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济南老城区古建筑现状的调查

关于济南老城区古建筑现状的调查
关于济南老城区古建筑现状的调查

寒假调研报告论文题目:关于济南老城区古建筑现状的调查

姓名

学号

学院

班级

专业

2013年02 月19 日

关于济南老城区古建筑现状的调查

济南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1986年12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9000年前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从龙山古城遗址算起,济南建城史已逾4600年。济南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济南自古为夷人聚居之地,处于泰山文化圈之内,产生了东夷文化。4000年前即以烧制黑陶为特色,以黑陶为标志的文化遗址最早在济南龙山城子崖发现,成为“龙山文化”的命名地。

济南市于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济南共有12处国家级、57处省级和87处市级文保单位。这些“文保单位”是有“免拆牌”的合法被保护单位,一定时期内还没有被拆之虞,令人真正担忧的是那些大量没被列入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但却有重要文物价值的老房子。2011年4月29日,由于被列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的宽厚所街58号院在70分钟内被夷为平地,济南又有一处优秀历史建筑与这座城市永远说再见。随着城市建设脚步的加快,一些或寄托着市民几十年感情、或承载着时代珍贵记忆、或见证过历史发展进程的老房子不时让位于新城市的发展,尽管更多时候人们对此表示理解,但又确实存在着惋惜与遗憾。济南究竟还有多少这样值得保护的老建筑? 文保部门介绍,他们一直希望能够拿出一份翔实准确的“值得保护的济南老建筑名录”,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并不困难的工作却成了“无法完成的任务”。建设施工单位拆除老建筑之前,常常不跟文保部门打招呼,最常见的情况是:等文保部门赶到现场,这些老建筑已经成了一片废墟。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法规可以依据,面对如此现实,文保部门只能望“拆”兴叹。济南市有重大建筑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群落大致有四处:首先是济南火车站附近建筑群,主要是德国建筑。但是在老济南火车站于1992年被拆掉以后,这片建筑群就失去了它最重要的部分,没有了原来的风味,也无法再恢复了。其次是以山东大学西校区内原民国时期齐鲁大学校舍为主的建筑群落,这一建筑群落的整体风格具有中西折中的特点。相对来说,这一带的建筑保存较为完整,但附近拔地而起的门诊楼很难和原有景观的风貌协调起来,实际上是对整个建筑群落整体风格的一种破坏。第三大建筑群则是洪家楼天主教堂建筑群,以洪家楼教堂为核心,加上南面的华北总修道院以及路对面的神甫修士宿舍,以及已于2002年左右被拆除的仁慈堂等多座宗教建筑组成了一个建筑群落。第四是位于老城的大明湖曲水亭街传统民居建筑群,其中一些建筑因其重要的建筑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有一多半的老建筑已经被拔地而起的现代化高楼大厦所代替,像状元楼、将军庙、曲水亭、后宰门这些地方的老建筑没剩多少了。对于这些具有鲜明特色的古建筑群,政府有

关部门对此并不缺乏了解,在城市建设中对老房子的价值肯定与对其科学合理再利用的认识也越来越明确。加上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通力合作,济南已经有相当多的老房子得到了充分保护与合理开发。比如此前的经六路老洋行的成功平移,最近的商埠区中山公园棚改片区内的几幢老建筑,包括纬三路59号带阁楼层的二层洋楼、兴办“兴顺福”老字号的民族资本家张采丞建造的三层小楼等等,保存都还比较完整。

一、陈冕状元府

陈冕状元府现位于泉城路北的鞭指巷9号、11号,2007年3月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从门口来看,大门显得很干净,也比较新,应该是整修过。9号门楼是济南清代官式住宅很典型的金柱大门,砖木石结构,屋顶为小灰瓦,门楼上有翘起的正脊和木雕,挑檐石上有砖雕和石雕;11号的大门是比9号院的金柱大门低一个层次的蛮子门,门两侧有方形抱鼓石,门楼的正脊翘起,曲线柔和,是济南历下传统民居中保存最完好的门楼之一。11号门口挂着济南市收藏家协会的牌子,9号有住家的痕迹,资料上显示济南一家工厂的职工宿舍。

现在的鞭指巷保留了很大一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四合院建筑,这条街在清代主要是居住区,大部分住户为官僚、富商。陈冕出生于官宦人家,24岁成为清朝第105位状元,也是清朝最年轻的状元和济南唯一的状元在任期间为官勤勉,敢于直言,多有独到之见,在山东黄河决口成灾时,捐钱捐物赈济灾民,在百姓中赞誉很高。原陈府的范围是东起鞭指巷,西到熨斗隅街,有20多个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组成。据资料记载,前些年的状元府9号住了20多户住家,拥挤杂乱,破旧不堪,前廊被改成了房屋,门楼屋檐腐朽坍塌,急需修缮。如今的状元府已成文物保护单位,想必里面也已经得到修缮和保护了吧。

二、玉斌府

现在的玉斌府原来是东玉斌府街6号院,系清末民初建筑,在大明湖风景区扩建中被保留下来,改造为仪宾府景点,后改名为玉斌府。“仪宾”是明代对宗室亲王、郡王之婿、孙女婿、曾孙女婿、玄孙女婿的统称,据说,曾有一位陈姓仪宾世居于此,因此,这里原来还有东西玉斌府街。

原东玉斌府街6号院是三进四合院,也是济南古城区石砌四合院中最大、建筑质量最好、砖木石雕最精美的四合院。现在的玉斌府位于大明湖东南,超然楼南面一处安静之所,游人很少,只剩下过厅和后面的一进院子。厅前是一溜走廊,两边各有一小窄门,应该是通往原来院落的其他地方的通道,门上方的白墙上嵌着石雕装饰,再往上靠近屋檐的地方有一

条砖饰,十分精美。过厅,即通往后院的过堂,分前后厅,前厅迎面是一幅很大的落地屏风,屏风后有一扇门通往后厅,门下两边还有兽性的抱鼓石。后院有二层楼的正房(玉茗堂)和四间厢房,每间房都被人为地赋予了猜想性的名字,如:儿子房、父母房、女儿房、膳房等。院子角落的墙上装饰着精美的砖雕。整个院子不很大,每间房间里都有摆放的中式古典家具,不过据工作人员说这些都是后配的。看上去,玉斌府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不过可惜的是只有这一进院落被保存了下来,原来的其余部分已经荡然无存。

