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错题集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错题集的重要性
小学数学错题集的重要性

什么是数学错题集

数学错题集”是指学生在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出现的各类错题的系统汇总。准备一本数学错题集,就是为自己建立一个错误档案。具体来说,是让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日常数学练习和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下来,或者裁剪、粘贴在错题本上。通过对错题收集、整理、反思和合理利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和能力。

①从实处入手,避免反复出错

练习和测验是检验学生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重要方式,很多老师们都有这样的经验:许多上课讲过了、平时练过甚至考试考过的题目,仍然有学生做错,这常常让老师很恼火,让学生很遗憾。

分析原因时,我们一般会归咎为上课不专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知识点学习存在漏洞。可反复讲练效果不佳,深层原因还有一点:学生对错题价值的认识不够。对平时练习中出现的错题,往往只是简单订正,没有深入分析原因。个别孩子在没有老师的监督下,甚至会偷懒,半问半抄完成订正,这为再次发生错误提供了更大可能性。

②从细处收集,便于知识整理

学生做错题,老师都会要求及时订正,直接写在作业本上,为什么还要专门建立错题集呢?

订正在作业本、练习册或者试卷上,比较分散。对于想要巩固的孩子,由于难以查找,不便整理,如果换了作业本,更是无从检查。等到时间长了,记忆就淡了。复习的时候没有了依据,只好全面撒网,导致复习没有针对性,效率大大降低。

在建立数学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复习,孩子把在各个单元中出现的错误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学生有数、老师也有数,师生复习都有准确的依据。这样学生就可以减轻负担,提高效率。

③从长久出发,积累教学资源

对于教师来说,学生的错题集更是宝贵的财富。同一年龄层次的孩子在认知上都存在很多相同的障碍,这导致,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每一届学生在学习同一教学内容时,出现的错误都惊人的相似。

如果老师对孩子所出现的这些错误只做到及时订正,而缺乏搜集、分析和利用,这些错误就会年复一年地延续,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相反,如果老师做教学的

“有心人”,注意建立错题集,于是无论教师或学生,都有了前车之鉴,在学习的道路上就可以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错题集,对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是很有必要的。致力于学生的错题收集、分类及错因分析,并探寻相应的实施策略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中,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过程达到“减负增效”。

①哪些错题需要整理

错题经常有,形式也五花八门,怎样的错题是需要整理的?通常而言,需要孩子自己整理的内容有三类:

一是平时作业和考试中因为确实不会做而出错的题目。这可能是由于对某些知识点没有学懂,或者概念模糊半懂不懂,还包括难度较高的,要求学生思维水平较高的题。这是整理的重点,也是复习时要用的难点;

二是在练习中由于粗心、审题不清造成的错误。如抄错题、计算错误、遗漏错误,这类题看似容易,却恰恰是学生反复出错的来源,不能忽视;

三是在整理了前两点,学生养成记录错题的习惯后,可以补充的内容。即自己平时补充练习中发现的有挑战性的难题、典型题、易错题。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还可以指导他们针对这类题变换条件、自己编题。

②怎样记录错题

准备一个专门的记录本。每天拿到老师批改好的作业本后,翻阅当天的错误,将其摘录在本子上。单元测试和其他检测后也及时抄录。回家后,如果自己有补充其它练习,再补录剩下的错题。为了节省时间,也可以把题目直接裁剪或者是复印后粘到错题本上。摘抄后,再反思错误原因,记录下完整的解题思路及答案。

③怎样保证实施

这样集中摘抄错题,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差的学生。他们基础差,练习中错题自然多,摘抄错题要花的时间也比别人多,思想上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可以制定严格的执行计划:每天收作业时,由各组的数学小组长检查签字。有个别懒惰的学生,收集的时候故意“遗漏”几题。针对这种现象,让小

组长在检查摘抄的时候,查兑错题来源。经过一段时间后,这部分学生逐渐打消了侥幸不做的心理,形成习惯。

为提高学生的整理兴趣,可以每月举行一次错题集评比,按照星级评选不同级别的错题集,在全班展示交流。学生在评比中热情高涨,对于错题集的整理更加精细。

④怎样分析错题

1.标注存在的错。在做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可以用三角形、五角星等不同图形把由于粗心、知识点不懂、容易混淆等不同原因出错的题区分标注。

2. 掌握正确的方法。分析错因后,把正确的解题方法,写在错题旁边。不仅是答案,还应包括解题思路。即关键点、用哪些公式、具体步骤。

3. 反思提高。要通过对这一错题的订正,掌握解决这类错题的方法。甚至还可以将错题改编,在同类型的练习中巩固解题方法。

①定期翻阅,自查纠错

错题记在本子上不看,那只是废纸一张,经常浏览,才能变“废”为“宝”。尽量少布置机械的练习题,增加复习整理和实践题,翻阅“错题集”是孩子每周末必做的功课。翻阅的过程,就是让曾经犯过的错误在大脑中再一次被“否定”,从而避免再犯。考试前再次翻阅,就又一次加深印象。

②同学互阅,借鉴防错

错题集就是一本写满经验教训的指导书,我们获得教训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试着在中午课间阅读时间,组织学生分组,互相交换阅读错题集、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

