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全国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训练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附答案

一、高中语文默写训练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_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2)曾子曰:“________,________。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

(3)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答案】(1)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4)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惟”“暮”“弘”“鉴”“曾”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⑵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⑶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⑷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⑸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

(2)则仆偿前辱之责,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________,________。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5)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________,________ 。(郑燮《竹石》)

【答案】(1)一箪食;一瓢饮

(2)虽万被戮;岂有悔哉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的易错字有“箪”、“瓢”、“戮”等。

故答案为:⑴一箪食;一瓢饮;⑵虽万被戮;岂有悔哉;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

沙;⑷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⑸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鱼我所欲也》表现仁人志士在面临“生”与“义”抉择时,勇于献身正义的崇高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论语〉十则》中以水不停奔流的习性来勉励人们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精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美国失去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是合乎英明论断的。

(4)《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是一致的。

(5)周敦颐《爱莲说》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赞美莲花洁身自爱、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品质。

【答案】(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本题属于情境默写,作答时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根据理解选准相应语句,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比如“寡、陟、臧、淤、染,濯”等字。

故答案为: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⑵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⑷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⑸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风兮!风兮!何德之衰!________,________。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论语》)

(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____,百步九折萦岩峦。((李白《蜀道难》)

(4)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___。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柳永《雨霖铃》)

(5)风一更,雪一更,________,________。(纳兰性德《长相思》)

【答案】(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

(3)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

(4)杨柳岸;晓风残月

(5)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要求考生审清题目要求,抓准题目所给关键词,联系课文有联系的原句,注重理解和积累。本题为上下句默写,注意易错字形:(1)谏、犹(2)匏樽、属、沧、粟(3)猱、度、(4)岸、晓(5)聒。

故答案为:⑴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⑵举匏樽以相属;渺沧海之一粟;⑶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⑷杨柳岸;晓风残月;⑸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点评】此题考查名句默写的能力。命题改变以往给出上下,填写下句纯记忆型方式,而是改为通过名句含意的提示要求默写,这样就将记忆与理解紧密结合起来。因此,解题时必须注意:一是语意的提醒;二是注意难写字。

5.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如今有谁堪摘?(李清照《声声慢》)

(3)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4)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5)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

【答案】(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4)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悱”“憔悴”“损”“锱铢”“凌”“捷”“襟”。

故答案为: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⑵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作者写“________,________染出阴沉昏暗的雨前景象,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的心境。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了浔阳城里的民歌声音嘶哑,反衬出琵琶声的美妙动听。

(3)苏轼在《赤壁赋》中善用对比手法。例如同是饮酒,自己是“举酒属客”,曹操则是“________同时乘舟,自己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则是“________”。

【答案】(1)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2)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3)酾酒临江;舳舻千里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顷、漠、笛、呕哑嘲哳、酾、舳舻。

故答案为:⑴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⑵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⑶酾酒临江;舳舻千里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孔子谓季氏:“________,是可忍也,________?”(《论语》)

(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________,惜其用武而不终也。(苏《六国论》)

(4)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人生得意须尽欢,________。天生我材必有用,________。(李白《将进酒》)【答案】(1)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

(2)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3)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4)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

(5)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要求考生课下多读名篇,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默写时注意以下字:佾,孰,洎,谗,萧萧,樽。故答案为:⑴八佾舞于庭;孰不可忍也;⑵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风急天高猿啸哀;无边落木萧萧下;⑸莫使金樽空对月;千金散尽还复来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

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用“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亡国原因。

(2)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________”;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________”,又怎么会灭亡呢?

(3)《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苏轼以酒祭奠江月寄托其旷达之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3)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拂”“酹”。

故答案为:⑴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⑵则足以拒秦;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⑶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点评】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默写要求学生在识记时候要以理解为基础进行识记,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平时对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要多记忆,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书写务必规范。

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荀子《劝学》)

(2)定乎内外之分,________,斯已矣。(庄子《逍遥游》)

(3)________,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4)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5)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李白《蜀道难》)

(6)________,夕揽洲之宿莽。(屈原《离骚》)

(7)此情可待成追忆,________。(李商隐《锦瑟》)

(8)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苏轼《赤壁赋》)

