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国际物流系统概述(了解)

物流系统概述

国际物流系统

国际物流管理

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了解)

3 国际物流业务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了解)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管理实务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了解).1 2

仓储在国际物流中地位.1 2.1

外贸仓库分类.2 2.1

保税仓库3 .1.2

国际仓储业务运作程序(掌握).2 2

仓储管理整体规划

申请与设立保税仓库

保税仓库货物进口

建仓立储仓储入工储补出库存作管货库管管.

2.3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岗位操作流程

2.3.1 国际货物仓储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

2.3.2 岗位操作流程(掌握)

仓储战略部主任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仓储前景及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经济、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状况以及对企业仓储影响;组织、领导专家对企业仓储发展方向研究;协助高级管理层制定企业

仓储发展战略;协助各事业部进行仓储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组织投资仓储项目可行性。

分析政治经济环境分析市场

分析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制定仓储战略规划

仓储主管

主要负责安排库房各岗位人员日常工作,保证货物进、出库有序、准确、准时;合理安排货位,做到货物码放整齐、清晰、便于操作,确保库容最大化利用;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提高提货客人满意度,积极维护与库房相关单位公共关系,确保突发(或困难)问题及时、顺利解决;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提高库房各项资源利用率,降低单位

成本;积极寻找改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工具方法,使公司服务更合理完善;与财务部定期进行对帐。对下属进行必要岗位知识培训同时对其工作进行激励及评估。

制定仓储计划

商品养护入库管理设备检查

在库管理检查库容

安全管理出库管理

国际物流概论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虽然资源是08年的大家还是将就着用吧 第一节 一、国际物流的定义 国际物流(IL)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它是相对于国内物流而言的,在不同国家间进行的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了的物的流通,也叫国际大流通或大物流。 二、广义和狭义的国际物流 广义:各种形式的物资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入与流出 狭义: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 三、国际物流的总目标 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并使国际物流系统总体效益最大 四、国际物流的特点(北京2006年10月简答题) 1、经营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2、高风险性 3、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 4、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 5、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五、国际物流的分类 根据货物在不同国家间的流动分为: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分为: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火物流、国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 第二节 六、国际物流子系统 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 1)是国际物流系统的核心 2)创造空间效益 3)两段性:国内运输段和国际运输段 4)国内运输段主要工作:发运前的准备工作、清车发运、装车和装车后的善后 工作 2、外贸商品储存子系统 创造时间价值

3、进出口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 短距离搬移;联接仓库作业和运输作业的纽带和桥梁;创造空间效益 4、进出口商品流通加工和检验子系统 5、商品包装子系统 1、运输标志(唛、唛头,包括目的地名称;收、发货人的名称代用简字或 几何图形以及件号) 2、提示性、警告性标志 货物性质:易燃易爆、有毒、爆炸物等 操作方面:小心轻放、保持干燥等 6、国际物流信息子系统 特点:信息量大、交换频繁、传递量大、时间性强、环节多、点多、线长 七、国际物流网络系统优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中心问题 1、确定进出口货源地和消费者的位置、各层级仓库及中间商批发点和零售点的位置、规模和数量,从 而确定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合理布局 2、在合理布局国际物流网络系统的前提下,确定国际商品有卖方向买方实体流动的方向、规模和数量,确定国际贸易的贸易量、贸易过程的重大战略、进出口货物的卖出和买进的流程、流向、物流费用、国际贸 易经营效益等 二、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国际物流网络系统应注意的问题 1)在规划网络内建库数目、地点及规模时,要紧密围绕着商品交易计划,乃至一国国际贸易的总体规 划 2)明确各级仓库的供应范围、分层关系及供应或收购数量,注意各级仓库间的有机衔接 3)国际物流网络规划要考虑现代物流技术的发展,要留有余地以备将来扩展 八、国际物流网络合理化措施 1、合理选择和布局国内、外物流网点,扩大国际贸易范围和规模,达到费用省、服务好、信誉高、效 益高、创汇多的物流总体目标 2、采用先进的运输方式、设施和工具,加速进出口货物的流转。充分利用海运、多式联运方式,不断 扩大集装箱运输和大陆桥运输的规模。 3、节省商品在途积压,节省时间,加速商品和资金的周转 4、改进运输路线,减少同向迂回运输 5、改进包装,增大技术装载量,减少损耗 6、改进港口装卸作业,合理利用泊位,减少杂费

