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下壁心梗护理查房.docx222

急性下壁心梗护理查房.docx222
急性下壁心梗护理查房.docx222

护理查房

患者病史简介

患者张秀路,男,62岁,因突发胸闷、大汗6小时于2月25日20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为胸骨后憋闷感,伴后背及颈部不适,伴出汗、乏力,无咯血及呼吸困难,无意识不清,抽搐及二便失禁,无左上肢放射痛,无言语及肢体活动不利,无烧心反酸,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急诊以“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饮食睡眠差、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

个人史:吸烟

家族史:无相关病史

过敏史:否认过敏、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48次/分、R 16次分、BP 120/70mmHg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 导联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卧床休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及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急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心肌标志物,血凝四项,D-二聚体定量,乙肝五项、输血前项,建立静脉夜路,完善术前准备:碘过敏实验,备皮,标记双足背动脉。于导管室行冠脉造影+PCI 术与右冠植入支架一枚,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扩展:1、临时起搏器应用重要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临时起搏器应用于此心梗病人,能够使病人平稳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

2、 心肌梗死的定位导联

V1~V3 导联 → 前间壁

V3~V5 导联 →局限前壁

V1~V5 导联 → 广泛前壁

Ⅱ、Ⅲ、avF 导联→下壁

Ⅰ 、avL 导联 → 高侧壁

V7~V8 导联→正后壁

3、心梗病人心电图的改变 缺血型T 波改变; 心梗病人心电图不同时期的改变 早期 急性期 近期 陈旧期 T 波改变 对称高尖 倒置 倒置变浅 恢复 ST 段 斜型抬高 斜型抬高 恢复基线 恢复基线 病理Q 波 - + + +

损伤型ST段抬高;

坏死型Q波改变。

诊疗计划:1、完善相关检查2、给予冠心病护理常规、一级护理、病危通知家属、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低盐低脂饮食、卧床,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替罗非班抗血小板、低分子肝素抗凝、阿托伐他丁调脂、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适当补钾补液、益气复脉及舒血宁改善循坏等综合治疗。

阳性结果:肌钙蛋白I定量:0.11ng/L,次日查结果大于99ng/ml。、次日查结果1218u/L,CKMB:18u/L次日查结果398u/L。

扩展: 1.肌红蛋白

起病后2h内升高,12h内达高峰,24~48h内恢复正常。

2.肌钙蛋白I或T

起病3~4h后升高,肌钙蛋白I于11~24h达高峰,7~10d降至正常。肌钙蛋白T 于24~48h达高峰,10~14d降至正常。这些心肌结构蛋白含量的增高是诊断心肌梗死的敏感指标。

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起病后4h内增高,16~24h达高峰,其增高的程度能较准确地反映梗死的范围,其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4.肌酸激酶

6~10h升高,12h达高峰,3~4d后恢复正常。

护理诊断及措施

1、:胸闷与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1)饮食与休息:为病人提供安静、温暖、舒适的环境,尽量减少探视。发病后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至少一周,食用低盐低脂、多维生素、少刺激类的清淡饮食,提倡少食多餐。(2)給氧: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3)心理护理:胸闷发作时应用专人陪伴,护士应耐心的给予病人心理支持与安慰,向病人讲明在CCU任何病情变化都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并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无需担心。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音乐疗法、缓慢呼吸。

(4)治疗的护理: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

(5)监测患者胸闷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

2、有出血的危险与抗凝药物的使用有关。

观察穿刺局部情况,伤口敷料是否干净,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瘀斑、血肿等,密切观察病人皮肤黏膜及各脏有否出血现象,有无牙龈、鼻出血,大小便性状。定时、定量准时使用抗凝药物。股静脉穿刺侧下肢不得弯曲;以免引起伤口出血或电极导管移位、折断。

3、起搏器工作状态

严密监测心律变化,

及时更换电池。

固定良好。

4、造影剂反应

鼓励病人多饮水,一般饮水500~1000ml,宜清淡、易消化,配制营养餐,避免过饱。

记出入量: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量。监测肾功能。

5、活动无耐力心肌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评估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动计划和康复训练并向患者讲解其重要性。例如心肌梗死5-7天后可病室内行走、室外走廊散步。