【答案】(1)金就砺则利

(2)辩乎荣辱之境

(3)奈何取之尽锱铢

(4)呕哑嘲哳难为听

(5)砯崖转石万壑雷

(6)朝搴阰之木兰兮

(7)只是当时已惘然

(8)凌万顷之茫然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此题属于直接默写,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此题中需注意“砺”“辩”“锱铢”“呕哑”“嘲哳”“砯”“阰”“惘”的书写。

故答案为:(1)金就砺则利;(2)辩乎荣辱之境;(3)奈何取之尽锱铢;(4)呕哑嘲哳难为听;(5)砯崖转石万壑雷;(6)朝搴阰之木兰兮;(7)只是当时已惘然;(8)凌万顷之茫然

【点评】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体现了她刚烈的性格特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2)《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悲难”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文人情感。杜甫的《登高》以“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久客他乡、孤苦多病的悲难。

【答案】(1)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其次要镇定作答,规范写字。此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焉、涕、哀。

故答案为:⑴反是不思;亦已焉哉;⑵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⑶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

(2)在《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相互为师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他们之间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3)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答案】(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3)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属于理解性情境默写,要求学生平时要注意记忆、积累。在做题时首先要读懂题干,明确要求。有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辩”“盛”“谀”“臧”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故答案为:⑴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⑵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⑶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平时长积累,边读边写。答题时笔画要清晰,答完后要检查,避免低级错误。

12.(2019?江苏)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名余曰正则兮,________。(屈原《离骚》)

(2)________,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____。(杜甫《登高》)

(4)树林阴翳,________,游人去而禽鸟乐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________,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7)道之以德,________,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8)盖文章,经国之大业,________。(曹丕《典论·论文》)

【答案】(1)字余曰灵均

(2)君子生非异也

(3)潦倒新停浊酒杯

(4)鸣声上下

(5)挟飞仙以邀游

(6)吟鞭东指即天涯

(7)齐之以礼

(8)不朽之盛事

【解析】【分析】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曰、生、潦倒、挟、遨游、齐、盛事。

故答案为:(1)字余曰灵均;(2)君子生非异也;(3)潦倒新停浊酒杯;(4)鸣声上下;(5)挟飞仙以邀游(6)吟鞭东指即天涯;(7)齐之以礼;(8)不朽之盛事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直接性默写,比较简单。写错字或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及答案

人教版七上古诗词默写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江春入旧年。 3.老骥伏枥,。 4.《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5.曹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英雄,他有广阔的胸襟和伟大的抱负,在《观沧海》中他用,;,。四句诗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雄伟景象。 6.在学习中,我们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正如孔子所言, 7.“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请你写出古代诗词中含有一个“月”字的上下句, 8.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0.孟浩然《过故人庄》中描写田园优美的自然风光的诗句是, 。 11.在我们所学的《论语十则》中,孔子告诫弟子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的两句名言是,。 12.工作学习中,我们要“”,向先进人物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的学识与修养,见到不好的人与事,还应该“”来反省自己。(用《〈论语〉十则》文中的语句回答) 13.何当共剪西窗烛,。 1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作者想把自己的思念托付明月带给远方寂寞朋友的诗句 是:,。 15.近几年美国颁布各种法规促使国内安定和平,却插手别国内政,制造矛盾。对此,我们可以 用《论语》中的,来劝诫美国政府。 1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你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儿童”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写出一句与“亲情”有关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君问归期未有期,,,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0.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1.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2.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23.《过故人庄》诗中写出了农村优美风光的句子是,。 24. ,把酒话桑麻。(孟浩然《过故人庄》) 25. ,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6.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27.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8.《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王湾《次北固山下》) 29.《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子是。 30. ,小桥流水人家。 31.秋风萧瑟,。 32. ,风正一帆悬。,江春入旧年。 33.《论语》十则中孔子认为学习和思考要结合起来,才有成效,所以他说: “,。”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300题与答案 高中必背14篇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训练及答案 劝学 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 “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 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答案: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知明而行无过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逍遥游 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2.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5.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师说 1.《荀子·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彼童子之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2017高考语文试卷真题汇编之论述文专题 一、【新课标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 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 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因为, 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我们作为地球的受托管理人,对子孙后代 负有道德义务。实际上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把长期目标设定为保护气候系统免受 人为原因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干扰,其目的正是为了保护地球气候系统, 这是符合后代利益的。至少从我们当代人已有的科学认识来看,气候正义的本质是为了保护后代的利益,而非为其设定义务。 总之,气候正义既有空间的维度,也有时间的维度,既涉及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也涉及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因此,气候正义的内涵是:所有国家、地区和个人 都有平等使用、享受气候容量的权利,也应公平地分担稳定气候系统的义务和成本。 (摘编自明德《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为了应对气候变化,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提出了气候正义。B.与气候变化有关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实际上就是限制排放的问题。C.气候正义中的义务问题,是指我们对后代负有义务,而且要为后代设定义务。D.已有的科学认识和对利益分配的认识都会影响我们对气候正义内涵的理解。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两个维度审视气候正义,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后一维度的两个方面。B.文章以气候容量有限为立论前提,并由此指向了气候方面的社会正义问题。C.文章在论证中以大量篇幅阐述代际公平,彰显了立足未来的气候正义立场。D.对于气候正义,文章先交代背景,接着逐层分析,最后梳理出了它的内涵。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气候容量无限,就不必对气候变化进行伦理审视、讨论气候的正义问题。B.如果气候变化公约或协定的长期目标能落实,那么后代需求就可以得到保证。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古诗文默写 一、《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 3.《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矫健雄姿的诗句是: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描写边塞艰苦(阴冷苦寒)的军旅生活的诗句),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句子是: 5.《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 6.《木兰诗》中侧面表现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7.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的句子是: 二、王维《竹里馆》 1.《竹里馆》中描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的句子是: 2.王维《竹里馆》一诗中,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情景的两句是: 3. 《竹里馆》中以声响衬托静境的句子是: 三、《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1. 《春夜洛城闻笛》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是: 2. 《春夜洛城闻笛》中写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是: 四、《逢入京使》(岑参) 1.岑参《逢入京使》一诗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两句是: 2.《逢入京使》中运用夸张手法传达惜别深情的诗句是(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 3.《逢入京使》中最能表现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的诗句是:

五、韩愈《晚春》 1、韩愈的《晚春》一诗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的本色的句子是: 2、《晚春》中写一个人“无才思”并不可怕,要紧的是珍惜光阴,不失时机,“春光”是不负“杨花榆荚”这样的有心人的句子是: 六《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表达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时间的绵长): 2、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空间的辽阔): 九、《望岳》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形象的语句: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一)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以"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为喻,引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结论,强调学习能够改变人的秉性。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一诗以琵琶女的遭遇身世为明线,诗人的感受为暗线,两线交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诗上。 答案: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写女主人公追忆当年与男主人公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拧转轴子,拨动了两三下丝弦,还没有弹成曲调,已经充满了情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3)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练习(二) 1.名篇名句默写 (1)在《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山间的春夏美景,让自己流连忘返。 (2)李白《蜀道难》一诗中引用"五丁开山"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含答案

最新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一)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 (2)古代文人擅长借典故寄托情思,李商隐《锦瑟》中借鲛人泣珠和良玉生烟的典故抒写世间风情迷离恍惚,可望而不可至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统治者妄想追求霍去病那样的筑坛祭天功业,结果吃了败仗,张皇南逃,狼狈不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3)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篇关于对待贤与不贤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论语述而》篇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取意相似。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二)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在《行路难》中比喻人生路上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

2018高考语文真题汇编:诗歌鉴赏-(精心整理))

(精心整理)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专题:诗歌鉴赏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 ——董卿《中国诗词大会》 你在学习上花的任何努力,都会在高考时刻给你回报。 ----寄同学们 一、诗歌鉴赏(共7题;共59分) 1.(2018?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野歌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弯弓射鸿,麻衣冲锋、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 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 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 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诗中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2.(2018?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副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 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 诗人把书法创作过程中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 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3.(2018?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及答案( 部编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部编版/人教版)

第二部分 一、12首古诗词理解性默写。 1.《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是: 3.《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了作者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的诗句 是: 4.《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中详细写诗人见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6.《观沧海》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 是: 8.《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表达诗人对朋友深切关心的句子是: 9.《次北固山下》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10.《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12.《天净沙·秋思》中写秋天农村晚景,渲染悲凉气氛的句子是:

13.《天净沙·秋思》中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的句子是: 14.《天净沙·秋思》中点名主旨,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15.《峨眉山月歌》中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16.《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17.《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追忆往昔与李龟年的接触,表达对“开元全盛日”的无限眷念的两句是: 18.《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1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评定安史之乱等渴望的诗是: 20.《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21.《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22.《秋词》中能够表现诗人昂扬奋发的创作精神的句子: 23.《秋词》中体现诗人一反前人的悲秋之作而具有独创新视角的句子: 24.《秋词》中运用鲜明的对比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25.《秋词》中表达诗人豪迈乐观、抒发志向的诗句: 26.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秋词》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 27.《秋词》中能够表现作者推陈出新,赋予秋天新内涵的句子: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2小说阅读题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小说阅读题汇编 1.(安徽)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第⑴一⑷题。 秋天,刚刚收获过的土地湿润、疏松,可爱极了。稼禾的秸秆都拉走了,香气却留在田埂上。杂生在玉米和豆棵里的草叶儿显露出来,又绿又嫩。蚂蚱在草棵间蹦跳、起飞,很欢快的样子。 人们都忙着整理自己的土地,准备又一次播种。小格细心地揪掉青青的草叶,整齐地堆放在一块儿。她觉得这么嫩的草叶,扔掉怪可惜的,留着回家喂小兔子吧。那些蚂蚱碰到她手上,她就把它们逮住了;很肥大的,用一根草棒串了,另恠衣襟上。 邻地里的达子走过来,搓着手上的草汁和泥巴,站在那儿笑。 小格不看他,只顾拔草。达子还是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着她笑。小格往一边看了看, 好像有些喘息。……达子的脚上穿了一双又结实又漂亮的胶鞋,鞋帮上好像还印了一只鹰!她瞥了一眼,禁不住又瞥了一眼。这个达子和她在小学一块读过书的,现在正用一辆轻骑贩卖葡萄,听人说去年一年就挣了五千元……一个大灰蚂蚱用生了刺的双腿猛劲儿蹬了她一下,她的手背上立刻渗出了小血珠。她使劲摔了它一下,说:“一变肥,你就浑!” 达子蹲下来,吸着了一支烟说:“歇歇吧,又逮植物又逮动物,这个活儿太累。” 小格干脆仰起脸,看着笑吟吟的达子。她已经不歇气地在地里忙了三天。父亲病了,这么多的活儿全是她一个人做的。她不光有些累,还有些烦呢。她觉得达子在看她的笑话。 达子和她对看着,一瞬间神情严肃起来。他看到她那双从来都很美丽的眉毛,这时候微微皱着一一她好像有些恼怒……他眨了眨眼睛,把目光移开,仰脸看天了:“天快下雨了,嗯……快下雨了!”他咕哝着。 “下吧!”她的眼睛盯着他,赌气似地说道。 达子站起来,活动了一下穿着“鹰鞋”的脚,说:“我是说,下了雨,你的地也快整好了,我明天雇来一辆小拖拉机,咱们一块儿耕地吧。” ①小格的心里一热。但她还是垂下眼睫,有些执拗地说:“不,不。还是我自己用铁锹翻吧……” 达子笑了笑,走开了。 停了一会儿,天真的下雨了。田野的人们都跑回去拿雨具了,小格踌躇了一会儿,最后也跑回家了。 她回到田里来时,披了一件蓑衣。这件蓑衣很旧了,可是还能遮雨。别人都穿了塑料雨衣,戴了斗笠。那雨衣有蓝的,红的,还有淡黄的,迷茫的雨雾里望去,多么好看啊。邻地的达子穿得更高级一点:军用雨衣。 小格有些不好意思了。 她蹲在田埂上做活,一低头就能看见蓑衣襟上粗粗的草绳儿结。她在心里恨起自己来:怎么就穿了它来!可是她心里明明知道:家里没有雨衣,只有一把塑料雨伞…… 达子向这边望着,好长时间也没动一下。 他看到千万条雨丝洒向她的蓑衣,蓑衣的毛儿拄着,在雨丝中轻轻弹动着。有时小格站起来,那球成一团的蓑衣立刻放展开来,似一件漂亮的草做的披风。蓑衣毛儿又多又规整,都朝一个方向斜着……她在田埂上走着,像个穿着斗篷的将军,挺拔而洒脱。他禁不住喊了一声: “小格__!小格__! ” 小格重新蹲下去,像是逮一个蚂蚱,身子向前一伏一伏的。达子好像看到了她那被蓑衣遮住一边的脸庞变得通红通红,就像石榴花的颜色。 天暗下来,雨也变得小多了。田野里的人们开始收工了。

