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11 、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

1、能在课文语境中正确认读本课8个生字。正确描写“壶、悠”2个生字。

2、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3、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4、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5、能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初步认识,了解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教学重点:

1、能在学习中积累并理解四字词语“耸立云霄、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理解词语“边陲、嬉戏”的意思。

2、能正确朗读课文,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的具体原因。

3、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展开合理的想象说一说。

教学难点:

1、能模仿课文中的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影像,引出课题:

1、观看影像资料:“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

大家看了这段风光片后有什么感觉?有什么想法?(随机交流,要求说完整、说具体)

2、板书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

学习生字:纳,正音。

齐读课题。

3、那么西双版纳在哪儿呢?

(1)出示课文第一节: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云南的西双版纳......

正确朗读。

(2)结合地图图片理解“边陲”:边疆、边界、边境、边关,处于国家边缘地带的领土。

(3)简介“西双版纳”:西双版纳是我国云南省的旅游胜地,位于我国西南边界,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物产丰富。在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

14个民族,还有布朗族、瑶族、苗族、回族、壮族等等。

小结过渡:读了第一小节,我们了解了西双版纳的地理位置和多民族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读一读第2到第5节,看你又会知道些什么呢?

说明:

由于几乎所有学生都没有去过西双版纳,甚至不知道这个地方,因此,在新课导入中通过观看关于西双版纳的影像资料这一方法,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拉近了学生和课文内容的认知之间的距离,为课文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二、整体感知,了解结构: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试着正确停顿。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美丽的西双版纳在我国的__________,这里不仅是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走进村子,你会看到______ _ __,还会看_______ ______ 。

2、拼读词语,随机学习生字。

扁、楼、等:记字方法

砍:做动作理解字义。

悠、壶:书写笔顺,指导描写。

甩:复习翘舌声母:ch sh r

3、交流齐读填空。

4、了解课文结构:

哪几小节写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指名交流。(第2、3小节)

哪几小节写动物王国?指名交流。(第4小节)

哪几小节写建筑和各族男女老少?指名交流。(第5小节)

(相机板书)

说明:

二年级的学生在生字词的读音方面基本上没有问题,因此,在生字教学中,根据每个字的特点,各有侧重地进行教学。而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环节,重点在于进一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认真阅读的习惯。

三、学习课文,了解内容:

过渡:西双版纳为什么会既被称为“植物王国”,又被称为“动物王国”呢?

1、学习“植物王国”,感受植物的奇特

(1)默读课文第2、3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植物王国的原因。

(2)学生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①用方框框出植物名称

②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耸立云霄

③观看短片,了解“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

④向你的同桌介绍你最感兴趣的一种植物。

(3)认识省略号,初步知道它在文中的作用是列举的省略。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多的特点。(4)出示填空,引读第2、3小节。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有可以当()的(),还有可以当()的()。

(5)用一句话说说植物王国西双版纳的植物不但多而且怎样?

了解西双版纳植物奇特的特点。

(相机板书)

2、学习“动物王国”,感受动物的珍贵

(1)默读课文第4节,想想西双版纳被称为动物王国的原因。

(2)小小组交流,随机出示相关句子:

(3)出示图片,生用文中话说图片,师随机简介动物特点。

理解词语“悠然自得、五彩缤纷”。

(4)联系生活,了解这些动物非常——珍贵。

(5)引读第4节。:坐在观光车里,你仿佛看到——

说明: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了解西双版纳植物的多而奇特、动物多而珍贵的特点,通过影像资料、图片、想象说话、交流感受,使学生对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有具体形象地了解。通过引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总起句的概念。

3、学习第5节,感受民俗风情。

(1)出示第5节,

过渡引读:当你欣赏完了植物和动物,走进西双版纳的村子时,你会看见---生读。

(2)哪些别有情趣的建筑?生说师出示图片。

(3)还看见什么?交流,出示图片。

(4)师生共同小结:这么多别有情趣的建筑都是生活在西双版纳的各个民族的人民建造的,他们与动物们和平相处,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其乐融融,生活在这里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因此,他们才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说明:

通过引读使学生感受到西双版纳各民族的人民比景色更美,是人和自然的和谐造就了美丽的西双版纳。

四课外拓展

1、看视频(美丽的西双版纳)--------剩余部分(感受那里的人更美)

2、试着根据板书讲讲西双版纳的植物、动物、建筑或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说明:

讲课后读和说的联系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为学生在课后完成练习做了铺垫。

板书: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植物王国 2、3 多奇特

动物王国 4 多珍贵景美

建筑 5 多别有情趣

各族人民 5 多快乐人更美

游西双版纳作文600字

游西双版纳作文600字 西双版纳,一个美丽的名字。我只知道那里是旅游胜地,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那里的人能歌善舞,那里风景秀丽……今年暑假妈妈说要去西双版纳旅游,我激动不已。这个地方究竟会有哪些奇特之处呢?我心驰神往。 第一日下午,我们从黄花机场出发,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吃了晚饭,我们便入住了酒店,此时已经是夜晚十点。 第二日,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最有名的热带雨林植物园。坐在植物园的观光车上,迎着扑面而来的凉风,惬意极了!植物园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尽是我们一行人的欢声笑语。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株含羞草,我轻轻地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合拢了。一会又舒展开来,我反复地逗弄它。还有跳舞草,当导游唱起《月光下的凤尾竹》时,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树叶竟随着音乐舞动起来,真让人惊叹!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绞杀”现象:一棵大榕树将另一棵小榕树紧紧地包围起来。听导游说,大榕树是在将自己的营养传送给小榕树。小榕树渐渐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而大榕树则会因为养分的缺失而渐渐老去,最后枯死。小榕树长大后,也会选择以同样的方式将营养传递给小榕树。“西双版纳真是一个奇特的地方,连植物都这样有人性。”我由衷地发表了感叹。下午时分的太阳大多了,紫外线特别强。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傣族园,广场中央是一个大水池,水池中央有许许多多大象的雕塑。每一头大象都会喷出水来,就像喷泉一般。听说,每年的四月是傣族人民的泼水节,每到这个时候,傣族村民们拿着水盆拼命往游客身上泼水,可好玩啦!可惜我没赶上,下次一定来亲自体验一番。晚上,我们还参加了篝火晚会,我们和傣族人民手拉手,围着柴火,边唱边跳。后来,我们还到河边放了许愿灯…… 第三天,我们去了傣族人民家中。他们热情好客,我尝到了他们独有的手抓饭,味道特别好;我仔细观摩了他们做的陶罐,独特精致;院子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水果,真是诱人!

4.19《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练习

第十九课美丽的西双版纳 【课时速达标】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答案:(1)掩映 (2)映衬 【延伸提能力】 为防不恻 答案:生一声 澜一斓喜一嬉恻一测 积善修行 善男信女 五颜六色 无生无息 可见一斑 色彩斑澜 水中喜戏 A.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 神往!(驰:跑得很快,奔驰) B.导游轻描 淡写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 (描:描绘) C.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斑:原指豹身上的花纹,喻指事物的一小 部分) D.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 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 真叫人有点哭 笑不得。(洋洋:得意的样子) 【解析】选A 。A 项中的“驰”是“心神向往”的意思。 3.在下面句子中的横线上选填一个适当的词。 掩映 映衬 (1)他们的村寨大多坐落在平坝、江边、湖畔,一座座竹楼在翠竹丛林 中。 (2 )青山绿水 .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阅读下文?完成4?7题。 下三叠泉 张抗抗 多奇怪.竟然是一直往下走? 参差不齐的石阶?夹在突兀舞峋的靖壁之中.朝望不见底的深谷延伸.两边时而钻出一株已被无数路人摸得光滑了的树干。報忽不定的雾气.在密密的林间回荡.只听得那一路召唤我们的山泉.就在不远的石壁后、溪涧里哗响?却总也走不到头.总也不见这座名山最最吸引人的所左三豈泉。 过了观澤亭.石级便几乎是垂直朝下。它们险峻陡哨. 不时变换方向.形成重社的“之''字形.铺向谷底.无论远来的游客怎样在这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中途.气嘴吁吁地抱怨这艰唯的旅程.咒骂那不肯轻易霜面的庐山水神.石阶总是默默无语.执拗地要把人带到四面是万丈悬崖的深涧中去《 我知道?退路是绝对没有的。 回到观瀑亭去.便只能远远地欣常三叠泉的雄姿.没有银河飞泻的快感.没有水珠迸溅的凉意.就像欣赏一幅风景画。看风景画.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庐山呢? 庐山人说:“不到三琏泉.枉为庐山客。” 既然已经出征.又干吗找退賂呢?

