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其现状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其现状
循环农业的概念及其现状

循环经济概念

“循环经济”概念辨析1 王明远(清华大学法学院环境法研究中心,北京100084) On the Concept of Circular Economy Wang Mingyuan (Center for Environmental Law, Tsinghua University Law School, Beijing 100084) 摘要:本文首先考察了循环经济在德国、日本产生和发展的状况,随后分析了我国的若干代表性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循环经济是相对于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单向流动的线形经济而言的,是建立在生态学规律之上的一种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特别是物质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以避免、减少、再利用、资源化、热回收、无害化处置作为处理废弃物的先后次序,构造上高度接近于‘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反馈式闭路循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最后分析了循环经济与节约型社会、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等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支持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法律体系至少应当包括《循环经济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等法律。通过这些法律的制定或者修订,应当确立和完善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基本目标、原则和法律制度。以此为基础,再考虑进一步制定针对包装物、电子垃圾、废旧汽车等的法律法规。 关键词:循环经济概念废弃物 在我国,循环经济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虽然许多专家学者都给出了各自的定义2,但迄今为止,并没有为大家普遍接受的循环经济概念。因此,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立法工作的角度看,都需要首先对这一基础性的概念进行认真分析和明确界定。 综合看来,循环经济是人们对“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消费、大规模废弃”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深刻反思的产物,是克服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之困境,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必然反应和有效尝试,是一种试图有效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资源之间关系的新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实践首先发生在西方工业化国家,其中尤以德国和日本两国最为发达。 一、“循环经济”概念的产生、发展与启示 作为学术性概念,多数学者都认为循环经济思想萌芽于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鲍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Spaceship Economy)理论。但最先明确提出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一词的却是英国环境经济学家戴维·皮尔斯。90年代以来,循环经济开始作为实践性概念出现在德国。几乎是与此同时,日本也开始了与之含义相近的循环社会实践活动3。90年代末,循环经济概念和理论开始进入我国并开始广为使用4。 德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发展循环经济起步最早、水平最高、法制最完备的国家之一。其发展循环经济的最直接驱动因素在于,采用传统的填满方式处理废弃物时占地越来越多、费用越来越高。再加上资源的匮乏,促使其为了减轻垃圾处理压力和节约资源而走上了针对废弃物的“循环经济”之路。而这种对废弃物的管理要求又必然涉及生产与流通环节,导致这些 1世界银行资助“循环经济立法”项目阶段性成果。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而非整个项目的最终观点。2根据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我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所作的不完全统计,国内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多达40余种。参见《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4期。 3参见徐嵩龄,《为循环经济定位》,载《产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总第13期),第63-64页。 4参见诸大建、朱远,《生态效率与循环经济》,载《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第60页。

《农业生态学》基本概念汇总

概念 1.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其中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与生 物环境,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2.系统: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相互联系的诸要素的联合体。钱学森:由相互作用和 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是指在一定边界范围内,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组分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并朝着某个特定目标运动发展的有机整体。 3.生态系统: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生存环境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 交换、能量转化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系统(简单定义)。 4.农业生态系统:人们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以及生物种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建立起来,并在人为和自然共同支配下进行农副产品生产的综合体。农业生态系统受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共同制约。 5.1866年德国学者H.Haeckel(海克尔)提出生态学一词,并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 境条件相互关系的科学”。 6.1935年英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尼(Tansley)第一次提出生态系统概念。 7.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在20世纪40年代对生态系统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研 究工作,初步奠定了生态系统的理论基础。 8.20世纪50年代,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系统概念与体系。 9.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和系统论的原理与方法,把农业生物与其自 然和社会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中的相互关系、协同演变、调节控制和持续发展规律的科学。 10.生态学研究对象随研究层次水平而变化。 11.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农业生态系统(agroecosystem)。 12.生态学原理是农业生态学研究的理论基础,系统论是其方法基础。 13.生态因子:指自然环境中对生物生存起作用的各种因子,如光照、温度、水分、CO2、 O2 、土壤PH值、土壤酸碱度等。生态因子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14.Liebig最小因子定律(Law of minimum):植物的生长取决于数量最不足的那一种营养

