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选矿试验与生产检查实验指导书

《选矿试验与生产检查》实验指导书选矿专业用选矿教研室2012年实验一试样制备一、目的要求1、掌握实验室小型浮选试验试样加工缩分的一般方法。
2、掌握实验室小型试验试样加工缩分流程的编制方法。
二、试样硫化铜矿石30Kg,粒度30~0mm。
三、设备和用具颚式破碎机,对辊破碎机,手锤,铁板,铁铲,筛子,台秤,二分器,分样木板,扫帚,毛刷,试样袋等四、实验步骤1、试样加工缩分流程图如图1。
2、检查、调整试验所用设备及工具,清扫设备,清扫加工缩分场地。
3、按制定的加工缩分流程进行破碎筛分加工。
4、混匀缩分:可用移锥法、环锥法、二分器法交替使用。
5、试样碎至-3mm后缩分为每份0.5Kg的单份试样60份。
并装入试样袋作浮选试验用,缩分完毕将试样存放于指定地点。
6、实验完毕清扫设备、用具、打扫实验场地。
五、编写实验报告绘制试样加工缩分流程图,并对每个工序的要求都加以说明。
图1:试样加工缩分流程图实验二磨矿细度试验一、目的要求1、通过不同磨矿细度的浮选试验,了解磨矿细度对分选效果的影响,找出适宜的磨矿条件(磨矿时间)。
2、初步掌握实验室浮选试验操作技术。
3、学会应用所学的基本知识来解决实验中的实际问题。
独立思考,认真操作,认真分析实验结果。
二、试料硫化铜矿,粒度0~3mm,每份0.5Kg。
三、仪器、设备、用具球磨机一台,1.5升浮选机一台,烘箱一台。
台秤、天平、秒表、瓷盆、瓷盘、量筒、注射器、烧杯、洗瓶、洗耳球、分样刀、分样胶布、毛刷、研体、pH试纸、滤纸等。
四、实验流程及操作条件实验流程及操作条件如图2所示。
原矿图2:磨矿细度试验流程图五、实验步骤1、检查、清理、清洗实验设备用具。
2、取代表性试料三份,每份500g 、0~3mm 。
按不同磨矿时间12、20、30分,分别进行磨矿,磨矿浓度为50%。
磨矿产物(矿浆)按图示流程进行浮选,比较其结果。
同时平行地取三份试样,也在上述不同时间下磨矿,将磨矿产物进行筛析(200目筛子),找出磨矿时间与磨矿细度的关系。
选矿《认识实习指导书》

第1章绪论exodium1.1实习的重要性与目的significance and Intention of practice矿物加工是系统研究矿物分离abruption、富集ennichment,使矿产资源有效利用efficiency using 的技术学科。
它涉及到数学、物理学、化学、地质、矿物学、物理化学、流体力学、电磁学、机械、电力、冶金、采矿等多种学科理论和工程技术。
掌握矿物加工的科学技术,不仅需要扎实well-knit的基础理论知识,还应具备目标管理的实践技能。
实习是矿物加工学科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是培养学生实践技能、消化课堂教学知识、巩固基础理论、拓展专业概念、启发创意思维、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措施measure。
在修完基础课程,即将进入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安排的认识实习,是一次增强专业感性认识的实践教学过程,其目的意义有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实习,了解本学科在国民经济Gross National product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密切关系affinity,激励spirit up学生热爱矿物加工科学事业;(2)利用课堂讲解和参观选矿厂,熟悉矿物加工技术的基本过程,明确所学课程在学科中的作用,理解有关概念,籍以巩固和消化基础理论知识,为专业课程教学打下良好基础;(3)通过安全教育,了解选厂各种生产管理措施及规章制度,获得生产管理技术知识和遵守规章的重要性;(4)编写实习报告,进行实习考核,受到编写工程技术报告和生产记录的锻炼。
1.2实习教学方法Teaching method of practice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实习以选矿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
为学生提供了解和熟悉工作实际,通过实习过程增长见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
认识实习由校内教学与校外现场参观结合完成。
校内教学简要讲解矿物加工的基本知识与选矿工艺流程表示方法,结合实验室设备介绍机械构造和工作原理,给学生示范操作。
矿石学实验指导书

矿石学实验指导书矿石学实验指导书矿石学实验是地质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矿物学和岩石学等基础科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旨在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观察、描述和鉴定常见矿物和岩石,在掌握实验技能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地球物质的性质、特征和演化历史。
本文将为矿石学实验提供一份相对完整的指导书,旨在为学生提供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的帮助。
一、实验器材和试剂(1)观察显微镜:用于观测矿物和岩石薄片的结构和特征,应当具备高清晰度、高分辨率、适当的增大倍数和充分的照明。
常见的观察显微镜包括传统的光学显微镜和最新的电子扫描显微镜,根据实验需要而定。
(2)光源:为观察显微镜提供足够的光线,通常使用白炽灯、荧光灯或LED灯。
透过显微镜镜头时,光线必须均匀、直线和稳定,以保证观察到的物质和结构细节清晰可见。
(3)磨片机:主要用于制备矿物和岩石薄片,其性能应当稳定,装置和样品表面接触平滑度高,并具备足够的调节能力,以控制加工过程中的厚度和均匀度。
(4)电子天平:主要用于称量和计量适量化学试剂、水和样品,其准确度和精度应当符合实验需要,误差不得超过规定的范围。
(5)干燥箱:用于将含水的矿物和岩石样品加热干燥以除去水分,避免某些样品在做重量实验时受水分的干扰。
(6)酸和碱试剂:用于溶解矿物和岩石样品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比如用稀盐酸腐蚀岩石中的碳酸盐类矿物等。
(7)氢氧化钠(NaOH):主要用于将矿物和岩石样品进行脱碳等处理,以便于后续的测量和检验。
(8)纯水:用于稀释试剂、冲刷试管和净化实验环境。
二、实验方法和流程1. 制备矿物和岩石薄片首先,应当准备好要制备薄片的标本,并选择合适的磨片机和切割工具。
将标本经过粗略磨洗,使其表面平整、洁净。
然后,将标本用磨片机进行加工、切割和减厚,在平滑的样品表面上制备出尽可能均匀、薄的薄片。
最后,将薄片用胶带或滴加胶水的方式粘贴在石英片上,以便于后续的操作。
2. 矿物和岩石样品的识别和描述对于矿物,应当先进行手镜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全面描述样品的颜色、透明度、光泽、脆性、硬度、断口类型等物理特征。
《选矿学》实 验 指 导 书_图文.

