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书写技巧

行楷书写技巧
行楷书写技巧

一、楷书、行书和行楷

1.楷书:

(1)定义: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是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字形较为正方的一种字体。《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

(2)特点:

①用笔方面:楷书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中,提笔、顿笔、转笔等运用要求严格,书写要平稳,有轻重提按、入锋回笔等具体要求。笔数,笔顺,一定的行笔规则是不可以随意改变的。

②楷书笔顺方面:楷书的笔顺比较固定,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是根据汉字结构特点加之人们日常书写习惯而总结出来的。就一般情况而言,楷书的笔顺是不可以改变的,改变了笔顺极容易造成笔画书写不到位,使字形走样,影响书写效果。

2.行书.

(1)定义:

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2)特点:

行书的用笔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点画以露锋入纸的写法居多;

②以欤侧代替平整;

③以简省的笔画代替繁复的点画;

④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与画的呼应;

⑤以圆转代替方折;

3.行楷

(1)定义:

行楷字,也称“汉字行楷手写体字形”,是偏重于楷书书写笔法(法则),比楷书行笔自由,又比行草规正的行书字体。

(2)特点:

①行楷用笔方面:行楷的用笔则灵活、方便,一般不需要逆锋、顿笔、停笔等严格的运笔,不强调用笔中更多的提按、笔画形态,只要求笔道流畅,使转合理,行笔巧妙。还可以依照书写者的习惯而使笔画的行笔出现各种变化,甚至依照个人不同的审美和书写风格去追求或创造出不同的笔道线条。

②行楷笔顺方面:行楷的笔顺不是一成不变的。行楷的书写,根据实际需要,个别地方由于书写到具体部位时,笔画的连结、萦带、减省等使字形变化,相应的笔顺也随之改变了。有的字中的笔画可以先写、也可以后写、但这也只限于一些非主要的笔画,字中的主笔是要按照书写顺序来写的。

③行楷笔画数方面:写行楷的过程中,个别时候由于连带的需要,加上个别笔画的合并、替代和减省,很多笔画自然地连在一起书写,笔数会比楷书有所减少。

二、硬笔行楷写法入门六要诀

钩挑意识要增强、破方为圆常应用、笔画减省不可忘、捺笔收缩把握好、覆笔方法要明了、局部整体作简化。

如果把正楷比作一个人站立的话,那么行楷就如同一个人在行走了,只有站得稳,才能走得像样。由于行楷书写速度快,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

以下两行字,上面一行是正楷,下面一行是行楷。

从形态看,与规整端庄的正楷相比,行楷流动感十分明显,如果把正楷喻为平静安详的一潭湖水的话,那么行楷就是山泉了。

1.要诀之一:钩挑意识要增强

行楷之所以写速快,就是在楷书点画的基础上增加了钩与挑这两个重要附件。

①以点起笔的字,点要带钩状与下一笔作强烈呼应。②在字的上端用两点的,左点向右挑出并与右点相联。③以横起笔的字,横则向左下带出钩状。左部末笔为竖笔的字,竖要向右上挑出与右部呼应。

2.要诀之二:破方为圆常应用

正楷中写转折时,笔尖稍按形成方折形态;但在行楷的流动中,则要求破方为圆,即把转折写成流动感很强的圆弧形状。

①把横折、竖折、横撇的转折写成圆弧状。②把横折钩,弯钩,横钩的转折写成圆弧状。③一字中含有两个转折的,其中一个要破方为圆,另一个仍为方折,以显示一种变化之美。

3.要诀之三:笔画减省不可忘

行楷书写,笔画明显减省,这样就能大大加快书写的速度。

①点被省略:示字旁,衣字旁,禾字旁,木字旁中的右点被撇折所带出的牵丝替代。

②点的减少:三点水只写一点,其它两点写成竖提状;四点水只写一点,其它三点用带钩的一横替代。

③横的省略:“日”字旁中的两横连成一提;“目”字旁中的三横写成带弧状的竖提;“王”字旁中的横与提连写成一笔。

④竖的省略:字中左部的竖笔往往省略。

⑤钩的省略:行楷中的钩往往省略。比如省去斜钩的钩,省去竖钩的钩,省去弯钩的钩,省去竖弯钩的钩,省去横折钩的钩。

4.要诀之四:捺笔收缩把握好

正楷书写,捺笔都要出锋,形成“放纵,舒展”的态势;而在行楷中往往以“收缩”的形态出现,这种改“放”为“收”的变化,能增强整体的一种动势和流速,更重要的能充分体现出字体的内在力度。

①斜捺写成长点。②人字头的斜捺写成一个带钩的长点。③平捺用回收法。

④“之”字中的平捺常写成长点。⑤“走字底”中平捺不出锋,轻回收。

5.要诀之五:覆笔方法明了

运用覆笔是行楷书写的一种特殊方法,它动作幅度大,就如同翻覆东西一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种形式。

①左覆右。撇出后用笔尖带出回环状,从左到右。这种回环状写法不同于楷书,楷书隐形,行楷显形。在合体字中,这种回环幅度较小。

②右覆左,一般用于横与竖的连接。笔尖自右下而上带出回环状再向左下。

③下覆上。笔尖由下向上翻覆,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左上。另一种是向右上。

6.要诀之六:局部,整体作简化

①局部简化:

“定”的简化,底部用扁形三折符号连捺完成。

“佳”的写法更为简化;短撇、竖、点合成一笔,四短横连写,最后一笔是竖。“禾”在合体字中的简化,平撇与竖连成一笔,再用下覆上方式把“横、撇、捺”三笔连为一笔。

“口”在一字中底部或右部时,常写成一小圆弧。

“能”中的右部简化为“长”。

“骨”上部小横折写成一点。

②整体简化:

“止”的简化写法:先写竖折,用下覆上方式写横向两点,竖与横被两点替代。

三、硬笔行楷八个基本笔画写法指导

和正楷一样,行楷在流动中也有它严格的规矩。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所以,行楷绝不是一种随意性大且能一挥而就的书体。它非常强调在快速运行中,硬笔尖所表现出来的相应的节奏感,从某种程度上说,硬笔行楷更能体现出其特有的“秀、劲、畅”的风格。

行楷整体的动态是由局部动态构成,八个基本点画是动态的源头,习字者从这源头入手,做循序渐进的反复训练。

(一)点的写法

明确点在字中的形态位置:

点有两种形态:带钩点和上挑点

1.带钩点:下笔由轻到重,笔尖触低即按并向左下方勾出。

2.上挑点:笔尖下按即向右上方挑出。

其脚点:上挑点连带钩点。

心点:上挑点连带钩点。

曾头点:上挑点连撇点。

合三点:两个横向相连的上挑点连撇点。

两对点:带钩点下连上挑点,再向右连撇点和带钩点。

(二)横的写法

横有三种形态:带钩短横、上挑横、带钩长横

1.带钩短横:向右行笔略按向左带出钩,一般出现在字的左侧或中上端。

2.上挑横:形态斜上较长,末端略按有一个向左上挑出之态。

以上两种横常常互相组合,出现在一字中,形态灵动活泼。

3.带钩长横:斜上姿态,中间略呈弧形,笔尖略按向左上微带钩状。一般出现在字的上端或底部。

(三)竖的写法

明确竖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竖有三种形态:悬针竖、右挑竖、左挑竖

1.悬针竖:落笔轻按,由重至轻快出锋,与正楷相比运行稍快。

2.右挑竖:至竖末端向右上挑出,用于单人旁,双人旁,左耳旁。

3.左挑竖:至竖末端向左上挑出,与下笔衔接,一般出现在字的中间。

(四)撇的写法

撇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撇有四种形态:短平撇、回折撇、斜钩撇、竖钩撇

1.短平撇:轻按迅疾向左下撇出。

2.回折撇:轻按向下撇出,至撇末端有一个回锋,用于单人旁,双人旁的首撇。

3.斜钩撇:类似正楷的斜撇,行笔快速,至末端向上轻挑出,整体力度大。

4 .竖钩撇:类似正楷的竖撇,力度强劲,至末端向上轻挑出。

(五)捺的写法

明确捺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捺有三种形态:反捺、回锋斜捺、回锋平捺

1.反捺:也称为长点。笔尖由轻到重,至末端轻按。斜捺常写成反捺,以增加字体的力度。

2.回锋斜捺:与正楷写法相似,但行速略快,把出锋改为回收。如一字中出现双捺,反捺与回锋斜捺可交替使用。

3.回锋平捺:写得平和流畅,用在走之底中。

(六)折的写法

明确折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折的三种形态:圆弧折、撇捺折、横撇折

1.圆弧折:把正楷的横折。竖折改为圆弧状。

2.撇捺折:是撇与反捺的连接写法,转折略按,末端稍似停顿。

3.横撇折:是横与撇的连接写法,撇写成斜竖状,末端向左上轻挑出。

(七)钩的写法

明确两种钩法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钩的四种形态:悬针竖钩、斜弧钩、回锋钩、圆弧钩

1.悬针竖钩:把竖钩写成悬针状。但力求变化,有时一行中出现几个竖钩时,有的可将竖钩末端带弧状出锋。

2.斜弧钩:比正楷运行快,至末端略顿,形同一张硬弓状,为求变化,一行中如有几个斜钩,有的可快捷勾出。

3.回锋钩:是竖弯钩的快写,笔尖至出钩处略顿回锋。

4.圆弧钩:包含五种钩法。在行楷中,凡横钩、横折钩、竖折折钩、横折弯钩、

横折折钩的转折处均可写成圆弧状。

(八)提的写法

明确提在字中的位置形态。

提有两种形态:撇折提、匕首提

1.撇折提:是撇和提的连写,通常用在示字旁、衣字旁、木字旁、禾字旁中。这些偏旁中的点被提出时省略。

2.匕首提:略顿向右上提出,比正楷运行快速有力。

四、行楷常用偏旁写法二十例

对以下20个常用偏旁作重点练习,由浅入深地领悟行楷技

1.两点水,三点水

两点水中侧点带钩,与斜提相意连;提的位置稍偏左些;三点水中第二点与斜提连成竖提一笔。

2.单人旁,双人旁

单人旁中撇笔起笔略按,向左下方撇出,笔尖贴住纸面返回写竖,竖稍向左凸,末端向右上提出;双人旁第一撇至末尾便一折,第二撇紧连第一撇,呈阶梯状,再写竖笔,三笔连成一气。

3.木字旁、禾字旁

木字旁中斜横快写,竖笔含微弧度,稍驻即迅疾返上,从横、竖交叉处起笔写撇折,禾字旁中平撇与斜短横意连,其余写法与木字旁相同。

4.提手旁、竖心旁

提手旁中快要写斜短横,向左上挑出写竖钩提,竖钩要前挺,以使短提显得遒劲有力;竖心旁先写两点相连的竖折,再顺势上挑写略含弧状的竖,末端向右上提出。

5.绞丝旁、食字旁

绞丝旁略按写撇,再连续写两个折笔,然后向右上有力提出,食字旁中快写斜撇,撇不出锋,略按向右上写弧状钩,钩尖连出竖提。

6.反文旁,欠字旁

反文旁中点、横、撇三画连成竖折折撇一笔,捺写成长点;欠字旁中斜撇与弧状钩连成一笔,弧尖连出斜撇,捺写成长点。

7.戈字旁,立刀旁

戈字旁中短横斜上,末端向左上挑出顺势向下写斜钩,钩出省略,短撇与点意连;立刀旁中竖钩写成悬针竖,两竖用牵丝相连,长竖挺直有力,在字中是最长的一笔。

8.竹字头,草字头

竹字头中短撇回收向下再向右上提出,写竖折后向右下撇出,草字头中先写左右呼应强烈的两点,右点向左下顺势写斜上短横。

9.宝盖头,穴宝盖

宝盖头的上侧点带出钩状牵丝与左竖点意连,略按后笔尖反弹写横沟,穴宝盖是在宝盖头下加左右相连的两点。

10.走之底、建之底

走之底的左侧点略带钩,顺势写弧状斜竖,平捺柔和自然;建之底中横折折撇三处折均含圆弧状,平捺轻快。

五、掌握硬笔行楷单字流动的书写节奏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一些写得难以辨认的潦草字,这些字的特点是,由于一味图写得快,过多追求笔画与笔画之间得牵丝相连,忽视了在流动中的快与慢的起伏变化。字形面目不清,类似一串向右滚动的软体动物。事实上行楷的流动绝不是一种单纯的快速,在流动中,该慢则慢,该快则快,把流畅与力感统一得和谐自然才能表达得即清晰明朗又富有韵美之气。

下面这行字的弊病是图快,也就是通常所见到的潦草字,过多追求点画之间,字与字之间表面牵丝细线条的联带,忽视了笔尖运行中不断交替着的提、按变化,表现出虚弱飘忽乏力状。所以,学写行楷就应首先学会控制书写流动的节奏。所以,写好行楷,就得从控制单字流动的节奏入手,把每一笔视为每一步,正确调整好步伐,才能由此及彼,了解行楷的笔法真谛。

如何控制好书写的流动节奏呢?下述一种快慢互相交替的分解方法,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成语“学而不厌”的行楷快慢交替分解法

1.“学”的行楷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迅疾向右写横三点,为快动作;左点与

横钩连成宝盖,略含微弧,为慢动作;横撇连弯钩,为慢动作;用下覆上方法回上写短横,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分解为“快-慢-慢-快”。

