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的诗歌成就

欧阳修的诗歌成就
欧阳修的诗歌成就

欧阳修的诗歌成就

出自Wiki

跳转到:导航, 搜索

关键字:宋调的开创者|学习李杜诗|学习韩愈诗

欧阳修不仅是一代散文大家,在诗歌创作上也颇有成就,与梅尧臣、苏舜钦等共同成为宋调的开创者。其诗风的形成,受到了多种诗歌传统的影响。他是学者,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所以对西昆体的“雄文博学,笔力有余”(《六一诗话》)颇为赞赏,早期的一些诗歌在语辞和意境上都不难看出西昆体的影响。但欧阳修更多的是取法唐诗大家李白、杜甫、韩愈。《庐山高》是欧阳修颇为得意的作品,认为只有李白能与自己一较高下。这首诗句式的长短错落、音调的抑扬顿挫、风格的俊逸明快,确实颇有李白诗歌的风神;同时作者又以“兮”字句体现出其诗特有的回环唱叹之美。不过,对李白诗风的学习只是欧阳修的个人喜好,他的诗歌影响更大的还是那些取法杜甫、韩愈而形成的具有宋诗特色的作品。“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这些最早出现于杜甫诗中、由韩愈发扬光大的特点此时又被欧阳修所继承。欧阳修在《镇阳读书》诗中所说“开口揽时事,议论争煌煌”指出了宋人关注现实、议论时事的特点,而欧阳修之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正是为了以散文流畅的表达方式来体现他们对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样,在以文为诗这一点上,欧阳修的连贯流畅也就与韩愈的生僻险怪区别开来;在以议论为诗上,欧阳修的带情韵以行也不同于韩愈,而更得杜甫诗的精髓,但议论的思致深刻则过于杜甫。例如《再和明妃曲》诗说:“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耳目所及尚如此,万里安能制夷狄。”为借题发挥、借汉言宋的议论之语,但它以诗歌对明妃远嫁匈奴事的描写为铺垫,并不显得枯燥和突兀,而且议论之深刻与警策,也使这几句反而成为全诗的点睛之笔。又如《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

故乡飞鸟尚啁啾,何况悲笳出塞愁。青冢埋魂知不返,翠崖遗迹为谁留。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行路至今空叹息,岩花涧草自春秋。

“玉颜”两句体现了作者立意之所在,但这一深刻精警的议论并没有孤立于全诗之外,而是融会于崇徽公主事和作者深长的叹息之中。既是典型的宋诗,又凸显了作者情韵幽折的个人风格,并且几近自然浑成的境地。另外,这两句抑扬曲折而又婉丽雄胜的议论,对仗工整处不难看出西昆咏史诗的影子,语辞之流畅则不同于西昆而体现出庆历之风。欧阳修的诗往往具有这种平易流畅的特点。如他的另一首名作《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欧阳修对首二句颇为自得,曾语人曰:“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峡州诗说》)这两句的好处其实在于先说感受,再说引起感受的原因,逻辑关系上有一种顿挫曲折,但意思上很连贯,句式也很平易流畅,并且全诗都以清新自然、平易疏放的语言为特色。而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不同于唐诗的语言风格,正有赖于欧阳修的大力倡导。提倡语言的平易畅达,以充分地表情达意、议论说理,这正体现了欧阳修“以意为主”、使诗歌切于实用、表现充实的思想内容的诗风变革的目的。

(文章来源:北师大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卷第五编第一章第三节)(北宋文学)关键字:散文手法|议论入诗

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进行了革新。他重视韩愈诗歌“资谈笑,助谐谑,叙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六一诗话》)的特点,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1]。相对于西昆诗人“历览遗编,研味前作”的主张,欧阳修的诗论无疑含有重视生活内容的精神。欧阳修的诗友梅尧臣则更加明确地主张诗歌创作应做到“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并反对“有作皆言空”的不良诗风[2]。欧、梅等人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这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如《食糟民》揭露了种粮的农民只能以酒糟充饥的不合理现实,《边户》描写了宋辽边境地区人民的不幸遭遇。但欧诗更重要的内容则是表现个人的生活经历或抒发个人的情怀,以及对历史题材的吟咏等。由于他的这类诗篇多含有很深的人生感慨,所以与西昆体的同类诗作有本质的区别。例如《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此诗以荒远山城的凄凉春景衬托自己的落寞情怀,篇末故作宽解之言,委婉地倾吐了内心的感触,真切感人。

欧诗受韩愈的影响较大,主要体现在散文手法和议论入诗。然而欧诗并不对古

人亦步亦趋,故仍然具有自家面目。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躁艰涩之失。例如《再和明妃曲》中“虽能杀画工,于事竟何益”及“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嗟”,议论精警,又富有情韵。欧诗的散文手法主要不是体现在句法上,而是借鉴散文的叙事手段,如《书怀感事寄梅圣俞》叙述宴游经历,平直周详,深得古文之妙。

欧诗也学李白,主要得益于语言之清新流畅,这与欧诗特有的委婉平易的章法相结合,便形成了流丽宛转的风格,例如《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写好友万里相思和少去老来的感慨,时空跨度很大,情绪亦跌宕起落,然而文气仍很宛转,娓娓如诉家常。欧诗的成就不如欧文,但两者的风格倾向是一致的,这种诗风显然是对西昆体诗风的矫正[3]。

(文章来源: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第五编第三章第二节) (北宋文学)关键字:散文化的诗

欧阳修本人的诗文创作,在当时也具有典范意义。他的诗中,如《答朱案捕蝗诗》、《食糟民》、《答杨子静两长句》等,都是涉及具体社会问题、有感而发的,并且就此陈述己见,或表示内心的道德自责。他的政治诗的数量并不多,这大约因为他是一个实际的政治家,不同于一般文人急于用诗歌来表现自己。

欧阳修诗中一些古体长篇,好发议论,好铺排叙事,散文化的倾向非常严重,如《洛阳牡丹图》像一篇《洛阳牡丹记》,《吴学士石屏歌》“吾嗟人愚,不见天地造化之初难………”像一篇别扭的古文,《鬼车》以“嘉祐六年秋九月二十有八日”开头,中间又有“不见其形,但闻其声,其初切切凄凄,或高或低……”,实在不能算作“诗”了。另外,《扪虱新话》指出他的《菱溪大石》等篇系模仿韩愈,这也是和时代风气一致的地方。不过,他很少用生僻字眼、险怪意象。