③竞赛出题,提高兴趣

在考试前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以对手赛的形式从对方的错题集上出题目测试。对于自己做过的题目,学生熟悉又兴趣。对于曾经出错的地方,学生会特别小心。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小组累计算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巩固了知识,纠正了错误。

④分类训练,全面整理

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老师在查阅学生错题的过程中,可判断不同学生的差异,也可分析全班学生存在的问题。发现规律,抓住重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据此设计了各个单元的复习题,让学生再次巩固练习、订正,检验学生纠错的效果。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地高效复习。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一章易错题集

第11题图A / 第16题图 D C B A 1.如图,把⊿ABC 纸片沿DE 折叠。当点A 落在如图位置时,∠A 与∠1,∠2的关系是( ) A.∠A=∠1+∠2; B.2∠A=∠1+∠2; C.3∠A=2∠1+∠2; D.3∠A=2(∠1+∠2); 2.如图,在⊿ABC 中,∠B=76°,AP ,CP 是两个外角的平分线,则∠P= . 3.如图,分别以四边形ABCD 的四个顶点为圆心,R 为半径作四个互不相交的圆,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之和是 . 4.如图所示,水泊花园社区里有一个五边形的小公园,王老师每天晚饭后都要到公园里去散步,已知图中的∠1=95°,王老师沿公园边由A 点经B →C →D →E 一直到F 时,他在行进过程中共转过了多少度?( ) A.265° B.275° C.360° D.445° 5.若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三角形称为一对“共边三角形”,则图中以BC 为公共边的“共边三角形”有()对. A.2对 B.3对 C.4对 D.5对 6.小华从点A 出发向前走10m ,向右转36°然后继续向前走10m ,再向右转36°,他以同样的方法继续走下去,他能回到点A 吗? 当他走回到点A 时共走 米. 7.下列属于正多边形的特征的有( )①各边相等;②各个内角相等;③各个外角相等;④各条对角线都相等;⑤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将正n 边形分成面积相等的(n-2)个三角形.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8.在⊿ABC 中,C B A ∠=∠= ∠3 1 21,则⊿ABC 是( ) A.钝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有一个角是60°的直角三角形; D.有一个角是40°的直角三角形; 9.一个多边形的每个内角都是相邻外角的5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 A.5; B.10; C.12; D.14; 10.一个长方形纸片,截取一个三角形后不可能得到的多边形是( ) A.三角形; B.四边形; C.五边形; D.六边形. 11..将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使含30°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 45°角的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重合,则∠1的度数为( ) A.45° B.60° C.75° D.85° 12.如图,Rt ABC 中,∠ACB =90°,∠A =50°,将其折叠,使点A 落 在边CB 上的A /处,折痕为CD ,则∠A /DB = 13.过m 边形的一个顶点有7条对角线,k 边形有2条对角线,则m-k= . 14.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的度数比相邻的外角的6倍还多12°,则这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为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COD,则点D 的坐标是 . 16.若三角形的三个外角度数之比为3:4:5,则对应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是( ) A.3:4:5 B.5:4:3 C.1:2:3 D.3:2:1 17.如图①,线段AB,CD 相交于点O,连接AD,BC,如图②,在图①的条件下,∠DAB 和∠BCD 的平分线AP 和CP 相交于点P ,并且与CD,AB 分别相交于点M,N.(1)在图中请直接写出∠A+∠D 与∠B+∠C 之间的数量关系:.(2)应用(1)的结果,猜想∠P 与∠D,∠B 之间存在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

人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集

1、估一估,在 里填上>、<或= 914× 6300 364×4 1600 612×8 793×6 2.我们7:50到校,下午3:50离校,在校时间一共是( )小时。 3.一场足球比赛用了45分钟,下午4:20结束,足球比赛时间是从下午( )时( )分开始的。 4.给右边花坛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度是( ) A.25米 B.30米 C.比30米短一点 D.比30米长一点 5. (接头处长15厘米) 6.聪聪和茗茗各自从家里同时出发,下图是他们走了20秒后所在的位置,这时他们一共走了40米,聪聪家与茗茗家相距多少米? 2016学年期末测试易错题集 一、填空题。 1.在一个长方形中,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7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2.用3,0,6三个数字组成的最大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 3.一堆小棒有18根,拿走这堆小棒的6 2,还剩( )根。 4.一头牛的体重是595千克,一头大象的体重是一头牛的8倍,大象约是( )千克。 5.爸爸今年27岁,恰好是女儿年龄的9倍,1年后爸爸的年龄是女儿的( )倍。 6.将一样大小的长方形纸像右图一样重叠粘在一起,如果每张纸的长是1分米,这样的3张纸连接起来(重叠处长都是2厘米)的长度是( )。 7.水果店有梨和苹果共240箱,梨卖出了40箱,苹果又运来了80箱,这时苹果的箱数正好是梨的3倍,水果店原来有梨( )箱。 8.A 组有15人,A 组人数的 51分到B 组后,两组人数相等,那么B 组原来有( )人。 9.计算198×时,小明不小心把第一个因数抄成了189,他算出的积就少了63,正确的得数应该是( ) 10、507×8=( )+56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共111题)

