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

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决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决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ρ、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①同温同压下:;

②同温同体积:。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1升)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②定义公式为:

③单位:常用mol/L

④注意:溶液体积的计算及单位

9.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及溶液密度ρ(g·cm-3)之间的关系:

10.易混淆的概念辨析

①物质的量与摩尔:“物质的量”是用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

②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它是一个有单位的量,单位为g·mol-1;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相对质量,没有单位。摩尔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数值相同。

③质量与摩尔质量:质量是SI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kg;摩尔质量是1摩尔物质的质量,其单位是g·mol-1;二者可通过物质的量建立联系。

1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配制步骤:

①计算所需溶质的量

③溶解或稀释:注意冷却或升温至室温

④移液:把烧杯液体引流入容量瓶。

⑤洗涤: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移入容量瓶。

⑥定容: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至距离刻度线2~3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正好相切。

⑦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⑧装瓶:

(2)使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药匙等。

(3)重点注意事项:

①容量瓶使用之前一定要检查瓶塞是否漏水;

②配制一定体积的溶液时,选用容量瓶的规格必须与要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同;

③不能把溶质直接放入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

④溶解时放热的必须冷却至室温后才能移液;

⑤定容后,经反复颠倒,摇匀后会出现容量瓶中的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的情况,这时不能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因为定容后液体的体积刚好为容量瓶标定容积。上述情况的出现主要是部分溶液在润湿容量瓶磨口时有所损失;

⑥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了刻度线,不能将超出部分再吸走,必须重新配制。

(4)实验误差分析:

实验过程中的错误操作会使实验结果有误差:

<1>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天平的砝码沾有其他物质或已锈蚀。使所称溶质的质量偏高,物质的量浓度偏大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左偏转(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取液体体积偏大)。

④把量筒中残留的液体用蒸馏水洗出倒入烧杯中(使所量液体体积偏大)。

⑤把高于20℃的液体转移进容量瓶中(使所量液体体积小于容量瓶所标注的液体的体积)。

⑥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液体体积偏小)。

<2>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称量时,物码倒置,并动用游码(使所称溶质的质量偏低,物质的量偏小)。

②调整天平零点时,没调平,指针向右偏转(同①)。

③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取液体体积偏小)。

④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或洗涤液没移入容量瓶中(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⑤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使溶液体积偏大)。

⑥定容加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又将超出部分吸出(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

<3>对实验结果无影响的操作

①使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的小烧杯溶解溶质。

②配溶液用的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经干燥。

(5)实验思考题:

①怎样称量NaOH固体?

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若取用5 mL浓盐酸,常用10 mL量筒而不用100 mL 量筒,为什么?

【提示】

①因NaOH固体易潮解,且有腐蚀性,必须用带盖的称量瓶或小烧杯快速称量,称量过程中时间越长,吸水越多,误差越大,若直接在纸上称NaOH,则有损失且易腐蚀托盘。

②为了减少误差。因为100 mL量筒读数误差较大,且倾出液体后,内壁残留液体较多。

总结为:四个定义公式和一个定律多个推论

摩尔口诀:一(摩尔)微粒有几多?常数“阿佛加德罗”;摩尔质量是几何?分子(原子)量值单位克每摩;一摩气体“升”多少?二二点四标准况;摩尔计算变化多,质量、体积、微粒数。

二、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

1、关于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计算时运用的基本公式是: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两浓度基本公式的换算关系: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释计算。

浓、稀溶液运算的基本公式是:

4.以物质的量为核心的换算关系

(1)N A 、M 、V m 、C 四个定义式的含义及相互换算关系:

(2)与物质的量有关的物理量知识总结

一、四个定义公式:

1

例1、m 克NH3含有a 个氢原子,求阿佛加德罗常数

2

例2、m 克Na2RO3含有a 个钠原子,求Na2RO3的摩尔质量

3

例3、在标准状况下,m 克H2R气体中含有a 个氢原子,求H2R的摩尔质量和体积

4

例4、m 克Na2CO3溶于V升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1.2g/ml。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例5、在标准状况下,500mlHCl气体溶于V升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ρ g/ml。求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

二、一个定律多个推论:

1、阿佛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

2、阿佛加德罗定律的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也等于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2)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即相对密度)

