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 二年级 乘法引入
乘法引入(二)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二)交换(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高兴能分享我的教案。
一、教学内容我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的课堂上,引入了乘法的概念。
通过实际例题,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
二、教学目标我的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理解乘法交换律,并能在实际计算中应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让学生理解乘法交换律,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应用乘法交换律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准备了PPT和计算器,以便进行直观的展示和计算。
五、教学过程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如果有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那么总共有多少个苹果?我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然后,我给出了例题:3×2和2×3,我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发现,它们的不同点在于因数的位置不同,但它们的积是相同的。
六、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乘法交换律的定义和例题。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是:1. 1×5=? 2. 5×1=? 3. 2×6=? 4. 6×2=? 5. 4×7=?6. 7×4=?答案是:1. 5 2. 5 3. 12 4. 12 5. 28 6. 28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反思了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我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理解和应用乘法交换律,但也有些学生在理解上还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并给予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
同时,我也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探索乘法交换律在其他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这就是我在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课堂上关于乘法引入的教学内容和过程。
我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至关重要。
一、实际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引入了乘法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发现,通过实际的情景,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新知识。
在这个例子中,我让学生思考和讨论2个篮子,每个篮子里有3个苹果,总共有多少个苹果。
乘法引入(一) (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和乘法的区别,并能用乘号表示乘法运算。
2.通过实例感知乘法的运算特性,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3.学会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
二、教学内容1. 乘号的引入将两个或多个数彼此相乘时,用“×”或“·”表示乘法运算。
如$3\\times4=12$。
2. 乘法的运算特性1.乘法交换律: $a\\times b=b\\times a$2.乘法结合律:$a\\times b\\times c=(a\\times b)\\times c=a\\times (b\\times c)$3.乘法分配律:$a\\times(b+c)=a\\times b+a\\times c$3. 乘法实例1.用加法和乘法计算:$3\\times4+3\\times2$解:$3\\times4+3\\times2=12+6=18$2.有8盒糖果,每盒有6颗,一共有多少颗糖果?解:$8\\times6=48$,所以一共有48颗糖果。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自主思考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计划中,将学生分为两组。
每组学生自主思考典型的乘法计算问题,并在小组内讨论解决方案。
最后让学生上台进行思路分享。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课堂谈话,调查学生对于乘法的理解情况。
以“如果有4个人,每人手里有3个苹果,一共可以分到几个苹果?”为例,引出乘法运算。
由此,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引入乘号先让学生打开教科书,找出有关乘号的部分,教师随同问答类似的问题来引导学生理解乘号的含义。
3. 讲解乘法的运算特性教师通过展示课件的形式,分别讲解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并给出一定数量的练习,检查学生对于乘法特性的掌握情况。
4. 学生小组探究将学生分为两组,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内自主完成例题的讨论和解决,并在小组内进行思路分享。
5. 整合汇报让学生上台,将自己的解题思路分享给全班同学,并检查学生是否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二年级数学沪教版《乘法引入》教案

二年级数学沪教版《乘法引入》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对同一事物(对象)不同角度的观察,知道用a个b和b个a得到的结果是相等的。
2.认识交换,体验在生活中的应用。
3.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重点难点:理解在乘法中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教学工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练习一师:各人眼中的12,请你来说一说12可以分成几个几。
并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
生:表示:()个()加法算式:___________乘法算式:___________(1)4个3,3+3+3+3=124×3=12(2)3个4,4+4+4=123×4=12(3)6个2,2+2+2+2+2+2=126×2=12(4)2个6,6+6=122×6=12师:同一幅图,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可以表示不同的含义。
2、练习二师:请你说一说这些算式表示几个几。
并把它按要求改写。
按要求改写算式生:(1)5个7,5×7=35(2)2个9,2×9=18(3)4个2,2+2+2+2=8(4)3个6,6+6+6=18师小结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
2.用同数连加也可以求出乘法算式的积。
二、新授与探究1、师:我们这些天都在游乐场里玩,小巧他们玩的太热了,说要去买可乐。
谁能根据这箱可乐的排列方式编一个数学故事呢?生1:每排有4瓶可乐,有这样的3排,一共有几瓶可乐?3个43×4=4+4+4=12(瓶)生2:每排有3瓶可乐,有这样的4排,一共有几瓶可乐?4个34×3=3+3+3+3=12(瓶)师:小丁丁和小巧也编出了这两种应用题。
师:仔细观察两组算式,说说你的发现。
生:一种算法是4个3,另一种算法是3个4。
但是结果都是12瓶。
师:我们以前学习加法的时候知道: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谁能够照样子,也来说一说乘法里的小秘密呢?生:在乘法算式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引入①(课件)

每叠都是4把椅 子,所以加数是4。
有几叠就是几 个4,求几个4可以 用加法计算。
一共有多少?
