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目录

目录 (1)

一. 监测背景 (2)

二. 课程设计目的 (2)

三.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 (2)

四.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2)

五. 大气中PM10的测定 (4)

六. 评价方法 (6)

七. 质量保证和计划实施 (8)

一、监测背景

根据石家庄学院周边大气空气质量监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大气环境检测判断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大气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同时对大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大气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目的:

1、此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校园空气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校园的大气以及大气状况观察分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分布,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消化《环境监测》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我们对大气污染检测的基本理论了解。熟悉大气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2、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大气采样器,掌握重量法的实验原理。

二.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

1、校园概况

石家庄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河北省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条件。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石家庄专区师范学院,1959年更名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3月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石家庄地区教育学院与石家庄市教育学院合并,校名定为“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石家庄学院。

学校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南部,处在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珠峰大街西侧,槐安东路南侧,学苑路北侧;北部为居民小区,东部为制药厂,南部为村庄,西邻精英中学。

2、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石家庄学院因其占石家庄市整体地域面积较小,主要受到石家庄市大气质量的影响。其南校区校内的污染源主要是师生日常生活垃圾。分布在学校内的宿舍,食堂,锅炉房,机动车辆以及在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源可能为校园东侧某药业公司。

3、气象资料

石家庄市地处中低纬度亚欧大陆东缘,临近太平洋所属渤海海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分明,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长约55天,夏季长约105天,秋季长约60天,冬季长约145天。空气年平均湿度65%。春季降水量偏少,常有4级偏北风或偏南风,3、4月份气温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9三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天气比较潮湿,7月和8月份三伏天期间空气湿度高达100%;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雨,温度适中,气候宜人,空气湿度平均为78%。深秋多东北风,有寒潮天气发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较冷,天气晴朗少云,常出现降雪。

四、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1、设计任务:

(1). 配置各种标准溶液

(2).绘制标准曲线和校准曲线

2、测定方法:

GB/T15435—1995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Saltzman法(当样品体积为4—24L时,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范围为0.015—2.0mg/m3。)

五.课程设计意义:

二氧化氮有毒性,对深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二氧化氮使植物枯黄。测定二氧化氮有助于了解空气质量,对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有重要意义。

六.检测地点:石家庄学院南校区

七.操作时间:2016年9月26日——2016年9月28日

八.课程设计内容:

(1)、掌握测定二氧化氮和PM10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九.监测流程:

(一)、NO?的测定

1、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在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测定吸光度。

2、仪器

(1)采样导管:硅胶管,内径约为6mm。

(2)吸收瓶:内装10mL吸收液的多孔玻璃吸收瓶,液柱不低于80m m。检查吸收瓶的玻板阻力,气泡飞散的均匀性及采样效率。(3)、空气采样瓶:

①、便携式空气采样(用于短时间采样):流量范围0—1L/min。采气流量为0.4L/min,误差小于±5﹪。

(4)、分光光度计。

3、试剂

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程度的水。

水纯度的检验方法:按绘制标准曲线的步骤测量,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1)、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2HCL】于500mL容量瓶中,

用于溶解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试剂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3个月。

(2)、显色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50. 0mL N—(1—萘基)乙二胺酸盐储备液(1),用水稀释至刻度。密闭于棕色瓶中,在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3个月。

(3)、吸收液:使用时将吸收液(2)和水按体积4:1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密闭于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3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4)、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溶液,250mgNO2ˉ/L:准确称取0.375g亚硝酸钠(优级纯,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此溶液贮于密闭瓶中于暗处存放,可稳定3个月。

(5)、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mgNO2ˉ /L。用亚硝酸盐标准贮备液(4)稀释。临用前现配。

4、操作步骤:

1、采样

到达采样现场后安装好采样装置。试启动采样器2—3次,检查气密性,观察仪器是否正常,吸收管于仪器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

(1)、短时间采样(1h以内):取一支多孔玻板吸收瓶,装入10.0mL 吸收管,标记吸收液液面位置以0.4L/min流量采气6

—24L;

2.2 采样点的布设

1、采样点的周围应开阔,

采样口水平线与周围建筑物

高度的夹角不应大于30度。

测点周围无局地污染源,并

应避开数目及吸附能力较强

的建筑物。

2、为研究大气污染对人体

的危害,采样口应在地面

1.5—2m处。

3、采样点应设在整个监测

区域的高、中、低三种不同

的污染物浓度的地方。

4、根据以上要求,我组将采

样点布设在学校的北门口、

操场、生活区和喷泉广场,

以学校中轴线为主轴呈均匀

对称分布,如图所示:

2.标准曲线的绘制:

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按表制备标准色列。

表1—亚硝酸钠标准色列

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时,应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室温为15℃时,显色4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为540—545nm处,测量吸光度并做好记录。扣除空白试验(零浓度)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2ˉ的浓度(u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以亚硝酸钠稀释后浓度为x轴,校正后吸光度为y轴做标准曲线:

图一:标准色列线性回归方程

3、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20min(气温低时,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15℃时,显色40min),用水将采样瓶中吸收液的体积补至标线,混匀,按标准曲线的测定步骤测量样品的吸光度和空白试验样品的吸光度。

采样后立即测量样品的吸光度。

空白试验,使用与采样用吸收液同一批配制的吸收液做空白试验。

4、数据处理:

用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时,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C NO2(mg/m3)计算

C NO2=(A-A?-a)×V×D/b×f×Vo

式中:A—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A?—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斜率,mL/ug;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采样用吸收液体积,mL;

Vo—换算为标准状态(273K、101.3Kpa)下的采样体积,L;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 saltzman实验系数0.88(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高于0.720mg/m3时,f值为0.77)。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和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二氧化氮浓度如下表所示:

表二:NO2浓度监测表

图二:二氧化氮浓度变化趋势折线图

5、注意事项

(1)吸收液应避光,且不能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防止光照时吸收液显色或吸收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而使试管空白值增高。

