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练习题

中医养生练习题
中医养生练习题

中医养生

一、单选题

1.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A. 阴阳对立

B. 阴平阳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根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邪与正

E. 表与里

5.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

A. 恐

B. 惊

C. 悲

D. 喜

E. 思

6.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悲胜怒

B. 怒胜思

C. 思胜恐

D. 恐胜喜

E. 喜胜怒

7.关于劳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久立伤骨

B. 久视伤精

C. 久卧伤气

D. 久行伤筋

E. 久坐伤肉

8.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

A. 禁欲或纵欲

B. 注意房事卫生

C. 遵守房事禁忌

D. 杜绝性生活混乱

E. 节欲

9.下列穴位中,哪一个是最常用的保健穴

A. 大椎

B. 合谷

C. 足三里

D. 委中

E. 列缺

10.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 阴阳

B. 寒暑

C. 时令

D. 冷然

E. 昼夜

11.以下食物属于热性的是

A. 银耳

B. 韭菜

C. 猪肉

D. 带鱼

E. 香菇

12.五劳所伤,久视伤

A. 血

B. 气

C. 筋

D. 肉

E. 骨

13.由国家体委普及的“简化太极拳”是在谁的基础上改编的

A. 陈氏

B. 吴氏

C. 杨氏

D. 孙氏

E. 武氏

14.枸杞子属于下列哪类药

A. 补气药

B. 补阳药

C. 养血药

D. 滋阴药

E. 以上都不是

15.容易感冒的人,是由于气的何种功能不足导致的

A. 固摄

B. 气化

C. 防御

D. 温煦

E. 推动

16.影响健康的自身因素不包括

A. 情志因素

B. 劳逸因素

C. 饮食因素

D. 自然环境

E. 以上皆非

17.三伏天暑湿较重,宜食( )化湿之物

A. 香菜

B. 冬瓜

C. 百合

D. 绿豆

E. 萝卜

18.体质表现为毛发不华,精神疲惫,倦怠乏力,动则自汗,不耐寒暑,遇寒尤甚,劳则加剧,易于感冒,舌质淡胖或有齿印,脉象虚缓者宜食用

A. 羊肉

B. 枸杞

C. 阿胶

D. 人参

E. 黄芪

19.下列哪个不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A. 天人合一

B. 顺应自然

C. 起居饮食

D. 形神共养

E. 阴阳平衡

20.四季养生中正确的是

A. 春季养肺

B. 夏季养脾

C. 秋季养肝

D. 冬季养肾

E. 长夏养心

二、多选题

1.下列哪些属于是五禽戏动物

A. 虎

B. 马

C. 猿

D. 鱼

E. 熊

2.下列哪些是属于养生保健穴位

A. 足三里

B. 太渊

C. 三阴交

D. 气海

E. 关元

3.属于补益类的中药是

A. 人参

B. 鹿茸

C. 虫草

D. 党参

E. 茯苓

4.下列哪些是清净养神的方法

A. 以清净为本

B. 少思少虑

C. 常乐观,和喜怒

D. 调睡眠

E. 用神不燥

5.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是

A. 对立制约

B. 消长平衡

C. 互根互用

D. 相互转化

E. 以上都是

6.下列属于中医治疗方法是

A. 中药

B. 针灸

C. 推拿

D. 食疗

E. 气功

7.饮食养生强调

A. 食养

B. 食节

C. 食忌

D. 食味

E. 食禁

8.运动养生中以增强脏腑功能为目的的是

A. 易筋经

B. 八段锦

C. 五禽戏

D. 气功

E. 六字诀

9.保健灸法的作用

A. 和气血

B. 调经络

C. 活血化瘀

D. 养脏腑

E. 益寿延年

10.下列属于补气药的是

A. 黄精

B. 当归

C. 党参

D. 山药

E. 黄芪

三、判断题(每题1分,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 顺应自然的养生活动应注意坚持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原则。(×)

2. 精是基础,气是动力,神为主宰。(√)

3. “五禽戏”的创始人是扁鹊,是体育与医学结合的先锋。(×)

4. 养静藏神的同时,中医养生学并不排斥顺情从欲以养神。(√)

5. 推拿、针灸只能治疗疾病,不能用以养生。(×)

6. 在养生学中重视药食结合,但以食养为先。(√)

7. 中医理论的主要特点是整体观和恒动观。(√)

8. 情志相胜养生方法的理论基础是五行学说。(√)

9. 四时养生中强调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脾,冬养肾。(×)

10. 在养生学中重视精神调养,有养生先养心的说法。(√)

11. 根据五味与五脏的关系,咸味入肺。(×)

12. 中医养生学反映了预防医学鲜明特色。(√)

13. 七情内伤致病可以直接伤及内脏并影响脏腑气机的。(√)

14. 一般而言,年龄越小,睡眠时间越短,次数也越少。(×)

15.阴虚体质、失血体质、湿热体质之人均应忌酒。(√)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1.中医养生:是传统中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分),其目的是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1分)采用的主要方法包括养精神、调饮食、服药饵、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2分)

2.饮食养生:按照中医理论,调整饮食,注意饮食宜忌,合理地摄取食物,以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的养生方法。(2分)其目的在于补益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颇,抗衰延寿。(2分)

3. 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2分)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2分)。

五、简答题(每题10分)

1.简述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

答: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净养生、节欲葆精、调息养气、持之以恒

2.简述中医养生的常用方法

答:精神养生(2分)、起居作息养生(1分)、饮食养生(1分)、房事养生(1分)、运动养生(1分)、娱乐养生(1分)、针灸按摩保健养生(2分)、药物养生(1分)

3. 简述饮食养生的大要。

答:一要“和五味”,(2分)二要“有节制”(2分),三要注意饮食卫生(2分),防止病从口入(2分),四要因时因人而宜(2分)。

4.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

答:不盲目进补(2分);补勿过偏(2分);辨证进补(2分);盛者宜泻(1分);泻不伤正(1分);用药宜缓(2分)。

5.太极拳的练功要领

答:神清、意导(1分);含胸拔背、气沉丹田(2分);沉肩坠肘、体松(2分);全身协调、浑然一身(2分);以腰为轴(1分);连绵自如(1分);呼吸均匀(1分)。

六、论述题(每题10分)

1. 根据养生学的相关原理,请你谈谈在精神养生中应从哪些方面调和情志?假设在你的工作生活中遇到了不满意的事件,甚至让你发怒,你打算如何调节?

