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选矿学实验指导书

矿业学院

《选矿学》

实验指导书

矿物加工教研室编写

适用专业:矿物加工工程

贵州大学

二OO 七年八月

《选矿学》程涵盖了矿产资源领域中近年来国内外选矿技术进展情况,本课程有主要包括了碎矿与磨矿、重力选矿、浮选、磁电选矿、综合性实验等基本部分,每个单元课程构成了整个选矿学的框架,每个课程单元着重介绍了该门课程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发展趋势。

本课程设置的具体实验项目有:固体物料粒度分布测定、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摇床分选试验、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矿物磁电分选试验、实际矿石的分选,其中实际矿石的分选为综合性实验。

通过实验,要求同学不仅要熟悉实验基本操作技术,并且要熟悉实验方案的制定,掌握筛分、磨矿、摇床分选、浮选、磁电分选等主要知识,并学会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矿石的分选。

本指导书可供矿物加工工程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使用。

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 (3)

实验二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 (5)

实验三摇床分选试验 (7)

实验四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 (10)

实验五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 (12)

实验六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 (14)

实验七矿物磁电分选试验 (16)

实验八实际矿石的分选 (19)

贵州大学实验报告 (21)

实验报告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23)

实验一固体物料的粒度分布测定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目的要求

1. 用筛分分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

2. 学习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

3. 了解和掌握筛析法测定矿石的粒度分布实验技术。

二、实验内容

利用套筛将宽级别物料分成若干窄级别物料,并称重计算相应产率和有用矿物分布率。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筛分的方法将矿石按粒度分成若干级别的粒度分析方法,叫筛分分析,简称筛析。

筛析是根据物料是否通过筛子的筛孔来进行的。物料在筛分时可能以不同的取向通过筛孔,在大多数情况下,物料的长度不会限制物料通过筛孔,而决定物料能否通过筛孔的是物料的宽度,因此,物料的宽度是与筛孔尺寸联系最密切的尺寸。

在矿物加工工程中,筛分是一种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粒度测定技术。筛分时,物料通过一套已校标准筛网的套筛,筛孔尺寸由顶筛至底筛逐渐减小。套筛是装在具有振动和摇动的振筛机上,振筛一段时间后,被筛分的物料分成一系列粒度间隔或粒级。如果用n个筛子,仅可将物料分成n+1个粒级,各粒级的物料粒度是以相邻两个筛子相应尺寸表示。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包括仪器设备:振筛机、分样套筛、药物天平、秒表、橡皮布、铲子等;

试样:粒度为-3.0mm的矿石。

六、实验步骤

1. 用四分法从矿石中取出试样300克,并称重;

2. 将分样套筛按筛孔大小从上至下逐渐减小的次序排列好,最下一层套一筛底;

3. 将称好重量的试样倒入最上层筛子内,然后盖上筛盖;

4. 把振筛机上的压盖手轮放松,提上到顶端,然后将套筛放入振筛机内,用压盖压紧并锁紧;

5. 接通振筛机马达电源,震动20-25分钟后,断开电源;

6. 将套筛从振筛机上取下,取出最下层的筛子,用手在橡皮布上摇动一分钟,若筛下产物的重量少于此筛子筛上产物重量的1%时,认定筛分终点已达到,否则,整个套筛应继续放到振筛机上进行筛分,直到筛分终点达到为止;

7. 将已达到筛分终点的套筛取出,把各个筛子上的物料倒出并分别称重,记录;

8. 筛析后各粒级重量之和与筛析前重量相比较,其误差不应大于+1%,否则,实验得重新做。

七、思考题

1. 怎样检查筛分终点?

2. 筛分的目的是什么?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筛分数据记录与处理按表1格式处理,并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物料粒度特性曲线,正负累积曲线。

表1 筛析结果记录表

实验二 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实验室内确定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关系的方法。

2. 通过实验绘出磨矿细度与磨矿时间的关系曲线。

二、实验内容

称取一定矿样,在相同浓度下用球磨机磨不同时间,再200目标准筛筛分,计算不同时间的磨矿细度。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用所测出的磨矿设备单位容积生产能力或单位耗电量的绝对值来度量物料的可磨度,叫绝对可磨度。

开路法是将一定数量的平行试样在所需的磨矿条件下,依次分别进行不同时间的磨矿,然后将每次的磨矿产物用套筛进行筛分,建立磨矿时间与磨矿产品各粒级累积产率的关系,从而找出将物料磨到目标细度(如按-200目含量计算)所需要的磨矿时间T 。

磨机的单位生产能力即绝对可磨度,有两种表示方式: 1)按给料量计算,可表示为:

VT G q 60=

其中:

q——在指定的给料和产品粒度下,按给料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力(g/

h);

G——试样原始重量, g;

V ——试验用磨矿机体积,L ;

T ——磨到目标细度所需要的磨矿时间,min 。

2)按单位容积新生的目标细度(如-75微米)产品计算应为:

VT G q

1006075

75

--=

γ

q——按新生微米产品量计算的单位容积生产能,g/h ; γ——新生微米含量。

注意事项:磨机先空磨3~5分钟,冲洗干净,每一次磨矿后冲洗干净;筛分时逐步倒入200目筛子,避免漏出,筛至水清为止,筛上产品烘干后,进行检查筛分。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包括仪器设备:磨矿机,200目筛子,天平、样铲;铝盆,矿样。

试样:粒度为-3.0mm的矿石。

六、实验步骤

1. 称取-2mm矿样4份,每份400克;

2. 按60%的磨矿浓度计算出所需的加水量;

3. 将所称试样分别入磨,每份磨不同时间;

4. 将磨好试样用200目筛子进行湿筛,筛下产品克丢弃;筛上产品烘干称重记录。

七、思考题

1. 磨矿的目的是什么?

2. 试比较球磨机和棒磨机的特点。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2,并根据表中数据,以磨矿时间为横座标,以筛下产品产率为纵坐标绘制曲线。

表2 试验记录表

实验三摇床分选试验

实验学时:2学时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目的与要求

1.熟悉实验摇床的构造和操作;

2.考察不同比重和粒度的矿粒在摇床上的分布规律。

二、实验内容

称取矿样,配成一定浓度加到给矿槽,同时加清水到冲水槽中,在横向水流冲力和纵向差动运动下,将物料分成不同的分选带,然后分别截取不同的分选带,得到不同产品。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矿粒群在床面的条沟内因受水流冲洗和床面往复振动而被松散、分层后的上下层矿粒受到不同大小的水流动压力和床面摩擦力作用而沿不同方向运动,上层轻矿物颗粒受到更大程度的水力冲动,较多地沿床面的横向倾斜向下运动,于是这一侧即被称作尾矿侧,位于床层底部的重矿物颗粒直接受床面的磨擦力和差动运动而推向传动端的对面,该处即称精矿端。矿物在床面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摇床外形图

影响摇床分选的因素:

1. 床面的运动特性

床面运动的不对称程度将影响矿粒床层的松散分层与沿纵向的运搬分带。床面的不对称程度愈大,愈有利于颗粒的纵向移动,在选别矿泥时,应选用不对称程度较大的摇床。

2. 床条的形状、尺寸

床条的高度、间距和形状影响水流沿横向流动速度的大小,特别对条沟内形成的脉动速度影响更大,矩形床条和锡床条引起的脉动速度大,可在选别粗砂和细砂时使用,三角形床条,尤其是刻槽形床条所能形成的脉动速度很小,适于细砂或矿泥使用。

3. 冲程和冲次

冲程和冲次的组合决定床面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冲程过小,粒度不松散;冲程过大,矿粒来不及分层就被冲走,冲程、冲次的适宜值主要与入选的粒度有关,处理粗砂的摇床取较大的冲程,较小的冲次,处理细砂和矿泥的摇床取值正好相反。

4. 横向坡度与冲洗水

冲洗水由给矿水和洗涤水两部分组成。冲洗水的大小和坡度共同决定着横向水流的流速。处理粗粒物料时,既要求有大水量又要求有大坡度,而选别细粒物料时则相反。处理同一中物料“大坡小水”和“小水大坡”均可使矿粒获得同样的横向流速,但“大坡小水”的操作方法则有助于省水,不过此时精矿带将变窄,而不利于提高精矿质量。

5. 给矿性质

(1)给矿量。给矿量大,精矿品位高,但回收率降低。

(2)给矿浓度。给矿浓度大,处理量大,精矿品位提高,回收率降低,正常给矿浓度在15%~30%。

(3)给矿粒度组成。适宜处理粒度为3~0.034mm,矿石入选前进行分级。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实验方法和原理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包括仪器设备:倾斜仪、天平、米尺、秒表、瓷盘、量筒、水桶、分样铲、毛刷、1100×500毫米摇床。

试样:0~1mm的物料。

六、实验步骤

1.称取矿样两份,每份1公斤,分别用水润湿调匀;

2. 观察摇床结构;

2.开动摇床,并在面上给入适当的调浆水和冲洗水,取一份试样在约5分钟内均匀给入,调节水量和床面坡度,以矿粒在床面呈扇形分带为宜;

3. 物料呈扇形分带后,停止给料和机器运转,给水管和冲水管固定在调好的位置,不要关闭,记下此时的水量及坡度,然后清洗干净床面及接矿槽的试料;

4.固定以上条件,将另一份试样按以上步骤进行正式选别试验;接取精矿、次精矿、中矿和尾矿四个产品;

5.将选出的四个产品分别烘干称重,然后每个产品分别缩分出 100克样品,过200目筛子,作化验品位用。

七、思考题

1.如何调节摇床的冲程和冲次?

2.冲水量和摇床倾角对物料在床面的扇形分布有何影响?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3。

表3 摇床分选试验结果记录表

产品名称重量(克)产率(%)品位(%)回收率(%)精矿

次精矿

中矿

尾矿

原矿

实验四 粉煤灰浮选速度试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烃类油捕收剂和起泡剂对粉煤灰的浮选作用;

2、了解浮选速度对粉煤灰浮选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采用实验室小型浮选机,在不同时间刮取上浮物。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疏水亲油颗粒能在较短时间内上浮。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要求分组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XFD 型浮选机(3升或1.5升),XTLZ-Φ260/Φ200真空过滤机,CS101电热鼓风干燥箱,FA2004电子天平,注射器(包括微量注射器),秒表、滤纸,轻柴油,起泡剂BK 204。

试样:粉煤灰。

六、实验步骤

1. 称取干矿样900g/3升或450克/1.5升。采用“一次粗选”的流程,添加轻柴油800 g/t ,BK 204600 g/t 。

添加药剂体积的折算方法,举例如:500克矿样 根据d 轻柴油=0.836g/cm3,d BK204=0.88g/cm3 则

610g 800=500x x =6

10400000

=0.4g 所需添加的轻柴油的体积数V 柴=836.04

.0=0.479ml (对应800g/t )

所需添加的起泡剂的体积数V 起泡=88

.06

.0=0.682ml (对应600g/t )

2. 分别刮取第一分钟、第二分钟、第三分钟、第四分钟、第五分钟、第六分钟的粗选精矿,烘干称重。

3. 制样,混匀缩分样品(-80目)。

4. 分析各产品的灰分。

七、思考题

什么叫浮选速度?

八、实验报告

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8,绘制t—In100/(100-ε)曲线,并讨论该浮选速率方程和级数。

表8 试验记录表

实验五磷矿石小型浮选试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胺类捕收剂在磷矿石脱硅浮选中的作用;

2. 了解脂肪酸类捕收剂在磷矿石脱镁中的作用;

3. 掌握小型浮选试验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采用实验室小型浮选机,在不一定药剂制度下分选磷矿石。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捕收剂的主要作用是使目的矿物表面疏水,增加可浮性,使其易于向气泡附着,从而达到目的矿物与脉石矿物的分离。硫化矿浮选常用的捕收剂是硫代化合物,氧化矿常用烃基酸类;硅酸盐类矿物常用胺类捕收剂;非极性矿物使用烃油类捕收剂。

药剂配制:硫酸溶液浓度为20%,脂肪酸盐(BS)浓度为1%,十二胺(滴加稀盐酸溶解)浓度为1%,PL浓度为1%。

a层:

1000g矿样+429ml水

5ml

10μl

SO4 10ml

2

2ml

尾3 精矿

b层:

1000g矿样+666ml水

精矿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要求分组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XMO-240×90锥形球磨机,XFD型单槽式浮选机(3升,1.5升),XTLZ-Φ260/Φ200,CS1012型电热鼓风干燥箱,XPM-Φ120×3三头玛瑙研磨机;

试样:a层矿或b层矿。

六、实验步骤

根据要求,由学生自己制定,指导老师审定。

七、思考题

讨论胺类捕收剂在磷矿石脱硅浮选中的作用和脂肪酸类捕收剂在磷矿石脱镁中的作用?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9。

表9 实验结果记录

实验六矿石中磁性矿物含量的测定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在学习了磁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矿物磁性含量测定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磁选基本原理的理解,确定矿物可选性指标。

二、实验内容

采用XCGS型φ50磁选管测定矿石中磁性矿物的含量。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磁选管是用于分析矿物中强磁性矿物含量的磁分析设备,主要由电磁铁和在电磁铁工作间隙内移动的玻璃管组成。它通过由C型铁芯和线圈组成的电磁铁产生磁场,待选矿物和水由玻璃管上端给入,强磁性矿物在通过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时由于磁力的作用被吸附在磁极附近的玻璃管内壁,非磁性矿物和弱磁性矿物则由于所受磁力较弱从玻璃管下端排出。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老师示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要求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包括仪器设备:XCGS型φ50磁选管,台式天平,烘箱,200目筛子,塑料盆;

