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14年上海市高考作文题和范文】

2014年上海作文考题和范文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谈自由

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向往的。自由,是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追求的。

当你看着飞鸟在湛蓝的天空飞过的时候,是否真的有过心生羡慕它的自由翱翔?

当你看到电视上那些被拐卖的儿童被拯救出来重获自由的时候,你又是否会替他们感到高兴?

在羡慕、高兴的背后,我们所看到的都不过是最浅表的表象而已。

自由是世世代代的人们都在追求的,永恒不息的追求的一种权利。

崇尚自由,追求自由是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种权利,这种权利将伴随着你到死去。似乎早已习惯了大肆宣扬自由的真理,似乎早已耳目濡染的以为自己真的懂得了自由的定义。

自由的定义在无形的变化之中早已彻头彻尾的改变了最初的含义。

五彩缤纷的社会的潜在规则太多,而真正的自由又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所拥有的,所定义的自由也不过是一顶虚帽子罢了。

大张旗鼓的宣扬自由,直到最后我们才会发现,所谓的自由其实还有更多束缚捆绑在我们的身上。

社会的舆论,伦理道德,无疑成为我们所追求的自由的最大的束缚

与捆绑者。

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有一项规定是:“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

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权利虽然是与生俱来的,但从某一角度来说,当我们正在追求自由

的时候,早已忽略了那些被套上了帽子的“自由谎言。”可以想象出来,法国人民在听到《人权宣言》的宣读的时候是多么的情绪高涨,多么的激动。毫无疑问,这在他们看来,是一种解脱,是一种称得

上的“自由”的解放。

信仰是一种自由,是一种坚持,也是一种属于自己内心所追求的境地。

生活中的繁碎事情总让活着的我们学会了自怨自艾,我们开始埋怨

为何生活会有这么多的不公平,为何会有这么多的不自由,你若是

真正读懂了“自由”以外的境界便也算得上圣人之列了。

迄今为止,没有人能够拍着自己的胸膛对别人说,他是自由的。

换个角度来说,这个“自由”仅仅是局限在他的人身自由上,若这个

社会没有伦理道德、社会舆论的约束个人的行为,又该从何去定义

这个人的好与坏,对与错呢。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一旦被定了下来,多多少少都会对

自己自身的自由有牵扯的地方。

即使真的拥有自由,但过分的自由反而会适得其反,自由不是放肆

与放纵。

如果自由是风筝,那么个人的行为便是牵扯的细线,一旦个人的行

为受到了道德的谴责,那些所谓的自由也就从此了断了。为了某种

利益而不择手段,因此受到了道德的谴责,倒也没有必要,人生路

漫长,还没看到的,经历过的,就这样成为了一种遗憾。这也是一

种愚蠢的行为罢。

关于自由,要说的也说不尽,涉及的道德伦理法律甚是多,其中的

滋味也不是我这个无知少年可以真正说的清楚的。因为你们兴许会

觉得这样说的话,未必会有些妄自菲薄了,关乎种种自由的感悟,

随想的,各有各的理论,自圆其说是最重要的。

不管怎么样,每个人对自由的定义都不同,所涉及的也并非千篇一

律的,之中的共同之处还是有的。

【篇二: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分析及范文】

2014上海高考语文作文思路及范文

【作文题目】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

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题目评价】

2014上海高考作文题秉承上海高考“海派”气质,一直延续材料作文

的形式,材料短小,有限制,有空间,灵活、开放。题目与前年“心

灵的微光”、去年的“重要的、不重要的”一致,都注重对学生结合关

键词语与材料整体发挥辩证思维进行审题立意的能力考查,以及对

当下生活的关注。

这个题目总体比较容易,和平时模拟考中的很多文题都很相近,让

学生有话可说,有素材可用,然而想要写出新意却不算简单。

【审题分析】

从审题角度来看,我们首先要求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然后再抓关键词。这个材料的整体意思是说我们可以有选择穿过沙漠道路的自由,但是没有不穿过的自由,所以这里的自由与不自由是在选择道路的

情况下出现的,自由与不自由是附属于这个选择的。通读材料不难

提取出关键词“自由”,材料也很容易想到“自由”和“不自由”的关系。“沙漠”又非常容易联想到困难、挫折、人生必须经历的各种无奈与

不快等等。总体来看考生比较容易在看到题目的最开始便想到一些

可以选择的材料。

另一个关键词是“选择”,矛盾在于“选择”和“不能选择”。我们可以

做出很多选择,例如人生该如何度过;但是我们又不能选择生老病死。

综合两组关键词来看,“自由”在于自己能否作出“选择”。

类似的很多话题在孩子们平时的练习中有较多的涉及。只是,“自由”这个关键词比较容易让人联想到哲学和政治,擅长这一学科或对此

感兴趣的学生比较容易写出深刻性。

【写作内容】

的思考,他关注的必定不仅仅是自己,而是更多的导向外界生活。

包括他者的生活、包括生命的思考、包括社会的思考,所以这个材

料需要学生较多的积累进行写作方能成就一篇大气之作、深刻之作。比较容易联想到卢梭的“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自由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不自由。

可以联想到法律。自由和民主不是百无禁忌,必须在规则下有序进行。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度过人生的道路和方式,但我们也必须经

历生老病死。

【趋势分析】

【2011年上海高考】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2012年上海高考】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3年上海高考】

生活中,大家往往努力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但世界上似乎还有更重要的事。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人们对此的思考不尽相同。

【2014年上海高考】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综合前几年的题目来看,近几年的高考材料作文均为思辨类作文。且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深度。考生们不仅要联系自身反观当下,似乎还需要对一些哲理有一定的体会和思考。上海作文以09年为一个标志性转折。那年是说郑板桥的事例,结果造成一定审题的障碍,考生感觉困难重重。因此10年作文是一个反弹,是这几年来最简单的一个材料。材料中的两个事例的指向性是同一的,考生无需考察两个事例的区别,所谓两个事例,就是一个事例,不过,命题者是把发展观放到全球视野下进行考察而已。11年的作文,就有了一定变化,他的思辨性变强了,给出了两个意思相反的句子,要求学生深入思考。

