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发表时间:2019-07-25T12:04:01.753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8期作者:韩保飞[导读] 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加大林业产量,促进我国林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延安市劳山国有林管理局陕西延安 716100 摘要:森林抚育间伐是指在刚刚开始培育的森林中,根据林木发育程度、森林稀疏规律,清理病虫害以及生长不良的林木,伐去灌木、藤木等非目的树种,适当调节树种成分及林分密度,改善森林内部的光照条件,同时也减少了营养的流失,为培育林木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从而加速林木的生长。森林培育水平的高低与我国林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森林抚育

间伐已经初具优势,但在落实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尚未得到解决方式。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森林培育工作,积极采用科学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提高森林培育质量,加大林业产量,促进我国林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森林培育;抚育间伐;问题;措施

1森林抚育间伐的作用

1.1有效改善林分结构,增强其稳定程度

实施森林抚育间伐措施,可以科学、合理、有效的调整林分结构。重点调整主推木种,及时清理有害树种,以免影响其他林木的正常生长,给其他林木提供适宜生长的空间。以加快林木生长速度,形成良好的林分结构,增强其稳定程度,从而确保经济效益。

1.2改善了生存条件,降低林分密度

森林通常都会有自然稀疏现象出现,可是自然稀疏却不一定能够满足林分密度的要求。林分密度需要控制在科学且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不适宜林木的健康成长。林分密度过小会严重影响林木之间的生态保护,林分密度过大,土壤内的营养大量流失,主导树种得不到生长所需的养分,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另外,在森林培育过程中实行抚育间伐,砍伐一部分的林木,降低了林木竞争,极大地改善了生长条件,促进了留存木的生长。

1.3促使植物多样发展,提高生态服务能力

森林培育过程中实行科学、合理的抚育间伐措施,以人工干预的形式构建稳定,理想的木种结构,培育发展异龄复层混交林,这样就可以某种程度上促进植物种类的多样发展,增加了相同种类的种植覆盖,也给动物提供了更加充足的食物。在植物多样性发展的同时给更多的动物、生物提供了更多的栖息地,丰富了森林动物、生物的品类。执行抚育间伐措施能够促进多层次、复层结构、生物种类丰富、近自然的人工群落,从而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能力。 2森林抚育间伐存在的问题

2.1认识上存在误区

在我国的林育行业,许多林业工作者对抚育间伐的重要性存在误区,不能正确的理解抚育间伐的慨念。重“伐”轻“育”。许多林业工作人员把林木采伐看做林育的重点,对林业的培育忽略,把生产林木看做是抚育间伐的全部内容,不能够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展森林抚育间伐工作,导致部分森林资源被过度开采,严重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破坏了森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森林抚育间伐的相关理论研究缺乏

从我国的抚育间伐的实际情况来看,相关的理论研究还是相当缺乏的。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对于林木的间伐的实际实验较少,没有得到有效的倡导和开展,对于不同的林区和不同的森林的类型,采用哪种间伐方式是比较合适的,在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理论研究;对于不同的地区、不同林种,间伐的时间、间伐的次数、间伐的强度等没有相关的规定,只能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相应的判断,没有评价的标准和指标,没有统一的判断依据,评价的指标需要细化和完善。

2.3投资不足导致无法达到抚育质量要求

在实际林木培育期间,由于投资不足,导致抚育间伐难以达到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缺乏必要的抚育间伐缺乏专业技术指导,施工人员进行盲目的、过度的采伐,影响了抚育间伐的效果;林区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投入,未按照抚育间伐的规定进行投入,致使抚育作业不到位,影响抚育的质量。 3森林培育过程中的森林抚育间伐措施 3.1改善观念提高对抚育间伐的认识

应转变在职人员的思想观念,将重“伐”轻“育”转换为以“伐”促“育”,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明确抚育间伐的最终目标,采用科学的方式培育森林。意识到砍伐是为了改善林木的整体生长环境,去除枯败的、长势差的树木,为其他生长良好的林木创造更多的光合作用及营养成分,降低病虫害的发作。改变以经济利益为主导的思想,将森林的健康状况摆在首位,明确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大力普及生态环保科技,实现林业经济的优化转型,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的道路上,应加强贯彻落实森林的合理抚育间伐,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并制定扶持政策,加大专业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实现森林抚育间伐的发展。

3.2强化并完善森林抚育间伐理论体系

选择一块试验林区,准确掌握该林区树种数量、历史大型病虫害的发生时间、林区现阶段培育方法等,制定针对性方案。通过实验结果,探索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归纳总结出适用于该林区的理论指导方案。

对于不同林区及林种的抚育间伐方法,需要经过多次的实验探究,着重分析林区间伐时间、频率等,直到形成一套最为合理的方案。将此方案放入林业局网络管理系统中,供其他地区参考,最后形成一套完整多变的,适用于各区域的抚育间伐方法。

采取责任奖惩制度,对于林木培育期间工作人员的懈怠行为,可根据规定进行惩戒;对于表现积极的工作人员,则加强对其精神方面的鼓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实现我国抚育间伐的健康发展。

3.3增加经费投入提高抚育间伐质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