(3)同温同体积下,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气体的分子数之比,也等于气体分子的物质的量之比

3、对同一种物质:

物质的质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分子数之比

4、同温同压下,对同一种气体物质:

物质的质量之比=物质的量之比=物质的分子数之比=气体的体积之比

5、对混合物的计算:

(1n(混)=m(混) ÷M(混)

例6:N2和H2气按体积比为1:2混合,求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2V(混气体) = n(混分子总数).V m

例7:在标准状况下,N2和H2混合气体的密度为0.67g/L 。求该混合气体中N2和H2的体积比

六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六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 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 ?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 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业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 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秤砣离提绳越远,秤砣能平衡的物体越重)。 2?提绳位置对秤的最大称重有何影响:杆秤提绳的位置是杠杆的支点,提绳的位置越靠 近悬挂成盘的位置,秤的称重越大,反之,越小。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4?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 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 它的刀柄是_轮_,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 _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 _力。

最新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导语】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技术。它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学数学是令自己变的理性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数学本身也有自身的乐趣。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方法:先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2、确定一个方向的方法:可借助工具确认方向,也可以借助身边的事物确认方向。 3、根据一个确定的方向找其他三个方向的方法: 当面向东时,则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当面向西时,则背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当面向北时,则背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当面向南时,则背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4、借助工具和其他事物辨别方向: (1)借助指南针和罗盘辨别方向。 (2)借助其他事物辨别方向: ①借助太阳:早晨太阳在东方,面向太阳,面东背西,左北右南;傍晚太阳在西方,面向太阳,面西背东,左南右北。 ②借助北极星:面向北极星时,面北背南,左西右东。 ③借助树木:夏天,树叶茂盛的一面是南,稀疏的一面是北。 ④借助年轮:被砍伐树木的年轮稀疏的一面是南,稠密的一面是

北。 ⑤借助积雪:南面山坡的雪化得快,北面山坡的雪化得慢。 5、绘制地图的规则: 为了便于观察,在绘制地图时,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并在图上用箭头“ ”标出北方。绘制示意图时,确定观察点是前提,只有观察点确定了,才能确定其他物体的方向。 6、看路线图时,首先要确定好自己所处的位置,以自己所处的位置为中心,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的规则来确定目的地和周围事物所处的方向,最后根据目的地的方向和路来确定所要行走的路线。 7、我们学习了八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8、描述行走路线的方法: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要到达的地点所处的方向,再看哪一条路通向目的地,最后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 9、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太阳、指南针、北极星来帮助我们辨别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乘法口诀:1×1=1…… 1×2=2 2×2=4 1×3=3…… 658÷2可以读作658除以2,也可读作2除658。 2、口算除法: (1)整十、整百、整千的数除以一位数,用被除数0前面的数除以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小结(一) 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 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 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物质的量练习题(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1~2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摩尔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氯气的摩尔质量是71克 B、氯化氢的摩尔质量为36.5 g/moL C、1摩氢气的质量为2克 D、O2的摩尔质量为16g/moL。 2、对于相同质量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来说,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含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 B、含硫元素的质量比是5∶4 C、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6 D、含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1 3、1克氯气含有n个Cl2分子,则阿佛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A、71n B、(1/71)n C、35.5n D、(1/35.5).n 4、将a g氯化钾溶于1.8L水中,恰使K+离子数与水分子数之比为1∶100,则a值为 A.0.745 B.0.39 C.39 D.74.5 5、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mol氙气(Xe)和7.5mol氟气,于400℃和2633kPa压强下加热数 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mol氟气,则所得无色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1]

物质的量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 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 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 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本的知识点