每盘数量一样多。 有6盘,每盘有4根, 是6个4。 算式是:6 个 4 = 4 + 4 + 4 + 4 + 4 + 4 = 2 4 6个4相加是24。
一共有多少?
每盘数量一样多。 有6盘,每盘有0根, 是6 个 0 。 算式是:6 个 0 = 0 + 0 + 0 + 0 + 0 + 0 = 0 6 个 0 相加是0。
椅子有 3 叠,
每叠有 4 把,
是 3 个4 ,
算式 4 + 4 + 4 = 12
是
。
一共有几把椅子?
4个4
4+4+4+4=16
椅子有 4 叠,
每叠有 4 把,
是 4 个4 ,
算式 4+4+4+4=16
是
。
一共几有个几几把相椅加子?
1个4
2个4
3个4
4个4
4
4+4=8
4+4+4=12
4+4+4+4=16
课本第9页
交流
有3盘,每盘有5个, 是3个5。 算式是: 3 个 5 = 5 + 5 + 5 = 15 3 个 5 = 15
有4盘,每盘有6个, 是4个6。 算式是: 4 个 6 = 64 + 64 + 64 + 64 =+ 24 4+ 4 = 24 4 个 6 = 24
交流
3个4=4+4+4=12 3个5=5+5+5=15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乘法引入 沪教版

( 2)个( )4 加法算式: 4+4=8
( 3)个( )4
加法算式:
4+4+4=12
( 4)个( )4
加4 加法算式: 4
4 4 4 4 4 4 24 0 00 0 0 0 0
15
24
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式子可以简便些。
例如:6个3用乘法就是 6×3=18
(被乘数)
因 乘 因积
数号 数
(乘数)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如何应用乘 法了吗?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书都读得来的人,还怕有什么做不来的。 工作中,你要把每一件小事都和远大的固定的目标结合起来。 嫉妒他人,表明他人的成功,被人嫉妒,表明自己成功。 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不要过分仓促地相信和钦佩德育教员:他们说话像天使,生活却像凡人。——约翰逊 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一位五官端正的人。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能转变你的心情。 现实会告诉你,不努力就会被生活给踩死。无需找什么借口,一无所有,就是拼的理由。 千金何足惜,一士固难求。 如果放弃太早,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错过什么。 学校里的考场上可以有59分,人生的考场上决不允许不及格。
身体健康,学习进步!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引入
学习目标:
1. 使同学们能够看图说出是几个几连加,即同数连加。
2. 会根据同数连加,引入乘法并明白乘法的意义。
有_排,每排_个,一共有几个?
2×4=8(个)
有_列,每列_个,一共有几个?
4×2=8(个)
1.二(1)班小朋友做操,排成4排,每排7人,一共有几 人?
2.每盒蛋挞有6个,妈妈买了5盒,一共有多少个?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乘法引入 沪教版PPT

6 、经营自己的长处,能使你人生增值;经营你的短处,能使你人生贬值。 1、成长的滋味是什么?是开心还是痛苦,是高兴还是难过,是令人兴致勃勃还是悲痛欲绝;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成长的滋味到底是什 么? 4 、你要从现在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不要抱怨生活给了你太多的磨难,不要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不要抱怨生活中存在的不公。当你 走过世间的繁华与喧嚣,阅尽世事,你会幡然明白:人生不会太圆满,再苦也要笑一笑! 9 、一切幸福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逆境也绝非没有希望。 14 、人生,因为你的成就不够多,所以别人才会看不起你。因为你的成就不够高,别人才会忽视你,因为你的道德不高,别人才会欺负你。 因为你的情感不够完美,别人才会嘲笑你。人生,没有人是完美的。人生正是一个走向完美的过程。外界的评价与你所做的成就成正比。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乘法的引入
学习目标:
1. 使同学们能够看图说出是几个几连加,即同数连加。
2. 会根据同数连加,引入乘法并明白乘法的意义。
有_排,每排_个,一共有几个?
