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别墅系列

绿城-别墅系列
绿城-别墅系列

邬晓明、王宇虹、李亚明访谈/从玫瑰园到桃花源

造玫瑰园一样的房子

张弦/我在很多个场合听到行内人士对玫瑰园、桃花源的评价,有意思的是,很多人会把某一个产品的形态称为"玫瑰园式的"或者"桃花源式的",这说明,它们作为中国当代别墅产品的重要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你们听到过这种说法吗?

李亚明/你说的这一现象的确有。我自己从外地带过来一些开发商,他们对玫瑰园和桃花源都十分认同。有很多开发商甚至就直接说,我们要造像玫瑰园一样的房子。但是,我有时会更看重非专业人士对项目的评价,他们往往会一语中的。我清晰地记得,我在做玫瑰园西区规划时,在地块附近碰到当地50多岁的中年妇女。我问她,玫瑰园好不好,到底好在哪里?她说,玫瑰园我们造不出来,而边上的不少房子像是我们自己造的。第二个评价是来自东北的一个开发商,他的评价最直接,"这里的房子都卖出去了"。他的意思是说,通过玫瑰园的规划营造,至少感觉没有很差的房子,开发商对原有土地资源进行了有效的利用,这其实也是规划中很重要的问题。他们这些评价很朴实,但实际上表明,玫瑰园已成为大家认为正确的东西。

张弦/还记得当年工作时的情形吗?

李亚明/我记得我做的是规划,晓明、宇虹他们几个做的建筑。那时我们都是第一次做山地项目的别墅。但也有两个好处。一、充满激情。在这样一个地方做项目不会感到累,创作的欲望既能够激昂,又能够持久。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反而能创作出很多优秀的东西。

二、会尽量地去追求。比如说,有些关键的节点、单体建筑与山形的关系、重点的区域,从哪个角度去理解,怎样去理解,大家会不断地讨论。

张弦/我统计了一下,绿城在做玫瑰园之前,已经在"桂花园"系列房产的5个项目中尝试了别墅产品,九溪玫瑰园可以说是厚积薄发的产品,请谈谈当时的总体想法。

王宇虹/玫瑰园是1996年开始规划建造的,当时除了城市里的房子比较好卖,在郊外建别墅还不太有,在自然风景区里建造别墅不是很有经验。刚开始的规划设计就是要把这么好的一块地好好的利用起来。一开始一个出发点就是要尊重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在设计上会考虑一幢房子放在那里会不会破坏环境,整个尺度和这块地结合是不是很好。在设计中希望看到任何一个场景永远是一个很完整的画面。在总体规划里就是从这些细节中体现的。把环境放在第一位去规划,才能做得最好。

张弦/我知道有了项目总体的理念,与最后的成品还会有很大的距离。现在看,玫瑰园最初的这些想法都实现了吗?最精彩的部分在哪里?

李亚明/应该说,玫瑰园基本实现了当初的想法。园区整体不断有许多十分精彩的空间高潮、空间故事发生。比如北区金庸那一列房

子一共三排,最西边那栋房子和后面那栋房子之间的空间对话关系是十分精彩的。前面那栋房子整体十分柔美、细腻,建筑设计表现得很曲折,在情感上感觉很缠绵。而后面那栋房子则采用横向的空间关系,很阳刚。这样一种建筑之间的十分精彩的凝固的对话关系,可能会让你的心灵受到震荡,一路走来,经过一段平淡的阶段,你又会遇到类似的景观,心灵始终保持一种激情。空间的围合、空间的结构、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小的空间单位与背后的景观之间,都会有类似情感的遭遇。我认为,这样一种好的景观空间的不断转换,它成为人们记忆链中的线索,构成了对玫瑰园美好的记忆。

玫瑰园虽然没有什么重大的主题,但它园区的空间结构非常有个性。它与附近建成环境形成了许多极具戏剧化效果的对话关系。正是对这些空间性格的概念构想,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地深入、发展,才保证了最初的这些理念最终得以实现。

