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溜槽安装工艺

螺旋溜槽安装工艺
螺旋溜槽安装工艺

一、施工方案

淖尔壕煤矿4个煤仓的尺寸相同,安装工艺亦相同,共同使用一套设备,两煤仓之间安装一部胶带。1号煤仓上方分别搭接上仓胶带输送机机头卸载滚筒与配仓胶带机机尾。1号煤仓安装溜槽 30节,分别为裤衩溜槽1节(即直流槽),非标溜槽 3节,标准溜槽26节,2号煤仓安装溜槽29节,分别为直流槽1节,非标溜槽5节,标准溜槽23节。 1号煤仓螺旋溜槽剖面如图2所示。

图21号煤仓螺旋溜槽剖面(mm)

螺旋溜槽从煤仓上口逐节往下安装,采用临时井架配用手拉葫芦吊挂工作吊盘作为主要作业平台,配备回柱绞车与吊桶作为人员及物料下方器具,使用风钻打眼安设化学锚杆将螺旋溜槽与仓壁固定,溜槽与支座连接以及溜槽与溜槽连接均使用高强螺栓连接。仓溜槽安装作业时人员站立在工作吊盘上,溜槽下放人仓后在空中完成对接安装,溜槽不接触吊盘。待螺旋溜槽安装完毕后将吊盘分块拆解回收,螺旋溜槽安装工程近似于井筒式作业,作业危险程度很高,所以借鉴井筒作业方式加强各项安全防护措施。

螺旋溜槽属于不规则物件,安装过程中安全的重点环节在于设备选型及溜槽起吊、转移、下放、对接,单节溜槽最大重量为2 695 kg,标准段重 1 955 kg,为确保安装各环节安全,经选择计算后,所选主要设备如下。

1)在煤仓上口搭建一个6 m高的临时井架供安装期间设备悬吊。临时井架采用159 mm、 108 mm的钢管与25号工字钢焊接而成,井架支腿底座使用地锚固定。

2)提升绞车选用20 t稳车,提升钢丝绳选用 18 x7 -15.5 -1光多层股(不旋转)钢丝绳,采用3 个钩头配10 t滑轮与0.5 m3吊桶,供人员上下、提升溜槽和工器具。

3)仓工作吊盘为Z77 500 mm的特制单层吊盘,选用4个5 t的手拉葫芦悬吊,配用45 m长的特制导链,葫芦另一端吊挂在临时井架上。吊盘升降时由4名工作人员同时勻速操作手拉葫芦确保升降过程中吊盘的平稳性。另选用Z)20 mm的钢丝绳两根作为吊盘升降护绳,一端用配套绳卡固定在吊盘预留吊点上,另一端缠绕在临时井架横梁上,使用配套绳卡固定,每次根据吊盘升降深度,下放或提升稳绳。

4)选用VX - 829 - II型防爆对讲机作为仓与仓上口的信号联系。支座与仓壁固定以及溜槽与支座对接过程遇到仓壁不平时需要借助氧焊扩孔,所以还需要氧焊及小型手拉葫芦等工具。

二、安装工艺

根据螺旋溜槽的技术特点先根据煤仓中心线与仓口正负零点确定出螺旋溜槽中心线,

1号煤仓的3 节非标段在煤仓沿口之上,为确保安装的准确性,必须先确定出标准段1的上下支座位置,将标准段1 安装完成后再安装上面的3节非标段,然后再逐节安装下方标准段,直至安装完成。2号煤仓非标段在仓,先安装非标段1,然后再逐节往下安装。1 号煤仓螺旋溜槽安装流程如图3所示。

1号仓螺旋溜槽安装流程图

图3 1号煤仓螺旋溜槽安装流程

1、支座安装

根据安装实践经验,应按确定好的位置先安装溜槽上部支座,支座与仓壁采用6根M30 mm x 500 mm化学锚杆配套M30 mm螺母固定。先将支座下放到预定位置,再用手拉葫芦将支座移至准确位置上,按设计方式摆放好,在支座上将支座6个孔眼在仓壁上标识出来,然后移开支座按标识好的孔眼打设锚杆,待化学锚栓完全凝固后再重新安装支座。

2、溜槽安装

溜槽上部支座安装完成后,将溜槽下放至预定位置,然后使用手拉葫芦分别悬吊住溜槽两端将其移到支座上进行微调,将溜槽连接孔与支座连接孔对接后用M30mm X 100 mm高强螺栓与配套M30 mm螺母将溜槽上端与支座连接牢固,溜槽每端与支座连接使用3根螺栓。溜槽与溜槽之间固定使用2根M24 mm X 80 mm螺栓与配套M24 mm螺母连接。溜槽安装完成后再安装下端支座,如此循环直至溜槽安装完成。支座与仓壁及支座与溜槽的固定方式如图4所示。

3、特殊处理

在安装过程中如遇仓壁不平时,支座无法紧贴仓壁,应在支座后方镂空处加设垫铁将其背实后再紧固螺栓。当支座与溜槽对接时设计孔眼无法完全吻合,需使用氧焊将支座预留孔眼进行扩大,以保证安装能顺利进行。使用氧焊应严格执行井下烧焊安全技术措施,以确保安全。

三、安装技术要求

1、螺旋溜槽固定支座选用M30 mm X 500 mm 化学锚杆与仓壁固定,螺母使用M30 mm,8H 级,配套使用M30mm X 380 mm化学描栓,设计抗拉承载力不低于79 kN。

2、打设化学锚杆孔时孔眼必须垂直于仓壁,钻头直径35 mm,孔深400 mm,孔钻粉必须清理干净,每根化学锚杆使用两管化学锚栓全锚,配套使用锚栓搅拌器,钻速750 r/min。安装完化学锚杆后,必须待化学锚栓凝固30 min后方可安装支座。

3、螺旋溜槽与支座连接使用高强螺栓M30 mm xlOO mm,10. 9S级,配套螺母使用M30 mm,8H级。支座必须紧贴仓壁,中间不能留有间隙,如遇仓壁不平必须用垫铁背实,支座螺栓安装扭矩不低于200 N . m,安装最大扭矩不超过400 N ? m为宜,现场使用配套力矩扳手检测。为防止螺旋溜槽使用过程中化学锚杆螺栓脱落,定在化学锚杆端头加设备母, 备母型号与安装螺栓统一使用配套M30 mm螺母。

四、施工前准备工作安全措施

煤矿同意开工后,先把地面的煤粉尘清理干净,然后用架管.竹胶板搭设防护架,防护架经有关部门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用电.气焊一定按照选煤厂的要求及国家安全规程执行。每天施工前在作业围的地面洒水,收工后确认无火种再洒水,作业期间设专人监控火种,确保安全无误。

1、准备工作:

开工前要选择好最合理的运输通道及吊装点,防护架的材料到位,接好电源,屋面拆除。

1.1运输通道要选择宽大便利,有利于吊装的路线。

1.2吊装点要牢固可靠,与被吊装溜槽成垂直状。尽量避免斜拉外拽,以至于加大吊链及吊装点的载荷。

1.3 防护架的材料按计划数量提前到场。

1.4电源箱要提前一天接好并试好然后断电,施工时再送电。

1.5开工前一天将溜槽所在位置的的屋面彩钢瓦拆掉。

1.6制作接火盆(不少于4个),焊条桶(不少于6个)。

2、清理煤粉:

人工用扫把将工作面的粉尘清扫干净后用少量的水将地面清洗一遍。

3、搭设防护架:

用架管在皮带机上面(高于皮带机0.5M)搭设防护架(顺皮带机方向长度不小于6M,宽度大于皮带机宽度2M),然后用双层竹胶板交错敷设将上面的缝隙铺严以防火种漏到胶带上造成火灾。