2.“而”的行楷书写应有三个节拍

横撇与左竖用牵丝相连,为快动作;笔尖

返上向右写扁形横折钩,为慢动作;两短竖横向相连,左缩右放,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分解为“快-慢-快”。

3.“不”的行楷书写有三个节拍

把横、撇连写成横撇,折处呈圆弧,为慢动作;用回环法迅疾写竖,为快动作;笔尖略顿后向右顺势写点,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分解为“慢-快-快”。

4.“厌”的行楷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把横、撇连成一笔,撇出舒展,为慢动作。笔尖返向右上迅疾写斜横,为快动作;写竖撇为慢动作,用回环法迅疾写长点,并上挑顺势再写点,为快动作。整个书写动作分解为“慢-快-慢-快”。

(二)对“有志者事竟成”这句名言流动节奏的把握

1.“有”的书写应有三个节拍

向左撇出,用回环法写横连竖,为快动作;向右上写带圆弧的横折钩,为慢动作;两点相连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为“快-慢-快”。

2.“志”的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横右覆左与竖相连为快动作;笔尖向左逆入再向右写横撇,撇尖为回收式的,为快动作;用慢动作写卧钩;钩尖带出两个横连的点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为“快-快-慢-快”。

3.“者”的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横右覆左与竖相连为快动作;笔尖向左逆入再向右写横为快动作;向左撇出迅疾用回环法写竖为快动作;写圆弧状的横折钩用点连写代两横为慢动作。整个书写过程为“快-快-快-慢”。

4.“事”的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迅疾写横并引带与短横相连为快动作;写横折为慢动作;两横相连为快动作;写

竖钩为慢动作,以稳住全字。整个书写过程为“快-慢-快-慢”。

5.“竟”的书写应有四个节拍

点与短横两点长横相连为快动作;横与下“口”相连为慢动作;写短斜竖为快动作;用圆弧状代竖弯钩为慢动作。整个书写过程为“快-慢-快-慢”。

6.“成”的书写过程有四个节拍

写左竖覆上写横为快动作;转折后连笔写成一小圆弧状横折钩为慢动作;钩出回上向右下写斜钩为慢动作;笔尖略驻即回上写撇和点为快动作。整个书写过程为“快-慢-慢-快”。

(完整word版)钢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书法知识】

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捺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一)横: 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

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上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捺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

粉笔字书写基础教程

粉笔字书写基础教程 前言 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在黑板上以书面语言或符号进行的表情达意,教书育人的活动,称之为板书.黑板板书与多媒体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 一, 黑板具有信息传递的持久性 诚然,运用课件能够实现板书,但由于屏幕的限制,画面所显示的信息随着下一个信息的出现而消失,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和持久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一堂课下来,学生看到了许多却没有什么印象,所形成的记忆零散而不系统.而板书,是随着师生的思维从课始到课终逐渐展开的,经过一定的逻辑过程而建构的学习脉络,不但能揭示教学内容的要点,体现知识体系,而且能长时间为学生传递整堂课的信息,还有利于那些开小差的学生,一看黑板就知道老师现在讲到什么地方了,顺利重新进入学习. 二, 黑板板书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预设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常常牵着师生的鼻子走,很难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及时调整,即使教师有能力在课堂上针对突发事件临时修改课件,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表示间隔较远的联系.而黑板这时有了用武之地,使教师处理多媒体课堂生成的教学信息得心应手.黑板随写随看随擦,内容增删方便;随圈随点随画,信息提示灵活.这样老师既根据上课的具体情况突出了重点,又顺应了学生思维,减少了思维障碍,降低了思维难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 黑板板书具有较强示范性 学生的解题书写,作图,制表等方面的能力不是天生具有的,它离不开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示范作用.教师亲手在黑板上书写解题过程或绘制示意图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润物细无声"地向学生传递着示范信息.如我在教学生画杠杆力臂时,在一个班采用PPT课件分步展示,结果学生在自己作图时却无从下手,而在另一个班采用三角板逐渐演示画出,学生目睹了老师作图的全过程,自己动手时胸有成竹,消除了作图时摸不着头绪的烦恼. 四, 黑板板书具有亲切感 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及思维过程清晰地呈现在黑板上,流畅漂亮的书法,新颖别致的布局,搭配合理的色彩,比起千篇一律的电脑方块字,更让人倍感亲切,赏心悦目,兴趣盎然. 无论我们的教学手段多么先进,多媒体课件制作得多么精美,教学方法多么得体,都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板书.因此,我们在多媒体课件得宠的今天,别冷凉了传统板书.合理地使用传统板书,能使多媒体课堂更具生气与活力."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引人入胜的导游图,学生学习中掌握真谛的显微镜;是开启学生思路的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大门;是每堂课的眼睛,读写结合的桥梁……" 只要一天教室里还有黑板,板书就会存在,我们没有理由拒绝把它写好,应有这样的潜意识:把粉笔字写好,漂亮的板书,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展现出自己良好的教师风采. 第一章粉笔字 第一节粉笔字的书写工具 一,粉笔. 粉笔是用白垩土加工制成的圆柱体书写工具.特点是短而粗,无弹性,易折断,磨损快,属于硬笔. 粉笔是进行课堂教学板书和社会宣传的好工具,白色粉笔写在黑板上,黑白分明,对比度强,字迹非常醒目. 粉笔字是磨损粉笔自身而留下的痕迹,好用的粉笔应该软硬适度,纯净无沙粒.太硬,写出的笔画会过细,书写时还会出现刺耳的划动声.选取粉笔时,一要看笔体柱面光洁无渣滓,颜色纯正.二要听笔体横落桌面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三要试笔画,书写时不折不滑,无沙粒,得心应手. 二,黑板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图解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图解 1 横横画要写平稳 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2 竖竖画要写垂直 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3 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 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4 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 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板书)最全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

教师加强粉笔字书写和应用的练习是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进行粉笔字练习必须遵循书法练习规律。练习时,要从楷书入手,逐步过渡到行楷和行书,应从写法突破,逐步掌握构成要领。现将其基本要求介绍如下: 粉笔字楷书作品 (一)粉笔字书写的持笔方法和用笔要求 写粉笔字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笔,其位置贴近笔头,且三指虚握,呈斜卧式(与板面成45°~50°夹角)。 粉笔字属于硬笔字类,书写用笔要点如下:利用指力、腕力书写;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适当用力,写速快慢、用力大小决定点、画的大小和粗细;书写过程中,适时转动粉 笔,使笔头保持圆弧状,以求得线条均匀;用笔讲究提、按、行,但要求书写内力始终保持一致,笔笔到位。(启明按:这里讲的粉笔字书写技巧感觉和毛笔字的书写技巧如出一辙。) (二)粉笔字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进行粉笔字练习应从临写优秀的碑帖(碑:石刻、木刻等字的拓印件;帖:直接书写的范本。)开始,且首先临写楷体。临写的范本很多,选择自己爱好的优秀范本来练习最

