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镍溶液中硼酸浓度与pH值变化

镀镍溶液中硼酸浓度与pH值变化

镀镍溶液中硼酸浓度与pH值变化

光亮镀镍溶液的pH值由于溶液中硼酸含量过低,对溶液的pH值缓冲作用减弱,并由于专镀铸件的关系(镀铸件电流效率低,严重析氢),导致pH值逐渐上升,每天上午检测都在5以上,每天约上升0.5~0.7。

pH值是镀镍溶液的重要工艺参数,必须控制在3.8~4.8之间,这个pH值范围不仅能使镀层的光亮范围广,深镀能力好,电流效率也能处在最佳状态。

pH值高于上限时,镀层内应力增大、pH值越高,内应力越大。当pH值高于5.5时,溶液会趋向碱性化,溶液出现浑浊,Ni2+生成Ni(0H)2沉淀,在电沉积时造成晶格常数的变化,使沉积层的内应力过快增大,从而导致镀层粗糙、发脆,抗蚀性能也随之降低。为此,严格控制pH值既是减少镀层内应力不容忽视的措施,又是保证抗蚀性能的必要条件。

控制溶液的pH值首先要维持好溶液中的硼酸含量和氯化物含量,前者能起到良好的缓冲作用,后者可保证阳极正常溶解,同时要定期测量pH值,发现溶液有较大波动时不但要及时调整,还应检查外因,发现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水的pH值调整及计算

水的pH值调整及计算 碳酸化合物的一级电离 [ H+][HCO3] CO2 = K1 推导公式为: CO2 [ H+] = K1 [HCO3] 已知25℃时,K1=4.45×10-7,Pk = 6.35 ,可以得出 pH = 6.35+Lg[HCO3] - Lg[CO2] 如果pH值大于8.3,产生二级电离 [HCO3] [ H+] = K2 [CO32-] 已知25℃时,K2=4.69×10-11,Pk = 10.329 ,可以得出pH = 10.329+Lg[HCO3]- Lg[CO32-] 1、原水中CO2二氧化碳的计算 CO2 = 注:式中pH(R) 为原水 的pH值 举例运算:如用户填入HCO3(以CaCO3计)为350mg/L(以CaCO3计),那么原水中的CO2二氧化碳含量计算为: CO2 =350÷(10 7.0-6.3)=350÷100.7=69.83 mg/L(以CO2计) 注:用户没有进行pH值的调整的需求,可直接根据公式计算输出结果。如果用户调整pH 值,则需重新计算。因为加入硫酸和盐酸后会改变HCO3、SO4、Cl 的离子含量,影响CO2含量。所以当用户需要调整pH值,则Feed CO2含量需重新计算。 原理如下:H2SO4+2HCO3- 2CO2+2H2O+SO42- HCl+HCO 3- CO 2 +H 2 O+Cl- 以盐酸为例: HCl+HCO 3- CO 2 +H 2 O+Cl- 36.5 61 44 18 35.5 每加1mg/L的盐酸(100%)产生1.205mg/L的CO2,同时减少1.37mg/L的HCO3(以CaCO3计)。 推导公式为: [HCO3] pH=6.35+Lg R = 6.35+Lg [CO2] CO2= [HCO3] ×10 6.3-pH 代入公式中 [HCO3]-1.37[HCL] HCO3(以CaCO3计)