三、双忠祠街21号、3号

双忠祠街孙府位于鞭指巷北的双忠祠街21号,据说建国前曾为一孙姓国民党旅长的私家宅院,其门楼是济南民居中形制最高的金柱大门,檐柱上端是尺度较大的花牙子雀替,镂雕着“莲蓬藕节”、“缠枝葫芦”的精美花纹,木雀替上的额枋板也装饰着透雕的兰、梅、牡丹等花纹。两边山墙的樨头上正面侧面和戗檐石上都有各种图案的砖雕,樨头的挑檐石上高浮雕着“蜥龙捧寿”图案,构图饱满,造型丰润,都是济南传统民居门楼中最精美、保存最完好的砖雕之一。

双忠祠街3号的门楼也是金柱大门,但檐柱上的木挂罩已丢失,走马板尚保存完好。屋顶的正脊微翘,但屋顶上已长了不少茅草。这两处的大门都比较破旧,门上贴着春联,3号门口还放了一些纸箱、瓶子、自行车等生活用品,显然是已经作为大杂院来使用了。我们从资料中查找到,21号孙府有三进院落,但垂花门和过厅已坍塌不存,五间正房的挂罩、窗扇、雀替等尚保存完好;3号的院落已经改造,无法看出原貌了,只剩下正对大门的独立式影壁。一眼看过去,这两处地方都很不起眼,很容易让人错过。它们当年的风姿,已经完全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四、高家当铺

高家当铺现位于省府前街和泉城路交汇处,临街,现存建筑为东、中、西三排共6个院落组成的庞大民居式建筑群落,房屋高大,正脊飞翘,这应该是当铺的防御性和安全性的体现。我们从资料中得知,高家当铺的建筑主要是清代所建,以后多次维修、扩建,但基本格局没有变动。除了20年前后院的二层绣楼失火被毁后改建为平房外,其余皆保存尚好,连其细部的栏杆、格栅、门窗雕刻都基本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清末、民国初年,典当业是济南传统商业中的重要行业之一,资金雄厚的高家当铺规格更是在一般店铺以上,所以,高家当铺是济南现存最完好的当铺建筑,也是泉城路上最后仅存的一座百年老店铺。我们在实际考察时,只能看见沿街的店铺上露出的高大屋顶和一段装饰着砖雕的外墙,现在的高家当铺已成为齐鲁古玩城,大门紧闭。

五、大成永鞋帽庄

大成永鞋帽庄是济南历史上生产经营手工鞋帽为主的店铺,是济南老城传统商业店铺的实例,现位于芙蓉巷17号,但在我们进行实地考察时几乎找不到了。由于旅游的冲击,巷内沿巷的房子已经全都改成了小店面,青砖墙上刷了白涂料,屋檐下扯着很多电线,挂着空调,屋顶的瓦片间长着草。资料上显示里面的中院里加盖了许多小房,已无往日面貌,但尚有保存好的砖饰门楣,后院是手工作坊。不过看这个样子,不知院里仅剩的砖饰还能否继续保存下去。

结论与心得

如果仅就以上我们所列举的这些来看,似乎会让人觉得这个街区的古建筑保护还是不错的,有不少都得到了很好的对待,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我们所找到的、所看到的都是有迹可循、现在依然存在的,还有一些隐藏在更深的老街里的古建筑我们并没有找到,那些古建筑现状如何呢?对此我们依然不得而知。还有那些已经被拆掉的古建筑,被拆掉以后重建的所谓“古建筑”,逝者已往,无处可寻了,重建者也只是现代人的模仿,这一笔财富我们已经永远失掉了。就一个大的层面来说,我们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还远远不够,我们已经做的还很少。大多数古建筑的情况依然堪忧。而令我们感到高兴的是,近几年来人们对古建筑保护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像陈冕状元府、金家大院、将军庙街天主教堂等都在近几年被公布为济南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也愿意相信,这些古建筑的将来还是不乏希望的。

不过,在古建筑的保护上,我们还是面临着一些问题。第一就是资金。大部分人都会把这个问题与旅游结合起来,希望通过旅游来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建筑,并获得保护资金,我们觉得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我们在实践中也发现,过热的旅游、过多的游客数量,让狭窄的老街不堪重负,随之而来的商业发展和垃圾对老城区也是一种破坏,这里面有一个“度”的问题,怎样才是适量的,我们需要找出一个平衡点,才能两全其美。第二是老城区的住户。老房子对应的是古代人的生活方式,而老城区的居民们也需要保证生活质量,两方面一冲突,结果就是老房子被改建,并且居民们也普遍没有能力对老房子进行专业的修整。对此我们提出的设想是,迁走那些愿意迁走、住房条件不好又无力进行修整的住户,让他们住进现代化的小区,然后对那些老房子进行专业的、彻底的整修,利用公共的力量,学习成功经验,使之变成特色酒店。公共力量既可以保证修复的专业性,也可以在打造酒店时使其不失原来的特色。我们觉得,应该有很多人都愿意尝试这种老城区的特色住宿吧。毕竟在考察的时候,我们也发现很多游客都喜欢这里的老街老巷。但是如果住宿的话,虽然现在有“泉水人家”,可是毕竟不是专业酒店,设施也不够完善,游客还是会感到不方便;并且如果游

客数量多的话还是会影响住户的正常生活。这种特色酒店就能解决这些问题,且已有成功案例。第三是保护。在古建筑保护中要确实做到修旧如旧,不可拆、不可改、不可动,不能仿古。比如被拆掉的武庙,对外宣称是“保护”,可是拆掉重建能算什么保护?我们查找了拆前的武庙照片,确实已经很破败,但是破败不意味着要重建,修旧如旧的意义就体现在这里,我们要的是真实的古建筑,而不是打扮起来的新房子。

拆掉优秀老建筑的理由都是相似的,但留住优秀老建筑的理由却各有各的不同。这些老建筑各具特色,在各自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之外,更有其独特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价值的老建筑需要保留,但如何保留、保留之后的发展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课题。保护老房子,并不是简单地把改造片区中的所有老建筑都保留下来,而是要有选择性地科学保护,要进行整体勘察和规划;被保留的老建筑也并不是简单地搁置在那里,而是可以进行文化性的商业开发,令其焕发新的生命力与活力,必须要尊重历史,做好规划,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手法恢复和修复传统历史建筑群,建筑体量要适中,来实现与古城区历史街区的对接。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示和体现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科学地留住更多优秀老建筑,让老房子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同时,为新城市彰显品位、提升价值,这才是保护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焦铭起,高宜生,彭飞,孙夏.济南近代传统民居建筑的西方化变异[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25):36-40