《选矿学》实验指导书目录一、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二、物料可磨度测定三、松散物料密度组成测定及数据分析四、异类粒群悬浮分层的规律研究五、细粒物料螺旋分选六、摇床分选七、物料的静电分选八、磁性物料的分选回收九、散体物料磁性物含量测定十、材料表面润湿接触角测定十一、最大泡压法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十二、小浮选实验十三、微细矿物油团分选十四、悬浮液絮凝沉降特性研究十五、悬浮液过滤特性试验十六、简振系统动力学试验附件:实验报告编写提纲细粒物料粒度组成筛分分析一、试验目的学习使用振筛机对松散细粒物料进行干法筛分的方法;学习筛分数据的处理及分析方法,研究、确定、分析物料的粒度组成及分布特性;学习、训练利用筛分试验结果数学分析及粒度特性曲线分析。
二、基本原理松散物料的筛分过程主要包括两个阶段: 1.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和不能穿过筛孔的颗粒所组成的物料层到达筛面;2. 易于穿过筛孔的颗粒透过筛孔。
实现这两个阶段,物料在筛面上应具有适当的相对运动,一方面使筛面上的物料层处于松散状态,物料层将按粒度分层,大颗粒位于上层,小颗粒位于下层,易于到达筛面,并透过筛孔;另一方面,物料和筛子的运动都促使堵在筛孔上的颗粒脱离筛面,有利于其它颗粒透过筛孔。
松散物料中粒度比筛孔尺寸小得多的颗粒在筛分开始后,很快透过筛孔落到筛下产物中,粒度与筛孔尺寸愈接近的颗粒(难筛粒),透过筛孔所需的时间愈长。
振筛机一般,筛孔尺寸与筛下产品最大粒度具有如下关系D K d ⋅=最大(1-1)式中 d最大——筛下产品最大粒度,mm ;D ——筛孔尺寸,mm ; K ——形状系数。
通常用筛分效率E 来衡量筛分效果,其表示如下:((θβαθαβ--=E (1-2)式中 E ——筛分效率,%;α——入料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β——筛下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θ——筛上物中小于规定粒度的细粒含量,%。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1. 1. 振筛机一台,摇动次数221次/min,振动次数147次/min;振筛仪1台;2. 2. 标准套筛,直径200mm ,孔径0.5、0.25、0.125、0.075、0.045mm 的筛子各一个,底、盖一套;3. 3. 盘天平一台,称量200~500g,感量0.2~0.5g;4. 4. 中号搪瓷盘6个,中号搪瓷盆6个;大盆2个;5. 5. -0.5mm 散体矿样若干(煤泥、石英沙、磁铁粉各400g );6. 6. 制样铲、毛刷、试样袋。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3浮选-5萤石浮选实验

实验五 萤石浮选实验一、实验目的:1. 以典型的非硫化矿:萤石作为浮选矿样,用油酸进行萤石与石英的分离浮选2. 通过此实验,使学生掌握萤石浮选药剂种类,药剂的作用机理,各种药剂的配制3. 了解萤石浮选精矿:2a F C 含量应达到的指标,萤石选矿的浮选流程为:一次粗选多次精选,精选次数应在七次以上,2a F C 含量应在97—98%以上,本次实验只做粗选,不做精选4. 掌握实验室型球磨机和浮选机的操作技术 二、实验用矿样、药剂和设备1. 矿样:内蒙赤峰某地萤石矿,原矿2a F C 含量为33.76,粒度小于2.36mm 2. 药剂:3NaCO 加干粉,水玻璃配成10%的溶液,油酸加原液3. 设备:球磨机一台,1.5升浮选机一台,秒表,温度计,PH 试纸,大小瓷盆等各种实验用品。
三、实验步骤:1. 将试样混匀缩分后,称取500g 一份实验用。
2. 清洗球磨机,干净后,将矿样加入球磨机中,加300ml ,启动球磨机,用秒表计时,磨矿10分钟,此时的磨矿细度为-200目占65%,计时到10分钟时,磨机停止运转,将磨机打开,把磨好的矿样清洗干净,矿样冲洗在大盆中,多余的水吸出,要小于1.5立升3. 将磨好的矿样加入1.5升浮选机中,调整矿浆温度在30—33度之间,矿浆温度调整好后按以下流程进行浮选:四、产品及数据处理:将实验所得精矿和尾矿分别吸水,烘干,称重取化验样,待化验结果出来后将实验结果填入表中,计算出精矿中2a F C 的含量和回收率。
五、实验数据处理:萤石浮选实验结果表: 产物名称 重量(g )产率γ%品位β%金属量γβ回收率ε%精矿 尾矿 合计六 实验结果分析说明油酸类捕收剂还能浮选哪些矿物。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2磁电选矿-4磁系模拟实验