三年级(上)数学易错题集(共111题) 1. 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走一圈要走120分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 ()米。 2. 把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所拼长方形的周长 是()厘米。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上面图形中,()是四边形, 其中()是平行四边形。 4. 长方形的()相等。 A.四条边; B.四个角; C.邻边 5. 5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周长减少了24厘 米,小正方形的边长是()厘米。(画图) 6. 24×30=940-58=359+471= 229+385=52×9≈498×5≈550×8≈7. 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图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 (1)画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 (2)画一个周长是10厘米的长方形。

8. 长方形()边相等,正方形() 边相等。 9. 一根铁丝长8米,把它绕成正方形后,正方形边长为(), 如果把它绕成长方形,那么此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和为()。 10. 三个边长都是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后, 周长是()厘米。 11. 王伯伯想用篱笆围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菜园,一面靠墙, 需要篱笆的长度是()米或()米。 12. 判断:长方形对角也相等() 13. 选择: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8厘米,长和宽不可能是() A.10厘米和8厘米; B.5厘米和4厘米; C.6厘米和3厘米; D.7厘米和2厘米 14. 用4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大长方形,周长是( )厘米。 A.8; B.8或10; C.10 15. 以下每一小格是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 (1)已知图形的周长为( ) (2)画出与已知图形周长相等的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冀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概念易错题集

5 8 5 2、 1 是 1 的 ( ) ; 1 的 1 是();( )的 是 1 。 (1)有两根绳子,一根长 米, ,第二根长多少 米? ①2 3 ×1 ③2 100×1 400×1 ①1200×3 ②1200×(5 -3 ) ③1200×(5 +3 -1) 4、( )是 40 的 ; 40 是( )的4 比 20 千克多 是( )千克; 20 千克比( )少1 务的( 12、一桶水可装满 10 碗或 12 杯,倒入 5 杯水和 3 碗水在空桶内,水面高度占桶高度的( 13、( ) 17、( ):20= 12 第十一册概念易错题集 1、把一根 4 米的绳子平均分成 4 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5 1 5 3 ( ) 5 3 5 3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 2 3 2 1 3 ; ②3 +3 1 2 1 3 ×(1-3 ) ; ④3 ×(1+3 ) (2)一本书 100 页, ,已经看了多少页? 1 5 ; 100×(1-5 ) 1 (3)一条路长 400 米,已经修了 , ? 1 5 ;400×(1-5 ) 5 3 (4)光明小学计划植树 1200 棵,结果第一次植了 ,第二次植了 。 5 8 5 8 5 4 5 5 1 4 5 5、一堆煤重 45 吨,一辆卡车要 10 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 小时完成任 ) 3 ( ) ,完成任务的5 要( )小时。 6、从 A 地到 B 地,甲车要 10 小时,乙车要 15 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按照这样的速度, 从 B 地到 C 地,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 )。 7、一根绳子长 5 米,平均分成 8 份,每份长 ( ) 米,每份占全长的 ( ) 。 ( ) ( ) 8、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 2 倍,后项缩小 2 倍,比值就( )。 9、一台碾米机 5 小时碾米 7 吨,1 小时可碾米( )吨,碾 1 吨米要( )小时。 6 12 10、大小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是 3∶2;大小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 );大小正方体的体积比是 ( )。 11、1 吨菜籽可以榨油 7 吨,140 吨大豆可以榨油( )吨;要榨 140 吨油需大豆( )吨。 20 ) ( ) 。 20 =20÷( )=8:( )=0.8=( )% 14、120 增加 15%后是( )。( )比 60 少 10% 15、 45 米是 90 米的( )% 5 吨是 500 千克的( )%, ( )是 20 米的 80% ( )比 8 多 10% 4 小时比( )少 20% 16、一种油菜籽的出油率为 35%,400 千克油菜籽可以榨出( )千克油,要榨 1400 千克油需( )千 克油菜籽。 ( ) =24÷( )=( )%=二成=( )折 18、往 30 千克盐中加入( )千克水,可得到含盐率为 30%的盐水。 19、某件商品按原价六折卖出是 18 元,亏 2 元。如果按原价卖出可以赚( )% 20、一种商品先降价 10%,再涨价 10%。 现价是原价的( )% 21、大圆的半径 2 厘米,小圆半径 1 厘米,大圆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倍。 2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 3 倍,周长就扩大( )倍,面积就扩大( )倍。 23、小圆半径是大圆半径的 1 ,小圆与大圆的周长比是( ),面积比是( )。 3 24、甲乙两圆的周长比是 2:3,其中一个圆的面积是 18,另一个圆的面积可能是( ),也可能 是( )。 25、正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正五边形有( )条对 称轴,由此推算,正 n 边形估计有( )条对称轴。 26、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半径的比是( ) 。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完整版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易错题集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 一、填空题。 1、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最多是()位数,最少是()位。 2、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是()位数。 3、□÷8=25……□,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余数最少是(),此时被除数是()。 4、最大的一位数除最小的三位数,商的最高位在()位上。 5、在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 452 ()×7<514 7、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76 年() 2004 年() 2011 年() 2100 年() 1900 年() 2010 年() 8、王叔叔 4 月 27 号去上海出差,月底回来,王叔叔出差了()天。 9、6 月有()个星期余()天;8 月有()个星期余()天。 10、中国共产党是 1921 年 7 月 1 日成立的,到今年 7 月 1 日是建党()周年。到()是建党 100 周年。 11、把下面的 24 时计时法改成普通计时法。 2 时() 17 时() 20 时() 12、把下面的普通计时法改成 24 时计时法。 凌晨 4 时()上午10 时()下午4 时() 13. 用小数表示。 1 米 3分米=()米 1米3厘米=()米 1米 12厘米=()米 50厘米=()米 1元3角=()元 2 元 15 分=()元 9 厘米=()米 30 分米=()米 8 元 8 分=()元 2角3分=()元 2元3分=()元 14、一间超市每天上午9:30开门,晚上10:15关门,这间超市每天营业()小时()分钟。 15、2平方米=()平方分米 5公顷=()平方米 600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00 公顷=()平方千米 二、判断。 (1)24 时计时法中,5 时就是 17 时。() (2)李文的生日是 2000 年 2 月 29 日。() (3)妈妈的生日是 1975 年 2 月 29 日。() (4)所有的小数都比 1 小。() (5)一个边长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6)1900 年是闰年。() (7)2 米 5 厘米写成小数是米。() (8)边长为 4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9)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 10,每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100。 () 三、计算。 1、估算。

