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装备制造业是陕西省确定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的贡献率在工业中仅次于能源化工行业。装备制造业具有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等特点,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入手,通过分析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一、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产业总称,包括金属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子通信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机械制造业等6个国民经济分行业。陕西是我国传统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一五”、“二五”及“三线建设”时期,陕西装备制造业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为我国完整工业体系的建立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陕西装备制造业依托传统产业基础优势,快速发展,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其中交通运输、输变电设备、国防军工行业具备了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比较优势。

1.装备制造业对全省经济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1年,全省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产值2607亿元,是2021年2.72倍,年均增长29.8%,产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23.4%,比重比2021年提高2.76个百分点;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531.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23.7%;实现利润207.4亿元,占到全省利润总额的10.57%;上缴税收103.6亿元,占到全省工业税收收入总额的11.5%;从业人数达到44.22万人,占全省从业人数的30%。从总量上看,装备制造业对全省经济和财政收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2.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占据行业主导地位

从6个分行业经济和利税完成情况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陕

西省装备制造业中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该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303.63亿元,占全部装备制造业的48.83%。目前陕西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以陕汽集团为龙头重型载重货车产业,以西安比亚迪汽车公司、联合西安西沃客车、欧舒特股份公司等为代表的轿车、豪华客车生产及汽车底盘生产产业,以陕重汽、法士特及相关配套企业为核心的以发动机、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成长迅速,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

从发展趋势上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在西部大开发10年间发展速度“前低后高”,呈现了回升的态势。2021年,陕西省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还会进一步加快,居民的消费类型、消费行为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住房、汽车、家用电器等终端消费需求会大幅上升。在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背景下,市场对装备制造业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陕西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同时,发展装备制造行业要求技术投入高,目前陕西省科技从业人员数量在全国行业的比例相对较高,成为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的坚实保证。

4.重点项目进展顺利,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202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20.1亿元,占全部工业投资比重达到了15.1%,比2021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在“大项目支撑”战略的强力牵引下,陕西省围绕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发展,瞄准世界先进水平,谋划建设了一批好项目、大项目。陕汽12万辆商用车扩能、法士特重型变速器产业化,比亚迪第一第二工厂建设,西电超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产业化、秦川集团大型精密数控机床及功能部件技术改造和产业化、汉川机床大型数控机床制造基地、宝鸡石油机械新基地建设、宝鸡石油钢管工业园、中冶陕压2万吨锻钢轧等制造、中钢西重搬迁改造、陕鼓大型透平装置产业化等。这些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和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有力的带动了装备制造业快速增长,为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壮大,产业聚集效应初步显现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以龙头企业及优势产品为核心,加大产业整合力度,通过兼并重组、战略投资合作,发展和壮大了一批大公司、大集团,对产业规模扩张、快速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本省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2021年全省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上百亿的企业达到了6户。一批有较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出成规模,提高了产业的集中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为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增长。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其中存在的行业结构失衡、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影响着行业自身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1.行业发展结构失衡,呈“一快五慢”结构分布

近年来,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六大行业中,航空航天、汽车制造业所属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竞争力。2021年,陕西省规模以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303.6亿元,占全省装备制造业产值的50.01%;占全国装备制造业总产值的2.31%。其他五行业,除专用设备制造业10年间在同行业中占比相对稳定外,其他各行业均显著下降。同时,从企业集中度来看,在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产值中,大型企业产值占比过高,较高的集中度反映出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滞缓,装备制造业在行业和企业间发展不够均衡。

2.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成果转换能力差

自主创新能力是行业竞争力的核心,但陕西省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外,装备制造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导致陕西装备制造业名牌建设落后,品牌竞争力较弱。首先是研发投入较低,且近年一直呈下降态势。其次是成果转换能力较差,2021年,全省拥有授权专利*****件,授权量居全国第17位,与陕西省众多高校和研究机构

较强的研究实力以及陕西省的经济总量均极不相称。

3.产权和管理制度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占比低

与东部沿海地区不同,目前陕西装备制造业仍是国有经济唱“主角”,非公有制经济在装备制造业中占比很低。国有经济布局调整不力,所有制结构不合理,机制僵化,不仅极大制约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且严重束缚了陕西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4.中场产业薄弱,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差

长期以来,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按隶属关系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区域内的关联和协作程度较低,产业整合和企业重组困难。目前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尚处在初始发展阶段,集群内的分工协作水平低,配套能力不够,尤其是大企业、大集团“孤岛”现象明显,产业带动性不强,影响企业竞争力和产业发展水平。除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有较强的成

套供应能力外,其他产业成套能力较弱。

5.社会投资力度下降,导致行业发展减速

由于企业产权改革滞后,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多种原因,导致陕西省装备制造社会资金投入及金融支持力度减弱,装备制造业发展形成行业发展的恶行循环。其中2021年陕西装备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总投资的比重仅为14.07%。

