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时尚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时尚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时尚产业研究报告

中国时尚产业研究报告

一、关于时尚产业的定义及内涵

(一)时尚、时尚产品、时尚产业、时尚经济

1、时尚概念的内涵

我们给时尚定义如下: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流传较广的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文化理念,体现在衣着、服饰、消费习惯或生活方式等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它往往由思想意识起步,以各种物质形式来表达,是一种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社会文化,并与时代大众的精神诉求息息相关,成为一段时期内流行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2、时尚产品

时尚产品指代表当今时尚、具有一定附加值和时代先进性的符合现实需求的产品,往往代表特定时期主流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包括时尚商品和时尚服务。从内涵来说,广义的时尚产品包括奢侈品,狭义的时尚产品,介于普通产品和奢侈品之间,但不包括奢侈品。

3、时尚产业与时尚经济

英文中出现了fashion industry的说法,意为“时尚服装的制造者与销售者”,最早发端于法国巴黎与意大利米兰的服装制造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时尚产业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产业范围不断拓宽,产业体系日益完善,主要分为时尚设计与时尚营销两大领域。时尚设计指从时尚概念的确立、创意方案的设计到数据管理、产品开发以至最终形成时尚产品的全过程,而时尚营销则包括了在制造和零售过程中所有为目标客户计划、设计、发展产品线及

根据现阶段产业发展现状,我们给出如下定义:时尚产业是指通过工业和商业化方式所进行的时尚产品和时尚服务的设计、采购、制造、推广、销售、使用、消费、收藏等一些列经营性活动的总称,是随着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生产要素相互融合,所产生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和形态。

时尚经济则指与时尚产业相关的一系列经济活动和经济形态。由于时尚产业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社会经济各个层面形成一张涵盖面极其广泛的产业网,使得各种产业元素之间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形成环环相扣的纽带,只要与时尚元素结合,就能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

(二)时尚产业的主要特征与行业范围

1、主要特征

第一,时尚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时尚领域。比如在物资匮乏年代,人们对衣服的偏好倾向于结实耐用;而经济繁荣的时代,更看重健康、舒适、美观。由于时尚概念商品化的日益加强,市场经济越发达,时尚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明显。

第二,符号消费性特征。时尚产品具有符号价值,符号价值在于其示差性,即通过符号显示与其他商品的不同。时尚产品消费者通过消费既实现了实用价值也通过消费行为过程完成了对时尚理念的演绎和体验。

第三,高附加值。时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概念设计与市场营销,属于高智力高技术投入的高端服务业,附加值较高。

第四,高度全球化。一方面时代变迁和人类交流频率加快,使得构成时尚的

术时尚产业的流行速度之快、流传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使得时尚产业的全球同步性趋势不断加强,周期大大缩短[2]。

2、行业范围

尽管时尚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并未形成统一的行业划分标准。在西方发达国家,时尚产业包括的范围已从流行的服装或者发型设计行业,延伸到以下领域:第一,建筑,室内设计;第二,体型、化妆品、美容;第三,美食、舞蹈、音乐;第四,体育、游戏、娱乐;第五,政治、新闻、宗教;第六,礼仪、科技、经济[3]。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合当前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现状,我们将时尚产业的范围界定如下:

第一,时尚商品制造业:时尚休闲服装鞋帽、皮草皮具、各种饰品、名表、珠宝、香水、护发护肤化妆品、美食、消费类电子产品等等;

第二,时尚服务业:美容美发;健身旅游;流行音乐、影视摄影、动画漫画、时尚书籍杂志、餐馆酒吧等休闲娱乐产业。

结合当前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现状,本报告将重点研究化妆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装、珠宝首饰、动漫等几大类时尚产业。

二、世界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的发展趋势及启示

(一)世界时尚产业和品牌发展的现状

1、世界时尚企业的发展

一个时尚企业的持续良好发展,需要很多方面的因素加以支撑。企业理念、国际市场、时尚产品、产业链、创新等从不同方面决定着时尚企业成功的模

(1)坚持时尚法则。时尚企业推出时尚产品品牌时在很大程度上推出的是一个时尚理念。时尚企业的成功之处之一,即通过品牌广告创意设计将人们带到时尚的领域中,把企业产品品牌与时尚联结起来。

(2)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培育国际化企业,就要有融入国际经济大家庭的战略高度来考虑企业的持续发展,并在短期内将最新推出的时尚推广到世界各地,建立起自身稳定的国际市场和消费者。

(3)流行快餐是快速时尚产品的发展模式。在未来的5-10年之内,零售市场的消费两极化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以服装消费为例,一极是以低价及流行快速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极却是更注重情感与个性的奢侈品牌,时尚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快速”。对市场快速的反应能力强。

(4)产业链条整合是时尚企业多元化战略的重要举措。企业的时尚产品并不是单一的,她们的时尚产业链在不断丰富、更新和整合及其运作。

(5)不断创新是时尚企业保持生命活力的唯一途径。时尚企业要在时尚界站稳脚跟,就要时刻关注国际最流行的时尚趋势。

2、世界时尚品牌的发展

Chanel、Anais Anais、Patek Philippe、Louis Vuitton……,服装、香水、手表、箱包、打火机……,每个时尚品牌都有着自己的风格和故事。无论是独特的设计、快速的供应链、还是高效的经营模式,时尚品牌以其特有的风格引领着时尚产业的发展。ZARA——快速时尚的先锋。通过快速地推出时尚又价格亲和的服装,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排名第三、西班牙排名第一的服装零售商。ANNA SUI——魔幻精灵的奇妙世界。安娜苏的设计结合了流行趋势与现代市场需求的方向,告诉我们,“独特”的设计是使其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元素。

工,在品牌延伸的时候能保证品牌风格的多元化。Richemont——品牌资产化的传奇。历峰集团拥有卡地亚、江诗丹顿、登喜路、梵克雅宝、伯爵、万国、积家、万宝龙等一连串耀眼的品牌,正是通过了品牌资产化,使历峰成长为了世界第二大奢侈品公司。

(二)国际时尚之都的特色

纵观世界时尚之都的发展历程,其中最有影响力和生命力的时尚之都就是巴黎、米兰、伦敦、纽约和东京。巴黎时装在世界占有先导地位。巴黎的时装设计师在充满艺术气息的创作环境中,想象力、创造力往往受其他艺术家、文学家的启发,在自己的设计中融会了音乐、舞蹈、雕塑和建筑等多种艺术形式。米兰造就了一批对美有着一种特殊感受与执着追求的设计师,追求高雅、方便、舒适、自由,休闲和年轻化的高级成衣是现代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的完美诠释。古老的伦敦已成为世界上先锋文化、音乐、艺术的殿堂,时装设计师成长的摇篮、时尚教育培训的基地,也奠定了伦敦在国际时尚前沿不可替代的地位。纽约时装趋向大众化、平民化,经久耐穿,价格多元,这些特点使纽约时装大量生产,行销世界各地。东京作为亚洲时尚潮流中心诞生了许多时尚产品,东京的设计师擅长于挖掘日本及东方传统中的精华。东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

(三)未来国际时尚产业的发展趋势

1.“快速时尚”的发展趋势

快速时尚即是快速翻新产品,时刻紧随正在流行的时尚。由于快速时尚品牌更契合消费潮流,其所具有的核心要素"流行、稀缺和低价"的特点足以打动消费者。

很多西方国家的零售商为了加快市场反应速度,开始在靠近销售点的地区寻找货源。中国目前仍然是高产量和低成本的采购首选地,同时,中美洲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以成为极具吸引力的供应基地和采购地;美国重要的货源地还将考虑越南、巴基斯坦、印度和孟加拉。

