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七章力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第七章力课时练习题
人教版第七章力课时练习题

第七章第一节【力】测试题

1、力是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用表示。拿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 线段的长度表示 ,箭头的方向表示。

5、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即的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说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8、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

9、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10、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1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3、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1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15、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16、当人在竖起方向用力提起一个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 )

A. 都相同

B.大小相同

C.作用点相同

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D.如果物体形状发生了改变,则物体不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18、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A.前锋队员B.足球C.地球D.守门员

19、铅球落到泥土地面时变为静止.铅球因受到地面的作用力_____改变了;地面陷下一个坑,地面因受

5

1 图

2 到铅球的作用力______改变了.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还可以改变的物体的_____.

20、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21、请你将力产生相同效果的例子的序号归纳在一起,并说出共同点。

(1)运动员锻炼臂力时将弹簧拉力器拉长;(2)不断用力抽打陀螺,陀螺就会越转越快;

(3)用脚挡住滚动的铅球;(4)杂技演员从高处落在蹦床上,蹦床凹陷。

效果①:相同的是 ,效果是 ;效果②:相同的是 ,效果是 .

22、 如图1所示,(a)(b)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a)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 ,(b)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3、如图2所示,你的认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图中是物理教材中的两幅插图,甲图表示小铁球受磁铁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乙图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

25、如图4所示,开门时,用手推在A 处比推在B 处更容易打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 有关。

26、作出下列力的示意图.

(1)与水平地面成30°角斜向上拉小车的力.

(2)沿倾斜角为30°的斜面向上拉小车的力.

27、 如图5所示,工人用200N 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 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

28、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辆小车,甲用6 N 的力水平向右推车;乙用9 N 的力向右上方与水平面成30°角拉车,在图中作出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图4

图 1

第二节【弹力 测力计弹簧】测试题

1、像直尺、橡皮筋、弹簧等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做_________。 像橡皮泥一样,一旦受力变形后,不能再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______。

2、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 。弹力发生在具有弹性的物体上,具有塑性的物体 (选“能”或“不能”)产生弹力。

3、测量 的工具叫做测力计。在弹性限度内 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弹簧测力计。

4、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A 、使用前看清 、 和 。使用时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 。

B 、使用时力的方向应与 一致,注意防止指针、弹簧与秤壳接触。

C 、读数时视线与刻度面

5、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6、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指针指在0.3N 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

测力计测一个4N 的力,测得结果是________N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作用 B .一个物体的弹力越大,它的弹性形变越大

C .平时所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就其力的性质而言都是弹力

D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弹力

8、下列关于弹力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 .只要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

C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D .只有弹簧才产生弹力

9、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指针要“校零”

B .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不得与外壳有摩擦

C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

D .不能测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范围的力

10、将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在其两端各加5N 的水平拉力,则测力计示数为( )

A .5N

B .0N

C .10N

D .15N

1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1)这项研究实际中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数据你可得到结论:一定范围内,

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外力成_________比。

(3)根据表格相关数据作出了乙三个图象,

其中正确是( )

12、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如果零点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点的上方,则测量力的大小的读数比真实值将( )

A .偏大

B .不变

C .偏小

D .无法确定

13、几个同学用同一弹簧拉力计比试臂力,拉力器上有三根弹簧,结果是每个人都能把手臂伸直,则( )

A.每个人所用的拉力一样大

B.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

C.体重大的所用拉力大

D.手臂长的人所用拉力大

14、某同学用两手拉一弹簧测力计,若左右两手所用的拉各为20N ,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射箭运动员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金牌,打破了韩国运动员对该项目的垄断。她射箭用的弓上的弦,选用的材料具有良好的( )

A .弹性

B .导热性

C .磁性

D .导电性

1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必须注意的几点中错误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零点是否准确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 .弹簧测力计不能用来测量小于它的最小刻度值的力

17、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18.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先校零

B .物体对弹簧测力计拉力不能超过其量程

C .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使用

D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时,应使弹簧伸长的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一致

19、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之前,指针指在0.3N 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4N 的力,测得结果是________N

20、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0.0N ,则物体的重力为( )

A.一定等于10.0 N

B.一定小于10.0 N

C.一定大于10.0 N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21、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一个力是2.6 N ,在图中标出指针的位置。

2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越来越费力,是因为( )

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因为人是受力的物体,所以感到费力

C .弹簧越来越紧,阻力大,拉起来费力

D .弹簧的伸长越长,所需拉力越大

23、测一个约6N 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的规格是( )

A.量程10N ,分度值0.2N

B.量程5N ,分度值0.1N

C.量程30N ,分度值3N

D.上述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24、下列测量工具中,能测量力的是( )

