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人物生平、著作和观点

布阿吉尔贝尔

一、生平及著作

法国经济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主义先驱者之一。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昂的一个贵族之家,曾担任昂地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经济重衰败的时期。他任法官时,对农村经济衰落和农民贫困有了较多了解,深切同情人民的境遇。后因反对柯尔培尔政策和支持重农学派先驱者之一沃邦元帅,而一度被流放。于1714年逝世于昂。

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拥护者,他的经济自由思想和重视农业的观点为后来的重农学派所继承和发展。著有:《法兰西的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和《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二、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

1.强调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

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他写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他认为,社会财富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土地的耕种。一国的繁荣和富裕取决于农业。

2.价格和价值的理论

(1)商品价格的理论

①各种W的价格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②主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W的价格比例。

(2)劳动价值论:

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时,他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按“公平的价格”(或“一定比例的价格”)进行交换,这个价格能偿付生产费用。公平的价格归根到底取决于“劳动的比例”。这就是商品交换的自然平衡或者和谐。

评价:他是在法国第一个提出了这种看法的思想家,这是十分难得的。

缺陷:只是从使用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把创造价值的劳动混同于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

3.经济自由思想

布阿吉尔贝尔是在阐述法国社会经济问题时,提出经济自由思想的。

在布阿吉尔贝尔看来,社会经济各个部分之间存在某种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在联系,即存在某种自然规律性。他在自己的论著中多次提出自然规律的概念,反复强调社会经济活动及其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性,人们的经济活动只能按自然规律进行。他一再强调,“如果人们违反自然规律行事”,“大自然就会对违抗者施加惩罚,不消稽延”。他反对阿尔贝尔的干预经济的政策,认为法国社会的一切灾难,归根到底,是由于法国政府违反自然规律的要求,对社会经济生活乱加干涉的结果。因此,要挽救法国的社会经济危机,就必须停止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停止对大自然采取十分粗暴的行动”①恢复“自然规律”的力量,他写道:“这种干预应从一切土地生产中排除”,否则,大自然会用饥馑和灾祸来惩罚。(《谷物论》P67),因此,“整顿经济秩序的权力只属于大自然”②,“只有大自然能够安排这个秩序并维护和平,其它的权力,尽管出于善意,如果要过问其事就会将全盘搞环。”③因此,“只是

大自然或者是神才能主持公道,无论谁人都不要干扰。”④他认为,自由竞争是“自然规律”的基本要求,因为“大自然”是酷爱自由的,它“总是走向自由和趋于完善”,在充分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各个商品生产者或商人都进行着公平的交换,并得到自己应得的利益,商品流通将畅通无阻,各部门的生产将正常进行。能够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调节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比例。由此,他主经济自由,他要求人们的经济活动中按自然规律—自由竞争办事,抨击法国没有做到经济自由,尤其是在农产品价格及其出口上的行政干预。评价:他基本上是自由竞争的早期热烈拥护者,其思想在“自然秩序”学说中得到系统发挥,成为重农学派的理论基。

但是,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自由思想并不是十分彻底的,他站在保护农民利益的立场上,在积极主粮食自由出口的同时,又主限制外国粮食进口。在他看来,自发的经济活动和人的利己心会破坏均衡,因此必须依靠外部力量的干预,为了使公平正义的交易原则得到贯彻,他建议行政权力机关对交易、特别是谷物交易“进行干预并规定价格,以制止这种贫欲。”

这样,就使他在理论上处于自相矛盾的状态:一面主经济自由,另一面又诉诸政府的干预。

4.对财富和货币的看法

(1)批判了重商主义把财富等同于货币的观点,提出了他对财富的看法:

a.农产品是真正的财富,农业是财富的源泉。

b.财富是一切用于消费的东西。他是从物质即使用价值来观察财富的。他的财富观是和重商主义相对立的,只承认衣食等物品是财富,货币不是财富,货币的数量与一国的富裕无关。他认为增加财富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各个部门之间的平衡。他认为财富是指生活必要品,其表现是农产品和工业品。他提出,由于货币的作用只是交易和相互让渡的保证,只要交换商品都能按比例进行,那就可以不用金银作为流通手段,而以纸币代替。布阿吉尔贝尔谴责货币,认为有了货币,使商品交换不能按“公平价格”或“比列价格”进行交换。法国农业的衰退,就是在求金欲支使下实行重税,以及压低谷物价格和禁止谷物输出而造成的。所以,他认为,货币及其积累是人民贫困和社会罪恶的根源。

(2)对财富减少的原因的认识

他认为应从本质上也就是从生产过程来分析财富减少的原因。他指出法国财富减少的根本原因是土地收益的减少。他认为土地收益会下降的原因:a.消费不足。b.禁止谷物输出和维持谷物贱价的政策。

三、布阿吉尔贝尔经济学说的特点

(1)由于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上,以及柯尔贝尔主义流行后的时代的极端执行造成的法国经济调整,因而布阿吉尔的经济学说产生便同重商主义断然决裂,是作为重商主义的对立物而出现的。而英国古典经济学是从重商主义逐渐过渡来的,从配第明显地看出来。(2)由于柯尔贝尔主义造成农业的衰败以及由此引起国民经济比例的重失调,使得布阿吉尔贝的经济学说重视农业,重农一直是法国的传统,从孟克列钦到后来的西斯蒙第等。因为法国是欧洲的农业大国。

(3)并重视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所以,实现社会经济以农业为基础的均衡发展,是布阿吉尔贝尔经济学说的基本特征。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布尔吉尔对财富和货币有着与配第不同的看法,并在政治经济学史上最先涉猎了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了宏观经济的思想。

魁奈

一、生平、著作和研究法

1.魁奈(F·Quesnay,16941——1774)出生于巴黎近龙活虎郊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丧父,兄弟姊妹又多(他在13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10)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他是靠自学成才的。求知欲很强,有时看一本书,步行到巴黎,往返几十公里,从16岁开始,跟随一外科医生当学徒,后在巴黎边工作边在大学学医,24岁时,已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外科医生。1730年发表论文《放血效果的观察》,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被聘为巴黎外科医学会的常秘书,并移居巴黎。1749年,魁奈55岁时,被任命为法国国路易十五的一名宠妃的侍医,住进凡尔赛宫。1752年,因治愈皇太子的病有功,又被任命为路易十五的侍医。并被国封为贵族。魁奈在被封为贵族以后不久,即在1753——1756年间,便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这时他已经60岁了。为什么在这时候又去研究经济问题呢?有两点原因:一是魁奈移居凡尔赛宫后,经常和当时思想界的名流聚会,这些思想家主要有狄德罗、爱尔维修、狄亚克,经济学家有老米拉波、奈穆尔、里维埃、杜尔哥。英国的亚当·斯密在欧洲大陆旅行时,也曾和魁奈会晤、交谈过。通过这些接触,魁奈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法国推行重商主义政策和约翰·罗的信用货币制度,造成的法国经济凋弊,财政危机,人民生活极端困苦状况。因而经济问题自然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这个身为贵族的宫廷医生,也开始研究经济问题了。

2.著作:1756年和1757年写了《租地农场主论》和《谷物论》两篇文章,并且发表在《百科全书》上。他在论文中说明了法国农村经济恶化的原因。从《租地农场主论》中,他用很多具体数字说明全国土地耕种状况、农村马耕、牛耕状况及其优缺点。主发展资本主义性质的大经营,认为农村衰落是谷价低、课税多、人口外流造成的,主维持谷价在一定水平之上,并发展资本主义农业。在《谷物论》中,他提出了“纯产品”概念及其他大部分经济观点。魁奈同时还写有《人口论》和《赋税论》,在《人口论》中提出财富先于人口增长的观点,在《赋税论》中提出土地单一税,并较集中地论述了“纯产品”学说。

1758年,魁奈发表了著名的《经济表》。

此外,魁奈还写有《农业哲学》、《自然权利》、《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附准则的解释),所有这些都进一步发挥了他的思想法和基本观点。

3、法:自然秩序是魁奈及其学派的社会观和法论。

二、纯产品学说:

纯产品学说是魁奈经济学说的核心和基,他的社会阶级结构理论、资本理论、再生产理论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1、什么是“纯产品”

由于魁奈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所以纯产品就是农业生产者在一定时期生产的全部农产品,扣除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后的剩余产品。可见,魁奈所说的纯产品,实际上就是农业剩余价值(即C+V+M中的M部分,只不过是以使用价值或实物形态表现罢了)。

2、纯产品为什么只能由农业生产领域提供?