4、溜槽倒运.吊装:

1.1倒运前将超宽.超大的溜槽进行解体便于运输。

1.2倒运时按由上至下的顺序依次从槽仓吊装口用电动葫芦吊到顶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运到溜槽所在位置的下方再进行吊装。

1.3吊装前检查吊具.锁具是否可靠,确认无误方可起吊。吊具全部采用5吨吊链。由上至下依次组装。

五、安全技术措施

(一)、通用规定

1. 溜槽安装措施经审核批准后方可施工。

2. 施工前编制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核批准,向所有施工人员贯彻学习后方可作业。

3. 参加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教育培训并取得,特殊工种必须持特种作业。

4. 施工人员袖口、衣襟、裤口、领口等必须束好系紧,穿戴整齐,安全防护用品佩戴齐全。

5. 所有施工工器具、材料必须经过专人验收,不符合的严禁使用。

6. 所有电气设备、设施,在投入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机电设备完好标准》进行检修,符合相关要求。

7. 起吊重物时必须有专人指挥负责,起吊用的倒链、天车、索具等不得超负荷使用;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严禁有人在起吊区域行走、站立或作业,起吊时信号要准确、清晰。

8. 人力搬运大件时,人均负重不得超过50Kg,采取吊抬措施时不得上肩,同时需两人以上抬重物时,注意脚下防滑及前后照应,相互之间必须步调一致,稳抬慢放,严禁随意蛮干。

9.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充足的照明系统,确保夜间作业时照明度满足施工需要。

10. 设施的安装必须严格执行设计图纸的要求,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1. 对夹具、倒链、绞车等进行编号,安排专人每班检查钢丝绳等完好情况,并做好记录。

12.人员在平台上作业、行走时,必须集中精力,时刻注意周围人员、工具、设备等状

况,以防发生事故。

(二)、起吊安全技术措施

1. 必须专人指挥,指定专人对机械索具、工器具等进行检查,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2. 使用吊车起吊时,吊车由专业起重工负责起吊安全及现场指挥。

3. 起吊用的倒链、天车、索具等不得超负荷使用;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站在安全位置,起吊区域严禁有人,起吊时信号要准确、清晰。

4. 起吊时应先试吊起100mm,专人检查起吊各连接环节,确认连接可靠后方可起吊作业。

5. 必须在起吊物下方作业时,应将起吊物支稳落实,并不得脱开起吊连接索具,确定安全后方可工作,并派专人监护。

6. 其它严格执行《起重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三)、高空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1. 施工中对高处作业的安全技术设施,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2.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应一律先行清除或加以固定。

3. 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不妨碍通行和装卸。工具应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4. 因作业必需,临时拆除或变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

5. 人员在高处作业时必须按要求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具。

(四)、使用电焊、气焊安全技术措施

严格执行《用火审批制度》。

(五)、绞车及刹车装置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1. 绞车及刹车装置安装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其基础采用混凝土一次性浇铸,基础养护期不少于10天,绞车、照明灯等沿地敷设的电源线路必须采取保护措施。

2. 信号系统设置:

1)绞车点、进带口、刹车点采用两套独立声光信号系统;

2)在进带口处设置一名信号工操作3套信号分别指挥绞车司机和各刹车工;

3)绞车司机、刹车工、进带口信号工岗位均须设置扩音和电铃;

4)专职信号工规定指令:停车、准备开车;

5)操作前由进带口专职信号工通过语音信号通知绞车司机和刹车工作好操作准备。

3. 信号联系:首先专职信号工发出信号,然后绞车工和刹车工回复信号,最后专职信

号工发出确认信号后绞车工和刹车工开始操作。

4. 绞车安装时,按设计调整好绞车的安装角度,且安装稳固。

5. 绞车钢丝绳钩头必须采用插接方式,钩头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30倍,钢丝绳头不得散股、断丝、变形。使用的钢丝绳扣直径不得小于主绳直径。

6. 绞车司机必须对钢丝绳、钩头、制动装置、基础螺栓、电控设备、机械设备等仔细检查;信号工应检查信号系统是否灵敏可靠,发现问题时,必须停止作业及时处理。在正式下放胶带前应进行一次模拟运行。

7. 绞车司机必须按照信号指令开车,运行速度为慢速,严禁随意操作;严格执行《绞车工操作规程》的相关规定。

8. 每台绞车须配置独立的司机,绞车司机、信号工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杜绝违章作业,拒绝违章指挥。

9. 绞车运行中司机要集中精力,手不离操作按钮,注意观察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排列情况。运行如发现爬绳、咬绳、负荷突然增大等异常情况或收到不明信号,必须立即停车,处理好后再运行。

10. 绞车工、信号工必须是持证的熟练工。

六、结束语

1、煤仓螺旋溜槽安装属于井筒式作业,根据井下施工的特殊条件制定合理的方案,并认真细致地编制好安全技术措施。

2、螺旋溜槽的几何形状非常不规则,给溜槽起吊、转移、下放、对接安装带来很大困难,所以在溜槽起吊、转移、下放、对接安装过程中设备选型要经过精细验算,人员站位、操作要点及安装顺序均要经过严格设计验证。

每个仓的第一节螺旋溜槽安装非常关键,直接决定整套溜槽安装速度与运行的整体性能,所以必须确定溜槽安装顺序,只要第一节溜槽找准位置以后整套溜槽定位也就基本确定。淖尔壕矿1号煤仓第一节溜槽安装的是标准段1,2号煤仓第一节溜槽安装的是非标段1。在仓安装工艺溜槽可根据安装人员的习惯适当调整

Y12F型飞机螺旋桨的安装.doc

颁发专用条件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Y12F型飞机螺旋桨的安装征求意见稿 编号:PSC-23-XX 反馈意见截止期:2015年XX月XX日 1.概述 本征求意见稿建议为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Y12F型飞机颁发专用条件。Y12F审定基础中的CCAR 23部适航标准相当于FAR 23部至第55修正案,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自愿符合FAR 23部第59修正案的相关要求。局方与申请人一致同意用此专用条件来要求与FAR 23部第59修正案等效的附加安全标准。 2.背景 Y12F飞机是哈飞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HAIC)研发的双发涡桨中短途支线飞机,属于23部通勤类飞机。飞机采用上单翼、下平尾、单垂尾、可收放式前三点起落架常规布局。其上安装了Hartzell公司的HC-B5MP-3D/M10876ANSK 螺旋桨。 CAAC于2005年8月17日正式受理了HAIC关于Y12F型飞机的型号合格申请,确定的审定基础适航要求按CCAR-23-R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环境要求按CCAR-34《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及CCAR-36-R1《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

在申请CAAC型号合格审定的同时,HAIC还向FAA提交了型号合格审定的申请,按照FAA审定要求,审定基础将包括FAR 23部第59修正案。为此,申请人要求在CAAC型号合格审定基础中,加入自愿符合FAR 23部第59修正案内容。经协调,审查组与申请人达成一致意见,根据FAR23部修正案23-59的要求,编制了关于Y12F飞机对螺旋桨的安装的附加要求的专用条件草案。 现根据适航司管理程序AP-21-AA-2012-21《颁发专用条件和批准豁免的程序》,编制此专用条件征求意见稿。 3.适用范围 本专用条件适用于Y12F型飞机上螺旋桨的安装,用于替代CCAR-23-R3中23.905、23.907条之要求。 4.专用条件草案 第23.905. 螺旋桨桨距操纵系统 (a) 可变桨距和可反桨螺旋桨 (1)螺旋桨系统的单个失效或故障,不会导致螺旋桨桨距低于正常飞行低距止动位置。任何有意低于正常飞行低距止动位置的范围,必须由申请人在适用的手册中表明。如果证明概率极小,结构元件的破损不必考虑。 (2)对于桨距可以低于飞行低距止动位置的螺旋桨,必须通过安装手册中的定义,使飞行机组能够感受并指示出桨叶是低于飞行低距止动位置的。感受和指示螺旋桨桨距位置的方法必须保证其失效不会影响螺旋桨操纵。 (b) 螺旋桨操纵系统 (1)螺旋桨操纵系统的设计、制造和验证必须表明:

螺旋桨和艉轴拂配预装安装工艺

江苏新世纪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桨和艉轴拂配 预装安装工艺 NCS 船舶设计研究所工艺室 2005-7-6

螺旋桨和艉轴拂配预装安装工艺 拂配预装的前提条件以及注意事项 螺旋桨与艉轴的拂配方式为立式,液压拆装方式为卧 式或立式。 艉轴应进行涂油保养,工作面应包橡皮。 螺旋桨平放应牢固可靠并用水平尺找平,桨叶保护不应拆除。 吊车吊钩应有安全装置,艉轴应有卡箍以备转动。 卧式液压拆卸时,艉轴平放搁置应合理,牢固可靠。操作人员液压施工时应注 意保护,穿戴眼睛保护罩和手套。 运输及施工中应防止螺旋桨和艉轴撞损。 拂配 拂配前检查螺旋桨和艉轴,其加工质量应符合图纸要求,并验收合格。用样板 检 查螺旋桨锥孔的拂配余量,来货径向留 0.15~0.25mm 拂配余量。 拂配应进行色油检查,接触均匀,接触面积不小于 75%,每25X 25mm 2 ,应不 小于 3 个着色点,在锥孔两端不得有间断。 拂配经报检合格,并在桨和轴上做好方向和位置标记。 内场预装和拆卸 准备下列工量具: 手摇泵几连接软管、接头、压力表 2套 百分表(带磁座) 3只 点温计 1只

计量器具应计量合格有效桨孔液压螺母与艉轴的配合面上应清洁,应涂上液压油。按桨和轴的标记,把桨吊到艉轴上,然后把液压螺母拧紧上艉轴。确定推入量。 测量桨和轴的表面温度Tp和Ts,二者应尽量一致。 按平均温度T= (Ts+Tp)/2,在T —D图上确定推入量。(见螺旋桨安装工艺)确定推入距离的起始点 按俯图,连接液压系统。 表 3 用于测量艉轴是否移动,示值应调到“ 0”位。向系统注油,放尽系统空气,并打开液压螺母和螺旋桨的放气螺塞,放尽空气,然后拧上各自的螺塞并拧紧。 用轴向手摇泵向液压螺母泵油,使油压上升到5Mpa时往往网,将表1和表2示值调到“ 0”位。 继续泵油,使推入量达至U 2mm,分别记录0.5mm、1.0mm、1.5mm禾口2.0mm时的压力P1、P2、P3、P4。 在坐标纸上作出P—D图,经过上述点的近似值CD与D轴的交点Ds为推入距离的起始点。此图表应提交厂检、船检和船东。 预装与拆落 用轴向和径向手摇泵同步缓慢地向螺母和螺旋桨压油,一次压到所需的推入量(按 序四之4确定值),每压入1mm记录轴向和径向油压。压入时,艉轴和支架应无移 动,即表 3 示值不变。 卸掉桨内油压,保持液压螺母油压20 分钟,表 1 和表 2 示值应不变 卸掉液压螺母内油压,靠一人之力上紧螺母,然后测出液压螺母后端距艉轴末端距 离L ,作好记录(L+5 )mm 作为保安帽配置尺寸。

毕业设计---高炉原料供应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宝山地区原料条件下1600m3高炉原料供应系 统设计

摘要 在本设计中,槽上槽下均采用皮带供料系统,槽下胶带运输机供料与称量漏斗相配合,是高炉槽下实现自动化操作的最佳方案。 串罐式无料钟炉顶的称量料罐卸料支管中心线与波纹管中心线以及高炉中心线一致,避免了下料和布料过程中的粒度和体积偏析,通过布料溜槽的旋转和倾动、料流调节阀的排料控制,可实现多种布料方式,适应各种炉况的上部调节要求,布料均匀,使高炉装料操作简单化,有利于高炉的稳定和长寿。 关键词:高炉炉顶;串罐无料钟炉顶;供料系统;皮带上料

Abstract In this design, groove groove adopts belt feeding system, under the trough belt conveyor feeding and weighing hopper matched under BF trough, is to realize the automated operation optimal scheme. Hopper type bell-less furnace top of the weighing tank discharging branch pipe with the center line of corrugated pipe center line and center line of blast furnace, avoids the discharging and charging process in size and volume of segregation, by distributing chute rotation and tilting, material flow regulating valve discharge control, can achieve a variety of distribution mode, to adapt to a variety of furnace condition of the upper adjusting requirements, uniform distribution, so that the blast furnace charging operation is simple, is conducive to the stability and long life of blast furnace. Key words: blast furnace; bell furnace top; feeding system; belt conveyor

轴系安装工艺新

轴系安装工艺新

一、概述: 本工艺的制定是根据《中国造船质量标准》(2005)及相关规范、标准制定的。本工艺包括的 工作内 容:轴系、舵系放线、艉轴管及密封装置的安装、螺旋桨安装、中间轴安装、齿轮箱 安装、主柴油机安装;艉柱、吊舵臂、挂舵臂的安装,吊舵臂镗孔,下舵承、舵销承装配, 舵叶拂配,舵系装配等等;本工艺文件规定了上述内容的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1、基本工艺流程 轴系、舵系理论中 前支撑定位f 艉管定位f 艉轴承安装f 艉轴及密封装置安装 > 螺旋桨安装 中 舵系装配十 间轴 对中安装f 齿轮箱对中安装f 主柴油机对中安装 2、 放轴系中心线和舵系中心线 3. 1拉线前船台施工应具备的条件: 3. 1. 1拉线前应完成的工作主船体机舱段主甲板下全部完工及密性试验完成,尾部油、水 舱、柜密性试验完成,相关构件及外板装焊完工后,机舱前壁向船首的一条环形大接缝焊装 结束,大型机器设备预定位,船体基线以及横倾由船体部门确定并验收合格。 3. 1. 2主机及轴系的基座都已焊好,并交验合格。 3. 1. 3在确定轴系理论中心线、主机定位及校中轴系时,船上应停止冲击或振动作业。 3. 1. 4轴系校中安装应考虑和排除阳光照射引起船体变形的影响。一般在早晚或阴雨天进 行。 3. 2轴系和舵系理论中心线基准点的确定、检查: 编 制 描 打 校 对 描 校 审 核 标 检 审 疋 日 期 2011 -2-9 挂舵臂安装焊 接工艺 总面积 m 2 共12页 第1页 湖北江润造船有限公司 心线的确定 挂舵臂定位f 舵销套定位 吊舵臂镗孔 f 舵杆与舵叶拂配 f 下舵承、舵销承装配 吊舵臂、

发动机装配流程图

总装工艺卡 共1页第1页 工 序号操作容 工具和 设备 1 将气缸体洗干净放在工作台上,主轴承号和连杆轴承号的选择,缸体上面总共有7位数,为主轴承孔的号数,缸体下面为6位数为连杆大头孔的号数。轴的直径号数要在曲轴上查找,在曲轴的曲柄销上,从右到左7个位分别代表7个位主轴的直径的 号数 2 在中央的平衡块上,从右到左有6个位分别代表1到6个连杆轴颈的直径的号数 主轴承号=主轴孔+主轴颈号 连杆轴承号=连杆大头孔数+连杆轴颈号 工程数量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分组号 3 装 配 名 称 主轴承号和连杆轴承号的选择关键项 工艺编号