A. 天平;

B. 量筒;

C. 弹簧测力计;

D. 刻度尺.

25、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把它的挂钩轻轻来回拉动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

A .试试弹簧的弹性

B .可避免弹簧被卡壳

C .是无意识的随便拉拉

D .看看能测多大的拉力,以便确定量程

26、有一把弹簧测力计,秤钩上不受力时,指针不是指在零刻度位置,而是指在0.2 N 的位置上,此时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则手拉弹簧的力( )

A.4.2 N;

B.4 N;

C.3.8 N;

D.无法判断. 27、甲、乙两同学各用15 N 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A.0 N

B.7.5 N

C.15 N

D.30 N

28、右图中重物对测力计的拉力为

29、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

正比

30、关于弹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B.在任何情况下,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D.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A

图 3 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测试题

1.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___________的力,这就是

2.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重力,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 .

3.已知物体的质量,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的公式是_____,其中G 表示物体的 ______,它的单位是_______,m 表示物体的 _____ 它的单位是____,公式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 ___.

4.g =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重2 N 的物体放在手掌中,对物体施力的物体有________和______,手向上运动突然停止,物体被竖直上抛,此时物体受到_____个力的作用,施力物体为______.(空气阻力不计)

6.物体在月球受重力是地球上的1/6,将12 kg 的物体放到月球上,其质量是 _____ kg ,重力是 _________N.

7.质量是10 kg 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_ N ,方向 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 _

8.重5 N 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___力和 _____力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和 _____

9.恐龙的质量可达50 t ,则它的体重为_______N ,相当于_______个质量为50kg 的同学的体重.

10.重垂线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瓦工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木工常用它来检查工作台_____.

11.物体所受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 比.公式G =mg 中g 表示物体受到重力与 之比,约等于 N /kg .在要求不精确的情况下,可取g =10 N /kg .甲、乙两同学的质量之比是10:9,甲同学重为540N ,乙同学重为 N .

12.一座限重为4.9×104N 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1.1t 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__ kg .

13.一个物体竖直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9.4 N ,若改用天平测该物体的质量,其示数应为________kg .若把它带到月球上,用天平称它的示数为________kg ,用弹簧测力计称它的示数与地球相比将__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4.如图1所示的水平仪检验是否水平,当它在东西方向放置时,人在水平仪南边看,重垂线

锥体偏在水平仪刻度线下端的左方,当把它南北放置时,人在水平仪东边观看,锥体偏在右方,

此时桌面的________高。

15.重力在物体上的 叫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物体的16.一个质量为3 kg 的铅球,在地面上受到的重力是_________N ,方向指向_________。当运动员向斜上方推出这个铅球时,主要是_________的作用使铅球不能做直线运动。

17.图13-2-3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18.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计正确的是 ( )

A.一个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50N B .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0.15kg

C.一只母鸡的重力大约是1.5N D .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0.5kg

19.某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如图3所示.

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 ,则物体的重力为 ( )

A. 一定等于8N B .一定小于8N C. 一定大于8N D. 以上情况部有可能

20.一只鸡蛋的重力接近于( ),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是(

A. 5 N

B. 50 N

C. 500 N

D. 0.5 N

2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B.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C.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22.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是( )

A. 重力和推力

B. 重力

C. 冲力

D. 惯性力

23.一个铁球沿斜面滚下,铁球所受重力的方向是( )

A. 沿斜面向下

B. 垂直于斜面向下

C. 竖直向下

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4.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B.不同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的比值是不相等的

C. 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常数g成正比

D. 物体受到的重力和物体的质量是一回事不必加以区别25.下列计算10 kg物体所受重力的运算过程,正确的是( )

A.G=mg=10×9.8 N/kg=98 N B.G=mg=10 kg×9.8 N/kg=98 N

C.G=mg=10 kg×9.8 N=98 N D.G=mg=10 kg×9.8=98 N

26.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河水不再流动,再也看不见大瀑布B.人一跳起来就离开地球,再也回不来

C.物体将失去质量D.杯子里的水倒不进口里面

27.2002年12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四号宇宙飞船,为载人飞行进行了仿真人实验。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在地面一样正常进行()

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28.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29.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量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D.重力的单位是kg

30.如图所示,斜面上物体的质量是5 kg,画出物体受到的重力.

31.(1)为探究g的大小,小宇同学把不同质量的

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读出它们的大小,

记在下面表格中,再算出每次重力跟质量的比值.

根据上述实验与数据,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经科学家的精确测量,g值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

的地理位置,仍有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

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

②g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试猜想g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

32..质量是500 g的物体,能否用测量范围是0~5 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其重力?取g=10 N/kg.

