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解答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解答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解答

1、 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 =70, G =200, TR =100, t= (1) 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 计算预算赢余;

(3) 设想t 增加到,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4) 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如果c 是而不是,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

2、 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 YD 为可支配收入,投资1=300亿元, 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 三 试求: (1) 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 政府购买乘数;

(3) 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 考虑如下经济:

(1) 消费函数是C 200 0.75(Y T ),投资函数是I 200 25r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 在0~8之间的IS 曲线。

(2) 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M /P )d Y 100r ,货币供给M 是1000,物价水平 P 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 在0~8之间的LM 曲线。

(3) 找出均衡利率r 和均衡收入水平y 。 (4) 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 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 消费函数C=100+投资函数为l=150-6i ,货币需 求函数为L=,设P 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 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 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 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 AS=800+150P 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 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 、I 、G 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 以百分率计量,5%的 利率意味着i=5)。

(1) 描述IS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 描述LM 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 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 80 0.8YD ,投资函数为I 20 5i ,货币需求函数 为L 0.4Y 10i ,政府采购支出G 20,税收T 0.25Y ,名义货币供给量 M 90,充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Y 285。

(1) 若价格水平P 2,则IS LM 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2) 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丫 235 40P ,则AD AS 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少 (3) 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 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C=(1-t)Y t=,I=900-50i ,

500

7. 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丫=K( AN) 1-,A=4K/N。假定储蓄率为,人口增长率为,平

均折旧率为,=

(1)将生产函数化为Y=a<。a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 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 、、k,其中k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2)在没有人口增长和

技术进步的情况下,假定资本的年折旧率为 d 10%,储蓄率为s 40%、那么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人均产出和人均消费分别为多少

9 .假定某国经济存在以下关系:消费函数为C 50 0.8(Y TA),税收函数为

TA 100 0.25Y,进口函数为Q 20 0.1Y。如果该国的投资为200亿元,政府购买为

100亿元,出口为50亿元。试求:

(1)该国经济达到均衡时,均衡收入为多少亿元

(2)该国经济达到均衡时,储蓄为多少亿元

(3)在该国经济中,如果自主消费增加500亿元,最终会导致其均衡收入增加多少

10、假设政府决定削减转移支付,但增加一个等量的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即

G TR 10,税率为t 0.18。

(1)作为这种变动的结果,你认为均衡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为什么

(2)预算盈余的变化BS是多少

11. 假定一国的总资本累积方程可以表示为dK P& sY K,其中,总产出函数为

dt

Y AK L1,0,1 ,s为储蓄率(或投资率),为资本折旧率。请回答一下问题:

(1)假定人口增长率为* n ,请将总量资本累积方程改写成人均资本累积方程,

也就是表示成k (人均资本)和参数s、A、、、n的函数。

(2)分析人口增长率和资本折旧率上升对稳态资本的影响,并作图说明。

(3)在图中画出“黄金资本累积率”所对应的资本存量。

12、实际货币需求的收入弹性为2/3,经济增长率为%,实际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为,利率

从增长到,问为使下一期通胀为1%,名义货币供给需增加多少

13、已知索洛模型的生产函数为y k ,折旧率为d,人口增长率为n,求最优消费的储蓄率。

14、利用数学方法证明开放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不可能大于封闭经济的政府购买乘数

1、解:(1)因为 AD=C+I+G C= C=50+ YD=(1-t)Y+TR , I =70,

所以 AD 50 0.8 0.8Y 100 270 0.64Y 400

当Y AD 时经济体达到均衡 所以均衡收入满足条件Y E 0.64Y E 400 所以 Y E 1111.11

G =200, TR =100, t=

1 1

G

1 c(1 t) 1 0.8 0.8 (2) 因为 BS tY G TR ,而 G =200, TR =100, t=,Y E 所以

BS 1 10000 300 2000 300 卫° 77.78

5 9 9

9

(3) 若t=,则均衡收入应满足的条件为 Y E 50 0.8 0.75Y E 100 270 0.6Y E

400

即 Y E 0.6Y E 400 所以Y E 1000

0.36

25

2.78

1111.11(^)

9

1 1

1 c(1 t) 1 0.8 0.75

1 0.4

2.5

(4)若c=,则均衡收入应满足的条件为 Y E 50 0.9 0.8Y E 100

270 0.72Y E 410

Y E 1464.28

BS 0.2 1464.28 300 7.14

2.解:(1) AD=C+I+G=100+0.9YD+300+160=560+0.9YD

因为TA=,所以YD=Y= 所以 AD= 700+0.9YD= 560 +

当Y=AD 时,产出达到均衡。所以均衡的收入应满足以下关系式 560 + =Y ,所以 Y=2000

收入为丫=950。

4、解:(1)依题意,IS 曲线方程为:Y AD 100 0.8Y 150 6r 即 Y 1250 30r

( 1)

LM 曲线方程为:更 Y 20r

(2)

P

根据方程(1)、(2),有总需求函数为

450

(2 )若P=1,则均衡收入为 Y 竺0 500 950

P

根据方程(1),有30r

300,即r 10

(3)若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 则经济体均衡时有 Y 800 150P

联立求解得到:P 1,Y 950

5、解:(1)依题意,IS 方程为

(2)依题意,LM 方程为

2000 Y 250r

(3)联立求解方程组

b M

6,h 1

3 ?解:(1)因为总需求函数为 Y A

,A C I 250,b

4,

G

5

h P

1

c

G

5

2,

150 所以 Y A

b M

500 450

o

1 ( G bk h) 1 5 6 0.