3.新动力的涌现——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最近,市场分析家们对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十分关注。因为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零售市场已经过度饱和。正是来自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高消费游客推动了西方城市奢侈品市场增长。巴西有着轰动全球的时装周以及众多国际品牌。俄罗斯的高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城市。印度年轻人和日益繁荣的经济令其成为所有国家中最有潜力的一个。中国东部沿海城市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在培养一个有消费实力的中产阶级团体,这些消费者在逐步寻求国际大品牌的品牌价值。

4.国际大品牌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

世界前三大奢侈品集团几乎囊括了全球的奢侈品品牌。法国的LVMH集团,旗下拥有50多个世界奢侈顶级品牌。瑞士的Richemont历峰集团,旗下拥有众多世界著名的珠宝、手表品牌。法国的PPR集团,旗下最主要的品牌是GUCCI(古驰)。

5.互联网成为时尚产业的新战场

越来越多的高端品牌通过网络崭露头角。如,英国设计师Hussein Chalayan将其2008年春夏时尚单品同步在https://www.360docs.net/doc/813397061.html,的网络上发行。Dior则开始在SecondLife网站上向网民展示自己最新季度的首饰设计。

6.绿色环保理念

把环境因素列为重要的考虑条件之一;在生产过程中,更大程度上地去平衡环保及经济效益追求之间的关系,把创新、专业技术、环保知识统一成一个整体。

7.国家和地区识别并没有因为全球化而削弱

在时尚领域里,高端时尚品牌也会在不同的市场推出不同特色的产品,以迎合当地消费者的需要。和欧洲相比,Zegna专卖店在中国销售的衬衫在花色上要含蓄得多,因为Zegna充分考虑了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表现欲比较含蓄的消费习惯。

8.消费者忠诚度下降,对于品牌的关注低于品质和价格

“蝴蝶顾客”说明消费者变得比以前更加缺少品牌忠诚度,这些顾客许多是“时尚业余爱好者”。根据网络广告集团Millard调查数据,只有2%的消费者在网上购物时关注品牌,而有37%的关注质量,26%关注价格。

9.名人效应

名人通常是在艺术、音乐、影视娱乐、体育、文化、政治、宗教有极大影响力的人。在过去的十年里,名人代言的广告数量已成长了两倍之多。10.服务和体验成为价值竞争的新战场

2008年在北京的奥林匹克公园内,众多世界顶级的时尚品牌设立了体验馆。(四)世界时尚产业发展的启示

1、国际知名时尚品牌的成功启示

(1)设计是品牌的灵魂。服装设计直接决定了产品的风格和品牌的个性。时

(2)经营是品牌的生命。品牌经营包括两个递进的过程:品牌创造和品牌运作。通过营销等手段扩大品牌的知名度,使品牌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安娜苏品牌运作的成功经验在于,选择了走高档百货终端通路的销售方式。

(3)供应链是品牌的支撑。ZARA一件产品从设计开始到选料、染整、剪裁、针缝、整烫、运送乃至成品上架最长只需3周的时间,这称得上是时尚产业的“奇迹”。

(4)资产化是品牌的拓展。集团通过品牌资产化让利益最大化,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益。LVMH集团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兼并收购造就了如今的奢侈品王国。

2、五大时尚之都崛起的重要启示

(1)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打造时尚之都的基础。城市规模大、国际交通便利,以及国际金融中心、国际性社区和国际性展览中心等服务优势都有利于时尚产业发展。

(2)文化底蕴——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基石,影响着时尚文化的发展方向,民族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时尚产业的重要资源。

(3)时尚个性——城市时尚产业发展中的灵魂因素,区别于其他时尚之都的标志。

(4)时装与服饰产业——城市时尚产业发展的领军产业。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的时尚产业发展历程,都是在确定时尚产业的主导地位后,通过时尚产业链的整合,塑造了各具特色的时尚文化与时尚经济,成为举世公认的世界级时尚中心。

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例如时装发布会、时装周、时装博览会、时尚展示会、流行色发布会等都是国际时尚界的大事件。

(6)本土品牌——是城市时尚产业中的“明星人物”。从世界各国时尚都市发展变化来看,拥有自己本土的时尚品牌是支撑国际时尚地位的最主要要素。

(7)主打产业——是新的时尚产生的载体。时尚产业就是时尚的商业化。从巴黎到纽约,从伦敦到米兰,每个城市的时尚都不是单一的,从服装服饰、鞋帽衬衫、箱包伞杖、美容美发,乃至珠宝首饰、眼镜表具到家纺用品、家饰装潢、家居用具,再蔓延到手机、MP3\MP4、数码相机、动漫、电玩等各个领域,都可能成为时尚产业新的增长点。

三、中国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的发展现状

根据目前国内外时尚产业的概念界定,我们选择了主要的时尚产业加以分析研究,其中包括:化妆品、消费类电子产品、服装、珠宝首饰以及美容美发、动漫等时尚制造业和服务业。

(一)现阶段中国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发展的主要特点

1、中国时尚产业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

(1)化妆品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在2006年全球化妆品销售额排名中,中国超越法国和德国,仅次于日本和美国,成为全球第三大化妆品市场。2006年,中国化妆品行业销售

洗护发产品和香水占据主要地位。200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接近20%,美容化妆品类占其中1/4,2010年中国美容业营业收入将超过3000亿元。

(2)消费类电子产品。根据麦肯锡公布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电子市场以每年12%的速度增长,市场总额在2010年将达到1250亿美元。到2010年底,中国人将买进全球25%的消费电子产品。2007年手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离子电视和摄像机六大类消费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上的销售总额为3500亿元,比2006年增长38%。

(3)服装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消费市场之一。2007年服装全行业产量为512亿件。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产量增长了159%。服装出口1980-2007年增长了38.9倍,占世界出口量的1/4。

(4)珠宝首饰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珠宝首饰业从产值1亿元发展到近1000亿元,从业人员从2万人发展到2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铂金消费国;亚洲最大的钻石市场之一;世界上第四大黄金消费国;世界上最大的玉石和翡翠消费市场。目前,全国共有珠宝首饰生产企业5000多家,其中年销售额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00家,目前已经建立了19个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

(5)动漫产业。截至2007年,国内已有30多个动漫产业园区、5400多家动漫机构、450多所高校开设动漫专业、46万多名动漫专业在校学生。而在我国84万个各类网站中,动漫网站约有1.5万个,占1.8%,这一数字与2006年初同期相比增加了4000余个,增长率约为36%;动漫网页总数达到5700万个,增长率约为50%。2007年国产动画片的数量已经占国内动漫市场的半

合肥、武汉、宁波这样的动漫产业新兴城市也逐渐加入。

2、中国时尚产业增长的主要动因

(1)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从1978年的1558.6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89210亿元,增长了56.24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也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据有关预测,21世纪初10-20年间是中国中产阶级形成的重要时期,2010年将达到25%,相应的中产阶层人数将从7300万人达到和17000万人,这些家庭正是高档家电、高档化妆品、健身旅游等时尚消费的主要群体。

(2)消费结构升级加速。从消费结构来看,近年来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呈现五个明显变化[4]:一是恩格尔系数下降。二是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比重提高。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发展性和享受性消费的支出大幅度增加。三是服务性支出比重提高。2006年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比2002年分别增长了47.9%、1.8%。四是城镇居民居住支出增加。五是农村居民货币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

(3)对外开放使消费观念产生重大转变。调查表明,年轻人中有57%希望“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48%的人不为负债担忧。

3、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出现了有影响力的时尚品牌

从服装行业来看,目前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服装产业大省中ODM 模式较为普遍,一些品牌已经初步打开了通往欧、美、日等服装发达地区市场的通路。2006年10月,“吉芬”在巴黎时装周进行品牌发布,成为中国第一个走向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品牌。2007年1月,商务休闲男装品牌“利郎”在米兰时装周发布新品。这些具有实力的设计师品牌都在国际顶级服装盛会