2×4=8(个)
有_列,每列_个,一共有几个?
第二单元——乘法引入(游乐场)(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沪教版

第二单元——乘法引入(游乐场)(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的乘法引入,通过游乐场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的概念,学会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的基本运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参与的态度。
教学难点:1. 乘法意义的理解。
2. 乘法运算的熟练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乘法口诀表、乘法运算卡片。
2. 学具:游乐场场景图、小石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游乐场场景,让学生观察游乐场中的物品和活动,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元素。
2. 提问:你们在游乐场中发现了哪些数学元素?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乘法。
二、探究与发现1. 分组活动:学生分组,每组一张游乐场场景图,小石子和计算器。
2. 探究任务:每组学生观察场景图,用小石子代表游乐场中的物品,用计算器进行加法运算,探究乘法的意义。
3. 学生汇报:每组学生汇报自己的探究过程和发现,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讲解与示范1. 讲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进行示范。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乘法运算练习,巩固乘法的基本运算。
四、练习与巩固1. 分组练习:每组学生用计算器进行乘法运算练习,互相检查并纠正错误。
2. 个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乘法运算练习题,教师个别辅导。
五、总结与反思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 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指导。
板书设计:1.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方法。
2. 乘法运算练习题。
作业设计:1. 完成乘法运算练习题。
2. 观察生活中的乘法现象,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乐场的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乘法的概念,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引入》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引入》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乘法符号“×”,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加法求解简单乘法;3.能够应用乘法概念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乘法符号“×”,认识乘法的基本概念;2.能够通过加法求解简单乘法;教学难点:1.掌握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建立以乘法为核心的数学思维导向。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教学内容1.乘法的引入;2.用加法解决简单乘法;3.乘法的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题目、图片、实物等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2只小兔子,每只兔子有2只爪子,一共有几只爪子?”及求解过程。
第二步:呈现引导学生观察“3+3+3=”和“3×3=”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发现,它们都是把3这个数加了三次,只不过运算符不一样而已。
第三步:引入通过“×”号的引入,带动较难的概念的引入,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符号及其含义,强调乘法的相加性,确定乘数和被乘数的含义。
第四步:求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用加法法则求解简单乘法,确定相应的乘积概念,并深入理解乘法的定义及其性质。
第五步:应用将所学乘法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熟练运用乘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步:归纳总结所学内容,强化复述,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点。
第七步:练习提出练习题,逐个解答,并指导学生用乘法解决问题。
第八步:拓展通过数学游戏、数学竞赛等方式,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和乘法应用的领域。
四、教学手段黑板、粘贴纸、卡片、小球、计算器等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对乘法的引入,学生对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初步了解,并且能熟练应用乘法方法解决问题。
但由于乘法的概念对于少数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需要进一步加强练习和实践。
在今后的课学习中,应更多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观察、发现数学的规律,激发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在华南师范大学考察时讲话中所说的“多思、多看、多想、多做”的学习法,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引入(第1课时+几个几连加)(课件)

2 个 5 相加 5 + 5 = 10
2次
2 个 8 相加 8 + 8 = 16
2次
1+1+1=3(个)
1 + 1 + 1 = 3 (个) 3个1
(3 )个 ( 1 ) 相加
每个盘子有1个布丁,有这样的3盘, 就是3个1 相加
1+1+1+1+1=5(个)
2 + 2 + 2 + 2 + 2 = 10 (个) (5 )个5 个( 21) 相加
气球 每个小朋友拿5个 有这样的4个小朋友,4个5 相加
这些椅子是怎么叠放的? 这里有几叠?是几个几连加呢?
1个4 2个4
3个4
4个4
4 4+4=8 4+4+4=12 4+4+4+4=16
每一叠有4把椅子,有几叠就是几个4。
我最爱吃香肠。
这些香肠可以用几个几相加表示?等于几呢? 6个4相加=( 4 )+( 4)+( 4 )+( 4)+( 4 )+(4 )=( 24 )
( 4)个( 5 )相加的和。
加法算式:
5+5+5+5=20(只)
每个小朋友有5个气球,有4个小朋友。 一共有几只气球?