及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性能

doi:10.6043/j.issn.0438-0479.201811009 氨辅助浸渍法制备抗烧结Ni/SiO 2催化剂 及其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反应的性能 万吉纯,朱孔涛,翁维正*,楚沙沙,郑燕萍,黄传敬,万惠霖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醇醚酯化工清洁生产国家 工程实验室,福建 厦门 361005) 摘要:以硝酸镍为前驱盐,商品SiO 2为载体,采用氨水辅助浸渍法通过改变n (NH 3)/n (Ni)制备了系列Ni/SiO 2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甲烷二氧化碳重整(DRM )制合成气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浸渍过程中加入氨水可显著改善Ni/SiO 2的DRM 反应活性、稳定性和抗积碳性。进一步的表征结果表明,随着氨水添加量的增加,催化剂活性相分散度提高,当n (NH 3)/n (Ni) ≥ 6 后,经800 ℃焙烧后催化剂上NiO 物种的平均粒径小于5 nm 。通过改变氨水,SiO 2,前驱盐的浸渍顺序发现只有用硝酸镍与一定浓度的氨水配成的混合溶液浸渍SiO 2才能获得具有良好分散度的Ni/SiO 2催化剂。氨水与Ni 形成镍氨络合物能够避免在浸渍过程中生成Ni(OH)2沉淀,进而有利于Ni 物种在SiO 2表面的均匀分散。氨水所形成的碱性环境还可使载体表面Si-O 物种部分溶解或“软化”,进而促进Ni 物种与载体表面Si-O 物种的相互作用,在后续的焙烧过程中生成与SiO 2具有较强相互作用的镍物种以及表面镍硅酸盐物种。这些物种具有良好的抗烧结性能,可防止Ni 物种在高温下团聚并在600 ℃以上通H 2还原后得到分散性良好且具有较强抗烧结性能的的金属Ni 颗粒。 关键词: Ni/SiO 2;氨水辅助浸渍;抗烧结;镍硅酸盐;甲烷二氧化碳重整 中图分类号:O 643.36+1 文献标志码: A 甲烷二氧化碳重整(DRM )制合成气反应是利用甲烷和二氧化碳这两种重要的含碳资源的一个有效途径,对缓解能源危机,减轻温室气体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1-2]。目前用于DRM 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3类,其中,负载型贵金属催化剂虽然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但是价格昂贵[3-6];金属硫化物或氧化物等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常压下相比于Ni 基催化剂反应速率更慢且易于失活[7-8],需要在高压下反应;负载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尤其是Ni 基催化剂价格便宜,催化活性高,但在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烧结和积碳,导致催化剂失活[9-10]。如果能够解决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水池PH值的作用和调节措施 一、水体PH值的作用氢离子浓度一向被认为是水产养殖用水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养殖用水的水质时通常都要测定其PH值。这是因为氢离子浓度从多个方面影响着养殖生产。 1.养殖生物能够安全生活的PH值范围大致是6.5~9,而最适宜的范围为弱碱性,即PH值在7~8.5之间,某些种类为中性附近即PH值为7左右,如鲑科鱼类。PH值超出一定范围高限为9.5~10,低限为4~5会直接造成养殖水生物的死亡。 PH值虽在安全范围内,但当超出最适范围时也会影响鱼类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到养殖的产量和效益。例如,养鱼的实践证明鱼在酸性(PH值低于5.5)条件下,水体中鱼类对传染性鱼病特别敏感,呼吸困难即使水中并不缺氧,对饲料的消化率低,生长缓慢。 2.PH值还通过影响其他的环境因子而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例如在低PH值下,Fe+2离子和H2S的浓度都会增高,而这些成份的毒性又和低PH值有协力作用,PH值越低,毒性越大;另一方面,高PH值又会增大氨的毒性。同时PH值变得过高或过低时,都会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腐败菌的分解作用。 3.PH值还严重影响到水体的生物生产力。PH值的不适宜会破坏水体生产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磷酸盐和无机氮合物的供应。如果池水偏碱会形成难溶的磷酸三钙,偏酸又会形成不溶性的磷酸铁和磷酸铝,这都会降低肥效。在氮的循环中PH值也起着重要作用,硝化作用固氮作用都以弱碱性PH值7.0~8.5最适宜,通过光合作用和各类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从而影响水体的整个物质代谢。 二、PH值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规律 1.PH值的决定因素决定PH值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水中游离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以及水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它的分解条件。二氧化碳和碳酸盐的平衡系统根据水的硬度和二氧化碳的增减而变动。二氧化碳的增减又是水中生物呼吸作用、有机质的氧化作用和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决定的。 2.PH值的变化规律一般情况下日出时PH值开始逐渐上升至下午16∶30~17∶30左右达最大值,接着开始下降,直至翌日日出前至最小值,如此循环往复,PH值的日正常变化范围为1~2,若超出此范围,则水体有异常情况。PH值日变化规律是因为浮游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CO2,从而引起水体二氧化碳变化,CO2含量的高低又影响PH值的日变化。掌握PH值的日变化规律对养殖管理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利用价值。 3.PH值作水质标准的实际价值如果看到一个养鱼水体PH值偏低,又没有外来的特殊污染,就可以判断这个水体有可能硬度偏低,腐殖质过多,溶氧、二氧化碳偏高和溶氧量不足,同时也可以判断这一水体植物光合作用不旺或者养殖生物密度过大或微生物代谢受到抑制,整个物质代谢系统代谢缓慢。如果PH值过高,也可能是硬度不够,以及植物繁殖过于旺盛,光合作用过强或者池中腐殖不足。 三、PH值出现异常的原因、危害性及处理办法 1.PH值偏高或过高 (1)新水中已有一定数量的藻类,但水质还没有稳定,往往会偏高。 (2)蓝绿藻含量丰富的水体由于光合作用很强烈,到下午5点钟左右,PH值往往会升到9.5以上。 (3)受碱性物质污染的水PH值也会偏高。 鱼类碱中毒的症状:受刺激且狂游乱窜;体表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成丝;鳃盖腐蚀损伤、鳃部有大量的分泌物凝结;水体呈碱性,一般PH值大于9;水体存在许多死藻和濒死的藻细胞。

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比较(zjh)教学教材

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比较(z j h)

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法比较 一、概述 工业锅炉脱硫方法多种多样,有已在火电厂、工业锅炉中得到普遗应用的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也有国内刚刚兴起氨法脱硫技术。现已本工程脱硫项目为例,从方案可行、技术可靠、经济可比的原则进行论证。 二、技术方案介绍 1.石灰石/石膏法工艺流程 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种发展最成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90%)的烟气脱硫技术。该工艺以石灰石浆液作为吸收剂,通过石灰石浆液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洗涤, 发生反应,去除烟气中的SO2,反应产生的亚硫酸钙通过强制氧化生成含2 个结晶水的硫酸钙(石膏),脱硫后的烟气从烟囱排放。脱硫装置工艺系统主要包括:烟气系统、SO2 吸收系统、石灰石破碎及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及废水处理系统。主要设备包括:烟气挡板门、吸收塔、氧化风机、循环浆泵、真空皮带脱水机等。 2.湿式氨/硫铵法工艺流程 氨法脱硫技术,除用氨水作洗涤剂以外,其运行方式与石灰石/石膏法相似。从引风机来的烟气,进入脱硫塔浓缩结晶段,经过洗涤、降温、增湿后进入上部吸收段;在吸收段,烟气经氨水吸收液循环吸收SO2 生成亚硫酸铵;脱硫后的烟气经除雾,使烟气中水雾小于75 mg/m3,净化、除雾后的烟气经热空气及烟气加热器升温至75℃左右送入烟囱排放。吸收剂氨与吸收液混合后进入吸收塔。吸收烟气中SO2形成的亚硫酸铵在吸收塔底部被鼓入的空气氧化成硫酸铵溶液,硫酸铵在塔内结晶,含固浆液经过滤离心机分离得到固体硫酸

