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及园林某地产规划、郊区城乡结
城市市政道路竖向规划全面ppt课件

道路 — 级别
I
ⅡⅢ
次干路
支路
I
Ⅱ
Ⅲ I ⅡⅢ
计算
行车 速度 80,60
(km
60,5 0
50,4 0
40,3 0
/h)
50,40
40,30
30,2 40,3 30,2 000
20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300 350 300
250 300
250
200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下表也可供参考:
道路类别
计算行车速度 最大纵坡(%)
主干道
40-50
4-6
次干道
30-40
6-7
支路(街坊)
寒假来临,不少的高中毕业生和大学 在校生 都选择 去打工 。准备 过一个 充实而 有意义 的寒假 。但是 ,目前 社会上 寒假招 工的陷 阱很多
计算行
车速度 80
60
50
40
(km/h )
纵坡度 (%)
5
5. 5
6
6
6. 5
7
6
6. 5
7
6. 5
7
8
纵坡限 制坡长 (m)
40 0
500 400
400 350
注:条件许可时,宜采用大值. 第2.1.2条 除快速路外,每类道路按照
所占城市的规模、设计交通量、地形等分为 Ⅰ、Ⅱ、Ⅲ级.大城市应采用各类道路中的 Ⅰ级标准;中等城市应采用Ⅱ级标准;小城 市应采用Ⅲ级标准部门批准.
城市规划竖向讲解

车种
限制坡坡长(m) 坡度(%) 自行车 三轮车、板车
3.5
3.0 2.5
150
200 300
100 150
四、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设计依据及规划要点
4 . 竖向与排水 1.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
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挡墙上边缘退台宽度:0.6H+1.0,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比值宜为0.5-1.0; (地质情况、压实处理)
城市主要建设用地适宜规划坡度(竖向规范)、各种场地的适用坡度(居住规范)
山地挖方多,应反复调整竖向方案——土方总量小,填挖方平衡
五、实际案例
竖向设计图
地平标高规划图
六、城市用地竖向规划注意问题
1. 平原——排水问题:涝水位
(1)要与雨水工程配合,道路计算公式:
涝水位+管长×水力坡降+横坡+安全值
防洪——路堤结合、景观要求
(2)场地地坪高程:
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坡度小于0.2%时宜采用多坡向或特殊措施排水;
节省土石方和防护工程量的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合理确定。 土石方工程包括用地的场地平整、道路及室外工程等的土石 方估算与平衡。土石方平衡应遵循“就近合理平衡”的原则, 根据规划建设时序,分工程或分地段充分利用周围有利的取
土和弃土条件进行平衡。
四、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设计依据及规划要点
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宜根据规划地面形式及所防护的灾害类 别确定,主要采用护坡、挡土墙或堤、坝等。防护工程的设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街区用地的防护与其外围道路工程的防护相结合; 2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 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 顶加设安全防护设施; 3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应小于或等于0.5;砌筑型护坡的坡 比值宜为0.5-1.0; 4 在建(构)筑物密集、用地紧张区域及有装卸作用要 求的台阶应采用挡土墙防护;人口密度大、工程地质条件差、 降雨量多的地区,不宜采用土质护坡; 5 挡土墙的高度宜为1.5-3.0m,超过6.0m时宜退台处理 ,退台宽度不应小于1.0m;在条件许可时,挡土墙宜以1.5m左 右高度退台。
城市用地竖向设计规范

城市用地竖向设计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主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9年10月1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根据建设部«关于引发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2]227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经审查,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CJJ83-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管理,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1992]227号文件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并结合国情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规定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内容和基本要求;2.制订选择城市各类用地适宜的坡度和规划地面形式、规划坡度的规定;3.综合确定城市用地控制高程与城市用地布局和景观对用地竖向的基本要求;4.确定道路规划纵坡和用地地面排水的规定;5.组织城市用地土石方工程和安排防护工程的规定。
本规范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归口管理,授权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是: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马鞍街11号;邮编6 10081)。