魁奈认为,农业是劳动者在土地上进行劳动,土地的自然力参加生产但不需任报酬,这样,由于土地的恩赐,农业劳动的产品在补偿生产费用之后还有剩余,这个剩余就是“纯产品”。其他部门由于没有自然力参加工作,不能使财富增殖,所以不能提供“纯产品”。既然“纯产品”是土地赐予的产物,它理应以地租的形式归土地所有者占有。在“纯产品”的

基础上,他区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他称为结果的劳动和不结果的劳动。他认为,只有提供纯产品的劳动是结果的劳动,不提供纯产品的劳动是不结果的劳动。因此,只有农业劳动才是生产劳动。

3、资本主义大农业是生产“纯产品”的最好式。

魁奈虽然把“纯产品”看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但是,他在对农耕技术所作的分析中,却又把“纯产品”和农业上投放的资本的有无和大小相联系,这实际上又背离了前面的这个论断。魁奈考察了农业的三种经营式:(1)只使用人力的自耕农经营;(2)使用牛耕技术的封建租佃制经营;(3)使用马耕技术的资本主义租地大农场经营。他认为,这三种经营式由于资本不同,耕作技术不一,从而产量和纯产品也不相同。第一式没有资本投资,技术落后,产量最低,不能提供纯产品;第二种式投资不多,技术较差,仅能提供较少的纯产品;只有第三种式投资最多,技术先进,能提供最多的纯产品。

4、对“纯产品”学说的评价:

魁奈的纯产品理论,在经济学说史上第一次把剩余价值的来源归于生产领域,在魁奈的理论中,没有利润和利息这些独立畴。他否定利息,认为利润是土地所有者支付给农业资本家的工资。工人的工资等于工人最必要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是既定的,所以纯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就表现为剩余价值,它是资本主义关系的产物。纯产品来源于生产领域,来源于农业部门。这些分析是魁奈的科学功绩,为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奠定了基础,但是,魁奈对纯产品的分析带有片面性,强调“自然的赐予”,这就不能科学地阐述剩余价值的来源,也为土地所有者无偿占有纯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缺陷:一是认为农业是唯一提供纯产品的部门,这是片面的、错误的;二是把纯产品看作是土地的自然赐予,也是错误的。

三、社会阶级结构理论:

以纯产品为基础,将社会成员划分为三个阶级。(1)生产阶级,即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能够生产纯产品的阶级。其中既包括租地农场主(即农业资本家),又包括农业工人;(2)土地所有者阶级。即以地租或赋税形式从生产者阶级那里获得纯产品的阶级。其中包括地主、国、官吏和教会僧侣;(3)不生产阶级,魁奈称之为“不结果实的阶级”(sterile class)。这部分人既不生产纯产品,也不占有纯产品。其中包括工商业资本家和工商业中的工人。

评价:魁奈在经济学史上是第一次区分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经济学家。

四、资本理论

魁奈的资本理论也是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的,他根据“纯产品”的唯一源泉是农业,而认为只有投到农业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

第一,农业资本是生产资本。魁奈根据“纯产品”的唯一源泉是农业,而认为只有投到农业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在他看来,既然只有农业才能创造“纯产品”,只有农业才是生产部门,所以他认定只有投在农业上的资本才是生产资本,而投在工业上的资本是不生产的资本,他对商业资本采取了仇视和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在贱买贵卖的欺骗行为中才能存在商业利润。

第二,农业资本分为两部分,即“年预付”和“原预付”。“年预付”即每年支付的资本,如种子、肥料和工人的工资等;“原预付”即几年预付一次的资本,如耕畜、农具、房屋、仓库等。魁奈说“年预付是每年花在耕作劳动上的支出数额,年预付必须与原预付区别开来,原预付是购置农业设备的基金,它的价值比年预付大五倍。”《魁奈经济著作选集》,斐丹,草纫译,:商务印书馆,1979.313.也就是说,为了是生产过程连续不断进行,“年预

付”全部进入生产费用之,它的价值要从每年的生产物中得到补偿,“原预付”只是部分进入生产费用之,它的价值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期“如九年”,才能得到完全补偿。

五、对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的分析——《经济表》

魁奈在经济学说史上的突出贡献就是他在《经济表》中的第一次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这也是他全部经济理论体系的完成。魁奈以纯产品理论为基础,在《经济表》中说明了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

《经济表》的三种形式:第一种1858年《原表》(锯齿图式);第二种1763年在《经济表》中发表的“提要图式”;第三种1766年发表的《经济表的分析》中的《略表》。以后,奥地利经济学家斯蒂芬·鲍威尔在1890年对《经济表》进行修改的“修正表”。我们主要分析鲍威尔的修正表。

(一)《经济表》的含义

《经济表》最突出反映了魁奈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也是魁奈的全部经济学说的总结、运用,他从自然秩序思想出发,把社会经济生活看成一个有在联系并受客观规律支配的自然过程,提出认识和掌握社会财富最大限度增长的规律及途径的任务。

(二)假设前提

(1)资本主义大农业经营普遍化,没有小农经济。(2)生产阶级除支付地租外,不再担任赋税。(3)等价交换,价格固定不变。(4)社会总产品流通只在三个阶级间进行。(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5)只限于国流通,不考虑对外贸易。

(三)交换前的条件

(1)生产阶级。生产阶级在生产过程中,最初原预付为100亿里弗尔,每年再投入价值20亿的“年预付”。魁奈假定“原预付”的资本可用十年,每年损耗为10亿。投入的资本每年可创造出价值50亿里弗尔的年总产品。从实物构成上来说,在这50亿里弗尔的总产品中,40亿为粮食,10亿为工业原料。年总产品的价值构成为:50亿的总产品分别包括以利息形式补偿“原预付”的耗损或折旧的价值,补偿“年预付”价值和“纯产物”,也就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们分别为:10亿里弗尔的“原预付”;20亿里弗尔的“年预付”;此外,在流通前,生产阶级不掌握着在上一年度流通中收回的20亿里弗尔,并交给地主(土地所有者阶级)作为地租“纯产品”。

(2)不生产阶级。不生产阶级在流通开始前,已有加工制造出来的工业品价值20亿里弗尔。这有一半是生活用品,另一半则是生产用品。

(3)土地所有者阶级。土地所有者阶级在流通开始时,有生产阶级交给他们的地租,20亿里弗尔。这20亿里弗尔是国流通所需的货币总额,在即将开始的流通中起着重要的杠杆作用。

(四)交换的过程分析:五步

1、土地所有者用20亿货币的一半,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2、不生产阶级用10亿向生产阶级购买原料。

3、土地所有者用另外10亿向不生产阶级购买工业品消费。

4、不生产阶级用向土地所有者阶级售货所得的10亿向生产阶级购买生活资料。

5、生产阶级售卖农产品获得30亿,其中20亿作为地租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余下的10亿向不生产阶级购买生产工具。

通过以上五个流通行为,其结果是:

①土地所者用他们在流通前所取得的20亿里弗尔货币地租,换取了10亿的生活资料和10亿的工业品,满足了本阶级的生活需要。

②不生产阶级得到了10亿的生活资料确保生存需要和10亿的农产品(工业原料),保证合并再生产的继续。

③生产阶级以上一年度生产中的价值30亿的农产品(20亿的生活资料,10亿的工业原料)换得价值10亿的生产资料和20亿的货币。除了这30亿进入流通外,生产阶级还有价值20亿里弗尔的农产品保留在他们手中,作为种子和本阶级的生活资料,不参加流通。

交换的总结果:土地所有者得到了“纯产品”;生产阶级保留了供本阶级生活的粮食、必需的生产资料和足够支付地租的货币;不生产阶级则获得了足够的粮食和生产原料,于是在本年度经济运动的过程中,再生产就可以进行。

(五)评价:

