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的语言特点


【摘 要】:《围城》是一部具有很深的悲剧意味的讽刺小说,但她又充满浓郁的喜剧成分。《围城》的语言是作品最突出的特色。小说的语言相当幽默与俏皮,有很强烈的讽刺性,让人在掩卷大笑之余,陷入深思。其在运用语言时,广泛使用的比喻手法,并且其比喻往往出其不意、令人惊叹,乃比喻之灵魂。《围城》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比喻手法的运用,蕴涵钱氏创作的最大特色:讽刺与幽默。在机智俏皮、嬉笑怒骂中,成就旷世美文。《围城》堪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讽刺小说的典范。
【关键词】:《围城》 语言特色 比喻 讽刺 幽默










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Besieged City"
Abstract : "Besieged City" is a tragedy of great significance satirical novels, but full of rich comedy. "Besieged City" is the language works of the most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Saucy novels in the language of humor and very, very strong sense of irony that when people weep laughing apart into thought. In the use of language, the extensive use of metaphors, the metaphor is surprisingly and startling. provoking art form, is a metaphor Soul. "Besieged City" with a language rich in the use of metaphors, the most significant feature : Implication for his creative headed. In saucy wit, slapstick humor, language and unparalleled achievements. "Besieged City" for his satirical novels example in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history.
Key words : "Besieged City"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of ironic humorous analogy










正文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代表作,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部很独特的小说,它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很具独特的内容。《围城》是一部揭露现代知识分子阴暗面,讽刺社会、人生、道德的病态的“新儒林外史”。美籍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说它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这也是《围城》被研究了这么多年还能经久不衰,被译为俄、日、法、德、捷克、挪威、荷兰等国文字的原因。我们从中可以找出作者创作的心理痕迹,而使我们更多、更好地了解钱钟书先生的创作魅力。对《围城》的研究在近些年不断发展,研究的方面也越加广泛,但《围城》的语言却使读它的每一个人感到震憾。笔者就《围城》的语言风格,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比喻的应用
凡是读过《围城》的人,都会为其新颖奇特的比喻而深深着迷。据考证短短二十三万余字的《围城》使用的比喻就有500多个,因此有人将钱钟书先生称作“比喻大师”,一点也不足为奇。而这恰恰更体现了钱钟书先生幽默、奇谲、广博的语言风格。《围城》中的比喻琳琅满目,出神入化,俯拾皆是。从比喻在钱钟书创作中

的地位来看,比喻不单纯是一种语言技巧,更是他学识、哲思与艺术想象交汇产生的意象,是他思维的映射。
1、新颖奇巧的比喻双方
钱钟书先生的比喻,其喻体反映的本体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体现出其比喻的新颖性,让人捉摸不透。钱钟书很欣赏“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比喻方式,他认为喻体与本体应当“‘如’而不‘是’,不‘是’而‘如’”,“所比的事物有相同之处,否则彼此无法分辨。两者全不合,不能相比;两者全不分,无须相比。” 而钱钟书先生追求的是一种罕譬之喻,他的比喻常常在喻体与本体之间以哲学的思维造成一种断裂,似乎两者毫不相干,而其绝妙之处是这种断裂不是完全的,而是“藕断丝连的”,这“丝”是本体与喻体之间极其相似的那一点“精灵”,是形象与灵魂的巧妙连接,从而令人产生一种深刻的哲理思考。
描写日本侵略者的飞机轰炸方鸿渐的家乡︰“以后飞机接连光顾,大有绝世佳人一顾倾城、再顾倾国的风度。 ”“倾国倾城”用于形容人美,早已成陈词滥调了,钱钟书利用一个“倾”字,用于形容飞机之力,使一个普通的词语在这特定的语境中立即脱胎换骨、光彩夺目。”
如写鲍小姐的外貌时︰“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 ”。形象而含蓄地讽刺了鲍小姐崇洋媚外、开放暴露和无所顾忌。钱钟书先生将不同门类的词汇在这里随手拈来运用自如,袒胸露臂、熟食铺子、真理这几个不同的意象在这里竟不可分地交汇成一个统一体。
“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丑;小小一方纸能把一个人的空疏、寡陋、愚笨都掩盖起来。自己没有文凭,好像精神上赤条条的,没有包裹。”本来文凭并不是一个贬义词,它是人们学历与水平的证明,人们追求文凭纯属正常。但在欧洲留学四年即将回国的方鸿渐却是“兴趣颇广,心得全无”,精神与学识均可谓“赤条条”,此时的文凭对方鸿渐确实只是“遮羞包丑”的“树叶”。将文凭与“遮羞包丑”的“树叶”这两种毫不相干的意象相比,使它们之间忽地从灵魂深处都相似了起来。钱钟书从普通名词到专有名词,再到不同语种中的专用名词,在数重的限制之下,挥洒自如,化腐朽为神奇,取常人绝难想到之譬。
2、入木三分的多重比喻
《围城》的比喻中,作者不光用使用一物喻一物,而且还用接二连三的比喻来喻一样事物,由一点比开去,再层层深入,使其所