大城市日化企业科研开发力量较强,并善于通过广告、公益事业、行业会展等提升品牌美誉度和品牌知名度。如上海家化建立了国内结构最完整的化妆品研发中心,包括内材(配方)开发、包装创意设计与开发、基础研究等五十余个实验室。公司在皮肤生物学体外测试技术、皮肤生物工程学技术、现代植物化学-中草药研究技术、现代配方(乳化)技术、包装设计、开发和评估技术等五个方面的高新技术与国际研究水平接轨,并领先于国内同行。公司目前拥有各类科研人员百余名,每年的研发投入费用占营业收入的3%以上。从珠宝首饰行业来看,中国珠宝产品开始由仿制向创新设计转变,首饰设计及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并出现了“老凤祥”、“菜百”、“明牌”、“周大生”等一批自主品牌企业。

4、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品牌在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近年来,香水、化妆品、时装、美容等领域成为近年海外品牌进入的热点。目前,国际品牌占据中国时尚消费品市场高端地位的格局已经形成。在高端市场国内消费者对国际品牌有相当高的认可度。在化妆品行业外资名牌占据市场份额约70%,数码相机行业同样如此。服装行业国外品牌占去50%的市场份额;目前珠宝市场的品牌包括外国、香港和中国内地饰品“三分天下”。

5、当前中国时尚消费市场发生显著变化

(1)科技化。大量的时尚产业正是依托电脑、手机等高新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而出现的(如动漫、游戏、影视等)。调查表明,在大众关注的时尚领域中,有40.8%的公众会关注IT数码。

(2)群体化。调查显示,处于不同时尚指数分值的群体,在时尚品牌的认知

较高。从性别来看,女性是时尚产品的主力消费群,在时尚服装服饰、化妆品、香水、珠宝上的购买支出上都远远超过男性。

(3)地域化。中国地区间差异非常大,不同的文化、地理条件都使得时尚具有区域化特征。一线城市时尚消费水平普遍高于二线城市,上海、北京成为时尚指数最高的城市。此外,一些有着浓厚时尚氛围的城市也不逊色。(4)娱乐化。在中国公众认为最时尚的生活方式中,大部分都和娱乐有关。按照人们所认可的最时尚生活方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以各种体育运动和有氧健身为主的娱乐活动(41.2%);第二种是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为主的娱乐活动(35.3%);第三种则是以放松休闲为目的的旅游度假(29.1%)。

(5)品牌化。据调查,有82.8%的公众认为,一件名牌时尚产品胜过10件普通产品,79.5%的公众认为拥有国外名牌产品令人羡慕。

(二)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时尚品牌拥有量低,缺乏国际竞争力

根据2006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按照不同的国家,对服装、化妆品、电子类消费品、手表和珠宝首饰五个领域分别进行了统计。从品牌分布的国家来看,依次为美国(22个)、法国(15个)、日本(9个)、瑞士(8个)、德国(5个)、荷兰(4个)、中国(3个)。中国3个入选品牌分别是海尔、联想和长虹,在服装、化妆品、手表、珠宝四个领域均为空白。造成中国时尚产业自主品牌缺乏的主要原因,一是长期贴牌生产。二是缺乏品牌管理和保护意识。三是缺乏品牌管理专业知识。

目前中国时尚产业还局限于跟随欧美捕捉信息、模仿流行设计。2006年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05年大中型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统计资料》,其中服装行业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79个,仅占制造业大中型自主创新企业的1.22%。2005年中国服装产业大中型企业共申请专利487项,其中发明专利占申请专利总量的3.9%,低于纺织业的水平11.2%。

3、专业化、国际化人才短缺

珠宝首饰行业缺乏珠宝鉴定人才。仅上海珠宝鉴定评估人才缺口至少在1万名以上。服装行业缺乏设计师人才。除技术专业人才之外,时尚产业对管理、营销、人力资源、财务等领域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估计未来10年该市场人才缺口在100万人。

4、产业发展意识滞后

有些领导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发展时尚产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性;很多企业仍局限于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范畴;很多人在时尚消费方面表现出盲目性等。

(三)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分析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消费结构升级加速,大众追求时尚生活的意识不断增强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时尚产业将呈现出继续发展的良好态势。据波士顿咨询公司于2008年10月18日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预计中国到2010年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消费市场,2015年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

(一)有利于推动产业升级和中国制造的转型,提升我国在国际产业链中的位置

时尚产业是最有可能打造成中国制造转型破冰之旅的先行产业之一。加快时尚产业发展与升级既是中国制造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中国产业升级有重要拉动作用。时尚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一样,都是崇尚创新、个人创造力和文化艺术性的新兴产业,虽然不一定是高技术产业,但必须是充分应用高新技术成果的产业,都相对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性特点,以创新为导向是其最大的特点,代表着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重大方向。同时,从时尚产业体系的上游时尚设计和下游时尚营销两大环节看,也是我国整体制造业链条中最薄弱的环节。

(二)有利于培育开放宽容、兼收并蓄的创新思维与理念,从源头上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时尚产业是兼容文化艺术内涵和创意设计基础的消费类产业,其发展必须建立在基于开放的思维、全球化视野、宽容的心态的良好创新氛围基础上,创新是时尚产业的灵魂,贴近细分化消费群体是核心导向,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是产业潮流。伴随时尚产业的升级,必然推动民族创新思维与理念的培育及成长。吸引并充分利用全球创造型人才是创造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提高创意设计能力的根本保障,也是产业创新的根本动力。追赶世界时尚产业发展的潮流,实现时尚产业与创意产业的良性互动,有利于培育形成鼓励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和制度环境,有利于培育和吸纳全球创造性人才,在全

济发展的潮流,率先提高时尚产业及其关联产业基于信息化、个性化基础上的创新设计能力,推动时尚与科技更好的结合。

(三)有利于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分工、融合,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时尚产业天然具有以创意设计和全球化时尚潮流为导向的特性,更容易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制造业转型的第一个“吃螃蟹者”。以时尚产业为先导,广泛学习借鉴各国的先进经验和发展模式,最有可能率先探索在深化制造业与服务业分工融合基础上的产业升级新路径,在时尚设计、时尚营销两大领域率先突破,并带动时尚产业整个生产性服务链条的创新,包括研发设计、物流供应链、市场营销、信息和专业服务、金融和创业投资、管理咨询和人力资源开发等环节,打造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率先形成本行业专业化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提升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

(四)有利于提升产品设计和品牌运作能力,加快培育我国知名国际品牌无论打造时尚品牌还是企业完整产业链和经营链条,最核心最直接的有两个环节:一是产品设计;二是品牌营销运作能力。时尚品牌产品设计是基于研发和创新基础上的新产品开发,决定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时尚品牌营销运作能力决定着企业产品和品牌的市场认知度,也是现代企业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要高端环节。由于时尚产业在品牌设计和营销上具有引领现代企业发展潮流的特点,加快发展时尚产业必将对提升我国品牌设计运作能力发挥重要的先导作用,同时也将成为发展我国知名国际品牌弄潮儿。

(五)有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时尚产业是一个国家文化的品牌载体,是文化魅力和影响力的重要输出渠道,借助时尚产品和品牌是对外进行文化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必将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某种先导作用。中华文化具有丰厚的底蕴、广泛的适用性和极强的生命力,与西方现代工业文明和当代信息社会不仅不矛盾,而且还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强大亲和力。加快时尚产业发展和升级,完全有可能创造出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时尚精品和名牌,融解全球化与本土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以及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向全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强大魅力,在国家软实力的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六)有利于促进消费结构升级,更好地满足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我国2007年人均GDP已达2500美元,而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是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期。随着人均收入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我国还将不断涌现新的消费热点。未来,我国住、用和服务性消费比重将显著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文化、旅游和服务性消费等发展潜力巨大。根据国际上时尚产业发展规律,在这个阶段时尚产业也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在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市场之一的同时,有机构预测我国也将成为高端消费品的重要目标市场,世界奢侈品的最大市场。加快时尚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有利于促进消费品工业结构的升级,全面提高生产和服务水平,并有可能成为消费品行业升级的先导,引领行业发展潮流,适应未来消费结构升级的趋势,既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动力,也为更好地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特别是有时尚文化内涵的中高端消费需求创造条件。