美丽的西双版纳图片

美丽的西双版纳图片 篇一:美丽的西双版纳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语文第二次作业 【设计思想】 ⒈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 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②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同学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观。 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评价,引出导游词的基本要求。 ⒊在学生对导游词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⒋以同学们都熟悉的南山竹海为对象,选择一处景点,用导游词的形式介绍,以加强对导游词的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阅读课文,感知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2、积累本文中的生字新词。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感受美、品味美、表现美的能力。 2、体会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风光和少数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死观。 3、引导学生热爱水资源,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感受美 吗? 2、请快速浏览课文,神游西双版纳,以“西双版纳美,美在……”来说说你对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纳、等、壶、扁、悠、甩、楼”8个生字。会写“等、壶、悠、甩、楼”5个生字。理解“边陲、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用文中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3、知道西双版纳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西双版纳的有关图片。师:你了解西双版纳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师补充: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2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966公里。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这里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14个民族,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为开发祖国的疆土,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出示: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 (1)指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词语“边陲” 边陲——靠近边界的地方。 (3)指导读句。 师:人们都说,西双版纳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到底美在那里?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领略一番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板示课题、齐读课题) 学生字:纳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西双版纳既是()的王国,又是()的王国,()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2、交流。 (1)出示词语,读准字音: 西双版纳无边无际水壶砍树扁担悠然自得五彩缤纷兀鹫别有情趣甩尾巴竹楼美丽富饶无边无际耸立云霄清甜可口 (2)交流思考题。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各族人民)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3)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哪里写了它是动物王国,哪里又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交流,板示: 植物王国(2、3) 动物王国(4) 各族人民(5) 三、学习课文2——5节 (一)学习课文2、3节 1、出示课文第 2、3节。 师:课文第2、3节向我们介绍了西双版纳的珍稀植物。请两位小朋友分别读读第二、三节。我们边听边想:课文介绍了哪些植物? 1、默读第 2、3节,圈出植物名称。 2、指名交流,师一一点击红字: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跳舞草吃蚊花扁担藤海芋…… 3、学习生字:壶、砍、扁 4、师生接龙读第2节: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这里是植物的王国。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5、除了这些植物,课文第三小节还重点向我们介绍了两种有特殊本领的植物——“扁担藤”和“海芋”,你更喜欢哪种植物?请你读读第三节中介绍你喜欢的植物的句子。 6、指名读,讲理由。 (1)分两部分——“扁担藤”和“海芋”,比赛读。 (2)扮演其中一种植物,来介绍自己的本领。 7、师:西双版纳的奇藤异树、奇花异草远不止课文中介绍的这几种,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课外搜集到的资料?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全册复习题 含部分答案)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和习题 一、填空 1、做人要讲诚信。诚实就是说真话,待人真诚;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 2、做到诚信,一方面要靠严格自律,一方面要依靠社会的完善规范。 3、八荣八耻第六条,要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4、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答应别人的事要说到做到。 5、一种商品要深得人心,依靠的是好的产品质量。 6、家里装修前要以装修公司签订装修合同。 7、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合同就意味着建立了一种承诺。 8、一个人,只有做到诚实守信,才能够受到别人的尊重。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良好的声誉和放心的产品质量,是赢得顾客信任的基本保障。 10、售货员把过期的商品卖给顾客,这是欺骗的行为。 11、“人无信不立”中的“信”指的是诚信。它的意思是:人没有信用就没有立足之地。 12、犯了错误不能撒谎,要勇于承认错误,并且及时改正。 13、选举少先队干部的基本程序是:自荐或推荐侯选人、候选人发表竞选词、投票、唱票出结果。 14、在队干部的选举中,我们每个人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5、每个人都有选举的权利,应该以认真、公平、公正的态度来对待选举的义务。 16、同学们喜欢的对干部是有能力,热心为集体服务的人。 17、班干部只有为同学服务的职责,没有特权。 18、班里的事情要由大家商量来决定。 19、班委会在制订班级活动计划之前,除了征求老师的意见之外,还应该征求同学们的意见。 20、商量集体的事情时,作为班集体的一员应该积极参与。 21、民主商议时,当大家意见不统一时,应该少数服从多数。 22、集体中经大家民主决策的行动计划,每个队员应该认真执行。 23、学校的班级事务要由班里的成员自己来管理。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最新资料推荐------------------------------------------------------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中识记纳、等、壶、扁、悠、甩、楼 8 个生字。 会写等、壶、悠、甩、楼 5 个生字。 理解边陲、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用文中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3、知道西双版纳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媒体出示西双版纳的有关图片。 师: 你了解西双版纳吗?请你来介绍一下。 2、学生交流。 师补充: 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土地面积近 2 万平方公里,国境线长 966 公 1 / 7

里。 那里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带上唯一的一块绿洲。 这里聚居着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等 14个民族,他们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为开发祖国的疆土,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3、出示: 西双版纳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 14 个民族。 (1)指名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学习词语边陲边陲靠近边界的地方。 (3)指导读句。 师: 人们都说,西双版纳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它到底美在那里?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领略一番吧。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 13 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板示课题、齐读课题)学生字: 纳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语。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

WORD专项练习题目汇总

WORD专项练习1 一、打开ED1.rtf 1、添加标题“坐在家里被侵权,你相信吗”,居中对齐,标题字体设置为:黑体、倾斜、三号、红色、字符间距加宽2磅,段前段后间距为1行 2、设置纸张类型为A4型,且左、右页边距均为2CM,将文档装订线设置在左边1CM 处,每页36行,每行42个字符 3、文中所有“知识产权”颜色设置为红色,并加着重号: 4、各段行间距均设置为16磅,段前间距为0.5行 5、正文第一段设置为首字下沉2行,字体为楷体、蓝色,其余各段设置为首行缩进2字符 6、以衬于文字下方的方式,在正文第四段中间插入一幅3CM*2.5CM的图片,图片名为P1.jpg 7、给第二段加蓝色带阴影边框,线宽为1.5磅 8、保存文件 二、打开ED2.rtf文件, 1、给文章加标题:解决农民看病难题,设置字体为:黑体、加粗、二号、红色并使之居中,字符间距加宽2磅,标题段后一行 2、给标题行加1.5磅带阴影的蓝色边框,且设置填充色为黄色,图案样式10%,颜色为自动 3、将正文各段设置成首行缩进的特殊格式,度量值:2字符 4、将正文第二段分为两栏,栏宽相等,并加上分隔线 5、将文中所有的“农民”字体设置为黑体、颜色为蓝色,且加上着重号 6、以四周型环绕方式在本文第三段中间插入一幅2*2CM的图片,图片名为P1.jpg 7、将READ.DOC的文档插入到文本,作为最后一段 8、在文中页脚位置插入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Y页”,位置居中 9、在文章末尾插入自选图形“矩形标注”,并输入文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好” 10、保存文件 三、打开ED3.rtf