(封面)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二单元复习课本的知 识点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复习已经进行了一周,按照计划,现在开始复习课本。今天在课堂 上和孩子们一起复习了课本一二单元,重要的知识点和题型梳理了一下,从课堂孩子们的回答问题来看掌握的还不错。新教材练习题量大,题型 丰富,所以我把挑了一部分练习题让孩子们做了记号,并折了角。这些 题都很有代表性,大部分是基础性的知识,也不乏综合提高题。周末可 以和孩子一起复习一下,也可以把以前做的用橡皮擦掉再做一做。下面 是我整理复习这些题时孩子要掌握的知识、重点以及意图。 第一单元主要看看第5页的第4小题。知识点:1.统计的时候,可 以有多种方法记录统计结果。在填统计表时要注意,画正字的、打对号的、画圆点的怎样数。2.根据统计表提问题,回答问题。3.根据数据简 单的分析。 第二单元是学习除法的开始,知识点比较多。 8页: (1)平均分的定义: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要理解、记住,可能要出填空题。 (2)做一做第1小题,虽然简单,但是是常见题型。第2小题读一读图下面的文字,要知道填空的时候每一个数字是怎样来的,代表的意义。 9页:(1)18个桔子平均分成6份,每份(3)个。这句话要读一读,熟悉这种表述方式。 10页:8个果冻,每2个一份,能分成()份。还有我在讲课 时补充的孩子记在书上的“8里面有()个2.”都要读一读,想一

想,理解每个数的意思,熟悉这种表述方式。 12页:第8小题,这是一道很好的图文两步计算应用题。知道填空怎样填,最好列出的算式。 第9小题,18有多种分法,尽量想全。 13页:例4有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除法算式的读作。一般以填 空的形式出现。一定要会。 14页:例5,也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就是除法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这几个字要会写。 15页:重点看第3小题。怎样列算式,列的算式各个部分是怎样来的。 16页:(1)第5小题“圈一圈,填一填”,这样的题在以往的考试中是出错较多的题,有些孩子审题不认真忘了圈,有些孩子是列式时不 会列,不知道应该除以几。要会做。 (2)第6小题,这四种表述方式列算式时都是除法,比较有代表性。让孩子把题读一读,熟悉,理解。 (3)第8小题,看到一副图要能写出4个算式:2个乘法,2个除法。 18页:有两行红色的字,是计算除法算式时的思路,看一看。 19页:做一做第1小题。这个题一定要会做。 20页:第2小题,自己搜集信息,自己列算式,有些孩子不会。 22页:(1)第11小题,要明白同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4道算式。 (2)第12小题,会看图列算式。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重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科学实验室 【知识梳理】 1.常见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1)试管: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加热用少量液体时,可以用试管夹夹住,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别人,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炸裂。 (2)烧杯:用作配制溶液和较大量试剂的反应的容器。加热时放在石棉网上。 (3)酒精灯:用于加热。用火柴点燃,不能对火,用灯帽熄灭,不能用嘴吹,酒精量不超过灯壶容积的3/4,不能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4)托盘天平:用于称量物质的质量。称量时左物右码,加砝码时由大到小。一般精确至0.1g (5)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是不能加热,也不能用于用于量取过热的液体,更不能在量筒中进行化学反应或配制溶液。 (6)试管夹:用于试管加热。 (7)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用完后应立即清洗干净,不能不洗干净就吸取其他试剂。(8)玻璃棒:用于搅拌、过滤引流、转移液体或固体。使用时用力不能过猛。 2.实验室的安全。 (1).实验前,做好预习和实验准备工作,检查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是否齐全。 (2).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应先经教师允许。绝对不允许随意混合化学试剂,以免发生意外事故。(3).不能用湿手接插实验室电源,不能用小刀、螺丝刀等物品插入电源插孔,以免发生触电事故。(4).取用药品遵守“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品尝药品的味道,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招气入鼻法)。 (5).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实验室剩余药品既不放回原瓶,也不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内。 (6).实验中必须保持肃静,不准大声喧哗,不得追逐打闹。 (7).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也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以免失火。向灯内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3/4。 (8).使用硫酸等强腐蚀性的药品时,必须特别小心,防止皮肤或衣物等被腐蚀。 (9).实验完毕将整理干净你的实验区域,并清洗双手。 3.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 (1).药品的取用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1、摩尔 物质的量是国际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用来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符号是n,单位是mol。 摩尔是计量原子、分子、或离子等微观粒子的物质的量的单位。 阿伏伽德罗常数是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符号是N A,常用×1023这个近似值。 2、摩尔质量 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都与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相等。 摩尔质量是指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符号是M,常用单位是g·mol-1 3、- 4、 5、使用摩尔这个概念时应注意的事项 (1)摩尔是物质的量单位,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粒子,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2)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这里的“粒子”是指“基本单元”,这个基本单元可以是分子、原子、离子、电子、质子、中子等单一粒子,也可以是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如 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 含54mole-等。 (3)摩尔概念只适用微观不适用于宏观。