6.有影响力的大集团数量较少,经济效益偏低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虽已形成了若干大企业、大集团并对工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大企业、大集团数量少、规模小,特别是成长性快的企业较少。在全国评选的中国制造业500强中,陕西制造业企业仅有四家:其中西安飞机制造公司排名276位,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排名295位,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排名399位,彩虹集团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473位。2021年,全国2845户企业集团实现主营收入15.55万亿元,平均每户54.66亿元。陕西省128户企业集团实现主营收入1578.8亿元,平均每户12.3亿元。6大产业中除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在全国有一定的竞争力外,其他5

个产业的竞争力比较弱。

三、支持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促进企业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首先要积极鼓励支持以有条件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主体,建立技术创新和技术开发中心,围绕重要产品、代表行业发展方向的技术进行开发和创新;其次是以大专院校、生产力促进中心、各行业科研所为主,建立社会化的技术创新平台,围绕装备制造业的共性技术、重大项目、工艺攻关进行联合开发,为装备制造业企业服务;再次是鼓励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及并购参股国内外企业等形式,掌握装备制造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不断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2.延长装备制造产业链,加快推进产业集群

围绕陕西省装备制造业优势企业引进或支持配套企业建设,实现企业间的互惠共赢。鼓励企业实行“就近配套”,对在省内配套率达到60%以上的重点装备制造企业,财政部门可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助。制定相关扶持政策,支持服务型制造业发展,引导企业由单纯的制造业向集成研发、设计、维护等服务功能的制造业转化,拉长产业链,提升产业附加值。在纵向打造产业链的同时,进行横向联合,将品种单一的制造业企业联合起来,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扶持大型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设,鼓励中小企业为大企业、大集团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促进形成一批“专、精、特、新”的“小企业群”。

3.适当降低税负,营造企业宽松生产经营环境

由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整体盈利水平低,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对企业利润形成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装备制造行业处于具有占地多,厂房平面规模大的特点,土地、房地产方面的税收较高,因此为促进产业发展,建议在国家财税政策允许范围内,适当降低陕西省装备制造业税负,减轻企业负担,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宽松的生产经营环境。同时,应当落实西部大开发、高新科技企业发展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能够“轻装上路”。

4.有效整合财政扶持资金,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近几年财政部门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出台了许多产业扶持政策,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这些政策资金分散在不同部门,不利于企业准确及时掌握政策信息和争取资金,而且每项资金争取都需要一套独立的立项、报批程序,效率有待提高。建议将省级用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资金及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重大科技创新资金、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小企业发展等专项资金中涉及装备制造业的部分集中起来,进行板块整合,将有限的财力由“五指张开”变为“握指成拳”,集中财力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科技创新型装备制造企业做大做强。

5.发挥政府采购作用,积极拓展本地市场

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平台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支持省内自主品牌发展,开拓装备制造业产品的本地市场。以汽车行业为例,2021年初国务院出台《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政府公务用车向自主品牌倾斜,各级政府和公共机构配备、更新公务用车,自主品牌汽车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建议全省各级政府采购能够扩大自主品牌汽车采购比例,并引导陕西省各级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购买、使用省产汽车产品,对于开拓陕西省汽车产业市场无疑将起到积极作用。同时,鼓励国产设备首购首用,对陕西省内企业、科研机构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重大技术装备予以财政补助或奖励,对订购和使用省内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的重点建设工程和技改项目予以支持。

6.引导产业转移,鼓励民间资本投入

首先应加大对民营企业融资、财税、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市场开拓、服务水平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支持;其次应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通过重组、联合、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再次,在东西部产业转移过程中,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沿海民营企业向陕西集聚,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的公共服务引导民营

企业向大企业产业群集聚,形成服务体系健全的民营与国有经济紧密融合的产业集群。

7.加强对装备制造业金融支持力度

首先,建议政府对装备制造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提供贷款贴息补助;其次,充分发挥银行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加强银企、银政合作,引导和促进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和服务方式,加大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再次,应进一步规范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发挥投资公司、担保公司带动社会民间投资的作用,促进资金、技术等各种资源向装备制造业集中。

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决定着整个产业链综合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脊梁,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大力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提升我国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是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强国转变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工业转型升级“十二五”规划》,编制本规划。规划期为2011-2015年。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 高端装备主要包括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高技术高附加值装备。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现阶段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方向主要包括航空装备、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智能制造装备。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形成了门类齐全、具有相当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2009年、2010年连续2年产业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一,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10年来,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2010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实现约1.6万亿元销售收入,约占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的8%左右。整体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围绕国民经济各行业的迫切要求,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如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发电机组、百万千瓦级先进压水堆核电站成套设备、1000KV特高压交流输变电设备、±800KV直流输变电成套设备、百万吨乙烯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精密高速加工中心、2000吨履带起重机、ARJ21新型支线飞机、“和谐号”动车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等,气象卫星率先实现业务化运行,已初步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格局。