2 4

h P

P

(2 )若P=1,则均衡收入为均衡收入

Y 450 500

950。由此,货币需求为

L== 190 — 4i ,

因为货

P

币供给M = 150,所以从L=M 可推导出

i=10c

)

⑶当G=300时,Y= G

700 =x 700=2500

450

(3)由于AS=800+150P, AD 500

,所以当AS=AD 时,可推导出均衡的价格为 P=1,均衡的

P

(2)政府购买乘数

1 c(1 t) 1 0.9(1 0.2)

0.28

3.57

450 P

500

450 P

500

Y AD C

I G 0.8(1 0.25)Y

900 50 r 800

化简后得到丫 4250 125r

(1)

2000 Y 250r

Y 4250 125r

得到r 6, Y 3500

6. (1)当商品市场均衡时,Y C I G 80 0.8(1 0.25)Y 20 5i

故有IS方程为:0.4Y 5i 120

20

当货币市场均衡时, 90

2

0.4Y 10i

即 2

(2)因为 s 0.1 , n 0.02, d 0.03 所以 k sy (n d)k 0.1 y 0.05k

k s y

(n d) 0.1 y 0.05

k

k

k

因为Y

2K ,所以 y 2, k 0.1 y 0.05

0.15

k

k k

故有LM 方程为:0.4Y 10i 45

(2)由 0 .4Y 5i 120

(IS 方程)

M 90 0.4Y 10i (LM 方

程)

P

P

得Y 200

75 P

(AD 方程) 又Y

235 40P

(AS 方程)

(3)因 AS 方程为:Y 235 40P ,故当 丫=285 时,有 P 1.25。

将Y=285、P 1.25代入LM 方程 0.4Y

10i ,可求解出i 4.2。

P

将Y=285、i 4.2代入商品市场均衡方程

Y C I G 80 0.8(1

0.25)Y 20 5i G

可求解出G 35

所以,政府采购应增加 15个单位。 (4)将Y=285代入商品市场均衡方程

Y C I G 80 0.8(1 0.25)Y 20 5i 20

可求解出i 1.2

将i

1.2

、P 阿代入货币市场均衡方程M

?4Y 10i

可求解出M 127.5

所以, 货币供给量应增加个单位。

7、解:

(1)因为 Y K (AN)1

,A 4K. N ,

0.5

所以丫 K (AN)1 K (4K)1

2K

由IS 和LM 方程得Y 237.5,i 5

得均衡的收入和价格分别为:

Y 275,P 1。

因AS 方程为Y 235 40P ,故当Y=285时,有P 1.25。

因为-2,所以- y k0.15

k y k

因为丄亠n,所以丄0.17

Y y Y

因为Y 2K,所以飞Y 0.17

K Y

(3)将技术内生化为人均资本存量的函数,使之成为内生增长模型。

&解:(1)经济中的总量生产函数为:

Y _ ___ _ _ 2 2

Y - L yL ,k L , k . L . L .. Lk . L K2L2.

L

(2)在索洛模型中,经济的稳定条件为:k sy dk dk 0

所以,稳态下的人均资本为:k 16 ;

稳态的人均产出为:y \ k 4 ;

稳态人均消费为:c (1 s)y 0.6 4 2.4。

9?解:(1 )国民经济均衡时,有:

Y C I G NX C 50 0.8[Y (100 0.25Y)] 200 100 50 (20

0.1Y) 300 0.5Y

解得:Y 600

即均衡收入为600亿元。

(2)因为S YD C

YD Y TA 600 (100 0.25 600) 350

C 50 0.8 Y

D 50 0.8 350 330

所以S 350 330 20

即储蓄为20亿元。

(3)自发消费增加500亿元时,消费函数为C 550 0.8(Y TA)

国民经济均衡时有:

宏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1附答案

一、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 1.The government reports that "GDP increased by 1.6 percent in the last quarter." This statement means that GDP increased a. by 6.4 percent for the year. b. at an annual rate of 6.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c. at an annual rate of 1.6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d. at an annual rate of .4 percent during the last quarter. 2.A Brazilian company produces soccer ball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xports all of them. If the price of the soccer balls increases, the GDP deflator a. and the CPI both increase. b. is unchanged and the CPI increases. c. increases and the CPI is unchange d. d. and the CPI are unchanged. 3.The price of CD players increases dramatically, causing a 1 percent increase in the CPI. The price increase will most likely cause the GDP deflator to increase by a. more than 1 percent. b. less than 1 percent. c. 1 percent. d. It is impossible to make an informed guess without more information. 4.A nation's standard of living is measured by its a. real GDP. b. real GDP per person. c. nominal GDP. d. nominal GDP per person. 5.In 2002 President Bush imposed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of steel to protect the U.S. steel industry. a.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b. This is an in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c.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adverse effects on growth. d. This is an outward-oriented policy which most economists believe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growth. 6.Generally when economists and the text talk of the "interest rate," they are talking about the a. real interest rate. b. current nominal interest rate. c. real interest rate minus the inflation rate. d. equilibrium nominal interest rat e. 7.An increase in the budget deficit a.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fall. b. makes investment spending rise. c. does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d. may increase, decrease, or not affect investment spending. 8.Norne Corporation is considering building a new plant. It will cost them $1 million today to build it and it will generate revenues of $1,121 million three years from today. Of the interest rates below, which is the highest interest rate at which Norne would still be willing to build the plant? a. 3 percent b. 3.5 percent c. 4 percent d. 4.5 percent 9.Recent entrants into the labor force account for about a. 1/2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b. 1/3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c.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 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2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leaving the labor force. d. 1/4 of those who are unemployed. Spells of unemployment end about 1/5 of the time with people