1、为文章加标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九年大发展”,要求:楷体、加粗、小二、蓝色、居中; 2、将标题加红色3磅边框,图案式样:10%填充、黄色、将标题段后设置为1行 3、将正文第一段首字下沉2行,字体黑体,蓝色,其余各段设置成首行缩进的特殊格式,度量值为2字符 4、将正文中设置为1.5倍行距,字符间距加宽1磅 5、将正文中所有“职业技能”设置成:加粗、绿色、加着重号 6、将正文最后一段分为二栏,并加分隔线 7、以四周型环绕方式在正文第三段中间插入一幅图片,图片文件存放在素材文件夹中,文件名为p1.jpg, 8、将正文第五段的内容与第六段内容交换位置 9、设置页眉,要求是:奇数页为“职业资格证书”,偶数页为“技术人才”;字体格式均为宋体、小五号,居中; 10、保存文件 四、打开ED4.RTF文件 1.给文章加标题“太阳能高峰论坛”,且设置其格式为:隶书,小一号,红色,字符间距加宽2磅;段前和段后间距为0。5行(Word97为10磅) 2.将文档的视图方式改为页面视图,并整个页面加线宽为3磅的蓝色带阴影边框 3.将文档的纸张大小设置为20×28厘米;上,下,左,右页边距均为2厘米,左侧加1厘米的装订线:每页42行,每行45字符; 4.将第一段的首字下沉2行,字体为隶书,红色,距正文0.5厘米,其余各段为字符(Word97为0.75厘米); 5.在本文第二段中间插入一副图片,图片文件存放文件夹“素材”中,文件图片亮度为80%,对比度为40%,版式:衬于文字下方; 6.将正文中所有“太阳能”设置为红色,并家着重号; 7.将A盘Text文件夹中名为READ4.TXT的文件内容插入到文档,作为新的最后一段; 8.给文档设置页眉,其内容为“绿色能源”,且设置为楷体,蓝色,带双下划线; 9.在文中页脚位置插入页码,格式为“第X页共Y页”,位置居中; 10.保存ED4。

游西双版纳作文

游西双版纳作文 西双版纳之旅 作者:平湖市实验小学 607班山铭笑西双版纳之旅 平湖市实验小学 607班山铭笑指导老师:蔡美亚 西双版纳,一个美丽的名字。我只知道那里是旅游胜地,那里是少数民族的聚集地,那里的人能歌善舞,那里风景秀丽……这些我都只是听老师和大人们说起,或者也只是从书本上了解的。对于它的庐山真面目,我一点也不知道。 陆游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光听说已经让我们蠢蠢欲动,今年寒假妈妈说要去西双版纳旅游,更是让我们激动不已。这个地方究竟会有哪些奇特呢?我心神向往。 第一日凌晨我们从浦东机场出发,辗转了两趟飞机,便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吃了晚饭,我们便入住了酒店,此时已经是夜晚十点。 第二日,据这里的傣族导游玉导介绍,这里中午天气十分炎热,所以我们便褪去了厚厚的棉衣,轻装上阵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早上坐在植物园的观光缆车上时,那刺骨的寒风令人直打寒颤。我们真后悔在大冬天的脱去了棉衣。植物园里的空气十分清新,姹紫嫣红的花丛中尽是我们一行人的欢声笑语。在一个角落里,我发现了一株含羞草,我轻轻地碰一碰它的叶子,它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慢慢地合拢了。一会又舒展开来,我反复地逗弄它。我们被这冬日里怒放的生命吸引了。只有在这个地方世外桃源才会有鲜花盛放的景象,在我们老家肯定是没有的。这里真是奇特!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绞杀现象:一棵大榕树将另一棵小榕树紧紧地包围起来。听导游说,大榕树是在将自己的营养传送给小榕树。小榕树渐渐地成长,最后长成参天大树,而大榕树则会因为养分的缺失而渐渐老去,最后枯死。小榕树长大后也会选择以同样的方式生存。西双版纳真是一个奇特的地方,连植物都这样有人性。我听得入了,迷猛然间打了个寒颤,妈妈急忙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我的身上,我不就是那棵小榕树吗? 时至中午,太阳公公出来了。它驱赶了寒冷,一下子把这里烤的火热。我们迫不及待地脱下外套,却依然汗流浃背。我们抗着烈日来到了傣族园,这里正在举行泼水节仪式。广场中央是一个大水池,水池中央有许许多多大象的雕塑。每一头大象都会喷出水来,就像喷泉一般。傣族村民们拿着水盆拼命往游客身上泼水,我猜:这一定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民族。 告别白昼,晚上我还参加了篝火晚会。我们和傣族村民手拉手围着柴火,边唱边跳。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在唱什么,但是我完全被这种氛围吸引了。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 课练习题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课课练习题 课前预习 1、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 西双板纳()澜苍碧水()色彩班斓() 以防不侧()心弛神往()青描淡写() 得义洋洋() 2、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一下西双版纳的景物以及傣族人的特点。 课内练习 3、请在横线上根据上下文补写两句话。 热爱蓝天,蓝天因爱而更加清澈;热爱白云,白云因爱而更加轻柔;热爱清风;热爱明月;热爱生活,生活因爱而丰富多彩,热爱人生,人生因爱

