容。如上例中,要对财务费用明细账的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区分为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及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财务费用,对于与经营活动有关的财务费用,不需要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而对于与经营活动无关的财务费用,需要在净利润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从而得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而对于经营性应付项目也是一样。如上例中,对于工程人员的福利费需要从应付职工薪酬中扣除,因为工程人员的福利费与经营性应付项目无关。应交税费中也要扣除和在建工程有关的相关税费,因为这同样不属于经营性应付项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