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中考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2019xx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2019xx物理重点考点:二力平衡

1.力的平衡

(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分类平衡力相互作用力

定义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这两个力叫做平衡力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两个力叫做相互作用力不同点①受力物体是同一物体②性质可能不相同的两个力①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互为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②性质相同的两个力

共同点①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②施力物体分别是两个物体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这两个力平衡。

2.一对平衡力和一对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3.二力平衡的应用

(1)己知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确定另一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2)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或寻求物体平衡的方法、措施。

4.力和运动的关系

(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受非平衡力运动状态改变。

以上这些是查字典物理网编辑整理的一些信息,还有很多栏目信息正在一步一步的跟进,希望大家多多关注相关栏目。

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超全)

第一章声现象知识归纳 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 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第二章光现象知识归纳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4.不可见光包括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特点: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热效应(如太阳的热就是以红外线传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另外还可以灭菌。 5.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 6.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8米/秒。 7.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中考物理力学题型技巧总结60版

中考物理力学题型技巧总结(6.0版) 一.基础力学 题型1:水平拉弹簧秤 技巧:弹簧秤的示数只=挂钩所受的拉力。 题型2:运动中物体的受力分析 技巧:见到“匀速”或“静止”的时候,一定圈起来。然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题型3:力和速度 技巧:(在蹦床、蹦极的多选题中) (1)只要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不管这个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这个物体都做加速运动。(F合和V同向,就加速!) (2)只要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不管这个力是逐渐增大还是逐渐减小,这个物体都做减速运动。(F合和V反向,就减速!) 二.压力、压强 题型1:直上直下的物体 技巧: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上下均匀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对地面压强P取决于材料的密度ρ和物体的高度h。因为:。 注:考的最多的、最难的是正方体。 题型2:固体压力压强比值题 (1)若给出压强比,则用展开压强比。 (2)若给出密度比,高度比,底面积比,则首先将这些零件组合,求出重力比。 题型3:口小力大,口大力小

技巧: (1)口小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液体的重力。 (2)口大的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液体的重力。 题型4:两只压子 (1)求液体的压力压强,先用求压强,再用求压力。 (2)求固体的压力压强,先求压力,再求压强。 三.浮力 题型1:漂浮 技巧: 1. :物体漂浮在液面表面上; 2. (F向上为液体对物体下表面的压力。) 3. 漂浮公式: 注: (1)F浮=F向上,在设计实验题中用的很多。 (2)G排液=F浮,在溢水题中用的最多。 题型2:悬浮 技巧: 1. :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2. 题型3:沉底 技巧: 1. :物体浸没在液体中; 2. ; 3. F=N;

江苏省苏州市2020年中考物理真题试题(含解析)

2020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 石油 B.风能 C.天然气 D.核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分类,还是比较简单的.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普通自行车轮的半径约为1m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g C.教室里一盏日光灯的工作电流约为0.8 A D.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km/h 【答案】D 【解析】常考也属于必考的估测题,不仅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考查对平常生活的 观察积累,是学生最头疼的一类题. 自行车轮胎半径大概在40cm 左右,A 错;中学

生 质量约为50kg ,B 错;日光灯的电流不太好判断,可以从额定功率来估测,一般日光灯 功率为30W 左右,电流约为0.14A ,C 错;中学生正常行走速度差不多5km/h ,D 对. 3.在①陶瓷②铜③盐水④塑料⑤玻璃⑥水银六种物质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 ①④⑤ B .①⑤⑥ C .②③④ D .②③⑥ 【答案】D 【解析】导体和绝缘体的分类,属于简单题. 4.如图所示的自然现象中,由凝华形成的是 A .铁丝网上的白霜 B .屋檐下的冰凌 C .冰冻的衣服晾干 D .草叶上的露珠 【答案】A 【解析】物态变化是每年中考必考题,当然也比较简单. 本题学生容易在A 和B 之间犹豫, A 中的白霜是由于水蒸气直接凝华而成,而 B 中的冰凌一般都是水凝固而成,选A. 5.下列现象中,属于反射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 B .路灯下形成人影 C .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答案】C 【解析】光的现象的判断. A 、B 为光的直线传播,C 是光的反射,D 是由于光的折 射 6.下列与分子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4题图

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 (二)

