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爱国主义

浅谈爱国主义

摘要: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性爱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忠诚的爱国者,还加强当代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理性爱国

一、爱国主义是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情感,可以为了祖国的利益而抛弃自己的一切的精神,是人们对自己故土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无论世界上哪个国家,爱国主义从来都是永恒的主题和不变的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爱国主张、思想,爱国主义的核心内涵是国家利益至上,主张为了国家、民族整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家庭的利益幸福甚至于个人生命。

“两弹”元勋钱学森,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已经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

被誉为是“在美国处于领导地位的第一位火箭专家”。在美国,他已经拥有了金钱、地位、声誉,但他无时无刻不在想念自己的祖国。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极大的喜悦之中。他想:我是中国人,我的根在中国。我可以放弃在美国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的一切,冲破一切阻挠回到了中国,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钱学森的言行,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强烈归属感。

二、爱国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为什么要爱国?这个问题也许听来有些荒谬,却没几个人能确切的回答得上

来。因为爱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非理性的情感,是难以用理性来分析的。爱国情怀是一种长期的心理体验,经过日积月累,逐渐沉淀、稳定、深化、升华,便形成了感激和报效祖国的坚强意志,不为个人的生死祸福、宠辱顺逆而有所区别,不以他人的喜怒哀乐、褒贬扬抑而有所转移,不受形势的风云变幻、好坏优劣而有所左右。它是一种在任何环境下都能激励国民奋发图强、推动民族发展进步甚至使人将生死都置之

度外的强大的精神力量。

爱国需要理由吗?其实,我们是可以找到理由的。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与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同理,人与国家也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你在这个国家里出生、成长、国家给了你特定的种族遗传、生活基础、社会关系、价值观念、文化修养。你的身躯, 你的精神是国家塑造的。国家民族的个性已经深深地融化在你的血液里。国家的名誉、利益和你的名誉、利益紧紧地连在一起。于是你与祖国就既有了情感上的依存,又有了利益上的一致。这是我们爱国的天然的、血缘上的理由。人必须爱父母这叫孝;人又必须爱祖国这叫忠。忠孝二字是人类的基本道德,是人类对自己的母体一一父母和祖国的回报,是天然的法则,犹如乌鸦反哺,羔羊跪乳一般。正因如此,于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无法割舍、无法忘怀,如影随形、伴随终身的恋国之情。这是爱国天然的无可辩争的理由。

从另一方面来说,祖国的繁荣也需要国人出力出汗、献计献策乃至自我牺牲。个人作为国家公民和民族一员的角色及其应该承担的义务,是爱国责任的客观事实根据。因此,热爱祖国是每一个公民义不容辞、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只有把爱国同时也看成是国民的应尽义务和道德责任,是个人与祖国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对爱国主义的道义理解,才是有觉悟的主人翁意识的表现,才是一种光荣的使命和崇高的精神。

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不仅代表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更体现为现实的义务和责任,包含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同胞的爱,更包含着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做忠诚的爱国者,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效命,应该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基本追求。但是,爱国应该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而不仅仅是简单的情绪表达。

俄国作家杜勃罗流波夫曾说过:“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该表现在漂亮的言辞中,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为人民谋福利的行动上。”很多人把爱国看待得过于严肃,其实,爱国可以很简单。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并不像人民想像中那么遥不可及,不做危害祖国和人民的事,为他人着想,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辛勤工作,这就是爱国主义最实际的表现。

而有的人为了所谓的“爱国”,抵制家乐福,抵制日货,抵制韩货,殊不知这

实在是种及其不明智的做法。这样盲目排外的行为只会导致的中国威胁论上升,为国家和平崛起增加阻力,使中国更难增强国际认同感。爱国无罪,可是我们要清楚自己国家的国情,了解国家的需要,不能因为“爱国” 而最终“误国”,成为“爱国贼”。

我们要激情爱国,更要理性爱国。日本右翼势力通过修改教科书来篡改历史, 曾激起了深受战争戕害的亚洲和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针对日本政府纵容右翼势力, 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作法, 在民族尊严和民族感情遭受严重伤害之际,中国民众, 包括广大在校的学生表达了强烈不满;北京奥运会境外火炬传递在伦敦、巴黎、旧金山等地却遭到了阻挠甚至破坏,千千万万海外华侨华人看不下去了,他们自发地走上街头,护卫圣火,很快扭转了局势;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英雄壮举,同历史罕见雨雪冰冻和四川汶川大地震以及云南干旱之灾害的斗争,, 这才是理性地展现

了中国人民满腔的爱国主义热情。

理性爱国应该提倡一种热烈而不偏激的情绪,一种开放、包容、平和的心态,

尊重来到中国的外国客人。即使对那些曾经伤害过中国人民感情的国家,也不能把不满情绪转嫁到那些国家为了团结、友谊、和平而来到中国的

外国朋友身上,那样只会伤害一些真心想与中国交好的朋友。相反的,我们应该友好地招待每一位来到中国的海外朋友,尽到自己的地主之谊,向世界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文明形象和风范。

四、当代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在当今世界新形势下,理性爱国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当代青少年的理性爱国教育。

当代青少年是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过着几近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由于这个群体大多是第一代独生子女,所以有一部分人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娇气、浮躁、怕吃苦,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不大懂得关心和尊重别人。个别人甚至滋长了坐享其成、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性。加之青少年的思想观念还处在不成熟

或待成熟期,他们很容易受到西方不良文化和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很容易出现过激行为。表达爱国情感时选择了激进、冲动甚至违法的方式或手段,把爱国情感变成了“害国行为因而,加强青少年理性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重要而且紧迫。

加强青少年理性爱国教育,应该抓住一切有利时机, 利用先进载体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网络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同时,网络作为新兴的传播艺术日益普及,它形象生动、真实可信、感染力和说服力强,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的生动教材。

当代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利用网络传播的一系列优势, 对新近的或者重大事件加以正确的报道和舆论引导, 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大力宣传和表彰弘扬理性爱国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引导他们在面对关乎国家是非问题时学会分析,学会判断,理性表达爱国热情。与此同时,还能通过这样的正面引导激发青少年理性爱国的内在动能,引导他们通过学习、立志、实践、自省等基本环节,在生活中自己创造、亲身体验形式多样的道德实践活动,从中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从而不断培育理性爱国的理念和能力。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只有加强当代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增强下一代人的民族凝聚力,使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