而12年的作文题,可以说是真正成熟的上海作文,其地域特色、思辨特色、清新风格就此形成。微光,需要进行思辨考虑,需要考生由自己及别人、由内而外的进行思考,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还要考虑到别人。材料中隐含的条件也比较多,比如放弃自己身上微光的原因是“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这个是我们写作时要必须考虑进去的。也就是说,材料在开放之外,内含的限定性条件增多。那么

13年的作文是这个延续,体现的就是这个思路,重要的事情以及更

重要的事情,进行思辨思考,结合自身以及社会。所以,上海作文

的稳定就在这两年体现的特别明显:自我与社会联系,思辨性突出,观察自我以及思考社会,我对自己的关注就是对社会个体的关注,

我不仅仅属于我自己,我还是社会的一员。

题材贴近生活,关注社会是上海高考作文坚持的命题思想。所以学

生要善于由“内”而“外”,以自身的考察为入口,以社会的思考为出口,以对身边事实的关照为基础,结合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出

一个属于自己的结论。因此,明年作文,我们可以预计上海依然会

延续这个成熟的作文命题风格,这也是新一届高三作文备考的重点

所在。

绝对的沙漠,相对的自由(1)

掬一捧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

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

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

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

漠而不自由。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

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

宁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

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

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然而,作为一株会思考的苇草,作为一个至少还享有选择如何穿越

沙漠的自由与权力的个体,我不相信,不相信沙海面前的我们终将

会在对自己”不敢从心所欲”的不信任中停下脚步,拒绝抗争;不相

信巴尔扎克那“我粉碎一切障碍”的决心不足以令所谓“绝对”的沙漠

有所动摇,更不相信小小的考验与劫难便会让所有人都成了经历牢

狱之灾后的王尔德,让曾经“除了才华,我一无所有”的豪迈在颓废

中消失殆尽。诚然,我们不能使绝对存在的人生沙漠凭空消失或易

位,但至少,我们可以将相对的自由紧握在手,将真正的责任担负在肩,戴镣铐而舞,最困难,却也最美妙;履沙漠而行,最艰辛,却也最自由。

不可否认,“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听上去是在自欺欺人。早已因大漠风沙而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人生旅行者怎么会因为可以在未知中探寻前程、享受不同

程度的沙石侵袭而欣然坦然?但事实正是如此。当苦难与磨砺已成为人生的必修课,直面甚至是笑面它们往往比一味地逃避来得更有气度与力量,也就更有可能指引我们达到因心灵的释然洒脱而自由的境界。大漠之中,或许我们会同鸠摩罗什一样,凉州观日,竟成晨昏莫辨,望朱成紫,可我们亦能坦然于世:我们的目光,是向上的;态度,是昂扬的;心境,是高人一等的,如此,夫复何求?

人,活着,总不可能一路走在安逸之中,没有瀚海阑干作伴,没有堂皇凋零作叹,总会遇见的,是绝对的沙漠;我们,走着,终究是要寻求心灵的自由,扫除飞沙走石连天,涤荡浓云薄雾在胸,定会拥抱的,是相对的自由。

尽情舞蹈,纵使身着镣铐(2)

我们生下来就是要穿越沙漠的,作为所谓的“命运之注定”,我们足踝上那层抹不去的黄沙便是这一生注定要担负的镣铐,没有一个人可以永远站在绿洲的浓荫中逃避,因为这黄沙之旅便是人之一生。

或是烫人砂砾磨坏了足踵,或是水袋空瘪,食粮断尽,或是漫漫沙漠中无处可寻觅绿洲踪迹……这千百种生之苦难,我们没有选择的自由。正如罗蒙诺索夫无法拒绝在污泥中摸打滚爬的童年,正如曼德拉无法拒绝锌皮房里二十七年的逼仄,正如史铁生无法拒绝在“最狂妄的年纪”遭遇病魔,不幸也罢,不公也罢,这副镣铐是每个人都无法拒绝的“礼物”。于是有的人因这被剥夺的自由而垂下了头颅:海子把年轻的生命了却成了铁轨上一个潦草的惊叹号,王尔德把满腹的才华埋葬在了无望的牢狱之中,文森特淌血的残耳与绝望的枪

声让世人叹惋……他们把死亡与放弃当作了与命运决裂的方式,却

不知这等与镣铐拼个鱼死网破是何等愚蠢软弱的选择——他们投身

的并非超脱沙漠的自由,而是黑暗无边的束缚。于是又有人选择错

了“穿越沙漠”的方式:强权的压迫是高尔基痛恨又畏惧的“沙漠”,

古拉格集中营赤裸的现实如此残酷,却被蒙上纱幕涂上粉脂——这

等求全自保的方式只会让“沙漠”吞噬心田,再无逃生的可能。诚然,方式和道路的选择是我们的权力,但违背正义和心灵的步履又是何

等沉重?这样的人生,又怎能舞出人生的风采,灵魂的高度?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的这句话的确铿锵,但

这并不妨碍我们“带着镣铐跳舞”,尽情舞出生命的绿洲。看啊!那

些负轭之人舞起来了!罗蒙诺索夫的全俄首所大学,曼德拉的崭新

南非,史铁生的地坛……命运的把戏化作了坚忍、勇敢以及乐观者

足下的泥丸,生活的限制囚禁不住茫茫大漠蓬勃生长的绿意。这世

上总有什么是可以被选择的,既然生与死,顺与逆的自由被无常所

剥夺,那就踏着沉重的镣铐起舞,这是你的自由,更是你对生命的

不辜负与义务!

尽情舞蹈吧!纵使身着镣铐。就算你没有了拒绝沙漠的自由,没有

了回避灾祸的权利,没有了鲜花,绿荫与清风供以选择,你也照样

可以用不停歇的舞姿征服黄沙,用不知苦的足板踏平荆棘。至少,

你还可以选择面带微笑,心怀感激。

唯有此,你才能打破生命的限制,舞出不凡的天地!

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3)

“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卢梭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发

人深省的哲理。是的,我们拥有许多自由的权利,但是却又注定逃

脱不了命运的枷锁。正如我们可以选择穿过沙漠的方式,却无法逃

避穿越沙漠的宿命。

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既然我们无法对抗不可抗力,无法避免死亡这一终究会到来的归宿,我们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地在人生的沙漠奔波?

是的,尽管我们知道自己的归途,尽管我们要戴着镣铐去不断地穿越人生的困境,我们

还是会在有限的自由中享受生命,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舞出最动人的精彩!