本规范参加单位是:沈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是:曹珠朵、严文复、胡一德、翁金镖、李祖舜、韩华、关增义、伍畏才、洪金石、王滨、盈勇、王永峰、徐昌华、马威、毛应稠、宋凌。
NO12第十章居住区竖向规划设计+技术经济分析小新

17
2024/2/6
居住区规划原理
18
第四节 道路与广场的竖向规划
道路竖向规划是用地竖向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 道路的竖向高程是确定其他用地性质及竖向规划的重 要控制依据之一,亦是规划管理的重要控制数据之一。
基于道路竖向规划在整个用地竖向规划中的地位 和作用,道路竖向规划遵循的原则,较一般道路纵断 面设计的要求更广泛深入。其要求既应符合城市各级 道路的现行技术标准,又要满足塑造城市景观形象的 要求,并与路侧用地的竖向规划相结合。
2024/2/6
居住区规划原理
23
2024/2/6
居住区规划原理
24
(二)纵横断面法
(1)布置断面:根据地形变化和竖向规划的情况, 在居住区竖向规划图上画出断面的位置。
断面的走向,一般以垂直于主要规划道路为宜。 断面位置应设在地形(原自然地形)变化较大的部位。 断面数量、地形变化情况对计算结果的准确程度有影 响。
选择恰当的调配方向,运输路线,使土方机械和运输车辆的效 率得到充分发挥,土方运输无对流、乱流现象,同时施工机具调配 也方便。
挡土墙与住宅建筑的间距应满足住宅日照和通风的 要求,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其上缘与建筑间水平距 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建筑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m 。
2024/2/6
居住区规划原理
9
3.排水
为保证及时排除地面汇集的雨水, 居住区场地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且 场地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段路面 高程高出0.2m以上。
(4)竖向规划在满足各项用地功能要求的条件下, 应避免高填、深挖,减少土石方、建(构)筑物及挡土 墙、护坡等防护工程数量。
2024/2/6
居住区规划原理
3
第二节 竖向规划的技术规定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用地

2、城市土地的使用
⑴ 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 所有权
全民所有制 —— 城市土地 集体所有制 —— 农村土地 所有权包含使用权,拥有使用权并不一定 拥有所有权。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 用地
⑵ 城市土地的无偿使用
城市土地无偿使用的弊端: 土地使用不合理:
Ⅰ(60.1—75.0)
Ⅰ、Ⅱ
+0.1—+20.0
Ⅱ(75.1—90.0)
Ⅱ、Ⅲ
+0.1—+15.0
Ⅲ(90.1—105.0) Ⅱ、Ⅲ、Ⅳ -15.0—+15.0
Ⅳ(105.1—120.0)
Ⅲ、Ⅳ
-20.0—0
>120m2/人
Ⅲ、Ⅳ
(只减不增)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 用地
⑵ 规划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与用地结构
二、城市自然条件的分析
㈠ 地质条件分析: 主要是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包括: 地耐力/地基承载力(R)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 用地
1、地基承载力
一般:≥10t/m2 , 大型工业:15—25t/m2
建筑层数 一
二、三 四、五 五层以上
地基承载力(t/m2)
7.5—10 10—15 15—20
100%
100%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
用地
四、城市土地的使用
1、城市土地的特征 城市土地具有一般土地资源的基本性质: 不可移动性 有限性 差异性 耐久性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城市 用地
此外,城市土地还具有以下特征:
位置的极端重要性 对交通运输的依赖性 土地价值与建筑价值的分离性 使用固定性 面积限制性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排水系统设计:根据城市排水规划要求,合理设计排水管道的竖向标高,以保证 排水顺畅,防止内涝。
防洪排涝设计:根据城市防洪排涝规划要求,合理设计防洪堤、排涝泵站等设施 的竖向标高,以保证城市安全。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利用竖向规划解决排水问题,成功应对雨洪挑战。 上海世博园区:通过竖向规划实现土方平衡,降低工程成本。 深圳福田CBD:利用竖向规划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交通效率。 成都天府新区:通过竖向规划与景观设计相结合,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实践经验总结 成功案例分享与剖析 未来发展方向与趋势 持续改进与完善的重要性
标
评估指标:包括交通、环境、公共 设施等方面的影响
优化措施:合理规划道路、加强绿 化建设、完善公共设施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优化目标:提高城市用地效率,降 低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 的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估
汇报人:汐
定义:根据地形起 伏和设计要求,在 地形图上绘制等高 线以表示地面高程
目的:确定场地地 面坡度、计算土方 量、进行场地标高 等
步骤:收集地形资 料、分析地形、绘 制等高线、确定高 程