6、有跌倒坠床压疮的危险与卧床、应用降压药物有关

(1)定时测量患者血压并做好记录。若患者感觉不舒服,嘱其卧床休息。上厕所或外出时有人陪伴,若头晕严重,应协助在床上或床旁大小便。伴恶心、呕吐的病人,应将痰盂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防止患者取物时跌倒。必要时床旁加护栏。直立性低血压的预防和处理:①告知患者直立性低血压的表现为乏力、头晕、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等,在联合用药、服首剂药物或加量时应特别注意。②指导患者预防方法:避免长时间站立;改变姿势,特别是从卧、坐位起立时动作应缓慢;服药时间可选在平静休息时,服药后继续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下床活动,如在睡前服药,夜间起床排尿时应注意。

(2)协助患者按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7、有便秘的危险与紧张恐惧、卧床、活动少、进食少有关。

讲解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咐患者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给予莫沙必利应用,必要时用开塞露或甘油灌肠。

8、尿潴留系因病人不习惯床上解小便而引起

做好心理疏导,解除床上排便时的紧张心理,诱导排尿,如温水冲洗会阴、听流水声、热敷,或轻轻按摩膀胱并适当加压。以上措施均无效时行导尿术。

9、腰酸、腹胀

多数由于术后要求平卧,术侧肢体限制活动所致,应告诉患者当起床能活动后腰酸、腹胀的症状会自然消失,同时可适当活动另一侧肢体,床头可抬高15~30度。

10、焦虑、恐惧与剧烈疼痛伴濒死感及担心疾病控制与预后及治疗费用有关。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有濒死感及恐惧感,加上陌生的环境,急性期卧床休息,床上洗漱,大小便等,改变了往日的生活习惯,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应多和患者沟通,给予患者安慰、支持,使其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11、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心脏骤停、静脉血栓形成临时起搏器术后并发症电极脱落、心脏穿孔等。安置床旁心电监护,观察心律、心率情况;观察有无心衰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少尿、湿罗音。观察生命体征情况;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如利多卡因、除颤仪;避免引起猝死的诱发因素,如饱餐、用力排便、情绪激动等。指导患者定时做肢体的主动和被动运动,以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12、知识缺乏与医疗信息来源受限、对疾病不了解有关

以通俗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绝对卧床的重要性,为患者讲解保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保持大便通畅的重要性,嘱勿用力排便、按时按量服药。

护理评价

目前经治疗护理,患者,心电示波未见起搏信号,临时起搏器拔出,生命体征平稳,心电示波为窦性心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在60~70次/min,患者主诉胸闷痛消失,血压稳定在120/70mmHg左右,体温正常,患者主诉胸闷痛消失,住院期间未出现跌倒坠床压疮,未见出血倾向,对自己的病情也有了一定了解。情绪平稳,饮食睡眠良好,可自行排便排尿,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治疗护理效果好。相关检查:胸片及超声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ST 段抬高较前降低,下壁导联Q波形成且导致,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阳性结果:2-28结果回报:CK:496u/L.CKMB:23u/L.。

健康指导

1、坚持服药

出院后患者仍需要严格遵医嘱坚持服用口服降压药,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未经医生同意不可擅自改变药物剂量;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的变化需定期监测;身边和家中应备有急救盒,其中包括:保心丸,硝酸甘油等。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片无效时,应急呼“120”救助及时就诊。

2、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要求患者构建合理健康的生活方式,多进食对心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的鱼类及豆类优质蛋白,少吃高热量食物,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少食高脂高胆固醇食物,忌烟、酒、咖啡、浓茶、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因烟中含有尼古丁,对心脏有一定刺激作用,可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烟叶中尼古丁影响降压药物的疗效,过量饮酒可增加高血压加重的危险。

3、定期监测血压

嘱咐患者每天按时服用降压药,最好每日在服用降压药前后均进行血压测量并记录以供随访时调整药物剂量,注意稳定情绪,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压。

4、适当运动

⑴任何人如果在运动结束10分钟后,心跳次数每分钟仍在100次以上,则不应再加大运

动量,应根据情况适当减少运动量。

⑵运动量应从小到大,时间从短到长,循序渐进。例如病人出院后可适当步行(在运

动开始阶段)、慢跑、太极拳、骑自行车等,每周运动3-4天,开始时每次10-15min,逐步延长到30min/d以上。

⑶进餐与运动至少间隔1小时以上。

⑷运动时若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刻停止,必要时

需就医。

⑸此外需注意的是,不宜清晨锻炼,根据外国学者测定,上午6时至9时是冠心病和

脑出血发作最危险的时刻,因此,锻炼时间应尽量安排在午后及傍晚进行。

急性下壁心梗病人PCI术+临时起搏器植入术护理查房

心三科

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补充:

护士长总结:

急性心梗的护理查房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查房 【定义】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损伤标记酶的升高以及心肌急性损伤与坏死的心电图进行性演变。按病变发展过程,心肌梗塞可分为急性心肌梗塞与陈旧性心肌梗塞。 【病因】 灌装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动脉内膜下出血或动脉持续性痉挛,使管腔迅速发生持久而完全的闭塞时,如该动脉与其他冠状动脉间侧支循环原先为充分建立,即可导致该动脉所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1h以上即可致心肌坏死,在粥样硬化的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基础上,发生心排血量骤降(出血、休克或严重那个的心律失常)或左心室负荷剧增(重体力活动、情绪过分激动、血压剧升或用力大便时)也可使心肌严重持久缺血,引起心肌坏死、饱餐(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时)血脂升高,血液粘稠度增高,引起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而致血栓形成,睡眠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冠状动脉痉挛,都可加重心肌缺血而致坏死,心肌梗死即可发生于频发心绞痛的病人,也可发生在原来并无症状者中。 【临床表现】 (一)先兆/前驱症状 约1/3病人突然发病,无先兆症状。2/3病人发病前数日至数周可有胸部不适、活动时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中以初发型心绞痛或原有心绞痛恶化最为严重。 (二)主要表现 1.疼痛:最常见,也是最先出现的症状,性质可与过去曾发作的心绞痛相似,但程度较前者严重,难以忍受,大汗,有濒死感;疼痛持续时间长,一般>30分钟;休息或口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少数不典型者可表现为上腹痛,易误认为急腹症;部分病人疼痛可放射至下颌、咽部、牙龈、颈部,常被误诊为相应的其他疾病。 2.全身症状:可有发热,T38°C左右,持续约1周,白细胞增高、血沉增快,一般在发病24~48小时出现,为坏死物质吸收所致。 3.胃肠道症状:上腹痛可以是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也可以是放射痛的表现;伴有恶心、呕吐等;多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一般认为是坏死心肌对迷走神经的刺激。 4.心律失常:可以有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频繁发作,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心肌梗死护理教学查房

心肌梗死的护理查房 一、心脏有关解剖 心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左右冠状动脉,灌左冠状动脉主干很短,分为前降支和旋支,当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发生狭窄甚至阻塞而侧支循环尚未建立时,则可造成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发生缺血性改变或坏死。 二、心肌梗死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与发病机制 基本病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出血、血栓形成。 促使斑块破溃出血及血栓形成的诱因: (1)晨起交感神经活动增加,机体应激反应性增强。 (2).饱餐、血脂增高、粘稠度高。 (3)重体力、情绪、血压升高、大便。 (4)休克、脱水、出血、手术。 三、病理改变 1、冠状动脉病变 2、.心肌病变:ST段抬高性心梗(STEMI) 四、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 1、先兆 2、症状 3、疼痛:最先出现、程度重、时间长、部位。 4、全身症状:发热、心动过速、白细胞升高。 5、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上腹胀痛。 6、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多见。 7、低血压和休克:心源性休克。 8、心力衰竭:急性左心衰竭。 五、心电图特征性改变 1、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 2、宽而深的Q波 3、T波倒置 六、心肌梗死的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增高。 2.血清心肌坏死标志物增高⑴肌钙蛋白:I或T⑵肌酸激酶(ck)⑶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⑷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 七、心肌梗死的诊断要点 1、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 2、心电图的动态演变 3、心肌坏死的血清标记物浓度的动态改变 ※对老年病人,突发心律失常、休克、心力衰竭原因未明,或突发严重胸痛、胸闷者,应先按急性心肌梗死来处理。 八、心肌梗死的治疗 (一)一般治疗和监测1、休息2、吸氧3、监测4、阿斯匹林口服 (二)解除疼痛1、杜冷丁、吗啡2、亚冬眠治疗、可待因、罂粟碱、4、硝甘、硝酸异山梨酯5、中药 (三)再灌注心肌 1、溶栓疗法(1)适应症(2)禁忌症(3)溶栓前准备(4)溶栓药物及用法 第一代尿激酶链激酶、第二代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第三代重组t-pa (5)溶栓后血管再通判断间接判断、直接判断、冠造 2、冠脉介入治疗 (四)消除心律失常1、室早或室速利多卡因、胺碘酮2、室颤非同步直流电除颤 3、缓慢性心律失常阿托品 4、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5、室上速口服维拉帕米、 倍他乐克无效时可用同步直流电复律或食道调搏 (五)控制休克 1、补充血容量 2、升压药物 3、血管扩张剂 4、其它 (六)纠正心衰(心梗后24h内不宜用洋地黄制剂、右室梗死慎用利尿剂) (七)抗凝治疗 1、目的 2、禁忌症 3、常用药物及用法 4、注意事项 (八)其它治疗 1、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2、极化液疗法 3、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 九、介入治疗护理 冠脉造影术前准备 1)心理护理2)营养与饮食3)术前常规准备(1)辅助检查(2)皮肤准备(3)药物过敏实验4)肠道准备5)床上练习 冠脉造影术中配合 1.严密监测 2.静脉通路 3.抢救物品、药品4安慰解释 冠脉造影术后护理 1.心电监测术肢制动 2.多饮水 3.饮食 4.抗凝治疗者 5.生活护理 支架植入术后拔管时护理下床活动 十、护理问题及措施 1、疼痛 2、恐惧 3、焦虑 4、睡眠形态紊乱 5、活动无耐力 6、有便秘的危险 7、潜在并发症