(2)氧化管适于在相对湿度为30-70%时使用。当空气相对湿度大于70%时,应勤换氧化管;小于30%时,则在使用前用经过水面的潮湿空气通过氧化管,平衡一小时。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注意氧化管是否吸湿引起板结或者变为绿色。

(3)亚硝酸钠固体应密封保存,防止空气及湿气侵入。

(4)绘制标准曲线,向各管中加亚硝酸钠标准溶液时,都应以均匀、缓慢的速度加入。

(二)可吸入颗粒PM10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练习使用大气采样器,掌握其操作过程;

(2)掌握重量法的实验原理。

2、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重量法测定大气中可吸入颗粒PM10,使一定体积的空气,进入切割器,将10微米以上粒径的微粒分离,小于这一粒径的微粒随着气流经分离器的出口被阻留在已恒重的滤膜上。根据采样前后滤膜的重量差及采样体积。计算出飘尘浓度,以毫克/标准立方米表示。实验仪器主要有:可吸入颗粒采样器,镊子,蒸发皿、手套,接线板。

3、实验步骤

(1)前处理:一般先将滤膜放在干燥器内放置一个小时,并称重。(2)安装实验装置:

①仪器连接。

②打开采样头上盖,要用清洁的布擦去外壳及内表面等处的灰尘。

③放好滤纸,圆环滤纸放入滤纸圈上,圆片滤纸放入夹纸环上,用双环夹牢。注意不要有损坏。

④设置采样时间(90min),设置流量为17L/min。

4、实验结果与分析

浓度计算:IP=(mg/m3)=W×106/(Q n×t)

Q n=Q1((P1/100)×(273/T1))

W:可吸入粒子的重量,g;

Qn:标准状态下的采样流量,L/min;

t: 采样时间,min;

Q1:指定采样流量,L/min;

P1:仪器采样环境大气压,kPa;

T1:仪器采样地点工作时间平均温度,K;

经实验测得:

(1)实验中Q1=17 L/min,仪器采样环境大气压P1=102.4kpa,仪器采样地点工作时间平均温度T1=287K,经上述公式计算得Qn=16.56 L/min。

2、采样时间t=90min,经上述公式计算得IP=0.4028mg/m3

空气中二氧化氮地测定

目录 目录 (1) 一. 监测背景 (2) 二. 课程设计目的 (2) 三.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 (2) 四.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2) 五. 大气中PM10的测定 (4) 六. 评价方法 (6) 七. 质量保证和计划实施 (8)

一、监测背景 根据学院周边大气空气质量监测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校园大气环境检测判断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并判断大气环境质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巩固我们所学知识、培养我们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合理地选择和确定某监测任务中所需监测的项目,准确选择样品预处理方法及分析监测方法。同时对大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一定对策与建议来保护校园及其周边大气环境,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目的: 1、此次课程设计是针对校园空气状况进行监测,从而了解校园的大气以及大气状况观察分析大气中有害物质的分布,对空气质量进行评述并提出保护校园环境质量的对策与建议,利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消化《环境监测》课程的理论知识,同时加深我们对大气污染检测的基本理论了解。熟悉大气环境监测的全过程,掌握常规监测项目的监测原理、方法、操作技能。 2、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大气采样器,掌握重量法的实验原理。 二. 前期调研与校园资料的收集 1、校园概况 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地处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南北两个校区组成,交通便捷,环境优美,具有良好的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文化条件。学校始建于1958年的专区师学院,1959年更名为师专科学校。199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师专科学校、地区教育学院与市教育学院合并,校名定为“师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师专科学校升格为学院。学校位于市区东南部,处在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珠峰大街西侧,槐安东路南侧,学苑路北侧;北部为居民小区,东部为制药厂,南部为村庄,西邻精英中学。2、污染源分布及排放情况 学院因其占市整体地域面积较小,主要受到市大气质量的影响。其南校区校的污染源主要是师生日常生活垃圾。分布在学校的宿舍,食堂,锅炉房,机动车辆以及在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源可能为校园东侧某药业公司。 3、气象资料 市地处中低纬度亚欧大陆东缘,临近太平洋所属渤海海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分明,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长约55天,夏

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土壤学实验 指导老师: 廖敏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 张逸涵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 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光度法测定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并进行评价。 2.掌握分光光度仪的工作原理与使用。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测定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于N-(1-萘基)乙二胺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于波长540nm 下测定吸光度,根据绘制的标准曲线,对应计算出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吸收及显色反应如下: 计算结果中,用到Saltzman 实验系数d 进行换算。该系数时用NO 2标准混合气体进行多次吸收实验测定的平均值,表征在采样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深沉偶氮染料的亚硝酸两与通过采样系统的NO 2总量的比值。f 值守空气中NO 2的浓度、采样流量、吸收瓶类型、采样效率等因素影响。 2. 计算公式 亚硝酸盐标准溶液绘制标准曲线时,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C NO2(mg/m 3)计算公式[1]如下: 其中,A ——样品溶液的吸光度; 装 订 线

A ——空白试验溶液的吸光度; b——标准曲线的斜率,吸光度·mL/μg; a——标准曲线的截距; V——采用吸收液体积(mL); V ——换算为标准状态(273K、101.3kPa)下的采样体积(L); D——样品的稀释倍数; f——Saltzman实验系数,一般为0.88。 注:标准化公式依据PV=nRT计算V ;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高于0.720 mg/m3时,f值为0.7。 三、实验器材与仪器 1.主要仪器 分光光度计、多孔玻板吸收瓶、便携式空气采样器; 2.样品 空气样品(取于农生环B座二楼实验室内空气,实验室与外界连通); 3.试剂 N-(1-萘基)乙二胺酸盐溶液(1.00g/L)、吸收液(使用时将含有对氨基苯磺酸的显色液于水按4+1(V/V)比例混合)、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5μg/mL)、蒸馏水。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向多孔玻璃吸收管内加 入吸收液5ml,出口连接 在便携式采样器上 按下表1,避光置亚 硝酸不同浓度梯度与 空白组,静置15min 标准曲线所用梯度以水为参比测 定吸光度,样品则用校准曲线的 绘制方法测定吸光度 设置采气流量为0.3L/min至 吸收液呈微红色,记采样时 间推算出体积V