2012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品信息题(二) 说明:经过对各省的近两年中考试题分析、研究,历时一个月的时间,集合中考高频考点,编写了二十套中考信息题,含金量很高,该套信息题适合2012届全国所有的考生。 时间:60分分值: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1题)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先看到远处的闪电,稍后听到雷声 B.击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 C.声波具有传递能量的性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2.(2011年山东省潍坊市第2题)下列关于“影”的形成,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大树底下出现的“阴影” B.皮影戏中的“手影” C.立竿见“影” D.岸边树木在河水中的“倒影” 3.(2011年浙江衢州第20题)为保证司乘人员的安全,轿车上设有安全带未系提示系统。当乘客坐在座椅上时,座椅下的开关S1闭合,若未系安全带,则开关S2断开,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亮起;若系上安全带,则开关S2闭合,指示灯熄灭。下列设计最合理的电路图是() 4.(2011四川成都,A卷第6题)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润滑油可以使接触表面分离,从而减小摩擦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5.(2011浙江嘉兴,第6题)把吹胀的气球压在一根大头针上,稍一用力气球就被刺破。而用同样大小的力把它压在大量的大头针上,气球却安然无恙(如图所示),这是因为() A.气球受到的压力减小了 B.气球的受力面积增大了 C.气球的压强增大了 D.压力对气球的作用效果更明显了

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

2019年中考物理必考的知识点总结物体在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得到声音 解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是不能传播的,登上月球的宇航员们即使相距很近也要靠无线电话交谈。 2、人的听觉是有一定的频率范围的,即:20~20190Hz,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如发生海啸、地震时产生的声波是次声波;而频率高于20190Hz的声波是超声波,如医院里的B超。对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是无法听到的。 3、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除了与频率有关外,还更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如果距离发声体太远,通过空气传入人耳后不能引起鼓膜的振动,还是听不到声音。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不一定”下沉 解析: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放在水中有三种情况,下沉、悬浮、漂浮,到底处于哪种状态,与物体全部浸入水中受到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有关: 1、下沉。根据F浮=Vρ水g和G=Vρ物g,因为ρ水ρ物,F浮,物体下沉,此时,该物体是实心的。例如:铁块放在水中下沉。 2、悬浮,当该物体内部的空心所造成该物体的重力与它浸没在水中所排开水的重力相等时该物体悬浮。(在挖空的过

程中,浮力不变,重力逐渐减小) 3、漂浮,当物体内部空心且空心较大时,该物体漂浮。(挖空的部分较大,使得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直至浮出水面,浮力再次等于重力)例如:钢铁制成的轮船。 物体温度升高了,“不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解析: 物体吸收热量,最直接的变化就是物体内能增加,但我们知道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是势能的总和。 1、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不发生变化,即分子势能不变,只改变了分子的动能,则物体的温度就会升高,如给铁块加热,铁块的温度升高; 2、如果吸收热量后,物体的状态发生变化,如晶体熔化,液体沸腾,虽然都在不断的吸收热量,但温度并不升高,温度始终保持不变。非晶体吸热时,分子的动能和势能都在发生变化,所以状态变化的同时,温度也升高。 物体收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 解析: 第一,力有两个作用效果,1、改变物体的形状;2、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所以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不一定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第二,即使力的效果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由物体受到力的共同效果决定的。1、物体受到非平衡

中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分析及解析方法

13年中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分析及解析方法物理实验题总是给人一种不疼不痒的感觉,因为从难度上来看并没有最后两道大题那么难,综合性也不是特别强,计算量不大,学生们每次考试都能把所有的空填上,总觉得掌握的还算可以,但是说简单也不是很简单,刚开始的几道读数和测量题很容易,但是越往后做,觉得越陌生,很多实验题书本上从来没见过,所以现在很多考生对物理实验题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应该把时间和精力花在这部分上,根据这种状况,我总结和归纳了实验题的题型和解法,希望考生们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复习策略。 实验题可归纳为四种: 一、测量型实验题 这种实验题是比较简单的,主要包括直接测量型实验和间接测量型实验,只要同学们不马虎,得满分是没问题的。 二、探究型实验题 新课标的特点就是探究,探究型实验题也是中考物理实验题的主角。教材上除了几个测量类实验和演示实验以外,都可以以探究的形式出现,课本上的实验是出题的一个重点。 解法分析:解探究题要深入了解课本上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做到了如指掌,才能对探究实验题做到万无一失;二是掌握探究的方法,要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类比法等方法。 三、开放型实验题 有许多物理实验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做,用不同的实验方法、不同的

