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精选模拟(1)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精选模拟(1)

一、选择题

1.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人民的餐桌上除了稻米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

C.北方经济的发展D.南方人口的减少

2.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

A.国人暴动B.周平王东迁洛邑

C.齐桓公成为霸主D.韩赵魏三家分晋

3.鲁迅先生曾称誉《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下列关于《史记》的表述,正确的是

A.记述了从秦始皇到汉武帝时期的主要史事 B.由史学家司马光所著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D.是我国歷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4.汉景帝曾下诏:“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这体现了他

A.重视农业

B.减轻刑罚

C.提倡节俭

D.以德化民

5.淝水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交战的双方是

A.曹操与袁绍B.蜀国与魏国C.西晋与前秦D.东晋与前秦

6.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7.“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8.李明班上来了一个新同学,他说:“我的姓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大家猜猜我姓啥?”()

A.夏B.宋C.唐D.秦

9.汉武帝曾诏日:“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联将亲览,使有列位焉。”材料体现的制度

A.有利于削弱相权,加强皇权B.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

C.有利于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员素质D.有利于消除地方隐患,加强中央集权10.观察下列图片,从图一到图三的变化主要说明了()

A.夏商周时期的主要农具是耒耜

B.中国传统农业的精耕细作

C.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D.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

1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A.《齐民要术》B.《洛神斌图》C.《论语》D.《春秋》

12.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历史。下列农作物由我国先民最早人工栽培且出现于长江流域的是

A.水稻B.玉米C.粟D.黍

13.“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这首诗中的场景出自于

A.唐太宗统治时期B.武则天统治时期

C.唐玄宗统治前期D.唐肃宗统治时期

14.“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时期A.战争频繁B.制度变革

C.百家争鸣D.王位世袭

15.下列古代名人与其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司马懿——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

B.张骞——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

C.华佗——代表作品有《女史箴图》并发明麻沸散

D.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16.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A.行政事务B.军事管理C.监察事务D.财政管理

17.战国时,它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它是

A.灵渠B.长江C.都江堰D.黄河

18.下图为秦朝政治建制示意图(局部),其中“御史大夫”掌管

A.监察事务B.行政事务C.军事事务D.任免官吏19.“通过这条道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这条道路的出发地是

A.建康B.洛阳C.咸阳D.长安

20.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在政治上,“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B.统一货币C.北击匈奴D.确立中央集权制21.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争战不休。结束这一混乱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王朝是

A.夏B.商C.周D.秦

22.“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周杰伦这首“中国风”歌曲中出现的画面应该是( )

A.B.

C.D.

23.祖冲之(如图)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他的科技成就包括

①创制了《大明历》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

③撰写了农书《齐民要术》④写成了《伤寒杂病论》一书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4.关于西晋的说法,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①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懿②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③它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④八王之乱,西晋从此衰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5.“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上述现象不可能出现于A.唐朝B.宋朝C.元朝D.清朝

二、材料综合题

26.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它能帮我们构建历史时空概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一、图二信息,从图一到图二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图三信息,写出秦朝的相关史实。

秦的都城:▁▁▁ 秦统治地方的制度:▁▁▁ 秦的疆域南达:▁▁▁

(3)概括从图一到图三历史发展的趋势。

(4)西晋时期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哪些?他们的内迁带来哪些影响?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连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

——《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势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这位新皇帝开始將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大一统”之梦》(1)材料一示意图中的①②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三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两项政治制度?

(3)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明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试举两例,说明“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

(4)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纽带……

材料二读下图

(1)材料一中“这条交通干线”是指何时开通的什么路线?最早出使西域,为开辟“这条交通干线”作出贡献的人是谁?