国际物流实务

第一章:国际物流时务 一、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二、国际物流兴起的背景: (1)宏观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2)微观上:跨国公司的发展 三、国际物流的含义: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制成品在国与国之间的流动和转移,是国内物流的延伸和进一步扩展。是跨国界的,流通范围扩大的物的流通。 实质是世界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总目标是实现ILS(International Logistic System)整体效益最大化。 四、国际物流的特点(国际和一般的比较:有没有跨越国境): (1)物流作业环节多,流程完成时间长 (2)物流作业复杂(4D:distance;bill of document/culture difference/customer demand)(3)高风险性 (4)以远洋运输为主,各种运输方式结合 (5)标准化要求高 五、国际物流的分类: (1)流向:进口/出口 (2)关税区域:不同国家间/不同区域间 (3)货物特征:军火/邮品/救济/展品/贸易 (4)物流服务提供商:国际货运代理/国际物流企业 六、国际物流环节: 特有(1)报关报检(2)国际货物运输保险(3)国际结算 七、国际物流的发展 (1)第一阶段:20世纪50-80年代:国际集装箱及国际集装箱船的发展。 (2)第二阶段:20世纪80末-90年代:技术;计算机;机械化;立体无人仓库 (3)第三仓库:20世纪90-今:物流无国界 了解:国际物流发展的障碍 国际物流发展的趋势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含义及作用 绿色物流 第四方物流 第二章国际物流系统与国际物流网络 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一般要素:劳动者/资金/物 功能要素:运输/储存/采购/包装/流通加工/装卸/信息/检验检疫通关 支撑要素:法律法规/体制制度/行政命令/标准化系统/国际信用手段 物流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工具

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

第一章国际物流管理系统概述1.1国际物流系统概述(了解) 1.1.1物流系统概述 1.1.2国际物流系统 1.1.3国际物流管理 1.2国际物流业务运作流程图(了解) 1.3国际物流业务管理人员工作关系图(了解)

第二章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管理实务2.1 国际货物仓储业务简述(了解) 2.1.1 仓储在国际物流中的地位 2.1.2 外贸仓库的分类 2.1.3 保税仓库 2.2 国际仓储业务运作程序(掌握) 2.3 .3.1 2

2.3.2 岗位操作流程(掌握) ◆ 仓储战略部主任 主要负责研究、制定、实施发展战略与规划工作;分析仓储前景及技术发展趋势;分析经济、政治环境发展变化状况以及对企业仓储的影响;组织、领导专家对企业仓储发展方向的研究;协助高级管理层制定企业仓储发展战略;协助各事业部进行仓储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组织投资仓储项目的可行性。 ◆ 仓储主管 做到货物码放整齐、清晰、便于操作,确保库容最大化利用;通过加强各项管理提高提货客人的满意度, 积极维护与库房相关单位的公共关系,确保突发(或困难)问题的及时、顺利解决;积极寻找有效方法,提高库房各项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单位成本;积极寻找改善各项操作规程、管理工具的方法,使公司的 服务更合理完善;与财务部定期进行对帐。对下属进行必要的岗位知识培训同时对其工作进行激励及评估。

◆ 财务会计 ◆ 库存成本控制师 ◆ 资金预算师 ◆ 验收管理人员 第三章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业务管理实务 3.1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简述(了解) 3.1.1 国际货物报检报关的涵义 3.1.2 报检 3.1.3 报关 3.2 国际货物报检业务基本程序(掌握) 程序1 报检 程序2 抽样 程序3 检验 程序4 领取证书 3. 3 国际货物报关业务基本动作程序(掌握) 程序1 申报 ? 申报步骤 步骤1 接受报关委托 步骤2 准备报关单证 步骤3 报关单预录入 步骤4 递单 步骤5 海关审单 程序2 配合查验 ? 配合检查的一般步骤 步骤1 接受检验通知 步骤2 配合检查 步骤3 确认查验结果 步骤4 申请海关赔偿 程序3 缴纳税费 ? 缴纳税费的一般步骤 步骤1 确定进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 步骤2 计算关税 步骤3 关税的申报 步骤4 关税的缴纳 如由 海关 造成货 物 损 坏