宏观经济学及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C)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MP曲线C和MPS曲线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不变。 2.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c)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的消费加实际的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支出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3.在凯恩斯的两部门经济模型中,如果边际消费倾向值0.8, 那么自发性支出的乘数值必是(c)。 A .1 .6 B. 2.5 C. 5 D.4。 4.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投资增加将引起(B)。 A.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不变。 B.国民收入增加,同时消费水平提高。 C.国民收入增加,但消费水平下降。 D.国民收入增加,储蓄水平下降。 5.消费函数的斜率等于(C)。 A.平均消费倾向。

B.平均储蓄倾向。 C.边际消费倾向。 D.边际储蓄倾向 6.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D)。 A.0.8 B.1.253 C.4 D.5 7.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0.8(Y-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一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3元。 C.增加1元。 D.下降4元。 8.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意味着当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将使意愿的消费支出( A )。 A.增加,但幅度小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B.有所下降,这是由于收入的增加会增加储蓄。 C.增加,其幅度等于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幅度。 D.保持不变,这是由于边际储蓄倾向同样小于1。 9.投资乘数等于(A)。 A.收入变化除以投资变化。 B.投资变化除以收入变化。 C.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1.下列哪一项记入GDP ( B )。 A.购买普通股票B.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利息 C.纺纱厂买进100吨棉花D.购买一辆用过的保时捷911跑车 2.公务员的工资属于( C ) A.消费B.投资 C.政府购买D.转移支付 3.三部门经济的均衡条件是( B )。 A.I+G+X=S+T+M B.I+G=S+T C.I=S D.Y=G+T 4.实际GDP等于(B) A.GDP折算指数除以名义GDPB.名义GDP除以GDP折算指数 C.名义GDP乘以GDP折算指数D.名义GDP减去GDP折算指数 5.在计算GDP的政府支出部分的规模时,正确的选项为( A ) A.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B.计入政府用于商品的支出,不计入用于劳务的支出 C.计入政府用于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政府的全部转移支付 D.计入政府的转移支付,不计入政府用于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6.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 C )。 A.边际消费倾向为0.2 B.边际消费倾向为0.8 C.边际储蓄倾向为0.1 D.边际储蓄倾向为0.9 7.最大和最小的乘数值为( C ) A.+∞和-∞B.+∞和0 C.+∞和1 D.100和0 8.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9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水平GDP增加( D )。A.30亿元B.60亿元C.270亿元D.300亿元 9.在一个由家庭、企业、政府、国外部门构成的四部门经济中,GDP是( C )的总和。A.消费、净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B.工资、地租、利息、利润、折旧 C.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D.消费、总投资、政府购买、总出口 10.线性消费曲线与45度线之间的垂直距离为(A )。 A.储蓄B.收入C.自发性消费D.总消费 11.一国的GNP大于GDP,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收入( C )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收入。A.等于B.小于C.大于D.以上都有可能 12.在自发消费为正数的线形消费函数中,平均消费倾向( A )。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都有可能 13.在一般情况下,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数值最小的是( B )。 A.个人收入B.个人可支配收入C.国民生产净值D.国民收入 14.在IS曲线上存在储蓄和投资均衡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点(B )

宏观经济学练习试题答案解析(曼昆)

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 作业 1 1.经济学得创始人就是,现代宏观经济学就是建立得。 2.亚当斯密在年出版了《》。 3。凯恩斯在年出版了《》. 4。当代经济学最主要流派有、与 . 5.名词解释: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6。简述宏观经济学得内容。 作业 2 1.名词解释:国内生产总值(GDP)、GDP平减指数、中间产品 2。GDP与GNP得差别? P109 2、生产一辆经济型轿车或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哪一个对GDP得贡献更大?为什么? 答:生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大.因为GDP就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得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得市场价值。由于市场价格衡量人们愿意为各种不同物品支付得量,所以市场价格反映了这些物品得市场价值。由于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格高于一辆经济型 轿车得市场价格,所以一辆豪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高于一辆经济型轿车得市场价值,因而生 产一辆豪华型轿车对GDP得贡献更大。 3、农民以2美元得价格把小麦卖给面包师。面包师用小麦制成面包,以3美元得价格出售。这些交易对GDP得贡献就是多少呢? 答:对GDP得贡献就是3美元。GDP只包括最终物品得价值,因为中间物品得价值已经包括在最终物品得价格中了。 4、许多年以前,佩吉为了收集唱片而花了500美元。今天她在旧货销售中把她收集得物 品卖了100美元。这种销售如何影响现期GDP? 答:现期GDP只包括现期生产得物品与劳务,不包括涉及过去生产得东西得交易。因而这种销售不影响现期GDP。 P110 1.下列每一种交易会影响GDP得哪一部分(如果有影响得话)?试解释之。 A。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 答:家庭购买了一台新冰箱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部分,因为家庭用于家用电器得支出 计算在消费得耐用品类中。 B。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 答:杰妮姑妈买了一所新房子会增加GDP中得投资(1)部分,因为家庭住宅能长期供人 居住,提供服务.它比一般耐用消费品得使用寿命更长,因此把住宅房屋得投资计算在投资中. C、福特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 答:福利汽车公司由其存货中出售了一部雷鸟牌汽车会减少现期GDP中得投资,因为销售中间物品存货时,企业得存货投资就是负得,因而减少了当期得GDP. D.您买了一个比萨饼. 答:我买了一个比萨饼会增加GDP中得消费(C),因为我用于购买食品得支出计算在消费 得非耐用品类中。 E.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 答:加利福尼亚重新铺设了101号高速公路增加了GDP中得政府购买(G),因为修建高速公路就是政府得 行为。 F。您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 答:我得父母购买了一瓶法国红酒会减少GDP中得净出口(NX),因为法国红酒就是进口 食品,它得购买增加了美国得进口. G.本田公司扩大其在俄亥俄州马利斯维尔得工厂。