33..一根绳子所能承受的拉力是2.0×104 N,能不能用它一次提起10块长2 m、宽1 m、厚1 cm的钢板?(ρ钢=7.8×103 kg/m3)取g=10 N/kg.

34.一容器质量为1kg,内盛10dm3液体.现将该容器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得其重力为88.2N.求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一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10 N,两人在水平方向分别用的力拉测力计的挂钩和吊环,如图所示,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 0 B. 2.5 N C. 5 N D. 10 N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个物体受力时,它一定与其他物体相互接触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能有力的作用彼此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12.小东同学为了研究物体受到重力的方向,他提着用细线吊着的物体从A处走到B处,再从B处走到C处,如图所示.该现象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的应用是 A. B. C. D . 13.某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0?24.5 N,则该弹簧测力计下端最多只能挂________ kg的物体,当钩上挂5个200 g的钩码时,测力计的示数是 ________ N.(g= 10 N/kg) 3关于弹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弹簧、 橡皮筋才能产生弹力 C.只有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才能产生弹力 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C.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5.甲、乙两同学质量之比为 A. 529.2 kg,529.2 N 10 : B B. 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弹力D .两个物体不接触也能产生弹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D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9,甲同学重54 kg,588 N 588 N,则乙同学身体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C 54 kg,529.2 N D 66.7 kg,653.3 N ) D.—张白纸 14.物体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_________ 生活中常用重锤线来判断墙壁 是否竖直,其物理道理是 __________ 如图所示为水平仪放置于某桌 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的高低情况是 ____________ (选填“左边高”、 “左右相平”). 三、作图题 6.下列物体中,物重约为10 N的可能是( A. 一头牛 B. —头羊 C . 一件羊毛衫 7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力,此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 B .水桶C .绳子D.手 二、填空题20.重6 N的电灯悬挂在电线下端,如图所示.请在答题纸上指定位置画出电灯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8.—个杯子掉到地上,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且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物体的这种特性叫 ________ ,放在桌子上的苹果_________ 选填“会”或“不会”)发生形变,苹果对桌面的压力实质是 . 9.秋天,稻子“笑弯了腰”,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_ .跳高场上,运动员“腾空 而起”,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____________ . 10.国际田联男子100 m的比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跑出9秒99的成绩,成为历史上首个突破百米10秒大关的黄种人,若汽车以此速度 行驶1小时,通过的距离大约为36 ____________ 填单位);赛跑时.脚蹬地的力与地面对脚的力是一对 __________ 力. 11.如图所示,撑竿跳高运动员使用的撑竿,在受力时会发生形变, F/N02356 L/em812141820 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撑竿的这种性质叫做________ (选填“弹性”或“塑性”). 22我们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L与拉力F的关系时,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如图所示,在图中中画出L-F图象并根据图象读出 F= 1 N 时,L = _________ cm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七章第一节力教案

龙峰初级中学20 17 —20 17 学年度 第二学期教学案例(公开课、示范课) 课题:什么是力 授课人:陈泽伟 九年级物理科组 2019 年6 月1 日 什么是力? 重、难点:力的概念(重点) 力的作用效果,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难点) 教具:弹簧、乒乓球、排球、磁铁、小车、铁钉、锯片、汽球、海绵;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方法:问题----体验----探究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新课引入 先设计悬念,激起学生求知欲,从而引出所要探究的内容“力”,再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一段内容,再让学生说出常用“力”字的词及其意义。(接着让学生体验下面的过程) 1、学生紧握拳头。

2、同桌或后桌的同学互相掰手腕。 3、全班学生用力搬起课桌站立10秒钟。 让学生谈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原因。 先请学生谈谈对力的认识,举出平时用力的一些动词,如:推、拉、压、握……。然后讲解人们对力的认识是从日常生活中开始的,是千百年来 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和从事生产劳动中经验的结晶,如:提水、挑物体、拉车、射箭等都不同程度感觉到肌肉紧张。在此基础上,引入“什么是力”的课题。 (多媒体投影):什么是力 新课教学: 一、力是什么?(多媒体投影) 1、观察、演示:(多媒体投影----出示一组运动图片) ①在刚才学生的体验下,引导学生得出“力”是人对物体的作用,是人对物体施加了力。 ②接着让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物体间能否发生力的作用呢?生产中,有没有见过其他物体对物体施加力的情况吗?(教师组织,学生互问互答)