实验四 磁系模拟实验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高斯计测量磁场强度。
2 了解铁氧体(永磁块)在不同组合方式下场强(H )的变化规律。
二、实验内容1 测出单磁摞磁场强度与其高度的关系。
2 测出双磁极平面磁系极距变化时,磁场分布的特点。
3 测出三极平面磁系距离极面不同高度各点磁场变化。
三、实验仪器和实验用品 1 CT5高斯计一台2 铁氧体永磁块、磁导板、标尺等。
四、高斯计的测量原理、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 (一)测量原理高斯计是应用霍尔效应测量磁场的一块仪表。
如图六,霍尔效应——在一块半导体薄片的纵向两端(1、2)面,通以电流H I ,并在垂直薄片方向加磁场B ,则电子会受到洛仑兹力H F 的作用而发生偏移,这样在薄片的一个横端面(4)上产生了电子积累,使此端面带上了负电荷,而在另一端面(3)上带上了等量的正电荷,于是建立了(3)(4)端面的电场,即产生了电场E F 。
力E F 与B F 方向相反,阻止了电子偏移,当E F =B F 时,电子的积累达到动态平衡,就产生了一个稳定的霍尔电势H V ,其基本关系式为:θBCOS I K V H H H = 式中:H I —— 工作电流 B —— 磁通密度H K —— 霍尔系数,与薄片材料及尺寸有关 H V —— 霍尔电势θ—— 表示磁场方向和半导体平面的垂线的夹角所以,当半导体材料的几何尺寸选定,工作电流给定,当︒=0θ(即磁场方向与霍尔元件平面垂直)H V 正比于B ,也就是说,霍尔电势的大小,表示了磁场的大小。
那么在半导体元件(3)、(4)两端按一毫伏计,而以高斯标度,即能直接读取B 值。
因为用高斯计测量空气隙中磁场,由于空气中1=μ,即H B =,故一起也可以奥斯特为单位。
(二)注意事项1 霍尔变送器是易损元件,必须防止受压、挤、扭、弯和碰撞。
2 变送器不宜在强光照射下或大于%60℃的高温及腐蚀气体场合中使用。
3仪器不宜在强磁场处存放,至少应距一米以上。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4重力选矿-3跳汰选矿实验

实验三跳汰选矿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跳汰机的构造,观察物料在跳汰机中的选分现象。
2、测定冲程、冲次,调节冲程并观察冲程,对床层松散及选别的影响。
3、研究跳汰选别与粒度的关系。
二、实验用料及设备1、物料:粗粒级石英3.2~1.6mm,粗粒磁铁矿3.2~1.6mm,细粒级石英1.6~0.5mm,细粒磁铁矿1.6~0.5mm。
2、设备及工具实验室型旁动隔膜跳汰机一台。
天平、秒表、量尺、给矿铲螺丝刀各一个,磁盘5个,磁盆大小各一个,磁铁一块。
三、实验步骤1、了解实验室型跳汰机的构造,熟悉各因素的调节。
2、观察粒度对跳汰选别的影响。
固定条件:冲程8毫米左右,冲次为300转/分左右,少量筛下补充水。
变化条件:粒度。
a.称取粗粒窄级别物料(-3.2+1.6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一份,放入小磁盆均匀混合加水润湿后给入跳汰机的跳汰筒,轻轻打开水门使水面高出物料40mm左右,关闭水门。
b.开动机器注意观察物料的分层情况,记下跳汰时间(可2~3分钟)停止转动,放出跳汰箱内的水,然后小心地将分层地物料托着于磁盘内分为两份(精矿、尾矿)。
待烘干、称重,并将跳汰箱冲洗干净。
c.称取细粒窄级别物料(-1.6+0.5m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一份,按粗粒窄级别物料同样的实验步骤进行。
开动机器注意观察并与粗粒级的分层进行比较。
分选完后同样得到精矿、尾矿,送烘干、称重。
1、观察冲程对跳汰分选过程中床层松散及选别指标的影响。
固定条件:冲次300次/分,筛下补加水少量。
物料为粗粒窄级别(-3.2+1.6mm石英150克,磁铁矿50克)变化条件:冲程由8mm改为3mm(左右)。
实验方法同上,注意观察冲程小对跳汰选别的影响。
选别所得精、尾矿为观察现象,送烘干后回收,不进行计算。
2、产品分析及物料回收待上述前二组实验的产品分别烘干、称重。
然后用手磁铁将各产品的磁铁矿分别吸出,称重。
记下产品中磁铁矿重量。
各产品称重后分别回收。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2磁电选矿-3强磁性矿石的磁性分析

实验三 强磁性矿石的磁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 学会磁选管的使用2 掌握用磁选管对强磁性矿石的选别产品进行磁性分析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 将强磁性矿石经选别后的产品给入磁选管选分。
2 将磁选管选分后的产品,进行镜下检查。
三、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1 实验设备Φ50磁选管、烘箱、显微镜。
2 实验用品 天平、烧杯、吸耳球、样盆。
四、实验物料磁选机精矿、尾矿;脱水槽底流、溢流等。
五、磁选管的构造磁选管是由主机和激磁电源两部分组成。
主机的构造如图2所示。
激磁电源最大调至4安培,激磁电流与磁场强度的曲线见指导书。
六、操作步骤1 称取试样10~20克(品位低时,试样量要放大些)放入烧杯中搅拌成矿浆。
2 将磁选管充满水,水面要高于磁极4~5厘米,调节给排水量,尽可能使水位不变。
3 励磁按电流与磁场强度曲线,将电流调整到所需值。
1— 电磁铁;2— 玻璃管;3— 非磁性材料金属架;4— 玻璃管的夹头;5— 冲洗水管。
4 启动分选管 然后用吸耳球把烧杯中的试样缓慢且均匀地冲入给矿漏斗中。
试样中的磁性矿粒被吸在磁极头附近的管内壁上(这里磁场强度最大),非磁性部分随冲洗水从管的下端排出。
分选管的往复和运动以及冲洗水的作用在于排出非磁性杂质,以获得纯净的磁性部分。
当选分5~15分钟后,见管内水清晰不混浊时,可停机,在励磁的情况下,清洗两次管内杂质,换上盛接磁性产品的容器,便可退磁(电流退回零),接排磁性产品。
七、选分产品处理1将所得的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脱水、烘干、称重、取样、化验、计算出产率γ%、回收率ε%,结果填入下表。
产品名称重量(克) 产率γ% 铁品位β% FeO 含量% 回收率ε%1 232 借助于显微镜的镜下观察,对产品进行分析。
指出原分选作业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措施。
采矿工程实践教学指导书(3篇)

