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饮料发展现状(Development status of solid beverage)

固体饮料发展现状(Development status of solid beverage)
固体饮料发展现状(Development status of solid beverage)

固体饮料发展现状(Development status of solid beverage)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olid beverage processing

2007 issue third

By introduc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mainstream beverage an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olid beverage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sums up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solid beverage, and puts forward the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solid beverag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solid beverage processing

Department of food science, School of textile and food science, Sichuan University, Gong pin, Zhao Zhifeng

1 Preface

Solid beverage is a variety of raw materials (sugar, fruit juice, vegetable extract oil and other ingredients) blending, concentrated and dried, or various raw material crushing, mixing granular, flake or powder, water Chongdiao only after drinking the beverage [1, 2, 3].

According to GB7101-2003, the solid beverage into protein solid drink and ordinary solid beverage: protein solid drink refers to milk and dairy products and other animal and plant protein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dding or not adding the protein content of supplementary material is 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4% of the products; the ordinary solid beverage refers to the fruit juice or by roast coffee, tea, chrysanthemum and other plant extract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dding or not adding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the content of protein is lower than 4% of the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id beverage, the product has the following advantages:

(1) the water content of solid beverage is below 5%. It is not only perishable, shelf life is long, but the volume is greatly reduced, so it is easy to carry and transport;

(2) in the solid drink, often add a lot of nutritious substances, if the vegetable juice, milk, vitamins, amino acids, honey and so on, all of these are necessary for the human body, people can obtain rich nutrition in drinking beverages at the same time, be of great advantage to the body.

Solid beverage because of the above advantages and its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t sale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every year, the market prospect is very broad, [4, 5].

2 mainstream varieties of solid drinks

Solid beverage has a long history, but because of its long shelf life, easy transportation, nutrition and delicious, it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yield, variety, package and function.

2.1 foreign mainstream varieties of solid drinks

In foreign countries, the United States, Western Europe, Japan and other countries, solid beverage production annual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10%, the mainstream varieties, fruit powder, milk coffee, instant tea etc.. In the malted milk than the well-known brand of Britain's A Hua field, Australia beauty green; United States Court case Orange Juice fruit powder class; Instant Coffee in Switzerland and the United States Nestle Kraft company produced Instant Coffee and instant cocoa; instant tea with the United States and Switzerland Nestle Lipton, kraft the instant tea, instant lemon tea.

2.2 domestic mainstream beverage products

In China, the production of various kinds of solid beverage is also increasing rapidly, and its output has accounted for more than half of all drinks, and the solid drinks in major cities all over the country are developing very fast. At present, the main varieties of solid beverage market are solid beverage, tea, milk powder, soy milk powder, coffee, oatmeal and so on. In addition,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re are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he solid beverage type and nutrition,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ll kinds of fruit, cereal grains, slimming tea, milk, peanut powder, Soybean Milk crystal crystal, pumpkin powder and other new solid beverage have appeared on the market, its sales situation is also very good.

3 status of solid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Rich solid beverage varieties, new technology has been applied to solid beverage production, which not only developed a taste more and more varieties of products,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y will also improve the product quality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solid beverage. At presen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solid beverage is not only spray drying, but also freeze-drying and microencapsulation.

3.1 spray drying method

Spray drying is a traditional method for preparing solid beverage. The method is to use a heated air flow into the drying chamber, through high-speed rotating atomizer or high-pressure nozzle, so that the material is dispersed into a fine material fog, and the hot air vortex to make powder products. The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 high efficiency, little process, good dry powder solubility, uniform product, high purity, and keeping the color and fragrance of the material.

3.1.

1 health care balsam pear solid drink

Guangdong Provinc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Zhang Yan et al to sorbitol, maltitol and low energy alcohol as the main carrier, the introduction of bitter gourd, and made into pulp, using spray drying processing of health beverage of balsam pear. Its processing flow is:

The product has low heat, and uses beta cyclodextrin as a bitter embedding agent,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bitter taste of the product and having a certain health care function. It provides a new approach for deep processing of Momordica charantia [6].

3.1.2 new type Cordyceps sinensis health care solid drink

Zhang Yan and Liu Cuijiao also made Cordyceps sinensis as the main raw material, added nutrient fortifier, spray dried, made a solid health drink of Cordyceps sinensis.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s:

The solid beverage of Cordyceps sinensis was prepared by spray drying. The color and aroma of the material were kept and the solubility of the product was good.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reflect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beverage in the direction of health care and health [7].

3.2 freeze drying method

Freeze drying is the inclus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water substances, pre cooling, frozen into solid, and then in the vacuum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water vapor directly sublimation. Preparation of solid beverage with freeze dry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at low temperature, freeze drying, without damaging heat sensitive substances, los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s small, to maintain the original structure, can eliminate water 95% ~ 99% and above, the dried product can be stored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spoilage.

And Wu Zhaoxia of the food College of Shenyang Agricultural Uinversity have made a solid drink by vacuum freeze drying with the composite vegetable pulp fermented by lactic acid:

The product is brightly colored and rich in nutrients. Freeze-drying reduces the breakdown of nutrients to the maximum

extent and provides a relatively new production proces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beverage [8].

3.3 microencapsulation

3.3.1 multi spike micro capsule solid drink

Liao Xiaofeng, Yu Rong and others from East China Institute of Geology have made a new type of solid drink by microencapsulation. I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The microencapsulation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loss and damage of the active components in the spike. Not only has a good taste, but also has Shengjinzhike, antihypertensive effect of reducing weight [9].

3.3.2 pumpkin, corn flour, effervescent tablets, solid drink

Effervescent tablets are solid drinks, a new form of products. The market sold effervescent solid beverage with vitamin C effervescent tablets and effervescent tablets of Ginkgo biloba. In addition, a variety of flavors and varieties of effervescent tablets have also been developed.

Li Cili of the 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Duan Shanhai, corn, pumpkin as raw material, crushing, high alpha, micro capsule technology, with sugar, milk powder, in order to improve its taste and flavor, prepared solid beverage effervescent tablets. Its technological process is:

The product is light brown and has a round shape. Its production

process is simple, equipment investment is low, and has certain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10].