【推荐】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

小学二年级数学易错题集锦(一) 一、直接写出得数 3×7= 40÷5= 120—80= 840—800= 70—5= 500+80= 9×7= 63÷7= 49÷7= 600+270= 51—6= 0÷4= 100—26= ()—340=260 157+43= 35—4×8=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四位数,千位上是2,个位上是4,其它各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①204 ②2040 ③2400 ④2004 2、550比150多()①600 ②700 ③400 ④500 4、最大的三位数加1是()①10 ②100 ③1000 ④10000 5、3000前面的一个数是()①3001 ②2900 ③3100 ④2999 三、填空。(30分) 1、按规律填数。()、596、()、598、()、()、() 2、写出下面各数。六百二十七()三千零四十()九千三百()五千零四() 3、读出下面各数。 8040 读作()5812读作() 4、 2时=()分180秒=()分1分=()秒 5、6705是()位数,百位上的数字是(),表示()个(),最低位的数字是(), 表示()个()。 6、第一个数是800,比第二个数多100,第二个数是()。 7、把1678、897、699、1128这四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它们依次是()〈()〈()〈()。 8、7乘以4的积是(),再减去18,差是()。 9、在○里填上〉、〈或=。 2时〇120分 40秒〇1分42—18 〇35 24+17 〇39 70+90 〇160 38+25+20 〇85 35 〇48÷8×5 10、6503=()+()+() 8001=()+ () 11、爸爸上午8:00外出,下午5:00回家,爸爸离家时间有()小时。 12、比524少38的数是(),604比338多()。 四、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小学数学】五年级数学易错题合集 (1)

【易错题1】13(x-5)=156 【错因分析】这类方程非常典型;常见错误形式有13x-5=156、13x-18=156、 13x-5x=156 【思路点拨】这类题型部分同学计算第一步时会运用乘法分配律来计算;但经常由于分配的方法不正确从而导致错误。同学们在解此类方程时不妨紧扣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除以13;得出x-5=12;从而快速正确地得到方程的解。 【易错题2】(1)2.5x+4.5=14.5 (2)3.5x+x=10.5 【错因分析】第(1)题部分同学会做成7x=14.5;第(2)题部分同学会做成3.6x=10.5同类项合并出错。 【思路点拨】第(1)题不能进行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合并了;第(2)题需要进行同类项合并;有的同学却没有合并。解决此类题目同学们需要注意观察与比较数据的特点;并加强同类项的合并与非同类项计算的相应练习;这样就熟能生巧;不宜犯错啦。 【易错题3】如图所示(1) 【错因分析】这两题比较容易混淆。因为72cm的位置不同;解题方法就不一样了。【思路点拨】同学们首先要仔细观察线段图;明确图意;找对72cm所对应的线段。明确第一幅的72cm表示4段的长度;第二幅的72cm表示5段一共的长度。这样就不容易搞混犯错啦! 【易错题4】在一次数学测试中;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那么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 )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 )分。 【错因分析】学生没有仔细理解前面条件陈述的内容;看到“得了”两字就像抓到救命稻草一样立即填上+98和+90了。 【思路点拨】仔细读题看清条件;“五(1)班的平均分是95分。如果把高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正数;低于平均分的部分记为负数”;所以本题正确结果是98-95=3(分);乐乐得了98分;应记作(+3 )分;95-90=5(分);聪聪得了90分;应记作(-5 )分。