铵,固体硫酸铵进入干燥器干燥后,进入料仓和包装机,即可得到商品硫酸铵。母液回塔。氨法脱硫系统包括脱硫装置和硫酸铵后续处理装置。其中:脱硫装置的主要设备有吸收塔、 烟道、挡板门、循环泵、氧化风机、氨水槽及氨水泵、工艺水箱及水泵,附属管道、阀门及控制仪表等。硫酸铵处理装置的主要设备有旋流器、离心机、干燥机、包装机、附属的管道、阀门及控制仪表等。 三、方案技术比较 1、方案比较的原则 方案技术比较按照处理烟气量40万Nm3/h,燃料含硫量1%,烟气SO2含量1600 mg/Nm3,脱硫效率90%,机组年运行6800 h计算。经济比较按照工艺水1.5元/t,电0.25元/kWh,蒸汽100元/t,石灰石80元/t,液氨2500元/t,脱硫副产品硫酸铵化肥600元/t.二水石膏50元/t计算。 2、方案技术参数汇总(见表1) 3、方案经济比较(见表2) 4、两种脱硫技术综合评价 (见表3)

水质管理——PH值的调整方法

水质管理——PH 值的调整方法 水质管理——PH 值的调整方法调整PH 的目的养鱼先养水,这句话大家不陌生,但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我的理解是:养水是指养殖用水的内在质量。我们用来“养水”的办法很多,比如,建立健全的硝化系统,培养出优质硝化细菌,水中添加氧气,和各类营养成分,通过检测毒素和微量元素而达到控制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手段间接观测水的质量。比如pH值(KH GH NH3+NH4 NO2 NO3 ) 测量。那我们测量pH 值得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测量ph 值?如果pH 值不合乎我们鱼类的最佳生存要求怎么办?是不是直接调节pH 值或是加入一些物质调节就可以呢?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思考。在我们养 鱼水中,如果pH 值出现了波动,那肯定是水质出现了变化而带动了pH 值发生了变化,如果此时直接调节pH 值再标准也不能解决水质的问题,虽然pH 值调到了正常,但是水中的硝酸盐或其他有毒物质不但不会减少的,相反有的会因为pH 的变动而加速累计。关于水质的好坏与pH 值的测量,我引用一句话说明,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愿能说明白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水体之中”。我们监测pH 值的目的也不是在于单纯调节指数的高和低,,而是通过其指数的高低知道水质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好水质,用调整好的 水来改变pH 值。所以现在很多鱼友测量pH 值的目的,是为了调节

pH 值而调节pH 值,是非常错误的,是不懂其养水的原理而为之。 尤其是调节跌酸水质,更不能单单的从pH 值上下手,他需要一个有主有次综合的办法去调理水质,首先要弄明白在养殖水中跌酸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从根本上下手。看看是否因为硝化细菌数量增多,氧化作用下生成的硝酸过多,溶于水后产生H+ 使水质变酸,最终积累下硝酸盐水质老化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硝化系统引起的跌酸在弄明白了跌酸的主要原因后,针对其做出动作,而不是一概而论的。先谈谈主要的吧——硝化系统过强而引起的跌酸:在治理本质的基础上(降低硝化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辅助手段,减少氨源,(换水)加强水体KH 值,KH 值不 等于暂时硬度,他是形成暂时硬度的必要条件,它在水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PH值的变化,KH值之所以起到缓冲作用,是因为HC03能发生可逆的水解平衡反映。请看:HC03- +H2O ?---> H2CO3 +OH- KH 值与水的硬度更没有关系。比如饲养密度,喂食量,以及适量的换水等等,从根本上调理水质达到各项指标,只要把水质慢慢的调理到我们所要的地步,pH 值也会慢慢的到达我们预期的数值。(我说的这些,是1/6 页指一般养殖水,非自然界水质)而不是单纯的加入某种物质或是原料,为了调节pH 值而调节很多鱼友对于调节pH 值,颇有微辞,认为稳定是关键,没必要特意调节pH 值。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诚然稳定是关键,但是没有好的水质,pH 值怎能稳定下来,即便是能稳定下来,这样不达标养殖用水的酸碱度有什么用?所以说你要看怎么去调节pH 值,稳定的pH

关于鱼缸水的酸碱度{pH值}调整的方法

关于鱼缸水的酸碱度{pH值}调整的方法 滤材对pH值的影响说到调整pH值,那么就要先了解我们的鱼缸里的东西对ph值的影响,目前经常使用的滤材,貌似都没有降低pH的作用,新滤材不让水中pH升高的,只有火山石而已(仅仅是不升高而已),其余的无论是各种棉、细菌屋、玻璃环、陶瓷环、麦饭石、珊瑚石,所有新滤材入缸都是呈现碱性的,在使用的前三至五周到一至二个月的时间里,会持续的升高缸里的pH值(滤材种类不同,时间也不同)。▌自来水的pH值根据各个地方不同,自来水的pH值也有高有低,但是大家都知道,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水是弱碱性水,所以无论南北,基本上自来水的ph值都会在7.2-8.8之间。▌pH的有效调整方法记住一句话:升高容易,降低难。滤材的处理(pH值的前期调整)滤材进缸前的处理是最为重要的,通过滤材的前期处理,可以减少后期调整pH的麻烦和风险。方法:把要更换的滤材提前5-7天清洗后放入盆或其他容器中,加水、添加pH调低剂,让滤材在超低pH值的水中浸泡,中和滤材的碱性,在24-48小时后添加硝化细菌,让培菌同步进行,浸泡结束后,分批更换滤材,让缸里的硝化系统不遭到破坏。注意:由于新滤材释放碱性物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所以在浸泡过程中,时常测试泡滤材水的pH值,如果超过目标数值以上,要补加pH调

