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鼻窦炎(手术)

4 鼻窦炎(手术)
4 鼻窦炎(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

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2.出现手术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和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二、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21.31/22.2-22.6)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

*:实际操作时需明确写出具体的术式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效果比较研究 【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2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鼻内镜手术和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 析临床疗效、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 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 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传统手术;慢性鼻窦炎 Objective: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ery on chronic sinusitis. Methods: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ndoscopic surgery and tradi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were used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efficacy,surgical index an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all data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data was P < 0.05. Conclusion: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so it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endoscopic sinus surgery,traditional surgery,chronic sinusitis.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继发于急性鼻窦炎之后,多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未得到合理、彻 底的治疗或反复发作而导致[1]的,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的全身症状,多表现为不同程度的 鼻塞、头痛、精神不振、记忆力下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近年来随 着微创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以其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得到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本文作者对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对比分析,现回顾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我院治疗的10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上述患者均经CI或内镜检查确诊,并存在典型的慢性鼻窦炎症状,包括鼻腔脓性分泌物增多、鼻塞、头昏、头痛、记忆力下降以及嗅觉失灵等,所有患者已进行为期7d的广谱抗生素治疗。对手术不耐受或存在手术禁忌症者予以排除。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等分为实验组 和对照组各51例。实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6-72岁,平均(38.2±3.5)岁;病程 0.5-18年,平均(4.3±2.7)年。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17-71岁,平均(38.7±3.2)岁;病程10个月-17年,平均(3.9±2.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一般 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于术前7d内用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剂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术前3d应用糖皮质激素,同时进 行负压洗鼻和肌肉注射止血剂,术前1d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心电 图等常规检查,以确定其符合手术指征。应用CT扫描对患者鼻旁窦的冠状位和轴状位进行 检查,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手术实施方案。 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取仰卧位,视患者疾病分型进行麻醉处理。先对患者中 鼻甲后半部分进行切除,充分暴露鼻腔蝶窦口,随即对蝶窦口前壁进行切除,开放蝶窦、后 组筛窦和前组筛窦,最后开放额窦口,扩大切口,直至颌窦口,对病灶进行切除,然后将创 口逐层缝合。用含碘伏纱条填充颌窦腔,凡士林纱条填充鼻腔,可避免细菌侵入创面引起感染,同时有利于患者鼻腔黏膜保持湿润。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6-05-20T11:18:39.563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作者:向孝军 [导读] 什邡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什邡 618400)慢性鼻窦炎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高发病。慢性鼻窦炎具有发病缓慢,复发率高,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向孝军 (什邡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四川什邡 618400) 【摘要】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50例,对这50例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短,治疗的有效率高,并发症及复发率低,且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鼻内镜手术;慢性鼻窦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19-02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Xiang Xiaojun. Second Hospital Shif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Shifang 618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treatment. Methods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4 in our hospital, these 50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Results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surgery time, shorter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 treatment of high efficiency, low rate of complications and recurrence, and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sinusitis significantly, can be clinical. 【Key words】Endoscopic surgery; Chronic sinusitis; Clinical efficacy 慢性鼻窦炎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也是高发病。慢性鼻窦炎具有发病缓慢,复发率高,对患者影响大等特点,严重的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慢性鼻窦炎的高发人群为中青年患者,该疾病在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但是,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鼻塞、脓涕等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伤害[1]。此外,在临床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方式无法根治,导致患者复发率高,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影响到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在临床上,针对于慢性鼻窦炎疾病,建议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方式,该种治疗方式疗效确切、治疗彻底、患者恢复快、安全可靠,是临床上认可的治疗方式。而在本次的研究中,也主要针对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进行了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与本次临床治疗的50例患者为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患者均经过临床确诊。其中男性患者30例,年龄在14岁到39岁之间,平均年龄28.1岁。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15岁到4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2岁。 1.2 方法 5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均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进行。在患者的钩突前下缘的位置作出弧形的切口,然后剥离再切除钩突,将病变组织全部切除,若鼻中隔偏曲,应对其进行矫正,如果鼻甲存在着肥大的情况,应该对鼻甲进行成形处理[2]。在术后,在患者的鼻腔内填充海绵四十八小时,并且对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1.3 临床观察指标 对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半年内的复发率进行观察。对50例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 鼻窦炎(手术)