注意事项:等高线 应准确反映地形起 伏,间距适当,避 免过于密集或稀疏
计算填挖方量:根据地形图和规划要求,计算出填方和挖方的数量。 确定填挖边界:根据规划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填挖方的边界。 确定填挖高度:根据规划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填挖方的高度。 计算填挖工程量:根据填挖方量、边界和高度,计算出填挖方的工程量。
定义:土石方平衡法是根据工程填挖土石方量相等的原则,通过调整竖向布置, 使场地土石方填挖量最小,达到土石方平衡的方法。
[建筑]竖向规划
![[建筑]竖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3d6771b168884868662d637.png)
竖向规划简述
第五章 竖向规划的表达形式
二、设计等高线法
设计等高线法是指用等高线表示设计地面、道路、 广场、停车场和绿地等的地形设计情况。一般用 于平坦场地或室外场地要求较高的情况。设计等 高线法表达地面设计标高清楚明了,能较完整表 达任何一块设计用地的高程情况。
竖向规划简述
第五章 竖向规划的表达形式
No Image
竖向规划简述
第八章 龙翔竖向规划
主要规划道路一览表
道路 方 宽度 名称 向 (米)
断面形式
双向机动 车数
绕城 东 公路 西
60
35(路基)
6
龙翔 东 路西
60
5-5-4-15-2-154-5-5
8
凤渡 南 路北
60
5-5-4-15-2-154-5-5
8
宁芜 南 路北
40
4-15-2-15-4
第三章 竖向规划的规定
竖向规划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 铁路、公路、城市道路立交(桥、隧)的标高 设定
❖ 公路与城市道路标高的区别 ❖ 大桥的形式与道路连接方式 ❖ 防洪堤与道路桥梁标高的关系 ❖ 灌溉渠、冲沟与一般河道的区别 ❖ 地面标高与洪涝水位标高
——保证交通和排水通畅
竖向规划简述
第四章 竖向规划的步骤
6
龙西 东 路西
35
4-12.5-2-12.5-4
4
兴梅 南 路北
35
4-12.5-2-12.5-4
4
华新 东 路西
28
4-8-4-8-4
4
竖向规划简述
3.技术路线
第八章 龙翔竖向规划
根据道路边界,划分为若干地块,采用方
格网法对每个地块进行土方平衡计算,确 定地块内部平衡标高。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CJJ83—99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发布时间:2007年09月28日【字体:大中小】打印本页建设部[ 1999-4-22]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的通知建标[1999]10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建委(建设厅),计划单列市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二年工程建设行业标准制订、修订项目计划(建设部部分第一批)的通知》(建标[1992]227号)的要求,由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经审查,批准为强制性行业标准,编号CJJ83—99,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城市规划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管理,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九年四月二十二日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1.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城市道路某地产规划设计

➢ 四扳五带式 利用三条分车绿带将车行道分成四块板, 连同车行道两侧的两条人行道绿带构成四板五带式断 面绿化形式。
一板二带式
二扳三带式
三板四带式
三板四带式
3.1.4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原则 ➢道路绿化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生态功能。 ➢为保证道路行车安全,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要求。 ➢道路绿化应考虑街道上下附属设施的设置。 ➢树种选种要适地适树
3.3.1公路绿化 3.3.1.1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 一般公路在此主要是指市郊、县、乡公路。 一般公路绿地规划设计,是为防止沙化和水土流失对道路的 破坏,并增加城市的景观性,改善生态环境条件。以简单的 栽植乔木为主。 3.3.1.2高速公路绿化
➢采用视线诱导种植方式:乔灌木连续栽植(柏树) ➢坡体绿化:挡土墙、草坪砖、草坪
➢在安全视距范围内不宜设置过多有碍视线的物体。植物 的选择选用低矮灌木。行道树株距在6m以上、干高在2.5m 以上因为司机仍可通过空隙看到交叉口附近车辆的行驶情 况。
3.2.8 交通岛绿地设计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地。 中心岛绿化:原则上只有观赏作用。绿化以草坪、花卉
为主,或选用几种不同质感、不同颜色的低矮的常绿树、花 灌木和草坪组成模纹花坛。
3.2.4.2街道小游园的布局形式
➢ 规则对称式 游园具有明显的中轴线,有规律的几何图 形,形状有正方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椭圆等。
➢ 规则不对称式 此种形式整齐但不对称,可以根据功能 组合成不同的休闲空间。
➢ 自然式布局 没有明显的轴线,结合地形,自然布置。 内部道路弯曲延伸,植物自然式种植。
➢ 混合式布局 是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一种布局形式。
3.2.5 滨河路绿地设计
城市规划原理第九章竖向规划设计

满足建设用地的需求
竖向规划应满足各类建设用地的需求, 包括住宅、商业、工业等,为城市发 展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