低剂来中和碱性物质,滤材入缸前一天再检测一次,pH值不再超过目标数值即可。另外,棉、玻璃环、细菌屋等专门的培菌性滤材,建议4-6个月要更换一次,麦饭石、火山石、珊瑚砂等功能性滤材3-4个月要拿出来冲洗一次,棉最高不超过两个月要清洗一次,滤材的污物沉积和老化是引发缸内水体浑浊和疾病的一大原因,尤其是细菌性感染类疾病。滤材的选择明白了滤材对pH值的影响,就关系到如何选择滤材的问题。培菌性的滤材自然不必多说,棉、和细菌屋或NO.1之类的是必不可少的。火山石:对pH值没什么大影响,可以使用。麦饭石:对pH值有一定的提高效果,但是据说麦饭石在水中会释放一些微量元素,建议少量使用。珊瑚砂:珊瑚砂在水中会释放各类碱性物质,而且是持续释放,并且不会因为使用时间长短或用低pH值水浸泡而停止的,因此,建议一定少用。榄仁叶:榄仁叶对pH值的降低没什么作用,而且放几天后腐化会产生渣渣,不建议使用。很简单:换水、换滤材、加珊瑚砂。降低pH值的有效方法滤材更换的前期进行处理(方法见上文)。添加黑水(效果较好、自然,缺点是很黑水)。添加pH调低剂(个人推荐德乐士品牌),效果好,不黑水。pH调低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pH调低剂的值能达到1-2,所以对水体的调整效果是非常强烈的,如果加多,容易引起水质振荡,因此,推荐大家这样使用:1.困水缸内使用,按照说明,在困水缸装完水后就添加,调整

PH值的调节

(1)ph值的的调节 通常PH值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影响了微电解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而且在PH 值范围不同时,其反应机理及产物的形式都大不相同。根据本公司多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一般控制微电解进水ph值在3-4之间效果最好,出水时ph值理论上在8-9之间最好,客户要根据自家的水质进行合理调节。 (2)停留时间的长短 停留时间也是工艺设计的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停留时间的长短决定了氧化还原等作用时间的长短。停留时间越长,氧化还原反应就越彻底,但由于停留时间过长,会造成出水色度的增加以及后续处理的种种问题。所以停留时间并非越长越好,而且对于不同的废水,因其成分不同,停留时间也不一样。建议设计参数:停留时间在30min-60min,这同样要因水而异,具体得停留时间还是要根据小试实际情况来确定。 (3)曝气 对微电解进行曝气,有利于氧化某些物质,也增加了对于微电解的搅动,在进行摩擦后,可以去除填料表面的钝化膜,增加出水的絮凝效果,但曝气量过大也影响水与填料的接触时间,使去除率降低。 (2)微电解法是利用金属腐蚀原理,形成原电池对废水进行处理的良好工艺,又称内电解法。它是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利用填充在废水中的微电解材料自身产生高低电位差对废水进行电解处理,以达到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目的。电极反应生成的Fe2 + 及进一步氧化成Fe3 + 及它们的水合物具有较强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别是在加碱调pH 值后生成氢氧化亚铁和氢氧化铁胶体絮凝剂,它们的吸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药剂水解得到的氢氧化铁胶体,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颗粒,金属粒子及有机大分子。 在中性或偏酸性的环境中,微电解剂本身及其产生的新生态[H] 、Fe2 + 等与废水中的许多组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比如能破坏有色废水中的有色物质的发色基团或助色基团,甚至断链,可以脱色,降低COD Cr 提高可生化性,还可以氧化金属离子,降低其毒性。另外,由于电池的电极周围存在电场效应,使溶液中的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附积到电极上,从而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对含磷废水除磷有较好的效果。 (3)

水质管理——PH值的调整方法

水质管理——PH值的调整方法 调整PH的目的 养鱼先养水,这句话大家不陌生,但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我的理解是:养水是指养殖用水的内在质量。我们用来“养水”的办法很多,比如,建立健全的硝化系统,培养出优质硝化细菌,水中添加氧气,和各类营养成分,通过检测毒素和微量元素而达到控制水中各种物质的含量,我们也可以借助其他一些手段间接观测水的质量。比如pH值(KH GH NH3+NH4 NO2 NO3 )测量。 那我们测量pH值得目的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测量ph值?如果pH值不合乎我们鱼类的最佳生存要求怎么办?是不是直接调节pH值或是加入一些物质调节就可以呢?下面我与大家一起思考。 在我们养鱼水中,如果pH值出现了波动,那肯定是水质出现了变化而带动了pH值发生了变化,如果此时直接调节pH值再标准也不能解决水质的问题,虽然pH值调到了正常,但是水中的硝酸盐或其他有毒物质不但不会减少的,相反有的会因为pH的变动而加速累计。 关于水质的好坏与pH值的测量,我引用一句话说明,可能不是很恰当,但愿能说明白问题,——“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于水体之中”。我们监测pH值的目的也不是在于单纯调节指数的高和低,,而是通过其指数的高低知道水质的变化情况,从而调整好水质,用调整好的水来改变pH值。所以现在很多鱼友测量pH值的目的,是为了调节pH值而调节pH值,是非常错误的,是不懂其养水的原理而为之。 尤其是调节跌酸水质,更不能单单的从pH值上下手,他需要一个有主有次综合的办法去调理水质,首先要弄明白在养殖水中跌酸的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再从根本上下手。看看是否因为硝化细菌数量增多,氧化作用下生成的硝酸过多,溶于水后产生H+使水质变酸,最终积累下硝酸盐水质老化的原因,还是因为其他什么原因。只有找到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硝化系统引起的跌酸 在弄明白了跌酸的主要原因后,针对其做出动作,而不是一概而论的。 先谈谈主要的吧——硝化系统过强而引起的跌酸: 在治理本质的基础上(降低硝化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一些辅助手段,减少氨源,(换水)加强水体KH值,KH值不等于暂时硬度,他是形成暂时硬度的必要条件,它在水中的作用主要是缓冲PH值的变化,KH值之所以起到缓冲作用,是因为HCO3能发生可逆的水解平衡反映。 请看:HCO3-+H2O ---> H2CO3+OH- KH值与水的硬度更没有关系。 比如饲养密度,喂食量,以及适量的换水等等,从根本上调理水质达到各项指标,只要把水质慢慢的调理到我们所要的地步,pH值也会慢慢的到达我们预期的数值。(我说的这些,是