国际物流知识点

《国际物流》知识点 第一章概述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根据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 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的有机结合。 供应链是满足客户相关的系列活动,不经包括采购,制造,分销和废物处理,还包括相关 的运输,存储和信息技术,他可以被定位为:某些商品或服务的设计,开发以及传递给最 终客户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活动。 现代物流的目的: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点来满足客户的需求. 国际物流(International Logistics )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品和制成品在国与 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活动。 国际物流的实质: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 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 优化配置。 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 接轨”即选择 最佳的方式和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的将货物从某国的供 方运到另一国的 需方,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第二章国际物流管理要素 1.运输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 P7) 运输的基本功能是在两个特定的地点之间运送货物和材料,并确保按时到达,货物状况良 好,成本合理。 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1. 物流的概念。(P1) 2. 供应链的概念。(P1) 3. 4. 国际物流的概念。(P2) 5. 6. 2. 简答五种基本运输方式。(P7) 3. 简答公路运输的优点和缺点及适用性。(P7— 8) 答:(1)优点: 1.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到门运输。 2. 无须中转和反复装卸搬运。 3. 运输速度较快。 4. 运输网络分布广泛。 5. 运输工具灵活多样。 (2)缺点: 1.运输能力较小。 2. 运输能耗较高。

数据库系统概论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 A 阶段。 B .文件系统 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A .数据库系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 .具体的机器和 DBMS A 。 B .E-R 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结构化 B 。 (2)数据独立性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大,易移植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统一管理和控制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结构化 C.(1)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共享性高,冗余小,易扩充 4. B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 B .数据库 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 .数据结构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C 。 B.数据模型 C.数据及数据间的联系 D.信息 6.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D 。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 。 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9.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A 。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10.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B①和B②。 ①A.数据独立性 ②A.数据独立性B.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C.逻辑独立性 D.数据的共享 D.管理规范性 1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 DBS

国际物流课程教案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目的与要求:明确国际物流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 授课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物流的概念、种类及物流的“七要素”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的构成及主要功能、国际物流的特点与需求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与案例分析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授课地点: 一、容介绍 二、导入新课 通过案例“海洋运输”引入国际物流的相关容。 三、学习新课 教学后记:教学效果良好 第一节:物流的基本概念 一、物流的概念及其分类 1、物流的概念:物流的概念:是物的流动或实物流通的简称,是实现物质实体转移的过程。 ①美国定义: ②欧洲的定义: ..

③日本的定义: ④我国的定义: 物流是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通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实施有机的结合。 2、各国物流定义的相同之处 ①物流是物质实体转移的活动 ②是满足顾客需要的过程 ③是由诸项活动要素组成的 ④运输为主体 二、物流的“七要素” 1、流体:物流的对象,“物”,物质实体。 ①自然属性:②社会属性:③价值密度: 2、载体:流体借以流通的设施和设备(货物) 3、流向:是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矢量 4、流量:通过载体的流体在一定流向上的数量表现流向与流量不可分割 ①流量参照流向分类:自然、计划、市场和实际 ②根据流量本身特点:实际和理论流量 5、流程:通过载体的货物在一定流向上行驶路基径的数量表现。 6、流速:单位时间流体转移的空间距离的大小。 7、流效:物流的效率和效益:用最少的成本完成转移,满足客户服务要 求,体现效率和效益。 ..

三、物流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1、运输:①实现物体空间位移、②降低运输费用 2、储存:①自愿库存的需要、②降低库存成本、③降低储存作业成本 3、装卸搬运:保护商品使用价值和节省物流费用,降低商品损耗 4、包装:重要的环节商品在生产、流通过程中。 5、配送:二次运输终端运输。 6、流通加工:流通领域中的物流过程中的加工。为销售或运输及提高物流效率进行加工,是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延续。 7、流通信息处理:为物流系统服务的子系统。①事务处理:②商流 第二节国际物流的发展与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1、国际物流含义:相对国物流,是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跨国界、流通围扩大的物品实体流动,是国物流的延伸和扩展。是国际贸易的一部分、世界贸易通过国际物流实现。 2、如何产生国际物流:国际贸易产生国际物流。国际分工的细化与专业化,不能包揽一切(石油)。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国企业)产品交流进出口。 3、广义国际物流:国际贸易物流:组织国际贸易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盈利目的)非国际贸易物流:展览、行、援外物资(非盈利目的) 4、狭义国际物流:根据国际贸易的需要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两个不同国家,克服生产和消费空间距离和时间间隔 对商品进行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活动。 ..

