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学随笔篇

小班教学随笔篇
小班教学随笔篇

小班教学随笔篇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2016年第二学期小一班3月份教学随笔

——《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幼儿园是众多幼儿集体生活的的场所,无论教师怎样注意,也不可能完全避免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作为幼儿园长期的教育内容,仅仅通过几个活动是不够的,它需要与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和渗透,因此本学期我班开展了每周一节的安全教育课。内容很多,三月份开展的内容是有关幼儿园安全的。例如:利用听故事"我等妈妈来接我",而每天喝牛奶时,请小朋友先试一试是否太烫。开门、关门时先要看看手是否放在门框上,吃饭时不嬉笑打闹、不玩筷子,上下楼梯时,扶栏杆有序的走等。但由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较低,行为缺乏理智,易受情绪的影响,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户外的活动,则可能造成意外的事故。所以,教师在活动前或活动中对幼儿有效的规则约束和必要的安全指导也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仅仅为了安全,完全避免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或一味的降低游戏的难度,也是不利于幼儿成长的。日本有教育学家指出:"游戏活动要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没有,孩子无法真正形成回避危险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同样有心理压力,如果孩子们在幼儿园平安的度过一天,我们也会感到松了一口气。主题活动也好,生活中有机渗透也好,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们树立安全意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健康,因为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健康,也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和快乐。

2016年第二学期小一班4月份教学随笔

——《常规教育》

排队的习惯养成今天户外活动结束后,小朋友们排队拿杯喝水,忽然传来了一阵吵闹声,杯架旁的几位小朋友喊着:“要排队!要排队!”我连忙赶过去,原来是君妍张开双手,挡在了杯子柜前不肯走,小朋友们被挡住了,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我把君妍拉开,他却僵在那里不肯走,还大声哭喊起来:“妈妈,妈妈!”我耐着性子对他说:“老师不批评你,只是想知道到底怎么了。”这时其他小朋友七嘴八舌地说:“君妍不排队!还插队。”“他还推我!”听到孩子们纷纷告状,君妍继续大声的哭喊。“真是这样吗?我相信君妍不排队是有原因的,你把你的理由说给大家听听吧!”听了我的话,君妍擦了擦眼泪,慢慢停止了哭喊,“其他小朋友也跟着说愿意。“君妍,小朋友们对你真好!”君妍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下次也让小朋友排我前面。”这件事后,我引导孩子们讨论我们的队为什么总排不好,他们很快的找到了有人插队的原因,我们又讨论怎么才能把队排好。在排队出列准备做操时,有些幼儿的反应慢,老是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君妍较娇气,如果有人在他面前说了他跑得慢,跑离了。他马上就不乐意了,不跑步慢慢地走,站在队列中也不做操。或是蹲在地上不起来。常常要老师或阿姨对他讲道理。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切的感到:幼儿的常规习惯养成非一朝一夕,需要有重点的关注、教育,并采取多种方式去进行培养。另外,常规教育也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不能死守。

2016年第二学期小一班5月份教学随笔

——《洗手习惯的培养》户外活动后孩子们回到教室我发现不少的小朋友进厕所小便后就直接回到座位上休息或拿杯子喝水,我发现文迪站在洗手池边,我便问她是不是要洗手,她点点头。平时,都是我“请”小朋友洗手了,他们才会来洗手,看见文迪有洗手的意识却等老师来叫,如果我不叫他们洗手,他们

会不会主动洗手呢?于是午餐我没有主动叫小朋友们洗手,一直到分好了饭菜,也没有一个小朋友提出要洗手。这时,我意识到我班孩子洗手的被动性。

现在孩子们衣服穿的越来越少了,对于培养孩子独立洗手是个好时机,想到这些有利的条件,在这周的随机教育中,我有意识的安排了一些谈话让孩子们知道为什么要洗手,以及正确的洗手方法来培养孩子主动的洗手习惯。我认为孩子的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康的基础,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幼儿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

2016年第二学期小一班6月份教学随笔

——《和孩子共成长》一颗小树苗,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能单薄无力甚至枯萎,由此至彼之路其实并不漫长,作为老师的我们,在给予孩子知识的同时,还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我们给予孩子的爱包括父母对孩子的爱,姐姐对弟弟妹妹的爱,朋友之间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等等。在给予孩子爱的同时,我们还获得了快乐与幸福,在这简单的幸福里,我们也在不断成长。

孩子会模仿老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而且还会模仿的有声有色,老师时时刻刻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应以身作则,做好每一件事、说好每一句话,不可以因一次的失误而影响孩子一生的成长与发展。所以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启蒙老师,那更是重要的。

孩子的成长过程只有一次,我们需要多听孩子的心声,给予孩子尊重、信任与鼓励,还有我们的爱。孩子与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是最多的,从早上入园到下午离园放学,一天的时间,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的东西,除了学习知识外,更多的则是与老师相处,学习老师身上的东西,老师自身的点点滴滴都影响着孩子,在孩子的眼里,老师是神圣的、伟大的,老师的每一句

话,每一个动作甚至于每一个眼神都影响着孩子,所以说老师是孩子在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人。

孩子与老师是互通的,是相互影响的。在我们给予孩子爱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不曾拥有的爱;在我们传授孩子知识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教学方法;在我们给予孩子快乐时,孩子也给予了我们一张张天真的笑脸;我们在奉献自己的同时,孩子也在回报我们。我们拥有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与孩子共成长。

所以,让我们“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让我们的孩子可以变的更开心、更活泼,让我们与孩子共成长而更加努力向上!

鸿禧华庭幼儿园

2016年第二学期小一班7月份教学随笔

——《用微笑照亮孩子》-高尔基说过:“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是爱的使者,因为“爱”,学生的成就和幸福成为了自己的收获;因为“爱”,昔日的学生成为了今天的朋友。作为教师,应让爱与微笑永远充满自己的心田,用爱与微笑教书育人,培养好祖国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开心帽”和“生气包”》中,首先我给孩子们介绍了两位新朋友。他们分别是“开心小姐”和“烦恼先生”。孩子们与两位新朋友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游戏要求是:鼓声停止时拿到了“开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快乐的事情。拿到“烦恼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说出一件让自己最不快乐的事情。

孩子们快乐的游戏着,并且与大家分享了最让自己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朋友们,你们猜,我们班的小宝贝最开心和不开心的事分别是什么?~~猜出来了吗?大部分孩子的心声是:“最开心的事”是家人带自己出去

玩(宝贝们的快乐真的是很简单很纯朴,你们觉得呢);“最不开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师不高兴了……

朋友们是否觉得有点震惊呢?当听到孩子们说出自己的心声时,我也有些惊呆了。原来孩子们最不开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给自己买玩具,也不是做错事情被老师批评。而是父母和老师在不经意间带给孩子的情绪影响。作为老师的我,顿时体会到:其实孩子们时时刻刻都在关注着你的表情、关心着你的情绪。原来自己的一时“不高兴”会在孩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每当走进幼儿园时,都应该要收拾起自己的坏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琐事都抛开。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个纯真、善良的孩子。

吴许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