③学生思考并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多媒体投影) ④刚才学生所举的例子都是物体与物体相互接触而发生力的作用的,让学生对此提出不同的意见。(举出一些不接触也能发生力作用的例子)(多媒体投影----A、B图片) A》苹果离开树后能下落; B》铁钉没有接触磁铁,磁铁吸引仍能铁钉; 结论:相互接触的物体间能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也有力的作用。 ⑤学生总结出:物理学中的力,是物体对物体推、拉、提、压等的作用,即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有学生对“作用”的疑问,教师对此进行解释: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叫做作用。) 2、概括:(多媒体投影) 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 教师讲解:综上所述,两个物体无论是否接触,它们之间都能发生力的作用,当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一定有另一个物体对它施加这种作用,我们把施加力的物体叫施力物体,受到力的物体叫受力物体。(多媒体投影)(学生懂得从例子中分辨这两种物体) 3、多媒体投影上述记录与分析,加深学生对物体力作用的体会

(完整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及习题总结

第七章力 【考点一】力 1、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理解:①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②不接触的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比如重力、磁极间、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等;若两个物体之间相互接触,但是没有相互推、拉、提、压等作用也不会产生力,如放在墙角、紧贴墙面的书桌与墙面之间虽然相互接触,却没有力的作用。 (3)力的单位:在物理学中,力用符号 F 表示。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符号是 N 。 (4)常见力的估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1N.一瓶矿泉水的重力约为50N。一个中学生的重力大约500N。 2、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注:1.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2. 运动快慢(速度大小)的变化; 3.运动方向的变化;以上三种情况都叫做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改变其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2)用力的示意图可以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 (3)作力的示意图的要领: ①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 ②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画力的作用线, 用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③力的作用点可用线段的起点,也可用线段 的终点来表示; ④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必须画在线段的末 端。 4、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 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 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甲、乙两个物体间产生了力的作用,那么甲对乙施加一个力的同时,乙也对甲施加了一个力。 由此我们认识到:①力总是成对出现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七章力课时练习题

第七章第一节【力】测试题 1、力是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2、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用表示。拿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3、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4、力的示意图:用一根的线段把力的、、表示出来,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 , 线段的长度表示 ,箭头的方向表示。 5、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是否改变(即的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 6、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7、踢足球时,脚对足球施加力的同时,脚也感到痛,说明,使脚感到痛的施力物体是。 8、日常生活中所说的“一个巴掌拍不响”,这句话所含的物理道理是__________. 9、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车B.在盘山公路上减速运动的小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10、关于力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只有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 B.只有有生命或有动力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无动力的物体只会受力,不会施力 C.只有当两个物体直接接触时,相互间才会发生力的作用 D.力是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的

11、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可见到的几种现象: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在篮球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3、下列哪个例子不能说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 A.射箭运动员箭上弦后将弓拉开B.一石子在空中加速下落 C.茶杯放在桌上也能使桌子发生形变D.陨石落地,将地面砸开一个大坑 14、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时,船就会前进.使船前进的力是( )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C.水作用于船体上的力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 15、下面几个关于力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 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发生力的作用 B.发生力的作用时,两物体都要受到力的作用 C.单独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没有施力物体,物体也能受到力的作用 16、当人在竖起方向用力提起一个物体时,人对物体施加了一个拉力,物体对人也施加了一个拉力,则这两个拉力的三要素 ( ) A. 都相同 B.大小相同 C.作用点相同 D.大小、作用点都相同 1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B.指南针能够指南北,说明有些物体受力不一定有施力物体 C.相互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第一次物理月考试题《力》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如图1所示的四位物理学家中,其名字被用作力的单位的是( ) 2.在图2所指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图2 3.一个中学生的体重最接近( ) A .5N B .50N C .500N D .5000N 4.下列说法中与力的作用效果无关的是( ) A .力的单位 B .力的方向 C .力的大小 D .力的作用点 5.下列叙述中用手作为受力物体的是( ) A .用手将排球打出去 B .手击拍桌子,手感到疼 C .手将石块举高 D .手将铁丝弄弯 6.茶杯放在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这两个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 .作用点 B .大小 C .方向 D .都相同 7.下列事例中,在力的作用下使物体的形状发生变化的是( ) A .紧急刹车 B .骑自行车加速前进 C .做直线运动的足球,碰到球员后,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D .两手用力扳竹条,使其弯曲 8.运动员将足球从后场踢到前场,足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其受力的情况是( ) A .只受踢力 B .只受重力 C .受踢力和重力 D 不受力 9、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N 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 ) A .0N B .2N C .4N D .8N 10.所示,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11.关于物体重心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用悬挂法只能找出薄片的重心 C.不规则物体没有重心 D.人体具有重心,人体的重心会随人体的姿态而发生变化的 1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提水桶的力大于水桶对人的拉力,水桶才能被提起 B .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C .物体不受力时就不能运动 D .一个物体在对另一个物体施力时,必定会同时受到另一个物体对它的作用力 13 明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发现指针指在0.4N 处,没有调节就测一物体的重力,且读数为2.5N ,则物体重力的准确值应为( ) A 、2.1N B 、2.5N C 、2.7N D 、2.9N 14验室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上 C.使用过程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测量力的大小不能超出测力计的范围 15斜面加速下滑,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 形变而产生的力. 2.建筑工人在一根线的下边挂上重物做成 可以用它来检查墙壁是否 这是根据 的道理制成的. 3.图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图1 图3 图4 图5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2)