小汽车
•每份 数每辆汽车坐2人
份数 份数 每份数
有这样的6辆, 6个2 相加
划船 每条船上坐3人 有这样的6条, 6个3 相加
转杯车 每只转杯车乘4人 有这样的5只, 5个4 相加
5 + 5 = 10 (个)
2 个 5 相加 2个5
每个盘子有5个苹果,有这样的2盘,就是2个5 相加
8 + 8 = 16 (个)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引入》数学教案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引入》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引入乘法的概念,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基本意义和运算法则;2.培养学生对乘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乘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2.掌握用乘法进行简单计算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1.乘法的引入;2.乘法的定义和运算法则;3.乘法的简单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案;2.黑板、彩色粉笔;3.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复习:–四年级学过的加法运算,如何通过加法解决问题?–举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苹果?解题过程是怎样的?2.引入:–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有2个苹果,我们可以用加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如果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都有2个别的水果,我们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提出乘法这个概念,并解释乘法的意义:乘法是一种简便的加法运算,它能够用较少的步骤得到较大的数值。
第二步:概念解释1.引导学生理解乘法:–乘法是一种重复加法,通过乘法可以快速计算大量相同数值的情况。
–例如:3个苹果,每个苹果都有2个别的水果,可以用乘法表示为 3 × 2。
–读法为“3 乘以2”。
2.运算法则:–乘法运算法则是“先易后难,先小后大”:•乘法中易求的因数放在前面,难求的放在后面;•先小乘后大。
–例如:2 × 3 等于 3 × 2,结果都是6。
第三步:例题练习1.讲解例题:–例题1: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都有2个别的水果,请用乘法算式表示。
–例题2:请计算2 × 3 和 3 × 2 的结果。
2.引导学生进行例题练习:–例题1:“3 × 2”可以表示为“2 × 3”,所以答案是6。
–例题2:2 × 3 = 3 × 2 = 6。
第四步:巩固练习1.出示一些乘法算式,让学生进行计算:–例题1:4 × 2 = ?–例题2:2 × 5 = ?–例题3:3 × 3 = ?2.让学生交换算式,求解结果:–例题1:2 × 4 = ?–例题2:5 × 2 = ?–例题3:3 × 3 = ?3.提醒学生运用乘法运算法则,进行解答。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引入(几个几相加)(课件)

因 乘 因积
(被乘数) 数 号 数 (乘数)
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3个4=4+4+4=24 3个5=5+5+5=15 6个0=0+0+0+0+0+0=0 6个4=4+4+4+4+4+4=24
对比,你有什么发现?
3个4=4+4+4=24 3个5=5+5+5=15 6个0=0+0+0+0+0+0=0 6个4=4+4+4+4+4+4=24
6个2 = 12 2+2+2+2+2+2=12
每幅图中有几叠椅子,每幅图中有几把椅子?
4个4
椅子有____4____叠, 每叠有____4____把, 是___4____个__4____, 算式___4+_4_+_4_+_4_=_1_6__
观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4个4是4+4+4+4=16
餐厅
有6盘,每盘有4根。 是6个4。
6 个 4 = 4+4+4+4+4+4 =24
算式_______4______
每幅图中有几叠椅子,每幅图中有几把椅子? 你是怎么数的?
2个4
椅子有____2____叠, 每叠有____4____把, 是____2___个___4___, 算式_____4_+_4_=8_____
3个4
椅子有___3_____叠, 每叠有___4_____把, 是___3____个__4____, 算式____4_+_4_+_4=_1_2___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乘法引入③(课件)

一箱饮料有多少瓶?
有4排, 每排有3瓶。
小丁丁的算法:3个4 3×4=4+4+4=12(瓶)
小巧的算法: 4个3 4×3=3+3+3+3=12(瓶)
?
有3排, 每排有4瓶。
一箱饮料有多少瓶?
?
有4排, 每排有3瓶。
都对!
