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风电发展状态与未来展望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风电发展状态与未来展望
2020年(发展战略)中国风电发展状态与未来展望

(发展战略)中国风电发展状态和未来展望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

壹、风能资源

1.1风能储量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风能资源总储量约32.26亿kW,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2.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5亿kW,共计约10亿kW。如果陆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5000亿千瓦时电量,海上风电年上网电量按等效满负荷2500小时计,每年可提供1.8万亿千瓦时电量,合计2.3万亿千瓦时电量。

1.2风能资源分布

我国面积广大,地形条件复杂,风能资源情况及分布特点随地形、地理位置不同而有所不同。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地区。另外,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海上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km宽的地带。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壹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可是当地电网容量较小,限制了风电的规模,而且距离负荷中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km宽的地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均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和水电具有较

好的季节互补性。然而沿海岸的土地大部份已开发成水产养殖场或建成防护林带,能够安装风电机组的土地面积有限。

内陆风能丰富点。于内陆壹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形成壹些风能丰富点,如鄱阳湖附近地区和湖北的九宫山和利川等地区。

海上风能丰富区。我国海上风能资源丰富,东部沿海水深2m到15m的海域面积辽阔,按照和陆上风能资源同样的方法估测,10m高度可利用的风能资源约是陆上的3倍,即7亿多kW,而且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随着海上风电场技术的发展成熟,经济上可行,将来必然会成为重要的可持续能源。

二、风电的发展

2.1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风电场管理逐步规范

1986年建设山东荣成第壹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4年底,全国建成43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1292台,装机规模达到76.4万kW,居世界第10位,亚洲第3位(位于印度和日本之后)。另外,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有关风电前期、建设和运行规程,风电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2.2专业队伍和设备制造水平提高,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了壹批专业的风电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队伍,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我国已基本掌握,主要零部件国内均能自己制造。其中,600kW及以下机组已有壹定数量的整机厂,初步形成了整机试制和小批量生产。

截止2004年底,本地化风电机组所占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8%,设备制造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设计和制造750kW定桨距定转速机型的能力,相当于国际上二十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和国外联合设计的1200千瓦和独立设计的1000千瓦变桨距变转速型样机于2005年安装,进行试验运行。

2.3风力发电成本逐步降低

随着风电产业的形成和规模发展,通过引进技术,加速风电机组本地化进程以及加强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我国风电场建设和运行的成本逐步降低,初始投资从1994年的约12000元/kW降低到目前的约9000元/kW。同时风电的上网电价也从超过1.0元/kW?h降低到约0.6元/kW?h。

2.42003年国务院电价改革方案规定风电暂不参和市场竞争,电量由电网企业按政府定价或招标价格优先购买。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3年开始推行风电特许权开发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风电开发商和上网电价,且和电网XX公司签订规范的购电协议,保证风电电量全部上网,风电电价高出常规电源部分于全省范围内分摊,有利于吸引国内外各类投资者开发风电。

2.5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中规定了“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的上网电价,由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根据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的情况,按照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和经济合理的原则确定”,“电网企业为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而支付的合理的接网费用以及其他合理的关联费用,能够计入电网企业输电成本,且从销售电价中回收。”和“电网企业依照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确定的上网电价收购可再生能源电量所发生的费用,高于按照常规能源发电平均上网电价计算所发生费用之间的差额,附加于销售电价中分摊”,将风电特许权项目中的特殊之处已经用法律条文作为通用的规定,今后风电的发展应纳入法制的框架。

三、存于问题

3.1资源

需要进行第二轮风能资源普查,于现有气象台站的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按照近年来国际通用的规范进行资源总量评估,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技术编制高分辨率的风能资源分布图,评估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更重要的是应该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将电网、道路、场址

可利用土地,环境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经济可开发储量评估。

3.2风电设备生产本地化

现有制造水平远落后于市场对技术的需求,国内定型风电机组的功率均为兆瓦级以下,最大750千瓦,而市场需要以兆瓦级为主流。国内风电机组制造企业面临着技术路线从定桨定速提升到变桨变速,单机功率从百千瓦级提升到兆瓦级的双重压力,技术路线跨度较大关。自主研发力量严重不足,由于国家和企业投入的资金较少,缺乏基础研究积累和人才,我国于风力发电机组的研发能力上仍有待提高,总体来说仍处于跟踪和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阶段。目前国内引进的许可证,有的是国外淘汰技术,有的图纸虽然先进,但受限于国内配套厂的技术、工艺、材料等原因,导致国产化的零部件质量、性能需要壹定时间才能达到国际水平。购买生产许可证技术的国内厂商要支付昂贵的技术使用费,其机组性能价格比的优势于初期不明显。

于研发风电机组过程中注重于产品本身,而对研发过程中需要配套的工作重视不够。由于试验和测试手段的不完备,有些零部件于实验室要做的工作必须总装后到风电场现场才能做。风电机组的测试和认证体系尚未建立。

风电机组配套零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水平较低,这样增加了整机开发的难度和速度。特别是对于变桨变速型风机,国内关联零部件研发、制造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如变桨距系统,低速永磁同步发电机,双馈式发电机、变速型齿轮箱,交直交变流器及电控系统,均需要进行科技攻关和研发。

3.3成本和上网电价比较高

基本条件设定:根据目前国内风电场平均水平,设定基本条件为:风电场装机容量5万千瓦,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10000元,折旧年限12.5年,其他成本条件按经验选取。