第十一册易错概念题集填空部分

第十一册易错概念题集(填空部分) 1、把一根5 4米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占全长的( )。 2、51是31的( )( ) ;51的31是( );( )的51是3 1。 3、根据算式补充条件或问题。 (1)有两根绳子,一根长23 米, ,第二根长多少米? ①23 ×13 _______________ ②23 +13 ___________ ③23 ×(1-13 ) _______________ ④23 ×(1+13 ) ____________ (2)一本书100页, ____________,已经看了多少页? 100×15 ________________; 100×(1-15 ) _______ (3)一条路长400米,已经修了15 , ________? 400×15 ____________ ;400×(1-15 ) __________ (4)光明小学计划植树1200棵,结果第一次植了58 ,第二次植了35 。 ①1200×35 ②1200×(58 -35 ) ③1200×(58 +35 -1) 4、( )是40的45 ;40是( )的45 ; 比20千克多14 是( )千克;20千克比( )少15 5、一堆煤重45吨,一辆卡车要10小时才能运完,那么,4小时完成任务的 ( )( ) ,完成任务的35 要( )小时。 6、从A 地到B 地,甲车要10小时,乙车要15小时。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 ), 按照这样的速度,从B 地到C 地,甲乙两车所用时间比是( )。 7、一根绳子长5米,平均分成8份,每份长( )( ) 米,每份占全长的( )( ) 。 8、把一个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比值就( )。

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每包书有20套③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 【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做好数学错题集

小学数学教学心得体会如何做好数学错题 集 如何在数学学习中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充分发挥学生潜力,有人说,错误是财富,是进步的资本,没有错误,怎么知道我们该做什么。确实如此,其实错误离成功最近。如果说什么是学习的秘诀,就是要迅速发现错误并解决之。只有从错误中学习,从错误当中不断总结,不犯同样的错误,学习成绩才能持续提高。“错题集”是提高学习效率的良方,是减轻学习负担的捷径。有许多学校非常强调错题集的作用,他们首先是组织学生学会整理错题,同时高度重视学生错题集的使用,而且每学期都有全体学生的错题集展览。下面就初步谈一些关于做错题集,以促进学生提高的体会。 许多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学生做过的练习时间超过一个学期乃至一年,则很少有人再去复习、巩固。但他做过的这些练习,其中不乏有许多相当有价值的习题,也不乏有相当多的类似的习题在以后犯同样的错误。如果我们教师能指导学生,从中找出一些有价值的典型习题,并将之收录在错题集中,我看还是很有意义的。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说过,错误同真理的关系,就像睡梦同清醒的关系一样。一个人从错误中醒来,就会以新的力量走向真理,那么该如何做好错题集呢?

第一是应当明白建立错题集的目的。 每一次练习也好,考试也罢,老师评讲过后,绝大多数同学都会觉得自己不应该出现错误。可是,下一次考试仍然会重复昨天的故事。究其原由,考试中丢分主要是学生对要考试的知识点掌握不够,累计的漏洞超多的反映。所以,要想尽可能减少失误,必须找到补漏的灵丹妙药,而错题集正是我们事半功倍的绝佳助手。如你想通过错题集来提醒自己注意一些小毛病,你就可以把原来的错误过程抄下来,再在错的地方加上简单的小注释,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反映出为什么出错;再如你想用错题集来积累一些解题方法,你就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题意和解题方向,不用写太多细节……总之你所做的是为你自己的目的服务的。这样大家的错题集也会各有千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易错题集

五年级下册易错题集 一、填空 1.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剪成4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全长的( ) 2.把3kg 水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3kg 水果的( ),每个小朋友分到( )kg 3.王师傅8分钟制作了5个零件,他每分钟能制作( )个零件,制作一个零件要( )分钟 4.5米长的绳子剪去15 米,还剩下( )米 5米长的绳子剪去它的15 ,还剩下( )米 5. 68 的分子加上9,分母加( )分数的大小才不会变 6.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小三位数是( ) 能同时被2、3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 能同时被3、5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二位数是( ) 10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 ) 50以内最大的质数是( ) 7.20以内所有质数的和是( ) 20以内所有合数的和是( ) 20以内所有奇数的和是( ) 20以内所有偶数的和是( ) 8.一个三位数,个位是最小的合数,十位是最小的质数,百位是最小的奇数,这个三位数是( ) 9.一筐苹果,2个一拿,3个一拿,4个一拿,5个一拿都会剩下一个,这筐苹果至少有( )个 10.一个数既是6的倍数,又是48的因数,这个数可能是( )

11.20以内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数有( ) 12.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 分母是8的所有真分数的和是( )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60cm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4.用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最大四位数是( ) 15.把一个涂色的大立方体,割成8个小立方体,3面涂色的有( )块 把一个涂色的大立方体,割成27个小立方体,3面涂色的有( )块 2面涂色的有( )块,1面涂色的有( )块,0面涂色的有( )块 16.A=2×2×3×5×7 B=2×3×7 A 和 B 的最大公因数是( ) A 和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17.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2倍,分数值( ) 一个分数的分子缩小3倍,分母扩大2倍,分数值( ) 一个分数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扩大3倍,分数值( ) 18.正方体的棱长扩大a 倍,它的棱长总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 )倍 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它的棱长总和扩大( )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 )倍 19.分母是9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分母是9的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分子是9的假分数有( )个 20.36的因数有( )个 21.全班有学生44人,女生有24个,女生占全班的( ),男生占全班的( )男生是女生的( ),如果把男女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小组,能分( )个组,每组最多( )个 22.58 米是( )米的18 ,还可以是( )米的( )( ) 23.一个魔方的体积大约是30( )汽车油箱的容积大约是30( ) 一块橡皮的体积大约是8( )一步的长度大约是6( ) 24.152分解质因数是( )