[2] 杨昌鸣,辛同升.历史街区保护与整治过程中的环节缺失[J].城市建筑,2006

[3] 梅青,宋永生,孙淑荣,白彩云.济南芙蓉街历史街区保护性旅游开发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

浅谈古建筑的保护及意义

浅谈对古建筑保护及其意义 ——以西安为例摘要:中华有着上下5000年文明史,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值得我们去仔细研究和品味。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来说有一种强大魅力,中国其特有的建筑风格更是有一种独特的美感,置身其中能给你不一样的感受。但是在科学与技术的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现代主义高楼大厦出现在我们周围,而独具特色的古建筑正在不断淡出我们的视野。下面就以西安为例来谈一下对于古建筑保护的意义。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意义;西安 一、西安对古建筑的保护 西安,古时也称其为长安。她坐落在黄河中游,北临渭河,南依秦岭。在这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下,她成为了13朝代的古都,名列我国古都之首。可以说西安浓缩了中国史上的大量的精华,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与集是聚地。 之前的西安之行让我对这座古城有着一种独特的情感。她既是一个历史文化古城又是一个国际化的大城市,它可以说是历史城市发展的一个代表。古建筑作为一种物质文化遗,是有形的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性文化,西安的古城墙、兵马俑、钟楼等。。 古建筑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遗产,从这个角度看,那是应该完全的,无条件的保护。但是社会是向前发展的,在这期间必然会出现现代生活节奏与古建筑的矛盾;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古建筑的矛盾;人口增长与古建筑的矛盾;这些矛盾都是相互依存,

相互联系的。现代生活增加了许多现代化的设备,而古建筑与现代化的设备又存在了许多不和谐的因素。例如现代化的设备在古建筑中如何布置,安排;消防,水电等实施如何规范和布设。这些都成了古建筑发展保护的障碍。 从踏入西安的那一刻起,就感受到了古典的气息,虽然这是一座现代化的大城市,这里的古城墙虽几次被完善和修改,但这都是出于对其的保护所采取的措施,在大雁塔和钟楼这些古建筑的周围没有高于它们的建筑,尽管现在遍地都是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这也是出于对古建筑的尊重和保护。古建筑是启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的实物。就郑州来说,对古建筑的保护觉没有西安做的好,城中村的拆迁、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们为了各自的利益大肆破坏古建筑,这些都加速了古建筑的消亡。 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基础。随着生产的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古建筑在新时期又担当起文化休闲娱乐场所这样一个历史使命。西安之所以被称为古城,就是古建筑旅游业非常好,兵马俑,钟楼等这些古建筑作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每年都会吸引众多的游客。这不仅促进了城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动了城市公共交通和服务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在发展古建筑旅游业的同时也应该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不能只看到了旅游价值而忽略了古建筑本身的历史价值。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河南省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至颍河,南至禹王大道,东至药城路,西至前进路,包括整个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以及部分外围地带,面积约5.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①功能定位:以居住、商业、旅游为主,兼顾绿化、休闲等功能。 ②品位定位:是具有较强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重要地区,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形态、商业形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规划目标 以《禹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新的控规指标体系,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老城区居民生活、生产的特点,逐步将老城区建设成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人口 老城区内居住用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共计83000人,并考虑到商业等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及环境的经济性,老城区内规划人口合计9万人左右。 城市总体布局 ⑴用地功能结构 本规划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绿地、文物古迹用地、教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商业等公建用地集中布局,形成特征明显的城市中心形态;工业用地、部分行政用地外迁;绿化用地顺应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进行布局;居住用地尊重老城区原有居住格局,保护原有社会网络。从而形成老城区清晰的整体功能结构。 ⑵用地布局结构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保护与更新和谐相处、中心集聚与片区分散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三个中心、四个片区。 ①三个中心 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 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 老城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扩展地带商业中心由颍河大街和钧州大街贯穿联系,形成城市商业经济轴线。 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 ②四个片区 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老城区范围内,东西大街以北至颍河范围内保留了老城区大部分的文物古迹,将其设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使之形成保护氛围,形成保护体系,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公示 简介 禹州市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规划范围为北至颍河,南至禹王大道,东至药城路,西至前进路,包括整个护城河以内的老城区以及部分外围地带,面积约 5.8平方公里。 功能定位 ①功能定位:以居住、商业、旅游为主,兼顾绿化、休闲等功能。 ②品位定位:是具有较强历史文化特色的城市重要地区,并具有良好的居住形态、商业形象和优美的自然环境。 规划目标 以《禹州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统筹合理安排城市建设用地。建立新的控规指标体系,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充分考虑老城区居民生活、生产的特点,逐步将老城区建设成居住环境好、配套设施齐全、既有历史文化内涵又符合当代居民生活的历史文化名城。

规划人口 老城区内居住用地可以容纳的人口共计83000人,并考虑到商业等服务设施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及环境的经济性,老城区内规划人口合计9万人左右。 城市总体布局 ⑴用地功能结构 本规划对老城区的功能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用地功能主要为居住用地、商业金融用地、绿地、文物古迹用地、教育用地、文化娱乐用地等,商业等公建用地集中布局,形成特征明显的城市中心形态;工业用地、部分行政用地外迁;绿化用地顺应原有自然生态格局进行布局;居住用地尊重老城区原有居住格局,保护原有社会网络。从而形成老城区清晰的整体功能结构。 ⑵用地布局结构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调整老城区整体功能与空间结构布局,形成保护与更新和谐相处、中心集聚与片区分散的空间结构模式,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渐形成三个中心、四个片区。 ①三个中心 在老城区原有繁华商业地段基础上,以南至公栈街、北至东西大街、东至钧州大街、西至颍河大街范围内为中心,形成老城区独具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 在护城河以南老城区扩展地带内,沿远航路在颍河大街与钧州大街之间地段为中心,以其北市场商业为基础,拓展商业规模,使之成为南部老城区扩展地带的商业中心。 老城传统特色的商业中心和老城区扩展地带商业中心由颍河大街和钧州大街贯穿联系,形成城市商业经济轴线。 以文庙、禹王锁蛟井、古钧台等文物古迹为中心,形成禹州老城的传统文化中心。 ②四个片区 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老城区范围内,东西大街以北至颍河范围内保留了老城区大部分的文物古迹,将其设为文物古迹重点保护区,使之形成保护氛围,形成保护体系,以便更好的保护文物古迹。 传统民居保护区:东西大街以南,颍河大街以西,西、南方向至护城河范围内保留有大量明清时期传统民居,许多传统街道仍保留有原有氛围,应给予合理保护。 老城风貌协调区:老城区范围内,颍河大街以东至钧官窑路范围内(商业中心范围除外)。文物古迹既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较少,应作为古城的协调发展区域。 老城外围发展区:老城以南以东为老城区外围地带,规划应按城市一般地段进行控制。 道路系统规划 1、道路控制 ⑴注重整体道路空间格局的保护,内部交通的改善以疏解为主,保护有特色的历史文化地段的街巷形态。对于机能衰败的街坊路网要进行大力改造,满足当代居民的出行规律和特点。 ⑵规划区内道路采用网状道路结构,道路分为四个等级:主干道、次干道、支路、步行道路。 ①主干道:主干道包括药城路、禹王大道、滨河大道、颖川路、建设路、颍河大街、钧州大街、东西大街以及环城路。药城路红线宽58米(6+7+2+11+6+11+2+7+6);禹王大道红线宽56米(7+7+3+22+3+7+7);滨河大道与颖川路红线宽度50米(6+7+2+22+2+7+6);建设路红线宽度40米(5.5+5+2+15+2+5+5.5);其余主干道红线宽30米(5+20+5)。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古建筑存在与保护调研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拓调研之风,构新农风貌” ——古建筑保护的调研 调研时间:2010.07.07---2009.07.10 调研人员:杨敏范凯伦刘思阳 完稿时间:2010. 09.05