验仪器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果,也就是说物理实验具有开放性。开放型实验题是近年考题中的一个新亮点,特点是题设条件不确定、解题方法多样化、答案不惟一;在考查大家实验能力的同时还考查大家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因为一题多解,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解法分析:希望大家把做过的开放型实验题归纳在一起,找到解题方法和技巧,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发散思维能力。 四、设计型实验题 设计型实验让我们自行设计实验方案,能考查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常见设计型实验题多数考察密度和电学部分,并有以下特点:基础性:大部分题目以课本知识为依托,不脱离教材,考查我们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开放性:设计题大部分没有惟一答案,只要求写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还有就是贴近生产、生活,常把日用品作为实验仪器来验证物理规律,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 解法分析:设计型实验题所能涵盖的内容较多,提供的信息较少,出题的知识点不好把握,要求我们要富有创新精神,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遇到问题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知识分享

初中物理杠杆知识点及经典考题解析

杠杆知识点 1、杠杆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叫杠杆。 说明:①杠杆可直可曲,形状任意。 ②有些情况下,可将杠杆实际转一下,来帮助确定支点。如:鱼杆、铁锹。 2、杠杆五要素——组成杠杆示意图。 ①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字母O 表示。 ②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1表示。 ③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 F2表示。 说明:动力、阻力都是杠杆的受力,所以作用点在杠杆上。 动力、阻力的方向不一定相反,但它们使杠杆的转动的方向相反 ④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1表示。 ⑤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用字母l2表示。 画力臂方法:一找支点、二画线、三连距离、四标签 ⑴找支点O;⑵画力的作用线(虚线);⑶画力臂(虚线,过支点垂直力的作用线作垂 线);⑷标力臂(大括号)。 3、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平衡是指: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 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可以方便的从杠杆上量出力臂。 ⑴结论:杠杆的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写成公式F1l1=F2l2也可写成:F1 / F2=l2 / l1 ⑵解题指导:分析解决有关杠杆平衡条件问题,必须要画出杠杆示意图;弄清受力与方向和力臂 大小;然后根据具体的情况具体分析,确定如何使用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如:杠杆转动时 施加的动力如何变化,沿什么方向施力最小等。)

⑶解决杠杆平衡时动力最小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 臂最大,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①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②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和该连线垂直的方向。 4、应用: 名称结构 特征 特点应用举例 省力杠杆动力臂 大于 阻力臂 省力、 费距离 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 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费力杠杆动力臂 小于 阻力臂 费力、 省距离 缝纫机踏板、起重臂 人的前臂、理发剪刀、钓鱼杆 等臂杠杆动力臂 等于 阻力臂 不省力 不费力 天平,定滑轮 说明:应根据实际来选择杠杆,当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当为了使用方便,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经典考题 1、图5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 是 (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2018江苏省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资料

2018年苏州市初中毕业暨升学考试试卷 物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选择题共24分,非选择题共76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客观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主观题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的常见器具都应用了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以下与人有关的数据,合理的是 A.头发丝的直径约为60μm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 D.通常人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800W 3.舞台表演常会用干冰制造白雾,以渲染气氛.白雾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有关,下列现象与这一物理知识无关 ..的是 A.甲图中,同学向前吹气,纸条向上运动 B.乙图中,在气球的左侧吹气,气球向左侧运动 C.丙图中,同学用吸管吸饮料,饮料进入口中 D.丁图中,在硬币上方吹气,可以将硬币吹入碗中