急性下壁心梗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患者病史简介 患者张秀路,男,62岁,因突发胸闷、大汗6小时于2月25日20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为胸骨后憋闷感,伴后背及颈部不适,伴出汗、乏力,无咯血及呼吸困难,无意识不清,抽搐及二便失禁,无左上肢放射痛,无言语及肢体活动不利,无烧心反酸,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急诊以“冠心病急性冠脉综合症”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饮食睡眠差、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 个人史:吸烟 家族史:无相关病史 过敏史:否认过敏、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48次/分、R 16次分、BP 120/70mmHg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 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卧床休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及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急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心肌标志物,血凝四项,D-二聚体定量,乙肝五项、输血前项,建立静脉夜路,完善术前准备:碘过敏实验,备皮,标记双足背动脉。于导管室行冠脉造影+PCI术与右冠植入支架一枚,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扩展:1、临时起搏器应用重要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临时起搏器应用于此心梗病人,能够使病人平稳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 2、心肌梗死的定位导联 V1~V3 导联→前间壁 V3~V5 导联→局限前壁

急性下壁心梗护理查房.docx222

护理查房 患者病史简介 患者张秀路,男,62岁,因突发胸闷、大汗6小时于2月25日20时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6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为胸骨后憋闷感,伴后背及颈部不适,伴出汗、乏力,无咯血及呼吸困难,无意识不清,抽搐及二便失禁,无左上肢放射痛,无言语及肢体活动不利,无烧心反酸,症状持续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而来我院,急诊以“冠心病 急性冠脉综合症”收入我科住院。患者患病以来饮食睡眠差、精神差,二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 个人史:吸烟 家族史:无相关病史 过敏史:否认过敏、食物过敏史 身体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下 T 36.5、P 48次/分、R 16次分、BP 120/70mmHg 辅助检查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二度房室传导阻滞,Ⅱ、Ⅲ、aVF 导联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 入院诊断 1、急性下壁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2、高血压3级,很高危 一级护理,病危,低盐低脂饮食,心电血压指脉氧监测,卧床休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负荷量及替罗非班抗血小板、急查血常规、肾功电解质,心肌酶心肌标志物,血凝四项,D-二聚体定量,乙肝五项、输血前项,建立静脉夜路,完善术前准备:碘过敏实验,备皮,标记双足背动脉。于导管室行冠脉造影+PCI 术与右冠植入支架一枚,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术。 扩展:1、临时起搏器应用重要性:心梗患者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最常见,室性期前收缩最普遍,室扑/室颤最致命。心肌梗死后在24小时内发生心律失常最多见和最为严重,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下壁心肌梗死常出现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 因此临时起搏器应用于此心梗病人,能够使病人平稳渡过危险期,降低死亡率。 2、 心肌梗死的定位导联 V1~V3 导联 → 前间壁 V3~V5 导联 →局限前壁 V1~V5 导联 → 广泛前壁 Ⅱ、Ⅲ、avF 导联→下壁 Ⅰ 、avL 导联 → 高侧壁 V7~V8 导联→正后壁 3、心梗病人心电图的改变 缺血型T 波改变; 心梗病人心电图不同时期的改变 早期 急性期 近期 陈旧期 T 波改变 对称高尖 倒置 倒置变浅 恢复 ST 段 斜型抬高 斜型抬高 恢复基线 恢复基线 病理Q 波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