02
竖向规划设计的基本要素
地形利用
01
02
03
顺应地形
竖向规划设计应顺应地形, 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保 护自然环境。
合理利用地形
根据地形特点,合理规划 建筑、道路、绿地等设施, 提高土地利用率。
目的
竖向规划设计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 充分利用地形,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使城市规划符合自 然地形地貌的规律,并为城市各项工程设施提供合理的布置 方案。
竖向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竖向规划是城市规划 的重要组成部分,与 平面规划相辅相成。
竖向规划可以优化城 市空间环境,提高城 市功能和景观效果。
边坡支护
土壤保护
在规划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保护 土壤资源,避免因不合理开挖而导致 的土壤侵蚀和破坏。
对于较大挖填土方区域,应采取边坡 支护措施,确保施工安全和场地稳定。
03
竖向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场地勘测
01
02
03
04
确定勘测范围
根据规划需求,确定需要进行 竖向规划设计的场地范围。
收集资料
收集场地相关资料,包括地形 图、地质勘察报告、气象资料
场地排雨水
雨水排放系统
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合 理规划雨水排放系统,涝问题,采取有 效措施降低洪水对场地的 影响。
生态排水
在满足排水需求的前提下, 应尽量采用生态排水方式, 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土方工程
土方平衡
在规划过程中,应尽量实现土方平衡, 减少土方调配距离和运输成本。
反馈与调整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规范是指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及分布等进行合理规划和控制,以实现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美观有序的目标。
竖向规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日益紧缺的城市用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的容积率,并达到节约用地、节约能源的效果。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包括以下方面:1. 建筑物高度控制:根据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制定建筑物高度的上限要求。
例如,对于商业区、市中心区等繁华地段,可以允许建设较高的建筑物,以增加商业和办公用地;而对于住宅区和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则需要严格控制建筑物高度,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2. 楼层数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情况,合理规划和控制建筑物的楼层数。
楼层数的规划应考虑到交通状况、居民需求和建筑物功能等因素,并制定相应的规范。
例如,对于居住区,可以控制住宅楼层数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居民的舒适度和居住品质。
对于商业区和办公区,可以允许建筑物拥有更多的楼层,以扩大商业和办公用地。
3. 建筑物分布控制:根据城市功能和用地需求,合理规划建筑物的分布。
例如,将商业区和住宅区分离开来,避免商业和居民空间的冲突;将工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并设置相应的隔离带,减少工业排放对居民的影响。
4. 空中廊道和公共空地的规划:在城市规划中,应合理规划和保留一定面积的空中廊道和公共空地。
空中廊道可以用于道路、绿化、交通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布置和维修,提高城市功能和便利性。
公共空地可以用于公园、广场和休闲设施的建设,提供居民的休闲娱乐场所。
在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在规划建筑物的高度、楼层数和分布时,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整体规划和环境条件,保持与周边建筑物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2. 做好技术和工程方面的研究:竖向规划需要基于科学技术和工程原理进行研究和设计,确保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
3. 加强管理和监督:制定详细的竖向规划规范和标准,建立健全的管理和监督体系,加强对建筑物高度、楼层数和分布的审批和监控,避免城市用地的不合理和浪费。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各阶段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

附录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各阶段主要内容和深度要求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依据城市城市规划阶段划分可分为两个阶段、四个层次,即:1 总体规划阶段:包括总体规划竖向规划;分区规划竖向规划;2 详细规划阶段:控制性详细规划竖向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竖向规划。