名校六年级语文上易错题答案

名校六年级语文上易 错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答案: 一、邻邦口吻忧虑巴黎震撼短暂餐馆堪称废墟寄宿刺激波涛汹涌蓬勃祭祀勉励 导致狭窄适宜节衣缩食神秘莫测木筏跻身老迈昏庸锥心 龇牙咧嘴瘫痪寥寥无几脸颊提携领域关系融洽慰劳指责知道挑剔舰桥 粗糙负荆请罪岂知刁难咏唱毫不惧怕洋溢着遗憾廉洁深渊 二、1: 3,1,4 2: 3 郑人买履 3: 2 ,1,4,3 三、 1.勉励2.奖励 四、状得地唇舌得诀世那油鼎鼎得照顾历史严谨功课感受高低贫困 率执著重蔽疾逝既攸誓瘪材趁循簪催漱撩梁拽肇祸 五、1)有声有色声情并茂冷酷 2)吞吞吐吐废话连篇年轻青春 六、 七、慷负异望恐腔霸歌1 68, 2 7; 八、1.跳出东海的碧波依然是群星闪烁银装素裹的世界洋溢着盎然的春色 2.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民的祖国啊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 3.别的,告别 4.堤岸环绕装点你姿容的小草使人伟大使自己崇高无私奉献 5. 1)梦中总不时映现家乡的窗花和村路两侧的四季田野 只要忆及那清清爽爽的剪纸声,我的心境与梦境就立刻变得有声有色。 2)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震撼烧灼威逼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充满了力量舞姿都呼呼作响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舞姿都使人战粟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6.不仅而且 九、1.去掉“让” 十、句型练习: 1.略 2.略 3.通讯班开到前线。 4.像大海一样宽广理想大山同一样不可动摇;她们的品格象梅花一样纯洁 (她们的精神象松树一样顽强) 5.飞舞的蒲公英对风儿说,没有风儿姐姐的帮助,他就不能自由飞翔了。 育英实小第十一册期中检测 QZ13-1-2: biě QZ13-1-3: C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易错题合集

[错例1] 蓝色书屋新进8包故事书;每包20套;每套50元。(根据问题连一连) [思路点拨]在解答这一题时;一定要搞清楚每一个问题跟哪些条件是相关的。因为只有条件和问题时相关联的;才能解答出来。 [指点迷津]做这种连线的题目时;一般的做法是:(1)理解题目;把条件按顺序标上序号。比如在这里共有3个条件;分别是:① 8包故事书② 每包书有20套③ 每套书50元;(2)看问题;找相关的条件;排除无关的条件。比如:“一共有多少套?”这个问题就与条件①②有关;而跟条件“③每套的钱”无关;所以连线选择“20×8”。所以正确的解答如下: [错例2] 小芳家去年上半年缴纳电费360元;下半年平均每月缴纳电费70元。小芳家去年一共缴纳电费多少钱?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电费多少元? [思路点拨]这一类型的题目在小学三年级的解决问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但是解答方法不难;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读题;标注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读懂题目后再作答。 [指点迷津]在这一题中;学生的错误主要集中在第二问;一定要看清楚题目要求的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平均每月少缴纳的钱”而不是“上半年比下半年少缴纳的钱”。所以正确解答:360÷6=60(元)70-60=10(元)。 [错例3]

商店有三种钢笔;价格分别是8元、15元、24元;有两种笔记本;价格分别是6元、9元。小亮带100元去商店购买钢笔和笔记本。 (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 (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 [思路点拨]在这一题中;有几个关键的词语:最多(少)要用、最多(少)找回;一定要搞清楚“要用”是指的买东西花掉钱;而“找回”是指买东西剩下的钱。搞清这一点后;再去判断“最多(少)要用”是指买价钱最高(低)的物品花的钱;“最多(少)找回”是指买价钱最低(高)的物品后剩下的钱。 [指点迷津]现在我们来看问题“(1)买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最多要用多少元?最少呢?”最多要用多少钱;就是去买价格最高的物品;也就是1支24元的钢笔和3个9元的笔记本;列式为:24+3×9=51(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用的钱。问题“(2)买1支钢笔和1本笔记本;最多找回多少元?最少呢?”中;要求最多找回的钱;那么就要花去最少的钱;所以购买的是价格最低的钢笔和笔记本;列式为:8+6=14(元)100-14=86(元)。类似的可以解决最少找回的钱。 [错例4] 淘淘从图书馆借了一本《笑猫日记》;共146页;看了4天后还剩62页;平均每天看多少页?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 【错因分析】 问题二中的“从第5天起”;学生往往理解为“接下来5天”;就会用还剩的页数除以5。【思路点拨】 理解题意;分析好数量关系是关键。“如果只能借阅6天;从第5天起;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的意思就是“还要看2天;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就要去找两个条件“还剩的页数”和“还要看的天数”。正解解答为:6-4=2(天) 62÷2=31(页) [错例5] 下面的算式中;得数与110-36-24相等的是() A.110-36+24 B.110-(36-24) C. 110-(36+24) 【错因分析】