是的,我们也知道我们的脆弱——我们无法像雄鹰一样翱翔天际,我们也无法像鱼儿一样横绝江河。可是,就是拖着这充满着种种限制的血肉之躯,我们人类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在生命的镣铐里,化不可能为可能,我们造出了飞机潜艇,我们上天入海……命运可以禁锢我们的躯体,却禁锢不了我们灵魂和梦想的自由!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坦然,一种智慧。难以忘记史铁生在地坛对生命的感悟:“上天看似无情地夺去了我的双腿,实际上他给了我更多的机会来体味生活。”史铁生的双腿被禁锢了,但是他的心灵是自由的,他还拥有生命,还可以享受生命的一分一秒,他还可以用笔和纸记录下自己的思索去填充自己学识和灵魂的高度。看起来,他无法再去跋山涉水,可是他的灵魂却比我们常人走得更远,他用最完美的方式穿越了这人生中最干涸的沙漠——尽管这沙漠他不愿意遇到。

戴着镣铐跳舞,是一种超脱,一种境界。难以忘记曼德拉在走出罗本岛的时候发出的感慨:“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的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其实我仍在狱中。”曼德拉应该是一个能够打开自己心灵枷锁的人,他用自己的隐忍和悲悯情怀,在穿越人生的沙漠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在生命的镣铐里跳舞,那么,即使我们走到生命的尽头,我们也依然可以自豪地说,我们已经拥有最珍贵的自由与价值。

所以,不要埋怨上帝禁锢了你什么,要全心全意地生活,做最精彩的自己,过无悔的人生!

在束缚中寻找自由(4)

上帝创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卢梭

人生如沙漠之旅,旅程和目的地已被设定,这是所有人都拥有的束缚;但旅程的道路与方式因人而异,这是每个人不同的自由。束缚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的,但之所以感到自由的多寡不同,则源于对束缚挣脱的程度差异——自由是挣脱束缚中努力而来的结果。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安迪正像是那只自由的鸟,即使身陷囹圄之苦,但内心却从未放弃对自由的憧憬与向往。肖申克监狱的围墙高大如山,却挡不住一个清白之人向往自由的心。一个几百年才能挖通的隧道在安迪十四年的不懈努力下超额完成。自由属于安迪,属于每一个在束缚中挣扎拼搏的勇敢之人。他们都是自由之鸟,生来属于无边无际的苍穹。

【篇三:2014上海高考语文二模作文题目(全)】

2014高考二模作文

虹口:

有一群人抛开束缚,一有机会就走出去,并为自己起了一个特别的名字——穷游。“穷游”人,追求一种不同以往的行走方式。背上行囊,清爽上路;风餐露宿,简朴行走;读山阅水,心灵自由。他们的足迹,可以踏入还未被开发的地方;他们的梦想,就是要穷尽想游之地。有时还会无计划,无目的,买一张车票,潇洒出行。

时下,强劲的穷游风,刮进了校园。家长,社会对此表示忧心。

黄浦:

林语堂说,要做自己人生的主角,不要在别人的戏剧里充当配角。有人却不以为然,对此你又有怎样的思考?

静安(杨浦,宝山,青浦):

野地里的树,生机勃勃,但是由它自由生长,最后可能成为一堆劈柴。公园里的树几经修剪之后看上去赏心悦目,但是可能就缺少了个性和活力。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

浦东新区:

有人说,你是谁,便遇见谁。

也有人说,遇见谁,你便是谁。

这两句话,对你有怎样的启发与思考?

徐汇(松江,金山):

法国科学家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圈地走,一走就是七天七夜,最终饥饿劳累尽数死去。其实,只要他们其中的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近在嘴边的松叶。

这个实验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崇明:

奉贤:

《西风颂》是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全诗最后一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历来脍炙人口。

闵行:

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一只口袋,一只盛满了发出黎明金光的口袋。”

长宁(嘉定):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山的存在,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些事

物必须仰视。

普陀区:

“杂物管理咨询师”山下英子推出了“断舍离”的概念。所谓“断”就是

不买,不收取不需要的东西,“舍”指处理掉堆放在家里没用的东西,“离”是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这原本针对杂物管理的概念却引发了人们更广泛的联想和思考。因此,成为今年微信中的一个热词。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上海乌托邦教育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共14题,满分56分) 1.(4分)(2014?上海)函数y=1﹣2cos2(2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 2.(4分)(2014?上海)若复数z=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___. 3.(4分)(2014?上海)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_________. 4.(4分)(2014?上海)设f(x)=,若f(2)=4,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5.(4分)(2014?上海)若实数x,y满足xy=1,则x2+2y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4分)(2014?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7.(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3cosθ﹣4sinθ)=1,则C与极轴的交点到极点的距离是 _________. 8.(4分)(2014?上海)设无穷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若a1=(a3+a4+…a n),则q=_________.9.(4分)(2014?上海)若f(x)=﹣,则满足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4分)(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是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1.(4分)(2014?上海)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a2,b2},则a+b=_________. 12.(4分)(2014?上海)设常数a使方程sinx+cosx=a在闭区间[0,2π]上恰有三个解x1,x2,x3,则x1+x2+x3= _________. 13.(4分)(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_________. 14.(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x=﹣,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 的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

2014年中考作文题目 1、青岛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沮丧的事,也能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自命题作文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根据你对这句名言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思考,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福州市:自律是什么?自律就是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律能让我们克服惰性,抵制诱惑,学会战胜自己。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你在学习和生活中,约束、管理、反省过自己了吗?你在自律中获得怎样的感悟? 请以《自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 3、重庆市:(1)半命题作文:《为___画上____》。 (2)有人问叶子为什么你一直摆动,叶子说因为我想要飞,又问,你连翅膀都没得,你怎么飞?叶子说你看着吧。经过春夏秋冬,冬天到了,叶子就飞了。然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不少于600字。 2014重庆市中考作文题B卷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长跑途中,儿子不时地对爸爸抱怨跑得很辛苦。 跑到江边,儿子看见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爸爸说。 “明明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儿子嘟哝着。 “他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爸爸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儿子反驳说。 “你看见那片枯叶了吗?”爸爸指着漂流在江面上的一片枯叶说,“它就在顺流而下……” 4、内蒙古赤峰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作。 (1)小时候,幸福是一件东西,拥有就幸福;长大后,幸福是一个目标,达到就幸福;成熟