(2)观察材料二示意图,指出这条路线的起点和终点。在当时往来的商人会交换哪些货物或技能。

(3)这条交通路线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4)你知道2013年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是什么吗?请说出来吧!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魏晋南北朝时期”,联系已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大量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工具,促进了江南地区经济的开发,这是我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也促进了民族融合,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平王东迁是历史学家划分时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国势的转折点。平王迁都之后的周朝被称为东周,而由周武王立国至周幽王被杀的时期则称为西周。平王东迁后,周天子王权开始衰落,不能担当共主的责任,诸侯势力不断坐大。因为平王是由申侯拥立的,间接犯了弑父罪名,开始得不到诸侯的尊重。而且,周天子无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须依赖诸侯国保护,致周天子地位不断衰落,最终形成春秋时期群雄争霸的局面。其他三项都是春秋时期的事件。所以答案选B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3.C

解析:C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所以C项符合表述正确,ABD项表述均错误。故选C项。

4.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经济凋敝,统治者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景帝重视农业,多次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并“租长陵田”给无地少地的农民,以法律手段,打击那些擅用民力的官吏,从而保证了正常的农业生产,景帝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还禁止内郡以粟喂马,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的内容无关,排除;故选A。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农,天下之本也。……其令郡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的含义,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材料的能力,通过理解材料的内容结合汉景帝采取的措施的内容解答问题,在掌握扎实的基本功的基础上通过排除法解答问题。

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爆发历史上著名淝水之战,D符合题意,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灭六国之后,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故选C。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青铜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商朝的青铜器制造规模大,技艺精湛,品种多,图中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四羊方尊造型奇特,是商朝灿烂辉煌的青铜文明的代表,是青铜器中的精品。B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8.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夏朝建立的相关内容。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丙同学说他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应姓夏,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联将亲览,使有列位焉”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汉武帝颁布“推恩令”,陆续削夺大批列侯的爵位,解除王国对中央的威胁,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削弱相权、扩大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势力、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官员素质,故ABC选项排除。故选D。

10.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图一的骨耜是用偶蹄类动物的肩肿骨制成的,是河姆渡人从事水稻种植的主要生产工具,石犁是主要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石器,器体薄而扁平,辉绿岩石质,坚硬、便于耕

作。铁制农具在春秋时期开始出现、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从图一到图三说明了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D符合题意;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学生的总结能力。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历经几个重要阶段:打制石器时代——磨制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

1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选项A符合题意;《洛神斌图》是顾恺之的作品,选项B不符合题意;《论语》是孔子的代表作品,选项C不符合题意;《春秋》是孔子编写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距今7千年左右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选项A符合题意;玉米是由国外传入我国的,B排除;粟是居住在黄河流域的半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C排除;黍属于黄河流域的农作物,D排除。故此题选A。13.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还注意节俭。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唐玄宗前期的年号叫开元,史称“开元盛世”。“开元”是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是出自杜甫的《忆昔》中的诗句,描述的是唐朝开元盛世时期繁荣富庶的景象。C项符合题意。排除ABD三项,故选择C。

【点睛】

题干“开元”是解题的关键,可知是当时皇帝是唐玄宗。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14.C

解析: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因此春秋战国在学

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与题干内容不符,故选C。15.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他运用刘徽的“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选项D搭配正确,符合题意;司马迁创作了纪传体通史《史记》,选项A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张角创立了太平道,尊奉黄帝和老子,选项B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女史箴图》是顾恺之的作品,选项C搭配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强化监察制度,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察和检举京师百官及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设置一个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所以C项符合题意,故选C。

17.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国郡守李冰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选项C符合题意,灵渠是秦朝时期开凿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项BD不是人工开凿的运河,不符合题意。故选C。

18.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适应统一的需要,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所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9.D

解析:D

【解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直到欧洲的一条陆路交通线,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结合所学可知,“秦,虽死犹存”是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被后世沿用至清朝,D符合题意;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是经济方面的措施,北击匈奴是军事上的措施,排除ABC,故选择D。

21.D

解析: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最后一个诸侯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D符合题意;夏商周的建立在秦朝建立之前,与题意不符,排除ABC,故选择D。

2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兰亭临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羲之是东晋时期书法家,有“书圣”之称,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代表作《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C。