描写的人、事都更加精密、形象、更具讽刺意味。这种多重比喻是用种喻体联喻一种事物,有如机关枪的火力,令人振聋发聩,让人情不自禁地跟随其比喻引发一系列的联想。
看作者手下的沈太太“她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壳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嘴唇涂的浓胭脂给唾沫带进了嘴,把黯黄崎岖的牙齿染道红痕,血淋淋的像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 ”通过“两个黑袋”让我们联想出是她的眼袋,又将“黑袋”比成“行军热水瓶”,通过热水瓶存水这一特征又引伸出“热泪”,再从“血”大胆联想而比喻为“侦探小说里谋杀案的线索”,将沈太太的肖像比喻贯通一气。沈太太卖弄风情、又不善打扮,所以妖里妖气、怪模怪样的尊容立现眼前。
描写方鸿渐吻苏小姐时是这样的“这吻的分量很轻,范围很小,只仿佛清朝官场端茶送客时的把嘴唇抹一抹茶碗边,或者从前西洋法庭见证人宣誓时的把嘴唇碰一碰《圣经》,至多像那些信女们吻西藏活佛或罗马教皇的大脚指,一种敬而远之的亲近。 ”作者从中国清朝想到西洋再转想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不管哪种喻体都让人想到了这个“吻”是“敬而远之的亲近”。令人不由地佩服起作者的想像力,但这又不仅仅是拥有想象力就可以描写的出的,还要至少还要加上他的丰富的阅历和细致的观察。
3、借景喻情的比喻效果
在《围城》中,对于人物肖像、形为的比喻是让人显见的,它们都十分的突出,散发出夺目的光芒。但是在小说中对于景物、事物的比喻虽然只是配角,但是它们一样的精彩,这为小说的价值增添了许多的力量。
如小说开头在那艘法国的船上,对于日复一日的海上行船,其中的景是这样的:“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这是方鸿渐回国时在船上所见的风光,归家的心情使得压抑、无聊、沉闷的旅途颠簸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陶醉,让人觉得燥热的天气都可以感觉到美的存在。
而当方鸿渐等一行赶赴三闾大学就职,在遭逢战争动乱的情境中,对于途中难得的景色又是这样描写的:“这是暮秋的天气,山深日短,云雾里露出一线月亮,宛如一只挤着的近视眼睛;少顷,这月亮圆滑得什么都粘不上,轻盈得什么都压不住,从蓬松如絮的云堆下无牵挂地浮出来,原来还有一边没满,像被打了耳光的脸肿着一边。” 这是在一个小山村留宿时所看到的夜景,写的是云雾中的月亮