佳,在掌握了一种风格后,可广泛涉猎,以便把握共性,同时也便于融合。(启明按:这里推荐大家看看我之前发布的另外一篇文章《初学书法应 该怎么选择毛笔字帖(附46种经典碑帖名称)》) 临写时,首先进行对临(仿写)——仿照范本来写,待熟练后,再背临——默写 范字。临写是在了解所临碑帖的技法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临写前要研究相关理 论,用心读帖(启明按:所谓读帖就是拿着碑帖来“读”,一是要读碑帖中的文字, 二是要读这其中的书写技巧。),然后进行笔画临写练习,熟练后再临写完整的 字,待对所临写的字默写的很象后,进行全帖临写。当基本掌握了楷体书写方法 后,再临写行楷或行书,其方法步骤与楷书相同。按照以上要求反复进行,最终 达到字写的好、整篇组合的美的目的。 (三)粉笔字练习中应解决的问题 1.粉笔字笔画练习要把握起笔、行笔、转折和收笔的要领 粉笔字的起笔一般要求“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有“藏笔”(按笔)之势;行笔要 稳健,用力要均匀,使线条有力、流畅。写转折笔画时,在转折处要有顿 挫用笔,写曲线笔画时,手应随笔画的弯曲而捻转粉笔,忌随意用笔而使线条形成折带状,造成线条无力,有薄弱之感;收笔一般要有回笔之势,勾、撇、提、悬针等收笔要顺势提笔而出,但须保持内力不变、力送到头。 在书写过程中,并非每笔都按上述要求交代清楚,尤其对处于次要位置的笔画,应该藏笔的可作漏笔处理。由于粉笔字书写应有适当的速度,起、收笔的藏笔效 果并不明显,有“意”即可,但无论书写主要位置笔画还是次要位置笔画,必须做 到笔笔到位。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教程文件

硬笔楷书28种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 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 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 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

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基本笔画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颜体楷书笔法

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规律 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要想写好字,首先就要写好笔画。就象盖房子要讲究材料的质量一样,偷工减料盖起来的房子必然是“豆腐渣”工程,写字的道理也是如此,那种不认真练习笔画就直接写字的学法是不符合毛笔楷书学习规律的。王羲之说:“……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目;一画失节,如壮士之折一肱。”充分说明了笔画质量与字的整体美的关系。 汉字的基本笔画共有四十余个,可分为点(斜点、竖点、左点、撇点、提点)、线(长横、短横、左尖横、悬针竖、垂露竖、短竖、长斜撇、短斜撇、短平撇、竖弯撇、竖撇、斜捺、平捺、反捺、提)、折(横折、竖折、撇折)、钩(横钩、竖提、竖钩、斜钩、卧钩、竖弯钩、竖左弯钩)及复合笔画(共10个,名字略)五大类,每一类笔画的写法都是有规律可循的,这些规律掌握起来并不难,以下就是我在学习和教学毛笔楷书过程中总结的规律。 一、起笔规律:点、带、转 适用于一拓直下起笔法,之所以教这种写法是方便学生以后学习行书(见图3 —1)。(如看不见全图,可对图双击查看)

点:任何笔画都由点起。笔杆垂直,以斜势(45°)(缺省为这个角度,具体到不同风格楷体可作相应调整)下笔由轻到重写出前尖后圆的杏仁点。要求下笔要轻,角度要斜,根据笔画的粗细写出点的长短,不可一味拉长以免给下一步带来麻烦。 带:是为了写出起笔轮廓,也便于转笔。以横为例,杏仁点写完后,毛笔按笔画运笔方向(横向右、竖向下、撇向左下、捺向右下、提向右上)侧锋带笔形成平形四边形块面,这样做既写出了起笔的轮廓,又便于笔锋在其中不露痕迹地换向,保证下一步的中锋运笔。注意:带时毛笔不要提起,把点的头和尾盖住(以看不见点的头尾为准),写出三条直边两个方角。 转:是为了调整笔锋指向以达到中锋运笔要求。平形四边形块面形成后,笔锋不须提起,接着就是靠大拇指和食指逆时针转动笔杆(横、提为逆时针转动,竖、撇为顺时针转动,捺因为下笔方向同点一致,故不须转动),带动笔锋作逆时针调锋,使原来的笔锋指向由向左前变成向左,这时向右运笔才是横的中锋行笔。注意:转笔时毛笔不要提起,直接用拇指和食指转动笔杆带动笔锋在纸上转动,像跷跷板一样,让接触纸面的笔尖和笔跟部同时向笔画中心移动,直到笔锋状态符合中锋要求为止。 以上只是以横为例说明起笔点、带、转的规律,其它笔画起笔可类推。至于横、竖、撇、提、捺五个最基本笔画的起笔点、带、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请看表和(图3 —2)。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1)2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 第一节执笔、运笔、板书的姿势 我们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学写字,就涉及到执笔问题。但那时先是执铅笔,然后执钢笔、圆珠笔等,有时还要执毛笔,这些执笔法可能都有老师或家长示范。唯粉笔执法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少儿学习期间还用不着粉笔书法,即使有少数同学为出板报而执粉笔,恐也是“无师自通”,没有人去考察其正确与否,现在我们学习粉笔书法与板书,不能回避执粉笔问题,因为执笔的方法是否妥当,对书写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粉笔不同于毛笔和其他硬笔,自身是笔杆又是笔头,而且板书是立式书写,手腕、手臂均要悬起,因此执粉笔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笔类的执法。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在前的食指距离粉笔头约1.5厘米,这样书写起采既着力又灵活,如果离粉笔头太近,执笔的手指某部位会靠在黑板上来回摩擦,影响书写的流利;如果离笔头太远,无力控制行笔,写出的笔画会太轻而不清晰,影响观者的视觉效果。执粉笔时还要指实掌虚,“指实”即手指执笔要紧而有力量,写出的字才能刚劲有力;“掌虚”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运笔灵活,这样写出的字则流利而不呆板(见图1—1)。 所谓运笔,就是在写字时,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运动过 程。这一过程留下白色痕迹,就是点画,由点画再搭成 字。因此,讲究运笔,点画就有生气,再加上结体合理, 字就美观。否则,只是直统统地一画而过,点画则了无 生气而且笨拙。即使结字好,也难免板滞。请比较下列 点画的优劣。