财务条件:工程总投资分别取4亿元(8000元/千瓦)、4.5亿元(9000元/千瓦)和5亿元(10000元/千瓦),流动资金150万元。项目资本金占20%,其余采用国内商业银行贷款,贷款期15年,年利率6.12%。增值税税率为8.5%,所得税税率为33%,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0%。

风电成本和上网电价水平测算:按之上条件及现行的风电场上网电价制度,以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0%为标准,当风电场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单位千瓦造价8000~10000元时,风电平均成本分别为0.373~0.461元/千瓦时,较为合理的上网电价范围是0.566~0.703元/千瓦时(含增值税)。成本于投产初期较高,主要是受仍本付息的影响。当贷款仍清后,平均度电成本降至很低。

风电场造价对上网电价有明显的影响,当造价增加时,同等收益率下的上网电价大致按相同比率增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电场资源条件差别很大,甚至同壹风电场址内资源分布也有较大差别。为了分析由风能资源引起的发电量变化对成本和平均上网电价影响,分别计算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为1400、1600、1800、2200、2400、2600、2800、3000的情况下发电成本见表1,上网电价见表2。

如果全国风电的平均水平是每千瓦投资9000元,以及资源情况按年上网电量为等效满负荷2000小时计算,则风电的上网电价约每千瓦时0.63元,比于全国火电平均上网电价每千瓦时0.31元高壹倍。

3.4电网制约

风电场接入电网后,于向电网提供清洁能源的同时,也会给电网的运行带来壹些负面影响。随着风电场装机容量的增加,以及风电装机于某个地区电网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这些负面影响就可能成为风电且网的制约因素。

风力发电会降低电网负荷预测精度,从而影响电网的调度和运行方式;影响电网的频率控制;影响电网的电压调整;影响电网的潮流分布;影响电网的电能质量;影响电网的故障水平和稳定性等。

由于风力发电固有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电网的可靠性可能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也可能增加。为了克服风电给电网带来的电能质量和可靠性等问题,仍会使电网XX公司增加必要的研究费用和设备投资。于大力发展风电的过程中,必须研究和解决风电且网可能带来的其他影响。

四、政策建议

1.加强风电前期工作。建立风电正常的前期工作经费渠道,每年安排壹定的经费用于风电场风能资源测量、评估以及预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满足年度开计划对风电场项目的需要。

2.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细则,规定可操作的政府合理定价,按照每个项目的资源等条件,以及投资者的合理回报确定上网电价。同时也要规定可操作的全国分摊风电和火电价差的具体办法。

3.加速风电机组本地化进程,通过技贸结合等方式,本着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原则,逐步掌握兆瓦级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引进国外智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组,开拓国际市场。

4.建立风电制造业的国家级产品检测中心、质量保证控制体系以及认证制度,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完善服务。

5.制定适应风电发展的电网建设规划,研究风电对电网影响的解决措施。

五、“十壹五”和2020年风电规划

我国电源结构70%是燃煤火电,而且负荷增长迅速,环境影响特别是减排二氧化碳的压力越来越大,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资源丰富,能够大规模开发,风电成本逐年下降,前景广阔。风电装机容量规划目标为2005年100万千瓦,2010年400~500万千瓦,2020

年2000~3000万千瓦。

2004年到2005年,“十五计划”后半段重点建设江苏如东和广东惠来俩个特许权风电场示范项目,取得建设大规模风电场的经验,2005年底风力发电总体目标达100万千瓦。2006年到2010年。“十壹五规划”期间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3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增60~80万千瓦,2010年底累计装机约400~500万千瓦。提供这样的市场空间主要目的是培育国内的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国家发展改革委于2005年7月下发文件,要求所有风电项目采用的机组本地化率达到70%,否则不予核准。此后又下发文件支持国内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和电源建设企业合作,提供50万千瓦规模的风电市场保障,加快制造业发展。

目前国家规划的主要项目有广东省沿海和近海示范项目31万千瓦;福建省沿海及岛屿22万千瓦;上海市12万千瓦;江苏省45万千瓦;山东省21万千瓦;吉林省33万千瓦;内蒙古50万千瓦;河北省32万千瓦;甘肃省26万千瓦;宁夏19万千瓦;新疆22万千瓦等。目前各省的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均要求增加本省的风电规划容量。

2020年规划目标是2000~3000万千瓦,风电于电源结构中将有壹定的比例,届时约占全国总发电装机10亿千瓦容量的2~3%,总电量的1~1.5%。

2020年以后随着化石燃料资源减少,成本增加,风电则具备市场竞争能力,会发展得更快。2030年以后水能资源大部分也将开发完,近海风电市场进入大规模开发时期。

我国风电开发的现状及展望

摘要:分析了国内风电发展的现状,且指出了其中存于的问题,对风电今后的发展也提出了壹些建议。

关键词:风能风力发电现状展望TheStatusandProspectofWindPowerGenerationinChina

Abstract:ThepresentsituationtsituationofwindpowergenerationinChinaisanal

yzed,someproblemsarepointedout,andsomesuggestionsforfuturedevelopme ntareputforward.