小丁丁的算法:3个4 3×4=4+4+4=12(瓶)
12瓶
小巧的算法: 4个3 4×3=3+3+3+3= 12(瓶)
8 × 3 = 3 × 8 = 8 + 8 + 8 = 24 交换
交换因数的位 置,使运算简便。
8×3= 3×8 = 8+8+8 =24
利用交换
交流
(1)2 + 2 + 2 + 2 + 2 = 5 × 2 = 2 × 5 = 5 + 5 = 10
(2)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9 × 2 = 2×9 = 9 + 9 = 18
(3)8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3 = 24
小亚运用交换,运 算就简便了。
2 + 2 + 2 + 2 + 2 = 5 × 2 = 2 × 5 = 5 + 5 =10 5个2相加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2 = 9×2 = 2×9 = 9+9 =18 9个2相加
乘法引入(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一) - 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目标•了解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乘法的口诀•能够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教学准备•乘法表•卡片/验收卡•学生练习-1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张老师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加法,你们知道加法的口诀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加法口诀就是将两个数加起来就可以啦!”•张老师继续问:“那么,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是哪个运算法则呢?”•学生回答:“乘法!”•张老师问:“那么,你们知道乘法是什么吗?”2. 引入乘法的基本概念•张老师解释:“乘法是一种将两个以上的数进行相乘的运算方式。
乘法的运算结果称为积,用‘×’ 表示。
比如说,2 × 3 就是把2加了3次,等同于6。
现在,我们开始学习乘法。
”3. 学习乘法口诀•张老师说:“学习乘法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计算乘法问题。
现在,我们学习小学生常用乘法口诀。
一同来跟我念: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十四,一五二十五,一六三十六,一七四十九,一八六十四,一九八十一。
”4. 练习口诀•张老师将乘法表发到学生手中,并告诉学生,这个乘法表是帮助你们记忆口诀的。
接着,让学生用乘法口诀计算以下表格中的问题,将答案填到表格中。
第一行第二行第三行第四行1 × 7 =2 × 7 =3 × 7 =4 × 7 =5 × 7 =6 ×7 =7 × 7 =8 × 7 =9 × 7 =10 × 7 =11 × 7 =12 × 7 =•张老师会在班级里巡视,帮助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口诀。
每个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班级内出现具体问题及时询问班内同学和张老师。
5. 验收口诀•张老师发给每个学生卡片/验收卡,学生以最快时间说出2个乘法口诀。
让学生通过互相验收的方式检查自己记忆乘法口诀的情况。
6. 应用乘法口诀•张老师分发学生练习-1,帮助学生巩固乘法口诀并应用。
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2.1 乘法引入课件

4+4
6+6+6
3+2+2+2
只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我们才能用乘法表示。
➢ 判断一下
4+4+4=4×3 2+2+2+2+2=2×5
7 +7+5=7×3 6+6+6+6=6×4
( √) ( √) ( ×) ( √)
➢ 乘号“×”的由来
163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垂德最早采用符号“×”表 示两数相乘。乘法是由加法而来,表示若干个相同数相加。 两位数以上是交叉相乘,所以他把“+”斜过来“×”形, 既表示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又表示了相乘的关系。
____个一叠, 一共有___叠, 就是____个____, 加法算式是:________ 一共____个。
加几次
加数
我们可以用几个几相加(同数连加)的方
法来求出一共有多少个。
有 盘,每盘有
根,表示
个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有 盘,每盘有
根,表示
个
,
加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
课前准备
课本 练习本
直尺 铅笔 橡皮
游乐园里有什么?
游乐园里有__6__辆小汽车, 每辆汽车上有__2__个人。
游乐园里有什么?
游乐园里有__6__艘小船,每 艘小船上有__3__个人。
游乐园里有什么?