讲究运笔,就是在不同点画的书写过程中,行笔讲究提按、顿挫、转折、快慢等。 “提”,就是将粉笔从板面提起,使笔迹从粗到细(如果提笔最后离开板面,笔迹就由细到无);“按”,就是将粉笔在板面上重按,使笔画变粗,运笔的提按往往是在同一笔画中完成,如斜撇的写法就是先按后提,以达到右上粗、左下细的笔画效果。 “顿”,就是在“按”的基础上停顿一下,使点画的某一处圆浑而有力量。“顿”经常在点画的起笔、收笔或勾挑捺角处体现出来。 “挫”,是指转换笔尖方向的一种急促而有力的行笔方式,常和“顿”一起连用,称为“顿挫”,比如在钩画的出钩处就要用“挫”。以竖钩为例,钩画就是先顿后挫,粉笔尖扭转方向而形成的一种运笔线路。这样能收到蓄势跃出的效果(犹如踢足球,出脚时脚先向后收(蓄势)再踢出,使之强有力),如果没有“挫”笔扭转作准备,而径直出钩,其钩画则如断柴折芦,了无“精神”。“转折”,也是改变粉笔尖书写方向的一种运动形式,但它不像“挫”那样急促而含“扭’’的运笔动作,而是圆转地改变运笔方向。由于粉笔写到一定程度会磨损成扁平,于是出现线条粗细不均,我们通过转折运笔也正好能弥补这一缺陷。 “快慢”,指的是点画行笔速度。“快”便于连带而易写出气势,“慢”便于沉着而不易轻滑。有时某一笔画的运笔过程就有快慢之分。如“悬针竖”的写法,先慢后快,将粉笔渐渐提起,以行笔惯性出锋,使笔画锋芒毕露,如针之悬。运笔在某一笔画中有三个步骤,即“起、行、收”(被称为运笔的“三部曲”)。上文说的运笔的各种方法(提按、顿挫、转折、快慢等)就应用在不同笔画的“起、行、收”中,如楷书的长横写法,可以概括为“起笔顿顿、收笔顿顿、中行速而劲”。相对而言,楷书运笔较慢且迟重,而行书多连带,运笔较快而轻盈。理解了粉笔书法的执笔、运笔方法和书写要领之后,我们便可着手在黑板上练习书写,书写时除了精神集中之外,还应该有正确的板书姿势,姿势正确能充分利用人体各部分的有利因素,还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板书通常是站着写,且板面与人体平行(写毛笔书法和其他硬笔书法时,纸面与人体几乎垂直),所以要讲究站得稳,两脚平放地面且分开与肩同宽,执粉笔的手臂自然弯曲(有时写到高处时,也可伸直),另一手臂自然下垂(不要作舞蹈姿态),头要正,头正则视线平,板书也容

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

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 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看完文章并努力实践,相信你的粉笔字书写水平绝对会不断进步!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除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举止表情以外,板书的优劣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写 好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种专业基本功。那么如何写好粉笔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粉笔字的书写姿势 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因此,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采用“站立悬

臂”的姿势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1.头平是为了保证视线的平正,使写出的字行列整齐。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经常保持头部平正不歪斜。 2.身正是指身体端正不偏斜。要随着书写位置的左右变动而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应该以自然大方,书写方便为好。 3.臂曲是指执笔的右手臂曲成直角,举到眼的高度最便于书写。随着书写位置的上下、高低变动,手臂弯曲程度也要作相应的变化。左手或持书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轻松自然方便为准。 4.足稳是指两脚分开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以踮脚或屈膝,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所以,教师不但要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人师表。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变换姿势。(示范区和练习区的变换) 4.间歇性。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重点笔画的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有时候还要书写两遍以上) 二、粉笔字的执笔方法 粉笔形体短小,质地松,容易断。由于这个特点,加上黑板摆放的特殊性,粉笔字执笔法与毛笔字、钢笔字都不相同。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在前的食指距离粉笔头约厘米,这样书写起采既着力又灵活,如果离粉笔头太近,执笔的手指某部位会靠在黑板上来回摩擦,影响书写的流利;如果离笔头太远,无力控制行笔,写出的笔画会太轻而不清晰,影响观者的视觉效果。 执粉笔时还要指实掌虚。“指实”即手指执笔要紧而有力量,写出的字才能刚劲有

楷书和行书书写规则

楷书和行书书写规则 一、楷书书写规则 汉字整字形态(1)----间距均匀。如:三、理、真、置、形、易、参、象、山、画、而、面、点、罪、得、家、基、型、雷、需、最、事、群等汉字整字形态(2)----左紧右松。字的左部件的笔画特别少,要靠上写;右部件的笔画特别少,则要靠中间写。如:双、竹、比、羽、林、朋、册、弱、亿、行、很、礼、神、诗、谓、性、村、灯、队、针、执、提、程、稳等汉字整字形态(3)----上紧下松。上面的部写得和下面的一样大,会给人一种头重脚的感觉。如:赤、炎、家、昌、可、来、是、装、菜、茶、背、景、答、笑、穿、希、策、寺、季、华、著、算、掌、需、露等 汉字整字形态(4)----主笔突出。主笔突出的规律是:首先是撇捺笔画不论出现在字的什么位置,不论与什么笔画搭配,都是主笔,其次是弯钩(包括戈钩)、盖头;最后是横和竖。如:全、企、余、食、各、茶、举、容、史、文、突、笑、艺、花、完、觉、我、成、战、找、官、穿、军、堂、方、要、世、直、中、牛等 汉字整字形态(5)----偏旁避让。方法:(1)左旁的右边要收缩,右旁的左边要收缩;上旁的下边要收缩,下旁的上边要收缩;(2)为了让合体字的结构更加紧凑,许多偏旁的写法与它作为独体字时的写法发生很大变化。如:和、社、物、样、场、种、就、到、如、政、跳、航、错、孩、钱、数、要、资、裂、突、季、势、委、愿。 汉字整字形态(6)----自然成型。汉字的基本形态:方形(同、固)、瘦长形(目、月)、扁梯形(白、四)、斜形(多、乃)。如:国、用、团、们、月、自、耳、中、行打、间、朝、目、了、手、二、四、而、土、少夕、多、为、六、皿、回、勿、方、母。 笔画形态(1)----横斜。1横画的角度不是水平的,而是左低右高的斜线(约10度~15度)2字中有多个横画时,要保持基本平行、间距均匀。3凡是字里上下有横的,都要上短下长。如:三、主、平、五、车、正、黄、章、上、可、行、世、看、真、直、再、王、首、责、奏、皇、表、星。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