数据库管理系统

8.1 知识点 8.1.1 数据库管理系统概述 DBMS的系统目标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库系统的核心,从用户角度来看,一个DBMS应尽可能具备的 系统目标是:用户界面友好、结构清晰和开放性。 DBMS的基本功能 DBMS主要是实现对共享数据有效的组织、管理和存取,所以DBMS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数据库定义功能 2.数据存取功能 3.数据库管理功能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功能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6.其他如DBMS与其他软件系统的通信功能,与其他DBMS或文件系统的数据转换 功能 8.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构和运行过程 DBMS程序模块的组成 DBMS是一种由各种模块组成系统软件,主要的模块有: 1.据定义方面的程序模块 数据定义的程序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文本框: 考纲要求 2.数据库设计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3.数据库应用开发工具 4.数据库技术发展 (1)模式、外模式、存储模式的定义模块,在RDBMS中就是创建数据库、创建表、 创建视图、创建索引等定义模块。 (2)安全性定义,如授权访问。 (3)完整性定义,如主键、外键、以及其他一些完整性约束条件 2.数据操纵方面的程序模块 数据操纵的程序模块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查询处理程序模块 (2)数据更新程序模块 (3)交互式查询程序模块 (4)嵌入式查询程序模块 3.数据库运行管理的程序模块 数据库运行管理主要包括:系统启动的初始化、建立DBMS的系统缓冲区、建立系统 工作区、打开数据字典、安全性检查、完整性检查、并发控制、事务管理、运行日志管理等。 4.据库组织、存储和管理方面的程序模块 数据库组织、存储和管理方面的程序模块主要包括:文件读写和维护、存储路径管理 和维护、缓冲区管理等。 5.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方面的程序模块 数据库建立、维护和其他方面的程序模块主要包括初始装入程序、转储程序、恢复程

国际物流概述

国际物流概述

、国际物流的含义 国际物流是组织原材料、在制品、半成 品和制成品 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和转移的 指什么? 广义的国际物流:指各形式的物资在国与国之 间流入和流出。 狭义的国际物流:是指与一国进出口贸易相关 商物流活动。 第1节国际物流概念 活动。 指什么? \ -------- --------------------------------------------- y

第1节国际物流概念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物流的实质是按照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使国际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大。

5、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 经营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 高风险性:距离、企业资信、汇率、政治 物流信息化具有先进性:信息系统的支持 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 海洋运输、航空运输、国际多式联运 国际物流的标准化要求较高: 有助于国际间物流的畅通运行[ 、 2、

按照货物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流动划分为: (一)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7、进口物流:货物进口时所发生的国际物流活动属 于进口 2.出口物流:当国际物流服务于一国货物出口时则 属于出口物流 根据货物跨国运送的特性划分为: (二)国际商品物流、国际展品物流、国际军 火物流、国际物流的分类 际邮政物流和国际逆向物流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国际物流网络系统 1、经济全球化下国际物流系统的运作

外文文献之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简介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The database is stored together a collection of the relevant data, the data is structured, non-harmful or unnecessary redundancy, and for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 services, data storage independent of the use of its procedures; insert new data on the database , revised, and the original data can be retrieved by a common and can be controlled manner. When a system in the structure of a number of entirely separate from the database, the system includes a "database collection."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is a manipulation and large-scale database management software is being used to set up, use and maintenance of the database, or dbms. Its unified databas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o as to ensure database security and integrity. Dbms users access data in the database, the database administrator through dbms database maintenance work. It provides a variety of functions, allows multiple applications and users use different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or different time to build, modify, and asked whether the database. It allows users to easily manipulate data definition and maintenance of data security and integrity, as well as the multi-user concurrency control and the restoration of the database. Using the database can bring many benefits: such as reducing data redundancy, thus saving the data storage space; to achieve full sharing of data resources, and so on. In addition, the database technology also provides users with a very simple means to enable users to easily use the preparation of the databas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introduced micro-computer 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ASELL, intuitive operation, the use of flexible, convenient programming environment to extensive (generally 16 machine, such as IBM / PC / XT, China Great Wall 0520, and other species can run software), data-processing capacity strong. Database in our country are being more and more widely used, will be a powerful tool of economic management. The database is through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DBMS-DATA BASE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for data storage, management and use of dBASELL is a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softwar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use of data acquisition and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database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国际物流教学大纲