试样:磁铁矿

六、实验步骤

1. 矿物试样准备:选用某地的磁铁矿,将矿物原料破碎磨矿至-200目占40-45%左右,将原料烘干称重分成若干份试样,以15-20克为一个待选试样。

2. 打开调节冲洗水管的下部和上部夹具,调节两个夹具使管内充满水,水面高于磁极头100-200mm左右,并保持稳定。

3. 接通直流电源,开动传动装置。

4. 将待选试样给入玻璃管,试样中磁性颗粒被吸附在磁极附近的管内壁上,非磁性部分随冲洗水从玻璃管下部排出。非磁性矿物排出用塑料盆盛装。玻璃管的上下移动和左右回转有利于非磁性矿粒排出,冲洗水连续冲洗5-15分钟后选分可以停止。

5. 关闭两个夹具,切断电流,排出磁性矿物颗粒。

6. 将磁性产品和非磁性产品澄清,烘干和称重,计算试样中磁性矿物的含量。

七、思考题

在采用磁选管分析强磁性矿物含量的实验过程中,哪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即影响所得到的磁性产品的产率?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10,并在坐标轴上作H――γ图,分析磁场强度H的变化与强磁性矿物产率γ之间的关系。

表10 试验记录表

试样编号原矿(g)磁性产物(g)非磁性产物(g)

磁性产物产率

γ(%)

磁场强度

(Oe)

1 2 3

实验七矿物磁电分选试验

实验学时:2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了解强磁选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观察弱磁性矿物在分选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和分选过程,分析不同磁场强度下弱磁性产物品位与产率的变化关系,分析强磁选分选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二、实验内容

以粉煤灰或褐铁矿为试样,采用XCSQ-50×70湿式强磁选机分选弱磁性矿物。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磁选是在磁选设备所提供的非均匀磁场中进行的。被选矿石进入磁选设备的分选空间后,受到磁力和机械力(包括重力、离心力、水流阻力等)的共同作用,磁性不同的矿粒受到不同的磁力作用,沿着不同的路径运动,对矿浆分别截取,就可得到不同的产品。

磁性颗粒在磁选机中成功分选的必要条件是:作用在较强磁性矿石上的磁力F1磁必须大于所有与磁力方向相反的机械力的合力ΣF机,同时,作用在较弱磁性颗粒上的磁力F2磁必须小于相应机械力ΣF机。即

F1磁 > ΣF机 > F2磁

磁选的实质是利用磁力和机械力对不同磁性颗粒的不同作用而实现的。

(1)XCSQ-50×70湿式强磁选机结构

本机由磁系、给矿、接矿、程序控制器、分选箱、供水系统、机架等部分组成。其中铁

芯由五块电工纯铁组装成U字型磁路,铁芯断面尺寸130×220;激磁绕组永用双玻璃丝包扁铜线绕制成充磁线圈,分八个线圈串联配置在分选区两侧,并设风机冷却绕组;分选箱由五块DT3纯铁齿板及两块铝质挡板组成,有分选间隙为1.5、2、3三套分选箱,供根据需要更换使用;分选箱上部装有搅拌桶。

(2)工作原理

XCSQ-50×70湿式强磁选机选别工作过程是:搅拌桶内矿浆经给矿阀及扁嘴进入分选箱内,非磁性矿粒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齿板间隙落入尾矿桶中,磁性矿粒在磁场的作用下吸附在齿板上,给矿后分矿斗摆至中矿桶上部,中矿冲洗水电磁阀开启,冲洗分选箱中夹杂的非磁性矿粒,然后分矿斗摆至精矿桶上部,同时切断充磁电源,待分选箱磁场消失后,精矿冲水电磁阀开启,将吸附在齿板上的磁性矿粒冲入精矿桶内,完成一次选别循环,PLC复位进行下一次选别循环。达到磁性与非磁性矿物分选的目的。

四、实验组织

根据本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老师示范,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要求自己操作。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球磨机;XCSQ-50×70湿式强磁选机;台秤;小盆,烘箱,200目筛子。

试样:粉煤灰或褐铁矿

六、实验步骤

1. 称取一定重量的弱磁性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等),进入球磨机进行磨矿,使得有用矿物与脉石矿物单体解离。同时对被测矿样进行烘干、制样,以备磁选;

2. 将磁选机“模式转换”置运行状态;

3. 按“电源启动”按钮,电源接通;

4. 将适宜的矿浆给入矿浆桶,并调节搅拌电机速度适中(矿浆浓度一般为5-40%);

5. 调节“充磁电流调节”按钮,设定选别电流值;(根据磁场强度-充磁电流关系曲线确定)

6. 按“PLC启动”按钮,磁选机在PLC的控制下,按照设定的程序自动循环运行;

7. 清洗矿浆桶,将“模式转换”置暂停,当PLC运行到给矿状态时,给矿阀常开,用清水将矿浆桶冲洗干净,然后将“模式转换”置运行状态,运行一次循环;

8. 将充磁电流、搅拌速度调至零。关电源及进水阀门,取出分选箱将齿板残留矿粒冲洗干净。

七、思考题

在磁选过程中,影响磁性矿物分选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八、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附表1。要求实验报告的实验数据中记录表11,并在坐标纸上作β-H-γ

的双坐标曲线,在实验总结中分析说明不同磁场强度下β-γ之间的关系。

表11 试验记录表

实验八实际矿石的分选

实验学时:6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主要进行矿物加工原理和矿物加工方法实验,强化学生对各种矿物加工方法的基本理论、加工工艺及相应的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内容

分别为各实验小组提供矿样,根据矿样性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结合实验室现有条件,综合运用碎矿与磨矿、重力选矿、浮选、磁选等专业知识,拟出合适的试验方案,在实验室设备上实施方案,探索出较合理的试验工艺流程,分选出较好的实验指标。

三、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根据选择不同的选别方法,由不同的实验原理、方法和手段。

四、实验组织

根据实验的特点、要求和具体条件,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矿样拟定合理的矿物加工方案,6人一组,每小组做一份,实验前检查合格方可进行实验。

五、实验条件

仪器设备:破碎设备、磨矿、重选设备、磁选设备、浮选设备等

试样:煤矸石、粉煤灰、磷矿石、铝土矿、煤等

六、实验步骤

学生根据不同的选矿方法,制定实验操作步骤。

七、实验报告

1.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

这是实验报告的重点之一,要求设计思路清晰,用公式和文字说明。

2. 实验方法

(1)实验流程及所需的仪器仪表等;

(2)实验操作条件;

(3)实验方法和步骤等。

工程热力学实验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2012.06.07)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温度和比容之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ar(7.387MPa),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

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20-++-=()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点,满足如下条件: ( )??p v T =0 (7-1-5)