继承和派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类的继承与派生关系以及实验方法,理解类的层次结构。 2.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基类成员和对象成员的方法。 3.掌握内联函数和默认函数。 4.掌握赋值兼容原则,掌握派生类的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的定义。 实验过程及内容: 1.实践教程实验二十二P81范例:定义一个继承与派生关系的类体系,在 派生类中访问基类成员。 ①先定义一个点类,包含x,y坐标数据成员,显示函数和计算面积的函数成员; ②以点为基类派生一个圆类,增加表示半径的数据成员,重载显示和计算面积的函数; ③定义一个线段类,以两个点类对象作数据成员,定义显示、求面积及长度函数,线段类采用聚合方式,因为有两个端点,不能用派生。 编程测试所定义的类体系。 本实验教程中有源码,请自行运行,体会和熟悉继承与派生的基本概念及实现方法,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基类成员和对象成员的方法等。2. 实践教程P83编程:多层派生练习,由上题Point类和Circle类继续派生出Cylinder类。要求计算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全面积和体积。 请编写所有完整的成员函数,并编写主函数进行验证。 数据处理 1. (1)

(2)j结果报错,原因是派生类中的成员函数不能访问基类中的私有成员。(3)在Line类中添加两个数据成员。

2.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define PI 3.14159 class Point{ friend class Line; protected: double x, y ; public: Point(){x = 0 ; y = 0 ; } Point(double xv,double yv){ x = xv; y = yv; } double Area(){return 0;} void Show() { cout<<"x="<关于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建议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就是践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峰会的具体行动,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为了实现“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和“绿色消费”、“生态文明”的目标,现就我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作如下建议性发言:一、我县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是以生态学原理及其规律为指导,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按照循环模式进行生产的农业。发展生态循环对于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坚持以市场化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深化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在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是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农业产业体系初见成效。重点

培育优质粮油、现代畜牧、优质林果、优质蔬菜、两杂制种、优质棉花、蚕桑、食用菌、优质中药材等主导产业,促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全县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56家,农村专业合作组织337个,年农产品销售收入多亿元。川蜀柠檬、麦加牛肉、清见桔橙、优质榨菜、玉牌调味品等特色农产品畅销全国大中城市,全县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二是以环境优美为特征的农业生态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3.2%,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达100%,河流水质达Ⅲ类以上,被国家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生态环境示范县称号。 三是以标准化为基础的生态农业监督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重大动植物疫情统防统治,全县新建、改建乡镇动物防疫体系20个,建成县城农产品检验检测站1个,检疫免疫率达到100% 四是以“猪—沼—果”为重点的生态循环农业不断发展。采取政府引导、产业带动、循环发展的方式,加快“气通”工程建设,大力推广金华西山坪、广兴猫儿坝等地“猪—沼—果”、“猪—沼—药”、“猪—沼—菜”与建家建园相结合模式,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目前,我县已建沼气池8万余口,常年使用约占7.3万口,年产沼气3000万立方米,沼气的发展和应用,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发展了生态循环农业,给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

实验十六 继承和派生的基本概念

实验十六继承和派生的基本概念 一、实验目的 继承与派生是面向对象的特性,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模拟客观世界的手段之一,本实验的内容包括介绍MFC基础类的派生关系,通过实验要求掌握以下内容。 1.掌握类继承与派生关系以及实现方法,理解类的层次结构。 2.掌握派生类构造函数初始化基类成员和对象成员的方法。 3.掌握赋值兼容原则,掌握派生类的复制构造函数和赋值运算符的定义。 二、实验内容 1.范例:定义一个继承与派生关系的类体系,在派生类中访问基类成员。先定义一个点类,包含x,y坐标数据成员,显示函数和计算面积的函数成员;以点为基类派生一个圆类, 增加表示半径的数据成员,重载显示和计算面积的函数;定义一个线段类,以两个点类对象作数据成员,定义显示、求面积及长度函数,线段类采用聚合方式,因为有两个端点, 不能用派生方式。编程测试所定义的类体系。 【程序】

cl3=cl1; cout<<"cl3圆面积:"<< cl3.Area()<< endl; cl3.Show(); cout<<"线面积:"<< ln1. Area()<<'\t'<<"线长度:"<< ln1. GetLength()<< endl; ln1.Show(); ln2.Show(); return 0; } 【注意】 在Point 类中,将Line 类定义为友元,便于在Line 类中访问;Point 类的x 和y 定义为Protected 访问权限,便于派生类访问。