(七)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首先,时尚产业和品牌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内涵基础上,是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因此必然是高附加值、高加工度化的产业,也是相对节约资源和有利生态环境的产业;其次,时尚产业建立在时尚产品开发设计和时尚营销的基础上,必然是新型工业化导向的产业,有利于形成符合世界潮流的产业链,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产业核心竞争力,走依靠创新和效率驱动的新路子;最后,时尚产业是产业聚集和城市聚集的良好结合点,而中心城市的升级转型和国际性大都市圈的建设,必将成为建设两型社会的强大推动力。特别要强调的是,随着全球环保潮流的发展,绿色时尚将成为未来时尚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绿色环保理念的提倡将加快绿色时尚产业的大发展,并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生全方位的积极影响。

(八)有利于配合中心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大都市圈的建设

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的发展需要以时尚都市为载体,时尚产业和品牌的发展也会对中心城市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产生积极推动作用。时尚产业需要链条式的发展,而这恰恰与中心城市的产业聚合和服务功能拓展紧密相联,有着良性的互动关系。中心城市发展的最重要动力是产业聚集,众多的厂商在城市集中就会产业聚集,其经济效应具体表现为:一是众多厂商可以享受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节约用地,节约物流成本;二是上中下游企业之间相互配套,节省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三是规模经济可以使企业之间分工深化,滋养新的生产服务供应商,提供更贴近、高效的服务;四是众多企业

推动中心城市功能的拓展与升级,与城市化产生良好的互动。特别是现代大都市圈建设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加快建立若干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圈已成为我国建成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选择。

五、中国发展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的战略目标与切入端口

(一)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1、指导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原则;大力增强设计研发能力,实现以创新谋求发展;积极培育时尚产业自主品牌,全面提升时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使要素向具有时尚产业比较优势的区域聚集发展;努力提高行业国际化经济水平,尤其加大力度吸引相关行业跨国公司研发、设计机构,通过技术合作、人才流动、发挥示范带动等方式促进其技术外溢;要积极鼓励有潜力的时尚产业,如服装、珠宝首饰、消费电子、美容美发等到国外投资。

2、具体目标

结合国家“十一五”规划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目标,中国时尚产业发展战略目标可以分为近期目标(2010年)和中长期目标(2010-2020年)。

近期目标(2010年):进一步解放思想,营造有利于时尚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到2010年,时尚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要高于GDP以及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长,年均增长大体在20%左右;启动实施品牌战略;逐步建

中长期目标(2010-2020年):大幅度提升中国时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培育一批拥有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和自主品牌,大幅度提高时尚产业外观设计、实用新型及发明三项专利拥有量;形成以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大连、青岛、成都等中心城市带动,以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圈为龙头,引领中国时尚产业发展的基本布局,形成若干时尚产业集群。到2020年,时尚产业总产值将居于世界前列,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3、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夯实基础。通过制定和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市场开拓能力,提高本土品牌的国内市场占有率;

第二阶段:国际化开拓发展。通过鼓励企业全面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切实增强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能力,培育中国时尚产业跨国公司和国际品牌。

(二)中国时尚产业发展切入端口

1、引导树立正确的时尚消费观念

既要破除落后、封闭、陈旧的消费意识,也要避免由于过度追求时尚而导致的各种超前消费和浪费。

2、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底蕴

时尚产业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利用中国元素,依托中国文化打造时尚品牌,将是中国发展时尚产业和时尚品牌的最佳切入端口。目前,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很多。上海家化把中医中药理论和中华美学传统注入具有现代和西方特征的个人护理用品中,推出了佰草集品牌,在几乎被外国品牌一统天下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告

中国百货商业协会:2018-2019年度中国百货零售业发展报 告 报告显示,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万亿元,比2017年增长9.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这是多年以来增速较低的一年。其中,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的超市、百货店、专业店和专卖店零售额比上年分别增长6.8%、3.2%、6.2%和1.8%。各个业态增速普遍放缓,线上线下都面临较大压力。 百货业态经历多年的痛苦转型,整体有触底回升迹象。例如,SKP在2017年单店125亿元销售的基础上,2018年销售再创135亿新高;银泰百货年度同店比大幅增长37%;王府井集团2018年净利润为近五年最高;远东百货在大陆的业务10年来首度由亏转盈;百盛集团在2017年扭亏为赢,2018年继续向好。 本报告由中国百货商业协会、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共同撰写,香港冯氏集团利丰研究中心根据本报告撰写制作英文报告,并同期发布。 1、总体发展持续向好 从百货业发展的负面影响看,对百货最大两次影响,一是限制三公消费,二是电商分流,前者的影响已大致消化完成,后者也过了峰值,其它影响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谓“利空出尽”。从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费升级和政策利好,前者关于是降级、分级还是升级的讨论很多,从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断升级的。政策方面,促进进口和关税下调等,有利于百货店的商品升级和价格下降、《电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购的无序发展,促进了高端商品消费的回流。 2、更多采用线上工具 线上线下融合是大趋势,百货使用线上工具的空间更为广泛,人、场、货的联接都需要线上工具的支持。从技术和手段应用上,不仅限于电商网站,也包括公众号、小程序、社群营销、APP等。从实现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询与订购、物流服务,也包括基础的信息沟通、会员维护、积分或优惠券查询与使用、储值卡查询等。多种手段,发挥不同的作用。 3、并购重组案例多发 从长远看,并购案例将继续增加。一方面是市场不乐观,部分企业销售和利润下滑,经营出现困难,需要找买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场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资源的整合,经营质量好、确立了竞争优势的企业,将主要通过并购方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时尚产业是典型的都市产业,跨越高附加值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界限,是多种传统产业的组合。时尚产业涵盖品牌、文化、设计、技术、传播、服务等诸多要素,是文化与经济、艺术与技术、品牌与服务的有效结合,主要体现在时装与配饰产品上,包括服装、鞋帽、箱包、首饰珠宝、眼镜、手表等产品,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产品”,是狭义的时尚。而广义的时尚产品远远超越时装及配饰,还延伸到香水、化妆品、电子产品、汽车、家居用品、工艺品等各类消费品。对于狭义的、传统的时尚产业来说,按当下的市场定位,国际时尚可分为顶级奢华时尚、中高档成衣时尚与大众快速时尚三大类。国际市场 奢侈品消费将再创纪录 2009年来自美国的金融风暴给国际时尚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首当其冲的是中高档成衣时尚,但顶级奢华时尚很快摆脱危机影响并迎来新的发展契机,而大众快速时尚却因其低廉实惠的价格在危机中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欧美真正富有阶层的消费能力其实并没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贝恩顾问有限公司日前与意大利奢侈品生产商

协会合作发布的奢侈品市场报告称,奢侈品市场正在逐渐恢复,但是与以往相比,奢侈品品牌在欧洲的业绩却逐渐衰退,而亚洲市场是奢侈品真正的业绩增长点,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新富阶层带来了新的奢侈品购买力。2010年美国市场的奢侈品销售量上升12%,欧洲上升6%,而亚洲则达到22%,其中中国大陆的奢侈品销售量增长30%。 2010年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在奢侈品消费上,中国也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从富豪新贵到中产白领,只要有机会出国都会在世界各地疯狂购买奢侈品。据有关方面统计,2010年中国大陆出国旅游的游客在各国机场免税店和飞机上购买的免税奢侈品总额达160亿欧元。 贝恩预测,2011年中国大陆奢侈品消费将增长25%达到115亿欧元,2011年美国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达到520亿欧元。而201 1年全球奢侈品销售量将增长8%,预计达到1850亿欧元,超过去年的1720亿欧元,将创下奢侈品产业发展史上最新纪录。 设计师品牌势头强劲 在欧美日发达的时尚市场,中产白领阶层还没有走出经济衰退的阴影,消费十分谨慎,欧洲的中高档成衣业仍然面临很大压力,二线成衣品牌在欧美传统市场大多举步维艰。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在中高档成衣业中,具有独特风格与明显个性的设计师品牌发展势头不降