Keywards:WindenergyWindpowergenerationPresentsituationProspect

1引言

能源是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成为能源消耗第二大的国家。煤炭等常规能源的紧缺严重影响着电力和经济的发展,而因煤电导致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加剧。于这种情况下,寻求新能源以优化电力结构已成当务之急,风力发电就是新能源利用中广为推荐的壹种。和煤、石油等常规的化石能源不同,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不存于枯竭的问题,而且它分布广泛、蕴含能量巨大;不但如此,利用风能发电仍具有常规能源无可比拟的清洁性,所以于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的今天,风力发电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青睐。据调查,目前于世界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中,风力发电是除水力发电之外,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和有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技术[1]。

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中,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这为风电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由于风电于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的突出作用,政府先后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其进行科学研究和应用推广,使风电技术有了明显提高,装机容量也已经位居亚洲第三位。于“十壹五”规划中,国家要逐步加大可再生能源开发的力度,且提出了比以往更为积极的发展政策。除了要扩大风机规模之外,于风电的管理、风电设备的设计、制造方面,均要力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够预见,于我国的电力结构中,风电将逐步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开发风电的重要性

据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初步探明,我国风能资源总储量达32.26亿kW,占世界第壹位,可开发能量估计于10亿kW之上,其中陆地约2.53亿kW、近海约7.5亿kW,风能资源富集区主要于西北、华北北部、东北及东南沿海地区[2],因此发展风电的潜力巨大。

风力发电的施工周期较短,相应的维护费用也比较低;发电过程中也不消耗任何燃料,因此基本上不存于有害固体、气体的排放问题,对保护大气环境有积极作用。和煤电相比,风力发电可节省大量淡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仍能够进行电量的季节调峰;利用海上风力发电,除了具有上述优点外,对沿海开展海水淡化也起到关键作用。于壹些特殊的地区就更能够显示出开发风电的优越性,像边远山区的农牧民、海岛驻军、边防哨所、微波站、气象台站、电视中转台、沿海和内陆湖泊的养殖业用电等,由于其昂贵的费用,靠架电线输电几乎是不现实的,但这些地区的风能往往非常丰富,如果因地制宜利用其风能发电,壹方面能够大大减少其他能源发电的费用,推进电力普及,同时也不会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污染。

3风电发展现状

3.1风电装机规模

我国风电经过20多年的发展,风电的实际应用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于可再生能源的发电利用中仅次于水电。文献[3]对中国风电近些年的总体情况作出了描述,表现出风电蓬勃发展的强劲势头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规模。最新的调查显示,我国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已达到130万kW,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了61个风电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甘肃、辽宁、新疆、江苏、河北、广东等地。风电产业发展迅速,仍表当下风电设备的国产化率比以往有了明显增长,特别是新疆金风的风电设备水平已经具有壹定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已具备制造1200kW之上机组的能力。

3.2主要扶持政策

作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项目,风电于产业起步阶段由政府扶持是世界上比较通行的做法。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外,最近又进壹步于政策和法律方面给予了风电更多支持,为风电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良性的发展空间。

3.2.1风电特许权

为促进我国风电发展,政府实施了风电特许权示范项目。所谓特许权运营方式,是用特许权的方法开采国家所有的矿产资源或建设政府监管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项目本身的商业风险由企业承担,政府承担政策变动的风险。2003年国家发改委首次批复了对江苏省如东县和广东省惠来县首批2个100MW风电厂示范项目的特许权公开招标方案。文献[3]介绍了招标的具体要求。2004年又新增了吉林省通榆风电场、内蒙古自治区辉腾锡勒风电场、江苏省如东第二风电场3个100MW级的风电特许权项目,和2003年招标的主要不同点于于,这次的招标要求风电机组本地化率提高到70%。华睿投资集团于2003年中标获得江苏如东10万kW风电特许权项目,将于今年且网发电。

通过风电特许权的方式,能够于风电领域引入市场运作机制,吸引私有资本,打破垄断;同时也能够刺激投资者的积极性,促进风电设备制造的本地化,利于降低风电设备的造价,进而降低开发商投资风电市场的成本,增强风电市场的竞争力。除此之外,仍将促进国内风电关联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3.2.2《可再生能源法》的正式实施

2006年1月1日国家正式实施了《可再生能源法》,构建了壹个比较完整的可再生能源法律的系统框架,结束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无法可依的历史。于这部法律中,

中国风力发电调研报告

—1— 我国风电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风电发展情况调研组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党中央、国务院对其开发利用非常重视,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对增加我国能源供应、调整能源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华北、西北、东北三个地区是我国陆上风能资源最丰富地区,江苏是海上风能资源最丰富地区之一,这四个地区风电发展具有一定代表性。为深入研究大规模风电接入系统对电网稳定运行的影响,制定完善相应的标准和管理规范,电监会组织并邀请中国科学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风电专家组成调研组,先后对东北三省、内蒙古、甘肃、新疆、江苏等七省(区)的风电场建设、运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电网公司、风电企业进行了座谈,并实地考察了相关电力调度中心和部分风电场。 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供参考。一、风电建设与运行情况 我国风能资源丰富,根据全国风能资源普查最新成果统计,初步探明陆域离地10米高度风能资源总储量为43.5亿千瓦, 其 https://www.360docs.net/doc/7d5429707.html,

—2— 中技术可开发量约为3亿千瓦,如果推算到风电机组轮毂高度,风能的技术可开发量约为6亿千瓦1,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大部、华北北部、东北北部、青藏高原腹地以及沿海地区(见图1) 。 图1全国风能资源区划图(高度为50米) (一)风电装机容量 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后,我国风电取得跨越式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风电装机容量为894万千瓦2,占全国 1引自国家能源局《2008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 2引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2008年)。该数据和有关部门统计的2008年底风电吊装容量1217万千瓦存在差别,主要因为部分风电场机组未通过240小时试运行或接入工程滞后尚未进入商业化运行。

