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现代小学数学》第五册79~80页)。

教学目标:

1.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概括能力,同时发展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3.通过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推导、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教学难点:

归纳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因为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计算公式)。

教具学具:

电脑课件,长方形铁丝框,长方形、正方形和其他图形的纸片,火柴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2.指出下面图形的周长。

二、引入课题:

(出示)做这样一个长方形至少需要多长的铁丝?实际是求什么?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出示课题。

三、展开与讨论:

先请你们试一试。(电脑出示例1)

[例1]你能求下面每个三角形的周长吗?怎样列式?(三角形逐一出示)

学生列出算式:

4+5+6=15(cm) 5+5+4=14(cm) 6+6+6=18(cm)

52+4=14(cm) 63=18(cm)

讨论:都是求三角形的周长,为什么有的只能用一种方法?而有的可以用两种方法呢?

四、探索与归纳:

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

(电脑出示,学生拿出学具)请你量一量手中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长5cm,宽3cm)

小组讨论:想一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怎么求?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讨论后由各组汇报得出):(1)5+3+5+3=16(cm)

(2)5+5+3+3=16(cm)

(3)52+32=16(cm)

(4)(5+3)2=16(cm)

(由电脑演示每种算式的推理过程)

提问:你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根据生答板书):(5+3)2=16(cm)

提问:5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括号里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乘以2?

小组讨论:你能根据第四种算法总结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吗?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板书):

2.由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引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你能根据公式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吗?

(电脑出示)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7+5)2=24(cm)

(电脑演示: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6+5)2=22(cm)

(电脑演示:再把长方形的长减少1cm)求周长。

由学生列出算式:

(5+5)2=20(cm)

提问: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由学生列出算式:

54=20(cm)

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哪种方法好?为什么?

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是一个什么图形?

根据这种简便的算法,你能得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3.试一试。

利用公式计算周长。(单位:cm)

4.看书79~80页。

5.质疑。

提问: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释疑)

提问:要想求出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要想求出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五、巩固和提高:

1.判断。(用手势表示、)

(1)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5厘米,周长是10+52=30(厘米)()

(2)边长是3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34=12(厘米)

(3)一个长方形,长加宽的和是10厘米,周长是102=20(厘米)()

讨论:(出示和)这两个长方形的长、宽相等吗?它们的周长相等吗?

是不是所有长、宽不相等的长方形,周长都不相等呢?

下面请你们动手摆一摆。

2.用14根火柴摆成一个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摆法?

(四人一组,把各种形状的长方形都摆出来)

提问:这些长方形的周长哪个长?(一样长)为什么?(都是用14根火柴摆成的)

引申:把(3)号长方形其中两根火柴平移成下图:(演示)

提问:改变后的图形和原图形的周长哪个长?为什么?

想一想,是否还可以改变成别的形状而周长不变?

(学生再次动手摆)

3.口答书81页第③题,看下图,求(1)、(2)、(3)、(4)号正方形的周长。(单位:cm)

4.(电脑出示)下图中,每个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共多少?

把这两个正方形合并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为什么?

(电脑演示合并过程)

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

(42+4)2=24(cm)

432=24(cm)

442-42=24(cm)

46=24(cm)

4.游戏:找朋友。(周长相等的是朋友)

老师依次出示(a)、(b)、(c)号图形,学生从(1)~(7)号图形中找与老师出示的图形周长相等时,就用手势表示图形的编号,如果有两个答案,那么可以举双手。

六、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七、作业:书81页练一练⑤题留作思考。

下图是一个楼梯的侧面,如果要铺上地毯,要计算地毯的长度,你应该怎样测量?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时( )7分 70时( )2分 1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15( 、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6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分、秒练习 姓名:家长签字: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 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 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解决问题 1、同学们进行60米寒跑,王乐用了12秒,张鹏用了10秒,李鑫用了13秒,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2、在100米赛跑中,小明比小方快3秒,小方比小刚慢2秒,你能排出他们三人的名次吗? 3、现在的时间是4时20分,再过1时30分是几时几分? 4、现在是下午2时30分,40分钟以前是几时几分?