注意派生类的构造函数中对基类数据成员的初始化方法(即 Circle(double xv,double yv,double vv):Point(xv,yv)), 以及构造函数中对对象成员的初始化方法(即 Line(double xv1,double yv1,double xv2,double yv2) : start(xv1,yv1),end(xv2,yv2){ } ) 【要求】 (1)建立工程,录入上述程序,改变数据实验之。 (2)修改Point 类的数据成员x ,y 的访问权限为private ,再运行,结果如何? (3)如果不将Line 类设为 Point 类的友元,应采取什么措施?为哪个类增加数据或函数成员? 2.编程:多层派生练习,由上题Point 类和Circle 类继续派生出Cylinder 类。要求计算圆柱体的底面积、侧面积、全面积和体积。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解读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有了多重保障 循环经济不是一个新概念。垃圾处理、生态城市、绿色产业、节能减排……似乎什么概 念都能往循环经济这个大筐里头装。说得多了,似乎我们对概念的理解也就不那么确定了。循环经济究竟是什么,循环经济这块蛋糕能做多大,很多人说不清楚。近日,国务院印发 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这是我国制定的第一部国家级循环经济发展战 略及专项规划。 《战略》提出,发展战略及行动计划提出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循环型生产方式 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 率大幅度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战略”提出,到“十二五”末,主要资源产 出率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此外,《战略》提出了近80个 量化的循环经济具体指标,涉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循环利用等。 1.8万亿元,蛋糕有多大 《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到“十二五”末,主要资源产出率 比“十一五”末提高1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总产值达到1.8万亿元。 在“战略”中提到,构建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循环经济体系和构建社会层面的 循环经济体系是重点任务,并对每个行业提出了具体目标。除了传统的煤炭、电力、石油 等传统工业行业外,还包括林业、畜牧业等基础农业,此外,旅游业、通信服务和资源再 回收利用类企业都在“战略”的规划之列。 以电力工业举例来说,“战略”提出到2015年,火电平均供电煤耗降到325克标准煤/千瓦时,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达到70%,脱硫石膏综合利用率达到80%,生物质发电装 机容量达到1300万千瓦。对于石油化工业的要求则是到2015年,原油加工综合能耗降到 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综合能耗降到857千克标准煤/吨,石油石化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 用水量比2010年减少30%。 值得关注的是社会层面的循环经济,包括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构建绿色综合 交通运输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推动绿色消费等等,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战略”规定,到2015年,主要再生资源利用总量达到2.66亿吨,产值达到1.2万 亿元,就业人员1800万人。在垃圾分类方面,到2015年,50%的设区城市初步实现餐厨废弃物分类收运和资源化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3万吨/日。 循环经济不仅涉及到资源再利用和整合,它与我们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科技水平密 不可分。对此,“战略”还提出,通过科学规划,实现技术突破和管理创新,促进产业结 构升级。 调整产业结构是个大话题,怎样通过合理投资和规划,在拉动产业经济增长的同时,又起到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某些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呢?对此,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十 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说,核心的问题是要优化投资结构,不能够再去搞那些低水平的