中国风电后市场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名录版

中国风电后市场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名录版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 中国风电后市场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名录(2017版)名录 作者:中国风电新闻网 / 公众号:chinawindnews发表时间:2017-07-22 目前,国内从事风电后市场运维服务的企业主要有三类:风电整机商运维服务、业主运维服务和第三方专业运维服务公司。小编今天为大家整理了40家从事风电运维服务的企业名录,欢迎大家补充。 整机商运维企业 1、北京金风慧能技术有限公司 2、华锐风电锐源风能技术有限公司 3、上海电气风电工程服务公司 4、明阳风电润阳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5、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6、远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运维服务部 7、海装风电工程公司 8、东方电气风电有限公司运维服务部 9、运达风电运维事业部 10、中车风电运维服务部 11、湘电风能有限公司运维事业部 风电企业运维企业 1、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2、北京国电龙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3、大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4、中核集团中核汇能有限公司 5、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运维中心 6、华电福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7、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8、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9、河北新天科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0、国电电力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11、国电投华北分公司 第三方运维企业 01 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范围:智慧运营一体化平台、运行监控服务、量子大数据平台 公司简介: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领先的能源行业生产运营解决方案服务商,提供能源行业智慧运营一体化平台、大数据应用平台、云中心建设与服务,致力成为能源行业工业的践行者。岳能科技通过建设新能源企业智慧运营中心、制造企业智慧调度服务云中心、岳能ALP云中心及量子大数据平台,对新能源生产及设备运行过程进行监控和管理,提供发电性能监测与评估、设备故障预警、设备选型等增值服务,对企业运营进行“降本”、“增效”,帮助企业构建智慧运营新模式。

2020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 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 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 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 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 12.5%。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 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 11 nUr l ■蛊计装机容蚤

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 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

中国风电控制系统、变频器行业发展报告

2013-2014年中国风电控制系统、变频器行业发展报告 一、概述 “十二五”期间,我国面临由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转变的历史机遇,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各国应对能源危机和全球气候变暖双重挑战的必然选择。风能作为最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因其资源丰富、经济环境效益明显、可大规模利用等特点已成为各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首选。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2013年度全球风电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3亿千瓦,达到3.18亿千瓦,同比增长12.39%。 我国目前能源结构主要依赖火电,其2013年社会用电占比超过70%。为落实“十二五”能源规划,在能源结构调整和发展清洁能源的迫切需求下,国务院、国家能源局及相关机构相继出台一系列有利于风电发展的政策,包括风电行业监管、并网消纳及财税支持等。 在这些利好因素的支持下,经历了两年调整的风电行业在2013年逐步走向复苏,新增装机容量明显回升,风电项目核准容量有所增长,国家电网也加强了对我国电网配套建设的力度,弃风限电得到一定缓解。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2013 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风电产业新增装机容量16088.7MW,同比增长24.1%;累计装机容量91412.89MW,同

比增长21.4%。并网风电2013年发电量为13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新增和累计装机总量均为全球第一)。风电占2013年全社会总用电量占比为2.6%,同比增长0.6个百分点。风电继续占据我国火电、水电后的第三大电力能源位置。 二、中国风电控制系统、变频器制造企业现状 依托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中国本土的风电机组制造企业在过去十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2005年7月发改委出台的《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2010年结束),明确规定了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在此之前,中国风电机组相关设备90%依靠进口,随后的几年中国一举成为了全球风电制造设备大国,涌现了金风、华锐等一批在全球风电设备制造领域排名靠前的厂商。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最新统计,目前中国排名前十的风电机组生产厂商均为本土企业。同时,这也刺激了国内电机、叶片、电控系统、变流器产品等上游相关产业的发展。 1、控制系统、变频器制造企业的规模和生产能力 ⑴变桨系统 变桨系统是风电机组控制系统中的核心组件之一,变桨系统通过控制叶片的角度来控制风轮的转速,进而控制风机的输出功率,并能够通过空气动力制动的方式使风机安全停机,顺桨。目前,中国变桨系统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外主要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

《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发布 4月15日,在第九届中国新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汉能控股集团和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联合发布《全球新能源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全球能源体系向分布式移动能源演进。报告预测,到2020年,移动能源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4.7万亿元。 移动能源是以可移动的分布式发电技术为基础,通过和储能、控制、信息通信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实现能源的可移动、全天候、高效率供应。 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李河君指出,移动能源包括可移动、可穿戴的太阳能发电,它将像移动通讯和移动互联网一样,改变传统能源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传统集中供电将变成一个个发电主体,能源利用将无处不在。”发展移动能源是太阳能产业的一个重大机会。报告还指出,2014年,全球新能源发电延续了高速增长的趋势,累计装机容量达到653吉瓦,年发电量同比增速达19%。预测中指出,2015~2020年太阳能发电增速超过风电增速。 “十三五战略规划中,发展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促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主要力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在论坛上表示。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全球能源供应增量中三分之二将来自新能源,2035年新能源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力。经济新常态,将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将提供动力和重大机遇。 附:报告摘要 一、发展现状: 1.新能源占比持续增加 (1)化石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下降,由2013年66.1%降至65.1%。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占比持续上涨,由2013年9.5%上涨至10.9%

(2)由于新能源项目装机容量增长迅速,2014年新能源发电项目融资同比增幅15.4%。 2.中国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全球第一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_6

---------------------------------------------------------------最新资料推荐------------------------------------------------------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超大型风力发电机构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机构名称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1 / 5