粉笔字书写技法(楷书)第一节执笔、运笔、板书的姿势 我们从小学(或者幼儿园)开始学写字,就涉及到执笔问题。但那时先是执铅笔,然后执钢笔、圆珠笔等,有时还要执毛笔,这些执笔法可能都有老师或家长示范。唯粉笔执法很少有人问津。因为少儿学习期间还用不着粉笔书法,即使有少数同学为出板报而执粉笔,恐也是“无师自通”,没有人去考察其正确与否,现在我们学习粉笔书法与板书,不能回避执粉笔问题,因为执笔的方法是否妥当,对书写的水平有直接的影响。 ?粉笔不同于毛笔和其他硬笔,自身是笔杆又是笔头,而且板书是立式书写,手腕、手臂均要悬起,因此执粉笔的方法也不同于其他笔类的执法。通常采用“三指法”,即拇指、食指、中指三者齐力握笔,其中拇指、中指对应相抵,食指在前控制行笔方向,其余二指(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相依即可。在前的食指距离粉笔头约1.5厘米,这样书写起采既着力又灵活,如果离粉笔头太近,执笔的手指某部位会靠在黑板上来回摩擦,影响书写的流利;如果离笔头太远,无力控制行笔,写出的笔画会太轻而不清晰,影响观者的视觉效果。执粉笔时还要指实掌虚,“指实”即手指执笔要紧而有力量,写出的字才能刚劲有力;“掌虚”就是手心不能握拳,而要留有一定的空间,使运笔灵活,这样写出的字则流利而不呆板(见图1—1)。 所谓运笔,就是在写字时,粉笔在黑板上行走的运动过程。 这一过程留下白色痕迹,就是点画,由点画再搭成字。因 此,讲究运笔,点画就有生气,再加上结体合理,字就美 观。否则,只是直统统地一画而过,点画则了无生气而且 笨拙。即使结字好,也难免板滞。请比较下列点画的优劣。 讲究运笔,就是在不同点画的书写过程中,行笔讲究提按、顿挫、转折、快慢等。

粉笔字书写技巧

粉笔字书写技巧 教师加强粉笔字书写和应用的练习是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师进行粉笔字练习必须遵循书法练习规律。练习时,要从楷书入手,逐步过渡到行楷和行书,应从写法突破,逐步掌握构成要领。现将其基本要求介绍如下: 一、粉笔字书写的持笔方法和用笔要求 写粉笔字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笔,其位置贴近笔头,且三指虚握,呈斜卧式(与板面成45°——50°夹角)。 粉笔字属于硬笔字类,书写用笔要点如下:利用指力、腕力书写;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适当用力,写速快慢、用力大小决定点、画的大小和粗细;书写过程中,适时转动粉笔,使笔头保持圆弧状,以求得线条均匀;用笔讲究提、按、行,但要求书写内力始终保持一致,笔笔到位。 二、粉笔字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进行粉笔字练习应从临写优秀的碑帖(碑:石刻、木刻等字的拓印件;帖:直接书写的范本。)开始,且首先临写楷体。临写的范本很多,选择自己爱好的优秀范本来练习最佳,在掌握了一种风格后,可广泛涉猎,以便把握共性,同时也便于融合。临写时,首先进行对临(仿写)——仿照范本来写,待熟练后,再背临——默写范字。临写是在了解所临碑帖的技法基础上进行的。所以,临写前要研究相关理论,用心读帖,然后进行笔画临写练习,熟练后再临写完整的字,待对所临写的字默写的很象后,进行全帖临写。当基本掌握了楷体书写方法后,再临写行楷或行书,其方法步骤与楷书相同。按照以上要求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字写的好、整篇组合的美的目的。 三、粉笔字练习中应解决的问题 (一)粉笔字笔画练习要把握起笔、行笔、转折和收笔的要领 粉笔字的起笔一般要求“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有“藏笔”(按笔)之势;行笔要稳健,用力要均匀,使线条有力、流畅。写转折笔画时,在转折处要有顿挫用笔,写曲线笔画时,手应随笔画的弯曲而捻转粉笔,忌随意用笔而使线条形成折带状,造成线条无力,有薄弱之感;收笔一般要有“回笔”之势,勾、撇、提、悬针等收笔要顺势提笔而出,但须保持内力不变、力送到头。 在书写过程中,并非每笔都按上述要求交代清楚,尤其对处于次要位置的笔画,应该藏笔的可作漏笔处理。由于粉笔字书写应有适当的速度,起、收笔的藏笔效果并不明显,有“意”即可,但无论书写主要位置笔画还是次要位置笔画,必须做到笔笔到位。 笔画的具体写法如下:

史上最全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

史上最全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 粉笔字书写和应用练习是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进行粉笔字练习,必须遵循书法练习规律。练习时,要从楷书入手,逐步过渡到行楷和行书,应从写法突破,逐步掌握构成要领。本文介绍了教师进行粉笔字书写和应用练习的基本要求,推荐各位老师收藏。 一 粉笔字书写的持笔方法和用笔要求 写粉笔字时,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笔,其位置贴近笔头,且三指虚握,呈斜卧式(与板面成45°~50°夹角)。 粉笔字属于硬笔字类,书写用笔要点如下:利用指力、腕力书写;书写时保持写速稳定、适当用力,写速快慢、用力大小决定点、画的大小和粗细;书写过程中,适时转动粉笔,使笔头保持圆弧状,以求得线条均匀。 用笔讲究提、按、行,但要求书写内力始终保持一致,笔笔到位。 二 粉笔字练习的方法和步骤 进行粉笔字练习应从临写优秀的碑帖(碑:石刻、木刻等字的拓印件;帖:直接书写的范本。)开始,且首先临写楷体。 临写的范本很多,选择自己爱好的优秀范本来练习最佳,在掌握了一种风格后,可广泛涉猎,以便把握共性,同时也便于融合。

临写时,首先进行对临(仿写)——仿照范本来写,待熟练后,再背临——默写范字。临写是在了解所临碑帖的技法基础上进行的。 所以,临写前要研究相关理论,用心读帖(所谓读帖就是拿着碑帖来“读”,一是要读碑帖中的文字,二是要读这其中的书写技巧。),然后进行笔画临写练习,熟练后再临写完整的字,待对所临写的字默写得很像后,进行全帖临写。 当基本掌握了楷体书写方法后,再临写行楷或行书,其方法步骤与楷书相同。按照以上要求反复进行,最终达到字写得好、整篇组合得美的目的。 三 粉笔字练习中应解决的问题 1. 粉笔字笔画练习要把握起笔、行笔、转折和收笔的要领 粉笔字的起笔一般要求“欲横先竖,欲竖先横”,有“藏笔”(按笔)之势;行笔要稳健,用力要均匀,使线条有力、流畅。 写转折笔画时,在转折处要有顿挫用笔,写曲线笔画时,手应随笔画的弯曲而捻转粉笔,忌随意用笔而使线条形成折带状,造成线条无力,有薄弱之感;收笔一般要有“回笔”之势,勾、撇、提、悬针等收笔要顺势提笔而出,但须保持内力不变、力送到头。 在书写过程中,并非每笔都按上述要求交代清楚,尤其对处于次要位置的笔画,应该藏笔的可作漏笔处理。由于粉笔字书写应有适当的速度,起、收笔的藏笔效果并不明显,有“意”即可,但无论书写主要位置笔画还是次要位置笔画,必须做到笔笔到位。

