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肠道菌群失调症诊断及治疗

[诊断]

1,症状本证以严重腹泻或慢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如突然发生或原有腹泻加重,即可考虑继发本病。腹泻多为淡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如蛋花样。真菌感染可呈泡沫样稀便,有腥臭味,脓血便。个别病例粪便中漂浮有呈粉红色粘膜样碎片,大小不一。腹泻多数顽固,每日5一10次,甚至20余次。一般有轻度腹痛,少数伴恶心、呕吐,多有水电解质紊乱。重症可发生休克。

2,检查本证的检查是通过有关微生物实验室检查,即菌群定性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与一般微生物检查相同,如葡萄球菌肠炎粪便少,革兰染色可发现成堆的阳性葡萄球菌及中性多形核细咆,粪便培养可有大量的葡萄球菌生长。白色念珠菌性肠炎,可采用病理材料直接涂片,经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并革兰染色,镜检可见成簇的卵圆形白色念珠菌,革兰染色阳性,细胞内着色不均匀,细菌培养可形成奶油色表现光滑细菌样菌落,带有酵母气味。但定性检查除三度比例失调(即菌群交替症)能检查出外,资阳水工医院专家表示其他比例失调则难以分析,尚需进一步做定量检查,以判断数值是否正常。定量检查首先需将粪便均质化,并按一定比例稀释,培养后须计算各类细菌菌落计数,以求出细胞总数值,手续比较麻烦,一般细菌实验室很少采用。定性定量检查相结合,分析致病菌的类型。

[鉴别诊断]

资阳水工医院专家提出肠道菌群失调有许多类型,除实验室检查外,还应结合临床进行鉴别。

1.葡萄球菌性肠炎多见于长期应用抗菌素(四环素、氨苄青霉素等),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进行肠道手术的年老患者或慢性病患者。健康人10%一15%的肠道内带葡萄球菌,但不致病,当优势菌或脆弱类杆菌、大肠杆菌等因抗生素的应用被抑制或杀灭后,比较耐药的金葡菌即乘机繁殖而产生肠毒素,并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腹泻多于术后或用药后3—6日开始,日排黄绿色稀便3—20次,伴有腹胀。腹痛一般不重,吐泻严重者可伴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尿素氮升高、血压下降。

2.白色念珠菌性肠炎这是肠道菌群失调最常见的一种。多见于瘦弱的婴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糖尿病、恶性肿瘤或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激素的患者。一般多从上消化道开始,蔓延到食管,小肠,甚至肛周,鹅口疮常是白色念珠菌性肠炎最早的信号。如小肠粘膜糜烂或溃疡可引起频次的无臭粘液脓性粪便,有时可呈血性,也可呈水泻,伴有消化不良。不及时治疗,可扩散至呼吸道、泌尿道、甚至脑组织。

3.其他类型的肠道感染

(1)产气荚膜杆菌性急性坏死性肠炎:本菌可在人类肠道中发现,其产生的卢毒素可引起急性坏死性肠炎。轻者吐泻,重者便血,甚至发生毒血症,以至休克、死亡。

(2)绿脓杆菌肠道感染:绿脓杆菌为条件致病菌,通常属继发感染,在婴幼儿、老人或有某些恶性肿瘤或消耗性疾病患者,滥用抗菌素、皮质激素等,最易发生绿脓杆菌感染。该菌能产生蓝绿色荧光素使粪便带绿色,但并不经常引起腹泻。

(3)变性杆菌肠道感染:一般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为条件致病菌,如普通杆菌、奇异杆菌和摩根变形杆菌,可引起疾病。无恒变形杆菌可引起婴幼儿夏季腹泻。(4)肺炎杆菌肠道感染: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或其他原因,正常寄生在肠道的肺炎杆菌可引起感染,特别是严重腹泻。

[治疗]

1.资阳水工医院专家指出西医治疗本病一经确诊,应积极采取措施,调整肠道菌群。

(1)饮食调整:发酵性腹泻应限制糖类,腐败性腹泻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抗菌药物:立即停用抗生素,应根据菌群分析以及细菌对药物的敏感试验,选用合适的抗感染药以抑制过度繁殖的细菌,从而间接扶植肠道不足的细菌。此外还可以采用广谱抗生素,将肠道大部分细菌消灭,然后再灌入正常肠道菌群的菌液,或健康人的大便,以使其恢复。

(3)活菌制剂:目前常用的活菌制剂有嗜酸乳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乳酸乳杆菌、芽胞乳杆菌、分叉乳杆菌、类链球菌、大肠杆菌、类杆菌和枯草杆菌等。其中以分叉乳杆菌制剂疗效最好。枯草杆菌制剂疗效也较好,其疗效机制可能是由于该菌是需氧的,能吸收氧气,降低肠腔氧化原电位,支持厌氧菌(类杆菌、乳杆菌)的生长,从而间接地扶持了正常菌群。还可以用正常人大便悬液做成复方活菌制剂用来治疗葡萄球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收到较好的疗效。用乳酸链球菌制成的乳酶生,临床上广泛应用效果亦好,选用肠道正常菌群中繁殖不足的耐药菌株做成制剂,以利定植,亦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有效方法。实践证明,以活菌制剂为主的菌群调整疗法,可使部分腹泻病人得到缓解或治愈。

(4)菌群促进剂:常用乳糖扶植大肠杆菌,用叶酸扶植肠球菌,儿科常用分叉杆菌因子促进分叉乳杆菌生长。应用半乳糖甙——果酸,受细菌分解后形成乳酸或醋酸,使pH降低,抑制其他细菌,而支持乳酸杆菌生长。

(5)采用增量传代培养法获得了耐链霉素、红霉素、四环素、氨苄西林的肠菌——

类链球菌Bi0—4R株。经动物和人体试验表明,本菌有耐多种抗生素性,故能阻止其他菌群异常繁殖,克服菌群失调,改善大便形状异常,且比以往单用抗生素治疗疗效迅捷,并能防止链球菌B10—4R株的耐药因子向大肠杆菌K—12株转移。

(6)免疫治疗:对先天性免疫或防御功能缺陷的菌群失调,在调整菌群的同时,还应针对免疫缺陷的原发病进行治疗,如注射转移因子、免疫核糖核酸、胸腺素等。

(7)资阳水工医院专家给患者的治疗提示:

①本症的治疗,目前常用的方法,也是较好的办法就是菌群调整法。

②严重慢性疾患引起的菌群失调,在调整菌群失调的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

③对于合并有水电解质紊乱及休克的病人,应声速补充体液及电解质,抗休克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④本病的治疗可配合中医中药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健康研讨:肠道菌群生物学意义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哪个品牌好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典型代表新选择 摘要:肠道菌群是一个被遗忘的“器官”,其在宿主消化营养免疫发育等诸多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0~3岁是婴幼儿肠道菌群建立的关键时间窗,其与肠道免疫系统的成熟同步,是形成免疫耐受的关键时期,如果这一时期肠道菌群发生紊乱,可导致免疫耐受破坏,引起婴幼儿过敏性疾病。近年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研究提示婴幼儿早期肠道菌群紊乱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研究就婴幼儿常见过敏性疾病如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哮喘、过敏性鼻炎等与肠道菌群的相关性进行综述。 2004年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针对全球过敏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于2006年公布:在33个国家进行的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国家的13.9亿人口中,约22%患有不同种类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一定的自然规律,婴幼儿最早出现的过敏问题是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可持续数年,并逐步发展成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本研究就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几种常见的儿童过敏性疾病作一综述。 一、肠道菌群的建立及生物学意义 新生儿刚出生时胎粪是无菌的,出生后大约2h即可从肠道检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葡萄球菌等,即微生物开始在肠道定植,最终形成以厌氧菌为优势菌的菌群结构,此过程一般需3年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肠道菌群的定植,宿主的黏膜屏障和免疫系统也在发育成熟,主要体现在出生后肠上皮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开始迁移分化。出生后到脱奶期(0-1岁)是To11样受体(To11-like receptor,TLR)介导的免疫耐受形成的关键时间窗,期间肠道菌群的异常定植会导致TLR表达异常,免疫耐受无法正常形成。婴幼儿肠道菌群的建立受分娩方式、喂养方式、环境卫生和抗生素应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健康成人肠道栖息着约1014个细菌,多达近1000~1150种细菌。肠道菌群承载着人类后天获得基因,参与人类正常生理和疾病病理过程,是被遗忘的特殊器官。生理状态下,肠道菌群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维持和增强肠道黏膜屏障:肠道内的共生菌通过占位性保护效应、营养代谢产生有机酸和拮抗作用发挥生物屏障功能。 2、促进固有和获得性免疫的发育成熟:肠道菌群能够通过不断刺激局部或着全身免疫应答来促进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GALT)的发育,可激发Th1免疫应答,平衡Th1/ Th2,共生菌DHN特定的CpG基序能刺激Th1细胞分化。 3、刺激肠道分泌sIgA: sIgA黏附于肠道黏液层,阻止病原微生物的黏附并促使其随肠道蠕动排出体外。 4、参与免疫耐受的形成。肠道共生菌通过抑制转录因子NFKB的活性(普氏粪杆菌),或通过抑制NFKB的抑制剂IKB的磷酸化、泛素化、降解,或通过促进NFKB的亚基ReIA出核,减弱其转录因子功能(多形拟杆菌),从而达到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二.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机制 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近年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这显然已经不能简单地用遗传因素来解释。Strachan提出的“卫生假说”认为,生命早期因缺少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微生物的接触,从而导致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进而增加了患过敏性疾病的可能性。细菌和病毒感染引发的自然免疫可以诱导Th1细胞因子的释放,胎儿及初生时免疫反应以为主,随着出生后环境中抗原的刺激,免疫反应逐渐向Th1转化,达到“Th1/Th2平衡”。如今随着家庭大小、生长环境、个人卫生、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善,“过度卫生”的环境使得婴幼儿受环境中抗原刺激的机会减少,造成机体免疫反应向Th2偏移,分泌的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增多,刺激B细胞产生

南开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微生物学》在线作业1答案

19春学期(1709、1803、1809、1903)《微生物学》在线作业-0001试卷总分:100 得分:0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连续培养时培养物的生物量是由( )来决定的。 A.培养基中限制性底物的浓度 B.培养罐中限制性底物的体积 C.温度 D.稀释率 正确答案:D 2.微生物代谢中,何时硝酸盐和硫酸盐可作为电子受体() A.无酶时 B.无ATP时 C.无氧时 D.由细胞色素时 正确答案:A 3.芽孢是芽孢杆菌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形成的特殊结构,属于( ) A.无性孢子 B.繁殖体 C.休眠体 D.营养体 正确答案:C 4.对于治疗菌群失调症,应使用 A.类毒素 B.抗毒素 C.生态制剂 D.维生素 E.抗生素 正确答案:C 5.细菌的形状取决于() A.它们染色体中含有的遗传物质 B.它们细胞壁的构成成分 C.是否形成芽孢 D.它们细胞质中的细胞骨架位置 正确答案:A

6.病毒复制过程中可产生RNA-DNA杂交体的是 A.dsRNA病毒 B.+ssRNA病毒 C.dsDNA病毒 D.逆转录病毒 E.-ssRNA病毒 正确答案:D 7.大肠杆菌的鞭毛类型属于( ) A.单端极生鞭毛 B.两端极生鞭毛 C.周生鞭毛 D.丛生鞭毛 正确答案:C 8.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你认为形态学特征在以下几类微生物中的哪一类分类鉴定中显得更加重要( ) A.病毒 B.细菌 C.酵母菌 D.霉菌 正确答案:D 9.大规模液体深层通气搅拌培养技术的成功是由于以下有一种发酵的推动,即 A.谷氨酸 B.单细胞蛋白 C.青霉素 D.酶制剂 正确答案:C 10.将裸露的噬菌体DNA转入其天然受体菌中 A.会包装出完整的噬菌体 B.转入的噬菌体DNA能复制但不能组装噬菌体 C.转入的噬菌体DNA不被降解但不能复制 D.所有转入的噬菌体DNA被细菌降解 正确答案:A 11.主要参与激活B细胞的是 A.Th1 细胞