中国风电行业竞争格局及装机容量规模预测分析综述

一、中国风电行业发展动因分析 1、风电并网情况大为改善,风电场运营商上调装机规划 我国风电场运营商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大型央企为主。风电场运营商一般根据国家的宏发展规划以及本年度的具体风机并网情况和运行数据,于每年年末制定次年的风电装机规划。由于国家风电产业政策的稳定,以及2013年风电并网率的提升2014和2015年,各大发电集团普遍上调装机计划。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风电产业继续保持增长趋势,2015年1-6月,全国风电新增并网容量9,160MW,累计并网容量105,530MW,累计并网容量同比增长27.6%,全国风电上网电量9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7%。 2、已审批未建的风电项目较多,行业现有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4年,全国风电开发建设速度明显加快,新增风电核准容量36GW,同比增加6GW,累计核准容量17.3GW,累计核准在建容量7.70GW,同比增加1.60GW。风电发展“十二五”第三批核准计划完成率76%,第四批核准计划完成率56%,完成率提高明显。 目前“十二五”期间已审批通过的风电项目达到121.80GW,但是陆上风电仍然有大量的项目因为并网问题而尚未建设,2011年至2014年已实施风电项目总装机容量约70.10GW,约占审批总项目的57.55%;未实施项目装机容量约为51.71GW,以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为主,行业现有需求仍有较大空间。 3、国家鼓励推行清洁能源,为风电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 2015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电改“9号文”首个配套文件《关于改善电力运行调节促进清洁能源多发满发的指导意见》,明确鼓励提高新能源发电的消纳比例,随后内蒙古自治区、湖北省等陆续出台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规定。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2015年全区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达到15%,到2020年达到20%,2015年风电限电率控制在15%以内;湖北省出台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大发电集团在湖北省新能源装机占该集团在湖北省权益发电装机的比重,2015年达到3%以上,2017 年达到6%以上,2020年达到10%以上,对不能完成考核目标任务的,调减燃煤机组发电小时数。随着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鼓励推行清洁能源的上网,将推动风电装机容量的稳步扩大。

2010北京风能展: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摘要)

2010北京风能展: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摘要) 发布日期:2010-10-18 浏览次数:111 注:《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于2010年10月15日北京风能展期间发布,本网将其摘录如下: 中国风电发展报告2010(摘要) 1.全球风电发展现状 2009年,尽管国际金融危机还在持续,全球风电行业仍继续迅速增长,年度市场增长率达到了41%。世界风电市场格局没有发生变化,欧盟、美国和亚洲仍占据了全球风电发展的主流,主要的变化是中国取代了美国,成为当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世界第一的国家。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 l,缩写GWEC)所编辑的统计报告,全球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8亿kW,累计增长率达到31.9%。 世界风电行业不但已经成为世界能源市场的重要成员,并且在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为重要的作用。根据GWEC的报告,世界风电装机容量的总产出价值已经达到了450亿欧元,全行业所雇用的人数在2009年达到大约50万人。 到了2009年底,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涉足风电开发,其中有17个国家累计装机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累计装机容量排名前10的国家依次是美国、中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英国、葡萄牙和丹麦。 2009年,主要受中国和印度的推动,亚洲风电市场已经超越欧美成为重要的新兴市场。中国的新装机容量达到1,380万kW,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2,580万kW。 2.中国风电发展现状 (1)风力资源 中国国土辽阔,海岸线绵长,风力资源丰富。研究表明,中国风能利用的潜力巨大,陆地和海上风能的可开发装机总容量达到大约7~12亿kW。其他最新评估报告提出的数据甚至可达25亿kW以上。因此,风电具有雄厚的资源基础,足以支撑其成为中国未来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研究现有的五大风电强国,中国的风力资源量接近于美国,大大超过印度、德国和西班牙。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沿海的岛屿以及北方地区(东北、华北和西北)的风力资源尤其充足。另外,一些内陆地区也拥有丰富的风力资源。海上风力资源也很可观。 但是,风力资源的地理分布与电力负载之间并不匹配。中国的沿海地区电力负载巨大,但是风力资源贫乏。另一方面,中国北方的风力资源丰富,但是电力负载较小。这给风电开发的经济性方面带来了困难。 (2)市场概况 2009年,中国风电行业成为全球领头羊,其装机容量增速超过100%,累计装机容量如今全球排名第二,新增装机容量全球排名第一。中国的设备产能也在全球拔得头筹。中国的新增装机容量和风机产量均占到全球总数的大约1/3。 2009年,中国的新安装风机总数(除台湾省以外)达到10,129台,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380万kW,这个数字超过美国。累计装机容量达到2,580万kW,实现连续第四年装机容量翻番。