5、同学们去春游,早晨8:20出发,下午3:20回来,共用了多少时间? 6、李军早上7:40到校,中午11:40放学,下午2:00上学5:00放学,他一天在学校多少时间? 7、胖胖家到少年宫要走15分钟,他要看上午9:00的演出,最晚应当什么时间从家出发? 8、同学们看电影《海底总动员》,看完这部电影需要2时30分,如果下午2时30分开映,放映结束时应该是什么时间? 9、一场足球比赛需要90分钟,如果想在下午5时结束,这场足球赛应该在什么时候开始? 10、工人师傅要做36个零件,从上午8;:00开始,到12:00完成,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 11、李师傅做一个零件要用9分钟,做6个零件,从下午4:00开始,要到下午几时几分才能完成任务?

1018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三年级数学(上)期末练习题 (完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概念部分(30分) 一、填空。(18分) 1、400厘米=()米; 25米=()厘米。 2、35000米=()千米;客厅的面积大约是28()。 3、2018年1月1日可以缩写成()。 2018年元旦是星期一,2018年1月31日是星期()。 4、一块正方形的瓷砖,边长9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5、□10÷4要使得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填(),要使得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前面的编号填入括号内)。(6分) 1、除厘米、米外,()也是长度单位。 A.年、月、日 B.千米、分米 C.平方米、平方厘米 2、用2根5厘米和一根3厘米的小棒搭出的三角形一定是一个()三角形。 A.直角 B.等边 C.等腰 3、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中,能够摆满()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A.10 B.20 C.100 三、求下列图形的面积。(6分) 8m 12㎝ 8m 5㎝ 第二部分计算部分(40) 一、直接写出得数。(12分) 50÷5= 3×90= 13×7= 45+55÷5= 20×80= 810÷9= 1800÷6= 360-21÷7= 5400÷9= 370-190= 68+42= 25×8= 二、列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10分)(3×3+1) 420÷4= 703×7= *941÷2 =

三、递等式计算(能巧算的要巧算)。(18分) 632+259-632 36×2×5 948-312-88 432-432÷8 314+215+86 360÷(23-19) 第三部分应用部分(30分) 1、根据线段图,列式计算。 2、一条大船能坐36人,学校租了这样的9条船,一共能坐多少人? 3、小胖每小时能看书12页,小强每小时看的页数比小胖2小时看的页数还多3页。小强每小时能看书多少页? 4、学校有126个球,有一批学生去领球,如果每个同学领6个,正好领完。一共来了多少个同学? 5、师傅一天能做30个零件,徒弟做一个零件的时间,师傅能做5个零件,师傅和徒弟一天一共能做多少个零件? 6、小巧集邮75张,是小亚的5倍,两人共集邮多少张?小巧比小亚多集邮多少张? 科技书 少16本故事书 ?本 38本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练习题

. .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练习题 一、在( )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 )。 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 )。 课间休息10( )。 3. 小明吃饭用了20( )。 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 )。 王艳跑50米用了10( )。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 )。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 )。 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 )。 夏天午睡大约1( )。 8. 脉搏跳10次用了8( )。 跑100米需要13( )。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 )。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 )。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 )、( )和( ),其中( ) 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 )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 )个小格,钟面上 一共有( )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 ),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 )小格,分针走了( )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是( )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10分○1时 4时○4分 5分○50秒4时○300分200秒○4分400分○6时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分秒的练习题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 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 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 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7. ()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 从8:40到9:30经过了( )时( )分;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北京课改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强化练习题-第一单元