总装工艺卡 共1页第1页 工 序号操作容 工具和 设备 1 安装之前要清洗油孔和螺丝孔(用压缩空气)。把缸体正直平放。 安装主轴承,有油槽并且带油孔的安装轴承必须安装在轴承座孔中,主轴承必须正确安装,如果安装错误,可能堵住油孔,造成曲轴烧坏。轴承安装好后,在每个轴承上涂一层机油。 2 装曲轴,主轴承安装好,把曲轴放在缸体上,安放时应小心谨慎,接下来安装止推轴承,油槽面的方向,在前面的朝前方,在后面的止推轴承油槽面朝后方。 工程数量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分组号 安装时应根据主轴承盖上原来所到 的记号,按照1到7 的顺序装好,并 保证主轴承盖上向前的记号,朝向 发动机前方,然后按照双中间到两 边的原则,分两次到三次,将主轴 承盖螺栓上紧到规定的扭矩。 3 装 配 名 称 曲轴的安装过程关键项 工艺编号

总装工艺卡 共1页第1页工 序号操作容 工具和 设备 1 先把衬套用压力机压在连杆小头然后将活塞和连杆置于油中加热60~80摄氏度,取出后迅速擦净座孔,在衬套涂上一层润滑油,把连杆小头放入到活塞,把活塞销插入活塞,并用橡胶锤轻轻的敲击,直至配合到位,再装入挡圈。 2 安装时注意活塞的向前记号和连杆的向前记号都指向发动机前方。 在安装活塞之前要确认活塞和气缸套筒之间的间歇,选择适当厚度的厚薄规,放入气缸筒里面,然后插入活塞,这时活塞感到略微有阻力,说明间歇比较恰当,接下来判断活塞环在安装状态时的开口间歇应在规定的围,将活塞环顶入气缸套筒,用厚薄规测量其开口端的间歇,确定符合规定。 工程数量零件编号零件名称分组号活塞环的记号面朝上方,区别第一道气 环、第二道气环和油环,将选配好的活塞 与活塞环擦净,用活塞环扩器将活塞环撑 开、并装配到相应各缸活塞环槽上,认准 活塞环朝上的一面,用活塞环钳子依次装 上油环,第二、第一道气环,安装之后用 厚薄规检查活塞环与环槽侧面的间歇,在 规定的围,并加少量的润滑油,且注意三 道活塞环端口互错120°,以防开口重叠 时,混合气从开口处窜入曲轴箱,影响发 动机的动力性和润滑油的质量 3 装 配 名 称 活塞连杆的安装关键项 工艺编号

高碳铬铁的冶炼工艺设计

高碳铬铁生产工艺 一、矿热炉 ?高碳铬铁的生产方法有电炉法、竖炉(高炉)法、等离子法和熔融还原法。竖炉法现在只生产低 铬合金(Cr<30 %),较高铬含量(例如Cr>60 %)的竖炉法生产工艺尚处在研究阶段;后两种方法是正在探索中的新兴工艺;因此,绝大多数的商品高碳铬铁和再制铬铁均采用电炉(矿热炉)法生产。电炉冶炼具有以下特点: ?(1)电炉使用电这种最清洁的能源。其他能源如煤、焦炭、原油、天然气等都不可避免地将伴生 的杂质元素带入冶金过程。只有采用电炉才能生产最清洁的合金。 ?(2)电是唯一能获得任意高温条件的能源。 ?(3)电炉容易实现还原、精炼、氮化等各种冶金反应要求的氧分压、氮分压等热力学条件。 1.1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生产的品种和年产量,首先确定炉用变压器的额定容量,选择变压器的类型(三相或三台单相)、工作电压和工作电流。然后确定电炉的几何参数,包括电极直径,电极极心圆直径(或电极中心距), 炉膛直径,炉膛深度,护壳直径,炉完高度等。所有这些参数,通常采用经验公式计算,并参照国内外生产实践进行选定。部分冶炼高碳铬铁的还原电炉主要技术参数列于表1。 ?表1部分还原电炉主要技术参数 1.2组成结构 *埋弧式还原电炉由炉体、供电系统、电极系统、烟罩(或炉盖)、加料系统、检测和控制系统、水冷却系统等组成。 二、工艺流程 2.1原料的选取 *冶炼高碳烙铁的原料有铬矿、焦炭和硅石。其中焦炭以及硅石作为还原剂。 (1)铬矿 *世界铬铁矿矿床主要分布在东非大裂谷矿带、欧亚界山乌拉尔矿带、阿尔卑斯一喜马拉雅矿带和 环太平洋矿带。近南北向褶皱带中的铬铁矿资源量,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其中南非、哈萨克斯坦和津 巴布韦占世界已探明铬铁矿总储量的85%以上,占储量基础的90%以上,仅南非就占去了约3/4的储量基 础。

螺旋桨拆装工艺

螺旋桨安装工艺 一.拆卸 1.准备下列工量具: a.手摇泵及连接软管、接头、压力表2套 b.百分表(带磁座)1只 c.点温计1只 d.直角尺和千分尺各1套 计量器具应计量合格有效 2.将军帽拆卸后,保险板,螺栓的保险丝拆除,将军帽内的液压螺母清洁。 3.直角尺和千分尺测量尾轴端面至桨叶尾端面的距离L,作为回装桨叶的参考。 4.在桨毂前的桨轴上安装百分表(用于观察轴向移动);液压螺母的油孔丝堵取下, 连接手摇泵1台(用于轴向压油);桨叶的油孔丝堵取下,连接手摇泵1台(用于径向压油)。 5.2台手摇泵同步缓慢地向螺母和桨叶压油,观察百分表;在桨叶与螺母间隙约0.5mm 时(此时2台手摇泵的压力均约为60-70mpa),桨叶的手摇泵泄压,使桨叶与桨轴抱紧;然后螺母的手摇泵泄压,手动盘动螺母,拆下螺母,塑料布覆盖保护。 6.桨叶手摇泵再次缓慢的压油,油压超过推入量到位油压时,螺旋桨能砰然跳开,记 录跳开油压。 7.在施工过程中,螺旋桨的吊钩不能脱开,防止跌落。 二·回装 8.确定推入量。 a.测量桨和轴的表面温度Cb和Cs。 b.根据公式计算推入量的上限和下限数值(见船方的桨叶安装说明书),对比拆桨 叶前的数值L。 9.确定推入距离的起始点 a.连接桨叶和液压螺母的手摇泵。 b.百分表安装桨毂前的桨轴上(用于测量艉轴是否移动)。 c.用轴向手摇泵向液压螺母泵油,使油压上升到2Mpa时,将百分表示值调到“0” 位。 10.轴向继续泵油,干压推入量达到2mm(或者3mm),分别记录0.5mm、1.0mm、1.5mm 和2.0mm时的压力。 11.在坐标纸上作出P—D图,经过上述点(2mm)的P与D轴的交点Ds为推入距离的 起始点。此图表应提交厂检、船检和船东。 12.径向手摇泵开始同时与轴向手摇泵缓慢压油(开始涨毂),此时径向与轴向的压力 应尽量相同,每压入1mm记录下将径向和轴向的压力,直至压到推入量的上下限之间的数值,并对比拆桨叶前的数值L。 13.先拆下径向手摇泵,再拆下轴向的手摇泵,丝堵回装。螺母回装直至与桨叶贴紧, 液压螺母的保险安装,将军帽内加入黄油,回装将军帽。