目前我国风能产业分析报告

目前我国风能产业分析报告 ?观CWEE2010展会暨研讨会心得 题记:2010年4月27 0-28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了CWEE2010上海 国际风能产业展会暨研讨会,我有幸全程参与了此次会议,对U前我国的风电及风能产业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现将参会的心得总结如下,以雍读者。 本届上海风能产业研讨会作为“第四届中国(上海)国际风能展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秉承“主题突出、注重实效、效果明显”之特色,搭建探讨风电行业热门话题的平台,吸引了来自全球范围内的政府、协会、电力集团、风电运营商、整机商、零部件商等行业专家为行业带来最新资讯与观点。山于大会日程安排的时间关系及针对我们公司U前需求进行取舍,我此次着重参加并听取了开幕式、风电场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专题,中国(上海)国际中小型风电产业发展论坛,以及近海风电与潮间带风电的专题。 开幕式 开幕式集合了国家能源局、科技部、工信部、可再生能源学会、国电龙源及上海跨国采购中心诸位领导进行致辞。各位嘉宾领导发言的主旨思想可总结为, 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大力紧抓能源格局的转换,达到非化石能源使用率为总体能源使用量15%的总体U标,而风能产业的发展便是实现此U标的?中之重。为此, 国家能源局正逐步完善新能源产业振兴计划(正式),以期尽快颁布。在新能源产业振兴的各子行业中,风电将是未来的发展重点,能源局还积极主持国内首批海上风电项U的招标准备工作。近年来,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业发展迅猛,工信部登记在册的整机制造商有87家,叶片制造商超过50家,但是在大功率机型 的整机设计,异型风机叶片设计、风机镇流器、整流器、大型整体轴承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制造方面,其核心技术仍需依鼎国外技术。针对这个情况,科技部高新司组织成立了全国各地区的风电技术创新联盟,旨在提高我国风机制造业的核心技术能力及科技创新实力。同时,在输配电网科技创新工作中,山科技部、国家电网牵头在河北省张北地区建设了国家风光储输智能电网示范基地,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科研力量,这也将大大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领域的发展速度。 二.风电场建设、管理运营管理专题 本专题是此次参会的重点,演讲的嘉宾包括:国内及亚洲最大的风电开发、运营商一国电龙源电力集团公司的杨校生总工;国家风力发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张连兵主任;中国风电集团有限公司张世惠副总工;北京天源科创风电技术有限公司(金风全资子公司)及英国风能公司中国区的相关业务代表。嘉宾们就各自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针对风电场建设和运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及经验与大家进行了分享及探讨。其中风电场建设中的风险控制这一议题,对我们现行工作提供了不少建设性的经验及参考。嘉宾指出,风电场建设过程应分为规划阶段、勘察设 计额阶段、初设阶段、采购阶段、施工阶段和收尾阶段分阶进行风险控制。 具体内容我总结成如下表格:

全球大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排行榜

据德国《商报》日前报道,欧洲风能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4家企业 跻身全球十大风电设备制造商,其中华锐风电全球市场份额为%,居第2位,泰玛、东方电气新能源设备公司、联合动力分别居第4、第7和第10位,市场份额依次为%、%和%。 丹麦企业维斯塔斯蝉联冠军宝座,市场份额达%。美国GE风电为第3大风电企业,占%。其他十强企业为德国Enercon(第5位,%)、印度苏斯兰(第6位,%)、西班牙迦美莎(第8位,%)和德国西门子(第9位,%)。 ? 与2003年相比,中国企业数量从0家上升到4家,表明中国风电行业已进入 世界领先行列,欧洲企业则从8家减少到4家,其中丹麦、德国分别减少2家和1家。 全球风电设备制造商10强顺序依次为:维斯塔斯(丹麦)、华锐(中国)、 泰玛科技(中国)、歌美飒(西班牙)、埃纳康(德国)、GE风电(美国)、苏 斯兰(印度)、国电联合动力(中国)、西门子(德国)、明阳风电(中国)。 ? 国外着名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介绍: (Vestas)风机制造领头羊维斯塔斯 提及风机制造,维斯塔斯是一个很难被绕开的名字。来自丹麦的风电设备巨头 以大约20%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了全球第一大风机制造商的位置。

维斯塔斯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这一年,年仅22岁的铁匠汉森. Hansen)来到风力资源丰富的丹麦海滨小镇Lem,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工坊。其后 的几十年间,这间小小的工坊逐渐发展为一家私人有限公司。1945年,铁匠汉森 之子彼得·汉森与9位同事合力创办了西日德兰钢铁技术公司,此后不久,这家公 司即更名为今天的维斯塔斯(Vestas)。创建伊始,公司产品不过是搅拌器一类的家 庭厨房用品。1971年,维斯塔斯聘用了一位工程师Bringer Madsen,开始尝试制 造风力发电机。风机被设计为打蛋器的形状,不过,后来证明这种风机无法生产持 续而有价值的电力。与此同时,在丹麦的另一座小镇上,两名铁匠也在研究风力发 电机。他们找到维斯塔斯,并最终与该公司合作,制造出类似现代所用的三叶风机。 1979年,维斯塔斯出售并安装了第一台风力发电机。这台机器的转子长10米,发电能力为30千瓦。由此,维斯塔斯正式踏上了风机制造之路。1985年,维斯塔 斯成功研发世界第一台变桨距风机,使得风机叶片可以根据风况时刻微调叶片的角度,从而大大提升风机的发电量。这一特性很快成为维斯塔斯的卖点。然而,一年 之后,维斯塔斯却经历了一场重大危机。1986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宣布,为安 装风机提供优惠政策专项税收立法到期。此举重创了维斯塔斯在美国的市场,并导 致该集团一度宣告破产。这场危机使得维斯塔斯集团出售了大部分资产,但却很快 于当年年底新建了维斯塔斯风力系统公司,开始专注于风能设备制造。 1990年,维斯塔斯研发了突破性的叶片,把重量从3800公斤降低到1100公斤。1995年,维斯塔斯海上风电启航,建造了全球首批海上风电场。1998年,维斯塔 斯在哥本哈根股票交易所上市。2001年,该集团被选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 电场的设备供货商。2004年末,维斯塔斯和另一家风力系统制造商尼格麦康(NEG Micon)合并,新企业仍冠以“维斯塔斯”的名字,并以高达34%的全球市场份额成 为当时全球风电行业的领航者。 根据维斯塔斯公司网站提供的数据,如今的维斯塔斯已在全球五大洲的65个 国家和地区安装了4万多台风机,平均每3小时就安装1台新的风机。截至2009 年末,维斯塔斯全球总装机容量超过万兆瓦。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风电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一、风能资源 1.1 风能储量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风能资源比较丰富。根据全国900 多个气象站陆地上离地10m 高度资料进行估算,全国平均风功率密度为100W/m2, 10 亿 省/自治区近200km 宽的地带。三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有利于大规模的开发风电场,但是当地电网容量较小,限制了风电的规模,而且距离负荷中心远,需要长距离输电。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km 宽的地带,冬春季的冷空气、夏秋的台风,都能影响到沿海及其岛屿,加上台湾海峡狭管效应的影响,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是我国风能最佳丰富区。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资源丰富,风电场接入系统方便,与水电具有较好的 15m 的 1986 年建设山东荣成第一个示范风电场至今,经过近20 多年的努力,风电场装机规模不断扩大截止2004 年底,全国建成43 个风电场,安装风电机组1292台,装机规模达到76.4 万kW,居世界第10 位,亚洲第3 位(位于印度和日本之后)。另外,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有关风电前期、