最新中国环保产业五力模型分析资料

2014年中国环保产业五力模型分析 一、供给方 主要原材料钢铁、有色等市场供应充足,供给方议价能力相对较弱。环保产品生产的主要原材料钢铁、有色金属等国内市场供应充足,而且部分原料产品这几年存在产能过剩局面,供给方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 二、需求方 作为环保产业主要的需求方,政府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且限于政策压力的领域,环保行业公司则显示较强的议价能力。环境基础设施领域:我国环保投资仍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支付以及污染企业为控制排放而在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下进行被动投入,而这两者均可以归结为政府主导下的投资行为。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3-2018年中国环保行业深度研究及投资机会预测报告》指出:与西方发达国家污染治理投资的

50%-70%由私营部门直接实现,我国环保产业投资的市场化水平还比较低。作为环保产业的需求主体,政府同时也是环保产业政策的制定者和发展推动者,拥有很强的购买力和议价能力。 市场化程度较高领域:对于一些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环境治理领域,国家环保标准、目标约束以及监管力度的加强,使得这些行业内短期对环保治理的需求大增,此时环保公司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三、潜在进入者 资金、技术、业绩经验等壁垒,增加了环保行业进入的难度。 技术壁垒:环保行业,包括各子行业所开展的环保工程,工程设计和实施的非标准化程度高,相应地对总承包方的设计能力和工程经验要求也就高。随着排放标准要求的不断提高,治理技术正朝着高端化方向发展,不具备深厚技术基础和技术发展潜力的企业,将难以在市场上拥有竞争力。 资金壁垒:近年来环保工程项目的业务模式逐渐采用工程总承包EPC的方式。环保公司在开展具体总承包业务时,需向业主开具投标保函、履约保函,同时在设备采购及施工环节还需垫付资金。另一方面,环保公司所涉及的污染治理工程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电力、钢铁等国民经济基础行业,这些行业企业对环保公司的实力往往有着非常苛刻要求,这也就决定了能够承揽到业务的环保公司在资本实力上要达到相当的标准。此外,如果环保工程要求采用BOT或BOOM等业务模式,环保公司需要对工程进行投资,则对其资金实力和融资能力是一大考验。 资质壁垒:对于从事总承包业务的环保公司,需要取得工程设计资质证书;而对于从事环保设施运营的,环保公司也同样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取得相应的运营资质。国家在资质方面的相关要求,对潜在进入者形成了一定的资质壁垒。 业绩壁垒:环保项目,特别是大型项目及改造项目,业主在项目招标过程往往要求客户有类似工程的成功实施经验。在环保政策趋严,执法监督力度加大的情况下,为保证所建污染治理能稳定运行、成功达标,业主将逐步倾向于选择具有资质、口碑好、技术水平高、项目经验丰富的环保公司。因此,经验和业绩要求也会成为新进入者的一大壁垒。 四、行业内部竞争 各子行业不同细分领域的市场集中度不同,竞争强度各异。 大气治理行业:我国大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及氮氧化物排放主要源自工业,而其中火电、钢铁等行业又是最主要的排放源。火电行业烟气脱硫市场目前处于供求平衡状态。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分析改 赵梓希

我国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及其原因分析 130410131 赵梓希 【摘要】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明显的改善,我国已经由一个传统的农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大国。产业结构的变化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就业困境的改善,国际地位的提高等诸多方面均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后的一些历史重大事件都值得我们去分析其影响,以便于今后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关键字】产业结构三次产业比重变化重大历史事件 一、我国产业结构变化 建国以来,尤其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与此相伴随,我国产业结构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和调整。 1、总体变化 建国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很大的调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稳步提高,第三产业较低回落后逐年持续上升,综合分析可以看出,第二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对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 图1 1952—2014年我国三大产业在GDP中作占得比重(%)

2、三大产业结构的个体变化 从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从1952年的50.95%下降到2014年的9.17%,可以看出我国已经不是一个以发展农业为主的国家了。 图2 1952—2014年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极增到下降再增,改革开放后先降后升的趋势,从1952年的20.88%上升到1960年的44.37%,随后下降到1968年的31.05%,后再次上升。改革开放后,从1978年的47.87%下降到1990年的41.34%,随后呈上升趋势,上升到2009年的47.45%。2010年来有小幅下降,截止14年达42.72%的水平。但总体来讲自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 图3 1952—2014年第二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 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呈前期平稳后期逐步上升趋势。从1952年的28.16%下降到1978年的23.94%,随后逐渐上升到2014年的48.11%。(其中在1984年,2013年

章丘市房地产行业研究报告

章丘市房地产市场前景及投资决策研究报告 2017-2022年

前言 在目前经济稳增长基调下,房地产业仍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将在推动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从房地产行业对GDP贡献角度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近15%,对国民经济直接贡献较大。从行业相关度来看,房地产行业变化深度影响建筑、建材、装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间接对整体经济发展带来更大带动。“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在此目标下,房地产行业将继续发挥规模优势、联动优势,为未来五年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动力。 对房地产行业来说,供给侧改革更多的是要引导市场积极形成有效供给,更好的消化现有库存。在这方面,不同类型的城市要根据地方特点,分城施策,更好的解决当前的市场供求矛盾。 针对一线城市来说,目前面临更多的是供不应求的压力,应该积极扩大土地供应规模,同时通过多种措施盘活现有存量,平抑房价上涨压力。其中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重要的渠道,有利于扩大租赁供给、拓宽租赁住房房源,解决短期供求总量不平衡、供应主体较为单一等问题。 针对大部分库存压力高企的三四线城市,应考虑进一步控制土地供应规模及节奏,推进未开发房地产用地转型利用,允许房企适当调整套型,从供应源头调整结构,以加快库存去化。此外,保障房货币化安置也应积极推进,加快存量房转为公租房和安置房,特别是棚改将转由货币化安置为主,在强调去库存作用的同时,进一步健全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 此外,“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未来我国将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促进市场供需平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在住房供求关系紧张地区适度增加用地规模。在商品房库存较大地区,稳步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住房有效需求,提高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比例。积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鼓励自然人和各类机构投资者购买库存商品房,扩大租赁市场房源,鼓励发展以住房租赁为主营业务的专业化企业。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开展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发展旅游地产、养老地产、文化地产等新业态。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升住宅综合品质。