药理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实验一药物的作用方式 【实验目的】理解药物的局部作用和全身作用,并了解兴奋作用、抑制作用及拮抗作用。 【实验原理】普鲁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抑制中枢神经元,首先抑制对药物敏感的中枢抑制性神经,引起脱抑制而出现兴奋现象,表现为不安、震颤,甚至惊厥。而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3%普鲁卡因溶液、0.5%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小白鼠1只,称重标记,并观察一般活动情况及痛觉反应。 2.在小白鼠一后肢股骨粗隆下端坐骨神经周围,注射3%普鲁卡因溶液0.1ml/10g,随即观察小白鼠左右后肢的活动情况及全身情况。 3.待小白鼠抽搐明显时,立即腹腔注射0.5%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并继续观察小白鼠全身情况。 4.填表 小白鼠用普鲁卡因后表现用戊巴比妥钠后表现 左后肢全身左后肢全身 【注意事项】 1.要求注射部位要正确。 2.注意抢救时间。 【思考题】 1.小白鼠的那些表现各属于局部、全身、兴奋、抑制和拮抗作用? 2.本次试验队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

实验二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目的】掌握药物剂量与药物作用的关系 【实验原理】戊巴比妥钠为镇静催眠、抗惊厥药,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药物作用越明显,对中枢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分别产生镇静、催眠、麻醉和抗惊厥的作用。 【实验对象】小白鼠(体重20g左右) 【实验材料】 1.器材:1ml注射器、钟罩、镊子 2.药品:0.1%,1%,2%戊巴比妥钠溶液 【实验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小白鼠3只,分别称重、记号(1、2、3号),观察精神状态、痛觉反射及翻正反射。 2.给1号小白鼠腹腔注射0.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 10g 给2号小白鼠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给3号小白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钠溶液0.1ml/10g 3.用大烧杯罩住小白鼠,并随时观察用药后各小鼠的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 4.填表 小白鼠号用药用药后的表现(3′6′9′12′15′) 精神状态痛觉反射翻正反射1号 2号 3号 【注意事项】 1.更换药物要冲洗注射器。 2.小白鼠体重相差应小于两克。 【思考题】 1.药物剂量和药物作用的关系? 2.讨论3只小白鼠用药以后表现为何不同?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验指导书含实验数据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验指导书含实验数据

重庆工商大学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验》指导书 会计学院公共财务教研室 9月

目录 “审计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实验项目指导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基本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实验思考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实验前的预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实验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审计技术运用”实验项目指导书错误!未定义

书签。 一、实验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实验基本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实验思考题..........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实验前的预习........ 错误!未定义书签。十一、实验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实验项目指导书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实验项目名称........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错误!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用球体法测定粒状材料的导热系数 一、实验目的 1、巩固和深化稳态导热的基本理论,学习测定粒状材料的热导率的方法。 2、确定热导率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 二、实验原理 热导率是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其单位为W/(m ·K),对于不同的材料,热导率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材料,热导率还取决于它的化学纯度,物理状态(温度、压力、成分、容积、重量和吸湿性等)和结构情况。各种材料的热导率都是专门实验测定出来的,然后汇成图表,工程计算时,可以直接从图表中查取。 球体法就是应用沿球半径方向一维稳态导热的基本原理测定粒状和纤维状材料导热系数的实验方法。 设有一空心球体,若内外表面的温度各为t 1和t 2并维持不变,根据傅立叶导热定律: dr dt r dr dt A λπλφ24-=-= (1) 边界条件221 1t t r r t t r r ====时时 (2) 1、若λ= 常数,则由(1)(2)式求得 1 22121122121)(2)(4d d t t d d r r t t r r --=--=πλπλφ[W] ) (2)(212112t t d d d d --=πφλ [W/(m ·K)] (3) 2、若λ≠ 常数,(1)式变为 dr dt t r ) (42λπφ-= (4) 由(4)式,得 dt t r dr t t r r ??-=21 21)(42 λπφ 将上式右侧分子分母同乘以(t 2-t 1),得 )()(4121222 12 1t t t t dt t r dr t t r r ---=??λπφ (5)

式中 122 1)(t t dt t t t -?λ项显然就是λ在t 1和t 2范围内的积分平均值,用m λ表示即 1 221)(t t dt t t t m -=?λλ,工程计算中,材料的热导率对温度的依变关系一般按线性关系处理,即)1(0bt +=λλ。因此, )](21[)1(210 1202 1 t t b t t dt bt t t m ++=-+=?λλλ。这时,(5)式变为 ) (2) (4)(21211222121t t d d d d r dr t t r r m --= -=?πφπφλ [W/(m ·K)] (6) 式中,m λ为实验材料在平均温度)(21 21t t t m +=下的热导率, φ为稳态时球体壁面的导热量, 21t t 、分别为内外球壁的温度, 21d d 、分别为球壁的内外直径。 实验时,应测出21t t 、和φ,并测出21d d 、,然后由(3)或(6)得出m λ。 如果需要求得λ和t 之间的变化关系,则必须测定不同m t 下的m λ值,由 ) 1() 1(202101m m m m bt bt +=+=λλλλ ( 7) 可求的b 、0λ值,得出λ和t 之间的关系式)1(0bt +=λλ。 三、实验设备 导热仪本体结构和测量系统如图1-1所示。

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全解

实验一 空气定压比热容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增强热物性实验研究方面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联系实际,了解气体比热容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构思。 2.学习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各种参数的测量方法,掌握由实验数据计算出比热容数值和比热容关系式的方法。 3.学会实验中所用各种仪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由热力学可知,气体定压比热容的定义式为 ( )p p h c T ?=? (1) 在没有对外界作功的气体定压流动过程中,p dQ dh M =, 此时气体的定压比热容可表示 为 p p T Q M c )(1??= (2) 当气体在此定压过程中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气体在此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可由下式确定 ) (1221 t t M Q c p t t pm -= (kJ/kg ℃) (3) 式中,M —气体的质量流量,kg/s; Q p —气体在定压流动过程中吸收的热量,kJ/s 。 大气是含有水蒸汽的湿空气。当湿空气由温度t 1被加热至t 2时,其中的水蒸汽也要吸收热量,这部分热量要根据湿空气的相对湿度来确定。如果计算干空气的比热容,必须从加热给湿空气的热量中扣除这部分热量,剩余的才是干空气的吸热量。 低压气体的比热容通常用温度的多项式表示,例如空气比热容的实验关系式为 3162741087268.41002402.41076019.102319.1T T T c p ---?-?+?-=(kJ/kgK) 式中T 为绝对温度,单位为K 。该式可用于250~600K 范围的空气,平均偏差为0.03%,最大偏差为0.28%。 在距室温不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的定压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可近似认为是线性的,即可近似的表示为 Bt A c p += (4) 由t 1加热到t 2的平均定压比热容则为 m t t t t pm Bt A t t B A dt t t Bt A c +=++=-+=? 2 21122 1 21 (5) 这说明,此时气体的平均比热容等于平均温度t m = ( t 1 + t 2 ) / 2时的定压比热容。 因此,可以对某一气体在n 个不同的平均温度t m i 下测出其定压比热容c p m i ,然后根据最小二乘法原理,确定