二氧化氮的测定

二氧化氮的测定 摘要 中国是以燃煤为主的发展中国家,近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燃煤造成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特别是燃煤烟气中的NO 2 。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剧增使我国 城市大气中的NO 2污染程度加重,使NO 2 对大气的污染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目前对于大气中二氧化氮的含量尤为关注,为了方便监测,常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来测定大气中NO 2 的含量。 关键词:空气,二氧化氮,空气采样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LUOYANG INSTITUER OF TECHNOLOGY CAMPUS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NITROGEN DIOXIDE ABSTRACT China is by burns coal the developing country primarily, in the recent 20 years along with our country economy's fast development,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which the coal-burning creates are day by day serious, specially burn coal in haze NO2. Because the NO2withdrawal's sharp increase makes in our country city atmosphere the NO2 pollution degree to aggravate, causes NO2 to become a not allow to neglect question to the atmospheric pollution. At present the nitrogen oxide contains that regarding the atmosphere in especially to pay attention, for the convenience monitor, the commonly used hydrochloric acid naphthalene ethylene diamante spectrophotometer method determines in the atmosphere the NO2 content. KEY WORDS:Air, nitrogen dioxide, diazonium reaction, air sampler, 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hydrochloride spectrophotometry

环境空气氟化物采样器,HJ 955-2018

环境空气氟化物采样器满足新国标HJ955-2018《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1产品概述 TC-120(F)空气氟化物采样器(以下简称采样器)是适用于采集大气中重金属颗粒(TSP)和氟化物样品的必备采样器。该仪器采用传感器、新材料等领域的高新技术,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 2适用范围 采用滤膜称重法捕集环境大气中的重金属颗粒(TSP)以及空气中的氟化物。可供环保、卫生、劳动、安监、军事、科研、教育等部门用于气态物质和气溶胶的常规及应急监测。 3采用标准 HJ955-2018《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T374-2007《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 JJG943-2011《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 4技术特点 无刷高负压采样泵,50L/min流量下,可以克服20kPa阻力;

电子流量计,恒流采样; 具有实时时钟,可设置定时采样,间隔多次采样; 氟化物采样头采用铝合金材质,抗静电吸附; 自动测量温度、气压,自动计算标况采样体积;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大尺寸中文点阵式液晶屏,自动调节对比度,可在零下30度正常工作; 掉电保护功能,来电自动采样; 可选配TSP/PM10/PM2.5采样头用于空气重金属采样; 5工作原理 5.1氟化物采样 氟化物及重金属采样器是指能够采集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100μm颗粒物的采样器。其基本原理是:使一定体积的空气恒速通过已知质量的滤膜时,悬浮于空气中的颗粒物被阻留在滤膜上,根据滤膜增加的质量和通过滤膜的空气体积,确定空气中总悬浮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可用于测定颗粒物中的金属、无机盐及有机污染物等成分。 6技术参数 表1技术参数 主要参数参数范围分辨率准确度 采样流量(10~100)L/min0.1L/min优于±2.5% 流量稳定性优于±2.0% 流量重复性优于±2.0% 采样时间1min~99h59min1min不超过±0.2% 计前压力(-20~0)kPa0.01kPa优于±2.5% 环境大气压(70~130)kPa0.01kPa优于±2.5% 定时开机24小时制

(整理)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改进的Saltzman法 GB-12372-

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改进的Saltzman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 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区大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也适用于室内和公共场所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的测定。 1.1 灵敏度 1mL中含1μgNO-2应有1.004±0.012吸光度。 1.2 检出下限 检出下限为0.015μgNO-2/mL吸收液,若采样体积5L,最低检出浓度 0.03μg/m3。 1.3 测定范围 对于短时间采样(60min以内),测定范围为10mL样品溶液中含0.15~7.5mgNO-2。若以采样流量0.4L/min采气时,可测浓度范围为0.03~1.7mg/m3;对于24h采样,测定范围为50mL样品溶液中含0.75~37.5μgNO-2。若采样流量0.2L/min,采气288L时,可测浓度范围为 0.003~0.15mg/m3。 1.4 干扰及排出 大气中的一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氢和氟化物对本法均无干扰,臭氧

浓度大于0.25mg/m3时对本法有正干扰。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可增加15~35%的读数。然而,在一般情况下,大气中的PAN浓度较低,不致产生明显的误差。 2 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在采样吸收过程中生成的亚硝酸,与对氨基苯磺酰胺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紫红色的偶氮染料。根据其颜色的深浅,比色定量。 3 试剂和材料 所有试剂均为分析纯,但亚硝酸钠应为优级纯(一级)。所用水为无NO2的二次蒸馏水。即一次蒸馏水中加少量氢氧化钡和高锰酸钾再重蒸馏,制的水的质量以不使吸收液呈淡红色为合格。 3.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储备液:称取0.45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溶于500mL水中。 3.2 吸收液:称取 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和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的水中。冷却后,移入1L容量瓶中。加入10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混匀后,用水稀释到刻度。此溶液存放在25℃暗处可稳定3个月,若出现淡红色,表示已被污染,应弃之重配。 3.3 显色液:称取 4.0g对氨基苯磺酰胺、10g酒石酸与100m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溶于400mL热水中。冷却至室温,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入90mg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用水稀释至刻度。显色液保存

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项 目 任 务 书 GB/T15435—1995 ———— 《环 境 监 测 课 程 》 策划人:武本奎 日期:2009-4-21