4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beverage

Although the solid beverage has developed rapidly in our country, it occupi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and proportion in the beverage industry.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lid beverage industry in our country:

First of all, due to our traditional dietary habits, the public in addition to a small number of solid drinks such as tea and milk powder agree, most of the new forms,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solid beverage is difficult to reach a consensus;

Secondly, most of the solid beverage factories ar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ir infrastructure is relatively weak, the sanitary conditions are not satisfactory, and the management system is imperfect. Many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repeat the production of low-end products, so that some of the products on the market are too many, and the competition is very fierce.

Again, there are a number of low tech product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they only have the shape of solid beverage, and does not have special function, high technology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 applied to the products of [11].

Finally, the management of beverage production operation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gaps, lack of a set of strict, standardized

and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state has less support for beverage enterprises, enterprises have to fight alone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 often resulting in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their own, and the cash flow is not smooth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many utilitarian enterprises do not produce low quality and low-priced products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fair market competition to attack the market, resulting in confusion in the market price.

5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beverage

In China's food industry, the solid beverage industry started late, but in recent decades, especially since 90s, the solid beverage industry has developed very rapidly. Through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we believe that China's solid beverage should be developed in the following directions:

(1) make full use of and develop the advantages of our country's abundant resources. Actively develop milk protein, vegetable protein, fruit and vegetable juice, instant tea and other nutritious, functional and special solid beverage.

(2) continue to learn from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o make up for their deficiencies. Also, the advanc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ch as nutrition combination technology, ultrafiltration technology, high-pressure extraction of aromatic [12], aseptic packaging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entire solid beverage industry,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beverage industry.

(3)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of the state have worked out a se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tandards to make the raw materials of the products specialized and serialized, and strictly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s. At the same time, enterprise leaders and producers raise their consciousness, organize produ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standards, and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in a responsible manner. To create a fair and legal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drink.

(4) the development of solid drink will surely start with the cultiva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sumption habits of the masses and broaden the market for the sale of non-traditional solid drinks.

China is rich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has a long history of food culture,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learn and absorb foreign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China's solid beverage industry will have a leap of greater development, and will further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Reference:

[1] Li Jihong. 260 questions on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beverage and cold drinks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1993.

[2] Leakey Hong. Soft drink production process and formula of 3000 cases (1) [M]. Guangzhou: Guangd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00.

[3] Hu Xiaosong, Bao Biao. Soft drinks technology [M].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ess, 2002.

[4] Lin Yifeng. Solid bever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ormula of [M]. Beijing: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ress, 2000.

[5] Huang FA. 800 practical formulas for soft drinks [M]. Beijing: China Light Industry Press, 1999.

[6], Zhang Yan, Qiu Li, et al. Development of a health care balsam pear solid drink [J]. Guangzhou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3 (20): 69 to 70.

[7], Zhang Yan, Liu Cuijiao. Development of new Cordyceps sinensis health care solid food [J]. food science, 2004, supplement: 105 ~ 107.

[8], Meng Xianjun, Wu Zhaoxia. Study on lactic acid fermentation of compound vegetable solid beverage by freeze drying [J]. food science, 2002, 8 (23): 128 to 130.

[9], Liao Xiaofeng, Yu Rong, Zeng Zeng, Hong Wah.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 ear and microencapsulated foaming solid beverage [J]. Guangzhou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1 (17): 74 to 77.

[10] Li Cili, Duan Shanhai, Zhao Bo. The pumpkin corn powder solid beverage effervescent tablets on [J]. appli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1, 10 (28): 53 ~ 56.

[11] Li Shuguo. Health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formula of [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terature Press, 2001.

[12] Sun Yunxia, Jin Huiling, Hubei. Xiumin edibl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olid health beverage development [J]. 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7, 9 (18).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与发展综述

当今世界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日益加速,无论是在工业,农业,还是第三产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都是处于人类历史上空前发 展最快的一个阶段。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大大加 强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对能源(如煤,石油)的需求和使用也大 幅提高,从汽车内燃机到家用用电器,无不需要能源去运作。 就中国目前来说,我国GDP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能源消 耗急骤增加,环境、生态日益恶化。这种对自然无序的、掠夺性 索取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实际上已造成当前十分严重的、不 可逆转的后果,大自然的惩罚已经不断地凸现出来,并还要继续 加重。 能源在历史上的利用状况: 人类对能源的利用主要有三大转换:第一次是煤炭取代木材 等成为主要能源;第二次是石油取代煤炭而居主导地位;而当 今世界是在石油逐渐枯竭的状况下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转换。

18世纪前,人类只限于对风力、水力、畜力、木材等天然能源的直接利用,尤其是木材,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长期占据首位。蒸汽机的出现加速了18世纪开始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开采。到19世纪下半叶,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转换。1860年,煤炭在世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1920年上升为62%。从此,世界进入了“煤炭时代”。 19世纪70年代,电力代替了蒸汽机,电器工业迅速发展,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逐渐下降。1965年,石油首次取代煤炭占居首位,世界进入了“石油时代”。1979年,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比重是:石油占54%,天然气和煤炭各占18%,油、气之和高达72%。石油取代煤炭完成了能源的第二次转换。因此,石油是现在世界上利用最多的能源,并且面临着枯竭的危机。 化石燃料的大量利用破坏了生态环境,间接上对人类的发展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发展新能源,向多能源结构的过渡是当今人类所不可避免的。 我国能源利用现状: 一、能源丰富而人均消费量少  我国能源虽然丰富,但分布很不均匀,煤炭资源60%以上在华北,水力资源70%以上在西南,而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南方八