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 (县级医疗机构版) 一、慢性鼻-鼻窦炎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慢性鼻-鼻窦炎(ICD-10:J32) 行鼻内镜手术(ICD-9-CM-3:(二)诊断依据。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1.症状:鼻塞,黏性或脓性鼻涕;可伴有头痛、面部胀痛等。 2.体征:鼻腔、中鼻道黏液或脓性分泌物,鼻腔、中鼻道黏膜充血、肿胀或伴有鼻息肉。 3.影像学检查(CT):提示鼻腔、鼻窦黏膜慢性炎性改变。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慢性鼻-鼻窦炎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9年) 鼻内镜手术: 1.鼻中隔矫正术; 2.中鼻甲、下鼻甲骨折移位固定术; 3.前或后筛窦开放术; 4.上颌窦开放术;

5.额窦开放术; 6.蝶窦开放术; 7.眶尖部手术; 8.鼻息肉切除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J32慢性鼻-鼻窦炎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 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尿常规;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功能; (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等); (4)胸片、心电图; (5)鼻腔鼻窦CT。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检查项目: (1)过敏原及相关免疫学检测; (2)鼻功能测试。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2.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4天内。 1.麻醉方式: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2.术中用药:全身止血药物,局部减充血剂。 3.手术:见治疗方案的选择。 4.鼻腔填塞止血,保持引流通气。 5.标本送病理检查。 (九)术后住院治疗≤8天。 1.根据病情可选择复查部分检查项目。 2.术后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合理选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内局部喷雾,酌情口服或静脉使用;酌情使用黏液促排剂。 3.鼻腔冲洗。 4.清理术腔。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伴有影响手术的合并症,需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等,导致住院时间延长,治疗费用增加。

浅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浅析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9-04-08T14:22:27.867Z 来源:《医师在线》2018年23期作者:刘文娟[导读] 合理的术后护理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并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人民医院;517000) 【摘要】探讨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措施及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对护理情况进行回顾。结果:60位患者在术后均进行随访、定期复查,其中痊愈56人,好转3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为97.3%,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有效的术前护理能够明显缓解病人焦虑,提升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合理的术后护理则能够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痛苦,并对预防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 [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3-0099-02 在鼻科疾病中,鼻窦炎是较为多见的一种,是由感染引起的一种鼻部疾病,病程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也比较缓慢。患有鼻窦炎的患者会出现流涕、鼻塞的情况,甚至引起头痛,对人的身体和情绪带来负面影响,也会影响到患者正常的生活或工作。