。但却是被打了耳光,是“被打了耳光的脸”浮肿的月亮,更反映出旅途的劳累、局势的紧张使这些人无心风景,且所看的到的风景都与自己的心情一样憔悴。
还有一些描写物的比喻也让人为之赞叹其用语之精细、生动,同样是方鸿渐等一行在途中的一家饭馆,“门口桌子上,一叠饭碗,大碟子里几块半生不熟的肥肉,原是红烧,现在像红人倒运,又冷又黑,旁边一碟馒头,远看也像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全是黑斑点,走近了这些黑点飞升而消散于周遭的阴暗之中,原来是苍蝇。这东西跟蚊子臭虫算得小饭店里的岁寒三友,现在刚是深秋天气,还显不出它们的后凋劲节。” 作者连用了三个比喻,目的是来说明饭店的环境卫生非常糟糕,以使描写对象更为生动形象,但事实上却恰恰相反,不论是把红烧肉比作“倒运的红人”,把馒头比作被“玷污了清白的大闺女”还是把苍蝇、蚊子和臭虫比作“岁寒三友”(松、竹、梅), 让人不禁产生恶心的感觉,这个环境的描写都刻画入骨了。
二、讽刺
在《围城》中比喻是与讽刺是连为一体的,钱钟书先生用多少的比喻,他就有多少力度的讽刺,在《旧文四篇》中他曾提出:“比喻正是文学语言的里,便可以看出其讽刺语言是多么丰富根本。”鲁迅先生在《什么是讽刺》中也说过:“讽刺的生命是真实,不必是曾有实事,但必须是会有实情。”在《围城》中,钱钟书先生讽刺的机智、俏皮、辛辣、犀利是独一无二、无与伦比的。
1、讽刺的广泛性
叶绍钧先生在谈自己创作时说:“对于不满意不顺眼的现象”就要“‘讽’它一下。”而钱钟书先生却更上一层,其讽刺的笔锋却席卷了作品中所涉及的一切——人、事、言行、情感、思想,甚至是无生命的物品。对于负面的事物他当然不顾一切尽情地讽刺;但对于他原本认为是美好事物——留学、留学生、文凭、科学、科学家、名人、明星、教育、政治、爱情等,他也是无情地扯去它们身上的光环;连十分普通的事物——借书、医生、男人、女人等,他依然尽力地挖掘其中可讽刺的内容,达到无所不讽、无处不讽的境界。在作品中其讽刺往往“顺手一带”、常常“信手拈来”,在轻描淡写中加强讽刺地力度。目的是要借这部作品揭示人性的某些方面。显而易见,钱先生并非皮相之谈,而是通过鞭笞某些“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来痛砭时弊的。
写方鸿渐不愿与赵辛楣争风吃醋而自动退让时,作者突显一笔:“方鸿渐也许像这几天报纸上战事消息所说:‘保持实力,作战略上的的撤退’。”讽刺方鸿渐的同时,也顺便讽刺了当时不战而退的无能政府,节

节败退而又打肿脸充胖子的可笑嘴脸。
像借书这种小事,作者也是要用上其讽刺的手法:“女人不肯花钱买书,大家都知道的,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的必然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 ”将“借书”等同于“恋爱”,让我们不禁感到危言耸听,却又隐隐地感觉确实如此。
就算是描写雨后鞋子沾满泥浆时,作者也不忘用:“四个人脱下鞋子来,上面的泥就抵得贪官刮的地皮。 ”又捎带讽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以及官吏的贪婪。
2、讽刺的隐藏性
《围城》将诙谐藏于庄重之中的一种产生的冷讽的艺术效果更是让人印像深刻。正如英国美学家培根所说的:“笑是严肃的反动。”在小说里钱钟书擅长利用看似严肃正经的比喻,叙写貌似一本正经的人和事让人感受其背后的风趣诙谐,表现出现实生活的荒谬丑恶的现象、可鄙可笑的人物。令人倾倒的反语构成了一种充满轻蔑之情的讽刺笔调。这些比喻将表面看似严肃的问题与幽默的内容联系在一起,感觉像听了一则消息之后,原本没觉着怎么着,一回味,才让人捧腹。使得讽刺更能入骨三分,达到淋漓尽致的痛快。这些很冷的讽刺充分体现出钱钟书先生在文学语言方面不可动摇的成就。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在生物学上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律术语是‘协议离婚’。方鸿渐陪苏小姐在香港玩了两天,才明白女朋友跟情人事实上绝然不同。”将一种庄重严肃的科学中的论证法和所被论证问题的滑稽、毫无意义所形成的反差造成一种谐趣,使这么严肃的问题成其讽刺的对象。
再如在描写苏文纨是一个自视崇高的女博士,在爱情问题上却比不过年龄的竞争。“苏小姐把自己的爱情看得太名贵了,不肯随便施与。现在呢,宛如做了好衣服,舍不得穿,锁在箱里,过一两年忽然发见.这衣服的样子和花色都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 ”很庄重的看似在讨论描写爱情问题,但只寥寥几笔就不无讽刺地刻画了苏文纨一颗寂寞孤独的灵魂。
在说到李梅亭上课讲授时,说他的“‘先秦小说史’班上都笑声不绝。”这里看似很正常的描写让人没感觉有什么诙谐有意味。但稍具中国知识的人会忍俊不禁:先秦之时,中国哪有什么“小说史”?其学术之盲目可想而知矣!
3、讽刺的差异性
从讽刺的态度看, 《围城》出众的原因之一,还在于作家的清醒。对不同类的知识分子的讽刺,作