中性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

中性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示范及图文解析 笔画,是练一手好字的前提,本文告诉你最直观的图解、写法。一看就懂,一写就美。速成一手好字,不成问题。1、点写点的关键是:不可笔尖一落纸就匆匆收笔提起,而是要有个下压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在起笔之处,也可能在收笔处,或者在行笔中。说的简单点,就是写出的点不是一样粗的短线一根,而是有粗有细。 2、横 长横起笔和收笔都有停顿点,收笔重一些,注意,横画不是水平的,而是右端稍微抬高,同时,长横也不是直线,而是略有弧度。 3、撇有好多种,常见的是短撇和长撇。撇的起笔处停顿点明显,逐渐变细,收笔要力送笔尖。

4、竖起笔处必须有停顿点,显得稳重有力度。 5、捺停顿点比较重,然后渐出捺尖,捺尖朝着正右方,不可上翘或耷拉。 6、提起笔重按用力,之后变轻变细收笔。注意,提的形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比较陡,有的比较缓。比如三点水中的提笔,很陡,图示: 7、竖钩 竖笔起笔必须有停顿点,显得稳重有力度,出钩要短、促,不可拖泥带水。

8、弧弯钩 注意弧度不可太大,基本上是垂直的。出钩点要冲着上面的起笔点。两点在一条垂直线上。 9、卧钩 卧钩不好写,注意像月牙弯月,写到一半的时候,注意要逐渐往右上方旋转着写,不可耷拉下去,出钩朝着左上方,或者说朝着下一笔的起笔之处。 10、戈钩,也叫斜钩斜钩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笔画,一般都作为字的主笔,所以要放开写,写挺拔。起笔处、收笔处都要用力停顿而变得粗一些。中途行笔稍微细一些。 11、竖弯弯笔处不可拐直弯,也不可太圆转。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书写要点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书写笔画时,是写,还是平拖平划,笔画表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见下图: 挺,就是要将笔画写得挺拔、刚劲、有力。体现笔画“挺”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带有横或竖的笔画要乎、要直,笔画不能上下或左右颤抖,做到直如线。二是带有“弧”或“弯”的笔画不能出现折弯,应圆转自如,做到弯如弓。见下图: 准,就是每写一个笔画之前要看准下笔的位置,这主要指在临摹字帖过程中,一要看准字帖上字的笔画在格子中间的位置;二要看准笔画的形态,同一种笔画在不同字的结构当中或在同一个字的不同部位有长、短、横势、竖势、斜势等不同的表现形态,应看准、写准;三要看准笔画的粗细,是重下笔还是轻下笔,收笔是顿笔还是出尖,要看准、写准。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租细恰当。见下图: 基本笔画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同: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收笔时出尖。如图: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硬笔书法28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 (一)横。横画要写平稳,因为横在一个字中起平衡作用,横不平,则字不稳。横有长、短之长横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向右较轻,收笔略向右按一下,整个笔画呈左低右高、向下俯势的形态。由于人的视觉的错觉,横画不能写成水平,而应写成左低右高,收笔时稍按一下笔,使笔画变重些,这样,看起来才显得平稳。所以,人们常说的“横平竖直”,不是指横水平书写,而是要求看卜去平稳的意思。如图: 短横的写法是,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行笔大约写到长横的一半时停笔即收。笔画稍向右上仰。如图: (二)竖。竖画要写垂直,因为竖画在一个字中往往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竖不垂直,则字不正。竖有垂露、悬针和短竖之分。垂露竖的写法,下笔稍重,行笔垂直向下较轻,收笔稍重。如图: 悬针竖的写法同垂露,只是收笔时由重到轻,出锋收笔,笔画出尖。见下图: 短竖,写法同垂露竖,只是笔画较短,短竖要写得短粗有力。见下图: (三)撇。撇画在一个字中很有装饰性,如能写得自然舒展,会增加字的美感,有时还与按画相对称起着平衡和稳定重心的作用。撇有斜撇、竖撇、短撇之分。斜撇的写法是,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左下行笔, 收笔时出尖。如图:

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竖撇,下笔稍重,由重到轻向下行笔,行至撇的长度三分之二处,向左下撇出,收笔时出尖尖。如图: 短撇,写法同斜撇,只是笔画较短。短撇在字头出现时,笔画形态较平,如“干、反、禾、后丢”等字;短撇在字的左上部位出现时,笔画形态较斜,如“生、禾、失、朱”等字。如图: (四)捺。捺画粗细分明,书写难度较大。捺有斜捺和平捺之分。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如图: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如图: (五〕点。点画在—个字中就如同人的眼睛一样重要,是一个字的精神体现。点画有右点、左点、竖点和长点之分。右点,轻下笔,由轻到重向右下行笔,稍按后即收笔,不能重描,一次成画。写点关键要有行笔过程,万不可笔尖一着纸就收笔。如图: 左点.写法基本同有点,但行笔方向往下略向左偏一些,收笔时要顿笔。如图: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与训练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一点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右点:从左上方向右下起笔,起笔稍轻,行笔斜中略带弯曲,顿笔后向左上

回收。 2、左点:落笔稍轻,向左下渐重行笔,顿笔后向右上回收,犹如将要垂落之石。 3、挑点:起笔时向右下方顿一下,然后提笔向右上方向迅速挑出。 4、撇点:起笔顿笔,向左下方向迅速撇出,形如短撇。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二横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长横:顿笔起笔,中间行笔稍快,要轻而略带弯度,至末尾顿笔回收。长横的写法总体来说是一个“重—轻—重”的过程。 2、中横:写法基本与长横相同,只是行笔速度较慢,长度比长横略短。

3、短横:起笔时要轻,由轻而重,收笔略顿或回锋收笔,略向上斜,形不宜长。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三竖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

1、悬针竖:起笔稍顿,再向下行笔,用力逐渐减轻,中间蓄势略慢,最后出锋直下。悬针竖的形状如一根悬挂着的针,故名。 2、垂露竖:起笔与悬针竖一样,起笔重顿,再向下行笔,回锋收笔,形如露滴下垂之势。 3、短竖:短竖的写法一般与垂露竖相同,只是稍短。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训练材料 四撇 姓名年班月日得分1、竖撇:起笔如同写竖画,略向左斜而后弯曲,末尾快速行笔出锋。