2018高考上海作文题 “被需要……”审题立意及范文

2018年高考上海作文题审题立意及范文 (五篇优秀作文是60-68分) 原题回放:生活中,人们不仅关注自身的需要,也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种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材料类型:社会现象类、评议对象型、任务驱动型(延续2016、2017的类型) 话题词:被需要/“被需要”的心态 材料侧重:对于“被需要”的心理普遍存在与“体现价值”这一现象的见解和认识,需要考生对材料深入解读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哲理思考。谈谈自己的认识,而并不是直接要求考生直接提出对不同见解的看法。“认识”除了侧重于对自己观点、见解、看法的陈述分析。还要有深入剖析反思。如思考:“被需要”心理是什么现象?“被需要”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中表述为“时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体现自己的价值”这一提示不可丢)。“被需要”心理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积极抑或消极影响)?然后选择自己思考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来运思行文。

三.优秀的标题--好标题是作者自己的情怀催化剂,能唤醒写作情怀,引领写作思路

①当“被需要”成为一种执念②“被需要”的前世与今生 ③互联网时代的“被需要”力量④今天你“被需要”了吗 ⑤你离“被需要”有多远⑥“被需要”是怎样炼成的 ⑦如果没有这种“需要”⑧需要打假的“被需要” ⑨需要甄别的“被需要”⑩我们需要这样的“被需要” 四.积累素材 ①王昭君自愿出塞,是因为她心里明白自己是被民族所需要的,她的“被需要”,消弭了汉匈百年仇怨,为百姓换来了半个世纪的和平安宁。史可法坚守扬州,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身后的百姓所需要,为此杀身成仁而不惜。李时珍走遍山野,四处寻访,编著《本草纲目》是因为他明白自己被每一个百姓所需要,救助每一个百姓,是他作为医者的责任和信念。无无数英雄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被需要”,被他人所需要,被社会所需要,被民族所需要,因“被需要”,而绽放出自己的人生价值。 ②川航机长刘传建在飞机发生意外之际,他是在考虑自身的需要还是考虑乘客的“被需要”?叶嘉莹在94岁高龄之际損岀一千多万给到南开大学创立“迦陵基金”等,都是明确了自我的需要是要去不断提升自我,然后在一定的机缘中,他们更多的担起了一份责任或信念,去温暖社会,绽放价值。 ③在历史长河中,人们只有先行满足了自我的物质需要(比如人类的起源现实生活中人们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的实现“被需要”,践行精神存在的升华燃烧自己,进而温暖社会,促进社会不断进步。 ④需要是一中索取,被需要是一种付出。两者是相互制衡的,相辅相成的,单纯的需要就会变成贪婪,而贪婪的人生最终将被毁于贪婪,单纯的被需要就变成了一种无畏的牺牲,这种牺牲是不可取的,任何人都不能被随意肆意地消费。 ⑤万事万物平衡。我们既要去付出,也要去勇敢地索取,去追求自己需要的,去追求自己幸福。我更注重关注自己的需要,因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才能去爱别人。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都不爱,那他来谈爱别人都是妄谈。大河有水小河满,你必须自己先有满满的爱,被这个世界爱过,温柔以待过,你才知如何去爱人 1.“被需要”背后的自我需要(68分) ①我们生活在社会中,和他人交流必不可少,这其中便产生了“需要”和“被需要”的心态,可以说“被需要”心态,很大程度上源于“需要”。(由话题导入,明确观点)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

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 【篇一:2014年上海高考作文解析】 2014年上海作文考题解析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解析 此题关键理解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什么叫必须?必须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这些事情可以理解为责任。在一方面,有责任意味着不自由,因为责任代表着被需要,即要以他人为中心,而自由则是要以自己为中心,因此他们是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责任与自由又是相互统一的。因为在当在来讲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也就是说责任是自由的前提;而且自由又往往象征着不被需要,然而作为人的心理的最高追求来讲人们往往需要自己被需要,所以说自由有需要有责任来加以调剂,以达到人类实现自我价值的目的。 如果要写成作文的话,你所要突出的是责任,那么应该把对立这个方面略写,详写一下他们统一的地方。可以用汉武帝的人生举例。汉武帝性爱兵戈,为了寻求自己的“自由”,不顾民生,穷兵黩武,导致当时朝廷钱粮空虚,但在晚年醒悟了作为皇帝的“责 任”,不在寻求那种“超越责任的自由”,改过自新,正是因此才避免了重蹈秦始皇的覆辙,保住大汉基业。故此文准确审题谈自由和责任。 文章结构:一、界定何为自由,何为责任,自由和责任的关系 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 二、先论述没有责任的自由是放纵 再论述完成责任往往就是为了自由 因为责任可以放弃个人自由 为家庭重责牺牲家庭自由 为国家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为人类重责牺牲个人自由 如革命先烈事迹,越王勾践,曼德拉,孝子,父母在不远游

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赏析

2014年河南中考作文题解析及范文赏析 (1)题目:你是我的太阳 (1)你是我的太阳。这是一道完全命题的作文考题,这个题目对初中毕业生来说并不难。题目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题中的“太阳”一词,代表“温暖”“光明”“希望”“力量”“安慰”等等正能量的词,而“你”既可以是具体的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精神。 写“人”,就能让考生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从懂事的童年到初中毕业的这十几年的生活中所遇到的最最重要的人,选材范围可以很广泛。内容上既可以写亲情、友情、师生情等。这次作文实际上就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人”“难忘的人”等等之类命题作文的一种变体。写“物”可与以前所写的“与书为友”等等之类的题转换圆通,运用拟人手法,和生命中难以割舍的珍贵事物作倾心的交流,也是可圈可点的。 这道题目很能让考生说真话、抒真情,因为每个考生总会有那么一个令人难忘的人,有一段令人怀念的美好时光。这就可以避免考生在考场作文中无病呻吟或胡编乱造。所以,这道题目非常平易而有亲和力,容易入手又容易出彩。 考试时除了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外,也可以写成议论文。当然,所写文章要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中心。提倡正能量,弘扬真善美,应该是鲜明的永恒的主题! 立意分析 这一题目与2011年山东中考《我心中的太阳》有点相似,山东考题偏重于第一人称叙事或抒情,而今年我们的考题应该更倾向于第二人称的叙事或抒情,标题中的“太阳”象征着热量、温暖、关爱、方向、希望、精神、抚慰等正能量。这里的“你”既可以是如老师、父母、长辈、亲人、朋友、同学等身边的人,还可以是与我有距离的名人、伟人等。还可以是物,如书籍、大山、河流、名胜、大学等,也可以是一种精神,一种价值,如理想、渴望等。 这个题目强调和侧重的是“你”与“我”之间的关联,对我的影响、召唤、激发、引领、关爱、抚慰等。仅仅写“你”或者是“太阳”是不切合题意的,应该在二类及以下评分。 你是我的太阳 你用太阳的光辉笼罩着我迷茫的心灵,给予我无限温暖。——题记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念着你的恩情,我总想起这两句诗。你对我点点滴滴的爱一直积聚在我的心里,从来没有遗忘过。 春风细雨 你的出现,使我的眼里充满希望,使我的世界温暖如春。