第1篇第一章引言一、目的本实践教学指导书旨在指导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适用对象本指导书适用于采矿工程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学习和指导。
三、内容概述本指导书分为五个章节,包括实践教学概述、实践教学项目、实践教学考核、实践教学注意事项和实践教学总结。
第二章实践教学概述一、实践教学意义1.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践教学强调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沟通、协调、合作的能力。
二、实践教学目标1. 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具备采矿工程的现场操作技能。
3. 具备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精神。
第三章实践教学项目一、实践教学项目分类1. 实验室实验:通过实验验证理论,掌握实验技能。
2. 工程实习:到矿山企业实地考察,了解矿山生产过程,掌握矿山生产管理。
3. 工程设计: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合理的采矿方案。
4. 采场测量与地质编录:掌握采场测量和地质编录的基本方法。
5. 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了解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二、实践教学项目具体内容1. 实验室实验(1)矿石浮选实验(2)矿石选矿实验(3)矿石化学分析实验2. 工程实习(1)矿山生产过程考察(2)矿山生产管理考察(3)矿山安全技术考察3. 工程设计(1)采矿方案设计(2)矿山井巷工程设计4. 采场测量与地质编录(1)采场测量基本方法(2)地质编录基本方法5. 采矿工程安全与环保(1)采矿工程安全技术(2)采矿工程环保知识第四章实践教学考核一、考核方式1. 实验室实验:实验报告、实验操作考核。
2. 工程实习:实习报告、实习总结。
《磁电选矿》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磁场强度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测定磁场强度的原理及方法,学会使用高斯计并图示“U”形磁铁的磁场特性。
绘出主视图上与纸面重合的侧面上磁场强度的变化曲线,距离极面的位置为“0”、“10”、“20”mm。
二.测量仪表的原理高斯计是一种霍尔效应电压计,当恒定电流I垂直穿过磁场H时,测在H与I垂直方向出现横向电压,这种电压称为霍尔电压。
如图所示,可以直接从仪表上读出被测磁场强度。
三.使用高斯计的注意事项及方法1、注意事项⑴霍尔变送器是易损元件,必须防受压、掰、扭弯和撞击。
⑵变送器不宜在强光下照射或大于60℃的高温和腐蚀性气体场合下使用。
⑶仪器不宜在强磁场处放置,应距离强磁场处1米以上。
2、使用方法⑴机械“0”位置调整。
⑵接通电源,插上霍尔变送器。
⑶校准线调整。
⑷零调n节。
⑸测量时如不知被测磁场强度大小,先用大量程,找出被测磁场强度范围后,再调整适合的量程。
测量时,轻轻缓慢的转动变送器使元件与磁场垂直,指示的最大值则为测量数值,并作记录。
四.设备工具CT5型高斯计一台,“U”型磁铁一块,“U”型磁铁的固定板一块,测点定位纸(自制)。
五.被测装置形式图1—木垫板;2—“U”形磁铁;3—测定定位格纸(自制)。
六.在自制定位纸上布测点(编号)。
七.测量数据并填写记录表。
八.作图分析说明磁场特性。
实验二磁选管分选试验一实验目的:掌握用磁选管做强磁性铁矿石的磁性分析方法和磁选管的操作方法。
二设备仪器和材料磁选管一台;天平一架;磁铁矿粉;石英砂;过滤机;烘箱等三实验的步骤及方法⑴熟悉磁选管的构造,弄清磁选管的线路,然后给入直流电和交流电,进行空转试验,检查机械运转部分及磁路是否存在问题,如正常就开始实验。
⑵往玻璃管中加水,但不能溢出来。
⑶取5~10克试样放入烧杯中,然后加水搅拌成矿浆慢慢倒入与玻璃管相通的漏斗中,试样中的磁性矿粒吸附在磁极附近的管壁上,而非磁性部分则随水由玻璃管的下部排出,要注意保持水位不变(水位稍微高于磁极面),磁选5~15分钟见到玻璃管中水清晰为止,即可停止。
选矿学试验