氨水浓度密度对照表

0.001000 3.48987.5 6.96973.7 0.12999.6 3.60987.17.08973.2 0.24999.2 3.72986.67.20972.7 0.36998.8 3.84986.17.32972.2 0.48998.4 3.96985.77.44971.7 0.60998.0 4.08985.27.56971.2 0.72997.6 4.20984.77.68970.7 0.84997.2 4.32984.37.80970.3 0.96996.8 4.44983.87.92969.8 1.08996.3 4.56983.38.04969.3 1.20995.9 4.6898 2.98.16968.8 1.32995.5 4.80982.48.28968.3 1.44995.1 4.92981.98.40967.8 1.56994.7 5.04981.48.52967.3 1.68994.2 5.16981.08.64966.8 1.8099 3.8 5.28980.58.76966.3 1.92993.4 5.40980.08.88965.8 2.04992.9 5.52979.59.00965.3 2.16992.5 5.64979.09.12964.8 2.28992.0 5.76978.69.24964.3 2.40991.6 5.88978.19.3696 3.9 2.52991.2 6.00977.69.48963.4 2.64990.7 6.12977.19.60962.9 2.76990.3 6.24976.69.72962.4 2.88989.8 6.36976.19.84961.9 3.00989.4 6.48975.69.96961.4 3.12988.9 6.60975.210.08960.9 3.24988.4 6.7297 4.710.20960.4 3.36988.0 6.84974.210.32959.9

水的电离和溶液pH值计算

水的电离与溶液pH 值的计算 一、水的电离 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发生微弱的(自偶)电离。 H 2O + H 2O →H 3O + + OH - 简写: H 2O → H + + OH - 实验测定:25℃ c (H +)=c (OH -)=17 10-?mol/L 100℃ c (H +)= c (OH -)= 1610-?mol/L 二、水的离子积(K w ) 实验测定:25℃ K w = c (H +)·c (OH -)=11410 -?(定值)(省去单位) 100℃ K w = c (H +)·c (OH -)=112 10 -? 影响因素: 1)温度:温度越高,K w 越大,水的电离度越大。 对于中性水,尽管K w 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但仍是中性水,[H +]=[OH -]. 2)溶液酸碱性:中性溶液,c (H +)=c (OH -)=17 10-?mol/L 酸性溶液:c (H +)> c (OH -),c (H +)>1?10-7mol/L c (OH -)<1?10-7mol/L 碱性溶液:c (H +)< c (OH -),c (H +)<1?10-7mol/L c (OH -)>1?10-7mol/L c (H +)越大,酸性越强;c (OH -)越大,碱性越强。 三、溶液pH 值的计算 1.pH 的计算公式: (1)c (H +)=C 酸α酸(弱酸) c (H +)= nC 酸 c (OH -)=C 碱α 碱(弱碱) c (OH -)= nC 碱 (2) K w = c (H +)c (OH -),c (H +)= )(OH K c w c (OH -)=) (+H Kw c (3) pH=-lgc (H +) pOH=-lgc (OH -) (4) pH + pOH = 14(25℃) 2.酸或碱溶液及稀释后的p H 值的计算(25℃) 1) 酸强碱溶液(单一溶液)p H 值的计算 例1.求0.1mol/L 的H 2SO 4的pH 值。 例2. 0.1mol/L 醋酸溶液中的c (OH -)?(25℃,已知该醋酸的电离度为1.32%)

补给水处理混床的PH值调整

补给水处理混床的PH值调整 1.概述 张家口发电厂装机总容量为8×300MW机组,一期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采用强酸阳离子交换器+除二氧化碳器(鼓风式)+强碱阴离子交换器+混合离子交换器的联合水处理方式,共4个系列。源水采用深井地下水,经机械过滤和生水加热予处理方式。在一期补给水处理设备投运后,就存在着混床出水PH值偏低问题。一般情况下,一期补给水处理混床出水PH值在6.0±0.2,运行后期出水PH 值在5.8左右。锅炉补给水PH值偏低增加了锅炉给水和炉水的加药量,如果加药量不均匀易造成热力系统的酸性腐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化学专业技术人员曾多次请教有关专家,并进行了大量现场试验,到1999年终于查找出混床PH值偏低的原因,解决了这一生产难题。下面将处理的心得体会做简单介绍。 2.混床的技术规范: 生产厂家:西安水处理公司 型号:HH-180-II 高度:5850 直径:1800 阳树脂高: 500,阳树脂型号:001×7 阴树脂高:1200,阴树脂型号:201×7 防腐型号:衬胶。 3.原因的确定 3.1 可能发生的原因 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专家经过讨论,认为可能有如下原因造成混床PH值偏低: a.除碳器效率低造成阴床负担重,使阴床中阴离子交换不彻底,阴床出水PH值偏低,使混床出水PH值偏低。 b.生水水温低,造成阴离子交换不彻底。 c.树脂配比不当。