答:调和情志,主要是调和七情。七情泛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绪变化,简称“七情”或“五志”。它是人们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2分)

从如下方面调和情志(1)和喜怒(2)去忧悲(3)节思虑(4)防惊恐(5)抑情顺理、情志相胜以及情志导引(2分)

在生活中可以按如下方法制“怒”:一是以“理”制情,即遇有可怒之事,首先当从养生的大道理上考虑,用理性克服情感上的冲动,使七情不致过激(2分);二是以“耐”养生,即要有豁达的胸怀,高尚的涵养,遇事要能忍耐而不使伤身(2分)。除遵循以上的原则外,还可用下列方法以控制易激动易怒的情绪:①转移目标②忘却自我③让步④吐露委屈⑤想象未来⑥避免纠纷(2分)

2.你认为,针对上班人群的实际情况,如何进行中医养生保健?

答:1)、了解自己的身体要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医疗专家咨询,掌握自己的身体特点和健康状况,由专家指导,量身定做个人的养生方式或项目。从中医学角度而言,就是要先了解自己的体质,这是选择适合自身养生方法的重要依据。(2分)

2)、饮食方面:要保证每天的营养均衡。蔬菜,蛋,肉食,水果都不可少。注意三餐的质量和规律!(2分)

3)、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俗话说,休息很要讲究,尤其是睡眠。因为睡眠是调整亚健康的第一个良方,目的在于恢复疲劳,避免形成恶性循环。每周的缺觉(睡眠不足)要在当周补足,不可拖到下周,以免疲劳积累。(3分)

如何达到睡眠的最佳,睡好子午觉。就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子午之时,为人体阴阳之气

交接之时,身体最虚弱,最需要休息。此时入睡、小憩可以让身体得到充分休息,保证身体健康;午睡:饭后半小时,最好睡上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睡得太长对身体没有好处。

晚上:不提倡早睡早起,主张晚上10:30~11:00入睡。因为一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进入深睡期,也就是午夜12点钟,这是最科学的。

4)、适当运动:这样可以舒筋活血,和畅精神,调节身心。但要注意不可过度,傍晚为好,《内经》说,没太阳不锻炼。早上:体温高、血压高、肾上腺素比晚上高4倍。清晨花草、树木都在排放C02。如果此时剧烈运动就很容易出问题。(3分)

答案

一、单选题

1.E 2.B 3.B 4.D 5.E 6.E 7.B 8.A 9.C 10.A

11.B 12.A 13.C 14.D 15.A 16.E 17.B 18.D 19.C 20.D

二、多选题

1.ACE

2.ACDE

3.ADE

4.ABCE

5.ABCDE

6.ABCDE

7.ABCE

8.BCE

9.ABDE 10.CDE

中医养生学 考试重点知识讲解

中医养生学考试重点

简答: 1.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征: 受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一为与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二是中医养生学隶属中医学;三是中医养生学是千百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实用性科学。整体动态;和谐适度;综合实用;适应广泛。 包括四个因素:整体动态(天人相应,形神合一); 和谐适度(以和为贵,养生以不伤为本); 综合实用(要应人、因时、应地制宜,综合辩证施养,可以通过药膳、针灸、按摩、敷贴等各种方法) 适应广泛:养生包括在无病之时,未病之时、患病之中、病愈之后。 2.中医养生学的意义:于己是维护健康,追求长寿。与人是提供促进健康,提高素质的方法。 中医养生学的目的:保持健康,益寿延年。 3.中医养生学分为精神养生法;体育养生法;饮食养生法;睡眠养生法。 4.四维健康观:包括形体、心理、道德、社会的四维健康观。 健康的标准:形体生理健康,精神心理健康。 5、形体生理健康的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均,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洪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6、精神心理健康的特征:精神愉快,记忆良好,心态平和,适应良好。 7、喝烫水为阳虚,手心脚心烫为体内虚火,郁火阴虚,手脚冰为阳虚。健忘是心脾亏损。

8、精神养生包括主动的修德养怡、积精全神、调志摄神。心脏神,心是民主之宫。 修德怡神包括长存仁爱之心,常怀坦荡之胸,常作乐善之事,长省修德之身,常以恬淡为务。 9、如何做到仁爱之心:1.)学会微笑2.)由衷赞美3.)关注倾听4.)接纳包容5.)远离小人6).为所有人鼓掌7.)说好话、做好人、存好心 10、聚精、养气、存神,聚精——寡欲、节劳、息怒、戒酒、慎胃 11、聚精途径:一.节欲保精二.饮食养精三.方药补精 12、情志包括七情和五志。七情包括怒、喜、思、悲、恐、忧、惊。喜伤心者,以恐胜之。思伤脾,以怒胜之;悲伤肺,以喜胜之;恐伤肾者,以思胜之;怒伤肝者,以悲胜之。 13、相生顺序:木生水、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14、相克的顺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15、过激情志产生时选用的方法有:一、移情法二、暗示法三、开导法四、节制法五、疏泄法六、调气法七、情志相胜法。 16、起居养生包括起居环境(室外环境:空气清新,安静清幽。室内环境:坐北朝南,居室结构合理,通风采光良好,选择少污染的装饰材料。)、 作息常规(定时休息、定时工作学习 、定时用餐、定时锻炼、定时洗澡、定时排便)、 劳逸适度(过劳:劳累太过,劳倦所伤,包括体劳、神劳、房劳等。致病的特点有二,一是耗损脏气,尤其是肺、脾之气;二是可致形体组织的损伤,主要