那些极度散文化的古体长篇,以其新异的面貌起到了打破诗歌常规体制的作用,但从艺术性来说,确实找不到多少诗趣。不过欧阳修的一些以近体为主的短篇之作,常以浅近自然的语言写景抒情,但琢磨很细,意脉完足,有一种亲切流畅的风格。如著名的《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首二句是欧阳修很得意的。据《苕溪渔隐丛话》引《西清诗话》,他曾对人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不见佳处,并读之,便觉精神顿出。”后人也说它“起得超妙”。这两句一果一因,语气连贯;次序上先以“疑”领起,引出对于“疑”的解释,因此显得有波折而不平板;另外,它还寓含着诗人在受贬谪时期待和失望的心情。所以,虽说是有如口语的句子,其实写得很讲究。全诗的关系,也是一联紧接一联,

意脉含蓄而绵细。唐人律诗多用平列的意象、断续或跳跃的衔接,欧阳修则力图将八句诗构成流动而连贯的节奏,这无疑是唐诗之后的一条新路。再如《别滁》:

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从眼前景色引出事件、人物,再引出人物的心情,也是流动而连贯的笔法。唐人写别离诗有“长路关山何日尽,满堂丝管为君愁”(张渭《送卢举使河源》),“况是池塘风雨夜,不堪弦管尽离声”(武元衡《酬裴起居西亭留题》),都是以景物为衬托、把情绪托向高潮的写法,两相比较,可以看出宋诗含意深婉、脉络细密的特点。

(文章来源:章培恒《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卷第五编第二章第三节) (北宋文学)

注释

1.↑见《梅圣俞诗集序》。按:唐代韩愈已注意到诗歌创作有“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荆潭唱和诗序》)的现象,欧阳修则从作者遭遇的角度探究其原因,更为透辟

2.↑见《答韩三子华韩五持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按:梅尧臣此诗作于宋仁

宗庆历六年 (1046),而欧文《梅圣俞诗集序》则作于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定稿于梅去世后,所以欧阳修的观点很可能受到了梅尧臣的启发。参看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中册,第14~15页,中华书局1962年排印本

3.↑欧阳修对西昆诗风并不一概否定,他对西昆体用笔精细的优点有所借鉴,

例如《唐崇徽公主手痕和韩内翰》云:“玉颜自古为身累,肉食何人与国谋。”

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上评曰:“虽昆体之工,亦未易比。”

取自

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儒学思想的论文

论欧阳修诗歌创作的儒学思想的论文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论文关键词:欧阳修儒学思想诗歌创作诗歌风格 论文摘要:采用文献分析、比较互证等方法,探究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其诗歌风格形成的关系,结论认为:欧阳修经世致用的独到儒学见解,为其诗歌创作起到了重要的充实作用。他以政治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进行创作,令诗歌表现出内容的扩展性,风格的议论性及以文为诗、平易流畅等完全不同于唐代诗歌的面貌,也为宋诗风格的逐步形成,创造出自由纵横之广阔天地。 苏轼对欧阳修评曰:“自汉以来,道术不出于孔氏,而乱天下者多矣。晋以老庄亡,梁以佛亡,莫或正之,五百余年,而后得韩愈,学者以愈配孟子,盖庶几焉。愈之后二百有余年,而后得欧阳子,其学推韩愈、孟子,以达于孔氏,……士无贤不肖不谋而同曰:欧阳子,今之韩愈也。”这正可说明欧阳氏深刻精辟之儒学见解和独具特色的儒学思想。对中国传统学术史而言,文史哲本为一体,那么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与他的诗歌创作之间又有

哪些关系呢?思考这个问题,更能深刻把握欧阳修诗歌创作逐渐深化和丰富的过程,以及对宋代诗风产生的深远诗学意义。 一、对“人”的关注与诗歌内容的扩展性 北宋建立伊始,急需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来巩固新生帝国,以加强集权统治。但这时的儒家思想随着隋唐时期佛、道的发展,已日渐式微,它的作用和影响也遭受了巨大冲击。这种思想上出现的混乱状况,令有识之士有所警觉。恢复儒家道统,复兴儒学,成为这些人首当其冲的任务。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中,欧阳修身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肩负起了对儒家思想价值重新认识和阐释的艰巨任务。在他看来,儒家之道不仅仅只是维护封建社会的一套具体制度和道德规则,它除了讲究礼乐刑政和道德仁义之外,还应该经世致用,关注现实、关注社会。他认为儒家之道决不是玄之又玄,无法追求的东西,它蕴藏于百姓日用之间,社会政事之中,包含了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戚戚相关。不难看出,欧阳修是一个儒学的实践家而非纯粹的书斋学者,在主张贴近现实生活与实践的基础上,他对儒学关注的落脚点,在以往对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宣教之外,更关注人,以人之常情为出发点,以人事为归宿。他不仅对

浅谈欧阳修的古文理和散文创作

浅论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 中文学院 0803班唐艳芳摘要:欧阳修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诗、词、古文方面都有卓著的贡献,他的为人和为文对后世都有很深远的影响。本文对欧阳修的古文理论和散文创作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 关键词:欧阳修;古文理论;散文创作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出生于绵州,自称庐陵。谥号文忠,北宋卓越的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仁宗时,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以太子少师致仕。其于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既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支持者,也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导者。他积极倡导诗文革新,博学多才,诗、词、古文均为一时之冠,史学、经学方面也成就卓著,又喜欢奖掖后进,“唐宋八大家”中苏轼兄弟及曾巩、王安石皆出其门下。他的词深婉清丽,承袭南唐余风,时有疏隽旷达气息。他的诗风重气势而能流畅自然;他的散文内容丰富,纡徐委曲,条达舒畅,抒情委婉,语言明白易晓;他的散文和古文理论创作在当时独树一帜,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可以说,欧阳修的散文创作是其古文理论的实践,其古文理论又造就了他散文创作的辉煌。 第一,在“明道”与“志道”的理论问题上,他对“道”作了前瞻性的务实而通达的新解脱,他的散文具有现实内容,而不再只是孔孟之道。 欧阳修继承了韩柳古文运动的精神,在散文理论上,提出:"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答吴充秀才书》),"道纯则充于中者实,中充实则发为文者辉光"(《答祖择之书》)。他所讲的道,主要不在于伦理纲常,而在于关心实事。他认为学道而不能至,是因为"弃百事不关于心"(《答吴充秀才书》)。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与张秀才第二书》),主张"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欧阳修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要有实质性的内容,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的文风。为此他专门写了《怪说》三篇,猛烈攻击杨亿“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巧华纂组。刓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欧阳修诗歌研究