我国功能性饮料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我国功能性饮料地发展现状及趋势 功能性饮料地兴起是在非典时期,当非典地恐慌消褪之后,公众以前所未有地热情关注着自己地健康状况,功能性饮料便在此时走进千家万户.对于本土企业来说,没有销售功能性饮料经验地累积,也没有做好面对庞大市场需求地心理准备,所以功能性饮料这块美味地蛋糕,一直被几大洋品牌牢牢占据.功能性饮料市场也籍此被迅速催熟,市场地扩大化导致商家地跑马圈地,无硝烟地王者之战拉开序幕,本土企业会放弃令全球商家垂涎欲滴地蛋糕吗? 功能饮料是什么? 目前中国地饮料分类标准中还没有功能饮料这个分类.国际饮料行业协会地规定,功能型饮料即带有保健作用地饮料,也就是说它在解渴地同时具有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中国饮料业内人士认为,功能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营养素地成分和含量比例,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地饮料.专家认为,所谓功能饮料,就是在饮料中加入一定地功能因子,使其在解渴地同时具有调节机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地软饮料. 从我国现行地饮料管理规定来看,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地各种功能饮料实际上地统一称谓应为特殊用途饮料.《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特殊用途饮料,是指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地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地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三类. 一、行业现状 1.行业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功能饮料刚起步时仅有不到20亿美元地销售额.2000年,世界功能饮料市场地销售额已达138.6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二位数.中国功能饮料地市场,从2000年之前红牛地一枝独秀到2005后地脉动、激活、他+她水地群雄争霸.功能饮料地销售额从2000年地8.4亿元,激增到2005年地30亿人民币,实现了每年两位数地地高速增长. 2004年在功能饮料市场,乐百氏地“脉动”掀起一股狂风巨浪,取得了7亿元地销售成绩;娃哈哈收拾了2003年“康有利”没有利地郁闷,紧跟其后推出“激

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状况分析修改

中国功能性饮料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定义: 在中国,功能饮品是指在饮料中加入一定的功能成分(或功能性食品添加剂),使饮用者在解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保健或降低疾病风险的功能。目前饮用功能性饮料成为一种时尚。 第一章我国功能性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1、功能性饮料行业品牌发展现状 经过20 多年的发展,我国功能饮料市场已取得了巨大的市场,产品种类不断增加,红牛,脉动,维他命水等等。功能饮料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人体功能的饮料,具有解渴、调节肌体功能、增强免疫力等保健作用。如今各种类型的饮料似乎成为年轻人每日必需,功能饮料更是受人追捧。近年来,中国市场上功能饮料层出不穷,新一轮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2008 年功能性饮料整体增速约为29%。2011 年增速达到34%。我国功能饮料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上市品种不断增加,品类进一步丰富,行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12 年,我国将成为世界饮料第一大国,其中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2.市场规模 2010 年,我国功能性饮料市场规模达到88 亿元,2011 年末市场规模达到近100 亿元,2012 年第一季度我国功能型饮料市场规模在50 亿元左右,预计2012 年全年有望突破120 亿元,2012年产量达到280 万吨左右,2016 年产量将,突破400 万吨。 3.功能性饮料行业消费市场现状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 公斤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因此中国的功能饮料市场潜力巨大。 第二章中国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分析 1.功能性饮料消费市场状况分析 使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针对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沈阳、西安、大连、济南、厦门十个城市3212 名18-60 岁的当地常住居民进行了入户访问。在功能饮料的认识度、各城市饮用率、购买理由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1.1、人均消费量 目前中国功能饮料的人均消费量每年仅为0.5 公斤,距离全世界人均7 公斤的消费量尚有巨大空间,功能饮料的在国内的市场潜力极其巨大。另外,中国的人均GDP 已经超出1000 美元,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也已经有了大幅提升。 1.2功能饮料认识度 城市居民认知度普遍偏低 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不同城市居民对功能饮料的认知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北京居民认知程度最高,为85.5%;济南、上海和武汉居民认知程度较低,不知道功能饮料的比例均在44%左右(注:本文的“居民”仅指既饮用又主动购买包装软饮料的消费者)。看来虽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中国能源结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对进口石油依存度过高,能源安全和环保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各种可再生性能源的利用状况进行比较,认为我国发展生物质资源产能潜力巨大,如麻风树、油桐等陆生植物制备的生物柴油在近期会有较大的发展,特别以微藻为主的水生植物制备生物柴油,将有可能成为最有竞争力的替代性能源,在我国未来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比重。 关键词:能源安全;温室气体;可再生性能源;微藻;生物柴油1. 中国能源构成的现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连续多年都位居世界前列。统计数据表明2001~2006年间,我国每年一次性能源的消费比重均在90%以上(见表1),而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利用率仍然很低。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的特点:(1)煤炭的生产和消费比重偏高。近五年来煤炭年产量占能源总产量的比重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这一比重上升至76.7%。(2)石油的生产量低,消费量高,供需缺口需依赖进口石油满足。与煤炭资源相反,石油在能源总产量的比重逐年递减,2006年仅为11.9%,而其消费量的比重五年来均超过20%。(3)新能源利用率低,发展潜力大。目前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足10%,而我国地域辽阔,太阳能,风能,生物质等能源蕴藏丰富,开发潜力巨大。 2. 能源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石油短缺与能源安全

我国石油储量占世界总量的2%,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自1993年成为原油净进口国以来,到2002年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第七大石油进口国。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见表2),1995之后的十年间,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也基本呈逐年递增趋势,2006年,全国48.2%的石油消耗量需从国外进口。而2008年4月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8)》蓝皮书预计,2010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将达4.07亿吨和5.63亿吨,分别比2006年提高17.42%和62.47%。BP世界能源统计(2008)的数据表明,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约1.24万亿桶,以目前的开采速度仅够开采40多年。 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中国对进口石油的过度依赖使我们不得不面 对能源安全问题,特别是全球已进入高油价时代,能源安全更成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影响到中国整体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性问题。 2.2 煤炭消耗与环境恶化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全世界的37%。作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在1995~2006十年间,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中所占比例均在65%以上,并且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仍将保持煤炭占据主导地位的状况。大量煤炭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粉尘等环境污染物的排放量逐年增大。据美国EIA(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统计,1990年世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约为215.6亿吨,预计2010年将为277.2亿吨,2025年达到371.2亿吨,年均增长1.85%。目前,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

中国固体饮料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11-2015年中国固体饮料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 报告 内容简介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和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制成的每100克成品水分不高于5克的固体制品,呈粉末状、颗粒状或块状,如豆晶粉、麦乳精,速溶咖啡、菊花晶等,分蛋白型固体饮料、普通型固体饮料和焙烤型固体饮料(速溶咖啡)3类. 它以食用方便、卫生,独特的风味、品种多样等优势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1-2015年中国固体饮料行业市场调查与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五章。首先介绍了世界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概况、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等,接着分析了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发展的现状,然后介绍了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竞争格局。随后,报告对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最后分析了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固体饮料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固体饮料行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采用国家统计数据,海关总署,问卷调查数据,商务部采集数据等数据库。其中宏观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部分行业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及市场调研数据,企业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规模企业统计数据库及证券交易所等,价格数据主要来自于各类市场监测数据库。

