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02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02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教案

陈宁2010-8-28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的概念

投影——空间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上或墙上产生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

投影法——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种类

1.中心投影法:

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有关。

2.平行投影法

1)正投影法:(主要学习此种投影方法)

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无关

2)斜投影法: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三、正投影法的主要特性

1.点的投影:

点的投影仍是一点。

2.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情况下仍为直线,在特殊情况下积聚为一点。

1)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ab反映空间直线AB的真实长度。

即:ab=AB

2)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有积聚性,其投影为一点。

3)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长度变短,即:ef=Efcosα

3.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一般仍是相类似的平面图形,在特殊情况下积聚为直线。

1)平面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abc反映空间平面△ABC的真实形状。

2)平面垂直于投影面

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3)平面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klm面积变小。

四、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1.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所组成。

2.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正面投影—由前向后投影;

水平面投影—由上向下投影;

侧面投影—由左向右投影。

3.三投影面的展开

规定:正面V保持不动。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90ο,侧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ο。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过A作垂直于V、H面的投射线Aa′、Aa,分别

与H面交于a,与V面交于a′,a、a′即为点A的

两面投影。

点的两面投影规律:

(1)点的两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即aa'⊥ox;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到相邻投影面的距离,即:a'ax=Aa :aax=Aa' 二、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规定:空间点A用大写字母表示,在H面的投影a,在V面的投影用a',在W面的投影用a"表示。

点的三面投影规律:

(1)点的投影连线垂直于投影轴。即:a'a⊥ox,a'a"⊥oz

(2)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坐标,也就是该点到相应投影面的距离。

三、点的三面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将投影面体系当作空间直角坐标系,把V、H、W当作坐标面,投影轴ox、oy、oz当作坐标轴,o作为原点。点A的空间位置可以用直角坐标(x,y,z)来表示。

点A的x坐标值=oa x =aa y=a'a z=Aa" 反映点A到W面

的距离。

点A的Y坐标值=oa y=aa x=a"a z=Aa' 反映点A 到V面

的距离。

点A的Z坐标值=oa z=a'a x=a"a y=Aa 反映点A到H面

的距离。

a由点A的x、y值确定,a'由点A 的x、z确定,a"由

点A的y、z值确定。

例1:已知点的坐标值为:A(20,10,15)和B(0,15,20)求它们的三面投影图。

例2:已知各点的两面投影,求作其第三投影,并判断点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四、两点的相对位置和重影点:

1.两点的相对位置

要在投影图上判断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应根据两点的各个同面投影关系和坐标差来确

定。

例:由投影图判断A、B两点的空间位置。

(1)由A、B两点V、H面投影可确

定点A在点B左方。

(2)由A、B的H、W面投影可确

定点A在点B前方。

(3)由A、B的V、W面投影可确

定点A在点B下方。

2.重影点

重影点——空间两点的同面投影重合于一点叫做重影点。

如图:C、D两点的水平投影重影为一点。又因点C在点D的

正方,C点可见,D点被遮盖。结论:如果两个点的某面投影重合

时,则对该投影面的投影坐标值大者为可见,小者为不可见。作图

时不可见点加括号。

2-3 直线的投影

一、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为直线,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同面投影连线确

定。

例:已知直线AB端点坐标为A(20,15,5),B(5,5,

15)作AB的三面投影。

二、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1.一般位置直线

如图示:直线的三面投影长度均小于实长,三面投影均倾斜于投影轴,但不反映空间直

线对投影面倾角的大小。

2.投影面平行线

1)水平线:平行于H面,对V、W面倾斜。

2)正平线:平行于V,对H、W倾斜

3)侧平线:平行于W面,对V、H面倾斜。

3.投影面垂直线

1)铅垂线:直线垂直H面,平行V、W面。

2)正垂线:直线垂直V面,平行H、W面。

3)侧垂线:直线垂直W面,平行H、V面。

三、直线上的点

1.直线上的点:

点在直线上,点的各面投影必定在该直线的同面投影上;反之,点的各面投影均在直线的同面投影

上,则该点必在此直线上。

2.点分割线段成定比

直线上的点分割直线之比,在投影后保持不变。

即:AK: KB=ak: kb=a'k': k'b'=a"k": k"b"

例1:试在直线AB上取一点C,使AC:CB=1:2,求作C点。

例2:已知直线CD及点M的两面投影,判断M是否在CD上。(侧平线)

2种解法(三面投影法及利用等比性法)

四、两直线相对位置

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分为:平行、相交、交叉

1.平行两直线:

投影特性:空间两直线相互平行,它们的各组同面投影必定相互平行。反之,若两直线的各同面投影相互平行,则两直线在空间一定平行。

2.相交两直线

交点K必是两直线的共有点且交点K的三面投影必然符合点的投影规律。

3.交叉两直线

在空间即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直线为交叉两直线。

交叉两直线的同面投影可能相交,但不符合空间点

的投影规律。

交叉两直线投影的交点并不是空间两直线真正的交点,而是两直线上相应点投影的重影点。

对重影点应区分其可见性,即根据重影点对同一投影面的坐标值大小来判断。坐标值大者为可见点,小者为不可见点。

§2-4 平面的投影

一、平面的表示法

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

不在同一直一直线和相交两直线平行两直线任意平面形线上的三点线外一点

二、各种位置平面的投影

1.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于某一个投影面,而倾斜于其余两个投影面的平面为投影面垂直面。

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其余两投影面的投影为类似形

投影面垂直面的投影特性:

(1)平面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2)其余两投影面的投影为原形的类似形,但比实形小;

(3)平面具有积聚性的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分别反映平面与相应投影面的倾角。

2.投影面平行面

平行于某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平行面,该平面必然垂直于其余两个投影面。

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

映实形。

其余两投影积聚为直线,并平行

于相应的投影轴。

投影面平行面的投影特性:

(1)平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

(2) 其余两投影积聚为直线,并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3.一般位置平面

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它的各面投影均不反映实形,也不具有积聚性。不直接反映该平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三、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1.平面上的点和直线

定理一:若直线过平面上的两点,则此直线必在该平面内。

定理二:若一直线过平面内的一点,且平行于该平面上另一直线,则此直线在该平面内。

定理三:若点在平面内,它必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上。

2.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凡在平面上且平行于某一投影面的直线,称为平面上的投影面平行线。

平面内的水平线——直线在平面内,又平行于水平面的直线。

平面内的正平线——直线在平面内,又平行于正面的直线。

平面内的侧平线——直线在平面内,又平行于侧面的直线。

四、特殊位置圆的投影

1.与投影面平行的圆

当圆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圆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圆,其余两投影积聚为直线,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

2.与投影面垂直的圆

当圆与投影面垂直时,圆在它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直线,其余两投影为椭圆。

§2-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

一、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

定理:直线平行于平面上的某一条直线。即:如果直线平行于平面,则直线的各面投影必与平面上一直线的同面投影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1)若一个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则两平面相互平行。

2)若两投影面垂直面相互平行,则它们具有积聚性的那组投影必相互平行。

二、相交问题

1.一般位置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1)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2)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

注:这里只讨论平面与直线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的情况。

2.特殊位置直线(垂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3.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同时交线上的点是两平面的共有点。

讨论:A.求两平面的交线(方法)

1)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2)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B.判别可见性。

三、垂直问题

1.直线与平面垂直

定理:如果一直线垂直于某一平面内的两相交直

线,则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例:过已知点D 作平面△ABC的垂线。

分析:为了使过点D所作的直线垂直于△ABC,可在平面内作一水平线和正平线,然后过点D作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水平线和正平线。过点A 作AⅠ∥H面,即过a'作a'1'∥OX轴,并求出水平投影a1;过C作CⅡ∥V面,即过c 作c2∥OX轴,并求出c'2'。过D作DK垂直于AⅠ、CⅡ,即作dk⊥a1,d'k'⊥c'2'

投影特性:如果一直线垂直于某一平面,则该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定垂直于该平面内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定垂直于该平面内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2.两平面垂直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该两个平面垂直;反之,如果两平面垂直,那么经过第一个平面内一点作垂直于第二个平面的直线必在第一个平面内。