目录一.项目名称二.项目任务三.测定方法四.项目目标五.项目意义六.检测单位七.操作时间八.项目内容九.准备工作十、操作步骤十一.参考资料十二.自评表

一.项目名称: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二.项目任务:(1). 配置各种标准溶液 (2).绘制标准曲线和校准曲线 三.测定方法:GB/T15435—1995大气中二氧化氮检验标准方法 Saltzman法(当样品体积为4—24L时,本标准适 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范围为0.015— 2.0mg/m3。) 四.项目目标:(1)、掌握溶液吸收富集采样方法对大气中分子态 污染物的采集; (2)、掌握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测定氮氧化物 的原理和操作技术; (3)、能够正确操作使用大气采样器。 五.项目意义:二氧化氮有毒性,对深呼吸道具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可引起肺损害甚至造成肺水肿。二 氧化氮使植物枯黄。测定二氧化氮有助于了 解空气质量,对于保护环境、保护人类有重 要意义。 六.检测单位:环境0815监测站 七.操作时间:2009年4月21日——2009年4月22日 八.项目内容:(1)、掌握测定二氧化氮的方法和原理 (2)、掌握绘制标准曲线的方法

九.准备工作: 1、原理: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在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测定吸光度。 2、仪器 (1)、采样导管:硼硅玻璃、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硅胶管,内径约为6mm,尽可能短一些,任何情况下不得长于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2)、吸收瓶:内装10mL、25Ml或50mL吸收液的多空玻璃吸收瓶,液柱不低于80mm。检查吸收瓶的玻板阻力,气泡飞散的均匀性及采样效率。 (3)、空气采样瓶: ①、便携式空气采样(用于短时间采样):流量范围0—1L /min。采气流量为0.4L/min,误差小于±5﹪。采样前用皂膜流量计或玻璃皂流量计进行流量校准。 ②、恒温自动连续采样器(用于24h连续采样):采样流量为0.2 L/min时,误差小于±5﹪.能将吸收液恒温在(20±4)℃。 (4)、分光光度计。

大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

二氧化氮的测定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1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分光光度法。 1.2适用范围 当采样体积为4~24L时,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浓度范围为0.015~2.0mg/m3。 2 引用标准 GB 5275 气体分析标准用混合气体的制备渗透法 3 术语 Saltzman 实验系数(f):用渗透法制备的二氧化氮校准用混合气体,在采气过程中被吸收液吸收生成的偶氮燃料相当于亚硝酸根的量与通过采样系统的二氧化氮总量的比值。该系数为多次重复实验测定的平均值,测定方法见附录B。 4 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燃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定吸光度。 5 试剂 除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必要时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少量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重新蒸馏。 水纯度的检验方法:按8.1.1条测量,吸收液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5.1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称取0.50g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C10H7NH(CH2)2NH2·2Cl]于500mL容量瓶中,用水溶解稀释至刻度。此溶液贮于密封的棕色试剂瓶中,在冰箱中冷藏,可稳定三个月。 5.2 显色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NH2C6H4SO3H],溶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加入50mL冰乙酸和50.0mL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5.1),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于密闭的棕色瓶中,在25℃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5.3 吸收液:使用时将显色液(5.2)和水按4+1(V/V)比例混合,即为吸收液。此溶液于密闭棕色瓶中,25℃以下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若呈现淡红色,应弃之重配。 5.4 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NO2-/L。准确称取0.3750g亚硝酸钠(NaNO2),优级纯,预先在干燥器内放置24h,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次溶液贮于暗处存放,可稳定三个月。 5.5 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NO2-/L。用亚硝酸盐标准储备液(5.4)稀释。临用前现配。 5.6 校准用混合气:使用时,按GB5275规定的渗透法制备零气及能覆盖欲测范围的至少四种浓度的二氧化氮校准用混合气体。 6 仪器 6.1 采样探头:硼硅玻璃、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硅胶管,内径约为6mm,尽可能短一些,任何情况下不得长于2m,配有朝下的空气入口。 6.2 吸收瓶:内装10mL、25mL或50mL洗手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液柱不低于80mm。按附录A检查吸收瓶的玻板阻力,气泡分散的均匀性及采样效率。下图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二种多孔玻板吸收瓶。

空气洁净度分级标准

空气洁净度 空气洁净度 1.空气洁净度和级别 空气洁净度是洁净环境中空气含悬浮粒子量的多少的程度。通常空气中含尘浓度低则空气洁净度高,含尘浓度高则空气洁净度低。按空气中悬浮粒子浓度来划分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中空气洁净度等级,就是以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最大允许粒子数来确定其空气洁净度等级。 洁净度标准的制定 以前有关国家都各自制定自己的标准,但基本上都是参照美国标准FS-209的各版进行,仅单位制及命名方法有所变换或改变。在命名上基本可分为两类: 一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直接命名或以符号命名,这种命名方法以美国FS-209A~E版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0.5μm,以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英制pc/ft3直接命名,如标准中的100级,表示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pc/ft3直接命名,即每立方英尺的空气中≥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为100个,(我们平时使用的是国际单位,即通常所指的是每立方米的空气中所含≥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因为1立方米≈35.2立方英尺,所以我们看到标准中100级对应≥0.5μm粒径的粒子数量不是100个,而是3520个,就是这个道理)。 二是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大于等于规定粒径的粒子个数以10n表示,按指数n命名空气洁净度的等级,这种命名方法以日本JISB9920为代表,其规定粒径为0.1μm,以空气中≥0.1μm粒径的粒子浓度(采用国标单位制)10n pc/m3命名为n级,如该标准2级,其表示≥0.1μm粒径的粒子浓度为100 pc/m3,即102pc/m3。俄罗斯的标准亦基本上采用此种命名方法。 现在国际标准ISO14644-1已发布实施,美国标准FS-2009E亦于2001年11月宣布停止使用。 按国际标准,空气中悬浮粒子洁净度等级以序数N命名,各种被考虑粒径D的最大允许浓度Cn可用公式确定: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DOCX 72页)

环境空气检测作业指导书 中铁西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工程检测试验中心 二〇一五年