者在态度上是有区别的。
一类人:作者着力鞭笞,不留余地。像靠投靠外国资本家才大发洋财的洋奴——张先生喜欢在说话时加一些无谓的英语:“并无中文难达的新意,需要借英文来讲;所以他说话里嵌的英文字,还比不得嘴里嵌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妆点,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还有军人候营长、新闻工作者沈太太、三闾大学的文人们,如李梅亭、高松年、陆子潇、范懿之类,作者对他们进行的是无情地揭露。用的是鲁迅称道过的萧伯纳的讽刺手法: “使他们登场,撕掉了假面具、阔衣裳,拉住耳朵,指给大家看:‘看那,这是蛆虫’。”一类人:作者冷嘲热讽,对他们虽是同情却也嘲笑。像方鸿渐本性诚实,或曰知耻,买了假文凭不敢以此处处炫耀,当他发现他丈人为了面子却将其获得博士文凭登在报纸上时,他当即感到无脸见人。说明他还是个老实的人,这种矛盾的心理,必然使其在以后的三闾大学中为之付出代价。同样在感情上,他也一样的矛盾,他爱苏文纨社会体面的那一面,而他爱唐晓芙自然感情的那一面,而当他和孙柔嘉恋爱之后,则变成了孙柔嘉的人格迫使方鸿渐力图展示哪一面的问题了。迫于压力结婚,婚后,感情不和经常吵架,最后走出离婚这个“围城”。作者恨其不争,在讽刺中饱含着同情,这是一种含泪的微笑。这类人作者在对他们人性中的弱质进行了淋漓酣畅的嘲讽之后,往往又隐隐透露出含有深意的同情、怜悯,类似于果戈理“含泪的微笑”,体现出作家“忧世伤生”的深沉感情。还有一类人:作者微讽婉喻,像唐晓芙,初次出现唐小姐就以“妩媚端正的圆脸,有两个浅酒窝。天生着一般女人要花钱费时,调脂和粉来仿造的好脸色,……她眼睛并不顶大,可是灵活温柔,反衬得许多女人的大眼睛只像政治家讲的大话,大而无当。……总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会里那桩罕物———一个真正的女孩子。 ”作者花了这么多的笔墨,无非赞美唐小姐是一个“真正女孩子”。让她天生的造化获得初次见面的方鸿渐的好感的,也获得了作者的欣赏和喜爱。她正是方鸿渐纯真感情象征,作者对其是寄予美好的化身,所以这么无事不讽的钱先生也对其手下留情。
4、讽刺的透视性
钱钟书善于用洞烛幽微、纤芥毕肖的笔触刻划人物心理, 其犀利精微的心理讽刺,使人物形象具有立体感。他善于透视人物言行举止的心理基础;善于挑开蒙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上温文尔雅的面纱,探索人物的内心世界,揭示出讽刺对象灵魂的丑陋,戳穿和嘲笑讽刺对象在言行举止上的虚