一年级书法教案基本笔画一

一年级书法教学内容 基本笔画一 目录 第1课 --------------------------------------- 书法基础知识 第2课 --------------------------------------- 基本笔画——横 第3课 --------------------------------------- 基本笔画——竖1 第4课 --------------------------------------- 基本笔画——竖2 第5课 --------------------------------------- 基本笔画——撇1 第6课 --------------------------------------- 基本笔画——撇2 第7课--------------------------------------- 基本笔画——捺 第8课 --------------------------------------- 复习一 第9课 --------------------------------------- 期中自我评价

第10课 ------------------------------------ 基本笔画——点 第11课 ------------------------------------ 小横折和高横折 第12课 ------------------------------------平提斜提 第13课 ------------------------------------ 竖提 第14课 ------------------------------------ 横折提第15课 ------------------------------------ 复习二 第16课 ------------------------------------ 期末检测(作品书写) 一年级书法教案 课题:书法基础知识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硬笔书法的特点。 2、知道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并能体现在自己的书写过程中。 3、懂得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是写好字的首要条件,能在平时的书写中注意自己的书写姿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及坐姿。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双姿”,并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小学教师粉笔字的书写要求

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教师必备! 启明按:之前启明整理了一些关于毛笔书法的文章,今天整理的这篇文章是关于粉笔书法的,主要内容是粉笔字的书写教程以及平常用得着的粉笔字实用技巧。其中粉笔字书写教程这块主要讲了三个方面,分别是粉笔字的书写姿势、粉笔字的执笔方法、粉笔字的运笔方法;粉笔字的实用技巧部分则主要是引用的一位老师总结的关于粉笔字的书写技巧,启明看过之后觉得作者更多的讲的是粉笔字的结构问题,当然也带有一部分是讲运笔的。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发现,其实平时自己的粉笔字之所以写得不好,可能是因为从未系统地了解过粉笔字的书写方法,这里启明希望大家能够有耐心看完文章并努力实践,相信你的粉笔字书写水平绝对会不断进步~ 全文如下: 作为教师,都希望自己有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因为在课堂上要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除了教师的分析讲解,举止表情以外,板书的优劣往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工整、漂亮的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转载]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教师必备! 写好粉笔字,是每一个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不可缺陷的一种专业基本功。那么如何写好粉笔字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粉笔字的书写姿势 [转载]粉笔字书写教程及实用技巧,教师必备! 黑板是竖立固定在墙上的,因此,粉笔字就只能站在黑板前,采用“站立悬臂”的姿势

书写。 书写时要注意做到:头平、身正、臂曲、足稳。 1.头平是为了保证视线的平正,使写出的字行列整齐。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略有仰俯,但要经常保持头部平正不歪斜。 2.身正是指身体端正不偏斜。要随着书写位置的左右变动而平移。直也不是僵硬呆板,应该以自然大方,书写方便为好。 3.臂曲是指执笔的右手臂曲成直角,举到眼的高度最便于书写。随着书写位置的上下、高低变动,手臂弯曲程度也要作相应的变化。左手或持书或按黑板或下垂,都要以轻松自然方便为准。 4.足稳是指两脚分开站立,以保持身体的平衡、稳定。随着书写高度的变化,可以踮脚或屈膝,随机应变。 课堂教学中书写粉笔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示范性。教师在课堂上写板书,也是做写粉笔字的表演。学生不但要模仿教师的字,也要模仿教师写字的姿势。(启明按:启明能够很清楚地记得小时候刻意模仿小学语文老师写字的情景,那时候语文老师杨老师上课喜欢用隶书来书写板书,我对隶书最初的认识就是源于杨老师。)所以,教师不但要能写一手好字,还应注意自己的姿势要优美大方,处处为人师表。绝不可以随随便便,胡写乱画。 2.灵活性。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教师有时让学生直接观看书写过程,这时,要求身不挡字。写字姿势要灵活调整,并保持身态的大方。 3.变动性。黑板版面大,书写范围广,需要及时移动身体,变换姿势。(示范区和练习区的变换) 4.间歇性。即边讲边写,而不是一气呵成。(重点笔画的书写,就是要停下来让学生看清楚,有时候还要书写两遍以上)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与训练

硬笔楷书基本笔画技法与训练 基本笔画是构成汉字的基本元素,大致可以分成八种,即:点、横、竖、撇、捺、提、钩和折。 每一种基本笔画有多种变化形态,虽然它们的写法大体相同,但亦有较细微的变化,在书写时应注意。基本笔画对于一个字而言如同建造房子的材料,材料不合格房子必然不牢固。要写好硬笔楷书必须熟悉和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写法,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大方,既具有实用价值,又具有艺术欣赏价值。 (一)点 1、上点:从左上方想右下起笔,起笔稍轻,行笔斜中略带弯曲,收笔时顿笔向 (二)横 1、长横:顿笔起笔,中间行笔稍快,要轻而略带弯度,至末尾顿笔回收。长横 (三)竖

1、悬针竖:起笔稍顿,再向下行笔,用力逐渐减轻,中间蓄势略慢,最后出锋 (四)撇 (五)捺 1、平捺:逆锋起笔,起笔要平,行笔呈“一波三折”之起伏状,笔画平而长。平

(六)提 (七)钩

8、竖弯钩:起笔如同写竖,至竖画末端向右作圆弧状转折,至末尾处重按,顿 (八)折 撇长,折角大约为45度。

竖折下笔写竖(有长、短之分),顿笔后向右写横,收笔较重。注意竖要直,横要平,一笔写成。如图: 竖折折钩下笔写短竖,顿笔折向右写横,再顿笔折向左下写竖钩。注意竖钩既不能太直,也不能太斜,钩要小,要出尖。如图: 横折提下笔写短横,顿笔折向下写竖,再顿笔向右上写斜提。注意提要短一些斜一些,要出尖。如图: 横折折撇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小短横,最后折向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横撇弯钩下笔写短横,转折处略顿笔后写短撇,接着笔尖不离纸写小弯钩,钩的方向往左上。如图: )横折折折钩下笔写短横,右边稍高些,略顿笔折向左下写短撇,不出尖,不要太长,再折向右写短横,再折向左下写弯钓。注意最后的弯钩要稍有弧度如图: 横折弯下笔写短横,略顿笔折向下写短竖,再圆转向右写短横,收笔较重。如图: 竖折撇下笔写斜竖,略顿笔折向有写短横,再顿笔向左下撇出,要出尖。如图: 从上面介绍的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可以看出,汉字笔画书写的运笔规律,一般是,横、竖、撇的起笔较重,点、撩的起笔较轻;转折处要略顿笔,稍重、稍慢;提和钩,开始要略顿笔、稍重,尔后逐渐转为轻快,收笔出尖;撇、撩雌出尖。所有笔画都是一笔写成,不能重描。这些笔画在组成汉字时,有的形状会略有变化,因此,在书写时,要注意多观察,把笔画形状写准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