(4) 使用摩尔表示物质的量时,应该用化学式指明粒子种类,而不 是使用该粒子的中文名称。 6、 气体摩尔体积 当分子数目相同时,气体体积大小主要决定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要比较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必须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进行。 ; 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的量气体所占的体积,符号为Vm,单位是L/mol 或m 3/mol 。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即温度为0℃,压强为101Kpa 时,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 5阿伏伽德罗定律及推论: 根据气体状态方程PV =nRT =RT M m 可以得到以下定律和推论: (1)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阿 伏伽德罗定律) (2)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所含粒子数目之比。2 12121N N n n V V == (3) 同温同压下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相对密度。2121ρρ=M M =D 12 (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密度之比等于物质的量的比。2121 ρρ= n n @ (5)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不同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

六年级科学一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 一、使用工具 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锤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 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 1.“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秤砣离提绳越远,秤砣能平衡的物体越重)。 2.提绳位置对秤的最大称重有何影响:杆秤提绳的位置是杠杆的支点,提绳的位置越靠近悬挂成盘的位置,秤的称重越大,反之,越小。 3.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4.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 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螺丝刀是轮轴类工具,它的刀柄是轮,刀杆是轴。 2.在轮上用力带动轴运动时省力;在轴上用力带动轮运动时费力。

初中化学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2、原子论(道尔顿)和分子学说(阿伏加德罗)的创立,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3、物质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本质。 4、1869年,俄国的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物质的种类繁多(达2000多万种),但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只有100多种。水、氧气、二氧化碳的一个共同点:都含有氧元素。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融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考点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会”“难于”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水的验证:用无水硫酸铜CuSO4(白色)+ 5H2O === CuSO4·5H2O(蓝色)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结论: 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燃烧时: 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其中含有H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CO2,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C元素。 ⑶燃烧后:有一股白烟,能重新燃烧。说明蜡烛燃烧是蜡烛气化后的蜡烛蒸气被点燃。 二、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三、实验探究的方法: A、提出科学问题; B、假想和猜测; C、制定计划; D、进行实验;

物质的量的浓度知识点整理

完美格式整理版 第八讲物质的量的浓度 1.复习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2.溶解度的概念及有关计算; 3.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和溶解度之间的相互换算; 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5.高考的热点是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其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2.难点聚焦 1.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物质 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符号用c表示, (2) 表达式: C单位常用 mol/L3 或 mol/m ,注意:①单位 B B 体积为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②溶质必须用物质的量来表示。计算公式为概念中的单位体积一般指 1 升,溶质 B 指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指单质或化合物, 2, c(NaCl ) =2.5mol/L ;也可以指离子或其它特定组合,如2+42-) =0.01mol/L 等。 如 c(Cl ) =0.1mol/L c( Fe ) =0.5mol/L, c(SO 2.溶液的稀释与混合(1) 溶液的稀释定律 由溶质的质量稀释前后不变有:m B =m 浓×ω浓=m稀×ω稀 % 由溶质稀释前后物质的量不变有:C B =c 浓×V浓 =c 稀×V稀 % (2)溶液在稀释或混合时,溶液的总体积不一定是二者混合的体积之和。如给出溶液混合后的密度,应根据质量和密度求体积。 3.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ω%的换算(ρ为该溶液的密度) 4.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1)仪器:容量瓶,容量瓶有各种不同的规格,一般有 100mL、250mL、 500mL和 1000mL等几种。 (2) 步骤:①计 算:计算所需固体溶质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②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溶质或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 ③溶解:将溶质加入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④移液洗涤:将已溶解而且冷却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再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 3 次,将洗涤液倒入容量瓶中。⑤定容:缓缓向容量瓶中注入蒸馏水,直到容量瓶液面接近刻度线1cm-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盖好,反复上下颠倒,摇匀。最后将容量物质的量浓度dream第1页5/11/2019瓶中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备用。