农业标准化概念

农业标准化 一、农业标准化概念 农业标准化是指以农业为对象的标准化活动。具体来说,是指为了有关各方面的利益,对农业经济、技术、科学、管理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各类对象,制订并实施标准,使之实现必要而合理的统一的活动。其目的是将农业的科技成果和多年的生产实践相结合,制订成"文字简明、通俗易懂、逻辑严谨、便于操作"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向农民推广,最终生产出质优、量多的农产品供应市场,不但能使农民增收,同时还能很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其内涵就是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 二、农业标准化主要对象 农产品、种子的品种、规格、质量、等级、安全、卫生要求;试验、检验、包装、储存、运输、使用方法;生产技术、管理技术、术语、符号、代号等。三、农业标准化标准体系 主要是指围绕农林牧副渔各业,制定的以国家标准为基础,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相配套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系列标准的总和,还包括为农业服务的化工、水利、机械、环保和农村能源等方面的标准 四、农业标准化主要内容 农业标准化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有以下七项:①农业基础标准: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它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的标准。主要是指在农业生产技术中所涉及的名词、术语、符号、定义、计量、包装、运输、贮存、科技档案管理及分析测试标准等。②种子、种苗标准:主要包括农、林、果、蔬等种子、种苗、种畜、种禽、鱼苗等品种种性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包装、运输、贮存、标志及检验方法等。③产品标准:是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要求制订的标准。主要包括农林牧渔等产品品种、规格。质量分级、试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农机具标准、农资标准以及农业用分析测试仪器标准等。④方法标准:是指以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而制订的标准。包括选育、栽培、饲养等技术操作规程、规范、试验设计、病虫害测报、农药使用、动植物检疫等方法或条例。⑤环境保护标准:是指为保护环境和有利于生态平衡、对大气、水质、土壤、噪声等环境质量、污染源检测方法以及其它有关事项制订的标准。例如水质、水土保持、农药安全使用、绿化等方面的标准。⑥卫生标准:是指为了保护人体和其它动物身体健康,对食品饲料及其它方面的卫生要求而制订的农产品卫生标准。主要包括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其它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残留允许量的标准。⑦农业工程和工程构件标准:是指围绕农业基本建设中各类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安装、验收,以及农业工程构件等方面需要协调统一的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塑料大棚、种子库、沼气池、牧场、畜禽圈舍、鱼塘、人工气候室等。⑧管理标准:是指对农业标准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订的标准。如标准分级管理办法、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办法及各种审定办法等。

继承与派生

实验四继承与派生 实验名称:继承与派生学时安排:4 实验类别:设计性实验实验要求:1人1组 一、实验目的和任务 1.理解继承的含义; 2.学习从现有类派生出新类的方式; 3.了解在派生类中如何使用基类的成员。 二、实验设备介绍 软件需求: Visual C++ 6.0或VS2008 硬件需求: 对于硬件方面的要求,建议配置是Pentium III 450以上的CPU处理器,64MB 以上的内存,200MB的自由硬盘空间、CD-ROM驱动器、能支持24位真彩色的显示卡、彩色显示器、打印机。 三、实验内容和步骤 1.新建一个雇员类,它的数据成员有雇员代号,年龄,工资,性别,姓名,输入雇员资料方法,打印雇员资料方法。 2.以此雇员类为基类,从中派生出教师类,其中要求在教师类中加入一个计算教师工资的方法,教师工资=基本工资(1000)+课时(月工作量)×30。 3.以此雇员类为基类,从中派生出实验员类,其中要求在实验员类中加入一个计算实验员工资的方法,实验员工资=基本工资(800)+实验室补助(150)+值班课时(月工作量)×5。 4. 以此雇员类为基类,从中派生出行政人员类,其中要求在行政人员类中加入一个计算行政人员工资的方法,行政人员工资=基本工资(2000)+行政补贴(200)。 5.编写一个完整的程序,要求用户从键盘输入雇员的信息,然后在屏幕显示这些信息。【任务分解】