在鼻窦炎的治疗方面,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是鼻内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医生利用内窥镜能够直接清除的看到病变组织情况,并进行清理,操作性强,对患者的损伤也小,不会如传统手术那样痛苦,优点比较明显,但是仍然需要同步进行全面的护理,缓解患者紧张、害怕等情绪,并预防感染,防止并发症出现[1],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对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探讨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的护理措施及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2月间于某医院就诊的鼻窦炎患者6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6人,女性患者24人,患者年龄在22-61岁之间,平均年龄(36.5±1.6)岁,所有患者都接受检查并确诊为鼻窦炎,临床表现为:脓涕、鼻堵、头痛、嗅觉降低,60为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 1.2研究方法 对60位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60人中全麻2位,局麻58位,医生通过内窥镜进行鼻窦开放,清除病变组织,改善鼻腔。整理归纳60位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情况,总结护理措施及效果。 2.结果 60患者的均经过定期复查,其中痊愈56人,症状全部消失;好转3人,症状有明显且大幅度的减轻,局部或见轻微水肿,鼻腔内有少许分泌物;无效1人,术后半年复发,所有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和感染情况。 3.护理方法 经归纳总结,60位患者的护理措施可总结如下: 3.1术前护理与准备 心理护理是术前护理的重点,绝大多数的患者都会在术前产生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为了让患者能够用更加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进行心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包括:向病人进行手术知识宣讲,让病人了解需注意的事项以及治疗中需要患者配合的地方,可多讲述手术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提升信心,用良好的情绪和状态接受手术。 术前护理工作:依照麻醉规格做好护理工作,检验患者血常规、出凝血时 间、鼻窦CT等[2],排除手术前禁忌症。指导病人用口部呼吸的方式,并做好备皮、剪鼻毛等必要准备,叮嘱患者术前10小时开始禁食和禁水,并使用漱口液清洁口腔,如有假牙则需要拿掉。 3.2术后护理 一般护理:局麻患者用半坐卧姿势静养,降低头部充血、水肿情况,并减缓头部疼痛,而全麻患者则需完全平躺6小时后再采取半坐卧姿势,头部需侧偏,以防患者出现呕吐并导致呼吸通路堵塞。隔肌下降对呼吸有帮助作用,在术后对病人情况进行跟踪监测,检查患者血压情况,检查术后出血情况,如鼻腔有渗血渗液现象可以让病人自主吐出,吞咽容易引发呕吐。需要时也可使用吸引器,清理患者口鼻腔中的分泌物,维持口鼻腔的湿润和清洁。 心理干预:通常患者在手术结束麻药褪去后会感到创口疼痛,并伴随头痛、昏沉等感觉,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或烦躁情绪,为了缓解此种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向患者讲解鼻腔填塞的作用和必要性,解释症状出现的原因以及能够得到缓解的时间和方式,让病人能够安心,对创口愈合和病情恢复有一定积极作用,叮嘱患者病情恢复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如禁用烟酒,避免剧烈咳嗽等等。 鼻腔护理:持续监测患者鼻腔的渗血状态,加入病人出现大量出血,要及时通知医生止血并从旁协助,同时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可用填塞方式止血,或针对出血部位进行划痕或微波止血,同时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如病人术后未出现大量出血,要叮嘱病人必须了解并遵守的事项,如不可自己拿出填塞物,如果纱条不慎掉落,要通知护理人员做出处理。根据医生安排按时服用抗感染药物。手术结束1-2天之内将病人创口处的纱条拿出,并用呋嘛液,呋嘛液有收缩血管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鼻塞情况[3],要注意保持术后鼻腔的情节及湿润状态,可以使用有消炎作用的术尔泰,帮助鼻腔创口恢复。如患者有过敏情况,可对症使用曲安奈得喷剂。使用滴鼻类药物时,叮嘱患者使用方法与用量,保证药液能够被良好的吸收。指导患者掌握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的技巧。 饮食指导:病人在术后之后的6小时内如果恢复情况良好,没有呕吐等现象出现,那么可以指导病人吃少许的流食,如粥类,同时也可少量饮水,水温较低的水有助于减轻病人创口的痛感,但温度不宜过低,也不宜大量饮用。术后会有较强的疼痛感,患者容易出现不思饮食的现象,护理人员应给予适当劝导,并详细告知需忌口的食物,如辛辣、冷硬等食物,应多吃含纤维量多的食物,保持肠道畅通,防止便秘,便秘会让脑部血压升高,容易引起创口出血。要及时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鼻窦炎微创手术