d.树脂再生不彻底。 3.2 用排除法判定原因 3.2.1 原因的排除 我们分别将4个系列分别使用4小时后对同一台已使用100小时左右混床分别运行一小时后,采集数据如下: 从上面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混床出水的PH值和阴床入口的二氧化碳含量及阴床出水的PH值关系不大。以后,我们又在其它几台混床上进行了多次同类试验,得出同样结论。 3.2.2 将生水水温由10℃提高到20℃,混床出水PH值可提高0.2~0.3,但是,生水水温到20℃~40℃后,混床出水PH值变化值不超过0.1,且无规律。 3.3 原因的确定 经过上述试验,认为a、b两种可能不是造成混床出水PH值偏低的主要原因。按混床设计树脂比例将再生好的阴、阳树脂装入小离子交换柱做出水试验,跟踪其出水PH值,运行初期其PH值在7.2左右,随着时间推移PH值逐渐降低,当出水二氧化硅在20即交换柱失效时,PH值最低达6.7左右。从小交换柱数据看,只要阴阳树脂充分再生和混合,树脂比例符合设计值,就不会出现出水PH值偏低的现象。所以可以确定混床出水PH值偏低主要是由于树脂配比不当或树脂再生不彻底造成的。 4.树脂配比调整 4.1 增加阴树脂比例 根据原始设计,混床阳阴树脂的高度分别是0.5m和1.2m。树脂分层后我们发现大部分混床阴树脂数量比设计值偏少,阴树脂少可造成混床出水PH值偏低。阴树脂偏少的主要原因是树脂反洗分层时阴树脂流失。 我厂在再生混床时,为了便于树脂分层,在反洗分层前用3%的NaOH溶液浸泡树脂,以增加阴阳树脂的比重差。混床树脂浸泡后,阴树脂密度降低,在反洗分层时流量难以掌握,反洗流量小会造成分层不彻底,反洗流量大会造成反洗时阴树脂流失(在反排管上没有滤网)。为了反洗分层彻底,阴树脂流失在所难免,长期下去,阴树脂量明显偏少,这是阴树脂偏少的主要原因。

(完整版)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关于循环水pH调节和加酸量问题 加酸调pH是帮助循环水有效阻垢的辅助措施,当补充水为高硬、高碱水系(如北方地下水)和要求浓缩倍数高的循环水系统、药剂阻垢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时,目前普遍采用此处理方法,以保证水质的稳定。美国Nalco,Betz等世界知名水处理公司,过去和现在为中石化、化工部大化肥等厂提供的配方仍以加酸处理配方为主、其处理效果为各厂所认同。 贵厂加酸量可根据循环水每天碱度(CaCO3)测定值计算投加,方法有二,可任选其一。 循环冷却水调pH时加酸量的计算 循环冷却水用硫酸调pH时,其硫酸加入量有两种计算方法,可以选任一种方法计算投加。 (1)根据分析室测定循环水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的耗量计算为系统硫酸投加量: 硫酸(98%)投加量=(V1C/2×100)×1000×98×(V/1000)×(100/98)=( V1CV/2) (kg)(6-2-1) 式中:V1—测定酚酞碱度时,盐酸标准溶液消耗的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冷却水系统容积,m3; 100—测定酚酞时取样体积,mL; 100/98—由100%换算为98%硫酸的系数;98-硫酸摩尔质量,g。 贵厂用30%盐酸时,则将公式 盐酸(30%)投加量

=(V1C/×100)×1000×36.5×(V/1000)×(100/30) =(1.22 V1CV)(kg) 贵厂保有水量按400 m3计,则加首次30%盐酸量为488V1C(kg) 例:系统容积V=8000 m3,测定酚酞碱度盐酸耗量V1=1.3 mL,盐酸标准溶液浓度C=0.05 mol/L,求硫酸(98%)加入量。 解:硫酸(98%)加入量(kg)=( V1CV/2)=1.3×0.05×8000/2=260 答:根据该系统酚酞碱度测定值,其硫酸(98%)加入量为260 kg。 说明: ⑴以酚酞碱度测定值作为加酸量的依据是较合理的。因此时酚酞由红色变无色,水的pH大约为8.3。当pH值﹤8.3时,水中只有HCO3-碱度存在,碳酸盐(如CaCO3)成垢趋势极微。 ⑵根据上述计算,现场实际加硫酸(98%)250 kg,pH值由8.65降至8.4,碱度由325 mg/L降至285 mg/L,硫酸实际加入量与计算量基本相符。但此硫酸加入量仅为系统首次加入量,未考虑飞溅、排污等损失的硫酸量。所以上述加酸量实际偏低,而排污等损失的酸量计算见本节第二例。 (2)循环冷却水系统的加酸量 循环冷却水加酸调pH值,是为提高浓缩倍数及阻垢的需要。根据酸碱中和原理,理论上加酸量等于碱度降低量。如果循环水加酸前后的碱度差△M,则: △M=M 前-M 后 M前为循环水调pH值前的碱度,M后为调pH值后的碱度,M前、M后可由现场实测或由“自然pH值与碱度计算”相关公式计算求得。如用98%硫酸调pH值,循环水单位用量为: A=49△M/(50×0.98×1000)=△M/1000 (6-2-2)