2020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素材(上海卷,含解析)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试题特点: 这是一则新材料作文。材料由两句话构成,较为简洁明了。立意的核心是回答材料中的问题,明确观点,确定立意。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试题解析: 限制性: 1.写作情境的限制。作文材料是由一个前提条件和一个选择疑问构成的。“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材料中已知的前提条件,“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对此问题的答案,是命题者的立意所在,考生要思考的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 2.典型任务的限制。考生须整体把握材料中两句话的内在关系,再结合特定的任务立意来行文。也就是说,考生不但要兼顾到材料中的前提背景,还要明确表明对“人是否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这一问题的态度、认识和思考。 3.价值判断的限制。命题人要考生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前提是要明确“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涵盖哪些方面,“人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影响涉及的范围有哪些,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国家、世界的都可以考量。 4.文体的限制。虽然文体没有明确的限制,但材料要求谈对一问题的认识的思考,所以在文体的选择上,议论文较能表达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立意角度相对来说是自由的,“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可小可大,既利于考生着眼于小,具体而微地写作,也利于考生从宏观落笔而进行宏大叙事,在一个较为宏阔的历史场景甚至现实情境,铺展文笔,深厚而思。这则作文材料,重点考查的是考生的深入探究,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转折”从个体、群体和人类等角度,引发学生关注发展进程中的转折,思考人在转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 2.联想思考自由。这则作文材料是一个能启发考生思考,能让考生找到相契合和相互关联的写作材料,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是否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这在理性思辨和文化审美以及生命感悟上,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意想不到发生的”可以让学生联想到此次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乃至全球的各行各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来说,都是意想不到的重要转折,“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能让考生联想到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无能为力还是大有可为的。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

历年上海高考作文题(1985~2013) 1985年《知足常乐与不知足常乐》 1986年《2000年回母校》 1987年《关于报考历史学科的意见》 1988年《清流与活源》 1989年《中学生活的回顾与思考》 1990年《时间啊时间》 1991年《我们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 1992年《遥望星空》 1993年《机遇》 1994年 (一)写作第一题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写—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父辈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5年 (一)写作第一题 请就学校里最近举行过的一次活动(运动会、艺术节或主题班会),写一则简短的消息。 要求:①标题自拟。②150~200字。③如文中需出现区县名、校名、人名,一律用“XX”代替,否则扣分。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责任 要求:①不要写成诗歌。②全文700字左右。 1996年 (一)写作第一题 初夏时节,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时令特征请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题目:初夏的时令特征 (二)写作第二题

题目:我的财富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7年 (一)写作第一题 推荐一部电影(电视剧或戏剧作品) 要求:①注意突出作品的特色;②250字左右。 (二)写作第二题 阅读下面材料,以“我看课外阅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材料一:据调查,目前在“考分”压力下,不少青少年阅读面狭窄单一,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材料二:在一项“您最希望孩子买的书”的调查中,90%的家长都选择了“辅导读物”。 材料三:许多青少年在有限的课余时间里,读得最多的是漫画卡通、言情武侠等“休闲”作品。这类作品位于青少年图书消费量的榜首。 要求:①全文700字左右。②不要写成诗歌。 1998年 一、根据下面这首小诗的诗意,展开想象,从周围环境、花的性格、全诗寓意等方面着手,将该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要超过250个字。(20分)春水(之一)冰心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二、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副标题为“读报有感”,正标题自拟。(50分) 一部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今天在此间日本记者俱乐部试映。 这是一部公然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的影片。编导者出于反动的“自由主义史观”,否定侵略史实,极力鼓吹“太平洋战争是民族解放之战”的谬论。他们蓄意策划该片,目的是想通过电影误导日本国民对历史的认识,从而唤起所谓的日本民族的“自尊”。 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对28名日本战犯开庭审判为主线,由始至终宣扬这一公正的、历史性的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并公然宣扬“日本无罪”。影片极力粉饰东条英机,否定“南京大屠杀”,通过一系列情节,全面歪曲史实,否认和美化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 这部影片一出笼立即遭到日本各界有识之士的愤怒谴责。4月20日,由几百名赞同者和许多赞同团体支持的“批判电影《自尊》会”正式成立,并一致主张严厉声讨这一歪曲历史事实的影片。(摘自“新华社东京1998年5月9日电”)题目:——读报有感 1999年 写作第一题:

2014年上海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上海市高考数学试卷(理科) 一、填空题(共14题,满分56分) 1.(4分)(2014?上海)函数y=1﹣2cos2(2x)的最小正周期是_________. 2.(4分)(2014?上海)若复数z=1+2i,其中i是虚数单位,则(z+)?=_________. 3.(4分)(2014?上海)若抛物线y2=2px的焦点与椭圆+=1的右焦点重合,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_________. 4.(4分)(2014?上海)设f(x)=,若f(2)=4,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5.(4分)(2014?上海)若实数x,y满足xy=1,则x2+2y2的最小值为_________. 6.(4分)(2014?上海)若圆锥的侧面积是底面积的3倍,则其母线与底面角的大小为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 7.(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3cosθ﹣4sinθ)=1,则C与极轴的交点到极点的距离是 _________. 8.(4分)(2014?上海)设无穷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若a1=(a3+a4+…a n),则q=_________.9.(4分)(2014?上海)若f(x)=﹣,则满足f(x)<0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0.(4分)(2014?上海)为强化安全意识,某商场拟在未来的连续10天中随机选择3天进行紧急疏散演练,则选择的3天恰好为连续3天的概率是_________(结果用最简分数表示). 11.(4分)(2014?上海)已知互异的复数a,b满足ab≠0,集合{a,b}={a2,b2},则a+b=_________. 12.(4分)(2014?上海)设常数a使方程sinx+cosx=a在闭区间[0,2π]上恰有三个解x1,x2,x3,则x1+x2+x3= _________. 13.(4分)(2014?上海)某游戏的得分为1,2,3,4,5,随机变量ξ表示小白玩该游戏的得分,若E(ξ)=4.2,则小白得5分的概率至少为_________. 14.(4分)(2014?上海)已知曲线C:x=﹣,直线l:x=6,若对于点A(m,0),存在C上的点P和l上 的Q使得+=,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4题,满分20分)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5.(5分)(2014?上海)设a,b∈R,则“a+b>4”是“a>2且b>2”的()