肠道菌群小知识

1代谢作用 ? 提供热量 ? 生产短链脂肪酸 ? 合成维生素K 和叶酸 ? 胆汁酸的分泌 ? 参与药物代谢 2. 免疫效果:正常菌群能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及清除功能 ? 刺激免疫球蛋白A (IgA )的生产 ? 促进抗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下调促炎细胞因子 ? 诱导调节性T 细胞 3. 预防病原体入侵:正常菌群在人体某一特定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菌群间存在的生物拮抗作用,抑制并排斥病原体的入侵和群集,调整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平衡状态 人类肠道菌群 什么是肠道菌群? 人的肠道内寄居着种类 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 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按 一定的比例组合,各种菌间 互相制约,互相依存,它们 与宿主存在着共生关系,共 同维护着宿主的生理平衡。 肠道菌群并非是生来就 有的,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 内时,胎儿所处的环境几乎 是无菌的,因此胎儿肠道内 是无菌的,婴儿出生时迅速暴露在母体阴道或皮肤的微 生物下,随着从婴儿到老年 的发展变化,我们的肠道菌 群在出生后几个月迅速增多, 多样性增加,到成年后达到 稳定状态,之后老年时期多 样性渐渐减少[1]。这些微小 的生物群体就这样不知不觉 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肠道菌群的数量和分类 据推测,正常健康成人 肠道菌群总数高达1×1014, 种类超过1000种,而一个成 年人自身的细胞数量约为 1×1013个,也就是说居住在 我们肠道内的菌群数量是人 体细胞总和的10倍。在胃和 小肠中,细菌的种类相对较少。结肠中,每克肠道内容 物存在1012个细菌细胞,细 菌种类达300-1000种,而其中99%的细菌来自于其中30-40种[2] 。 正常人肠道中包括四种主要的细菌门类:厚壁菌门 Firmicutes (约50-75%,包 括梭菌属),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 (约10-50%, 包括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卟啉单胞菌属),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约1-10%,包括双歧杆菌),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常常约少于1%,包括大肠杆菌),其中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人类肠道菌群的主要组成部分。大多数细菌属于拟杆菌属、梭菌属、真杆菌属、瘤胃球菌属、消化球菌属、消化链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其他属,如埃希氏菌属和乳杆菌属较少。拟杆菌属约占肠道中所有细菌的30%[][3]。 我国科学家在健康年轻人体内观察到的9个属的细菌广泛存在,分别为厚壁菌门的考拉杆菌属、罗氏菌属、Blautia 、 Faecalibacterium 、梭菌属、Subdoligranulum 、瘤胃球菌属和粪球菌属以及来自拟杆菌门的拟杆菌属。这9个属的细菌均具有在人体肠道内发酵产生短链脂肪酸的能力,而短链脂肪酸具有维持人体健康的多重作用,例如充当肠道上皮特殊营养和能量组分,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人体炎症水平和增强胃肠道运动机能等[4] 。 Phylum Proporti on (%) [3]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50-75%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10-50% 放线菌门 Fusobacteria 1-10% 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 a 少于1% 肠道菌群的作用 正常肠道菌群具有重要 的自我平衡功能[5]。 肠型 未来某一天,当你走进 医院的时候,医生可能不仅 会询问你的过敏史、血型, 还会问到你的肠型。 来自德国海德堡欧洲分 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 ) 的科学家们提出了这个概念 ——肠型,他们通过全球性实验国际人体肠道元基因组研究计划,发现以肠道内的 细菌种类和数量划分,人类拥有三种肠型,研究人员把这3种肠型命名为拟杆菌型 (Bacteroides )(肠型Ⅰ)、普雷沃氏菌型(Prevotella )(肠型Ⅱ)和瘤胃球菌型 (Ruminococcus )(肠型Ⅲ),

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4.肠道菌群与肠上皮细胞和肠道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武庆斌(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苏州 215003) 哺乳动物的胃肠道寄生着最为复杂的微生物群体,被称之为肠道原籍菌群,新近的研究认为这些细菌有近1000多种。新生儿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免疫系统几乎没有发育,但很快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随着细菌的定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的淋巴细胞和淋巴组织,促进全身免疫系统和粘膜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并逐步成熟,这其中也包括肠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s ,GALTs)的发育和成熟。GALTs发育成熟的结果是对肠道原籍菌群的耐受和对病原菌的免疫反应。由于宿主基因易感性,肠道粘膜屏障功能减弱或缺乏恰当的粘膜免疫反应(如免疫耐受丢失),就会导致粘膜对肠道菌群免疫反应失控,甚至引起全身免疫反应紊乱,引起慢性持续性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和炎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就是例证[1,2] 。 一、肠道菌群对婴幼儿粘膜免疫的作用 和肠道菌群的建立、定植和演替一样,出生时GALTs的活性较低,与新生儿期间,全身免疫系统短时间不成熟是一致的[3,4]。新生儿生后,其外周血中几乎测不到分泌IgA的B型浆细胞——推测这种B细胞是由GALTs衍生出来,然后随血流到达粘膜效应部位。一个月后,这些细胞显著增加,12个月后达到最高峰值。这就意味着有持续不断的微生物和外界环境对GALT的刺激所致。无菌鼠的PP结(Peyer’s patches)发育程度低下:仅有极少的生发中心,数量很少的淋巴细胞,主要是CD4+T 细胞、α-βTCRCD8+细胞和分泌IgA浆细胞;脾脏和淋巴结的少有B-和T-细胞带或区域,异常内皮微血管的过度增生,以致结构不完整[5]。正常的口服饮食抗原免疫耐受能力缺失。恢复大龄无菌鼠的正常肠道菌群,食物抗原的免疫耐受功能依旧缺失。这说明在很早的初级阶段,肠道菌群的建立、定植和成熟,对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免疫的启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的确肠道菌群通过“入侵”肠上皮细胞和M细胞,对GALTs的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Gronlund等[6] 研究0~6个月的健康的新生儿时,发现肠道内脆弱类杆菌和双歧杆菌定植的时间越早,外周血中IgA定向细胞的含量可以越早地被检测到;随着肠内脆弱类杆菌和双歧杆菌数目的增加,外周血中的IgA定向细胞的数量也逐渐增加。GALTs在未成熟的初期,允许有2种显著对立作用:1)适度、恰当的针对病毒和细菌病原体的炎症反应调控免疫防御机制的发育;2)促进对食物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的极其复杂的免疫机制。在婴儿期的肠道菌群不断的、进行的构建和演替过程中,GALTs对这些复杂的肠道菌群产生耐受的同时,也有助于免疫系统诱导产生上述2种功能[3]。 二、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防御机制 肠道粘膜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反应启动的有高度器官化场所和分散在固有层和肠上皮间的效应淋巴细胞等两部分组成的防御系统。外来的抗原物质,如细菌、病毒、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等被摄入到GALT(如,PP结)和肠壁淋巴结内,这些高度器官化的二级淋巴器官结构是诱导肠特异性免疫的主要部位。被抗原激活的B细胞和T细胞从诱导场所通过淋巴引流管迁移到肠系膜淋巴结,然后进入血液循环,随着血流最后再归巢到粘膜效应部位。这些效应部位是由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和B细胞、分化的浆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C)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等组成。总之,粘膜免疫系统的诱导部位和效应部位产生粘膜和血清抗体反应,T细胞介导免疫,局部免疫刺激或免疫抑制介质以及系统免疫无能(systemic anergy)[5,7]。 PP结位于肠粘膜下,是诱导肠特异性免疫的主要场所。在PP结圆顶区上分布有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M细胞)。M 细胞摄取和转运肠腔的抗原,如肠道病原菌、肠道原籍菌、病毒、食物中的抗原等到肠上皮下圆顶区,在此进行抗原处理和诱导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圆顶区内有以B细胞为主的生发中心淋巴虑泡和以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DC的滤泡间区。生发中心内含大量增殖淋巴母细