而美丽动人。 4、改写划线的句子,使全句连贯、简洁。 脚下是深绿的草地,蔚蓝的天空在高高的头顶,身旁是清澈的小溪,溪边有五彩的花朵,茂密的丛林,翩翩起舞的蝴蝶,这是多么美。 5、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只填序号) 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静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 A.可消除彼此间的猜疑积雪B.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 C.可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D.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 课后评价 ①有个地方,山挽着山,水缠着山,还有座老屋偎着山。 ②因为座座青山相接,宛如一条奔腾欲飞的蛟龙,于是人们把这儿叫做青龙。 ③那就是我魂牵梦萦的老家。那方山,养育了

那方的子孙万千;从山下那老屋,走出了我的爸爸,我的爷爷,我的爷爷的爷爷。 ④踩着春节的脚步,我又回到了这依山傍水的老家。 ⑤走在山间的小道上,一阵阵泥土与芳草的清香悄悄地散发着,缕缕青烟在房屋顶上舒展开袅娜的舞姿,永远长不大的小溪与树上顽皮的小鸟,弹奏着欢快悦耳的乐曲,牛鸣,鸡啼,狗吠,还有躲在畜栏里的大肥猪的鼾声,组成老家特有的舞台,使老家笼罩在轻纱薄雾般的梦里。 ⑥老屋由小到大悄然而至,屋顶上片片青瓦,像被霜打过一样,出现一层灰灰的白。山墙是木板钉成的,数年下来,出现了许多缝隙,好似一条条皱纹,静静地爬在老屋那饱经沧桑的脸上。老屋的窗户,是用木雕成的细细方格,酷似一个个古铜币,那么精致,那么圆润,宛如一幅精美的土家织锦。 ⑦我推门进去,“嘎”的一声是那老屋发出轻叹。火堆里的柴火吱吱地烧着,并有着浓浓青烟陪伴。屋的檩和梁早已融成一色,火坑四周的青石板也被踩得油光发亮。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美丽的西双版纳作文 我的家乡我的家乡是神奇而又美丽的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假如你来到这个地方,你一定会非常的惊讶。 西双版纳是动物的王国,你会看到白水牛在一起打架,一群群白蚂蚁在往洞里运粮食。你还会看到一群群大象在悠闲地吃树叶,身旁的几只小象挨着妈妈做游戏。还有一群群美丽的孔雀,将它们最美丽的样子展现在人们面前,孔雀的颜色有多种,就象天上的彩虹。 西双版纳也是植物的王国,那里有恐怖的绞杀者,它们常从树干上长出枝条,像胳膊一样缠住其他树木向上爬,最后导致对方因缺少阳光和空气而死。 啊,西双版纳,我美丽的家乡,我可爱的家乡,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等将来长大了将你建设得更美丽,更可爱! 1.课前布置预习要求: ①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 ②利用各种资源,了解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收集云南西双版纳景观的有关材料 ③加强朗读训练,通过范读、齐读、自由朗读,积累词句,理解文章内容。 2.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在学生对西双版纳有所了解的基础上,选择文中的画面,用导游词的形式把它介绍给同学。