贡献:(1)为社会资本再生产条件进行抽象分析所假定的若干前提表现了他在分析法上的独创。

(2)从《经济表》分析的起点看,它很得当的,以前一年的收获为生产期的起点,表明他以正确分析再生产基础。

(3)全面概括了社会资本再生产所包括的容。

缺陷:(1)没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论为基础,片面的把农业看成是唯一的生产部门,把地租看成是剩余价值的唯一形式。

(2)没有正确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而是把其划分为工业和农业。

(3)把工业视为不生产部门,把工业投资视为非生产资本,又产生了一系列错误。

五、魁奈的经济自由主义(特色)

1、从自然权利中引申出经济自由,把它建立在公私利益一致的基础上。

2、魁奈的经济自由主义具有鲜明的重农主义特点。

3、主通过政府作用来贯彻经济自由主义。

4、经济自由主义具有很大不彻底性。(1)谷物贸易中注重输出。(2)把经济自由主义与封建君主专制联系,有神授特征。

经济纲领:魁奈根据“纯产品”学说,提出了改善法国经济状况的经济纲领。

(1)发展资本主义大农业。魁奈认为,只有把土地集中形成大农业经营,才有可能增置较大的设备,只有大农业经营的租地农场主才能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农业经营所需要的费用,实行人力的节约,可以用较少的支出进行生产,从而获得较多的“纯产品”,获得较多的利润。因此,魁奈认为要发展大农业经济,要保护好租地农场主的地位。魁奈主发展的大农业经济,实际上是资本主义大农业生产。

(2)实行单一地租税。魁奈根据“纯产品”理论,主废除其他赋税,实行只向土地所有者征收的单一的地租税。在魁奈理想的经济中,赋税不应征自个人,如人头税或劳动所得税,也不能从开垦和耕种土地的本金中征收,因为这些税都会妨害土地的耕种。他认为赋税只能来自“纯产品”的一部分,只能来自地租,因此,应征收单一的地租税。

(3)实行自由贸易。魁奈根据其《经济表》对社会经济均衡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由贸易的主。根据魁奈的思想,社会经济要保持平衡,必须使再生产保持一定的比例,使的税收与整个财富生产保持一定的适当的比例,而农产品价格也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合适的水平。

西斯蒙第

一、生平

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经济浪漫主义的奠基人。原籍意大利。出生于瑞士日瓦的一个新教牧师的家庭,后移居法国。他曾在巴黎上过大学,继因家道中落,中途辍学,在里昂一家银行当职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他回到瑞士。不久瑞士也爆发革命,西斯蒙第和他的父亲因同一些贵族有密切往来而被捕入狱。出狱后西斯蒙第一家一度移居英国,后又重返瑞士。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他迁居意大利,住了5年。在意大利期间,他置办产业,经营农庄,大约在这个时候他开始研究政治经济学。1800年,他重返瑞士,此后一直在日瓦从事著述活动。1803年出版《论商业财富》时,他还宣传斯密的学说。但法国大革命后小生产者的破产分化和英国的经济危机使他成为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激烈反对者。181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他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批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忽视了人和人的享受,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给社会带来灾难,要求依靠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他强调消费先于生产、生产服从消费,反对嘉图为生产而生产的思想。西斯蒙第还指出,资本家为利润拼命扩大生产,但小生产的破产和社会分配不公使广大人民收入不足,收入不足使消费不足,因而一部分产品不能实现而必然产生经济危机。他最早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必然性,这是他的科学功绩。但他的危机理论仅归结为主要是生活资料消费不足,并未真正认识危机的原因。他赞美中世纪行会手工业和宗法式农业的原则和规,他的改革建议实际上未超出小生产者的眼界,从而形成了小资产阶级经济浪漫主义的思想体系。著有《政治经济学研究》等。

二、主要著作

1、1803年:《论商业财富:或商业立法中应用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在这一著作中,他向法国人介绍了.斯密的经济学说,表明了他是斯密经济学说的忠实信徒,主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2、1819年:代表性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或论财富同人口的关系》

在这部著作中,他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信徒转而成为激烈的反对者。1837~1838年,他又出版了两卷集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这部著作以大量的历史和现状材料论证了《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提出的理论。在《新原理》中,西斯蒙第否认自由竞争具有无限优越性的说法,指责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否认资本主义矛盾和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合理的自然制度,并具体地指出了资本主义的矛盾。西斯蒙第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他威觉到资本主义生产是自相矛盾的,它一面刺激生产力和财富的自由发展,另一面又限制着这种发展。他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存在着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间的矛盾,商品和货币间的矛盾,买和卖的矛盾,生产和消费的矛盾,资本和雇佣劳动的矛盾等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些矛盾也将发展。他还觉察到达样一种根本性的矛盾:一面是生产力和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面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在他看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必然会发生,它是资本主义矛盾的必然结果。

三、研究法

西斯蒙第认为,政治经济学应该考察人与财富的关系,他的真正对象是人及其需要,“从政府的事业来看,人们的物质福利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这是把当作研究政治经济学和进行经济实践活动的主体。他评判斯密和嘉图的研究法。他认为,斯密仅仅注重事实,没有考虑人们的感情和想象;嘉图过于沉醉于抽象,完全忽略了占有财富和应该要享受的人。

他主政治经济学既要防止抽象,又不能单纯计算,而应该注重人们的感情和道德。他指责英国古典经济学派只顾生产,不顾消费;只顾供给,不顾需求;只顾资本,不顾收入,结果导致了商业危机和社会动荡。

四、经济理论

1、价值学说、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西斯蒙第认为,人满足自身需要和欲望的本领是财富的源泉,财富是满足他的需求和欲望的,财富是积累起来不予消费的劳动果实。他明确提出,在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生产品的价值,只用他对人的效用来衡量,而在交换经济的环境下,效用的概念就被交换价值的概念给代替了,从而客服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把商品看作自然形态的非历史观点。他认为,财富是劳动创造的,物品的交换价值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这里的劳动时间指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西斯蒙第还继承了嘉图的相对价值和绝对价值区分的思想,同时更强调消费对决定价值量的重要性。

西斯蒙第是斯密关于生产劳动见解的拥护者,认为财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才能成为财富,即财富必须是通过直接或间接劳动创造的:财富必须对人有利,能直接或间接为人所用;财富必须是能积累,能保存以备日后消费,它就是非生产性的劳动。只有生产性的,或创造财富的劳动才能至少给他所付出的劳动以同样价值的报酬。同时,他还指出社会不仅需要生产财富的生产劳动者,还需要有行政人员、立法者、法官、律师、武装力量等,他们不从事任生产,不能积累,但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是必要的,所以也应该得到报偿。

评价:(1)在西斯蒙第的定义中,不仅更接近于区分价值和交换价值,而且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第二种社会必要劳动的含义,从而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价值理论做了补充。

(2)价值理论不是西斯蒙第的研究重点,而且在分析社会再生产时仍沿袭了斯密的关于三种收入(劳动、土地、资本)构成商品价值的错误观点。他接受“斯密的教条”,认为年产品的价值只分解为收入,抛弃了不变资本部分。

(3)西斯蒙第正确区分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即同生产交换的是生产劳动,而同收入相交换的是非生产劳动。

2、西斯蒙第的收入与生产决定理论

西斯蒙第认为:“国民收入和年生产是相等的,是等量。”西斯蒙第从消费先于生产的前提出发,论证资本和收入。

(1)资本和收入的区别就是社会繁荣的基础。一旦生产不能和收入相交换,生产就会陷入停顿。

(2)收入分为三种:工资、利润和地租,它们来源于劳动、资本和土地。

(3)资本既是生产资料,也是一种生产关系。

(4)资本与收入的关系,即一个人的资本也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收入。

(5)他为了区分资本与收入,把社会总产品分为:固定资本(工厂、机器等)、流动资本(种子、原料和工资等)和收入。

(6)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相对立,强烈指责资本主义分配面的不合理。

评价:(1) 把消费提到首位,以消费占优先地位的思想作为基本原则来阐述政治经济学;反对嘉图为生产而生产,指责嘉图的见解是为手段而牺牲目的。

(2)他看到生产和消费的对立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否定生产和消费简单的直接同一。