医学微生物题库

医学微生物学习题 绪论 一、A型选择题 1.下列描述的微生物特征中,不是所有微生物的共同特征是:E A.个体微小 B.分布广泛 C.种类繁多 D.结构简单 E.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2.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C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病毒 D.细菌 E.立克次体 3.属于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 C A.螺旋体 B.放线菌 C.真菌 D.细菌 E.立克次体 二、是非题 1.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没有细胞器。F 2.微生物都是对人体有害的。 F 3.一种病毒只具有单一核酸。Y 三、名词解释 1.微生物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微生物,分为几类,各有何特点? 绪论测试题答案(仅附A型选择题、是非题答案,以下各章类同) 1.E 2.C 3.C 1.否 2.否 3.是 第一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A型选择题 1.G+与G-细菌的细胞壁肽聚糖结构的主要区别在于: C A.聚糖骨架 B.四肽侧链 C.五肽交联桥 D.β-1,4糖苷键 E.N-乙酰葡糖胺与N-乙酰胞壁酸的排列顺序: 2.青霉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D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破坏细胞膜 3.下列哪种结构不是细菌的基本结构: B A.细胞壁 B.芽胞 C.细胞膜 D.细胞质 E.核质 4.关于细胞壁的功能不应包括: A.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B.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具有免疫原性 E.与细胞膜共同完成细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 5.有关荚膜描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免疫原性,可用于鉴别细菌 B.可增强细菌对热的抵抗力 C.具有抗吞噬作用 D.一般在机体内形成 E.化学成分可是多糖,也可是多肽等 6.与细菌粘附于粘膜的能力有关的结构是:A A.菌毛 B.荚膜 C.中介体 D.胞浆膜 E.鞭毛 7.内毒素的主要成分为:E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核酸 E.脂多糖 8.与致病性相关的细菌结构是:E A.中介体 B.细胞膜 C.异染颗粒 D.芽胞 E.荚膜 9.芽胞与细菌有关的特性是: C A.抗吞噬作用 B.产生毒素 C.耐热性 D.粘附于感染部位 E.侵袭力 10. L型细菌的主要特点是: A.染色不易着色 B.细胞壁缺陷 C.形成光滑中等大小菌落 D.无致病性 E.形态为球形

肠道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

肠道菌群及其生物学意义 食工081 2008031050 姜欢笑 人体所携带的细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估计每个人的自身菌群细胞数超过1013,约为人体细胞总数的10 倍。它们主要分布在人体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肠道、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以及体表。由于体表的细菌主要来源于人体所接触的外环境,而且经常随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也称为暂住菌群;而定植在体腔内的细菌主要源自出生时所接触的母体菌群,包括分娩时接触的阴道菌群,母乳中的细菌以及周边环境的细菌,一旦定植后比较稳定。所谓人体的正常菌群主要指这些存在于体腔内的细菌。对正常菌群研究报道很多,而了解较透彻的是其中的肠道菌群 肠道菌群的生物学功能可以从三方面来阐述:即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拮抗病原微生物的定植,感染和刺激/调控人体的免疫功能。这些功能相互密切关联,互相促进。因此,充分了解肠道菌群的功能和生物学意义,对于人群尤其是儿童的健康和促进抗感染功能都是极为重要的。 人体肠道菌的来源主要是母体和乳汁中的细菌和出生时的外环境,如剖宫产的婴儿肠道中就会定植一部分来自医院环境如儿科ICU 的细菌,而正常分娩的婴儿肠道中几乎完全是来自母体的细菌。新生儿的肠道菌群大约于出生后数小时开始形成, 4 ~ 6 个月时达到成年人的水平。大量的肠道菌在肠黏膜表面形成密集的菌膜,亦称为生物膜。肠道菌总量约为1014,主要分布在结肠。就每克粪便计算,其中致病性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和梭状芽孢杆菌等的量在104 左右,益生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等在108-10水平,而条件致病菌如肠球菌、大肠杆菌和拟杆菌等约为106-10 左右。到目前为止,尚有60%的肠道菌不能在体外培养,但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估计,肠道菌的总基因数为人体基因数的140 倍,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生物种群。肠道中的细菌不断刺激肠道黏膜分泌黏液素,保持必要的润滑、保护作用。同时,肠道菌的繁殖还有助于维持肠腔内的pH值并分泌一些维生素类的物质,如维生素K 和一些B 族维生素。动物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发育不良的动物的肠黏膜比较薄而干燥,而且肠道的通透性高,使一些原本不易进入人体循环的大分子得以穿透肠道上皮。这也许是这些新生儿过敏症发生率较高的原因之一。肠道菌在人体的肠道内以极高的密度存在,这些细菌作为生物膜物理性地阻止入侵细菌的黏附,使致病菌无法黏附到黏膜细胞上,因而不能在肠黏膜上形成微菌落;或不能激发肠道上皮细胞内的跨膜信号活化,使细菌无法通过内在化(internalization)侵入到上皮细胞内形成感染。更为重要的是,大量繁殖的肠道菌群极度消耗肠道微环境中细菌生长繁殖所必须的营养物,特别是铁离子,从外部入侵的致病菌由于其载铁体远不如正常菌群发达因而无法竞争生长,避免了可能的定植和引发感染。自上世纪80 年代始,随着免疫学研究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肠道菌的免疫调节功能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肠道作为重要的免疫器官,其所含有的免疫活性细胞占人体免疫细胞总数的60%~ 70%,它们和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