0.2 总体规划竖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配合城市用地选择与用地布局方案、作好用地地形、地貌和地质分析,充分利用与适当改造地形、确定主要控制点标高;2 分析规划用地的分水线、汇水线、地面坡向,确定雨水排除及防洪排涝方式;3 防洪(潮、浪)堤顶及堤内地面最低的控制标高;4 无洪涝危害的江河湖岸最低的控制标高;5 根据排洪、通航的需要,确定大桥、港口、码头等的控制标高;6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与高速公路、铁路主干线交叉点的控制标高;7 城市雨水主管沟排入江、河的可行性及控制标高;8 城市主要景观点的控制标高。
0.3分区规划竖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确定主干道、次干道所围合的范围内的地块排水走向;2 确定主干道、次干道交叉点、变坡点的控制标高;3 补充总体规划段竖向规划中不足的其它控制标高。
0.4 控制性详细规划竖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所围合的范围内的全部地块排水方向;2 确定主、次、支三级道路交叉点、变坡点的标高以及道路的坡度、坡长、坡向等技术数据;3 确定用地地块或街坊用地的规划控制标高;4 补充与调整其它用地的控制标高。
0.5修建性详细规划竖向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落实防洪、排涝工程设施的位置、规模及标高;2 确定建(构)筑物室外地坪标高;3 落实各级道路标高及坡度等技术数据;落实街区内外联系道路(宽7m以上)的标高;保证街区内其它通车道路及步行道的可行性;4 结合建(构)筑物布置、道路交通、市政工程管线敷设,进行街区用地竖向规划,确定用地标高;5 确定挡土墙、护坡等用地防护工程的类型、位置及规模;进行用地土石方工程量的估算。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来源:建设部作者:发布时间:2007.10.181 总则1.0.1 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2.0.2 高程elevation以大地水准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3 土石方平衡equal of cut and 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2.0.4 防护工程protection engineering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堤坝等。
2.0.5 护坡slope protection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如土质或砌筑型等护坡工程。
2.0.6 挡土墙retaining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坍塌而砌筑的墙体。
2.0.7 平坡式tiny slope style用地经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方案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1 总则1.0.1为规范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基本技术要求,提高城市规划质量和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的用地竖向规划。
1.0.3城市用地坚向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1 安全、适用、经济、美观;2 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3 合理利用地形、地质条件,满足城市各项建设用地的使用要求;4 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5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
1.0.4 城市用地坚向规划根据城市规划各阶段的要求,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1 制定利用与改造地形的方案;2 确定城市用地坡度、控制点高程、规划地面形式及场地高程;3 合理组织城市用地的土石方工程和防护工程;4 提出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景观的规划要求。
1.0.5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除执行本规划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2.0.1城市用地竖向规划vertical planning on urban field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2.0.2高程elevation以大地水准作为基准面,并作零点(水准原点)起算地面各测量点的垂直高度。
2.0.3土石方平衡equal of cut and fill在某一地域内挖方数量与填方数量平衡。
2.0.4防护工程protection engineering防止用地受自然危害或人为活动影响造成土体破坏而设置的保护性工程.如护坡、挡土墙、堤坝等。
2.0.5 护坡slope protection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变迁而设置的斜坡式防护工程,如土质或砌筑型等护坡工程。
2.0.6挡土墙retaining防止用地土体边坡坍塌而砌筑的墙体。
2.0.7平坡式tiny slope style用地经改造成为平缓斜坡的规划地面形式。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PPT课件

2020/3/21
3
1
城市竖向规划的定义
顾名思义,就是从垂直方向上对于城市(主要是在用地 方面)进行立面的或空间上的规划设计。故此也有人称之为 竖向布置、竖向设计或垂直设计。
思考: 一个城市或一个工厂区,或者一个居住区不仅要从总平
面上进行规划布置,而且还须有一个垂直方向上的规划。为 什么?为什么有了平面上的布局,还要进行竖向规划呢?