小学数学总复习易错题集(精心整理版)

小学数学总复习易错题集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注意答案的准确完整) 2、有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用它围成一个对边都是4厘米的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可能是 ()。(注意答案的准确完整) 3、一项工程,甲乙两队合作20天完成,已知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为4:5,甲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天。(注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的转化) 4、一座钟的时针长3厘米,它的尖端在一昼夜里走过的路程是()厘米。(注意两个关键词) 5、在一块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可把圆看作正方形) 6、3/4吨可以看作3吨的(/ ),也可以看作9吨的(/ )。(可看成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7、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比为1∶3,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长度比不变,面积成平方比,体积变立方比) 8、长方体货仓1个,长50米,宽30米,高5米,这个长方体货仓最多可容纳8立方米的正方体货箱()个。(注意高度上不能放整个数,不能用大体积除以小体积,要分层计算) 9、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至少需要()个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需要()个可以拼成一个棱长1分米的大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依次排成一排,可以排成 ()米。(较大即棱长多1,另注意单位的变化) 10、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先求单位1,再已知单位1求对应量) 11、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注意出勤率=出勤人数除以应出勤总人数乘以100%,得数一定要写成百分数) 12、A除B的商是2,则A∶B=()∶()。(看到除和除以一定要小心) 13、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甲乙之比不等于两分数之比,另最后一定要写成最简整数比) 14、把4∶15的前项加上2.4,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前项增加它的几倍,后项也要增加它的几倍,而不能加或减相同的数) 15、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注意化单位) 16、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调入不是相差甲班的1/8,而是甲班的两个1/8) 17、甲走的路程是乙的4/5,乙用的时间是甲的4/5,甲、乙速度比是()。(速度=路程除以时间,一定要注意前后两条件顺序不一,最后写成最简整数比)18、一个数由6个百亿、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注意改写和省略尾数的区别) 19、50以内只含有质因数2的数有()。(即不同个数的2相乘) 20、4米的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等于1米的()。(不带单位是分率,是分数的一般意义,平均分成若干份是分母,选其中的几份是分子,和整体的大小无关;带上单位是量,是分数的除法意义,用整体除以份数) 21、3/8的单位是(),要添上()个这样的单位是87.5%。 22、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分母是一位数的分数,3/4<()<4/5。(可分子分母同时乘以2,找中间数) 23、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的()。 24、用字母表示: (1)一项工程,甲队独做a天完成,乙队独做b天完成。两队合作,()天完成。 (2)a和7所得和的3倍除以5的商。() (3)n除m的商。()(看到除和除以一定要小心) 25、一根长2米,横截面直径是6厘米的木棍,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它原来的体积是()。(想一想截成4段截了几次增加了几个横截面,另注意单位的变化) 26、x=5b-2b b和x成()比例(把算式化简改写,x和b凑一起是乘还是除,是反比例还是正比例) 27、甲绳是乙绳的4/5,乙绳比甲绳长()(注意两个量的前后顺序) 28、一个整数以万为单位的近似数是5万,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最大是四舍去一个最大的尾数得到的,最小是五入得到的即进一才是5万尾数必满5且最小)29、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找到两条直角边,分别是底和高) 30、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测得内直径是10厘米,内装药水深度有16厘米,正好占杯内容量的80%。如果装满药水,应是()毫升。(注意实际高度,可先求药水体积再求容积或先求杯子实际高度再求容积) 31、一本书若定价每本10元,获得的纯利润是25%;如果想使获得的纯利润是40%,则每本书应定价()元。(注意单位1是成本,纯利=定价-成本,定价=成本×(1+利润率)) 32、4/11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小学数学六年级十一册易错题整理.1试题

十一册易错题整理 .1 方程 果园里的苹果树有1000棵,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的2倍,但比梨树少500棵。梨树有多少棵? 果园里的桃树有X 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2.5倍。梨树和桃树一共有( )棵,梨树比桃树多( )棵。 甲仓存粮180吨,乙仓存粮120吨,甲仓运了一部分到乙仓,这样乙仓的存粮就是甲仓的2倍。甲仓运了多少吨到乙仓? 三角形的面积时S 平方厘米,如果它的高是5厘米,那么它的底是( )厘米。 一个书架,上层放的书的本数是下层的2.4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到56本到下层,这两层书的本数就同样多。原来两层各放了多少本书? 小明和小华各有钱若干,小明比小华多85元,两人各用去30元后,小明剩下的钱是小华剩下的钱的2倍。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 每本x 元 18元 练习本 故事 书 21.6元

甲仓的存粮是乙仓的2倍,甲仓每天运出350吨,乙仓每天运出250吨,若干天后,乙仓的存粮正好运完,甲仓还剩下900吨。两仓原来各有多少吨存粮? 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青岛开往上海。甲船每小时行24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1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距15千米? 客、货两列火车从相距465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客车每小时行90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5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小明和小华在一个400米的环形道上练习跑步。两人同时从同一点出发,反向而行,小明每秒跑4.5米,小华每秒跑5.5米。经过多少秒,两人第二次相遇? 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种长方体的通风管,长1米,横截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做一个这样的通风管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 用96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正方体的框架,再用硬纸将其围成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的盒子,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 正方体石料的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每立方米的石料重2.8千克。这块石料重多少千克?