药理实验指导

实验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的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回苏灵为中枢兴奋药 【材料】小鼠3只,体重18~22g,同一性别。 0.04%回苏灵溶液 【方法与步骤】 动物称重,标记。每鼠给药剂量均为8mg/kg。甲鼠灌胃给药,乙鼠皮下注射,丙鼠则为腹腔注射。仔细观察动物反应,记录下各鼠的潜伏期和最终结果。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4,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三种给药途与药物反应的出现时间和作用程度,最好能进行统计分析。 实验三肝脏功能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肝脏病理功能状态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原理】四氯化碳是一种肝脏毒药,其中毒动物常被作为中毒性肝炎的动物模型,用于筛选保肝药物。 【材料】小鼠2只,四氯化碳原液,0.36%戊巴比妥钠。 【方法与步骤】 1.取性别相同、体重相近的2只小鼠,在试验前24h,分别皮下注射四氯化碳原液和生理盐水0.1ml/只。 2.2只小鼠分别ip戊巴比妥钠30ml/kg。 3.观察动物的翻正反射消失情况,记录药物作用的潜伏期和持续时间。 4.试验结束后,解剖小鼠,比较2只小鼠的肝脏外观有何不同。 【结果处理】将上述观察到的结果填入下表2-5,并结合全班的试验结果,比较不同肝脏状态对药物作用影响,最好能进行分析。 实验四药物的抗电惊厥作用 【目的】观察苯妥英钠和苯巴比妥对电惊厥的保护作用。 【原理】以一强电流刺激小鼠头颅可引起全身强直性惊厥,若药物预防强直性惊厥发生,可初步推测该药有抗癫痫大发作的作用。 【材料】小鼠3-4,体重18~22g,雌雄不限。钟罩、天平、注射器,药理生理多用仪。 0.5%苯妥英钠溶液,0.5%苯巴比妥钠溶液。

审计实验

审计学模拟实验指导书 邵阳学院经管系

目录 第一章总论 第二章模拟实验 实验一审计方法的运用 实验二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实验三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分析 实验四综合案例分析

第一章总论 一、审计实务模拟实验的意义 审计实务专业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前,审计实务专业的学生大多依靠到单位、到企业去实习来提高其实践能力。多年的实践证明,到企业、到单位去实习,结果往往是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生除了书本知识外,既无生产经验,又无社会经验,在实习过程中,事事要实习单位的人带教,学生的独立工作、学习能力较弱,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实习的效果欠佳。这就造成很多毕业生到实际单位后,动手能力差,不能马上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短学生步入社会的适应期,就有必要在学校建立审计实务实验室,进行审计实务模拟实验。事实也证明,通过审计实务模拟实验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该实训是配合教学而设计课内实验,通过实验环节,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练习审计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加深对审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达到理论与审计实务相结合的统一。提高审计专业学生记账、算账和查账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审计实务模拟实验的目的 1、审计实务模拟实验,主要是通过审计实务实验室、课堂等场所对学生进行审计实务的模拟实验。 以使学生初步掌握填制和审核各种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掌握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各种明细账和总账的登记方法,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未达账项的调整方法,把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比较系统地练习记账凭证的审核; 2、比较系统地练习登记各种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的审查; 3、比较系统地练习会计报表的审查; 4、比较系统地练习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 将上述各项要求及实验步骤编写成实验报告。 三、审计实务模拟实验的内容 审计实务模拟实验的内容有: 企业通过虚列工资和其他项目,导致成本费用不实,学生通过查询、函证等方法,查出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能够研究负债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负债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能够审查出“无形资产”中土地使用权的情况和问题,并进行处理。 能够重点研究权益融资的控制测试程序,权益融资核算中主要会计舞弊形式、审核方法及其审计调整,权益融资审计工作所形成的主要审计工作底稿等。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函证的过程和方法,审计人员应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审阅与该项业务有关的“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等明细账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有关的销售收入与增值税额。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函证的过程和方法,审计人员应根据销售合同的规定,审阅与该项业务有关的“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及“应交税金”等明细账户,抽查有关会计凭证,验算有关的主营业务收入的入账金额。审阅“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等明细账,并抽查有关会计凭证,分析有关业务处理的正确性,重点学习审查企业隐瞒主营业务收入的行为。审查出被审计单位采用预收货款的方式销售商品,在商品实际发出时未作销售收入处理,从而隐瞒了收入,偷漏了增值税和所得税的问题。对此,被审计单位应将预收的货款转作收入处理,同时,调整成本、计算流转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工程热力学实验指导书

程热力学 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 P-V-T 关系 一、实验目的 了解CO 2临界状态的观测方法,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增加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掌握CO 2的p-v-t 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 恒温器等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测定CO 的p-v-t 关系。在P-V 坐标系中绘出低于临界温度(t=20 C)、临界温度 (t=31.1 C)和高于 临界温度(t=50 C)的三条等温曲线,并与标准实验曲线及理论计算值 相比较,并分析其差异原因。 2、 测定CQ 在低于临界温度(t=20 C 、27C )时饱和温度和饱和压力之间的对应关系, 并与图四中的t s -p s 曲线比较。 3、 观测临界状态 (1) 临界状态附近气液两相模糊的现象。 (2) 气液整体相变现象。 (3) 测定CQ 的p c 、V c 、t c 等临界参 数,并将实验所得的 V c 值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范 德瓦 尔方程的理论值相比教,简述其差异原因。 三、实验设备及原理 整个实验装置由压力台、恒温器和实验台本体及其防护罩等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 示)。 1、 2、 3、 和技巧。 4、 图一 试验台系统图

蛍渥水 H -------------------------------- * CU J空间 承压玻璃 4” 十一 Ezz E力油 高压容器 图二试验台本体 试验台本体如图二所示。其中1—高压容器;2 —玻璃杯;3 —压力机;4—水银;5—密 封填料;6—填料压盖;7 —恒温水套;8—承压玻璃杯;9—CQ空间;10—温度计。、 对简单可压缩热力系统,当工质处于平衡状态时,其状态参数P、V、t之间有:F( p,v,t)=0 或t=f(p,v) (1) 本实验就是根据式(1),采用定温方法来测定CQ的p-v-t关系,从而找出CQ的p-v-t关系。 实验中,由压力台送来的压力由压力油进入高压容器和玻璃杯上半部,迫使水银进入预 先装了CQ气体的承压玻璃管,CQ被压缩,其压力和容器通过压力台上的活塞杆的进、退来调节。温度由恒温器供给的水套里的水温来调节。 实验工质二氧化碳的压力,由装在压力台上的压力表读出(如要提高精度,可由加在活塞转盘上的平衡砝码读出,并考虑水银柱高度的修正) 。温度由插在恒温水套中的温度计读 出。比容首先由承压玻璃管内二氧化碳柱的高度来测量,而后再根据承压玻璃管内径均匀、截面不变等条件来换算得出。 四、实验步骤 1、按图一装好实验设备,并开启实验本体上的日光灯。 2、恒温器准备及温度调节: (1)、入恒温器内,注至离盖30?50mm检查并接通电路,开动电动泵,使水循环对