鼻窦炎微创手术 *导读:鼻窦炎微创手术如何做?相信大家在治疗鼻窦炎的时候,都有听说过,有什么时候治疗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多是中医治疗的时候,才会这样宣扬,那么鼻窦炎手术什么季节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关于一下,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鼻窦炎微创手术如何做?相信大家在治疗鼻窦炎的时候,都有听说过,有什么时候治疗是很有效果的,而且多是中医治疗的时候,才会这样宣扬,那么鼻窦炎手术什么季节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一起来关于一下,鼻窦炎的治疗需要注意的一些地方。 鼻窦炎手术如何做?鼻窦炎的疾病治疗 ⒈鼻窦置换疗法:使用于儿童多组鼻窦炎患者。 ⒉如为牙源性上颌窦炎应同时治疗牙病。 ⒊可以使用粘液促排剂,改善分泌物性状并易于排出。 ⒋可以应用鼻用局部激素或全身应用激素,改善局部炎症状态,加强引流。 ⒌全身治疗:采用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因多为球菌感染,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为首选药物,药物治疗强调选择敏感抗生素,足量、足疗程使用。若头痛或局部疼痛剧烈,可适当用镇静剂或镇痛剂。一般疗法与急性鼻炎相同。中医中药治疗以散风

清热、芳香通窍为主,以解毒去瘀为辅。 ⒍改善鼻窦引流:常用含1%麻黄素的药物滴鼻,收缩鼻腔,改善引流。急性鼻窦炎还可以通过体位改变进而改善鼻窦的通气引流而减轻头痛。 ⒎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急性上颌窦炎宜在全身症状消退、局部急性炎症基本控制后施行。冲洗后可注入抗菌溶液,每周1—2次。 ⒏手术:急性鼻窦炎在药物控制不满意或出现并发症时可采用鼻内窥镜手术,通过内镜引导直达病灶,开放鼻窦口,清除病变,改善局部引流,进而恢复鼻窦正常的生理功能。 鼻窦炎手术如何做?鼻窦炎的疾病预后 大多数急性鼻窦炎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都可以在短期内痊愈,个别情况下会转为慢性鼻窦炎、出现眼部或头颅的并发症。 鼻窦炎的注意事项 ⒈保持室内空气的湿度,或使用空气过滤器,不要让鼻子太干燥,及时更换、清洗寝具,防止螨虫及其分泌物诱发变应性鼻炎。 ⒉鼻窦炎患者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涕过浓时以盐水洗鼻,避免伤及鼻粘膜。 ⒊鼻窦炎患者需遵医嘱及时用药,慢性鼻窦炎者治疗要有信心与恒心,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鼻窦炎手术的后遗症有什么

鼻窦炎手术的后遗症有什么 无论什么手术,都可以说是有一定的风险的。而且,任何的手术都不能完全排除病发症、后遗症的可能的,哪怕就是简单的鼻窦炎手术也是这样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鼻窦炎手术后遗症,大家快来跟一起看看吧。 在对鼻窦炎进行治疗时,医生一般都会建议采用手术进行治疗,但是不管手术大小毕竟是要动刀子,对患者来说还是一件恐怖的事,害怕手术后会留下后遗症。当然。由于鼻窦炎手术是一种损伤性较大的手术,自然会留下后遗症。如果医生没有成熟的技巧,那么只能尽量多的出掉鼻腔内的组织,以期能尽可能把病灶切除,但有的炎症藏的位置比较深,即使切再多的组织也可能很难根除。所以现在很多人都选择微创手术,不仅创伤小又能将病灶切除干净。 一些患者在进行鼻窦炎手术之后,会出现流鼻血、头痛、鼻腔感染等等后遗症,所以为了避免这些后遗症,大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进行手术,在手术后也要遵照医生的嘱咐,好好休息,保持饮食清淡,不要抽烟喝酒,这样好好保养的话就能避免产生严重的感染后遗症,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选择微创手术,微创手术能精准的找到病灶,并进行切除手术,这样就能避免患者受到更大的伤害。 在治疗鼻窦炎时,一般进行手术是根治最好的办法,但是这种手术损伤性还是很大的,因为开刀的地方和人体的眼眶头颅都是连在一