中级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完整解答

1、在以下列函数描述的经济体中,考察税收对均衡收入决定的作用。 C=50+0.8YD, I=70, G=200, TR=100, t=0.20 (1)计算模型中的均衡收入和乘数; (2)计算预算赢余; (3)设想t增加到0.25,新的均衡收入是什么?新的乘数是什么? (4)计算预算赢余的变动。如果c是0.9而不是0.8,预算赢余是增加还是减少? 2、在三部门经济中,已知消费函数为C=100+0.9YD,YD为可支配收入,投资I=300亿 元,政府购买G=160亿元,税收TA=0.2Y。试求: (1)均衡的国民收入水平; (2)政府购买乘数; (3)若政府购买增加到300亿元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3、考虑如下经济: (1)消费函数是) C- Y + =,投资函数是r 200T ( 75 .0 200- =,政府购买和税收都是 I25 100,针对这个经济体,画出r在0~8之间的IS曲线。 (2)在该经济下,货币需求函数是r / =,货币供给M是1000,物价水 ) (- P Y d M100 平P是2,针对这个经济,画出r在0~8之间的LM曲线。 (3)找出均衡利率r和均衡收入水平y。 (4)推导并画出总需求曲线。 4.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i,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i,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 试求:(1)总需求函数 (2)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3)若该经济的总供给函数为AS=800+150P,求均衡的收入和价格水平。5.以下等式描绘一个经济(C、I、G等以10亿美元为计量单位,i以百分率计量,5%的利率意味着i=5)。 M C=0.8(1-t)Y,t=0.25,I=900-50i,G=800,L=0.25Y-62.5i, 500 = P (1)描述IS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2)描述LM曲线的是什么方程? (3)什么是均衡的收入与均衡的利率水平? 6.在三部门经济中,消费函数为YD 20- I5 =,货币需求函数 C8.0 80+ =,投资函数为i 为i T25 G,税收Y M,充 = =,名义货币供给量90 .0 Y L10 4.0- = =,政府采购支出20 分就业的产出水平285 Y。 = (1)若价格水平2 IS-决定的均衡收入和利率各是多少? P,则LM = (2)若总供给曲线方程为P AD-决定的均衡收入和价格各是多 =,则AS Y40 235+ 少? (3)若通过变动政府购买来实现充分就业,则政府购买的变动量是多少? (4)若通过变动货币来实现充分就业,则需要如何变动货币供应量? 7.考虑一个经济,其生产函数为Y=K?(AN)1- ?,A=4K/N。假定储蓄率为0.1,人口增长率为0.02,平均折旧率为0.03,?=0.5。 (1)将生产函数化为Y=αK。α为多少? (2)模型中产出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是多少? (3)是什么因素使它成为一个内生增长模型? 8.假设经济体的人均生产函数为y=k为人均资本。求: (1)经济体的总量生产函数;

中级宏观经济学配套练习及答案

第二讲 配套习题及答案 1.若效用函数现为: γγ-=1),(l c l c u (10<<γ) 其他条件与实例中给出的相同,试分别求分散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最优解。 计划者目标函数为: }{max 1,γγ-l c l c ..t s αα --==10 )(l h zk y c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可以得到无约束的最大化问题: { }γγαα ---110])([max l l h zk l 一阶条件为: )(l FOC γγααγ γγγααγγγγα-------=--l l h k z l l h k z )1()()()1()1(011)1(0 求解可得: αγγ--=*1)1(h l αγ αγ--= *1) 1(h n 代*n 进生产函数可得: α ααγαγ-**??? ? ??--==10 1)1(h zk y c 企业利润函数为: wn k r n zk -+-=-)1(1ααπ 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一阶条件为:

0)1(11=+-=??--r n k z k αααπ 0)1(=--=??-w n k z n αααπ 利用这两个一阶条件可以取得均衡的价格解,为: α ααγαγ-*?? ????--=1)1(0 h zk w 11)1(110 -?? ????--=--*α ααγαγαh k z r 2.假设行为人的效用函数如下:)ln()ln(l c U +=,其中c 是行为人的消费,l 是行为人每天用于闲暇的时间。行为人每天的时间除了用于闲暇,就是用于工作,但他既可以为自己工作也可以为别人工作。他为自己工作时的产出函数为5.0)(4s n y =,其中s n 为用于自己工作的时间。如果他为别人工作,每小时得到的报酬是工资,记为w (当然是用消费品衡量的)。试写出该行为人的最优化问题,并求解之。 )ln(){ln(max ,,l c s n l c + ..t s w n l n c s s )24()(45.0--+= 代约束条件进目标函数,分别对l 和s n 两个变量求一阶导数,并令其为零,有: )(l FOC l w n l n w s s 1 )24()(45 .0=--+ )(n FOC 0)24()(4)(25 .05.0=--+--w n l n w n s s s 求解上述联立方程,可得: w n s 4= *

宏观经济学计算题含答案

精品文档宏观经济学计算题 1、一国的国民收入资料如下4800万美元:GDP 800万美元总投资:300万美元净投资:3000万美元消费:960万美元政府购买:2)分;②净出口试计算:①国内生产净值(万美元500 解:①折旧=总投资-净投资=800-300=4800-500=4300万美元GDPNDP=-折旧==C+I+G+X-M GDP②万美元-960=40-X-M=4800-3000800 万亿0.90.2,潜在产出是1万亿美元,而实际产出是 2、假如某经济社会的边际储蓄倾向是美元,请计算政府应该增加(或减少)多少投资才能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水平?倍=5 解:支出乘数=1/0.2 实际产出与潜在产出的差=1000亿美元1000/5=200亿美元G政府应增加的投资额= ,,投资函数为i=150-6r0.8yc3、设某一两部门的经济由下述关系式描述:消费函数=100+货币需求函数为L=0.2y-4r,设P为价格水平,货币供给为M=150。试求: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①IS曲线方程;②若P=1,均衡的收入和利率各为多少? 解:①由y=c+i=100+0.8y+150-6r 得y=1250-30r……………………IS方程 ②当P=1时,150=0.2y-4r 即y=750+20r …………LM方程 解由IS和LM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得r=10, y=950 4、假设GDP为5000万美元,个人可支配收入为4100万美元,政府预算赤字为200万美元,消费为3800万美元,贸易赤字为100万美元。 计算:①个人储蓄;②投资;③政府购买支出 解:①个人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4100-3800=300万美元 ②政府储蓄=-200万美元 投资I=300-200+100=200万美元 ③G=5000-3800-200-(-100)=1100万美元 5、假如某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是0.8,现政府增加购买支出100亿美元,厂商增加投资100亿美元,社会增加进口50亿美元,则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解:支出乘数=1/(1-0.8)=5 △y=5×(100+100-50)=750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6、假设某经济的消费函数c=100+0.8y,投资i=50,政府购买g=200,净出口为100。 求:①均衡国民收入;②当i增加100时,新的均衡国民收入 解;①y=c+i+g+(x-m) y=2250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简称GNP)。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 3.消费函数是反映人们的消费支出与决定消费的各种因素之间的依存关系。 4.通货膨胀在经济学上,通货膨胀意指整体物价水平持续性上升。 5.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D, 2、A, 3、A , 4、A, 5、C, 6、A, 7、B, 8、D, 9、A,10、B,11、D,12、B,13、C,14、C,15、C。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自发投资支出减少10亿美元,会使IS:(). A.右移10亿美元;B.左移10亿美元; C.右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D.左移支出乘数乘以10亿美元。 2、假定货币供给量和价格水平不变,货币需求为收入和利率的函数,则收入增加时:(). A.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上升;B.货币需求增加,利率下降; C.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上升;D.货币需求减少,利率下降。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的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4、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5、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是企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6、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减少 D、消费的减少 7、货币供给(M1)大致等于(). A、公众持有的通货 B、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活期存款 、C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准备金D、公众持有的通货加上银行存款 8、总需求曲线()。 A、当其他条件不变,政府支出减少时会右移 B、当其他条件不变,价格水平上升时会左移 C、当其他条件不变,税收减少时会左移 D、当其他条件不变,名义货币供给增加时会右移 9、如果IS曲线保持不变而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则均衡利率(),国民收入()。

中级宏观经济学题库(2017)

一、概念辨析 1.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国民生产总值(GNP ) 2.政府支出与政府购买 3.消费者价格指数与GDP 消胀指数 4.实际总支出与计划总支出 5.流动性偏好与流动性陷阱 6.固定汇率制与可变汇率制 7.预算盈余与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8.汇率上升与货币升值 9.经常账户与资本账户 10.商品市场均衡曲线(IS )与货币市场均衡曲线(LM)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 12.贸易均衡与国际收支均衡 二、简述题(图解题) 1.恒等式“储蓄等于投资”(如果是四部门经济则为“国民储蓄等于国民投资”)在传统意义上很好理解,比如你把钱存银行,银行贷款给企业投资。那么假设人把钱放枕头底下,该恒等式还成立吗? 2.如果甲乙两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对GDP 总和会有什么影响(假定两国产出不变)? 3.在实行累进税制的国家,比例所得税为何能对经济起到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4.写出现代菲利普斯曲线方程,配以图形简述其如何解释经济中的滞胀现象? 5.货币需求对利率的弹性越大,货币政策就越无效的判断是否正确? 6.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由哪些动机决定? 7.政府采购支出增加一定会挤出私人投资和导致通货膨胀吗? 8.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的总供给观点各自基于怎样的假定前提以及适合在什么情况下分析宏观经济问题? 9.在国民收入核算中,NX G I C Y +++≡;在均衡收入的决定中,只有当AD Y =时,NX G I C Y +++=才会成立。这是否存在矛盾,并请说明理由。 10.名义货币存量的增加使AD 曲线上移的程度恰恰与名义货币增加的程度一致,为什么? 11.封闭经济中的IS 曲线和开放经济中的IS 曲线哪一个更陡峭? 12.贸易伙伴收入提高、本国货币真实贬值将对本国IS 曲线产生何种影响? 13.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的传递机制包含哪些环节?最主要的环节是什么? 14.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若政府要改变需求构成,从消费转向投资,但不允许超过充分就业水平。需要采取何种形式的政策组合?运用IS —LM 模型进行分析。 15.考虑两种紧缩方案,一种是取消投资补贴;另一种是提高所得税率。运用IS —LM 模型分析两种政策对收入、利率与投资的影响。 16.利用IS —LM 模型分析价格沿AD 曲线变动,利率会发生什么变化?