第一篇筛分、破碎与磨矿实验实验一、搅拌磨影响因素试验一、目的要求1、熟悉搅拌磨的构造与操作2、了解搅拌磨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3、了解磨矿浓度对搅拌磨生产率的影响二、实验原理搅拌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是,研磨介质在高速旋转的搅拌棒或盘的带动下对研磨筒内物料施加剪切、摩擦和冲击力,导致物料粉碎和分散。
在搅拌磨中,研磨介质不是做整体运动而是作不规则运动。
这种不规则运动对物料施加三种作用力:(1)研磨介质之间的互相冲击产生的冲击力;(2)研磨介质的转动产生的摩擦和剪切力;(3)研磨介质填入搅拌棒或园盘所留下的空间而产生的撞击力。
三、实验设备1、BJM-230A棒式搅拌磨矿机2、400目筛子,小于80目筛子3、天平、铲子、量筒4、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等四、实验步骤A 装矿量试验:1、取试样8千克,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1000克,另将其中一份1000克样再用四分法分成500克两份,从而配成500克、1000克、1500克、2000克4份试验样。
2、按液固比1:1分别将上面矿样按先加水后加矿石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装矿量试验数据表。
B 磨矿浓度试验1、取试样16千克,用用四分法分成八等份,每份2000克2、按液固比0.5:1、1:1、1.5:1、2:1的条件将2000克矿样按先加矿石后加水的顺序装入磨机,启动磨机,磨矿10分钟后将磨机中物料倒出,清洗磨机干净为止。
3、将4个磨机产品在检查筛上进行筛析,筛上物料进行烘干、称重。
4、将数据填入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
五、试验结果及数据处理表1 装矿量试验数据表表2 磨矿浓度试验数据表根据上面两个表数据,分析磨机装矿量、磨矿浓度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并绘制装矿量---产率和磨矿浓度---产率关系曲线。
六、思考题1、简述装矿量对磨机生产率的影响。
浮选试验指导书

选矿学—浮游选矿》课程实验指导书(统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 (2)实验二:真空浮选演示试验 (7)实验三:可比性浮选试验 (7)实验四:浮选速度试验 (16)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一、目的和意义1、了解“润湿角测量仪”的结构和掌握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的方法。
2、测定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
了解矿物天然可浮性和润湿接触角的关系。
3、了解捕收剂对矿物接触角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润湿接触角是指液滴在物体表面扩展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三相周边上某一点引气液界面的切线,则该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润湿接触角。
应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准确测得该角。
物体表面润湿接触角的大小与物体表面被该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
对于矿物加工来说,矿粒表面的润湿接触角的大小直接反映其可浮性的好坏。
矿物的可浮性=1-cos ,为润湿接触角。
利用特定的装置和手段即可测得该角。
本实验以JY-82 型润湿接触角测量仪为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测定接触角的设备,更易操作、人为误差小、精度较高。
表1 矿物表面润湿性分类类型表面不饱和键性质表面同水的作用能接触角界面水结构代表性矿物强亲水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1 无直接水化层石英、云母、锡石、刚玉、菱铁矿、高岭石、方解石弱亲水弱疏水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1 左右无或很小直接水化层为主方铅矿、辉铜矿、闪锌矿疏水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1 中等(40~90 度)次生水化层为主滑石、石墨、辉钼矿、叶腊石强疏水色散力为主的分子键<<1 大(90~110 度)次生水化层自然硫、石蜡三、仪器设备和材料1、仪器设备:接触角测定仪;2、烧杯、量筒、竹镊子、注射器;3、丁基黄药、煤油等表面改性药剂、水玻璃4、磨料:400 号、600 号5、矿物磨片:方铅矿、黄铁矿、煤、石英、石蜡、聚胺脂抛光片或其他材料(规格:4 厘米X2 厘米X0.5 厘米。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2磁电选矿-2强磁性矿石的湿式弱磁选实验

实验二强磁性矿石的湿式弱磁选实验一、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室小型电磁鼓形湿式弱磁选机的构造,掌握它的使用方法,并通过本实验学会选矿实验中的过滤、烘干、称重、制样等操作。
二、实验内容将磁选机调整至正常工作状态后,给入试样,经选别得到两种产品,分别脱水、烘干、称重、取样、化验后、按所得数据计算出产率和回收率。
三、实验设备和实验用品1 实验设备:Φ400×300 或Φ327×180弱磁鼓形磁选机,过滤机、烘箱、淹没机。
四、实验用物料强磁性矿物五、磁选机的构造特点(一)Φ400×300鼓形湿式弱磁选机1 磁选机主体包括:机架部分;槽体部分;给矿槽部分;喷水管部分;传动部分如磁鼓部分。
磁鼓内装有四个激磁线圈及铁芯,并在起排矿则装有一个没有激磁线圈的附加磁极。
五个磁极扇形排布极性交替。
磁鼓直径400毫米,宽度300毫米,每分钟25转,鼓面场强±1200奥斯特,磁偏角大小,通过心轴的外伸结构调整。
2 激磁电源:额定工作电流3.5安培。
(二)Φ327×180鼓形湿式弱磁选机1 磁选机主体包括:机架、水槽、感应辊、磁系调整手柄、溢流管、冲水管、排水伐、传动部分和磁鼓。
鼓内装有五个激磁线圈及铁芯,扇面排布,如图三所示。
园鼓直径327毫米,宽度180毫米,每分钟37转,表面磁场强度740~900奥斯特。
2 激磁电源:额定工作电流2安培。
六、实验步骤1 用天平称取试样500克,放入小样盆中加水润湿待用。
2 调节各水管水量,满足本实验合理状态。
3 励磁,调整电流,使磁场达到所需值。
4 开机运转。
5将洗净的盛接精矿、尾矿、溢流的容器,分别放好位置。
6 给矿进行选别。
用给矿冲洗水将矿样均匀缓慢的冲如给矿槽,与此同时,排接精矿和尾矿。
在选别的过程中,随时注视电流值、冲洗水量、冲洗角度、溢流量多少变化,并可随时调整使之适宜。
7给矿完毕后,再选几分钟,如看到转鼓没什么矿带上来即可认为选分结束。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5设计型综合实验-2内邱硫铁矿石硫、铁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