陕西装备制造业30强出炉

陕西装备制造业30强出炉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954359.html, 2007年03月22日06:08 三秦都市报 昨日下午,由陕西日报社参与主办并承办,三秦都市报社协办的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暨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榜颁奖典礼,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经评委会认真评审,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0家企业入选陕西装备制造业30强,西飞集团董事长高大成等10名同志获得年度人物奖,还有11家企业和单位获得陕西装备制造业单项奖。图为副省长吴登昌(右)为获奖企业颁奖。本报记者戴吉坤摄 陕西装备制造业30强精彩亮相 本报讯(记者张锋哲张维实习生余瑞张艳英)如果把陕西装备制造企业比作含苞待放的花朵,媒体的作用就应该像蜜蜂一样,使花儿更艳,果儿更甜。昨日下午,由陕西日报社参与主办并承办,三秦都市报社协办的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暨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榜颁奖典礼,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全省装备制造行业的业内精英会聚一堂,交流企业文化,探讨行业发展。 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装备制造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去年6月中旬,国务院振兴装备制造业会议在我省召开,对我省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发展给予肯定和寄予厚望。时隔不久,省政府也专门召开了振兴陕西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陕西装备制造业要努力形成10个年销售收入达到或超过100亿元的企业集团、20个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等具体目标。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对陕西装备制造业的高度重视。 为了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关于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精神,受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组委会的邀请,经主管部门批准,由陕西日报社在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期间,首次同期参与主办并承办中国西部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暨陕西装备制造业总评榜活动。本次总评榜活动是由媒体搭台、企业自愿参与、基本资料部门核准、专家评审、政府认可的一个重要活动,该评选在我省尚属首次。 该次活动从今年初开始,经由省政府国资委、省工交办、省国防科工委、省统计局等16个单位组成的评委会认真评审,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30 家企业入选陕西装备制造业30强,西飞集团董事长高大成等10名同志获得年度人物奖,还有11家企业和单位获得陕西装备制造业单项奖。 又讯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西安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西部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西部制博会),昨日在西安曲江国际会展中心和陕西国际展览中心两地、七馆举行。据统计,本次博览会展商预订展位超过3000个,千余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会聚西安,参加本次我国制造业一年一度的博览盛会。

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

发展我国装备制造业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大会上所作的重要讲话,不仅是我们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是我们党领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指南。我们党要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就要发展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手段和载体——装备制造业,本文想专门谈谈这个话题。 制造业的范围很宽。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来划分,制造业可以分为一般消费品制造业、耐用消费品制造业、资本品制造业、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业。 装备制造业主要指资本品制造业。日本把装备工业定位为生产现场机械的产业,包括工厂自动化设备和工业机械制造业。根据我国的统计分类,装备包括普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电器机械及器材、专用设备等。从纵向来看,装备制造业是包括机械工业、材料、电子和零配件等相关行业组成的产业群体。 目前,我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技术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技术升级必然带来新的一轮设备更新。因此,建议把研究内容集中到装备制造业上来。 装备工业是高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必要的重要手段和产业载体,具有高技术化、集成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在一定意义上,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不仅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而且所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都要靠装备工业来实现,有些装备工业本身就是高新技术产业。如大型计算机及其配件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电信设备制造等等。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设备制造业,能够形成新的高效生产力。 装备工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装备工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国家在科学技术、工艺设计、材料、加工制造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特别是一些技术难度大、成套性强,需跨行业配套制造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反映了一个国家 的>'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954359.html,/jingjilunw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和技术实力。因此,根据国际统计,一些现代机器设备制造业被列入高新技术产业。二是装备工业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装备工业不仅涉及到机械加工业,还涉及到材料、电子和机械零配件加工等配套行业。装备工业的发展将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三是装备工业可以为各行业提供现代化设备。从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到国防使用的武器装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装备工业。因此,装备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国 民>'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954359.html,/jingjilunwe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经济各行各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国家竞争力。许多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成熟阶段都把装备工业作为主导产业。 目前,我国装备工业的形势极为严峻,制约了产业结构升级。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装备工业摊子大、水平低、效率差,产品结构和组织结构亟待调整。目前,国内设备制造业低水平重复、低档次的大路货产品生产过剩,而技术水平高、有竞争力的产品短缺,不能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目前,全国有机电企业约10万多家,资产平均占有量约2000万元,效率逐年下降,产值增加值率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陕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开发较早,但近年来,陕西省旅游业却呈现出与资源不相符的发展状态。本文对陕西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陕西省;旅游业;现状;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ourism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robust development momentum and the largest industries in global economy. Shaanxi province is rich in tourism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tourism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is no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t industry in Shaanxi province are analyzed,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ts development. Keywords:Shaanxi Province;Tourism;Present situation;Countermeasures 1.研究意义 旅游产业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是:旅游产业能耗低,创造附加值的能力强。随着世界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业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旅游市场是发展旅游事业,获得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对我省旅游事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研究陕西省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陕西省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对策,从而加快陕西省旅游经济产业的发展,促进陕西省旅游服务的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促进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体型转变,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经济中发展势头最强劲和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旅游业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逐步增强,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先进制造技术导论课程论文 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