23.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祖冲之的科技成就包括,创制了《大明历》和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齐民要术》的作者是贾思勰;《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所以①②符合题意,故选A。

24.D

解析:D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晋的建立者是司马炎,所以①错误;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全国重新统一,②正确;西晋是汉族人建立的政权,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所以③错误;“八王之乱”历时16年,西晋从此衰落,④正确。所以②④表述正确,D项符合题意,故选D。25.A

解析: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意思是:从大街到小巷子,大大小小的店铺,一个接一个,没有空着的房子。反映的是“坊”贸易繁荣的情况,在居住区进行商业活动,打破了市坊之间的界限。结合课本所学,汉唐时期尽管商业也较为繁荣,但商业区与住宅区界限明显,没有打破市坊界限。A项符合题意;而最早打破市坊界限的商业形态发生于宋朝。之后的元朝和清朝,也没有了市和坊的区别了。排除BCD三项;故选择A。

【点睛】

理解“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虚空之屋。”的意思是解题的关键,反映了从大街到小巷子,店铺林立,商业贸易繁荣。依据“不可能”是限制词,唐朝长安城内分坊和市界限明显。坊是居民住宅区;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二、材料综合题

26.(1)晋国分成了韩、赵、魏三国;战国时中原受到匈奴南下的侵扰,而春秋时没有;战国时各国纷纷修建长城,而春秋时期没有。

(2)咸阳郡县制南海。

(3)由分散走向统一。

(4)匈奴、羯族、羌族。影响:

解析:(1)晋国分成了韩、赵、魏三国;战国时中原受到匈奴南下的侵扰,而春秋时没有;战国时各国纷纷修建长城,而春秋时期没有。

(2)咸阳郡县制南海。

(3)由分散走向统一。

(4)匈奴、羯族、羌族。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

【解析】

【详解】

(1)比较图一、图二,春秋时期的晋国位置到了战国时期,出现了韩、赵、魏三国;战国时中原受到匈奴南下的侵扰,而春秋时没有;战国时各国纷纷修建长城,而春秋时期没有。

(2)由秦朝地图可知,秦朝的都城是咸阳。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秦朝推行郡县制。秦朝的疆域,南方可达南海。

(3)春秋时期,诸侯国林立,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秦朝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

王朝,由此可见,历史发展趋势是:由分散走向统一。

(4)有地图可知,迁入山西境内的少数民族有匈奴、羯族、羌族。关于“影响”,各民族杂居相处,加强相互交流;生产、生活上各民族相互学习,促进了北方民族大交融。27.(1)①东周;②战国。

(2)分封制;郡县制。

(3)“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全国;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4)追求大一统。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

解析:(1)①东周;②战国。

(2)分封制;郡县制。

(3)“焚书坑儒”。儒家思想。西晋统一全国;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

(4)追求大一统。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西周灭亡后,周平王东迁,开始历史上的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故表格中①是东周时期;②是战国时期。

(2)西周时期周天子把非嫡长子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称为分封制。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依据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可知是分封建邦的分封制;依据材料三“新皇帝”可知是秦始皇,依据“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郡县,每一郡县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可知秦始皇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3)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儒生四百六十余人。被称为“焚书坑儒”。汉武帝时期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采纳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依据历史上统一的朝代从西晋统一全国以及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等回答。

(4)依据材料一表格信息以及材料二和三统一的措施可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是追求大一统。

28.(1)汉朝:丝绸之路:张骞。

(2)起点在长安,终点是大秦(或欧洲)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集、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

解析:(1)汉朝:丝绸之路:张骞。

(2)起点在长安,终点是大秦(或欧洲) 。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集、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3)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丝绸之路经济带”、“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题干“这条交通干线是穿越整个旧世界的最长的路,从文化和历史的观点看,这是连接地球上存在过的各民族和各大陆的最重要的纽带……。”结合所学可知,是对汉朝开通的丝绸之路的描述。汉武帝为反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通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西域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丰富了汉族人民和西域各族人民的生活。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今陕西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的欧洲,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被称为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集、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良种马、香料、玻璃、宝石等,以及多种乐器和歌舞等传入中原。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为此我国政府提出了“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举措,“一带”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的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抖音、火山小视频等自媒体平台上发布视频。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