实验二内邱硫铁矿石硫、铁综合回收选矿试验研究一、试验目的:通过选矿试验,确定内邱硫铁矿石中有用成分硫、铁综合回收的选别方法和工艺流程,查明影响选别过程的工艺因素和最佳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
委托方对精矿质量的要求是:硫精矿品位S>30%,铁精矿中含S<0.5% 。
本实验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环节:(1)根据矿石性质,拟定选矿试验方案。
(2)研究前试样的制备方法。
(3)浮选条件试验、闭路试验的目的、作法以及最终指标的计算方法。
(4)磁性分析的目的和作法。
(5)选矿产品的考察:产品筛、水析及粒径回收率的确定方法。
(6)试验结果的处理,试验报告的编写。
二、矿石性质:(一)矿石显微镜分析结果:不透明矿物以磁黄铁矿为主,其次是磁铁矿,含少量黄铁矿和黄铜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黑云母、焦山市、榴子石、方解石、蛇纹石等。
1、磁黄铁矿的结构特点:呈他形晶粒状结构,粒度最大可达2mm,最小0.01mm,一般为1~0.4mm。
磁黄铁矿和其它矿物的嵌锒关系可分:(1)磁黄铁矿和磁铁矿、脉石等矿物呈不等粒毗连嵌锒,其界面较平直。
(2)磁黄铁矿嵌锒在脉石中,其嵌布粒度为0.01~0.05mm,二者接触线平滑,属此类型的磁黄铁矿含量较其它嵌锒类型的含量要少得多。
(3)磁黄铁矿被包裹在黄铁矿之中(即包裹嵌锒),属此种类型的磁黄铁矿颗粒多呈浑圆状嵌布,一般粒度为0.01~0.07mm(4)磁黄铁矿包裹脉石矿物,二者界面平直,包裹在磁黄铁矿中的脉石,其粒度一般为0.27~0.1mm,最大者可达0.5mm。
2、磁铁矿的结构特点:以呈半自形晶粒状结构为主,其次为自形晶和它形晶粒状结构。
其嵌锒类型:(1)磁铁矿呈自一半自形晶粒状嵌锒与磁黄铁矿中,多数矿物颗粒呈浑圆状,嵌布粒度一般为0.54~0.05mm,最大可达1.08mm。
(2)磁铁矿呈半自形晶嵌锒于脉石矿物中,一般粒度为0.37~0.05mm,最大粒度为0.6mm。
(二)原矿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三)三、试验用试样、药剂、设备及化学分析项目:本次试验用试样是内邱硫铁矿选矿厂球磨机给矿原矿试样,最大粒度约为12mm 。
《选矿学》第二篇 磁选实验、第三篇 重选实验

第二篇磁选实验实验一粉煤灰中铁的磁选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此实验了解磁选的应用领域。
2.通过此实验学会湿式强磁选机的操作应用。
二、实验原理磁选是在不均匀磁场中利用矿物之间磁性差异使矿物实现分离的一种选矿方法,主要应用黑色金属矿石分选、有色和稀有金属矿石的精选、非金属矿中含铁杂质的脱出,铁精矿每提高1%,高炉利用系数2%~3%,焦炭消耗降低1.5,石灰石消耗量降低2%,在矿浆磁选中矿石主要(受重力、惯性力、摩擦力、磁力)的作用,通过控制电流控制磁场的强度来的控制磁力,从而达到分选目的;按比磁化率大小把矿物分为强磁性矿物(χ>4.0×10-5m3/kg,在磁场强度达80~136 m3/kg的磁选机中可以分选);弱磁性矿物χ=1.26×10-7~7.5×10-6, 在磁场强度达480~1840 m3/kg的磁选机中可以分选;非磁性矿物χ<1.26×10-7m3/kg,目前的技术还不成功或不能选。
三、实验步骤1.准备原料、矿浆(浓度10%、-200目粒度占75%、最大颗粒小于1mm、搅拌3分钟);2.准备实验的辅助工具,包括(加水壶、洗尔球);3.打开冲水开关;4.打开电源、模式调成运行;5.调正电流值;7.调整搅拌器;6.调整给矿时间、中冲时间、精冲时间;7.往容器中加如500毫升清水;加入配制好的矿浆、加入清水至3升,搅拌3分钟,充分均匀。
8.启动PLC,开始选矿。
正交实验数据表格四、实验讨论1、电流大小对粉煤灰磁选效果的影响2、给矿浓度对粉煤灰选铁效果的影响第三篇重选实验实验一摇床实验一、目的掌握摇床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矿物在床层上的分带过程;了解影响摇床工作效果的因素。
二、基本原理1. 物料在床面上的松散分层在摇床分选过程中,水流沿床面横向流动,不断跨越床面隔条,流动变化的大小是交替的。
每经过一个隔条即发生一次水跃。
水跃产生的涡流在靠近下游隔条的边沿形成上升流,而在沟槽中间形成下降流。
华北理工选矿学实验指导05设计型综合实验