报告目录、图表部份 第一章 2011年世界固体饮料制造行业运行概况分析 第一节 2011年固体饮料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分析 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 二、新科技革命促进固体饮料行业快速发展 三、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固体饮料产业升级 第二节 2011年世界饮料行业发展概况 一、饮料市场呈现多样化 二、消费需求倾向健康、方便和环保 三、保健功能饮料越来越受到关注 四、新品种接连进入市场 五、世界饮料产销的重心转向亚洲 第三节 2011年世界饮料主要国家运行分析 一、美国 二、英国 三、日本 第四节 2011-2015年世界饮料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第二章 2011年中国固体饮料制造行业市场运行环境解析 第一节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一、GDP历史变动轨迹分析

饮料行业发展现状

饮料行业的现状和问题 饮料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产值年均增长近20%。2009年饮料行业产量达到8086万吨,对比1978年的20多万吨,改革开放30年来增长了近400倍,同时也超过日本成为第二大饮料生产国。 2009年饮料业增长24.33%,比2008年增幅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仍呈现出加速发展的势头。特别是近几年来,几乎每5年就翻一番,2006年以来,更是每年过一个千万级的关口:2006年过4000万吨大关,2007年过5000万吨大关,2008年更是越过了6000万吨大关(如下图)。 未来几年更将是饮料行业结构重构时期,植物饮料、谷类饮料、果汁饮料、功能饮料、茶饮料等健康饮料品类将逐渐成为饮料业的主力军。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3年中国会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饮料消费国和生产国,今年产量突破1亿吨更是指日可待。从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仍然是饮料行业的主产区,其产量占我国饮料总产量的五成以上。从饮料品类来看,包装水仍然以40%的市场份额高居饮料行业榜首,碳酸饮料市场容量2009年达400亿,占据行业第二,而果汁饮料和茶饮料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其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位于第二的碳酸饮料。 植物饮料市场目前暂时以凉茶为品类的行业代表。凉茶2009年销售额在180亿左右,王老吉占据了一半的份额。 2009年,除了领头羊,整个凉茶罐装行业几乎全面亏损,很多凉茶企业连工资都发不出。这些企业进入凉茶行业之前的心态就有误,高举高打,幻想一战成名。由于第一名的品牌定位和渠道管理能力太强了,其他对手又集体犯战略性错误,所以凉茶行业的格局也容易判断,强弱分明,两极分化。 百事可乐虽然有可口可乐健康工坊凉茶的前车之鉴,仍然推出草本乐植物饮料。可惜口感和功能上都缺乏差异化,结局自然不言而喻了。 将来在罐装凉茶上,能够对王老吉造成威胁的,只有黄振龙和邓老凉茶。但是,如果黄振龙和邓老不被两乐、康师傅、统一、娃哈哈、中粮这种有渠道有资金实力的饮料巨头收购,凭自身的发展,未来几年也没有大作为。 从全国的综合数据来看,达利的和其正凭借其瓶装凉茶的好运气,终于坐稳了老二的位置,2009年卖了10亿左右,今年预计可以达15亿的销售额。盒装的广药集团的绿色王老吉2009年销量在12亿左右,如果按企业排名(不按品牌),广药集团应该是真正的凉茶第二名,而且广药旗下还有潘高寿、陈李济等众多凉茶品牌。 霸王集团今年也高调推出凉茶,自然想瓜分王老吉、达利的凉茶份额。只不过,霸王凉茶的品牌延伸之战,最终不会太理想。 未来几年,王老吉会加速国际化的进程,而国内大部分罐装凉茶企业都还要为生存而挣扎。 除了凉茶,某些区域市场上,金银花饮料、菊花饮料、玫瑰花饮料、葛根植物饮料都还是有一定的销量,中小企业和经销商不妨可以关注下这些区域强势品牌。另辟新径,或许能或许能成就一番事业。

中国清洁能源现状分析及发展中存在问题

1 清洁能源概念 传统意义上,清洁能源指的是对环境友好的能源,意思为环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这个概念不够准确,容易让人们误以为是对能源的分类,认为能源有清洁与不清洁之分,从而误解清洁能源的本意。 清洁能源的准确定义应是:对能源清洁、高效、系统化应用的技术体系。含义有三点:第一清洁能源不是对能源的简单分类,而是指能源利用的技术体系;第二清洁能源不但强调清洁性同时也强调经济性;第三清洁能源的清洁性指的是符合一定的排放标准。 2 我国清洁能源发展现状 清洁能源在我国发展至今,主要有如下几种: 1.洁净煤技术 由于我国煤炭在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今后一段时期内,煤炭仍将是我国主要的一次能源,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就是煤炭的清洁燃烧。目前比较成熟的的洁净煤技术主要包括:型煤、洗选煤、动力配煤、水煤浆、煤炭气化、煤炭液化、洁净燃烧和发电技术等。 2.核电 核能是清洁的能源。我国已经建有的核电站分别有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等,运行情况良好。目前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来源之一,地位仅次于煤炭和水电。根据新浪网消息,我国政府近期规划在2006年至2010年期间,将积极发展核电,重点建设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远期规划是到2020年,每年核发电能力,从目前的8700兆瓦,增加到4万兆瓦,意味着2006~2020年的14年里,中国将增建30座核电厂。 3.太阳能 太阳能是清洁可再生的能源,目前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范围的使用,主要体现为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使用。在山东等地,太阳能产业正得到快速发展,许多技术如太阳能电池等也日臻成熟。 4.生物质能 是指由生命物质排泄和代谢出的有机物质所蕴含的能量,我国生物质能储量丰富,70%的储量在广大的农村,应用也是主要在农村地区。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地区正在推广和示范农村沼气技术,技术简单成熟,正在逐步得到推广。我国在生物柴油研究方面也得到快速发展,在福建、四川等地已经建有小规模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但是目前并未形成产业化。 5.水能 水能在我国早已得到大规模的使用,主要用途是发电。较早期的有小浪底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等;规模较大的如三峡水电站等。这些水电站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能源保障作出了巨大贡献。 6.风能 我国风能资源较为丰富,风能在我国的利用也较为成熟。据中国风电发展报告指出,如果充分开发,中国有能力在2020年实现4000万千瓦的风电装机容量,风电将超过核电成为中国第三大主力发电电源。在我国甘肃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有较大规模的应用。 7.地热能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有3000多处。地热应用前景广阔,主要指的是有效利用地下蒸汽和地热水,用途可以发电、供暖等。受资源所限,地热发电站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在其他地区,地热也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山东省商河县已经建成的温泉别墅就是利用地热供暖,效果良好。