北京课改版3数上-爬坡题 第一单元 乘法 【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积是120的乘法算式,你能写出多少个。 解析: 因为要写的算式是整十数乘一位数且积是12哦, 只要运用表内乘法,找出积是12的两个数,然后 把两个因数中的一个写成整十数就可以了。积是 12的口诀有两句,在其中一个因数的末尾加上0, 每句口诀都有两种写法,共能写出4道算式。 解答: 20×6=120 60×2=120 30×4=120 40×3=120 【例2】竖式计算。 47×2= 503×3= 340×5= 解析: 依次去乘两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的积满几十,就 向前一位进几。用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十位数时,要 看个位上乘得的积有没有进位,有进位的不要忘记 加上进位数,如果加上进位数后又需要进位,那么还需向百位进位;计算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笔算方法: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在与中间的0相乘时,如果没有进上来的数,这一位的积就是0,要在本位上写0占位,如果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笔算:方法一可以按照学过的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计算,方法二一位数和多位数0前面的第一个数字对齐,与哪一位相乘所得的积就写在那一位下面。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 解答: 【例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603+604+605+606+607=605×□ 解析: 607减去2加到603上,凑成两个605;606减去 1加到604上,凑成两个605;再加上中间的那个 605,总共5个605,列式为605×5,结果是3025解答: 5 3025 【例4】开心玩具店新进了一批玩具,其中玩具机器人有17个,每个玩具机器人的售价是8元,这些玩具机器人能卖多少钱?

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一、填空。 1、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 2、1小时=( )分 1分=( )秒 4小时=( )分钟 7分钟=( )秒 3、 35秒+25秒=( )秒=( )分 1分-40秒=( )秒 80分+40分=( )分=( )小时 2时-30分=( )分 4、填上“>””<”或“=”。 3时( )300分 250分( )5小时 60秒( )60分 10分( )600秒 120分( )2时 70分( )7时 5、中古友谊小学每天早晨8:00上晨检,8:10下晨检,晨检用了( ).8: 10开始上第一节课,8:50下课,第一节课用了( )。 6、(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3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 业的时间是( )时。 (1)从9:50到1:00经过了多长时间? (2)从8:45到11:20经过了多长时间 (3)百佳超市早上8:30开始营业,晚上10:20休息,百佳超市一天营业的时间是( )时。 在钟面上秒针走了3个数字,走了( )秒,走了8个数字是走了( )秒。 8、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 )车开的早。

9、在100米赛跑比赛中,小菊用了14秒,小梅用了16秒,小桃用了13秒,小丽用了12秒,小兰用了17秒。冠军是( ),亚军是( ),季军是( )。 二、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一节课的时间是35( )。 2、小学生每天在校时间是6( )。 3、小新跑60米要12( )。 4、工人叔叔每天工作8( )。 5、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要17( )。 6、李勇从家走到学校要15( )。 7、这场雨真大!整整下了3( )。 三、判断(正确的在( )里打“√”,错的打“×” ) 1、2小时=20分。( ) 2、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 3、时针在5和6之间,分针指着9,是6:45。( ) 4、时针和分钟都指着12时是12时整。( )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0秒,也就是1分钟。( ) 6、小军做50道口算题用了128分钟。 ( ) 7、飞机2:30起飞,3:10分在机场降落,飞机飞了1小时20分。 ( ) 四、选择题。 1. 秒针走一圈就是( ) A.60分 B.1小时 C.60秒

部编三年级上册数学时间的计算练习题

时间的计算练习题姓名 一、在()里填上时间单位。 1. 一节数学课上了40()。小红上午在校时间约4()。 2. 小芳跳绳20下用了15()。课间休息10()。 3. 小明吃饭用了20()。小明做20道口算题用了2()。 4. 爸爸每天工作约8()。王艳跑50米用了10()。 5. 南京乘火车去上海用了5()。晚间新闻联播时间大约是30()。 6. 看一场电影用了90()。做一次深呼吸大约7()。 7. 从教室前面走到后面用了5()。夏天午睡大约1()。 8. 脉搏跳10次用了8()。跑100米需要13()。 9. 小红下午在学校的时间是2()。一集电视剧的播放时间是50()。 10. 小惠每天晚上睡觉9()。小芳早晨起床穿衣服大约用了5()。 11. 学生一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 )。爷爷每天晨练1()。 12.运动会上,小明跑60米用了12()。 二、填空 1.我们学过的时间单位有()、()和(),其中()是最小的时间单位。 2.钟面上一共有()个大格,每个大格分成了()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个小格。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3.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一小格;秒针走一圈,分针走()小格,是()分。 4. 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5. 8:30:25是()时()分()秒。 6. 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 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从2:30到4:40经过了( )时( )分;从6:10到6:45经过了( )分。 12.从上海开往南京的火车,甲车是6:50开,乙车是7:30开,()车开的早. 13.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起床早. 14.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三人中()跑的最快. 15.月亮每秒绕地球行8千米,地球绕太阳每秒行29千米.地球比月亮每秒多行()千米. 16.声音每秒在空气中行332米,炮弹每秒比声音快667米,炮弹每秒飞行()米.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4时()4分