第七章力第1节力 P1 学习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学习过程 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 1. 活动一: 体验力 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 【体会】 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 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 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 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 三、力的作用效果 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 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 请把你认为最好的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展示给大家。试一试,你能行的!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 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知识拓展 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小结 1.我学到的知识: 2.我用到的方法: 课后巩固 1.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如图),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2.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如图),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 __________。 3.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 ) 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 B.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4.请判断:“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发生力的作用”这句话是否正确,并举例说明。 5.请大家回忆“神舟七号”升空的情景,试着说出其中所蕴含的力的知识。 课后反思: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大全

人教初中物理第七章力 知识点大全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知识点1:力 1.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叫做力。 2.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的单位和表示符号: (1)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N)。托起一个鸡蛋大约是1N。 (2)力的表示符号:F。 4.补充: (1)一个力的产生必须有两个物体,即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接触力:推力、拉力、阻力、摩擦力等),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非接触力:磁力、重力)。 知识点2:力的作用效果 1.意义: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力的存在。 2.力的作用效果有两种: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或由运动变为静止、物体运动的快慢或方向发生改变,都叫做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例子: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例子: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知识点3:力的三要素和表示方法 1.内容: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 作用效果。 2.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 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知识点4:弹力 1.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 2.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3.影响因素:物体的弹性形变,产生的弹力越大。(弹力大小的定性) 4.补充: (1)弹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 (2)塑性形变: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知识点5:弹簧测力计 1.概念: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2.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 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即在一定 的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和与弹簧的形变量成 正比) 3.种类:盒型弹簧测力计、圆筒型弹簧测力 计。 4.补充: (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2017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第一节力课堂练习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物理八下7.1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用绳子系住水桶,手握住绳子从井中提水,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此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A.地球B.水桶C.绳子D.手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物体受力的同时也一定在施力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只有接触的物体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小红和小明站在冰面上静止.小明在后面推了小红一下,使小红向前滑去,同时,小明后退,这个现象不能说明() A.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4.如图是同一弹簧两次受力的情景.通过此实验可以探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 5.下列过程中,有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它三个不同类,它是()A.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 B.进站的火车受阻力缓缓停下 C.橡皮泥上留下漂亮指印

D.小铁球受旁边磁铁吸引会转弯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紧螺母时,以同样大小的力分别作用在a、b、c点,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在a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B.作用在b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C.作用在c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最明显 D.作用在a、b、c三点时,力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 7.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8.在足球场上,优秀运动员的脚踢在球的恰当的位置,球会划过一道弧线飞转过守门员而使球进入球门,这就是所谓的“香蕉球”.这里的:“恰当的位置”,从力的三要素分析是指力的() A.大小B.方向C.作用点D.以上都是 9.黔东南州2015年“5?1”期间,各县市都在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健民活动,如图所示为凯里体育馆旁甲乙两队进行拔河比赛的情景,其中乙队取胜,甲乙两队的拉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附答案(word)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1.力的国际单位是( ) A.m B.kg C.N D.N/kg 2.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3.小华用矿泉水瓶做验证实验(如图所示):他用沿水平方向的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沿水平方向的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作用点有关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大小有关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4.如图所示,小球A通过细绳吊在天花板上,小球A所受拉力的施力物体是( )

A.天花板B.细绳 C.地球D.小球A 5.游泳运动员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于是人就前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只是受力物体,不是施力物体 B.运动员是施力物体,不是受力物体 C.手和脚对水的力一定和水对手和脚的力相互抵消 D.手和脚对水有一个推力,方向向后,则水对脚和手就有一个方向向前的推力6.一弹簧测力计,两个人用水平拉力分别拉它的两端,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0 N,那么这两个人用力的情况是( ) A.两个人分别用10 N的力 B.两个人分别用20 N的力 C.一个人用20 N的力,另一个人不用力 D.一个人用5 N的力,另一个人用15 N的力 7.(RJ教材P14T3变式)如图所示是某桥头的一个标志牌,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过桥车辆的重力不超过15吨 B.过桥车辆的质量不超过15千克 C.过桥车辆的重力不超过1.5×104千克 D.过桥车辆的重力不超过1.47×105牛 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放在斜面上时,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 B.向上投出的篮球上升过程中未受重力,下落过程中才受到重力作用 C.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的不同纬度受到的重力不同