班级:材料132 姓名: 论文题目: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指导老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 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上海海事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本文从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角度展开问题讨论,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所遇到的瓶颈、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中国制造业在外部环境下发展的误区警示四个点进行主题的分析。特别提到了当今制造业提改革却过于概念化的问题,即中国制造业发展的误区警示。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发展趋势警示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 n d u s t r y College of Ocea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XXXXXXXXX Abstract: The discussion was expanded from the basic view tha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plays an essential role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The subject was analyzed under the four subtitl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e encountering bottleneck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warnings of its evolution. Especially, the issue of conceptualizing reform in the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was mentioned. Keywords: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development trend warning 引言 制造业是一国启动工业化、融入全球化、实现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制造业结构升级、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物资基础和产业主体,是富民强国之本。制造业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中坚力量。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和实现创新的舞台。没有制造业,所谓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无处体现。国民经济中制造业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机械制造业已拥有三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历史,是我国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模板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一般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特别是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

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两届“中国坚果炒货食品节”、“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会展40多个场次。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很多全国性大型展会,即使是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也不是轻易能够申办到的,比如“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在我市连续举办四届的基础上,和已经确定继续在合肥举行,特别是“第四届中国中部投资贸易博览会”在合肥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合肥已经成为中部区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doc

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前言 (一) 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的内涵 1. 制造业内涵及构成 制造业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以及对零部件装配的工业部门的总称。普遍认为,制造业是由装备制造业和最终消费品制造业构成。 制造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服装、纺织、木材、造纸 等制造业;石油、化学、医药、橡胶、非金属矿、黑色金属有色 金属加工业以及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等29 类行业。 2. 装备制造业的内涵及构成 这概念在我国正式出现是见诸于1998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 提出的“要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日报》,1998 年12 月10 日,第 1 版)。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 心组成部分。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技术装 备的工业总称。—“生产机器的机器制造业”。它覆盖了机械、电子、武器弹药制造业中生产投资类产品的全部企业。分七大 类。 金属制品业主要包括:切削工具、模具、集装箱、焊条等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锅炉、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泵、 风机、压缩机、冷冻设备、阀门、轴承、液压件、铸锻件等制造

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冶金、矿山设备、石化设备、轻纺设备、农林牧渔、水利机械、环保机械等制造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铁路运输设备、汽车、船舶、飞机制造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主要包括:电动机、发电机、输配电及控制设备、电线电缆、蓄电池制造业。 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主要包括:通信设备、雷达、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制造业。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主要包括:工业自动化仪表、电工仪表、光学仪器、气象仪器、复印机及胶印机、量具 量仪制造业。 (二) 装备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 ——国民经济的脊梁。 ——财政收入的大户。 ——经济增长的动力。 ——实现就业的市场。 ——高新技术的载体。 ——产业升级的手段。 ——外贸出口的主力。 ——国家安全的保障。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

陕西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分析 ——第三次经济普查系列分析之十七 2015/9/22 8:57:00 陕西统计局 装备制造业是我省重要支柱产业,对我省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装备制造业也是低耗能产业,对我省节能降耗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装备制造业能耗效益对我省经济转型升级、节能降耗以及今后装备制造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装备制造业逐渐壮大 1、工业总产值稳步增长 “十二五”以来,我省在稳增长的基础上,坚持实施“稳中有为、提质增效”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传统能源化工工业的同时,牢牢把握提质增效原则,不断发挥我省科技优势,我省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3759.08亿元,同比增长19.9%,比2011年的2855.07亿元增长31.7%,年均增长14.7%;从占比看,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9.8%,与2011年基本持平,占规模以上制造业的比重近三成,装备制造业的稳步发展为我省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资产规模逐渐扩大 资产规模是企业发展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反映产业发展情况重要参考。“十二五”以来,在国家及我省一系列政策的扶持带动下,我省装备制造业呈现稳步发展态势,行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资产合计4527.07亿元,同比增长16.7%,比2011年的3489.55增长29.7%,年均增长13.9%。从各年情况看,2011年到2013年逐年上升,2012年增长11.2%,2013年增速加快,比2012年上升5.5个百分点。