第十章 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 (单选题)重点

第十章中医养生学基础知识(单选题) 1. 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 中药的“五味”指: A.寒热温凉平 B.辛甘酸苦咸 C.喜怒悲恐惊 D.相需相使相畏相杀相恶 E.以上均不是 3. 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 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4.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并,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摘自: A.《吕氏春秋尽数》 B.《黄帝内经素问》 C.《伤寒论》 D.《千金要方》 5. 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下列事物具有阳性属性的是: A.静的、不括跃、柔和 B.抑制、消极、晦暗、 C.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 D.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 E.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 晚点试试,晚上或者明天 6、有关形神合一不正确的是() A.因神以形为物质基础,故应先养形 B.守神全形 C.保形全神 D.形神共养 7、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和原则,()中医的方法手段,()预防疾病、保障和促进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运用、研究、完成 B.运用、施行、实现 C.研究、运用、实现 D.研究、施行、达到

8、中医养生学是中医学的学科分支,它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中医的养生保健(),运用中医的(),实现预防疾病、()人体健康的一门学科。 A.思想、方法、保障 B.思想原则、方法、保障 C.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 D.思想原则、方法手段、保障促进 9、阴阳就成为中国古代认识和阐释天地万物()的一对哲学范畴。 A.发生 B.发展 C.变化 D.以上都是 10、只有()的事物或现象,才能根据各自属性的不同而分别归属于阴和阳。 A.对立 B.关联 C.A和B D.A或B 11、()是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阴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属阳的事物也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 A.阴阳消长 B.阴阳转化 C.阴阳对立制约 D.阴阳互根互用 12、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的通道。 A.运行气血 B.联络脏腑形体官窍 C.沟通上下内外 D.以上都是 13、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包括()经脉、奇经()脉和()经别三大类。 A.8、8、12 B.8、12、8 C.12、8、8 D.12、8、12 14、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的正经,它们分别起于四肢,循行于体内,联系脏腑,上出颈项浅部。十二经脉不仅可以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的联系,而且因其联系了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与形体部位,从而补充了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1,谈谈对中医养生学的认识 中医养生学,是研究和阐释人类生命发生发展规律,预防疾病,增强体质,益寿延年基础理论、方法的一门实用学科。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中医养生学说来源于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思想——法于自然,返朴归真。道教鼻祖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之道,乃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道德经》云:“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认为和。” 《淮南子·原道》云:“道生一,一生二”,这里“一”指宇宙间气的总称,“二”即指阴阳。 《内经》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妙真经》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人。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道”相当于现代哲学术语中的“自然法”或“自然规律”。它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所以必须循道。人类进化是在顺应自然,改造自然中才懂得循道,而且将养生与循道,两者应如何“相守”与“相保”,相互联系,相互为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早就告诫世人。 最早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超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就是古人的养生法则。

中医养生学概论

中医养生学概论 第一讲绪论 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强调整体性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 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l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 l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 l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 l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环境

养生 l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 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 5)综合、辨证的调摄 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 6)强调养生生活化 l “道不远人” l 养生勿求速成 3、学习养生的目的: l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 l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 l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 l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l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 l 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 1、《周易》与养生 1)〈周易〉书名的含义 “周”————周期,周而复始,无有穷期。

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第四节学习的方法和要求 学习中医养生学,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即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发展独具特色的预防保健科学,以便更好地为人类保健事业服务。学习养生学时,要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整体观念,全面掌握,不可偏废,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按照循序渐进的规律,采用授课和自学自练相结合的方法。要深入理解、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的各种养生流派,各有特点,内容范围很广,因此对各个流派要有一个基本了解,特别要掌握其养生理论要点,从而较全面了解中医养生学的理论体系和特点,加深对本学科的学习和理解。 对于传统养生方法的学习,不仅要全面掌握其养生机理、适用范围、注意事项,还要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的学习,较熟练地掌握动作要领和技能。养生学的基本着眼点在于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提高健康水平。因此,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指导自己的和他人的养生保健实践活动。 第二章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养生家、医家和广大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摄生保健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卓越贡献,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使中医养生学能够得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有必要对其学术渊源、理论特点及形成发展历史有个大概的了解。兹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节上古时期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原始群、母系氏族公社、父系氏族公社等几个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内,为了生存和发展,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界,并通过自己的劳动,努力创造条件,以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维持自己的生存与种族发展。他们懂得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以及用语言、舞蹈等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等。

中医养生学论文

中医养生学论文 在本学期的公共选修课中,我很荣幸的选上了中医养生学的课程班,很感谢张老师在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教导,我觉得中医养生学是一门很容易学以致用的学科,它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好处,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健康的生活。虽然这段时间来我们都很认真的学习,但是我相信中国几千年的中医文化的博大精深是无法在短期内学习完整的,所以在将来的生活中我也会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多研究这门具有深刻中国文化特色和巨大实用价值的学科。以下是我这学期在中医养生学的学习中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中医养生学的概论 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而中医养生学就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养生学的原则如下: 1形神共养 2饮食调养 3修练形体 4顺应自然 5谨慎起居 6协调阴阳 7和调五脏 8疏通经络 9动静适宜. 中医养生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给出来的科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经历了五千年亿万次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内容上来看,中医养生学涉及到现代科学中预防医学、心理医学、行为科学、医学保健、天文气象学、地理医学、社会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实际上它是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是当代生命科学中的实用学科。中医养生学的主要特点如下:

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 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 和谐适度的宗旨:养生保健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 综合、辨证的调摄:人类健康长寿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 适应范围广泛:养生保健实可与每个人的一生相始终。人每个年龄阶段,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性别、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 二,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中医养生学是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缩影之一,研究中医养生学之后,我发现中医养生学的发展史是和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结合的,它是随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 在中华民族的上古时期,在漫长的劳动实践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生命规律,并学会运用自然规律去支配自然界,从而改善了人类生活环境,增长了智慧,强壮了身体,延长了寿命。这说明养生思想的原始萌芽在此时已经开始萌发。 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先秦时代中医养生学的到了重大的发展。先秦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诸子论述甚众,但有一些对今后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比如《易经》提出的阴阳的学说,道家的顺应自然、儒家的强调精神调摄等等。 在更加发达的汉唐时期的养生学思想发展,大致有如下几个特点:①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各取其长。②汉唐时期的养生家都是著名的医学家。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对养生方法的论述,多具体、实际而有效。③这一时期的养生专论、专著,在理论上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的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三,精神养生 在现在的生活中,无论男女,不分老幼,每个人都背负了各自的压力,要面

学第一讲(精)_New

中医养生学第一讲(精)

中医养生学概论 04级讲稿 第一讲绪论 1、养生的概念:所谓养生,就是根据人体生命规律,通 过各种养生方法保养身体,促进身体健康的一种综合 性强身益寿活动。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文惠君曰: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2、中医养生学的特点: 1)强调整体性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四肢百骸、脏腑经络,共同组成一个整体。每一个局部都密切联系着整体。每一个局部保健都包含着灌溉全身、补益性命的深刻含义,如保护牙齿、按摩脚掌等。 2)注重心性修养 古代养生家都非常注重心性的修养、注重养性、养德,注重调摄情志、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中国古代哲学——精神养生的理论基础 追求而不贪婪,进取而不自伤; ● 因时治宜,顺自然之性; ● 保持心安气畅、体泰神清。 3)注重天人协调

● 人与环境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平衡。——环境养生 ● 日月星辰、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密切关系。——四季养生、起居作息养生、睡眠养生 4)和谐适度、道法自然——动静互涵、协调平衡 5)综合、辨证的调摄 养生个体化,“三因制宜”。——体质养生、四季养生、区域养生、因人养生 6)强调养生生活化 ● “道不远人” ● 养生勿求速成 3、学习养生的目的: ● 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科学的健康观念; ● 积极参加养生实践活动,增强身心健康; ● 完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在社会实践的竞争力; ● 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品位; ● 生命数量和生命质量的综合提高; 乐观进取,当好社会角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二讲中医养生学的简史 一、先秦时期 1、《周易》与养生

最新中医养生学复习题

1 春夏养阳,即养生养长;秋冬养阴,即养收养藏。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暧,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建立在阴阳互根规律基础之上的养生防病的积极措施。 2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衰老机制以及养生原则和和养生方法的一门实用性学科。 3顺应四时指人们生活在自然环境中,必须要遵循一年四季的气候及一日四时天气的变化规律。 4疾病在一定的条件下,致病因子作用于身体使之发生形态结构改变、功能代谢紊乱和精神、社会适应异 常的状态 5清静无为清静,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6“归真返朴”:老子主张无欲、无知、无为,回复到人生最初的单纯状态,即所谓“归真返朴” 7养生保养生命,即根据人类生命发展的规律,在整个生命过程,综合协调多种能够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的手段或方法,以达到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一种自觉的保健活动 8疾病是指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所引起的一种复杂而有一定表现形式的病理过程或功能障碍。 9邪气是一切致病的因素。 10五行的制化五行之间既相互滋生,又相互克制的现象,维持和促进事物的协调和发展变化。 4衰老就是机体性成熟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显示的由机体某个或某些器官的老化和组织的改变,而导致 形态、功能、抵抗力和适应性等各方面退行性变化 15健康精神上、生理上、社会生活上的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衰弱 16起居有常主要是指起卧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的生理常度。 17医学模式 是人类对健康观、疾病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 18正气 是泛指人体的抗邪能力,包括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气,阴精及津液等基本物质及生理功能。 19心理年龄 是指由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主观感受的老化程度。 20形神共养 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 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 23情志 是人对其所感受到的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要求而产生的内心体验与意志过程24体质

中医养生练习题讲解学习

中医养生 一、单选题 1.中医认为正确的四季养生是 A.春秋养阳 B.夏季养阴 C.秋冬养阳 D.春秋养阴 E.春夏养阳 2.根据中医理论五味适量有益五脏,适量的苦味食品有益于A.肝 B.心 C.脾 D.肺 E.肾 3.阴阳学说认为,机体健康时,阴阳之间的关系为 A. 阴阳对立 B. 阴平阳秘 C. 阴阳消长 D. 阴阳转化 E. 阴阳互根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 寒与热 B. 上与下 C. 动与静 D. 邪与正 E. 表与里 5.七情致病,引起“气结”的情志是 A. 恐 B. 惊 C. 悲 D. 喜 E. 思 6.下列有关情志相胜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悲胜怒 B. 怒胜思 C. 思胜恐 D. 恐胜喜 E. 喜胜怒 7.关于劳伤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久立伤骨 B. 久视伤精 C. 久卧伤气