微生物考试题库及答案

5.人工培养细菌的实际意义有:(1)传染病的诊断与治疗,分离培养致病菌并做药敏试验,可指导临床用药。(2)细菌的鉴定与研究,研究细菌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等都要进行细菌的人工培养。(3)生物制品的制备和基因工程。(4)做细菌的毒力分析和卫生检测. 1、简述菌群失调症及其发生机制。 正常菌群的成员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变化就为菌群失调,若进一步发展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称之为茵群失调症。其发生机制包括: (1)长期使用抗生素:特别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在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了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使耐药菌过度增殖,出现菌群失调,进而引起菌群失调症。 (2)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内分泌失调:恶性肿瘤、长期糖尿病等使全身或局部免疫功能低下,导致正常菌群中某些菌过度生长,形成菌群失调。严重的会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导致菌群失调症。 3、简述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因素。 (1)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途径及数量密切相关。 (2)细菌的毒力;取决于它们对机体的侵袭力和产生的毒素。 (3)细菌的侵袭力: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侵袭力与其表面结构和产生的侵袭性酶有关。 (4)细菌毒素: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类。外毒素:是某些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它们对组织细胞有高度的选择性,毒性作用强,可引起各种特殊病变和临床症状。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成分,只有当细菌死亡裂解或用人工方法裂解菌体后才能释放出来。 6、人体屏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 皮肤与粘膜屏障:其作用主要有:①机械性阻挡与排除作用:健康完整的皮肤与粘膜能有效地阻挡细菌的侵入;②分泌杀菌物质:例如皮肤的汗腺分泌乳酸,使汗液呈酸性,不利于细菌的生长;③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寄居在皮肤、粘膜上的正常菌群,可通过生存竞争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某些抗菌物质,对某些病原菌有拮抗和抑制作用。 血脑屏障:能阻挡病原微生物及其毒性产物从血流进人脑组织或脑脊液,从而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婴幼儿因血脑屏障尚未发育完善,故较易发生脑膜炎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胎盘屏障:由母体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绒毛膜构成。能阻止母体血流中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免受感染。 8、抗体和补体的调理作用:抗体和补体单独都能对某些病原菌起调理作用,若二者联合,作用更强。 (1)IgGFc介导的调理作用;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具有IgGFc受体。当IgG通过其抗原结合部位(Fab段)与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其Fc段与吞噬细胞表面相应的Fc受体结合后,可在细菌与吞噬细胞之间形成“抗体桥”,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 (2)补体(C3b)介导的调理作用:IgC或IgM类抗体与细菌结合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激活补体,其活化产物C3b可通过其N端非稳定结合部位与菌体结合,其C端稳定结合部位与具有C3b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使细菌与吞噬细胞相连,起到促进吞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和细胞内的杀菌作用。 10、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组成和特点 (1)非特异性免疫:又叫先天性免疫,由屏障结构、吞噬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组成。其特点:一是与生俱有,可遗传下一代;二是作用无特异性,可杀灭任何病原微生物。 (2)特异性免疫:又称后天免疫,是后天获得,具有明显的特异性。由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和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组成;对胞外菌的感染主要靠体液免疫保护;胞内菌主要靠细胞免疫清除;外毒素主要靠IgG和SIgA 中和。 1l、预防和治疗菌群失调症: 当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时会出现菌群失调。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菌群失调症(菌群交替症)。 对菌群失调症的处理是:①停用原抗菌药物;②分离培养条件致病菌并做药敏试验,选用合适的抗生素;③使用微生物制剂,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 1、简述真菌的形态特征:真菌按形态可分单细胞真菌和多细胞真菌两类。单细胞真菌呈圆形或卵圆形,如酵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与粘膜免疫系统 Michael H.Chapman , Ian R.Sanderson 英国伦敦大学Barts & The London,圣玛丽医院成人及儿童胃肠病科, Turner Street, 伦敦 E1 2AD ,英国 前言 出生时胃肠道是无菌的,但很快有种类繁多的细菌定植,因此成为人体接触病原微生物的首要部位,甚至90%的微生物是通过胃肠道进入人体的。胃肠道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摄取营养和维持体液的平衡以驱除有害的微生物和其它一些毒素物质。我们就胃肠道粘膜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及病原微生物如何与其和肠道功能的其它方面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肠道的正常菌丛 出生时胃肠道的粘膜免疫系统的活性较低,与成年人比较淋巴细胞和Payer斑都较少。出生后经口菌群定植很快发生。肠道菌群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直到成年才变得稳定,且会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例如,母乳中IgA水平在婴儿期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近50%的粪便是细菌,约为1012/克。随着胃肠道的长度发生变化,其细菌数目和种类也不同。除口腔外,菌落随着胃肠道的延伸而逐渐增多,而胃和近端小肠却只有少量的以革兰氏阳性为主的细菌。菌群在小肠远端和结肠变成一个非常复杂的微生物环境。这些区域也正是炎性肠疾病(IBD)最容易受累的部位,这使我们推测粘膜免疫系统对胃肠道菌群的无效或不正常的反应在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胃肠道的菌群总量是非常大的,粪便中近50%是细菌,约为1012/克粪便 由于许多方面的原因定义正常的肠道菌群是非常困难的。已知有超过500种不同种类的微生菌群在肠道定植,在回肠末端及结肠部的主要定植菌群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和拟杆菌[1-2]。由于许多菌群无法在体外进行培养因而对其研究也一度受到阻碍,近来,借助于新的研究方法如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利用菌群特异性探针对其进行组织定位)使对这些菌群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肠腔和其相关联的粘膜上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和类型也是有差别的[3]。粘膜相关菌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慢性腹泻与肠道菌群失调(完整版) 摘要 慢性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病因多且复杂。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内携带的细菌群,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功能丰富。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保持动态平衡,与宿主互利共生,维持宿主身体的健康。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将出现菌群失调,导致疾病发生,通常表现为腹泻。粪菌移植可快速、经济、相对安全地重建正常的肠道微生态环境。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3次/d),粪便量增加(>200 g/d),粪质稀薄(含水量>85%),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腹泻和慢性腹泻两类。急性腹泻病程多在2周之内,少数可持续至2周以上,慢性腹泻指病程>4周,或间歇期在2~4周内的复发性腹泻。其发病往往由多种机制共同作用[1,2]。慢性腹泻是临床上多种疾病的常见症状,病因多,也较为复杂,临床转归差异大。人类肠道是一个大又杂的微生态环境,有种类繁多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称为肠道菌群。肠道菌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构成了一个能保持动态平衡的微生态系统,形成天然的生物屏障,抵抗外来致病菌的侵袭。当机体受到饮食、药物、精神压力等因素影响时,这种平衡被打破,将产生病理性组合,称肠道菌群失调。由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慢性腹泻在临床上易被忽视。近年来,随着对肠道菌群功能的深入研究,人们对肠道菌群有了全新的认识,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慢性腹泻也逐渐被重视。