宏观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无需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流动性陷阱:又称凯恩斯陷阱,指当利率极低,人们会认为这时利率不大可能再下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的价格不大可能再上升而只会跌落,因而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 都愿意持在手中,这种情况称为凯恩斯陷阱 货币投机需求:是指个人和企业为了抓住购买有价证券的机会以获利而产生的持币要求。国际收支均衡曲线:在其他有关变量和参数既定的前提下,在以利率为纵坐标,收入为横坐标的直角坐标系内,国际收支函数的几何表示即为国际收支曲线或称 BP曲线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 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提出,其核心理论在于,消费不单纯取决于现期收入,人们根据自己一生所能得到的劳动收入和财产,在整个生命 周期内平均安排消费,偏重对储蓄动机的分析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作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导致利率上升,从而挤出私人投资,进而对国民收入的增加产生一定程度的抵消作用,这种 现象称为挤出效应。简单地说,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 投资降低的作用 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形:是指IS曲线为垂直线而LM曲线为水平线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财政 政策非常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 米德冲突:是指在许多情况下,单独使用支出调整政策或支出转换政策而同时追求内、外均衡两种目标的实现,将会导致一国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之间冲突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着地上涨 二、计算题 1、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由c=90+0.8yd,t=50,i=140-5r,g=50和y=c+i+g可知 IS曲线为y=90+0.8yd+140-5r+50=90+0.8(y-50)+140-5r+50=240+0.8y-5r 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200-25r ① 由L=0.20y,MS=200和L=MS可知(这里有点看不懂啊MS是什么啊?) LM曲线为0.20y=200,即y=1 000 ② 这说明LM曲线处于充分就业的古典区域,故均衡收入为y=1 000, 联立式①②得1 000=1 200-25r 求得均衡利率r=8, 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8=100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20亿美元将会导致IS曲线发生移动,此时由y=c+i+g可得新的IS曲线为y=90+0.8yd+140-5r+70=90+0.8(y-50)+140-5r+70=260+0.8y-5r化简整理得,均衡收入为y=1 300-25r 与LM曲线y=1 000联立得1 300-25r=1 000 由此均衡利率为r=12,代入投资函数得i=140-5r=140-5×12=80 而均衡收入仍为y=1 000。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宏观经济学习题(附答案)

1、“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 ) A、一定是对的 B、一定是不对的 C、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D、以上三种说法全对 2、用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时() A.将人们取得的收入加总 B.将各生产要素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 C.将各个部门的产值加总 D.把购买最终产品所支出货币价值加总 3.、为了生产方便面,某企业购进10吨面粉,这些面粉属于() A.最终产品 B.中间产品 C.一半是最终产品,一半是中间产品 D.不确定 4、如果当期价格水平低于基期价格水平,那么 ( ) A、实际GDP等于名义GDP B、实际GDP小于名义GDP C、实际GDP与名义GDP 相同 D、实际GDP大于名义GDP 5、以下正确的统计恒等式为 ( ) A、投资 = 储蓄 B、投资 = 消费 C、储蓄 = 消费 D、总支出 - 投资 = 总收入 - 储蓄 6、下列项目中,( ) 不是要素收入 A、总统薪水 B、股息 C、公司对灾区的捐献 D、银行存款者取得的利 7、以下 ( ) 不能计入国内生产总值 A、企业的库存 B、家庭主妇的家务劳务折合成的收入 C、拍卖毕加索作品的收入

D、为他人提供服务所得收入 8、安徽民工在江苏打工所得收入应该计入到当年 ( ) A、安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B、安徽的国民收入 (NI) C、江苏的国民生产总值 (GNP) D、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9、通货膨胀时,GDP价格矫正指数 ( ) A、大于1 B、小于1 C、大于0 D、小于0 10、宏观经济学中所讨论的两部门指的是() A. 工业和农业 B.家庭和企业 C. 企业和政府 D.工业和第三产业 11、净出口是指() A.出口减进口 B.出口加进口 C.出口加政府转移支付 D.进口减出口 12、一年内在本国领土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国内生产净值 D.实际国内生产总值 13、下列哪一项计入GDP 中? ( ) A、购买一辆用过的旧自行车 B、购买普通股票 C、汽车制造厂买进10吨钢板 D、银行向某企业收取一笔贷款利息 14.、统计一年内由本国居民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被称为:()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生产总值 C.国民生产净值 D.国民收入15、下列哪项计入当年的GDP ()