功能性饮料现状与发展前景

功能性饮料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摘要】根据我国软饮料的发展趋势,得出功能性饮料发展前景广阔的结论。介绍了功能性饮料的分类,国内外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功能性饮料在发展中现存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展望了功能性饮料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软饮料;发展趋势;功能性饮料;分类;发展现状;问题;措施;前景 我国软饮料的发展遵循着“天然,营养,回归大自然”的总趋势,其发展趋势可概括为:碳酸饮料主导潮流,茶饮料后来居上,天然饮料倍受亲睐,功能饮料异军突起【1】。 碳酸饮料所以能够主导潮流,是由我国国情决定的:我国消费层次多样化,而且中、低档消费占绝大多数,生产投资少、见效快,价格适中,加之原料来源方便,较少受自然条件限制,能大量生产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饮料消费需求;人们对饮料的低糖、低热的要求也促进了茶饮料的发展,其低热、无糖、生津止渴、利尿和防暑降温等优点,正符合人们追求身体保健的要求;天然饮料由于取自自然、富营养、对人体健康无害,与人们追求自然、健康的意识吻合。天然饮料介入其他饮料中,从而刺激果菜汁饮料业的发展;功能性饮料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它是饮料科学与医学和生物学结合的产物,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现就功能型饮料加以分析: 1 功能性饮料的分类 根据国际饮料行业协会的新规定,功能性饮料是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中国软饮料分类标准中给功能性饮料,即特殊用途饮料下了定义: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包括运动饮料、能量饮料、营养素饮料和其他特殊用途饮料四大类【2】。 1.1运动饮料 运动饮料的定义(GB15266-2000 )为: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能适应运动员或参加体育锻炼人群的运动生理特点、特殊营养需要的软饮料。运动饮料属于功能性特殊饮料中具有特定功用,能使运动员或参加体育运动的人员在饮用后迅速补充水分和多种营养元素的饮品。目前,运动饮料的消费量约占整个功能饮料的50%以上。现今运动饮料按产品性状分为充气运动饮料和不充气运动饮料两大类,其中不充气运动饮料又分为液体和固体2种【3】。目前在市场上,充气型运动饮料如健力宝公司推出的碳酸型运动饮料,不充气的液体饮料如的赞助品牌—“佳得乐”,在广州、上海等南方城市销售不错,固体型运动饮料如“威创高能固体饮料”,饮用时自己冲配即可。由于碳酸气会引起胃部的胀气和不适,大量饮用碳酸饮料有可能引起胃痉挛甚至呕吐等症状,同时为了饮用方便,运动饮料逐渐向不充气的液体饮料形式发展。 1.2能量饮料 英国Canadean公司将能量饮料定义为一种果汁风味或无果汁风味、能够提供能量的一类软饮料,多数充有碳酸气,但也有不充气以及粉状产品。产品一般含有牛磺酸、咖啡因、瓜拉拿藤、葡萄糖和植物萃取物以及矿物质、维生素【4】。目前市场上的能量饮料如“红牛”,作为世界销量第一的功能饮料,年在全球年销量达40亿罐。含有咖啡因、具有提神功能的能量饮料原产于日本和泰国,全球市场增长迅速。 1.3营养素饮料

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能量饮料销售额增长速度位居首位

2020年中国饮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能量饮料销售额增长速 度位居首位 饮料行业基本概况分析:定义、分类 饮料按乙醇含量可以分为酒精饮料和非酒精饮料两大类,酒精饮料包含各种酒类如啤酒、白酒、黄酒、红酒等;非酒精饮料指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饮品,人们通常也将其称为软饮。 国家标准《饮料通则》(GB/T10789-2015)直接用饮料代替软饮一词,根据《饮料通则》的定义,饮料是指经过定量包装的,供直接饮用或按一定比例用水冲调或冲泡饮用的,乙醇含量(质量分数)不超过0.5%的制品。 1、2019年中国饮料产量回升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我国饮料行业呈现出新的变化形势。产量方面,2014年以来,我国饮料总产量震荡变化,2016-2018年全国饮料产量有所下降,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回升;2019年全国饮料产量为17763.48万吨,同比增长7%。截止至2020年1-5月中国饮料产量达到5999万吨,同比下降12.6%。 具体到各地区来看,我国饮料主要产地包括广东、四川、陕西、湖北以及浙

江。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地区饮料产量为3264.44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18.38%,排名第一;四川和陕西紧随其后,饮料产量分别为1952.58万吨和1386.82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比重分别为10.99%和7.81%。 2、中国饮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提升 市场规模方面,根据欧睿国际数据统计,我国包含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浓缩饮料、果汁、即饮咖啡、即饮茶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及亚洲特色饮料在内的饮料销售金额由2014年的4.652.16亿元增长至2019年的5785.6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4.46%。

(整理)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回顾及行业趋势探讨.