5.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偏向法线方向,且比入射光线弱 C.红黄蓝三种色光等比例混合,可以得到白光 D.红外线可使荧光物质发光 6.关于内能,有以下四个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热机在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②物体温度越低,内能越小,所以0℃的物体没有内能 ③两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④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很多,但本质上只有做功和热传递两种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用电不规范造成的安全事故,以下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应接地 B.用电器失火时,应先灭火,再切断电源 C.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应与笔尖接触 D.家庭电路中,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零线和用电器之间 8.质量为m的小环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杆上,从某点A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A点高于D点,小环就能到达D点 B.若小环能到达D点,离开D点后将竖直向下运动 C.小环从A点到D点,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 D.小环从A点到B点,动能一直增加,机械能不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电功率的 B.江苏田湾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发电的 C.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过程中是相对静止的 D.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不会消失,所以是不会有能源危机的 10.在探究蹄形磁体周围磁场的实验中,老师将玻璃板平放在磁体上,并均匀地撒上一层铁 屑,轻敲玻璃板,铁屑就会有序地排列起来,如图. 对实验中有关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撒铁屑的目的是将原来不存在的磁场显示出来 B.铁屑在磁场中被磁化成一个个小磁体 C.轻敲玻璃板,铁屑由于具有惯性会与玻璃板分离 D.轻敲玻璃板,铁屑与玻璃板分离后,不受摩擦力,铁屑在磁力作用下排列有序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中考物理30个高频考点 ◆液化:雾、露、雨、白气。凝华:雪、霜、雾淞。凝固:冰雹,房顶的冰柱。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任何温度下进行)和沸腾(一定温度下进行)。液化的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反射和拆射总是同时发生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一虚像,要画成虚线,二等大的像,人远离镜,像大小不变,只是视角变小,感觉像变小,实际不变。 ◆照像机的物距:物体到相机的距离,像距:底片到镜关的距离或暗箱的长度。投影仪的物距: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像距:屏幕到投影仪的距离。 ◆照相机的原理: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投影仪的原理: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放大镜的原理:u ◆透明体的颜色由透过和色光决定,和物体顔色相同的光可以透过,不同的色光则被吸收。 ◆沸腾时气泡越往上越大,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越小。 ◆六种物态变化。 ◆晶体有熔点,常见的有:海波,冰,石英,水晶和各种金属;非晶体没有熔点,常见的有:蜡、松香、沥青、玻璃。 ◆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条件:一达到一定的温度(熔点和沸点)二继续吸热。◆金属导电靠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串联和并联只是针对用电器,不包括开关和电表。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没有分流点,并联电路电流多条路径,有分流点。 ◆串联电路是等流分压,电压和电阻成正比,也就是电阻越大,分得电压越大。并联电路是等压分流,电流和电阻成反比,也就是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判断电压表测谁的电压可用圈法:先去掉电源和其它电压表,把要分析的电压表当作电源,从一端到另一端,看圈住谁就测谁的电压。 ◆连电路时,开头要断开;滑片放在阻值最大的位置;电流表一般用小量程;电压表的量程要看电源电压和所测用电器的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要一上一下,并且要看题目给定的条件先择连左下或右下;电压表一定要放在最后再并在所测用电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

光学 声波 波的存在 电磁波 光波 波的作用:传播信息 特点:(1)光的传播不需依赖于一定的物质,在真空中也能传播。 (2)在同一种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不同物质界面上会发生 在传播过程中光的路线是可逆的。 速度: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在真空中光速最大,数值为3×108米/秒。 反射定律: 镜面反射—平面镜成像 漫反射 折射现象特点: 凸透镜 凹透镜 5、眼睛——视力的矫正 类型 特点 矫正方法 近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前 戴凹透镜 远视眼 来自于远方物体的光成像在视网膜后 戴凸透镜 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特点 像的位置 应用举例 与物体在 像距 u →∞ 缩成一点(实像) 异侧 v=f 测量焦距 u >2f 倒、缩小、实像 异侧 f <u <2f 照相机 u=2f 倒、等大、实像 异侧 v=2f / f <u <2f 倒、放大、实像 异侧 v >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光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 平行光源 u <f 正立、放大、虚像 同侧 / 放大镜 1、波 2、光的传播 种类 3、光的反射 项目 不同点 相同点 镜面 反射 反射面 光线特点 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平整光面 如果入射光线平行,则反射光线仍平行。 漫反射 粗糙不平 反射光线杂乱散漫。 透镜 4 、光的折射 名称 形状 性质 特点 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 对光起会聚作用,有实焦点 能成实像和虚像 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 对光线起发散作用,有虚焦点 只能成虚 像 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靠 水或玻璃射向空气中,折射光线远离法线

力学 1、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参照物可任意选择, 所选参照物不同,描述的结果可能不同,通常选地面或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判断方法:(a )选择合适的参照物。(b )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位 置是否改变,若不变则静止;若变则运动。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内 直线运动 通过的路程相等。 机械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的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2、速度与平均速度 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公式:v = s / t 单位:米/秒(主单位),千米/小时(常用单位) (2)平均速度: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通过的距离与通过这段距离所经历的时间之比。 3、力 )。 大小 方向 作用点