(word完整版)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沪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知识点: 1、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2、方位的相对关系:东——西;南——北;东南——西北 3、地图上的位置关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方,太阳落下的地方是西方。 答题策略: 1、在一张纸上画出方位标,通过转动纸片确定目标方位。 2、寻找“在”字,“在”后边名称画出方位标,方位标交点和“在”字前边名称名称连线确认相互位置关 系。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知识点: 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2、先试除被除数的首位(看首位里有几个除数就对着首位商几),首位不够商看前两位,并把商写在第二位的上边,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那一位商“0”。 3、除法的验算: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加余数 4、除法的估算:看除数和几或几十相乘的积接近被除数。 5、商的位数的判断,被除数的首位够商,商的位数和被除数位数相同;被除数的首位不够商,商的位数比被除数位数少一位。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1

答题策略: 1、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的养成。 2、除法的估算结果是整十整百整千数,或者是整百整十数、整百整千数。 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 知识点: 1、复式统计表: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具有相同内容的单式统计表合并而成。 2、知道复式统计表中每一个数据表示的含义。 答题策略: 1、细心观察复式统计表所包含的内容包括数字。 2、由学号组成的一组学生姓名,学号,仅表示一个人。 3、自己提问题仿照现有问题提问(不宜过难)。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知识点: 1、“0”乘任何数都得“0”。 2、一个数乘“1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一个“0”;一个数乘“100”,就等于给这个数的末尾添加两个“0” 3、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一个两位数乘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积的末尾和乘数的十位对齐。 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把“0”前边的数对齐,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集的末尾添写几个“0”。 5、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积与因数位置无关。 6、两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多四位数(最大的积是9801),最少是三位数(最小的积是100) 答题策略: 汗麦教育- 记忆晚托班 2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练习题

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练习 一、我会填。 148秒=()分()秒3分12秒=()秒90分=()时()分 1时=()分100分=()时()分4小时=()分2分=()秒65秒=()分()秒75秒=()分()秒 80分=()时()分 1分=()秒 3分21秒=()秒60秒=()分 60分=()时 2时12分=()分 二、想一想、填一填。 1.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小格,分针走了()分;秒针走一圈,分针走() 小格,是()分。 2.时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 的时间是();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经过的时间是()。 :30:25是()时()分()秒。3:15:28是()时()分()秒; 11:02:35是()时()分()秒。()时整,时针、分针重合 4.一节课是()分钟,课间休息()分钟,再加上()分钟就是一小时。 5.分针走一小格,秒针正好走()小格,是()秒。 6.秒针从12走到3,走了()秒;分针从12走到3,走了()分;时针从12走 到3,走了()时。 7.分针从12走到5,走过了()分,从12走到9,走过了()分。 8. 时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时;分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分,等于()时; 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秒,等于()分。 9. 分针走半圈是()分,时针走半圈是()时,秒针走半圈是()秒。