【程序示例】 文件Employee.h class Employee { protected: //补充完成数据成员定义 public: …… void inputEmployee(); // 用户从键盘输入雇员姓名和受聘日期 void showEmployee(); // 显示雇员姓名和受聘日期 }; 文件Teacher.h #include "Employee.h" class Teacher:补充完成代码 { private: // 补充完成数据成员定义:如基本工资、课时量。 public: …… void inputData(); void showData (); void calPay(); //计算工资 }; 文件Run.cpp #include " Teacher.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 Teacher t1; t1. inputData (); t1. showData (); return 0; }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循环经济的定义和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Closing Materials Cycle)经济的简称。它倡导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新经济模式,以彻底改变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直线、单向流动的传统经济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德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将其看作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并制订了相应的法律加以推进,如德国于1996 年颁布了《循环经济与废物管理法》,日本在2000 年制订了《推进形成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我国一直都非常重视循环经济及其相关概念如清洁生产和生态工业等的推行工作,有意识地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并在上海和辽宁等省市层次探索循环经济实施与推进的机制。无疑,循环经济作为区域层次上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它在全国范围内的迅速推广和实施将使我国有能力面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挑战,并且有利于保持我国长期的竞争地位。 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则是:减少资源利用量及废物排放量(Reduce),大力实施 物料的循环利用系统(Recycle),以及努力回收利用废弃物(Reuse),这就是著名的三R 法则。显然,循环经济的实施将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合理和持久的利用, 并使经济活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想,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有益,对子孙后代有益。 江泽民出席全国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开幕式 并发表重要讲话 全国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于10 月16 日至18 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国家 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题为《采取积极行动共创美好家园》的重要讲话。他说,推进可持续发展,要求我们努力实现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协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实现社会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打造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农业部第28期处级干部任职培训班第二组报告 盐茶古道、丽水金沙。5月28日,农业部第28期任职班第二调研组走进贵州省金沙县,重点就如何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专题调研。10天的时间里,调研组深入4个乡镇8个村、6个龙头企业、5个合作社、1个家庭农场、农家书屋、道德讲堂、廉政文化艺术作品展厅、文化广场、钱壮飞烈士陵园等,与基层干部、农技人员、家庭农场主、普通农民、种养大户、返乡创业青年、企业负责人等进行座谈与交流,就美丽乡村创建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建议进行了深入研究,感触颇深。 一、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一)基本情况。“头枕赤水,脚踏乌江,你是八百年打鼓场。玉水金山,盐茶古道,铃声唤起穿梭的马帮。玉水金沙,金山金沙,你是我魂牵梦绕的家乡......”这首《爱在金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跨越时空的磅礴气势,诠释了“盐茶古道、丽水金沙”的历史、现实与未来,展现了美丽金沙的骄人风采。 金沙县位于贵州省西北部,是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东大门。全县总面积2528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街道)、241个村(社区),总人口66.7万人,耕地面积128.71万亩,林地保有量198.5万亩,森林面积178.27万亩,森林覆盖率52.03%,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境内有煤、铁、硫、磷、硅等19种矿藏,其中煤炭储量72.77亿吨,是全国50个重点产煤县、“西电东送”工程能源基地之一。金沙酒文化源远流长,“金沙回沙酒”连续蝉联“贵州十大名酒”称号,为中国驰名商标。金沙茶文化

历史悠久,清池茶在汉代被列为宫廷贡品,“清水塘”牌清池翠片荣获“贵州十大名茶”称号,金沙被命名为“中国贡茶之乡”。金沙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国西部百强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贡茶之乡”。2014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59元,比贵州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488元,比毕节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936元。 (二)主要做法。近年来,金沙凭借厚重的历史文化积累和无污染的青山绿水,不断开拓创新。从2013年开始,按照农业部、贵州省和毕节市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有关要求,以“循环经济、立体农业、生态环保”为核心理念,重点围绕“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广泛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活动,正在描绘一幅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的多彩画卷,力求做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以实现绿水青山生态美与金山银山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1.加强组织领导,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金沙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毕节市政府副市长、金沙县委书记丁翊强同志任第一组长,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卢宏同志任组长的“金沙县‘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二是各部门分工负责。金沙县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台账,细化每一个创建点的建设内容,负责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和调度。明确了城乡规划局、住房城乡建设局、农牧局、环保局、文明办、纪检监察部门和民生监督特派组各部门的职责,其中农牧局负责创建点产业谋划布局、产业项目的组织实施及农业科学技术的培训指导等工作。