?文学研究? 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欧阳修诗歌研究 3 邱美琼 (南昌大学中文系,南昌 330031) 摘 要:20世纪以来日本学者的欧阳修诗歌研究,其成绩主要体现在四大方面,即:欧阳修诗歌材料的整理、选译,欧阳修的生平、思想研究,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研究及欧阳修诗论研究。日本学者的欧阳修诗歌研究对我国古典诗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照与借鉴意义,也为我们审视自身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手段提供了反省之鉴。 关键词:20世纪;日本学者;欧阳修;诗歌研究 中图分类号:I 1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332(2010)01-0065-04 欧阳修诗歌在镰仓(1192-1333)、室町(1333-1568)时代即传入日本,当时日本兴起以五山诗僧为代表的汉文学活动,称为“五山文学”。五山诗僧接受宋代诗歌的影响,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的诗作都成为他们研习和模仿的对象。江户末期,日本著名诗人山本北山(1752-1812)亦大力提倡宋诗,他的《作诗志彀》一书,极力鼓倡清新性灵之说,反对以唐宋定优劣,认为宋诗之所以值得提倡,是因为欧阳修、苏轼等人能够不蹈袭唐人而大变旧法。这种鼓倡一直影响着日本学界的诗歌研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日本学者关于欧阳修诗歌的研究,更是成果丰硕,在宋代诗人诗作研究中可谓蔚为大观。这主要体现在欧阳修诗歌材料的整理、选译,欧阳修的生平、思想研究,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色研究及欧阳修诗论研究四个方面。 一、欧阳修诗歌材料的整理、选译 较早出现的是有关欧阳修诗歌的选译本。1967 年,朝日新闻社出版《宋诗选》(《新订中国古典选》, 入谷仙介选译),其中选译了欧阳修与柳永、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李清照等16位宋代诗人的诗词,入谷仙介在序文中提出,宋诗是理性优于感性的诗,一旦认真读了宋诗的人,就能够懂得深刻的人道主义的道理,获得丰富的人生智慧,用理性来修正、淳化感情。喜欢思索的人,面对复杂的人生,更要阅读宋诗,只读唐诗而不读宋诗的人,可以说是还没有完全理解诗歌艺术的人。后来又有保苅佳昭对欧阳修诗歌的译注,如:《欧阳修诗译注稿(1)》(《橄榄》1990年10月)、《欧阳修诗译注稿(2)》(《橄榄》, 1991年)。 其次是欧阳修文集的考订。欧阳修声名显赫,其文集屡经刊刻,宋时即有汴京、浙、闽、蜀等多种刊本,但由于种种原因,①错讹不少。后周必大请诸门客重新编校,凡经六载,成《欧阳文忠公集》。此本一出,则成欧集最后定本,以后欧集诸本,皆出于此。日本学者东英寿长期从事欧阳修的研究,他从历代书目出发,系统清理了欧阳修文集的历史及现存版本,考察其源流及其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问题,撰写了一系列的文章予以论说,如:《南宋本<欧阳文忠公 集>的形成过程》(《人文学科论集》,2001年)、《关于天理本<欧阳文忠公集>》(《中国文学论集》, 2001年),对日本天理大学图书馆所藏《欧阳文忠公 全集》作了考证,认为现在中国大陆及台湾所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都是残本,只有天理大学附属图书馆所藏的南宋本《欧阳文忠公集》153卷大抵与南宋时代保留的原形同。同时,他的《关于欧阳衡<欧阳文忠公集>———中华书局<欧阳修全集> 的底本选择问题》(《橄榄》,2001年12月)、《李逸安点校的<欧阳修全集>及其底本选择问题》(《东 方书籍一览》,2002年)等又讨论了中华书局校点本《欧阳修全集》 (李逸安点校,中华书局,2001年)所用的欧阳衡本存在的问题。此外,东英寿还有《欧 阳修<居士集>的编纂意图》(《中国文学论集》,1988年12月)一文,从欧阳修66岁时与子欧阳发 等编定《居士集》来探究欧阳修排佛之志的是否出现变化,亦很具启发意义。 2010年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第一期 Journal of Gannan Nor mal University Feb .2010 3①收稿日期:2009-09-25 作者简介:邱美琼(1966—),女,广西荔浦人,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典诗学。 如欧阳修喜反复检查修改作品,但其声名太盛,往往未改定即传播出去,又有手抄或木版印书之误等。

中国古代文学史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三章欧阳修及其影响下的诗文创作 第一节欧阳修的古文、辞赋和四六 一、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新风的文坛领袖。 二、欧阳修诗文革新主张:欧阳修倡导的诗文革新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体现在: 1.反对西昆体和“太学体”。 2.对文与道的关系的全新认识:(1)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2)文道并重;(3)文具有独立的性质。 3.文道并重的思想的两重意义:(1)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2)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提高了文学的地位。 三、欧阳修的散文 1.古文内容充实,形式多样。无论是议论,还是叙事,都是有为而作,有感而发。(1)他的有些议论文直接关系到当时的政治斗争,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的有机结合的典范。 (2)另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 2.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 3.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文体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 4.在欧阳修笔下,古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古文的叙事、