(3)他把消费列为首位是不科学的,这完全颠倒了消费和生产的关系。在社会生产的

总过程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四个环节中,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它不仅为消费提供对象,规定需要的式,而且为需要提供物质。他不了解资本主义式的基本特点,只是以小资产阶级的道德规和说教来描述社会矛盾和社会现象。

3、经济危机理论

西斯蒙第运用他的经济学法发现和第一个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发生经济危机。这是他在政治经济学上取得的最主要的贡献,也是他的经济学法取得成功的表现。他认为消费不足是经济危机的前提,其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他的经济危机理论是从他的消费和生产的平衡观点出发的。他认为生产和消费是相互决定的。保持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既是社会经济顺利发展的必然条件,又是政治经济学的基本问题。而资本主义制度破坏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造成了生产和消费的尖锐矛盾,这是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源。经济危机理论的基础有两个,分别是:一是“斯密教条”,认为年生产物全部分解为工资、收入、地租三种收入,丢掉了不变资本价值;二是西斯蒙第“消费先于生产的理论”,他认为人们进行生产只是为了满足其需要,消费引起生产并决定生产,生产创造收入,生产创造收入,收入又决定再生产。

评价:(1)他的经济危机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看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特别是肯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存在,并断言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而且他强调制度因素和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对经济危机的影响,所有这些都成了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渊源。

(2)他的理论基础是错误的。虽然生产是为了消费,消费也对生产有反作用,但生产对消费起决定作用。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规定消费的式,为消费创造动力。西斯蒙第关于消费先于生产并决定生产的观点却从根本上否定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是错误的。而他的另一个基础“斯密教条”,由于丢掉了不变资本部分,仅仅强调个人消费和生活资料实现问题,而不懂得除此之外还有生产消费和生产资料实现问题,因此不能正确分析资本主义再生产。

(3)他将经济危机仅仅归因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并未找到危机的根源。实际上,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在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

4、社会改革主

西斯蒙第同情劳动人民,强烈指责资本主义发展所带来的恶果,揭露资本主义的矛盾和缺陷,抨击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说成是合理的自然制度。他把资本主义的社会问题归结于人们受错误思想支配,归结于执政者错误的政策和学说。因此,他把希望寄托于政权和执政者。他认为,政府应该保护居民不受竞争的影响。在他看来,社会改革的中心是为城市工人和农业工人寻找社会应该以怎样的权利原则和司法原则来保护工人免受竞争的危害。

评价:(1)西斯蒙第所理想的社会是消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社会。他叙述了农村农业和城市手工业的发展,把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城市手工业与资本主义生产相对立。他认为在宗法式农业和城市手工业条件下,没有资本主义社会的波动、危机及工人阶级的贫困与痛苦,生产是满足人们需要的,生产可以按比例正常地进行。

(2)由于他没能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分析,所以,他不能超越小资产阶级的眼界,在对社会进行改造的设想中不把宗法制和行为的原则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使他的思想带上了小资产阶级的空想性和反动性。

萨伊

一.萨伊的生平

萨伊1767年生于法国里昂,1776年入私塾,塾师是一个意大利来的新教徒,饱受本地的主教压迫,未及一年即辍学,举家迁往巴黎,在父亲开设的银行里当学徒。1786年,到英国学习。1787年,加入法国人寿保险公司,从一个董事那里首次接触到《国富论》。开始发表一些文学作品,其后数年在文艺界确定了一定的知名度。1792年,投笔从戎,参加由学者和文艺界人士组成的“学艺中队”,与侵法联军在Champagne平原激战,颇有微功,次年解甲归田。1794年,担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主编,任该职达6年之久。1799年,被拿破仑元帅任命为法兰西法制委员会委员,工作职责是审查以“第一总督”名义提出的议案,揭露政府的违宪行为。

他最主要的著作是1803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发表他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政治经济学概论》由《导论》和第一篇《财富的生产》,第二篇《财富的分配》,第三篇《财富的消费》共四部分组成。《导论》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法。《财富的生产》除了论述生产领域的问题外,还论述了商品流通,对外贸易和货币等问题。《财富的分配》中提出了分配的对象是价值的理论。《财富的消费》提到了个人消费并重点探讨了公共消费。1817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精义》。萨伊是在欧洲大陆系统传播古典自由主义的经济学思想的第一人,他在经济学的多个面都做出了贡献,也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经济学教授和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产业经济学教授。

二.萨伊对经济学的看法

(一)萨伊经济学说的性质和特点

萨伊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庸俗经济学的创始人。他把斯密的理论条理化和系统化,用简单概括的式介绍到法国和其他欧洲。同时,又适应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需要,把斯密经济理论中的非科学成分分离出来并加以发挥,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第一个较为系统的庸俗理论体系。其主要代表作是1803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

(二)萨伊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对象和法

1.政治经济学的性质:主把政治经济学与政治学分开,变为“实验科学”和纯粹的精确的科学;且主政治经济学只需研究财富的规律。

2.政治经济学的对象: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对象应该是研究财富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规律。政治经济学的“三分法”。

3.法:主用实证分析法。他说:“政治经济学,要成为有实际效用的科学,就不应当教导人们,什么必定发生,尽管这是从适当的推论和无可怀疑的前提演绎出来,而应当说

明,实际发生的一个事实,怎样是另一个同样确定的事实的结果。政治经济学应当确立把事实联结起来的链条,并根据观察,在两个环节的连接点确定这两个环节的存在。

三.萨伊的经济理论

(一)萨伊的生产理论

1、生产的性质:“所谓生产不是创造物质、而是创造效用。”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生产就是创造效用;二是生产也是创造价值;三是生产性劳动的含义:一切能创造效用的劳动都是生产性劳动,一切创造服务的劳动也是生产性劳动。

2、生产的三要素:萨伊认为:资本、土地和劳动是生产中三种必要的要素,它们共同

创造了产品,因而也就共同创造了价值。

(二)萨伊的价值理论

1、价值的本质:萨伊把生产归结为创造效用,又把效用归结为提供服务,因此把价值归结为效用。

2、价值的来源: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要素

3、价值的尺度及衡量:

(1)价值量由效用量来决定,但效用要依估价者主观判断为转移。

(2)价值由效用决定,效用包含了三种要素的收入,即生产费用或说工资、利润和地租。

(3)价值由价格来衡量,价格取决于市场的供求。

总之,他在价值论上提出了效用论、生产费用论、价格论和供求论。

(三)萨伊的分配理论

1、分配理论的实质、分配论的核心

萨伊在效用价值论和生产三要素论基础上阐明了分配论。他认为既然劳动、资本和土地共同创造了价值,那么这三种要素的所有者工人、资本家和地主就应该得到各自的报酬:工资、利息和地租。根据这种观点,社会各阶级的收入都有自己独立的源泉。马克思称之为三位一体公式:土地——地租、资本——利息、劳动——工资。

萨伊的三位一体公式是对古典经济学分配理论的彻底庸俗化。它既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又抹杀了资本主义分配的历史性。这一公式一直被西经济学家来作为分析收入的依据。

(1)工资:工资是工人劳动所生产出来的那部分价值,也是对工人劳动支付和服务的代价和报酬。工资和利润不存在对立。

(2)利息:把利润分为利息和企业主收入。利息是“对于资本的效用或使用所付的租金”;企业主收入是对企业家的事业心、才干和风险的报酬。

(3)地租:地租是土地生产性服务的产物,是地主“实行节约和发挥智慧”的工资。

(四)萨伊的销售理论(萨伊定律)

1、萨伊定律的含义:买卖只是商品之间的交换,货币只是便利商品交换的转瞬即逝的媒介,另外,商品的供给会创造市场需求,因此,在自由竞争条件下市场上总供给与总需求会趋向于相等和均衡。

萨伊定律的作用:主要作用是要否认全面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鼓吹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优越性。

萨伊根据上述原理,认为自由资本主义下不可能出现普遍商品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供求总是一致的。不一致仅仅是偶然的和局部的比例失调,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机制的自动调节作用会自动调节这种情况,达到平衡。因此:

(1)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大,种类越多样、销售也就越快、越多、越广泛、利润也越大,价格也越增长;

(2)每人都与社会全体的繁荣有共同的利害关系,一个企业的繁荣可带动其他企业的成功;

(3)国外产品输入的发展并不会损害本国的生产;