2020/3/21
13
应注意的问题
1.在城市用地评定分析时,应结合城市用地评定,要求尽量做到 利用配合地形,地尽其用
2、不要把改造地形,土地平整看做是主要目的,应依据地形地 貌,合理利用,适当改造
3、在城市干道选线时,要尽量配合自然地形,不要追求道路网 的形式而不顾起伏变化的地形
4、对一些影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关系较大的控制点的标高,要 全面综合的研究,必要时放大比例尺,做一些规划方案的草图 进行比较
5、铁路与城市干道立交控制标高应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确定
2020/3/21
14
绘制竖向规划设计图
编制出总体规划阶段的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示意图,图 纸比例尺的采用与总体规划的总平面图相同,一般为 1/5000~1/10000,图中的内容一般用设计标高法(也 称高程箭头法表示)。应标明下列内容:
(1)城市用地组成及城市干道网系统。
2020/3/21
返9回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竖向规划
3
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是以全市范围内的用地为对象 而进行的。主要考虑如何配合利用城市地形,统盘解决 城市的地面排水,确定道路纵坡,以及干道、桥梁、管 线工程等的控制标高,以及城市用地工程措施的经济合 理的并做出原则性的解决办法,并为下一阶段的详细规 划工作提供依据。如总体规划阶段用确定的一些控制标 高,应是详细规划阶段用以确定其他标高的依据,并不 是把改造地形、土地平整作为主要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道的绿化布置能使街道产生活泼气氛,增加四季景 象及光影的变化,绿化布置应充分与建筑物密切配合, 特别在植物姿态及色彩上,要与建筑、街景协调,同时 注意常绿树与地区树种的配合。城市小区建筑如岗亭、 灯柱、雕像、水池等布置应与街道规划密切配合。
1、目的 在图纸上制定规划方案时,要考虑地形的起伏变化,将
城市用地的一些主要控制标高加以综合考虑,使建筑、道路 排水的标高相互协调。对一些不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地形加 以适当的改造,或提出一些工程措施,使土石方工程量尽量 减少。
2、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工作的任务 ①结合城市用地选择,分析研究自然地形,充分利用地形, 尽量少占或不占良田。 ②综合解决城市规划用地的各项控制标高问题(如排水干管 出口、桥梁和道路交叉口等)。 ③使城市的道路纵坡既能配合地形又能满足交通上的要求。 ④合理地组织城市用地的地面排水 ⑤合理地、经济地组织好城市用地的土方工程, 考虑到填方 、挖方的平衡。 ⑥适当地考虑配合地形,注意城市环境的立体空间的美观要 求。
第五讲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及 园林绿地规划.
郊区(城乡结合部)规划
目录
• 一、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 •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 三、城市郊区(城乡结合部)用地布局规划 • 四、城市规划中建设用地的技术经济问题
一、城市用地的竖向规划
一)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目的和工作任务
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利用地形,是达到工程合理、造价经 济、景观美好的重要途径。
所。大量的花草树木,结合各种有利地形布置园林绿化, 美化城市环境。 (二)城市园林绿地的分类和标准
1、分类 ①公共绿地
市、区级综合性公园,动物园、植物园、街道广场绿 地等可供居民游览、休息之用。
②专用绿地
指专门用途和功能绿地,一般属于某一部门或某一 单位专用的绿地,如工业企业绿地 (防噪音、净化空气) 公用事业绿地,行政机关、大专院校等公共建筑绿地。
方法:高程箭头法 高程箭头法规划设计工作量小,图纸制作快且易于变动、 修改,是居住区竖向规划常用方法。 缺点:比较粗略,准确性差。
18.30 ∴
建筑物层数
16.40
15.40 道路中心标高
▼原有地形标高
排水方向
室外场地排水