药理学实验指导

药理学实验指导 (供自学助考班用) 实验一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常用动物捉拿、给药 【目的】1、学习药理学实验基础知识; 2、掌握药理学实验常用动物捉拿、给药方法。 【器材】1ml、5ml、20ml注射器,大、小鼠灌胃针头,4号、6号注射针头,250ml烧杯、鼠笼(或铁丝笼),天平秤、砝码。 【药品】0.9%生理盐水。 【动物】小白鼠、大鼠、家兔。 【内容】 一、实验动物的捉拿方法 1、蛙和蟾蜍左手握持蛙或蟾蜍,食指和中指夹住左前肢,拇指压住右前肢;右手将双下肢拉直,左手无名指及小指将其压住而固定。此法用于淋巴囊注射。毁脑和毁脊髓则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夹持蛙或蟾蜍的头部,拇指和无名指小指握持双下肢,右手持刺针进行操作。 2、小白鼠可采取双手法和单手法两种形式。 双手法:右手提起鼠尾,放在鼠笼盖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方轻拉,小白鼠则将前肢固定于粗糙面上。此时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白鼠颈背部皮肤,并以小指与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于手中。 单手法:小白鼠置于笼盖上,先用左手食指与拇指抓住鼠尾,手掌尺侧及小指夹住尾根部,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皮肤。 3、大白鼠大白鼠容易激怒咬人,捉持时左手应戴防护手套或用厚布盖住大鼠,先用右手抓住鼠尾,再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握住头部,其余手指与手掌握住背部和腹部。不要用力过大,切勿捏其颈部,以免窒息致死。 4、家兔用左手抓住颈背部皮肤(抓的面积越大,其吃重点越分散)。将兔提起,以左手托住其臀部,使兔呈坐位。 二、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与方法 1、小白鼠给药途径与方法 灌胃(ig):左手固定小鼠,右手持灌胃器,灌胃针头自口角进入口腔,紧贴上腭插入食道。如遇阻力,将灌胃针头抽回重插,以防损伤。 常用灌胃量为0.1~0.2ml/10g。 皮下注射(ih):可用腹部、背部、腹股沟的皮下,此处皮肤比较松弛,也可由助手协助。注药量一般为0.1~0.2ml/10g。 肌肉注射(im):一人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和尾巴,另一人持连4号针头的注射器,将针头

审计案例实训指导书(doc 44页)

审计案例实训指导书(doc 44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拟稿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审计案例实训》指导书 课程名称:审计案例实训 制定人:刘秋林 企业专家:杨华锦 企业名称:重庆黔龙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审核人:张崇友 编制单位:经济贸易系 编制日期:2016年6月20日 教务处制

审计案例实训指导书 一、实训的任务和目的 审计案例实训是审计专业实践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也是一门必修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借助实训资料完成财务报表主要审计工作训练,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训的基本要求 1. 认真阅读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做好预习; 2.理解实验项目的操作原理; 3.掌握实验项目的业务处理。 三、实训的纪律要求 1.严格遵守实训的有关规章制度,爱护公共财物。 2.在整个实验期间不得缺席、迟到、早退,如果因病或因重大事情不能参加实验的一律以书面形式事先请假,否则,将按实训室的有关规章制度以及审计实训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3.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所规定的实训任务,实训成果交指导老师批阅。 四、实训成绩考核与评定 审计案例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与课堂教学一样,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这对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其按质、按量、按时完成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实验任务,进一步提高实验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鉴于审计实训教学与一般课堂教学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上。具体评定方法如下: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工程热力学》课程教案 *** 本课程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教材: 沈维道、蒋智敏、童钧耕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6手册: 严家騄、余晓福着,水和水蒸气热力性质图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5 实验指导书: 华北电力大学动力系编,热力实验指导书,2001 参考书: 曾丹苓、敖越、张新铭、刘朝编,工程热力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 王加璇等编着,工程热力学,华北电力大学,1992年。 朱明善、刘颖、林兆庄、彭晓峰合编,工程热力学,清华大学出版,1995年。 曾丹苓等编着,工程热力学(第一版),高教出版社,2002年 全美经典学习指导系列,[美]M.C. 波特尔、C.W. 萨默顿着郭航、孙嗣莹等 译,工程热力学,科学出版社,2002年。 何雅玲编,工程热力学精要分析及典型题精解,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4 概论(2学时) 1.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从人类用能的历史和能量转换装置的实例中认识理解:热能利用的广泛性和特殊性;工程热力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本课程在专业学习中的地位;本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乃至专业培养目标的关系。 2. 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0-1 热能及其利用(0.5学时) 0-2 热力学及其发展简史(0.5学时) 0-3 能量转换装置的工作过程(0.2学时) 0-4 工程热力学研究的对象及主要内容(0.8学时) 3. 重点难点 工程热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内容与本课程四大部分(特别是前三大部分)之联系;工程热力学的研究方法 4. 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热力学基本定律的建立;热力学各分支;本课程与传热学、流体力学等课程各自的任务及联系;有关工程热力学及其应用的网上资源。 5.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视频片段 6.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审计模拟实验一

通过模拟实验, 学生能够系统了解和掌握审计基本流程与方法, 熟悉审计常规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检查分析方法,较熟练地运用审计基本方法完成一般审计项目,掌握审计方案, 审计通知书,工作底稿,审计日记和审计证据等审计工作文件的编写,熟练编写审计工作报告,对审计有更加直观的认识,提高操作能力. 结合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民间审计的审计业务流程及实质性审计测试的相关业务模拟实验,审计模拟实验的具体目标是: 1,通过审计综合模拟实验软件操作,同学们熟悉系统管理,审计准备阶段,审计实施阶段和审计终结阶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审计报告的编写,熟悉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业务操作的全过程. 2,通过财务审计模拟实验,同学们熟悉审计软件的各功能模块,结合会计报表及其各项目的审计,了解审计的基本流程,掌握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报告等审计工作文件的编写, 巩固审计学的基础知识. 3,通过一系列的审计实验,实训,使同学们熟悉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等相关的审计准则, 掌握国家审计, 内部审计, 民间审计的审计业务流程, 掌握审计技术与方法, 并能在各项具体业务中加以运用,培养和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本大纲较系统地反映了审计的基本知识, 基本程序和基本技术方法, 同时兼顾民间审计, 1 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 以理论联系实际和实验的可操作性为基础, 通过案例及数据模拟实验,提高同学们实务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介绍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发展历程, 组织架构, 主要功能, 并使用该软件进行系统管理, 项目管理等操作,了解该系统中的审计流程实现.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审计流程在审计软件中的实现; 掌握该审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了解审计软件的发展历程与组织架构. 【重点,难点】重点:使用该审计软件进行系统管理中的人员管理,项目管理中的资料管理,进度管理等操作. 难点:审计各流程在审计软件中的实现. 【本章教学建议】本章属于开篇总论的章节, 在教学中注意指引学生了解这门课与此前所学理论课程的关系和地位,引导学生回顾相关基本概念. 第二讲审计准备阶段——审前调查与审计方案审计准备阶段————审前调查与审计方案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介绍案例资料,指导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介绍开展审前调查的方法与途径,讲解审计署六号令等,介绍审计方案的组成要素与编写过程.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理解审计署六号令等; 理解审前调查的途径; 掌握审前调查方法; 理解审计方案的组成要素; 4 掌握审计方案的编写; 了解案例相关情况. 【重点,难点】重点:开展审前调查,编写审计方案. 难点:编写审计方案. 【本章教学建议】将学生分组,引导学生对各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充分讨论,有效开展工作,工作基本完成后分组报告工作成果; 引导学生借助于各种途径的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进行审前调查; 引导学生回顾相关课程所学的审计准备阶段的工作程序与内容, 回顾审前调查方法和审计方案的要素,接合实际情况开展小组工作. 第三讲审计准备阶段——审计方案完善与审计通知书审计准备阶段————审计方案完善与审计通知书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指导审计方案的编写与修改,进一步完善审计方案;介绍审计通知书的作用与内容,指导学生编写审计通知书. 将审计方案与审计通知书通过审计软件的项目管理相应功能进行恰当的文档管理.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审计通知书的作用与发送流程等; 掌握审计方案的编写与完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传热学实验指导书 XX大学 XX学院XX系 二〇一X年X月

