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今时代下的中美关系

论当今时代下的中美关系

当今时代,中国和美国已经牢牢占据了综合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前两把交椅。无论从国家战略还是全球局势来看,中美关系无疑是世界最大的焦点,对中国来说中美关系也无疑是最为重要的对外关系。如何在错综复杂、暗流涌动的中美战略中站稳脚跟、应对自如,是所有相关的政治家、外交家、战略家和学者们日夜思考的问题。想要处理好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从中美关系以及美国这个国家的历史起点开始研究。

18世纪中后期,美国独立,来自欧洲的殖民者和资本家建立了政府,吸引移民以及开始西进,开采资源发展农牧业,在19世纪初开始工业化,并对外发展商贸。此时的中国正值清朝后期,也正是在这个时期,美国和中国的轨迹在历史上第一次有了交点。1844年,美国驻华公使乘中国满清政府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失败、惧怕洋人之机,在广东澳门附近的望厦村逼迫清政府签订《中美望厦条约》,从中获取大量利益,这可以说是中美两国最早的一次直接交往。在这之后不久美国内战爆发,北方的工业资产阶级最终统一了全美,扫清了奴隶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此后美国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紧接着赶上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全球资本主义急剧发展的浪潮。在从内战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到50年的时间里,美国从一个农村化的共和国变成了城市化的国家,工业、商贸和金融业在这个阶段发展成熟,为后来的爆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世纪末,随着垄断时代的来临,美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样成为帝国主义国家,并开始了对外殖民和侵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美国是其中之一,《辛丑条约》许诺:赔给侵略者白银4.5亿两,美国人用这笔赔款办教育,在北京创立了“燕京大学”,主观上是进行文化渗透、文化侵略,培养中国本土高层次的亲美人才精英,为美国的进一步侵略打下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被卷入大战漩涡中,并且在世界上尝试扮演新的角色。1929年,资本主义大萧条使上百万的工人失业,大批的农民被迫放弃耕地,工厂商店关门,银行倒闭,一片萧条。这是内战后美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大危机。罗斯福新政推出一系列政策暂时解决缓解了许多困难。民国政府建立后,国民党统治期间,中美关系较为和睦,为了阻止、防范日本独霸中国,美国曾劝说张学良东北易帜,协助蒋介石统一中国。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美国曾向中国提供大量军用物资,并派陈纳德将军带领航空飞行大队赴华与中国军民并肩作战。抗战胜利后,美国支持国民党在中国的内战,支援物资弹药并协助其占领战略要地,派谴军事顾问团。

两次世界大战使得美国不仅依靠战略位置优势避免了本土遭受侵略保存了实力,更重要的是极大刺激了军工业的发展,靠对外军售大发战争财。随着轴心国的战败、英法实力的衰退,欧洲的全面崩溃,美国依靠之前发展起来的稳固基础和战争收益,一跃成为全面的超级大国,世界被分成东西方两大阵营。美苏及其各自阵营分别在军事、政治、经济、宣传各方面进行全面对抗。新中国在这个时期成立,由于新中国政府属于亲苏阵营,中美开始了二十多年的互相敌对。美国对中国实施的是政治上不承认,外交上孤立遏制,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也正是这个时期,美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逐渐形成了政治、军事、经济、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等方面对全球的全面优势。随着六十年代末中苏交恶,中国寻求新的发展,中美关系产生了微妙的缓和。基于双方战略利益上的共同需要,尤其是防范苏联威胁的需要,中美间的坚冰被打破,从“乒乓外交”走到尼克松访华,最终建交。在经历了近十年的蜜月期后,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开发发展,中国开始成为美国的战略竞争者,中美关系再一次逐渐紧张。2001年,“9.11”事件给极力奉行单边主义的小布什政权以沉重打击,使美国国土安全的神话成为历史,恐怖主义成为美国人民和小布什政府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现实威胁。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迫使小布什在中美关系上采取主动姿态,使中美关系得以逐步改善。

时至今日,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教育各方面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发展程度在各方面持续稳步提高,客观上对美国的全球地位已经造成全面威胁,甚至某些方面大有超越美国的趋势。在欧洲和日本持续低迷,俄罗斯经济也毫无起色之时,中国已经成为今后三十年内对美国的第一威胁。尽管如此,中美两国在某些领域特别是一些关键性领域还有较大差距,所以中国在对美关系上不得不一直主张合作共赢。中国一向坚持和平崛起,但是美国持续对中国保持遏制和渗透的态势不会因此改变。