螺旋桨与尾轴拂配工艺

螺旋桨与尾轴拂配 螺旋桨与尾轴锥面,经检查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进行拂配:a配合面接触不良,没有达到技木标准CB/T 3420—92船舶轴系装配技术要求的要求; b螺旋桨锥孔和尾轴锥体经过机加工; c螺旋桨、尾轴、键其中之一换新。 有键螺旋桨与尾轴拂配 拂配前,必须检查桨叶和轴、键与键槽的配合情况,如需修正,应达到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1、竖拂 1.1、采用竖拂工艺必须具备相应的地坑和足够的吊重设施。吊重设施的吊钩有效高度必须大于尾轴的竖立高度。 1.2、螺旋桨锥孔大端朝上,水平牢固地臵于专用地坑内。 1.3、尾轴的键槽内配臵一根假键,其长度不少于键槽长度的1/4。宽度比键槽松0.10~0.15mm。 1.4、保护好尾轴螺纹或尾轴法兰螺孔,穿妥起吊钢索,装上专用吊环,将尾轴垂直吊起,对准螺旋桨锥孔,并转动尾轴下方固定卡环的手柄,使尾轴的假键对准螺旋桨桨毂内键槽。 1.5、在尾轴锥体均匀地涂上一层色油后,缓慢放下尾轴。当锥体

距锥孔100~200mm时,松开起重机具刹车,使尾轴迅速自由降落插入锥孔。 1.6、利用地坑内千斤顶将尾轴顶升,松开锥体配合面,利用起重机具将尾轴吊离。 1.7、检查螺旋桨锥孔内沾油情况,用风磨机磨削配合面。如此反复拂配至锥孔接触面积达70%左右时。将尾轴假键拆下,装上真键,同时研配键与键槽两侧,直至CB/T3420-92规定的标准,且锥体大端接触面较硬。 1.8、量取尾轴铜套下端面与螺旋桨水封圈止口的距离。该距离应为螺旋桨桨毂长度的2~3%,且不小于12mm。必要时,可车削尾轴铜套下端面,以确保上述尺寸。 1.9、经拂配后尾轴螺纹应在螺旋桨锥孔内。其尺寸至少应为桨毂长度的2~3%,且不少于10mm。 1.10、若达不到 2.8条要求,允许在螺旋桨的小端平面加垫衬片。衬片的材料应与螺旋桨基本相同,其厚度应大于10mm,厚薄不均匀允差小于0.05mm。衬片与桨毂端面刮配,并用沉头螺钉固定。平面内塞尺检查应小于0.05mm。 2、横拂(1) 2.1、采用横拂工艺必须具备相应的沙坑、轨道式平板车、油泵等专用设施。

韶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

韶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 喻招文,杨天祥,凌树渊 (广东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对韶钢3200m3高炉的设计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根据韶钢原有7座高炉生产经验。3200m3高炉采用了上罐同定式串罐无料钟炉顶、全炉身冷却壁、先进的软水密闭循环冷却、陶瓷杯与炭砖的复合结构、内燃式热风炉、薄壁炉衬、铜冷却壁、无填沙层平坦化钢结构出铁场,煤气上升管球节点、嘉恒法水渣处理等先进技术。 关键词:大型高炉长寿设计内燃式热风炉 Design Features of 3200 m3Blast Furnace in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Co.,Ltd. Yu Zhaowen Yang,Tianxiang,Lin Shuyuan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Group Co.,Ltd.)(CISDI Engineering Co.,Ltd.) Abstract: The paper summarizes the design features used in 3,200 m3blast furnace of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Co., Ltd.On the basis of production experiences achieved in seven blast furnaces of Shaoguan Iron and Steel Co., this 3,200 m3 blast furnace is equipped with centrally charged bell—less top with fixed hopper, fully cooling stave, advanced closed loop soft water circulation and cooling, combined structure of ceramic cup and carbon bricks, internal combustion type hot stove, thin linins, copper cooling stave, flattened steel structure cast house without sand bedding, spherical joint of gas riser, Jiaheng gas treatment. Key words: large sized blast furnace long campaign design internal combustion type hot stove 韶钢现有l座2500 m3、1座750m3及5座350m3级高炉,年铁产量约430万t。为了实现韶钢“十一五”规划和公司的节能减排计划,并逐渐淘汰小高炉等一批落后生产工艺,公司新建设l座3200m3高炉及相应配套设施。3200m3高炉在设计过程中,吸收国内高炉的各方面经验,跟踪国际大型高炉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设计按照“成熟、可靠、先进、实用”的原则,以高产、长寿为目的,采用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优化设计,使高炉综合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1. 主要设计指标 韶钢3200m3高炉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1。

发动机拆装步骤

一、拆卸步骤: 1、拆除机体外部组件 先按要求拆下外部零部件,拆下电动机和发电机等组件。然后拆下进,排气歧管,卸下气缸罩,然后把两侧的汽油泵拆下,这样发动机外部组件基本拆卸完毕。 2、按如下要求拆卸机体组件 1)拆下气缸盖的固定螺钉,注意螺钉应从两端向中间交叉旋松,并且分3次才卸下螺钉。 2)抬下气缸盖。 3)取下气缸垫,注意气缸垫的安装朝向。 4)旋松油底壳的放油螺钉。 5)翻转发动机,拆卸油底壳固定螺钉(注意螺钉也应从两端向中间旋松)。拆下油底壳和油底壳密封垫。 6)旋松机油粗滤清器固定螺钉,拆卸机油滤清器、机油泵链轮和机油泵。 3、拆卸发动机活塞连杆组 1)转动曲轴,使发动机1、4缸活塞处于下止点。 2)分别拆卸1、4缸的连杆的紧固螺母,取下连杆轴承盖,注意连杆配对记号,并按顺序放好。 3)用橡胶锤或锤子木柄分别推出1、4缸的活塞连杆组件,用手在气缸出口接住并取出活塞连杆组件,注意活塞安装方向。 4)将连杆轴承盖,连杆螺栓,螺母按原位置装回,不同缸的连杆不能互相调换。 5)用样方法拆卸2、3缸的活塞连杆组。 4、拆卸发动机曲轴飞轮组 1)旋松飞轮紧固螺钉,拆卸飞轮,飞轮比较重,拆卸时注意安全。 2)拆卸曲轴前端和后端密封凸缘及油封。 3)按课本要求所示从两端到中间旋松曲轴主轴承盖紧固螺钉,并注意主轴承盖的装配记号与朝向,不同缸的主轴承盖及轴瓦不能互相调换。 4)抬下曲轴,再将主轴承盖及垫片按原位装回,并将固定螺钉拧入少许。注意曲轴推力轴承的定位及开口的安装方向。 二、装配步骤 按照发动机拆卸的相反顺序安装所有零部件。 安装注意事项如下: 1、安装活塞连杆组件和曲轴飞轮组件时,应该特别注意互相配合运动表面的高 度清洁,并于装配时在相互配合的运动表面上涂抹润滑油。 2、各配对的零部件不能相互调换,安装方向也应该正确。 3、各零部件应按规定力矩和方法拧紧,并且按两到三次拧紧。 4、活塞连杆组件装入气缸前,应使用专用工具将活塞环夹紧,再用锤子木柄将 活塞组件推入气缸。 5、安装正时齿轮带时,应注意使曲轴正时齿形带轮位置与机体记号对齐并与凸 轮轴正时齿形带轮的位置配合正确。 注:飞轮壳有个观察口写下来,在窗口中间有个线,飞轮的零刻线和观察口的线对齐,然后再把凸轮轴齿轮上的标记线和正时盖上面的线对齐 6、气门间隙检查调整的基本方法