二、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城市园林绿地是城市用地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市 绿地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和具体 条件,制定城市各类绿地的用地指标,并选定各项主要绿 地的用地范围,合理安排整个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作为 指导城市各项绿地的详细规划和建设管理的依据。今后城 市应逐步实现城市园林化发展。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的工作要与城市规划工作阶段配合进行。
二)竖向规划的工作内容
1、总体规划的竖向规划,图中应标明以下内容: ①城市各用地及城市干道网
②城市干道交叉点的控制标高,干道的控制坡度。
③城市其他一些主要控制点的控制标高,铁路与城市干道的 交叉点,防洪堤、桥梁等标高。
算。
竖向规划首先是要配合利用地形,而不要把改造地形、 土地平整看作是主要目的。
如道路网的形式不要不顾起伏变化的地形条件而追求过 分平直,也要注意干道不能没有坡度或坡度太小,以免路面 排水困难,或对埋设自流管线不利。
2、详细规划的竖向规划(居住区、厂区的竖向规划)内容;
确定区内各建筑物、构筑物的地面标高,道路交叉点、变坡 点的地面标高以及区内地形控制点的标高。将这些点的标高标 注在居住区竖向规划图上,并以箭头表示区内各类用地的排水 方向。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必须结合城市特点,因地制宜统一考 虑,如:北方城市以防风沙、水土保持为主,南方城市以 遮阳降温为主 , 工业城市卫生防护绿地以改善环境为主 (较突出), 风景城市绿地规划应充分利用并与名胜古迹、河 湖山川结合。
3、城市面貌与城市总体艺术布局协调
街道的宽度, 与两侧建筑物的高度应有适当的比例关 系。如两侧建筑过高,街道过窄,显得拥塞之感,反之街 宽建筑低显得空旷松散之感。街道两侧建筑群的轮廓线, 没有变化,自然会使人感到单调,变化太多,会显得杂乱 。轮廓线以蓝天为背景或以山色树木为背景,应有和谐明 朗的形象。
③街坊庭院绿地
包括小区、街坊及游园、庭院、宅区绿地等,分布 广、美化环境,是居民户外活动场所之一。 ④街道绿地
指各种道路用地上的绿地,包括行道树、交通岛绿 地、桥头绿地。作用:遮阴防晒、减弱噪声,吸附尘 埃,美化城市。 ⑤园林生产、防护绿地
苗圃、花圃、果园、林场各类防护林带等 ⑥风景游览区
指城市附近具有大面积自然绿地,经修饰后供游 览处所,如武汉东湖风景区、磨山、杭州西湖、无 锡太湖风景区。
(三)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布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是构成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规划布置时必须和工业用地、道路系统、居住区规划、以 及当地自然地形等方面条件综合考虑,全面安排。
1、均衡分布,联成完整的园林绿地系统 城市各类绿地有其不同的使用功能,规划布置时应将公
共绿地在城市中均衡分布,并联成系统,做到点、线、面 相结合,发挥园林绿地最大效用。点:(公园、花园、小 游园);线:(街道绿化、林荫道、江畔滨湖绿带);面: (分布面广的小块绿地)。有的城市以面为主, 点线穿插, 以小为主,中小结合。 2、因地制宜和河湖山川自然环境相结合
(一)城市园林绿地的作用
1、保护环境 ①城市植树有利于城市防阻风沙,保持水土,抵抗自然灾 害袭击。
②大面积绿地能净化空气、调节小气候,减低噪音,绿地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③街道绿地可减少车辆噪声,树冠愈密、植物配置合理, 吸声能力越显著。
2、改善城市面貌,提供休息、游览场所 城市园林绿地增添自然景色,也为居民提供休息游览处
2、城市园林绿地的定额指标 制订城市绿地的定额指标,应考虑到平均每人的城市公
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指乔、灌木和多年生草本植物 的覆盖面积)才能全面地反映整个城市绿化水平。目前我 国城市人平绿地约2㎡/人,根据规划要求,近期(2010年 前)到4㎡/人,远期可按6-10㎡/人规划。全国城市绿化覆 盖总水平15%,规划市区绿化覆盖率应不低于30%(不包 括郊区绿地)。根据林学研究一个地区绿地覆盖率至少占 用地30%以上才能起改良气候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