2020-2021备战中考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的综合题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热学问题求解方法 1.实验室有一只读数不准确的温度计,在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其读数为20℃,在测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其读数为80℃,下面分别是温度计示数为41℃时对应的实际温度和实际温度为60℃时温度计的示数,其中正确的是() A.41℃,60℃B.21℃,40℃ C.35℃,56℃D.35℃,36℃ 【答案】C 【解析】 【分析】 我们知道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沸水的温度是100℃.所以这支温度计上的示数20℃所对应的实际温度是0℃,示数80℃对应的实际温度是100℃;由于20℃到80℃之间有60个格,那么用实际的100℃除以60格就是这支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 度值了,即100 60 ℃;那么当示数为41℃时,从20℃到41℃之间有21个格,用 21×100 60 ℃算出的就是实际的温度;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根据上述原理同样可 求。 【详解】 当温度为41℃时,实际温度: 1 4120 100 () 6 3 5 t=?= ﹣℃℃,当实际温度为60℃时,对应的温度: 60 60 1002056 t=+ ?= ℃℃℃; 故选C。 2.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 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 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 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 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

最新-2019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精品

2019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9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横泾中学张治军笔者通过对2019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有以下三点认识一、试卷的基本情况试卷难度统计基础题中等题较难题约72约23约5试卷中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考查统计单位分试卷总分100物质10运动和相互作用50能量40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质尺度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26222114132742322二、试卷呈现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卷面试题约有72的是通过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小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例如23如图所示,一束光由空气射入玻璃砖,画出这束光经过玻璃砖两个侧面折射的光路24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内选填"灯泡"和"电流表"的符号,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其中23题是物理课本八年级上册第95页上的一个实验其实许多我们看似"新颖"的题目都源于课本这道题得分不容易,作完图后空气中的两条光线应"平行"如果学生平时不做实验或做实验不认真、仔细,作出的图很难出现这种现象而且凭借初中的物理知识进行理论推理也得不到准确的结果因此,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基本现象和基本实验操作,要严格、规范、细致、透彻解决,这是中考成功的第一步2、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反映物理对科学、技术、社会的影响试题注重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努力创设能引起学生兴趣和联系实际的情景,试卷取材广泛,处处散发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试卷中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试题就有28个,约占到总题量的78所选素材近到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各种现象,远到现代科技发展的前沿,这些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社会间的密切联系,拉近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间的距离,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物理学的巨大应用价值,使他们学有所用、学以致用3、注重实验并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2019年苏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中涉及实验的题目有10、11、12、23、24、25、26、27、28、31、33、34占卷面总分的43通过实验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体现在32题要求学生对比分析两幅图画,归纳出两波形的共同点;33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器材,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34题第2问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中叙述的某种合金具有"形状记忆功能"如果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全集(附答案解析)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 专题讲解全集 一、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二、专题2:声音与环境 三、专题3:光和眼睛 四、专题4: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 五、专题5:我们周围的物质 六、专题6:力和机械 七、专题7:运动和力 八、专题8:压强 九、专题9:浮力与升力 十、专题10:从粒子到宇宙 十一、专题11:机械功和机械能 十二、专题12:内能与热机 十三、专题13:探究简单电路 十四、专题14:探究欧姆定律 十五、专题15:电能与电功 十六、专题16:电磁铁与自动控制 十七、专题17:电动机与发电机 十八、专题18:家庭电路与安全用电 十九、专题19:电磁波与信息时代 二十、专题20:能源与质量守恒定律

最新初中物理中考高频考点专题讲解《专题1:走进物理世界》 一、考点汇总: 1、物理学及其作用 2、学好物理学的方法 3、长度的测量 4、时间的测量 5、误差与错误 6、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 7、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 8、探究摆的奥秘 9、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二、核心考点考向分析与例题讲解 【考点1】物理学及其作用 1、考向分析 (1)物理学: 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物理学的作用: 远古人类,刀耕火种简单机械发明应用使人类创造诸多文明奇迹;蒸汽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应用使人类步入“电气时代”;原子能的利用、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使人类进入智能化、信息化高科技时代。物理学的每一次重大发现与发明,都极大的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2、例题讲解 【例1】在物理学习中,相信你不仅学会了很多物理知识,还从科学家身上学会了发现、探究问题的方法。如下图是物理学发展史中出现的三位里程碑式人物,你认识他们吗?他们的贡献是什么?请写在横线上。