一、导热系数的测量 导热系数是反映测量热性能的物理量,导热是热交换三种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体物理及能源、环保等各研究领域的课题之一。要认识导热的本质特征,需要了解粒子物理特性,而目前对导热机理的理解大多数来自固体物理实验。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电子的迁移,在金属中电子流起支配作用,在绝缘体和大部分半导体中则以晶格振动起主导作用。因此,材料的导热系数不仅与构成材料的物质种类有关,而且与它的微观结构、温度、压力及杂质含量相联系。在科学实验和工程设计中所采用材料导热系数都需要用实验方法测定。 1882年法国科学家J ·傅里叶奠定了热传导理论,目前各种测量导热系数的方法都是建立在傅里叶热传导定律的基础上,从测量方法来说,可分为两大类:稳态法和动态法,本实验是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实验目的】 1、了解热传导现象的物理过程 2、学习用稳态平板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 3、学习用作图法求冷却速率 4、掌握一种用热电转换方式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仪器】 1、YBF-3导热系数测试仪 一台 2、冰点补偿装置 一台 3、测试样品(硬铝、硅橡胶、胶木板) 一组 4、塞尺 一把 5、游标卡尺(量程200mm ) 一把 6、天平(量程1kg ,分辨率0.1g ) 一台 【实验原理】 为了测定才材料的导热系数,首先从热导率的定义和它的物理意义入手。热传导定律指出:如果热量是沿着Z 方向传导,那么在Z 轴上任一位置Z 0,处取一个垂直截面A (如图1)以dt/dz 表示Z 处的温度梯度,以dQ/d τ表示该处的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截面积A 的热量),那么传导定律可表示为: ()0z z dz dt d dQ A =-==Φλτ 1-1 式中的负号表示热量从高温向低温区传导(即热传导的方向与温度梯度的方向相反)。式中的λ即为导热系数,可见热导率的物理意义:在温度梯度为一个单位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面积的热量。 利用1-1式测量测量的导热系数,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在材料中造成的温度梯度dt/dz ,并确定其数值;另一个是测量材料内由高温区向低温区的传热速率dQ/d τ。 1、温度梯度dt/dz 的测量

二氧化碳PVT实验指导书

第七章工程热力学综合实验 实验1 二氧化碳临界状态观测及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过程的状态变化和临界状态时气液突变现象,增加对临界状态概念的感性认识。 2. 加深对课堂所讲的工质的热力状态、凝结、汽化、饱和状态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3. 掌握二氧化碳的p-v-T关系的测定方法,学会用实验测定实际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法和技巧。 4. 学会活塞式压力计、恒温器等部分热工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当简单可压缩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状态参数压力、 间有确切的关系,可表示为: (,,)=0 (7-1-1) F p v T 或 =(,)(7-1-2) v f p T 在维持恒温条件下、压缩恒定质量气体的条件下,测量气体的压力与体积是实验测定气体p-v-T关系的基本方法之一。1863年,安德鲁通过实验观察二氧化碳的等温压缩过程,阐明了气体液化的基本现象。 当维持温度不变时,测定气体的比容与压力的对应数值,就可以得到等温线的数据。 在低于临界温度时,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有气、液相变的直线段,而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是正双曲线,任何时候也不会出现直线段。只有在临界温度以上,实际气体的等温线才逐渐接近于理想气体的等温线。所以,理想气体的理论不能说明实际气体的气、液两相转变现象和临界状态。

二氧化碳的临界压力为73.87b a r (7.387M Pa ),临界温度为31.1℃,低于临界温度时的等温线出现气、液相变的直线段,如图1所示。30.9℃是恰好能压缩得到液体二氧化碳的最高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上的等温线具有斜率转折点,直到48.1℃才成为均匀的曲线(图中未标出)。图右上角为空气按理想气体计算的等温线,供比较。 1873年范德瓦尔首先对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提出修正。他考虑了气体分子体积和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影响,提出如下修正方程: ()()p a v v b R T + -=2 (7-1-3) 或写成 pv bp RT v av ab 3 2 -++-=() (7-1-4) 范德瓦尔方程式虽然还不够完善,但是它反映了物质气液两相的性质和两相转变的连续性。 式(7-1-4)表示等温线是一个v 的三次方程,已知压力时方程有三个根。在温度较低时有三个不等的实根;在温度较高时有一个实根和两个虚根。得到三个相等实根的等温线上的点为临界点。于是, 临界温度的等温线在临界点有转折

《审计学实验》指导书含实验数据

重庆工商大学 《审计学实验》指导书 会计学院公共财务教研室 2009年9月 目录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实验项目指导书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审计计划与审计业务约定书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 1.实验目的:通过“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实验,,使学生运用审计相关理论,来确定是否接受审计,以及在接受审计是如何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和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并为下一步审计作好准备。

2.实验内容:《审计学》教学大纲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性复核、审计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等知识点,该项实验以X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和管理资料为依据(另附)。 3.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项目属于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根据所学理论和教师或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处理,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做出合理评价。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1.实验资料:(1)被审单位的财务资料:由任课教师提供,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实验前一周统一组织复印,每位同学一份;(2)白纸:每位同学10张;(3)实验报告纸:由任课教师提供统一格式(电子文本),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实验前一周统一组织复印,每位同学一份。 2.基本工作原理:以实验指导书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该公司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与分配,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撰写。 五、实验基本步骤 1.预习相关知识点。 2.利用给定资料,对相关凭证、帐页仔细审查。 3.确定和分配重要性水平,审计业务约定书的撰写。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 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必须按实际情况认真记录于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书面报告一份。具体要求如下: 1.拟出审计约定书; 2.依据所给的实验材料,运用计算、分析性复核、检查等审计程序模拟审计查账,获取被审单位的经济业务是否公允、合法、合规、合理、有效的反映被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审计证据; 3.根据上述查账结果编制审计实验报告。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实验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爱护设备,有问题及时提出。 八、实验思考题 1.哪些情况下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 4.进行该项实验有何体会?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1.要素完整 2.格式规范 3.书写工整 4.分析详尽 5.表述清楚 本实验最终要提交实验报告,具体格式参考后附的实验报告格式。