目录 ●序 (3) ●龙游溪口地方民居建筑的存在与发展 一.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 (4) 1.建筑概念 (4) 2.建筑的发展形成 (4) 3.地区古民居的发展背景 (4) 4.我们的相关认知 (6) 二.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 (7) 1.古民居的主要特点 (7) 2.民居的结构形式 (9) 3.民居的材料形式 (11) 4.民居的艺术形式 (14) 5.古建筑现状分析 (17) 三. 古民居建筑保护形式的探讨和对比 (18) 1.民居建筑的保护形式 (18) 2.地方保护典型案例 (22) 四.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及保护的建议..(25)●结束语 (29) ●附录一 (30) ●附录二 (33)

龙游古建筑的生存现状与保护杨敏范凯伦刘思阳(浙江工业大学建工学院 310014)浙江工业大学“励志风”赴衢州暑期社会实践队 序 2010年7月7日至7月10日期间,我们作为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一行11人前往龙游地区,对当地古建筑做了相关调研。走访的对象主要是溪口镇及其附近村落。 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走访龙游溪口地方的相关部门和村镇乡社,了解当地古建的一些存在现状和保护措施,将它与其他地方古建筑的保护形式作出了相应比较,以此来探讨这些古建筑的生存与保护。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龙游溪口古建筑保护的合理道路,能引起当地相关部门和广大村名的重视,改进改善现有状况,使古建筑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政府能完善古建筑保护的手段,使古民居建筑为带动当地经济和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做出贡献! 一龙游溪口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 在针对龙游溪口地区的古建筑(主要以民居为主)作出相应的剖

古建筑的发展现状

古建筑的发展现状 光山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遗留于地上、地下的文物古迹遍布全县。近年来,光山县文物部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加大《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宣传力度,目前,光山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9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1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4处。国家级传统村落1处,省级传统村落6处。 一、光山古建筑保护的现状 古建筑不仅是历史,也是文化,它像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着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供人们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在热衷于经济发展、改善生活条件和崇尚现代建筑的今天,许多历史建筑等不可再生文化资源在经济建设中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我是光山县第三次文物普查队的队长,走遍了全县的山山水水、村村组组。在“三普”时保存较好的古民居,时隔五年,再去时,有的也是面目全非,如马畈汪窑王震旧居周围历史建筑全部被拆;晏河乡向冲古村落被毁,取而代之的是新农村建设;泼陂河明清街两边村民旧房改造破坏历史街区的原貌;南向店乡老街因发展经济,大搞新城开发,老街已废弃。 二、光山古建筑保护的问题 光山古建筑在保护、管理和利用上主要面临三方面问题: (一)保护意识不强,大量农村古建筑被拆除。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树立了新的价值理念,不再信仰上天的恩赐,更加注重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换取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散落在农村的宗教建筑备