中考物理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热学: 1.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压强: 1.压强P: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压力F: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牛(N). 压力产生的效果用压强大小表示,跟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压强单位:牛/米2;专门名称:帕斯卡(Pa) 公式:F=PS【S: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米2.】 改变压强大小方法:①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⒉液体内部压强:【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产生原因:由于液体有重力,对容器底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器壁产生压强. 规律:①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压强大小相等②深度越大,压强也越大③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大的,压强也大.[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公式:P=ρghh:单位:米;ρ:千克/米3;g=9.8牛/千克. ⒊大气压强:大气受到重力作用产生压强,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强数值

2020中考物理题型反推学习方法

2019中考物理题型反推学习方法 中考临近,不知道大家是否全都掌握了中考物理复习资料?下面是我整理的2020年中考物理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2020中考物理题型反推学习方法 1.选择题:牢固掌握物理基础概念,透彻理解 选择题对考查学生掌握物理概念的准确性有较强的鉴别作用,在中考试卷占着相当比例。选择题中的选项常会对同学选答有迷惑、干扰作用,因此相当一部分同学会因考虑不周、对概念记忆不清楚而出错。所以要答选择题除了平时对物理概念掌握清楚牢固外,还要懂得在选答时应用选择性推理的方法来判断答案的正确与否。 反过来,对于物理选择题,在初中物理学习当中,首先要牢固掌握物理的基础概念,平时的学习中要养成对一个问题进行反思的习惯,必须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掌握、透彻理解。 2.填空题:定期归纳知识规律和错题,系统化学习

填空题是物理命题考试中最常采用的一种形式。常见有以下几种类型: 直接填空:比较容易掌握,因为它可以根据自己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规律的熟记程度直接填题。 推理填空:比直接填空题难。它必须根据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和物理规律,经过分析、判断,才能填题。 计算填空:这类填空题在这几年中考试卷中,在填空题出现都比较容易。 因为填空题覆盖面广、涉及知识点较多,学习过程中应定期归纳所学物理基本知识、规律,最好能统一记录到笔记本上,方便随时翻阅、反思,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多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另外在日常的作业中,计算时要注意正确的值的代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认真做好与复习和错题总结工作,提高学习效率。 3.简答题:不要死记硬背,多留意身边的物理问题 随着课改的深入,简答题要求同学们进行对物理问题的全面表述少了,这类型的题目主要来源于我们身边较为熟悉的物理现象和物理相关问题。题目中用到的知识一定是平时已学过的知识。针对这类型的问题,要求我们在平常的初中物理学习中,多结合身边的物理现象进行学习,而不是单纯停留在

2015苏州中考物理知识点汇总.docx

2015 年苏州中考物理专题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实验专题 (一) 15 个重要探究性实验 1、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 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4、探究液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5、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6、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7、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压电流关系 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二)电学两个主要实验 实验 原理 器材、电路图 实验注意点 实验结论 伏安 U 多次测量是 法测 电阻大小与电压、电流无关,灯 I 为了减小误 电阻 R 丝电阻随温度变化明显 差 伏安 多次测量是 法测 若 =U P =P 要测出实际 小灯 P UI U 则 功率和额定 实 额 实 泡电 若 额 功率 U > 则 > 功率 若 U U P P 实 额 实 额 实 ﹤U 额 则P 实﹤P 额 (三)初中物理 “控制变量法 ” 实验案例 ( 1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 2)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 ( 3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 4)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 5 )研究液体压强的特点; ( 6)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 7)影响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8)物体吸收放热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 ( 9)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10 )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 11 )电功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12)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13 )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14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 ( 15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16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二、物理定律、原理等规律: 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2 、力和运动的关系3、物体浮沉条件 4、阿基米德原理 5 、二力平衡的条件6、杠杆平衡条件 7、光的反射定律8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9、光的折射规律 10、凸透镜成像规律11 、做功与内能改变的规律12、分子动理论 13、串、并联电路的分配规律14 、欧姆定律15 、焦耳定律 16、安培定则17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18 、能量守恒定律 三、仪器、仪表