中级宏观经济学习题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正名 本章重点: 1)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定义的内涵与外延。 2)凯恩斯主义(及新凯恩斯主义)与古典(及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本章难点: 1)微观经济学均衡与宏观经济学均衡的区别及简单的动态经济学基础。 2)经济体制和经济人行为的相互关系。 一、判断题 1.“经济学研究如何有效配置稀缺资源”这种定义将经济学纳入规范科学领域。 2.“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宏观经济变量是如何决定的。”这种定义是将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 实证科学。 3.在新古典学派看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不完全竞争型市场经济。 4.由于凯恩斯的宏观经济政策在面对20世纪30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表现出 的无能,使得人们开始对传统的凯恩斯理论重新进行审视。 5.在宏观经济学研究中,当经济处于均衡时,供给等于需求。 6.因为企业所有制(产权制度)制约企业制度的设计,所以一种企业所有制,只能对应一 种企业制度。 7.在任何经济环境下,宏观经济变量的决定必然是经济人行为的综合结果。 8.在动态系统中,如果存在不动点,那么其只能收敛于一点,即只有一个不动点。 二、选择题 1.经济学中的规范含义是什么 A.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要符合规范要求、不能随心所意 B. 是指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解释经济现象,回答为什么等客观性问题 C. 是指经济学的研究目的在于回答“好与不好”等价值判断的问题 D. 是指经济学研究能够对各种经济现象给出规范性的解释

2.经济学中的实证含义是什么? A. 实证顾名思义就是指经济学的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 B. 实际上实证的前提是要符合规范的要求 C. 经济学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够回答“应不应该”或“好还是坏”等问题,并能得到来自实践的支持,就是实证 D. 通俗地讲,就是回答经济现象是什么?为什么? 3.经济学的规范和实证的关系正确理解是 A. 规范和实证是彼此对立的,因而经济学要么是规范的,要么就是实证的 B. 因为经济学是社会学科,因而本质上经济学始终是规范的 C. 规范以实证为基础,实证以规范为目的,因为经济学的目的是造福于人类 D. 两者就是一回事,不过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4.以下那个判断属于实证经济学? A. 通货膨胀率下降了 B. 失业率太高了 C. 经理人的工资不应该太高 D. 降低失业率比抑制通货膨胀率更重要 5.下列哪种表述属于实证表述 A. 政府应该降低税收刺激经济以防经济恶化 B. 减少货币供给将降低通货膨胀率 C. 央行应该降低货币供给 D. 社会应该要求福利领取者去找工作 6.以下各项中不属于宏观经济学中探讨的经济变量是: A、就业率 B、国民生产总值 C、通货膨胀率

2009级中级宏观经济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要点

1. 什么是乘数?乘数效应是如何产生的?(10分) 概念(2分);产生原因及过程(8分)。(要求有相应的代数和图形及文字解释。) 2. 在IS-LM模型中,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如何影响产量、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15分) IS曲线向左移动。对既定的名义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导致实际利率上升,投资减少,产量减少(5分),名义利率下降(5分),实际利率上升(5分)。(要求有相应的代数和图形及文字解释。) 3. 用AS-AD模型说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量、价格水平、名义利率、消费和投资的短期和中期影响。(20分) 短期影响:AD曲线向左移动,产量减少(2分),价格水平下降(2分);LM曲线向上移动,名义利率上升(2分),消费减少(2分)投资减少(2分)。 中期影响(货币中性):AS曲线向下移动,产量回归自然产量水平(2分),价格水平下降(2分);LM曲线移动至原有位置,名义利率回到原有水平(2分);消费回到原有水平(2分),投资回到原有水平(2分)。 (要求有相应的代数和图形及文字解释。) 4. 用AS-AD模型说明石油价格上涨对产量、价格水平、名义利率、消费和投资的短期和中期影响。(20分) 短期影响:成本加成上升,自然失业率上升。AS曲线向上移动,自然产量水平下降(2分),价格水平上升(2分);LM曲线向上移动,名义利率上升(2分);消费减少(2分),投资减少(2分)。 中期影响:同短期。 (要求有相应的代数和图形及文字解释。) 5. 一经济体有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中A>0,为技术状态;α为常数,且0<α<1。 (1)证明该生产函数的新古典性质(10分); 规模收益不变(3分)、正的且递减的边际收益(3分)、稻田条件(2分)、不可或缺性(2分)。(要求有相应的数学证明。) (2)已知储蓄率为s,人口增长率为n,折旧率为δ。解出资本—劳动比率的时间路径,并说明其经济学含义。(10分) 资本—劳动比率的时间路径(8分,要求含数学推导);经济学含义(2分) 6. 说明铸币收入和名义货币增长率之间的关系。(15分)