全国各地2017年中考作文题目及满分作文

江苏省 南京 无情岁月有味诗 岁月是一把无情而又锋利的刀,带走了曾经岁月的容颜,留下无尽的沧桑和一地的繁华。站在某个节点相聚母校,回首往事,依稀可辨,仿佛如昨日。有些人,他们的姓名我早已淡忘,但他们的音容笑貌,言行举止却恒常浮现,像万里晴空,也许整个雨季都不曾见到,却总是念及,回味。 整个学生时代,我一直怀有极度自卑心理,且不说长相外貌,且不说家庭状况,单是平翘不分、前后鼻音常常出错的普通话就让我惶惑不安。记得一次语文课,老师让我上讲台朗读郑振铎的《鸬鹚》:“鸬鹚就都扑着翅膀钻进水里去了。”哪知刚读到课题、作者时,就有几个男同学咧开嘴狂笑,纷纷嚷道:“是zhèng zhèn铎,不是zhèn zhèng铎;是lú cí,不是lú chí。” 我头脑嗡的一下炸开了,不知是继续读,还是立即打住。抬眼望老师,老师依旧是那招牌式动作“白鹤晾翅”,不过不是模仿吴伯萧笔下的延安老妇人,蹲坐椅子,左手稍低,右手稍高,专心致志地纺线;而是迎上我的目光,掷出一句话:“有胆量站起来读,取笑别人算什么本事?”最终我还是没有勇气读下去。回到位置,我满脑子都是同学们的讥笑声。 不知是谁第一个赋予我“蛮子”的称号,总之后来同学们看到我,都是“蛮子长,蛮子短”,甚至连老师也知道,“蛮子”就是我,我就是“蛮子”。慢慢地,我很少与同学交谈,上课也缄默不语,像寓言故事里的那只鸭子,在满是鱼儿的池塘里孤寂地离去。从它身上,我仿佛看到自己的未来。 毕业聚餐那天,我酩酊大醉,自己想想都有点莫名其妙,没有人敬酒,没有人闹酒,只是独自一人自斟自饮。莫非是为登上讲台深情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而博得的阵阵掌声?莫非是感谢这些年来一直关心鼓励鞭策我的所有老师?莫非是依恋尽管左一个蛮子右一个蛮子但时不时还是给与我无私帮助的所有同学? 酒多了,人异常兴奋,当有人问谁去护送老师时,我毫不犹豫地骑上自行车跟在后头,

2017年上海高考优秀作文

2017年上海优秀作文点评 考题 预测,是指预先推测。生活充满变数,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有的人则不以为然。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阅卷总评】 2017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继续保持近年来的一贯风格:材料简约,重点鲜明突出;关注生活,思辨灵活开放。 平和而又简约的作文材料叙述方式,是上海卷作文命题的一贯追求,其目的在于:要言不烦,重点突出。这种冷静而客观的表述,以寥寥数语,托出核心关键词“预测”。 命题材料的生活情境设置,也是自2012年以来上海卷一直想要呈现的。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代入感强,有话可说,审题上不会出现很大的偏差,能够保障学生写作运思没有任何障碍,自然而然进入理性思辨的空间。 2011年始上海卷比较热衷这种两面或多面的表述,命题者试图营造一个思维开放的氛围。材料中,只是客观地呈现人们的两种态度,你可接受此,亦可接受彼。没有潜在的预设,也没有既成的导向,不干扰学生独立的思考与判断,但是必然引起思辨。 【考题详析】 材料首先对关键词“预测”做了简单的解释——“是指预先推测”,然后冠以“生活”,作为这一情境的限制,再以“充满变数”引出与“预测”相对的另一词——“变数”,最后罗列两类人截然不同的态度:“乐于接受”与“不以为然”。整段材料表达明了,关系明晰,要求明确,只需对材料内容作出自己的思考,赞同也好、反对也罢,只要自圆其说。 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预测”这个话题可谈较多,既可以从人生来谈,也可以从人类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来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知先人们生活中很看重预测。远古如巫蛊“占卜”,近世如“章鱼‘保罗’”,正因生活中无尽的“变数”,才有“预测”的无尽魅力。现代社会更如此,人们只有借重“预测”,早作打算,才能从容以对现代生活。只活在当下,不去预测未来的生活,很可能被困在当下或者困在过去,不知道“未来已来”,面对未来将会无所适从。 材料中,面对这一“生活”情境人们的不同态度则是重点,是考生辨析思考的出发点。无论你的立论基于那种情形,关键在于如何辩证思考它们。 第一种情形“有的人乐于接受对生活的预测”,也不是简单的赞同与肯定,比如:“有预测才能有前进的动力和路径”,“机会常给有准备的人的”,“不要只是低头走路,应当抬头思考远方”……显然这都是对生活或前路的“已知”有了深入的思考与合理的推测。相反,倘在接受前没有经过理性的分析,则只能是盲目乐观,先入为主,乐于“印证”自己美好的愿望,甚至偏听偏信,作自我陶醉状…… 同样,对于第二种情形“有的人则不以为然”,他们压根不赞成生活的“预测”,认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变数是生活常态,无可预测”,“只求把眼前的事做好”……如此种种,或是由于懒惰懈怠,或是源于愚昧无知,或是迫于内心的恐惧或恐吓,悲观地适从。反之,对于大自然的警钟不置若罔闻,对于“美好蓝图”当保持警惕和批判……则应值得肯定,大大褒扬其保持对常识或人类理性的尊重。 对于生活“预测”,变与不变,接受与推却,关键在于适当恰切地思辨。随着科技越来越进步,社会越来越发展,人类越来越理性,只要带着忧患上路,以希望指引前路,人类终归走向坦