3、主营业务收入呈上升走势 2011年以来,在我省装备制造业资产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不断上升,行业经营状况向好。2013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289.19亿元,同比增长18.3%,比2011年增长21.8%,年均增长10.4%。分年度看,2012年增速为3%,2013年增长加快,比2012年增速上升15.3个百分点。 4、利润总额小幅增长

宝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7c17954359.html, 宝鸡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者:于媛 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1年第05期 摘要:宝鸡作为我国西部重镇,旅游业正在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然而在宝鸡旅游业大 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与不足。宝鸡旅游业应立足人文地理优势,突出地域特色,大力实施旅游品牌战略,做强做大该产业。 关键词:宝鸡;旅游;经济;存在问题;对策 我国有着悠久的旅游历史和传统。无论是帝王将相的巡游、狩猎,还是诗人学者的潜怀旅行,和尚、道士的化缘云游,这些都可视为古代旅游形式。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我国经济的大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发展势头强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宝鸡拥有独特的旅游文化历史资源,积极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宝鸡资源优势,全面打造人文品牌,是把宝鸡建设成为高品位文化城市的关键步骤。 一、宝鸡旅游发展的优势 (一)旅游资源优势 宝鸡,古称陈仓,是华夏始祖炎帝的故乡,周秦王朝的发祥地,素有“炎帝故里、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的美誉。秦岭、关山山脉横贯绵延,名胜众多,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景观相互辉映。 1.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宝鸡是华夏始祖炎帝故里,是中国周、秦王朝的发祥地。自汉代至今,在宝鸡发现的周、秦青铜器数以万计,是名副其实的“青铜器之乡”。宝鸡的法门寺,其地宫是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地宫出土的佛指舍利,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有文献记载和碑文证实的释迦牟尼佛真身舍利,是佛教世界的最高圣物。地宫27000多枚钱币中,13枚玳瑁开元通宝是世界上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 2.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宝鸡是工艺美术之乡,流传千年的民族风俗,门类繁多的民族艺术,风味独特的民族饮食,别具一格的民族饰品等,构成了浓郁而独特的宝鸡民族文化,如西府社火、大型庙会、木版年画、彩绘泥塑、草编、皮影、焰火等传统民族文化。

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I 先进制造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及现状,并阐述了我国先进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特点,发展,现状, 趋势

II 目录 摘要 ............................................................................................................................................................... I 目录 ................................................................................................................................................................ I I 一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 (1) 1.1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 (1) 1.2是面向的技术 (1) 1.3 是驾驭生产过程的系统工程 (1) 1.4 是面向全球竞争的技术 (1) 1.5 是市场竞争三要素的统一 (2) 二中国制造业现状分析 (3) 2.1以制造业为支撑,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大国 (3) 2.2中国仍处于国际产业链的较低环节 (3) 2.3 中国制造业还没有产生世界一流的跨国公司 (3) 2.4 缺乏规模导致国内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 (4) 2.5 外资及其研发机构是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实力的补充 (4) 2.6 技术创新不足导致中国制造业远离“世界技术创新中心” (5) 三中国制造业发展对策 (6) 3.1 完善体系 (6) 3.2 提高效益 (6) 3.3 制定技术标准 (6) 3.4 实现多元化 (7) 3.5 不断创新 (7) 四小结 (8) 五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doc

旅游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会展业与旅游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性。会展通常都会选择旅游发展到一定程度、有一定基础设施的地方举办,而知名的成功会展又会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城市更加重视发展会展旅游业。今年5月下旬至6月中旬,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旅游局、市会展办和市政府研究室等部门,联合开展了会展旅游业发展调研。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市会展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市会展旅游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会展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特色初步形成。从全国范围来看,合肥会展起步偏晚,但发展较快。自以来,展会数量年均增速达40%。全市举办各类展览40余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18场次);达69场次,较上年增长70%,参展人数增长141%,当年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大型会展25个;举办各类较大的展览66场次,尤其是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的举办,标志国际性大展取得零的突破,当年参展人数总计达28万人次。,全市举办各类展览突破70场次(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32场次),营业收入、展览面积、参展人次都再创历史之最。,全市共举办各类展览102场,展种涉及科技、工业装备、文化艺术、农业、服装服饰、人才、粮油机械等领域,其中全国性展览有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合肥展暨合肥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徽商大会等8场。我市举办各类展览122场,其中,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各类展览45场,同比增长10%,总展览面积达63.9万平方米;安徽省红三环体育馆举办展会25场,总展览面积16万平方米,参展人次达60万。 会展企业快速增加,办展水平逐步提高。截止底,全市有展览业务的企业已达60多家,其中专业展览公司30多家,直接从事与展览相关的广告、装璜、物流等关联业务企业近200多家。以安徽国际会展中心为龙头,形成了体育馆、科技馆及商务中心、公园、广场等室内外大小适宜、分工自然的展场体系。会展企业呈现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适时进位、选项定位的发展趋势。专业展览公司的发展壮大,加速了合肥会展经济的崛起。几年来,我市成功举办了第xx届国际美术大会、全国农机产品订货会(连续四年)、中国畜牧业交易会、第38届全国新特药品交易会、第57届全国汽车零配件交易会、第48届中国教学仪器设备展览会、第十三届中国艺术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动漫交易会、连续