3.引领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合作,赏析散文优美的语言。 4.以同学们都熟悉的虞山十八景为对象,选择几处景点,学习本文的写法,向同学介绍,加强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写作训练。 【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⒈了解文章中介绍的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⒉体会语言美(小标题,对照手法的运用,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⒈体会文章中有感情的语言的作用。 ⒉用自己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介绍西双版纳的有关景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评价为主要方式,配以幻灯片和背景音乐。 教学内容和步骤: ⒈导入: 同学们,“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彩云在飘荡。”提起神奇秀丽、风景如画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粗犷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民风,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现在,让我们随着这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一起走进这美丽而神秘的地方,来亲身感受一下西双版纳独特的韵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康城学校二年级语文组教学目标: 1、能识记“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个生字;重点理解“悠然自 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话。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王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能识记8个生字;积累“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话。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出示西双版纳图片)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14个民族,它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谁能猜猜这是什么地方? 2 、出示:西双版纳(正音) 3、看图理解“边陲”(看这幅地图,西双版纳的位置靠近祖国的西南边界,所以边陲指的就是靠近边界的地方)。谁来读好这段话?我们一起来试试吧! 4、揭示课题——11、美丽的西双版纳,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读要求: 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 2请你们再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写了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哪几节写了它是动物王国,哪里又写了各族人民的生活情况? 植物王国(2、3) 动物王国(4)

各族人民(5) 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的王国),还是(动物的王国)。 板书:植物的王国动物的王国 三、细读课文、深化感知 1、小朋友们,想不想去参观植物王国呢?文中描写了哪些植物,你能圈出 来吗? (望天树、箭毒木、古茶树、会跳舞的草、会吃蚊虫的花、扁担藤和海芋叶) 2、师引读: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 有——,有——,有——有······ (什么叫“无边无际”?你能找一下近义词吗?预设:一望无垠、一望 无际、无边无垠) (“耸立云霄”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云霄——极高的天空。耸立云霄: 树非常高,树的顶端仿佛要碰到上面的云层。望天树高耸入云,所以我 们说它耸立云霄。) ( 除了这些植物,还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意思是这种植物毒性极大,还有1700年历史极为悠久的茶树,说明他的历史极为——悠久。小朋 友们,你还知道别的珍稀植物吗? (出示图片;王莲、无忧花等)。是啊,在植物王国里还有很多植物, 作者没写出来,所以在这一小节的最后是个省略号,省略了很多植物。 3、谁能看图试着把填空补充完整?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有——,有——,有——有······ 4、出示野生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自己说说。 (预设: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黄澄澄的无忧花,有圆盘般的王莲等) 5、师:课文具体描写了其中两种奇特的植物,文中提到的是哪两种植物? ——扁担藤海芋叶,他们是森林中的——“天然水壶”和“天然雨伞”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堂练习含答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课堂练习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 1.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并订正 心弛神往无声无息可见一般色彩斑斓水中戏喜 积善修行善男信女为防不恻狼狈撤退除苦积善 2.在下面句子的括号里填进恰当的关联词。 (1)河底有很多的石头,我走得东摇西晃,歪来歪去的,脚下一滑,()()没有摔倒,拖鞋()从脚上滑落,漂走了。 (2)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这么丰盛的一顿饭()没花多少钱。 3.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西双版纳的傣族男子都要出家当和尚。() ②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寺庙。() ③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人十分友善。() ④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⑤“生前不积善,死后要下地狱”这种观点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4.说说下文中加粗词的表达作用。 狼狈撤退之际,将手中的菠萝做了贿赂。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5.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①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②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参考答案 《美丽的西双版纳》 1..驰斑嬉测2.(1)尽管却(2)由从也所以也3.①×②√③√④×⑤√ 4.“贿赂”一词用得风趣幽默;“得意洋洋”写活了大象的神态,与观众的“哭笑不得”成了鲜明的对比;写大象买香蕉,一个“踱”字把大象进一步入格化,赋予了人的动作。5.①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竹楼的外形特点。②拟人。拟人化的动作描写,使大象的憨厚之态跃然纸上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案例 教案背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了解异域风情,体会江山美丽多娇,欣赏散文优美、隽永的语言,学会写游览观光的文章是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美丽的西双版纳》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文章,这一单元都是写景的文章,有散文、诗歌、文言文,本篇为散文,相对来说难度值较低。因此,我以引导学生赏景怡情为主。 教学课题: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十九课《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运用小标题的形式,多角度多侧面的展示了西双版纳的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让学生在欣赏如诗如画的美境中,掌握文本知识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 感受西双版纳秀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然风光,能感悟美,会创造美的情感。 教学突破: 激情导游西双版纳。 教学准备: 1、收集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的资料(文字与图片)。 2、根据收集到的内容写一则简单的导游词,向家人或朋友介绍一两个迷人的西双版纳风景。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在参与中走进作者,走进文本,感受美景。 2.图文结合,赏景习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乐曲————傣族民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设情境导入 2、师深情导入:优美的旋律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似乎将我们带入了那苍茫的热带雨林(东边日出西边雨的景观),神秘的宗教氛围,鲜见的少数民族情调更是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走进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中国云南省南端,而云南又被称为彩云之南,想必同学们已经从歌曲中领略到了。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李舵的《美丽的西双版纳》,共同畅游一番。 3、过渡: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我想了解同学们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检查生字积累情况(提问俩三位同学,后教师出示小黑板,点评疑难生字词,最后齐读一遍)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一)整体感知————感受美 1、当你第一遍读完课文,西双版纳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西双版纳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吗?