②任何段子、任何视频都可以在网络上传播

③网络无限,自由无界`

④网络扩大了人们的交往范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住建部最新发布了《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新版标准。将生活垃圾类别调整为____、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等4个大类11小类。

A.无害垃圾

B.干湿垃圾

C.可回收物

D.不可回收物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每一个人付出艰苦努力,用实干托起中国梦。下列勉励我们艰苦奋斗的名言警旬有

①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②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④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看过《战狼2》的观众反复提到的一个字就是“燃”,尤其是电影的最后一幕——中国护照背面上写的那几行字令所有人热泪盈眶:“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下列符合电影《战狼2》主旨的有

①国泰则民安,国破则家亡

②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③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能好

④国家利益损害个人利益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生活中,有的人以爱国为由,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砸某国品牌汽车甚至打伤车主,网上联名抵制某一国家的商品。对这些行为,评价正确是

A.这是损害他人利益的违法行为

B.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亲社会行为

C.这是与祖国共命运的理性爱国行为

D.这是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负责任的行为

6.关爱是一门艺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要考虑他人的心理感受B.要学会尊重他人的隐私和缺陷

C.只要诚心就行,不必考虑其他D.要注意爱心传通的方式

7.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阐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也指出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下列不能体现公民社会责任感的是()

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B.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作为公民要对自己和他人负责,更要关心国家发展。符合这一观点的名言警句是

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各人自扫门前雪

③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梁某某乘坐公交车时,因错过下车时机与司机发生争吵,后抢夺方向盘,造成公交车失控,与路边车辆相撞。关于此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梁某某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②梁某某违背了道德规则和法律规则

③梁某某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④梁某某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列做法符合文明有礼的是

①小丽对长辈讲话粗鲁傲慢

②小芳在老师讲课时左顾右盼

③小亮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④小华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11.关于责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责任就是指公民应该履行的法律义务

B.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相互承诺

C.青少年的责任就是完成学习任务

D.责任仅仅是道德上的要求和规定

12.以下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B.要杜绝不良行为,与人为善

C.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守法D.要回避一切责任,讲究策略

13.一般违法行为包括

A.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B.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D.刑事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14.杜富国那句“你退后,让我来”,刻印在了亿万国人心中。因为人民的需要,因为这里是中国的领土!他不畏流血牺牲,勇挑重担,用汗水和鲜血诠释了扫雷官兵是“刀尖上的舞者”,是和平年代“离死神最近的人”。这说明他

①勇于担负人生责任

②积极维护人民安全

③正确行使了维护国家利益的基本权利

④在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5.为了安慰身患重病的病人,我们会听到“别着急,你的病问题不大,会慢慢好起来的”;小孩经常听到妈妈说:“你多吃点鱼,妈妈不喜欢吃”……生活中这种善意的谎言随处可见,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说法是不诚实的表现

B.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时需要我们运用诚信智慧

C.诚实与说谎是不相容的,不应该说谎

D.善意的谎言终究也是谎言,不能提倡

16.大学生闻某因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被法院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和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半。闻某被判刑是因为其行为

A.触犯野生动物保护法和民法的有关规定

B.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属于民事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D.是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

17.下图漫画中的内容要求中学生应该( )

①遵守网络规则,传播正能量

②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拒绝上网

③充分利用网络优势,过健康文明的生活

④提高辨别能力和抗诱惑能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社区,我与李奶奶是邻居。我与李奶奶的关系属于()

A.血缘关系B.地缘关系C.业缘关系D.法律关系

19.某“网红”面包店因使用过期面粉制作面包遭到监管部门彻查,涉案犯罪嫌疑人中有4人被刑事拘留。对此,从犯罪特征的角度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