(4)对商品生产最有利的办法是扩大供给,而不是单纯刺激消费。关键在于刺激供给。

四.萨伊的学术贡献

(1)他是世界上首先提出现代经济学研究雏形的经济学家,它强调在一定假设下通过密的逻辑推导导出命题,并不断通过实验对这些命题进行检验。

(2)萨伊首倡大义,驳斥了自斯密至嘉图的劳动价值谬论,他指出土地、资本和劳动一样,凡能给行为人带来效用的东西,都是价值的源泉。生产创造效用而非物质,这就开了主观价值论(边际效用论)的滥觞。

(3)“萨伊定律”更是青史留名传之竹帛,它强调生产和消费、供给和需求(经济学术语称为“一般均衡”)的相互影响决定了市场容量和产品价格。这一高远洞见百余年后被他的法国同胞德布发扬光大,德氏也籍此贡献一举荣膺198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4)萨伊甚至提出了成本递减导致的价格下降和国民财富增加的命题,这类问题到相当晚近的二十多年前,才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重视。和强调重农抑商的中世纪思想不同,萨公鼓吹企业家精神是国富民强的关键,他享有企业家精神和自由放任两个世界级词汇的首创权。

(5)在多具体的公共政策上,萨公都提出了完全不同于流俗的见解,他正确地指出了高利率是资本信贷市场不发达所造成,贸易保护缩减了市场容量其结果必将为民生凋敝,滥发货币(所谓积极的货币政策)的结果是通货膨胀和民无噍类。

教育心理学著作

《教育心理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 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 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 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37、同化说--奥苏伯尔 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 40、心智动作形成三阶段理论--安德森 41、道德发展他律道德-自律道德论--皮亚杰 42、两难故事三水平六阶段论--柯尔伯格 43、理性情绪疗法--艾里斯 44、认知、情感、动作技能教学目标分类法--布卢姆 45、教师领导方式分类--勒温 46、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 47、教师成长三阶段论--福勒、布朗 48、教师成长公式--波斯纳 《教育心理学》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指导 1. 默顿(美1910—2003)提出功能是客观的,即可能是正向促进,也可能是负向阻碍。教育的显性功能隐性功能。 2. 勒图尔诺(法)“生物起源说”,把动物的本能等同于教育,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 3. 孟禄(美1869—1947)心理起源说,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没有认识到教育的目的性。 4. 保罗·朗格朗(法)提出教育终身化。 5. 昆体良(古罗马)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译为《雄辩术原理》,还有著作《演说术原理》)。非常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6. 苏格拉底(古希腊)古希腊哲学家。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汇总

-=中国古代教育学=- 孔子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2、"有教无类"--孔子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学而时习之"--孔子 9、"温故而知新"--孔子 学记 20、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21、"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2、"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4、"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5、"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6、"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7、"学不躐等"--《学记》 28、教学相长--《学记》 29、循序渐进--《学记》 30、"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 31、"不陵节而施"--《学记》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朱熹 19、"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0、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11、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12、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13、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1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中国教育学发展=-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十本心理学书籍是心理咨询师必看的】自学心理咨询师书籍

【十本心理学书籍是心理咨询师必看的】自学心 理咨询师书籍 鸭题榜|十本心理学书籍是心理咨询师必看的 首先要说明下,这些书籍都是我个人收藏和读过的,而且是我觉得对想进入心理咨询行业的朋友有帮助的心理学系列书籍。书单请 看下去: TOP10: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这本书不仅普通读者会受益匪浅, 专业人士也会受到震撼。书籍汇集了Yalom教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萃取出85则实用心理治疗建议。书中让人最深刻的信念是:强调治 疗师更像是旅伴,陪伴病人重新走过过去的一段人生,或陪伴病人 走过目前一段艰难的人生 TOP9:爱的序位:家庭系统排列个案集如果不读这本书,你就不知道你的痛源于哪里?看完后,你会被大量的排列案例震撼住,不 仅仅是一种重生,还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不管是心理咨询师和 普通读者,都强烈建议看看,一定对你有帮助 TOP8:登天的感觉《登天的感觉》已经成为心理学书林中的一朵奇葩!自1997年面世以来,多次重印。相信这本书是很多人想做心 理咨询师的理由。如果你对心理咨询感兴趣,这本书是不错的入门 读本。记住,只是入门哦!不是看完这本书,就能自我标榜是心理 医生哦! TOP7:解读自杀心理对自杀进行危机干预是需要专业功底的,如果没能读懂自杀者的心理活动过程,对自杀干预是非常危险的。这 本书帮我们梳理了自杀者的心理状态,教我们如何与自杀者沟通, 沟通中该遵循哪些原则和使用哪些技术和策略。最后,强调一点, 自杀危机干预一定要有专业训练。 TOP6:心理咨询面谈技术这本书出版有十几年了,但一直深受心理系老师推崇。面谈是心理咨询非常重要的过程,书中介绍了各种

面谈技术,针对不同的来访者应采取何种方法,以及在心理面谈中 所应注意的问题。 TOP5:心理咨询师的问诊策略这是一本实用的心理咨询工具书籍。教你如何面对各种来访者问题,如何评估和诊断问题的根源,如何 找到解决问题根源的策略。当然,书中还有很多针对治疗师的训练 方案,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这本书一而再,再而三更新版本, 一直是心理咨询与治疗从业者必看书籍之一。 TOP1:真实的幸福心理学系的同学对塞利格曼一定不陌生,他是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发起人之一。从此,有关幸福心理学的研究在全 世界流行起来。关于这本书,这是一个真诚的人写的一本实在的书,没有鸡汤,它只教你如何增加个人幸福感,如何让生活美妙起来。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又称古典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经济学理论产生和发展的重心主要在英国和法国。在英国,从威廉.配第(1623-1687年)开始,到大卫.李嘉图(1772-1823)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开始,到西斯蒙第(1773-1842)结束。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英国的亚当.斯密和法国重农学派的创始人魁奈(1694-1774)。 英国 1.威廉.配第(1623-1687年)。是英国17世纪中后期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一生从事过许多职业,1658年他被选为爱尔兰国会议员。配第勤于收集资料并善于思考,因而留下了许多记录和著作手稿。仅发表的经济学和经济统计学著作就有10多部,内容涉及许多方面。在这些著作中,配第不仅论述了对外贸易和争夺霸权的问题,而且重点探讨了殖民地问题。与其他重商主义者一样,配第十分关注英国的外贸问题,这在其包括《赋税论》(1662年)在内的前期著作中尤为明显。在财富观上,配第仍把货币拥有量视为一国财富的标志,他认为各种物质产品"只 是一时一地的财富",只有金属货币才"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财富",因此"产业的巨大和终极的成果,不是一般财富的充裕,而是金银和珠宝的富足。为此应"尽力生产那些能够从海外赚取并带回货币的商品。" 在对外贸易上,他把对外贸易看作是幸福的源泉,是获取财富和权力的方法。如果进口显著超过出口,则应限制外国商品进口。在配第这里,重商主义的商业及殖民扩张思想更加具体。配第主要通过对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殖民理论,这种理论对英国

来说具有普遍的意义,因而对17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殖民政策和扩张活动,对于第一帝国的建立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2.亚当斯密(1723-1790年)。许多人知道亚当.斯密是从"看不见的手"这句话开始的。不论是马克思还是西方经济学界都毫不怀疑地认为亚当.斯密是古典经济学最杰出的代表。马克思说:"在亚当.斯密那里,政治经济学已发展成为某种整体,它所包括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形成。"当代美国最著名的经济学萨缪尔逊说:"我们可以把亚当.斯密出版《国富论》的那年看作是现在所学的经济学的诞生之年。"《国富论》出版于1776年,《独立宣言》也发表于这一年,全面地考虑,很难说清楚哪一部文献更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独立宣言》向社会发出了一个全新的呼吁,呼唤社会致力于生活、自由和快乐的追求,而《国富论》则解释了这样的社会是如何运行的。" 从配第到斯密刚好一百年时间,其间英国经济学一直在不断发展,比较有影响的是洛克、诺思、马西、休谟、斯图亚特等。斯密正是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创立了古典经济体系。在斯密之前,几乎所有的经济学家们都着眼于经济政策,不大注意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而急于对市场进行干预。斯密最伟大的贡献在于他是从弄清市场经济是如何运行的这个复杂问题入手,并获得重大发现,即自行调节的自然秩序(也叫自由市场机制)。这里,我们不得不先分享斯密的一段精辟话语: "每个人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而且,在这样做时正象在许多其他场合一样,他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到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得多。"--这就是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当然,斯密的贡献并不仅仅在于此,这只是他找到了开启经