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很好的融合。 四、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的贡献(对词赋的改革): 1.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对文赋形式的确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如《秋声赋》(P44特点、赏析)。 2.欧阳修对四六体进行了革新,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 3.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题材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时人称赞他:“文备众体,变化开合,因物命意,各极其工。” 五、语言风格: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 六、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第二节欧阳修、梅尧臣、苏舜钦的诗歌 一、欧阳修、梅尧臣对诗风的革新 1.欧阳修诗歌理论:欧阳修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其诗论作品《六一诗话》。 2.梅尧臣诗歌主张:梅尧臣更加明确地主张诗歌创作应做到“因事有所激,因物兴以通”,并反对“有作皆言空”的不良诗风。 3.欧、梅等人的诗歌创作正是以扭转西昆体脱离现实的不良倾向为指导思想的,这体现了宋代诗人对矫正晚唐五代诗风的最初自觉。 二、欧诗内容题材:欧诗中有一些以社会现实为题材的作品;但欧诗更重要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的散文名篇
欧阳修(10071072) 字号: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永丰)人 个人简介: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
家、史学家和诗人,是宋朝第一个在散文
、诗、词等各方面都很有成就的杰出作家,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仁宗时, 累擢知制诰、翰林学士;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神宗朝,迁兵部尚书, 以太子少师致仕。卒谥文忠。
【1】 醉翁亭记
【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①。山行 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 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 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②。野芳发 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 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③。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 前陈者,太守宴也④。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 而喧哗者,众宾欢也⑤。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⑥。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 去而禽鸟乐也⑦。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 阳修也。
【注释】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诗词解释大全 欧阳修是北宋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以下是J.L分享的欧 阳修诗词解释大全,更多宋代诗人诗词请关注文学网。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欧阳修自称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宋朝诗人、史学家。与唐代的柳宗元、韩愈、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欧阳修代表作品: 《画眉鸟》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译文】 来到树林里,看到画眉鸟在开满红红紫紫山花的枝头自由自在地飞翔,听到它们在高高低低的树梢上随着自己的心意尽情愉快地唱歌,不由得感慨到:如果把它们锁起来,即使是锁在金笼里,它们也不会唱出这样美妙的歌声了。因为自由是生活愉快的先决条件。鸟是这样,人不也是这样吗。 《玉楼春》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译文】 自从分别之后,不知你已经到了何方?眼里心中都是凄凉与愁闷,生出不尽的忧愁!你越走越远,最后竟断了音信;江水是何等的宽阔,鱼儿深深地游在水底,我又能向何处去打听你的消息? 昨夜里大风吹得竹林处处作响,传递着深秋的韵律,每一片叶 子的声响都似乎在诉说着怨恼。我有心斜倚着单枕,希望梦中能与你相遇,可惜梦做不成,无奈灯芯,又在秋风中燃成烬。 《踏莎行》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其古诗全文如下: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 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 人更在春山外。 【翻译】 客舍前的梅花已经凋残,溪桥旁新生细柳轻垂,春风踏芳草远 行人跃马扬鞭。走得越远离愁越没有穷尽,像那迢迢不断的春江之水。寸寸柔肠痛断,行行盈淌粉泪,不要登高楼望远把栏杆凭倚。平坦的草地尽头就是重重春山,行人还在那重重春山之外。 《梦中作》作者为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古诗词全文如下: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 【译文】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 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下面是搜集整理的欧阳修的生平经历,希望对你有帮助。 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欧阳修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当时他父亲任绵州推官,已经56岁了。3年后,父亲去世。欧阳修是家里的独子,与母亲郑氏相依为命,孤儿寡母只得到湖北随州去投奔欧阳修的叔叔。叔叔家不是很富裕,好在母亲郑氏是受过教育的大家闺秀,用荻秆在沙地上教欧阳修读书写字。欧阳修的叔叔也不时关怀,总算没有让童年的欧阳修失去基本的教育。 十岁时,欧阳修从李家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甚爱其文,手不释卷,这为日后北宋诗文革新运动播下了种子。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科举之路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可谓坎坷。天圣元年(1023年)和天圣四年(1026年)两次参加科举都意外落榜。 天圣七年(1029年)春天,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开封府最高学府国子监。同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也算是“连中三元”。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

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天圣八年(1030年),由宋仁宗赵祯主持的殿试在崇政殿举行。殿试放榜后,欧阳修被仁宗皇帝唱十四名,位列二甲进士及第。据欧阳修同乡时任主考官晏殊后来对人说,欧阳修未能夺魁,主要是锋芒过于显露,众考官欲挫其锐气,促其成才。 欧阳修的生平经历:步入官场虽然没中状元,欧阳修也获得了不错的名次,被授予官职。金榜题名的同时,他也迎来了洞房花烛。宋代有“榜下择婿”的风俗,朝中高官都喜欢在新科进士中挑选乘龙快婿。欧阳修刚一中进士,就成了他的恩师胥偃的女婿。 新婚不久,欧阳修就辞别家人,到洛阳去做官。当时他的领导是一位著名的前朝贵族,钱惟演。钱惟演就是五代十国末代吴越王钱俶的儿子。钱惟演对待欧阳修很好,不但很少让欧阳修等年轻文人承担琐碎的行政事务,还支持他吃喝玩乐。后来,钱惟演政治失意,被迫离开了洛阳。欧阳修等人为钱惟演送行,双方都流下了惜别的泪水。在洛阳的奢华生活,不仅奠定了欧阳修一生的文学基础,更成为了欧阳修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后来他被贬官的时候,还深情地写道:“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天圣九年(1031年),欧阳修任西京(今洛阳)留守推官,与梅尧臣、尹洙结为至交,互相切磋诗文。 景祐元年(1034年),召试学士院,授任宣德郎,28岁的欧阳修