继承与派生(二)实验报告

学号:姓名:班级: 实验四继承与派生(二) 【实验目的】 1、理解多重继承的概念; 2、理解为了避免同同一基类出现多个重复的副本而采用的虚基类概念和虚拟继承; 3、学习利用虚基类解决二义性问题。 【实验内容】 题目: 2、设计一个用于人事管理的“people(人员)”基类。考虑到通用 性,仅只抽象出所有类型人员都有的属性:编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等;从people(人员)类派生出student(学生)类,并添加属性:班号classNO;从people类派生出teacher(教师)类,并添加属性:职务principalship、部门Department;从student类派生出graduate (研究生)类,并添加属性:专业subject、导师teacher adviser(teacher 类);从graduate类和teacher类派生出TA(助教生)类。设计时注意虚基类的使用,注意重载相应的成员函数。测试这些类。

UML图: Date -year: int -month: int -day: int <>-Date(y: int, m: int, d: int) <>-Date(D: Date) +init(y: int, m: int, d: int): void +show(): void people #m_date: Date #m_no: long #m_ident_no: string #m_name: string #m_sex: string <>-people(no: long, name: string, sex: string, ident_no: string, year: int, month: int, day: int) <>-people(no: long, name: string, sex: string, ident_no: string, date: Date) <>-people(p: people) +init(no: long, name: string, sex: string, ident_no: string, year: int, month: int, day: int): void +init(no: long, name: string, sex: string, ident_no: string, date: Date): void +init(p: people): void +show(): void student #m_classno: string <>-student(person: people, classno: string) <>-student(stu: student) +show(): void teacher #m_principalship: string #m_department: string <>-teacher(p: people, principalship: string, department: string) <>-teacher(stu: teacher) +show(): void graduate #m_subject: string #m_adviser: teacher <>-graduate(s: student, subject: string, t: teacher) <>-graduate(g: graduate) +show(): void TA <>-TA(g: graduate, t: teacher) <>-TA(t: TA) +show(): void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论文】

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及模式创新 摘要:随着世界生产能力的提升,传统农业对于环境的破环愈加严重,各国都在寻求更加环保的生产方式,寻求科学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特点,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为寻求更加合理的发展方式提出一些模式创新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模式创新 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结合现代的生态学以及经济学等学科的专业知识,将先进的科技发展成果以及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放置于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应用现代的技术成果对农业技术进行改造,以提升农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以此获取更高的经济成果、对环境更加友好、生产更加高效的进步点。生态循环农业就是一种结合生态发展理论的实践,利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依托,引入循环经济的技术,推动各种资源在农业上得到更加科学的、可持续的应用和分配。对于生态循环农业而言,就是转变传统农业仅仅追求高效益,不重视环境保护,资源高效利用的观念,追求更加科学全面的目标:更高的产量、更好的质量、更加的环保。将和谐的观念注入农业生产中,在三种更好的追求中寻求一个平衡点,使得传

统农业向更加绿色环保、可持续的方向转变。只有更加重视生态,才能获得更高的效益,农业才能健康长久的发展。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一些农业发展较为领先的国家开始出现了一些关于农业发展的新观念,其中就有生态农业的思想开始形成。随着对于生态农业这一方向的进一步研究,生态农业开始有了快速的进步。在91年举办的国际农业与环境会议上,与会代表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些深入的解释,在这基础上,生态循环农业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且随着研究的深入,生态循环农业逐渐获得世界范围内的认同。我国的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晚于其他国家,在起步阶段一直以其他国家为蓝本,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农业也亟待发展进步。本文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解读,对于其中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给予一定的科学解答,以求基于中国农业生态循环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我国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 农业生产在人类发明农药与各种化肥杀虫剂之时有过一次巨大的进步,依托各种农药化肥的加持下,农产品的产量有着非常巨大的提升。但是随着产量提升的同时,因为农药的大批无节制的利用,越来越多的有毒物质开始进入生态循环之中,毒素在农作物与大量动物体内积累浓缩,随着人

实验六继承与派生

继承与组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继承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进一步理解继承与派生的概念。 3.掌握通过继承派生出一个新的类的方法。 4.了解虚基类的作用和用法。 5.掌握类的组合 二、实验内容 1.请先阅读下面的程序,写出程序运行的结果,然后再上机运行程序,验证自己分析的结果是否正确。 (1)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A(){cout<<"A::A() called.\n";} virtual ~A(){cout<<"A::~A() called.\n";} }; class B:public A {public: B(int i) { cout<<"B::B() called.\n";

buf=new char[i]; } virtual ~B() { delete []buf; cout<<"B::~B() called.\n"; } private: char *buf; }; void fun(A *a) { cout<<"May you succeed!"<