第七章第一节力(20201109174209)

第七章力 第一节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②知道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③知道力的作用效果。 ④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和方法。 ①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②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①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②通过用眼护眼教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三、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四、教学教具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弹簧、磁体、铁块、钢球、平板、小车、旱冰鞋、斜面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举重运动员灵活运用抓、推、举等动作,用“力”将杠铃举起。 那什么是力呢? 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就来研究一下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吧。 弓I入新课:第七章力第1节力 二、进行新课 1、什么是力 (1)什么是力 举重运动员把杠铃高高举起有什么感 觉? 人们最早对力的认识,就是从肌肉的紧张感觉 中得到的。 播放图片,并对每一张图片进行分析,说明: 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举、压、吸 引、排斥等都叫做力的作用 展示图片,引导 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生活中说的推、拉、提、举、吸引等概括为作用。前面的物体施加力称为施力物体,后面的物体受到力称为受力物体。所以: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只要有力的作用,就一定存在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

《第七章力》专题练习题

《第七章力》专题练习题 知识点回顾: 第一节力 1、力的概念:力是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方向,作用在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力可以改变。 说明: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是否改变(的改变)和物体的是否改变。 5、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符号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三要素:、、和。 7、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表示出来,如果 没有大小,可不表示,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 第二节弹力 1、弹性:物体的性质叫弹性。 2、塑性: 的性质叫塑性。 3、弹力:物体由于发生而受到的力叫弹力,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 的有关。

4、弹簧侧力计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测量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 A、原理:在限度内,弹簧的与 成。 B、使用方法: “看”: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 “调”:调零; “读”:读数=挂钩受力。 C、注意事项:加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力不许超过它的最大。 第三节重力 ⑴重力的概念: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用符号表示。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⑵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9.8N/kg 它表示质量为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物体所受跟它的成。 ⑶重力的方向:,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桌面是否水平。 ⑷重力的作用点——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上。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点,球的重心在。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章《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4分) 1、力是一个 __ 对另一个—的作用,因此力不能脱离—而存在。 由此可见,一个力肯定同时涉及两个物体,其中一个叫________ 物体,另一个叫 ___ 物体。 2、一个苹果或两个较小的鸡蛋放在手中静止时,对手的压力约为_,一名普通的中学生站在地面上,对地面的 压力约为 ____。 3、力的做用效果表现在两个方面:①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 ②改变物体的_______ 。 4、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 。 5、重垂线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勺原理制成的,建筑工人常用它来检查墙壁________________ ,木工常用它 来检查工作台 ______________ . 6、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_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 生 ______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 ,受力物体是。 7、人拉弹簧,拉力使弹簧变形了,即发生了守门员把飞向球门的球踢回去,设球来去的速度大 小不变,踢球的力改变了足球运动的___________ ,即改变足球的______________ . 8、如图所示,图(ABC)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 .图(D)表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 9、在物体所受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_______ 中,G 代表______ 、m 代表 ______ 、g = _____ ,读作___________ ,它表 示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座限重为5 X 104N的桥,一辆自身质量为 1.1t的卡车要能安全过桥,所能装载的货物不能超过 kg. (g=10N/kg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 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甲、乙两个同学沿相反的方向拉测力计,各用力200牛?则测力计的示数为() A、100 牛B 200 牛GO 牛D 400 牛 3、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x k b 1 .c o m C.使用中,弹簧、指针、挂 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4、若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扔出手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 A.重力B重力和手对铅球的推力 C.手对铅球的推力 D.不受任何力 5、关于弹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 力? 6、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初中物理第七章力知识点归纳

第七章知识点归纳 第1节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符号F 2、单位:N 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有1N 3、条件:至少要有两个物体物体间要有相互作用③接触和不接触的物体之间都可能有力的作用 4、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改变指:速度大小的改变运动方向的改变 运动状态不变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受力物体上),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6、特点: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同一个物体既是施力物体又是受力物体,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 相互作用力特点: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第2节弹力 1、弹性和塑性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的特性叫做弹性。(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不能完全复原。) 物体受力时发生形变,不受力时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叫做塑性。 2、弹力:(施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3、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 4、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 方向:与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 作用点:受力物体的接触面上 5、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 6、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7、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答:(1)“三看清”:看清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以及指针是否对准零刻线,若不是,应调零。 (2)被测力的大小不能超出量程。 (3)使用前,用手轻轻地来回拉动几次,避免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的摩擦而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4)使用时,要使弹簧测力计的受力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 (5)读数时,应保持测力计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视线必须与刻度面垂直。 第3节重力 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 2、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符号G 施力物体:地球 受力物体: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 3、重量:重力的大小。 4、重力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G=m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一节《力》