美丽的西双版纳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 第19课美丽的西双版纳 班级学号姓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镶嵌.()焚.香()斑斓.()祈.求() 2.对句子中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提起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谁能不为之心驰神往。(驰:跑得很快,奔驰) B.导游轻描淡写地告诉我们,遇到野象没什么。(描:描绘) C.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斑:原指豹身上的花纹,喻指事物的一小部分) D.眼看那大家伙得意洋洋地将菠萝卷入口中还不忘用鼻子将竹签拔出来扔掉,真叫人有点哭笑不得。(洋洋:得意的样子) 3.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4分) ①竹楼外形像一只孔雀,又像一顶巨大的帐篷遮掩于蓝天绿地之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顺手给它一块钱,它点头一叫表示感谢,然后踱到水果摊前去买香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5分) ①西双版纳的傣族男子都要出家当和尚。() ②西双版纳的傣族村寨里都会有或大或小的寺庙。() ③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对人十分友善。() ④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关门节”和“开门节”。() ⑤“生前不积善,死后要下地狱”这种观点里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二.阅读理解、分析。 (一) 五月份,正是收获谷子的季节。傣寨里的人家不管谁家有事,亲戚朋友都要来帮忙。勐腊乡曼那村的爱拉,平日在电站当工人。这天上午村里的几个朋友帮着他把谷子收回来了,中午由他请客,买来烟酒和肉,从自己家的地里摘来新鲜的蔬菜,鱼也是从自家鱼塘里打的,所以,这么丰盛的一顿饭也没花什么钱。下午,他们再一起去帮助他们的朋友波温岁打谷子。将竹席铺在割完的地里,田地就成了打谷场。男人先用自制的农具把割下来的谷子粗粗打一遍,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手中挥舞着木棰再细细地打谷子。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 傣族人对水天生就有一种崇敬感,村寨一般都建在水边,傣族人最隆重的节日是泼水节,他们在村里的饮水井上修建一座神塔,在装饰得五颜六色的塔身上,镶嵌着许多小镜了,以求得到神灵的保护。塔身将水井盖住,避免灰土、杂物落入井里。傣家人就连小孩子们都自幼受到大人的影响,从不到井边玩耍,傣家人对关系他们生存的水的爱护可见一斑。 5.选文第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青山绿水映衬下,那就是一幅精心创作的风情画”一句话中,“那”指的是()(3分) A.男人用自制的农具打谷子。 B.身着色彩鲜艳的筒裙的女人们用木棰细细地打谷子。 C.美丽的自然风光。 D.傣家人男男女女互帮互助打谷的场面。 7.选文中第二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哪些地方表现出了傣族人对水有一种崇敬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为什么傣族人对水有崇敬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设计.doc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能正确认读认识本课“纳、等、壶、砍、扁、悠、甩、楼”8 个生字。重点 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积累“水壶、助兴”等 7 个词语。能根据要 求在田字格中正确描写:等、壶、悠、甩、楼。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读课文,展开想像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情感态度: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 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课文内容进行积累。 教学难点: 能用文中的句式介绍自己知道的植物或动物。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师: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看几张图片,你们能猜出这是什么地方吗? 多媒体展示:西双版纳的画面,并配以民歌作背景音乐。 说明:通过多媒体播放,渲染气氛,帮助学生融入到西双版纳的美景中。 2、师:对呀,这么美的地方就是西双版纳! 师:今天,我们就学习第11 课《美丽的西双版纳》。(板书课题) 3、学习生字:纳(与“呐”区分) 4、让我们齐读课题。 师过渡:那么,西双版纳到底美在哪里?让我们跟随课文,一起去领略一番吧!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听课文录音,领略西双版纳的美丽风景,完成填空。 )西双版纳在我国的(),在这里生活着()(、)(、 等 14 个民族。这里不仅是()的王国,还是()的王国。 说明:通过填空,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2、理解“边陲”:(媒体出示地图)西双版纳在我国的西南角,靠近边境线,所以 说它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3、学习生字:等 ( 作用同省略号 )

二年级下册语文同步练习第二单元 第11课 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一、比一比,再组词。 板()霄()喷()吁()耸()忧()版()宵()愤()芋()诵()优()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的土地()的森林()的羽毛()的建筑()地嬉戏()地散步()地盘旋()的象群()的海芋叶()的望天树 三、把词语填写完整。 ()连()返()人心() 应接()()地()天()()态可()()()不绝 异()珍()()立云() 朝气()()()情画() 悠然()()别有()() 四、把下列词语排成一句通顺的句子。 1、花红柳绿白堤锦带春天犹如上美丽一条十分 2、不可是一部分台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分割 3、夕阳的无数浪花在跳跃柔光中 4、在马路上事故不要以免做游戏我们发生千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排序。 ()比赛开始了,兔子很快跑到前面去了,乌龟落在后面。()最后乌龟先跑到终点。 ()在树林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 ()乌龟不停地往前跑,悄悄地跑到兔子前面去了。 ()兔子想:我准能得第一了。 ()它躺在地上睡觉了。 六、照样子写句子。 例:树上的花喜鹊咯咯地笑起来。 花喜鹊在树上咯咯地笑起来。 ⑴病树上的啄木鸟专心地捉虫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花丛中的蜜蜂忙碌地采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山坡上的公鸡喔喔地打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读句子并认真抄写句子。 身穿各色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快乐地说笑着,他们是这块土地上最美的风景。 八、课内阅读。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 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

