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和社会决定命运

性格和社会决定命运
性格和社会决定命运

性格和社会决定命运

《孔雀东南飞》文学鉴赏

幼教99班胡余欣

从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性格及周围环境来看这篇文章,这是他们性格造成的悲剧,同时他们周围环境也把他们的悲剧推向高潮。

刘兰芝不仅美丽善良,大方懂事,才华横溢,而且外柔内刚,她深爱着焦仲卿。焦仲卿则出生官宦世家,虽有才华,长相英俊,但由于从小生活在母亲的淫威之下,对母亲言听计从,也受当时环境的影响,养成了懦弱的性格。

从一开始,刘兰芝向焦仲卿诉说自己的委屈“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空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可怜刘兰芝“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丈夫没有时间陪伴她。焦仲卿的母亲还嫌弃刘兰芝三日才断五匹,可怜刘兰芝“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劳作辛苦,无人理解。刘兰芝的心中对焦仲卿的母亲其实是不满的,所以才提出了“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由于当时环境影响,刘兰芝不能和婆婆正面对抗,只能向焦仲卿诉苦又不想丈夫为难,就向焦仲卿提出驱遣。可焦仲卿也深爱刘兰芝,不愿和刘兰芝分离,他立刻跑去找母亲,表明态度,焦仲卿这一冲动的举动惹怒他的母亲,焦芝卿的母亲应是寡妇,独自支撑着一个家,性格比一般女性刚强,她自己含辛茹苦把儿子拉扯大,同时她更是把儿子作为情感的唯一寄托,不想看到儿子和儿媳这般恩爱,心中不免有些难过,对刘兰芝她决定对不喜欢,而焦仲卿却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从中更好的去安慰母亲,调节婆媳关系,这让焦仲卿的母亲更加讨厌刘兰芝,加深了驱遣刘兰芝的决定。

再到焦仲卿的母亲逼迫焦仲卿驱遣刘兰芝回家,在当时的社会中,焦仲卿是不可能违背母亲的,只能听从母亲的话先让刘兰芝暂时回家,虽然焦仲卿说不会负刘兰芝但发生了这事之后却没有及时解决而是去忙工作,虽然说悲剧中焦仲卿的母亲起主导作用,但导致悲剧发生的兄长,得知群丞的儿子来求娶,他可以从中获取很多好处,更不想让刘兰芝待在家中,他步步紧逼,而又有周围人的议论,指点,使他们之间的悲剧进一步恶化,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东汉时期,儒家经义中

的“孝”充当着捍卫封建礼数,维护封建家长权威的坚实提坝,给他们有足够的理由逼迫两个相爱的人,将他们双双推向悲剧高潮而决定他们生死的则是焦仲卿和刘兰芝两个人的性格。

如果在这件事情中,焦仲卿可以不那么懦弱,早点找到方法解决问

题缓解婆媳关系,在刘兰芝被兄长逼迫嫁给别人时,多听刘兰芝解释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讥刺刘兰芝“贺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焦仲卿的做法让刘兰芝无言以非常难过。因为她深深的爱着仲卿,在焦仲卿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她也并没有和焦仲卿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选择和焦仲卿一起去死,两个人都较冲动,又受当时环境的影响,两个人很难在一起,他们的性格和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最后的悲剧。

再来看两个人的爱情,刘兰芝就算被遣回家,也想和焦仲卿在一起,如果她不那么爱焦仲卿,如果焦仲卿可以在她被兄长逼迫时回来,或者不要再去见她,或许悲剧也不会发生。一个人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