第五部分选矿学设计型综合实验指导实验一某铁矿磁选试验研究一、试验目的:1 使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使用参考书,文献等其它资料的查阅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处理一种矿石所需的一整套方法,做一次综合训练。
4 通过选矿试验,确定某铁矿中有价铁的选别方法和工艺流程,查明影响选别过程的工艺因素和最佳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
委托方对精矿质量的要求是:铁精矿品位TFe>65%,铁精矿中含S<0.5% 。
本实验课,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环节:(1)根据矿石性质,拟定选矿试验方案。
(2)研究前试样的制备方法。
(3)磁选条件试验、阶段选别的做法、目的以及最终指标的计算方法。
(4)磁性分析的目的和作法。
(5)选矿产品的考察:产品筛、水析及粒径回收率的确定方法。
(6)试验结果的处理,试验报告的编写。
二、实验内容1 采样与矿样制备1.1采样由委托方负责采样,并对矿样进行化验。
通过肉眼和显微镜对其矿石的颜色、形状、发光性、晶体的结晶粒度、结构构造等进行观察,对矿石的密度,硬度,含泥含水量以及矿石的氧化程度有初步的认识。
1.2矿样制备将原始矿石破碎至—2mm。
其制备过程包括破碎、筛分、混匀、缩分等。
其制备流程如图1所示。
2原矿性质研究2.1 多元素分析多元素分析是对矿石中所含的多个重要或较重要的元素进行定量的化学分析,将制备好的试验样取40g进行多元素分析,在此试验中对可对Fe,SiO2,Al2O3,S,P,CaO,MgO,TiO2等元素进行分析。
2.2铁物相分析将制备好的最终矿样取若干克进行铁物相分析,确定矿石中磁性铁、赤褐铁、碳酸铁、硫化铁,硅酸铁的含量,从而确定选别方案和流程。
2.3原矿-2mm粒度筛析为了确定原矿-2mm粒级组成及各粒级的品位,现取试验样50g,进行套筛筛析试验。
筛子规格从上到下依次为80目、160目和200目,记录筛细产物中各粒级含量及品位分布,做出粒度正负累计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矿业学院《选矿学》实验指导书矿物加工教研室编写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贵州大学二OO 七年八月《选矿学》程涵盖了矿产资源领域中近年来国内外选矿技术进展情况,本课程有主要包括了碎矿与磨矿、重力选矿、浮选、磁电选矿、综合性实验等基本部分,每个单元课程构成了整个选矿学的框架,每个课程单元着重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本课程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有:固体物料粒度分布测定、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摇床分选试验、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矿物磁电分选试验、实际矿石的分选,其中实际矿石的分选为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要求同学不仅要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并且要熟悉实验方案的制定,掌握筛分、磨矿、摇床分选、浮选、磁电分选等主要知识,并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矿石的分选。
本指导书可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 (3)实验二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 (5)实验三摇床分选试验 (7)实验四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 (10)实验五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 (12)实验六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 (14)实验七矿物磁电分选试验 (16)实验八实际矿石的分选 (19)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21)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23)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实验学时:2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目的要求1. 用筛分分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2. 学习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3. 了解和掌握筛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实验技术。
二、实验内容利用套筛将宽级别物料分成若干窄级别物料,并称重计算相应产率和有用矿物分布率。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用筛分的方法将矿石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叫筛分分析,简称筛析。
筛析是根据物料是否通过筛子的筛孔来进行的。
物料在筛分时可能以不同的取向通过筛孔,在大多数情况下,物料的长度不会限制物料通过筛孔,而决定物料能否通过筛孔的是物料的宽度,因此,物料的宽度是与筛孔尺寸联系最密切的尺寸。
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筛分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技术。
筛分时,物料通过一套已校标准筛网的套筛,筛孔尺寸由顶筛至底筛逐渐减小。
套筛是装在具有振动和摇动的振筛机上,振筛一段时间后,被筛分的物料分成一系列粒度间隔或粒级。
如果用n个筛子,仅可将物料分成n+1个粒级,各粒级的物料粒度是以相邻两个筛子相应尺寸表示。
四、实验组织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包括仪器设备:振筛机、分样套筛、药物天平、秒表、橡皮布、铲子等;试样:粒度为-3.0mm的矿石。
六、实验步骤1. 用四分法从矿石中取出试样300克,并称重;2. 将分样套筛按筛孔大小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次序排列好,最下一层套一筛底;3. 将称好重量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子内,然后盖上筛盖;4. 把振筛机上的压盖手轮放松,提上到顶端,然后将套筛放入振筛机内,用压盖压紧并锁紧;5. 接通振筛机马达电源,震动20-25分钟后,断开电源;6. 将套筛从振筛机上取下,取出最下层的筛子,用手在橡皮布上摇动一分钟,若筛下产物的重量少于此筛子筛上产物重量的1%时,认定筛分终点已达到,否则,整个套筛应继续放到振筛机上进行筛分,直到筛分终点达到为止;7. 将已达到筛分终点的套筛取出,把各个筛子上的物料倒出并分别称重,记录;8. 筛析后各粒级重量之和与筛析前重量相比较,其误差不应大于+1%,否则,实验得重新做。
七、思考题1. 怎样检查筛分终点?2. 筛分的目的是什么?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见附表1。
筛分数据记录与处理按表1格式处理,并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正负累积曲线。
表1 筛析结果记录表实验二 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实验室内确定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关系的方法。