一、肠道菌群及肠道菌群失调 正常人体肠道内寄居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以细菌为主。健康成人肠道中含大约104个细菌,种类>1 000种,是人体细胞总和的10倍[3],占粪便干重的1/3~2/5,具体分为三大类:①原籍菌群,为肠道优势菌,具有免疫调节、抑制和清除病原菌的作用,主要有类杆菌、消化球菌、双歧杆菌及优杆菌等;②条件致病菌,其在肠道菌群平衡时无害,在特定条件下可具有侵袭性,对人体有害,主要有肠杆菌、肠球菌等,以兼性需氧菌为主; ③过路菌,菌群平衡时此类菌数量少,长期定植机会少,如数量超出正常水平可致病,主要有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之间及与宿主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肠道的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并通过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调节作用、生长与衰老、代谢作用、抑癌作用等维持着宿主的健康[4]。 引起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饮食、药物、年龄、肠道动力异常及免疫功能障碍等。其中抗生素的不当使用被认为是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的罪魁祸首[5],尤其是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可使得肠道敏感菌被抑制,而耐药菌过量繁殖。研究表明,抗生素所致的肠道菌群失调水平与用药剂量相关[6],而益生菌有稳定并增加肠道优势菌在肠道菌群中的作用[7]。饮食习惯也可改变肠道菌群[8],在低渣饮食中加入纤维对肠道功能及结果有益[9]。老年人肠道内双歧杆菌显著减少,肠杆菌、肠球菌增加。正常的肠道运动在推进食物的过程中也可清除细菌,肠道运动减弱时,可使细菌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大量繁殖,促使肠道菌群失调[10]。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是肠黏膜主要的免疫球蛋白,可抵抗病原体入侵并阻止肠道细菌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初级检验技师考试微生物检验考试试题及答案(2) 一、名词解释 1.消毒 2.灭菌 3.防腐 4.无菌 5.无菌操作 6.正常菌群 7.菌群失调 二、填空题 1.化学消毒剂杀菌或抑菌的作用机理是,和。 2.干热灭菌法包括,,。 3.巴氏消毒法常用于消毒和。 4.常用的湿热灭菌法包括,,、和。 5.紫外线杀菌机理是,导致细菌和。 6.环境中的有机物对细菌有作用,其可与消毒剂发生反应,使消毒剂的杀菌力。 7.普通琼脂培养基灭菌可采用法。 8.手术室空气消毒常采用法。 9.用于新生儿滴眼,预防淋球菌感染常用的消毒剂是。 10.葡萄球菌对其敏感,常用于浅表创伤消毒的消毒剂是。 11.一般化学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对细菌的有效。对芽胞需要提高消毒剂的和方可奏效。 12.影响化学消毒剂消毒效果的因素主要有、、和等。 13.常用于消毒饮水和游泳池的消毒剂是和。 14.生石灰可用于和的消毒。 15.酚类消毒剂包括和。

三、单选题 1.关于紫外线杀菌不正确的是 A.紫外线杀菌与波长有关 B.紫外线损伤细菌 D.NA.构型 C.紫外线的穿透力弱,故对人体无害 D.紫外线适用于空气或物体表面的消毒 E.一般用紫外线灯做紫外线的杀菌处理 2.关于高压蒸汽灭菌法不正确的是 A.灭菌效果最可靠,应用最广 B.适用于耐高温和潮湿的物品 C.可杀灭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所有微生物 D.通常压力为2.05kg/ C.m2 E.通常温度为121.3℃ 3.对普通培养基的灭菌,宜采用 A.煮沸法 B.巴氏消毒法 C.流通蒸汽灭菌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间歇灭菌法

4.关于乙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浓度在70~75%时消毒效果好 B.易挥发,需加盖保存,定期调整浓度 C.经常用于皮肤消毒 D.用于体温计浸泡消毒 E.用于粘膜及创伤的消毒 5.欲对血清培养基进行灭菌,宜选用 A.间歇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 6.杀灭细菌芽胞最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是 A.紫外线照射 B.干烤灭菌法 C.间歇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高压蒸汽灭菌法 7.湿热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A.高压蒸汽灭菌法 B.流通蒸汽法

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用于菌群失调的诊断和防治

肠道菌群粪便涂片检查—用于菌群失调的诊断和防治 理论和基础 一、粪便直接涂片的优缺点: 1、优点: ①设备简单 ②操作简单 ③时间短 ④形象直观,直接了解粪便菌群的“像”,熟练者对诊断菌群失调有较高的准确性。 2、缺点: ①检验者必须有一定的经验,否则易判断错误 ②主要是定性检查,确定分度较困难。 二、操作技术: 1、涂片将新鲜大便直接涂抹在洁净的玻片上,粪便不可稀释以防细菌变形。标本务求新鲜,涂片厚薄适宜。 2、外观肉眼检查外观颜色、形状(若含有膜状物的大便应补做艰难梭菌培养)。 3、镜检染色技术是诊断准确成功的关键,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要对比鲜明。镜检时应将涂片视野全面观览,切不可看几个视野就计数或报告。 三、检查方法:

1、细菌总数:观察菌群涂片首先要总览细菌总数。了解涂片上细菌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有无优势菌或真菌。细菌总数过多的情况较少见或不易引起重视。菌群失调时细菌总数多在正常、减少或消失。 细菌总数评定标准 每油镜视野细菌数评价 <10显著减少 11—100明显减少 101—500略微减少 501—5000正常 >5000增多 2、观察革兰氏阳性、阴性杆菌及球菌的比率改变 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包括球菌/杆菌)比率反映了粪便菌群的质素,它一般不受粪便稀释或浓缩的影响,所以较细菌总数有更大的意义,更能反映菌群的本质和预后。 选定有代表性视野中的部分区域作细菌分类计数,需要数100—200个细菌以求得比例。不同年龄的人的比例都不一样,一般杆菌与球菌比例约为75:25。 各年龄组细菌比率平均值的正常参考值(%) 年龄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 1d30.7—61.538.5—60.90—2.20—0.01 2d60.0—71.634.8—36.93.0—3.50—0.01 3d66.9—82.716.0—31.41.3—1.60—0.05 4d79.2—86.212.4—19.21.4—1.70—0.1 5d85.5—87.511.0—12.81.4—1.70.08—0.4 6d—7d75.4—90.17.2—20.81.3—2.90.1—0.6