(完整版)论欧阳修词的艺术成就

论欧阳修词的艺术成就 欧阳修,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是一位散文家,他在散文领域的光芒掩盖了他在诗词领域的成就。其实,他在词领域是有着重要的开拓作用的。冯煦在《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中评说:“宋至文忠(欧阳修),文始复古,天下翕然师尊之,风尚为之一变。即以词言,亦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本传云:‘超然独鹜,众莫能及。’独其文乎哉,独其文乎哉!”①可见他的词成就并不亚于他的散文成就。他在词领域的诸多探索和实践为词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直接启发了以苏轼为代表的词学革新。 一、以深沉、细腻的手法讴歌男女情爱,是欧阳修在继承南唐词风基础上的深入和发展。词为“艳科”,张炎有云:“簸弄风月,陶写性情,词婉于诗。”②欧阳修在北宋平庸的士大夫群体中,个性更为张扬,他对待男女情爱的态度更为大胆,敢爱敢恨,异于流俗。宋人笔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欧阳修与歌妓之间的风流秩事。欧阳修自己也在《浪淘沙》中公然告白曰:“纵使花时常病酒,也是风流。”在欧阳修的词作中绝大多数是描写男女情爱、讴歌爱情的作品。他率直大胆地描写歌女的容貌、体态,抒发对歌女的爱慕之情。 罗大经说欧词类花间,事实上欧阳修的言情词并非简单地袭承“花间”或南唐词风,他的词中有更为自我的个性表现。刘熙在《艺概·词曲概》中说:“冯延巳词,晏同叔(晏殊)得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③。这个评价更为中肯。欧阳修已在继承南唐词风的基础上,向着更为深沉、细腻的层次发展了。他的词中多将笔墨着于对人物体貌神态的描摹上,通过细腻的描摹来刻画人物的美丽和恋情的美好。如《好女儿令》中便细致地描写了女子的容貌——“眼细眉长”、“姿姿眉眉端正好”;妆扮——“宫样梳妆”、“一身绣出两同心字,浅浅金黄”;体态动作——“靸鞋儿走向花下立著”。再如《减字木兰花》中的“楚女腰肢天与细”,《南乡子》中的“浅浅画双眉。取次梳妆也便宜,洒着胭脂红扑面”,《鹧鸪天》中的“学画新眉细细长,芙蓉出水斗新妆”,等等。 欧阳修往往能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层面的情感波动。如《浣溪沙》中的“托腮无语翠眉低”的神情,含有多少思念道不尽。而《玉楼春》中的“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则是从另一个角度刻画离人伤心欲绝的苦楚。欧阳修这种对人物心理的准确把握,使他的言情词中另有一番沉郁的气质。如《踏莎行》: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暧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这首词借离别两人眼中景色寄寓相思之情,随着离人渐远,离愁愈浓。视线的“尽处是春山”,而相思却还在春山之外,可见思之甚。词中蕴涵的情感深厚、沉郁,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这正是欧词向着抒情层面的发展和深入。 二、突破“艳科”传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率意抒发情怀,是欧阳修创作中的情感升华。欧阳修是继承李煜抒情词风的第一人。李煜抒情词的形成源于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正是这样惨痛的经历使李煜写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千古绝响。而北宋词人大多高官厚禄、生活闲适,他们的词作多在风花雪月之中流连,很少抒发“艳情”之外的情感。欧阳修恰是北宋词人中的一个例外,他本身是个有个性、有理想之人,也因此使他在北宋力求平庸的政治体制下备受打压、屡遭挫折。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坎坷、仕途险阻有着更深的理解。他在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中吟下了“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之句,这句取自李白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之意境,打破了“诗言志,词言情”的传统,以词状志,抒发怀抱。 欧阳修在散文理论中提出的“道胜至,文不难而自至”④,同样可以应用于他的抒情词创作中,只是这里的“道”是以“情怀”为主。欧阳修正是以他至情至性的情怀来倚声填词,情怀所至诗意盎然。在他的抒情词中,有着感慨人生的悲怆情怀,有着与友人送别重逢时相惜

初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欧阳修戕竹记原文及翻译【word版】.doc

欧阳修《戕竹记》原文及翻译 欧阳修 原文: 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①榯②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③土物,简历④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⑤以入,不问辟疆⑥,恬无怪让⑦□。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⑧,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隐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⑨为慢,齿王民⑩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⑾,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⑿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 注:①箨(tuò):笋壳。②榯(shí):直立。③任:治理。④简历:选择。 ⑤腰舆:古代用手挽的一种便轿。⑥辟疆:开辟地域,这里指竹园的主人。⑦让:责备。⑧桴:这里指砍伐。⑨服王官:做官的。⑩齿王民:做百姓的。⑾畔废:叛逆。⑿过差:超过规定。 译文:

洛阳最多的是竹子,竹园星罗棋布。光是竹笋、竹竿的盈利,每年就不下十余万缗钱,等于坐得千户侯的利禄,其收入不在富庶的渭川流域之下!但是,竹园里打堰灌水,养土施肥,育苗选材,修剪培养等工作,大都必须严谨细致,认真从事。在竹林深处的空地上,家家有精巧雅致的亭舍,客人要想游赏,都可以坐小轿,径直而入,不必事先征得主人的同意,主人亦不在意,对此不会感到奇怪和发出责难。因此,洛阳种竹赏竹的风俗也出名了,都把它当作一件好事。 壬申年秋天,官府纷纷率人拿着镰刀斧头,不论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竹林的主人是谁,一律砍伐,不伐尽不止。西京留守发出严令:敢隐瞒丝毫的即为私藏,将按照不服从官家急需治罪,当官的被看作是对朝廷的怠惰不敬,当百姓的则被看作是叛逆不道。这样一来,数日以后,土地荒芜了,竹园光秃了。老百姓的脸上却看不到一点吝惜的神情,由此可知洛阳的百姓是急供朝廷所需的。 唉!古时砍伐山木,交纳木材芦苇,只是把地产的好东西送到官府,以准备充当一定的用途。不供给就叫做叛逆犯上,不按时令砍伐征收,就叫做随意糟蹋。现在大宋王朝疆域广大,赋税收入积聚众多;皇上更是一心一意地节俭,并没有大兴宫室、盛设园圃的奢侈之心。官府中积累的材料物资,无不是余裕漫溢,甚至于都被蠹蚀腐朽了。可是,一遇到意外之事,却又没有限度的搜敛刮取,也许是塑像修庙超过了规定吧!古书上不是说过:“不要做无益的事来损害有益的事吗?”还说过:“君子应当节约用度,爱惜人民。”皇上和各部门的官吏们应当每天早晚都要考虑到这些,坚守职责的道义,千万不可忽视。以此类推而扩展开来,伐竹则如同是一桩小事了。