例:过已知点D作一平面垂直于已知平面△ABC。

分析:过已知点D作直线DK垂直于平面△ABC,

然后包含直线DK作平面(可作无穷多个),图中

任取一点E,则平面DEK垂直于△ABC。

§2-6 三面投影与三视图

一、体的投影—视图

体的投影实质上是构成该体的所有表面的投影总和。

二、三面投影与三视图

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所得图形,称为三视图。

正面投影为主视图

水平面投影为俯视图

侧面投影为左视图

三视图对应关系为:

主、俯视图长相等(简称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相等(简称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且前后对应(宽相等)

三视图之间方位对应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左、右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前、后、左、右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上、下、前、后

§2-7 平面体的投影

一、常见的平面几何体

它们的表面都是由平面形围成的,因此,绘制平面立体的三视图,实质是画出组成平面立体各表面的平面形及交线的投影。

二、棱柱体的投影

1.作图:

作图时先画反映底面实形的那个投影,然后再画其它两

面投影。

2.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

平面立体表面上的点与平面上取点的方法相同,要判别投影的可见性。

三、棱锥体的投影

表面上的点采用辅助线的方法作图。

§2-8 回转体的投影

一、常见的回转体

回转体——一动线绕

一定直线旋转而成的

曲面,称为回转面。

由回转面或回转面与

平面所围成的立体称

为回转体。

二、圆柱体的投影

水平投影为一圆,反映顶、底圆的实形,

圆柱面上所有素线都积聚在该圆周上。

圆柱体表面上的点:

已知:正面投影上的n'、m'的投影,求其它两

面的投影。

分析:m'为可见,在前半圆柱面上,n' 为不可

见,在后半圆柱面上。其水平投影积聚在圆周

上,先求出m、n,再求m"、n"。

三、圆锥体的投影

圆锥体是由圆锥面和底面所围成的立体。圆锥面是一直母线绕与它相交的回转轴旋转而成的。

圆锥体表面上的点

例:已知圆锥体表面上一点K的正面投

影k',求另两个投影。

解1、辅助素线法:过锥顶S和已知点K作

直线S1,连s'k'与底边交于1',然后求出该

素线的H面和W面投影s1和s" 1 ",最后

由k'求出k和k"。

解2、辅助圆法:过已知点K作纬圆,该

圆垂直于轴线,过k' 作纬圆的正面投

1'2',然后作出水平投影k在此圆周上,

由k' 求出k,最后求出k"。

四、球体的投影

球是圆母线绕其直径回转轴旋转而

成的。球的三面投影均为圆,且与球的直

径相等。

例:已知A、B两点在球面上,并知a和b‘的投影,求A、B两点的另两个投影。

作图:过a作直线∥OX得水平投影12,正面投影为直

径为12的圆,a'必在此圆周上。因a可见,位于上半球,

求得a',由a、a' 求出a",因a 在右半球,所以a"不可

见。

因为b'处于正面投影外形轮廓线上,可由b'直接求得b、

b"。

第二章 投影基础

幻灯片1 第二章投影基础 第一节正投影及三视图 一、正投影法 (一)投影的概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太阳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这就是投影现象。投影法是将这一现象加以科学总结而产生的。投射线通过空间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如图2-1所示,平面H称为投影面,S称为投射中心,SAa、SBb、SCc称为投射线,△abc为空间△ABC 在投影面H上的投影。 图2-1 中心投影法 幻灯片2 (二)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汇交于一点的投影方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如图2-1所示。 2.平行投影法若将投射中心移至无穷远处,则所有的投射线相互平行。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 在平行投影法中,根据投射线是否垂直于投影面,又分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1)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垂直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正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正投影,如图2-2(a)所示。 (2)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倾斜的平行投影法称为斜投影法,所得投影称为斜投影,如图2-2(b)所示。 正投影能准确地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度量性好,作图简单,在工程图样中被广泛应