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三年级上册数学难点题易错题集 第一单元测量 长度单位质量单位 10毫米=1厘米 10厘米=1分米 10分米=1米 1000米=1千米 ※公交车站.一站路大约有1千米 1000克=1千克 1000千克=1吨 ①一粒药片有1克②两包盐有1千克 ③一头大水牛重一吨 1、(1)3米=()分米70毫米=()厘米8千米=()米 5069米=()千米()米4厘米8毫米=()毫米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2)比一比.然后在○里填上“>”“<”或“=”. (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30分米○13米1999克○2千克9900千克○9吨600米○6千米 37吨-6000千克=()吨4千米+7000米=()千米 600克+2千克=()克8分米-43厘米=()厘米 2、不从0刻度开始测量物品.或者断尺量物品.就用终点刻度减起点刻度.

3、有关路程的问题要注意“往返”、“出门后又返回”的情况. (1)兰兰家距图书馆800米.她出门前往图书馆借书.走了100米后发现忘了带借书证.连忙回家拿借书证再去图书馆.兰兰这段时间走了多远? (2)小梅家离学校250米.小梅每分钟走50米.如果她步行往返学校.要用多长时间?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列竖式.要牢记.数位要对齐.符号要看清.加法式子里.满10要进1.减法式子里.不够减时向前借1作10 . 3、小迷糊计算517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十位的9看成6.算出的结果是582.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4、小迷糊计算287加一个数时.又不小心把这个数末尾的“0”看丢了.算出的结果是294.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 ★注意列竖式计算203-48=500-137=这类题目在列竖式计算时的方法.

(完整word版)比较全面的小学数学易错题集锦--汇总

小学毕业考试易错题集锦 一、填空 1. 20千克:0.2吨的比值是()。 2. ():20= 12/( ) =24÷()=()%=二成=()折 3. 在第15届亚运会上,我国香港特区运动员获得6枚金牌,12枚银牌,10枚铜牌。所获金牌、银牌和铜牌的数量之比是(),把它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4. 一种商品先降价10%,再涨价10%。现价是原价的()% 5. 一只挂钟的分针长15cm,经过1小时后,分针的尖端所走的路程是()cm,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 6. 把15米长的电线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米,一份占全长的()。 7.400米的25 是()米;比24吨多38 是()吨。 8.一袋大米25kg,已经吃了它的2/5 ,吃了()kg,还剩()kg。 9.大圆的半径相当于小圆的直径,这两个圆的面积和是100平方厘米,大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10.用一个长10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剪一个最大的半圆,这个半圆的面积是()。 11、往30千克盐中加入()千克水,可得到含盐率为30%的盐水。 12、在一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铁板上,最多能截取()个直径是2分米的圆形铁板。 13、两正方体棱长比为1∶3,这两正方体的表面积比是()∶(),体积比是()∶()。 14、一个三角形的底角都是45度,它的顶角是()度,这个三角形叫做()三角形。 15、一个数的20%是100,这个数的3/5是()。 16、六(1)班今天出勤48人,有2人因病请假,这天的出勤率是()%。 17、甲数的5/8等于乙数的5/12,甲数∶乙数=()∶()。 18、把4∶15的前项加上2.5,为了要使所得的比值不变,比的后项应加上()。 19、6/5吨:350千克,化简后的比是(),比值是()。 20、把甲班人数的1/8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甲、乙两班人数比是()。 21、一个数由500个万,8个千,40个十组成,这个数写作(),改写成万为单位的数写作()万,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作()万。 22、一根绳子长4米,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长()米,等于1米的()。 23、一根长2米,横截面直径是6厘米的木棍,截成4段后表面积增加了(),原体积是()。 24、x=5b-2b B和X成()比例 25、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长分别是6厘米、8厘米、10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6、一个圆柱形的玻璃杯,测得内直径是10厘米,内装药水深度有16厘米,正好占杯内容量的80%。如果装满药水,应是()毫升。 27、4/11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28、A和B都是自然数,且A>B,如果A-B=1,那么他们的最大公约数是(),最小公倍数是()。 29、一个两位数,能同时被3和5整除,这个数如果是奇数,最大是();如果是偶数,最小是()。 30、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m,个位上的数字是n,这个数是()。 31、一个两位小数,它的近似值是4.0,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2、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33、5/7的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和最小的质数相等。 34、甲数是乙数的60%,甲数比乙数少()%,乙数比甲数多()。 35、从甲城到乙城,货车要行5小时,客车要行6小时,货车的速度与客车的速度的比是(),货车的速度比客车的速度快()%。 36、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54平方分米,它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棱长是()分米。 37、一根长1.5米的长方体木料,底面是正方形,把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0.18平方分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