【关键词】软饮料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中国软饮料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前瞻(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我国软饮料行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五次浪潮: 第一次碳酸饮料浪潮,以健力宝、天府可乐等中国可乐、以及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为主导; 第二次瓶装饮用水浪潮,20世纪90年代娃哈哈、乐百氏借助瓶装饮用水兴起迅速崛起。 第三次茶饮料浪潮,1996年旭日升冰茶开始热销,康师傅从1999年开始在茶饮料市场发力,至今市场形成以康师傅、统一、娃哈哈为主导的三大茶饮料品牌。 第四次果汁饮料浪潮,2001年统一推出鲜橙多果汁饮料一举成功。康师傅鲜の每日C、娃哈哈果汁、酷儿、农夫果园等跟进,兴起果汁饮料消费高潮。 第五次功能性饮料浪潮,2004年出现了以乐百氏的“脉动”、娃哈哈的“激活”等运动型饮料为代表的功能性饮料新一波浪潮,此后兴起的王老吉(加多宝)凉茶也带动了整个凉茶品类的浪潮,但是我们认为凉茶也应该算是功能性饮料的范畴。 软饮料行业主要发展历程 时间 主要品类典型产品 厂家/品牌 1 上世纪90年代初碳酸饮料健力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 非常可乐 健力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娃哈 哈 2 1996年左右瓶装饮用 水 娃哈哈、乐百氏娃哈哈,乐百氏 3 1999年左右茶饮料绿茶、冰红茶等康师傅、统一、娃哈哈 4 2001年左右果汁饮料鲜橙多、鲜の每日C、酷儿、农 夫果园等 统一,康师傅,娃哈哈 5 2004年左右功能性饮 料脉动、激活、王老吉凉茶、何其 正凉茶 乐百氏、娃哈哈、王老吉(加多宝)、 何其正等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饮料行业的下一次浪潮很可能会聚焦在健康、营养、绿色、安全等特点上,而蛋白饮料中的植物蛋白饮料恰恰符合这些特点,随着消费者对植物蛋白饮料功能性和健康性的认识,植物蛋白饮料未来增长空间潜力很大。 植物蛋白饮料的具体定义是指以植物果仁、果肉及大豆为原料(如大豆、花生、杏仁、核桃仁、椰子等),经过加工、调配后,再经过高压灭菌或无菌包装制得的乳状饮料。目前常规定义的植物蛋白饮料就是豆奶、花生露、杏仁露、核桃露、椰汁这几个种类。大多数豆奶产品为固态饮料,并且市场在逐渐萎缩,目前市场上销售较多的是杏仁露、核桃露、花生露、椰汁几个品类,此外还有一些复合品类,如花生牛奶、核桃花生露、核桃杏仁露等。 市场上主要植物蛋白饮料介绍 类 别 主要成分功能用途包装口味消费群体 杏仁饮料以杏仁味主原料,含脂 肪、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等主要成分 止咳、平喘、 润肺、美容 饮用,提供 蛋白质、不 饱和脂肪酸 等 易拉罐、 利乐包 香浓 滑爽 略有 苦味 消费人群广泛,但杏仁油 性大、具有滑肠作用,脾 胃虚寒的人或有腹泻症 状的人不宜饮用 核桃饮料以核桃仁为主要原料, 含脂肪、蛋白质、碳水 化合物等主要成分 益智、健脑、 抗衰老、降低 胆固醇、美容 等 饮用、提供 蛋白质、不 饱和脂肪酸 等 易拉罐香浓 滑爽 适合所有人群,尤其是学 生、脑力劳动者等主要用 脑群体 花生饮料以花生为主要原料,含 脂肪、蛋白质、碳水化 合物等主要成分 润肺、和胃、 补脾、止血 饮用、提供 蛋白质、不 饱和脂肪酸 等 易拉罐、 利乐包、 PET瓶 香浓 滑爽 适合所有人群 椰汁以鲜椰肉汁或椰子原 浆为主要原料,含脂 肪、蛋白质、碳水化合 物等主要成分 清凉消暑、生 津止渴 饮用、提供 蛋白质、不 饱和脂肪酸 等 易拉罐、 利乐包 滑爽适合所有人群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回顾我国饮料产业的发展过程,不难发现,现有的饮料市场强势品牌几乎都是伴随着 某一个品类的兴起而成长起来的。在植物蛋白饮料领域,表现最为突出的是露露和椰树,分别代表了杏仁露和椰汁两个品类,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是植物蛋白饮料的市场容量一直增速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周灵悦 学号:201233745108 指导老师:侯景鑫 时间:2014年12月

我国能源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引言 伴随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能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基于第一个20年(1981—2000年)我国实现“能源消耗翻一番,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可喜成就,国内外一些权威部门对我国2020年能源需求做了预测。在国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DRC)和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中心(ERI)在国际能源专家的协助下于2000年对中国2020年的能源消费需求按照不同的情景做了权威的预测,预计通过提高能源效率、采用相关先进技术和生活方式等措施,2000—2020年之间我国年均能源消费增长将保持在313%—418%之间,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在2417亿吨(绿色增长情景)与33亿吨(普通措施情景)标准煤之间。国际上,一些机构在20世纪末也对此做过类似预测,如美国能源部门研究认为21世纪前20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在315%—419%之间,2020年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2413亿—3212亿吨标准煤[1]。 二、中国能源危机现状 第一人均能源资源相对不足,资源质量较差。我国常规能源资源的总储量就其绝对量而言,是较为丰富的。1997年全国第三次煤炭资源评价:2000米内煤炭资源总量5.57万亿吨,1000米内2.86万亿吨,探明储量(A+B+C)6044亿吨,可采储量1145亿吨;煤炭储量中:烟煤占75%,无烟煤12%,褐煤13%;按用途分类:动力煤为83%,炼焦造气等原料煤为17%。1993年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石油总资源量为940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8万亿立米,专家预测可采资源量:石油为130-150亿吨,天然气7-10万亿立米。煤层气:2000米内测算资源量30-35万亿立米。水能蕴藏量为6.76亿千瓦,可开发量为3.79亿千瓦。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太阳能2/3国土面积年总辐射量超过60万焦/平方厘米,风能资源量估计为2530亿瓦,地热能已探明可采储量4627亿吨标煤,生物能:柴薪秸杆为3亿吨标煤,动物粪便等沼气原料为25亿吨;海洋能资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潮汐能可开发资源量218亿瓦,波浪能理论资源量129亿瓦,潮流能理论资源量140亿瓦,温差能13.2-14.8千亿瓦。 第二,能源生产消费以煤为主,在我国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由煤炭始终占有较大的比重,1998年,原煤在一次能源生产中所占比重为74.2%,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为75.6%。根据UNEP和UNDP1995年的世界资源报告,在全球能源结构中,世界为:液体37.1%,气体23.7%,固体29.2%,一次电能9.9%;发达国家:液体36.7%,气体27.4%,固体24.1%,一次电能11.7%;发展中国家:液体37.3%,气体14.1%,固体43.7%,一次电能3.8%;而中国:液体17.5%,气体1.6%,固体75%,一次电能5.9%。 第三,能源工业技术水平低下,劳动生产率较低。1998年,我国煤炭工业职工总数约占世界煤炭职工人数的52%,而煤炭产量仅占世界总产量的21.5%,