受冷落,年久失修导致建筑的破损,甚至坍塌。 (二)产权多样化也是导致农村古建筑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有的古建筑属个人所有,有的属集体所有,有的属国家所有,所有权的多样化使得古建筑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了一道难题。 (三)专业修复知识缺乏,农村古建筑很多沦为“古今结合”的建筑物。此类情况主要是经多年雨水侵蚀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屋面瓦片碎裂,漏雨开始侵蚀屋面结构,所有者用现代的修葺方法进行了修缮,灰色板瓦被替换为红色板瓦,虽然保护了古建筑的主体结构,但却改变了古建筑的风格,古建筑原有的古朴味减色不少。 三、古建筑保护的建议 (一)加强认识,充分领悟保护古建筑的重大意义。古建筑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载体,通过古建筑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古建筑的价值不仅是精神层面的,物质上的价值也非常重要,它是实物的史书、历史的年鉴、文化的载体。 (二)政F主导,把光山县古建筑保护工作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农村古建筑保护和利用中都离不开规划和资金的问题,而政F可以通过协调,为农村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争取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可以通过新农村规划为古建筑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从而保证古建筑保护和利用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科学统筹,吸引民间资本的加盟。古建筑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很多专家都认为“旅游开发”是一条重要的渠道。农村古建筑的科学统筹就是要统筹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加强、完善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工作。这里的统筹主要是针对文化资源的统筹,农村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精神价值是无形的,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试论中国古建筑保护理念 中国古建筑保护是文物保护的一部分,是继承传统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对古建筑保护的理念和内容,分析了在古建筑保护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从而更好地开展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标签:古建筑保护理念传统工艺 前言: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的古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拥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与西方石制古建筑不同,中国的古建筑多为木质材料,无论是木质材料的构架结构,还是榫卯结合的形式,都表现出中国独有的特色。作为古建筑保护工作者,应清楚古建筑的损坏特点和修缮方法,在修缮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与艺术的价值,经常维修,从而使古建筑永葆健康状态。 一、中国古建筑保护的理念 由于古建筑是一定时期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艺术品,因此都具有各自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在保护与修缮的过程中,针对的只是古建筑的物质组成部分,而不改变古建筑的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因此在保护过程中,针对不同价值的古建筑,需要对其价值进行意义评估,从而拟定不同的保护对策[1]。 在对古建筑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古建筑保存状况的研究,通过对其材料、保存环境等的研究,找出古建筑损坏的原因和实现古建筑长期保存的办法。此外,还可以利用传统和现代的技术,对古建筑加以保护和修复。在保护和修复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相关的资料,而不能凭借自己的主观想象随意改变,从而破坏了古建筑的历史原貌。 二、中国古建筑保护的内容 对古建筑的保护,首先要保护的是古建筑的本体,包括古建筑原先的平面格局、造型以及艺术风格等,每个古建筑都有自身的时代特点和地域文化特色。保护古建筑,就是不改变古建筑的原状,不损毁、改建或者拆除古建筑。古建筑的原状,指的是古建筑最初建成时的样子,通过建造时间、类型和工艺手法等找出依据,从而恢复其本来面目,再现当时的风采,进而保留古建筑的文化传统特性。 其次是保存古建筑的材料,以及原有的结构[2]。古建筑的材料主要由木、石、砖、瓦、灰五种构成,由于我国的森林资源缺乏,木材通常是供不应求,基于此种现状,我国的古建筑方式需要采用现今的建筑方式,而湿木材通常难以保证古建组修缮的质量。砖瓦的制作也是古建筑修缮的问题之一,由于传统工艺的大量缺失,现代的砖瓦厂很难烧制出原有的砖瓦,从而使古建筑修缮质量大打折扣。建筑结构决定着建筑类型,古建筑在修缮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原有的建筑结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关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探讨摘要:老城区处于“过度城市化”或“滞后城市化”阶段,现 状复杂,涉及到人口、用地、建筑、交通、公共设施、城市景观、与遗址保护区环境协调等多个方面,规划所面临的技术难点除了老城区所固有的、过去大量存在的物质性老化问题、城市中心的结构性和功能性失调问题、山水环境的利用问题,还须考虑行政中心搬迁对本区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的重新利用问题。基于老城问题的复杂性,规划编制必须对现状进行全面详实的深入分析才能抓住问题的实质与产生的根源,同时,还应从城市整体功能合理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城市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科学的确定规划区开发强度和城市形态的控制。 关键词: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发强度,城市形态 abstract: in the old “over-urbanization” or “lag urbanization” sta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is complex, involve population, land use,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public facilities, urban landscape, and site reserves in many ways, such as environmental coordination, planning faces technical difficulties inherent in addition to the old, the past the existence of a large number of physical aging problem, city center the 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disorder, the landscape of the problem it is necessary to consider the administrative center of this move the influence of function

农业行业现状

近些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把三农问题放在首位,这说明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国家每年对农业投入很大,但效果并不明显,我国各级政府也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但是始终没有一个有效的发展模式。因此,十几年来三农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也没有形成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对此,齐伍军认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问题: 1.非市场经济体制阻碍了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首先,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无法通过对土地权的处置获得价值增值。一些地方政府廉价征用农民土地,高价卖给开发商,农民得到的只是地上物的补偿费,并没有得到处置土地应该得到的回报。农民对土地没有所有权,就无法将土地作为资产与投资人、农业企业合作实现自己的价值增长。 其次,国家虽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但是始终没有从体制上解决根本问题。由于没能有效地让资源向农业、农村倾斜,导致城乡资源配置不均衡,除了税收优惠和政策补贴外,没有可以推动农业发展的有效资源。 其三,一些地方政府重工商轻农业,将大量农民土地征用、出卖给开发商开发房地产,忽视了农民利益与农业发展;高度重视招商引资与工商业发展,不重视培育和支持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 2.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十分传统与落后(农民家庭种植模式)。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还停留在一家一户小面积手工作业种植的传统生产方式上,生产效率低下,创造的价值较低。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非常高,现代化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与信息化。在美国,3个农民可以种植5000亩土地,而在中国,一家人最多种植几十亩土地。美国3%的农业人口满足了100%美国人口的吃粮问题,而中国70%的农业人口还满足不了中国100%人口的粮食需求问题,每年还要靠进口大量的粮食来保证我国的粮食需求。

徽派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与对策

徽派建筑保护与利用现状与对策 汪光耀 安徽省徽州古典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徽派传统建筑更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本文说明了徽州传统建 筑的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护对策。 关键词:徽派传统建筑;中国建筑艺术;保护对策 [Abstract]Huizhou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is a miracle of the ar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garding the protection and problems that exists.Then the author recommends protection measures from five aspects. [Key Words]Huizhou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Ar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Protection Measure 皖南古徽州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为世界所瞩目,享有“文献之邦”、“文物之海”的美誉。徽派传统建筑更被誉为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因此,为切实保护好徽派古建筑,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尤为重要。 1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1.1保护形势,局面严峻。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受利益驱动,全市范围内盗卖古建筑和古建筑构件时有发生。一些人打着“易地保护”的幌子,不择手段购买国有祠堂和私有建筑,然后堂而皇之重建起来,以为奇货可居。有的将古建筑迁建到旅游景区,作为生财之道。皖南有部分民宅、祠堂因无人居住或无人看管,构件多有被盗。即使在有人居住的房子也时有发生砖雕、石雕构件被盗的事件。还有一些群众文物意识不强,图一点小利,被一些文物贩子所利用,私自出卖古建筑构件。此外,近年来,整幢购买古建筑的现象频频发生。 1.2量大面广,保护经费严重不足。