心理学代表人物

第一节心理学初创时期 冯特(心理学之父) 1、“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 2、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作为独立科学正式诞生。 3、《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界认为是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是科学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巴甫洛夫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奠基人。 1、经典性条件作用的规律包括习得、退化、泛化与分化。 1)习得:在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 2)退化:条件反射形成以后,如果的得不到强化,条件反应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3)泛化:人和动物一旦对学会对某一特定的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之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4)分化:通过选择性的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2、信号系统理论 1)第一信号指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具体刺激物,以第一信号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被称之为第一信号系统,这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2)第二信号系统是以语言和文字为条件刺激而建立起来的条件作用系统,是人类特有的条件作用机制。 3、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解释了气质的生理基础。 艾宾浩斯 德国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最早对遗忘进行了实验研究。 1、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其趋势是先块后慢、先多后少,呈负加速型,并在到了一定程度上便不再遗忘。

2、我们需要进行过度学习。过度学习,也称继续学习,即再达背诵之后再进行的学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百分之五十,总复习程度的百分之一百五十。 桑代克(动物心理学的创始人,教育心理学之父) 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的《教育心理学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2、“联结—试误”理论 1)学习的实质在于情景和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的公式是S—R。他认为刺激与联结之间是直接的,并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错误反映的逐渐减少和正确反应的逐渐增加,而最终再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牢固的联结。 3)学习要遵循三条重要的原则: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联结的加强和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解状态;练习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加强,不重复或练习,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效果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可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烦恼的结果而减弱。) 3、学习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 一种情境到另一种学习情境的迁移,只是由于这两种学习情境存在相同的成分。两种情景中,相同要素越多,迁移的量也就越大。 贾德 美国心理学家,概括化理论的提出者。该理论的实验经典是“水下击靶实验”。他认为一个人只要对自己的经验进行了概括,就可以完成从一个情境到另一个情境的迁移。先前的学习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来的学习之中,是因为在先前的学习之中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地运用于后续的学习中。 耶克斯和多德森 美国心理学家,共同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下降趋势。

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著作汇总

教育学代表人物 一.-=中国古代教育=- 1、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2、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3、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4、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5、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二.-=西方古代教育=- 埃及 1、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成为古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雅典 1.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 斯巴达 1、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 三.-=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 1、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2、"有教无类"--孔子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4、"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6、"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因材施教--孔子 8、"学而时习之"--孔子 9、"温故而知新"--孔子 学记(战国后期从正反两方面总结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的著作) 1、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2、"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体现教育的重要性

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体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4、"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5、"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6、"君子之教,喻也"--《学记》----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注意与"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区别 7、"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体现启发性教学原则 8、"学不躐等"--《学记》----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9、"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学记》----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0、"不陵节而施"--《学记》----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11、教学相长--《学记》 12、循序渐进--《学记》 墨家 1、"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 道家 1、"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 朱熹 1、"孔子施教,各因其材"("因材施教"来源) 2、"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四.-=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政治学》--亚里斯多德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54、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 五.-=中国近代教育学发展=-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1862,北京京师同文馆 六.-=西方近代教育学发展=- 夸美纽斯

心理学必看的书籍推荐

心理学必看的书籍推荐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心理学必看的书籍推荐》的内容,具体内容:心理学必看的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心理学必读的10本书,希望您喜欢!心理学必读的10本书1、《心理学与生活》BY格里格/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是美... 心理学必看的书籍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精心为您整理的心理学必读的10本书,希望您喜欢! 心理学必读的10本书 1、《心理学与生活》BY格里格/津巴多 《心理学与生活》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多年来使用的教材,也是在美国许多大学里推广使用的经典教材,也是一般大众了解心理学与自己的极好读物。凡是你问心理学专业的童鞋推荐书籍,一般都绕不开这本书。 2、《心理咨询的技巧和策略》BY艾伦艾维 一本非常实用的心理咨询书籍,教你如何使用咨询技巧,层层剖析心理个案,还有大量练习帮你成为优秀的心理咨询高手。 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BY斯塔诺威克 这本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的本质、内容、科学方法和社会意义,它以深入浅出、充满睿智的论述去纠正人们对心理学的误解,帮助读者了解心理学的真相。可以说它是一本引导"消费者"认识心理学"文化产品"的指南,故定名为《与"众"不同的心理学》。 4、《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第5版)》BY罗杰霍克

本书分十个心理学专题,有"生物学与人类行为"、"知觉与意识"、"学习和条件反射"、"智力、认知和记忆"、"人的发展"、"情绪和动机"、"人格"、"精神病理学"、"心理治疗"和"社会心理学"。 5、《积极情绪的力量》BY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 你是欣欣向荣,还是衰败凋零?这完全取决于你内心由衷的积极情绪。积极情绪不是越多越好,消极情绪也不是越少越好。 6、《积极心理学》BY卡尔 积极心理学是当代最热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之一,一本让我们如何幸福的书籍,非常值得品读。 7、《社会心理学》BY伦森 外国写的书总是深入浅出的解释很多社会现象,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可读性,而且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看完这本书,你会对很多社会问题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8、《人格心理学》BY伯格 本书行文流畅、通俗易懂,融入了丰富的生活案例,并穿插一些新闻报道和相关自测题,帮助读者测验自己或他人的人格特征,还会帮助你了解各大心理学流派对人格的看法,其实精神分析只是心理学流派中的其中一部分而且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9、《引爆点:如何制造流行》BY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 《引爆点》是一本谈论怎样让产品发起流行潮的专门性著作。书中详细地指导了我们如何去寻找目标客户中的传播员、内行与推销员——那些有着非凡人际能力的人们。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中叶,完成于19世纪初。主要结果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并在不同程度上探索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形式,例如利润,利息和地租。受历史条件的限制,它认为经济关系和各种经济类别是自然的和永恒的,不可避免地存在粗俗的因素。 布阿吉尔贝尔一、生平及著作法国经济学家,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重农主义先驱者之一。布阿吉尔贝尔出生于鲁昂的一个贵族之家,曾担任鲁昂地方议会的法官和路易十四的经理官。他生活的时代,正是法国经济严重衰败的时期。他任法官时,对农村经济衰落和农民贫困有了较多了解,深切同情人民的境遇。后因反对柯尔培尔政策和支持重农学派先驱者之一沃邦元帅,而一度被流放。于1714 年逝世于鲁昂。布阿吉尔贝尔是自由竞争的早期拥护者,他的经济自由思想和重视农业的观点为后来的重农学派所继承和发展。著有:《法兰西的详情》、《谷物论》、《货币缺乏的原因》和《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等。 二、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思想1.强调农业在社会经济中有重要地位他认为,农业是财富的真正源泉。他写到:“只有衣食等物品才应当称为财富”,“一切财富来源于土地的耕种”,“耕种者繁荣昌盛是一切其他等级财富的必要基础”。他认为,社会财富来自农业生产,来自土地的耕种。一国的繁荣和富裕取决于农业。2.价格和价值的理论(1)商品价格的理论①各种W 的价格必须保持

一定比例。②主张以谷物价格为基准来调整各种W 的价格比例。(2)劳动价值论:提出了劳动价值论,他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一般劳动时间。在分析农产品价格和生产费用时,他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价值的思想。他认为,商品交换必须按“公平的价格”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代表人物著作及观点)