欧阳修诗词

欧阳修在文学创作上的成就,以散文为最高。苏轼评其文时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 赋似李白”。但欧阳修虽素慕韩文的深厚雄博,汪洋恣肆,但并不亦步亦趋。 欧阳修一生写了500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容充实,气势旺盛,深入浅出,精炼流畅,叙事说理,娓娓动听,抒情写景,引人入胜,寓奇于平,一新文坛面目。他的许多政论作品,如《本论》、《原弊》、《上高司谏书》、《朋党论》、《新五代史?伶官传序》等,恪守自己“明道”、“致用”的主张,紧密联系当时政治斗争,指摘时弊,思想尖锐,语言明快,表现了一种匡时救世的怀抱。他还写了不少抒情、叙事散文,也大都情景交融,摇曳多姿。他的《释秘演诗集序》、《祭石曼卿文》、《苏氏文集序》等文,悼念亡友,追怀往事,情深意挚,极为动人;他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诸作,徐徐写来,委婉曲折,言辞优美,风格清新。总之,不论是讽世刺政,还是悼亡忆旧,乃至登临游览之作,无不充分体现出他那种从容宽厚、真率自然的艺术个性。 欧阳修还开了宋代笔记文创作的先声。他的笔记文,有《归田录》、《笔说》、《试笔》等。文章不拘一格,写得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并常能描摹细节,刻画人物。其中,《归田录》记述了朝廷遗事、职官制度、社会 风习和士大夫的趣事轶闻,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都很有价值。 欧阳修在诗歌创作方面也卓有成就。他的诗在艺术上主要受韩愈影响。《凌溪大石》、《石篆》、《紫石屏歌》等作品,模仿韩愈想象奇特的诗风;其它一部分诗作沉郁顿挫,笔墨淋漓,将叙事、议论、抒情结为一体,风格接近杜甫,欧阳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绩斐然。除文学外,经学研究《诗》、《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说,有独到见解;金石学为开辟之功,编辑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铭文碑刻上千,并撰写成《集古录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简称《集古录》,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史学成就尤伟,除了参加修定《新唐书》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记》(《新五代史》),总结五代的历史经验,意在引为鉴戒。 在滁州时,自号醉翁。

欧阳修24首千古名诗(拼音版),值得你孩子背诵

别bi é滁ch ú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花hu ā光ɡu ān ɡ浓n ón ɡ烂l àn 柳li ǔ轻q īn ɡ明m ín ɡ,酌zhu ó酒ji ǔ花hu ā前qi án 送s òn ɡ我w ǒ行h án ɡ 。 我w ǒ亦y ì且qi ě如r ú常ch án ɡ日r ì醉zu ì,莫m ò教ji ào 弦xi án 管ɡu ǎn 作zu ò离l í声sh ēn ɡ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何h é人r én 解ji ě赏sh ǎn ɡ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何h é人r én 解ji ě赏sh ǎn ɡ西x ī湖h ú好h ǎo ,佳ji ā景j ǐn ɡ无w ú时sh í 。 飞f ēi 盖ɡài 相xi ān ɡ追zhu ī。贪t ān 向xi àn ɡ花hu ā间ji ān 醉zu ì玉y ù卮zh ī 。 谁shu í知zh ī闲xi án 凭p ín ɡ阑l án 干ɡān 处ch ù,芳f ān ɡ草c ǎo 斜xi é晖hu ī 。 水shu ǐ远yu ǎn 烟y ān 微w ēi 。一y ì点di ǎn 沧c ān ɡ洲zh ōu 白b ái 鹭l ù飞f ēi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荷h é花hu ā开k āi 后h òu 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荷h é花hu ā开k āi 后h òu 西x ī湖h ú好h ǎo ,载z ǎi 酒ji ǔ来l ái 时sh í 。 不b ú用y òn ɡ旌j īn ɡ旗q í,前qi án 后h òu 红h ón ɡ幢chu án ɡ绿l ǜ盖ɡài 随su í 。 画hu à船chu án 撑ch ēn ɡ入r ù花hu ā深sh ēn 处ch ù,香xi ān ɡ泛f àn 金j īn 卮zh ī 。 烟y ān 雨y ǔ微w ēi 微w ēi ,一y ì片pi àn 笙sh ēn ɡ歌ɡē醉zu ì里l ǐ归ɡu ī 。 采c ǎi 桑s ān ɡ子z ǐ·轻q īn ɡ舟zh ōu 短du ǎn 棹zh ào 西x ī湖h ú好h ǎo 【宋s òn ɡ】欧ōu 阳y án ɡ修xi ū 轻q īn ɡ舟zh ōu 短du ǎn 棹zh ào 西x ī湖h ú好h ǎo ,绿l ǜ水shu ǐ逶w ēi 迤y í 。 芳f ān ɡ草c ǎo 长zh ǎn ɡ堤d ī,隐y ǐn 隐y ǐn 笙sh ēn ɡ歌ɡē处ch ù处ch ù随su í 。 无w ú风f ēn ɡ水shu ǐ面mi àn 琉li ú璃l í滑hu á,不b ù觉ju é船chu án 移y í 。 微w ēi 动d òn ɡ涟li án 漪y ī,惊j īn ɡ起q ǐ沙sh ā禽q ín 掠lu è岸àn 飞f ēi 。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2009年3月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Mar.2009 第25卷第1期 Journal of Changchun Education Institute Vol.25 No.1 —————————————————————————— 收稿日期:2008-12-15 作者简介:苏金玲(1983—),女,吉林辽源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助教。 20 试论欧阳修散文的特色 苏金玲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渭南 714000 ) 摘 要:欧阳修作为宋代散文大家,他的为文和为人对后世的影响是巨大的,本文仅就欧阳修的部分散文进行比较分析,从他的写实和抒情风格上追溯本源,探讨他对唐代散文的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 欧阳修;散文;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09)01-0020-02 宋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 其在散文创作上,虽然沿着唐代散文的道路发展 而来,但取得的成就却超过了唐代。文学史上的 “唐宋八大家”,有六人出于宋代,另外,北宋 的范仲淹、晁补之、陆游、胡铨等人,也都是散 文创作大家。 欧阳修师承韩愈,却不拘泥于韩愈,他的散 文更具社会现实性和责任感。欧阳修的作品,大 都被看作开宋代文风的典范,如果没有他领导的 诗文革新运动,古文发展势必是因袭旧体,无创新可言。他在散文创作上讲求徐纡有致,章法讲求曲折变化,语句讲求圆融轻快,自成一家。这种和谐的创作态度和手法,使得他成为当之无愧的文学革新运动的领袖。 一、具有阴柔之美 欧阳修散文具有阴柔之美,洪本健在《略论欧阳修散文的阴柔之美》一文中说,欧阳修的散文情韵深美,偏向阴柔一路发展,显示出典型和成熟的艺术风格,并将其阴柔之美总结为:蕴蓄吞吐之美,委婉曲折之美,平易自然之美,清音幽韵之美。欧文“字里行间,情意深至而韵味缅邈” [1]665 。《祭石曼卿文》就很好地表达了这种美 感,通过“三呼曼卿”来表达对亡友的无限哀 思。 一呼“呜呼曼卿”,是对好友才华的歌颂。 “生而为英,死而为灵”,人虽已去,但“卓然 其不朽者,后世之名”。欧阳修探究了自古以来 的生死之理,与臧克家的《有的人》有异曲同工 之妙。人与万物虽然同有生死,但是圣人贤士死 后,名字可以载入史册,永垂不朽,像日月星辰 一样闪耀着光辉。欧阳修这种对待生死的态度, 显示了他作为儒道熏陶下的文人那种豁旷达远的 精神。 “呜呼曼卿!吾不见子久矣,而能仿佛子之 平生。其轩昂磊落,突兀峥嵘,而深藏于地下 者,意其不化为朽壤,而为金玉之精。不然,生 长松之千尺,产灵芝之九茎”,紧承“一呼”,对亡友无比的崇敬。若非是心灵上的至交,断不会无故作此感叹。而笔锋一转,想象曼卿墓地的“荒烟野蔓,荆棘纵横,风凄露下,走磷飞萤”,那透骨的哀思之情,让人嗟叹不已。墓地四周牧童樵叟的吟啸,与惊禽骇兽的咿嘤混和交杂,连成一片,这悲凉幽深的气氛将作者的哀痛之情渲染得极为浓烈。“今固如此,更千秋而万岁兮,安知其不穴藏狐貉与鼯鼪?此自古圣贤亦皆然兮,独不见夫累累乎旷野与荒城!”[2]233 自古 圣贤皆寂寞,生前名利死后空。欧阳修借景抒情,因情发议,从圣贤与常人死后都不过是荒塚一堆这个角度来说盛衰之理,貌似解脱,实则隐喻着难以言传的悲伤。 三呼“呜呼曼卿”,于情不自禁中临风陨泣,在自相矛盾中不觉忘情。清代的金圣叹在《天下才子必读书》卷八中评说:“胸中自有透顶解脱,意中却是透骨相思。于是一笔已自透顶中写出去,不觉一笔又自透骨中写入来。不知者 乃惊其文字一何跌荡,不知非跌荡也” [3]252 。 一篇悲凉凄怆跌宕起伏的祭文从一个侧面反 映了欧阳修感情的浓烈奔放,也看出了他为文时的“无声胜有声”的力量。 二、关注现实生活 欧阳修的散文言之有物,他一方面强调“文以名道”,另一方面又把“道”与世人接近的“实事”联系到一起,这与韩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但与韩愈相比,欧阳修更为重视现实生活对古文创作的积极作用。苏轼评其文说:“论大道似韩愈,论本似陆贽,纪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欧阳修散文的深入浅出,既精练又流畅,无论是叙事说理,还是抒情写景,都引人入胜,娓娓动听。这一点在他的政论文《朋党论》中有充分地表现。 他早年激情满怀地去实践自己的政治理想,指摘时弊,匡时救世。思想的尖锐,语言的明