游乐园里有__5__个小转杯, 每个小转杯上有__4__个人。
游乐园里有什么? 游乐园里有_4__个拿气球的人, 每个人拿_5__个气球。
几个几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
图片上有6艘船,每艘船坐3个人,就是6个3。
加法算式:3+3+3+3+3+3=18(人) 乘法算式:6×3=18(人)
乘法引入(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一)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是乘法的引入,通过让学生观察和操作,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并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能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教学难点:1. 乘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2. 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正确运用乘法。
教具学具准备:1. 乘法表。
2. 小棒、图片等教具。
3. 学生用的小棒、图片等学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桌子、椅子等,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
2.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3.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引出乘法的概念。
二、探究1. 分组让学生用小棒、图片等学具,探究乘法的概念。
2. 引导学生观察小棒、图片等学具,让学生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
3. 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4.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的概念。
三、讲解1. 讲解乘法的概念,让学生知道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讲解乘法表,让学生知道乘法表的构成和运用。
3. 讲解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知道乘法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练习1. 让学生做一些乘法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的概念和运用。
2. 让学生做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2. 强调乘法的概念和运用,让学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
板书设计:乘法引入(一)一、导入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发现数量关系二、探究用小棒、图片等学具,探究乘法的概念三、讲解乘法的概念、乘法表、乘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练习乘法的练习题、实际问题本节课学到的知识、乘法的概念和运用作业设计:1. 做一些乘法的练习题,巩固乘法的概念和运用。
2. 做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沪教版二年级乘法引入

• 针对以上学情我具体采用情境教学、引 导发现、自主学习的方法展开教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
教学过程
•通过观察发现数量相同的重复行为或 雷同情节,并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 •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 和; •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从而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使用乘 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的和。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 《乘法引入(几个几相加,从加到乘)》 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 期(试用本)中的内容。
•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 数和积等名称。
•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景——游乐场,使学生 感受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个几相加 的数学问题。
( )×( )=( )
你有几 种方法?
3、判断。
(1)上图表示4个5 …… …………… ( ) (2)8+7+8=3×8 ………… ………… ( ) (3)100×0=100 ………… ………… ( ) (4)4×3=12中的12叫做积………… ( )
4、应用。
桌子上有3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6个气球,
相同加数
设计意图:
在认识了乘法的读法和写法之后,要求学生尝试把 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便于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并且再次加深学生对于“同数连加,如果用乘法表示, 算式就简便”这句话的理解与感受。
1、完成书本第11页练一练。
1、完成书本第11页练一练。
2、圈一圈,填一填。
( )个3 ( )×( )=( )
乘法引入(一)(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

乘法引入(一) (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沪教版教案:乘法引入(一)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沪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涉及第一章“数的认识”中的乘法概念及初步运用。
具体包括:1. 乘法的意义;2. 乘法算式的构成;3. 乘法口诀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的构成,初步认识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乘法的意义,乘法算式的构成,乘法口诀的初步认识。
难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给学生分发苹果,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有2个小组,每个小组有3个苹果,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数苹果来解答这个问题。
2. 乘法概念讲解(10分钟)在学生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我在黑板上写出算式2×3,并解释乘法的意义:乘法是一种快速计算多个相同加数和的方法。
接着,我再出示其他的乘法算式,如3×4、4×5等,让学生初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构成。
3. 乘法口诀讲解(10分钟)我通过讲解2×3=6,3×4=12等乘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乘法口诀的规律,如“2乘3等于6,3乘4等于12,可以看出,乘法的结果是两个因数相乘得到的”。
同时,我让学生用彩色笔在练习本上记录下这些乘法口诀。
4. 随堂练习(10分钟)我出示一些简单的乘法题目,如2×3、3×4等,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5. 乘法应用拓展(5分钟)我出示一些实际应用题,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运用乘法来解答。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的意义:快速计算多个相同加数和的方法乘法算式的构成:因数× 因数 = 积乘法口诀:2×3=6,3×4=12等七、作业设计(1)2×3=(2)3×4=(3)4×5=答案:(1)2×3=6(2)3×4=12(3)4×5=20(1)小华有2个苹果,他的苹果数是他的朋友小明的一半,小明有多少个苹果?答案:小明有4个苹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18/2015
)
) )
4、应用。
桌子上有3个盒子,每个盒子里有6个气球, 一共有几个气球?