教学目标 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4?经历从许多与力相关的日常生活现象中归纳出力的基本概念的过程。 5?通过常见事例和实验认识力所产生的效果。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引入课题 投影“神舟五号”发射时的照片,提出问题:“神舟五号”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 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天梦?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二、新课讲授 1.力是什么 师引导提问:首先让我们看看以下这些情况中,有没有“力”的存在?人推车过程中,有力存在吗?谁用力了?谁受了力? 学生思考,并回答:有力的存在;工人用了力;车受了力。 师:除了人可以施加力,其他物体也可以对别的物体施力…… 生:思考回答。

归纳总结。以上现象存在的共同地方是:物体一作用一物体。有力存在时,总有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发生了作用,推、拉、踢、举、吸引等等都是对这些作用的具体描绘。所以,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教师提出施力物和受力物的概念,一个力必然联系着两个物体,对一个力来说,一定有施力物也一定有受力物。学生举例:并指出施力物和受力物,巩固对“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的理解。 学生自学力的符号和单位。 力用符号F表示。 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 简单介绍牛顿,找同学来掂一下鸡蛋,感受1N的大小。 2.力的作用效果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那么力作用在物体上会产生什么效果呢? 演示实验1 捏一下橡皮泥;拉伸一下弹簧。学生观看实验总结结论。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演示实验2 问题:小钢珠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珠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束后,学生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静止的小钢珠被磁铁吸引,向磁铁方向运 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正对运动方向位置放的磁铁吸引,速度变快; 光滑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钢珠被与运动方向垂直的位置放的磁铁吸引,运动方向改变,偏向磁铁方向运动。 讲授:运动快慢变化或运动方向变化称为运动状态变化。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示意图 教师引导并提出问题:力的作用效果都相同吗?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呢?力的大小和方向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吗? 学生思考、讨论。 不相同(举例说明);改变大小;改变方向。 师: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 将物理教材放在课桌上,使用大小相同、方向相同的力,分别推教材到三个不同的位置,观察效果相同吗? 生:参与实验,思考,回答。 不相同:与力作用点位置有关。 师讲授:力作用的位置称为力的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叫做力的三要素。 师引导、讲授:如何简单方便的描述力呢?物理学中常用力的示意图的方式。 画力的示意图的要领:确定受力物体、力的作用点和力的方向,从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

新人教版第七章_第一节力练习题

第一节 力 基础知识 初二( )班 学号: 姓名: 。 1.物理学中,力是 的作用。 2.当物体的 和 发生改变或 。发生改变时,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 、 和 有关,称为力的三要素。 4.用手拍打课桌,手是 物体,课桌是 物体;同时手感到疼痛,说明手受到了 对它施加的力的作用,由此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 5.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 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 6.如图所示,用扳手拧螺母时,按通常经验,沿_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可使螺母拧紧,沿_______方向可使螺母拧松,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若用同样大的力拧螺母,则把 力作用到_____点更容易将螺母拧紧或拧开,这表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有关. 7.物体运动状态变化反映在:①物体由静止 或由运动 ;②物体运动由快 或 由慢 ;③物体运动 改变。 课堂练习 1.力是_______对_______的作用,力不能脱离_______而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2.运动员举起杠铃时,对杠铃有方向 的作用力,以杠铃为研究对象, _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___是施力物体;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______是受力物体,____是施力物体。 3. 溜旱冰时,用力推墙,人反而被墙推开,这说明 也受到 的作用力。此时若以人为研究对象,人是 物体,墙是 物体,此现象说明 。 4.如图(A )所示表示:是足球运动员开出角球,队友上来冲顶,球被对方守门员鱼跃接住。三个运动员对球都有力的作用,这些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足球__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如图(B )所示,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 5.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 6.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物体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C 、只有一个物体是不会发生力的作用的 D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7.下列现象中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 、飞机的起飞过程 B 、在圆形轨道上的物体做快慢不变的运动 C 、在水中匀速下沉的石块 D 、汽车在公路上慢慢地停下来 8.用绳系着水桶,手拉绳从井中提起水桶,手受到竖直向下的拉力,施力物体是 ( ) A 、地球 B 、水桶 C 、手 D 、绳 能力提升 1.手提水桶,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会感到疼是因为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表明 。 2.穿着溜冰鞋的小孩用力推墙,会感到墙在推地,这表明 ;同时他由静止向后运动,这又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当人坐在沙发上时,发现沙发陷了下去,这一现象表明 。 3.用脚踢足球,球飞走了是由于 对 施力的结果;脚感到疼是 对 施力的结果。这一现象说明 。 4.风吹草动,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 5.如图所示,(a )(b )表示力的作用效果。其中 (a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 (b )主要表示了力可以使物体 发生改变。 第4题图