七年级上册古诗文默写填空

古诗文默写复习专题 1.《观沧海》 ①曹操《观沧海》一诗中,统领全诗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②曹操《观沧海》诗中描写想象的句子是/曹操《观沧海》一诗中,勾勒出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景象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③《观沧海》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④《观沧海》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①默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融情人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③正面写诗人的愁绪,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的诗句是:/集中抒写了诗人听说友人左迁龙标时的惆怅和恋恋不舍之情/把对友人的怀念之情托付给明月的诗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3.《次北固山下》 ①《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是/描写江上景色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②《次北固山下》一诗的尾联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达作者急迫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最能突出地表达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③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的句子/运用对偶的名句是/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时光交替,匆匆不待,旧年尚未逝去,江春已呈现春意,正如《次北固山下》所写的“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④《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写景又蕴涵自然理趣的诗句是/给明月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天净沙·秋思》 ①能侧面表现游子长期漂泊异乡的诗句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②《天净沙·秋思》中的语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不同景物组接在一起,从正反两面烘托出羁旅游子内心的凄楚与悲怆。 ③《天净沙·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词的主旨句是/从正面衬托游子的悲秋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不觉脱口而出。 5.《峨眉山月歌》 ①诗中表现清朗秀美夜色的诗句是: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默写真题汇总 【答案】 (1)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2)无以至今日,无以终余年 (3)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4)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江苏卷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既见复关,。(《诗经·卫风·氓》) (2)故不积跬步,。(《荀子·劝学》)

(3)今年欢笑复明年,。(白居易《琵琶行》)(4),不知东西。(杜牧《阿房宫赋》)(5)沙鸥翔集,。(范仲淹《岳阳楼记》)(6)八百里分麾下炙,。(辛弃疾《破阵子》)(7)浴乎沂,,咏而归。(《论语·先进》)(8),辣手著文章。(杨继盛名联) 【答案】 (1)载笑载言 (2)无以至千里 (3)秋月春风等闲度 (4)高低冥迷

(5)锦鳞游泳 (6)五十弦翻塞外声 (7)风乎舞雩 (8)铁肩担道义 天津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漫步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襟抱与情怀:《荆轲刺秦王》“,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是荆轲赴汤蹈火的毅然决然:《短歌行》“,天下归心”,那是曹操延揽人才、渴望一统的豪情壮志:《梦游天姥吟留别》“,”,道出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赤壁赋》“,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写出东坡经历人生低谷后的旷达、洒脱;《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尽西风,季鹰归未”,抒写了辛弃疾耻于弃官归隐、立志光复故土的爱国之情。 【答案】

风萧萧兮易水寒; 周公吐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惟江上之清风;休说鲈鱼堪脍; 浙江卷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____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报任安书》)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及答案 今日寒窗苦读,必定有我;明朝独占熬头,舍我其谁?祝高考顺利!下面是为大家推荐的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语文阅读题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排队 梁实秋 如果你起个大早,赶到邮局烧头炷香,柜台前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休想能从容办事,因为柜台里面的先生小姐忙着开柜子,取邮票文件,调整邮戳,这时候就有顾客陆续进来,说不定一位站在你左边,一位站在你右边,总之是会把你夹在中间。夹在中间的人未必有优先权,所以,三个人就挤得很紧,胳博粗、个子大,脚跟稳的占便宜。夹在中间的人也未必轮到第二名,因为说不定又有人附在你的背上,像长臂猿似的伸出一只胳膊,越过你的头部拿着钱要买邮票。人越聚越多,最后像是橄榄球赛似的挤成一团,你想钻出来也不容易。 三人曰众,古有明训。所以三个人聚在一起就要挤成一堆。排队是洋玩意儿,我们所谓鱼贯而行都是在极不得已的情形之下所做的动作。《晋书范汪传》:玄冬之月,沔汉干涸,皆当鱼贯而行,推排而进。水不干涸谁肯循序而进,虽然鱼贯,仍不免于推排。我小