起的,如果手术不成功,很可能炎症会蔓延到别的部位。因此患者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去治疗,而不是为了省一点钱就去小诊所,这是对自己的身体不负责的一种做法。 鼻窦炎术后的注意事项鼻窦炎是由鼻窦发生炎症引起的疾病,现在有很多人患有此病。鼻窦炎的治疗一般都是通过手术治疗,在做完鼻窦炎手术后要特别的注意,下面冰冰就分享一下做完鼻窦炎手术后的一些注意事项。 方法/步骤 在做完鼻窦炎手术后要注意72个小时之内才能把鼻腔里面的药条去除,这段时间内要注意多喝水,不要用力打喷嚏,咳嗽以及注意休息。千万不能缺水,因为鼻腔塞住要用嘴呼吸,要及时的补充水分,必要时可以用棉签沾水后湿润嘴唇减少干燥的感觉。 再鼻窦炎手术后的72小时内要记住不要吃刺激性辛辣的食物,以免是无刺激鼻腔打喷嚏影响术后的修复。在喝水和吃东西往下咽的时候要注意不要用嘴呼吸咽下食物后在呼吸,以免食物呛到鼻腔里面去。 在鼻窦炎手术后还要记住千万不要吸烟喝酒,吸烟和喝酒都会刺激到鼻腔打喷嚏影响术后的伤口修复。 再术后72小时过后把鼻腔内的药条去除之后要注意止血,可以先用冷水冲鼻子,千万不要冲洗到鼻腔内,要堵住鼻孔再冲,冲洗十多分钟以后再用冰块或者冰袋冰敷鼻子止血。 鼻窦炎手术后会有鼻涕和淤血再鼻腔内,记住不要用力擤鼻涕,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霉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疗效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1T10:43:55.20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3期供稿作者:杨家富任海燕李丽黄成彬赵丽丹[导读] 霉菌性鼻窦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患。 杨家富任海燕李丽黄成彬赵丽丹(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 158100) 【中图分类号】R76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0259-01 霉菌性鼻窦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疾患,但是随着病程的延长,病变部位的不同,感染菌种的不同以及宿主机体免疫状态的改变,本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发生从非侵袭性病变发展至迅速致命的侵袭性变化。现对2005~2009年52例霉菌性鼻窦炎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手术效果满意。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52例,其中男16例,女36例,年龄28~56岁;病程6个月~3年,全部无手术史;单纯上颌窦病45例,累及筛窦7例;单侧发病50例,双侧发病2例;主要症状:头闷、头痛、鼻塞、脓涕、涕中带血、有时擤出褐色或灰白色团块状物。鼻镜检查:鼻腔黏膜及鼻甲充血重,中鼻甲、下鼻甲表面常有灰白色干酪样物附着,常伴发中鼻道息肉、中鼻甲息肉样变。全部患者均行鼻窦冠状位CT检查提示:患侧窦腔内均有高密度软组织块影或黏膜明显增厚,并含有密度不均匀的点状或斑片状及条素状钙化灶,部分患者有鼻中隔偏曲、中鼻甲肥大、泡状中甲、上颌窦内侧壁骨质破坏吸收。 1.2手术方法 52例均采用单径路鼻内镜术治疗,除2例全麻外,其他均采用局部麻醉和表面麻醉,根据术前CT所见情况不同,在鼻内镜直视下,摘除鼻腔息肉,切除钩突,扩大上颌窦自然开口,并于下鼻道开窗,清除窦腔内干酪样霉菌团块及脓性分泌物。如累及后筛,开放后组筛窦;如累及蝶窦,经蝶窦自然孔开放蝶窦,清除窦腔内真菌样团块,保留上颌窦内的正常黏膜,术后检查无病灶残留。 1.3术后处理及随访术后2d撤鼻腔填塞后即开始行鼻窦冲洗,用布地奈德喷鼻剂喷鼻,定期行鼻内镜复查。术后每月2次在门诊进行鼻窦镜下术腔换药半年,换药过程中清除术腔出现的囊泡息肉,解除术腔粘连,部分患者因上颌窦自然口黏膜损伤过多出现窦口狭窄,重新扩大缩窄的上颌窦自然口。 2 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6个月按海口标准进行疗效评价:治愈:症状消失,鼻内镜下创面愈合,窦口开放良好,窦腔黏膜上皮化,无脓性分泌物。所有病例均治愈。窦腔内无异常分泌物,窦口引流好,随访平均1年,无复发。 3 讨论 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可长期存在于鼻腔和鼻窦的黏膜上,临床该病起病隐袭,病变不易发现,多单侧发病,低氧、低pH值血症、低免疫功能及高糖环境适合霉菌的生存,各种因素所致窦口阻塞,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长期使用抗生素,均易致病。在霉菌性鼻窦炎患者中,女性多发于男性,可能与女性的生活习惯、免疫功能、雌激素的水平有关系;上颌窦最好发,依次为筛窦、蝶窦及额窦;临床典型症状:鼻涕带血或伴单侧头面部疼痛或鼻腔有异味。典型的霉菌性鼻窦炎CT特征是单窦发病,病变窦内致密模糊,有散在钙化斑,窦壁受压呈膨胀性改变。其中钙化斑是霉菌感染的特性。鼻内镜检查,部份患者有息肉,中鼻道有干酪样物。CT检查是术前明确诊断、制定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这对于术式的选择、手术的切除范围、及避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指导意义。霉菌性鼻窦炎的治疗以手术首选,传统的术式只能清除上颌窦内的病变而不能真正解决其发病的根本原因,远期效果很难保证。鼻内镜手术可以有效清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的病变,扩大上颌窦窦口,并于下鼻道开窗,能彻底清理上颌窦内病变而保留鼻窦黏膜,并通过鼻中隔矫正术,中鼻甲部分切除术保证中鼻道及窦腔内的引流通畅,去除诱因,促进疾病的痊愈、鼻窦黏膜功能的恢复和避免疾病的复发。总之,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本病的优势是:①清除病变彻底,使病窦建立足够的通气及长期引流通道,从而彻底改变霉菌菌落赖以生存的微环境,降低复发率;②鼻窦功能保全好,患者所受痛苦轻,术后几乎没有后遗症状;③便于术后观察术腔情况,对于个别复发病例,还可再次于窥镜下清除病变而获同样效果。参考文献 [1]韩德民,张罗,倪鑫.内镜鼻窦手术及其扩展应用. [2]刘铭,刘华超,韩德民.鼻及鼻窦的霉菌性疾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00,7(4):252-256.