螺旋溜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螺旋溜槽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1 前言 重选由于环境污染小,成本低而被广泛应用于金属矿和非金属矿的选矿中。然而近半个世纪以来,重选工艺没有新的重大突破,而重选工艺的发展主要依赖于新型设备的研制与推广应用。为了满足现代工业对矿物原料需求量的增大,解决矿物日益贫、细、杂的形势,新设备的研制主要朝增大机械处理能力、提高分选精确性的方向发展[1]。螺旋溜槽因功耗低,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少,操作简易,选矿稳定,分矿清楚,无运动部件,便于维护管理,单位面积处理量大等特点在众多重选设备中倍受关注。螺旋溜槽有较宽和较平缓的槽面,矿浆呈层流流动的区域较大,更适于处理中细(-4mm)粒级的矿石,已广泛应用在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矿山。 2 螺旋溜槽分选的基本原理 螺旋溜槽的结构特点是断面呈立方抛物线形状,底面更为平缓。分选时在槽的末端分段截取精、中、尾矿,且在选别过程中不加冲洗水。矿浆在槽面上流动情况和分选原理与螺旋选矿机基本相同。 矿浆给入到螺旋槽上,在重力分力的作用下沿槽面向下流动,由于螺旋槽是螺旋线形的,所以矿浆向下流动的同时也作离心回转运动,矿浆在离心惯性的作用下向螺旋槽外缘扩展,于是形成了内缘流层薄、流速低,外缘流层厚、流速高的流动特性。内缘液流呈层流流态,外缘液流则呈明显的紊流流态。液流除了沿槽的纵向流动外,还存在着内缘流体与外缘流体间的横向交换,称作二次环流。由于这种环流运动,使得在槽的内圈出现上升分速度、外圈则有下降分速度。液流的纵向流动与二次环流叠加结果,形成了液流在槽面上的螺旋线状运动。上层液流趋向外缘,下层则趋向内缘。位于矿浆内的固体颗粒既受着流体运动特性的支配,同时也受有自身重力、离心惯性和槽底摩擦力的作用。矿浆给到螺旋槽后,在弱紊流作用下松散,接着按流膜分选原理分层。矿粒在外力的作用下沿槽面作离心回转运动,产生离心惯性,因沉降速度大而进入流膜底层密度大的重矿物受槽底摩擦力影响,运动速度较低,离心惯性较小,在重力分力作用下,沿槽面的最大倾斜方向趋向槽的内缘运动;上层密度小的轻矿物颗粒随矿浆一起运动,速度大,被甩向槽的外缘。由于运动方向不同,于是在槽面上展开分带,重矿物靠近内圈,轻矿物移向外圈,最外圈矿浆中则悬浮着微细粒的矿泥。这种分带现象在第1圈之后即已表现出来,并在以后继续完善。二次环流不断地将重矿粒沿槽底输送到槽的内缘,而同时又将内缘分出的轻矿物向外缘转移,促进着分带的发展。到最后矿粒运动趋于平衡,分带完成,矿泥也基本被甩到最外缘的边流中。精、中、尾矿及矿泥在螺旋槽上的分布如图1所示。最终通过分矿阀及截矿槽将

船用螺旋桨小知识集锦

船用螺旋桨小知识集锦 螺旋桨简介 由桨毂和若干径向地固定于毂上的桨叶所组成的推进器,俗称车叶。螺旋桨安装于船尾水线以下,由主机获得动力而旋转,将水推向船后,利用水的反作用力推船前进。螺旋桨构造简单、重量轻、效率高,在水线以下而受到保护。 普通运输船舶有1~2个螺旋桨。推进功率大的船,可增加螺旋桨数目。大型快速客船有双桨至四桨。螺旋桨一般有3~4片桨叶,直径根据船的马力和吃水而定,以下端不触及水底,上端不超过满载水线为准。螺旋桨转速不宜太高,海洋货船为每分钟100转左右,小型快艇转速高达每分钟400~500转,但效率将受到影响。螺旋桨材料一般用锰青铜或耐腐蚀合金,也可用不锈钢、镍铝青铜或铸铁。 驱动船前进的一种盘形螺旋面的推进装置。由桨叶及与其相连结的桨毂构成。常用的是三叶、四叶和五叶。包括单体螺旋桨、龙叶导管螺旋桨、对转螺旋桨、串列螺旋桨、可调螺距螺旋桨、超空泡螺旋桨、大侧斜螺旋桨等。螺旋桨一般安装在船尾(水下)。船用螺旋桨多由铜合金制成,也有铸钢,铸铁,钛合金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对船用螺旋桨的研究分理论和试验两个方面。理论方面现已有动量定理、叶元体理论、升力线理论、升力面理论、边界元方法等理论和分析方法,能较准确地预报螺旋桨的水动力性能并进行理论设计。试验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模型试验研究螺旋桨性能,绘制螺旋桨设计图谱。船用螺旋桨的设计方法分两大类,即理论设计方法和图谱设计方法。 60年代以来,船舶趋于大型化,使用大功率的主机后,螺旋桨激振造成的船尾振动、结构损坏、噪声、剥蚀等问题引起各国的重视。螺旋桨激振的根本原因在于螺旋桨叶负荷加重,在船后不均匀尾流中工作时容易产生局部的不稳定空泡,从而导致螺旋桨作用于船体的压力、振幅和相位都不断变化。 螺旋桨的分类 在普通螺旋桨的基础上,为了改善性能,更好地适应各种航行条件和充分利用主机功率,发展了以下几种特种螺旋桨。 可调螺距螺旋桨 简称调距桨,可按需要调节螺距,充分发挥主机功率;提高推进效率,船倒退时可不改变主机旋转方向。螺距是通过机械或液力操纵桨毂中的机构转动各桨叶来调节的。调距桨对于桨叶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较好,在拖船和渔船上应用较多。对于一般运输船舶,可使船-机-桨处于良好的匹配状态。但调距桨的毂径比普通螺旋桨的大得多,叶根的截面厚而窄,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其效率要比普通螺旋桨低,而且价格昂贵,维修保养复杂。 导管螺旋桨 在普通螺旋桨外缘加装一机翼形截面的圆形导管而成。此导管又称柯氏导管。导管与船体固接的称固定导管,导管被连接在转动的舵杆上兼起舵叶作用的称可转导管。导管可提高螺旋桨的推进效率,这是因为导管内部流速高、压力低,导管内外的压力差在管壁上形成了附加推力;导管和螺旋桨叶间的间隙很小,限制了桨叶尖的绕流损失;导管可以减少螺旋桨后的尾流收缩,使能量损失减少。但导管螺旋桨的倒车性能较差。固定导管螺旋桨使船舶回转直径增大,可转导管能改善船的回转性能。导管螺旋桨多用于推船。