时候,在北平有过一段经验,过年父亲常带我逛厂甸,进入海王村,里面有旧书铺、古玩铺、玉器摊,以及临时搭起的几个茶座儿。 我们是礼义之邦,君子无所争,从来没有鼓励人争先恐后之说。很多地方我们都讲究揖让,尤其是几个朋友走出门口的时候,常不免于拉拉扯扯礼让了半天,其实鱼贯而行也就够了。我不太明白为什么到了陌生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便不肯排队,而一定要奋不顾身。难道真需要那一条鞭子才行么? 据说:让本是我们固有道德的一个项目,谁都知道孔融让梨、王泰推枣的故事。《左传》老早就有这样的嘉言:让,德之主也。(昭十) 让,礼之主也。(襄十三)《魏书》卷二十记载着东夷弁辰国的风俗:其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当初避秦流亡海外的人还懂得行者相逢皆住让路的道理,所以史官秉笔特别标出,表示礼让乃泱泱大国的流风遗韵,远至海外,犹堪称述。我们抛掷一根肉骨头于群犬之间,我们可以料想到将要发生什么情况。人为万物之灵,当不至于狼奔豕窜地攘臂争先地夺取一根骨头。但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几稀,从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窥察到懂得克己复礼的道理的人毕竟不太多。 小的地方肯让,大的地方才会与人无争。争先是本能,一切动物皆不能免:让是美德,是文明进化培养出来的习惯。孔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只有当仁的时候才可以不让,此外则一定当以谦让为宜。 (节选于《书摘》2015年01月01日,有删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古诗文默写填空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文默写填空题班别:姓名:学号: 一、提示型默写: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3. ;现在却经常是忧郁。(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4.一切都是瞬息, ; 而那过去了的, 。(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5.东市买骏马,, ,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6.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7.日辞黄河去,, 不闻爹娘唤女声,。(《木兰诗》) 8.万里赴戒机,。(《木兰诗》) 9.朔气传金柝,。(《木兰诗》) 10. ,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11.策勋十二转,。(《木兰诗》)

12.雄兔脚扑朔,。(《木兰诗》) 13.双兔傍地走,?(《木兰诗》) 14.爷娘闻女来,。(《木兰诗》) 15.小弟闻姊来,。(《木兰诗》) 16. ,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17.山际见来烟,。 鸟向檐上飞,。(吴均《山中杂诗》) 18. ,弹琴复长啸。 森林人不知,。(王维《竹里馆》) 19.峨嵋山月半轮秋,。(李白《峨眉山月歌》) 20.夜发清溪向三峡,。(李白《峨眉山月歌》) 21. ,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2.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3.故园东望路漫漫,。(岑参《逢入京使》) 24.马上相逢无纸笔,。(岑参《逢入京使》) 25.独怜幽草涧边生,。(韦应物《滁洲西涧》) 26.春潮带雨晚来急,。(韦应物《滁洲西涧》) 27.岐王宅里寻常见,。(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8.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29.苍苍竹林寺,。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30.黄梅时节家家雨,。(赵师秀《约客》)

(完整版)全国卷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情景默写训练100题汇总

全国卷高考语文古诗文背诵情景默写训练100题(上)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 “,。”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________,________”,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及答案

高考语文常考古诗词及名句默写大汇总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表现老人孩子都悠闲快乐的句子是“,。”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想到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高楼大厦,能够“,。” 3、屈原《离骚》中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先贤、愿保持清白献身正道的决心。 4、《逍遥游》中“,。”指出顺应天地万物之性、驾驭六气的变化才是真正的逍遥游。 5、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自己被贬后,无论春天江花盛开还是秋天美好的夜晚,都独自一人喝酒的两句是:“,。” 6、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现“自己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无学之辈”的两个句子是:“,。

7、庄子《逍遥游》通过舟对水的依赖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的句子是“,。” 8、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9、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描写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青春年少的英雄形象的句子是“,。” 10、《琵琶行》中,以自问自答的形式,借动物的鸣叫声表现环境氛围的荒凉凄清的句子是“?。” 11、《赤壁赋》中,写苏子扣舷而歌,抒发其向往美好事物而不可得的怅惘失意之情的句子是“,。” 12、《行路难》中,以四个连续的动作,表现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内心依旧苦闷抑郁的句子是“,。” 13、《庄子·逍遥游》指出,宋荣子不但做到“,。”而且能够认清自身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

14、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两句,侧面描写和衬托了琵琶曲无穷的艺术魅力。 15、范仲淹在《渔家傲》中“,。”两句,既有故土之思,又有功业未建的焦虑。 16、在《诗经·氓》中女子倾诉自己从早到晚、终日操劳的两句诗是“,。” 17、在杜甫《春望》中,写用手挠发、头发稀疏,甚至连发簪都挽不起来的诗句是:“,。” 18、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描绘历史英雄人物征战沙场、所向披靡的名句是:“,。”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参用“,。”来表现塞外胡天八月大雪纷飞,一夜之间好像树上开满了洁白的梨花的景象。 20、李白在《行路难》中用“,。”两句象征了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人教版高考语文古诗文默写练习(附答案)