(教育心理学+教育学)代表人物及观点 一、教育心理学 1、桑代克 著作:1903《教育心理学》——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 (一)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准备率、练习律、效果律(PS饿猫迷笼实验)(二)最先提出迁移概念,共同要素说:经过训练的某一官能并不能自动地迁移到其他方面,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也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2、皮亚杰 理论:(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思维准备阶段(2~7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有的人都有相同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 思维阶段(7~11岁):这个阶段的儿童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因而能够进行逻辑推理。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儿童已经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抽象思维阶段(11~15岁):命题之间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思维的灵活性 3、埃里克森 理论:人格发展理论 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1~1.5) 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3) 主动感对内疚感(4~5) 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亲密感对孤独感 繁殖感对停滞感 自我整合对角色感 4、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第一阶段:惩罚服从取向阶段;第二阶段:相对功利取向阶段)(2)习俗水平(第三阶段:寻求许可取向阶段;第四阶段: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阶段;第六阶段: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5、马杰 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中提出,一个学习目标应包含三个基本要求:(1)行为(Performance)A:阐述对象特点,说明具体行为,以便教师能观察学生。B:一般使用动宾结构短语 (2)条件(Conditions)A:说明产生上述行为的条件。B:条件包括:环境因素(教师、空间、光线等)、人的因素、设备因素、时间因素、信息因素等,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北京京师同文馆(1862)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1901)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rén yín) 1903年癸卯学制(guǐmǎo) 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我国夏、商、周时期的学校:庠(xiáng)、校、序、瞽(gǔ)宗、辟雍、泮(pán)宫 (唐代)“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教师职业开始向专门化发展始于奴隶社会。(古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是个别教学) 斯巴达军事教育“五项竞技”(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 雅典商业较为发达体育竞技+“三艺”(哲学、文法、修辞) 柏拉图“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武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咏诗。西方国家的古代教育机构:“青年之家”。 5、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盂子》、诗、书、礼、易、春秋) 8、科举制度开始——隋唐9、“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10、孔子:我国第一个倡导启发式教育的古代教育家,提出教学的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论语》是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于孔子。【解释: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1、墨家:“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12、道家:“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 13、《学记》: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解释:教书的人,就是善于发现并纠正学子的失误之人。】 【“教”和“育”这两个字,在我国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最早解释“教育”一词的是我国东汉的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 循序渐进原则:“学不躐(liè超越)等”、”不陵节而施” “教学相长”【解释: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性原则)【解释:要引导学生,但决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要严格要求学生,但决不使学生感到压抑;要在问题开头启发学生思考,决不把最终结果端给学生。】 “预时孙(xùn)摩”【解释:预、时、孙、摩是教学成功的四个基本原则。预,预防原则,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时,及时施教原则。孙(通”逊”,顺)循序渐进原则。摩,学习观摩原则。】 “藏息相辅”【解释:即课内与课外、劳与逸相结合的原则。】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14、苏格拉底(古希腊):助产术或叫“产婆术”,启发式谈话法15、柏拉图(古希腊):代表作《理想国》 16、亚里士多德(古希腊):代表作《政治学》,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 17、帕克赫斯特:创立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而贝尔?兰卡斯制是教师教学以年龄较大的学生为主,然后在由他们中的优秀学生去教年幼的或学习教差的学生的教学组织形式。 18、夸美纽斯(捷克):《大教学论》(1632)近代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首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标志。《大教学论》是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论证班级组织,奠定班级组织的理论基础。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提出了“百科全书”式的分科课程。被誉为“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一切知识都从感官的知觉开始的”“泛智教育” 19、洛克(英国):代表作《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学书籍推荐 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材 1 心理学导论(第11版?07年新版) Dennis Coon等著郑钢等译 2 生理心理学(第六版)Neil R. Carlson著苏彦捷等译 3 人格心理学(第六版)Jerry M. Burger著陈会昌等译 4 社会心理学(第五版?中文第二版)Elliot Aronson等著侯玉波等译 5 发展心理学(第六版)D. R. Shaffer著邹泓等译 6 教育心理学(第十版)Anita Woolfolk著何先友等译莫雷审校 7 异常心理学(第四版)David H. Barlow等著杨霞等译 8 认知心理学(第三版)R. J. Sternberg著杨炳钧等译黄希庭校 9 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第八版)D.P.Schultz等著时勘等译 10 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R. A. Smith, S. F. Davis著郭秀艳等译 11 心理学研究手册F. T. L. Leong等编周晓林等译 12 行为科学统计(第七版) F. J. Gravetter等著王爱民等译 心理学专业主干课教辅及工具书 1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Roger R. Hock著白学军等译 2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K. E. Stanovich著范照等译 3 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和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Robert D. Nye著石林等译 4 实验心理学——通过实例入门Solso, R.L.等著张奇等译 5 实用心理评估张厚粲编著 6 质性研究设计Joseph A. Maxwell著陈浪译 7 人的意识Susan Blackmore著耿海燕李奇等译校 8 群体过程Rupert Brown著胡鑫等译方文审校

古典经济学流派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 古典经济学又称古典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一般指英国古典经济学,其杰出代表和理论体系的创立者是亚当·斯密,他所著的《国富论》把资本主义经济学发展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书中批判了重商主义 把对外贸易作为财富唯一源泉的片面观点,斯密把经济研究从流通领域拓展到生产领域。 同时亚当·斯密批判了重农学派认为只有农业才创造财富的片面观点,认为一切物 质生产部门都创造财富。 古典经济学分析了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将其看作一只“看不见的手”支配着社 会经济活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出自由放任原则;分析了国民财富增长的条件、促进或阻碍国民财富增长的原因。 凯恩斯理论出现以前的经济思想主流学派,由亚当·斯密在1776年开创。主要追 随者包括大卫·李嘉图、托马斯·马尔萨斯和约翰·穆勒。一般说来,该学派相信经济规律(特别如个人利益、竞争)决定着价格和要素报酬,并且相信价格体系是最好的资源配 置办法。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体系。17世纪下半叶产生于英、法两国。主要代表为英国的配第、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法国的魁奈等。 它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 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但把资本主义 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古典经济学简介 古典经济学是指大约从1750--1875年这一段政治经济学创立时期内的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之外的所有的政治经济学。其起源以大卫·休谟(David Hume)的有关著作出版(1752年)为标志,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代表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 原因的研究》出版(1776年)为奠基。 亚当·斯密的继承者之一是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他以一部被后人称为人口论的著作而闻名。而在亚当·斯密之后,推动古典政治经济学发 展和作出主要贡献的是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他在继承斯密理论的同时,也批判了斯密的一些观点,从而形成了一种似乎不同于斯密的体系,甚至有人将此称为

情绪管理值得推荐十本经典书籍!

情绪管理值得推荐十本经典书籍! 中信出版社(美)康利《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1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部大师级的杰作。哲学家、首 席执行官奇普·康利抽丝剥茧般为我们分析了看似有序的生 活中的假象,并介绍了人类情绪真实而细腻的核心。阅读本 书时,我感受到愉悦、开心、好奇、洞察、启发、吃惊,更 重要的是,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之,简 ·库M单又耐人寻味。你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吉姆· 辛约翰·(美)《情绪自控力》、2 合著《领导力》泽斯, 《情绪自控力》提出“情绪决定金城出版社德莱尔

生活质量”的概念,从情绪角度切入,阐述了情绪与生活质 量的关系,指出疾病、成就、关系、人脉等其实是因为情绪 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情绪控制新领域,推陈出新,问题造成的。 为大众的情绪管理概念升升级。《别让小情绪害了、3 生活、工作中湖南文艺出版社弗雷德曼·肖普你》 大部分的麻烦都是小情绪惹的祸:当自己在公共场合出丑的 时候,当被岳父母看到你骂孩子的时候,当你被堵在高速公 路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开会时面对所有同事讲话开始紧张 的时候……小情绪瞬间影响了你的状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 态,让自己不要焦虑、紧张和恐慌?如何能够不受这些扰乱

人心的小情绪的干扰?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一分钟内控制 住小情绪的的方法。控制好小情绪,就掌握了生活、工作的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曾仕强《情绪的奥秘》、4 方向。 曾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从情绪入手,分析了 影响情绪的诸多因素。在仔细分析情绪产生的因素及表现状 况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进行相应解读,对症下药,从意 识、信念等方面告诉我们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本书旨在探 内容直指人心,索中国人情绪的奥秘,之效。“醍醐灌顶”有 北京理工大学(日)安藤俊介《不生气的情绪掌控术》、5 日本不生气协会重点推荐!获得三大企管中心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