从维护和平的军事力量说起,中美两国军事力量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在朝鲜战场一较过高下,以那时的基础作为比较的话,中国军事力量无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六十多年内,中国军队从一个只有陆军,人员繁杂,武器种类简单、质量低劣,资金短缺,战术理念落后的军队成长为一个军种全面,理念先进,定位科学,拥有四千多架战机,一万多辆现代化装甲车,两百多艘现代化战舰,两艘航空母舰,一千多枚弹道导弹,拥有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集各项尖端技术为一身的现代化军事力量,已经拥有在第一岛链外和美军一较高下的实力。但是面对美军全球性全面压制的军事力量,中国还不具备与美军全

面抗衡的能力。尽管如此,中国目前军事力量与美军驻东南亚部队实力相当,至少在第二岛链内美军已无明显优势。美国依靠此不断在南海问题和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与中国博弈。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中国没有任何谈判和妥协余地的立场不会改变。

在军事力量已无明显优势的现实下,美国对于中国的文化渗透则占据了更重要的位置。从一百多年前美国人用《辛丑条约》的赔款创立“燕京大学”开始,文化侵略便在中国生根发芽。美国人为中国培养人才,并向他们灌输西方价值观,培养亲美意识,以从实质上控制中国社会的精英。随着二战后冷战的开始,美国带领西方向社会主义阵营包括中国大肆宣扬西方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改革开放后至今,欧美以及日本发达的流行文化和娱乐产业迅速在中国传播发展并形成强大影响力。它宣扬西方世界的先进性,推广西方物质、精神和制度文化,严重侵犯了我国的文化主权,使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和文化自尊不断下降。并且冲击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理想信念,改变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精神生活,大大削弱了中国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西方物质生活方式所携带的文化信息逐渐深人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不同社会阶层和年龄层次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在中国民族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而且基础较差的现实情况下,西方文化产品在国内的流行和不正当竞争严重影响和阻碍了中国民族文化产业的进步和发展,并且挤占了中国文化产业的国内市场。面对这一问题中国一直在大力发展本土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增强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并且优化文化资源配置,通过高新技术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增强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近年来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随着教育行业的发展,对年轻人尤其是高素质人才灌输正确的价值观,在文化上作出正确的引导显得尤为必要。随着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我们必然会成为美国一样的文化输出国,而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继续坚持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发展迅速,到2010年制造业产值在全球占比超过美国,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目前,在500多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普遍的现状是,低端大量出口,高端不得不大量进口。表面上看起来,中国是制造业大国,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中国造不出来的,制造业一派繁荣。但透过表面去看实质,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不少领域,只要涉及到有难度的核心技术,几乎都被国外技术垄断。中国大部分企业在短短几十年发展里还欠缺的积累,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一方面因为产品体系、质量不健全,在专业领域研究不深、积累不够,制造能力较弱。一旦像

美国这样的核心技术掌握者限制进口或刻意打压,这种弊端就会立刻显现。前不久的中美贸易战和芯片风波就是给中国人注入的最深刻的清醒剂,如果不发展创新能力,不提高技术创新,不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中国不可能成为制造业强国,永远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过去中国的普遍现象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金钱是可以买到最好的设备和最好的原材料,但是却买不到时间积累转换的巨大技术优势。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实业根基,幸运的是,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国家可以完全代替中国完整全面的制造产业,这是掌握在我们手中牵制美国的一根线。毫无疑问,美国并不会希望因此被中国牵制,美国也在不断寻找和培养能够替代中国制造的国家,一旦它达到目的,中国不多的优势便随之消失,这样的后果是毁灭性的。值得欣慰的是,国人已经意识到核心技术的重要性,各项新政策展开,各大企业相继制定新计划,华为国产芯片也如火如荼进行着,“一带一路”持续扩大着中国制造的影响力。这也正如习近平主席前不久视察东北时所说,“国际上,先进技术、关键技术越来越难以获得,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上升,逼着我们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这不是坏事,中国最终还是要靠自己”。

中美两国在世界的战场上抢时间,未来的中美博弈依然艰苦卓绝,任重而道远。在很多事情上,中国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与定力,不被对方的障碍打乱阵脚,为保持稳步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纵观中美历史,太多似曾相识的画面,多少次中国在突发的残酷现实中猛然惊醒,被一次次逼上自力更生的道路,事实证明我们并不是做不到,而是缺乏去做的意识,如今我们更需要提高自己的主动性。当今世界瞬息万变,相信在长远、全面、深刻的战略眼光引领下的中国,在中美战略博弈的棋盘上,能够把握时机,见招拆招,应对自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