用。本课程的后续章节中,除有特别说明外,提到的“投影”均指“正投影”。 幻灯片3 图2-2 平行投影法 幻灯片4 (三)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分析直线段和平面图形的正投影,如图2-3,可得出如下性质。 1.真实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2. 积聚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积聚成为一点或一直线。 3.类似性当直线段或平面图形倾斜于投影面时,直线段的投影比实长缩短,平面的投影面积缩小,形状与原平面图形类似。 图2-3 正投影的基本特性 幻灯片5 二、形体的三视图 空间形体具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形状,而形体相对投影面正放时得到的单面正投影图只能反映形体两个方向的形状。如图2-4所示,两个不同形体的投影图相同,说明形体的一个投影不能完全确定其空间形状。

02机械制图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

教案 陈宁2010-8-28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 §2-1 投影的基本知识 一、投影的概念 投影——空间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上或墙上产生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 投影法——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 二、投影法的种类 1.中心投影法: 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有关。 2.平行投影法 1)正投影法:(主要学习此种投影方法) 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无关 2)斜投影法: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三、正投影法的主要特性 1.点的投影: 点的投影仍是一点。

2.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一般情况下仍为直线,在特殊情况下积聚为一点。 1)直线平行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ab反映空间直线AB的真实长度。 即:ab=AB 2)直线垂直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有积聚性,其投影为一点。 3)直线倾斜于投影面 在该面上的投影长度变短,即:ef=Efcosα 3.平面的投影 平面的投影一般仍是相类似的平面图形,在特殊情况下积聚为直线。 1)平面平行于投影面 投影△abc反映空间平面△ABC的真实形状。 2)平面垂直于投影面 在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直线。

3)平面倾斜于投影面 投影△klm面积变小。 四、物体的三面投影图 1.三面投影图的形成 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所组成。 2.物体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正面投影—由前向后投影; 水平面投影—由上向下投影; 侧面投影—由左向右投影。 3.三投影面的展开 规定:正面V保持不动。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90ο,侧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ο。 §2-2 点的投影 一、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 过A作垂直于V、H面的投射线Aa′、Aa,分别 与H面交于a,与V面交于a′,a、a′即为点A的 两面投影。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习题答案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P7
P8
P9
P 10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P 11
P 12
P 13
P 14
P 15
P 16
P 17
首 页
下一页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首 页
下页题
答 案
P7

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
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 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础 第三章 换面法 第四章 组合体 1. 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2. 平面与回转面的交线
3. 两回转面的交线
4. 组合体视图及其尺寸注法 5. 读组合体视图 第五章 轴测图 第六章 机件形状的基本表示 方法 1. 视图、剖视 2. 断面、简化画法 第七章 零件图 第八章 常用标准件和齿轮、 弹簧表示法 第九章 装配图
首 页
题 目
下页题
返 回
P7

第二章正投影基础.pps..

第二*正投彩法基铀 *豪5 §2-1投影法概述 一、投影法的基本概念 物体在光源的照射下会出现影子。 投影的方法就是从这一自然现象抽象出来,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常用的投影法有两大类: 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画工程图样 及正轴测图

正投影法 画斜轴测图 投影 「中心投影法投影 法r 专行投影法I斜 1.中心投影法 投射中心L 中心投影法》r 變I T些垸通过投序中心丄 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 三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 度量性较差91 12 投射线物体 規定’ 大写字母空间点 小写字母

2、平行投影法—一 仆 各投射线成为相互平行的直线 认卜「已迄丛称为 平行投形法 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 度 量性较好 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 1:1 斜角投影法 倾斜于

三、平面和直线的投影特点: 1、真实性:与投影面平行的平面投影反映实形。与投影面平行的直线投影反映实长。 2、积聚性:与投影面垂直的平面投影集聚成直线。与投影面垂直的直线投影集聚成一点。 3、类似性:与投影面倾斜的平面投影为原图形的类似形.与投影面倾斜的直线投影比实长短。 § 2-2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一,工程上常用的几种投影图 正投影图 两个或两 个以上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开成 正投影图 一个平面 T ?I、、