2. 通过实验绘出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内容称取一定矿样,在相同浓度下用球磨机磨不同时间,再200目标准筛筛分,计算不同时间的磨矿细度。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用所测出的磨矿设备单位容积生产能力或单位耗电量的绝对值来度量物料的可磨度,叫绝对可磨度。
开路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平行试样在所需的磨矿条件下,依次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磨矿,然后将每次的磨矿产物用套筛进行筛分,建立磨矿时间与磨矿产品各粒级累积产率的关系,从而找出将物料磨到目标细度(如按-200目含量计算)所需要的磨矿时间T 。
磨机的单位生产能力即绝对可磨度,有两种表示方式: 1)按给料量计算,可表示为:VT G q 60=其中:q——在指定的给料和产品粒度下,按给料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g/h);G——试样原始重量, g;V ——试验用磨矿机体积,L ;T ——磨到目标细度所需要的磨矿时间,min 。
2)按单位容积新生的目标细度(如-75微米)产品计算应为:VT G q100607575--=γq——按新生微米产品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g/h ; γ——新生微米含量。
注意事项:磨机先空磨3~5分钟,冲洗干净,每一次磨矿后冲洗干净;筛分时逐步倒入200目筛子,避免漏出,筛至水清为止,筛上产品烘干后,进行检查筛分。
四、实验组织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包括仪器设备:磨矿机,200目筛子,天平、样铲;铝盆,矿样。
试样:粒度为-3.0mm的矿石。
六、实验步骤1. 称取-2mm矿样4份,每份400克;2. 按60%的磨矿浓度计算出所需的加水量;3. 将所称试样分别入磨,每份磨不同时间;4. 将磨好试样用200目筛子进行湿筛,筛下产品克丢弃;筛上产品烘干称重记录。
七、思考题1. 磨矿的目的是什么?2. 试比较球磨机和棒磨机的特点。
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见附表1。
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2,并根据表中数据,以磨矿时间为横座标,以筛下产品产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表2 试验记录表实验三摇床分选试验实验学时:2学时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实验摇床的构造和操作;2.考察不同比重和粒度的矿粒在摇床上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内容称取矿样,配成一定浓度加到给矿槽,同时加清水到冲水槽中,在横向水流冲力和纵向差动运动下,将物料分成不同的分选带,然后分别截取不同的分选带,得到不同产品。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矿粒群在床面的条沟内因受水流冲洗和床面往复振动而被松散、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动压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沿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更大程度的水力冲动,较多地沿床面的横向倾斜向下运动,于是这一侧即被称作尾矿侧,位于床层底部的重矿物颗粒直接受床面的磨擦力和差动运动而推向传动端的对面,该处即称精矿端。
矿物在床面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摇床外形图影响摇床分选的因素:1. 床面的运动特性床面运动的不对称程度将影响矿粒床层的松散分层与沿纵向的运搬分带。
床面的不对称程度愈大,愈有利于颗粒的纵向移动,在选别矿泥时,应选用不对称程度较大的摇床。
2. 床条的形状、尺寸床条的高度、间距和形状影响水流沿横向流动速度的大小,特别对条沟内形成的脉动速度影响更大,矩形床条和锡床条引起的脉动速度大,可在选别粗砂和细砂时使用,三角形床条,尤其是刻槽形床条所能形成的脉动速度很小,适于细砂或矿泥使用。
3. 冲程和冲次冲程和冲次的组合决定床面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冲程过小,粒度不松散;冲程过大,矿粒来不及分层就被冲走,冲程、冲次的适宜值主要与入选的粒度有关,处理粗砂的摇床取较大的冲程,较小的冲次,处理细砂和矿泥的摇床取值正好相反。
4. 横向坡度与冲洗水冲洗水由给矿水和洗涤水两部分组成。
冲洗水的大小和坡度共同决定着横向水流的流速。
处理粗粒物料时,既要求有大水量又要求有大坡度,而选别细粒物料时则相反。
处理同一中物料“大坡小水”和“小水大坡”均可使矿粒获得同样的横向流速,但“大坡小水”的操作方法则有助于省水,不过此时精矿带将变窄,而不利于提高精矿质量。
5. 给矿性质(1)给矿量。
给矿量大,精矿品位高,但回收率降低。
(2)给矿浓度。
给矿浓度大,处理量大,精矿品位提高,回收率降低,正常给矿浓度在15%~30%。
(3)给矿粒度组成。
适宜处理粒度为3~0.034mm,矿石入选前进行分级。
四、实验组织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倾斜仪、天平、米尺、秒表、瓷盘、量筒、水桶、分样铲、毛刷、1100×500毫米摇床。
试样:0~1mm的物料。
六、实验步骤1.称取矿样两份,每份1公斤,分别用水润湿调匀;2. 观察摇床结构;2.开动摇床,并在面上给入适当的调浆水和冲洗水,取一份试样在约5分钟内均匀给入,调节水量和床面坡度,以矿粒在床面呈扇形分带为宜;3. 物料呈扇形分带后,停止给料和机器运转,给水管和冲水管固定在调好的位置,不要关闭,记下此时的水量及坡度,然后清洗干净床面及接矿槽的试料;4.固定以上条件,将另一份试样按以上步骤进行正式选别试验;接取精矿、次精矿、中矿和尾矿四个产品;5.将选出的四个产品分别烘干称重,然后每个产品分别缩分出 100克样品,过200目筛子,作化验品位用。
七、思考题1.如何调节摇床的冲程和冲次?2.冲水量和摇床倾角对物料在床面的扇形分布有何影响?八、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见附表1。
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3。
表3 摇床分选试验结果记录表产品名称重量(克)产率(%)品位(%)回收率(%)精矿次精矿中矿尾矿原矿实验四 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1、了解烃类油捕收剂和起泡剂对粉煤灰的浮选作用;2、了解浮选速度对粉煤灰浮选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采用实验室小型浮选机,在不同时间刮取上浮物。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疏水亲油颗粒能在较短时间内上浮。
四、实验组织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要求分组操作。
五、实验条件仪器设备:XFD 型浮选机(3升或1.5升),XTLZ-Φ260/Φ200真空过滤机,CS101电热鼓风干燥箱,FA2004电子天平,注射器(包括微量注射器),秒表、滤纸,轻柴油,起泡剂BK 204。
试样:粉煤灰。
六、实验步骤1. 称取干矿样900g/3升或450克/1.5升。
采用“一次粗选”的流程,添加轻柴油800 g/t ,BK 204600 g/t 。
添加药剂体积的折算方法,举例如:500克矿样 根据d 轻柴油=0.836g/cm3,d BK204=0.88g/cm3 则610g 800=500x x =610400000=0.4g 所需添加的轻柴油的体积数V 柴=836.04.0=0.479ml (对应800g/t )所需添加的起泡剂的体积数V 起泡=88.06.0=0.682ml (对应600g/t )2. 分别刮取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第五分钟、第六分钟的粗选精矿,烘干称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