B.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C.我们应当自觉遵守规则

D.刑罚当罚性是犯罪法律标志

20.下列成语典故中,能反映诚信的一组是

①一诺千金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③立木为信④挂羊头,卖狗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综合题

21.近年来,网络泄密时有发生。在某西方国家军方研究中国情报的权威文件中,有相当一部分信息来自中国军迷发布的网络信息。一些从事互联网情报搜集的人主要从网上论坛、聊天室等公开发布的信息中搜集情报。这些网络泄密信息对国家利益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据此,某校八年二班同学展开了讨论,部分同学认为:“只要我们树立和增强了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就能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1)国家利益中的核心利益是什么?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部分同学的观点加以辩析。

22.一项有关“国家安全”的调查结果显示:50%的受访者不知道国家安全机关的全国统一举报受理电话,33%的受访者未接受过国家安全教育。

看了上述调查结果,八年级一班的同学们深有感触。他们决定在学校附近的社区开展一次围绕国家安全的宣传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请你设计一条此活动的宣传标语。

(2)同学们设计了关于构建国家安全体系的宣传手册发给居民,请你帮他们将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3)活动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捍卫国家安全是国家、军队的事,与我们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23.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脑网络越来越普遍。很多人从网络中获益,但也有一些人特别是未成年人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上网成瘾,身心受损,引发网络犯罪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为此某校八(1)举行了“绿色上网,健康成长”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我是个独生女,在爸爸妈妈下班回到家之前,真是太孤独了。幸好我有微信,可以和相隔甚远的朋友倾吐心声与烦恼,并且可以分享趣事。遇到不会的课下作业,我还可以上网查查资料。有了网络,我再也不会孤独了。

(1)网络怎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材料二 12岁小学生打赏网络主播,花掉环卫工母亲4万元积蓄:一青少年沉迷互联网赌博,走上盗窃之路;13岁少年沉迷某款网络游戏,疑似模仿游戏中翻墙跳楼动作而身亡;

63.4%的网民通话记录、网上购物记录等网上活动信息曾遭泄露,经常面对垃圾短信或诈骗电话的骚扰。

(2)材料说明了网络对我们有何负面影响?

材料三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网上未成年人保护与生态治理”论坛2019年10月20日在浙江乌镇举行。与会嘉宾就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等进行研讨。有的嘉宾提出,要培养术成年人网络素养,规范上网行为,传播正能量,传播正确的价值观。

(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

24.与国共进

(今昔对比)

(1)上述材料说明了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之间有什么关系?

(2)分析材料,谈谈国家安全有何重要性?

(砥砺前行)

(3)请你运用“劳动”的相关知识,分析以上人物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原因。

(接续奋斗)

(4)请写一个你的具体爱国行动。

25.(祖国我热爱)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在全国各

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这首歌曲采用了抒情和激情相结合的笔调,将优美动人的旋律与朴实真挚的歌词巧妙结合起来,表达了人们对伟大祖国的衷心依恋和真诚歌颂。

(1)请运用“国家利益至上”的相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

(2)有人认为,只要做守法公民,就能唱好你的“赞歌”。请运用本学期所学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6.文明始于足下,美德就在身边。沭阳好人公园、好人广场、好人一条街成为沭阳一张新名片,“凡人善举、和你一起”,共建美好家园。54岁妇女葛平照顾重度残疾的三个兄弟,33年如一日;70多岁老人张锦梅,悉心照料被家人遗弃的脑瘫儿……他们无怨无悔,不求回报。感动之余,也给我们带来些思考。

(弘扬善举)

(1)青少年为什么要积极参加志愿服务务活动?

(感召你我)

(2)我们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至少与出两件)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发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①④观点正确;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②③观点错误,所以本题选择C答案。

【点睛】

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C

解析:C

【解析】

【详解】

本题为时政题,解析略。

3.B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