A::A() called. B::B() called. May you succeed! B::~B() called. A::~A() called. (2)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A{ public: A(int a,int b):x(a),y(b){ cout<<"A constructor..."<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浅析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摘要】本文阐述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概念,分析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联系与区别,探讨了以清洁生产为基础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措施。指出要从企业层次推广清洁生产,在社会层次发展循环经济,以推动实现循环型社会,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循环型社会;区别;联系 人类的文明经过原始的渔猎文明,到改造自然的农业文明,再到高速发展的工业文明以及现在所倡导的绿色文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也经历从早期的朴素和谐,到后来的以牺牲环境而发展经济的对立关系,再到我们现在所期待的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要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就必须改变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20世纪90年代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清洁生产要求在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从原料到服务尽可能的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循环经济要求在发展经济时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目的是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就把发展企业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 一、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概念 清洁生产的概念最早产生于1976年。欧共体在巴黎举行了“无废工艺和无废生产国际研讨会”,并提出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unep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将清洁生产定义为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

思想将整体预防的战略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生产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率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原材料和能源,并削减产生废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最终产品整个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要求将环境要素纳入到所提供的服务中去。清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重在预防和有效性,其实是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可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 循环经济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不同于传统经济,它将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和低排放为特征,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到最小。而传统经济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投入高、产出高、污染高。与之相比,循环经济可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使工业经济以来的传统经济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转变成为可能,为其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可以从根本上消除并缓解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冲突。 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的联系 循环经济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按照清洁生产的方式,对资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生产活动过程。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二者之间是一种点和面的关系,实施的层次不同,可以说,一个是微观的,一个是宏观的。一个产品、一个企业都可以搞清洁生

实验四 继承与派生

实验四继承与派生 一、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单继承和多重继承的方式定义派生类的方法; 深刻理解在各种继承方式下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的执行顺序; 理解和掌握公有继承,私有继承和保护继承对基类成员的访问机制; 理解虚基类的概念以及引入虚基类的目的和作用。 二、实验时间: 三、实验地点: 四、实验内容: 1.运行以下程序,并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 #include"stdafx.h"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base{ int n; public: base(int a) {cout<<"constructing base class"<

(财务知识)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学

循环经济与循环经济学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周宏春] 循环经济跨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需要运用生态学、经济学的知识,进一步划分还涉及哲学、植物和动物生态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产业生态学等方面的内容,研究循环经济系统时,经常使用物质流分析(分析资源利用效率)、生命周期分析、环境管理体系等工具。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和产业形态,是一门系统科学。 循环经济学是研究人类按生态学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的一门科学。循环经济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为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是新的生产方式。与传统增长模式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经济增长将地球当作无穷大的资源库和排污场,一端从地球大量开采资源生产消费性产品,另一端向环境排放大量的废水、废气和废渣,以“资源——产品——废弃”为表现形式,是线性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要求在生产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循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按物质代谢或/和共生的关系延伸产业链,以“资源——产品——废弃——再生资源”为表现形式,是集约化的增长模式。循环经济是用发展的思路解决资源约束和环境污染的矛盾,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循环经济近年来不仅进入了我国中央决策层的视野,也成为理论界的研究重点,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从循环经济这一名词在中国的提出,到各地方各行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制定并实施循环经济的发展规划,除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本身所体现的科学性、协调性、可持续性等特点之外,也反映了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缓解环境污染压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案例:典型的卡伦堡模式 卡伦堡是丹麦的一个滨海小镇,是世界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成功的典范。所谓工业生态系统,是指将生态学中动植物在一系统内共存共生的原理应用于工业活动中,形成一个企业“链”。在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不同的企业通过“废弃物变原料”的贸易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卡伦堡生态工业园中的主体工业企业是电厂、炼油厂、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