肠道菌群与疾病

转自《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39卷第3期,26页。 肠道菌群与疾病 尹军霞 (绍兴文理学院生物学系浙江绍兴312000) 林德荣 (绍兴第二医院肿瘤科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一般情况下,肠道茵群与人体和外部环境保持着一个平衡状态,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但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平衡可被打破,形成肠道茵群失调,引发疾病或者加重病情,引起并发症甚至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本文对肠道菌群在种类、数量、比例、定位和疾病的关系以及调整肠道菌群失调的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 1 肠道菌群一般介绍 刚出生的婴儿由于在子宫内是处于无菌的环境.所以肠道内是无菌的,出生后,细菌迅速从口及肛门侵人,2 h左右,其肠道内很快有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需氧菌植入,以后随着饮食,肠道就有了更多的不同菌群进驻,3 d后细菌数量接近高峰…。而一个健康成人胃肠道细菌大约有1014个,由30属、500种组成,包括需氧、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从来源上看,有常住菌和过路菌两种,前者是并非由口摄入,在肠道内保持稳定的群体;而后者则由口摄入并经胃肠道。常住菌是使过路菌不能定植的一个因素。 人体胃肠道各部位定植的细菌的数量和种类不同:胃内酸度高,含大量消化酶,不适合细菌成长,所以胃内菌数量很少,总菌数0~103个,主要是一些需氧抗酸性细菌,如链球菌、乳杆菌等。而小肠是个过渡区,虽然pH值稍偏碱,但含有消化酶,蠕动强烈,肠液流量大,足以将细菌在繁殖前冲洗到远端回肠和结肠。所以,小肠菌量在胃和结肠之间逐渐增多;空肠菌数105个,仍以需氧菌为主;回肠菌较多,总菌数103-107个,以厌氧菌为主,如拟杆菌、双歧杆菌等;结肠内菌量最多达1011-1012个,厌氧菌占绝对优势,占98%以上,菌种也达300多种,干大便的重量近1/3是由细菌组成。 同一肠道,不同类菌的空间分布也不相同。总的来说,人体肠道菌群在肠腔内形成3个生物层:深层的紧贴粘膜表面并与粘膜上皮细胞粘连形成细菌生物膜的菌群称为膜菌群,主要由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组成,这两类菌是肠共生菌,是肠道菌中最具生理意义的两种细菌,对机体有益无害;中层为粪杆菌、消化链球菌、韦荣球菌和优杆菌等厌氧菌;表层的细菌可游动称为腔菌群,主要是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好氧和兼性好氧菌…。 肠道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只是相对稳定的,它们受饮食、生活习惯、地理环境、年龄及卫生条件的影响而变动。 正常情况下,肠道菌群、宿主和外部环境建立起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对人体的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1.1 防御病原体的侵犯 1)直接作用