三年级语文上册一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看拼音写词语 第一单元 1课 p ín ɡ b à chu ān d ài d ǎ b ɑn hu ān ch àn ɡ zh āo hu h ào q í zh āo y ǐn pi āo y án ɡ y óu x ì ji é b ái y áo hu àn ɡ h ú di é ɡǔ l ǎo c ū zhu àn ɡ t ón ɡ zh ōn ɡ j ìn ɡ l ǐ r è n ɑo f èn ɡ w ěi zh ú k ǒn ɡ qu è w ǔ 2课 r ón ɡ m áo ji ǎ zhu ān ɡ zh è xi ē sh ǐ j ìn y ǒu q ù sh èn ɡ k āi di ào y ú w án shu ǎ ɡu ān ch á hu ā b àn h é l ǒn ɡ sh ǒu zh ǎn ɡ y ì b ěn zh èn ɡ j īn ɡ y ǐn r én zh ù m ù 3课 d ǐn ɡ f ēn ɡ h ū r án f èn l ì zh ōn ɡ y ú z án men y ǒn ɡ q ì ju é x īn j ū r án l ì li àn ɡ s ì h ū bi àn zi b ái f à c ān ɡ c ān ɡ

第二单元看拼音写词语 5课 ɡuǒrán kěxīkěn dìnɡchénɡshíxiōnɡpúsàn bù yǎnɡwànɡhuān kuài huòzhěyán hán jiāo wài miàn bāo zhāhuān bènɡluàn tiào zìyán zìyǔ 6课 lìkètūrán dǎli a nɡbǎi nònɡzhuǎn ɡào zhǔn bèi jiāo juǎn mìshūjìzhězázhìshèrén xínɡdào zhào xiànɡjī 7课 qín lǐnɡkǎo chálìshǐtuīdònɡlǚxínɡzhuān mén yán jiūchénɡɡuǒyíjìzhèn jīnɡqíɡuài zhùmínɡ qiāo qiāo duǒshǎn xìnɡqùpínɡzhěnɡzhuōmícánɡ dìzhìxuéjiāyán yán shíshízhuàn lái zhuàn qù

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 一、复习课文: 1、《找春天》一课仿写 (1)柳树抽出嫩绿的枝条,那是春天的头发吧? (2)小鸟叽叽喳喳,那是春天的歌声吧?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 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 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 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 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 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 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二、背诵、背写: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5)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 梨花、苹果花……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牡丹花,北京是月季花,澳门是莲花,香港是紫荆花,郑州是月季花。三、听写: 脱掉解放摇头躲雨探望小溪棉花解冻田野未来油菜 发烧追赶宿舍光荣干枯徐州商店世界笋芽呼唤呼喊 山冈轰动喊叫竹笋兄弟哥哥微笑安静拐弯浇水骨头 终于感谢逐渐抽空躺椅 四、比较组词: 羞(害羞)俺(俺的)鹊(喜鹊)杜(杜鹃)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差(差别)掩(掩护)鹃(杜鹃)牡(牡丹)荣(光荣)除(除法)疏(疏远)未(未来)仍(仍然)冈(山冈)拐(拐弯)烧(烧火)冒(冒险)度(温度)末(末尾)扔(扔掉)岗(岗位)别(别人)浇(浇花)帽(帽子)渡(渡过)列(列车)绵(绵羊)探(探听)摇(摇头)躲(躲开)店(商店)枯(干枯)烈(热烈)棉(棉花)深(深浅)遥(遥远)射(照射)站(车站)苦(苦难)芽(发芽)菜(白菜)换(交换)第(第一)歌(唱歌)抽(抽水)净(干净)讶(惊讶)彩(彩色)唤(呼唤)弟(弟弟)哥(哥哥)油(石油)静(安静)微(微笑)才(刚才)西(西瓜)大(大家)安(平安)本(本来)呼(呼吸)薇(蔷薇)材(木材)牺(牺牲)达(到达)按(按时)笨(笨重)乎(胖乎乎)五、多音字: jiě (解放) bēn (奔跑) chōnɡ(冲浪) cánɡ(藏身) 解奔冲藏xiè (解数) bèn (投奔) chònɡ(冲床) zànɡ(西藏) jī (茶几) chǔ(处理) sù (住宿) jǐn (尽管) 几处宿 xiǔ(一宿) 尽 jǐ(几个) chù (到处) xiù(星宿) jìn (尽情)