陕西西安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研究

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发展研究 [摘要]针对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现状,指出市装备制造业军民科技资源的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在探讨市发展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现有主要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调研,分析了市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在扶持政策体系、制度建设、产业园区增长能力、民口企业“民进军”以及产业链配套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制度完善、发展规划、破解资金瓶颈、完善军民融合的机构设置等方面,提出了市发展“军民融合”装备制造业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国防科技;装备制造业;军民融合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4―0128―04 一、市国防科技与装备制造业基础 (一)国防科技实力雄厚 市国防科技工业的形成源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国家在进行的国防科技工业及配套工程建设。这一过程经历了“一五”、“二五”、“三线调迁”、“军工迁”四个阶段。改革开放后,本地也成长出一批包括民营资本在的新型国防科技公司。目前,省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共有各类军工和民口配套单位300多家,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电子、核

工业我国所有六大军工行业,其中型企业53家,军工科技人员12.07万人。这些军工和民口配套60%以上的生产企业和90%的科研院所都聚集在周边。近年来,市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在军品产值、工业增加值、R&D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军品经费等方面稳居全国三甲。 (二)市装备制造业现状 由于国家国防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布局的历史原因,市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包括国防科技在的一些重点领域,如航空航天,特(超)高压输配电设备、高速高精数控机床及复杂刀具、新型海洋陆地石油钻采设备、大型冶金成套设备、煤炭综采设备、高速列车城轨设备等。根据统计局资料,201 1年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405家,其中型企业97家,占24.O%;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6.78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12.3%。市装备制造业军事装备制造优势明显,军工门类齐全,军品配套任务包括军用车辆、特种新材料、航空机载设备、飞机零部件生产及维修、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以及组件等国防科技多个领域。 (三)空间聚集和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 与具备的国防科技和装备制造业的资源优势相比,市装备制造业和国防科技产业的空间聚集和创新协同优势未能有效发挥,军民结合产业规模不够大,军民科技资源难以共享。据统计,市国防装备制造研发设备军民共享率仅为22%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 时间:2003-7-25 15:24:07 阅读488次 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黄春长 陕西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既有大自然造就的美好的生态景观,又有从新石器时代到 周、秦、汉、唐历代遗留下来的无与伦比的古代文化遗产。虽然深居内陆,但是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陕西旅游业已经具备相当大的规模。十多年来共接待入境游客45O万人,创汇超 过10亿美元。1995年接待入境游客44.23万人次,外汇收入1.39亿美元。旅游业为陕西国 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成绩。陕西省政府也已经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陕西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还必须充分认识到,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任务十分艰巨,不可盲目乐观。 1.陕西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1.1.入境旅游 陕西的入境旅游业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一直处于数量增长阶段。这是由于封闭了十多年 的国门初被打开,神秘古老的中华文明对于海外游客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因而大批旅游团队涌入。这个时期我国旅游景区总体开发不够,主要景点大多以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少数城市为依托,开放范围也很有限,因而客流相对集中。其中陕西占有较大比例的客