目录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1) 二、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 (9) 三、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14) 四、环境空气二硫化碳的测定 (22) 五、环境空气一氧化碳的测定 (25) 六、环境空气总悬浮物颗粒的测定 (27) 七、环境空气PM10和PM2.5的测定 (32) 八、硫化氢的测定 (37) 九、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 (43) 十、环境空气和废气氨的测定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48) 十一、环境空气氨的测定次氯酸钠-水杨酸分光光度法 (54) 十二、固定污染源废气苯可溶物的测定 (59) 十三、废气铬酸雾的测定 (64) 十四、硫酸雾的测定 (67)

一、环境空气氮氧化物的测定 一、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 479-2009。 二、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二氧化氮、一氧化氮的测定。 2、本标准的方法检出限为0.36μg/10ml 吸收液。当吸收液总体积为1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15mg/m3。当吸收液总体积为 50ml,采样体积288L 时,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检出限为0.006mg/m3,本标准测定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范围为 0.024 mg/m3~2.0mg/m3。 三、干扰及消除 1、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为氮氧化物浓度 30 倍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 2、空气中过氧乙酰硝酸酯(PAN)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正干扰。 3、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 0.25mg/m3时,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采样瓶入口端串接一段(15~20)cm 长的硅橡胶管,可排除干扰。 四、测定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空气中的一氧化氮不与吸收液反应,通过氧化管时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为二氧化氮,被串联的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并反应生成粉红色偶氮染料。生成的偶氮染料在波长 540nm 处的吸光度与二氧化氮的含量成正比。分别测定第一支和第二支吸收瓶中样品的吸光度,计算两支吸收瓶内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的质量浓度,二者之和即为氮氧化物的质量浓度(以二氧化氮计)。 五、仪器设备 1、常用的实验室仪器。 2、分光光度计。 3、空气采样器:流量范围 0.1L/min~1.0L/min。采样流量为 0.4L/min 时,

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题目:二氧化氮的测定 实验目的:1.掌握大气中二氧化氮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各种仪器的使用。 实验原理:用冰乙酸、对氨基苯磺酸和盐酸萘乙二胺配成吸收液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 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 之间测定吸光度。 3222NNO NNO O H NO +→+ COOH CH NNO HO 3223++ HO 3 仪器和试剂:KB-6E 大气采样器 仪器编号:0911153 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722N 可见分光光度计 仪器编号:070707040015 S HO 3 [ 重氮化 SO 3H NHCH 2CH 2 NH 2 NH +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吸收瓶(2只)硅胶管显色液吸收液亚硝酸盐标准工作溶液(2.50mg NO 2/L)实验步骤:1.标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制备标准色列如下表所示(配制标准色列加入的水为高纯水) 标准色列的配制 备注:各管混合均匀,于暗处放置2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为542nm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实验的吸光度后对应NO2的浓度(ug/ml)做出标准曲线。 标准曲线

2.采样 取两支多孔玻璃板吸收瓶,装入10.00ml吸收液。一支吸收瓶的入口段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以降低空气中O3对NO2的测定产生的负干扰,另一支吸收瓶的入口端串接一段三氧化铬-砂子氧化管和一段15~20cm长的硅胶管,将NO氧化成NO2后再通人吸收液进行吸收和显色,气样不通过氧化管测定的是NO2含量,通过氧化管测定的是NO2+NO的总量,二者之差为NO的含量。采样、样品运输及存放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照射。以0.4L/min流量采气。 气态污染物现场采样记录 采样地点:沧州医专前三岔道口污染物名称:二氧化氮 采样方法:溶液吸收法采样仪器型号:KB-6E 大气采样器 采样者:程月张鹏程审核者:李红艳李针

大气中氟化氢和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大气中氟化氢和氟化物的测定方法 氟化氢为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分子量20.01;相对密度0.69(对空气);熔点-83.1℃;沸点19.5℃。氟化氢易溶于水即成氢氟酸,在潮湿空气中形成雾。氟化氢和多种金属作用生成氢气。无水氟化氢及40%氢氟酸在空气中发生烟雾,其蒸气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气态的氟在空气中除大部分是氟化氢,少量的氟化硅(SiF 4 )外,还可能以氟 化碳(CF 4)存在。含氟粉尘主要是冰晶石(Na 3 AlF 6 )、萤石(CaF 2 )、氟化铝(AlF 3 ) 和氟化钠(NaF)以及各种氟化磷灰石〔3Ca 3(PO 4 ) 2 ·Ca(Cl,F) 2 〕等。氟化物污 染主要来源于铝厂、磷肥厂和冰晶石厂、电解铝、用硫酸处理萤石以及制造氟化物和应用氢氟酸时均污染空气。 氟及其化合物的气体和粉尘属高毒类。主要由呼吸道吸入。氟化氢和氢氟酸的大面积灼伤可引起氟骨病。人在氟化氢400~430mg/m3浓度下可引起急性中毒致死。100mg/m3能耐受1min。50mg/m3感觉皮肤刺痛,粘膜刺激。26mg/m3能耐受数分钟。嗅觉阈为0.03mg/m3。长期吸入低浓度的氟及其化合物的气体和粉尘,能够影响各组织和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如牙酸蚀症、牙龈出血、干燥性鼻炎、鼻衄、嗅觉减退及咽喉炎、慢性支气管炎等,甚至引起慢性氟中毒(氟骨症)。此时尿氟可能增高,但与氟对机体损害的程度无平行关系。空气中的氟化物不但对人体和动物有损害,同样对某些植物的生长也有明显损害,甚至在其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含氟浓度低至2μg/m3)就可使水仙菖属植物叶子受损害。因此,人们利用氟对某些植物的敏感程度可进行环境监测。大气中的氟化物可低至10-9(体积分数)浓度范围;也可以高到10-6(V/V)浓度范围。为此,对这样宽的测量范围就需要几种不同的测定方法,只有在采样和分析方法上选择适当,才能完成测试任务。早期的方法是利用氟离子在锆或钍与茜素生成的络合物上进行反应来测量,但其灵敏度很难适宜于低至 10-9(体积分数)浓度范围。利用氟试剂(3-胺甲基茜素-N,N-二乙酸)以及高价镧或铈盐反应所产生蓝色铬合物进行比色定量,其方法灵敏度虽有所提高,但干扰因素多,测定范围窄,仅适用体系简单的样品,如干扰物过多时,仍需进行灰化、蒸馏等预处理。利用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法[2]测F-,具有快速、灵敏、适用范围宽、方法简便、准确、特异性好等优点,它可省去灰化、蒸馏等繁琐处理步骤。目前广泛应用的是离子选择电极法和氟试剂比色法。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已推荐为我国居住区大气中氟化物卫生检验标准方法(国家标准报批稿)[1]〔1〕。 一、滤膜采样-离子选择电极法[1,2] (一)原理 空气中气态及颗粒态氟化物通过两层串联的滤膜,第一层为加热干燥滤膜,阻留颗粒物质,第二层浸渍氢氧化钠溶液的滤膜,用以采集气态氟。收集在滤膜上的氟化物,溶解在缓冲液中制成样品溶液,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测量电位值,其电位与氟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通过一次标准加入法计算样液中的氟离子含量。 (二)仪器 (1)滤料采样夹及采样装置结构见图9-1。