玫瑰园像尊者,桃花源像诗人

张弦/绿城在成功开发玫瑰园以后,市场已经很认可玫瑰园这样形态的产品,为什么绿城没有简单地拷贝玫瑰园,而是根据开发理念,重新尝试探索"桃花源"这样一类产品。

邬晓明/我认为这正是绿城很可贵的地方,它总是不断地寻求创新。之所以求变,主要是桃花源与玫瑰园项目定位不同,用地条件不同,两块地的特点也不同。记得第一次去看桃花源这块地的时候,最强烈的是世外桃源的感觉。所以,在项目策划的时候,我们也是尽量想返朴归真,尽量充分考虑与环境的容纳和和谐,追求一种生活上的休闲氛围。对园区的生态保护,是承袭玫瑰园的理念--"以自然为上",人工味尽量弱一点。当初是想过把玫瑰园的设计套用到桃花源,但我们觉得两块地的个性不一样,两个地方的环境也不一样,所以在设计上就多花了两年的时间,现在回头看,这样做,肯定是值得的。

李亚明/其实,当时绿城开发玫瑰园时,是杭州开发商中在杭州走得较远的一个项目,这也是绿城对当时大势的一种变化趋势的判断和远见。在开发桃花源时,绿城特别是宋董更显示出一种高瞻远瞩,对城市的发展变化和想象力确实处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我想这也是绿城这样一家企业的风格。

张弦/比较一下,从总体规划和建筑设计的角度,这两个别墅具体的区别。

邬晓明/由于容积率的关系,玫瑰园的房子做的比较紧凑,而桃花源的房子从平面上说比较放松,增加了建筑和自然的接触面,与土地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桃花源里有些地方有很多茂密的树林,如果把房子铺开了造,就要砍掉很多树,为了保护现有树种,建筑就要收紧。玫瑰园东区是121幢别墅、60款户型,而在桃花源131幢别墅有77个户型,做这么多户型主要是因为地势、地形的不同,让人感觉桃花源的每幢房子都是生长在这里的。如在桃花岛上的两幢房子,为了不影响整个岛的景观,我们把房子的设计尽量贴近地面;水边建筑则通过一些挑平台来加强建筑轻巧的风格;依山别墅则尽量采用石头,顺山势而上,体现山地别墅的感觉;在树林里的房子一般沿用了玫瑰园的一些经典别墅的形态,掩映在山林中。◇王宇虹/玫瑰园采用的是北美别墅风格,部分户型结构考虑了当地的民情,加入了一点中式的东西。桃花源则与中国的传统建筑更接近,当然建材完全是现代的,建筑品质是高的,现代人能够接受。

但我们希望在设计上体现一些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这是我们正在摸索的一条路。我们的设计正慢慢往传统的风格过渡,也许在桃花源西区会推出江南传统民居风格的别墅。

建筑形态上看,玫瑰园有山做背景,所以房子比较高,而桃花源尽量舒展,跟整个山势和水面更贴切一些;从别墅户型上看,桃花源的户型并不一定是很经济,但它户型的变化创造了一些非常有趣的室内空间,你可能坐在这里通过另外一个厅,看到了自己的一个小庭院或是一块绿化,它的室内空间的设计上更有趣,更灵活,空间的变化更丰富;在规划设计上,也有了很多不确定性,比如一条路遇到了树,它就要拐弯了,每个元素在设计施工中都要视情况而改变。

玫瑰园容积率比桃花源高,一户和一户比较近,这就比较热闹,而且设计的东西比较稳重,这符合了中年人的心理,像"尊者";桃花源的容积率比较低,在设计中带一些个性的东西,像"诗人",所以更适合年轻人。

真正找到桃花源的意象

张弦/在我1999年初次接触桃花源这个产品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讲到桃花源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之间的渊源,绿城当时一直在追求一个比较古典的意象,今天看来,这个意象实现了吗?