10.时针从12走到1,分钟走了()小格,是()分;秒针走60小格,分钟走了 ()小格,是()分。时针从()走到6,走了5小时。 11.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另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走一个大格是()分钟。 12.计算很短的时间,通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是()。 13.秒针走一格小格是()秒,走一个大格是()秒,走一圈是()秒,也就是 ()分钟。 14.分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9是()分钟。、 15.芳芳乘车去看望奶奶,她上午8:15出发,路上用了2小时,她到奶奶家的时 间是()。 16.课间从9:40开始,10:00结束,课间操的时间是()。 17. 张老师每天早晨7:30到校,中午12:30离校,上午在学校工作(). 三、比较大小。 1时○100分 60分○1时 60秒○1时 1分○10秒 2时○120分 300分○3时 5分○500秒 240秒○4分 4时○4分 1时○60分 1分○100秒 10分○1时 6分○36秒 7分○70秒 40秒○4分250秒○4分 150分○2时 3时○240分 250分○2时20分 1分20秒○80秒 1分30秒○100秒 90分○1小时30分 180分○3小时 四、填写合适的单位。 1.洋洋每天睡9() 2.小明跑60米,用了12() 3.学校周一升国旗大约用了5() 4.小华吃早餐大约需要20() 5.摸摸自己的脉搏,1()大约跳了80下。 五、计算。

(完整word版)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练习题一

练习题单一 班级姓名 一、口算 630÷7= 156-156÷3= 275+15÷3= 702÷3= 280×9÷9= 7×900= 15+3-15+3= 96+298-96= 50×80= 112+88÷8= 760÷10= 78-18÷3= 200÷()=40 20×30= ()×15=150 (3+2)×60= 40×(9-5)= 49-(29+11)= 904÷(2×5)= 二、竖式计算 9×742= 567÷8= 1848÷7= 836×4= 840÷6= 524÷4= 5090×8= 609÷3= 638÷6= 9700×8= 4093÷7= 6220÷3= 三、递等式计算 783-83×2 144÷(16÷4)2×346×5 (1073+530)÷7 205÷5-38 789-(789-99)618÷(30÷5)54×99+54×1 四、填空 1、只有加减或只有乘除的计算法则: 2、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法则: 3、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法则: 4、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5、面积为16平方米的正方形,边长是()。 6、小胖家的客厅面积有42()。 7、小巧身高是13(),体重是35( )。 8、一张贺卡的面积约是2()。 9、操场的面积约是5400()。 10、教室里的黑板边长约为4(),宽约为11()。

11、一张邮票的面积约是3()。 12、上海到北京的铁路长约为1215()。 13、小胖手掌心的面积大约为42() 五、单位换算 10dm=()m 10cm=()dm 200cm2=()dm2 4dm2=()cm230000cm2=()m280000dm2=()m2 210m2=()dm2()cm2=50dm22m260dm2=()dm2 760dm2=()m2()dm2100000cm2=()m2 16m23dm2=()cm2()8km-500m=()m 2dm2=()cm29m5dm=()cm ()dm2=700cm2 80dm=()cm 5m=()cm 9000cm=()m 4m2=()dm269dm2=()cm27dm2=()cm2 5000dm2=()m242m2=()dm28400cm2=()dm2 六、解决问题 1、小明有15元,小华比小明的3倍少10元。小华有多少元? 2、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宽3米,墙上有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平方米,现在要给这面墙壁粉刷,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3、一张长方形纸片,长35厘米,宽27厘米,折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用来做纸鹤,剩下的面积有多大? 4、一个正方形花坛的边长是5米,如果把它扩建成一个大正方形花坛,把原来的边长增加到8米,那么扩建后的花坛面积比原来大多少平方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时间的计算 一、仔细审题,填一填。(每空2分,共26分) 1.分针走半圈经过的时间是()分钟,走一圈经过的时间是()小时。 2.()时整,分针与时针重合;()时或()时,分针与时针成直角;()时整,分针与时针成一条直线。 3.分针走1大格是()分,走()大格是30分。 4.秒针从9走到10经过了()秒,分针从9走到10经过了()分钟,时针从9走到10经过了()小时。 5.应在9:30到站的火车,晚点15分钟,将在()到站。6.火车由于晚点了15分钟,实际到站时间是9:45,火车正常应该在()到站。 二、火眼金睛,判对错。(对的在括号里画“√”,错的画“×”)(每小题2 分,共10分) 1.小贝早上6:50出发去学校,用了10分钟到学校,小贝到学校的时间是6时60分。() 2.秒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经过的时间是1秒。() 3.12时5分可以写成12:5。() 4.钟面上秒针走2圈,时间过了2分钟。() 5.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就是1小时。()