鼻窦炎患者手术后吃什么最好

鼻窦炎患者手术后吃什么最好 鼻窦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他的危害根据患者症状的不同各异,鼻窦炎为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目前治疗鼻窦炎的 方法有很多,然而要想鼻窦炎恢复的更好更快,不但手术方法要规范, 鼻窦炎手术后的饮食也很重要的,那么鼻窦炎手术吃什么最好呢,下 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 鼻窦炎手术吃什么? 1、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鲜鱼、大豆等等. 2、平时要注意多饮水、充分休息、保证周围空气清新、避开辛 辣刺激食物等等. 鼻窦炎手术吃什么 3、多吃新的鲜蔬菜、水果,但要注意不可冷食,尤其夏季禁忌喝 冰镇饮料等冰凉食物. 4、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b、c的食物或者药剂.总之要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等疾病的发生. 鼻窦炎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1、饮食注意易消化----选择容易消化的流质饮食如菜汤、稀粥、蛋汤、蛋羹、牛奶等. 2、注意补充维生素----多食含维生素c、e及红色的食物,如西 红柿、苹果、葡萄、枣、草莓、甜菜、桔子、西瓜及牛奶、鸡蛋等. 预防感冒的发生. 3、饮食不要太油腻----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既满足营养的需要, 又能增进食欲.可供给白米粥、小米粥、小豆粥、配合甜酱菜、大头菜、榨菜或豆腐乳等小菜,以清淡、爽口为宜.

4保证充足的水分----保证水分的供给,可多喝酸性果汁如山楂汁、猕猴桃汁、红枣汁、鲜橙汁、西瓜汁等以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 5、饮食要少量多餐----饮食宜少量多餐.如退烧食欲较好后,可改为半流质饮食,如面片汤、清鸡汤龙须面、小馄饨、菜泥粥,肉松粥、肝泥粥、蛋花粥. 以上内容就是鼻窦炎手术吃什么的详细介绍,中华网耳鼻喉专家提醒:鼻窦炎患者尽量不要吃味道浓郁或刺激性的食品,因为调料中 的一部分香辛料会阻碍抗炎细胞的增长,也不要吃过于油腻的肉食, 尽量避免快餐食品.避免喝酒,吃辣椒.其实,鼻子是顺畅呼吸的第一 器官,最易受到细菌的感染,一定保护鼻腔的清洁,能够远离鼻部疾病.