邬晓明/在桃花源,我们选择灰色作为别墅的主基调,尽量让建筑含蓄内敛,在主基调的基础上再有不同的颜色差别,使它不显得单调,别墅贴面墙砖也是同样的道理,建筑设计师亲自参与。从上往下看桃花源内的房子,你会觉得它的屋面那一层很漂亮,看似很没规矩,但仔细去分析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错落有致,景观都照顾到了,每一块的不规则都是有内在的含义的。在桃花源里有一块山弄田,本来是可以建造别墅的,但是我们一直保留着,它可以营造出田园的风光和意境。◇李亚明/对桃花源最初的理解上可能是一种"精神上"的理解,如"鸡犬相闻"、"落英缤纷"诸如此类的意象。就我的理解,桃花源意味了一个隐居的概念,在一个地方隐居可能就要求有一个可以"把心放下"的院落。在传统的建筑里,院落意味着需要把房子和房子连起来,但这显然不符合现代居住的要求。2001年冬天的一个早晨,我带着一个上海开发商来看桃花源的房子,当时下着细雨,朦朦胧胧之间看到整个园区的屋顶,我发现从高处看屋顶有层层叠叠的感觉。那个做开发商的朋友说:"这里看起来真像一个村落。"我认为他一语中的,这种冬天早晨看到的朦朦胧胧的屋顶构成的意象,让我感受到了"村落"的感觉,它真正让人感受到一个园区最初的一种追求、一个意境和境界。这个景象是让我很迷恋的,它让我回忆起我小时侯住在山东山区的情景,冬天的早晨推开窗户,从屋顶的茅草上挂下来一串串冰凌,它唤起了人们对"村落"、"院落"传统意境中最美好的东西。

我认为这是这个项目中很重要的东西,就像法国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似水年华》中小玛德莱娜的甜品,它成为人们记忆的线索。像桃花源这种作品中,能出现这样的东西,是很罕见的。

九溪玫瑰园,理想与现实的对话

绿城·九溪玫瑰园,1996年,杭州。

绿城·九溪玫瑰园位于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在钱塘江、五云山、九溪、云栖之间,邻近六和塔,自然环境无与伦比。总占

地230亩,建筑面积54960平方米容积率0.31,绿化率65%;园区拥有别墅126幢、公寓8幢80套、会馆1幢,餐饮、健身、娱乐、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别墅造型以北美风格为主,以和谐的灰色为主色调,具有高档别墅所需要的一切品质保证。

整个园区最大的特点是:建筑与周围山峦水景有机融合。九溪玫瑰园凭其绝佳的山林生态别墅特色,合开发者的“以人为本”思想,追求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使建筑融于自然中,产生别墅园“生长”在山水之间的效果,使九溪玫瑰园成为自然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别墅精品,被专家们称作“不破坏环境,不辜负山水,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别墅园区”。

关键词:尊者

所谓尊者,《辞源》中有注:“地位尊贵的人。佛教中,又谓备德智而可尊敬的人。”作作为绿城别墅的开山之作,九溪玫瑰园以其尊贵的品质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被业内专家评为“华东乃至中国一流的别墅精品”。作为杭州人居、环境的经典代表楼群,九溪玫瑰园多次为杭州赢得了美誉。2000年10月21日,联合国人居中心主任安娜女士在参观九溪玫瑰园后留下了“Good to be here”的题词,九溪玫瑰园还获得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并被评为“杭州市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和全国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2004年,在《福布斯》中国十大豪宅排名中,九溪玫瑰园赫然在册。以尊者名之,实当之无愧。

1996年,杭州郊外的别墅项目还不太有,在自然风景区里建造别墅的经验尤其缺乏。当时,绿城能够率先引进“环境设计”开发理念,以“山水之间的理想家园”为开发主题,选择在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内营造九溪玫瑰园别墅区,对杭州绝佳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这在杭州房产界,无疑是一次开先河的壮举。

九溪玫瑰园背山面水,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五云山,林木葱郁;钱塘江,潮汐磅礴;花开四季,鸟唱晨昏。上百幢别墅或依山而建,或临江而立,或拥树而筑;错落有致,色彩鲜明,风格迥异无一雷同,建筑融于自然中,产生别墅园“生长”在山水之间的效果,