假性。
李梅亭在赶赴三闾大学就职的路途上所表现出的吝啬心理就很有讽刺意味:“启程时,他抢着买低等船票,明明是为了自己省钱,却偏要撒个谎来骗取别人的好感;路途中,他因为舍不得用自己的新雨衣,便找借口用别人的伞;他带了一大箱药品,准备在内地的学校卖大价钱,却不愿意给一些仁丹于身体不适的孙柔嘉服用,因为一包仁丹开封后就卖不到好价钱。但不给药,又显得过于小气,左思右想,忽然灵机一动,记起自己前些天已打开一瓶鱼肝油丸。虽然鱼肝油丸比仁丹贵,但已开封的药却‘好比嫁过的女人,减低了市价’,于是拿粒鱼肝油丸给孙服下,弄得她又一次呕吐。 ”李梅亭这种吝啬鬼式的怪诞心理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吝啬的心理活动中暴露出来,给人以厌恶之感,其正人君子的假面具也就被一层层撕了下来。
更为有趣的是褚慎明因为美貌的苏文纨跟他讲“心”,竟激动过分,把夹鼻眼镜都掉进牛奶杯子里了。他拾起眼镜又不肯戴上,“怕看清大家脸上逗留的笑”。后来方鸿渐酒醉呕吐,褚慎明掩鼻表示鄙厌,“可是心上高兴,觉得自己泼的牛奶,给鸿渐的呕吐在同席者的记忆里冲掉了。” 对褚慎明的这种阴暗心理的讽刺,触及了某些知识分子最敏感之处——面子。这种把讽刺形象的丑陋心灵,由隐到显,由暗到明,通过心理战而昭然若揭,将其虚假性暴露无遗。
三、幽默
幽默和讽刺同属于审美范畴。在钱钟书的文学表现中,幽默与讽刺是孪生的。在许多的比喻上,倾全力对其讽刺,以达到幽默的效果。钱钟书是中国现代少有的幽默大师之一,司马长风曾说:“林语堂号称幽默大师,其实他只是提倡幽默的大师,要讲幽默的才能,散文作家当数梁实秋,小说作家则老舍和钱钟书各有千秋。”钱钟书的幽默才能体现在其对现象的分析上,“马并不是幽默名家,大约是因为脸太长的缘故。”所以,看到马我们并不会感到好笑,但是如果将其脸进行联想,我们就会忍俊不禁。钱钟书的幽默正是采用了这种手段。在幽默创造上,其幽默是机智的、与众不同的,他能运用机智的幽默深刻地表述事理,这种超乎常理之语,令人心窍灵活,开拓了视野。钱钟书的小说没有多少幽默性的情节,他不讲究故事性,也不靠塑造幽默性的性格,其作品的幽默性主要来自于他变化多端、出奇制胜的语言效果。
1、幽默之叙议相称
《围城》中,钱钟书有时既不塑造人物性格的幽默,也不讲究小说的故事性,主要是为了作品的出奇制胜的语言效果。其夹叙夹议的语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幽默,叙述的语言无处不在,洞察一切,构成一种

万花筒式的幽默形式。
看这一段,“讲师比通房丫头,教授比夫人,副教授呢,等于如夫人。 ”作者用了几个幽默的比喻,提示出讲师、副教授、教授在大学中的地位,将机智的幽默与理性分析相互结合的。
我们还可以看到其幽默孕育在事理之中。是事理而非真理,所以产生了幽默的效应。“现代人有两个流行的信仰。第一:女子无貌便是德,所以漂亮的女人准比不上丑女人那样有思想,有品节;第二:男子无口才,就是表示有道德,所以哑巴是天下最诚朴的人。也许上够了演讲和宣传的当,现代人矫枉过正,以为只有不说话的人开口准说真话,害得新官上任,训话时个个都说:‘为政不在多言,’恨不能只指嘴,指心,三、两个手势了事。 ”这里的内容绝对不是真理,却是传统的沉淀,直到今天人们也经常如此认为。钱钟书将这两方面结合,经过“幽默处理”,显得有趣味,不枯燥。
2、幽默之张冠李戴
把本来不属于某人的称谓加之于其身,使之名实不符,浑身别扭,却又招摇过市。如买办张先生“喜欢别人叫他张Jimmy,喜欢叫太太Headache(头痛),叫女儿声音好像‘我你他’,想来不是Anita,就是Juanita,她父母只缩短叫她Nita。他的两个客人,一个叫陈士屏,大家唤他Z.B.,仿佛德文里‘有例为证’的缩写。一个叫丁讷生,外国名字倒不是诗人Tennyson而是海军大将Nelson。 ”
三闾大学校长高松年是位“老科学家这‘老’字的位置非常为难,可以形容科学,也可以形容科学家。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不大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将来国语文法发展完备,终有一天可以明白地分开‘老的科学家’和‘老科学的家’,或者说‘科学老家”和“老科学家’。 ” 尽管作者象在做文字游戏,绕得人头发晕,但是却将高松年这位假学究揭露无遗。
这些名与实相差悬殊,名好比绚丽的云彩,而实则是云彩下的阴影,名实又好比猪肉烤一烤在市场上当羊肉卖,在逻辑或过程上完全形不成对称,就形成了幽默。
3、幽默之光怪陆离
《围城》的幽默还表现在描写事物的离奇,它怪事连连因而出奇取笑。在回国途中,鲍小姐和方鸿渐因偷情被阿刘敲诈,“这事把他们整天的运气毁了,什么事都别扭。坐洋车拉错了地方,买东西错付了钱,两人都没好运气。方鸿渐还想到昨晚那中国馆子吃午饭,鲍小姐定要吃西菜,说不愿意碰见同船的熟人,便找到一家门面还像样的西馆。谁知道从冷盘到咖啡,没有一样东西可口: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陆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