欧阳修巧用谐音戏秀才的故事赏析及点评

欧阳修巧用谐音戏秀才的故事赏析及点评 1 欧阳修巧用谐音戏秀才的故事
一天, 这位自命非凡的秀才吃过早饭之后, 便摇着一把折扇兴冲冲地上路了。 就这样,边走边看,口中也不时地溜出几句“好诗”,路人一看他这架势,还真 以为他学富五车、出口成章呢。 拐过一个路口,看见两旁有一株枇杷树,这老兄诗兴大发,随口吟道:“路 旁一批杷,两个大丫杈。”然后口中“嗯”个不停,再也没有下文。正走过此地 的欧阳修见秀才抓耳挠腮的滑稽样, 就想替他续两句, 帮他一个忙, 于是接口道: “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听身后有人说话,秀才赶紧回头,惊问:“你老 兄也会写诗啊?”欧阳修笑笑,不说会也不说不会。几句交谈之后,秀才觉得面 前这位还有点才学,正好路上做个伴,于是邀他一同前去拜访欧阳修。 二人结伴,继续前行,忽然一阵风起,路旁的一堆土灰被刮起一团沙尘。秀 才用扇子在眼前扇了扇, 说: “远望一堆灰, 近望灰一堆。 ”接下去又没了下文, 只“嗯嗯”着不停摇扇。欧阳修看看秀才,再次接口道:“一阵狂风起,满天作 雪飞。”那秀才一听,赶紧说:“对对对,我想要作的诗正是这意思。” 转眼间,很快来到河边。有一群鹅正好被人赶下河,发出“嘎嘎”的叫声。 秀才又来了诗兴:“岸上一群鹅,被人赶下河。”当然这次还是没下文,仍然是 欧阳修替他续上了“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这两句前人的诗句 。 二人登上岸边的小船, 还没坐下呢, 秀才就又摇头晃脑, 说: “二人同登舟, 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完全领教了这位大诗人的本事,立即送上两句:“修已知 道你,你还不知羞(修)。”欧阳修巧用自己名字的“修”与“羞”字的同音, 不露痕迹地巧妙讽刺了这位不学无术、自命不凡的“大诗人”。 2 欧阳修巧用谐音戏秀才的故事点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低调做人不能太过自傲,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的成功, 不能因为一时的小成功, 而过分的自傲, 我们要做的是找出自己的缺点加以改进, 更加完善自我而已,别太看得起自己,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每个事物都要有一个 度,你超过了这个度,打破了它的平衡,却是一件坏事。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散文成就

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的散文成就 欧阳修,字永叔,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那么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吗?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欧阳修的散文成就高吗,希望对你有帮助! 说起欧阳修,相信很多人都有读过或者学过他的一些作品,而且到现在仍旧很出名的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正是从欧阳修的文章中发源的。欧阳修在散文、诗歌、笔记文、词等方面都有涉及,而他成就最高的,就是散文。 欧阳修是北宋有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是影响深远的文坛领袖。欧阳修积极的倡导诗文改革,革新了当时的诗文之风,后来,他又推荐和指导了如王安石、苏轼、苏洵等一些散文家。欧阳修散文创作毫不拘谨,他的散文文体多样,多种形式兼备,形成了一种新的文风,不仅文风新颖,而且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婉转流畅。他的记事兼抒情类散文,在写景写物,叙事抒情方面都是那么的层次分明,楚楚动人。比如在他比较有名的《醉翁亭记》一文中,就有很多写得唯美动人、流传后世的名句,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等句子,写人状物,寓情于景,语言流畅,节奏协调,这些语法、节奏、层次构成了他散文的总体风格。 欧阳修散文表达着他的一些处世态度和价值观。北宋时期的文风