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05-15T10:42:45.77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月第2期供稿作者:张云1 杨佩玉2 师萍瑛 [导读] 主管护士应耐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心理调适,让病人紧张的精神状态逐渐放松。 张云1 杨佩玉2 师萍瑛2(1.嘉峪关市紫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35100;2.嘉峪关市第二人民医院735100) 【摘要】目的:对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了总结。方法:对35例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并进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有效34 例(97.1%),无效1例。结论: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21-01 鼻窦炎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严重疾病,在临床上也被称为副鼻窦炎,慢性鼻窦炎主要是由于中鼻甲肥大、鼻息肉、鼻中隔偏曲等鼻腔疾病,或是受凉、操劳过度等原因导致鼻塞,鼻窦通气受阻所致,若急性化脓性鼻窦炎未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或治疗不当也会演变为慢性鼻窦炎。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空气污染愈发严重,慢性鼻窦炎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鼻内窥镜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最为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具有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疼痛轻、恢复快等诸多优点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3 年1 月-2104 年6 月我科收治35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男24 例,女11 例,年龄12~60 岁,均经CT检查诊断为慢性鼻窦炎,其中90%有鼻塞、流涕症状,60%有头晕、头痛症状,5%~10%有嗅觉减退等症状。经采用局麻或全麻下行内镜手术治疗,35 例均痊愈出院。 1.2 治疗方法入院后常规检查后,做术前处置、剪鼻毛、药物皮试。在局麻下行鼻内镜下开放全筛或全蝶筛,开放鼻额管,扩大上颌窦自然孔,清除上颌窦内息肉,保全大部分黏膜。术腔凡士林、油纱条或高分子膨胀止血海绵填塞,术后48h撤除填塞物,5d后每日冲洗鼻腔、中鼻道及筛窦的纤维蛋白膜,用伯克钠鼻腔喷剂局部喷鼻。术后2月内患者自行冲洗鼻腔2次/d,每周或隔周复诊1 次,2个月以后每月复诊1次。 1.3 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疗效评定标准[1]临床症状消失,鼻窦CT示窦腔及诸结构清晰,无黏膜肥厚及脓性分泌物为治愈;症状改善,鼻窦黏膜仍有肥厚或有少量脓性分泌物,但较术前减轻为好转;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窦腔黏膜肥厚或有息肉形成,有脓性分泌物,较术前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2 术前护理2.1 术前心理护理指导慢性鼻炎患者常病程较长,反复迁延不愈,患者对手术治愈期望很高,但对手术又有一定的恐惧性,害怕术后疼痛,又担心术后效果较差,故易焦虑、紧张,导致失眠[2]。护士应予热情接待,与患者谈话时语气温和、态度诚恳。介绍鼻内镜手术的优点、手术的大概过程、术后可能发生的情况,使他们对鼻内镜鼻窦手术有初步的认识,让患者心理上提前适应。另外,做好家属的宣教,家属的冷漠或不恰当的暗示可能产生负面效应,我们采取与家属良好的沟通,充分发挥家属的情感支持效应,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2.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做各项常规检查,如血常规、生化、血凝、术前传染病等检验,以及心电图、胸透等检查;术前一日嘱患者洗澡,剪取双侧鼻毛,男患者剃胡须;遵医嘱做抗生素过敏试验,并静脉滴注抗生素预防感染;术前30min口服鲁米那90mg,全麻患者肌注硫酸阿托品注射液0.5mg,起到镇静作用及抑制唾液分泌作用。指导患者术前戒烟、避免受凉,训练张口呼吸。做饮食指导,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减少黏膜的刺激,进食后用清水漱口、去除_盘 _堩A_盘口臭,预防口腔感染。 3 术后护理3.1 术后心理支持术后及时告知患者手术情况及有利于病情恢复的信息,以提高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保证其愉快积极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病人由于术后疼痛、鼻腔填塞呼吸不畅、口干舌燥、睡眠质量差等情况,往往表现出焦虑不安和烦躁。主管护士应耐心讲解术后注意事项,及时了解病人的情况,做好心理调适,让病人紧张的精神状态逐渐放松。 3.2 体位体位局部麻醉患者术后采取半卧位;全麻未清醒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取半卧位。半卧位有利于患者呼吸相对通畅,有利于鼻腔渗血和分泌物的排出,减少感染几率。 3.3 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患者术后4~6h,如切口无出血,即可鼓励进少量冷流质饮食,如凉开水、牛奶等,冷流质可起到止痛、止血作用。由于术后疼痛,患者多食欲不振,可以准备患者平时喜欢的食物,诱导其进食。忌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便秘而引起伤口裂开出血。每次餐后用多贝尔氏液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 3.4 观察生命体征,注意病情变化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鼻腔填塞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头胀痛、鼻痛,可采取半坐卧位,头部置凉毛巾。讲明术腔填塞纱条的必要性,必要时遵医嘱用止痛剂,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擤鼻或自行拔除鼻腔填塞物。应取张口呼吸,少量多次饮水,湿润咽喉部,或嘴唇外盖一湿润的纱布,湿化吸入的空气,减轻口腔黏膜干燥,鼻腔内填塞的纱布于术后48~72h,由医生取出,要注意不要随意拔出,避免出血。手术7~10 天,不擤鼻涕,避免出血。鼻腔内有少量渗血,鼻部冰敷可止血,减轻水肿。术后伤口渗血入口腔,轻轻吐出,勿咽下,以免引起胃部不适,便于观察出血情况。鼻腔渗血较多时,特别是高血压患者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出相应的处理。 4 出院指导指导患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换药。讲明术后随访,综合治疗的重要性。术后随访是提高鼻内镜鼻窦手术疗效的重要阶段,不断清除术腔的肉芽、血痂、分泌物及坏死组织,解除术腔粘连,保持鼻腔鼻窦的通畅引流,有利于促使术腔黏膜尽早上皮化。出院后如有鼻塞、鼻出血、流脓涕及头痛等症状随时就诊。出院时需向患者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如戒烟、酒,忌食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加强锻炼,预防感冒。勿用力擤鼻、挖鼻,按时吃药,定期来医院复诊等。 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及内窥镜手术疗效评定标准[J].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2] 张晓贺,荆素卿.慢性鼻炎患者术前术后护理体会[J].中华现代耳鼻喉科,2007,4:91-92.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_0