2014年深圳市中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2014年中考英语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 一.假如你是一所国际学校校办英文杂志的学生编辑。你看了下面这封信后,也想写一篇关于该信的读后感,内容要点包括:你对此事件的看法;解释你的理由并提出你的建议;向受害者表达尽快康复的祝愿。 Today,I received the reader’s letter. I was shocked at it. Personally speaking,I think we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food safety. The government must make some necessary laws. What’s more,some businessmen shouldn’t be only interested in making money. They must care about people’s health. We’d better not eat anything in dirty places though some food is delicious, because eating unhealthy food does harm to our health. Finally,I hope the family in the accident will get better soon。 二.中国西南地区干旱的英语作文 Saving water is very important for us. There will be less fresh water in the future. We must avoid any chance of wasting water. We should take actions in or daily life. For example, take shorter water at any time, leave the sink running. Every time you use water, you should turns off taps after using. We need to be careful and save a little bit of water for years and years. If we don’t save wate r, the last drop of water will be our tears. 三.毕业感想 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的初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很多挥之不去的回忆。请你给大家讲一个最值得你回忆的故事。包括时间、人物、事情经过和事后你的感想(请不要写出真实的学校名称以及真实姓名)。 提示词供参考。three years,memories,one of,one day,think,happy/ sorry How time flies!I have studied in my school for three years. And I will graduate from middle school soon. I am eager to share my happiness and sadness with you. I had so many memories in three years’ life. On e of them impressed me very much. I still remember,when I began to learn English,I found it too difficult. No matter how hard I tried,I still couldn’t do well in it and almost gave it up. As soon as my English teacher found my problem,she had a talk with me about how to learn English well. Since then,she has kept helping me. Little by little,I’ve become interested in English and I’m good at it. I think I am so lucky to become one of her students. I’ve learned a lot from her. I will try to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I think it is a happy thing to help others. 四.目前深圳市正在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学生也在为之努力。假如你是你是某中学的一名学生张通,请根据下列图表所示内容,给笔友John写一封电子邮件,介绍有关情况。 注意:1.邮件内容应包含所有要点,不要简单翻译,可适当发挥; 2.文中不得使用真实姓名、校名等信息; 3.词数90左右(邮件中已经写好了的部分,不计入总词数)。 4.参考词汇:civilized 文明的respect 尊敬 Dear John, I’m glad to hear from you. Now let me tell you something about our city. Shenzhen is trying to set up a national civilized city. W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re also doing some things for it. We are all polite to our teachers. (In class, we listen carefully to them./ When we meet them, we

最新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范文:自由

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及范文:自由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5年上海卷高考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你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须穿越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自由与不自由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陈祥书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追求自由,但是,在现实中,又往往有许多不自由,不自在:你可自由行动,可又常常被目的制约;你可自在玩耍,却又经常受任务限制。你可活动自由,但又往往被纪律约束;你可行为潇洒,然又时常受法律束缚。自由与不自由,如手掌和手背,连在一起,密不可分。正因为这样,必须正确认识,科学对待,艺术使用。 客观存在,相互依存,必须学会选择,走向生存绿洲。回想生活,只要有自由,就有某些不自由;只要有不自由,就会有某些自由。自由与不自由,如影随形,难舍难分;如伴如侣,终身相随。它们始终存在于生活之中,伴随在人们身边。深入去想,自由是相对的,不自由是绝对的。唯一能做的,就是选择方式方法,选取途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活得潇洒。网络上,有一则寓言:河水不断掀起激流,冲击河畔,想冲毁河岸,

可惜都未能如愿。面对失败,河水发出咆哮:你如墙立在我的两旁,阻挡我的随意流淌;你整天呆在我的身边,限制我的自由生活。如果没有你的束缚,我会过得更好!听到咆哮,河岸严肃劝告:正因为有我的阻挡,你才得以形成;如果没有我的限制,你就不会存在。倘若挣脱我的束缚,你就会很快消失!不听劝告,河水继续冲击,终于冲毁堤岸,满地自由流淌。不一会儿,烈日照耀,河水受到蒸发,便渐渐消失。河岸不复存在,河水何以能单独存在?河岸不再束缚,河水何以能自由流淌?自由与束缚,相依相存,缺一不可;相生相成,密不可分。 对立统一,同步共振,必须深入思考,和谐生命环境。自由与不自由,常常截然相反,鲜明相背;既是矛盾的,又是对立的。但是,它们又往往同处一境,合为一体;既是统一的,又是和谐的。如果它们能同步共振,那就能达到最大统一,进入最佳和谐。而要想同步共振,效果超强,那就必须深研彻讨,想方设法,和谐环境。进而,使生命达到最大和谐,进入最佳境界。足球比赛,是世人最为喜爱的。但如果没有比赛规则,没有那些不自由,恐怕就不会受人喜爱,更不会被人痴迷。试着想想,如果没有规定一定场地,那足球不光会横冲直撞,骚扰百姓,甚至还会误入陷阱,或坠落悬崖。如果没有设置球门,没有进球方向,那踢球就会像小孩胡乱玩耍,还能有什么趣味?如果不是规定用足踢球,不可用手携球,那比赛跟蓝球还能有什么区别?还能有什么优点?如果没有设定主裁,没有配设边裁,那谁来执行比赛规则,判定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2008年上海高考作文题目 【篇一: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2008】 2008年上海高考满分作文《他们》 2008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卷优秀作文选登 题目:平常大家关注更多的也许是?我们?,如果把视线转向?他们?,你会看到什么,又会想到什么?请以?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 信息。 《他们》 在城市的尽头,没有繁华的街市,闪亮的霓虹;在城市的尽头,只 有破旧的棚户区,有饱经生活风霜的生命;在城市的尽头,有他们 这样一群人。 让我怎样称呼他们?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农民子弟?亦或是农民工 二代?不,我不想用这些冰冷的名字称呼他们,我多想叫着他们带 着泥土气的乳名,拉着他们的小手,走近他们的生活…… 他们从小 生长在故乡的青山绿水中,纯洁的灵魂在田野里抽穗拔节。在山野 的风中,他们奔跑着,憧憬着。风从田野中吹过,吹进了城市,为 了生计,为了未来,他们跟从父母来到了城市,在城市的尽头扎下 了根。 于是习惯了青山绿水的双眸第一次触碰到了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他们不知道怎样穿过六车道的马路,小小的手指怎么也数不清写字 楼的层数。繁华的现代文明不曾给他们带来任何快乐,这一次,却 在心上烙下了深深的痕迹。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 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 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放学回家,他 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 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 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然而,在他们日益长高的身体上,我看到了他们的成长。记得一位 记者问一个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学成后是否会回到家乡时,小姑 娘毫不犹豫地说:当然,一定回去!那一刻,我差点落下泪来,为 他们的成长。