物质的量知识点讲解讲解学习

五、物质的量知识点复习 一、有关概念: 1、物质的量(n) ①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②用物质的量可以衡量组成该物质的基本单元(即微观粒子群)的数目的多少,它的单位是摩尔,即一个微观粒子群为1摩尔。 ③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单位之一,它的符号是mol。 ④ “物质的量”是以摩尔为单位来计量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的物理量。 ⑤摩尔的量度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如分子、原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或它们的特定组合。如1molCaCl2可以说含1molCa2+,2molCl-或3mol阴阳离子,或含54mol质子,54mol电子。摩尔不能量度宏观物质,如果说“1mol氢”就违反了使用准则,因为氢是元素名称,不是微粒名称,也不是微粒的符号或化学式。 ⑥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物质微粒的名称或符号或化学式或符号的特定组合。2.阿伏加德罗常数(N A):①定义值(标准):以0.012kg(即12克)碳-12原子的数目为标准;1摩任何物质的指定微粒所含的指定微粒数目都是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②近似值(测定值):经过科学测定,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近似值一般取6.02×1023,单位是mol-1,用符号N A表示。 3.摩尔质量(M): ①定义:1mol某微粒的质量 ②定义公式:, ③摩尔质量的单位:克/摩。 ④数值: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式量。⑤注意:摩尔质量有单位,是克/摩,而原子量、分子量或化学式的式量无单位。 4.气体摩尔体积(V m) ①定义:在标准状况下(0℃,101kPa时),1摩尔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②定义公式为: ③数值:气体的摩尔体积约为22.4升/摩(L/mol)。 ④注意:对于气体摩尔体积,在使用时一定注意如下几个方面:一个条件(标准状况,符号SPT),一个对象(只限于气体,不管是纯净气体还是混合气体都可),两个数据(“1摩”、“约22.4升”)。如“1mol 氧气为22.4升”、“标准状况下1摩水的体积约为22.4升”、“标准状况下NO2的体积约为22.4升”都是不正确的。 ⑤理解:我们可以认为22.4升/摩是特定温度和压强(0℃,101kPa)下的气体摩尔体积。当温度和压强发生变化时,气体摩尔体积的数值一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273℃,101kPa时,气体的摩尔体积为44.8升/摩。 5.阿伏加德罗定律 ①决定物质体积的三因素:物质的体积由物质的微粒数、微粒本身体积、微粒间的距离三者决定。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分子数的多少和分子间的距离;同温同压下气体分子间距离基本相等,故有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反之也成立。 ②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③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适用的前提和对象:可适用于同温、同压的任何气体。 6.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有关推论: (其中V、n 、p、ρ、M分别代表气体的体积、物质的量、压强、密度和摩尔质量。) ①同温同压下:; ②同温同体积:。 7.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的计算 根据初中所学知识,密度=质量÷体积,下面我们取标准状况下1mol某气体,则该气体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摩尔质量,体积在数值上等于摩尔体积,所以可得如下计算公式: 标况下气体的密度(g·L-1)=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1)÷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L·mol-1)。 8.物质的量浓度 浓度是指一定温度、压强下,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的多少。常见的浓度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体积分数,以及物质的量浓度。 ①定义:物质的量浓度是以单位体积(1升)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 ②定义公式为: ③单位:常用mol/L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最新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复习 一、生字扫描 1、要求会写的字 吃叫主江住没以会走北京门广过 各种样伙伴这太阳片金秋因为 2、要求会认的字 吃忘井村叫毛主席乡亲战士面想告诉路京安门广非常壮观接觉再做各种样梦伙伴却趣这太阳道送忙尝香甜温暖该颜因辆匹册支铅棵架 3、要求掌握的新笔画 横折弯:横撇弯钩:横折折撇: 4、要求掌握的偏旁 心(心字底)、广(广字旁)、(足字旁)、舌(舌字旁)、 (单耳旁)、页(页字旁)、(双耳旁)、 5、加偏旁组字再组词: 火:伙(伙伴)秋(秋天)寸:村(村子)过(过去) 日:阳(阳光)明(明月)口:各(各自)和(和气) 工:江(长江)红(红日)中:种(种子)钟(时钟) 果:课(上课)颗(一颗心)棵(一棵树) 二、词语冲浪 1、听写词语 吃水叫好主人长江住口没有可以开会北京开门飞走