国际物流》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地位 本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国际物流基础是研究国与国之间物流活动的学科,研究内容是国际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关系、详细研究了国际实务相关的知识等。对于提高学生的组织计划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是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从国际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出发,让学生了解国际物流运行的主要业务活动和主要环节、国际物流和国际贸易的相关关系,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常用术语、贸易方式和对外合同的签定和履行等国际物流的基础知识,理解并实际运作国际物流的实际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业务、国际物流运输代理业务、货物出入报关和检疫等制度与程序、国际货运保险和运作管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不仅仅掌握理论操作,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具体的操作,能够学有所用; 2、在教学中要贯彻科学性原则,要让理论更具有现实性,更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科学分析; 3、在教学中,重点在于动手,通过案例分析,要学生知道如何做; 4、要增强课程教学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说服力、感染力,努力使之成为对学生有吸引力的课程; 5、教学中要力求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深入浅出,突出国际物流活动中的实际业务流程和内容。 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在完成本学科学习之前,必须要学习高等数学、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物流基础等相关课程。这些构成教学和内容理解的基础知识,也为这些学科提供应用的实践机会。 五、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国际物流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准确的掌握项目的概念、特点和分类,了解国际物流系统、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理解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的关系以及发展趋势。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国际物流的含义; 2、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3、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二、国际物流的特征 三、国际物流的分类 四、国际物流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二、国际物流系统网络 三、国际物流运输路线第三节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一、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 二、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环节 第四节国际物流的发展趋势小结:理解国际物流的概念很重要,是国际物流管理的基础。本章主要是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物流及其相关的基本知识,了解国际物流运作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第5章国际物流中的海关实务

第5章 国际物流中的海关实务 5.1 报关制度 1.报关 (1)申报。 (2)接收申报。 (3)查验。 (4)征税。 (5)放行。 (6)结关。 2.报关人 (1) 报关单位。 1)自理报关企业。 2)代理报关企业。 3)专业报关企业。 (2)报关员 报关员是指经海关总署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取得报关员资格证书,按照规定程序在海关注册,向海关办理进出口货物报关业务的人员。 3.报关登记注册程序 (1) 向海关提出办理报关注册登记,并递交规定的文件资料。 1)《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申请书》(在海关领取)。 2)直属海关注册登记许可文件原件及复印件。 3)《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分支机构提交营业执照)。 4)税务登记证书(国税、地税)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5)银行开户证明(基本帐户)原件及复印件。 6)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7)报关企业与所聘报关员签订的用工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8)《报关单位情况登记表》、《报关单位管理人员情况登记表》(在海关领取)。 9)其他与报关注册登记有关的文件材料。 (2)注册地海关进行形式审查。 注册地海关依法对申请注册登记材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进行核对。