2014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4年上海高考)下列电磁波中,波长最长的是() A.无线电波 B.红外线 C.紫外线 D.γ射线 故选:A. 2.(2014年上海高考)核反应方程式中的X表示() A.质子 B.电子 C.光子 D.中子 D 3.(2014年上海高考)不能用卢瑟福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得出的结论是() A.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 B.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的正电荷全部集中在原子核内 故选:B 4.(2014年上海高考)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当分子间距增加时,分子间的() A.引力增加,斥力减小 B.引力增加,斥力增加 C.引力减小,斥力减小 D.引力减小,斥力增加 故选:C 5.(2014年上海高考)链式反应中,重核裂变时放出的可使裂变不断进行下去的粒子是 () A.质子 B.中子 C.β粒子 D.α粒子 故选:B 6.(2014年上海高考)在光电效应的实验结果中,与光的波动理论不矛盾的是()A.光电效应是瞬时发生的

B.所有金属都存在极限频率 C.光电流随着入射光增强而变大 D.入射光频率越大,光电子最大初动能越大 故选:C. 7.(2014年上海高考)质点做简谐运动x-t的关系如图,以x轴正向为速度v的正方向,该质点的v-t关系是() 故选:B. 8.(2014年上海高考)在离地高h处,沿竖直方向向上和向下抛出两个小球,他们的初速度大小均为v,不计空气阻力,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 A.B.C.D. 故选:A 二、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9.(2014年上海高考)如图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AB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 端与水平面相切,穿在轨道上的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缓慢地由A向B运动,F始终沿轨道的切线方向,轨道对球的弹力为N.在运动过程中() A.F增大,N减小 B.F减小,N减小 C.F增大,N增大 D.F减小,N增大 故选:A. 10.(2014年上海高考)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

2014中考作文题目

1.2014年北京中考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读书学习,科技制作,文体爱好,社会实践……这里,一定会有属于你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 陶冶你的性情,提升你的境界。请你以“这里有属于我的世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宜居城市》这篇文章,使你对宜居城市的生活和建设有了一定的了解。请你发挥想象,以你心 目中的宜居城市为背景,以“宜居城市里的故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2014年天津中考作文题目:我心灵的甘露 生命如花,离不开雨露的滋润。无论是美丽的自然风光,经典的艺术形象,神秘的科学世界;还是刻骨铭心的故事,激动人心的场面,砰然心动的瞬间;甚或是生活中一次倾心的交谈,一句深情的叮嘱,一个鼓励的眼神……点点滴滴,都如同清纯的甘露滋润心田。 什么是滋养你心灵的甘露呢? 请以“我心灵的甘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3.2014年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四、写作(60分) 27.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4.2014重庆市中考作文题A卷 二选一 1.半命题作文:《为___画上____》。 2.有人问叶子为什么你一直摆动,叶子说因为我想要飞,又问,你连翅膀都没得,你怎么飞?叶子说你看着吧。经过春夏秋冬,冬天到了,叶子就飞了。 5.2014重庆市中考作文题B卷 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字数不少于5 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 ⑤不得抄袭。 (1)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冬季。 请你以“有你在我身后”为题作文。 (2)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长跑途中,儿子不时地对爸爸抱怨跑得很辛苦。 跑到江边,儿子看见逆水而游的鱼,又开始借题发挥:“这些鱼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辛苦。” “可他们正在享受快乐呢!”爸爸说。 “明明很辛苦,怎么会快乐呢?”儿子嘟哝着。 “他们享受的是奋斗的快乐啊!”爸爸说。 “顺水而行,不是更安逸、更舒适吗?不是可以享受一种更大的快乐吗?”儿子反驳说。

2014年上海市高考生命科学试卷含答案

201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上海生命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60 分,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 A .丙酮酸 B .核苷酸C.氨基酸D.脂肪酸 2.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 A .细胞核 B .核糖体C.叶绿体D.溶酶体 3.下列生物过程中,属于营养繁殖的是 A .面包酵母的出芽B.蔷薇枝条扦插成株 C.青霉的孢子生殖D.草履虫的分裂生殖 4.某亲本DNA 分子双链均以白色表示,以灰色表示第一次复制出的DNA 子链,以黑色表示第二次复制出的DNA 子链,该亲本双链DNA 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后的产物是 5.植物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植株潜能的决定因素是 A .细胞膜 B .细胞核C.线粒体 D .叶绿体 6.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须在 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但原核生物的 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A .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B .原核生物的tRNA三叶草结构 C.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进入细胞核 D .真核生物的mRNA 必须通过核孔后才能翻译 7.控制传染源是抑制微生物传染病传播的重要措施,下列做法属于对传染源进行控制的是 A .接种特效疫苗 B .设立隔离病房 C.注射相应抗体D.室内定期通风 8.在真核细胞中,细胞分裂周期蛋白6(Cdc6)是启动细胞DNA 复 制的必需蛋白,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复制前复合体“形成,进而启 动DNA 复制。参照图 1 所示的细胞周期,“复制前复合体”组装完成的 时间点是 A .1 B . 2 C. 3 D . 4 9.果蝇的长翅( V )对残翅( v)为显性。在一个由 600 只长翅果蝇和 400 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 40%,那么隐性基因 v 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 .20%B.40% C. 60%D.80% 10.图 2 为果蝇 X 染色体的部分基因图,下列对此X 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若来自雄性,则经减数分裂不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B.若来自雌性,则经减数分裂能产生重组型配子 C.若发生交换,则发生在X 和 Y 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D.若发生交换,图所示四个基因中, f 与 w 基因间交换频率最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