古建筑发展史

古建筑发展史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年代(时期)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夏、商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特征1、都城建筑开始突出主权,周制——三朝五门。 2、宫殿建筑与祭祀建筑混搭。 3、夯土筑城起墙。 4、以土木结合架构为主要建筑方式。 5、整齐规划街道,以宫室为主体。 主要进步(具体描述)1、出现了文字甲骨文 2、青铜器 3、夏、商:①我国古代建筑各主要类型的雏形已逐渐形成。(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建筑出现:宫殿、园囿、陵寝、官署、监狱…..以曾有过的:城市、聚落、民居、坛庙、作坊…..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②“以城卫君,郭以守民”的建城原则。(以城为中心,将官舍、民居、作坊、道路等环绕其周围,某些建筑适当集中。除了功能,还反应了礼制上的观念,集中作坊,便于生产及管理)③“前朝后勤”的宫室布局原则(庭院或廊院的建筑组合)④土圹木椁(guo)墓葬制式的确立。(大、中、小型墓结构区别,中、大型墓以大木层叠为椁室,墓坑回填夯土,地面不起坟,有些墓圹上建有祭祀建筑。非贫民之墓中,常有殉人,大墓则另有牲人)⑤夯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夯土运用于筑城、屋基、墙体及墓圹回填等出,技术提高)⑥抬梁式木架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4、周:①奠定了我过封建社会的主要格局(由于封建社会的需要,各类建筑都需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予以划分)②建筑中表现的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明显(十分具体并付诸实现(在尺度、数字、色彩等方面)的规定与法则)。③、木架建筑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木梁架建筑广泛的运用,土木结合,斗拱扩大应用)。④陶制建材的推广使用,大大促进了建筑的发展(陶制砖、瓦及其他制品使用于建筑,不仅在建筑机构和构造上产生了变革,同时也对建筑的外观和用途带来诸多影响)⑤我国最早建筑文献出现——《周礼.考工记》⑥建筑模数尺度的定规与应用(周代对各种建筑的尺度,都曾做过专门的规定。设有专司丈量各种建筑尺度的宫吏——“量人”) ⑦“三朝五门”(五层门:皋(gao)门、库门、雉门、应门、路门。三朝:大朝、外朝、内朝) 典型建筑(主要建筑)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最早的廊院式建筑) 高台建筑(殷墟,晚商都城遗址) 中国第一四合院(陕西岐山县凤雏村) 干阑式建筑(湖北圻春) 技术(顶、台阶、细部)1、土木结合(土墙中置木柱) 2、榫卯技术(榫卯出现了多种形式:“燕尾式半肩榫”、“搭边榫”、“割肩透榫”、“环扣”、“落梢榫”、等) 3、木构建筑、夯土技术(抬梁式木构架成为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并已出现斗拱。夯土技术采用“版主方式”。版筑墙体,在夯土时使用工具如夹板、夹棍等) 4、建筑工管制度(司空<管理工程)、司徒 5、瓦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在瓦背和瓦底多置有瓦钉和瓦环) 6、金属建筑构件(门户上之铺首、梁柱之上“金釭”、及车舆之饰件,木椁及家具之支架、灯具等) 7、完善建筑理论体系,严格的等级制度(“左祖右社”、“前朝后寝”、“三朝五门”的等级制度,“以城卫君,郭以守民”的建城原则)8、高台建筑(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面朝前有纵有横,布局已具有庭院的雏形)9、开始使用砖(砖迟于瓦,在陕西岐山县凤雏早周遗址中曾发现土坯砖若干)10、建筑色彩与装饰 11、屋面与墙体(早期建筑屋顶的构造,是在斜梁(或称“大叉手”)屋架间顺屋面坡度放置绑扎成束的芦苇,其上抹泥,表面在抹薄层参沙灰浆,,干后即可铺瓦。苇束之下,亦于室内之一面涂泥,表面再予刷白。墙壁做法:①素夯土墙:常用于院墙等外垣(yuan)②埋置木骨或木柱的夯土墙:见于陕西岐山县凤雏1号建筑遗址的外墙与内墙③草泥墙:用于室内隔墙,多不作为承重结构。)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和方法 古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是必须原址保护、尽可能减少干预、定期实施日常保养、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 纪念建筑、石建筑、石窟寺壁画、造像、古碑石刻等修缮工程,应严格遵守“不改变原状”的原则。“不改变原状”的原则,系指始建或历代重修、重建的原状。修缮时应按照建筑物的法式特征、材料质地、风格手法及文献或碑刻、题铭的记载,鉴别现存建筑物的年代和始建或重修、重建时的历史遗构,拟定按照现存法式特征、构造特点进行修缮或者采取保护性措施;或按照现存的历代遗存、复原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法式特征、风格手法、构造特点和材料质地等,进行修缮的原则。 依工程性质,可分为五类,如下;1、经常性保养维护工程,2、抢险加固工程,3、重点修缮工程,4、局部复原工程,5、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 保养维护工程系指不改变文物的现存;结构、材料质地、外貌、装饰、色彩等情况下所进行的经常性保养维护,如屋顶除草勾抹;局

部揭瓦补漏;梁柱、墙壁等的简单支顶加固;庭院整顿清理、室内外排水疏导等小型工程。此类工程就由管理或使用单位列入年度工程计划和经费预算,作为经常性工作,各尽其职,各负其责。 加固抢险工作,系指建筑物、石窟岩壁以及壁画、造像、石刻等发生危及文物安全的险情时所进行的抢救性措施,诸如支顶、牵拉、堵挡、加固等抢救性措施。此类工程须在技术检查的基础上制定抢险加固方案,报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后进行。如因特殊情况不能事先申报时,须补报备案。 重点修缮、局部复原工程,系指对文物进行较大规模的重点修缮或局部复原工程。此类工程必须事先做好勘查测绘、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科学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工程设计必须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广泛征求有关方面专家的意见。并在提出《修缮、复原工程申请书》报经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批准之后,方得进行施工。 保护性建筑物与构筑物工程,系指为保护文物而附加的安全设施,诸如排水防洪堤坝、防水房、亭、新加窟檐等。凡此类构筑物或建筑物,须与文物及环境风貌相协调,不可喧宾夺主。对文物本身和其周围的历史残迹,必须严格保护,不可因附加安全措施而遭受损坏,附加的建筑物、构筑物的设计方案,报请相应的文物主管部门核准后方可施工。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1: 《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一、工作背景和编制目的 溧水是南京的南大门,距南京45公里,是百里秦淮的发源地,位于长江三角洲和上海经济区的西缘。溧水区位优势明显,周边方圆200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上海、南京、杭州、合肥、苏州等40多个大中型城市。距禄口国际机场、南京南站、新生圩港分别为14公里、28公里、59公里,是沟通苏、沪、浙、皖的重要交通节点。溧水境内丘陵起伏,河湖纵横,青山绿水,生态环境优良,是江苏省目前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之一。全县总面积1067平方公里。 根据新的发展形势和机遇,为优化提升城市功能,大力改善城市面貌,现我局组织编制《溧水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该地区规划建设管理的依据。 二、规划范围 东至秦淮路,西至宁高高速,南至金蛙路,北至中山河,总面积约为10.6平方公里,研究范围应适当放大。 三、主要规划依据与参考 (1)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报审稿)及相关专题专项 (2)《南京市溧水县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3)《南京市永阳新城总体规划(2010-2030)》(在编) (4)《溧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5)《溧水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6)《溧水永阳新城防洪规划》 (7)《溧水县城区道路专项规划》 (8)《溧水县县城绿地系统规划》