(3)海关对审查合格者颁发证书。 5.2 进出口货物的通关制度 5.2.1 通关制度 5.2.1.1 通关定义 所谓通关,是指进出境运输工具的负责人、货物的收发货人以及代理人、物品的所有人向海关申请办理进出口货物的进出口手续,海关对其呈交的单证和申请进出口的货物依法进行审核、查验、征缴税费、批准进口或者出口的全过程。 5.2.1.2 基本程序 进出口货物的通关程序,一般来说,可以分为4个基本环节:①申报; ②查验;③征税;④放行。 加工贸易进出口货物,经海关批准的减免税或缓期缴纳进出口税费的进出口货物,以及其他放行后一定期限内仍须接受海关监管的货物通关程序,可以分为5个基本环节:①申报;②查验;③征税;④放行;⑤结关。 5.2.1.3 放行与结关 放行是口岸海关监管现场作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口岸海关在接受进出口货物的申报后经审核报关单据、查验实际货物,依法办理进出口税费计征手续并缴纳税款后,在有关单据上签盖放行章,海关结束其现场监督行为。在这种情况下,放行即为结关。进出口货物可由其收货人提取、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第一章国际物流概述 第一节国际物流的含义及特点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物流的含义、特点、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掌握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教学重点] 国际物流运作的主要业务活动与主要环节 [教学难点] 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一、国际物流的含义 随着国内企业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增多,企业在商品和劳务方面同国外的交易也越来越频繁。这些商务活动是跨越不同国家进行的,在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着距离,所以物流的范围扩大了,物流的内容扩展了。 含义:货物(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制成品)及物品(如邮品、展品、捐赠物资等)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 广义的理解:货物及物品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流动和转移。 狭义的理解:仅是指与另一国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活动,即当生产和消费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时,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隔离和时间距离,对物资(商品)进行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商品贸易或交流活动。 国际物流是国内物流的延伸。 二、国际物流的特点 1.经营环境差异性 2.国际物流的系统广泛、风险性高 3.国际物流主要运输方式具有复杂性 4.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信息系统的支持 5.国际物流标准化要求较高 三、国际物流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阶段:二战前——萌芽阶段 第二阶段:50年代——系统物流进入国际领域 第三阶段:60年代——开始大规模物流 第四阶段:70年代——大规模物流,服务水平提高 (标志:集装箱与国际联运的快速发展) 第五阶段:80年代——物流信息系统和EDI系统的应用 第六阶段:90年代——信息化高度发展阶段 四、国际物流的分类 1.进口物流和出口物流 2.国家间物流和经济区域间物流 3.国际商品物流及其他物品的物流 第二节国际物流系统 一、国际物流系统的组成 国际物流系统是有商品的包装、储存、装卸运输报关流通加工和其前后的整理、再包装以及国际配送等子系统组成。具体包括: 1、国际货物运输子系统 2、外贸商品储存系统 3、进出商品装卸与搬运子系统

数据库系统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 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阶段(A )。A .数据库系统 2. 3.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 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F A o A.具体的机器和 DBMS B .E-R 图 C .信息世界 D .现实世界 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B o A .(1)数据可以共享 (或数据结构化) (2) 数据独立性 数据冗余大, 易移植 (4) 统一管理和控制 B .(1)数据可以共享 (或数据结构化) (2) 数据独立性 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 统一管理和控制 C .(1)数据可以共享 (或数据结构化) (2) 数据互换性 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 统一管理和控制 D .(1)数据非结构化 (2) 数据独立性 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 统一管理和控制 B 答案:B B .文件系统 C .人工管理 D .数据项管理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 .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C .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5. 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_C 。 A .数据 B .数据模 间的联系 D .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C ________________ 。 A .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 B — 与 C .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C 7..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4. 信息 DBMS 的相互独立 ..D .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A .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 .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 .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 .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8. 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B __________ 。A .数据库B .数据库管理系统 C .数据模型 D .软件工具 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 ― A __________________ 。 A .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 .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D .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 ① A .数据独立性 B . ② A .数据独立性 B .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 .DBS 包括 DB 和 DBMS 10. 逻辑独立性 C .管理规范性 物理独立性 C .逻辑独立性 答案: C .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答案:A ①B 和 ②B 。 11. A 12. A 13. 14. 15. A 16 A 17. A 18. A D .数据的共享 D .管理规范性 (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答案:A B . DDMS 包括 DB 和 DBS C . DB 包括 DBS 和 DBMS D . DBS 就是 DB,也就是 DBMS D 。 答案:①B 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 .数据存储量太大 B .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 .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 .数据冗余 答案:D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 D A .数学软件B .应用软件 C .计算机辅助设计 D .系统软件 答案:D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的主要功能是 B ________ 。A.修改数据库 B .定义数据库 C .应用数据库D.保护数据库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_A _______ 、数据独立、减少数据冗余、避免数据不一致和加强了数据保护。 .数据共享 B .数据存储 C .数据应用 D .数据保密 答案:A 数据库系统的最大特点是 A 。 ?数据的三级抽象和二级独立性 B ?数据共享性 C ?数据的结构化 数据库管理系统能实现对数据库中数据的查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操作,这种功能称为 .数据定义功能 B .数据管理功能 C .数据操纵功能 D .数据控制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 B __________ 。 ?操作系统的一部分 B .在操作系统支持下的系统软件 C ?一种编译程序 描述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是 () 答案: D C 答案:C ?数据独立性 答案: D ?一种操作系统 答案: 19.据库的三级模式结构中, A .外模式 B .内模式 C .存储模式 20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是指 B A .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 .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21.信息世界中的术语,与之对应的数据库术语为 22次型、网状型和关系型数据库划分原则是 _ D .模式 B.不会因为系统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D ?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D A .文件 B .数据库 C .字段 D .记录 答案: 答案: D A .记录长度 B .文件的大小 C .联系的复杂程度 D .数据之间的联系 23. 传统的数据模型分类,数据库系统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__C _____________ 。 A 24. 25. A 答案:D .大型、中型和小型 B .西文、中文和兼容 C .层次、网状和关系 D 层次模型不能直接表示 C A . 1 : 1关系 B . 1 : m 关系 C 数据库技术的奠基人之一 E.F . Codd 从1970年起发表过多篇论文,主要论述的是 .层次数据模型 B .网状数据模型 C .关系数据模型 D .面向对象数据模型 ?数据、图形和多媒体 .m : n 关系 D . C 。 答案:C :1和1 : m 关系 答案:C 二、填空题 数据管理技术经历了 人工管理、文件系统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 DBMS 是指 它是位于用户 1. 2. 3. 4. 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 答案:①人工管理 答案:①组织 ②共享 答案:①数据库管理系统 ②用户 ③操作系统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 和数据库的建立以及维护 等4个方面。 ②文件系统 ②数据库系统 5. 6. 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和 ③ 之间的一层管理软件。 、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有数据定义功能 答案:①数据定义功能 ②数据操纵功能 数据独立性又可分为逻辑数据独立性 _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答案:①逻辑数据独立性 ②物理数据独立性 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序不变,而由DBMS 处理这种改变,这是指数据的—物理独立性 _。 答案:物理独立性