流。但陕西旅游业接待能力的发展,总显得跟不上客流增长的需要,因而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自然增长状态。 随着改革开放向深度发展,东南沿海经济高速增长,以商务、会议、学术交流、科学 考察、学习、探亲访友为目的入境的散客比例上升,入境旅游团队比例下降。同时,国内各省大量的旅游资源相继都被开发利用,开放范围急剧扩大,各地旅游业全面兴起,入境口岸增多,形成客流分散的局面,陕西占有客流比例减少。这就导致入境来陕客流增长速度减缓,使旅游接待能力显得过剩,涉外饭店客房出租率不高。虽然旅游业的总收入在增加,但是获利率甚低。 客观地分析,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其发展也必然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如果充 分认识这个规律,迅速调整陕西旅游业的结构和战略,适应同际国内旅游市场发育的特点,按照国际水准来改善服务水平和质量,变自然增长、被动应付为主动发展、促进增长,那么就有可能很快实现陕西旅游业从粗放型经营到集约型经营的重要转折。 1.2.国内旅游 从国内旅游市场来看,由于较长时期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工 作时间缩短,节假日闲余时间增多,许多人都有厂较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同时,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人口密度增加,环境污染加重,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再加上市场经济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强度增大,心理紧张因素增多,使大部分人都产生了休闲、游览、观光、娱乐、访占、探幽、回归自然、开阔视野、增加知识、丰富生活、调节心理、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等方面的需求。我国人口基数巨大,当国家政策对国内旅游从“不提倡”转变为“积极发展”时,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发展则必然表现出爆发性特征。同时,旅游的形式也正由散客独自旅游,向通过旅行社组团旅游方向发展。因而,陕西旅游业将会占有巨大的国内客源市场。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正文 (1) 1.兰州市旅游也发展现状 (1) 1.1 兰州市旅游资源丰富 (1) 1.2旅游业产值发展速度快 (2) 1.3旅游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3) 2.兰州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 2.1 旅游景区政企不分、规划与管理不甚科学 (4) 2.2市场宣传力度薄弱,旅游产品雷同,缺乏专业的旅游人才 (4) 2.3旅游景区及附近乱收费现象严重 (5) 2.5生态环境整体脆弱,环境影响较大 (5) 3.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6) 3.1明确行政主体,科学规划经营与管理,改革现有门票制度 (6) 3.2加大宣传力度,争创特色,培养优雅大方的高素质服务人才 (6) 3.3明码标价,综合治理,经常监督 (7) 3.4提高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技术,加强宣传教育, (7) 后记 (8) 参考文献 (8)

兰州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要:旅游业是一项含“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综合性强的产业,更是一项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对当前兰州市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一个探索。兰州市旅游业发展在省内比较仅列中游,与其省会地位不符。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差距更大,但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通过去探索、了解分析,让我们也为它的发展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关键词:旅游业旅游交通旅游产品 兰州背倚甘、青、藏,面向陕、宁、蒙,连接川、黔、滇广大的地区。是丝路民族风情旅游带、世界屋脊猎奇探险旅游带、西南奇山秀水民族风情旅游带的交汇地带。丝绸之路、千里黄河风情线、唐蕃古道、红色之旅、西部生态旅游和专项旅游六大西部旅游的优势产品和旅游线路在这里尽显风采。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也必将加快旅游业的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全面小康社会、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等宏观战略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兰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旅游业是一项含“吃、住、行、游、购、娱”在内的综合性强的产业,更是一项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快速增长对旅游景区的开发、经营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是对当前兰州市旅游景区景点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一个探索。通过去探索分析,让我们也为它的发展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1.兰州市旅游也发展现状 1.1 兰州市旅游资源丰富 旅游资源,即对旅游者有新引力的客观事物。兰州市的旅游资源不论是社会人文方面还是自然方面都是与众不同的,再加上市内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5-9℃,最热月平均气温仅22℃。年平均降水量33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正好和兰州市的旅游黄金季节一致,游客旅游时的舒适度大大增加。 首先,兰州市市域内生态条件良好,兴隆山、吐鲁沟、官滩沟、石佛沟、兰山等森林资源,共有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8处, 2004年兰州被评为全国十大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 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法规类别】专项资金管理 【发文字号】陕财办企[2007]84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财政厅 【发布日期】2007.06.12 【实施日期】2007.01.0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陕西省财政厅关于印发《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陕财办企[2007]84号) 各设区市、杨凌示范区、各省管县,省级有关部门、省级企业集团: 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国家制造业基地的意见》(陕政发〔2006〕38号)精神,从2006年起设立了省级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为了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我们制定了《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该办法已经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讨论通过,现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我厅反馈。 二○○七年六月十二日

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落实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建设国家制造业基地的意见》(陕政发〔2006〕38号),进一步加快我省装备制造业做大做强步伐,引导金融资金和社会资金多渠道加大对制造业投入,从2006年起设立陕西省装备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为规范资金的管理与使用,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由省财政厅管理。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称省发改委)负责组织项目的申报、专家评审工作,省发改委会同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负责项目的初审工作,省振兴装备制造业领导小组负责对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使用项目的审定,省发改委和省财政厅负责对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主要来源: 一是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二是国企改革发展资金及省级技术改造资金;三是其他资金。 当年未下达和未拨付完的资金,可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四条装备制造业发展资金支持方向:主要用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装