(word完整版)初中物理第七章力测试题

《力》测试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选项 1、在下面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2、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放在支持面上的物体,其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与支持面垂直 B. 树上的苹果在下落时受到重力,落到地面后静止时不受重力作用 C. 重力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D. 地球吸引物体,物体不吸引地球 4、如图所示,关于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在这些现象中,物体因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 (1)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2)篮球撞击在蓝板上被弹回 (3)用力握小皮球,皮球变瘪(4)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的满天飞舞 A、(1)(2) B、(2)(3) C、(3)(4) D、(2)(4) 6、下列物体中没有弹力存在的是() A、没有发生形变的弹簧 B、拧紧的钟表发条 C、竖直悬挂着钩码的弹簧 D、拉开的弓 7、(2009?天水)体育课上用了多年的铅球,其表面磨损了一些,但没有发生变化的是铅球的()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重力 8、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人对跳板的压力手对弓的拉力 手对弹簧的拉力磁铁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A B C D

A、在空中飞行的飞机不再受重力的作用 B、走钢丝的杂技演员,手中握有一根长杆是为了表演起来更惊险好看 C、汽车在斜坡上行驶,它受到的重力垂直于坡面 D、玩具“不倒翁”不倒的主要原因是它的重心很低 9、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所测量的力不能超过量程 B、使用前轻轻拉动挂钩来回几次 C、使用前应较零 D、使用时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拉着 10、投篮球时,当篮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篮球() A、只受到手的推力 B、受到重力和推力 C、只受到重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11、欢欢用力提起一桶水,他对水桶施加了一个拉力,此时水桶对欢欢的手也加了一个拉力,这两个力的() A、大小相同 B、方向相同 C、大小和作用点相同 D、三要素相同 12、下列情况中产生的力,哪些不是弹力() A、手轻压钢条,使钢条变弯一些 B、脚踩饮料瓶,将它踩瘪 C、手轻拉弹簧,弹簧伸长些 D、运动员拉开弓,准备射箭 13、甲乙两人受到的重力之比是5:4,甲乙的质量比是() A、5:4 B、4:5 C、5:9 D、9:5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这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以上事实说明:。 2、网球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了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二是力的作用是的.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改变,表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还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3、重垂线是根据重力的方向总是的道理制成的,用它可以直接检验墙壁是否. 4、某一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指针指在0.1N的刻度上,某同学没有校零,就用该弹簧测力计测一个3N的力,测得的结果为_______N。 5、人推车,车从静止变为运动。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重物挂在一根弹簧下面,弹簧被拉长,这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6、用扳手拧螺母时,不仅要考虑到作用在扳手上的力的大小,还要考虑 力的和,因为它们都影响的作用效果。 7、质量是10 kg的木块放在斜面上,则它受到的重力大小是___ _N,方向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 _,受力物体是____ . 8、重5 N的电灯,由灯绳吊着在竖直方向静止不动,电灯受_____力和_____力作用,施力物体分别是______和 _____,这两个力的关系是______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力练习试题

第七章力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车内装满沙子,小明用绳拉车将沙子运到前方,此时人也受到向后下方的作用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A.手B.车C.绳D.沙子 2.《流浪地球》电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质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对地球的引力大小为F1,地球对木星的引力大小为F2,则F1与F2的大小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 3.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图中的各种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 A.图 a 和 b B.图 a 和 c C.图 a 和 d D.图 b 和 d 4.如图所示,小明分别在A、B、C 三处用力垂直推门,感受到在A 点用力最容易把门推开。这个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单位 5.体育课上,小李和同学们一起踢足球,他用力将足球踢出去,如图所示为该足球在空中受力示意图(忽略空气阻力)其中正确的是() A.B.C.D. 6.测一个约6N的力,应选用最恰当的弹簧测力计是 A.量程10N,分度值0.2N B.量程5N,分度值0.1N C.量程15N,分度值0.5N D.以上三个弹簧测力计都可以用 7.为了探究弹簧受到的弹力F和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某同学选了A、B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用A弹簧制作弹簧秤,其受到的拉力大小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可表达为F=3x B.用A弹簧制作的弹簧秤,伸长量为18厘米时,受到拉力为6牛 C.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秤,应选弹簧B D.若要制作一个量程较大的弹簧秤,应该选择弹簧B 8.图中关于重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