如何调节游泳池水的PH值

游泳池使用三氯异氰尿酸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的,其水的PH 值只会偏低,这是因为三氯异氰尿酸的水溶液是呈酸性的,所以长期使用水的PH 值会下降。还有各种因素会使pH值降低,例如:有机物生长;人体的汗液、口水;铝盐(沉淀剂)的带入;酸雨。其中最重要的是酸雨,现在酸雨范围比较大,酸度比较低,有时雨水的pH 值低至4 左右。 游泳池水的PH 值国家规定范围在:6.8—8.2,最好的范围是在7.4—7.6。首先这个pH 值对人体皮肤、眼睛不会产生刺激,较为舒服;最重要的是在这个PH 值范围时,既能保证消毒药的消毒效果又能使其余氯维持更长的时间。 当水的pH 值大于8.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根OCL-,而次氯酸HOCL(余氯)只占很小的一部分,这样毫无疑问会大大降低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进而影响到灭藻、杀菌的效果,最后导致池水中绿藻泛滥、屡禁不止;也会导致你在检测余氯时偏低甚至检测不到,所以这不是消毒药质量的问题,而是pH 值控制不当的结果。 当水的pH 值小于7.0 时,那么在此情况下会发生什么呢?此时池水中大部分是次氯酸HOCL(余氯),而次氯酸根OCL-只占很小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消毒药在水中的活性很高,你投入的消毒药有很大一部分被浪费了,所以很快你的余氯就会低下来。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把pH 调到最适宜消毒药发挥效用的数值:即PH=7.5。这样消毒药投入水中后会有一半左右水解成余氯发挥消毒作用,当余氯下降时,次氯酸根会与水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次氯酸OCL-+H+??HOCL,这样就能使用消毒药保持较长的时间。 因此,我们游泳池水的PH 值应尽量保持在7.5,这样既能保证消毒的效果也能最大限度地节省成本。 水的PH 调节方法: 1、游泳池一般使用氢氧化钠提高泳池水的pH 值,每升高1.0 度按每立方水10 克的剂量投放。(例如:1000 立方要使PH 提高1 则需要加入10 公斤的氢氧化钠) 2、使用氯霸干酸粉来减低池水的pH值,pH8.0下降至pH7.5每吨水需15公克,20公克可降低总碱度10ppm。 3、使用氯霸碱粉来升高池水的pH值时,pH7.0上升至pH7.5每立方米池水需10克。

水的PH值

水的PH值 PH值得定义是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通俗讲,PH值时表示水中酸碱性强弱的一项指标。 对于纯水,用精密仪器仍可测出它有微弱的导电能力,即可电离很小浓度的H+和OH-,在22℃时,测的纯水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都是10-7mol/L。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的乘积为一常数,叫做水的离子积,其值为10-14.水溶液中氢离子增加,氢氧根离子就减少,氢离子大于氢氧根离子时,叫酸性溶液。氢离子等于氢氧根离子时,叫中性溶液。当氢离子小于氢氧根离子时,叫碱性溶液。为了方便,常用PH值来表示溶液的酸碱度。 在纯水中,PH小于7时为酸性溶液,大于7为碱性溶液,等于7为中性溶液。由于不同温度下水的电离作用不一样,因而同一水样在不同温度下测得的PH值时不同的,所以规定25℃为测定温度值,通常用PH值测量仪都没有温度补偿装置。 锅炉水PH值偏高是什么原因 在汽包炉中,又是炉水的PH值显著上升到超过PO43-浓度所对应的PH理论值。测定的碱度中,酚酞碱度大于甲基橙碱度。很明显,炉水中存在着大量的游离NaOH。游离NaOH的来源之一是补给水,来源之二是凝结水,当炉水中游离NaOH过高时,应查明原因,使制水系统尽量减少漏钠。如凝汽器泄露,应及早堵漏。采取措施后,若PH值仍过高时,可向炉水中添加磷酸氢二钠来调节水的PH值。 PH值不符合标准,对锅炉的危害 炉水的PH值应不低于9.0,这是因为:(1)当PH值低时,金属表面的保护膜遭到破坏,水对金属的腐蚀加剧;(2)当炉水的PH值相当高是,磷酸根与钙离子才能生成容易排出的水渣;(3)PH值高,才能抑制炉水中硅酸盐的水解,使炉水中硅酸盐维持在最低水平,这样可减少蒸汽中硅酸盐溶解携带量。 3-浓度在规定范围时,如但锅炉水中的PH值也不能太高,因为当卤水中PO 4 炉水的PH值仍很高,这表明炉水中游离的NaOH较多,容易引起碱性腐蚀和应力腐蚀。这可能使炉水产生泡沫而影响蒸气品质。对于铆接和胀接锅炉。碱度过高还会引起苛性脆化。因此,需对炉水的碱度进行监督。 炉水磷酸盐含量不合格,是什么原因造成?如何处理? 如发现炉水磷酸盐浓度不合格,可能是以下原因引起的: (1)由于磷酸盐的加入量过大或不足引起的,有时也因加药设备管路的堵塞,或是加药设备不完善造成的。处理此类故障时,首先要检查好加药设备,疏通管道,调整好磷酸盐的加量。当磷酸根过高时,应注意对蒸气质量的监督,并加大锅炉排污量。(2)有时,由于给水硬度较高,消耗了部分磷酸盐而引起磷酸根不足,此时,首先要消除或降低给谁的硬度,以使磷酸盐的消耗不致过多,在增加药量以提高锅炉水的磷酸根浓度。(3)磷酸三钠纯度不够,含Na2CO3量过多,应加强药品纯度化验和监督。(4)注意观察该炉运行中是否存在磷酸盐暂时消失现象,如有在机组启动和停运时较为明显,磷酸盐的加入量应适当控制,否则,等机组运行正常后会使磷酸根含量升高。