三、仔细推敲,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 分,共10分) 1.球赛从9:20开始,经过1小时结束,球赛结束的时间是()。 A.8:20B.9:30C.10:20 2.做同一道练习题,小亮用了17分钟,小丽用了15分30秒,小贝用了15分钟。做得最快的是()。 A.小亮B.小丽C.小贝 3.1分钟跳绳比赛,小亮跳了52下,小贝跳了48下,小丽跳了45下。成绩最好的是()。 A.小亮B.小贝C.小丽 4.一场电影从8:35开始到9:30结束,这场电影放映了()。 A.55分钟B.1小时5分钟C.45分钟 5.秒针从数字“5”走到数字“7”,经过了()秒。 A.2B.10C.35 四、能干的你,会解决。(共23分) 1.连一连,帮小动物们找到各自的家。(5分)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总结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总结 数学在小学三年级的学习中内容很多,做好三年级的数学复习计划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让给大家分享几篇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吧,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一1、递等式 同级运算:符号都是加减或乘除的运算。 两级运算:符号既有加减又有乘除的运算。 同级运算可以巧算。两级运算不能巧算,只能按运算顺序计算。 递等式运算顺序:先算括号,再算乘除,最后加减。 巧算(加括号:前面是加号,后面加括号,不变号。前面是减号,后面加括号,要变号。 移位置:符号跟着后面数字一起移动。) 2、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大于等于半个的算一格,小于半格的舍去。 用满格的格数加上大于等于半格的格数,就是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3、面积单位1dm2 (1)读作1平方分米,写作1dm2,表示边长是1dm的正方形的面积 (2)面积单位有m2 dm2 cm2

(3)1 m2=100 dm2 1 dm2=100 cm2 1 m2=250000px2 4、组合图形的面积用割、补的方法 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步骤(1)根据图形选择割或者补的方法,用尺画出虚线(2)计算出和面积有关的边的长度(3)计算面积,再相加或者相减(4)注意单位是cm2,dm2,m2(5)凸字形用割,凹字形用补 沪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资料篇二1、速度 每分(每秒、每时)行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单位是复合单位。 例写作:85米/分读作:八十五米每分表示:每分钟行85米 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做题时请注意单位) 时间速度=路程 路程时间=速度 路程速度=时间 3、用两位数乘 (1)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估算 例:48 63的积在(2520)与(3150)之间,接近(3150)。 思考方法:48离整十数50更近,用48估算,估成40 63=2520与50 63=3150。 (2)两位数与三位数的估算 用两位数估算成相邻的整十数 如152 56中,虽然152更接近整十数,但还是用56去估算。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一 一、动脑思考,填一填。 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铅笔长16( ) 旗杆高10( ) 一个小朋友体重约30( ) 一头牛重500 ( ) 跑50米大约用8( ) 数学书本长约2( ) 2.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 )。 要使“□□6×9的积是三位数,百位上只能填( ),十位上只能填( )。 3. 500厘米=( )米 3千克=( )克 6000千克=( )吨 3分=( )秒 180分=( )小时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5.把一个正方形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 )。 6.在□里填上>、 □ □ 48÷8□54÷9 □ □ □ 150分□3时 1千米□999米 450厘米□45分米 7.张老师上午7:05从家里出发去学校,走了25分钟,吴老师( : )到校。 8. 1里面有( )个,5个( )是 1。 9.有29片扇叶,每台电扇装3片,这些扇叶能够装( )台电扇。 二、认真审题,作判断。(对的在后面的括号中打“√”,错误的打“×”。) 1. 46÷7=6……5 ( ) 2. 把一个长方形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 ( ) 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12米,那么它的边长是4米。 ( ) 5.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一定比商小。 ( ) 6.100千克的沙子比100千克的棉花重。 ( )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 1.看一场电影用( )。 A、20分钟 B、200秒 C、2小时