东京广告过去伙伴这儿太阳学校金秋因为为什么 住在这里各种各样万里长城各位同学 2、反义词 远——近弯——直快——慢想念——忘怀雄伟——渺小壮观——渺小清凉——炎热睡觉——起床好梦——噩梦 有趣——乏味盛开——凋谢温暖——寒冷洁白——乌黑 3、近义词 洁白——雪白睡觉——睡眠到处——处处开心——快乐 想念——挂念雄伟——宏伟壮观——壮丽各种各样——多种多样4、形容词 弯弯的小路弯弯的月牙弯弯的小河 遥远的北京城遥远的新疆遥远的地方 雄伟的天安门雄伟的高山宽宽的公路 宽宽的街道洁白的雪莲洁白的雪花 壮观的升旗仪式美丽的天山各种各样的花 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工作各种各样的梦 各种各样的笔多么开心多么难过

多么可爱多么善良多么难忘多么动听 5、量词 一辆车、一匹马、一册书、一支铅笔、一棵树、一架飞机、 一口井、一座天安门、一块石碑、一个太阳、一个季节、一首诗、 6、多音字组词 觉jiào(睡觉)(午觉)种zhǒng(种子) jué(觉得)(感觉)(不知不觉)zhòng(种地)(种树) 五、句子天地 1、要求会背 (1)村子里(没)(有)(水井),乡亲们(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毛主席就带领战士和乡亲们挖了(一)(口)(井)。 (2)乡亲们在井旁边(立了)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3)我想去遥远的(北京),看看雄伟的(天安门),看看广场上壮观的升旗仪式。 我想去遥远的新疆,那里有美丽的天山,雪山上盛开着洁白的雪莲。 (4)我画了绿绿的太阳、金黄的太阳、红红的太阳和彩色的太阳,分别送给(夏天)、(秋天)、(冬天)和(春天)。 (5)春晓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表达了作者喜爱春天,珍惜春天的感情。 2、好句积累 1.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

三年级下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燕子 1、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写了燕子的哪些特点?写了小燕子()、()的特点。 3、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从近到远的顺序。 二、古诗两首 《咏柳》作者:():唐代诗人。咏:()的意思。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春日》,作者:():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 诗题的意思是()。表达了作者对万物复苏的春天的渴望以及春天到来的喜悦。三、荷花 本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 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的无限热爱之情。 四、珍珠泉 本文通过描写珍珠泉的水很()、很()、很(),潭底冒出的水泡很美等特点,表达了作者喜欢()的思想感情和对()的无限热爱之情。 语文园地一 一、我的发现: 动()得()吞()详()攻() 进()始()呼()是()爱() 二、自主积累数量词 一()歌曲一()微风一()羽毛一()清泉 一()金光一()画面一()珍珠一()翅膀 三、积累词语 描写花草的:群芳()艳姹紫嫣()落()缤纷郁郁()()描写日月的:喷薄()出旭()东升夕()西下皓月()空 描写山峦的:崇()峻岭悬崖()壁层()叠翠苍翠()滴

第二单元知识点 【第5课、翠鸟】 一、文章中心 本文通过对翠鸟( )、( )的描写,表达了对翠鸟的( ),同时教育我们要( ) 。 二、翠鸟的特点: 翠鸟( )、( )、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 )、( ),十分惹人喜爱。 三、介绍翠鸟的颜色时写作顺序是:先写( ),后写( ),再写( )。 【第6课、燕子专列】 【第7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的不仅仅是“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它揭示了生活在村庄里的人们错误的行为以 语文园地二 一、反义词 清-()廉-()正-()罪-() 善-()罚-()懒-()优-() 二、背诵、默写诗句 万壑树参天,( ) 。 漠漠水田飞白鹭,( ) 。 ( ) ,竹溪村路板桥斜。(王建) ( ) ,点水蜻蜓款款飞。(杜甫) 池上碧苔三四点,( ) 。(晏殊)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 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是科学上来研究微粒的物理量。它的单位是摩尔。即: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mol) 2、摩尔的基准:科学上以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作为摩尔的基准。即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 6.02 >1023o 小结:物质的量 n ( mol) =N/N A 二、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微粒数是确定的,因而其总质量也随之确定。 定义: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 I厶+ ■砧曰 ,、物质的质量(g) 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 型一 摩尔质量(g/mol) 例:33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与多少克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 三、气体摩尔体积: 1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 2、气体的摩尔体积: 气体体积由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则体积相等。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 摩尔体积。单位升/摩”。 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V/Vm 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 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PV=nRT 该定律的推论 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这就是阿 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V i n i — 推论 推论 比,即M i d m2M 2 d2 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 V1M2 V2 _ M1O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几种计算方法: (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子量—M M =22.4d (??? d= --- ) (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 22.4