2020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精解精练: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解析版)

专题06 内能及其应用 ★考点一:分子动理论 1.(2019?怀化)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表明分子间有引力 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的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只存在斥力 D.桂花飘香。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所以压紧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 B、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 烈。故B正确; C、固体很难被压缩,表明固体分子间存在斥力;同时固体也难以被拉伸,说 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故C错误; D、桂花飘香属于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 正确。 2.(2019?兰州)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答案】C 【解析】A、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A正确; B、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B正确; C、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故D正确。 3.(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

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 【答案】B 【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故A错; 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故B正确; 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故 C错; 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故D错; 4.(2019?山西)山西老陈醋已有30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天下第一醋”的盛誉,以色,香,醇,浓,酸五大特征著称于世。小明周末参观醋厂,远远就闻到了浓郁的醋香,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答案】扩散;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析】打开醋瓶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进入空气中,属于扩散现象;表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2019?武威)“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了,把酒精和水在长玻璃管中混合后,发现总体积减小,该实验说明了分子间存在。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间隙 【解析】(1)“粽叶飘香”是粽子分子与空气发生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在做无规则运动。注意:作答时一定要有“不停地”与“无规则”两个关键词。 (2)若分子间是密实无间隔的,那么水跟酒精混合时候总体积应该不变。体积变小是一些水分子和一些酒精分子运动到各自的间隙中的宏观表现。 ★考点二:温度、内能和热量的关系 6.(2019?广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最新中考物理必考知识点复习提纲完整版 1、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 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影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总结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①像与物等大 ②平面镜成像为虚像 ③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到镜面的距离 ④像与物的对应点的连线到镜面的距离垂直 6、光的折射规律:①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个平面内;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③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向界面方向偏折(折射角>入射角)。 7、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c = 3×108 m/s 8、光的三基色:红、绿、蓝 9、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0、近视眼矫正应佩带凹透镜,远视眼矫正应佩带凸透镜 1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1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14、晶体熔化特点: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特点:吸热,先变软变稀,最后变为液态 非晶体熔点: 温度不断上升。 15、熔化的条件:⑴ 达到熔点。⑵ 继续吸热。 16、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②汽化的两种方式:沸腾和蒸发③沸腾是在一定温度

中考物理压轴题之光学问题求解方法(中考题型整理,突破提升)含答案解析

一、初中物理光学问题求解方法 1.如图所示的两个平面镜相交成55°角,一束光线AO射到其中一个平面镜上,要使经另一镜面一次反射后,最后的光线从OA路径传播出去,角α应为 A.35°B.55°C.45°D.90° 【答案】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反射光线与镜面PN垂直,由图知,两块平面镜相交成55°角,则 ∠POB=90°-55°=35°, 因为反射现象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法线垂直镜面,且平分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则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等于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AO与平面镜MP的夹角 α=∠POB=35°,故选A. 2.小蕊做“研究远视眼的矫正”实验时,她把凸透镜看作眼晴的晶状体,光屏看作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眼睛观察的物体.她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所示.若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D.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答案】CD 【解析】 【详解】 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蜡烛烛焰的像实际上在光屏后;拿走远视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原

因是烛焰清晰的像在光屏的后面; AB .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会更加模糊,故AB 不符合题意; CD .可以用增大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或增大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使得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像的目的,故CD 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在水透镜中注入少量水后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此时透镜的焦距10cm 20cm f << 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光屏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向水透镜注水后,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像光屏向右移动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 .由图可知,当物距小于像距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 正确; B .由图可知20cm u =,40cm v =,则 202f cm f << 10cm 20cm f <<……① 40cm 2f > 20cm f <……② 由①②可得透镜焦距 10cm 20cm f << 故B 正确 C .保持蜡烛和光屏不动,将透镜移动到40cm 刻度线处,物距40cm u '=,像距为 60cm 40cm 20cm v '=-= 即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所以光屏上仍能得到清晰的像,故C 正确; D .向水透镜注水后,透镜会聚能力变强,焦距变小,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所以要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应减小像距,需要将光屏向左移动,故D 错误。 故选BC 。 4.小明在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焦距为10cm 的凸透镜甲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 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 刻线处,移动光屏到80cm 处,烛焰在光屏上成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