2.在□÷8=9……□中,余数是( )。 A、>8 B、 3.量一个人的体重,用( )作单位比较合适。 A、吨 B、千克 C、克 4.秒针在钟面上从“1”走到“6”,用了( )秒。 A、10秒 B、20秒 C、25秒 5.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相等。 A、一定 B、可能 C、不可能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40×3= 500×2= 400×5= 75÷8= 200-178= 210×4= 789×0= 389+470= 302×3= 25×4= 16×2= 27÷9= 65-7= 760+0= 103×5≈ 299×4≈ 6×7+8= 39 +29 = 27 +57 = 1- 23 = 2.用竖式计算。(最后一题要验算。) 168×4 76÷8 102×9 350×6 645+387 864-328 五、你能画出几种周长是24厘米的长方形或正方形。(每格边长1厘米) 六、解决问题 1.一根长36厘米的铁丝正好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厘米? 2.一头熊的体重是375千克,大象的体重是熊体重的8倍。大象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合多少吨?

北京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教案

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 2.能力目标: 掌握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3.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不同的算法并掌握算法的关键。 【教学过程】 一、教师激情导入 小明和3位同学去游乐园玩,每张门票12元,请问:他们共需要多少元? 二、教师提出要求 仔细读题,你能用你学过的方法解决吗? 1.学生思考提出解决的办法: 方法一:小明的12元+ 三位同学每人的12元; 方法二:四位同学每人12元连加; 方法三:用乘法解决:12×4; 2.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第三种方法解决运算问题。 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4.教师总结两种方法:从高位乘起,最后把两次的乘得的积加起来。从个位乘起,用因数依次去乘另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三、出示练习 23×3= 2×41= 32×3= 43×2= 四、课堂小结

师生共同总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 【教学反思】 利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引出一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以及笔算算法,使学生利用乘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找到口算的方法,从而引出笔算,主要是让学生理解笔算乘法的方法。

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知道1千米实际长度。 2.能力目标: 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3.情感目标: 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米和厘米 1米=()厘米2米=()厘米(共11道小题) 二、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米和厘米两个长度单位,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比厘米长,比米还长的一个长度单位:千米 1.认识千米的长度单位。 讨论:1千米有多长?(准备一根米尺) 用1000根这样的米尺连起来就是1千米 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2.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从北京到天津120千米图标 3.推算千米和米的进率。 1千米=1000米字母1KM=1000M 4.学生举例。 什么地方用到千米? 从学校出发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