算式:
(
)
10/18/2015
5、智慧题。
3+3+3+9+3=21 乘法算式:( )×( )=( )
10/18/2015
练习设计意图:
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我安排了两个层次的练习。 首先是基础题,练一练、圈一圈填一填、判断、应用。
拓展题引导学生把不满足乘法要求的连加转换成乘法,
再次提升学生对乘法含义的掌握程度,注重了知识的灵
活运用,真正做到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谢谢指导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二、自主探究 三、巩固拓展
9
10/18/2015
有(
)条船,每条船中都有(
)人
设计意图:
从主题图的引入,我抓住学生的心理,创设了一个 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看
图,组织学生说一说图中的重复行为和雷同情节。
2个 4
3个 4
我看到了a叠椅子,每叠有b个, 就是a个b
主动地去思考:怎样书写简单?能不能说成几个几连加? 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展示了学生的
思维。同时,遵循儿童的认识规律,从具体逐步过渡到
抽象,进一步沟通了相同加数连加与几个几之间的内在 联系。
自学目标:
1、我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
称是什么。 2、我会读乘法算式。 6×3=18 读作:6乘3等于18。
二年级第一学期
乘法引入
(几个几相加,从加到乘)
清水路小学 徐怿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 《乘法引入(几个几相加,从加到乘)》 是上海市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二年级第一学 期(试用本)中的内容。 • 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知道乘法算式中因 数和积等名称。 •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景——游乐场,使学生 感受并认识到生活中处处都有几个几相加 的数学问题。
6个 0
加法算式: 0+0+0+0+0+0=0
10/18/2015
设计意图:
6个0的探究是让孩子们通过直观行为的讨论来获 得。如果香肠被吃完了,那么此时每个盘子还剩下几? 有这样的几个几?学生根据图片很快就得到6个0连加
是0。
4+ 4= 8 4+4+4=12
4+4+4+4+4+4=24 5+5+5=15
4+ 4= 8
4+4+4=12
10/18/2015
设计意图: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语言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 所以在这个环节说的环节中,不仅设计了个别学生说一 说,还要求同桌说一说,全班一起说一说,让学生在语
言表达中充分感受连加的意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针对上面的学习进行模仿巩固的。
10/18/2015
2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一、教材分析
•乘法引入的语言核心是“6个3(6个3 连加)就是6×3”。 •与儿童交际语言的使用相一致,顺应 了儿童语言。 •教学思路:情境引入——自主探究—— 巩固拓展
3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二、学情分析
•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 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学生通过 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已经初步具备知识 迁移的能力。
切联系,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7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四、重点、难点分析
• 教学重点: 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重复 行为和雷同情节,知道乘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分清几个几,能用乘法算式描 述几个几的和,通过同数连加初步 理解乘法的含义。
8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5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制定
过程与方法
初步应用乘法概念观察生活现象, 在与相同加数连加的比较中体会用乘法 计算比较简便,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制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 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
• 学生缺乏什么是乘法,怎么样的算式可 以用乘法表示的概念。
• 针对以上学情我具体采用情境教学、引 导发现、自主学习的方法展开教学。
4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
三、教学目标制定
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发现数量相同的重复行为或 雷同情节,并能够用“几个几”来描述; •知道可以用同数连加来计算几个几的 和; •认识并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 从而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会使用乘 法算式表示几个几的和。
4+ 4=8 4+4+4=12
4+4+4+4+4+4=24 5+5+5=15
1、将加法算 式改写成乘法算 式。 2、比较:你 更喜欢哪种算式?
6+6+6+6=24
0 + 0 + 0 + 0 +0 +0 = 0
相同加数
10/18/2015
设计意图:
在认识了乘法的读法和写法之后,要求学生尝试把 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便于沟通二者之间的联系。 并且再次加深学生对于“同数连加,如果用乘法表示, 算式就简便”这句话的理解与感受。
1、完成书本第11页练一练。
10/18/2015
1、完成书本第11页练一练。
10/18/2015
2、圈一圈,填一填。
( )个3 ( )×( )=(
)
( )×(
)=()Biblioteka 你有几 种方法?10/18/2015
3、判断。
(1)上图表示4个5
…… …………… (
)
(2)8+7+8=3×8 ………… ………… (
6+6+6+6=24
0 + 0 + 0 + 0 + 0 +0 = 0
相同加数
设计意图:为下面从加到乘作了铺垫,同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10/18/2015
10/18/2015
10/18/2015
设计意图:
在说与写的活动中,学生亲身感受到相同加数连加
用加法算式表述确实很麻烦。因此,需要调动学生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