小学英语总复习六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知识点

小学英语总复习六年级上册UNIT1--UNIT2知识点 Unit 1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主要单词: by plane 坐飞机by ship 坐轮船on foot步行by bike 骑自行车by bus 坐公共汽车by train 坐火车traffic lights交通灯traffic rules交通规则Stop at a red light 红灯停Wait at a yellow light 黄灯等Go at a green light 绿灯行 主要句子: How do you go to school?你怎么去上学? Usually I go to school on foot. Sometimes I go by bus. 通常我步行去上学。有时候骑自行车去。 How can I get to Zhongshan Park ?我怎么到达中山公园? You can go take the No. 15 bus.你可以坐15路公共汽车去。 知识点: 1、There are many ways to go somewhere.到一个地方去有许多方法。 这里的ways一定要用复数。因为there are是There be句型的复数形式。 2、get to到达.有关本单元我们还要学习与get相关的短语: get on 上车get off下车 3、on foot 步行乘坐其他交通工具大都可以用介词by…, 但是步行只能用介词on 。 4、go to school的前面绝对不能加the,这里是固定搭配。 5、USA 和US 都是美国的意思。另外America也是美国的意思。 6 go to the park前面一定要加the.如果要去的地方有具体的名字,就不能再加the , 如 果要去的地方没有具体名字,由要在前面加the. go to school除外。 7、How do you go to …?你怎样到达某个地方? 如果要问的是第三人称单数,则要用:How does he/she…go to …? 8、反义词: get on(上车)---get off(下车) near(近的)—far(远的) fast(快的)—slow(慢的) because(因为)—why(为什么) same(相同的)—different(不同的) 9、近义词: see you---goodbye sure---certainly---of course 10、频度副词: always 总是,一直usually 通常often经常sometimes 有时候never 从来不 11、The traffic lights are the same in every country. There are always three lights: red, yellow and green. 每个国家的交通灯是一样。总是有三种:红,黄,绿。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带答案

物质的量知识点测试题 带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必修1知识:物质的量&物质量的浓度&气体摩尔体积(一)物质的量基础知识 物质的量及单位(摩尔) 1. 物质的量以________中所含的_________数为标准来衡量其他微粒集体所含微粒数目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当使用该单位时,应指明对象是_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阿伏伽德罗常数 ________所含的________称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符号为________,其值约为________,单位是________. 3. 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与微粒数目(N)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为。 4. 摩尔质量 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符号为 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或________.当摩尔质量的单位用________表示时,其数值等于该粒子的________. 5. 摩尔质量、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 答案: 1、0.012kg12C 碳原子 n mol 微观粒子离子、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 6.02×1023 mol-1 2、1mol 任何粒子集体粒子数 N A 3、 n=N/N A 4、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 g/mol 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n=m/M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于“摩尔”的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 B.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 C.我们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的集合体计量为1摩尔 D.1mol氧含6.02×1023个O 2 【答案】B 2.下列名词中,哪个名词不属于物理量() A.长度 B.摩尔 C.质量 D.时间 【答案】B 【解析】长度、质量和时间都是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质量的单位是g,时间的单位 是s;物质的量是物理量,其单位是摩尔,故选B。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物质所含粒子的多少 B.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和2mol电子 C.1molH 2O的质量等于N A 个H 2 O质量的总和(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 数) D.摩尔表示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集合体的物理量,故A错误;B.物质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