会长时期伏在水里;除醋外,面包、牛肉、红酒无一不酸。两人吃得倒尽胃口,谈话也不投机。 ”这样光怪陆离的的情景是在幽默中不常用到的幽默方式,但是在此处用之,让人不觉称奇。
“钱氏的幽默主体精神非常突出,他既善于从宏观上敏感地体察宇宙人生矛盾的统一的关系,又善于从微观上发现人物、事理的、言行的不协调,又从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上,从表象和深层的统一中,开掘出巧妙的矛盾情趣和人事哲理,启人心智。”
《围城》的语言以其丰富的比喻手法的运用,蕴涵幽默和讽刺的显著特色,“语简言奇而含意精切动人,充满了对生活的辩证法的揭示,醒目醒心,睿智警辟”。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是人们内心世界的表现,《围城》以其语言独创的文学性,反映出了作者的对时事的针贬,对祖国深厚感情而为其现状的忧患,也体现了作者自己生活中乐观的态度。也只有这么豁达的胸襟才能写下如此震憾人心的作品,在其机智俏皮、嬉笑怒骂中以自己独特的幽默讽刺风格写出了一部艺术高超的旷世美文,我相信不管是以《围城》独特的语言内涵,还是钱钟书先生从中透出的伟人的人格魅力都足以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璀灿隽永的一笔。



















参考文献:
[1]、钱钟书,《七缀集﹒读拉奥孔》.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2]、钱钟书,《七缀集﹒旧文四篇》.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3]、钱钟书,《〈围城〉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4]、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下卷.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年12月版
[5]、王卫平,《钱钟书对中国讽刺幽默文学的贡献》.贵州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6]、况在泉,《围城中语言比喻的审美特色》.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 年01期
[7]、汤晏,《喜见〈围城〉英译本问世》.香港《南北极》.123期.1980.8
[8]、黄维梁,《与钱钟书论譬喻》.香港.《明报月刊》.172期98页
[9]、无咎,《读〈围城〉》.《小说月刊》.创刊号.1948.7
[10]、夏志清,《重会钱钟书纪实》.《中国时报》.1979年6月
[11]、赫利群,《幽默?奇谲?广博?机智》
[12]、《围城》面面观.周锦著
[13]、张丽丽,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14]、吴国分、周少青,略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15]、张如法,论《围城》的 讽刺艺术
[16]、张嘉敬,浅谈《围城》的 讽喻艺术
[17]、黄国彬,评《围城》的 冷嘲热讽
[18]、曾国农,试论《围城》的讽刺艺术
[19]、王卫平,《围城》与中国现代讽刺小说
[20]、吴宏聪、范伯群,《中国现代文学史》.武

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3月版
[21]、解玺璋,《围城内外》.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8月版
[22]、陈伉,《中外名著导读》.知识出版社.2003年1月版
[23]、程帆,我《听钱钟书讲文学》.中国致公出版社.2002年12月版
[24]、怀文,《中国文学名著导读》.浙江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