果蔬汁饮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饮料工艺学课程论文果蔬汁饮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姓名: 学号: 班级: 成绩:

果蔬汁饮料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摘要:我国是水果和蔬菜生产大国,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发展果蔬汁产业可以提高果蔬的附加值,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果蔬汁的加工技术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介绍了近年果蔬汁饮料加工领域的新技术,以及果蔬加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果蔬汁;加工技术;发展方向 引言: 果蔬GB10789—1996 指出,用新鲜或冷藏水果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制品称为果汁(浆)及果汁饮料(品)类产品,主要分为果汁、果浆、浓缩果汁、浓缩果浆、果肉饮料、果汁饮料、果粒果汁饮料、水果饮料浓浆及水果饮料;蔬菜汁及蔬菜汁饮料的定义则是以新鲜或冷藏蔬菜(包括可食的根、茎、叶、花、果实,食用菌,食用藻类及蕨类)等原料,用机械方法将蔬菜加工,在制得的汁液中加入食盐或白砂糖等调制而成的制品,可分为蔬菜汁饮料、复合果蔬汁和发酵果蔬汁饮料3 类 1据美国全球行业分析公司(Global Industry Ana-lysts,Inc). 的报道,由于消费者的健康和营养意识增强,全球果蔬汁消费持续增长,预计到2010 年全球果蔬汁消费量将达到530×108L。北美和欧盟将是果蔬汁主要消费市场,占全球消费总量的60%,但增幅最大的消费市场将在亚太地区。在众多饮料品种中果蔬汁成为最有竞争力的种类之一 2 20 世纪80 年代初、中期,水果饮料浓浆是果汁类饮料的唯一产品。80 年代末90 年代初,以山楂为原料的“果茶”果肉饮料在我国的河北省、天津市辽宁省和河南省等地迅猛发展,全国有几十家企业在生产“果茶”。90 年代中期,以芒果汁为主,菠萝汁为辅的果肉饮料、混合果汁饮料成为饮料的热点 3我国蔬菜汁的发展是与果汁同时起步的,20 世纪80年代对番茄汁、胡萝卜汁及白菜汁等蔬菜汁的加工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工作。到了90 年代,开始用酶法澄清、酶法液化和超滤等加工技术,对胡萝卜、冬瓜、萝卜、南瓜、芹菜、大蒜等清汁、混汁和复合汁进行工艺研究。现已形成果蔬、根茎菜、绿叶菜为主要原料的蔬菜汁、蔬菜浓缩浆、特种蔬菜饮料等 3 个系列产品的雏形体系 4由于果蔬汁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国家在“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和国家863 项目中,专门设置了果蔬汁加工的课题。例如:苹果深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蔬菜汁产业化关键工艺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质鲜榨苹果汁和浑浊型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与产业化开发;浓缩果汁质量控制1果蔬饮料研制、生产及市场销售现状 1果蔬饮料的分类、代表性产品种类 1.1含碳酸气果汁饮料 主要品种有柑橘、柠檬、杨梅、樱桃、香蕉、沙棘、猕猴桃、刺梨、醋栗等作原

饮料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饮料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 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9665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360docs.net/doc/812466319.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中国饮料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 报告编号:1589665←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3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https://www.360docs.net/doc/812466319.html,/R_ShiPinYinLiao/65/YinLiaoHangYeXianZhuangYuFaZhan Q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饮料行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是中国消费品中的发展热点和新增长点。30多年来,饮料行业不断地发展和成熟,逐渐改变了以往规模小、产品结构单一、竞争无序的局面,饮料企业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中国饮料在品牌方面的发展成果显著,全国性品牌已有十几家。 过去十余年间,在我国饮料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一批本土品牌逐渐成为或全国、或区域、或品种的主力品牌。我国饮料制造业成长迅速,发展势头良好,目前整体规模很大,盈利能力较强,发展已经非常成熟。 2012年,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售排名前十为加多宝、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雪碧等,前十位市场占有份额合计67.16%。其中加多宝凉茶占据2012年度全国罐装饮料市场销量第一名。2013年1-12月份我国累计生产软饮料14926.9万吨,同比增长11.4%。201 4年1-6月我国共生产软饮料8119.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28%。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中国饮料行业发展回顾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15-2022年)认为,由于我国目前的人均饮料消费量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料市场潜力巨大。目前补营养、补餐、增强体能和智能、休闲等饮料的开发会更加凸显饮料市场的未来潜力。 预计到“十二五”末期,在鼓励发展低热量饮料、健康营养饮料、冷藏果汁饮料、活菌性含乳饮料,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等政策引导下,中国饮料行业产品结构将更趋合理。

我国饮料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

我国饮料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趋势摘要:饮料产业在我国兴起较晚,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带动饮料产业在我国的发 展也越来越迅速,成为我国一大产业支柱。本文通过对我国饮料产业先状的阐述,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对我国饮料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的把握,对我国饮料产业今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饮料产业、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 1饮料产业现状 1.1产量 饮料进入我国的时间较晚,清末进入我国,其高速发展在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软饮料工业有了强劲的发展。以汽水产量为例,1980年与1950年比较,北京增长75倍、上海增长15倍、广州增长10倍、天津增长10倍、沈阳增长12倍。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重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有较大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构成和科学饮食越来越重视,软饮料产品己经出现了进入城市家庭,成为城市人民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并销向农村新趋势。软饮料需求量骤增,据统计:1980年软饮料产量仅为28.8万吨,1984年实际为80万吨,1985年实际为100万吨。到2005年的产量就超过了三千万吨,实际的需求量还要大。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国人对饮料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以下是我国2001年至2010年上半年由中商情报网得到的数据,可供参考。 1.2品种 随着饮料行业的迅速发展,饮料的种类也越来越多,由单一变得繁多,有纯净水、矿泉水、果汁饮料、植物性蛋白饮料、功能性饮料也越来越多。 1.3国内饮料公司的发展