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鼻窦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治疗组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显效40例,有效1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6.2%。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应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疗效肯定,可有效防止复发,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进一步普及开展。 标签: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 慢性鼻窦炎(chronic sinusitis),亦称慢性化脓性鼻窦炎,常因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反复发作未能得到适当治疗所致[1],可单发于某一鼻窦,但以双侧或多窦发病为常见。其以多黏液或脓性鼻涕、鼻塞、头痛及嗅觉减退或消失为主要临床症状[2],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目前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已成为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有效方法[3-4]。笔者所在科室2009年1月~2011年1月行FESS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5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来笔者所在科室就诊的慢性鼻窦炎患者116例,其中男72例,女44例;年龄17~68岁,平均(36.3±5.8)岁;病程1.5~15年,平均(7.5±2.4)年。所有患者术前均常规行鼻内镜检查及鼻腔、鼻窦冠状位CT扫描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治疗组行FESS手术治疗,对照组行经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行FESS手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头略偏向术者,行局部麻醉,手术采用Meserklinger基本术式,在鼻内镜下切除钩突、摘除鼻息肉,根据病变范围开放筛窦、蝶窦,有炎症则行全蝶筛开放,尽量使术腔开放通畅,各组鼻窦开口引流通畅,根据术前鼻窦冠状位CT扫描行鼻窦开放术,若有合并解剖变异则行手术矫形[5]。对照组患者则给予经传统鼻外径路手术治疗[6]。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疗效判定标准[7]

鼻窦炎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

鼻窦炎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 *导读:鼻窦炎目前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两种比较明显的诱因:其一是变态反应,其二是感冒伤风。…… 专家认为:手术复发率为10%,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 受访专家/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院 院长许庚 最近,慢性鼻窦炎临床治疗的最新概念出台。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医院院长许庚说,只有当药物疗效不理想时才考虑手术治疗。即使在手术后完全恢复的病人也应该坚持3-6个的药物治疗,目前手术复发率约为10%,因此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七成患者感冒引起鼻窦炎 鼻窦炎目前的发病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两种比较明显的诱因:其一是变态反应,其二是感冒伤风。许庚说,有25%-30%的患者是由于过敏引起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反应,70%的患者与感冒有关。伤风感冒可引起鼻腔黏膜炎症,使黏膜的形态和功能受到损伤,此时最易发生细菌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迁延成慢性鼻窦炎。 目前,中山一院耳鼻喉科每天约有600人次的门诊量,其中大部分是鼻科疾病。许庚说,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为8%-15%,统计还发现,慢性鼻窦炎的患者正以每年0。3%的速度增加,尤其是

因为变态反应而引起的鼻窦炎患者更是逐年增加。 慢性鼻窦炎药物治疗是关键 鼻窦炎对广州人来讲,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当过敏和感冒的时候,诱发了急性鼻窦炎,流出有臭味的鼻涕、头痛,难以集中精神等症状。许庚说,如果此时没有持续12周的局部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疾病可能会转入慢性,那鼻窦炎就非常难根治了。有些病人一拖几十年,就是因为当初没有规范治疗。 许庚说,慢性鼻窦炎无法彻底根治,患者随时都有可能发作。所以,几乎所有的患者都需要使用长达3个月的药物治疗。可惜临床上有相当多的患者没有坚持用药,症状缓解了就停药,病情严重了就去看医生,其结果总是反反复复。 目前还发现近30%的患者出现药物无法攻破的细菌生物膜,这类患者基本上药物治疗无效。因此,规范长期用药是慢性鼻窦炎患者必须要坚持的一项治疗原则。 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 鼻窦炎虽然不致命,但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不少人一开始就想尽快手术治疗,期盼与鼻窦炎“一刀两断”。许庚表示,只有药物疗效不好了,或者有鼻息肉等情况,才考虑手术治疗。有些患者匆忙要求医生手术,结果切掉了鼻窦黏膜、鼻甲等,这些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结构一旦被切除,就不会再生,患者在术后不久就会复发。此时再次手术的难度就相当高了,许庚强调,慢性鼻窦炎患者对首次手术一定要慎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