(9)其他相关规划编制成果及已有规划审批资料 凡本要求未做具体规定的,应按国家现行的有关法规、规范执行。 四、总体要求 1、规划应在《溧水永阳新城总体规划》及各部门相关规划指导下进行,必须符合国家、省、市有关设计规范和技术规定。 2、规划应充分解读老城区在永阳新城中的定位,分析其与永阳城南新城、城北开发区、城东片区的关系,明确自身的地区特色,统筹考虑老城区的功能定位与布局。 3、应突出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对老城区公共设施和市政设施的布点、用地规模与形态及可实施性进行评价和分析,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配套要求,并促进现状工业的外迁,统筹安排各项城镇建设用地和空间布局,注重维护公共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4、应加强规划的经济性分析。结合用地权属,建设现状,发展时序等因素,重视对地块规划指标的经济测算,提高规划成果的可操作性。 5、规划应重视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对宝塔公园地块予以保护和控制,明确紫线控制范围。 6、规划应对老城交通系统进行梳理和调整,实现道路网的系统化、规整化和功能明确化。充分挖掘现有路网的潜力,结合旧城改造完善次干道和支路系统,明确道路功能,提高运行效率,形成多元化的路网结构和公共交通系统,改善整体交通环境,以减轻老城环境和交通的压力。 7、规划应加强对老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综合研究,针对日益紧张的用地形势,超前预控和规范管理地下空间资源,促进老城区空间资源集约利用。 8、运用城市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注重对规划范围内空间特色的分析和研究(如天际线、建筑色彩、建筑形态、重要道路界面等),充分

古建筑及保护教案

《古建筑的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及保护古建筑的意义。 2、增强对传乘民族文化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欣赏,让学生了解这些伟大的古建筑物是祖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技术的结晶,从而认识到,爱我中华,保护好国宝是我们新一代神圣的职责。 难点:通过考察,调查,史学声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古代建筑的文化特色,从而提高认识美丑的能力,潜移默化地爱护文物的道德教育。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古代建筑资料。 (学生)收集古代建筑的图片,资料,绘画用品。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古建筑的保护》,作启发性谈话。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建筑,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在东方乃至世界享有盛誉。今天介绍的我国古代建筑均具有代表性和历史意义,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瑰宝,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与埃及的金字塔称得上是世界的奇迹。还有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现存最雄伟,最古老的宫殿建筑;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上现存海拔最高,保存最好,历史最悠久的宗教建筑……” (二)请同学谈谈见到古建筑时的心情,描述见到的古建筑的外貌等等。 (三)教师谈谈自己见过的古建筑,谈谈身临其境的感受,(如青岛崂山瀑布;曲埠孔府,孔庙;泰山绝顶;海南南山等等。) (四)根据部分古建筑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历史背景,教师作适当的介绍和讲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破坏,偷盗,价值) (五)弄清古建筑与仿古建筑不同的概念: 古建筑:是前人保存下来的遗产,是国宝。

仿古建筑:是现代人按古人建筑的模样新做的,不是文物。 中国的古建筑一般都由石,砖,木构成,特别是木结构的建筑常因战争,火灾等人为因素和自然灾害的破坏,原貌很难保存。 但宁波的保国寺历千载而完好如初,它是江南至今保存最好的一座北宋木结构殿堂。其建筑奇特雄伟,令人神往。保国寺由此成为我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六)简介部分古建筑: 万里长城嘉峪关布达拉宫北京故宫太和殿颐和园。 杭州西湖山西恒山悬空寺苏州网师园拙政园。 (七)课后小结 师:我们已对家乡的古建筑进行了考察,了解到古建筑有各种各样的风格样式,具有共同的一般特点,你能说说吗? 学生述说后教师小结: ①造型优美,对称,渐变,顶有脊,檐翘等。 ②结构科学,斗拱,柱梁,不用钉子,稳固。 ③极尽装饰,檐,雕梁,画栋,窗饰等。 师:要画好古建筑,先要进行观察分析,把看似复杂的建筑物变得简单易于理解,如亭阁的屋顶,有飞檐呈流线却是三角形或梯形。其实它的各部分均可看成大小不同的△口。等形的组合,大家看是不是这样。 师:提问,古建筑的很多细部是很科学的,也是有趣的。飞檐是怎样翘起的重檐是怎样建的斗拱是怎样结构的梁柱是怎样连接的连接,支撑,穿插,卯榫卯合,竹钉。 教师演示学生观摩 教师讲授线画写生步骤,要求:a.观察思考后构图定位;b.从屋顶处开始下笔;c.线条要流畅肯定,尽可能用长线画;d.画出些细部,看不清的想像完成。教师边指点实物边画。 布置学生作业 1.在室外时教师安排学生自选一处建筑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进行写生描画,注意组织好学生。教师旁观,对有问题的学生解惑,提示。 2.在室内时,则按古建筑照片进行线描。 作业相互观摩 1.在室外时教师将学生所画之作业集中摆放一起进行评价,比较与改进,对照实景能解决很多问题。

中国古建筑观后感

中国古建筑观后感 8集纪录片,感触颇多,作为一名小时候生活在徽派建筑院落中的设计工作者,更就是引发了许多共鸣…… 纪录片中共拍摄了100多处中国古代建筑,为我们很好的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发展脉络,领略了中华几千年来的文化、经济、艺术、生活方式等在不同时期里对建筑的影响以及建筑的表现形式。以下根据片中建筑类别的年代做以下分类概括: 一、史前建筑:有实物考证的建筑发展史中,有距今8000年以上历史。当时 主要以半坡式穴居式房屋为主,原始聚落就是后来中国古代城市的雏 形,形成了当时构木为巢的社会。后来树叉支撑横梁的建筑手法成为 建筑上的一突破,这样能够建造出更大的房子。 二、早期建筑:随着距今3100年左右的河南殷墟遗址发现,出土了大量甲 骨、青铜器、玉器、陶器、等精美文物,充分展示了中国商代都城风 貌。当时还出现了建筑中上象形文字,如:家、宅、宫、宗等文字,从这 些文物中能推测出当时商代建筑的基本形象,下有台基,上面木结构房 屋。当时国家的出现、金属的出现、夯打技术的提高使房屋建筑技术 不断发展,向前推进。“高台榭,美宫室“就是当时的现象写照。后来到 了汉代,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建筑形式,“明堂壁雍”,壁雍指圆形水池,而 明堂为水池上方的建筑。明堂壁雍就是接受朝见与祭祀的场所,以及 古代天子的明经宣讲之处。当时还出现了一些特色建筑,如:建阙,后来 又演变成五凤楼的形式,现在的故宫的午门也由此演变而来。当时的 佛教建筑也就是一大特色,崖壁建筑,如:1500年前的悬空寺如今依然