国际物流运作

国际物流运作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国际物流运作 物流是企业运作的基石,与资金流、信息流共同构成企业的重要经营资源。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全球商界和工业界的巨子门纷纷制定新颖的物流攻略以提高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促使企业原材料的采购以及产成品的销售范围日益分散,电子商务的发展要求企业拥有一个更为有效快速的物流配送体系。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的物流产业正处在重大的整合时期,以第三方物流为代表的各种新兴的物流形式和组织纷纷兴起。一、国际物流的概念和发展 1.国际物流的概念所谓国际物流,就是组织货物在国际间的合理流动,也就是发生在不同国家之间的物流。国际物流的实质是按国际分工协作的原则,依照国际惯例,利用国际化的物流网络、物流设施和物流技术,实现货物在国际间的流动与交换,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世界资源优化配置。国际物流的总目标是为国际贸易和跨国经营服务。即选择最佳的方式与路径,以最低的费用和最小的风险,保质、保量、适时地将货物从某国的供方运到另一国的需方。因其是为跨国经营和对外贸易服务,使各国物流系统相互接轨,因而与国内物流系统相比,具有国际性、复杂性和风险性等特点。 国际性是指国际物流系统涉及多个国家,系统的地理范围大。这一特点又称为国际物流系统的地理特征。国际物流跨越不同地区和国家,跨越海洋和大陆,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多样,这就需要合理选择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尽量缩短运输距离,缩短货物在途时间,加速货物的周转并降低物流成本。国际物流的复杂性主要包括国际物流通讯系统设置的复杂性、法规环境的差异性和商业现状的差异性等。国际物流的风险性主要包括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自然风险。政治风险主要指由于所经过国家的政局动荡,如罢工、战争等原因造成货物可能受到损害或灭失;经济风险又可分为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主要指从事国际物流必然要发生的资金流动,因而产生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自然风险则指物流过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