肠道菌群与婴儿免疫影响的相关性

肠道菌群与婴儿免疫影响的相关性 1 2 3 4 婴儿时期肠道菌群开始定殖,形成了数量众多、种类丰富的肠道菌群,但是其定殖情况 5 并不稳定,随着婴儿的生长,肠道微生物组会有很大的变化,直到三岁左右趋于稳定,稳定 6 的肠道微生物定殖对婴儿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不稳定的肠道菌群定殖会对婴儿免疫系统产 7 生潜在的影响。本文从婴儿免疫系统特点入手,通过婴儿肠道菌群与免疫关系试图阐述肠道 8 微生物免疫作用机制。 9 1 婴儿肠道免疫 10 在胚胎发育早期,初级免疫器官骨髓和胸腺开始发育,非特异性免疫在胎儿时期血液循 11 环系统形成,血细胞分化成熟后即形成了单核-吞噬细胞,阻止病原菌的入侵。随着婴儿的 12 生长,特异性免疫也逐步形成。 13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伴随着婴儿免疫系统发育,肠道上皮细胞也在逐渐发育 14 成熟。有研究表明,婴儿T细胞受体及其分化群辅助性T细胞及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在胚 15 胎发育阶段被检测到,胚胎发育18周可以在肠道上皮细胞的固有层检测到。出生后的婴儿 16 几乎拥有完整的T细胞,从而进行非特异性免疫。B细胞在胚胎时期婴儿的肝脏及出生后骨 17 髓中分化形成,B细胞产生抗体,婴儿出生后这些细胞需要抗原刺激发生后渗透到肠道中, 18 并在肠道中释放抗体,在肠道中抗体主要是免疫球蛋白A。树突状细胞对婴儿免疫应答起了 19 很重要的作用,树突状细胞产生不同的信号,趋使Th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化为Th1、 20 Th2细胞及Treg细胞。Treg细胞可以抑制其他免疫细胞的效应功能,特别是T细胞。它们21 在婴儿免疫平衡、自身免疫和过敏反应预防中发挥关键作用[2]。 22 2 肠道菌群对婴儿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影响 23 婴儿肠道菌群对婴儿免疫细胞及免疫因子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于婴儿常见的 24 免疫系统疾病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25 2.1肠道菌群与婴儿免疫系统 肠道菌群可以增加婴儿先天免疫及后天性免疫的免疫应答。无菌新生鼠中肠道菌群定殖 26 27 会确保NK细胞的适量累积,适量的NK细胞同时会阻止病原菌的黏附,减少患病概率。有 28 研究者证实,给无菌的新生小鼠定殖脆弱拟杆菌,体内NK细胞不会过度积累,这样可以降 低成年后患病的风险。还有研究者认为复杂的菌群会影响婴儿的免疫系统。成年后机体免疫29 30 球蛋白E含量取决于婴儿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多样性越高,成年后IgE增长趋势越明显。 有研究者采用小鼠进行动物实验,发现发酵乳杆菌的摄入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化产生Th1 31 32 细胞,同时小鼠粪便中检测到高浓度的免疫球蛋白A。研究证明肠道微生物能够诱导人体产 33 生IgG,从而抑制病原菌的感染。双歧杆菌同样对婴儿免疫系统产生影响,研究者将双歧杆 菌作用于外周血单核干细胞,发现双歧杆菌可以极大地刺激IL-10和TNF-α的产生,促进机 34 35 体免疫反应。另有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能够对抗肺炎链球菌。研究者采用小鼠体内实验,发 36 现肠道菌群可以上调肺泡巨噬细胞的代谢途径,加强巨噬细胞功能,促进细胞因子TNF-α 37 及IL-10的产生。 38 2.2 肠道菌群与婴儿免疫性疾病 39 婴儿免疫力低下表征可能为湿疹、过敏性皮炎及哮喘等疾病,这些免疫疾病与婴儿肠道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收稿日期】2008204202【作者简介】姜秀菊(19592),女,主任医师,从事肠道微生态研究, Email:jiangxiuju01@https://www.360docs.net/doc/7e8536871.html, 文章编号:10052376X (2008)0420424202 【综 述】 肠道菌群失调与多脏器功能衰竭 姜秀菊 (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新乡 453000) 【关键词】 肠道菌群;菌群失调;多脏器功能衰竭 【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胃肠道内寄居着400余种细菌,总量 达1014个集落形成单位(CF U ),近10倍于人体体细胞数量,其中99%以上为专性厌氧菌,主要由双歧杆菌组成,1%以下为兼性厌氧菌,主要是乳酸杆菌,极少量为致病菌占0.01%,它们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分布在肠道不同部位,对宿主发挥着生物屏障、营养、免疫调节、降血氨及胆固醇、抗衰老和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理作用,而机体为它们提供生命活动的场所,因此,肠道菌群与人体相互依赖,互为环境,两者之间处于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的健康和长寿。 肠道是人体消化和吸收营养的主要部位,又是最大的细菌及内毒素储存库,在正常情况下,这些细菌及毒素并不损害机体健康,完全依赖于人体完整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该黏膜屏障主要有:肠道菌群构建的生物屏障、肠道菌群与肠道黏液层、肠上皮细胞组成的机械屏障和肠道相关淋巴组织形成的免疫屏障、肠2肝轴和防御素。 在生物屏障方面:双歧杆菌通过磷壁酸黏附在肠上皮细胞表面形成一层菌膜屏障,通过占位效应、营养竟争、分泌抑菌或杀菌物质,抵制肠道内、外源性潜在致病菌对上皮细胞的黏附、定植,起定植抗力作用;产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物质如:亲脂分子、小菌素、过氧化氢等对肠道的大肠埃希菌、铜绿 假单胞菌、沙门菌、链球菌等起抑菌或杀菌作用[1] 。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酸性代谢产物可降低肠道的pH 和Eh 以抑制致病菌生长,并利于微量元素的吸收和肠道蠕动,以便使致病菌和内毒素排出体外。 在机械屏障方面:肠道粘液层主要由糖蛋白组成,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可以促进糖蛋白的分泌和肠上皮细胞DNA 的合成;产生为肠黏膜上皮细胞生长提供重要能源物质的短链脂肪酸,从而促进肠黏膜的增生[2];通过增强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和促进肠上皮细胞增殖的作用,加强上皮细胞层的屏障功能[3],维持黏膜结构的完整性,阻止细菌及毒素等大分子物质的通过。 在免疫屏障方面:研究发现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均可促进肠道相关淋巴组织产生SI g A,SI g A 可通过与细菌胞壁抗原决定簇结合包裹细菌,抑制细菌对肠上皮的黏附;作用于细菌表面,降低致病菌毒力;中和细菌、毒素、病毒;增强单核细胞的杀菌活性;调理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激活补体旁路与溶菌酶协同抗菌[4];可作为封闭抗体减少由I g M 免疫复合物活化补体后诱发的局部炎症,阻止有害抗原通过黏膜进入血循环,抑制全身免疫应答[5]。 可见,肠道细菌参加了三道黏膜屏障的构建。在创伤、烧伤、大出血、休克、严重感染、重型肝炎等应激状态下及放疗、化疗、胆道和肠道梗阻、长期使用肠道外营养和广谱抗菌素均可使定居于特定部位的正常菌群的数量与各菌种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的变化,致革兰阴性菌对肠上皮的黏附增加、细菌过度生长、内毒素产生增加构成微生态失调。另外应急时肠黏膜代谢功能发生改变,上皮结构变化和(或)功能障碍,通透性增加,细菌和毒素进入其他组织和血循环 内,形成细菌和内毒素移位[6]。 肝负责机体的物质代谢及免疫防御功能,枯否氏细胞是防止肠源性细菌及毒素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占全身吞噬细胞总量的70%,但同时也为炎症介质大量释放提供了物质基础。肝脏分泌的结合型胆汁酸在小肠部位对口腔、胃、回肠、盲肠来源的外籍菌有抑制作用,游离型胆汁酸在大肠内通过调节pH 而调节肠道菌群平衡[7]。肝病时,肝功能障碍,胆汁分泌减少,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可引起菌群失调;枯否氏细胞对进入门静脉系统的细菌及毒素的清除能力下降,使之直接进入体循环形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肠道黏膜水肿,通透性增加,为细菌及内毒素移位创造了条件。 严重感染时病原菌的数量和毒力超过了机体本身和(或)局部的防御能力,使得易在肠道黏附、定植和繁殖,进而 导致机体微生态失衡[8] 。严重感染常破坏胃肠黏膜屏障,诱发胃肠功能障碍[9]。严重感染必然要选择强有力的广谱抗生素,若长期大量应用,在杀灭病原菌的同时也杀灭肠道敏感的专性厌氧菌,正常菌群结构遭破坏,定植抗力及生物拮抗功能消失,促使了条件致病菌和易产生耐药的大肠杆菌、克雷伯杆菌等及外源性耐药菌和真菌黏附到肠上皮细胞上,并得到优势生长和大量繁殖,扩大内毒素池,同时削弱了厌氧菌对细菌移位的抑制作用,是引发内源性肠道感染的潜在因素和肠源性感染的重要因素之一[4,10,11]。 在大手术、休克等应激状态下,内环境发生改变,常可引起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除可造成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外,缺血/再灌注不仅损伤肠上皮细胞,还促进其表达细胞因子(I L 26,T NF )等增加肠黏膜的通透性,为内毒素的入血创造条件;同时使肠上皮细胞吞噬细菌增加而杀菌功能下降,促进细菌移位,感染远处器官[1]。 放疗、化疗可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免疫屏障受损,SI g A 产生减少,对吞入的微生物、毒素的杀灭、抑制和清除作用减弱。当机体免疫功能持续严重低下时可引起脓毒血症即肠源性感染[12]。 谷氨酰胺是肠上皮细胞及肠道相关淋巴组织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是维持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特殊中性氨基酸,是应激状态下肠黏膜的一个必需营养物质,可通过对I L 24和I L 210的调节增加SI g A 水平,防止肠腔内细菌过多附着于肠黏膜发生移位[13]。全胃肠外营养因缺乏该物质可引起肠黏膜萎缩,影响肠上皮细胞功能。专性厌氧菌的主要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尤其是丁酸,是结肠上皮细胞的主要营养来源,若缺乏促进专性厌氧菌生长的纤维食物的肠道供给或由于滥用广谱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长时间不能纠正,也可影响肠上皮细胞的生长[14],为细菌及内毒素的移位提供了机会。 胆道和肠道梗阻时,胆汁排出受阻,调节肠内PH 和对外籍菌的抑制作用减弱,肠道不能正常蠕动使“冲洗”机制失灵,长时间滞留的细菌过度生长,是细菌移位和内毒素产生的基本原因[12]。 可见肠黏膜屏障功能障碍、肠道细菌生态紊乱和机体(包括肠道本身)免疫功能受损是肠道细菌移位的重要诱发因素。细菌可以横向移位,即肠道的正常菌群由原定位向周围转移,如向上可移位至口咽部然后逆向定植引起肺炎,也可向肠黏 4 24Chinese Journal ofM icr oecol ogy,Aug 2008,Vol 120No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