中级宏观经济学 专业试卷期中期末

课程名称:《中级宏观经济学》专业: 课程类别:必、限、任考试方式:闭卷()、开卷(√) (请把答案填写到答题卡上,试卷上填写无效) 一、判断题(每题1.5分,共15分,对的打“√”,错的打“×”。) 1.通货紧缩时,实际GDP的增长要高于名义GDP的增长。() 2.本年生产但未销售出去的最终产品的价值不应该计算在本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之内。()3.政府以通货膨胀来消除自然失业率的努力,其效果都是暂时性的。() 4.当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时,总产出等于充分就业产出,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 5.改变政府购买是财政政策最有效的手段。() 6.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7.如果货币的需求与利率的变动不相关,则财政政策的变动存在完全的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就是无效的。() 8.“流动性陷阱”指LM曲线呈水平状,此时财政政策最有效。() 9.如果价格具有黏性,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将会使IS曲线向下平移,实际货币供应量的降低将会使实际利率上升,降低总产出。() 10. 凯恩斯认为工人更容易接受由于价格水平上涨而引起的实际工资下降,不易于接受由于名义 工资下降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 二、选择题( 每题3分,共30分) 1.2001年的价格指数是120,2002年的价格指数是127. 2。通胀率是()。 A.8% B.5% C.6% D.没有确定基期,所以没有办法计算通胀率 2.在经济衰退时期,经济活动水平下降,()将上升。 A.周期性失业 B.摩擦性失业 C.季节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3.根据IS-LM模型()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及答案新

宏观经济学试题库 第一单元 一、单项选择题 1、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2、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量指标是() A、国民生产总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D、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3、GNP核算中的劳务包括() A、工人劳动; B、农民劳动; C、工程师劳动; D、保险业服务。 4、实际GDP等于() A、价格水平除以名义GDP; B、名义GDP除以价格水平; C、名义GDP乘以价格水平; D、价格水平乘以潜在GDP。 5、从国民生产总值减下列项目成为国民生产净值()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6、从国民生产净值减下列项目在为国民收入() A、折旧; B、原材料支出; C、直接税; D、间接税。 二、判断题 1、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2、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 3、同样的服装,在生产中作为工作服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穿就是最终产品。 () 4、国民生产总值一定大于国内生产总值。() 5、居民购房支出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6、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7、所谓净出口是指出口减进口。() 8、在三部门经济中如果用支出法来计算,GNP等于消费+投资+税收。() 三、简答题 1、比较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 2、比较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3、为什么住房建筑支出作为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4、假定A为B提供服务应得报酬400美元,B为A提供服务应得报酬300美元,AB商定相 互抵消300美元,结果A只收B100美元。应如何计入GNP? 第一单元答案: 一、C、A、D、B、A、D; 二、错、错、对、错、错、对、对、错; 三、1、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名义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计算时所用的价格不同。前者用不变价格,后者用当年价格。两者之间的差别反映了通货膨胀程度。 2、国民生产总值用人口总数除所得出的数值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前者可以反映一

宏观经济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3

第三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一、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它既可以用于描述某个企业或行业的生产特征,也可以作为总生产函数应用于整个经济。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分析中,通常把企业视为将投入组合转化为产出的“黑匣子”,生产函数就是对企业的这种功能的描述。生产函数所表明的是一种技术关系。在任何技术条件下,都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生产函数。为研究方便,通常假设生产函数满足如下假定:(1)单值连续函数,是有连续的一阶和二阶偏导数;(2)严格凹函数或严格拟凹函数;(3)递增的函数。在经济分析中,一般把生产函数视为劳动(L)和资本(K)的函数,因此简单的生产函数可表示为:Q=f(K,L)。最常用的生产函数是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其公式:Q=ALαKβ。其中A是参数,L和K分别是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α和β取值均大于0小于1,Q表示产量。生产函数通常可分为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对于短期生产函数来说,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固定不变的,产量的变化完全取决于可变要素的投入水平(通常把资本视为短期固定的生产要素,把劳动视为可变的生产要素);对于长期生产函数来说,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 2、实际工资:实际工资是用产品而不是用货币衡量的工资,它等于名义工资与价格水平的比值,ω=W/P。实际工资是企业雇佣劳动的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雇佣劳动要到劳动的边际产量MPL等于实际工资ω这一点。因为如果多使用一单位劳动而带来的额外收益MPL大于实际工资ω,额外的一单位劳动就会增加利润,企业会继续雇佣劳动,直到劳动的边际产量等于实际工资。 3、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按照利率的真实水平把利率划分为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指考虑了物价变动(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通货膨胀率可视为实际利率,即:名义利率=通货膨胀+实际利率。实际利率对经济起实质性影响,但通常在经济调控中,能够操作的只是名义利率。区分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意义在于,它为分析通货膨胀下的利率变动及其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与工具,便于利率杠杆的操作。 4、国民储蓄:国民储蓄是私人储蓄和公共储蓄之和。国民储蓄=私人储蓄+公共储蓄=(Y-T-C)+(T-G)=Y-C-G。私人消费和政府财政政策的变化都会引起国民储蓄的变化。国民储蓄和投资共同决定均衡的利率,国民储蓄增加,会使储蓄曲线右移,降低利率;国民储蓄减少,会使储蓄曲线左移,提高利率。 5、私人储蓄:私人储蓄指社会公众或居民将个人可支配收入扣去消费以后所余下的部分。在内容上由个人储蓄和企业储蓄两部分构成。它是市场经济中投资活动的主要来源,因此是一国资本形成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进行私人储蓄的行为是典型的市场主体决策行为。所以,经济学中关于储蓄的理论(如储蓄动机、储蓄倾向、储蓄水平等)大部分是围绕着私人储蓄来展开的。由于私人储蓄可能大于或小于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