建设和运行规程,风电场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 2.2 专业队伍和设备制造水平提高,具备大规模发展风电的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培养了一批专业的风电设计、开发建设和运行管理队伍,大型风电机组的制造技术我国已基本掌握,主要零部件国内都能自己制造。其中,600kW 及以下机组已有一定数量的整机厂,初步形成了整机试制和小 ,设备制 年安 元 元/kW?h。 2.4 2003 年国务院电价改革方案规定风电暂不参与市场竞争,电量由电网企业按政府定价或招标价格优先购买。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3 年开始推行风电特许权开发方式,通过招投标确定风电开发商和上网电价,并与电网公司签订规范的购电协议,保证风电电量全部上网,风电电价高出常规

整机厂及中国风力发电配套厂商名录

风力发电整机制造机构名称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 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 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机构名称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 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先进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科技研究院 威海市碳素渔竿厂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市卡柏(Core Board)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恒吉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机构名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捷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 盾安电气 齿轮箱/回转支承机构名称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德国GA 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

1.华锐 2.东方电气 3.金风科技 4.华仪风电 5.湘电股份 风力发电整机制造机构名称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 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 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 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 机构名称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 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 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先进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科技研究院 威海市碳素渔竿厂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市卡柏(Core Board)复合材料 有限公司 北京恒吉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机构名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捷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 盾安电气 齿轮箱/回转支承机构名称 南京高速齿轮制造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徐州罗特艾德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舍弗勒中国有限公司 马鞍山方圆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通力减速机有限公司 变桨系统机构名称 桂林星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路斯特绿能电气系统(上海)有限公 司 电控系统及变流器机构名称 Mita-Teknik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 上海麦腾电器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艾黙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南京环力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奔联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Elspec中国代表处 北京科诺伟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东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阿尔斯通机电(上海)有限公司 大连威科特自控系统有限公司 胜业电器有限公司 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冠亚电源设备有限公司 中电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艾黙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 北京欧买特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清能华福风电技术有限公司 刹车系统及联轴器机构名称 安特制动系统(天津)有限公司 德国GAT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晟达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开天传动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洛阳精联机械基础件有限公司 焦作市制动器开发有限公司 汉中海利液压控制有限公司 贺德克液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意大利阿托斯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中国电力行业2015年度发展报告 2015年,电力行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着力践行能源转型升级,持续节能减排,推进电力改革试点,加大国际合作和“走出去”步伐,保障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和全社会能源利用提质增效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电力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投资较快增长。2015年,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1][2]8576亿元,比上年增长9.87%。其中,电源工程建设完成投资3936亿元,比上年增长6.78%,占全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总额的45.90%;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4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2.64%,其中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完成投资464亿元,占电网工程建设完成投资的比重10%。在电源投资中,全国核电、并网风电及并网太阳能发电完成投资分别比上年增长6.07%、31.10%和45.21%;水电受近几年大规模集中投产的影响,仅完成投资789亿元,比上年下降16.28%;常规煤电完成投资1061亿元,比上年增长11.83%;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总投资的比重为70.45%,比上年提高1.49个百分点。 加快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贯彻落实《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2015年全国安排城网建设改造专项建设基金130亿元,带动新增投资1140亿元;安排农网改造资金1628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282亿元。 电力工程建设平均造价同比总体回落。2015年,因原材料价格下降,燃煤发电、水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电网建设工程单位造价总体小幅回落,回落幅度分布在1.5—5%区间内。风电工程单位造价小幅上涨1.57%。 新增电源规模创历年新高。2015年,全国基建新增发电生产能力13184万千瓦,是历年新投产发电装机最多的一年。其中,水电新增1375万千瓦,新增规模比上年减少805万千瓦,新投产大型水电站项目主要有四川大渡河大岗山水电站4台机组合计260万千瓦、云南金沙江观音岩水电站3台机组合计180万千瓦和云南金沙江梨园水电站1台60万千瓦机组,投产的抽水蓄能电站包括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东清远3台机组合计92万千瓦;火电新增6678万千瓦(其中燃气695万千瓦、常规煤电5402万千瓦),新增规模较上年增加1887万千瓦,全年新投产百万千瓦级机组16台;核电新投产6台机组合计612万千瓦,分别为辽宁红沿河一期、浙江秦山一期、福建宁德一期、福建福清一期、海南昌江一期以及广东阳江各1台机组;新增并网风电、并网太阳能发电分别为3139万千瓦和1380万千瓦,均创年度新增新高。在全年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为49.73%。 截至2015年底,全国主要电力企业在建电源规模1.82亿千瓦,同比增长25.35%。 电源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截至2015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152527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62%,增速比上年提高1.6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31954万千瓦(其中抽水