2、轴测投影图 ! FJ 平行投影法 口它所金的礬标 系迟投射 到一个投影面匚便紂到轴测投影图 3、标高投影图 标髙投影图砂利用正投影血将物体投影住 一个水平投 影面I 的到的投影图. 1:1 Z 、 M Y z ,P

机械制图基础训练手册

机械制图基础训练 主编:艾璐 刘金娥 王海军

目录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3) 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 (5) 第三章立体表面交线的投影作图 (10) 第四章轴测图 (13) 第五章组合体 (16) 第六章机械图样的基本表示方法 (20) 第七章机械图样中的特殊表示法 (29) 第八章零件图 (35) 第九章装配图 (41) 第十章其他图样 (45) 《机械制图》课程

第一章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 一、填空题 1、机械制图当中基本图幅有哪五种、、、 其中A4图纸幅的尺寸为。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线,轴线,中心线采用。 3、机械制图当中的汉字应写成体。 *4、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 5、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 6、尺寸标注由、和尺寸数字组成。 7、在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应书写。 ★8、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 9、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或。 ★10、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和。 11、工程常用的投影法分为两类和,其中正投影法属于投影法。 12、在工程技术中为了准确地表达机械、仪器、建筑物等物的形状、结构和大小,根据投影原理标准或 有关规定画出的图形,叫做。 13、在图纸上必须用画出图框,标题栏一般应位于图纸的方位。 14、图样中,机件的可见轮廓线用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画出,尺寸线和尺寸界限用 画出,对称中心线和轴线用画出。 15、比例是与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比,在画图时应尽量采用的比例,须要 时也可采用放大或缩小的比例,其中1:2为比例,2:1为比例。无论采用哪种比例,图样上标注的应是机件的尺寸。 16、机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上所标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与及无关。 7、标注尺寸的三要素、和。 18、尺寸标注中的符号:R表示,Φ表示。 19、平面图形中的线段有、和三种。 20、图样上的书写的汉字采用体,其字的宽度应为高度的 二、选择题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 A. GB/T B. GB/Z C.GB

正投影作图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正投影作图基础 一、填空题 1、工程上常采用的投影法是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法,其中平行投影法按 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2、当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其投影反映实长,这种性质叫实形 性,当直线垂直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这种性质叫积聚性,当平面倾斜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缩短的直线(原图的类似行),这种性质叫类似性。 3、主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用字母 V 表示,俯 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用字母 H 表示。左视图所在的投影面称为侧立投影面简称侧面,用字母 W 表示。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宽相等。 5、零件有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主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长和高,俯视图 上只能反映零件的长和宽,左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宽和高。 ★6、零件有上、下、左、右、前、后六个方位,在主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上下左右方位,俯视图上只能反映零件的前后左右方位。 7、直线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可分为投影面的平行线、投影面的垂 直线、 一般位置直线。 8、与一个投影面垂直的直线,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 垂直线。 9、与正面垂直的直线,与其它两个投影面一定平行,这样的直线称为正垂线。 10、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倾斜的直线,称为投影面的平行线,具 体又可分为正平线、水平线、侧平线。 11、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直线称为一般位置直线。 12、空间平面按其对三个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投影面的平行面、投影面的垂直面 一般位置平面。 13、与一个投影面平行的平面,一定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垂直,这种平面称为投影面 的平行面,具体可分为正平面、水平面、侧平面。 14、与正面平行的平面,与其它两个投影面垂直这样的平面称为正平面。它的 正投影反映实形。 二、选择题 1、下列投影法中不属于平行投影法的是( A ) A、中心投影法 B、正投影法 C、斜投影法 2、当一条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反映( A ) A、实形性 B、类似性 C、积聚性 3、当一条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在该投影面上反映( C ) A、实形性 B、类似性 C、积聚性 4、在三视图中,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B ) A、长和宽 B、长和高 C、宽和高 5、主视图与俯视图( A ) A、长对正 B、高平齐 C、宽相等 6、主视图与左视图( B ) A、长对正 B、高平齐 C、宽相等 *7、为了将物体的外部形状表达清楚,一般采用( A )个视图来表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