规范使用pH值调节剂不容忽视

规范使用pH值调节剂不容忽视 pH值调节剂按其性质可分为酸、碱及缓冲盐三类,主要用于注射剂、滴眼剂、溶液剂中。pH值调节剂在药品生产中用量虽然不大,但直接影响到药品的质量和安全。目前,在pH值调节剂使用中存在着以化工产品替代、处方不合理、生产工艺控制不严等不规范的现象。有专家指出,非药用级的该类产品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构成极大的隐患,一定要严格按照药品生产的管理法规,规范使用pH值调节剂。 在制剂中,滴眼剂对pH值调节剂要求较严,而注射剂对其要求最为严格。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吴正红介绍说,pH值调节剂作为调节注射剂酸碱性的辅料,对制剂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质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首先,从机体的适应性考虑。正常血液的pH值在 7.3~7.4之间,如果血液的pH值小于7.0或者大于7.6时,则不利于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转。所以注射剂的酸碱度不能过酸或者过碱。肌内注射则要注意pH值是否影响到注射局部疼痛或刺激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其次,pH值对注射液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药物在溶液中的水解、氧化、分解、变色等各种化学反应都与pH值有关,而且pH值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虽然对每个具体品种的注射剂,药典标准中都有一个严格的pH值控制范围,但在实际生产中,有相当一部分注射剂产品的稳定都与pH值的控制点有关。这个pH值的控制点比药典标准规定的范围要小得多,因为药典标准是针对产品在其有效期内的标准,故生产中仅做到把pH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是不够的,必须严格控制在有利于生产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pH控制点上,以增加药品的稳定性。 “目前,在药品生产中,从pH值调节剂,特别是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使用情况来看,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华诺通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立峰指出,有一些企业做得很好,他们除

氨水浓度的测定

氨水浓度的测定 氨水又称阿摩尼亚水,主要成分为NH3·H2O,是氨气的水溶液,无色透明且具有刺激性气味。熔点-77℃,沸点36℃,密度0.91g/cm^3。易溶于水、乙醇。易挥发,具有部分碱的通性,由氨气通入水中制得。有毒,对眼、鼻、皮肤有刺激性和腐蚀性,能使人窒息,空气中最高容许浓度30mg/m^3。主要用作化肥。 工业氨水是含氨25%~28%的水溶液,氨水中仅有一小部分氨分子与水反应形成铵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即氢氧化铵,是仅存在于氨水中的弱碱。氨水凝固点与氨水浓度有关,常用的(wt)20%浓度凝固点约为-35℃。与酸中和反应产生热。有燃烧爆炸危险。比热容为4.3×10^3J/kg·℃﹙10%的氨水)。 化验室常用的浓氨水的浓度为28%,氨水浓度直接决定其用途,那么对于氨水的浓度该怎么测定呢? 氨水浓度测定方法: 利用酸碱滴定法进行测定,取适量样品注入事先盛有100毫升蒸馏水的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甲基橙指示剂两滴,用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橙黄色变为红色即可。计算公式: 氨水的百分浓度:cxVx0.017/V1x氨水溶液密度ρx100 c为1/2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摩尔/升 V为滴定消耗1/2H2SO4标准溶液的体积毫升 V1为取样体积毫升 ρ为样品密度克/毫升

0.017为NH3的毫摩尔质量克/毫摩尔 氨水浓度测定还有两种情况: 1.稀氨水中氨浓度测定:方法一,酸碱滴定法。本方法适用于氨浓度<30%的氨水浓度的测定,方法是吸取一定体积氨水,以甲基红为指示剂,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红色为终点,同时,测定试样密度;方法二,密度计法。取试样100毫升于量筒中,用密度计测量试样密度同时测其温度,由测得的密度查附录表三《氨溶液质量百分浓度,密度<20℃和物质的量浓度对照表》,当温度在T℃时换算为20℃时密度。 2.浓氨水中氨浓度的测定:方法一,安瓿球法。本方法适用于浓氨小30~80%中氨含量的测定。测量原理是由于高浓度氨水极量挥发,取样体积无法准确计量,所以先称取一定量的试样于吸收液(硫酸标液)中,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甲基红为指示剂;方法二,快速称重法。用移液管将试样直接移入加有一定量的1.0mol/L硫酸标准溶液的带塞三角瓶中,称三角瓶前后重量,其差即为试样重量。然后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方法三,球胆称量法。宏昌工贸建议当液氨喷溅较重,不易取样时可用本法。

水的电离及pH的计算

水的电离及pH的计算 1、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和c(OH-)的乘积是1×10-20,该溶液的pH是______________。 2、常温下,等体积的①pH=0的H2SO4溶液、②0.05 mol·L-1的Ba(OH)2溶液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3、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2-4。某温度下,向pH =6的蒸馏水中加入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对于该溶液,水电离出来的c(H+)=_________mol·L-1,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______的NaOH溶液可使反应后的溶液恰好呈中性。 4、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0.2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则a、b、c的关系是_________。 5、按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1)在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12mol·L-1,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 (2)已知在100 ℃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 W=1×10-12,该温度下,将pH=10的苛性钠溶液a L与pH=1的稀硫酸b L混合(假设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忽略不计),试通过计算填写以下不同情况时两种溶液的体积比。 ①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________; ②若所得混合液的pH=2,则a∶b=________。 6、现有常温下的六份溶液: ①0.01 mol/L CH3COOH溶液;②0.01 mol/L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⑤0.01 mol/L CH3COOH溶液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⑥ 0.01 mol/L HCl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 (1)其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下同),水的电离程度相同的是________; (2)若将②、③混合后所得溶液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________③(选填“>”、“<”或“=”); 7、在不同温度下的水溶液中c(H+)=10x mol·L-1,c(OH-)=10y mol·L-1,x与y的关系如图 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Ⅰ代表的温度下,水的离子积为________,曲线Ⅰ 所代表的温度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曲线Ⅱ所代表的温度。你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曲线Ⅰ所代表的温度下,0.01 mol·L-1的NaOH溶液的pH为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