中国风电叶片行业发展报告20131107

2012-2013年中国风电叶片行业发展报告 一、概述 根据《2012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统计》(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2013年3月发布)的结果显示:2012 年,中国(不包括台湾地区)新增安装风电机组7872 台,装机容量12960MW,同比下降26.5%;累计安装风电机组53764 台,装机容量75324.2MW,同比增长20.8%。2012 年,中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46 台,容量达到127MW,其中潮间带装机量为113MW,占海上风电新增装机总量的89%。截至2012 年底,中国已建成的海上风电项目共计389.6MW,是除英国、丹麦以外海上风电装机最多的国家。 纵观历年新增装机和产品推出情况来看,中国已成为新增装机容量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位居前列的世界风能大国。 二、中国风电叶片制造企业现状 2.1 叶片制造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和产品现状 随着中国风电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风电叶片制造企业的产品正逐渐同质化,国内主要叶片制造企业均有较齐全的型号产品,基本都可以满足国内风电市场的需求。 目前具备研发能力和规模生产能力的厂家主要如下: (1)中材科技风电叶片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部位于北京。目前拥有北京康庄、北京八达岭、甘肃酒泉、吉林白城、云南大理、江苏阜宁和内蒙锡林等七个风电叶片产业基地,具备年产3600套兆瓦级风电叶片的生产能力。未来几年内,公司拟在风能资源丰富地区建设4-6个叶片生产工厂,进一步提升生产制造能力。

(2)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部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目前在德国图林根州、国内连云港、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设有分、子公司,年产兆瓦级风电叶片3000副以上。 (3)中航惠腾风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总部位于保定,拥有酒泉、秦皇岛、贵阳、天元四个全资子公司,年产兆瓦级风电叶片2500副以上。

风电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综述报告 (2015届本科) 学院: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2班 姓名:张越 学号:1127226 指导教师:谢嘉 2015年 6 月

小型风力发电系统研究与设计 前言: 随着近年来地球温室效应加重,传统化石燃料供应愈发紧张,人们开始进行新能源的寻找和开发。而风能作为一种无污染的可再生能源,其利用简单、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使其在新能源领域脱颖而出。据研究,如果全球风能总量的1%被利用,那么世界3%的能源就可以被节省下来。风能的利用在未来也许会取代传统化石燃料以及核能等能源方式。世界各国均把风力发电作为应对能源短缺、大气污染、节能减排等问题的有效解决措施。而小型发电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应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 风力发电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风力发电是电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清洁、高效成为能源生产和消费的主流,世界各国都在加快能源发展多样化的步伐。从 20 世纪 90 年代开始,世界能源电力市场发展最为迅速的已经不再是石油、煤和天然气,而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世界各地都在通过立法或不同的优惠政策积极激励、扶持发展风电技术,而中国是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国家,更需要开发利用风电技术。技术创新使风电技术日益成熟。目前,在发达国家风电的年装机容量以 35.7%高速度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国积极以科学的发展观,采取技术创新,使风电技术日益成熟。目前单机容量 50kW、600kW、750kW 的风电机组已达到批量商业化生产的水平,并成为当前世界风力发电的主力机型,兆瓦级的机组也已经开发出来,并投入生产试运行。同时,在风电机组叶片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广泛采用了新技术和新材料,风电控制系统和保护系统广泛应用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提高风力发电总体设计能力和水平,而且新材料和新技术对于增强风电设备的保护功能和控制功能也有重大作用。技术进步使风电成本具有市场竞争能力。长期以来,人们以风电电价高于火电电价为由,一直忽视风电作为清洁能源对于能源短缺和环境保护的意义,忽视了风电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而将带来的巨大前景。近 10 年来,风电的电价呈快速下降的趋势,并且日趋接近常规发电的成本。世界风力发电能力每增加一倍,成本就下降 15%。按照这一规律计算,近几年的风电增长率一直保持在 30%以上,这就意味着每隔 30 个月左右,成本就会下降 15%。风力发电将能迅速缓解我国能源急需和电力短缺的局面,近两年中国出现大面积的缺电,风能发电对于缓解缺电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风电的诸多优势中,一个重要特点是风电上马快,不像

风电行业排名

风电企业及相关机构名录超大型风力发电机构: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 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 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 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机构名称: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 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先进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科技研究院 威海市碳素渔竿厂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市卡柏(Core Board)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北京恒吉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机构名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捷力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兰州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东方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

中国风电企业排名 超大型风力发电机构 维斯塔斯风力技术公司 新疆金风科技发展公司 四川风瑞能源 GAMESA GE能源集团 华锐风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华仪风能开发有限公司 苏司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麦德风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常州轨道车辆牵引传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气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风电事业部湖南湘电风能有限公司 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Repower 浙江运达风力发电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万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佛山市东兴风盈风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潍坊中云机器有限公司 东方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 保定惠德风电工程有限公司 哈尔滨哈电风电设备公司 北京北重汽轮电机有限责任公司 沈阳华创风能有限公司 西安维德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明阳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含并网/离网型)机构名称

精选文档 广州红鹰能源科技公司 扬州神州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嘉兴市安华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上海思源致远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宁波风神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风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广州中科恒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宁夏风霸机电有限公司 上海林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西安大益风电科技有限公司 瑞安海立特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风能蓄电池机构名称 北京辉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叶片及其材料机构名称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艾尔姆玻璃纤维制品(天津)有限公司 上海玻璃钢研究院 江苏九鼎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先进复合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上海越科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科技研究院 威海市碳素渔竿厂 金陵帝斯曼树脂有限公司 中航(保定)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浙江联洋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常熟市卡柏(Core Board)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北京恒吉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风力发电机机构名称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