常用数据库管理系 统介绍 1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当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产品主要是Oracle、IBM、Microsoft和Sybase、mysql等公司的产品,下面对常见的几种系统做简要的介绍: 11.4.1 Oracle Oracle数据库被认为是业界当前比较成功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公司是世界第二大软件供应商,是数据库软件领域第一大厂商(大型机市场除外)。Oracle的数据库产品被认为是运行稳定、功能齐全、性能超群的贵族产品。这一方面反映了它在技术方面的领先,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它在价格定位上更着重于大型的企业数据库领域。对于数据量大、事务处理繁忙、安全性要求高的企业,Oracle无疑是比较理想的选择(当然用户必须在费用方面做出充分的考虑,因为Oracle数据库在同类产品中是比较贵的)。随着Internet的普及,带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Oracle适时的将自己的产品紧密的和网络计算结合起来,成为在Internet应用领域数据库厂商的佼佼者。Oracle数据库能够运行在UNI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平台,完全支持所有的工业标准,并获得最高级别的ISO标准安全性认证。Oracle采用完全开放策略,能够使客户选择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2

同时对开发商提供全力支持。Oracle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有: ?无范式要求,可根据实际系统需求构造数据库。 ?采用标准的SQL结构化查询语言。 ?具有丰富的开发工具,覆盖开发周期的各阶段。 ?数据类型支持数字、字符、大至2GB的二进制数据,为数据库的面向对象存储提供数据支持。 ?具有第四代语言的开发工具(SQL*FORMSSQL*REPORTS、SQL*MENU等)。 ?具有字符界面和图形界面,易于开发。Oracle7以后得版本具有面向对象的开发环境CDE2。 ?经过SQL*DBA控制用户权限,提供数据保护功能,监控数据库的运行状态,调整数据缓冲区的大小。 ?分布优化查询功能。 ?具有数据透明、网络透明,支持异种网络、异构数据库系统。并行处理采用动态数据分片技术。 ?支持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及混合的体系结构(集中式、分布式、客户机/服务器)。 ?实现了两阶段提交、多线索查询手段。 ?支持多种系统平台(Linux、HPUX、SUNOS、OSF/1、VMS、 Windows、OS/2)。 3

第五章国际航空快递货物运输

第五章国际航空快递货物运输 第一节国际航空快递货物运输概述 一、快递发展的历史 快递的起源跟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样的。也就是:水到渠成,应运而生。事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总会有一种新鲜的事物产生。国际快递的产生是因为近几十年来国际贸易和国际运输飞快地发展,客观要求有一个比现存运输方式快得多的运输方式出现。 1969年3月的一天,达尔希到一家海运公司看望朋友时,听一位管理人员讲,一艘德国商般正停泊在夏威夷港,而提货单正在旧金山制作中,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寄到夏威夷港。达尔希便主动提出,愿意乘飞机将文件送到夏威夷,管理人员发现:此举可节省昂贵的港口使合用费和滞期费等开支,便同意他充当一次特殊信使。达尔希完成任务后,便联合了赫尔布罗姆和林恩两位朋友,于1969年10月20日在旧金山成立了DHL航空快件公司(由三人名字的英文字头综合综合而成),服务于旧金山和夏威夷岛之间,这便是全球最早的国际快递公司的由来。 从DHL的产生我们可以知道,快递的产生主要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快件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从此这个行业就应运而生。 二、世界六大快递公司简介 1、FEDEX——美国联邦快递,是世界最大的快递公司。创史人是美国耶鲁大学毕业生弗雷德里克*史密斯(Frederick W.Smith).史密斯先生是富有想象力的退伍军人,1971年他在美国阿肯色州的小石城成立了“阿肯色航空公司”,1972年购买了33架法国制造的小型喷气运输机。小石城当局不同意史密斯在机场设立作业基地。他便向孟菲斯市机场提出申请并得到批准,于1973年“阿肯色航空公司”迁入了孟菲斯市,改名“联邦快递公司”。当年7月公司业务正式运转,当时联邦快递共有389名员工,1974年增至1100人,1975年2月开始第一次盈利两万美元。1979年其业务扩展到加拿大,1984年又扩展到欧洲和亚太地区,1989年以8.8亿美元,兼并了飞虎航空公司(FLYING TIGER),1994年正式使用现在的司标,1995年收购Evergreen International,并进入中国市场。允许在中国大陆机场降落的国际航空公司的货机中,只有FedEX 一家。 贴士:Fedex有中国危险品运输资格,其中国总裁是香港人,幽默风趣,演讲令人印象深刻。 2、UPS——美国联合包裹,UPS亚太地区介绍创建于1988,总部在新加坡,总裁Ken Torok,服务区域:亚太地区的 40 多个国家与地区;雇员:亚太地区 4,600 多、全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