使九溪玫瑰园成为自然和建筑完美融合的别墅精品。九溪玫瑰园虽然没有什么重大的主题,但

它园区的空间结构非常有个性。它与附近建成环境形成了许多极具戏剧化效果的对话关系。正

是对这些空间性格的概念构想,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逐渐地深入、发展,才保证了最初的这些

理念最终得以实现。园区整体不断有许多十分精彩的空间高潮、空间故事发生。这样一种建筑

之间的十分精彩的凝固的对话关系,会让你的心灵受到震荡。空间的围合、空间的结构、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小的空间单位与背后的景观之间,都会让居者产生不同情感的遭遇。这样一种好的景观空间的不断转换,正体现了九溪玫瑰园之尊贵,成为人们记忆链中的线索,构成了对玫瑰园美好的记忆。

桃花源,隐逸中的诗意

绿城·桃花源,1997年,杭州。

桃花源别墅区是绿城继九溪玫瑰园之后的又一力作,位于杭州城西近郊凤凰山南麓的丘陵地带。作为杭城近郊的生态居住园区,

青山拱护、绿水环绕的桃花源内起伏着15座大小山峰。园区北部的山峦如同绿色的屏障,在桃花源里围出了一片超凡脱俗的宁静。由西而东的桃花河,如一条翠绿的玉带紧贴着南部边界缓缓流过。绿意葱茏的山坡上,茂密的树林四季常青,为桃花源提供着丰沛的水源。清澈的山水汇聚成若诉若思的溪流和大大小小的湖塘潭池。面积达36000平方米的桃花湖如清亮圆润的明珠镶嵌于园区中部,小巧玲珑的桃花岛静卧于湖泊之中。四季更替的庄稼,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托出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林间水面,生活着种类繁多的鸟类、小兽和游鱼,天地山川、绿树芳草、花鸟虫鱼,融汇成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景观。

关键词:诗人

如果说九溪玫瑰园是尊者,那么桃花源就是诗人。绿城·桃花源取名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这篇千古美文向人们展示了一片令人神往的田园风情和诗意栖居的诱人前景。桃花源别墅区的建造,正是对这种田园文化的追慕。

桃花源别墅位于杭州城西山林之中,其特征是“依山傍水”,有许多的天然小河与池水穿插于山坡之间。早在在1993年,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叫设计师张汛瀚来看桃花源的地时,就说过里像个大公园,简直是个风景区。在规划之初,宋总对设计师谈他的理想。他说,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千百年来中国人田园生活的梦想,这块地有许多优越的自然条件,比如农田、水库、山林,它们可以使这个梦想得以实现。事实上,桃花源的营造在某种意义上正是

对一千多年以来所有美好居住理想的再现。绿城·桃花源生态居住区的

东、西区在空间布局上追求《桃花源记》中“豁然开朗,鸡犬相闻”的人

文境界,南区则把“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一回归自然的理想作为丰富

桃花源主题的目标。

桃花源生态居住区的每一幢别墅都因地制宜,择地而建。或半隐于

山林,或伫立于湖边,或傍依于溪流,在统一和谐的背景之下,每个建筑单体又有自己的个性魅力。桃花源在建筑单体设计上创新升级,外观吸取国外乡村别墅的优雅风格,但在建筑思想和空间设计上融汇中国民居庭院设计理念,避免独立点状形态,而强调与自然相融合的庭院围合形态。一层为主,局部两层,呈水平展开状,通过廊道、花架、厢房与大地山川水体更贴切的融合,与自然、阳光更加和谐地交融。局部取高低曲折之趣,间以池沼花木,接近自然,如入诗画之境。

这种境界的展现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尽量保留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喝人文地理观的同时,绿城还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现代建筑理念。在绿城别墅中,西方休闲的户外生活方式与中国人强调的朝阳方位在桃花源巧妙地结合起来,也从一个微观角度看到他们对多元文化融合的衷情。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