《教育心理学》代表性人物及著作 归纳总结: 1、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纲》--1903年桑代克(美国心理学家) 2、现代教育心理学奠基人--桑代克 3、20世纪课程改革运动--布鲁纳(美国) 4、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 5、幼禽追随母禽的关键期发现--劳伦兹(奥地利生物学家) 6、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皮亚杰(瑞士心理学家) 7、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前苏联) 8、人格发展理论八阶段--埃里克森 9、家庭三种教养模式--鲍姆宁 10、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比纳、西蒙(法国) 11、斯坦福-比纳量表--推孟(斯坦福大学) 12、韦氏量表--韦克斯勒(美国) 13、掌握学习--布卢姆 14、程序教学--斯金纳(美国) 15、发现教学--布鲁纳 16、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学习的条件》)--加涅 17、尝试-错误说(小猫“迷箱”试验)--桑代克 18、经典性条件作用论(狗唾液分泌反应实验)--巴甫洛夫(俄国生

理学家、心理学家) 19、操作性条件作用论(白鼠迷箱实验)--斯金纳 20、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加涅 21、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取香蕉实验)--苛勒 22、认知-结构(发现)学习论--布鲁纳 23、有意义的接受学习论--奥苏伯尔(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24、先行组织者--奥苏伯尔 25、学习成就动机驱力说--奥苏伯尔 26、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 27、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 28、成败归因理论--维纳(美国心理学家) 29、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 30、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耶克斯、多德森(美国) 31、迁移理论共同要素说--桑代克 32、迁移理论经验类化理论--贾德 33、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奥苏伯尔、安德森 34、定势影响迁移的典型例证:“量杯”实验--陆钦斯 3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德国心理学家) 36、痕迹衰退说--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37、同化说--奥苏伯尔 38、动机说(也叫压抑理论)--弗洛伊德 39、心智动作形成五阶段理论--加里培林(前苏联心理学家)

情绪管理值得推荐十本经典书籍

情绪管理值得推荐十本经典书籍! 1、《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美)康利中信出版社《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是一部大师级的杰作。哲学家、首席执行官奇普·康利抽丝剥茧般为我们分析了看似有序的生活中的假象,并介绍了人类情绪真实而细腻的核心。阅读本书时,我感受到愉悦、开心、好奇、洞察、启发、吃惊,更重要的是,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总之,简单又耐人寻味。你一定要好好读这本书。——吉姆·M·库泽斯,《领导力》合着 2、《情绪自控力》(美)约翰·辛德莱尔金城出版社《情绪自控力》提出“情绪决定生活质量”的概念,从情绪角度切入,阐述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指出疾病、成就、关系、人脉等其实是因为情绪问题造成的。推陈出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情绪控制新领域,为大众的情绪管理概念升升级。 3、《别让小情绪害了你》弗雷德曼·肖普湖南文艺出版社生活、工作中大部分的麻烦都是小情绪惹的祸:当自己在公共场合出丑的时候,当被岳父母看到你骂孩子的时候,当你被堵在高速公路上无所适从的时候,当开会时面对所有同事讲话开始紧张的时候……小情绪瞬间影响了你的状态。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不要焦虑、紧张和恐慌?如何能够不受这些扰乱人心的小情绪的干扰?我们所需要的就是在一分钟内控制住小情绪的的方法。控制好小情绪,就掌握了生活、工作的方向。 4、《情

绪的奥秘》曾仕强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曾教授通过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从情绪入手,分析了影响情绪的诸多因素。在仔细分析情绪产生的因素及表现状况后,针对不同类型的情绪进行相应解读,对症下药,从意识、信念等方面告诉我们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本书旨在探索中国人情绪的奥秘,内容直指人心,有“醍醐灌顶”之效。5、《不生气的情绪掌控术》(日)安藤俊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日本不生气协会重点推荐!获得三大企管中心认证、日本经济部认证的怒气管理术首度公开!日本网站五星级图书!打造“不生气”模式,让怒气瞬间化为无形的心理学!几个小技巧,让你在火冒三丈的情况下也能化解怒气,掌控自己的情绪!6、《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贾毓婷科技文献出版社《我的第一堂情绪管理课》作者从日常话题入手,从心理学角度阐述了人的情绪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心理学知识,以大量富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建议来告诉读者该怎样摸清情绪的规律,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同时掌握体察他人情绪的能力,读懂他人表情中的情绪密码,让自己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从容面对,从而达到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生活幸福度的目的。7、《哈佛情绪控制课》徐宪江中国法制出版社《哈佛情绪控制课》带你走近百年名校哈佛,品味成功者的故事,尝试重塑自我情绪!百年哈佛教你控制情绪、修炼情商、提升气场、重塑自我!你是否知道,情绪控制到底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多大影响?学会控制情绪,你都会成功!

古典经济学理论

古典经济学理论 前言:.宏观经济学是通过寻找各种方法和工具来研究经济中的各种重大的经济问题或现象,主要集中这样几个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而古典的经济学级主要研究经济增长或发展问题。 一国民财富概念的提出 1.配第在《政治算术》中分析了国民财富的构成及其增长的原因,在《献给英明人士》中首次对国民收入进行了估算。 2.亚当斯密在《国富论》提出国民财富的概念:“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是为其提供生活的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构成这种便利品和必需品的,或是由本国直接的产物或用这类物品从外国购进的物品。” 3.法国重农经济学家布阿吉尔贝尔把一国收益分为土地的产物和事业收益。 4.法国经济学级萨伊提出了“生产三要素理论”即土地、劳动、资本创造了国民财富,因此国民财富分为地租、工资和利息。 二、有关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 提出的八个重要的问题 1、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3、经济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4、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5、农业作为城市粮食来源和工业品市场的作用 6、资本在各个部门间的优化配置问题 7、部门贸易条件的重要性以及农产品相对价格上升阻碍工业增长的可能性 8、制约生产要素相对价格和国民收入职能分配的长期趋势力量 一些重要思想的提法 布阿吉尔贝尔提出消费对增加国民收入的作用 杜尔阁说明利率水平对储蓄和投资的作用 三、萨伊定理 萨伊定理:供给创造需求 (1)一种产品的生产给另外一种产品创造了需求 (2)货币交换的实质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交换 (3)某种产品过剩是因为另一种产品的供给不足,所以造成生产过剩的原因是

供给不足。 (4)局部产品的失调可以通过价格来调节。 萨伊任务资本主义不会发生生产过剩危机, 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图如是说:“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是为了购买对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是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就必然会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

教育学 心理学代表人物及著作

《教育学》有关理论、代表人物及著作等 (顺序基本按《考试大纲》内容) 1、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废科举,兴学校" 2、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3年癸卯学制 3、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4、我国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 5、"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6、科举制度开始--隋唐 7、科举考试的依据--四书 8、"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埃及教育 9、孔子的教育思想记载--《论语》 10、"有教无类"--孔子 11、"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 1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来源)--孔子 14、"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5、因材施教--孔子 16、"兼爱"、"非攻","亲知"、"闻知"、"说知"--墨家 17、"弃圣绝智"、"弃仁绝义"、回归自然--道家 18、世界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中的《学记》 19、"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学记》 20、"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记》 21、"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学记》 22、"师严然后道尊"--《学记》 23、"君子之教,喻也"--《学记》 24、"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记》 25、"学不躐等"--《学记》26、教学相长--《学记》 27、循序渐进--《学记》 28、助产术(或叫"产婆术")--苏格拉底(古希腊) 29、《理想国》--柏拉图(古希腊) 30、《政治学》--亚里斯多德(古希腊) 31、最早提倡全面发展的和谐教育--亚里斯多德 32、《大教学论》--夸美纽斯(捷克) 33、"泛智教育"--夸美纽斯 34、"应当循序渐进地来学习一切,在一个时间内只应当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夸美纽斯37、《教育漫话》--洛克 35、"白板说"--洛克(英国) 36、提倡绅士教育--洛克 38"人类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洛克 39、"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康德(德国) 40、最早讲授教育学--康德 41、传统教育学代表--赫尔巴特 42、《普通教育学》--赫尔巴特(德国) 43、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赫尔巴特 44、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心理学基础上--赫尔巴特 45、用心理学的"统觉理论"原理说明教学过程--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 46、率先明确提出教学具有教育性--赫尔巴特 47、教育即生活--杜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