时尚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时尚产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时尚产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时尚产业将成为世界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供应链管理的视角,提出了在时尚产业的供应链管理中应增强创新意识,以及广泛运用电子技术、建立有效的供应链协调机制和构筑供应链管理评估体系等策略,以期为提升国内时尚产业的发展潜力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时尚产业供应链管理研究 鉴于国外经典时尚品牌和快时尚品牌的启蒙作用,国人的时尚视野得到了不断开拓,有关时尚产品和服务的消费潜力正不断发展壮大,本土时尚产业方兴未艾,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时尚产业将成为世界时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正如福布斯总结词中所说的那样:“自2003年入驻中国大陆以来,《福布斯》一直关注时尚产业的发展动态,以敏锐的嗅觉发现中国时尚产业中不断成长的企业家和设计新秀,旨在挖掘这个新兴产业背后财富创造和财富增长的力量。” 然而,我国的时尚产业至今仍缺乏较为系统的产业研究,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的发展状态。目前对时尚产业的研究仍然主要分布在社会学、心理学、服装设计工程和美学等领域,经济学方面的研究尤为缺乏。作为一个朝阳产业,时尚产业需要能提供理论指导的产业研究,唯有如此才能助推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未来中国的时尚产业能否依托国内庞大的消费实力,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通过供应链管理的路径,深入挖掘本土时尚产业的经营智慧,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命题。 一、时尚产业概述 自1908年罗斯在其著作《社会心理学》中首次对时尚进行探索式研究以来,涉及时尚与时尚产业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学、历史学、心理学,甚至是哲学等学科专家的研究对象。狭义的时尚产业是指对人体进行装饰和美化的行业,通常服装业被认为是时尚产业的核心部分。然而就广义而言,时尚产业的内涵非常宽泛,它糅合了技艺、创意、传播、消费等因素,是对传统产业资源要素进行重新整合后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产品、商品或服务的运作模式。因此,广义的时尚产业不仅涵盖个人生活的装饰美化,还包括对个人生存和发展中相关事物和情境进行的装饰和美化。基于此,时尚产业可定义为是“以经济为载体,以市场为手段,更加明确,更加现实地围绕人和人的审美价值追求展开,具体地满足人们对于生活美的需求的产业”。 时尚产业的边界比较模糊,其本身也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概念,它是一个传统产业时尚化的过程,是由时尚消费方式不断滋生的,也是对人文思想变迁时的需求的供应,因此时尚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向商业化和社会化的不断延伸,浓郁的文化特质是时尚产业整个产业链条的核心。日本产业界在20世纪80年代就预测,“下个世纪的产业是宗教、艺术、哲学的时代”,而文化产业恰恰是本世纪各国产业调整的主要方向,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尚产业正受到各国政府和产业部门的高度重视。 时尚产业经济是一种新经济形式,或者说是一种创造力经济。日本环球经济研究所所长杉浦勉先生提出:文化力可以推动新经济,文化力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流行,这就是时尚的发端,同时流行和时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一)

机遇与挑战:中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一) 摘要: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环保产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 1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1.1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范围 我国环保产业的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前一两年,环保产业仪指专门从事环保没备生产和其它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单位。现在,随着国家对利,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环保产业还包括诸如国家各部委直属的研究院所和生态建设的企业单位等。 1.2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1.3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 1.3.1进入门槛不高 十多年来,中国的环保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洗礼,现有一万家左右。由于环保产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而言,整体利润比较可观,而且进入壁垒并不是很高,因此,就不断有新企业加盟,且呈方兴未艾之势。 1.3.2企业分布的分散性 因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导致了环保产业管理上各自为阵、政出多门,使得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1.3.3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 据资料表明,大型环保企业只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近90%都是小型企业。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职工总数180多万人,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300亿元,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680亿元,占63%;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已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 1.3.4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很稚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一方面,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因此,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的制造方面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环保企业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在技术工艺的开发方面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转化、引进、吸收程度和开发程度,当然就无法提供满足中国闩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的技术工艺和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 1.4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我国环保产业的主管缺位 我国环保产业没有主管、只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我国环保产业协会对各地环保产业的指导缺乏行政上的监管,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

202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2018-2022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的预测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 一、有利因素 (一)行业发展规划发布 2016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1、旅游经济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出游人数年均增长10%左右,旅游总收入年均增长11%以上,旅游直接投资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20年,旅游市场总规模达到67亿人次,旅游投资总额2万亿元,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万亿元。 2、综合效益显著提升。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综合贡献度达到12%,对餐饮、住宿、民航、铁路客运业的综合贡献率达到85%以上,年均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00万人以上。 3、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旅游交通更为便捷,旅游公共服务更加健全,带薪休假制度加快落实,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文明旅游蔚然成风,旅游环境更加优美。 4、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入境旅游持续增长,出境旅游健康发展,与旅游业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全球旅游规则制定和国际旅游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二)旅游需求持续增长 当前,我国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正处于旅游消费需求爆发式增长时期,大众旅游时代刚刚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升级加快,我国居民的旅游消费能力、旅游消费需求和旅游消费群体都将大幅度持续增长。 目前旅游消费者主要是中、青年旅游者。随着老年群体数量的增加,中国开始向老年社会转化,相当多的老年人由于身体好、收入稳定、闲暇时间充足,纷纷产生了出国旅游、飞机旅行、外出度假和参加各种专题旅游活动的愿望。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中国广大农民出游的势头非常强劲。无论是出游人数还是出游消费,都保持着高速增长。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约为45%,农村旅游市场是中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巨大客源市场。 (三)公共服务更加完善 以“515战略”为引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为抓手,我国旅游公共服务与治理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以大数据、旅游扶贫、文明旅游与旅游厕所革命为重点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更讲法制与规范的治理准则,更加多元与专业的治理同盟,更为科学与合理的治理架构,成为2016年我国旅游治理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标志。 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已完成新改建旅游厕所43,663座,累计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共5.7万座)的76.6%。以“综合协调+专项保障”为特征的旅游发展委员会、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工商旅游分局“1+3”旅游治理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展开。截至2016年年底,设立旅游发展委员会的省区市达到20个,超过了全国省区市的半数以上;13个设区市、34个县成立了旅游警察,5个设区市和9个县成立了旅游工商分局,5个设区市和44个县成立了旅游巡回法庭。目前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共计500个,逐步建立全域旅游示范的全国布局,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四)成为投资热点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许多行业投资增长乏力。在巨大的消费需求推动下、有利的宏观政策引领下、良好的发展环境支撑下,旅游投资逆势上扬,成为社会投

中国百货行业研究报告

中国百货行业研究报告 近年,曾经风光无限的百货行业面临着店铺门可罗雀、门店业绩下滑、商场关店潮、物业高空置率等残酷现实。电商冲击和运营成本增加是导致行业压力增大的部分原因,但百货行业今日困境的决定性因素却不在此,缺少对消费者体验和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及实践才是当下困局的根本原因。 处在转型升级关口的百货行业想涅磐重生,结合主要消费者群体及其购物行为变化的理解,百货行业可以围绕更方便、更专业、更高性价比、更具体验性四大核心点进行业态重新定位,在场景化、游戏化、智能化等方面更多满足消费者的体验需求,并通过分享和参与来满足消费者的成就感。未来,能够满足消费者商品、体验和参与需求的业态和企业就能得到快速发展。 一、传统百货行业的严酷现实 据2014年百货上市公司业绩TOP30排行榜显示,18家百货企业年度销售、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2015年业绩下滑趋势更为明显,根据抽样调查,全国60%的百货商场上半年业绩处于下滑状态。不良的经营业绩下,近年来百货行业关店如潮。2013年,知名传统百货企业关店共计24家;2014年共计23家;2015年,知名传统百货企业关店已达63家。高商业地产空置率是另一个严峻问题。在城镇化的背景下,部分房企提前布局商业地产,目前中国的商业地产规模已跃居全球第一。然而,由于经营与消费力的不足,我国不少大中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的商业地产空置率逐步上升。据统计,沈阳、北京、成都、广州、天津、南京等城市的优质零售物业空置率已经超过6%的警戒水平。