。。环境空气 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石灰滤纸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HJ 481-2009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石灰滤纸采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简称LTP法)。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长期平均污染水平的测定。当采样时间为一个月时,方法的测定下限为0.18μg(dm2·d)。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484 水质氟化物的测定离子选择电极法 3方法原理 空气中的氟化物(氟化氢、四氟化硅等)与浸渍在滤纸上的氢氧化钙反应而被固定。用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浸提后,以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获得石灰滤纸上氟化物的含量。测定结果反映的是放置期间空气中氟化物的平均污染水平。 4试剂和材料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馏水。 高氯酸:72%(m/V),优级纯。 4.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2.5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4.3 氢氧化钠溶液c(NaOH)= 5.0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500ml。 4.4 石灰悬浊液的制备:称取56g氧化钙,加250ml水,在搅拌下缓慢加入高氯酸(4.1)250ml,加热至产生白烟。冷却后再加水200ml,加热蒸发至产生白烟,重复三次,如有沉淀,用玻璃砂芯漏斗(G3)过滤。在搅拌下向所得透明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4.2)1000ml,得到氢氧化钙悬浊液。静置沉降后,倾出上清液,再用水重复洗涤5~6次,最后加水至5000ml,质量分数约为1%,密闭保存,用时摇匀。 4.5 总离子 4.5.1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Ⅰ):称取58.0g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溶液(4.3)135ml,调节溶液pH值为5.2,加水定容至1000ml,摇匀。 4.5.2 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Ⅱ):称取142g六次甲基四胺、85g硝酸钾和9.97g 钛铁试剂,加适量水溶解,调节pH至5~6,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溶液的配制可不局限于此,还可参考GB 7484中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的配制方法。 注:当试样成分复杂,偏酸(pH≈2)或者偏碱(pH≈12),可用TISAB Ⅱ配方。 4.6 氟化钠标准贮备液ρ(NaF)=1000μg/ml:称取0.2210g氟化钠(优级纯,于110℃烘干2h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溶解于水中,移入100ml容量瓶。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贮于聚乙烯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临用时取出,放至室温备用。 4.7 氟化钠标准溶液:将氟化钠标准贮备溶液(4.6)用水稀释成 2.5、 5.0、10.0、25.0、50.0、100.0μg/ml的标准溶液,临用现配。上述试剂溶液均应贮于聚乙烯塑料瓶中。 4.8 定性滤纸:直径12.5cm。 4.9 石灰滤纸:用两个大培养皿(直径约15cm)各放入少量石灰悬浊液,将直径12.5cm定性滤纸(4.8)放入第一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再放在第二个培养皿中浸透、沥干(浸渍5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练习题

《环境空气质量手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4-2005) 一、填空题 1、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要获得1h平均浓度值,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要获得日平均浓度值,气态污染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颗粒物的累计采样时间应不少于。 答案:45min 18h 12h 2、24小时连续采样指24小时连续采集一个环境空气样品,监测污染物浓度的采样方式。 答案:日平均 3、硫酸盐化速率采样是将用浸渍过的玻璃纤维滤膜(碱片)曝露于环境空气中,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硫化氢、硫酸雾等与浸渍在滤膜上的碳酸钾发生反应,生成硫酸盐而被固定的采样方法。 答案:碳酸钾溶液 4、滤膜一般使用和两种类型。 答案:超细玻璃纤维滤膜; 有机纤维膜 5、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中,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滤膜,将滤膜的采样面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带中。 答案:向里对折两次。 6、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中,应定期更换尘过滤膜,一般每周,及时更换干燥器中的硅胶,一般干燥器硅胶有变色者,需更换。 答案:1次,1/2。 7、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答案:气密性。 8、环境空气手动采样时,气态污染物采样系统由、采样总管、采样支管、引风机、气体样品吸收装置及等组成。 答案:采样头,采样器 9、环境空气24小时连续采样的气样吸收装置为,在规定采样流量下,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瓶的阻力应为kPa,吸收瓶玻板的气泡应分布均匀。 答案:多孔玻璃筛板吸收瓶(管),6.7±0.7 10、进行SO2及NO2 手动连续采样时,SO2和NO2吸收瓶在加热槽内最佳温度分别为℃之间及℃之间,且在采样过程中保持恒定。 答案:23~29,16~24