沪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应用题归类小结

一、一步简单应用题 (一)、求一个数的几倍(小数?倍数=大数) 1、小明今年9岁,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5倍,爸爸今年多少岁? 2、买一支笔2元钱,买60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大数÷倍数=小数) 3、小明今年9岁,爸爸今年45。爸爸的年龄是小玲的几倍? 4、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5、三个同学做纸花。做了24朵红花,6朵黄花。红花是黄花的几倍? (三)、求一倍数(大数÷小数=倍数) 6、爸爸今年45岁,是小玲年龄的5倍,小明今年多少岁? 7、买一支笔2元钱,花120元可以买多少支这样的笔要多少钱? 8、饲养小组有母鸡12只,恰好是公鸡的3倍,公鸡有几只? 9、图书馆买来40本故事书,是科技书的5倍,科技书几本? 10、一只海狮重378千克,是一只企鹅体重的9倍。这只企鹅的体重是多少千克?二、两步应用题 (一)、几倍多几 1、文具店运来三箱红墨水,每箱100瓶。运来的兰墨水比红墨 水多200瓶,运来兰墨水多少瓶? 2、一只猴子重25千克,一头熊猫的体重比猴子的6倍还多12 千克一头熊猫的体重是多少? (二)、几倍少几 3、、王大伯前年养猪2头,去年养猪头数是前年的3倍,到年底 卖了4头,还有几头? 4、一个牧民养了76只山羊,养的绵羊比山羊的4倍少16只。这 个牧民养了多少只绵羊? 5、一户菜农去年收黄瓜520千克。收的西红柿是黄瓜的3倍, 收的茄子比西红柿少260千克。收茄子多少千克? (三)和倍问题 6、.一把椅子的价钱是70元,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价钱 的2倍。买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一共要用多少钱? 7、.校园里有杨树8棵,柳树是杨树的4倍。柳树和杨树一共有 多少棵? (四)差倍问题 8、.今年小青8岁,爸爸的年龄是他的5倍。爸爸比小青大多少 岁? 9、.二十年前某农户每人平均只有100千克粮食,改革开放后, 现在每人平均收的粮食是二十年前的6倍。增加了多少千克? 三、植树问题 1、在60米长的路的一边,等距离的摆放7个花盆,如果两端都 放,花盆之间的间隔有多少米? 2、学校打算在长20米的小路一侧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 都种,需要种多少棵? 3、公路一旁,每隔5米种一棵树,小胖从第一棵树开始,跑到 第50棵树停下来,小胖跑了多少米? 4、三(2)班有46人,排成两路纵队,前后两人间隔1米,这 列队伍有多长? 四、其它 5、少年宫气象小组有20人,比美术小组少6人,生物小组的人 数是美术小组的2倍。生物小组有多少人? 6、一本连环画看了24页,还有15页没看。一本故事书的页数 是这本连环画的5倍。这本故事书有多少页? 7、.学校购买桌椅,第一次买了120套,第二次买同样的桌椅145 套,第二次比第一次多付2625元。每套桌椅的价钱是多少? 8、实验小学有男生650人,女生550人,是东风小学学生人数 的2倍。东风小学有学生多少人? 9、相册每页可插6张照片,218张照片需要插几页?

北京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013

三年级 数学教案 第五册教案 全册备课 体现新课标思想: 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数学,发现问题通过交流、探讨,获得不同的数学知识, 从而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它常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领悟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本学期目标: 全班学生的上学期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1.5分,达标率100%,优秀率41.67%。全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牢固,在本学期争取学生的平均成绩达到85分以上,学生达标率保持在100%,优秀率争取达到60%以上。 教学内容: 1、乘法 2、除法 3、吨的认识 4、实际问题 5、千米、分米和毫米的认识 6、空间与图形 7、实践活动(一) 8、24时计时法 9、统计和可能性 10、实践活动(二) 11、总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乘法的意义,掌握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数以及一位数乘两位数(积在100以内)的口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 2、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能够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知道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一位数乘法笔算的方法,养成先审题的良好习惯。 4、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一位数除法,回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除法3,初步学会一位数除法的估算,会用乘法验算除法,利用倍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整除”的一些基本概念。 5、能用一位数除法的有关知识描述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简单现象,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提出一些与一位数除法有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6、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会用拖式的方法计算两步式题。 7、会用两步计算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会正确使用小括号。(在解决问题时,既可以分步列式,也可以列综合算式。) 8、直观认识线段、直线和射线。 9、初步认识角、直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尺子划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10、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会应用平行和垂直对一些现象做出解释。 11、能把从不同方向看到的物体的形状画在方格纸上,培养观察能力与分析综合能力。 12、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千米、1分米和1毫米的实际长度,并能运用学过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13、知道千米和米、米和分米、分米和厘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会运用千米、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进率进行简单的换算。 14、认识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求知欲,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测量的好习惯。 15、通过收集、整理数据等活动,体会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16、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将收集、整理的数据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出来,能根据统计表或统计图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或提出问题。能根据统计表、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 17、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体会可能性的大小。 18、通过调查统计活动,了解本班同学课外阅读情况,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9、通过活动中小组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及合作意识。 20、知道一日是24时,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间,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的习惯,珍惜时间。 2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使学生掌握本学期的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2、学习一位数除法的笔算方法。 3、掌握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和脱式计算的方法,掌握用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4、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记所学过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