一直在原地踏步,顶多是在扩大面积、升级装修上做做文章。从目前情况看,大中型商场千店一面,定位雷同,忽视了自身特色,商品种类、档次、柜台陈列差异不大,呈现大而全的格局。管理方面大多沿用进销一体、两级管理三级核算的传统管理模式,不仅管理成本高、效率低,而且漏洞大、利润流失大。技术方面,大多数商场配送技术、信息管理技术落后,极少百货店建立了POS、条码技术及后台电脑分析系统,无法做到对企业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实时监控,无法有效控制商品库存和营运成本。有的商场即使建立了POS系统,也只是起收银作用。至于电子商务,虽然有越来越多的商场开发,但大多数商场的网站里没有实质的电子商务内容,无法进行电子购物。 (三)市场的变化和新型业态蓬勃发展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超级市场、大型综合超市、便利店、专业店、专卖店、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等新型业态陆续进入中国,并在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过去百货商店单一的经营模式。同时,连锁业的迅速发展也冲击着传统百货业。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提供的数字显示,2000年全国有连锁企业2100家,店铺超过32000个,连锁企业实现的销售额达到2300亿元。而这一销售总额,已占到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6.7%。大中城市连锁店的销售额已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5%以上。从2001年上半年全国商业连锁业前20强看,上半年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长48.8%,约为同期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10.3%的5倍。商业发达程度位居全国前列的武汉市,近年来连锁超市业态发展迅猛,也呈现出超市连锁业将“主打天下”、传统百货业退居其次的态势。“洋超市”和本土超市发展均很迅猛。据最新统计资料,连锁超市业态销售额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以上。 (四)国际商业巨鳄加快进入国内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70%在中国“抢滩登陆”,知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从十三五规划可以看到,环保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将越 来越重要,不仅要求其自身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经济复苏贡献力量, 还肩负供给侧改革的红线作用,对其它产业进行调控。 经过十二五的治理,四项污染物减排约束性指标均实现了持续下降,完 成了十二五的减排任务,取得了一定的环保成果。2015 年:1)COD 的排放量为2224 万吨,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下降;2)氨氮的排放量为230 万吨,且每年以3%左右的速度下降;3)SO2 的排放量为1859 万吨,每年基本以4%左右的速度下降,而收关年2015 年下降速度高达5.84%;4)NOx 的排放量为1852 万吨,十二五刚开始治理,当前的下降速度还处于上升趋势,收关年2015 年下降速度高达10.89%。 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可以看到,我国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投资量,呈 现上升趋势,2014 年达到9576 亿元;近年占GPD 的比重维持在1.5%左右,较2001 年提升约0.5 个百分点。发改委、环保部印发《关于培育环境治理和生态 保护市场主体的意见》,提出目标,十三五绿色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5%以上,远高于CDP 的增长目标,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城镇化的推进,为水务行业持续带来增量空间。1)我国城镇人口2015 年达到7.71 亿,近年城镇人口增速维持在3%左右;城市建成区面积2015 年达到5.21 万平方公里,近年面积增速维持在4-5%。2)城市供水总量在2015 年达到561 亿立方米,同比增速为2.5%;县城的供水量达106.9 亿立方米,增速有所下降,仅为0.56%。3)城市供水管网长度在2015 年达到71.0 万公里,同比增速为4.87%;县城的供水管网长度为21.5 万公里,同比增速达5.39%;通过管网建设,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我国产业结构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和三次产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第二产业增长快速,第三产业突破以商贸、餐饮为主的单一发展格局,加速了金融、保险、研发咨询等行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增长缓慢,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增长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总体上看来我国产业结构在保持二、三一型基础上不断的优化,但是,无论从静态还是动态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许多问题仍然存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时期,急需国家政策的制约目前而言我国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扭曲,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农业中,我国三次产业的产值结构和就业结构严重错位。 (2)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 (3)高增长新生行业的地位尚不突出。我国缺乏高增长性、带动力强的支柱行业,这是经济增长

乏力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的IT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虽然很快,但由于相关政策的不够完善,导致其中的泡沫十几分严重,更是由于08年的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导致今年的高增长行业的不堪一击。 (4)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我国的服务业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用三种国际上常用的指标衡量,我国服务业产值占GDP的比重,比同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低10~17个百分点,而且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扭曲,没有正确的政策来制约,从而使得服务行业目前而言一片混乱。 (5)可持续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口众多,我国工业化所面临的国土、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问题,是其它绝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未曾遇到过的。我国如果模仿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消费模式,我们自己和整个世界都将难以承受。 二、WTO背景下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取向

2018年中国旅游行业分析报告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WORD版本下载后可编辑

一、2017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7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7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7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7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7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7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7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7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来抢夺市场份额。《2017中国旅游百度指数报告》指出,2017年1月-10月旅游日均搜索指数为1570万,比去年同期增长23.00%。7、8月暑假期间保持稳定上升,搜索指数相比去年同期上涨27.00%。就目前看来,无线化在拉升旅游搜索指数方面已经显示出较大的推动力。未来,在线旅游无线化操作模式仍然是行业巨头主要的运行方式之一。

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中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分析 正文显示:在线词典 【行业分类】环境爱护 【地区分类】中国 【时刻分类】19991010 【文献出处】中国环保产业 【标题】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展分析('99文献)(6125字) 【副标题】中国环境爱护技术部易斌/燕中凯 【正文】 一、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现状分析 1.市场进展概况通过20多年的进展,中国环保产业市场经历了从萌芽到快速进展两个时期,目前已差不多形成了与现实需求相适应的市场体系(见表1)。 由此可见,80年代末90年代初是中国环保产业市场进展的黄金时期,到1993年产业形成初步规模后,尽管整个产业仍处于快速增长时期,但总的进展速度有所减缓。具体表现为在固定资产、产值、利润稳步增长的同时,从业单位数增长幅度减缓,从业总人数下降了11%,利润率(按产值运算)降低了2个百分点;环保产业总产值占GNP的比例也下降了0.2个百分点。 表2为环保产业市场各领域产需供求情形。 由表2可知,中国环保产业及各领域均显现了产大于销的现象,即生产能力过剩的现象,而且这种过剩是在以销定产的前提下显现的。因此,这种过剩要紧集中在传统技术及产品方面,环境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尚未显现过剩,而且这种过剩也与当前国家经济宏观调整相关。以电除尘行业为例,中国电除尘器生产企业已多达200多家,相应的电源厂也有近40家,电除尘设备本体的关键生产线--极板轧制机,按目前市场规模,全国有10套轧机生产线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但实际上已建成了39条生产线。 2.中国环保产业的市场特点70年代以来,OECD国家环保产业市场一直以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2--3倍增长;90年代以后,由于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差不多得到了操纵,公众的环境追求和政府的政策导向开始发生变化,更加重视进展环境安全技术和生态技术产品、洁净技术与绿色产品(低公害产品)。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面临的要紧任务仍旧是解决严峻的污染问题,与发达国家60--70年代相似。但环保产业的整体进展速度只高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4.5--6.5个百分点,远低于发达国家当时的增长速度,也不能满足污染治理市场的潜在要求。 表3为1993年世界环保技术市场份额的大致分布和到2000年市场增长率推测。 可见,中国环保产业市场与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相比还处于不同的进展时期。美国、西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 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的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少到多,由弱到较强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变化也基本符合世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在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中,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如何,在新的开放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政策作用的空间有多大,其未来走向是什么,都是急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在对中国过去产业结构政策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在WTO背景下未来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的走向。 一、中国产业结构政策绩效分析 中国产业结构政策始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中国基本上遵循了苏联模式,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发展战略。政府利用严格的价格管制、强制命令等行政手段优先将稀缺资源配置到重工业部门,使得重工业迅速建立和发展起来。这在当时严酷的国际政治经济背景下是符合历史和逻辑的必然选择,也为我国在短期内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奠定了经济技术基础。但是,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也造成了产业结构的严重失衡,制约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速度和质量。 到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时,产业结构失衡问题已经十分严重。为了矫正畸形的产业结构,协调各产业部分的发展,政府在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先后出台了轻纺工业优先发展政策、促进“短线”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发展的政策和限制“长线”的加工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这些政策实施的结果看,促进农业和轻纺工业发展的政策效果显著。到1982年,我国粮食和工业消费品长期供应紧张的状况已有根本改变;促进“短线”产业和抑制“长线”发展的政策效果就十分有限了。在整个80年代,尽管国家鼓励向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投资并在资金、物资、能源、交通等方面进行扶植,但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却始终滞后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其“瓶颈”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相反,国家限制发展的生产能力过剩的加工工业却不断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在产业结构失衡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之后,国家在继续坚持执行“促短限长”的结构调整政策的同时,开始重视产业结构升级问题。在第七个五年计划中,政府明确提出了“有重点地开发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产品,努力开拓新的生产领域,有计划地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及“运用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从“七五”计划执行的结果看,结构失衡问题依然严重,新兴产业的建立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的进展十分缓慢,产业政策目标基本没有达到,以至于“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与“七五”极为相似。90年代初期,受邓小平南巡讲话的鼓舞,全国掀起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加工工业因其经济技术特性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中小加工企业迅速大量涌现,“八五”产业发展规划不仅没有得到执行,而且加重了业已存在的产业结构失衡、产业低度化和分散化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被迫运用行政手段对经济进行全面调整,以实现国民经济“软着陆”。 “九五”期间,我国在成功实现国家经济“软着陆”的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突出表现为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1999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制造业的比重已高达8%。2000年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销售收入比上年增长了33.7%。在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的推动下,基础设施、通讯设施和交通运输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家用电器已经成长