固守着一直以来的传统,落后的观念一直束缚着当时的文人学者,但是即便如此,欧阳修也积极表现着他对这些落后文风的抵制和反拨。他的大节大义和刚正之风,是我们所要学习的榜样。 欧阳修号什么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一生有两个号。早年的醉翁,以及晚号六一居士。 关于欧阳修自号“醉翁”,相信大家都读过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中的千古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文中“醉翁”便是指他自己。 当时写下《醉翁亭记》的欧阳修39岁,正值壮年。却为何以“翁”这个老气横秋的字来自号?因为,欧阳修政场失意,被贬为滁州太守。心中郁郁寡欢,滁州之地多山水。于是为了排忧解愁,性情豪爽的他经常会邀请宾客,娱情于山水之间,醉梦于杯中杜康。虽然看似潇洒,实则心中感喟自己蹉跎半世未建功业,徒增年岁而已。这种落寞之意,在《醉翁亭记》的最后一段,展现的淋漓尽致。这样的环境背景之下,欧阳修渐渐变得人未衰而心已老。“醉翁”之号便由此得来。 除了“醉翁”,晚年的欧阳修又号“六一居士”。出自《六一居士传》:客有问曰:“六一。何谓也?”居士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一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客曰:“是为五一尔,奈尔?”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六一居士的雅号,也就此而生。 “醉翁”之号看似豁达,实则抑郁的心境不同,“六一居士”则体现了晚年欧阳修心境豁达乐观,且学富五车。精神面貌也是不同于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word版】.doc

欧阳修《伐树记》原文及翻译 原文: 署①之东园,久茀不治。修至始辟之,粪瘠溉枯,为蔬圃十数畦,又植花果桐竹凡百本。春阳既浮,萌者将动。园之守启曰:“园有樗焉,其根壮而叶大。根壮则梗地脉,耗阳气,而新植者不得滋;叶大则阴翳蒙碍,而新植者不得畅以茂。又其材拳曲臃肿,疏轻而不坚,不足养,是宜伐。”因尽薪之。明日,圃之守又曰:“圃之南有杏焉,凡其根庇之广可六七尺,其下之地最壤腴,以杏故,特不得蔬,是亦宜薪。”修曰:“噫!今杏方春且华,将待其实,若独不能损数畦之广为杏地邪?”因勿伐。 既而悟且叹曰:“吁!庄周之说曰:樗、栎以不材终其天年,桂、漆以有用而见伤夭。今樗诚不材矣,然一旦悉翦弃;杏之体最坚密,美泽可用,反见存。岂才不才各遭其时之可否邪?” 〔注〕①署:此指西京河南衙门。茀(fǔ):杂草丛生。修:欧阳修。樗(chū):臭椿树。 译文: 官署的东面有一个园子,一直以来有很多的野草,都没有去治理它。我到了那里,开始开辟已经荒芜的土地。用粪便浇灌贫瘠的土地,用水浇灌干枯的地方,然后种上十几畦农作物,另外种植了各种花草树木。正是春天,植物开始有萌芽的迹象。这时守园人给我提出意见,说:“这园子里生长着樗树,根茎粗壮,枝叶繁茂。根茎粗壮就妨碍了地下的流通,要消耗很多大地的精气,使得你新栽的农作物都得不到营养的滋润。枝叶繁茂就使得地上的阴影面积更大,让新栽的农作物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而无法正常生长。又因为樗树的形状并不直,反而弯曲,看起来十分臃肿的样子,这样的木材中间纹路稀疏,导致重量很轻,而且很不坚固。(这样的树木)不值得栽种,应该把它砍掉。”我听了他的意见,把樗树砍掉了。第二天,他又对我说:“园子南面的那棵杏树,它的根茎所占的面积半径都有六七尺大,而它所在的地方却是这里最好的土地,让杏树长在那里而不

欧阳修诗词赏析

欧阳修诗词赏析 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 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后人在评价欧阳修这首词时认为,本词在对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揭示上极具特色,“字字沉着,句句推进,如剥笋抽茧,逐层深入”。请问诗人在词中着力渲染了怎样的感情?又是怎样逐层渲染这份感情的? 答: 2.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题后问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栏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试分析上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的表达效果。 答: (2)你认为这首词的情韵怎样?请结合词作谈谈你的理解。 答: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采桑子 欧阳修 画船载酒西湖好,急管繁弦,玉盏催传,稳泛平波任醉眠。 行云却在行舟下,空水澄鲜,俯仰留连,疑是湖中别有天。 (1)、对这首词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A、“急管繁弦”写出了欢快和热闹的气氛。 B、“疑是湖中别有天”一句,写出了当时的醉态,不知道究竟是湖还是天。 C、“玉盏催传”的“催”字,形象地传达出主客亲密无间、开怀畅饮的情态。 D、上阕写饮酒西湖,下阕写游湖所见,上下阕衔接自然。 (2)这首诗的环境描写有何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 (3)一首好的词,贵在真切地传达出特殊环境中的特殊感受。词人在这首词中抒发了自己游西湖时怎样的独特感受?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 答: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欧阳修优美诗文摘抄_3000字

欧阳修优美诗文摘抄_3000字 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 1、浣溪沙——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2、玉楼春——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

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 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3、洞天春——欧阳修 莺啼绿树声早,槛外残红未扫。露点真珠遍芳草,正帘帏清晓。 秋千宅院悄悄,又是清明过了。燕蝶轻狂,柳丝撩乱,春心多少。 4、雨中花——欧阳修

千古都门行路,能使离歌声苦。送尽行人,花残春晚,又到君东去。 醉藉落花吹暖絮,多少曲堤芳树。且携手留连,良辰美景,留作相思处。 5、朝中措——欧阳修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樽前看取衰翁。 6、诉衷情——欧阳修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7、鹤冲天——欧阳修 梅谢粉,柳拖金,香满旧园林。养花天气半晴阴,花好却愁深。 花无数,愁无数,花好却愁春去。戴花持酒祝东风,千万莫匆匆。 8、阮郎归——欧阳修

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花露重,草烟低,人家帘幕垂,秋千慵困解罗衣,画梁双燕栖。 9、采桑子——欧阳修 春深雨过西湖好,百卉争妍,蝶乱蜂喧,晴日催花暖欲然。 兰桡画舸悠悠去,疑是神仙,返照波间,水阔风高扬管弦。 10、清平乐——欧阳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