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

青少年小组工作计划书

一、小组名称:“快乐好学生”成长小组/学龄期儿童成长小组

二、理念

1、小组形成的原因

以上,是我对2020年的个人工作计划,可能还很不成熟,希望领导指正。火车跑的

快还靠车头带,我希望得到公司领导、部门领导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展望2020年,我会

更加努力、认真负责的去对待每一个业务,也力争赢的机会去寻求的客户,争取的单,完

善业务开展工作。相信自己会完成新的任务,能迎接2020年新的挑战。

组织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从自己身边发生(存在)的小事入手,通过采访亲历过程的人物(长辈亲朋、政府领导、企业老总、学界名人、英雄模范等),查阅见证历史的资料(新闻、图片、图书、杂志、报刊、照片、文件等),寻找反映时代特征的物品,参观展现历史风

貌的设施等多种方式,从中发现了解家乡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巨变,感受体验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城建、医疗、环保等各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通过采访报道、

摄影图片等形式展示采访成果。

1.1学龄期儿童正在长身体和长知识的阶段,智力、求知、理解和学习能力增强,他们在这阶段的生活经历和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青年后的思想和行为。我们的小组活

动可以在这方面予以较多的引导和培养,使他们获得更多的成长机会。

对社区的困难群体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对社区的弱势群体老年人做好政策福利的办理,全心全意做好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开展一帮一扶助活动,定期走访慰问。认真学习

领会拥军爱民与拥军爱民文件和精神,关心军属,定时定期走访。

1.2多数儿童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现象,从而影响他们学习效果。因此,开展小

组活动,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促使他们对事物能集中精神,提高注意力,这是做好每件事

情的必要前提。

以十八大精神的学习为契机,以提高组内教师的师德修养为基础,以提高教研教学质

量为目标,以增强教师的学习、服务、合作、教研和质量意识为目的,以xx版新课标的

学习为依据,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重点,以创建学习型、

规范型、研究型、合作型、现代型、素质教育型学科组为保障,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促进教师整体素质和学科组教学质量的提高。

1.3多数儿童做事半途而费,缺乏责任感,表现为没有耐力和毅力,将严重影响儿童

的学习及相关品质。小组活动将通过相关活动内容,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毅力,使他们有更

好的品质投入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

1.4随着独生子女的家庭增多,家长对儿童过于溺爱,不敢让儿童独立活动,使儿童得不到必要的引导,从而使儿童养成依赖,无主见,以自我为中心,感情冷漠,难以适应

集体生活,缺乏团体协作能力。我们的小组活动将通过小组工作的专业方法,引导他们

重塑良好的意志和品质,增强其协作和交往能力。

1.5作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的同时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锻炼

自我,强化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是全社会共同责任。

强化对公司资源整合、基建、联合改造和改建矿井的监管,严格进度和责任考核,促

进安全有序施工建设,确保矿井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并通过竣工验收。加强并规范资源整合

项目监管指导,明确期限,全面推进施工建设进度,保证按规定期限提交竣工验收。

2、相关理论

2.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白板学说”认为,儿童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任何内容,可以任人涂抹而留下深深的印迹。因此正确的引导儿童的认知和思维,将使他

们从小培养起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2认知理论认为,人类行为是由个人从环境中所获得的信息中所产生的态度塑造而成,因此我们针对学龄期儿童的特点,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他们习得与他人交往的能力,促

成注意力的集中和耐力、毅力品质的形成

2.3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的行为是由个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的,人的大部分社会行为是通过观察别人、模仿别人而学会的。小组活动将为他们营造一个良

好的交互环境,使他们在这个活动中通过观察、学习获得认知的改变,增强交往互助性,

提升个人责任感和培养耐力和毅力。

三、小组对象

在读小学三年级至五年级学生,每个年级8个人,24人,12人/组,共两组。

四、目标:

1、小组总目标: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使小组中的儿童能够获得

小组经验,促成他们能集中精力学习,做事情有耐性和毅力,增强团体协作力,从而促进

学习进步,增进儿童健全发展。

结合清明节,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春游综合实践活动--扫墓,结合“看革命影片,读革命书籍,讲革命故事,开主题班会,学革命精神”开展系列主题活动。

(七)教育技术装备:“班班通”工程建设全面达标。充分发挥功能室作用,提高功能室使用效率,使功能室真正服务于有效课堂。应用和维护好现有远程教育设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具体目标:

(1)提高儿童的注意力。

(2)培养儿童的耐力、毅力。

(3)增强儿童之间的沟通协作能力和交往能力。

五、小组的特征

(一)所安全管理小组作为安全工作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安全领导小组的作用,建全安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做好安全工作的长效管理、日常管理和基础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本学期继续加强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增强课程改革的意识和自觉性,做到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课堂是落实课程改革的主阵地,努力追求真实、有效、高效的课堂。要从学生的真实需要出发,从教材内容的特点出发,落实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水准。继续加大对数学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课后反思等基本内容的教学常规管理。

1、小组的性质:通过对成员的引导,提高成员对事物的注意力、耐力、毅力及其协作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小组持续时间:2周

3、小组规模:督导1人,工作人员6人,小组成员 12人/组。

4、聚会频率: 2次/周,共3次

5、聚会的时间:周五下午5:00-6:00,周六下午4:00-5:00

六、小组工作者及训练计划

1、小组工作者:徐勇、黎小丽、肖林、林泉、唐婧茹、王田

2、训练计划:活动前星期3,4进行训练。

七、招募方式及甄选标准

1、小组成员的来源:雅安六小3年级-5年级学生。

2、宣传招募方法:志愿参加,随机挑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