实验指导书(二氧化碳PTV关系测定)

二氧化碳P、V、T关系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目的 (1)学习在准平衡状态下,测定气体三个基本状态参数关系的方法。 的临界参数。 (2)观察在临界状态附近汽液两相互变的现象,测定CO 2 (3)掌握活塞式压力计及恒温器等仪器仪表的使用方法。 2.要求 (1)牢固树立热力学平衡态的概念,通过实验掌握系统的划分,明确热力学三 个基本状态参数的含义和特性以及它们和平衡态之间的关系。 (2) 能描述临界现象,懂得临界参数的含义。 (3) 充分理解准静态过程、准静功、简单热力系、状态方程和状态参数坐标图。 二、实验原理 在准平衡状态下,气体的绝对压力p、比容v和绝对温度T之间存在某种确定的函数关系,即状态方程 F p v T= (,,)0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具有最简单的形式: = pv RT 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比较复杂,目前尚不能将各种气体的状态方程用一个统一的形式表示出来,虽然已经有了许多在某种条件下能较好反映p、v、T之间关系的实际气体的状态方程。因此,具体测定某种气体的p、v、T关系,并将实测结果描绘在平面的坐标图上形成状态图,乃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研究气体工质热力性质的方法。 因为在平面的状态图上只能表达两个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所以具体测定时有必

要保持某一个状态参数为定值,本实验就是在保持绝对温度T不变的条件下进行的。 三、实验设备 本实验装置所测定的气体介质是二氧化碳。 整套装置由试验台本体、测温仪表、活塞式压力计和恒温器四大部分所组成,其系统示意图见图一 图一试验台系统图 试验台本体的结构如图二所示。

图二试验台本体 1—高压容器 2—玻璃杯 3——压力油 4——水银 5—填料压盖 空间 10——温度计6—密封填料 7—恒温水套 8—承压玻璃 9—CO 2 它的工作情况可简述而下: 由活塞式压力计送来的压力油首先进入高压容器,然后通过高压容器和玻璃 杯之间的空隙,使玻璃杯中水银表面上的压力加大,迫使水银进入预先灌有CO 2 气体受到压缩。如果忽略中间环节的各种压力气体的承压玻璃管,使其中的CO 2 损失,可以认为CO 气体所受到的压力即活塞式压力计所输出的压力油的压力, 2 气体的其数值可在活塞式压力计台架上的压力表中读出。至于承压玻璃管中CO 2 容积,则可由水银柱的高度间接测出(下面还将详细述及)。 承压玻璃管外还有一个玻璃套管,其上下各有一个接头,分别用橡皮管与恒

药理实验指导43252

药理实验指导 总论、链霉素毒性、肝脏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 一、药理学实验课的目的和要求: (一)目的: (1)使学生掌握进行药理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了解获得药理学知识的科学途径 (2)验证药理学中的重要基本理论,更牢固地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3)培养对科学工作的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并初步具备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要求: (1)实验前做好预习工作,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药理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并领会实验设计的原理。 (2)实验时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 (3)实验后整理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思考,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做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关好水、电。 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重复性 (2)对照性 (3)随机性 三、药理学实验的一般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动物选择的原则和方法 1、首先要根据实验的目的选择实验动物 2、选用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实验动物 3、选用容易获得、价格便宜、易于饲养与管理的实验动物 4、必须注意实验动物种类、品系的质量及健康状况是否良好 5、选用人畜共患疾病的实验物物和传统应用的实验动物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 常用的实验动物有蛙、蟾蜍、小白鼠、大白鼠、豚鼠、家兔、猫、狗。常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和要求选用不同的实验动物,所选用的动物必须能较好地反映试验药物的选择性作用并符合节约的 原则。 蛙和蟾蜍:离体心肌,观察药物对心脏的作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观察药物对周围神经肌肉或横纹肌的作用。 小白鼠: 1.小鼠属于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科,小鼠属动物。 2.成熟早,繁殖力强。 3.体形小,易于饲养管理。 4.性情温顺, 胆小怕惊。 5.对外来刺激极为敏感。6.便于提供同胎和不同品 系动物。7.喜居于光线较暗的安静环境,习于昼伏夜动,喜欢啃咬。8.体小娇嫩,不耐饥饿,不耐冷热,对环境的适应性差。9. 成年雌鼠在动情周期不同阶段阴道粘膜可发生典型变化。适用于需要大量动物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半数致死量,药物效价。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验指导书(含实验数据)

重庆工商大学 《注册会计师审计实验》指导书 会计学院公共财务教研室 2009年9月

目录 “审计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实验项目指导书 (3) 一、实验项目名称 (3)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 (3)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3) 五、实验基本步骤 (3)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 (3)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3) 八、实验思考题 (3)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3) 十、实验前的预习 (4) 十一、实验资料 (4) “审计技术运用”实验项目指导书 (6) 一、实验项目名称 (6)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 (6)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6) 五、实验基本步骤 (6)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 (6)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7) 八、实验思考题 (7)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7) 十、实验前的预习 (7) 十一、实验资料 (7)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实验项目指导书 (17) 一、实验项目名称 (17)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 (17)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7)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17) 五、实验基本步骤 (17)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 (17) 七、实验思考题 (17) 八、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17) 九、实验前的预习 (17) 十、实验资料 (17)

“审计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实验项目指导书 一、实验项目名称 审计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 二、实验目的和实验内容要求 1.实验目的:通过“审计重要性水平初步判断”实验,使学生运用审计重要性相关理论,来确定审计的重要性水平并进行适当分配,以便确定审计的范围和重点,并为下一步审计作好准备。 2.实验内容:《审计学》教学大纲的相关知识点,特别是对财务报表的分析性复核、审计重要性的基本理论和重要性水平的确定方法等知识点,该项实验以云翔公司的财务会计报表资料和管理资料为依据(另附)。 3.实验项目性质:本实验项目属于综合性实验 三、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根据所学理论和教师或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必要处理,分析得出一定的结论,并做出合理评价。 四、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基本工作原理 1.实验资料,由任课教师提供(资料另附,需复印每人1份),需要空白A4打印纸(教师打印指导书和空白实验报告各一份需40张,学生每人复印指导书中资料1份各需20张); 2.基本工作原理:以实验指导书为依据,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对该公司的重要性水平确定与分配。 五、实验基本步骤 1.预习相关知识点。 2.利用给定资料,对相关凭证、帐页仔细审查。 3.确定和分配重要性水平。 六、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要求 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必须按实际情况认真记录于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书面报告一份。 七、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实验前应认真检查设备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实验过程中必须按要求进行,爱护设备,有问题及时提出。 八、实验思考题 1.哪些情况下需要运用重要性原则? 2.如何确定重要性水平? 4.进行该项实验有何体会? 九、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1.要素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