保存完好,以及山西大同云岗石窟等。 三、唐宋时期:公元七618年唐建都之后,以大兴城为都,改名长安城,唐前 的大乱到大治,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安定,经济、文化、对外贸易往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当时的建筑风格特点:博大、恢宏、开放,结构技术、功能与建筑艺术高度融为一体。武则天的明堂为当时最大的建筑,最为辉煌,高86米,相当于现代的20层楼,仅用工期11个月,由此可见唐代的盛世辉煌,技艺精湛。当时还有一些著名的建筑,有蓟县的 独乐寺、山西的敦煌石窟、五台山的佛光寺等。 宋代在当时经济总量占全世界的一半,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北宋建国后,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建筑制作的著作《营造法式》。当时著名建 筑有忭梁城、圣母殿、隆兴寺,应县木塔,嵩山少林寺等。结构出现多 样性,包括:横梁式、穿斗式、井干式等 四、元明清时期:北京城经历元明清三代,元大都开启王都模式,方形建筑 群,每边九里,大气磅礴,无论就是漆艺、描金、彩绘等,在宫廷建筑中达到中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顶峰。另外各地有特色民居的建筑百花齐放,如四合院建筑,更就是对中国礼仪文化推向新的高度。特色民居还有 客家民居、徽派建筑、窑洞民居等。中国园林建筑的发展也就是中国建筑文明史上的重要标志,理水、叠山、莳花选石建造了清漪园……、随着中国皇家园林的发展,各地也相继出现了很多地方特色园林,如苏 州园林、泰州乔园、扬州个园等,这些园林极具诗情画意,含蓄曲折,与自然相融合,形成诗意的精神文明的栖息地,无愧为中华之瑰宝。 总结:感叹中国古建筑文明,很多建筑历经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经历数次地震、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解决方案 篇一:古建筑保护策划书 古建筑保护策划书 一,活动全称:古建筑保护宣传活动 二,活动背景 开封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七朝古都”之称。开封历史悠久,传统民族文化光辉灿烂,文化古迹驰名中外。开封有着与国外友好交往的历史,特别是早在十世纪后期至十二世纪初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北宋时期的首都东京,城郭宏伟,“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经济繁荣,风光旖旎,物华天宝。不但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汴京富丽天下无”的“国际都会”之称。 现在,历史文化名城开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人口发展的挑战,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开封市人口也近百万,人口增长以及世界范围的从农村涌向城市的人口潮,接踵而来的是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老年人问题等等。在老城区保持合适的人口密度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一环,如果听任老城区人口继续膨胀下去,人口超饱和状态就有增无减,那么保护名城的一切措施,包括划定保护区都会毫无结果。那样,名城的古建筑将荡然无存;经济发展的

挑战,一般的说,一个富裕的城市才有可能建成优美的、清洁的、文明的城市,这是历史文化名城的不可缺少的条件,而贫穷只能造就落后、破败、肮脏,所以我们要发展经济,但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会给古建筑带来巨大的破坏,再加上一些政府官员没有远见,导致古建筑让位给经济的发展,是古建筑遭到灭顶之灾。古建筑需要人们的保护,需要我们的爱。 三、(一)举办机构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州营造学社 (二) 河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中州营造学社 四、活动地点 展板展示地点:金明校区下沉广场、伦校区大礼堂前、开封市宋都御街宣传单发放地点:金明和明伦校区、开封市宋都御街 古建筑介绍地点:明伦校区 五、参与人员 (一)、中州营造学社全体成员 (二)、河南大学学生 (三)、社会上有志于保护古建筑的人员 六、活动主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建筑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古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原因分析培训资料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原因分析

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陈天声陈弘 摘要:粘土砖在我国已有近3000年的使用历史,可是在期间,砖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十分缓慢。在我国建筑史上,几千年来,砖一直没能在古建筑中担任主角,原因何在?2000多年来,在我国古建筑中,一直使用干结后既无强度,又无粘结性的黄泥浆作为砌砖胶泥;而没有使用国外早就广泛应用的石灰砂浆。由于我国所用的砌砖胶泥中缺少起强度作用的“砂”作承重架,使砖砌体难以承重,无法作为建筑物的围护墙和承重墙使用,因而影响了砖砌体在建筑中的应用。“砌筑胶泥选用不当”是我国古建筑砖石结构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中国古建筑、砖石结构、砌砖胶泥 Abstract:The basic reason of the brick and masonry developed slowness in our country is that our country did not use the appropriate laying masonry mortar; however some foreign countries already used lime mortar. During more than 2000 years, our country has used mortar which lacks the thin aggregate-sand (sand plays the intensity role in the mortar). All along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o use pure clay-wash, which is both no intensity and no cementing power. That cause the masonry has not enough load bearing capacity to be used as building’s wall. Key words: Chinese ancient architecture; the brick and masonry construction; the masonry mortar 一、砖的出现 都说是秦砖汉瓦,但实际上,根据最新的考古成果报道:我国最早的瓦是甘肃灵台县桥村“齐家文化”遗址出土的印有绳纹的弧形红陶瓦,距今天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砖 是甘肃民乐县东灰山“四灞文化”居住遗址出土的土砖,距今天也有3700年的历史了。而在 战国时期,在房屋建筑物上使用粘土烧制的筒瓦、板瓦作屋面和使用粘土烧制的薄砖铺地已相当普遍。有史料记载:战国初期齐国工艺官书《考工记、匠人篇》上就已作为国标建筑规范规定了当时建筑物上常用的2种屋顶坡度的高跨比:“葺屋三分,瓦屋四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在描述战国末期、公元前3世纪秦国攻取赵国都城的“邯郸之战”时,也谈到:“秦军鼓噪勒兵,武安屋瓦尽振”等。总之,先民在生活实践中早就发现了粘土掺水后的可塑性和烧烤后的耐火性和坚硬性。“砖”古文作“甓”和“甎”,所以在早期,陶制砖、瓦并无严格界限。在我国建筑史上,一般以为:瓦出现在西周中期,砖出现在东周,迄今都已至少有2500~3000年的历史了。 二、砖及砖砌体的发展历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