炼铁厂设计原理概念

Hu=h1+h2+h3+h4+h5 有效高度(Hu)意义:料柱阻力大,不利于顺行,但Hu高,煤气利用好,K低。 全高度H=h6+Hu 高炉内型:高炉工作空间的内部剖面形状。 高炉有效高度:高炉零料线到出铁口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欠冷度:在一定压力下,水的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却水实际温度之差。 过滤负荷:每小时每立方米滤袋面积过滤的煤气量。 有效炉容:有效高度内的高炉容积。 高经比:高炉的有效高度与炉腰直径的比值。 高炉鼓风机类型:离心式和轴流式。 风机特性曲线:在一定吸气条件下,鼓风机的风量,风压与功率转速之间的关系曲线。 扎铁钢设计:撇渣器又叫渣铁分离器。 渣铁分离器(又叫撇渣器或者砂口):利用渣铁比重的不同,用挡渣板把下渣挡下,只让铁水从下面穿过,达到渣铁分离的目的。 高炉车间平面布置方式:一列式、并列式、岛式、半岛式。 炉缸直径计算公式:d=1.13根号下(I*Vu/J)*m I:冶炼强度 Vu:高炉有效容积 J:燃烧强度:每昼夜每立方米炉缸截面积燃烧的焦炭量。 高炉耐材:炭砖:应用在炉缸和炉底的砖衬上。 特点:1.耐火度高2.极高的荷重软化温度3.高温耐磨性能良好4.高温体积稳定性好5.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6.抗热震性好7.高温下不易氧化 硅砖(应用在热风炉):优点:熔点大于1700℃,抗蠕度能力好 缺点:体积密度小,蓄热少,易发生晶型转变,应 用在高温区。 高铝砖:抗蠕性能好 粘土砖:抗蠕变性能不好,但便宜 高铝砖和粘土砖主要用于炉腹、炉腰和炉身。 热风炉高温区一般用硅砖或者高铝砖,低温区用粘土砖。 高炉冷却:冷却器分类(主要冷却器):冷却板、冷却水箱、冷却壁、风渣口水套、及风冷或水冷管 冷却器工作制度:制定和控制合适的冷却水流量、流速、水压,水温差来适应各部分的温度,起到保护炉衬的作用。 热量Q=M*C*(t出-t进)*10 3KJ/h M---水量C---水比热容单位统一,故*10 3 软水密闭循环图:软水密闭循环按膨胀水箱位置分为上置式和下置式。 1.却器件组 2.膨胀水箱 3.空气冷却器 4.循环泵 5.补水装置 6.加药装置 7.充氮装置 软水密闭循环优点(上置式):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系统内各回路间相互影响小,系统内的压力波动小。延长高炉寿命,冷却效果好。 向膨胀水箱中充入氮气,用以提高冷却介质压力,提高饱和蒸汽温度(达到提高饱和蒸汽温度与冷却器件内冷却水实际的温度差得目的),即提冷却水的欠冷度。 高炉基础:构成:基墩和基座

高炉炉顶料流调节阀液压系统设计

高炉炉顶料流调节阀液压系统设计 杨培俊1,赵刚1,张明银2 (1.马钢第二炼铁总厂;2.马钢张庄矿业公司;马鞍山24300) 摘要:介绍了马钢2500m3高炉炉顸料流调节阀液压系统的设计方案,使用结果表明采用比例阀的料流调节阀液压系统工作正常,故障率低,满足了生产要求。 关键词:料流阀;液压系统;比例换向阀;比例放大器 1 概述 马钢2500m3高炉炉顶采用串罐无料钟装料设备,布料方式以多环布料为主,还可实现单环布料、定点布料和扇形布料,采用了料流调节阀加布料溜槽的控制方式来实现炉内的精确布料。料流调节阀的两个半球形料闸由一个液压缸驱动,可根据所需的料流量增大或缩小料口的直径。料闸开口直径750mm,最大开口角度为63°,料流阀最大开启速度15°/s,全开启时间为6s,完全关闭时间为4s。在炉顶布料控制中下料罐料流调节阀的开度(γ角)的控制至关重要,因为只有γ角控制得精确才能有效地控制好料流量,进而更准确地控制好布料厚度、环数及布料的起点和终点。 2 选用电液比例系统控制料流调节阀 液压比例系统即有推力大、动作速度快的特点,又能最大限度地消除系统压力变化对推力的影响,减小对机械系统的冲击,同时又能把控制精度大幅提高。基于以上情况,在马钢2500m3高炉上采用了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来控制料流调节阀,获得了理想的效果。 2.1电液比例阀的特点 比例阀是一种输出量与输入信号成比例的液压阀。既与输入电信号成比例的输出量是阀芯的位移或流量,并且该输出量随着输入电信号的极性变化而改变运动方向,本质上是一个方向流量控制阀,其特点是: (1)能实现自动控制、远程控制和程序控制。 (2)能把电气控制的快速、灵活等优点与液压传动功率大等优点结合起来。 (3)能连续、按比例地控制执行元件的力、速度和方向,并能防止压力或速度变化及换向时的冲击现象。 (4)简化了系统,减少了元件。 (5)制造简便,价格比伺服阀低廉,但比普通液压阀高。由于在输入信号与比例阀之间需设置直流比例放大器,相应增加了投资费用。 (6)使用条件、保养和维护与普通液压阀相同,抗污染性能好。 (7)具有优良的静态性能和适当的动态性能,动态性能虽比伺服阀低,但可以满足一般工业控制的要求。 2.2工作原理 液压比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汽车发动机拆装工具介绍

汽车结构拆装实训实习报告 1.拆装工具的分类与正确使用 了解拆装工具是我们拆发动机的首要要求,所以我们应该熟悉汽车拆装过程中常用工具的名称和规格;掌握汽车拆装过程中工具的正确选用方法;了解汽车拆装过程中常用工具的维护和保养方法。我们也要注意以下问题。 1.扳手类工具: (1)所选用的扳手的开口尺寸必须与螺栓或螺母的尺寸相符合,扳手开口过大易滑脱并损伤螺件的六角,在进口汽车维修中,应注意扳手公英制的选择;各类扳手的选用原则,一般优先选用套筒扳手,其次为梅花扳手,再次为开口扳手,最后选活动扳手。

(2)为防止扳手损坏和滑脱,应使拉力作用在开口较厚的一边,这一点对受力较大的活动扳手尤其应该注意,以防开口出现“八”字形,损坏螺母和扳手。 (3)普通扳手是按人手的力量来设计的,遇到较紧的螺纹件时,不能用锤击打扳手;除套筒扳手外,其它扳手都不能套装加力杆,以防损坏扳手或螺纹连接件。

(4)内六角扳手是用来拆装内六角螺栓(螺塞)用的。规格以六角形对边尺寸 S 表示,有 3~27mm 尺寸的 13 种,汽车维修作业中使用成套内六角扳手拆装 M4~M30 的内六角螺栓。 2.起子: 型号规格的选择应以沟槽的宽度为原则,不可带电操作;使用时,除施加扭力外,还应施加适当的轴向力,以防滑脱损坏零件;不可用起子撬任何物品。 3.套筒扳手:

套筒扳手的材料、环孔形状与梅花扳手相同,适用于拆装位置狭窄或需要一定扭矩的螺栓或螺母。套筒扳手主要由套筒头、手柄、棘轮手柄、快速摇柄、接头和接杆等组成,各种手柄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场合,以操作方便或提高效率为原则,常用套筒扳手的规格是10~32mm。在汽车维修中还采用了许多专用套筒扳手,如火花塞套筒、轮毂套筒、轮胎螺母套筒等 二.发动机各部件的位置

防破碎伸缩溜槽系统

块煤防破碎伸缩溜槽 资 料

目录 (1) 一.块煤防破碎伸缩溜槽的特点 (2) 二,防破碎伸缩溜槽 (3) 三,应用效果 (5) 四,产品具体介绍 (6) 4.1产品概述 (6) 4.2工作原理 (7) 4.3系统安全保护 (9) 4.4控制系统及调试 (9) 4.5控制器 (10) 4.6经济效益分析 (10) 五.安装与施工时间 (11) 六.产品组成 (12) 七,技术参数 (13)

一,块煤防破碎伸缩溜槽的特点 针对煤矿煤产量高,配备人员多,为提高效率,以便把有限的资源充分利用。提高煤矿产煤的效益,同时由于煤仓底部距传送带的距离大,会使煤的下限率(煤块破碎程度)高,影响到企业的利润和效益,为降低下限率,我们公司的设计开发了伸缩溜槽防破碎装置,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可有效降低煤的下限率(防止煤块破碎)。 2、可显著降低煤下落过程中的噪音。 3、可明显降低煤在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4、本设备安装简单,投资少回报大,经济效益显著。 5、采用自动/手动两种工作模式,操作简单,可全自动无人值 守。 6、设计时考虑维修、装拆等因素,不会耽误创业正常生产。 7、整个系统设计多层保护,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8、整个系统功率消耗小于等于20 KW。 9、出现故障时,根据控制箱报警指示灯可很快判断故障,并 能及时排除。 10、煤位的高低通过控制柜的显示屏显示,煤位一目了然。