二氧化氮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和废气 二氧化氮作业指导书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1目的 制定该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是规范空气和废气中二氧化氮的检测方法,为公司环境监测工作提供准确数据。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部对空气和废气的监测工作。 2.职责 公司监测人员应该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检测分析测定方法。 3.管理要求 监测分析人员必须经过相应化学监测分析方面的培训,掌握样品采集、分析、仪器的校准、使用、分析用化学品的配制和管理等有关基础知识。 4样品的采集 4.1废气样的采集 见作业指导书XXXX 5 二氧化氮的分析监测方法——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5.1目的及原理 空气中的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 ( 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在波长540nm处,测定吸光度。 空气中臭氧浓度超过0.25mg/m3时,可使二氧化氮的吸收液略显红色,对二氧化氮的测定产生负干扰,采样时在吸收瓶入口处串接一段15~20cm长的硅橡胶管,即可将臭氧浓度降低到不干扰二氧化氮测定的水平。 5.2方法的适用范围 方法检出限为0.12μg/ml。当吸收液体积为l0ml,采样体积为24L时,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mg/m3。 5.3分析仪器 ①采样导管 硼硅玻璃、不锈钢、聚四氟乙烯或硅橡胶管,内径约为6mm,尽可能短一些,任何情况下不得长于2m,配有向下的空气入口。 ②吸收瓶 内装10ml、25ml 或50ml 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液柱不低于80mm。图3-1-2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两种多孔玻板吸收瓶。 ③氧化瓶 内装5~10ml 或50m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液柱不得高于80mm。使用后,用盐酸羟胺溶液浸泡洗涤。图3-1-2示出了较为适用的两种氧化瓶。

GMP对洁净度的等级要求

GMP洁净车间空气洁净度等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规定:药品生产的洁净厂房内的生产环境参数如:温度和相对湿度以及压差等均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一般温度为18℃~24℃,相对湿度为45%~65%。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实施指南中规定的比较具体。即药品生产洁净厂房中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以穿洁净工作服的操作人员不产生不舒服、不舒适为基准的。 无菌药品的生产所需的洁净区可以分为四个级别 A 级:高风险操作区,如灌装区、放置胶塞桶和与无菌制剂直接接触的敞口包装容器的区域及无菌装配或连接操作的区域,应当用单向流操作台(罩)维持该区的环境状态。单向流系统在其工作区域必须均匀送风,风速为0.36-0.54m/s(指导值)。应当有数据证明单向流的状态并经过验证。在密闭的隔离操作器或手套箱内,可使用较低的风速。 B 级:指无菌配制和灌装等高风险操作A 级洁净区所处的背景区域。 C 级和 D 级:指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重要程度较低操作步骤的洁净区。 以上各级别空气悬浮粒子的标准与ISO14644-1中洁净度等级(以≥0.5μm和≥5μ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的关系.

注:此表摘自《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版》 洁净度A级用于高风险作业区,如:灌装区、放胶塞区、敞口包装容器区和无菌装配区等区域。其单向流区工作区必须均匀送风,其风速为0.36 m/s ~0.54 m/s。确认A级,每个测点的采样量不得少于1 m3;洁净度为ISO 4.8级,并以≥5.0 μm悬浮粒子的浓度为限度标准。采样管的长度要短,以勉≥5.0 μm的粒子沉降,影响测试结果。单向流应采用等动力采样。 洁净度B级用于洁净度A级区域的背景区域。静态洁净度为ISO 5级。 C级和D级用于无菌药品生产过程中工艺要求洁净较低的区域。C级静态和动态分别为ISO 7级和ISO 8级。D级静态为ISO 8级。 动态可采用培养基模拟灌装过程以证明达到动态洁净度级别。 日常动态监测; 新版GMP规定生产工作结束,作业人员离开现场经过15-20分钟自净后,洁净室的洁净度应达到“静态”标准。 日常动态监测项目:洁净度、温度、相对湿度、压力梯度等。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如何避免空白值偏高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测定如何避免空白 值偏高 作者:未知2015-01-28 10:35阅读:142次文章来源:未知 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是法规控制空气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即使暴露于二氧化氮的时间很短,肺功能也会受到损害;如果长时间暴露于二氧化氮,可能导致肺部永久性器质性病变。在进行环境中二氧化氮的测定时,往往会出现空白值偏高的情况,本文对如何快速查找空白值偏高,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原理 空气中二氧化氮与吸收液中的对氨基苯磺酸进行重氮化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作用,生成粉红色的偶氮染料,于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定吸光度。 1.2 仪器 紫外分光光计(日本岛津UV-1700)、空气采样器、50ml多孔玻板吸收瓶、10mL具塞比色管。 1.3 主要试剂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储备液、显色液、吸收液、亚硝酸盐标准标准储备溶液:250mgNO2/L,临用前现配成亚硝酸盐工作溶液(2.50mgNO2/L)。 1.4校准曲线的绘制 取6支10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标准工作溶液0ml、 0.40ml、0.80ml、1.20ml、1.60ml、2.00ml,水 2.00ml、1.60ml、 1.20ml、0.80ml、0.40ml、0ml,显色液8.00ml,制备标准色列NO2

浓度分别为0μg/ml、0.10μg/ml、0.20μg/ml、0.30μg/ml、0.40μg/ml、0.50μg/ml。 各管混匀,于暗处放置20min(室温低于20℃,应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室温为15℃时,显色40min),用10mm比色皿,以水为参比,在波长540~545nm之间处,测量吸光度。扣除空白试验(零浓度)的吸光度以后,对应NO2的浓度(ug/mL),用最小二乘法计算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 1.5 样品测定 采样后放置20min(气温低于20℃,适当延长显色时间。如15℃时,显色40min),用水将采样瓶中吸收液的体积补至标线,混匀,按1.4测量样品的吸光和空白试验样品的吸光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空白值高 加入标准工作溶液0ml、0.40ml、0.80ml、1.20ml、1.60ml、2.00ml,吸光度值分别为0.124、0.216、0.314、0.392、0.510、0.592。做校准曲线时发现0管空白高达0.124,而方法规定:取2ml 纯水+8ml显色液,于紫外分光度计的吸光度不超过0.005。 2.1.1纯水对空白值的影响。方法规定: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无亚硝酸根的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必要时可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少量高锰酸钾和氢氧化钡重新蒸馏。取纯水机制备的纯水10ml,于暗处放置20min,吸光度值为0.001;在蒸馏瓶内(瓶内有玻璃球)加匙高锰酸钾和匙氢氧化钡,加纯水开电炉进行蒸馏,取蒸馏过的水10ml,于暗处放置20min,吸光度值为0.001。这证明纯水与蒸馏过的纯水无明显差异,纯水可用来试验。 2.1.2显色液对空白值的影响。显色液:称取5.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约200ml热水中,将溶液冷却至室温,全部移入1000ml容量