D. 久行伤筋 E. 久坐伤肉 8.下列中何项不属于房事养生的运用原则 A. 禁欲或纵欲 B. 注意房事卫生 C. 遵守房事禁忌 D. 杜绝性生活混乱 E. 节欲 9.下列穴位中,哪一个是最常用的保健穴 A. 大椎 B. 合谷 C. 足三里 D. 委中 E. 列缺 10.四气调神是指人们为了顺应()更迭的自然变化而主动采取各种调摄形神的方法。 A. 阴阳 B. 寒暑 C. 时令 D. 冷然 E. 昼夜 11.以下食物属于热性的是 A. 银耳 B. 韭菜 C. 猪肉 D. 带鱼 E. 香菇 12.五劳所伤,久视伤 A. 血 B. 气 C. 筋 D. 肉 E. 骨 13.由国家体委普及的“简化太极拳”是在谁的基础上改编的 A. 陈氏 B. 吴氏 C. 杨氏 D. 孙氏 E. 武氏 14.枸杞子属于下列哪类药 A. 补气药 B. 补阳药 C. 养血药

中医养生学要点

中医养生学: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探索人类健康的理论, 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 寿的方法,并且运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 实用学科。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六个脏器的合称,具有受纳、传化、排泄功能,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 劳逸损伤:过度劳累和过度安逸,会成为致病因素而使人 发病。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因时施养,因人施养,因地施养。 中医养生的基本理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形神合一的生 命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协调平衡的调养观,正气为本 的预防观。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特点:多元化的文化特征,整体动态的 养生理念,和谐适度的养生法则,综合调摄的养生方法, 实用广泛的应用范围。 周易的养生观:1.确定了天人合一的生态整体观2.建立了人体阴阳稳态观3.明确了整体有机论人体观4.提出了居安思 危的治未病思想5.奠定的正确的养生理念。

金元四大家对养生学的影响:刘完素养生重养气,张子和 养生重祛邪以扶正,李东垣养生重调理脾胃,朱丹溪养生 重养阴。 天年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它与先天禀赋的强弱, 后天的给养条件,居住条件,社会制度,经济状况,医疗 卫生条件,环境,气候,体力劳动,个人卫生等多种因素 的影响。 健康的生理特征:(一)生理健康特征:1.眼睛有神2呼吸微徐3二便正常4脉象缓匀5形体壮实6面色红润7牙齿 坚固8双耳聪敏9腰腿灵便10声音洪亮11须发润泽12食欲正常(二)心理健康特征1精神愉快2.记忆良好 衰老:人在壮年之后,机体的生理功能出现渐进性的退化。 与生命过程一样,理想的衰老过程是漫长的、渐进的、累 积的,可称为正常衰老或健康老化,也即生理衰老,通常 正常衰老状态一般不出现临床症状或严重的功能障碍,具 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衰老的过程中,某些老化的改变可能 演变成为疾病,反过来,某些疾病又会加速衰老的过程, 使衰老提前到来,并使衰老的程度明显加重,这就是病理 性衰老。 正气,指人体机能活动和抗病及康复的能力 邪气,指损害人体正气的一切致病因素。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生命 生命是具有生长、发育活力,并按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过程。“生、长、壮、老、已”,是人类生命的自然规律。探索生命 的规律,对于中医养生学来说,有着极为深远的意义。 一、生命的起源 《内经》认为,生命物质是宇宙中的“太虚元气”,在天、地、日、月、水、火相互作用下,由无生命的物质演变化生出来的。天地之间所以有品类无限多样的物种,都是物质自己的运动和变化,在时间进行中形成的。《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太虚廖廓,肇基化元……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就是 这个意思。人是最高等的动物,但也不过是“物之一种”,是 从万物群生中分化出来的。所以《素问·宝命全记沦》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类生命的起源,源于天地日月, 其中主要源于太阳的火和地球的水。太阳是生命能量的源泉,地球的水(凡其所溶解的各种营养物质)是生命形质的原料。有生命的万物必须依靠天上的太阳和地上的水才能生存,人类当然也不例外。 “四时之法成”,是说人类还要适应四时阴阳变化的规律才能 发育成长。因为人生天地之间,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变化、

必然会直持或间接地对人体的内环境产生影响,而人体的内环境的平衡协调和人体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是人体得以生存的基础。在正常情况下,通过人体内部的调节可使内环境与外界自然环境为变化相适应,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如果人的活动违反自然变化的规律,或外界自然环境发生反常的剧变,而人体的调节功能又不能适应时,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都会遭到破坏而产生疾病。这说明“适者生存”,仍是生物界不可逾越的客观规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才能更好地适应自然,改造自然,成为自然的主人。 二、生命的运动形式 《庄子·知北游》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就是说,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素问·六微旨大论》进一步指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这就说明,只有运动,才能化生万物,宇宙间的一切吻质,尽管有大小和生存的时间长短不同,但运动是一致的。 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因此,在生理上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发与肃降,