二,防破碎伸缩溜槽 我们针对现场情况作出以下设计: 主要设备组成 1,伸缩溜槽:展开长度m(根据现场情况定长度),。 电控柜: 电控柜使用自制控制柜,内部的控制器采 用德国西门子的PLC以及模拟量采集和 输出模块,直流开关电源采用台湾明纬品 牌。雷达物位计﹑拉力传感器都是国内 著名品牌。触摸屏﹑空气开关﹑断路器 ﹑接触器﹑继电器以及各种接近开关﹑ 行程开关﹑保护开关都是国内外先进品 牌。 提升设备:采用双速电机,上升速度为0.8m/min,下 降速度为8m/min。 落料点:本设备有两个落料点。一个是伸缩溜槽,一 个是液压推杆,当伸缩溜槽放满 后,打开液压推杆继续增加仓 容。 2,保护 系统安全保护 当伸缩溜槽提升至顶端极限位置时设置了四层保护:

船用螺旋桨修理通用工艺

船用螺旋桨修理 本工艺可供直径800mm以上的铜质合金螺旋桨勘验、修理、安装及检验使用,其他材质螺旋桨可参照使用。 1、船用螺旋桨修理勘验工艺 1.1桨修理勘验可以就地检测,也可在桨拆卸后进行。通过目示、敲击声音、探伤及测量等方法对不 同缺陷进行勘验。 1.1.1、螺旋桨表面目视检查: a)桨叶表面光洁情况,参照新制螺旋桨表面粗糙度(见表1),适当降低要求; b)桨叶表面磨蚀情况,尤其是吸力面是否有气蚀现象; c)桨叶边缘有无缺口、碰伤、断边; d)桨叶及桨毂表面有无明显裂纹; e)桨叶及桨毂表面因磨蚀而显露出来的铸造缺陷; f)桨叶弯曲、卷边及整个叶面平整情况。 1.1.2、桨叶面在未经清理条件下,可以用小锤轻击叶面,根据声音可判定桨叶有无裂纹存在。 1.1.3、桨叶及桨毂在清理光洁后,可以采用着色渗透法对有怀疑处的裂纹检测,判明裂纹的数量、 形状及长度。对允许焊补区域的裂纹,都应进行挖铲或钻孔,探明裂纹深度。 1.1.4、根据在螺旋桨不同部位产生的缺陷导致不同的危害,程度,通常将螺旋桨表面分为三个区各 区域允许存在的缺陷提出不同的要求。 1.2、桨毂检查 1.2.1、凡是螺旋桨锥孔与尾轴锥体配合出现松动或液压螺旋桨拆卸时出现漏油,无法建立拆卸所需要 的油压时及拆卸后尾轴锥体存在超过30%以上的锈蚀时,应检查桨毂锥孔与桨轴锥体配合部件的情况。一般装配要求接触面积在70%以上,且应均匀,每25mm×25mm面积上有3—4个接触点;液压套合的要求更高一些。凡接触状况很差,且有严重锈蚀,应考虑与桨轴重新研配。

1.2.2、桨毂锥孔表面不允许出现凸出的硬疤、咬痕。重新装配时,表面应清理一净。 1.2.3、桨毂表面及前后端面有无裂纹产生。个别短小裂纹,经挖铲、钻止裂孔方法,允许存在;凡发 现较大裂纹需要焊补时,必须采取经认可的工艺。 1.2.4、调距桨桨毂上,当桨叶固定在转盘时,其叶根部与桨毂间的密封性应进行拆前检查。 1.3、螺旋桨经修理后的检测 1.3.2、螺旋桨凡经断边接补和面积堆焊等修理,均应做静平衡试验。 1.3.1、螺旋桨凡经弯曲校正、断边接补,大面积焊补等修理,均应测量叶面螺距,桨叶厚度及桨径尺 寸。 2、拆卸及安装 2.1无键液压和有键液压螺旋桨拆卸及安装 准备工作 a)拆前熟悉图纸资料,了解上一次安装和设计要求的温度及最大压力(推力)和压入量。 b)准备专用拆装油泵、油顶(环顶)、压力表、百分表、高压软带、并能满足最高压力,确保使 用安全。安装时还应准备好压力--压入量坐标记录纸。 2.1.1拆卸步骤: a)拆除导流帽,做好螺旋桨与尾轴相对位置标记.(径向). b)旋开桨帽后,量取螺旋桨后端面到尾轴后端面的距离H1,并做好记录.(轴向) c)旋开螺帽,在螺帽前端面垫上大于20mm厚木板,并与螺旋桨后端面留出大约40mm的距离间隙, 以减轻冲击载荷(图2)。 d)旋开桨毂上的的两只进油塞,一只油孔接上软带和高压油泵. e)启动径向压力油泵,使压力油冲满桨毂锥体配合面内的油槽,空气从另一个螺塞口排出,直至出油, 停止泵油关闭放气螺塞. f)再次启动径向压力油泵,逐渐增加油压至说明了书中规定的最高径向油压值.此时,螺旋桨与螺旋 桨轴的配合面自行脱开.如果没有胀开,可将压力提高到安装压力的115%,如果仍不能脱开,应通知车间及安监部到现场,并在其监督下,可将压力提升到胀开为止. g)桨与尾轴锥体配合受损造成扩胀漏油,建立不起拆卸的扩胀力时;或已达到设计规定的最高扩胀 力,桨仍不能拆下,在与船东交流许可的情况下,允许采用桨毂加热,轴向加压进行补救性 拆卸,具体做法如下: 1)加热时应对称,烤把应快速往返移动,不能停在某一点长时间烘烤,防止桨毂造成局部过热,桨毂温度不得超过800C。

采区煤仓设计

1.1 采区煤仓设计 1.1.1 煤仓设计的依据 1.设计所需的资料 (1)煤仓所处位置的水文、地质资料; (2)煤仓与邻近巷道相互关系的平、剖、断面图; (3)矿井或采区的生产能力、煤种、块度等; (4)装车站通过能力,装车要求和输送机的运量大小; (5)煤仓装、卸设备布置图(含调度绞车安装位置);通讯及洒水设备布置; (6)煤仓闸门安装结构图; (7)闸门操纵硐室尺寸。 2.煤仓设计的相关规定 (1)采区输送机上(下)山应设采区煤仓。 (2)采区输送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或石门之间的煤仓,应根据其位置的相互关系选择煤仓布置的形式,输送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或石门之间有一定高差,适宜采用垂直圆形断面煤仓或倾斜拱形断面煤仓;输送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均布置在煤层中,应采用水平煤仓。 (3)垂直圆形煤仓下口收口角度为55°~60°,有条件时,煤仓收口可采用双曲线形式;倾斜煤仓倾角不应小于60°,斜煤仓应采用耐磨材料铺地。 (4)采区煤仓永久支护一般采用料石砌碹或采用混凝土浇筑,壁厚300~400mm。也可用喷射混凝土,喷厚一般为150mm左右,煤仓位于稳定坚固的岩层中时,也可以不支护,但下部漏煤口斜面应采用混凝土浇筑。 (5)煤仓深度较大,煤块在下落时对煤仓的冲击程度必然加大,这样就使煤炭的破碎率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炭的质量,这时可以采用螺旋形煤仓。 如图3-1-1是我国某矿采用的立式外螺旋筒煤仓结构示意图。 (6)煤仓必须有防止人员、物料坠入和防止煤、矸石堵塞的设施。严禁煤仓兼作泄水通道;煤仓有淋水时,必须采取封堵疏干措施,没有得到妥善处理不得使用。 (7)井下煤仓放煤口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