陕西省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

省“十一五”旅游业发展专项规划容 一、“十五”期间旅游业发展回顾 (一)发展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旅游产业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努力克服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非典”、禽流感等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旅游业呈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我省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我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旅游经济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十五”期间我省入境旅游、国旅游、出境旅游全面进步。“十五”末,全省年接待国外旅游者6081万人次(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93万人次,接待国旅游者5988万人次),年均增长14.2%;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53亿元 (其中旅游外汇收入4.5亿美元,国旅游收入316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8.7%,旅游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省经济增长速度,旅游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 2、产品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合理。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成效显著。兵马俑博物馆馆前环境改造工程、黄帝陵二期工程建设完成,进一步提升了世界级旅游产品著名形象。华山、太白山、翠华山、玉华宫、金丝峡、壶口瀑布、红碱淖、瀛湖、南宫山等的开发建设,有效改变我省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大唐芙蓉园、岭野生动物园等主题公园类旅游产品形成新亮点,温泉、滑雪等休闲项目得到开发建设,初步形成休闲产品体系。 产业要素配置日趋完善。2005年底,全省共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4座;各类等级旅游景区74处,其中,4A级景区17处,3A级景区28处;全国工农业旅游示点7处。2005年底,我省共有旅行社354家,其中国际旅行社35家,国旅行社319家,导游人员近万名,旅馆业床位总数达到40余万。旅游星级饭店达到262座,其中5星级饭店4座,4星级饭店18座,其它星级饭店240座。全省直接旅游从业人员31万,间接旅游从业人员155万。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十五”期间,我省公路、铁路、航空、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极大改善了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坚持实施旅游环境建设工程,全面提升了旅游景区的形象和品位。 3、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十五”期间,举办了华山论剑、公祭黄帝陵、旅游歌曲大奖赛、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和国供奉、在海外开展一系列宣传促销活动,充分发挥了现代传媒手段的作用,活动影响面广,宣传效果明显,客源显著增加。 4、保障体系和管理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旅游法规体系建设日趋完善,修订和实施《省旅游管理条例》。依法治旅的意识不断增强。旅游服务单位经营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坚持开展旅游市场治理整顿工作,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社会齐抓共管,市场秩序明显改善。旅游安全管理得到加强,安全有序的旅游环境逐步形成。大力开展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提高产业素质和管理质量。 5、精神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旅游行业积极开展以“创佳评差”为载体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涌现出一批服务标兵、服务明星。 (二)基本经验 “十五”期间,全省旅游行业坚持以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旅游产品结构调整为重点,积极开展宣传促销工作,大力进行旅游市场治理整顿,推动全省旅游业健康发展。 1、坚持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大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旅游业的综合性,旅游业的关联性,以及旅游市场尚处在培育发展期,在旅游产业各要素的资源配置、加快旅游市场主体培育、开展旅游市场监管、旅游整体形象宣传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业必须采取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2、坚持改革开放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旅游业是一个外向型行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而发展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武威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武威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一、发展概况 1.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标准中, 我市拥有全部7大类的旅游资源,其中人文旅游资源83处, 自然旅游资源24处。目前已建成开放的旅游景区(点)20 多处。其中:4A级旅游景区4家、3A级景区3家、2A级 景区2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现已形成以雷台、文庙、罗什寺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游,以神州荒漠野生动物园、 沙漠公园、沙漠治理志愿者基地和马路滩林场为代表的大漠休闲游,以天祝三峡为代表的民族风情游等三大旅游精品线路。 2.民族民俗风情 浓郁。武威现辖三县一区,93个乡镇,1125个行政村,总人口191万人,居住汉、藏、回、蒙、土等38个民族。因武威地处三大高原的交汇地带,独有的地理

位置,使武威自古就是多民族融合交流的地区,民族、民间文化非常丰厚。藏、土等民族风俗习惯保留原始风貌,武威酒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得到有效传 承和保护,凉州贤孝、凉州宝卷、武威攻鼓子、华锐藏族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国家级保护名录。 3.乡村旅游方兴未艾。随着我市旅游业的兴起,“农家 乐” 旅游休闲的优势进一步凸显,成为武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 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乡村农户依托旅游景区、果林苗圃、沙产业和交通环线等资源和区位优势纷纷投资开发以“农家乐”为主体的乡村旅游,全市初步形成了餐饮娱乐、休闲度假、农业观光的乡村旅游格局。据统计,全市现有“农家乐” 235家,其中:凉州区144家,古浪乡56家,天祝县12家,民勤县23家,全市“农家乐”项目总投资6331.8万元,旅游从业人员达1043人,年营业收入1944.98万元。 4.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全市现有旅游商品生产销售单位 33家,旅游商品经营网点25家,已开发以“马踏飞燕”文物复仿制品为代表的文物复仿制、轻纺编织、酿造、医药保健、农副特产、旅游纪念工艺品、图书影像等7大系列千余种商 品,其中:“马踏飞燕”及“铜车马阵”复制品系列荣获2009年甘肃省首届旅游商品展示评选会名优产品”第一名和全国旅游商品大赛铜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