大学生养生

大学生养生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健康是及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的日常方法。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自觉的更好地学习有关的养生知识。我们应该从调整日常生活中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做起,争取通过我们的努力和学习,更好地获得一个好的体魄。俗话说,健康是福,所以怎样才能获得更好的体魄的健身的意识已经深入我们的内心。 通过课堂的一些养生知识的学习,我也有了一些个人的心得,尤其是在养生常识方面,个人觉得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生活的细节,多多运动,辅助专业的养生知识,了解各种中医养生体质,四季养生之道,食疗养生和营养膳食的一些重要性。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一些养生细节,因为很多细节能直接决定我们的健康。比如,喝水少并不是一件好事。多喝水有利身体健康,最好的饮水时间是在餐后,能冲洗掉食物残渣和细菌。有些人就有这样一个误区,以为只要不渴,喝不喝水无关紧要。科学研究得出,就算在寒冷的冬天,虽然人的水分流失少,但是一个人每天还是应该相应补充水分的。 现在的大部分人很喜欢喝碳酸饮料,甚至有个别人经常喝碳酸饮料,但是饮料里面有一些不利我们个人健康的化学成分,例如色素和防腐剂,这些都从一度程度上伤害着我们的身体。同时,碳酸饮料多呈酸性,能够直接腐蚀牙釉质,导致龋齿。所以为了我们的健康,我们还是应该少喝碳酸饮料为妙哦!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膳食搭配相当的重要,尽量食用含有我们身体所需物质的食品,但是量一定要适当,各食品搭配合理。由于人的个人爱好不同,对事物的需求自然不同。有些人平时就不大喜欢水果蔬菜,特别是有些很少吃蔬菜。但是水果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可以防止牙龈出血和炎症。如果维生素缺乏,可能导致口腔疾病。因此,对于平时饮食方面搭配不当的我们,应该及时地调整好食物的量与种类的合理配置。 有些人在非进餐时间吃甜食:常吃蛋糕、蛋挞或饼干,会造成肥胖、龋齿。为了健康,甜食最好还是在正餐后吃。喜欢咀嚼含蔗糖的口香糖的人容易导致龋齿。相反,咀嚼无糖口香糖增加唾液的产生,可冲洗掉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因此,选择合适的口香糖也是一种有利健康的做法。吃黏性大的食物:容易使细菌进入到口腔难以清洗的位置或使牙齿破裂。 对于这种种不良的饮食习惯,都会相应引起不同的病症,我们应该提高警惕,毕竟病从口入,所以管好我们的“嘴”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平时的就餐次数和时间尽量避免较大的变动。有些人经常早中餐一起,又希望通过夜宵把人一天的食物量补回来,这完全是一种不科学的就餐习惯。这对人的肠胃有相当大的坏处,严重会引发胃炎甚至引起相关更严重的病症。 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每天大部分时间可能都在对着课本或电脑、手机。特别是现在个别大学生,整天沉迷于电脑游戏中,长时间坐在电脑前,这样对他们的眼睛和脊椎都有相应的伤害。也许短时间我们

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中医养生学

健康管理师考试章节要点—中医养生学 1、中医理论 特点:整体观和恒动观 学说: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精津学说、经络学说、中医病因学说 2、阴阳学说:阴阳交互作用:阴阳互生、阴阳交感、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相互转化。 3、五行学说:世界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构成。 4、经络学: 5、中医病因学说: 6:中医诊断的方法: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7、辩证施治主要内容:根据望诊、闻诊、问诊、切诊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诊治又称施治,是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辩证和诊治是诊治疾病过程中不可分享的两部分。辩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诊治是治疗的手段和方法。 8、中医主要治疗方法种类: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 9、食疗: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从而达到保健、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10、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协调脏腑;畅通经络;清静养神;节欲葆精;调息养气;持之以恒 协调脏腑:强化脏腑的协同作用,增强机体新陈代谢的活力;纠偏,当脏腑间偶有失和,及时予以调整,以纠正其偏差。 畅通经络:活动筋骨,以求气血通畅;开通任督二脉,营运大、小周天。 清静养神:以清静为本,无忧无虑,静神而不用,其气即可绵绵而生;少思少虑,用神而有度,不过分劳耗心神,使神不过用;常乐观,和喜怒,元邪念妄想,用神而不躁动,专一而不杂、可安神定气。 节欲葆精:男女生殖之精,是人体先天生命之源,不宜过分泄漏。节性欲,养五脏以不使其过伤,调情志以不使其过极,忌劳伤以不使过耗。 调息养气:保养元气;调畅气机。

大学生养生保健计划2

大学生养生保健计划 学生的养生[ 摘要] 大学生时期,正是青春期,可以说是人生的黄金期。在青春期,我们精力充沛,抵抗力,免疫力都很好,没有什么疾病。我们可以不重视养生吗?其实非也。正是青春期是人生的黄金期,我们更要好好养生,因为该时段我们所做的努力同样最有效果。 【关键词】大学生养生黄金期我国当代的大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2800万,是组成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了。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在大学期间学习好专业文化知识是必须的,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还有大学也经常强调的在踏入社会之前学会如何做人,这些我们都能耳熟能详了吧。但是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大学生可能都没有关注的——健康的身体。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所谓的奋斗目标,所谓的远大理想,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你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别谈去报效社会,报效祖国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在踏入社会之前有健康的体质,也可 以说学会如何去增强自己的体质是很有意义的。 如何保证良好的健康体质归结到底就两个字——养生。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在谈大学生如何养生之前,先说说大学生普遍的生活模式吧。到了大学课程比高中少了很多,即学生有更多自己支配的自由时间了。空余时间干什么呢?不细说,大部分学生会选择上网玩游戏啊,淘宝啊,看电视剧啊,很少会选择运动等其他有益的活动。大学生的夜生活是大学的一道风景线,不管有事没事,大家都会熬到11,12点睡觉,或者更晚。到了第二天早生没课的话就睡懒觉到大上午,早饭就省下来了。 可以说大学生的生活模式是很糟糕的,但是并没有多少影响他们的身体状态,为什么?因为大学生正直青春期,身体体能,抗疲劳能力,抗疾病能力,自我修复能力都是人一生中最巅峰的时候,自然我们感觉不出有多少异样。根据科学的研究,现在感觉不出什么,将来到了中年时由于青春期不好的生活习性而慢慢显现出来各种病态。到时候后悔不及。相反在青春期的时候好好养护自己的身体,那么将来生病的概率就会减少很多。所以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养生是关系到将来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的去养生呢?在前面已经列出了大学生主要的问题,那我们就“对症下药”去养生。 1,运动。大学生是人生的黄金期,此时运动量也应跟上。如果老是宅寝室就会缺乏运动。缺乏运动的一个最大影响就是一旦遇到剧烈的运动身体就可能吃不消而出现各种问题,之前提到的熊某猝死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他能每天抽出哪怕十分钟在操场跑上两三圈,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运动的形式有多种,同学们可以更具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这里介绍一下慢跑。慢跑运动还可使人体产生一种低频振动,可使血管平滑肌得到锻炼,从而增加血管的张力,能通过振动将血管壁上的沉积物排除,同时又能防止血脂在血管壁上的堆积,这在防治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上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想有一个好的体质,慢跑不失为一个绝佳的选择。 2,睡眠。大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于是不少人将玩游戏作为消磨时间的方式,当然不乏沉迷其中者。这些人最大的特征就是晚上睡不着,白天没精神,上课睡觉。耽误学习是一方面影响,另一个大的影响就是对他们的身体伤害极大。熬夜会使人经常疲劳,免疫力下降。人若经常熬夜,所造成的后遗症,最严重的就是疲劳、精神不振;人体的免疫力也会跟着下降,更糟糕的是长期熬夜会慢慢地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另外,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美容时间,也就是人体的经脉运行到胆、肝的时段。这两个器