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2014年度中国旅游业分析报告 (迈点网张淑萍)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一、2014年度旅游业发展概况 2014年,我国GDP首破60万亿,达到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0%。就旅游行业来说,2014年我国旅游业实现新跨越,全年旅游总收入约3.25万亿元。而从三大旅游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国内游依然保持超高热度,出境游也在平稳增长,入境游在上半年呈现下降趋势,但是从下半年开始出现回暖。旅游业发展总体向好,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目前国际旅游业市场持续增长,亚太地区的旅游发展前景尤为广阔。良好的国际大背景环境下,加上我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刺激政策,免签地区的增多以及人们旅游观念的转变等,构成了我国旅游业2014年总体发展不错的推动因素。 不容忽视的是,2014年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中也隐藏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要问题在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基础即旅游资源还不够坚实。目前,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还未完全开发,且东西部之间资源开发程度差距大。中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发力以及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相较于东部而言仍需进一步改进。另外一些类似于旅游环境、传统旅游业滞后等问题也在影响着我国旅游业的增长力。

总体来看,2014年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总体形势仍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 二、国内游市场概况与分析 1、国内游市场概况:国内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国内旅游36.11亿人次,同比增长10.67%。一方面,旅游人次在增加,国民的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攀升。2014年国内旅游总收入达到30312亿元,同比增长15.40%。从全年形势来看,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大众旅游”阶段,人们的出游意愿不断高涨,国内旅游市场可以继续保持相对乐观的预期。 2、国内游市场分析:国内游满意度下降,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旅游市场成竞争核心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国内的宏观经济稳步回升,以此带动的商务活动增多,商务旅行市场前景广阔。加上节假日的影响,交通网络、酒店服务质量等方面的改善,三大市场中,国内游市场需求仍然旺盛,保持高热度。 2014年促使国内游市场不断膨胀的因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在线旅游的发展。随着在线旅游行业的火爆,手机无线端功能的日益完善,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出行时选择用“无线预订”来节省出行时间,享受便捷。2014年,在线旅游无线客户端已经成为旅游市场的竞争核心,各商家纷纷推出各类无线端预订活动

2018-2023年蓬安县产业地产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蓬安县产业地产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2018-2023年

【报告名称】:2018-2023年蓬安县产业地产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 【出版日期】:2018年 【报告格式】:PDF电子版或纸介版 【交付方式】:Email发送或EMS快递 【中文价格】:印刷版14200元电子版14200元印刷版+电子版14800元 【报告页码】:150 【报告图表】:20 第产业地产是指在新经济和城市经营背景下,以地产为载体,以实现财富的持续增长为目标,以工商业地产、写字楼和经济园区地产为开发对象,整合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综合开发,集约化经营的新兴产业形式。在房地产调控和鼓励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与地产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产业地产既作为房地产企业新的转型方向受到地产企业的关注,也在国家政策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蓬勃发展。对房地产企业而言,产业地产建设与传统房地产开发具有部分替代性。而当前国家对传统房地产项目不断的进行调控,作为替代性的建设项目这也客观上为产业地产建设创造了更大的经营空间,客观上减少了产业地产的投资风险,提高了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产业地产、产业园区在中国改革发展当中的作用早已经超出了经济的范畴,它成为改革开放整体进行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其前景十分美好并将成为发展趋势和热点。从投资角度来看,产业地产具有超越地理空间的聚集与辐射功能,为城市形象突出的代表之一,是具有冲击力的整体城市地标,能促进区域价值呈几何式增值,从而带动城市增值。产业园区的各个子项目完成,会形成整体强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业地产追求资源价值最大化,而不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其出发点是将地产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把土地开发升华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对于土地与房产的开发更是持续性的二次、三次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因此具有更广阔的升值潜力与投资价值。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蓬安县产业地产研究与投资咨询报告》对当前蓬安县产业地产发展概况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对蓬安县产业发展规模、产业集群与效益、产业园区建设与规划等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从总体上提出了蓬安县产业地产创新设计与可行性。本报告是房地产企业、产业投资者了解蓬安县产业地产行业当前最新发展态势,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极具参考价值! 目录 (备注:中商产业研究院是专业产业地产拿地策划咨询机构,欢迎洽谈交流)

百货商场市场调查报告

百货商场市场调查报告 想要进入百货商场你首先要了解一家百货商场。百货商场经营的商品几乎是无所不包,你不必到布店去买布,去日杂店去买扫帚,去服装店去买服装,去帽店去买帽子……走进一家百货商场你可以买全几乎所有的日常用品,甚至那时百货商场还卖食品、糕点、咸菜等等,它力求满足所有人的所有需要。实际上也可称之为求同时代,无差异化时代和无定位时代。下面是总结的百货商场调查报告,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调查课题:XX百货商场市场调研 调查时间:xx.2.9 调查地点:XX百货商场市场 报告人:牟雷鹤 优势:四面临街,交通便利。 定位:中高档,综合型百货公司。 客层年龄段:20—45岁 员工人数:3000人左右 一、各楼层经营范围 时尚小吃及生活配套服务三部分组成 B1生活超市:主营生鲜食品、干货食品、进口食品、日用家居、洗护用品;

B1时尚小吃:哈根达斯冰淇淋、年轮蛋糕、皇家烘焙、艾蜜尔西点、品知味咖啡、赛百味、一鸭一鱼、丸来丸趣、座上客、新粤茶餐厅、喜年奉茶; B1生活配套服务:新华书店、浩鳯音像、卓乐琴行、格林童趣、韵居饰家、大宅门药店、移动、联通、有线服务厅。 ◆XX1F主要经营汇聚化妆品、珠宝名表、男女服饰、鞋包配饰、针织内衣、童装玩具、食尚地带及国际影城; 1F南区化妆品:欧珀莱、欧莱雅、佰草集、玉兰油、资生堂(悠莱)、艾文莉、美宝莲、OFFCE、伊莎美尔、BURBERRY、VERSACE、LANVIN、MOSCHINO、VIVINEVO; 1F南区黄金珠宝:中银钻饰、周大生、翠绿、XX黄金、泰源丰、伊泰莲娜、嘉乐琥珀、蓝贝儿; 1F南区名表:欧米茄、帝驼、雷达、浪琴、梅花、英纳格、天梭、美度、西铁城、卡西欧、双狮、天王、罗西尼、依波、宝时捷、世爵、古浪、精准、爱波; 1F北区男装:卡尔丹顿、BOSSsenwen、罗茜奥、迪法诺、比音勒芬、比华利保罗、报喜鸟、PLORY、九牧王、美尔雅、沙驰国际、花花公子、SschBOSS、凯迪沙驰、九鹿王、哥雷夫、圣约克、雷迪波尔、爵度、斯莱德、迪瑞杰、佐丹奴; 1F南区女装:音儿、诗篇、玖姿、声雨竹、爱特爱、天意、ZUKKA、舒朗、美之藤、芭蒂娜、伯柔、吉祥斋、READ-ME、桑田、奥尔西布莱亚、醉酷、雅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