二年级下语文同步试题美丽的西双版纳_沪教版

2019年沪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11课美丽的西双版纳同步试题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 hú zhù xìng biǎn dan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zhú lóu yǔ máo fā chóu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照样子,填写合适的词语。 一幢幢( 建筑) 一张张(海芋叶) 一根根(扁担藤) 一幢幢( ) 一张张( ) 一根根( ) 3.下面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请你为它们找朋友,用线连起来。 无边无际形容色彩繁多而艳丽。 耸立云霄形容神态悠闲、心情舒适。 悠然自得高高地直立在极高的天空。 五彩缤纷没有边际。 4.读一读,完成练习。 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这里的原始森林无边无际:有耸立云霄的望天树,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有1700年前的古茶树,有会跳舞的草,有会吃蚊虫的花…… 西双版纳又是动物的王国。长臂猿、黑灵猫在山间道旁与游人嬉戏,悠然自得的象群甩着长鼻子在丛林里散步,绿孔雀展开五彩缤纷的羽毛为你跳舞助兴,兀鹫在空中盘旋,虎豹在密林深处出没…… 1.读一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照样子写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 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钉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分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读短文,填空。 葡萄沟在____________________。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__________,七八月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到了九十月份,最惹(rě)人喜爱的__________ 第1页/共3页

美丽的云南作文400字4篇

美丽的云南作文400字4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篇一:美丽的云南石林生活在城市里的污浊空气中,我们是多么想投进大自然的怀抱呀!在冬天我们一家决定去云南石林!乘坐飞机越过天空,再乘坐汽车,一路奔驰,终于来到石林。来到门口,第一呈现眼帘的就是一片连绵不断的石山,看起来不但雄伟,而且壮观。只见两旁有几颗大树站在门口,它们是那么粗壮,挺拔,就像草原的哨兵挺立在门口。中间还有几个花坛,里面有着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蓝的、紫的,黄的……看得我眼花缭乱。在石林里,有着许多栩栩如生的雕像,又活泼可爱的小猴子,展翅翱翔的雄鹰,凶猛的大老虎,还有那个又高又大的阿诗玛雕像……那一个个雕像,如同像要充满生命力,脱离这

里,去闯荡江湖。那一个个雕像要穿过天空,到达宇宙的顶端,去参观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再来到了一个池塘。这里的水,绿得像一块翡翠。湖面波平浪静,一阵清风微微地吹来,一条条波纹飘荡起来,向老奶奶脸上的皱纹一样。池塘里还有一些鱼儿,大的,小的,红的,花的……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令人大开眼界的事物。在云南石林,有石,有山,有水,有树……云南石林真是一个美丽的旅游景点,我爱美丽的云南石林!篇二:美丽的西双版纳我去过很多非常非常美丽的地方,也见过很多很多美丽的风景,可是,当我游览了这许许多多美丽的地方后,还是觉得,这个世界上最最美丽的地方还是要数云南的西双版纳了。西双版纳是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这里是动植物的天堂。五颜六色的孔雀在这里安了家,我和妈妈到那里时,见到了毕生都没有见到的情景,好几百种的孔雀在那里纷纷开屏,红的,粉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真的是应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11美丽的西双版纳 教学目标 1.能识记 8个生字,重点理解“悠然自得、五彩缤纷”等词语,积累 7个词语。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展开想象说说,如果你走进西双版纳密林,会遇到什么情景。 3.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 8个生字,并书写 5个生字。积累 7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知道西双版纳既是植物的王国, 又是动物的王国。体会我国国土辽阔, 资源丰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去一个地方,请看(多媒体出示第一节 (1指名读,她把这两个生字都读正确了,谁做小老师带大家拼读一下,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2小朋友,这是中国地图(多媒体出示。西双版纳在我国的西南边境,那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那里生活着傣族、哈尼族、汉族等 14个民族,那里彩云飘荡,那里有神秘的原始森林,优美的民歌,丰富的民俗,有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的美誉。 (3 老师根据图片,让学生理解“边陲”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完成填空 西双版纳不仅是(植物王国,还是(动物王国。走进村子,你会看到(一幢幢别有情趣的建筑,还会看到(身穿各族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 2、交流填空 三、学习课文,练习朗读 过渡:为什么说西双版纳是植物王国,又是动物的王国呢? 1、学习植物王国 (1学习第 2小节 想一想:西双版纳为什么被人们称为植物王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