中医养生学教学大纲

三山区老年大学 《中医保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医保健 学时:16节 课程性质:选修课 面向对象:中老年 考核方式:实操 一、培训目标 【中医养生学】深入理解、掌握养生的概念和理论框架,能够对各个养生理论模块的概念熟练掌握,并在能够联系生活中实践,熟悉中医基本理论,掌握两种以上基本中医诊法,熟练掌握四种中医适宜技术。 二、培训学时 中医保健:理论+实训各16节 三、教学方法 以PPT课堂讲授为主,课上实际操作为辅。 四、考核 以实操考核为主。 五、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中医与养生基本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医学的哲学基础和主要思维方法。 ●掌握藏象、经络等在治未病中应用的理论要点。 [内容] 一、中医基本理论 (1)健康与亚健康的概念与本质 (2)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及其在医学上的应用 (3)脏腑学说及其辨证(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脏腑关系图) (4)疾病的产生(病因学说)与常见的亚健康状态 (5)经络(经络学说、十二经、经络与人体脏腑组织器官的关系、经络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二、中医养生基本理论 (1)一个关键——养肾在生命中的重要性 (2)两个基本点——“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 (3)三个要素——养规律、养心态、养习惯。 (4)四个基本方法——环境养生、情志养生、饮食养生、劳逸养生。

第二部分中医养生基本技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养生基本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养生基本技能的适应症及其注意事项[内容] (1)经络及腧穴定位 (2)针灸基础理论 (3)推拿按摩基础理论及手法 (4)拔罐基础理论及手法 (5)刮痧基础理论及手法 (6)熏蒸基础理论及手法 (7)浸泡基础理论及手法 第三部分中医诊断技能类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诊断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诊断技能的例证应用 [内容] (1)手诊 (2)面诊 (3)舌诊 第四部分中医养生延衰技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熟悉中医常用养生延衰技能 ●掌握中医常用养生延衰技能的例证应用 [内容] (1)衰老与延缓衰老理论 (2)损美性问题处理原则 (3)生理性衰老处理原则 (4)病理性衰老处理原则 (5)肩部护理、肠胃护理、肾护理、腰脊护理 四、教学实践环节安排 多媒体理论教学 五、时间分配

中医养生学的复习资料

1.中医养生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扎根于祖国传统文化,具有人文精神,主要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总结以及探索。 2.中医养生学的基本原则:一、协调脏腑;二、畅通经络;三、清静养神;四、节欲葆精;五、调息养气;六、综合调养;七、持之以恒 3.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能够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手段,所进行的保健活动。 4.养生(又称摄生、道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5.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6.中医养生学的基本思想是强身防病,强调正气作用,防微杜渐治未病;把握生命和健康的整体观念及辨证思想;重视心理因素,贯穿始终;把人类、社会和环境联系起来,去理解和对待人体的健康和疾病。 7.《黄帝内经》提倡“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奠定了中医学基础,也奠定了中医养生学基础。 8.道家养生思想:“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及动形达郁的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影响和促进。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蹻、动功等儒家养生思想:1、强调精神调摄;2、注意身体护养“寝处不适,饮食不节,逸劳过度者,疾共杀之”;3、倡导饮食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佛家养生思想多戒律,如五戒、十戒、普萨戒等。对酒、色、食、财等诸方面欲念的节制和约束,以使人专心修禅,提高道德品质的修养。充实了养生学中“养神”、“固精、“节欲”等方面内容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先秦道家、儒家、杂家的养生思想为《内经》养生理论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而《内经》则是集先秦诸子理论及医药学实践之大成,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9.夏商时期,人们已经有洗脸、洗手、洗脚等习惯。周代,定期沐浴已成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商代甲骨文中,出现“酒” 10.导引、气功、按摩共同成为动形养生的三大支柱。 11.华佗模仿虎、鹰、熊、狼、鸟五种动物动作的导引法,称之为”五禽戏”。 12.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的基本过程。 13.天年,就是天赋的年寿,即自然寿命。寿命是指从出生经过发育、成长、成熟、老化以至死亡前机体生存的时间,通常以年龄作为衡量寿命长短的尺度。 14.一个健康无病,没有衰老的人,应该具备下列生理特征:眼睛有神、呼吸微徐、二便正常、脉象缓匀、形体壮实、面色红润、牙齿坚固、双耳聪敏、腰腿灵便、声音宏亮、须发润泽、食欲正常。 15.衰老可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衰老及病理性衰老。早衰的原因:社会因素;自然环境;遗传因素;七情太过;劳逸失度。 16.形神合一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组织器官是物质基础;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为特点的心理活动现象,以及生命活动的全部外在表现,是功能作用。 17.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一)守神全形:①清静养神;②四气调神③气功练神:通过调身、调心、调息三个主要环节,对神志、脏腑进行自我锻炼。 ④节欲养神;⑤修性怡神。保养精、气、神的根本,在于护养脾肾。在生理上,脾肾二脏关系极为密切,先天生后天,后天充先天。肾之精气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全部过程。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脾胃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 18.南方多湿热,人体腠理多疏松;北方多燥寒,人体腠理多致密。 19.中药材的“性”、“味”,四性:即寒、凉、热、温四种药性,寒热偏向不明显的为平性;五味:即辛、酸、甘、苦、咸五种药材滋味,另还有淡味. 20.药物性寒凉能清热泻火,性温热能温阳散寒。