高考语文人教版古诗文默写练习: 1、古诗词中“雨”已成为诗人抒发情感的载体,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___________,天气晚来秋”,柳永《雨霖铃》中的“寒蝉凄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声声慢》中的“_____________,到黄昏,___________”。 2、古诗文以“风”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杜甫《登高》“___________,渚清沙白鸟飞回”,陆游《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___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秦观《鹊桥仙》“__________,便胜却人间无数”,李清照《声声慢》“_________,怎敌他,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___________,尽荠麦青青”,苏轼《赤壁赋》“__________,水波不兴”,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雁南飞”。 3、古诗文以“月”为意象烘托意境或表情达意,如曹操《短歌行》“__________,乌鹊南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____________,送我至剡溪”,白居易《琵琶行》“醉不成欢惨将别,__________”,“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去来江口守空船,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往往取酒还独倾”,王维《山居秋暝》“ ____________,清泉石上流”,李煜《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姜夔《扬州慢》“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文中“水”的意象无处不在,它给作品增添了丰富的意趣,如《古诗十九首》中的“_____________,脉脉不得语”;王勃《滕王阁序》中的“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落霞与孤鹜齐飞,___________ ”;王维《山居秋暝》中的“明月松间照,____________”;李白《将进酒》中的“ ____________,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云青青兮欲雨,______________”,“世间行乐亦如此,____________”;李煜《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秦观《鹊桥仙》中的

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字音

考点:字音 一、选择题 1.(山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湛.蓝/斟.酌崛.起/倔.脾气提.防/醍.醐灌顶 B.跻.身/犄.角女红./彩虹.桥沟壑./豁.然开朗 C.毛坯./胚.芽蒜薹./跆.拳道拙.劣/咄.咄逼人 D.劲.敌/浸.渍咆哮./酵.母菌着.陆/着.手成春 【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重点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的字音。A项,分别读zhàn/zhēn,jué/juè,dī/tí;B项,分别读jī/jī,ɡōnɡ/hónɡ,hè/huò;C项,分别读pī/pēi,tái/tái,zhuō/duō;D项,分别读jìnɡ/jìn,xiào/jiào,zhuó/zhuó。 2.(2014·广东卷)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驰骋./聘.请饶恕./夙.愿塞.翁失马/敷衍塞.责 B.瑕.疵/遐.想遏.止/摇曳.是否./臧否. C.诽谤./磅.礴洗涤./嫡.亲累.积/劳累. D.渗.透/掺.杂俯.仰/辅.导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解析】选A。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的能力,重点考查了形近字、音近字、多音字。A项依次读为chěnɡ/pìn、shù/sù、sài/sè;B项依次读为xiá/xiá、è/yè、fǒu/pǐ;C项依次读为bànɡ/pánɡ、dí/dí、lěi/lèi;D项依次读为shèn/chān、fǔ/fǔ、xiān/xiǎn。 3.(安徽卷)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蓓.蕾/烘焙.拾.级/拾.麦穗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 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 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于现代汉语字音的认识,重点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的字音。A.拾.级(shè)/拾.麦穗(shí),B.毗邻.(lín)/聆.听(línɡ),D.物产丰饶.(ráo)/百折不挠.(náo)。 4.(浙江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摭.(zhí)拾哄.(hōnɡ)笑 擎.(qín)天柱钻.(zuān)木取火 B.屏.(bǐnɡ)息包扎.(zhā) 夹.(jiā)克衫言之凿.(záo)凿 C.孱.(càn)弱牌坊.(fānɡ) 干.(ɡàn)细胞铩.(shā)羽而归 D.吟哦.(é) 皲.(jūn)裂 胳.(ɡā)肢窝蜚.(fēi)声中外 【解析】选D。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重点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的字音。A项“擎天柱”中“擎”应读qínɡ;B项“包扎”中“扎”应读zā;C项“孱弱”中“孱”应读chán。 5.(天津卷)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缜.(zhěn)密商榷.(què) 和.(huò)稀泥揆情度.(duó)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