我国大的饮料公司也在不断蒸蒸日上,打破了像可口可乐、百事传统的垄断市场。王老吉从1亿到170亿创造了销售神话。更多的饮料企业不断的壮大起来。饮料的类别更加多样化。为中国的应饮料产业更趋完善。 1.4生产设备 我国现有的软饮料灌装生产设备(包括进口设备)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国内生产的“两次灌装生产设备”,另一种是引进的或通过引进设备、技术消化吸收生产的“一次混合灌装生产设备”。①两次灌装生产设备两次灌装生产设备,指糖浆和水分两次灌装,混合机只混合水和COZ,不混合糖浆。灌装时先由灌装机将糖浆装入瓶中,而后再由灌装机将混合水注入瓶中。它的缺点是:设备生产能力低,工人劳动强度大,产品质量保证不了,设备故障多,损耗大。②一次混合灌装生产设备一次混合灌装生产设备,指糖浆和水自动配料,一次棍合,一次灌装,取消了灌浆机。它比两次灌装生产设备有较大的进步:第一,生产的软饮料质量稳定,含气量充足;第二,软饮料生产污染小,卫生设施好;第三,设备生产能力高,淡、旺两季生产均衡,受益均衡,使用厂效益好。目前,国内生产一次棍合灌装生产设备的企业有轻工部南京和合肥轻机厂,轻工部西安轻机所等。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我国到今已先后从西德、日本、民主德国、岁马尼业、捷克、瑞典等国家引进:玻璃瓶灌装生产线119条,利乐包灌装线3了,浓缩米汁生产线27条,易拉盖2片罐灌装线巧条,皇冠盖生产线26条,引进易拉盖2片罐生产线13条,塑料瓶制瓶灌装生产线10条,聚酚玻璃瓶两用灌装线6条,复合软包装生产线5条,自立袋灌装生产线4条,‘百利包灌装生产线2条。 2饮料产业发展趋势 2.1.健康营养 随着人们健康理念的改观,大大推动了饮料产业的结构大调整。结合国外果汁饮料市场的发展规律及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习惯,未来我国果汁饮料的市场预计将呈现以下特征:纯天然、高果汁含量是发展方向。如今的饮料市场,包装水仍是份额最大的一个品类,份额占整个软饮料业的30%以上,而紧接其后的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也占份额较大。但逐渐深入人心的健康理念将推动饮料行业结构的大调整,碳酸饮料的地位将被果汁、茶饮料等品类代替。凉茶、菊花茶、玫瑰花茶等草本为主的植物饮料及普通意义上的茶饮料,因其迎合当今的健康理念,并拥有我国深厚的文化基础,发展看好。未来瓶装水产销量仍然可能是饮料市场的第一,但是金额上未必是。而以凉茶为代表的植物饮料和茶饮料,很有可能在销售额上成为饮料新一届霸主。 2.2功能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饮料的需求的程度也发生重大对的改变。不在是把饮料给局限于解渴、止渴上。更多的消费者将饮料的需求定位在其具有什么样的功能上面。特别是王老吉的销售实战性证明了消费者对饮料的需求的改变。因而很多的饮料生产商也逐渐的认识到饮料产业销售理念的调整。对饮料的功能性的开发研究更为注重。 3饮料产业所存在的问题 3.1食品添加剂的问题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国新能源的利用现状与趋势 1 引言 随着全球化石能源枯竭供应紧张、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世界各国都认识到了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长期以来主要依靠煤炭,在一次能源供给中一直保持在2/3以上的比例。而中国的石油进口量连续增长,2009年进口原油约2.04亿吨。据测算,中国石油消费进口依存度已达到50%的“警戒线”。同时随着2000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城镇燃气行业改革加速,燃气行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对天然气的需求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这种状况将在未来将长时间存在,毕竟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只有的美国的1/11。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生活水平的改善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耗量将有十分巨大的增长,近几年来汽车保量的快速增加即是例证。 随着传统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矿、天然气等储存量不断减少,而同时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加,以及环境恶化的巨大压力,新能源被提到了更重要的位置。虽然中国还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但是仍然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提出努力的方向,“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新能源是一个有力的工具。 2 新能源的利用现状 2.1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新的能源利用方式,既包括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又包括对传统能源进行技术变革所形成的新能源,如煤层气、煤制天然气等。新能源产业具有资源消耗低、清洁程度高、潜在市场大、带动能力强、综合效益好的优势,正在成为富有活力、最具前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2 太阳能 太阳能利用主要有太阳能的热利用和发电两种途径。热利用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代表,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由于城市土地紧张以及政策、规划和设计等因素,太阳能的热利用在城市属于个案,如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振业城是华

固体饮料项目申请报告

固体饮料项目 申请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固体饮料项目申请报告 在我国食品工业中,固体饮料工业起步较晚,但近几十年来,尤其是 90年代以来,固体饮料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根据当前发展现状,未来固体 饮料行业将呈现以下四个趋势。 该固体饮料项目计划总投资15595.3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1240.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2.08%;流动资金4354.7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27.92%。 达产年营业收入32139.00万元,总成本费用25073.17万元,税金及 附加275.08万元,利润总额7065.83万元,利税总额8315.51万元,税后 净利润5299.3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3016.14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5.31%,投资利税率53.32%,投资回报率33.98%,全部投资回收期4.44年,提供就业职位586个。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项目承办单位的管理决策层要以求实、科学 的态度,严格按国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要求,在全面完成调查研究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论证和比较,做到技术先进、可靠、经济合理,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以客观公正立场、科 学严谨的态度对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出科学的评价。 ......

固体饮料是指以糖、乳或乳制品、蛋或蛋制品、果汁或食用植物提取物等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辅料或食品添加剂而制成的固体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国内固体饮料企业的精耕细作,固体饮料企业数量和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固体饮料项目申请报告目录 第一章申报单位及项目概况 一、项目申报单位概况 二、项目概况 第二章发展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分析 一、发展规划分析 二、产业政策分析 三、行业准入分析 第三章资源开发及综合利用分析 一、资源开发方案。 二、资源利用方案 三、资源节约措施 第四章节能方案分析 一、用能标准和节能规范。 二、能耗状况和能耗指标分析 三、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第五章建设用地、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分析 一、项目选址及用地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