氟化物 空气 无组织废气

一、原理 环境空气中气态和颗粒太氟化物通过磷酸氢二钾浸渍的滤膜时,氟化物被固定或阻留在滤膜上,滤膜上的氟化物用盐酸溶液浸溶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对数与电极电位呈线性关系。 二、试剂和材料 (1)盐酸ρ(HCl)=1.19g/mL (2)氢氧化钠(NaOH) (3)柠檬酸钠(Na 3C 6 H 5 O 7 ·2H 2 O) (4)氯化钠(NaCl) (5)乙酸:w(CH3COOH)≥99.5% (6)六次甲基四胺(C 6H 12 N 4 ) (7)硝酸钾 (8)钛铁试剂 (9)磷酸氢二钾 (10)氟化钠 (11)盐酸溶液 (12)氢氧化钠溶液 (13)氢氧化钠溶液 (14)磷酸氢二钾浸渍液 (1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 (16)氟标准储备溶液 (17)氟标准使用液 (18)乙酸-硝酸纤维微孔滤膜 (19) (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 (3)氢氧化钠溶液c(NaOH)=5mol/L;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0g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c(NaOH)=5mol/L氢氧化钠135ml,调节溶液的pH值为5.2,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

(5)氟化钠标准贮备液:ρ(NaF)=1000μg/ml. (6)氟化钠标准使用液:将氟化钠标准贮备液用水稀释成2.50、5.00、10.0、25.0、50.0、100.0μg/ml的标准溶液,临用现配。存与聚乙烯塑料瓶中。 水样:去离子水 1、仪器: (1)采样器:中流量采样泵、采样头带支撑滤膜的聚乙烯网垫,采样头有效直径为80mm,可以安装直径为92mm的滤膜。 (2)离子活度计活精密酸度计:分辨率为0.1mV。 (3)氟离子选择电极: A:测量氟离子浓度范围:10-5~10-1mol/L。 B:测定曲线斜率:在t℃下,为(54+0.2t)mV。 (4)甘汞电极:盐桥溶液为饱和氯化钾。 (5)磁力搅拌器:聚氯乙烯包裹的搅拌子。 (6)小型超声波清洗器。 (7)聚乙烯塑料烧杯:100ml。 (8)聚乙烯塑料瓶:100、1000ml。 2、标准 (1)盐酸,优级纯。 (2)氢氧化钠,优级纯。 (3)氯化铵,分析纯。 (4)氟化钠,优级纯。 (5)柠檬酸钠,分析纯。 (6)冰乙酸,分析纯。 3、试剂: (20)盐酸c(Hcl)=2.5mol/L (2) 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 (3)氢氧化钠溶液c(NaOH)=5mol/L; (4)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称取58.0g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c(NaOH)=5mol/L氢氧化钠135ml,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一、执行标准 环境空气氟化物的测定滤膜采样氟离子选择电极 HJ480-2009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滤膜采集、氟离子选择电极法。 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氟化物的小时浓度和日平均浓度的测定。 当采样体积为6m3时,测定下限为0.9μg/m3。 三、干扰及消除 在测定体系中有Si4+、Fe3+、Al3+存在、其浓度不超过20mg/L时,产生的干扰可采用加入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来消除。 四、测定原理 已知体积的空气通过磷酸氢二钾浸渍的滤膜时,氟化物被固定或阻留在滤膜上,滤膜上的氟化物用盐酸溶液浸溶

后,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 五、仪器设备 1、采样器:中流量采样泵,采样头带支撑滤膜的聚乙烯网垫,采样头有效直径为80mm,可以安装直径为92mm的滤膜。 2、离子活度计或精密酸度计:分辨率为0.1mV。 3、氟离子选择电极: a 测量氟离子浓度范围:10-1mol/L~10-6mol/L。 b 测定曲线斜率,在t℃下,为(54+0.2t)mV。 4、甘汞电极:盐桥溶液为饱和氯化钾。 5、磁力搅拌器:具聚乙烯包裹的搅拌子。 6、小型超声波清洗器。 7、聚乙烯塑料烧杯:100ml。 8、聚乙烯塑料瓶:100ml、1000ml。 六、试剂 本标准所用试剂除非另有说明,分析时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分析纯化学试剂,实验用水为新制备的去离子水或蒸

1、盐酸溶液c(HCl)=2.5mol/L:取1000ml水,加入20.8ml盐酸(优级纯,ρ=1.18g/ml),搅拌均匀。 2、氢氧化钠溶液c(NaOH)=1.0mol/L:称取4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1000ml。 3、氢氧化钠c(NaOH)=5.0mol/L:称取100.0g优级纯氢氧化钠,溶于水,冷却后稀释至500ml。 4、磷酸氢二钾浸渍液:称取76.0g磷酸氢二钾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定容至标线,摇匀。 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1)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Ⅰ):称取58.0g 氯化钠,10.0g柠檬酸钠,量取冰乙酸50ml,加水500ml。溶解后,加氢氧化钠溶液(5.3)135ml,调节溶液pH值为5.2,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标线,摇匀。(2)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溶液(TISAB Ⅱ):称取142g 六次甲基四胺和85g硝酸钾、9.97g钛铁试剂,加水溶解,调节pH至5~6,转移到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