1【中医学基础)习题及答案

《中医学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序号填在括号内。) 1. 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 B.四诊八纲和辨证论治 C.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 D.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2. 中医学“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症状与体征 B.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调查过程 C.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过程 D.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3.属于“阳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4. 下列不宜用阴阳的基本概念来概括的是() A.寒与热 B.上与下 C.动与静 D.邪与正 5.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A.木 B.火 C.土 D.水 6. 五行中,火的特性是() A.曲直 B.炎上 C.润下 D.从革 7.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A. 润下 B. 稼穑 C. 炎上 D. 曲直 8.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藏精气而不泻,满而不能实 D.传化物而不藏, 满而不能实 9.六腑生理功能的特点是: () A.传化物而不藏, 实而不能满 B. 藏精气而不泻, 实而不能满 C .传化物而不藏,满而不能实 D . 藏精气而不泻, 满而不能实 10. 具有运化水液功能的脏腑是() A. 脾 B. 三焦 C. 肝 D. 肾 11. 藏神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2. 主统血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3. 与脾关系密切的是 ( ) A.喜 B.怒 C.思 D.忧 14. “在窍为目”的是 ( ) A.肝 B.心 C.脾 D.肺 15. “受盛之官”指 ( ) A.胆 B.胃 C.小肠 D.大肠 16. “血府”指 ( ) A.脑 B.髓 C.骨 D.脉 17. 朝百脉的是 ( ) A.心 B.肝 C.脾 D.肺 18.“精血同源”指的是 ( ) A.心肺关系 B.肺肝关系 C.肝脾关系 D.肝肾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养生

当代大学生的养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多的追求高品质生活。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接班人。在学习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培养的不仅仅是文明素养,要锻炼的不仅仅是思维。没有良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所谓的奋斗目标,所谓的远大理想,都是苍白无力的,因为你心有余而力不足。站在这个维度来说,大学生养生保健对未来中华民族的体质和保健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养生保健,不是个人的事,它关乎一个民族的未来!在大学,我们有很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你可以去图书馆浏览一下古哲先贤的著作,可以去餐厅惬意的享受一顿美食,但请你不要忽视了自己的身体。养生是需要的,也是必要的,下面就我个人的相关经验,结合一些平时收集的资料,从五个方面浅谈一下,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去养生。 一、起居有常。关于生活起居,首要的便是注意防寒保暖,秋季早晚气温变化较大,不要贪凉,夜温低要盖好被褥,以免受凉,日间衣着不宜过厚,以不着凉为度。适当少穿点,适当冻一下,利于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冬季注意衣着保暖,室内温暖,预防寒冷侵袭,尤其注重足的保暖,经常性的泡脚是很有益的;但忌暴暖、过度烘烤。外出时注意手、足、头面部防寒保温,预防冻疮。其次,环境要舒适,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 室温保持在22~28摄氏度之间,湿度在50%~60%左右。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新鲜。武汉最近的气温早晚温差大,晚上睡觉的时候不要把窗户打开,这样很容易让外面的冷气进入室内,对身体不好。 再次,要保持充足的睡眠,秋季应早睡早起,冬季早睡晚起。保证睡眠充足,要学会有规律地生活,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一般8~9小时睡眠。睡眠时注意防寒保暖,免受寒冷风的侵袭,引发感冒、呼吸系统等疾病。忌蒙头入睡,应开小气窗通风。我们要有规律的起睡,最好早起早睡,晚上10点钟之前睡觉,早上六点左右起床!最后,就是注意皮肤的保养,保持皮肤滋润,科学洗浴。 二、饮食有节。“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情爽志以资气血”。因而,前人十分重视饮食养生。只要有这个意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很容易做到的。一般说来,体质偏热者,进食宜凉而忌温;体质偏寒者,进食宜温而忌凉;平体之人,宜进平衡饮食而忌偏。饮食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制宜。平衡膳食,安身之本必资于食,而机体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则是多方面的。含有多种丰富营养的饮食物可以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可以推迟衰老的发生,可以减少因衰老而招致的多种疾病,因而,要求食养中膳食的调配要尽可能地全面、合理、互补,即平衡膳食的原则。 三、顺应自然。自古以来就讲究天人合一,“人与天地相应。”(《灵枢邪客》)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对我们大学生而言,重要的是顺时养生。顺时就是顺四时而适寒暑。这是中医养生一条极其重要的原则,人体只有适应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健康长寿。 四、运动健身。都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生命在于运动。我们大学生作为未来建设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在大学阶段,要做的不仅仅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更要坚持体育锻炼,塑造良好的体魄,没有健康,其他的都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